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木-卡兰古铅锌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新疆塔木-卡兰古铅锌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一、新疆塔木—卡兰古铅锌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1](2019)在《四川两会地区MVT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以大梁子和天宝山铅锌矿为例》文中提出四川会理-会东(两会)地区是扬子地台西南缘最为重要且最具代表性的铅锌多金属矿集区之一。区内震旦系灯影组地层中探获多处大中型MVT铅锌矿床,现已查明铅锌资源量达500万吨,矿床规模大、铅锌品位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本文以大梁子、天宝山大型铅锌矿床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以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为指导,深入开展成矿地质背景、典型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等研究,系统梳理和总结了两会地区MVT型铅锌矿床成矿作用过程,构建了区域找矿预测地质模型,为深化两会地区MVT铅锌矿成矿理论认识和类似矿床找矿预测工作提供参考。野外地质调查显示,大梁子、天宝山铅锌矿床主矿体赋存于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中,矿体下盘发育有渗透性较好的砂质碎屑岩建造,矿体上盘发育渗透性较差泥质碎屑岩建造,矿体在空间上分别受NWW、近EW向断裂构造控制,金属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少量黄铁矿、黄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方解石、石英;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矿石结构主要有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围岩蚀变较为简单主要有白云石化、方解石化、硅化、黄铁矿化。闪锌矿、方解石、石英、白云石等矿物的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结果表明,大梁子、天宝山铅锌矿床成矿温度分别为117.5℃~320.3℃和104℃~256℃,盐度分别为5.41 wt%Na Cleq~16.24wt%Na Cleq和6.01 wt%Na Cleq~19.13wt%Na Cleq,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中低盐度特征,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显示流体离子类型为Ca2+-Na+-Cl--SO42-型,与盆地卤水相似,部分流体包裹体中含有CH4等还原性气体,反应了有机质参与了成矿;H-O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为盆地卤水与富有机质还原性流体的混合;C同位素研究表明,围岩具有海相沉积碳酸盐岩特征,C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的溶解作用;热液白云石、方解石与围岩稀土特征表明,三者之间存在成因联系,且成矿流体流经富含稀土地层;Sr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流体流经了高87Sr/86Sr比值的基底地层并与其进行了水岩反应及同位素交换;S同位素特征表明,S主要来源于海相硫酸盐的热还原作用,有机质可能作为还原剂参与热还原作用,天宝山铅锌矿床具有混合S特征,部分硫可能来自于基底地层;Pb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围岩,基底地层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综合上述特征,本文开展了区域成矿规律总结研究,厘定大梁子、天宝山铅锌矿床属于MVT铅锌矿床,提出该区域铅锌成矿作用过程为:印支晚期受造山活动影响,来自地层中的层间水、粒间水和大气降水等混合流体,在重力和挤压应力作用驱动下,沿着角度不整合面与区域性深大断裂运移,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淋滤萃取流经地层(基底地层和灯影组等)中的卤素和Pb2+、Zn2+等金属离子形成含矿卤水,当含矿卤水运移至矿区张性断裂破碎带时与围岩发生水岩反应,形成了大量白云石化,并与地层中的有机质或与还原性流体混合发生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TSR),伴随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得成矿流体中的Pb2+、Zn2+等金属离子沉淀成矿。通过区域成矿与控矿要素总结,认为两会地区MVT铅锌矿与含膏岩层的灯影组白云岩、断裂构造及生烃层关系密切,矿体产出受“硅钙面”和NWW、近EW向断裂构造控制。并厘定矿床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进而构建了该区MVT铅锌矿床的“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周云[2](2017)在《湘西花垣MVT型铅锌矿集区成矿作用研究》文中指出花垣铅锌矿床是湘西-鄂西铅锌成矿带中最具代表性的超大型铅锌矿床,该矿床远景储量超过1000万吨,铅锌品位高,矿床规模大、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本文在全面介绍矿床区域地质、矿集区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矿床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S、Pb、Sr、C、H、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流体包裹体特征,利用多种定年方法对矿床进行了精确定年,从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来源以及地层、构造、有机质这三种因素与成矿的关系等方面讨论了花垣铅锌矿床的矿床成因,在此理论基础上,进而建立了矿床成因模式,最后讨论了湘西-鄂西成矿域的低温成矿作用。花垣矿田铅锌矿床闪锌矿和方铅矿为与盆地卤水有关的沉积型热液改造成因。硫化物中含分散元素,闪锌矿中镉元素含量最为富集,为MVT型铅锌矿床典型特征。矿石矿物与围岩稀土元素组成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前者稀土元素总量明显低于后者,含矿层并不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铅锌矿石中硫化物的还原硫主要来自地层中海相硫酸盐的还原。铅同位素可能主要来源于奥陶系—寒武系地层。成矿流体的锶同位素比值高于赋矿地层,成矿流体流经了清虚洞组下伏地层,并与其中具有高锶同位素比值的泥岩地层牛蹄塘组进行了水岩反应及同位素交换。主矿化期的方解石和闪锌矿系统的C、H、O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花垣地区团结、李梅、土地坪、蜂塘和大石沟等铅锌矿床中主成矿期脉石矿物方解石的13C、18O同位素依次表现出逐渐降低的特征,铅锌矿床成矿流体中的C主要来源于海相碳酸盐岩的溶解作用,围岩具沉积成因海相碳酸盐岩特征。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是建造水和大气降水。花垣地区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是具有低温度、中高盐度、高密度,以钠和钙氯化物为主的热卤水性质的含矿热水溶液。成矿流体均一温度具有由北而南降低的趋势,显示了成矿流体的运移方向。流体包裹体气相中发育CO2、CH4和H2。闪锌矿、方铅矿等矿石矿物与方解石、萤石等脉石矿物应属同一富成矿元素的成矿流体在同一成矿期次相同条件下沉淀的产物。花垣矿集区李梅铅锌矿床成矿地质时代为中奥陶世,狮子山铅锌矿床成矿地质时代为早泥盆世,方解石可能形成于早奥陶世。多期性的成矿作用发生于加里东期,成矿时代晚于赋矿围岩。该地区铅锌矿床的分布明显受岩性、地层、岩相的控制。成矿模式分为成矿流体形成阶段和成矿热液运移富集阶段。第一个阶段发生于盆地埋藏和构造挤压时期,深部流体与地层水、大气降水混合发生广泛的水/岩反应,形成富含铅锌等金属元素的成矿流体;第二个阶段发生于伸展构造环境,发生大规模迁移的成矿流体在台地边缘等有利部位,发生热化学硫酸盐还原反应,沉淀富集成矿。湘西-鄂西地区成矿流体是低温度、中高盐度、高密度,以钠和钙氯化物为主的热卤水,该区铅锌矿床为大范围低温流体成矿作用的结果,可能与华南地区发生的拉张断陷导致的盆地流体大规模流动有关。

蒋斌斌,祝新友,程细音,王海[3](2016)在《广东玉水铜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表明广东玉水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南MVT(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成矿带东段,铜铅锌矿体主要呈不规则囊状产于下石炭统忠信组滨海相石英砂(砾)岩和上石炭统壶天群白云岩之间,少量呈不规则脉状分布于白云岩中。其主矿体中铜的品位极高,2013年入选品位为15.5%;矿石主要呈块状,少量浸染状。矿石矿物主要包括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方铅矿、浅色闪锌矿、黄铁矿、赤铁矿、磁铁矿等,主要脉石矿物为白云石、方解石,局部偶见石英。发育赤铁矿-磁铁矿和硫化物两个成矿阶段。选取主成矿阶段——硫化物阶段硫化物矿石中的闪锌矿和石英进行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玉水流体包裹体主要以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气液比5%20%,均一温度范围为90289℃,其中闪锌矿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90289℃,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110287℃,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125210℃,包裹体盐度范围集中在8%15%。激光拉曼探针测试表明流体包裹体气体成分主要是H2O,个别气相成分CO2。流体包裹体研究,结合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成果表明玉水铜多金属矿床是一个层控的低温热液型矿床。

黄建国,崔春龙,杨剑,侯兰杰,李文杰[4](2016)在《新疆库斯拉甫一带铅锌矿床成矿模式初探》文中认为新疆库斯拉甫一带铅锌矿床数量众多,规模巨大,主要包括卡兰古、乌苏里克、托库孜阿特和托吾白等矿床。矿石中w(Ba)很高,为776×10-615 511×10-6(平均6 495×10-6),Th/U值为0.421.26(平均0.91),稀土元素含量较低,ΣREE仅为27.4×10-687.5×10-6(平均49.9×10-6),矿石的δEu为0.681.05(除一特高值2.53外),具有弱负Eu异常。矿石的Pb同位素表生年龄为461 Ma508 Ma,δ34S为-26.2‰+3.4‰,范围较为宽泛,δDSMOW值为-114‰-70‰(平均-92‰);δ18 OSMOW值为-1.70‰-15.2‰(平均-8.24‰),图6中靠近大气降水线附近。综合分析认为铅锌矿床主要形成于有海底热水活动相对贫氧的非典型淡水海相环境,区域上西侧的寒武纪中酸性侵入岩和奥陶纪地层可能为铅锌矿的形成提供了初始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成矿与低温热卤水关系密切,印支造山期后侏罗纪的伸展拉伸构造为成矿热卤水及海底热液的上涌提供了通道。

李福疆[5](2014)在《卡拉牙斯卡克多金属矿床控矿构造及成矿模式探讨》文中认为为了西昆仑卡拉牙斯卡克矿区勘探工作的顺利开展,利用地质与地球化学的手段对其控矿构造及成矿模式进行了研究。矿床地球化学测试δ34S-5.3-32.6‰、206Pb/204Pb 17.71218.082、207Pb/204Pb 15.35815.664、208Pb/204Pb 37.51338.399。分析可知泥盆-石炭纪时期深部成矿物质在构造或其它力的作用下沿区域深大断裂上涌至地表,与碎屑物质共同沉淀形成矿源层。后经主要成分为天水的流体萃取,形成含矿热液,然后在矿区构造系统中运移、富集成矿,即区域构造控制矿源层的形成,矿区内低角度逆掩断层(导矿构造)和高角度逆冲断层及其派生的次级节理裂隙(容矿构造)控制矿体的形成。

祝新友,王京彬[6](2014)在《新疆塔西南地区与盆地卤水作用有关的金属矿床成矿系统》文中研究表明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是世界最重要的铅锌矿床类型之一,MVT矿带或其附近往往相伴有砂岩型铜矿、铀矿、铁矿(化)等。对新疆塔西南地区主要容矿地层建造、主要类型矿床典型矿床解剖等方面的研究发现,这些矿床的形成均与盆地卤水作用有密切的关系。这些矿床的含矿建造往往为一些特定的沉积岩石组合,诸如碳酸盐岩(上)/紫色砂岩(下)组合、膏盐层(上)/紫色砂岩(下)组合、紫色泥岩(上)/砂(砾)岩(中)/紫色泥岩(下)组合等,分别控制MVT型铅锌矿和铁矿、砂岩型铅锌矿、砂岩铜矿和铀矿等。塔西南地区的MVT、砂岩型铅锌矿、铜矿、铀矿等均分布于红层盆地和生烃岩盆地附近。其中,红层盆地形成于中新世,提供氧化性的卤水,在渗透性良好的砂岩中迁移时,淋滤其中的金属物质,因此富含Pb、Zn等元素;生烃岩盆地主要是侏罗纪盆地,提供富含有机质的还原性卤水,其中可能富含低价态的硫。不同类型矿床成矿机制不尽相同,但主要与两类盆地卤水作用有关。

甄世民[7](2013)在《南岭地区泥盆系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成矿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岭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着名的钨锡铅锌矿产地,在泥盆系台地碳酸盐岩中发育着一批与岩浆成矿作用无明显联系的铅锌矿床。其成因与成矿规律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以凡口、泗顶、北山铅锌矿为典型研究矿床,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室内分析研究,对南岭地区此类铅锌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机制进行了探讨。结合凡口、泗顶、北山铅锌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3个矿床为代表的铅锌矿明显区别于SEDEX矿床和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可以与典型MVT铅锌矿进行类比。经过对凡口、泗顶、北山铅锌矿与典型MVT铅锌矿床的类比发现,3个矿床为代表的铅锌矿具有相关联的成因联系。凡口、泗顶、北山铅锌矿床的S、Pb同位素组成差异较大。硫同位素组成受地层影响,与成矿机制有关。Pb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上地壳,且凡口、泗顶、北山的铅同位素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暗示这些矿床矿石铅的来源相似。C、O同位素研究表明,C可能主要由海相沉积碳酸盐岩经溶解作用提供。Sr同位素研究表明,矿床的成矿流体可能是流体对碎屑岩选择性淋滤造成的。利用辉绿岩与矿体的穿插关系,通过SHRIMPU-Pb方法间接测定了凡口铅锌矿的成矿时代为晚白垩世。凡口铅锌矿的成矿时代为100 Ma土,与华南晚白垩世的红层,以及区内铀矿成矿年代大致对应。通过对红层盆地中的白垩系盐矿中沉积石膏的Sr同位素研究,石膏的Sr同位素范围为0.7135~0.713981,与区域和矿区白云岩、铅锌矿伴生的方解石和白云石,以及铀矿中萤石的Sr值具有较大的重叠,远高于同期海相沉积碳酸酸盐岩的Sr值,与现在盐湖中浓缩的卤水基本一致。这显示区域盆地卤水活动可能与红层盆地发育存在深层次的成因联系。首次提出了南岭地区MVT铅锌矿和白垩纪伸展环境下的富膏盐建造的红色盆地的成因联系。以全国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为基础,通过几个典型地质地球化学剖面的研究,发现中泥盆统跳马涧组和棋梓桥组之间存在广泛区域盆地卤水作用的痕迹。在碳酸盐岩的底部发育大规模的区域白云石化,西至广西兴安、北至湖南衡阳、东至赣南、南至广东英德。在中泥盆统的紫色砂岩中,发育广泛的褪色蚀变。南岭地区的MVT铅锌矿床主要分布于该区域白云石化带的南部和西部地区,即区域白云石化的前锋地带。通过南岭地区该类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区域白云石化的研究,结合成矿元素基本地球化学特征,本文认为MVT铅锌矿床是两种流体的混合,受硅钙界面控制,同期发育的断裂构造为成矿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最后,对MVT铅锌矿的成矿机制进行了探讨,首次建立了南岭地区MVT铅锌矿床成矿地质体、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的“三位一体”地质找矿预测模型。

甄世民,祝新友,李永胜,杜泽忠,巩小栋,公凡影,齐钒宇[8](2013)在《关于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的一些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是全球最重要的铅锌矿床类型之一,由于其储量大、开发早,在成矿规律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如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的驱动机制、成矿金属的迁移机制和沉淀富集机制、成矿时代、成矿模式等。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从含矿建造和区域盆地卤水活动两个方面对MVT矿床的成矿规律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综合研究,厘定了MVT矿床的含矿建造,主要包括特定的含矿岩性组合、盆地中的红层、生烃层等,分析了区域盆地卤水活动对MVT矿床的制约,主要包括区域白云石化与MVT铅锌矿床的空间分布关系、与MVT铅锌矿床常伴生的其他类型矿床,并对MVT铅锌矿床的成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认为特定的岩性组合(特别是砂岩、碳酸盐岩、泥页岩组合)、含矿岩系下部碎屑岩的褪色蚀变、区域红层盆地的广泛发育、生烃盆地的边缘、区域白云石化的前锋地带等,是MVT矿床及其伴生矿床找矿勘探的重要参考依据。

李尚林,侯恩刚,计文化,马伯永,罗彦军,吕鹏瑞,李慧英[9](2012)在《兴都库什—西昆仑成矿带卡兰古铅锌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文中研究表明卡兰古铅锌矿位于新疆阿克陶县阿尔塔木村北西约6 km处,处于古亚洲构造域卡拉库姆—塔里木板塔里木—卡拉库姆南部陆缘区西巴达赫尚—昆北—库尔良晚古生代裂谷的北段,在西昆仑地区克孜勒陶—库斯拉甫断裂以东,受卡兰古向斜控制。属于古亚洲成矿域西兴都库什—西昆仑成矿省西兴都库什—西昆仑北带。该带内已发现了一些包括卡兰古在内的碳酸盐岩型层控铅锌铜矿床、矿点等数十处。矿体主要赋存下石炭统卡拉巴西塔克组一、二、三段的白云岩及白云岩化灰岩中,各矿体的总体产状与围岩一致,受构造扭动弧形弯曲明显。成矿后断裂使矿体错开或加厚。就成矿地质条件以及目前的地质工作程度而言,在阿富汗—塔吉克斯的外阿赖—巴达赫尚、帕米尔、新疆的西昆仑,沿阿富汗—塔吉西巴达赫尚—昆北—库尔良晚古生代裂谷,找寻类似矿床具有实际意义。

周灵洁,张正伟,程远,沈能平,张中山,游富华[10](2011)在《西昆仑北部地区铅锌铜矿带遥感构造蚀变信息提取与成矿预测》文中研究指明根据遥感异常信息提取的需要,在西昆仑北部地区的典型矿区——铁克里克-卡兰古铅锌铜矿带采集地表蚀变岩石样品,应用短波红外矿物分析技术对其矿物组合进行波谱分析,以ASTER和ETM+数据为基础提取矿化蚀变信息;同时通过图像增强等多种数据处理方法提取研究区的线性构造及环形构造,得到研究区1:100000的遥感异常图。从已知矿点在空间的分布情况看出,西昆仑北部地区铅锌铜矿带不但受地层层位的明显控制,构造控矿作用也十分明显。因此,结合矿化蚀变强烈程度、地层层位和该区赋矿层位吻合情况、构造活动强烈程度等综合情况,圈定出一级成矿预测区3个,二级成矿预测区4个。

二、新疆塔木—卡兰古铅锌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塔木—卡兰古铅锌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四川两会地区MVT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以大梁子和天宝山铅锌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铅锌矿资源概况
        1.2.2 铅锌矿床的分类
        1.2.3 MVT铅锌矿床研究现状
        1.2.4 川滇黔铅锌矿研究现状
        1.2.5 存在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主要测试方法
        1.4.1 微量元素分析
        1.4.2 同位素分析
        1.4.3 流体包裹体分析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大地构造位置与区域构造演化
    2.2 区域地层
        2.2.1 基底地层
        2.2.2 沉积盖层
    2.3 区域构造
        2.3.1 南北向断裂
        2.3.2 北东向断裂
        2.3.3 北西向断裂
    2.4 区域岩浆岩活动
    2.5 区域矿产
第三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3.1 大梁子铅锌矿床
        3.1.1 矿区地质特征
        3.1.2 矿体特征
        3.1.3 矿石特征
        3.1.4 围岩蚀变
        3.1.5 矿物生成顺序
    3.2 天宝山铅锌矿床
        3.2.1 矿区地质特征
        3.2.2 矿体特征
        3.2.3 矿石特征
        3.2.4 围岩蚀变
        3.2.5 矿物生成顺序
第四章 矿床地球化学
    4.1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4.1.1 大梁子铅锌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1.2 天宝山铅锌矿稀土元素特征
    4.2 成矿流体特征
        4.2.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4.2.2 包裹体显微测温
        4.2.3 流体包裹体成分
        4.2.4 流体包裹体物理化学参数计算
    4.3 同位素地球化学
        4.3.1 氢氧同位素
        4.3.2 碳氧同位素
        4.3.3 锶同位素
        4.3.4 硫同位素
        4.3.5 铅同位素
第五章 成矿作用研究
    5.1 成矿作用动力学背景
    5.2 .矿床成因类型
    5.3 成矿物质来源
    5.4 成矿流体性质与来源
    5.5 成矿流体的运移通道
    5.6 容矿空间
    5.7 铅锌的沉淀机制
    5.8 成矿作用过程与成矿模型
第六章 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构建
    6.1 区域控矿因素
        6.1.1 地层-岩性对矿床的控制
        6.1.2 岩性组合与成矿的关系
        6.1.3 岩相与成矿的关系
        6.1.4 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6.1.5 有机质或生烃层与成矿的关系
        6.1.6 蒸发岩或膏岩层与成矿的关系
    6.2 典型矿床成矿要素分析
    6.3 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构建
        6.3.1 成矿地质体
        6.3.2 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
        6.3.3 成矿作用特征标志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及认识
    7.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科研经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附录B 论文数据

(2)湘西花垣MVT型铅锌矿集区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铅锌矿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MVT型铅锌矿床研究现状
        1.2.2 湘西-鄂西成矿带铅锌矿床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
    1.6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
    2.3 岩浆岩
    2.4 区域地质构造
    2.5 区域矿产
第3章 矿集区地质特征
    3.1 矿集区地质概况
        3.1.1 地层
        3.1.2 构造
    3.2 矿床地质特征
        3.2.1 矿体产状和规模
        3.2.2 矿石特征
        3.2.3 围岩蚀变
第4章 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4.1 微量元素特征
        4.1.1 分散元素富集规律
        4.1.2 方解石中的锶元素
    4.2 稀土元素特征
第5章 同位素地球化学
    5.1 硫铅同位素特征
        5.1.1 硫同位素制约
        5.1.2 铅同位素制约
    5.2 锶同位素特征
        5.2.1 锶同位素组成
        5.2.2 锶同位素对成矿物质来源的制约
    5.3 碳氧同位素特征
    5.4 氢氧同位素特征
第6章 流体包裹体
    6.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及显微测温结果
    6.2 流体包裹体群体成份
    6.3 单个流体包裹体气相成份
    6.4 单个流体包裹体微量元素
第7章 矿床成矿时代
    7.1 闪锌矿Rb-Sr测年
    7.2 方解石Sm-Nd测年
    7.3 成矿时代讨论
第8章 矿床成因
    8.1 成矿物质来源
    8.2 成矿流体来源
    8.3 地层与成矿的关系
        8.3.1 矿源层
        8.3.2 成矿空间与屏蔽盖层
        8.3.3 岩相对成矿的控制
    8.4 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8.5 有机质与成矿的关系
    8.6 矿床类型及成矿模式
        8.6.1 矿床类型
        8.6.2 可能的成矿模式
    8.7 对湘西-鄂西成矿域低温成矿作用的启示
        8.7.1 湘西-鄂西地区大范围低温流体成矿作用
        8.7.2 与川滇黔地区低温成矿域的对比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3)广东玉水铜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床地质特征
2 流体包裹体特征
    2.1 样品的选取及测试方法
    2.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2.3 流体包裹体密度估算
    2.4 流体成分
3 讨论
    3.1 成矿温度与盐度
    3.2 与主要类型矿床的对比
        3.2.1 与SEDEX型矿床进行对比
        3.2.2 与岩浆热液型矿床对比
        3.2.3 与MVT型矿床对比
4 结论

(4)新疆库斯拉甫一带铅锌矿床成矿模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矿床地质特征
3 地球化学特征
    3.1 微量元素
    3.2 稀土元素
    3.3 同位素
4 矿床成因探讨
5 结论

(5)卡拉牙斯卡克多金属矿床控矿构造及成矿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成矿地质背景
2 区域构造及控矿
3 矿区构造及控矿
    3.1 矿区褶皱及控矿
    3.2 矿区断裂及控矿
4 矿床地质地球化学
    4.1 矿床地质
    4.2 矿床地球化学
        4.2.1 硫同位素
        4.2.2 铅同位素
        4.2.3 H-O同位素
5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6 结论

(6)新疆塔西南地区与盆地卤水作用有关的金属矿床成矿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塔西南地区主要含矿地层建造
    1. 1 上泥盆统—下石炭统( D3- C1) 台地碳酸盐岩—碎屑岩建造
        ( 1) 克孜勒陶组( D2k) 紫色碎屑岩夹碳酸盐岩
        (2)奇自拉夫组(D3q)紫色砂岩+克里塔格组(C1k)碳酸盐岩
        (3)霍什拉甫组(C1h)碎屑岩+碳酸盐岩
    1. 2 侏罗系( J) 生烃层建造
    1. 3 上侏罗统—下白垩统( J3- K1) 陆相砂砾岩含矿建造
    1. 4 下白垩统陆相砂砾岩—中新统膏盐含矿建造
    1. 5 中新世湖相碎屑岩沉积建造
2 区域盆地卤水活动标志
    2. 1 区域白云石化
    2. 2 区域褪色蚀变
3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概述
    3. 1 塔木—卡兰古铅锌矿带
    3. 2 乌拉根铅锌矿
    3. 3 萨热克铜矿
    3. 4 硫铁矿和磁铁矿、赤铁矿
    3. 5 铀矿
4 讨论
    4.1塔西南地区层控铅锌矿、铜矿、铀矿等均受制于同一或相关的地质作用,均与盆地卤水活动有密切关系
    4. 2 制约盆地卤水成矿作用的主要因素分析
        ( 1) 红层盆地
        ( 2) 生烃层
        ( 3) 含矿建造
    4. 3 塔西南地区与盆地卤水有关的金属矿成矿系统
        ( 1) 地质背景
        ( 2) 成矿地质体
        ( 3) 成矿物质来源与卤水迁移
        ( 4) 沉淀机制
5 结论

(7)南岭地区泥盆系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成矿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南岭地区铅锌矿床的研究现状
    1.3. MVT铅锌矿床的研究现状
        1.3.1. MVT铅锌矿床的一般地质特征
        1.3.2. MVT铅锌矿床的含矿建造
        1.3.3. 区域盆地卤水活动及相关矿化
        1.3.4. 存在问题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内容
    1.6. 主要完成工作量和分析方法
        1.6.1. 完成工作量
        1.6.2. 室内分析方法
    1.7. 主要研究成果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1.1. 泥盆系岩石地层分区对比与岩相古地理演化
        2.1.2. 泥盆系岩石地层分区对比
        2.1.3. 岩相古地理及其演化
    2.2. 区域构造
    2.3. 区域岩浆岩
    2.4. 区域矿产概况
    2.5. 区域地质演化简史
3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研究
    3.1. 广东凡口矿床地质特征
        3.1.1. 成矿地质背景
        3.1.2. 矿体特征
        3.1.3. 矿石特征
        3.1.4. 围岩蚀变
        3.1.5. 成矿期次
    3.2. 广西泗顶-古丹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
        3.2.1. 成矿地质背景
        3.2.2. 矿体特征
        3.2.3. 矿石特征
        3.2.4. 围岩蚀变
        3.2.5. 成矿期次
    3.3. 广西北山矿床地质特征
        3.3.1. 成矿地质背景
        3.3.2. 矿体特征
        3.3.3. 矿石特征
        3.3.4. 围岩蚀变
        3.3.5. 成矿期次
    3.4. 其它考察矿点
        3.4.1. 广东红岩黄铁矿矿床地质特征
        3.4.2. 广东马口黄铁矿矿床地质特征
        3.4.3. 广东西牛犁树下黄铁矿矿床地质特征
        3.4.4. 广东罗村黄铁矿矿床地质特征
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
    4.1. 矿石矿物化学成份特征对比
        4.1.1. 凡口矿区主要矿物化学成分
        4.1.2. 泗顶-古丹矿区主要矿物化学成份
        4.1.3. 北山-上朝矿区主要矿物化学成份
        4.1.4. 矿物化学成份对比研究
    4.2. S同位素
        4.2.1. S同位素组成
        4.2.2. S的来源
    4.3. PB同位素
        4.3.1. 铝同位素组成及类型
        4.3.2. 铝的来源
    4.4. C、O同位素
        4.4.1. C、O同位素原理
        4.4.2. C、O同位素特征
    4.5. SR同位素
        4.5.1. Sr同位素原理
        4.5.2. 矿石的Sr同位素特征
        4.5.3. 地层锶同位素特征
        4.5.4. 锶的来源
    4.6. 成矿流体特征研究
        4.6.1. 岩相学、温度、盐度特征
        4.6.2. 氢氧同位素
        4.6.3. 包裹体成份分析
    4.7. 辉绿岩岩石地球化学和成矿年代学研究
        4.7.1. 辉绿岩与铅锌矿化的关系
        4.7.2. 区域辉绿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4.7.3. 锆石年龄测定结果
        4.7.4. 关于成矿年代学的探讨
5 南岭地区MVT铅锌矿床类型的厘定
    5.1. 与喷流-沉积矿床的对比
    5.2. 与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的对比
    5.3. 与典型MVT铅锌矿床的对比
        5.3.1. 与典型MVT铅锌矿床的相似性
        5.3.2. 与典型MVT铅锌矿床的差异性
    5.4. 矿床之间的内在联系
6 区域盆地卤水活动与MVT矿床区域分布
    6.1. 关于MVT铅锌矿床盆地卤水来源的探讨
    6.2. 区域红层盆地的基本特征
        6.2.1. 红层的空间分布特征
        6.2.2. 红层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6.3. 区域盆地卤水活动的地质痕迹
        6.3.1. 区域盆地卤水活动在矿区中的表现
        6.3.2. 盆地卤水活动在区域上的表现
    6.4. 区域白云石化与MVT铅锌矿床分布
    6.5. 南岭地区MVT矿床的区域分布规律
7 成矿作用过程研究探讨
    7.1. 成矿物质来源
    7.2. 成矿流体的来源和运移
        7.2.1. 铅锌的基本地球化学性质
        7.2.2. 成矿流体的来源和演化
    7.3. 铅锌的沉淀机制
    7.4. 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的构建
        7.4.1 成矿地质体
        7.4.2 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
        7.4.3. 成矿作用特征标志
    7.5. 成矿作用过程的时空演化
8 结论
    8.1. 取得的主要进展
    8.2.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关于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的一些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MVT铅锌矿床的一般地质特征
2 MVT铅锌矿床的含矿建造
    2.1 特定的含矿岩性组合
    2.2 红层盆地或膏盐层
    2.3 生烃层或有机质
3 区域性盆地卤水活动与MVT铅锌矿床的关系
    3.1 区域白云石化与MVT铅锌矿床的空间分布关系
    3.2 与MVT铅锌矿床常伴生的其他类型矿床
4 关于MVT铅锌矿床成因的探讨
5 结论
志谢

(9)兴都库什—西昆仑成矿带卡兰古铅锌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区地质特征[2~18]
2 床地质特征
    2.1 矿体特征
    2.2 矿石特征
    2.3 围岩蚀变
3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4 与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的对比
5 结语

(10)西昆仑北部地区铅锌铜矿带遥感构造蚀变信息提取与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2 研究技术和方法
    2.1 地表蚀变岩石的波谱特征测试与分析
    2.2 ASTER和ETM+遥感图像处理
3 遥感异常信息提取
    3.1 矿化蚀变信息提取
    3.2 遥感构造解译
        3.2.1 线性构造
        3.2.2 环形构造
4 遥感地质解译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5 结 论

四、新疆塔木—卡兰古铅锌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两会地区MVT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以大梁子和天宝山铅锌矿为例[D]. 王海. 昆明理工大学, 2019
  • [2]湘西花垣MVT型铅锌矿集区成矿作用研究[D]. 周云.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1)
  • [3]广东玉水铜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地质意义[J]. 蒋斌斌,祝新友,程细音,王海. 中国地质, 2016(06)
  • [4]新疆库斯拉甫一带铅锌矿床成矿模式初探[J]. 黄建国,崔春龙,杨剑,侯兰杰,李文杰. 矿物岩石, 2016(03)
  • [5]卡拉牙斯卡克多金属矿床控矿构造及成矿模式探讨[J]. 李福疆. 新疆有色金属, 2014(03)
  • [6]新疆塔西南地区与盆地卤水作用有关的金属矿床成矿系统[J]. 祝新友,王京彬. 矿产勘查, 2014(02)
  • [7]南岭地区泥盆系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成矿特征研究[D]. 甄世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1)
  • [8]关于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的一些探讨[J]. 甄世民,祝新友,李永胜,杜泽忠,巩小栋,公凡影,齐钒宇. 矿床地质, 2013(02)
  • [9]兴都库什—西昆仑成矿带卡兰古铅锌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J]. 李尚林,侯恩刚,计文化,马伯永,罗彦军,吕鹏瑞,李慧英. 地球科学进展, 2012(S1)
  • [10]西昆仑北部地区铅锌铜矿带遥感构造蚀变信息提取与成矿预测[J]. 周灵洁,张正伟,程远,沈能平,张中山,游富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1(04)

标签:;  ;  ;  ;  ;  

新疆塔木-卡兰古铅锌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