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肃穆的朱顶红

庄严肃穆的朱顶红

一、庄严华贵的朱顶红(论文文献综述)

高寒钰[1](2018)在《基于耦合法的花卉主题公园景观生成策略研究 ——以江苏南京市花卉公园为例》文中指出花卉是人类欣赏自然的重要媒介,同时亦是寄托人类美好愿望与诉求的载体,与此相伴的花园、花卉公园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至今,随着花卉旅游的发展,花卉主题公园的兴起,人们对花卉欣赏及花卉展陈方式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从单纯观赏性上升到凸显生态性、文化性、体验性等,多功能、复合型、凸显花卉文化的主题公园成为当代花卉公园的发展趋势。然而国内外多关注于主题创意、设计管理、植物配置等内容,针对花卉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策略的研究几近于无。因此本文聚焦于花卉主题公园的实践与研究,根据人们使用诉求的多目标化,提出“系统集成”的基本路径,具体方法是基于耦合,即集多功能于同一空间内,满足生态和形态统筹、优化,同时实现多目标。通过世界范围内不同类型的花卉主题公园大量经典实践案例的分析,归纳花卉主题公园其在不同文化背景、生境条件、社会经济发展下设计多样性,包括景观多样性与主题统一性结合原则、功能多样化原则、生态性设计原则、创新性表达原则、艺术性造景原则和经济性养护原则等。花卉公园景观具有区域性、生态性、季节性、体验性等多变量特征,因此如何统调多变量关系,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设计法则之一;同时结合花卉主题公园具有花卉观赏、休闲娱乐、科普教育、植物保护等多功能化的诉求,基于场所环境包括地形、水体、生态环境、文化特色等多因素的特征,针对城市区域、客源市场和场所环境等不同背景下设计的多目标化,以“生态性、地域性、主题性、文化性和创意性”作为耦合法则,生成不同尺度下当代花卉主题公园景观的设计策略。论文以江苏南京市花卉主题公园规划设计为实践佐证,通过项目的主题定位,分析场所客观条件,基于其多功能诉求,融入其场地特征,建立项目与场所之间的耦合关联,营造其为集主题游赏、教育科普、生态休闲为一体的城市花卉主题公园。

刘洪志[2](2017)在《四川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营造及传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不仅仅得益于优越的自然风景条件,更因为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沉淀而引人注目。四川古典园林在此基础上萌芽发展,历经慢慢的历史长河,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个性。遗憾的是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尤其是关于植物景观营造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笔者基于对古典园林的浓厚兴趣和有限的专业知识,针对成都及周边地区现存的具有代表性的四川古典园林进行植物景观营造的研究。在广泛阅读关于四川古典园林和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方面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对四川古典园林的实地调察,对四川古典园林的植物景观配置进行较为全面详细的论述,希望能通过本文的研究对现代景观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对相关概念、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等做了一个阐述和分析,得出本文研究的必要性,并且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法,以及论文期望达到的效果。第二部分是分析川内古典园林中不同类型的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的方式,并总结出不同园林的植物景观营造的不同之处。第三部分是针对四川古典园林中植物种植理法的一个研究,从植物种植的各种方式、营造手法着手,通过园林中各种有代表性的节点,分析出植物在不同的空间出营造出的不同效果、对园林整体的影响,以及游人在此类空间的感受。第四部分是论述植物与园林其它要素的关系,旨在分析植物与园林中建筑、山石、水体和园路的搭配所形成的效果。第五部分是总结四川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思想文化积累,分析了道家、儒家、佛家三种我国传统的哲学思想类型对四川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营造产生的影响,以及这样的影响在园林中通过植物以怎样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第六部分是根据前文论述,以邛窑考古遗址公园核心遗址展示区为背景做一个设计,将四川古典园林的植物景观营造的特色融入到现代景观设计当中,以体现四川古典园林植物景观在当今地域景观中的传承。第七部分是结语,通过自己前文的研究总结出四川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的常用造景方式即营造规律。

季海洋[3](2017)在《李瑞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第一篇以较大篇幅对李瑞年进行全面研究的学术论文,通过搜集的各种有关档案、访谈、以及其他的材料,梳理李瑞年的生平,阐述他所处的时代背景,通过他走过的道路讨论"新派"与"写实主义""之争、"批判印象派"、"学习苏联艺术"、"油画民族化"等一系列中国早期油画发展中所遇到的核心问题,讨论在这些艺术情境下,李瑞年的反应与艺术选择。研究他的艺术特点,旨在把曾经被边缘化的李瑞年,重新编织进他所处的画家群像之中,认真的看待他的艺术在特定时代下应有的艺术价值。李瑞年的艺术受到欧洲学院传统的影响,他的风景画更是独树一帜。他坚持了 "写实主义乃智之美术的原则",极为重视自身的艺术修养和艺术价值,努力探讨"艺术性"与"真实性"的完美结合,并在风景画创作中有意识地追求具有中国观众欣赏习惯的审美情趣与境界。对当时艺术界热烈讨论的"写实主义"和"油画民族化"这些问题,李瑞年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并付诸于自己的艺术实践。应该说,李瑞年的思考和他的风景画创作达到了他那个时代中国油画的最高水准。

龚芷菲[4](2016)在《植物的象征意义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今社会,我国全面推广和实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背景下,其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融合的协调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发展理念与景观设计行业息息相关。对此,为了应对景观设计的多样化,并满足人们对园林的精神文化需求,本文针对造园要素中最重要的植物要素进行研究,归纳中国传统植物和常用园林植物的象征意义,探讨其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使之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景观设计的继承和发展起到现实的意义。文章首先界定了“象征意义”概念,并从植物象征意义的来源、影响因素、特点、研究价值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在对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际案例进行汇总和整理后,根据植物的象征意义的特征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分类,统分为植物的文化象征和植物的本质属性象征两大类,其中包括植物的自然美象征、“人化”象征、文化心理象征、历史象征、形态象征、数量象征、色彩象征七小类,并总结出植物的象征意义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形式和原则,并建立一个国内常用园林植物的象征意义索引系统,此系统能应用于大部分景观设计中,方便景观设计师根据所设计的景观环境更好的检索所需要的植物象征。植物的象征意义研究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园林艺术和深化景观设计的思想内涵发关键,也是提高和增强植物类美学设计,弘扬本土植物运用必要途径,对园林学科的未来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示范意义。

刘宬[5](2014)在《专类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绍兴大小坂湖公园为例》文中指出植物景观代表城市绿地风貌,既具有突出的地域景观特性,又兼有生态可持续性特点。不同的国家有其代表性的植物群落,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区域,植物特色也不尽相同。在城市热岛效应越发突出的今天,一个优秀的植物景观空间无疑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好去处。专类植物景观的发展历史悠久、类型繁多,在景观上也独具特色,能在最适宜的观赏时间集中展示某一特定类型植物的观赏特点,突出园林主景。同时还可以开展植物学、园艺学等相关学科的科普教育活动以及观赏植物资源的搜集、保存、杂交育种等科研工作,符合当今世界园林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文献阅读、实地调研、归纳总结和项目实践,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旨在拓宽人们对专类植物景观的认识范围,完善对专类植物景观的诠释。文章综合分析了国内外专类植物景观的造园历史和建设现状,将专类植物景观具体分为八种类型,即体现植物亲缘关系为主题的专类植物景观、展示植物生境为主题的专类植物景观、展示植物观赏特性为主题的专类植物景观、体现植物经济价值为主题的专类植物景观、展示植物造型为主题的专类植物景观、展示人文历史及文学典故为主题的专类植物景观、展示植物社会意义为主题的专类植物景观和其他专类植物景观。再次,本文总结出当今我国专类植物景观的主要特点、功能和发展趋势;并通过对国内外优秀专类植物景观案例的深入研究,提出专类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原则、设计框架和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城市(区域)环境分析、市场调查、场地选择、主题定位、规划目标、规划布局、空间组织、季相设计、群落设计等一套详细的规划设计理论。在理论研究基础上,以绍兴大小坂湖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在把握绍兴大小坂湖公园植物的现状的前提下,尊重场地现状、当地文化和生态环境,运用专类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相关方法,营造以展示春花为主题特色,集科普教育、休闲娱乐功能于一身的城市公园。最后,对研究进行总结,指出了论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提出继续研究的建议。

金超[6](2013)在《广州帽峰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的季相配置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首先阐述了国内外植物景观季相设计的理论和发展现状,以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的季相配置为入手点,结合目前帽峰山森林公园开发建设现状,依据调查数据总结归纳出帽峰山植物景观季相变化的规律;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园林学、造林学、植物景观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得到了帽峰山植物景观季相配置改进的方向。在充分考虑帽峰山用地现状、不同景点特异性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分析帽峰山园林植物构成、林相状况以及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情况,对帽峰山森林公园重点景区的植物群落提出了林分景斑特色规划和森林防火林带规划,最后从技术设计、树种选择、病虫害防治方面提出了适合帽峰山现阶段建设发展的建议。本研究从季相的角度提出改进森林植物景观季相配置的方法,可促进对森林公园植物景观季相变化的研究,也可对用地统属复杂林区发展建设提供借鉴,同时丰富了林业和园林系统内的科技档案,为其他方向的调研或规划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叶鹏飞[7](2013)在《园林植物的文化内涵及其在大学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以南昌地区部分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大高校纷纷营建新校园;建设什么样的高校校园,以及如何建设高校校园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植物景观作为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与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师生对校园建设的整体评价。植物作为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其悠久的历史和底蕴,必将对校园景观建设产生影响。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承载了丰富的中国传统精神文化,是校园景观设计的宝贵资源。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是对这种文化继承和发展的最好体现者。本课题对南昌市有代表性的几所高校校园进行了实地调查,对几所校园的植物种类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南昌地区几所高校的校园绿化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应用植物总数210种,分别属于80科;其中南昌大学前湖校区应用植物种类达到175种,是调查的6个校区中应用植物种类最多的校区;而南昌大学青山湖校区在校园绿化中却仅仅应用了103种,是所有6所校区中最少的。同时对校园中的景观和反映出植物文化内涵的景观分别进行了统计,以便从文化角度分析其运用情况。结果显示在植物文化的应用上6个校区表现都差强人意。最后用问卷的方式对几所校园中的师生进行了调查,得出了每所学校师生对本校校园景观建设的看法和意见;结果显示95%以上受访对象认为校园景观的好坏会对学习产生影响,40%的受访对象认为本校园景观缺乏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其中南昌大学前湖校区以57%的满意度位居所有6个校区最高。最后,文章分析了各个校园植物景观建设中的亮点与不足,并讨论了在高校校园景观建设中如何才能更好的使植物的文化内涵得以体现。希望能对今后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李楠[8](2012)在《滇西南傣族传统服饰色彩研究》文中认为色彩,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从历史上有了人类开始,色彩就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本文致力于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服饰色彩的调查研究。在少数民族,服饰色彩不仅仅是一种服装的表现形式,而是作为一种象征意义、一种符号语言甚至一种文化代表,它与本民族的地域环境、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地域辽阔,民族种类较多,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的差异以及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等因素,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演变,每个民族都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使民族服饰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面貌,谱写着灿烂多姿的民族服饰史。傣族服饰是傣族装饰艺术的主要形式之一,它的形式多样,种类丰富,鲜明独特,生动地表现了傣族人民的生活和审美情趣。同时傣族服饰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文化研究价值极具特色,对我国民族民间工艺、民族文化和设计艺术学等学科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开放,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傣族传统服饰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至今很多传统服饰几近失传,因此对傣族服饰色彩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滇西南傣族的主要分布区,包括西双版纳傣泐支系和临沧及红河的部分傣泐支系,景洪市勐养镇的傣亚支系和新平元江等地傣亚支系及德宏地区的傣讷支系的傣族传统服饰色彩为主进行考察研究。由于历史上漫长的迁徙与文化的相互交融,傣族支系种类较为繁多,分布也较为广泛,每个支系服饰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变化,色彩的运用也是相当丰富。笔者试图通过系统的调研,了解傣族各支系不同年龄、性别及不同场合的傣族传统服饰色彩。并且在此基础上运用科学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系统的色彩分析,开创对中国民族服饰色彩调研及其科学分析、理论体系构建的先河,对今后中国开展此项活动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指导性意义,也有助于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继承发扬

张林,成海钟,周玉珍,娄晓鸣,吕文涛[9](2011)在《朱顶红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从朱顶红的资源分布与分类、生物学特性、育种历史、繁殖方法、栽培技术、主要病虫害以及市场应用等方面总结了朱顶红的研究现状,重点综述了近年来在繁殖方法与栽培技术方面的进展,认为朱顶红将来研究的重点会集中在选育新品种满足人们不同的观赏需求与朱顶红的产业化发展上。

危静美[10](2010)在《福建沿海城市园林绿地植物季相景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中,植物是季相变化的主体,季节性的景观变化主要由植物的季相变化来体现。植物景观是人们感受最直接,也是唯一能使人们感受到生命变化的风景,其景观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精神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植物季相景观现状及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将园林美学、色彩学、园林生态学、物候学等理论与植物季相景观设计综合运用。总结季相植物的审美属性和文化意蕴以及季相景观的功能。本研究将城市园林绿地和植物季相景观的营造相结合起来,以福建部分沿海城市为例,首次对福建城市园林绿地的植物季相景观进行研究,对福建区域植被季相变化进行分析,阐明福建区域植被季相的特点,以及与气候地理的关系;归纳季相变化的类别,并对季相植物进行分类和归纳,初步建立福建区域园林绿地季相景观规划的季相植物库。结合福建区域的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植物季相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季相景观设计的原则;针对福建沿海城市公园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等绿地的植物季相造景,围绕季相景观的设计要点、配置形式和植物选择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季相景观设计理论的探讨。以福州市为重点,并结合厦门、泉州的季相景观实例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绿地的实地调查,结合福州市公园绿地、居住绿地、校园绿地、道路绿地、森林公园等绿地类型的季相景观分析。结果表明福州市园林绿地植物展现的季相特点有:植物落叶季相不显着、植物叶色富于四季变化、多季开花、大花花卉植物资源丰富、季相变化存在区域差异。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落叶和秋色叶植物种类偏少;缺乏对不同季相树种搭配的考虑;秋冬季植物景观缺乏变化以及缺乏集中、连片、有强烈视觉效果的季相变化景观等。对福州城市园林绿地植物季相景观存在的不足进行原因分析,得出影响的原因主要有气候因素、历史原因,经济因素的影响;长期受“四季常青”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对季相植物的忽视,以及后期养护管理的不足等方面。并针对这些不足,从树种选择、景观设计、生态建设、管理机制四个方面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措施,为福州市以及福建沿海城市在进行园林绿地的季相景观设计和植物造景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对国内其他城市特别是南方沿海城市在营造城市园林绿地植物季相景观的过程中,实现丰富城市园林景观、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人居环境起借鉴作用。

二、庄严华贵的朱顶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庄严华贵的朱顶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耦合法的花卉主题公园景观生成策略研究 ——以江苏南京市花卉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阐述
        1.2.1 花卉主题公园的兴起
        1.2.2 花卉主题公园的类型
        1.2.3 花卉主题公园的一般特征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花卉主题公园的发展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研究现状
        1.3.4 花卉主题公园发展趋势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世界范围内花卉主题公园案例规划设计研究
    2.1 世界范围内花卉主题公园的发展研究
        2.1.1 花卉主题公园在全球的发展
        2.1.2 世界范围内花卉主题公园案例研究意义
    2.2 荷兰库肯霍夫公园
        2.2.1 项目概况
        2.2.2 设计手法解析
        2.2.3 主题景观特征研究
    2.3 日本足利花丼公园
        2.3.1 项目概况
        2.3.2 设计手法解析
        2.3.3 主题景观特征研究
    2.4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
        2.4.1 项目概况
        2.4.2 设计手法解析
        2.4.3 主题景观特征研究
    2.5 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
        2.5.1 项目概况
        2.5.2 设计手法解析
        2.5.3 主题景观特征
    2.6 南京情侣花卉园
        2.6.1 项目概况
        2.6.2 设计手法解析
        2.6.3 主题景观特征研究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花卉主题公园主题景观设计基本内容
    3.1 花卉主题公园设计的基本原则
        3.1.1 景点多样性与主题统一性结合原则
        3.1.2 功能多样化原则
        3.1.3 生态性设计原则
        3.1.4 表达创新性原则
        3.1.5 造景艺术性原则
        3.1.6 养护经济性原则
    3.2 花卉主题公园主题景观的构成要素
        3.2.1 显性要素
        3.2.2 隐性要素
    3.3 花卉主题公园主题景观特征
        3.3.1 区域性
        3.3.2 季节性
        3.3.3 生态性
        3.3.4 体验性
        3.3.5 娱乐性
        3.3.6 文化性
        3.3.7 独特性
    3.4 花卉主题景观内容定位
        3.4.1 花卉主题公园的主题定位
        3.4.2 花卉景观的主题表达
        3.4.3 局部主题与整体主题的整合方式
    3.5 花卉主题公园主题景观的功能
        3.5.1 观赏娱乐功能
        3.5.2 科普教育功能
        3.5.3 参与体验功能
        3.5.4 植物保护功能
        3.5.5 康体健身功能
    3.6 花卉主题公园主题景观的类型
        3.6.1 基于场所地形
        3.6.2 基于场所生境
        3.6.3 主题花卉与建筑、建筑小品组合
        3.6.4 主题花卉与园路组合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耦合法的花卉主题公园主题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4.1 花卉主题公园语境下“耦合“的释义
        4.1.1 耦合的目标:建立“花卉”为核心的动态景观系统
        4.1.2 耦合的标准:设计目标、花卉主题、场所三者之间的互适度
    4.2 影响花卉主题公园主题景观规划设计的因素
        4.2.1 城市区域背景
        4.2.2 市场定位研究
        4.2.3 场所环境研究
    4.3 基于耦合法的花卉主题公园主题景观设计原则
        4.3.1 生态性原则
        4.3.2 地域性原则
        4.3.3 主题性原则
        4.3.4 文化性原则
        4.3.5 创意性原则
    4.4 基于耦合法的花卉主题公园主题景观设计框架
        4.4.1 设计框架的内容
        4.4.2 设计框架的建立
    4.5 基于耦合法的花卉主题公园主题景观设计策略
        4.5.1 宏观策划
        4.5.2 中观规划
        4.5.3 微观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践佐证——江苏南京市花卉公园规划设计
    5.1 江苏南京市花卉公园项目背景与意义
        5.1.1 项目背景
        5.1.2 技术路线
    5.2 宏观策划
        5.2.1 城市特质研究
        5.2.2 旅游市场分析
        5.2.3 主题解析
        5.2.4 项目策划
    5.3 中观规划
        5.3.1 场所环境分析
        5.3.2 规划定位
        5.3.3 规划目标
        5.3.4 规划原则
        5.3.5 规划布局
    5.4 微观设计
        5.4.1 设计原则
        5.4.2 设计思路
        5.4.3 功能分区
        5.4.4 主题游线组织
        5.4.5 特色主题景观营造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
    6.1 总结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表一: 南京地区适生花卉(春花)
附表二: 南京地区适生花卉(夏花)
附表三: 南京地区适生花卉(秋花+冬花)
作者简介

(2)四川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营造及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念界定
        1.1.1 四川古典园林
        1.1.2 植物景观营造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目标、意义和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框架
        1.4.1 论文主要内容
        1.4.2 论文结构框架
第2章 四川古典园林典型类型代表园林植物景观分析
    2.1 纪念性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特色
        2.1.1 纪念性君王臣子的园林
        2.1.2 纪念性文人雅士的园林
        2.1.3 总结
    2.2 寺观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特色
        2.2.1 位于成都平原的寺观园林
        2.2.2 位于山地之上的寺观园林
        2.2.3 总结
    2.3 私家宅院植物景观营造特色
        2.3.1 刘氏庄园
        2.3.2 夕佳山民居
        2.3.3 总结
第3章 四川古典园林植物种植理法
    3.1 植物景观空间构成
        3.1.1 由植物景观直接形成的空间——物质空间
        3.1.2 由植物景观间接形成的空间——精神空间
    3.2 植物景观种植方式
        3.2.1 疏密关系
        3.2.2 动静关系
        3.2.3 虚实关系
    3.3 植物景观配置的艺术表达
        3.3.1 色彩的渲染
        3.3.2 形态的展现
        3.3.3 统一中的变化
第4章 植物与其它园林要素关系
    4.1 植物与建筑的关系
        4.1.1 与建筑主体搭配
        4.1.2 与建筑的墙面、门窗、角隅的搭配
    4.2 植物与山石的关系
        4.2.1 与石搭配
        4.2.2 与假山搭配
    4.3 植物与水体的关系
        4.3.1 修饰水岸
        4.3.2 点缀水面
    4.4 植物与园路的关系
        4.4.1 植于路边
        4.4.2 中心成岛
第5章 四川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思想文化积累
    5.1 道法自然——达自然之性,畅万物之情
        5.1.1 因地制宜
        5.1.2 因时制宜
        5.1.3 因材制宜
    5.2 君子比德——天人为一体,寄情花木间
        5.2.1 诗情画意
        5.2.2 托物言志
    5.3 清净澄澈——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5.3.1 禅意无穷
        5.3.2 韵外之致
第6章 四川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营造在当今地域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以邛窑考古遗址公园核心遗址展示区为例
    6.1 项目概况
        6.1.1 项目背景
        6.1.2 区位分析
        6.1.3 现状分析评估
    6.2 核心展示区设计
        6.2.1 设计定位与策略
        6.2.2 现状调整策略
        6.2.3 总体设计
    6.3 核心区详细设计
        6.3.1 龙窑拾忆
        6.3.2 窑包怀古
        6.3.3 暗香陶苑
        6.3.4 古址源深
        6.3.5 窑址溯源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四川古典园林常见植物

(3)李瑞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作为社会人的李瑞年
    1.1 李瑞年的生平
    1.2 李瑞年的社会关系
    1.3 李瑞年的经济状况
    1.4 李瑞年的社会活动
第二章 李瑞年所处的时代
    2.1 大变革的时代
    2.2 西学的引入和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资源
    2.3 时代变迁中的文艺政策
    2.4 作为大变局中知识分子
第三章 李瑞年的艺术道路
    3.1 两大艺术阵营的论争
    3.2 李瑞年的西画启蒙
    3.3 负笈比利时与法国的学艺
    3.4 中国早期写实主义团体的建立
第四章 对学习苏联美术的保留态度
    4.1 回避用"写实主义"一词,提倡具有意识形态性的词语"现实主义"
    4.2 李瑞年和批判"印象派"
    4.3 苏派美术和西欧学派的同与异
    4.4 李瑞年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
第五章 李瑞年与油画民族化
    5.1 抗日战争时期提倡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声音
    5.2 50、60年代提出的油画民族化
    5.3 李瑞年与中国传统文化
    5.4 李瑞年油画艺术的民族化尝试:追求意境与中国画之"空灵"
第六章 李瑞年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6.1 "写实主义"乃"智之美术"的理念
    6.2 李瑞年的素描与教学
    6.3 "真实感"与"艺术性"的结合
    6.4 独树一帜的风景画创作
结论
参考文献
李瑞年年表
后记

(4)植物的象征意义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国内历史背景
        1.1.3 在现代景观的应用现状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方法
        1.4.1 课题研究的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象征意义
        2.1.2 植物的象征意义
        2.1.3 植物的象征意义于“花语”
    2.2 植物象征意义的来源
        2.2.1 原始植物信念、神话与崇拜
        2.2.2 社会生产中植物的功能性体现
        2.2.3 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
    2.3 植物象征意义的影响因素
        2.3.1 植物的本体特征决定因素
        2.3.2 社会文化和历史发展决定因素
    2.4 植物象征意义的特点总结
        2.4.1 来源的普遍性
        2.4.2 文化定义的相似性
        2.4.3 不同国家象征的差异性
        2.4.4 跨越地域的传播性
        2.4.5 具有时代特征的发展性
    2.5 植物象征意义的研究价值
        2.5.1 赏心悦目的视觉功能
        2.5.2 传情表意的交流功能
        2.5.3 陶冶情操的文化功能
        2.5.4 修身养性的调理功能
    2.6 植物象征意义在相关理论中的研究
        2.6.1 阴阳五行学说中的植物属性
        2.6.2 传统风水学中的环境生态意识
        2.6.3 儒家的美学命题“山水比德”
3 植物的象征意义不同类型的归纳及探究
    3.1 象征意义的探究及采集
        3.1.1 采集说明
        3.1.2 诗经的植物情怀
        3.1.3 楚辞的植物意象
        3.1.4 唐诗的植物情操
        3.1.5 成语中的植物寓意
    3.2 植物的文化象征
        3.2.1 植物的自然美象征
        3.2.2 植物的“人化”象征
        3.2.3 植物的文化心理象征
        3.2.4 植物的历史象征
    3.3 植物的本质属性象征
        3.3.1 植物的形态象征
        3.3.2 植物的数量象征
        3.3.3 植物的色彩象征
4 植物的象征意义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
    4.1 与诗词文化相结合
        4.1.1 背景
        4.1.2 应用形式
        4.1.3 相关案例
        4.1.4 小结
    4.2 与绘画意境相结合
        4.2.1 背景
        4.2.2 应用形式
        4.2.3 相关案例
        4.2.4 小结
    4.3 与文学着作相结合
        4.3.1 背景
        4.3.2 应用形式
        4.3.3 相关案例
        4.3.4 小结
    4.4 与戏曲歌谣相结合
        4.4.1 背景
        4.4.2 应用形式
        4.4.3 相关案例
        4.4.4 小结
    4.5 与传统吉庆观和文化植物相结合
        4.5.1 背景
        4.5.2 应用形式
        4.5.3 相关案例
        4.5.4 小结
    4.6 与色彩文化相结合
        4.6.1 背景
        4.6.2 应用形式
        4.6.3 相关案例
        4.6.4 小结
    4.7 与雕刻及建筑环境相结合
        4.7.1 背景
        4.7.2 应用形式
        4.7.3 相关案例
        4.7.4 小结
    4.8 不同景观类型中的应用形式
        4.8.1 不同景观类型的功能需求
        4.8.2 不同景观类型的象征意义特点
5 基于“植物的象征意义”的运用在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调研与分析
    5.1 调查研究概述
    5.2 西安市大慈恩寺遗址公园调查与研究
        5.2.1 场地概况
        5.2.2 植物使用概况
        5.2.3 主要景观节点调研分析
        5.2.4 总结和建议
6 常用园林植物的象征意义索引系统
    6.1 综述
        6.1.1 植物的选取范围
        6.1.2 地理分区说明
    6.2 索引系统
        6.2.1 系统主要内容
        6.2.2 系统使用说明
7 结论
    7.1 研究的成果
    7.2 不足之处
    7.3 后续研究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植物象征意义索引目录
附录二:索引系统正文
附录三:硕士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录四:图录
附录五:表录

(5)专类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绍兴大小坂湖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专类植物景观的范畴
        1.2.1 专类植物景观的概念
        1.2.2 专类植物景观的应用范围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专类植物景观的起源与发展研究
        1.3.2 专类植物景观的类别与应用研究
        1.3.3 专类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我国专类植物景观的调查与分类
    2.1 调查对象和内容
    2.2 调查方法
        2.2.1 查阅文献和资料
        2.2.2 实地考察
    2.3 调查结果与分类
        2.3.1 以体现植物亲缘关系为主题的专类植物景观
        2.3.2 以展示植物生境为主题的专类植物景观
        2.3.3 以展示植物的观赏特性为主题的专类植物景观
        2.3.4 以体现植物的经济价值为主题的专类植物景观
        2.3.5 以展示植物造型为主题的专类植物景观
        2.3.6 以展示人文历史、文学典故为主题的专类植物景观
        2.3.7 以展示植物的社会意义为主题的专类植物景观
        2.3.8 其他专类植物景观
3 专类植物景观的属性分析
    3.1 专类植物景观的特点
        3.1.1 专类专属性
        3.1.2 种植规模化
        3.1.3 资源丰富性
        3.1.4 材料传统化
        3.1.5 文化历史传承性
        3.1.6 农事景观相关性
        3.1.7 政策导向相关性
    3.2 专类植物景观的功能
        3.2.1 保护功能
        3.2.2 观光功能
        3.2.3 科教功能
        3.2.4 文化功能
        3.2.5 经济功能
        3.2.6 收集功能
    3.3 专类植物景观的发展趋势
        3.3.1 植物种类更加丰富
        3.3.2 专类植物景观类型的多元化
        3.3.3 专类植物景观的功能更加完善
        3.3.4 专类植物景观景观的高度园林化
        3.3.5 专类植物景观建设的人性化
4 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4.1 国外典型案例分析
        4.1.1 荷兰库肯霍夫公园
        4.1.2 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岩石园
        4.1.3 日本新宿御苑
        4.1.4 日本足利花卉公园
        4.1.5 韩国思索之苑
    4.2 国内典型案例分析
        4.2.1 北京香山公园
        4.2.2 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海棠花溪
        4.2.3 杭州灵峰探梅
        4.2.4 临安青山湖水上森林
        4.2.5 华南植物园棕榈园
5 专类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探究
    5.1 影响专类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因素
        5.1.1 城市区域背景
        5.1.2 场地外环境
        5.1.3 场地内环境
    5.2 专类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5.2.1 主题性原则
        5.2.2 地域性原则
        5.2.3 艺术性原则
        5.2.4 文化性原则
        5.2.5 生态性原则
        5.2.6 经济性原则
    5.3 专类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框架
        5.3.1 设计框架内的研究对象
        5.3.2 设计框架的建立
    5.4 专类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5.4.1 宏观策划
        5.4.2 中观规划
        5.4.3 微观设计
6 专类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实例研究——绍兴大小坂湖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6.1 项目背景
        6.1.1 区域概况
        6.1.2 项目概况
    6.2 宏观策划
        6.2.1 城市特质分析
        6.2.2 旅游市场分析
    6.3 中观规划
        6.3.1 场地环境分析
        6.3.2 规划目标
        6.3.3 规划原则
        6.3.4 规划布局
    6.4 微观设计
        6.4.1 设计原则和设计思路
        6.4.2 专类植物景观特色分布
        6.4.3 专类植物景观空间设计
        6.4.4 专类植物景观季相设计
        6.4.5 专类植物景观群落设计
        6.4.6 特色节点设计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点
        7.2.1 对我国专类植物景观建设情况进行较全面的分类整理和调查分析
        7.2.2 对专类植物景观典型案例开展系统调查与分析
        7.2.3 总结专类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并应用于实践
    7.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一:大小坂湖公园上、中层植物名录
附表二:大小坂湖公园下层植物名录
附图:大小坂湖公园花历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6)广州帽峰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的季相配置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及论述
        1.1.1 森林公园和城市森林公园
        1.1.2 植物景观的作用和特征
        1.1.3 林分改造
        1.1.4 色彩对人类心理感知的影响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植物景观季相研究进展
        1.2.2 国内植物景观季相研究进展
        1.2.3 小结
    1.3 研究背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背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帽峰山植物景观现状调研
    2.1 帽峰山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气候
        2.1.3 地质地貌
        2.1.4 土壤和肥力
        2.1.5 水文
        2.1.6 交通情况
    2.2 帽峰山森林公园园林植物种类组成分析
    2.3 帽峰山森林公园林相现状分析
        2.3.1 林分状况
        2.3.2 景斑现状
    2.4 存在问题
第三章 帽峰山观赏植物季相分析
    3.1 帽峰山春季观赏植物
        3.1.1 春季花色分析
        3.1.2 春季果色分析
    3.2 帽峰山夏季观赏植物
        3.2.1 夏季花色分析
        3.2.2 夏季果色分析
    3.3 帽峰山秋季观赏植物
        3.3.1 秋季花色分析
        3.3.2 秋季果色分析
    3.4 帽峰山冬季观赏植物
        3.4.1 冬季花色分析
        3.4.2 冬季果色分析
    3.5 结论和问题
        3.5.1 帽峰山观赏植物总体情况小结
        3.5.2 四季观花、观果植物情况小结
        3.5.3 存在问题
第四章 帽峰山森林公园景观植物季相配置改进方案分析
    4.1 帽峰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季相配置改进目标
    4.2 指导思想和改进原则
        4.2.1 指导思想
        4.2.2 改进原则
    4.3 帽峰山核心景区植物景观季相配置布局
        4.3.1 森林公园主入口景斑规划
        4.3.2 帽峰山景观示范区——铜锣湾水库景斑规划
        4.3.3 古庙景斑规划
        4.3.4 游览步行道景斑规划
        4.3.5 山顶广场景斑规划
        4.3.6 天湖—茶花园—沁园酒店景斑规划
    4.4 树种选择和配置
        4.4.1 选择原则和配置原则
        4.4.2 主要植物品种选择
    4.5 森林公园植物景观季相配置方法小结
    4.6 帽峰山森林防火林带规划要点
        4.6.1 森林防火林带规划原则
        4.6.2 防火林带树种选择
        4.6.3 森林防火林带建设技术和措施要点
        4.6.4 帽峰山森林防火林设计类型分类
    4.7 有害生物防治简要设计
        4.7.1 薇甘菊和五爪金龙防治要点
        4.7.2 松材线虫病防治要点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广州帽峰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和生态效益提升的总体思路
    5.2 植物景观改造效益
        5.2.1 生态效益
        5.2.2 经济效益
        5.2.3 社会效益
    5.3 建议
        5.3.1 帽峰山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需要政府高度重视
        5.3.2 森林公园植物景观改造提升的实施需要统筹规划,科学指导
        5.3.3 林分改造工程需要对建设成效进行监测,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5.4 本研究创新点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园林植物的文化内涵及其在大学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以南昌地区部分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内研究动态
        1.2.2 国外研究动态
        1.2.3 小结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查阅法
        1.3.2 实地考察法
        1.3.3 问卷调查法
2 植物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
    2.1 植物文化内涵的形成
        2.1.1 儒家思想对植物文化的影响
        2.1.2 道家思想对植物文化的影响
        2.1.3 佛教思想对植物文化的影响
    2.2 表现形式
        2.2.1 诗词
        2.2.2 绘画
        2.2.3 文学着作
        2.2.4 雕刻及其他艺术形式
3 植物的文化内涵在古典园林中的表现
    3.1 以植物为主题的景观
        3.1.1 松柏
        3.1.2 竹
        3.1.3 梅
        3.1.4 兰花
        3.1.5 牡丹
        3.1.6 菊花
    3.2 匾额、楹联等
    3.3 铺地、窗格、室内装饰等
        3.3.1 梅花
        3.3.2 芍药
        3.3.3 荷花
        3.3.4 海棠
4 南昌高校校园植物以及文化景点现状调查
    4.1 南昌市自然地理情况
    4.2 南昌市绿化树种组成
    4.3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4.4 资料来源
    4.5 各高校植物种类调查分析
    4.6 三所高校校园景观景点调查分析
    4.7 突出植物文化的景点实例
    4.8 三所高校校园景观满意度调查
5 南昌高校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与分析
    5.1 南昌高校校园绿化植物分析
    5.2 植物应用频率分析
    5.3 树种生长势
    5.4 植物季相结构分析
    5.5 老校区新校区景观对比
        5.5.1 江西师范大学
        5.5.2 南昌大学
        5.5.3 江西财经大学
        5.5.4 小结
6 南昌高校校园景观植物文化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1 南昌高校校园景观植物文化应用存在的问题
        6.1.1 校园景观植物种类少,构成不合理
        6.1.2 校内文化景观数量少,质量差
        6.1.3 植物文化应用表现形式单一
        6.1.4 新校区建设过程中缺乏对古典园林艺术的继承
        6.1.5 各学校挖掘自身特色不够
        6.1.6 植物造景方式单一
    6.2 传统植物及其文化内涵在校园景观中如何表现
        6.2.1 继承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
        6.2.2 丰富和创新植物文化的表现形式
        6.2.3 结合学校特点增添相关植物景观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8)滇西南傣族传统服饰色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论
    1.1 选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研究背景
        1.1.2 选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我国少数民族服饰色彩研究现状
第2章 滇西南傣族传统服饰色彩的研究方法
    2.1 滇西南傣族服饰色彩调查方案的制定
    2.2 滇西南傣族服饰色彩调查方案的影响因素
第3章 滇西南傣族传统服饰色彩简况及其文化概述
    3.1 傣族简况
        3.1.1 傣族历史及分布概况
        3.1.2 傣族文化形态概况
    3.2 傣族服饰概况
        3.2.1 傣族服饰的演变与发展
        3.2.2 傣族传统服饰的分类
        3.2.3 傣族服饰色彩的文化功能
第4章 滇西南傣族不同地域及支系传统服饰色彩调研分析
    4.1 傣泐支系传统服饰色彩调查研究
        4.1.1 西双版纳地区傣泐支系传统服饰色彩
        4.1.2 其他分布区傣泐支系传统服饰色彩
        4.1.3 傣泐支系传统服饰色彩分析总结
    4.2 傣亚支系传统服饰色彩调查研究
        4.2.1 景洪勐养地区傣亚支系传统服饰色彩调研
        4.2.2 新平—元江地区傣亚支系传统服饰色彩
        4.2.3 傣亚(花腰傣)传统织锦色彩
        4.2.4 傣亚支系传统服饰色彩分析总结
    4.3 傣讷支系传统服饰色彩
        4.3.1 德宏地区傣讷支系传统服饰色彩
        4.3.2 傣讷(旱傣)传统织锦色彩
        4.3.3 德宏傣族服饰色彩分析总结
    4.4 滇西南傣族不同地域及支系传统服饰色彩综述
        4.4.1 傣族不同地域及支系传统服饰色彩比较
        4.4.2 傣族不同地域及支系传统服饰色彩差异成因分析
        4.4.3 滇西南傣族传统服饰色彩综述
第5章 滇西南傣族传统服饰色彩的开发与应用
    5.1 对现代服饰色彩设计中民族性问题的认识
    5.2 傣族服饰色彩在现代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5.3 对滇西南傣族服饰色彩的传承与发展的探讨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朱顶红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朱顶红的资源分布及分类
2 朱顶红的生物学特性
3 朱顶红的育种历史及种质创新
4 朱顶红的繁殖方法
    4.1 播种繁殖
    4.2 组织培养
    4.3 分球繁殖
    4.4 鳞 (茎) 片扦插
5 朱顶红栽培技术
    5.1 露地栽培
    5.2 促成栽培及花期调控研究
6 朱顶红病虫害方面的研究
7 朱顶红生理生化、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8 朱顶红的市场应用
9 朱顶红未来研究展望

(10)福建沿海城市园林绿地植物季相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1.3.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
        1.5.2 实地调查
        1.5.3 内业整理
        1.5.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植物季相景观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季相及相关定义
    2.2 植物季相景观的相关理论
        2.2.1 园林美学
        2.2.2 色彩学
        2.2.3 园林生态学
        2.2.4 物候学
    2.3 季相植物的审美属性
        2.3.1 色彩之美
        2.3.2 形态之美
        2.3.3 质地之美
    2.4 植物季相的文化意蕴
        2.4.1 古典园林植物季相的应用
        2.4.2 植物季相与诗画意境
        2.4.3 植物季相与人文习俗
    2.5 植物季相景观的功能
        2.5.1 生态效益
        2.5.2 社会效益
        2.5.3 经济效益
第三章 福建地域特点与植物季相
    3.1 福建区域及植被概况
    3.2 植被季相差异分析
        3.2.1 区域差异分析
        3.2.2 纬度差异分析
        3.2.3 垂直差异分析
    3.3 植物季相变化的类别
        3.3.1 植物个体的季相变化
        3.3.2 植物群落的季相变化
        3.3.3 不同景观层的季相变化
        3.3.4 满足人需求的季相变化
    3.4 季相植物分类及应用
        3.4.1 按植物观赏部位分类及应用
        3.4.2 按植物观赏季节分类及特点
第四章 福建沿海城市植物季相景观规划设计
    4.1 植物季相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4.1.1 表现时空变化
        4.1.2 提升绿化品质
        4.1.3 丰富景观内涵
        4.1.4 营造景观意境
        4.1.5 形成地域特色景观
    4.2 植物季相景观设计的原则
        4.2.1 科学生态性
        4.2.2 景观艺术性
        4.2.3 符合功能性
        4.2.4 注重人本性
        4.2.5 文化延续性
        4.2.6 经济适用性
    4.3 公园绿地植物季相景观设计
        4.3.1 植物季相景观设计要点
        4.3.2 植物季相配置形式
    4.4 附属绿地植物季相景观设计
        4.4.1 居住绿地植物季相景观设计
        4.4.2 校园绿地植物季相景观设计
        4.4.3 道路绿地植物季相景观设计
    4.5 其他绿地植物季相景观设计
        4.5.1 风景林植物季相景观设计要点
        4.5.2 风景林植物季相配置形式
第五章 福建部分沿海城市植物季相景观研究
    5.1 福州市植物季相景观分析与评价
        5.1.1 福州植物季相景观的特点
        5.1.2 公园绿地植物季相景观现状及分析
        5.1.3 附属绿地现状及植物季相景观分析
        5.1.4 森林公园概况及植物季相景观分析
        5.1.5 植物季相景观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5.1.6 福州城市园林绿地植物季相景观设计措施建议
    5.2 其他沿海城市园林绿地植物季相景观变化
        5.2.1 厦门市绿地植物季相景观
        5.2.2 泉州市绿地植物季相景观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福建部分季相植物名录
附录2 福建省部分多季开花植物名录
致谢

四、庄严华贵的朱顶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耦合法的花卉主题公园景观生成策略研究 ——以江苏南京市花卉公园为例[D]. 高寒钰. 东南大学, 2018(05)
  • [2]四川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营造及传承研究[D]. 刘洪志.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8)
  • [3]李瑞年研究[D]. 季海洋. 中央美术学院, 2017(08)
  • [4]植物的象征意义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研究[D]. 龚芷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5]专类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绍兴大小坂湖公园为例[D]. 刘宬. 浙江农林大学, 2014(03)
  • [6]广州帽峰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的季相配置分析研究[D]. 金超.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7]园林植物的文化内涵及其在大学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以南昌地区部分高校为例[D]. 叶鹏飞. 江西财经大学, 2013(S2)
  • [8]滇西南傣族传统服饰色彩研究[D]. 李楠. 北京服装学院, 2012(05)
  • [9]朱顶红的研究进展[J]. 张林,成海钟,周玉珍,娄晓鸣,吕文涛. 江苏农业科学, 2011(05)
  • [10]福建沿海城市园林绿地植物季相景观研究[D]. 危静美.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4)

标签:;  ;  ;  ;  ;  

庄严肃穆的朱顶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