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干旱对粮食产量影响评价

大同市干旱对粮食产量影响评价

一、旱灾对大同市粮食产量的影响评估(论文文献综述)

梁韶卿[1](2021)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的优化与评价》文中认为干旱是全球范围内影响最广的自然灾害,也是我国受影响最大的农业自然灾害。干旱因其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灾害损失大等特点,逐渐成为当前世界影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严重的干旱能够导致农作物绝收、森林火灾频发、水体面积减少等状况发生。准确监测旱情,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可以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对于减灾防灾具有重要意义。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获取速度快、成本低、获取信息丰富等优势,能够有效、大面积、实时动态地获取旱情信息,计算各种能直接或间接反映干旱情况的参数或指标,已经成为旱情监测的常用手段。目前已形成多种旱情监测方法。山西省地处我国西北部,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区,素有“十年九旱”之称。本文以山西省为研究区,基于MODIS地表温度(MOD11A2)、地表反射率(MOD09A1)以及叶面积指数(MOD15A2H)数据,利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ought index,TVDI)模型构建原理,分别对模型中的地表温度和植被指数进行了改进和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为了降低高程和纬度变化对地表温度LST的影响,研究对LST进行基于DEM和纬度的校正,使之更加准确;(2)为了克服NDVI易饱和和受水汽影响较大的缺点,构建了 EVI-Ts和LAI-Ts特征空间,并对NDVI-Ts(TVDI)、EVI-Ts(TEDI)和LAI-Ts(TLDI)进行了对比和验证,获得了山西省干旱监测的最优模型;(3)考虑夜间温度对地表温度的影响,构建了基于昼夜温差ATs和昼夜均温Ts的VI-Ts和VI-ΔTs特征空间,并对其进行了验证与评估;(4)利用优化模型监测了 2001-2020年山西省农业干旱旱情,并分析了气象因子与农业干旱之间的响应关系。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对地表温度进行高程和纬度改进后,有效提高了 TVDI监测山西省旱情的精度,并且与实测土壤相对湿度数据的相关性大幅提高,还有效避免产生关于“南旱北湿”、“高旱低湿”的错误。(2)EVI和LAI代替NDVI构建TVDI模型,可以有效避免NDVI关于高植被覆盖区易饱和的缺点,并且NDVI-Ts、EVI-Ts和LAI-Ts特征空间中,利用抛物线拟合干边和湿边效果更好。采用线性和抛物线NDVI-Ts、EVI-Ts和LAI-Ts特征空间构建的六种不同的TVDI模型中,LAI与地表温度Ts构建的抛物线型特征空间TLDIp对旱情的监测效果最佳。(3)基于昼夜均温构建的VI-Ts特征空间ATLDIp无法表征山西省干旱信息,基于昼夜温差构建的VI-ΔTs特征空间DTLDIp对山西省干旱监测的精度低于TLDIp,说明日间地表温度最适合于构建温度植被干旱监测模型。(4)2001-2020年山西省旱情整体呈“北旱南湿”状态,且随着月份的增加,旱情呈先缓解后加重的趋势,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冬旱和春旱,夏季旱情缓和,在近20年中,旱情整体呈缓解的趋势。(5)山西省干旱受降水量和高温共同影响。这种现象与山西省地形分布有关:晋北地区干旱受降水和高温共同影响,晋中和晋西南地区干旱主要受高温的影响,而晋东南地区由于降水量大且河流众多,其干旱基本不受气候因素的影响。

杜立新[2](2021)在《山西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自然灾害都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山西省自然灾害频发,深受其影响,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包括经济和人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其关注和治理不可或缺。如何防治自然灾害,提高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的耦合协调度成为山西省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自然灾害理论和灾害风险模型,依据山西省2010-2019年近十年相关数据,运用投影寻踪(PP)-CRITIC-GIS对旱灾、洪灾、地灾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然后运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对三种自然灾害赋权得到的综合风险进行评估与区划,最后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了山西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结论显示:第一,山西省干旱灾害风险大致呈现出从北向南递增趋势,高风险区位于太原和运城,轻风险区主要位于大同、忻州和阳泉。中、高风险区占山西省区域的近60%。第二,洪涝灾害风险呈现出从中间向南北两方递增的趋势,并且东南部更甚。各城市洪涝灾害风险差异较大,忻州洪涝灾害风险最小,长治风险最大。中和高风险区占整个山西省区域的55.6%。第三,地质灾害风险以太原为分水岭,呈现出以北风险较小,以南风险较大的趋势。太原市风险最高,忻州风险最低,临汾居中。中、高风险区约占山西省区域的56%,说明自然灾害对山西省整体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第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总体呈现出北部风险较小,南部风险较大的趋势。以太原为最高,忻州为最低。中、高综合风险区占到山西省区域的74.3%,将近山西省区域的3/4,可见自然灾害情况不容乐观,需得到各部门重视。第五,山西省主要处于勉强耦合协调阶段,自然灾害防治和经济发展勉强协调。其中协调城市有9个,失调城市有2个,忻州处于严重失调,而阳泉位于失调边缘;处于勉强耦合水平的有6个城市,分别为大同、朔州、吕梁、晋中、运城和晋城;临汾和长治处于初级耦合;太原位于高度耦合阶段。综上表明,山西省在加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重视自然灾害风险的防治。

梁丽珍[3](2020)在《大同市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风险评估》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出发,重点对旱灾风险进行评估,结合大同粮食作物资料,对粮食作物受旱减产的规律进行研究。

马梓策[4](2020)在《华北地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干旱已经成为地球上空间范围较广、持续时间较长、对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中国干旱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的50%,是中国居于首位的自然灾害。华北地区不仅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又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食生产基地,该区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干旱发生频率位居全国之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华北地区干旱不断加剧,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更是连年出现旱灾,干旱已成为该地区粮食产量稳定上升的重要限制因素。因此,针对华北地区进行干旱监测研究,发展适宜的干旱监测模型,及时准确地分析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传统观测手段相比,遥感干旱监测技术具有观测范围广、观测时间的连续性和获取信息量大等优点,已经成为当前干旱监测的重要手段。在系统分析回顾国内外遥感干旱监测的研究现状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对CWSI(Crop Water Stress Index)、VSWI(Vegetation Supply Water Index)和TVDI(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ought Index)三种干旱监测模型在华北地区的干旱监测适宜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选择其中最适宜的CWSI模型对华北地区20012018年的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主要结论如下:(1)2012年华北地区的CWSI、VSWI和TVDI对比分析表明,整体上CWSI在描述华北地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与年内变化方面优于VSWI和TVDI。CWSI更加适合于监测华北地区生长季干旱状况。(2)近18年华北地区生长季CWSI的年际旱情监测结果表明,旱情整体上表现为轻度干旱,旱情呈明显的减缓趋势。20092010年为华北地区生长季干旱到湿润的转折点,在此前后,旱情由轻度干旱转为无旱,虽然旱情有所减轻,但部分地区旱情仍然较为严重。在生长季CWSI干旱指数的空间分布上,整体表现为东部小于西部、北部大于南部。对于不同行政区而言,生长季的实际旱情差异较大,阿拉善盟和乌海市的生长季旱情最为严重,表现为特大干旱;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和乌兰察布市生长季旱情较为严重,表现为严重干旱;朔州市、呼和浩特市和锡林郭勒盟生长季旱情相对严重,表现为中度干旱,其余行政区旱情较小,表现为轻度干旱或无旱。(3)华北地区CWSI在生长季内变化呈现有规律的波动趋势,多年8d均值变化整体上呈双峰型曲线,峰值位于第113120天和273280天,干旱影响程度分别为严重干旱和轻度干旱,谷值位于第209216天,表现为无旱。CWSI的生长季内变化特征共经历了3个阶段,每年的第161168天是由干旱到湿润的转折点,第249256天是由湿润到干旱的转折点,第281288天是由干旱到湿润的转折点。生长季三个时期旱情大小整体表现为生长季前期>生长季后期>生长季中期,但不同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4)华北地区生长季的干旱稳定性、变分率和易旱区重心的变化分析表明,旱情大致由西南向东北稳定性逐渐降低。山西省、燕山山脉、内蒙古的草甸草原区与呼伦贝尔市除西北方向上的大部分区域生长季旱情变化均以改善为主,锡林浩特市-乌兰察布-大同-朔州为分界线的西北部地区、赤峰市的北部和河海平原的生长季旱情变化基本不变,生长季旱情年际变化呈恶化的区域仅占总面积的0.25%,表明近18年来华北地区旱情总体上向好的趋势发展,大部分地区旱情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缓解。近18年来华北地区生长季的易旱区重心有明显向西移动的趋势,有轻微向南移动的趋势,整体上向西南方向移动。(5)在影响华北地区生长季CWSI空间变化的因素中,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是影响干旱空间变化差异的主导因素;气温和降水是影响干旱空间变化的重要因素;海拔、坡度、河流密度和城市距离,是影响干旱空间变化的次要因素;道路距离和人口密度单个因子对干旱空间变化的影响很小;干旱空间变化基本不受坡向和地均GDP的影响。虽然单个人口密度和地均GDP对旱情空间变化的影响较小,但它们与气温、降水、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交互作用后将大幅度增加对干旱空间变化的影响力,表现为非线性增强的关系。各指示因子均有其适宜范围,在该范围内,不易发生干旱,气温为<12.69℃、降水为>380.84mm、海拔为200m1000m、坡度>25°、植被类型为沼泽植被、土壤类型为淋溶土和水成土、河流密度为1.62km/km24.32km/km2、城市距离为>383km。(6)在影响华北地区生长季CWSI时间(年际)变化的气候因素中,降水对旱情的影响强于气温,且生长季旱情对气温和降水均存在一定的滞后距离,旱情对气温有10个月的滞后距离,旱情对降水有7个月的滞后距离。人类活动对华北地区旱情年际变化影响的空间差异上,人类活动使得华北地区生长季旱情减缓的区域占总面积的96.40%,使得旱情加重的面积仅占总面积的3.60%。对于不同植被类型而言,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生长季旱情均呈减缓趋势,减缓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草丛>农作物>灌丛>针叶林>沼泽>阔叶林>草甸>草原>荒漠。

杨柳[5](2020)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背景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以大同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既要经济社会发展,又要保护环境,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要想协调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需要开展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的研究。除此之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全球能源变革,我国资源型城市均存在资源枯竭速度加快、产能过剩、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依据各资源城市自身发展特点进行城市转型是维持我国资源型城市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依然面临着经济发展和国民福利的提升问题,并不能单纯的解决环境问题,因此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根本是综合效益导向下的逐步转型。可持续发展的最优标准就是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协同最大化。土地资源为城市转型发展提供空间和场地,资源城市转型发展要依托土地资源,离不开土地资源的投入,资源型城市转型要求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调整。因此,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引导和资源支撑,研究如何实现大同市土地利用结构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资源型城市土地资源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整合国内外学者对资源型城市转型以及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相关文献,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人地协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环境价值理论,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产业结构优化和土地利用结构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其次,介绍了研究对象大同市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并且重点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大同市发展转型的演变过程。进而,在分析大同市1987-2018年间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演进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耦合协同度模型来判断转型背景下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两者之间的协调性;最后,依据大同市转型目标和大同市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之间协调水平较差的分析结果,以2015年为基期年,2020年为规划年,基于多目标规划法,建立土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目标函数,从人口总量、国家宏观计划、区域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设置约束条件,利用模糊集最大(小)算法模型和折衷指数算法模型并结合遗传算法,在Matlab软件中运算求解得出四种大同市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通过对综合效益和满意度进行比较得出最优方案。最后,基于最优方案以及大同市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旨在通过调整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充分发挥资源型城市大同土地利用经济、生态和社会综合效益,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并且为大同市土地利用规划调整提供些许参考。

李哲[6](2020)在《基于雨雪分寸档案的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重建研究 ——以清光绪初年山西大旱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极端干旱是指发生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受灾严重的干旱灾害事件。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典型场次极端干旱事件,例如明末崇祯大旱和清光绪初年大旱。旱灾不仅会对农业、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还会导致饥荒遍野,因旱致死导致人口减少,更严重者会导致社会动荡。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未来发生连季、连年性的大范围极端干旱事件概率预计将进一步增大。当前,我国还没有制定应对大范围、长历时极端干旱事件的相关抗旱法规、规划、标准以及政策。在现有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下,一旦发生类似历史时期的极端干旱事件,将对我国粮食、饮水和生态安全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因而,研究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对于应对现在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干旱巨灾风险,提前制定防灾备灾战略及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清宫档案“雨雪分寸”资料,本研究通过引入基于湿润区分层假设的Green-Ampt改进方法(以下称为“改进的Green-Ampt入渗模型”)和大尺度分布式陆面水文模型VIC(以下简称“VIC模型”),探讨了基于雨雪分寸档案的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降水重建方法以及基于VIC模型的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径流和土壤水重建方法,并以清光绪初年(1875~1879年)山西大旱为例,重建了该典型场次干旱事件降水、径流和土壤水序列,进而从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和土壤干旱等角度复原了清光绪初年山西大旱全景视图。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提出了基于雨雪分寸档案的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重建方法。基于清宫档案雨雪分寸资料、现代实测土壤水分、气象水文及土壤植被等数据资料,从重建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的可行性分析入手,介绍改进的Green-Ampt入渗模型原理、计算公式及模型适用性分析,论述基于雨雪分寸档案的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降水重建方法。引入大尺度陆面水文模型VIC,构建陆面水文模拟框架。以重建的降水序列为输入,论述基于VIC模型的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径流和土壤水重建方法。基于重建降水、径流及土壤水序列,利用降水距平百分率、径流距平百分率和土壤水百分位等干旱指数重建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以清光绪初年山西大旱为例,全方位分析历史典型大旱期间山西省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和土壤干旱的时空演变过程。(2)定量重建清光绪初年山西省1875~1879年降水序列,分析清光绪初年山西省气象干旱时空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山西省1875~1879年连续五年发生严重干旱,其中1875~1877年为极端干旱年,出现全省性特大干旱等级,年降雨距平百分率分别为:-65%、-64%、-70%;1878年干旱程度较轻,北部地区较南部地区严重;与1878年相比,1879年旱情加重,中部和北部地区较南部地区严重,出现大范围特大干旱等级。1875~1879年季节性连旱严重,其中1875年为夏秋冬连旱,1876~1877年为夏秋连旱,1879年为春夏秋连旱。(3)基于VIC模型定量重建清光绪初年山西省1875~1879年径流序列,分析清光绪初年山西省水文干旱时空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875~1879年连续五年出现大范围、连续性重旱与特旱,逐年平均年径流深分别为11.38、11.58、9.88、29.79和19.10mm,径流距平百分率分别为-84%,-85%、-87%、-61%、-74%。1875~1877年发生严重程度干旱,全省受旱面积超过95%,其中以1877年最为严重,山西全省均达到了重度干旱等级,1878~1879年干旱程度减轻。历史连续五年大旱期间,山西全境径流普遍减少80%,境内所有地区的多年平均径流深均不超过30mm,尤其北部地区水文干旱严重,径流深均在10mm以下。(4)基于VIC模型定量重建清光绪初年山西省1875~1879年土壤水序列,分析清光绪初年山西省土壤干旱时空演变过程。总体上,1875~1879年山西省大部分地区各月份均呈现明显的土壤干旱状况,其中1875年、1876年和1877年的干旱尤为严重,尤其在1877年的冬春季节,山西全省近90%以上的地区出现严重干旱,南部地区更是达到极端干旱等级。与1877年相比,1878~1879年干旱程度相对较为缓和,干旱覆盖范围也相应地缩小。本文研究了基于清宫档案雨雪分寸资料的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重建方法,对当前认识历史典型场次极端干旱事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应对现在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干旱巨灾风险,提前制定防灾备灾战略及政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李高磊[7](2019)在《气候变化下山西省种植业结构优化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气候暖干化趋势的不断加重逐渐影响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种植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脆弱的领域之一。本文利用山西省近40年气象数据、种植业作物相关数据分析该地区气候变化趋势以及种植业结构发展现状,利用熵值法计算作物比较优势,并依据近10年来山西省种植业基本数据,构建引入气候要素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度各投入要素对作物增产的贡献度,在此基础上,得出气候优势指数以及气候变化下作物的优势投入要素,结合气候优势与作物比较优势提出种植业生产结构优化对策,根据气候变化下投入要素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提出要素投入结构优化对策。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近40年来,山西省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之后有一定的下降;降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与全国降水略有增加的趋势相反;山西省第一产业占比不断降低,且波动较大,发展不稳定。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种植越来越偏向于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以及小杂粮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生产要素投入南北差异较大,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农村劳动力流失;种植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气候变化影响严重。其中,气候变化对各类作物的影响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现有的种植业生产和要素投入结构。总体来看,气候变化不利于山西省大多数地区小麦、大豆作物的种植,但有利于玉米作物的种植,马铃薯种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较少,晋北地区小杂粮作物受气候变化影响为正,晋南地区小杂粮作物受气候变化影响为负;气候变化下小麦种植区投入要素多呈正向效应,玉米、马铃薯种植区生产要素投入不利于玉米的种植,大豆种植区劳动与化肥的投入不利于作物生长,小杂粮作物种植区农田灌溉的投入有利于作物生长,其他投入要素影响较小或为负。基于上述结论,本研究在遵循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以及适应气候变化这三个原则的基础上,提出种植业结构优化对策: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根据作物的比较优势确定重点发展区域,规模化经营,加强科技投入,延伸产业链;调整种植业要素投入结构,依据各地区不同的资源禀赋条件,投入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促进产业专业化发展;适应气候变化,依据不同地区气候要素的影响调整作物种类以及种植范围,加强极端天气灾害预警,提高种植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张婧[8](2019)在《明清时期山西水旱灾害的时空分布及对民众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历史时期灾害的研究不仅加深对现在自然环境的认识,还可以预测未来灾害变化规律。明清时期山西水旱灾害发生频繁,本文在搜集整理明清时期水旱灾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运用GIS和Excel等软件,对明清时期山西水旱灾害的时空分布、影响及应对措施做初步研究,希望能为今天山西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历史借鉴。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时间分布特征:从朝代分布特征来看:随着朝代的更迭,水旱灾害的发生频次与成灾县数均呈上升趋势,且旱灾发生频次大于水灾,水灾的上升幅度大于旱灾。从年代际变化来看:明清时期山西的水旱灾害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且水灾和旱灾相互对立,此消彼长。从季节变化来看:水灾主要集中于夏季,秋季次之;旱灾发生时间尺度相对较大,以单季旱为主,双季旱、三季连旱与四季连旱也有发生。(2)空间分布特征:从府级行政区来看,明朝时期山西省旱灾发生频次大致呈“南高北低”的分布规律,而水灾集中于山西省中部、北部和西南部;清朝时期水旱灾害发生比较分散,旱灾主要集中于山西省的南部、中西部、东北部,清朝时期山西省的水灾和旱灾的府级空间分布空大体一致。从县级行政区来看,明朝时期旱灾呈由南向北递减趋势,水灾主要集中于中部县区;清朝时期旱灾的县级行政区空间分布与明朝时期大致相同,水灾州县空间分布比较分散。(3)本文从粮价变化、人口迁移与人口死亡三方面探讨水旱灾害的影响:明清时期水旱灾害的发生趋势与粮价呈正比关系;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人口迁移发生的可能性越大;由于水灾和旱灾各自不同的特点,明清时期水灾和旱灾对人口死亡影响程度不同。(4)本文从官方应对、民间应对分析明清时期水旱灾害的应对措施:官方应对主要为荒政,即从灾前的备荒、灾中的报灾与勘灾、放赈、灾后的蠲免与缓征、扶持与复垦三个方面进行赈济;民间应对主要为开设粥厂等赈济措施。

胡鹏飞[9](2019)在《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农业旱情监测方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干旱是一种和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最为直接。目前,基于气象站点观测数据的干旱指数不能有效监测区域尺度的农业干旱特征,而遥感技术可以有效地提供时空连续分布的数据,成为区域尺度干旱监测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首先选取计算了8个能够表征干旱状况的遥感干旱指数,通过与站点实测数据计算的干旱指数和实测作物产量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确定了适合监测黄土高原地区耕地范围月尺度旱情的遥感干旱指数,利用性能最好的遥感干旱指数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干旱时空变化特征。本文利用2003-2015年TRMM降水(3B43)数据、AMSR-E土壤水分数据、GRACE陆地水储量数据和MODIS的地表温度(LST)、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蒸散发(PET、ET)遥感数据以及1960-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及周边92个气象站点的月均温和月降水量数据,计算了2003-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农作物生长季(4-10月)每月时间尺度的植被状态指数(VCI)、温度状态指数(TCI)、降水状态指数(PCI)、土壤水分状态指数(SMCI)、干旱胁迫指数(DSI)、温度指数状态指数(TVDI)、规模干旱条件指数(SDCI)和陆地水储量变化(TWSC)共8个可以表征干旱状况的遥感干旱指数,再结合气象站点的降水和气温数据计算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数据对以上遥感干旱指数的可靠性进行比较评估,利用性能较好的遥感干旱指数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耕地旱情的时空分布特征。此外,基于MODIS传感器8天的地表温度(LST)、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蒸散发(PET、ET)产品计算了山西省2003-2015年农作物生长季(4-10月)每8天时间尺度的植被状态指数(VCI)、温度状态指数(TCI)、干旱胁迫指数(DSI)和温度指数状态指数(TVDI),采用山西省2003-2015年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冬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干旱成灾面积和农作物绝收面积数据评估上述四种遥感干旱指数在山西省耕地范围内的旱情监测性能,进一步探讨了山西省典型干旱年份的旱情分布特征和农业干旱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在耕地范围内,SMCI、PCI和TWSC不能很好的监测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业旱情状况,VCI、TCI、TVDI、SDCI和DSI在监测黄土高原地区农业旱情时具有各自的优势,综合比较得出DSI和SDCI的测旱性能更好,但SDCI比DSI更多的考虑到了降水的因素,在时空尺度上的优势更为明显,所以SDCI最适合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业干旱监测。(2)2003-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生长季的旱情平均状态为中度干旱,干旱程度在空间上表现为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加重的趋势,耕地旱情的年际变化总体呈现出缓慢减轻的趋势,其中2006年干旱程度最为严重,2014年干旱程度最轻,耕地旱情的年内变化表现为4-8月持续减轻,8-10月持续加重,8月份旱情最轻,4月份旱情最严重。(3)将现有8天的时间尺度的VCI、TCI、TVDI和DSI这四种遥感干旱指数和成灾面积、绝收面积、粮食作物单产和冬小麦单产统计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比较发现,DSI是每8天时间尺度上监测山西省农业干旱的最佳遥感干旱指数,TVDI表现较好,TCI和VCI在该区域的测旱能力最差。(4)山西省2003-2015年间,4月中旬至5月中旬干旱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最为显着,第113-137天,冬小麦处于拔节、抽穗和灌浆期,是生长最关键的时期。2005年山西省的冬春旱持续时间长(57-121天),春旱对冬小麦单产影响很大。

吕思思[10](2018)在《红枫湖周边“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文中指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概念自2013年提出,受到了多方关注,在三部委推动下2016年第一批“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展开。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是一种生态整体论,强调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统一整体,不能分项治理,否则会顾此失彼。红枫湖作为贵阳市的三大水缸之一,同时也是贵州省最大人工湖之一,红枫湖周边喀斯特面积占总面积80%以上,区域内地势起伏较大、地表土层薄、水文与地貌具有二元三维结构、人口众多,致使土地承载力较低、石漠化严重、水源分布不均匀且利用困难、粮食紧张等,区域生态脆弱,容易受到破坏且不易恢复。红枫湖周边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情况关乎贵阳市及周边区域的生态安全和水资源安全。2013年在此区域建立国家第八个新区贵安新区,现已进入规划和核心区建设阶段,区域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研究对新区发展建设规划、生态修护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研究以典型喀斯特区域——红枫湖周边两市区(清镇市、平坝区)为研究区,建立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即H=S*C(H即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综合指数(Health),S为山水林田湖的基本状态指数(State),C为生命共同体各子系统之间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协调性(Coordination)指数)。以地理、景观学、统计学、生态完整主义为理论基础,参考国内外行业标准、文献资料制定评价指标评分标准,采用数字图像处理、GIS空间分析、统计等技术手段,对红枫湖周边在2005年、2010年、2015年三个时间序列点上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再结合土地利用和区域相关政策,辨析影响生命共同体健康变化影响因素。利用CA-Markov与灰色预测模型,模拟预测2020年、2025年、2030年生命共同体健康变化趋势。以期为红枫湖流域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治理、贵安新区建设、规划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清镇市、平坝区2005年、2010年、2015年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整体属于亚健康状态,健康指数分别为10.80、10.19、11.34和10.13、9.59、11.56,呈V字形变化,其变化趋势由林、湖质量决定。基本状态指数趋势向好,协调性指数变换差异较小。(2)2005-2015年红枫湖周边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影响因素有:极端天气、喀斯特地貌、农业政策、水利工程、生态保护工程。极端天气引发灾害对区域内人、动植物的生存、生活环境造成巨大影响,使得林地质量、生命共同体协调性变差;喀斯特地貌限制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基本状态;实行的农业政策导致农业种植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粮食产量与单产下滑严重,粮食缺口大,生命共同体协调性受到负面影响;水利工程充分利用湖、水库蓄水优势,解决区域用水难的问题;两区实施多项生态保护举措,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3)利用CA-Markov、灰色模型模拟出2020年、2025年、2030年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维持亚健康水平,清镇市、平坝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指数为:10.83、10.76、11.58和11.36、11.50、11.62。基本状态指数增加幅度放缓,两区林与湖子系统基础状态持续向好;平坝区水基本状态保持不变,清镇是有恶化趋势;两区的田的基本状态指数为下降趋势。协调指数除2030年清镇市外,都低于本地的2015年协调指数,主要是人口增加带来的粮食短缺问题,田子系统资源量(粮食、耕地)已不能满足区域人口需求。未来红枫湖周边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主要存在两个问题水质变差与粮食安全问题。(4)在研究结果基础上提出以“保状态,促协调”为原则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修护建议,主要对五个方面(环境监测、水源保护与利用、防灾建设、粮食生产、土地资源保护)提出建议。

二、旱灾对大同市粮食产量的影响评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旱灾对大同市粮食产量的影响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的优化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热惯量法
        1.2.2 微波遥感法
        1.2.3 植被指数和温度的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章节安排与技术路线
        1.4.1 章节安排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和实验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植被特征
    2.2 实验数据
        2.2.1 MODIS数据
        2.2.2 其他数据
    2.3 数据处理
        2.3.1 植被指数数据处理
        2.3.2 地表温度数据处理
        2.3.3 其他数据处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温度植被指数干旱监测模型的构建
    3.1 TVDI模型原理
    3.2 地表温度的高程和纬度改进
    3.3 特征空间干湿边拟合方式的改进
        3.3.1 特征空间干湿边拟合方式改进的原理
        3.3.2 NDVI-Ts特征空间的构建及改进
        3.3.3 EVI-Ts特征空间的构建及改进
        3.3.4 LAI-Ts特征空间的构建及改进
    3.4 基于昼夜温差和昼夜均温的干旱监测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的对比分析
    4.1 地表温度改进后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4.2 干湿边拟合方式改进后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4.2.1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与土壤相对湿度相关性分析
        4.2.2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目视解译分析
    4.3 基于昼夜温差和昼夜均温构建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4.3.1 TLDI_p、DTLDI_p和ATLDI_p与土壤相对湿度的相关性分析
        4.3.2 TLDI_p、DTLDI_p和ATLDI_p的典型事例验证
    4.4 基于TLDI_p模型干旱监测的验证与评估
        4.4.1 基于典型干旱年月的验证与评估
        4.4.2 基于标准化粮食产量的评估
        4.4.3 基于旱灾受灾成灾面积的评估
        4.4.4 基于因旱饮水困难的评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TLDI_p的近20a旱情时空变化特征
    5.1 基于TLDI_p的2001-2020 年时空变化特征
        5.1.1 月际变化特征
        5.1.2 季际变化特征
        5.1.3 年际变化特征
    5.2 干旱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5.2.1 基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5.2.2 基于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的相关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山西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研究
        1.3.2 自然灾害指标体系构建
        1.3.3 自然灾害风险方法选择
        1.3.4 耦合研究
        1.3.5 文献述评
    1.4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山西省气候分析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自然灾害理论
        2.1.2 系统耦合理论
    2.2 山西省气候分析
        2.2.1 气候特征分析
        2.2.2 自然灾害情况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山西省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影响因素分析
        3.1.1 干旱灾害
        3.1.2 洪涝灾害
        3.1.3 地质灾害
    3.2 评价指标体系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西省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4.1 PP-CRITIC法
    4.2 灾害风险指数模型
    4.3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
    4.4 耦合协调度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山西省自然灾害风险实证分析
    5.1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
        5.1.1 数据来源
        5.1.2 指标权重结果
        5.1.3 风险因子结果及区划分析
        5.1.4 结果验证
    5.2 洪涝灾害风险评价
        5.2.1 指标权重结果
        5.2.2 风险因子结果与区划分析
        5.2.3 结果验证
    5.3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5.3.1 指标权重结果
        5.3.2 风险因子结果与区划分析
        5.3.3 结果验证
    5.4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价
        5.4.1 灾种比较
        5.4.2 灾种权重
        5.4.3 结果分析及区划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山西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评价
    6.1 自然灾害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机理
    6.2 社会经济发展评估
        6.2.1 影响因素
        6.2.2 指标权重及结果分析
    6.3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
        6.3.1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6.3.2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与建议
        7.1.1 结论
        7.1.2 建议
    7.2 不足与展望
        7.2.1 不足
        7.2.2 展望
附录
    附录1 2010-2019 年山西省洪涝灾害风险评价体系部分原始数据(以太原市为例)
    附录2 2010-2019 年山西省干旱灾害风险评价体系部分原始数据(以太原市为例)
    附录3 2010-2019 年山西省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体系部分原始数据(以太原市为例)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4)华北地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遥感干旱监测研究进展
        1.2.1 国外遥感干旱监测研究进展
        1.2.2 国内遥感干旱监测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海拔
        2.1.2 气候
        2.1.3 自然和社会资源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遥感数据及预处理
        2.2.2 气象数据及预处理
        2.2.3 辅助数据及预处理
    2.3 干旱监测模型原理介绍
        2.3.1 相对湿润指数(Mi)
        2.3.2 作物缺水指数(CWSI)
        2.3.3 植被供水指数(VSWI)
        2.3.4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
    2.4 统计分析方法
        2.4.1 累计距平
        2.4.2 变异系数
        2.4.3 重心迁移模型
        2.4.4 线性趋势法
        2.4.5 地理探测器
        2.4.6 相关性分析
        2.4.7 残差分析
3 CWSI、VSWI和 TVDI干旱监测模型的适用性评价
    3.1 空间分布相关性分析
        3.1.1 Mi与 CWSI、VSWI和 TVDI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3.1.2 RSM与 CWSI、VSWI和 TVDI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3.2 年内变化相关性分析
        3.2.1 Mi与 CWSI、VSWI、TVDI的时间相关性
        3.2.2 RSM与 CWSI、VSWI、TVDI的时间相关性
    3.3 综合对比与模型选择
4 基于CWSI的华北地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
    4.1 作物缺水指数(CWSI)干旱等级划分标准
    4.2 华北地区旱情的年际时空变化特征
        4.2.1 旱情的年际时间变化特征
        4.2.2 旱情的年际空间变化特征
        4.2.3 不同行政区旱情的对比分析
    4.3 华北地区生长季内的旱情变化特征
        4.3.1 生长季内旱情的时间变化特征
        4.3.2 生长季内旱情的空间变化特征
    4.4 旱情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4.4.1 旱情变化的稳定性
        4.4.2 旱情变化的趋势分析
        4.4.3 易旱区重心变化分析
5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华北地区CWSI空间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干旱空间变化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5.2 影响因子对干旱空间变化的指示作用
        5.2.1 气候因子对干旱空间变化的指示作用
        5.2.2 地形因子对干旱空间变化的指示作用
        5.2.3 植被因子对干旱空间变化的指示作用
        5.2.4 土壤因子对干旱空间变化的指示作用
        5.2.5 河流密度对干旱空间变化的指示作用
        5.2.6 城市距离对干旱空间变化的指示作用
    5.3 指示因子的适宜类型或范围
    5.4 影响因子对干旱空间变化的交互作用
6 华北地区CWSI时间(年际)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气候变化对华北地区生长季旱情时间(年际)变化的影响
        6.1.1 同期气温、降水对CWSI年际变化影响的空间差异
        6.1.2 不同植被类型CWSI与同期气温、降水量的关系
    6.2 华北地区生长季旱情对气候变化的滞后响应
        6.2.1 CWSI对前期气温、降水量的滞后响应
        6.2.2 考虑滞后响应后气温、降水对CWSI年际变化影响的空间差异
    6.3 人类活动对华北地区生长季旱情年际变化的影响
        6.3.1 CWSI与人为影响因素的关系
        6.3.2 人类活动对CWSI年际变化影响的空间差异
        6.3.3 人类活动对不同植被类型CWSI的影响
7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资源型城市转型背景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以大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3.1 资源型城市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3.2 国内外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综述
    1.4 国内外文献研究述评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1.6.1 研究创新点
        1.6.2 研究思路
        1.6.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资源型城市相关概念
        2.1.2 土地利用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2.2.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2.3 人地协调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生态环境价值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土地利用结构关系分析
    3.1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产业结构优化双向互动关系
        3.1.1 资源型城市转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3.1.2 产业结构优化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助力器
    3.2 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利用结构的双向互动关系
        3.2.1 产业结构优化是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依据和前提
        3.2.2 土地利用结构为产业结构优化提供物质基础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同市概况和城市发展转型演变分析
    4.1 大同市概况
        4.1.1 大同市自然条件概况
        4.1.2 社会经济条件
    4.2 大同市城市发展转型演变分析
        4.2.1 大同市城市发展转型阶段划分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转型背景下大同市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协调性分析
    5.1 大同市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分析
        5.1.1 数据来源
        5.1.2 大同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
        5.1.3 大同市土地利用存在问题
    5.2 大同市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5.3 转型背景下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耦合协同度分析
        5.3.1 模型构建
        5.3.2 指标建立
        5.3.3 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发展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综合效益导向下大同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6.1 大同市土地利用结构分类变量设置
    6.2 模型构建
        6.2.1 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
        6.2.2 多目标求解模型
    6.3 大同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目标函数构建
        6.3.1 经济效益目标函数
        6.3.2 生态效益目标函数
        6.3.3 社会效益目标函数
    6.4 大同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约束条件设置
    6.5 优化结果与分析
    6.6 促进大同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建议
        6.6.1 切实保护耕地数量,推进高效农业的发展
        6.6.2 加大对废弃矿产土地的复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6.6.3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加强土地管理工作
        6.6.4 加强土地生态建设工作,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基于雨雪分寸档案的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重建研究 ——以清光绪初年山西大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历史文献资料的旱涝序列重建研究进展
        1.2.2 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研究进展
        1.2.3 降雨入渗过程模拟研究进展
        1.2.4 研究现状总结
    1.3 论文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研究区及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气候特征
        2.1.3 水文水资源
        2.1.4 社会经济
        2.1.5 历史典型场次极端干旱事件
    2.2 研究区数据
        2.2.1 清宫雨雪分寸档案
        2.2.2 土壤含水量
        2.2.3 气象水文数据
        2.2.4 土壤植被与地面高程数据
    2.3 小结
第三章 基于雨雪分寸档案的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降水重建
    3.1 基于雨雪分寸档案重建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的可行性分析
    3.2 改进的Green-Ampt入渗模型
        3.2.1 模型的基本假设
        3.2.2 模型的计算公式
        3.2.3 模型适用性评价
    3.3 重建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降雨量的计算方法
        3.3.1 降雨入渗量的计算
        3.3.2 入渗系数的确定
    3.4 重建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降雪量的计算方法
    3.5 清光绪初年山西大旱降水重建结果
    3.6 小结
第四章 基于VIC模型的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径流和土壤水重建
    4.1 VIC模型简介
    4.2 模型校正
        4.2.1 模型输入
        4.2.2 模型率定
    4.3 清光绪初年山西大旱径流和土壤水重建结果
        4.3.1 径流重建结果
        4.3.2 土壤水重建结果
    4.4 小结
第五章 清光绪初年山西大旱重建分析
    5.1 干旱指标
        5.1.1 降水距平百分率
        5.1.2 径流距平指数
        5.1.3 土壤水百分位
    5.2 清光绪初年山西省大早时空演变
        5.2.1 清光绪初年山西省气象干旱时空演变过程
        5.2.2 清光绪初年山西省水文干旱时空演变过程
        5.2.3 清光绪初年山西省土壤干旱时空演变过程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7)气候变化下山西省种植业结构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1.6 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第三章 山西省气候变化趋势及种植业发展概况
    3.1 山西省近40 年气候变化趋势
    3.2 山西省种植业结构历史调整概况
    3.3 山西省种植业结构现状
    3.4 山西省种植业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3.5 气候变化下山西省种植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第四章 气候变化对山西省种植业结构的影响
    4.1 气候变化对山西省种植业结构的影响机理
    4.2 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4.3 气候变化对山西省种植业生产结构的影响
    4.4 气候变化对山西省种植业要素投入结构的影响
第五章 气候变化下山西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对策
    5.1 气候变化下种植业生产结构优化对策
    5.2 气候变化下种植业要素投入结构优化对策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明清时期山西水旱灾害的时空分布及对民众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水旱灾害研究进展
        1.2.2 历史时期水旱灾害研究进展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资料来源与处理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环境
    2.2 社会经济
3 明清时期水旱灾害的时空分布
    3.1 明清时期山西水旱灾害的时间特征
        3.1.1 明清时期山西水旱灾害的朝代分布特征
        3.1.2 明清时期山西水旱灾害的年代际分布特征
        3.1.3 明清时期山西水旱灾害的季节分布特征
    3.2 明清时期山西水旱灾害的空间特征
        3.2.1 明清时期山西水旱灾害各府的空间分布特征
        3.2.2 明清时期山西水旱灾害的县级空间分布
        3.2.3 明清时期水旱灾害的等级分布
4 明清时期山西水旱灾害对民众的影响
    4.1 明清时期山西水旱灾害与粮价变动
    4.2 明清时期山西水旱灾害与人口迁移
    4.3 明清时期山西水旱灾害与人口死亡
5 明清时期山西水旱灾害的应对措施
    5.1 官方与民间应对
    5.2 以“丁戊奇荒”为例看特大灾害的具体应对措施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一 明清时期山西旱灾年表
附表二 明清时期山西水灾年表
附录一 科研成果
致谢

(9)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农业旱情监测方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基于气象站点数据的干旱研究
        1.2.2 基于遥感数据的干旱监测研究
        1.2.3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与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条件
        2.1.2 农业生产条件
    2.2 数据
        2.2.1 气象数据
        2.2.2 土地利用数据
        2.2.3 GRACE数据
        2.2.4 TRMM降水数据
        2.2.5 AMSR-E土壤水分数据
        2.2.6 MODIS数据
        2.2.7 统计资料
3 研究方法
    3.1 气象干旱指数
        3.1.1 SPI指数
        3.1.2 SPEI指数
    3.2 单变量遥感干旱指数
    3.3 多变量遥感干旱指数
        3.3.1 干旱胁迫指数(DSI)
        3.3.2 温度植被状态指数(TVDI)
        3.3.3 规模干旱条件指数(SDCI)
    3.4 相关分析
4 遥感干旱指数的性能评估及应用
    4.1 遥感干旱指数性能评估
        4.1.1 遥感干旱指数与气象干旱指数比较
        4.1.2 遥感干旱指数与粮食单产数据比较
    4.2 黄土高原地区农业旱情监测
        4.2.1 农业干旱的空间分布
        4.2.2 农业干旱的年际变化
        4.2.3 农业干旱的年内变化
5 典型干旱年份旱情分析
    5.1 最优遥感干旱指数的选择
    5.2 典型干旱年份的旱情对比
    5.3 农业干旱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成果
致谢

(10)红枫湖周边“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拟解决的问题与创新点
        1.4.1 拟解决问题
        1.4.2 创新点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社会经济
    2.2 数据来源
    2.3 数据处理
        2.3.1 Landsat-7ETM+数据处理
        2.3.2 MOD17A3H数据处理
        2.3.3 景观指数计算
        2.3.4 分类处理
3 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模型
    3.1 评价指标
        3.1.1 基本状态指标
        3.1.2 协调性指标
    3.2 评分及权重
        3.2.1 评分
        3.2.2 权重
4 红枫湖“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
    4.1 基本状态
        4.1.1 山子系统基本状态(M)
        4.1.2 水子系统基本状态(W)
        4.1.3 林子系统基本状态(F)
        4.1.4 田子系统基本状态(P)
        4.1.5 湖子系统基本状态(L)
        4.1.6 基本状态综合评价
    4.2 协调性
    4.3 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综合评价
    4.4 主要影响因子
5 生命共同体健康预测
    5.1 预测模型
        5.1.1 灰色预测模型
        5.1.2 CA-Markov模型
    5.2 模拟预测
    5.3 预测结果分析
6 修护和治理建议
    6.1 保状态
    6.2 促协调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致谢

四、旱灾对大同市粮食产量的影响评估(论文参考文献)

  • [1]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的优化与评价[D]. 梁韶卿.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山西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评价研究[D]. 杜立新.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大同市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风险评估[J]. 梁丽珍. 现代农业研究, 2020(11)
  • [4]华北地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马梓策.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资源型城市转型背景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以大同市为例[D]. 杨柳. 天津商业大学, 2020(12)
  • [6]基于雨雪分寸档案的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重建研究 ——以清光绪初年山西大旱为例[D]. 李哲.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04)
  • [7]气候变化下山西省种植业结构优化对策研究[D]. 李高磊. 山西大学, 2019(01)
  • [8]明清时期山西水旱灾害的时空分布及对民众的影响[D]. 张婧.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9]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农业旱情监测方法比较研究[D]. 胡鹏飞.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10]红枫湖周边“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D]. 吕思思.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6)

标签:;  ;  ;  ;  

大同市干旱对粮食产量影响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