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P-1和MMP-3对高动力血流下肺血管重构的影响

MMP-1和MMP-3对高动力血流下肺血管重构的影响

一、MMP-1、MMP-3对高动力血流状态肺血管重建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新苗[1](2020)在《益气活血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Meta分析及肾浊方作用机制探讨》文中认为1研究背景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作为较为严重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经济负担均造成了不良影响。且本病西医尚无特效药物,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随证施药,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还可以减轻不良反应。以益气活血法为指导的益气活血中药针对气虚血瘀的基本病机,在本病的治疗中已经体现出一定的效果,然而由于当前临床研究的样本量、方法、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其有效性尚缺乏准确的判断。Meta分析作为循证医学寻求最佳证据的重要手段,或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思路,因此,本研究拟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益气活血法治疗DKD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以益气活血药为主要组成的肾浊方,是仝小林教授用于治疗DKD的经验方,它基于DKD气虚血瘀的病机,在经方抵挡汤的基础上化裁而来,多年的临床实践表明肾浊方治疗DKD具有良好的效果。然而,由于肾浊方成分多样且在体内的过程复杂,其作用机制尚缺乏系统的研究。网络药理学可以在多组学、高通量筛选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运用公共数据库、网络可视化、网络分析等预测药物的机制。因此,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初步探讨肾浊方防治DKD的作用机制。2研究目的2.1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DKD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医学证据。2.2探讨肾浊方治疗DKD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3研究方法3.1益气活血法治疗DKD的Meta分析于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 database for Chinese technical periodicals,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atabase,CBM)、万方数据库、PUBMED中对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发表的以益气活血法为指导的益气活血中药治疗DKD相关文献进行检索,设定中文检索词为:“益气活血、益气活血中药、糖尿病肾病”;英文检索词为:“Yiqi Huoxue、benefit qi and activate blood、invigorat qi and activate blood、Diabetic nephropathy、Diabetic kidney diaease、Diabetic Glomerulosclerosis”。依据《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员手册5.1.0版》对文献进行筛选,运用Cochrane提供的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同时提取纳入文献的如下信息:第一作者、发表年份、样本量、年龄、病程、性别、干预措施及疗程、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24 小时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ary protein quantity,24hUTP)。采用 Revman 5.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分析、发表偏倚分析。3.2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肾浊方治疗DKD的作用机制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grated database,TCMID),结合国内外文献,获取肾浊方的有效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中草药有效成分蛋白靶点数据库(herbal ingredients targets database,HIT)获取肾浊方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从治疗靶点数据库(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TTD)、DrugBank、DisGeNet 中收集DKD的靶点。将疾病和药物靶点进行映射后得到“肾浊方-DKD共同靶点数据集”,将其导入String(Version 11.0)数据库,获得潜在靶点之间的作用关系,以“combinedscore(综合评分)≥0.9”为筛选标准,将筛选后的靶点信息导入Cytoscape 3.2.1 软件,构建蛋白-蛋白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运用Network Analyzer进行网络拓扑分析,以“Degree(自由度)大于等于2倍中位数、Closeness centrality(接近中心性)大于等于中位数、Betweenees centrality(介数)大于等于中位数”为标准,筛选关键靶点,并构建“肾浊方-关键靶点-DKD”网络,根据degree值对其进行可视化。将关键靶点信息导入DAVID数据库,对其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分别用Excel 2003和omicshare tools绘制GO分析条形图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气泡图。4研究结果4.1益气活血法治疗DKD的Meta分析4.1.1文献检索结果经过文献筛选,共检索出521篇文献,排除重复文献167篇,进而浏览标题、,剔除308篇与纳入标准不符的文献,最后进行文献通读,纳入文献12篇。4.1.2纳入文献特征4.1.2.1一般资料12篇文献共纳入1100例DKD患者,其中治疗组550例,对照组550例。12篇文献中有1篇未报告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病程,其余均描述了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性别、例数、年龄、病程;12篇文献中有1篇疗程为24周,其余均为12周;12篇文献中有8篇文献的治疗组给予益气活血中药+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3篇文献的治疗组给予益气活血中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血管紧张素 Ⅱ 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ARB)+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 ACEI/ARB+常规治疗,1篇文献对照组给予益气活血中药+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ACEI+常规西药治疗;12篇文献均描述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4.1.2.2中药使用情况本研究纳入的文献均以益气活血法为基础治法,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益气活血药物有黄芪(12次)、当归(9次)、白术(7次)、山药(6次)、丹参(6次)、川芎(6次)。4.1.2.3不良反应有2篇文献明确报道无不良反应;1篇文献明确报道有不良反应(对照组恶心、头晕;治疗组头晕、足踝部水肿);其余9篇文献未对不良反应进行描述。4.1.3文献质量评价有16.67%(2/12)的研究使用了错误的随机方法,41.67%(5/12)的研究未描述使用的具体随机方法;12篇文献均未提及分配方案隐藏、盲法使用情况;12篇文献结果数据均完整、没有选择性报告结果、没有其他偏倚来源。4.1.4 Meta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益气活血中药联合常规西药组DKD患者的UAER(MD=-23.02,95%CI=[-34.82,-11.23],P<0.0001)、24hUTP(MD=-0.44,95%CI=[-0.52,-0.36],P<0.00001)均低于常规西药组,同时益气活血中药联合ACEI/ARB及常规西药组的DKD患者24hUTP低于ACEI联合常规西药组(MD=-0.21,95%CI=[-0.27,-0.15],P<0.00001)。4.1.5文献发表偏倚漏斗图显示,漏斗左右研究分布不对称,呈偏态分布,提示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较大。4.2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肾浊方治疗DKD的作用机制4.2.1肾浊方化学成分检索和筛选通过数据库和文献共检索到肾浊方4味中药的428个活性成分,包括TCMSP数据库389个活性成分,TCMID数据库35个活性成分,文献检索4个活性成分。其中TCMSP数据库中的389个活性成分根据“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OB)≥30%,类药性(drug likeness,DL)≥0.18”的标准进行筛选后,共有101个活性成分符合筛选标准。4.2.2肾浊方药物靶点和DKD疾病靶点的筛选(1)肾浊方靶点: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HIT数据库共获得丹参745个靶点、黄芪557个靶点、大黄400个靶点、水蛭378个靶点。(2)DKD靶点:分别从TTD数据库获得DKD靶点20个,从DrugBank数据库获得DKD靶点40个,从DisGeNet数据库获得DKD靶点531个,将三个数据库的靶点信息进行合并并删除重复靶点后,共获得567个DKD靶点。4.2.3肾浊方-关键靶点-DKD网络的构建(1)将肾浊方靶点和DKD靶点进行映射后,共得到182个潜在靶点。(2)将182个潜在靶点导入String,以“combinedscore(综合评分)≥0.9”为标准进行筛选后,共获得796对靶点相互作用关系。(3)将从String获得的结果,运用Cytoscape构建PPI网络,进行拓扑分析发现,符合“Degree大于等于2倍中位数(16.0)、Closeness centrality大于等于中位数(0.3761)、Betweenees centrality大于等于中位数(0.00256)”的肾浊方治疗DKD的关键靶点共30个。进而构建“肾浊方-关键靶点-DKD”网络,并根据degree值对其进行可视化,发现肾浊方中的有效成分中的槲皮素、木犀草素、熊果酸、关键靶点中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金属蛋白酶-9(me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8(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8,MAPK8)、磷脂酰肌醇-3 激酶催化亚单位α(phosphoinositide 3-kinase catalytic alpha,PIK3CA)、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 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的 degree 值较高,提示在网络中发挥较重要的作用。4.2.4核心靶点生物功能注释分析(1)通过对30个关键靶点进行GO分析,获得具有意义(以P<0.05)的BP结果85个、MF结果7个、CC结果8个。(2)通过对30个关键靶点进行KEGG富集分析,获得具有意义(以P<0.05)的通路100条,其中DKD相关通路共24条,富集程度较高的通路有肿瘤坏死因子(tumou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 1(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HIF-1)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5研究结论(1)本研究通过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发现,以益气活血法为指导的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药使用,在降低DKD患者的UAER、24hUTP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2)经网络药理学研究发现,肾浊方是通过多药味、多靶点、多通路的协同作用关系发挥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有效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熊果酸,作用于EGFR、MMP9、MAPK8、STAT3靶点,同时尚可能与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相关。

史佩佩[2](2018)在《力学刺激诱导的氧化应激对角膜成纤维细胞炎性介质及MMPs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圆锥角膜是一种渐进性的角膜扩张疾病,表现为角膜中央变薄、呈圆锥样向前突出。早期患者常引发高度近视及不规则散光,晚期可能会出现角膜混浊,形成瘢痕,造成严重视力障碍甚至失明。关于圆锥角膜的形成与发展,普遍认为与遗传、环境、生物力学、基质降解、氧化应激等因素有关,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中,力学刺激和氧化应激在圆锥角膜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因此,本文采用Flexercell 4000柔性基底牵拉系统对离体培养的正常人及圆锥角膜患者角膜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周期性机械牵拉(牵拉幅度15%、频率0.1 Hz、时间12 h),模拟正常及圆锥角膜所处的生物力学环境,着重探讨机械牵拉对角膜成纤维细胞氧化应激水平、抗氧化能力、促炎因子及基质降解酶表达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1)探讨周期性牵拉对人正常及圆锥角膜成纤维细胞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通过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对角膜成纤维细胞活性氧自由基(ROS)进行染色,ROS的荧光强度可间接反映细胞氧化应激状态。结果发现,圆锥角膜成纤维细胞基础RO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角膜成纤维细胞;经牵拉处理后,正常及圆锥角膜成纤维细胞ROS水平均显着增加。(2)探讨周期性牵拉对人正常及圆锥角膜成纤维细胞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角膜成纤维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血红素氧合酶-1(HO-1)、NADPH氧化还原酶-1(NQO-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发现,经牵拉处理后,正常角膜成纤维细胞部分抗氧化酶显着增加;其中一例圆锥角膜患者角膜成纤维细胞抗氧化酶基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角膜成纤维细胞,牵拉处理后显着增高。另一例圆锥角膜患者角膜成纤维细胞抗氧化酶基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角膜成纤维细胞,牵拉处理后显着降低或无明显变化。(3)探讨周期性牵拉对人正常及圆锥角膜成纤维细胞促炎因子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角膜成纤维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或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发现,圆锥角膜成纤维细胞促炎因子基因或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角膜成纤维细胞;经牵拉处理后,正常及圆锥角膜成纤维细胞部分促炎因子基因或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增加。(4)探讨周期性牵拉对人正常及圆锥角膜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角膜成纤维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9(MMP-1、MMP-9)基因或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发现,圆锥角膜成纤维细胞MMP-1和MMP-9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角膜成纤维细胞;经牵拉处理后,正常及圆锥角膜成纤维细胞MMP-1和MMP-9表达水平显着增高。综上所述,圆锥角膜成纤维细胞处于较高氧化应激状态,受到力学刺激后氧化应激水平显着增加,但其抗氧化系统存在缺陷,导致机体自身不能有效应对氧化损伤。另外,圆锥角膜成纤维细胞本身或受力学刺激后部分促炎因子和基质降解酶过量释放,可能进一步加剧角膜基质降解,促进圆锥角膜的发生与发展。

彭华[3](2017)在《左心相关性肺动脉高压中肺血管重构与肥大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时间相关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和目的]左心疾病所致的肺动脉高压(PH-LHD)是指由于左心功能不全导致左室舒张末压和左房压增高,进而引起肺静脉压升高,最终导致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阻力增高的疾病,PH-LHD属于第二大类肺动脉高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肺动脉高压类型,其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尚不明了,故PH-LHD的治疗缺乏特异有效的方法。近年来有学者在PH-LHD动物模型中发现,肥大细胞(MC)在肺小血管周围“聚集和脱颗粒”的现象与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有关,且肥大细胞稳定剂可以减轻和缓解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即肥大细胞在PH-LHD中介导肺血管重构。这为PH-LHD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作为细胞外基质的降解酶,在血管重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其在肺血管重构中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通过制备PH-LHD大鼠模型,观察肺动脉高压进展过程中肥大细胞的“聚集和脱颗粒”、肺血管重构、MMP-9表达,探讨三者与肺高压进展的时间相关性,为PH-LHD实施针对“肥大细胞和MMP-9”的治疗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时间靶点。[实验方法]选取雄性未成年SD大鼠(体重80-100g),分三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行升主动脉缩窄手术(Banding手术)。假手术组对大鼠实施假手术。三组按照术后第1、3、5、8、15、22、36、50、64天分为9小组,每小组大鼠6只。按照术后时间点监测其右室收缩压(RVSP)、颈动脉压(即体循环压力),随后行肺组织的固定、切片,并对病理切片行HE、TB及MMP-9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肺血管中层厚度、肥大细胞“聚集和脱颗粒”及MMP-9表达,从而找出肥大细胞、肺血管重构、MMP-9表达与肺动脉高压时间关系。[结果]1、右心室收缩压随着时间推移呈现一个上升趋势,且第22天开始升高明显。2、肺血管重构:直径为20-50μm的肺小动脉于术后第50天才开始出现增厚;直径为50-100μm的肺小动脉术后第22天开始出现增厚;而直径大于100μm的肺小动脉厚度增加无明显统计学意义。3、肥大细胞:在直径为20-50μm和50-100μm的肺小动脉周围肥大细胞分别于术后第22天、36天聚集明显,并以脱颗粒为主。大于100μm的肺小动脉周围肥大细胞聚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4、MMP-9:在术后第22天开始表达升高,术后第36天开始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我们运用升主动脉缩窄手术(Banding术)在第22天之后即能够成功获得“PH-LHD”大鼠模型;2、通过我们模型可以发现在术后第22天开始肺血管重构、肥大细胞“聚集和脱颗粒”、MMP-9表达升高三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关系,这为我们运用针对肥大细胞、MMP-9的药物来研究PH-LHD,提供了一个时间点,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张大红[4](2017)在《室间隔缺损患儿介入治疗前后血清MMP-9、TIMP-1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室重塑的关系》文中指出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细胞外基质合成与降解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其二者水平或比例的改变可引起心室重塑。本课题旨在通过观察室间隔缺损患儿介入治疗前后MMP-9、TIMP-1水平的变化,结合心脏超声心动图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状态的测定,以了解其二者水平及比值的变化与患儿心室重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并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左向右分流型室间隔缺损(VSD),且符合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标准适宜行介入治疗并已介入治疗成功的患儿共33例作为治疗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3岁7岁(4.70±1.40岁)。对照组选取本院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共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3岁7岁(4.82±1.31岁)。对所有研究对象均采集其临床资料,对实验组的患儿介入治疗前及术后24小时、术后5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健康对照组儿童采血测定MMP-9、TIMP-1;同时在介入治疗前、术后5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主要评价心功能的指标包括:右室横径(RVTD)、右房横径(RATD)、左房前后径(LAAD)、左室收缩末前后径(LVESD)、左室舒张末前后径(LVED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介入治疗前、术后24小时、术后5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观察患儿心率、血压、心脏杂音、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等情况。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在性别、年龄、体重等参数上无显着性差异;2 MMP-9、TIMP-1的变化:介入治疗前两者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介入术后24小时出现短暂上升,术后5天开始逐渐下降,至术后6个月较术后3个月数值上虽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无差异;3 MMP-9/TIMP-1比值的变化:介入治疗前与治疗后MMP-9/TIMP-1比值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4房室结构及心功能的变化:介入术后5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RVTD、LAAD、LVEDD、LVESD、LVEDV、LVESV、SV均明显小于术前,随访至术后6个月上述指标逐步减小,而RATD、LVEF术后较术前变化不大。5 MMP-9、TIMP-1与心脏结构及功能相关性:治疗前后MMP-9、TIMP-1与RVTD、LAAD、LVEDD、LVESD、LVEDV、LVESV、SV均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ATD、LVEF无明显相关性(P>0.05)。MMP-9与TIMP-1的相关系数为0.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MMP-9、TIMP-1水平可以有效反映室间隔缺损患儿的心室容量负荷、心腔结构的改变,可作为早期评估室间隔缺损心室重塑的一个评价指标,其有助于评估室间隔缺损患儿封堵术后的远期疗效及预后。

石曌玲[5](2013)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研究》文中认为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以肺动脉压力升高、肺血管损伤、肺小动脉重塑,导致右心室肥厚(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RVH),严重时造成右心室功能不全,甚至死亡为特点的肺血管疾病[1]。目前,PAH的药物治疗效果尚不理想,部分疗效较好的药物又因价格昂贵或者副作用较大而影响其临床使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血管疾病方兴未艾,尤其是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 cells,MSCs)移植具有独特的优势,因可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并通过旁分泌作用减轻周围组织的损伤等,有可能成为治疗PAH的新手段[2]。本研究通过腹主动脉-腔静脉分流法(abdominal aortocaval fistula shunting,A-VF)联合单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注射法建立了可模拟人类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所致严重PAH的SD大鼠PAH模型,并采用尾静脉注射法,将脐血MSCs移植入PAH大鼠,通过观察血流动力学和组织形态学等方面评估脐血MSCs治疗PAH的效果,以期为临床上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所致严重的PAH提供实验依据。第一部分左向右分流联合野百合碱注射所致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的建立目的:建立左向右分流术(A-VF)联合单野百合碱注射(monocrotaline, MCT)所致SD大鼠PAH模型,了解该模型肺血管结构的变化。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n=15),即①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②左向右分流组(abdominal aortocaval fistula shunting,A-VF组):对大鼠施行腹主动脉-腔静脉瘘的体内分流术,构建左向右分流型PAH模型;③单野百合碱注射组(MCT组):一次性于大鼠项背部皮下注射50mg/kg单野百合碱;④左向右分流联合单野百合碱注射组(A-VF+MCT组):对大鼠行A-VF分流术后立即给予50mg/kg MCT皮下注射,建立大鼠PAH模型。术后4周测定大鼠死亡率,并以右心导管法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同时检测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RV/(LV+S)]、中层血管壁横截面积占血管总横截面积百分比(MA%)、血管壁中层占血管外径厚度的百分比(MT%),并且于光镜、电镜下观测肺血管结构的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A-VF组和MCT组肺动脉平均压分别升高41%和76%,形态学观察显示该两组肺小动脉轻至中度狭窄,右心室轻至中度肥厚,组织学观察发现肺动脉血管内皮少量坏死、肺部血管轻度纤维化。2.值得注意的是,我们首次采用的A-VF+MCT联合处理组与A-VF或MCT组相比,出现更为明显的PAH改变,较A-VF或MCT组肺动脉平均压进一步升高,达到对照组的220%,形态学观察显示肺小动脉明显狭窄,右心室明显肥厚,组织学检查发现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大量坏死、脱落,肺血管纤维化明显增强,肺血管壁新生内膜形成。结论:本研究提示,A-VF+MCT联合处理可很好地模拟人类严重PAH的病理改变,是可靠,稳定的模型,并将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研究目的:基于我们已建立的A-VF+MCT模型,观察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cells,MSCs)移植对SD大鼠肺动脉高压(PAH)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n=15),即①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②模型组:以腹主动脉-腔静脉瘘分流术(abdominal aortocaval fistulashuning,A-VF)+单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注射建立大鼠PAH模型,故也可称为A-VF+MCT组;③干细胞移植组:在建立PAH模型后4周,经尾静脉注射Hoechst33342荧光染料标记的脐血MSCs,故此组也可称A-VF+MCT+MSCs组;④培养液对照组:在建立PAH模型后4周,经尾静脉注射培养脐血MSCs的培养液,故此组也可称为A-VF+MCT+培养液组。8周后测定mPAP、RVHI、MT%和MA%,检测血流动力学、肺小动脉重塑情况,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脐血MSCs的定植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4周后A-VF+MCT组大鼠可形成典型的PAH,8周后mPAP进一步增高,动脉中膜明显增厚,右心室出现明显肥厚;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脐血MSCs可成功定植到肺血管内膜。且脐血MSCs治疗可显着降低大鼠mPAP、RV/(LV+S)、MT%和MA%(均P<0.01),并缓解右心室肥厚。同时PAH大鼠死亡率从66.7%下降到13.3%。结论:脐血MSCs移植能显着降低肺动脉压力,减轻肺小动脉重塑及右心室肥厚,显着降低PAH大鼠的死亡率。

兰碧洋,覃家锦,冼磊,赵文,陈小三[6](2011)在《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肺组织中MMP-1、TIMP-1的表达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其抑制因子1(TIMP-1)在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H)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光镜下观察60例CHD患者肺小动脉形态,按照Heath-Edwards PH分级法分组,CHD无PH患者14例为对照组,CHD合并PHⅠ、Ⅱ、Ⅲ级共46例为实验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RT-PCR法分别测定患者肺组织MMP-1、TIMP-1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1 mRNA、TIMP-1 mRNA、TIMP-1/MMP-1、MMP-1蛋白、TIMP-1蛋白在对照组及各实验组间存在差异,且均与PH病理分级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 MMP-1、TIMP-1表达增高和二者比例失衡与CHD并发PH的形成与发展有关,可能是PH患者肺血管重构的发病机制之一。

赵文,覃家锦,冼磊,冯旭,苏乃伟[7](2011)在《MMP-1、TIMP-1在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其抑制因子-1(TIMP-1)在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CHD-VSD)并发肺动脉高压(PH)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择29例CHD-VSD病例,按照Heath-EdwardsPH分级法分组(PH0、Ⅰ、Ⅱ、Ⅲ组),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分别测定肺组织MMP-1、TIMP-1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MMP-1蛋白和mRNA PHⅠ、Ⅱ、Ⅲ组明显高于PH0组,PHⅢ组明显高于PHⅠ、Ⅱ组(P<0.05或P<0.01);TIMP-1蛋白和mRNA PHⅡ、Ⅲ组高于PH0组(P<0.05或P<0.01);TIMP-1/MMP-1PHⅠ、Ⅱ、Ⅲ组均明显高于PH0组(均P<0.05);MMP-1与TIMP-1蛋白明显正相关(r=0.572,P<0.01),MMP-1mRNA与TIMP-1mRNA明显正相关(r=0.892,P<0.01),MMP-1、TIMP-1、MMP-1mRNA、TIMP-1mRNA、TIMP-1/MMP-1与Heath-Edwards病理分级明显正相关(r=0.835,P<0.01;r=0.562,P<0.01;r=0.872,P<0.01;r=0.843,P<0.01;r=0.424,P<0.05)。结论:MMP-1、TIMP-1表达增高和MMP-1、TIMP-1比例失衡与CHD-VSD并发PH的形成与发展有关,可能是PH患者肺血管重构的发病机制之一。

曾红军,庞玉生,梁秀安[8](2009)在《基质金属蛋白酶-1、9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清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9)在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方法81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儿按治疗前肺动脉收缩压(SPAP)分为4组:非肺动脉高压组16例(SPAP<30 mmHg)、轻度肺动脉高压组21例(SPAP 3039 mmHg)、中度肺动脉高压组21例(SPAP 4069 mmHg)和重度肺动脉高压组23例(SPAP≥70 mmHg),选择21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MMP-1和MMP-9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先心病各组MMP-1、MMP-9均显着增高(P<0.05)。结论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儿血清MMP-1、MMP-9含量显着增高,MMP-1、MMP-9可能协同参与肺血管重构,MMP-1对触发肺血管重构可能起着更积极的作用。

马宇[9](2009)在《法舒地尔对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干预以及CTGF和TGF-β1的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采用套管法建立左向右分流(PH)大鼠模型,研究该模型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肺动脉、心室重构的特点。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该模型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和调控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PH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以及法舒地尔影响PH大鼠肺血管重构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左向右分流PH模型,用套管连接大鼠颈外静脉和颈动脉,长期高肺血流状态可引起肺血管结构的改变。将90只体重180g-200g之间的wrister分为两个对照组(C组,各15只),2个分流组(S组,各15只)和2个分流组并法舒地尔干预组(D组,各15只)。2个分流组和2个干预组分别于2周和第4周处死。应用测压导管经从分离的右颈外静脉经右心房插入至右心室,记录右心室收缩压(RVSP),用来反映肺动脉压力。采集右心室,右侧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的血液并作血气分析,利用Fick原理计算S组以及D组大鼠肺循环和体循环比值Qp/Qs。处死动物后取大鼠左肺下叶在制作石蜡切片,其余的肺组织分离肺动脉。各组大鼠左肺中段的石蜡切片,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小动脉形态学改变,计算管壁厚度与血管外径比值(WT%)。Weste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所有各组CTGF、TGF-β1的含量以及Rho激酶的活性。免疫组化检测所有各组肺动脉CTGF、TGF-β1表达。结果分流2周组(S2)和分流4周组(S4)分别有12只和10只存活。分流+法舒地尔组,2周(D2)及4周(D4)组分别有13只及12只大鼠存活。全部存活并分流成功的大鼠计算Qp/Qs平均值为2.01±0.29,分流+药物组大鼠Qp/Qs平均值为2.17±0.34,说明肺循环大量分流。各分流组以及干预组RVSP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D2组P<0.05,S2组、S4组、D4组P<0.01),且S2组、S4组、D4组WT%、心室肥厚指数(RVHI)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均<0.01),其中D2组和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S组、D组CTGF和TGF-β1表达和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加(P<0.01),且Rho激酶活性明显增强(P<0.01)。D2组和D4组大鼠应用法舒地尔干预后4周肺动脉Rho激酶活性和CTGF、TGF-β1表达较分流组S2和S4相比明显降低(P<0.01)。D2组和D4组WT%较相应分流组相比则同样明显减轻(P分别<0.05和<0.01)。结论:CTGF,TGF-β1参与了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过程,且Rho激酶信号转导通路对肺血管的重塑及CTGF,TGF-β1的表达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法舒地尔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左向右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压力的增高,并且和分流组相比能够降低CTGF,TGF-β1在肺动脉中的表达。

于长禹[10](2009)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先心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CHD)病人行介入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的检测,探讨CGRP与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病人诸多方面的相关关系及调控作用。方法:53例封堵成功的病人中房间隔缺损(ASD)26例,室间隔缺损(VSD)7例,动脉导管未闭( PDA) 20例。男25例,女28例。年龄12-53(36±16.5)岁;体重25-65(43.5±12.5)kg。病人均无高血压,心力衰竭及肺、肾、脑和血液系统疾病。术中行右心导管检查,测定各心腔内及肺动脉压力,抽血检查,计算分流量。1.按肺动脉压力升高程度将病人分成三组:正常组(收缩压<30mmHg)16例;轻度肺动脉高压组(收缩压≥30-50mmHg)20例;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收缩压力≥50mmHg10例,≥90mmHg7例)17例,三组的年龄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取体检健康人16例做为对照组,男女各8例,年龄13-52(35±14.8)岁。2.每例病人在封堵术前、术后1小时、24小时及30天采血查CGRP,了解血浆CGRP值的变化。3.血标本均抽取外周静脉血2ml,注入含10%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0ul和抑肽酶40ul的试管中离心后,取血浆置于-700C冷冻冰箱待检。试剂盒由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所提供。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处理。实验数据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多组间差异显着性检验采用方差分析,同组间均数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组间均数比较采用q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术前血浆CGRP水平:正常肺动脉压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轻度肺动脉高压组低于对照组(P<0.01);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2.在封堵术后1小时、24小时、30天,轻度、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血浆CGRP水平较术前比较均有升高(P<0.01),正常肺动脉压组无变化(P>0.05)。正常肺动脉压组及轻度肺动脉高压组术后30天与同组术后24小时相比,血浆CGPR水平变化不大(P>0.05),中重度肺高压组在术后30天血浆CGRP水平仍有升高趋势(P<0.01)。3.血浆CRPP水平与先心病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肺动脉收缩压明显负相关(r=-0.677,P<0.01),血浆CGRP水平与分流量占肺循环血流量比值明显负相关(r=-0.394,P=0.004<0.01)。结论:1.CGRP作为体内一种较强舒血管作用的神经多肽,与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压力的变化密切相关,临床上可能作为评估肺动脉压力的参考指标。2.血浆CGRP水平与心内左向右分流量密切相关。3.先心病并中重度肺高压的患者,介入治疗后血浆CGRP恢复至正常水平仍需要较长时间。

二、MMP-1、MMP-3对高动力血流状态肺血管重建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MP-1、MMP-3对高动力血流状态肺血管重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益气活血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Meta分析及肾浊方作用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 糖尿病肾脏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DKD的西医研究进展
        2 DKD的中医研究进展
    二 Meta分析中医药研究进展
        1 Meta分析概念
        2 Meta分析中医药应用
    三 网络药理学中医药研究进展
        1 网络药理学的提出及概念
        2 网络药理学中医药应用
    四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的Meta分析
    1 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数据库与软件
        2.2 文献纳入标准
        2.3 文献排除标准
        2.4 文献检索策略
        2.5 文献筛选
        2.6 文献质量评价
        2.7 文献资料提取
        2.8 发表偏倚分析
        2.9 敏感性分析
        2.10 统计结果分析
    3 结果
        3.1 文献检索结果
        3.2 纳入文献的特征
        3.3 文献质量评价
        3.4 Meta分析结果
        3.5 文献发表偏倚分析
        3.6 敏感性分析
    4 讨论
        4.1 文献质量评价
        4.2 效果分析
        4.3 中药使用情况
        4.4 安全性分析
        4.5 文献发表偏倚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肾浊方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的作用机制
    研究一 肾浊方化学成分检索和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研究二 肾浊方药物靶点和DKD疾病靶点的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研究三 肾浊方-关键靶点-DKD网络的构建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研究四 关键靶点生物功能注释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讨论
        1 肾浊方有效成分靶点和DKD靶点筛选
        2 肾浊方-关键靶点-DKD网络
        3 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肾浊方-DKD共同靶点数据集
    附录2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关系
    附录3 “活性成分-代号”信息
致谢
个人简历

(2)力学刺激诱导的氧化应激对角膜成纤维细胞炎性介质及MMPs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氧化应激在圆锥角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3 力学刺激对氧化应激效应的影响
        1.3.1 力学刺激介导的氧化应激对肺组织损伤的影响
        1.3.2 力学刺激介导的氧化应激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1.3.3 力学刺激介导的氧化应激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1.4 炎性因子在圆锥角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5 氧化应激与炎性因子的关系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与耗材
        2.1.2 实验仪器
        2.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人角膜成纤维细胞的原代提取和传代培养
        2.2.2 人角膜成纤维细胞的种板和分组处理
        2.2.3 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检测
        2.2.4 细胞中总RNA的提取
        2.2.5 RNA浓度与纯度的鉴定
        2.2.6 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
        2.2.7 待测基因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2.2.8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2.2.9 BCA法蛋白质定量检测
        2.2.10 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测定炎性因子含量
    2.3 统计学处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力学刺激诱导的氧化应激对角膜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3.1 人角膜成纤维细胞ROS水平
    3.2 人角膜成纤维细胞抗氧化酶基因表达水平
    3.3 人角膜成纤维细胞促炎因子表达水平
    3.4 人角膜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水平
    3.5 人角膜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水平
    3.6 讨论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左心相关性肺动脉高压中肺血管重构与肥大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时间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及中英文对照
引言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4)室间隔缺损患儿介入治疗前后血清MMP-9、TIMP-1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室重塑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血清MMPs、TIMPs在先天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的建立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6)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肺组织中MMP-1、TIMP-1的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标本来源与保存
    1.3 免疫组化SP法检测MMP-1和TIMP-1蛋白
    1.4 半定量RT-PCR法检测MMP-1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肺小动脉病理结果
    2.2 肺组织MMP-1和TIMP-1蛋白表达
    2.3 肺组织中MMP-1
    2.4 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7)MMP-1、TIMP-1在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1.3 实验方法
        1.3.1 Heath-Edwards法分级
        1.3.2 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肺组织中MMP-1和TIMP-1蛋白
        1.3.3 RT-PCR法检测肺组织MMP-1 mRNA和TIMP-1 mRNA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Heath-Edwards分级结果
    2.2 肺组织中MMP-1和TIMP-1蛋白的表达
    2.3 MMP-1、TIMP-1与Heath-Edwards PH分级的相关分析
    2.4 肺组织中MMP-1 mRNA、TIMP-1 mRNA、TIMP-1/MMP-1水平比较
    2.5 MMP-1 mRNA、TIMP-1 mRNA、TIMP-1/MMP-1与Heath-Edwards PH分级的相关分析
3 讨论

(8)基质金属蛋白酶-1、9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血清MMP-1、MMP-9的变化
    2.2 先心病各亚组的MMP-1和MMP-9的变化
    2.3 MMP-1、MMP-9的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9)法舒地尔对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干预以及CTGF和TGF-β1的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先心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摘要
    (一) 中文摘要
    (二) 英文摘要
二、文献综述
    (一) 综述
    (二) 参考文献
三、正文
    (一) 前言
    (二) 材料与方法
    (三) 结果
    (四) 讨论
    (五) 结论
    (六) 参考文献
四、附录
五、致谢

四、MMP-1、MMP-3对高动力血流状态肺血管重建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益气活血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Meta分析及肾浊方作用机制探讨[D]. 王新苗.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2]力学刺激诱导的氧化应激对角膜成纤维细胞炎性介质及MMPs表达的影响[D]. 史佩佩. 太原理工大学, 2018(09)
  • [3]左心相关性肺动脉高压中肺血管重构与肥大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时间相关性[D]. 彭华. 福建医科大学, 2017(07)
  • [4]室间隔缺损患儿介入治疗前后血清MMP-9、TIMP-1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室重塑的关系[D]. 张大红. 河北医科大学, 2017(01)
  • [5]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研究[D]. 石曌玲. 第四军医大学, 2013(03)
  • [6]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肺组织中MMP-1、TIMP-1的表达研究[J]. 兰碧洋,覃家锦,冼磊,赵文,陈小三. 山东医药, 2011(48)
  • [7]MMP-1、TIMP-1在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J]. 赵文,覃家锦,冼磊,冯旭,苏乃伟. 实用医学杂志, 2011(17)
  • [8]基质金属蛋白酶-1、9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J]. 曾红军,庞玉生,梁秀安. 广西医学, 2009(10)
  • [9]法舒地尔对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干预以及CTGF和TGF-β1的表达研究[D]. 马宇. 山东大学, 2009(04)
  • [10]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先心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D]. 于长禹. 大连医科大学, 2009(02)

标签:;  ;  ;  ;  ;  

MMP-1和MMP-3对高动力血流下肺血管重构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