小鼠抗人单克隆抗体LH7∶2在诊断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中的应用

小鼠抗人单克隆抗体LH7∶2在诊断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中的应用

一、鼠抗人单克隆抗体LH7∶2在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荆可[1](2020)在《线状IgA大疱性皮病动物模型的建立》文中指出线状IgA大疱性皮病(Linear IgA bullous dermatosis,LABD)是一种少见的以基底膜带IgA沉积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水疱病,好发于儿童及成年人。目前LAB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课题于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皮肤科实验室完成,该实验室成功建立了多种自身免疫性表皮下水疱病的动物模型,有丰富的动物实验经验。本课题通过逐步建立LABD的动物模型,初步探讨IgA自身抗体的致病机制。第一部分特异性抗NC16A IgA抗体的纯化及鉴定目的在LABD患者血清中纯化出特异性抗NC16A IgA抗体并鉴定其活性及特异性。方法利用亲和层析法经商业化总IgA纯化柱及自制的NC16A纯化柱两次纯化从患者血清中获得抗体,并通过ELISA、间接免疫荧光、免疫印迹等方法检测其活性及特异性。结果纯化出浓度为100ug/ul的抗体。使用NC16A小鼠皮肤底物行间接免疫荧光可见基底膜带IgA线状沉积以GST-NC16A重组蛋白为底物行WB在37kDa处可见条带。结论通过亲和层析法成功纯化出特异性抗NC16A IgA抗体,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人中性粒细胞在LABD表皮下水疱形成中的必要性目的证实人中性粒细胞在LABD表皮下水疱形成中的必要性。方法分离提取人及小鼠中性粒细胞,将NC16A新生小鼠分为3组,一组将NC16A IgA注射于小鼠背部,一组同时注入致病IgA和鼠中性粒细胞,另一组局部注入致病IgA和人源的中性粒细胞。取其局部皮肤行直接免疫荧光和HE染色,检测是否存在基底膜带IgA的沉积及出现真表皮分离的现象,并明确致病动物的适宜抗体量。结果100-250ug为致病小鼠的适宜抗体量。仅有同时注入NC16A IgA抗体和人源中性粒细胞组出现表皮下水疱,MPO值随时间逐渐升高,出现中性粒细胞的活化。结论在人中性粒细胞存在的情况下,NC16A IgA可引起NC16A小鼠表皮下水疱形成。第三部分人源化FcαRI/NC16A动物模型的建立目的探究LABDIgA是否可使人源化FcαRI/NC16A小鼠出现表皮下水疱。方法转基因技术向小鼠导入FcαRI及NC16A,建立双人源化FcαRI/NC16A小鼠,然后用NC16A IgA抗体致病转基因小鼠,观察0-48小时内的变化,通过HE染色、免疫荧光、MPO等检测,评估是否在小鼠身上复制出表皮下水疱及炎细胞浸润。结果注入抗NC16A IgA抗体24小时后转基因小鼠耳部组织出现表皮下水疱的形成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基底膜带IgA沉积,MPO值逐渐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LABD IgA通过与中性粒细胞表面的FcαRI交联作用激活中性粒细胞而致病,可使FcαRI/NC16A小鼠出现表皮下水疱,成功建立转基因LABD模型。第四部分人源化FcαRI/NC16A/CXCR2 KO小鼠模型的建立目的通过敲除CXCR2基因的小鼠模型分析IgA及中性粒细胞在局部的免疫应答。方法转基因技术获得FcαRI/NC16A/CXCR2 KO小鼠。结果成功获得FcαRI/NC16A/CXCR2 KO小鼠。结论向CXCR2小鼠注入NC16A IgA抗体可能存在三种结果,除CXCR2外可能还存在其他LABD IgA募集并激活中性粒细胞作用的通路。

孙秀霞[2](2019)在《胶原蛋白的靶向检测与仿生材料》文中认为胶原蛋白是人体含量最高的蛋白质,它在调控细胞的分化、粘附和迁移,组织再生以及新细胞形成等基本生命活动中扮演关键角色,同时,它的病变与成骨不全症、关节炎、血栓症和癌症等多种疾病息息相关。因此,建立胶原蛋白的高效检测方法,对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胶原蛋白作为天然的生物资源,具有合成材料无可比拟的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低免疫原性等优点,因此在组织工程和药物输送等领域广为应用。天然胶原蛋白存在纯化成本高、分子量难以控制以及病毒污染隐患等严重缺陷,因此,亟需建立仿生天然胶原蛋白的新策略。本论文旨在开发胶原蛋白的高效检测方法,并构建仿生胶原蛋白结构与功能的新型多肽材料,主要内容如下:1)WS2/MoS2二维材料结合DNA探针分子的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生物样品的检测,开发WS2/MoS2二维材料结合其它生物分子探针的新型传感器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巨大潜力。我们利用特殊设计的多肽荧光探针,构建了WS2/MoS2结合多肽探针的生物传感器,成功用于胶原蛋白片段的高灵敏检测。这个平台为构建WS2/MoS2联合其它生物分子探针的生物传感器提供了新的思路。2)胶原蛋白包含大量带电荷的氨基酸,因此,检测带电荷的胶原蛋白片段对胶原相关疾病的解析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利用TPE修饰的多肽三聚体探针和氧化石墨烯平台,实现对带电荷胶原多肽的高效检测。这个方法可用于指导构建新型的聚集诱导发光生物传感器,通过整合聚集诱导发光染料修饰的多肽探针和氧化石墨烯,实现对重要蛋白标记物的高特异性检测。3)胶原蛋白的单氨基酸突变导致成骨不全症等一系列的严重疾病,然而,蛋白质的单一氨基酸突变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检测方法。我们设计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多肽荧光探针,可以在nM水平精准的测定不同类型的甘氨酸突变。我们的方法首次实现了对胶原片段单一氨基酸突变的检测,对成骨不全症的致病机理研究和检测方法开发具有重要意义。4)Ⅰ型胶原蛋白的异源肽链组成和纳米纤维组装结构对其生理功能至关重要,然而目前仅成功利用同源三聚体胶原多肽来制备胶原蛋白仿生材料。我们成功构建了异源三聚体胶原多肽,可以在镧系离子的介导下,自组装形成发光的纳米纤维。我们设计的自组装异源三聚体胶原多肽,可以更好的仿生天然胶原蛋白的肽链组成,为研究胶原蛋白的相互作用以及致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机遇。5)目前胶原多肽仿生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模拟天然胶原蛋白的纤维形貌,功能方面的仿生研究非常缺乏。我们在特殊设计的胶原多肽序列中加入功能序列GFOGER,不仅可以形成天然胶原的纤维结构,而且具有良好的细胞粘附性能。我们构建的胶原多肽-镧系离子体系,为制备同时具有良好形貌和生物学功能的胶原多肽仿生材料提供了一个高效的策略,在组织工程和药物传输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6)胶原蛋白的突变导致成骨不全症的病理机制非常复杂,包括单体的结构和稳定性、组装体的形貌和功能等。我们构建了一个自组装胶原多肽体系,可以同时解析胶原蛋白突变对热稳定性、二级结构、组装和功能的影响。我们发现,甘氨酸突变破坏了胶原多肽的三重螺旋结构,导致其错误组装以及活性丧失。该体系为多层面研究成骨不全症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平台。

于灵[3](2016)在《免疫荧光技术在自身免疫性水疱病及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诊断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免疫荧光是一种重要的荧光标记诊断技术,利用荧光素标记相应抗体,通过抗原抗体相互作用检测组织或血液中是否存在相应抗原或抗体,从而对其进行定位诊断。该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水疱病的诊断中占据着尤为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此方法也逐渐扩展至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定位诊断中。本研究主要探讨免疫荧光技术在自身免疫性水疱病及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诊断中的应用。第1部分间接免疫荧光在自身免疫性表皮内水疱病诊断中的应用目的应用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比较正常人皮肤、猴食管及盐裂正常人皮肤三种不同底物检测自身免疫性表皮内水疱病循环抗体的沉积情况及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方法选取诊断明确天疱疮71例为病例组,对照组包括自身免疫性表皮下水疱病26例、慢性湿疹15例和正常对照15例,分别进行正常人皮肤、猴食管、盐裂正常人皮肤为底物的间接免疫荧光,观察荧光抗体的沉积情况,比较不同种类自身免疫性表皮内水疱病行不同底物间接免疫荧光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其差异。结果天疱疮患者在以正常人皮肤、猴食管、盐裂正常人皮肤三种底物行间接免疫荧光中呈阳性者均可见到表皮棘细胞间荧光物质网状沉积。以正常人皮肤、猴食管、盐裂正常人皮肤为底物行间接免疫荧光对天疱疮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31.0%、83.1%、70.4%,特异性分别为96.4%、96.4%、94.6%。三种不同底物对天疱疮诊断敏感性进行比较,正常人皮肤间接免疫荧光与猴食管及盐裂间接免疫荧光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在Dsg1、Dsg3均阳性和仅Dsgl阳性天疱疮患者中,正常人皮肤间接免疫荧光与盐裂间接免疫荧光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三种不同底物行间接免疫荧光对天疱疮诊断的特异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Dsg3阳性天疱疮患者在以猴食管为底物时诊断敏感性明显高于仅Dsgl阳性天疱疮患者,且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仅Dsgl阳性天疱疮患者中对猴食管间接免疫荧光阴性与阳性患者抗Dsg1 ELISA指数水平进行比较,两者抗体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盐裂间接免疫荧光阴性与阳性两组患者其抗Dsg1 ELISA指数水平进行比较两者同样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天疱疮,猴食管和盐裂正常人皮肤为底物间接免疫荧光敏感性均高于以正常人皮肤为底物间接免疫荧光,而猴食管与盐裂正常人皮肤间接免疫荧光间敏感性无显着性差异,因此,在猴食管不易取得时,可使用盐裂间接免疫荧光替代正常人皮肤间接免疫荧光。且猴食管为底物间接免疫荧光对于存在Dsg3抗体的患者敏感性高于仅有Dsgl抗体的患者。猴食管、盐裂正常人皮肤间接免疫荧光的结果与Dsgl ELISA指数水平无关。第2部分 间接免疫荧光在自身免疫性表皮下水疱病诊断中的应用目的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比较正常人皮肤、猴食管及盐裂正常人皮肤三种不同底物检测自身免疫性表皮下水疱病循环抗体的沉积情况及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方法选取自身免疫性表皮下水疱病26例为病例组,对照组包括天疱疮71例,慢性湿疹15例及正常对照15例,分别进行正常人皮肤、猴食管、盐裂正常人皮肤为底物的间接免疫荧光,观察荧光抗体的沉积情况,比较不同种类自身免疫性表皮下水疱病行不同底物间接免疫荧光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其差异。结果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在以正常人皮肤、猴食管、盐裂正常人皮肤三种底物行间接免疫荧光中呈阳性者均可见到荧光物质沿基底膜带呈线性沉积,盐裂正常人皮肤间接免疫荧光可见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荧光物质线性沉积于表皮侧,而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和P200类天疱疮患者线性沉积于真皮侧。三种底物(正常人皮肤、猴食管、盐裂正常人皮肤)在自身免疫性表皮下水疱病诊断中的敏感性分别为42.3%、69.2%、96.1%,特异性分别为98%、100%、97%,其中在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中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40.0%、75.0%、90.0%;三种不同底物对于表皮下水疱病诊断的敏感性比较,正常人皮肤间接免疫荧光与盐裂间接免疫荧光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猴食管间接免疫荧光与盐裂间接免疫荧光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特异性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大疱性类天疱疮中三种不同底物诊断的敏感性比较,正常人皮肤间接免疫荧光与盐裂间接免疫荧光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猴食管间接免疫荧光阴性与阳性两组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抗BP180 ELISA指数相比两者抗体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盐裂正常人皮肤间接免疫荧光对于自身免疫性表皮下水疱病的诊断优于以猴食管和正常人皮肤为底物的间接免疫荧光。猴食管间接免疫荧光的结果与BP180 ELISA指数水平无关。第3部分盐裂间接免疫荧光在自身免疫性表皮下水疱病诊断中的应用目的使用盐裂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协助诊断3例特殊自身免疫性表皮下水疱病。方法运用盐裂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筛出特殊自身免疫性表皮下水疱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免疫印迹的方法辅助明确诊断。结果明确诊断1例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及1例P200类天疱疮。结论盐裂间接免疫荧光表皮侧线状沉积提示为大疱性类天疱疮;盐裂间接免疫荧光真皮侧线状沉积需进一步完善ELISA及免疫印迹明确循环中相关抗体从而确定诊断。第4部分免疫荧光在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分型诊断中的应用目的通过对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皮损进行不同抗体的荧光及免疫组化标记,对其进行分型诊断。方法收集2015年1月-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门诊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5例,取其新发水疱处皮损分别制成冰冻切片及石蜡切片,分别使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其进行角蛋白K14、Ⅳ型胶原、Ⅶ型胶原标记,同时使用正常人皮肤及盐裂正常人皮肤作对比,使用显微镜观察患者皮损处相应抗体标记部位,根据标记部位不同进行结果的判断。结果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角蛋白K14标记于水疱中或顶部,Ⅳ型胶原标记水疱底部;盐裂正常人皮肤角蛋白K14标记于裂隙顶部,Ⅳ型胶原与Ⅶ型胶原标记裂隙底部;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角蛋白K14及Ⅳ型胶原标记水疱顶部,Ⅶ型胶原较对照明显减弱或消失。结论免疫荧光是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分型诊断的重要方法,且免疫荧光分型诊断优于免疫组化。

倪成[4](2016)在《遗传性角化性皮肤病基因型-表型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探究一例不典型掌跖角化症(PPK)家系的遗传学基础并运用电脑模拟和细胞功能试验结合的方法研究其基因型-表型关系。(2)研究靶向基因测序技术在诊断表型异质性强的角化性皮肤病上的效率。通过上述研究旨在建立遗传性皮肤病基因型-表型关系研究新模式。方法:首先对该家系进行PPK已知关联基因全基因测序并对发现的突变构建分子模型研究其对蛋白功能影响。用m CSM和DUET预测软件给出自由能变化值(ΔΔG)并关联基因型和表型,同时通过CCK8实验、annexin-V fluorescein APC/7-AAD双染和细胞流式分析观察在瞬转四个突变体和野生型基因入Ha Ca T细胞后的细胞凋亡差异。构建二代靶向基因测序平台结合Sanger测序诊断异质性较大角化性皮肤病。结果:(1)经PPK相关基因全基因测序,仅在先证者、其母、其外公于TRPV3基因发现致病突变:c.2016 G>A;(2)突变Gln580Pro引起的ΔΔG为正值则对应最轻的临床表型。其余八个点突变引起的ΔΔG为负值对应相对较重的表型,而在这八个突变中Met672IIe引起的ΔΔG值虽为负值但绝对值最小则对应的表型相对其他七个点突变引起者较轻;(3)CCK8实验发现TRPV3基因4个点突变:G573C,W692G,M672I,Q580P在12,24,48,72h时点转染Ha Ca T细胞后引起细胞凋亡效应均强于野生型,且峰值均在48h,其中G573C,W692G引起的细胞凋亡要更显着,而M672I,Q580P引起的细胞凋亡效应相对较弱;而G573C,W692G对应的患者表型相对较重,M672I,Q580P对应的表型则相对较轻和不典型;(4)细胞流式分析发现不同的点突变:G573C,W692G,M672I,Q580P,G573C,W692G引起的细胞凋亡数明显多于M672I,Q580P者。(5)二代靶向基因测序平台成功诊断表型异质性大且临床罕见的Neu-Laxova综合征和Mal de Meleda病各2例,均为亚洲首报。结论:(1)TRPV3基因突变:c.2016 G>A是该汉族不典型Olmsted综合征的致病突变,同时本研究报道的锥形手、硬皮病样外观等体征丰富了Olmsted的表型;(2)电脑模拟预测软件和离体细胞功能试验共同证实了Olmsted综合征潜在的基因型-表型关系,同时也建立了遗传性皮肤病基因型-表型关系的新的研究模式;(3)通过遗传学研究进一步证实缺乏典型诊断标志如:腔口周围角化,假性阿洪,秃发等不典型病例也属于Olmsted综合征,从而重新界定了Olmsted综合征的表型谱。(4)二代靶向基因测序平台能有效而经济地诊断临床罕见及不典型的病例。(5)提供了遗传性皮肤病基因型-表型关系及其异质性研究的新路径。

张俊[5](2014)在《RECK蛋白在皮肤黑素细胞肿瘤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皮肤黑素细胞肿瘤可由表皮黑素细胞、痣细胞及真皮成黑素细胞组成。按照肿瘤性质可分为良性黑素细胞肿瘤和恶性黑素瘤。恶性黑素瘤因其近年来不断增加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黑素细胞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是皮肤病理医生和临床医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某些情况下,恶性黑素瘤与其他黑素细胞来源的良性肿瘤的鉴别极其困难甚至不可能,需要结合多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协助诊断。目的:通过检测RECK蛋白在皮肤黑素细胞肿瘤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鉴别皮肤良恶性黑素细胞肿瘤的意义及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方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染色),对53例皮肤良性黑素细胞肿瘤(其中包括黑素细胞痣21例、Spitz痣10例、蓝痣10例、结缔组织增生痣4例及复发痣8例)和28例恶性黑素细胞瘤(其中包括原位恶性黑素瘤4例及侵袭性恶性黑素瘤20例、结缔组织增生性恶性黑素瘤4例)进行染色。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良恶性黑素细胞肿瘤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对其组织结构及细胞病理进行观察、分型并详细记录。采用免疫组化SP法(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法),对所有肿瘤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RECK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对染色情况进行分级。其中的恶性黑素瘤标本在必要时进行S-100、HMB-45及Melan-a/MART-1等免疫标记物染色,与RECK蛋白表达情况比较。临床病理变量包括肿瘤的性质、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亚型、肿瘤厚度、有无溃疡及核分裂像等。统计学分析采用分类资料的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RECK蛋白主要染色部位是胞浆/膜。6例(6/28,21.4%)皮肤恶性黑素瘤RECK蛋白表达阳性;51例(51/53,96.2%)良性黑素细胞肿瘤RECK蛋白表达阳性,两者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恶性黑素瘤标本中,4例(4/4,100%)结缔组织增生性恶性黑素瘤呈弱阳性表达,显着高于非结缔组织增生性恶性黑素瘤(2/24,8.3%)中RECK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痣来源的皮肤恶性黑素瘤中,黑素瘤细胞RECK蛋白表达为阴性,而痣细胞RECK蛋白表达为阳性。RECK蛋白在不同年龄与不同性别恶性黑素瘤患者之间的表达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良性黑素细胞肿瘤中,RECK蛋白表达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患者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8例(8/10,80%)Spitz痣标本RECK蛋白阳性表达,另外2例Spitz痣阴性表达,阴性表达的有1例为不典型Spitz痣。RECK蛋白在全部黑素细胞痣(21/21,100%)、蓝痣(10/10,100%)、结缔组织增生痣(4/4,100%)及复发痣(8/8,100%)标本中均阳性表达。结论:RECK蛋白在恶性黑素瘤中表达阳性率明显下降,提示其可以作为鉴别皮肤黑素细胞肿瘤良恶性的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汤占利[6](2011)在《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COL7Al基因突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losa, EB)是表皮与真皮分离的在临床上有多种表现的一组遗传性皮肤病的总称,根据超微结构显示组织分裂的准确位置,EB可分为四种主要类型:单纯型EB(epidermolysis bullosa simplex, EBS);交界型EB(junctional epidermolysis bullosa, JEB);营养不良型EB(dystrophic epidermolysis bullosa, DEB)和Kindler综合征(Kindler syndrome)。EBS:裂隙发生在基底的角质形成细胞内,是角蛋白5、14或plectin蛋白异常所致;JEB:裂隙主要发生在透明板,是lamina-332,整联蛋白a 6β4或ⅩⅦ型胶原异常所致;DEB:裂隙发生在致密板下锚丝纤维水平,是Ⅶ型胶原异常所致;而Kindler综合征患者的裂隙可以发生于表真皮交界处的任何结构部位,主要由于粘着斑相关蛋白Fermitin家族同源物1蛋白异常所导致。DEB的表皮松解部位发生于致密板下带,根据遗传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DDEB)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RDEB)两种类型。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表明DEB是由位于基底膜致密板下带锚丝纤维的主要组成部分---Ⅶ型胶原基因COL7A1突变导致。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性表皮松解症(dystrophic epidermolysis bullosa pruriginosa, DEBP)是DEB的一种少见临床亚型。DEBP患者可于出生后早期表现为DEB的临床表型,并随着年龄增长,伴随着水疱或大疱性损害减少,逐渐出现痒疹样损害;患者也可以出生后无任何临床表现,逐渐于双胫前缓慢出现痒疹样改变,伴有轻度的甲营养不良性改变;少数患者可在成年后才出现典型的DEBP皮损而无任何其他DEB的临床表现;极少数DEBP患者还可以在典型临床表现的基础上出现白色丘疹样皮疹。DEBP可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隐性遗传,但多数病例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目前,已报导引起DEBP的突变包括错义突变、移码突变以及剪切位点突变。其中,引起COL7A1基因编码的Ⅶ型胶原三螺旋区的甘氨酸替代的杂合错义突变为DEBP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这是由于Ⅶ型胶原蛋白结构特征是Gly-Xaa-Yaa连续重复,由于甘氨酸是最小的氨基酸,对于胶原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当甘氨酸被其他种类的氨基酸替代后,可能干扰Ⅶ型胶原的三螺旋结构域的形成,妨碍其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使皮肤基底膜致密板下带锚纤维(其主要成分为Ⅶ型胶原)不能维持正常的功能,导致DEBP发生。但引起DEBP患者剧烈瘙痒并最终在反复搔抓刺激下出现痒疹样改变的具体原因尚不清楚。本研究拟对收集到的3例临床表型差异较大的DEBP病例进行COL7A1基因突变的研究,进一步探讨DEBP患者临床表型与基因型之间可能的关联,丰富DEBP突变的数据库,为患者家系的产前诊断奠定基础。目的检测三例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的COL7A1基因突变情况。方法1、收集三例患者临床资料,病例1为17岁男性,出生后反复于手、足等摩擦部位出现水疱及大疱,消退后留有轻度增生性瘢痕。随年龄增大,患者摩擦性水疱逐渐减轻,但缓慢于双胫前、背部、上肢伸侧出现扁平丘疹及结节,伴有剧烈瘙痒,家族中其母亲及多位亲属有类似情况,否认父母近亲结婚。病例2和病例3均为成年女性,青春期后发病,主要表现双胫前、背部逐渐增多的结节,伴有剧烈瘙痒。病例2有家族史,病例3为散发病人。查体:三例患者均可见到双胫前、背部多发的淡粉红色或褐色扁平丘疹及结节,表皮剥蚀,部分表面伴有明显角化,其中病例1皮疹较为广泛多发,并且伴有腹部多发肤色扁平肤色或者白色丘疹及增生性瘢痕。三例患者均可见到甲变薄,远端萎缩甚至缺如。三例患者的皮肤组织病理均提示:角化过度,棘层肥厚,表皮下轻度裂隙,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2、电镜检查标本制备:环钻钻取病例1及病例3胫前结节处皮损一块(3mm),立即用5%戊二醛溶液固定,送至电镜室行透射电镜检测。3、DNA的提取取患者及其亲属外周血5ml,2%EDTA抗凝,以低渗溶血以及酚—氯仿抽提法提取DNA。4.PCR扩增及DNA测序根据COL7A1基因序列设计72对特异性引物扩增3例患者全部外显子,同时扩增患者亲属及150例无关正常人对照的相应突变外显子。扩增条件:94℃预变性5min;94℃变性45s,56℃-62℃退火1 min,72℃延伸1min,共35个循环;72℃后延伸10min。1.5%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查PCR产物;所有PCR产物经纯化后送至北京天一辉远测序公司测序。结果病例1及2有家族史,病例3为散发患者。病例1和3皮损透射电镜显示部分区域锚纤维丝轻度减少,病例1可见致密板下裂隙。以三例患者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所有72对引物在各自的条件下分别扩增出各自的产物,包括所有118个外显子的编码序列以及侧翼序列。所有产物纯化后测序结果与Ensembl网站所公布的COL7A1基因序列进行对照,发现病例1的COL7A1基因编码外显子的第6734位核苷酸发生G→T杂合突变,使位于85号外显子2245位密码子发生GGT→GTT突变,导致Gly2245Val杂合突变,其母亲及家族中其他患者带有该突变,其父亲未检测到该突变;病例2的COL 7A1基因编码外显子的第6859位核苷酸发生G→A杂合突变,使位于87号外显子2287位密码子发生GGA→AGA突变,导致Gly2287Arg杂合突变,家族中其他患者带有该突变;病例3的CIL7A1基因编码外显子的第5318位核苷酸发生G→T杂合突变,使位于42号外显子1773位密码子发生GGT→GTT突变,导致Gly1773Val杂合突变,其未患病的父母未检测到该突变,提示其为新发突变。突变在病例1和2家族中的患者均呈现共分离现象。所有突变均由反向测序得到验证。150例无关正常人对照均未发现这三种突变。结论COL 7A1的p.G2245V、p.G2287R和p.G1773V甘氨酸替代突变,可能是引起这三例患者临床表型的病因,进一步证实甘氨酸替代突变在DEBP中的重要致病意义;其中p. G2245V、p.G1773V为两种未报道过的新突变,这丰富了DEBP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研究,并为此三例患者家族的产前诊断奠定了基础。

樊莎莎[7](2009)在《IV型胶原在大疱性类天疱疮中的定位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观察IV型胶原在大疱性类天疱疮中的定位,了解其在大疱性类天疱疮中的诊断作用及与其它表皮下疱类疾病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大疱性类天疱疮、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多形性红斑以及湿疹等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应用鼠抗人IV型胶原单克隆抗体,采用二步法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观察上述疾病IV型胶原的定位情况以及与表皮下疱的位置关系。结果:(1)第1组[临床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病理支持大疱性类天疱疮诊断者]26例,阳性率为(21/26)80.8%,阴性率为(5/26)19.2%。第2组(皮炎、湿疹、多形性红斑等易与大疱性类天疱疮在HE染色下混淆的病例)13例,阳性率为(1/13)7.7%,阴性率为(12/13)92.3%。第1组患者的Ⅳ型胶原在疱底的定位明显高于第2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第3组(HE染色病理待除外大疱性类天疱疮者,包括HE染色病理初诊为疱疹样皮炎4例)20例,阳性11例,阴性9例。实验结果阳性的可以确诊为大疱性类天疱疮,结果阴性的可根据临床、预后以及随访进行判断;HE染色病理初诊为疱疹样皮炎4例中有3例IV型胶原为阳性,这3例更正诊断为大疱性类天疱疮。(3)第4组:大疱性表皮松解症4例,2例阳性,2例阴性。结论:1.免疫组化染基底膜Ⅳ型胶原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根据其疱底的Ⅳ型胶原呈线性分布,可明确诊断大疱性类天疱疮,排除炎症、过敏性疾病等。本实验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在诊断大疱性类天疱疮时可以替代免疫荧光,加之实验标本可用石蜡包埋组织,因此可进行回顾性研究,值得向临床推广。2.临床工作中对于大疱性类天疱疮的诊断应该结合临床、组织病理及免疫荧光或免疫过氧化物抗原定位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邓桂艳[8](2008)在《遗传性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一家系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报告一遗传性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家系,总结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家系发病情况,并与一些类似疾病相鉴别,以提高皮肤科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丰富该病临床数据,为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及遗传学研究提供借鉴。方法:对该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通过对患者病变组织切片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学特征;同时对患者家系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绘制家系图谱。结果:该患病家系中一家45人有6人发病,始发病年龄在5~17岁,皮疹表现及临床表现相似。家系特点为男女均有发病,与性别无关,成垂直连续遗传,无隔代遗传,家系中正常成员与正常人婚配其子代不发病。先证者大约自5岁开始,反复出现白色丘疹,伴瘙痒,夏季加重,冬季稍缓解,搔抓后可出现水疱、渗出,愈后留有萎缩性疤痕。皮疹表现为全身散在淡红色、浅色绿豆至花生米大扁平丘疹,部分表面脱屑、结痂,双上肢伸侧、双小腿伸侧密集出现类似皮损,融合成片,浸润肥厚,鳞屑、结痂较多。组织病理示表皮下裂隙或表皮下疱,疱内有少量红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真皮内多个圆形扩张毛囊,真皮浅中层较多新生毛细血管;棘细胞间及基底膜带未见IgG、IgA、IgM、C3、C1q沉积;PAS染色未找到菌丝或孢子,未见异常PAS染色阳性物沉积。结论:临床表现结合组织病理检查,先证者诊断为白色丘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本型属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少见类型,易误诊,应提高皮肤科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注意与相关疾病进行鉴别。

邓桂艳,林有坤[9](2008)在《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基因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

常小丽[10](2007)在《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两家系基因突变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ystrophic epidermolysis bullosa,DEB)是一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表现为皮肤黏膜脆性增加,容易出现水疱、大疱,愈后留有萎缩性瘢痕,并伴有甲的改变。根据遗传方式的不同,可将DEB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DDEB)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RDEB),两型均由编码Ⅶ型胶原的COL7A1基因发生突变所致,Ⅶ型胶原在表皮和真皮间的粘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迄今共发现COL7A1基因突变320余个。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ystrophic epidermolysis bullosa pruriginosa,DEB-Pr)是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一种少见类型,表现为出生时或出生后皮肤黏膜出现水疱、糜烂,瘙痒剧烈,成年后主要表现为大量的抓痕、痒疹样丘疹、结节等。DEB-Pr由COL7A1基因突变所致,目前报道本型COL7A1基因突变位点近30个,其中大部分为甘氨酸替代突变。目的对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两家系进行COL7A1基因突变分析,回顾国内报道的DEB家系的临床特点和所有病例的相关突变筛查,以期获得更多的基因型和表型的相关信息。方法提取2个痒疹样DEB家系中的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和100名正常对照的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COL7A1基因的118个外显子及侧翼序列,用直接测序的方法对所有病例进行COL7A1基因突变检测。对1995年以来国内报道的DEB家系和所有病例的相关突变筛查进行检索,对其临床及突变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对痒疹样DEB两家系进行突变检测,检测到一个国外曾报道过的突变c. 6859G >A (p. G2287R)和一个国内外首次报道的突变c. 6860G >A (p. G2287E)。而这两个家系的18例健康者及无亲缘关系的100例正常对照均未发现同样的突变位点。总结了自1995年以来中国报道的20个DEB家系,发现本病发病年龄多在出生时~5岁间,皮损好发于胫前、前臂、背部。不同家系甚至同一家系中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差异。甘氨酸替代突变是大多数DEB的致病突变。结论本研究证实甘氨酸替代突变p. G2287R和p. G2287E是引起痒疹样DEB两家系临床症状的特征性突变,而不是正常多态性。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具有多种临床类型,不同类型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不一,突变类型亦因表型而异。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DEB和COL7A1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今后开展基因治疗和遗传咨询。

二、鼠抗人单克隆抗体LH7∶2在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诊断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鼠抗人单克隆抗体LH7∶2在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线状IgA大疱性皮病动物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全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1部分 LABD特异性NC16A IgA抗体的纯化及鉴定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2部分 人中性粒细胞在LABD表皮下水疱形成中的必要性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3部分 人源化FcαRI/NC16A动物模型的建立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4部分 人源化FcαRI/NC16A/CXCR2 KO小鼠模型的建立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实验结果
    4.4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附1 论文相关综述
        自身免疫性表皮下水疱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线状IgA大疱性皮病的研宄进展
        参考文献
    附2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附3 在读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
    附4 在读期间参与的基金项目
致谢

(2)胶原蛋白的靶向检测与仿生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胶原蛋白的靶向检测与仿生材料
    1.1 引言
        1.1.1 胶原蛋白的结构
        1.1.2 胶原蛋白的功能
        1.1.3 胶原蛋白相关疾病
    1.2 胶原蛋白的靶向检测
        1.2.1 胶原蛋白的常规检测方法
        1.2.2 荧光分析方法
        1.2.3 荧光分析方法用于胶原蛋白的检测
    1.3 胶原蛋白仿生材料
        1.3.1 胶原蛋白仿生材料的意义
        1.3.2 胶原蛋白的仿生策略
        1.3.3 金属介导胶原多肽的自组装
    1.4 论文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WS_2/MoS_2 生物传感器检测胶原蛋白片段
    2.1 简介
    2.2 材料和方法
        2.2.1 试剂和仪器
        2.2.2 多肽合成
        2.2.3 氨基酸与WS_2/MoS_2 纳米片的相互作用
        2.2.4 荧光多肽探针与WS_2/MoS_2 纳米片的相互作用
        2.2.5 偶联荧光多肽探针的WS_2和MoS_2 传感器检测靶标胶原多肽
    2.3 结果与讨论
        2.3.1 WS_2和MoS_2 二维材料表征
        2.3.2 氨基酸与WS_2/MoS_2 纳米片的相互作用
        2.3.3 荧光多肽探针与WS_2/MoS_2 纳米片的相互作用
        2.3.4 偶联荧光多肽探针FAM-PRG的 WS_2和MoS_2 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2.3.5 FAM-PRG/WS_2 平台定量检测靶标胶原蛋白片段
        2.3.6 生物样品中靶标胶原多肽的定量检测
        2.3.7 干扰性实验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三重螺旋聚集诱导发光多肽探针/GO平台检测胶原多肽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原料
        3.2.2 多肽合成
        3.2.3 圆二色谱
        3.2.4 荧光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三重螺旋聚集诱导发光多肽探针的设计
        3.3.2 多肽探针TPE-PRG的表征
        3.3.3 氧化石墨烯对多肽探针TPE-PRG的荧光猝灭
        3.3.4 多肽探针TPE-PRG与靶标胶原多肽EOG的相互作用
        3.3.5 多肽探针TPE-PRG与靶标胶原多肽EOG结合比例
        3.3.6 TPE-PRG/GO检测平台的特异性
        3.3.7 TPE-PRG/GO平台识别靶标胶原多肽与突变胶原多肽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荧光多肽探针检测胶原多肽的单一氨基酸突变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试剂
        4.2.2 多肽合成
        4.2.3 圆二色谱
        4.2.4 荧光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荧光多肽探针的设计
        4.3.2 荧光多肽探针P~1检测天然靶标胶原多肽
        4.3.3 荧光多肽探针P~1识别突变的胶原多肽
        4.3.4 荧光多肽探针P~2识别天然胶原多肽和突变胶原多肽
        4.3.5 多肽探针P~1和P~2识别不同类型的甘氨酸突变
        4.3.6 多肽探针定量检测Gly-Ala突变的胶原多肽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镧系离子介导的异源三聚体胶原多肽的自组装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样品制备
        5.2.2 圆二色谱
        5.2.3 液体核磁共振波谱
        5.2.4 扫描电子显微镜
        5.2.5 固体荧光光谱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圆二色谱表征异源三聚体的稳定性
        5.3.2 液体核磁共振波谱法解析异源三聚体的结构
        5.3.3 异源三聚体胶原多肽组装体的形貌
        5.3.4 异源三聚体胶原多肽组装体的发光性质
    5.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功能性的胶原多肽纳米纤维材料
    6.1 引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多肽合成
        6.2.2 样品制备
        6.2.3 圆二色谱
        6.2.4 扫描电子显微镜
        6.2.5 透射电子显微镜
        6.2.6 固体荧光光谱
        6.2.7 细胞粘附
        6.2.8 免疫荧光
    6.3 结果与讨论
        6.3.1 胶原多肽的设计
        6.3.2 胶原多肽三重螺旋结构的稳定性
        6.3.3 镧系离子介导的胶原多肽自组装
        6.3.4 胶原多肽CMP1-La~(3+)自组装纳米材料的形貌
        6.3.5 胶原多肽CMP1-La~(3+)自组装的pH依赖性
        6.3.6 胶原多肽CMP1-Ln3+自组装材料的光学性能
        6.3.7 胶原多肽CMP2-La~(3+)自组装纳米材料的形貌
        6.3.8 胶原多肽CMP2-La~(3+)自组装纳米材料的生物活性
        6.3.9 胶原多肽CMP3-La~(3+)自组装纳米材料的形貌和生物活性
    6.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仿生成骨不全症突变的自组装胶原多肽
    7.1 引言
    7.2 材料和方法
        7.2.1 样品制备
        7.2.2 圆二色谱
        7.2.3 液体核磁共振波谱
        7.2.4 固体核磁共振波谱
        7.2.5 扫描电子显微镜
        7.2.6 细胞毒性
        7.2.7 细胞粘附
        7.2.8 免疫荧光
    7.3 结果与讨论
        7.3.1 胶原多肽的设计
        7.3.2 胶原多肽的热稳定性
        7.3.3 胶原多肽的液体结构
        7.3.4 甘氨酸突变对胶原多肽自组装的影响
        7.3.5 甘氨酸突变对胶原多肽二级结构的影响
        7.3.6 甘氨酸突变对胶原多肽组装体的细胞毒性和生物活性的影响
    7.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总结
    8.1 总结
    8.2 展望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免疫荧光技术在自身免疫性水疱病及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全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1部分 间接免疫荧光在自身免疫性表皮内水疱病诊断中的应用
    1.1 引言
    1.2 材料和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1.5 参考文献
第2部分 间接免疫荧光在自身免疫性表皮下水疱病诊断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5 参考文献
第3部分 盐裂间接免疫荧光在自身免疫性表皮下水疱病诊断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临床病例资料
    3.3 材料和方法
    3.4 实验结果
    3.5 讨论
    3.6 参考文献
第4部分 免疫荧光在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分型诊断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4 讨论
    4.5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附1 论文相关综述
    附2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附3 在读期间参加学术会议及学习班
    附4 在读期间获奖情况
    附5 在读期间参加学生工作及志愿活动
致谢

(4)遗传性角化性皮肤病基因型-表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Olmsted综合征基因型-表型关系与临床病谱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试剂及耗材
        1.1.2 主要仪器
        1.1.3 试剂配制
        1.1.4 研究对象
        1.1.5 皮损组织光镜镜检
        1.1.6 皮损组织电镜检查
        1.1.7 外周血基因组DN A提取
        1.1.8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提取的DNA质量
        1.1.9 PCR引物设计、合成与稀释
        1.1.10 PCR扩增
        1.1.11 PCR产物鉴定与保存
        1.1.12 PCR产物纯化
        1.1.13 测序反应
        1.1.14 测序反应纯化(酒精沉淀法)与变性
        1.1.15 Polyphe n2软件预测分析
        1.1.16 Conserf生物保守性软件预测分析
        1.1.17 TRPV3蛋白分子模型构建
        1.1.18 突变引起TRPV3蛋白分子稳定性变化预测分析
        1.1.19 HaCaT细胞培养
        1.1.20 分子克隆技术构建TRPV3突变体真核表达质粒
        1.1.21 细胞转染
        1.1.22 CCK8实验
        1.1.23 细胞流式分析
    1.2 结果
        1.2.1 提取的基因组DNA浓度与纯度
        1.2.2 TRPV3PCR结果
        1.2.3 1例汉族人不典型掌跖角化症家系临床资料与检查
        1.2.3.1 家系临床表型
        1.2.3.2 先证者足底皮损病理学检查结果
        1.2.3.3 先证者足底角化性皮损电镜镜检的超微结构改变
        1.2.4 1例汉族人不典型掌跖角化症家系遗传学研究结果
        1.2.4.1 具有“假性断指”体征掌跖角化症相关致病基因突变筛查结果
A功能预测结果'>1.2.4.2 Polyphen-2软件进行突变c.2016 G> A功能预测结果
        1.2.4.3 TRPV3基因突变碱基位置的生物保守性分析
        1.2.4.4 TRPV3基因编码蛋白分子构型模拟
        1.2.5 Olmsted综合征基因型-表型关系研究
        1.2.5.1 既往报道的具备TRPV3突变的患者表型总结
        1.2.5.2 TRPV3点突变产生的编码蛋白分子的自由能改变预测值
        1.2.5.3 CCK8实验
        1.2.5.4 细胞流式分析
    1.3 讨论
第二部分 靶向基因测序平台对4例临床难诊断的角化性皮肤病遗传学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剂与耗材
        2.1.2 主要仪器
        2.1.3 试剂配制
        2.1.4 研究对象
        2.1.5 外周血基因组DNA提取
        2.1.6 PCR引物设计、合成
        2.1.7 测序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2.1.8 PCR扩增
        2.1.9 PCR产物的鉴定及保存
        2.1.10 PCR产物纯化及测序反应
        2.1.11 数据分析
        2.1.12 遗传性皮肤病靶向基因测序包深度测序… … … … … … … … … … … … … …. .
        2.1.13 高通量测序原始数据生物信息处理
        2.1.14 数据质控
        2.1.15 序列比对
        2.1.16 SNV识别和计算
        2.1.17 微小Indel识别和注释
        2.1.18 注释结果详细说明
        2.1.19 人磷酸丝氨酸氨基转移酶-1 免疫组化染色
        2.1.19.1 免疫组化实验步骤
        2.1.19.2 免疫组化实验结果判定标准
    2.2 结果
        2.2.1 1例散发PPK和1例PPK家系临床资料
        2.2.2 2例围产期致死性罕见鱼鳞病综合征临床资料
        2.2.3 三名PPK患者靶向基因外显子捕获及高通量测序结果
        2.2.4 Sanger 测序验证
        2.2.5 两例罕见鱼鳞病综合征的靶向基因外显子捕获及高通量测序结果
        2.2.6 Sanger 测序验证
        2.2.7 NLS家系1 先证者血串联质谱分析
        2.2.8 NLS家系1 先证者皮损组织磷酸丝氨酸氨基转移酶-1 表达分析
    2.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5)RECK蛋白在皮肤黑素细胞肿瘤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对象
        1.1.1.1 主要仪器
        1.1.1.2 主要试剂
    1.1.2 方法
        1.1.2.1 病例选择及临床基本资料
        1.1.2.2 实验步骤
        1.1.2.3 观察与评价
        1.1.2.4 统计学处理方法
1.2 结果
    1.2.1 HE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1.2.1.1 黑素细胞痣
        1.2.1.2 Spitz痣
        1.2.1.3 蓝痣
        1.2.1.4 结缔组织增生痣
        1.2.1.5 复发痣
        1.2.1.6 原位恶性黑素瘤
        1.2.1.7 侵袭性恶性黑素瘤
        1.2.1.8 结缔组织增生性恶性黑素瘤
    1.2.2 统计学结果
        1.2.2.1 CMM临床病理资料及RECK表达情况统计表
        1.2.2.2 CMM与良性黑素细胞肿瘤表达情况比较
        1.2.2.3 CMM与各类良性黑素细胞肿瘤表达情况比较
        1.2.2.4 两类CMM与良性黑素细胞肿瘤RECK蛋白表达情况比较
        1.2.2.5 结缔组织增生性CMM与非结缔组织增生性CMM表达情况比较
1.3 讨论
    1.3.1 黑素细胞痣与恶性黑素瘤
    1.3.2 Spitz痣与恶性黑素瘤
    1.3.3 蓝痣与恶性黑素瘤
    1.3.4 结缔组织增生痣与恶性黑素瘤
    1.3.5 复发痣与恶性黑素瘤
    1.3.6 恶性黑素瘤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6)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COL7Al基因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EB的主要临床类型
    1.2 锚丝纤维与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1.3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基因突变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1
外文论文2

(7)IV型胶原在大疱性类天疱疮中的定位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英文缩略语
第1章 绪论
    1.1 综述-大疱性类天疱疮的免疫病理诊断研究进展
        1.1.1 免疫组织化学在诊断病理学中的地位及简史
        1.1.2 基底膜的相关研究进展
        1.1.3 大疱性类天疱疮免疫荧光检查的研究进展
        1.1.4 大疱性类天疱疮的其他免疫组化检查研究进展
    1.2 引言
第2章 论文主体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3章 结论
第4章 参考文献
第5章 附录
导师及作者简介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8)遗传性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一家系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英文缩略词
二、中文摘要
三、英文摘要
四、前言
五、论文正文
    1、病例资料
    2、病例分析
    3、讨论及展望
    4、参考文献
    5、附图
六、综述
    1、正文
    2、参考文献
七、致谢
八、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基因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DEB基因诊断
2 DEB基因治疗
    2.1 DEB基因治疗的转移载体选择
    2.2 DEB基因治疗的靶细胞选择
3 展 望

(10)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两家系基因突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正文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试剂
        2.2.1 病例检查试剂
        2.2.2 DNA 提取试剂
        2.2.3 PCR 反应、电泳试剂
        2.2.4 PCR 产物纯化和测序试剂
        2.3 实验器材
        2.3.1 临床资料获取、组织病理检查器材、间接免疫荧光及透射电镜器材
        2.3.2 DNA 提取器材
        2.3.3 PCR 反应、产物纯化、电泳、测序仪器
        2.4 分析软件和电子数据库查询信息
        2.5 实验方法和步骤
        2.5.1 标本处理
        2.5.2 全血标本采集
        2.5.3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2.5.4 COL7A1 基因引物合成、稀释和保存
        2.5.5 PCR 反应
        2.5.6 PCR 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
        2.5.7 PCR 产物纯化和测序
        2.5.8 测序结果分析
        2.6 查阅中国自1995年以来报道的DEB资料
    3 结果
        3.1 临床和组织病理特点
        3.2 系谱分析
        3.3 免疫病理及透射电镜特点
        3.4 测序结果
        3.4.1 PCR产物电泳结果
        3.4.2 DNA测序结果
        3.5 国内报道的DEB临床及突变特点总结
    4 讨论
        4.1 COL7A1基因突变分析
        4.2 国内报道的DEB临床及突变特点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课题综述: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研究进展

四、鼠抗人单克隆抗体LH7∶2在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诊断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线状IgA大疱性皮病动物模型的建立[D]. 荆可.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2]胶原蛋白的靶向检测与仿生材料[D]. 孙秀霞. 兰州大学, 2019(08)
  • [3]免疫荧光技术在自身免疫性水疱病及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诊断中的应用[D]. 于灵.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02)
  • [4]遗传性角化性皮肤病基因型-表型关系研究[D]. 倪成. 上海交通大学, 2016
  • [5]RECK蛋白在皮肤黑素细胞肿瘤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 张俊. 天津医科大学, 2014(01)
  • [6]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COL7Al基因突变研究[D]. 汤占利. 山东大学, 2011(11)
  • [7]IV型胶原在大疱性类天疱疮中的定位及意义[D]. 樊莎莎. 吉林大学, 2009(09)
  • [8]遗传性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一家系报告[D]. 邓桂艳. 广西医科大学, 2008(10)
  • [9]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基因的研究进展[J]. 邓桂艳,林有坤. 广西医学, 2008(02)
  • [10]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两家系基因突变分析[D]. 常小丽. 安徽医科大学, 2007(08)

标签:;  ;  ;  ;  ;  

小鼠抗人单克隆抗体LH7∶2在诊断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