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慈善总会在节前送温暖

新疆慈善总会在节前送温暖

一、新疆慈善总会节前送温暖(论文文献综述)

包海波[1](2021)在《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立足宗教人类学萨满教研究的理论视角,对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进行了综合性考察。通过对乌兰巴托市蒙古包区萨满教职业群体的社会生活及其信仰观念、领神出道、降神治疗、建立合作组织等信仰实践的立体呈现,探究了蒙古国当代社会转型中传统萨满教信仰的复兴、传承与调适过程。论文是一部关于萨满教当代转型发展的海外民族志研究,对于认识和分析传统信仰文化的当代适应问题具有理论启示。在现实层面,关注邻国包括宗教政策、宗教发展现状和趋势的研究对维护中国的社会稳定、文化安全以及和平崛起均有深远意义。20世纪90年代,蒙古国推行了民主改革。激进式社会转型危机和放任型宗教自由化政策背景下,萨满教信仰在城市环境中得到了迅速复兴。本文在介绍了蒙古国萨满教复兴的社会文化和政策环境的前提下,首先详细梳理了萨满教与藏传佛教的交融历史,交代了变迁中的萨满教世界观及核心神灵信仰体系。其次,笔者结合案例细致描述了城市蒙古区萨满候选人从“患病者”到“萨满治疗师”的出道过程。再次,介绍了萨满教职业群体基于蒙古国民众的疾病认知,试图以“祖先智慧”、“山水神灵性”和“腾格里气力”等信仰观念应对个人、群体及国家面临的全球化与现代化引发的新型社会问题的各类仪式活动。最后,揭示了蒙古国当代萨满教失范化和无序性复兴发展的综合特点,讨论了城市萨满教团体所采取的规范化措施及其相应功能。论文主要观点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萨满教信仰在蒙古国的复兴与民主改革后出现的社会危机以及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有着密切联系。随着改革中传统生计方式遭到彻底改变,牧民不断迁移至乌兰巴托城市边缘的蒙古包区,导致城市中爆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面对城市生存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易变性和无序性,产生焦虑和不安感的人们开始将“危机”归咎于被遗忘的祖先和被抛弃的故乡诸神之惩罚。与此同时,与民主和自由思想一齐兴盛起来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下,蒙古国不少民众将国力强弱、民族认同感的聚散与萨满教信仰的兴衰相结合,呼吁对原生性信仰给予应有的关注和扶持。另外,面对以基督教为代表的外来宗教在青年人中的迅速传播,一些藏传佛教信徒以及民族主义者因担心蒙古国民特质及文化风貌的西化而强调复兴蒙古传统信仰形态,为萨满教的复兴创造了机遇。第二、经济贫困和身患疾病是萨满领神出道以及民众信仰萨满教的最主要因素。首先,萨满教信仰观念和治疗仪式,使得一部分身患疾病、生活不顺者将自己苦难的现实生活与天命、山水神和祖灵“戏谑”等神圣概念联系在一起。通过成为萨满,他们不仅可以获得“治愈”,更拥有了神圣资本来平衡世俗生活。其次,萨满教治疗仪式结合了超自然信仰、巫术逻辑和蒙医疗法。萨满的治疗实践为信众不明原因的疼痛、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激发矛盾的反常状况提供了较为有效的解释和疏解途径。最后,在社会意识形态层面,广大民众将当代蒙古国的国际地位低下、经济落后以及道德崩塌等社会“病痛”归因于对传统生计方式的抛弃和对祖先信仰习俗的遗忘。在宗教社会实践中,萨满教职业群体宣扬保护生态平衡,强调祖先记忆和民族独立,以应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所造成的社会失范。第三、随着萨满人数持续激增、萨满教治疗仪式的不断多样化,蒙古国萨满教的当代复兴和发展呈现出了混乱、无序的征兆。为了应对混乱局面,草根萨满和学者型萨满联合起来,建立萨满教团体,对各类萨满进行教学、考核和认证等工作。众多萨满教团体以萨满师徒的裙带关系为组织基础,缺乏相互协调,故而并未起到规范萨满教发展的社会作用。现阶段,这些萨满教团体逐渐发展成萨满共修和具有商业化运营性质的仪式展演平台。这些现象加剧了当代蒙古国萨满教整体发展的无序性,从而造成其社会文化功用难以提升、局限于服务底层民众的性质。

王丽娜[2](2021)在《二十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方式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中国传播历史较为漫长,近代以来,随着它们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在不断的加深。本文以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大的社会历史环境为背景,以哈尔滨城市发展的时空为经线,以整体的国内外政治环境变迁为纬线,考察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传播方式的流变过程,思考二者传播方式差异的原因,着力揭示20世纪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发展不同趋向的内在因素。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介绍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同时对早期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中国的传入进行简要的概括和对比。从俄罗斯东正教和基督新教传入我国的背景来看,东正教传入中国无疑与沙俄帝国对周围国家和地区的扩张相关;而基督新教最初的传入实质上也是西方列强向东方扩张的一部分。第二章从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的传入和发展期对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的传入背景差异、传播对象、主体、媒介的运用情况进行对比,并对此时期的教堂兴建情况进行整理。哈尔滨的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强烈的政治动荡之中传入、因移民的到来而不断的传播、发展。东正教这个侨民宗教一直以维持本民族的宗教信仰作为自己的主要使命,而基督新教在不断的传播自己的福音,他们在传播媒介的选择运用、对象的选择上、主体的呈现差异上都呈现出明显的不同。第三章论述了20世纪下半叶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衰落后的恢复,及基督新教的逐渐发展。这一时期,哈尔滨所处的复杂的政治环境对二者的传播影响重大,传播主体上,东正教因其政治依附性强,随着政治格局变动,教区归属不断更迭,传播主体原有的优势消失,基督新教主体开始脱离西方差会控制,走向自主、合一,同时外侨的大量外迁,东正教的传播对象流失,基督新教对象却日益增多,致使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传播媒介的利用方式和程度上出现了反差。文革后,政策开放,二者逐渐恢复,相比于人数较少的东正教团体,基督新教在哈尔滨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第四章从东正教和基督新教的神学教义、经典、崇拜对象等内化因素和教阶、教仪、节日等外化因素来分析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传播趋向不同、发展现状不同的内在因素。东正教对教义、仪式、教阶制度所采取的保守性政策,严重影响了东正教的传播。而基督新教以世俗性、普世性着称,教义、仪式、教阶等简洁,神秘性较弱,易于接受理解,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合度更强,有利于其发展。虽然东正教对哈尔滨并未产生较大影响,但这些宗教留下独具特色的宗教建筑,历史积淀下的多元性文化,仍对哈尔滨发展起到了特殊的影响。

王琳[3](2020)在《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房车营地营建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旅游业正处在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房车营地作为实现转型的空间实践之一,蕴含着强劲的经济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然而,巨大的需求缺口使建设者们来不及理性思考现实问题,就直接套用国外模式。虽然使用国外的成功经验和理论可以解决需求问题,但是房车营地的建设将面临巨大的风险。不仅房车营地不可持续化,也造成了对资源和环境的巨大浪费。本文研究的核心就是寻求适合我国当前发展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房车营地营建模式问题,共享发展理念为其指明了方向。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因此,本文将“共享发展理念”引入房车营地的营建策略研究,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理解:第一个层面是在研究的视角上,实际上是房车营地共享价值观的确立;第二个层面是做为作用机制,即实现共享营建的具体路径;第三个层面是作为目标和成果,使我国房车营地走上可持续的共享发展之路。研究的结构通过对房车营地发展现状和问题梳理分析,提出我国房车营地必须走共享的发展之路。而后从房车营地由谁共享、共享什么、如何共享以及共享步骤深入分析构建房车营地共享营建的内涵与内容,运用游憩机会谱和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建构理论框架。并从房车营地使用者角度,运用RDA分析法筛选乡村、城市游憩中心地和生态敏感区建设房车营地的决定性要素,并聚焦三类区域发展需求和特性,推导出集群共享、让渡共享和调适共享的营建机制。通过共享营建体系的构建,分别探讨针对三种区域类型具体的营建策略:集群共享在乡村的营建策略核心是通过区位、功能和空间的集群共享,达到促进区域联动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居民福利提升的目标;让渡共享在城市游憩中心地的营建策略,从让渡城市发展、让渡游憩中心地价值提升和让渡游客体验升级的三个层面,来实现城市游憩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城市空间的协同发展;调适共享在生态敏感区的营建策略,从调适房车营地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和环境气候对房车营地的限制和影响两方面,来寻求在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之间的平衡点。研究发现,对于我国当前的房车营地发展而言,营建技术与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差距,但营建模式上必须进行探索与创新。因此,本文引入共享发展理念,以全域化的营建视角和高质量的营建原则,研究房车营地区域性生成机制,构建了共享营建的理论模式和实现机制,创新发展了房车营地的理论体系。提出了房车营地的三种创新营建模式:乡村的集群共享策略、城市游憩中心地的让渡共享策略和生态敏感区的调适共享策略。以此,使房车营地能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质量走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赵跃[4](2020)在《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文中认为本文以世界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宋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以及宋庄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考察中国艺术区发生和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之路,从艺术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实践策略。宋庄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变迁中的艺术实践调动了本土文化中的“关系世界”,系统与个人能动性的交互在各个维度被激活,“变迁的危机”“历史的矛盾”“重构的试错”等。在本土与全球、现代与前现代、精英与大众、制度与精神、自由与公平、消费与审美的文化冲突中理解宋庄,有助于我们对本土文化复杂性的深刻自觉,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艺术界和当代中国。本文将问题聚焦在艺术界的关系交互和文化系统的再生产上。从最初的画家村的“乌托邦”想象,到市场繁荣下“艺术家社区”的生态变迁,再到政府主导下的“艺术创意小镇”的不断自觉,宋庄的每一个时期都在“关系世界”的参照中进行着创造性的文化交互和文化再生产。从“乌托邦”的建构与实践,到“自觉的错位”和“期待的不对等”;从系统的功能分化,到“官民共创”的创造性实践;从时代中的“艺术区消亡”,到“艺术超链接”的实践创新,宋庄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艺术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的行为模式和精神图示。本文希望从艺术界关系交互的实践策略出发,为了解中国艺术界的变迁动因以及当下文化实践提供一种人类学的视角。宋庄的历史实践表明,艺术的创造是一张网,而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系统的衍化高度“混融”。艺术实践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更多表现为一种“自我观照”的能力,艺术开始真正回归日常生活。而艺术界的意义在于,宋庄用近30年的实践证明了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强大作用和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启发意义,那就是艺术界是一个有关希望和创造的想象共同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我们不断在本土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寻找精神自觉和文化生态的和谐,以不断生产希望和勇于创造的精神面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这也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实践反思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更是本土艺术界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于晋海[5](2019)在《牧区老人社会研究 ——以赛尔龙牧民个体与社区互动为例》文中认为在中华文明历史血脉之传承中,各民族在多元共生的文化土壤环境及社会变迁中孕育了众多具有自主性、创造性的老龄应对实践,为我国老龄社会研究乃至为人口老龄化的世界性问题解决提供了路径思考。在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赛尔龙乡的田野调查中作者发现,在牧区普遍存在如此的文化现象:牧区老人从牧业村落流动到小城镇聚居。基于这样的田野发现,本文核心问题是探讨老人流动行动背后的动因、社会文化框架以及老人在小城镇聚居情境中的适应与能动作用。牧区老人社会是一个老龄化社会缩影,探讨牧区小城镇聚居情境中个体与社区的互动关系,在当前老龄化日趋严峻的时代背景下无疑具有着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的总体思路是:首先,通过历史沿革、乡镇社区城镇化和老人移居对乡镇社区的塑造来阐述赛尔龙老人社会的形成过程。说明牧区老人是乡镇社区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并且在老龄应对和社会适应中发挥着能动作用,赋予牧区乡镇以独特的老人社会之社区结构;其次,对老人社会结构中所包含的家庭结构、社会交往及本土文化社会支持等三个次结构系统进行具体分析;之后,进行从微观情境到宏观制度话语的视角转换,通过分析制度变迁及社区养老实践过程中的老人社会适应,构建个体、社区与国家三者间互动关系模型;最后,在比较研究中得出的老人社会特质及发展趋势,联系乡镇社区的现实和国家乡村发展战略的制度要求,来分析乡镇社区的未来。经研究指出:从形成机制而言,赛尔龙牧区老人社会是老人在应对自身角色变化和衰老过程中的各种生活事件时,通过流动在乡镇形成了独特的聚居形态。这一现象的背后,是牧区老人通过自身意志,与经历、接受并再诠释的经验相结合,来实现个体作为行动者的建构。类似的行动使得个体行动转变为群体行动,使乡镇情境发生了改变。从家庭结构而言,由于老人移居在牧业村和乡镇间形成了城乡二元家庭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型的涉及三代人之代际互动;从交往模式而言,随着赛尔龙乡镇中老人交往圈的扩大形成了以互助为核心的邻里交往,以互惠为特点的多民族交往,以社会凝聚为功能的交往参与;从本土文化的社会支持而言,老人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借助本土文化来帮助其社会适应,在文化重构中不断应对困境与不适;从制度变迁与老人社会适应关系而言,构建宏观视角下形成的个体、社区与国家互动关系模型,在三者关系中社区具有着连接效应和中介属性,在老人的参与下进行新型乡镇社区构建;从牧区老人社会的特质出发,老人社会处于从乡土自主养老向新型社区养老的转变期,不仅要在微观社区情景范式中了解社会结构与老人能动,还需要从宏观角度对相关因素进行整体性研究。无论新型社区共同体构建的具体路径如何,老人在社区家庭结构形态、文化权威形态及新型社区养老规范建立的便利性、社区城镇化及精神社区构建中都有着重要意义并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发展需要老人的参与,而老人也需要依靠社区规范建立社会关照与养老服务进行老龄应对。社区一方面承载着保障老人生活、促进老人参与的情境责任,另一方面也肩负着推行国家制度、确保制度适应性和执行效率的使命。使得社区在老人个体、社区和国家三者关系间成为了中心环节,也使得老龄宜居的新型社区建设成为实现新时代乡镇社区发展的基本路径。

王准[6](2019)在《明清云南辞赋与地域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明清两代是汉文化和汉文学在云南发展的重要阶段,明清时期的云南辞赋就是汉文学在云南取得新成就的标志之一。学术界有关明清云南辞赋和云南地域文化的研究关注较多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明清云南辞赋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从整个中国文学和地方文学发展的轨迹来看,云南辞赋渊源于汉、晋,发轫于元代,兴盛于明清,涵盖了包括骚体赋、散体赋、骈赋、律赋在内的多种赋体。明清云南辞赋之所以能够取得突出成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共同造就了造成明清云南辞赋繁荣。其中,文化因素诸如兴儒学、开科举等对明清云南辞赋的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云南地域文化,以史学、文学地理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学科的视野和方法来研究明清云南辞赋是本文的特色,明清云南辞赋与云南地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在现存众多的明清云南辞赋中,描写历史、地理、物产、宗教、民俗的辞赋比较突出的体现了云南辞赋与云南地方文化的关联,彰显了云南地域文化的多样化特色,也充分体现了云南地域文化中“汉文化滇化”与“滇文化汉化”这种中原文化与云南地域文化双向交流,相互依存的特点。凸显了内地文人和云南本土文人在创作云南题材赋时的不同创作心态。集中体现明清两代云南文人的巧妙构思,是对云南地方价值的体认与再发现,也扩大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学的创作版图。从整个辞赋发展史来看,明清时期云南辞赋的繁荣也同样是对整个中国古代辞赋表现领域的拓展。云南文人和流寓云南的中原文人以具体的创作有力地推动了赋体文学在明清两代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云南辞赋在明清时期的全国赋坛始终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明清云南辞赋的价值也是多方面的,集中表现为赋史价值,对清代边疆舆地赋的贡献和方志价值。集中体现了赋体文学苞扩宇宙总览人物的包容精神和恢弘气势,发挥了赋体文学的文体优势,在明清文学和云南地方文学领域都有其独特价值。

张新平[7](2017)在《昨夜西风》文中指出一王大强是一个从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这一点发现让宋晓婉亦喜亦忧。喜的是,她喜欢这种意外的惊喜,喜欢这种不在意料范围内的惊诧,喜欢不走寻常路的顽皮,喜欢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茫还没有醒过味来的时候,马上又来了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敞亮。作为一个严肃的妇产科医生,她的专业范围

李欣栩[8](2016)在《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制度建设》文中认为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基本章程、政府颁布的管理条例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项富有规范性的法律文件是中国红十字会制度的重要载体,其订立与颁布有赖于人道需求的变化、政府行政力量的干预、红十字会的自身发展需要以及国人对红十字运动的认识,基本构建起了涵盖组织运行、财务经费、会员管理、人道救助及运动中标志使用等方面的相对完整的制度体系。在人道事业中,针对难民群体,中国红十字会开展诸多救济活动,在救护队伍、救济任务、救助理念、救援团队诸方面彰显了红十字会难民救济制度的特征,是对其人道救济制度的有效执行。而且,从历史演变进程及具体内容看,制度建设呈现出立法过程曲折、内容不断完善、立足国内形势、融合国际制度等特征,对红十字会社会形象的树立、红十字运动的推广及传统慈善事业的近代化转型都有积极影响。当然,制度建设过程中受立法技术不成熟、战时政治军事形势动荡、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思想基础薄弱等因素影响,红十字会制度在实践中执行力不足,成效有限。总体而言,民国时期的中国红十字会制度建设对当今红十字会构建制度理论、完善制度体系、处理好与政府关系、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走向国际舞台等均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陈晓梅[9](2015)在《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以扬州琼花观社区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起,城市社区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舞台。城市社区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渠道和实现方式,社区文化的发展变迁不仅蕴含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伟大成果,也积淀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面对中国文化中的中国民众,面对中国的文化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其实质是一种文化根植过程。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从社区文化建设视角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就具有这样的意义和价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是一个实践问题。目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证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本文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具典型意义的传统文化社区——琼花观社区为研究样本,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与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结合起来,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实践研究,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领域,关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城市社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实践和现实实践。本文以纵向历史的研究视角,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琼花观社区在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建设的内容、特点、经验、教训,研究评价各个时期通过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考察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城市基层社区各个时期的影响,比较各历史时期社区文化建设的得失,研究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规律。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历史研究以及跨学科研究等方法。本文共有六章,绪论部分对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研究概况、基本概念厘定、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第一章,对琼花观社区的形成过程与历史、革命遗产进行了论述。琼花观社区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近代以来的思想演进、为早期马克思主义在扬州的传播,为一批革命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土壤。该区域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也成为了建国后社区文化建设丰厚的历史资源。第二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30年的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论述,这一阶段全面确立和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围绕中心任务,全面开展社区文化建设,以高度组织化的“社会动员”形式,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尤其是十年文革,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健康发展。第三章,20世纪80、90年代,改革开放迅速推进。城市开始重视对社区物态文化的保护和更新,大力发展居办经济,有力地改善了民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造重要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充分发挥城市基层组织、基层党员干部的重要核心作用,使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入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第四章,进入新世纪,社区建设全面展开。在全市的古城保护工作中,琼花社区的物态历史文化价值凸显,社区保护理念下的居民参与,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形成了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合力。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改进民生,提升社区福利,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先进文化要求融入社区文化建设,都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五章,作为全文的总结,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何影响社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这三个层面,展望未来,在社区文化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营养,当代的大众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活力,民生工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败所系,制度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保证,基层民主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人心。

吕晶[10](2014)在《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宋美龄,蒋介石夫人,“宋氏家族”重要成员,众多标签贴在她的身上。她生于1897年3月5日,卒于2003年10月24日,经历了三个世纪的一生,大致以1948年底赴美寻求援助为分水岭。在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后,宋美龄进入了她的后半生,不仅是年龄已过半百,更指宋美龄在政治追求、国际交往、社会活动和妇幼事业等方面均较其在大陆时期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已近日暮。从时间上看,宋美龄后来在台湾和美国生活的时段在其生命中的比重超过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的习俗、强调“盖棺定论”的传统,宋美龄的后半生实在是一段不能忽视的历史。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宋美龄的后半生,揭示其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角色选择、角色扮演和角色贡献。本文认为,宋美龄的后半生起始于国民党政权的分崩离析,脱胎于内外交困的台湾政局。从1947年开始,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经济及外交等情势全面逆转。进至1948年,金融崩溃、物价飞涨、三大战役皆输、精锐尽失,各方矛盾直指蒋介石,国民党统治几近崩溃。在此背景下,宋美龄于1948年底赴美争取援助。1950年初,在美求援未果的宋美龄,返回台湾与蒋介石共赴患难,拉开她后半生的序幕。此时的台湾,人口激增、物价飞涨、民生困顿,岛内族群矛盾重重,加上美国意图舍弃蒋介石政权、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使得整个社会惶惶不安。宋美龄的回归是对蒋介石最大的慰藉。本文指出,在宋美龄后半生中,“第一夫人”是她最重要的政治符号,这也是为维系蒋介石统治地位而必须向台湾军民传播的符号。在台湾公众面前,宋美龄与蒋介石努力展现出“二位一体”公众形象。举凡蒋介石出现的地方,必有宋美龄陪同。宣传蒋介石、为蒋介石辩护、为蒋介石政权争取援助,则是宋美龄后半生的职责。宋美龄在台湾所开展的外交、妇女运动和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在“第一夫人”的头衔下展开的。通过梳理宋美龄后半生的各类活动,可以发现宋美龄利用“第一夫人”这一符号向社会传达蒋介石政权稳定的信号,并强调其政权“正统代表性”。本文认为,困居台湾的宋美龄在“第一夫人”这个政治符号下演绎了多重社会角色。外交方面,她是蒋介石的外交事务总管和国际形象宣传员。为此,她整合美国“院外援华集团”,积极开展对美宣传外交,努力拉拢美国政界军方人士,等等,为台美关系改善积蓄力量。一轶时机成熟,她即踏上前台,以多种名义赴美访问,或医疗,或度假。每次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蒋经国接班态势已然明确,宋美龄方才淡出对美“外交”一线。妇运领袖是宋美龄最擅长演绎的社会角色。在宋美龄的政治版图上,妇女运动是她政治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她获取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根据地,其重要性不亚于外交领域。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宋美龄依靠“妇联会”、“妇工会”和台湾省妇女会开展妇女运动,使自己长期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屹立不倒。社会事业则是与宋美龄的基督教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败退台湾之后,宋美龄从“一个名义上的基督徒”转变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宗教成为她最好的安慰剂。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她抵台后即成立“中华基督教妇女祈祷会”,以该会联合周边重要人士,结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她开办华兴学校,创建振兴复健医学中心,担当辅仁大学董事长,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宋美龄在信仰的感召下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也反映出宋美龄的宗教热情与与政治需要的紧密结合。本文还考察了宋美龄和蒋介石、蒋氏家族和孔宋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宋美龄在隐居美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在作者看来,“宋家”是宋美龄的娘家,也是她在“小家”和“蒋家”立足的奥援。在宋美龄眼里,蒋宋一体,互为帮助。只有壮大“蒋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宋家”,只有维护好“宋家”才能最大化“蒋家”的利益。蒋介石逝世后,宋美龄为使蒋经国顺利接班,隐居美国。她虽然身在美国,但心系台湾政坛,关心的重点是塑造蒋介石历史形象、辅助蒋经国治理台湾。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蒋家王朝”。

二、新疆慈善总会节前送温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慈善总会节前送温暖(论文提纲范文)

(1)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问题意识
        一、选题缘由
        二、问题意识
        三、选题意义
    第二节 基本概念与先行研究
        一、民族学人类学的萨满教研究
        二、国内萨满教研究历程与特点
        三、聚焦蒙古国的萨满教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一、民族志的研究方法
        二、田野工作介绍
        三、论文结构与内容
第二章 社会转型中萨满教复兴的文化政策环境
    第一节 蒙古国社会转型
        一、蒙古国生态人文概况
        二、社会转型与民众生计变迁
        三、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第二节 蒙古国城市生境
        一、亦城亦乡的蒙古包区居住环境
        二、蒙古包区的居民及其生活状况
        三、困境中居民对宗教解禁的呼吁
    第三节 蒙古国宗教政策与宗教复兴现状
        一、当代蒙古国宗教政策法规
        二、传统与非传统宗教发展现状
        三、蒙古国的宗教格局与萨满教复兴
第三章 萨满教观念体系的变迁与调适
    第一节 蒙古萨满教发展史
        一、大蒙古国至元朝时期的萨满分层
        二、明清时期的萨满教衰落与萨满分类
        三、蒙古人民共和国宗教肃清时期的“佛博一体”
        四、宗教解禁后蒙古国边区的萨满教遗存
    第二节 萨满教世界观的调适
        一、对三界宇宙观的新型解释
        二、灵性自然观的代际传承
        三、城市居民的灵魂观
    第三节 萨满教核心神灵信仰的传承
        一、不断丰富的腾格里信仰
        二、山神、水神与山水神
        三、驱使萨满领神的翁滚祖灵
第四章 萨满领神出道的过程及其调适策略
    第一节 作为神圣资本的萨满病
        一、萨满病与加入式梦境
        二、萨满师徒关系的缔结
        三、唤醒萨满特性与入迷的康复治疗
    第二节 体现圣俗身份转换的萨满服饰和法器
        一、萨满神服及其象征意涵
        二、脱魂与附体的工具:口弦琴和单面鼓
        三、进攻与防护的法器:神杖、铜镜及其他
    第三节 确立正统萨满身份的领神出道全过程
        一、确立萨满身份的初次公开领神
        二、获得社会认可的祭祀山水神仪式
        三、巩固萨满身份和强化族人信仰的祭灶仪式
第五章 萨满教治疗仪式类型及其功能调适
    第一节 地方性疾病认知
        一、大众疾病观
        二、医院条件与治疗缺陷
        三、萨满教的病因论
    第二节 平衡个体身心的祛污净化仪式
        一、亲历净化仪式
        二、治疗躯体性污染的仪式
        三、治疗心性污染的仪式
    第三节 调节个体与他者关系的治疗仪式
        一、缓解家庭矛盾的治疗仪式
        二、了结邻里恩怨的萨满教仪式
        三、破除萨满诅咒的降神仪式
    第四节 重塑人与自然关系的禳灾祈福仪式
        一、向自然神祈福的祭祀圣湖仪式
        二、禳解新冠疫情的血祭大地仪式
        三、为国祈福的不儿罕山祭天仪式
第六章 应对与调适失范状态的萨满教社团
    第一节 当代萨满教复兴发展的失范状态
        一、萨满教传承的失范性
        二、萨满教仪式与治疗实践的无序性
        三、萨满牵线“病人”的随意性
    第二节 萨满教社团及其创立
        一、萨满教组织的创立流程及发展现状
        二、学者与草根萨满合作创办的“灶火中心”
        三、统合萨满教组织的联合会及其创新型社会角色
    第三节 萨满教组织领导人物的互动与博弈
        一、共推的“典型”:国家大萨满边巴道尔吉
        二、萨满之父:奥德格日乐
        三、共谋与博弈的领导关系
    第四节 规范萨满教复兴发展的团体性活动
        一、对萨满的教学、考核与认证
        二、组织恢复萨满教传统祭祀与祈福的习俗
        三、推动多元社会文化活动的萨满教组织
结论
    一、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传承与调适
    二、萨满教当代复兴与若干宗教社会问题
    三、蒙古国萨满教研究的学术启示
参考文献
西里尔体及畏兀儿体蒙古文字母的拉丁转写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2)二十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方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概述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四、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研究问题与展望
第一章 20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
    第一节 俄罗斯东正教在中国早期的传教活动
        一、俄罗斯东正教在中国的萌芽及俄罗斯北京传教士团的发展
        二、俄罗斯东正教的传播向北京以外的地区延展
    第二节 基督新教在中国早期的传教活动
        一、鸦片战争前基督新教的微弱渗透
        二、鸦片战争后基督新教的大规模传入
        三、基督新教传入东北
    第三节 不平等条约与中东铁路的修筑活动
        一、传教者的护身符—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二、信徒的顺风车——中东铁路的修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传入与发展
    第一节 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传入与初步发展(1898——1917)
        一、东正教与基督新教在哈尔滨传入背景之异同
        二、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初传时期传播方式之比较(1989-1917)
    第二节 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发展(1918——1930)
        一、发展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对象的对比
        二、发展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主体的对比
        三、发展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媒介的对比
        四、信仰发展导致的教堂林立
    第三节: 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短暂发展(1931—1945)
        一、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主体的对比
        二、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教对象的对比
        三、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媒介的对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20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衰落与恢复
    第一节 侨民外迁时期的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衰落(1946—1954)
        一、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对象的变化
        二、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主体的对比
    第二节: 教会自主合一化之后的曲折行进(1955——2000)
        一、东正教哈尔滨教区的自主与基督新教教会的合一(1955-1965)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宗教的停滞(1966-1976)
        三、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信仰的恢复(1977-200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方式差异的内在原因
    第一节 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经典教义的内在差异与外在表象
        一、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经典的差异
        二、基督新教和东正教教义的差异及在哈尔滨传播中的呈现
        三、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崇拜对象差异及在哈尔滨实际传播中的体现
    第二节 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教阶制度的差异与外部呈现
        一、基督教教阶制度的产生及东正教和基督新教教阶制度的差异
        二、东正教和基督新教教阶制度差异在哈尔滨传播中的体现
    第三节 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圣礼的差异与传播呈现
        一、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圣礼的差异
        二、东正教与基督新教圣礼的差异在哈尔滨传播中的体现
    第四节 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节日差异与实际呈现
        一、东正教与基督新教节日的差异
        二、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圣诞节的简要对比与分析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房车营地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房车产业的兴起与社会需求的释放
        1.1.2 政策导向与全域旅游的发展需求
        1.1.3 我国房车营地的建设发展现状
        1.1.4 建设热潮下的现实与困境
    1.2 研究对象
        1.2.1 相关概念解析
        1.2.2 研究范围界定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1.4.1 房车营地相关研究
        1.4.2 共享发展理念相关研究
        1.4.3 文献综合评述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 房车营地的共享营建理论框架建构
    2.1 共享营建房车营地的理论基础
        2.1.1 区域科学理论
        2.1.2 社区理论
        2.1.3 游憩地生命周期理论
        2.1.4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2.2 房车营地的共享营建内涵
        2.2.1 阶段与功能决定了全面共享的营建内容
        2.2.2 使用者主体需求决定了全民共享的营建范围
        2.2.3 模式演进决定了共享共建的营建路径
        2.2.4 决策与调控决定了共享的渐进式营建进程
    2.3 共享营建的理论层级构建
        2.3.1 基于游憩机会划分的营建层级
        2.3.2 基于景观游憩潜力的营建层级细化
    2.4 本章小结
3 房车营地的共享营建实现机制
    3.1 基于选择意象测度的策略机制推导
        3.1.1 相关性决定性分析法的引入
        3.1.2 样本选取和数据采集
        3.1.3 数据分析
        3.1.4 研究结论
    3.2 房车营地共享营建的作用机制
        3.2.1 集群共享
        3.2.2 让渡共享
        3.2.3 调适共享
    3.3 房车营地共享营建策略的原则与目标
        3.3.1 策略原则
        3.3.2 策略目标
    3.4 本章小结
4 房车营地营建与乡村区域发展的集群共享策略
    4.1 集群共享与乡村型房车营地营建的适应性
        4.1.1 乡村发展路径与现实需求
        4.1.2 房车营地在乡村营建的策略目标
    4.2 乡村型房车营地的区位原则
        4.2.1 驱动乡村文化环境资源的提升
        4.2.2 引导乡村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
        4.2.3 构建多核并联的集聚式空间结构
    4.3 乡村型房车营地的集群共享功能价值
        4.3.1 促进乡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功能共享
        4.3.2 满足多元游憩需求的功能支持
        4.3.3 搭建农旅深度融合的共享平台
    4.4 乡村型房车营地的集群共享空间界面
        4.4.1 开放的房车营地边界
        4.4.2 融合共享的公共性功能空间
        4.4.3 衔接乡村社会空间的交通结构
    4.5 本章小结
5 房车营地与城市游憩中心地的让渡共享营建策略
    5.1 让渡共享与城市游憩中心地型房车营地构建的适应性
        5.1.1 城市游憩中心地特征
        5.1.2 房车营地在城市游憩中心地营建的策略目标
    5.2 城市游憩中心地型房车营地的让渡共享功能实现
        5.2.1 创立城市形象的事件触媒
        5.2.2 保护城市记忆的多样性事件重释
        5.2.3 激发城市活力的的公共生活事件回归
    5.3 让渡共享游憩中心地价值提升的空间结构
        5.3.1 提升机能协同的空间整合共享
        5.3.2 促进多元融合的空间交互拓展
        5.3.3 支持城市事件的空间弹性适配
    5.4 让渡共享促进游憩者体验升级的空间营造
        5.4.1 强化游客感知体验的空间意象创构
        5.4.2 优化游客空间行为的交通组织
        5.4.3 细化游客时间行为的空间营造
    5.5 本章小结
6 房车营地与生态敏感区的调适共享营建策略
    6.1 调适共享与生态敏感区型房车营地构建的适应性
        6.1.1 房车露营与生态敏感区的相互关系
        6.1.2 房车营地在生态敏感区营建的策略目标
    6.2 调适游憩冲击的共享组织规划
        6.2.1 空间利用格局的组织
        6.2.2 时间效率格局的优化
        6.2.3 露营者行为格局的引导
    6.3 调适环境游憩适宜性的共享空间结构
        6.3.1 构建绿色共享的生态调蓄系统
        6.3.2 提升适洪能力的滨水景观结构
        6.3.3 应对风雪侵袭的场域防护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示例
附录B 营地RDA数据
附录C 乡村型房车营地列表
附录D 城市游憩中心地型房车营地列表
附录E 生态敏感区型房车营地列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关键词界定和阐释
        三、由宋庄引发的问题
        四、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界40年
        五、宋庄研究的时代意义
    第二节 宋庄及相关研究综述
        一、宋庄的社区生态及文化问题研究
        二、宋庄作为现代艺术空间的研究
        三、宋庄艺术产业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四、有关艺术区的人类学及社会学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为什么以艺术界角度研究宋庄艺术区
        二、“关系世界”:实践论的中国方案
        三、艺术界中的“三种关系”和“四个维度”
        四、“宋庄世界”:自觉、衍化与再生产
        五、作为“信息媒介”的实验民族志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内容
        一、全球化背景中的现代艺术“乌托邦”
        二、市场与官民共创下的“艺术家社区”
        三、社会经济“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四、不断自觉中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乌托邦”
    第一节 “盲流”艺术家与“盲流”画家村
        一、“盲流”艺术家:“我别无选择”
        二、重要的不是“艺术”,也不是“职业”
        三、圆明园画家村崛起的“真相”
        四、中国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与“戏谑”化
    第二节 圆明园的“遗产” 宋庄的“资源”
        一、圆明园画家村“最后的时光”
        二、圆明园画家村的真正“遗产”
        三、艺术家眼中的宋庄精神
        四、重新理解艺术“乌托邦”
    第三节 艺术家、村民与基层组织
        一、一位小堡村民的文化艺术观
        二、联防队与艺术家
        三、谁成就了“乌托邦”?
        四、谁的“乌托邦”?
    第四节 “劳模”书记与艺术“乡绅”
        一、“教父”“宋江”与“乡绅”
        二、“泥瓦匠”“书记”与“劳模”
        三、书记与“乡绅”的合谋
        四、“乌托邦”的“破碎”
    第五节 “后现代”世界与“前现代”社群
        一、索探“给宋庄艺术家的公开信”
        二、《纽约时报》眼中的方力钧
        三、“春卷店老板”的无奈
        四、全球化与“小江湖”
    本章小结
        一、“乌托邦”:精神的实践性
        二、期待和参照:艺术界的再生产
        三、自觉的“错位”
        四、“后现代艺术界”的逻辑:回归本土实践
第二章 “官民共创”的“艺术集聚区”
    第一节 从“小堡生态”到“中国宋庄”
        一、胡书记的“苏荷”情结
        二、“文化造镇”的顺势而为
        三、“中国宋庄”的“百年畅想”
        四、“宋庄模式”的精神:尊重与共生
    第二节 从“自然集聚”到“野蛮生长”
        一、最赚钱的行当:艺术
        二、宋庄的“淘金时代”
        三、“艺术地产”与“艺术集聚”的背后
        四、宋庄生态的“流变”与“共生”
    第三节 艺术节、艺术区与促进会
        一、从“宋庄路”到“打开宋庄”
        二、从“链接”到“跨界”
        三、画廊、美术馆与“签约”艺术家
        四、促进会、艺术组织与“品牌宋庄”
    第四节 原告与被告
        一、住农家小院的“美梦”与“噩梦”
        二、城乡二元结构里的“宋庄”
        三、“赢了官司,输了信用”
        四、10 年后风波再起
    本章小结
        一、“关系世界”里的“自觉错位”
        二、衍化源自于“期待的不对等”
        三、“熵增”“焦虑”与“调试”
        四、创造力:动能性与系统性的辩证
第三章 “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第一节 艺术区里的“陷阱”
        一、艺术区的“二次消亡”
        二、艺术区没落的背后
        三、“破碎”的“艺术区孤岛”
        四、艺术品产业的真相
    第二节 现代艺术的“三岔口”
        一、“小时代”的“落幕”
        二、现代艺术“招安论”背后的尴尬
        三、现代艺术的危机和分裂
        四、现代艺术到底在表达什么?
    第三节 “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本土模式
        一、“前现代”艺术“回潮”的背后
        二、宋庄里的“山东模式”
        三、市场、价格、流通与消费
        四、“圈子”与“潜规则”的破灭
    第四节 想象的创造力共同体
        一、宋庄的多重复杂性
        二、宋庄里的“隔”与“不隔”
        三、宋庄“无画廊”的真相
        四、对艺术界“边界”的再理解
    本章小结
        一、功能分化与多重复杂性
        二、现代艺术合法性的两难和机遇
        三、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深层逻辑
        四、在后现代社群中理解“共同体”
第四章 不断自觉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节 从“中国宋庄”到“特色小镇”
        一、宋庄的新机遇
        二、“特色小镇”背后的发展逻辑
        三、褪色的“明星小镇”
        四、宋庄的时代挑战
    第二节 当代艺术家的“第三体系”
        一、对艺术家群体的误解
        二、“重要的还是艺术”
        三、“没有传统,没有现代,只有当下生活”
        四、“第三体系”的人类学内涵
    第三节 作为“信息媒介”的民营美术馆
        一、美术馆“公共性”的背后
        二、美术馆职能的衍化
        三、树美术馆的“艺术微循环”
        四、艺术信息的“超链接”
    第四节 艺术价值生态建构的路径自觉
        一、宋庄艺术家的“微拍自救”
        二、艺术价值生态的参考模型
        三、网络大V与“艺术品登记认证系统”
        四、宋庄的两种危险和两种机遇
    第五节 文化理性在艺术创作中的自觉
        一、符号里的时代
        二、年轻人的艺术与生活
        三、从符号迷信到文化理性觉醒
        四、人类学眼中的艺术自觉
    第六节 艺术传播属性的不断自觉
        一、艺术品如何走入大众消费
        二、直播、微拍点燃民间热情
        三、艺术工艺品化、IP开发与场景设计
        四、符号消费和“新复制时代”里的“艺术灵韵”
    第七节 艺术界公共性的深度自觉
        一、品质、创作、生活
        二、艺术教育与社群文化的集聚
        三、艺术技能的获得与公共性的再理解
        四、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本章小结
        一、“艺术+”的超链接生态
        二、艺术的人类学精神
        三、宋庄价值重构的多重路径
        四、公共视野与艺术理性
结论:在本土实践中理解后现代艺术界
    一、从宋庄理解“后现代文化”的逻辑
    二、“自觉错位”是动态的,也是常态的
    三、作为风险管理模式的文化系统
    四、人是核心,关系是本质
    五、艺术是一种全面自觉的能力
    六、创造是一张网
    七、艺术实践的本土思维
    八、艺术界:一个有关创造与希望的想象共同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牧区老人社会研究 ——以赛尔龙牧民个体与社区互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况
        (一) 多学科交叉的老人研究
        (二) 民族学视域下的老人研究成果
        (三) 有关黄河南蒙古的研究概况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范式
        (一) 概念界定
        (二) 理论出发
    四、研究思路与文本结构
        (一) 研究思路
        (二) 田野工作概况
        (三) 文本结构
第一章 赛尔龙老人社会的形成
    第一节 变迁中的社区形态
        一、赛尔龙行政区划变迁
        二、赛尔龙乡镇社区雏形
        三、现代赛尔龙乡镇社区的区位优势
    第二节 “老”牧民与“新”流动
        一、老人移居与社区城镇化过程
        二、老人的移居动因
    第三节 牧区老人与乡镇新居
        一、老年牧民对社区空间的塑造
        二、居所空间营造中的老人需要
        三、老人社会的形成机制与特点
第二章 移居老人家庭生活的变迁
    第一节 远离牧场的承包户主
        一、聚合: 承包制度前的牧区家庭组织模式
        二、离散: 承包后的牧区家庭变化
        三、移居: 分家的应对策略
    第二节 流动语境下老人的家庭角色重构
        一、祖孙养育模式的确立
        二、赡养模式的变化
        三、老人的赡养回馈
    第三节 老人移居后的牧区家庭结构
        一、城乡二元家庭结构的建立
        二、三代人代际互动的传承意义
        三、老人社会的代际性延续
第三章 牧区老人社会的交往模式
    第一节 老人社会交往的邻里互助性
        一、老人交往圈在乡镇情境中的扩大
        二、以互助为核心的交往模式
    第二节 老人社会交往的多民族互惠性
        一、多民族居处格局与社区发展
        二、老人社会中的多民族商业互利
        三、老人社会中的多民族居处互嵌
        四、老人社会中的多民族文化互鉴
    第三节 老人社会交往的社会凝聚性
        一、牧区赛马活动中的老人交往
        二、新年节庆中的老人交往参与
        三、老人在牧区重要人生仪式中的参与
    第四节 转郭拉——老人社会交往的典型情境
        一、转郭拉之路——日常活动的空间安排
        二、转郭拉之人——特定空间的互动交往
第四章 本土文化对老人社会适应的支持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碰撞间的老人生活
        一、技术革新在老人生活中的体现
        二、蒙藏医药的健康补偿
        三、文化再造中的老人的困惑与不适
    第二节 牧区老人的民族文化传承
        一、河南蒙旗民族文化传承困惑
        二、老人对本民族意识增强的态度
        三、老人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积极作用
    第三节 信仰活动在老人适应中的参与
        一、老人的一般性信仰活动
        二、老人在私人空间的信仰活动
        三、寺院及僧众在老人社会中的作用
第五章 制度变迁与牧区老人的社会适应
    第一节 生产制度变迁与老人适应
        一、变迁语境下牧区老人对承包制度的认同
        二、老人视野中的承包制度完善路径
        三、生产制度变迁后老人的期许与实践
    第二节 养老制度变迁与牧区养老
        一、我国养老政策变迁
        二、新时代养老政策的趋势
        三、牧区的养老实践
    第三节 老人参与下的新型社区环境构建
        一、个体、社区与国家三者互动关系模型
        二、社区的连接效应与中介属性
        三、在老人参与中构建新型乡镇社区
第六章 牧区老人社会的特质与发展
    第一节 老人社会的流动性特质
        一、流动与流动人口定义界定
        二、老人移居与城乡流动
        三、乡镇老人与空巢老人
    第二节 老人社会的存续性问题
        一、影响老人社会存续的要素
        二、存续的补偿可能性
    第三节 老人社会的乡土性质与转变路径
        一、老人社会的乡土性质
        二、老人社会向新型社区养老的转变路径
结语: 老人与海——老人的积极应对与社区发展
    一、老人与家庭居住形态
    二、老人与文化权威形态
    三、老人与新型社区构建
附录1 报道人及样本汇总表
附录2 问卷
附录3 当地政府有关养老规范及概念
附录4 我国居家养老与医养结合相关政策文件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明清云南辞赋与地域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综述
    (三) 本论文创新之处
    (四) 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一章、明清云南辞赋的繁荣与成因
    第一节、云南辞赋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明清云南辞赋繁荣的具体表现
    第三节、明清云南辞赋繁荣的成因
第二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历史
    第一节、云南历史和云南历史题材赋
    第二节、《征南赋》与《黔宁昭靖王庙赋》
    第三节、《八表荡平赋》《平滇赋》与《哀滇南赋》
第三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地理
    第一节、云南地理和云南地理赋创作
    第二节、云南疆域的整体描写
    第三节、山岳
    第四节、江河
    第五节、湖泽
    第六节、温泉
    第七节、都邑
第四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物产
    第一节、云南物产和云南物产赋创作
    第二节、动物
    第三节、植物
    第四节、井盐
    第五节、其他物产
第五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佛教
    第一节、云南佛教和佛教题材赋创作概况
    第二节、高僧事迹
    第三节、佛教名山与佛教名胜
    第四节、赋体文学与佛教关系的再发现
第六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民俗
    第一节、云南民俗和云南民俗赋创作概况
    第二节、云南火把节
    第三节、云南民间歌舞
    第四节、云南槟榔及有关民俗
    第五节、云南民间信仰
    第六节、云南民间神话、传说
    第七节、辞赋与民俗关系的动态呈现
第七章、明清云南辞赋的地域文化特色
    第一节、文学地理学视阈中的明清云南辞赋
    第二节、明清云南辞赋的文化多样性特征
    第三节、明清云南辞赋与文人创作心态
第八章、明清云南辞赋的价值
    第一节、明清云南辞赋的赋史价值
    第二节、清代云南地理赋对清代边疆舆地赋创作之贡献
    第三节、明清云南辞赋的方志价值
结语
附录 云南历代辞赋一览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8)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制度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价值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及基本框架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红十字会制度建设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中国红十字会基础性规章的沿革
        一、南京临时政府及北京政府时期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第二节 中国红十字会专门性规章的演变轨迹
        一、组织部门运行
        二、人道灾荒救助
        三、日常会务规范
        四、会内人员管理
    第三节 制度建设的动力探究
第二章 红十字会制度构成(上)
    第一节 组织运行
        一、层级结构的确立
        二、权力机制的运行
        三、部门职员的设置
    第二节 会员工作
        一、会员入会
        二、会员级别
        三、日常管理
        四、会员大会
        五、青少年红十字运动
    第三节 财务会计
        一、资产与会计课目
        二、物资收入与支出
        三、收支预算与决算
        四、财务汇报与监督
    第四节 文书档案
第三章 红十字会制度构成(下)
    第一节 人道救助
        一、救济任务
        二、机构设置
        三、培育人材
        四、材料储备
    第二节 奖惩机制
        一、面向全体会员的奖惩
        二、针对专职人员的奖惩
        三、奖励其他的会外人员
    第三节 标志使用
        一、衣帽服制
        二、徽章旗帜等标志
第四章 红十字会制度执行——以中国红十字会的难民救济工作为例
    第一节 难民救济规章的颁布
        一、战事救护章程
        二、疫病救治章程
        三、自然灾荒救济章程
    第二节 难民救济制度的特征
        一、救护队伍具有组织性
        二、救济任务具有综合性
        三、救助理念具有近代性
        四、救援团队具有社会性
    第三节 难民救济制度的实践——以北京政府时期难民救济工作为例
        一、机构设置与人员安排
        二、难民收容与资遣善后
        三、物资筹措与日常管理
        四、开展教育与职业指导
第五章 红十字会制度评析
    第一节 制度建设总体特征
        一、立法过程曲折,章程迭经修正
        二、内容不断完善,规范组织建设
        三、审视国内形势,立足现实需求
        四、融合国际制度,践行人道法则
    第二节 制度建设功能
        一、制订日常工作行为规范,树立红十字的社会形象
        二、增强民众对红会的认识,促进红十字运动的发展
        三、建构红十字会制度体系,展现近代慈善的优越性
    第三节 制度建设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9)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以扬州琼花观社区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English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基本概念厘定
        (一) 社区
        (二) 文化
        (三) 社区文化及建设
        (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研究概况
        (一) 社区文化研究现状
        (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社区的形成及历史、革命遗产
    一、扬州的文化底蕴
    二、琼花观社区的形成
        (一) 从传说到文化景观
        (二) 从文化景观到公共社区
    三、历史遗产:琼花观社区的典型价值
        (一) 典型地反映了运河和盐业对城市风貌的塑造
        (二) 典型地反映了近代扬州思想的碰撞和演进
        (三) 典型地反映了教育转型
        (四) 典型地反映了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五) 典型地反映了扬州近代旧资本的转化
    四、革命遗产:建国前扬州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
第二章 前30年琼花观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949-1978)
    一、“街居制”:新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
        (一) 街居制的形成
        (二) 街居制行政化的加强
    二、全面确立和强化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一) 区域物质文化形态的更新与再造
        (二) 宣传工作、思想改造和社会主义教育
        (三) 倡导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风尚
    三、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和教训
        (一) 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
        (二) 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教训
第三章 新时期琼花观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978-1999)
    一、“街居”制的恢复和发展
        (一) “街居”制的恢复和完善
        (二) “街居”制向社区制的过渡
    二、本阶段琼花观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做法
        (一) 新时期社区物态文化的变迁
        (二) 大力发展居办经济,成为扬州“第一居”
        (三) 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导的社区文化建设
    三、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
第四章 新世纪琼花观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000—)
    一、全面展开社区建设
        (一) 建立社区居委会
        (二) 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实践
        (三) 深化社区服务
    二、社区在古城保护下的复兴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四、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
第五章 历史规律总结与未来路径探讨
    一、历史规律总结
    二、未来路径探讨
        (一) 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营养的土壤
        (二) 大众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活力
        (三) 民生工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败所系
        (四) 制度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保证
        (五) 基层民主: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运用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宋美龄后半生的符号特征
    第一节 蒋介石撤台时的内外困局
    第二节 1950年初宋美龄自美返台后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
    第三节 “第一夫人”:宋美龄的政治符号选择
第二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一:“台美外交主掌人”
    第一节 积蓄“台美外交”助力(1949-1952)
    第二节 践行“夫人外交”(1952-1959)
    第三节 从台前到幕后(1963-1969)
第三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二:台湾“妇运领袖”
    第一节 妇女运动:宋美龄的政治根据地
    第二节 抵台发动妇运维稳
    第三节 以“动员”作为妇运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四节 妇联会:宋美龄退台后的妇运抓手
第四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三:台湾社会事业推动者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政治的融合
    第二节 宋美龄与台湾医疗事业
    第三节 宋美龄与台湾教育事业
第五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政治符号与家庭角色关系研究
    第一节 传统家族中的长者
    第二节 从斗争到同舟共济:宋美龄与蒋经国关系研究
    第三节 宋美龄在娘家利益与蒋家利益间的平衡
第六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终结:隐居美国
    第一节 隐而不休
    第二节 东山未起
    第三节 谢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新疆慈善总会节前送温暖(论文参考文献)

  • [1]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D]. 包海波. 兰州大学, 2021(09)
  • [2]二十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方式比较研究[D]. 王丽娜.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房车营地营建策略研究[D]. 王琳.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4]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D]. 赵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5]牧区老人社会研究 ——以赛尔龙牧民个体与社区互动为例[D]. 于晋海. 兰州大学, 2019(02)
  • [6]明清云南辞赋与地域文化研究[D]. 王准. 云南大学, 2019(09)
  • [7]昨夜西风[J]. 张新平. 唐山文学, 2017(03)
  • [8]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制度建设[D]. 李欣栩. 苏州大学, 2016(02)
  • [9]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以扬州琼花观社区为个案[D]. 陈晓梅. 扬州大学, 2015(10)
  • [10]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D]. 吕晶. 南京大学, 2014(05)

标签:;  ;  ;  ;  

新疆慈善总会在节前送温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