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沙禁牧养草是科尔沁沙路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要措施

封沙禁牧养草是科尔沁沙路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要措施

一、封沙禁牧育草是科尔沁沙地公路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重要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廖承锐[1](2020)在《西藏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特征及经营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作为“世界屋脊”,和地球南极、北极并列,被称为“世界第三极”。西藏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平均海拔超过4000m,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而敏感,易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影响。雅鲁藏布江中部流域是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中心,由于地表沙物质丰富、气候干冷多风、植被稀疏低矮等,季节性的风沙灾害,给城镇生活和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植被恢复是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升区域生态防护功能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中,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是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治理的两种重要途径,也是林草资源资产增值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以西藏高原河谷沙地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试验,从样方、样带和区域三个尺度,揭示了人工恢复模式下,不同沙地类型、沙障处理及海拔梯度下植被结构、物种多样性与生境因子变化的关系;首次在高寒沙地上,通过地面激光扫描技术(TLS),从植被水平覆盖和垂直结构的角度,揭示了自然恢复模式下群落结构及空间分布随地形/微地形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恢复模式下沙地典型群落的植被与土壤的关系,阐明了植被恢复模式对植被和土壤变化的影响,进一步完善了西藏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西藏高原河谷沙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沙地类型人工恢复模式下的植被恢复特征存在极大差异。在河滩、河岸和山坡三种不同沙地类型的植被恢复试验中,共有14种植物种存活,不同沙地类型间的植株生长具有不同的特点。综合各植物种组成和生长特征,在河滩流动沙地上,籽蒿的重要值可达25%,生长最好;在河岸流动沙地上,藏白蒿和藏沙蒿的重要值分别为28%和16%,生长状况最优;而在山坡流动沙地上,拉萨狗娃花、花棒和藏沙蒿的长势最好。这些植物种均可以考虑作为植被恢复初期的适生植物种,在不同沙地类型的植被恢复过程中作为最优选择。山坡流动沙地不同海拔的植被恢复过程中,植株生长和土壤质量得到了改善。从先锋期(2011)到发展期(2017),随着植被盖度和高度的显着提高,其对土壤性质的改善极为明显,主要的土壤颗粒组成从中细砂变为了极细砂。在发展期,植株生长以中坡为优,pH值与株高呈显着正相关。沙障处理在人工恢复模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沙障处理下的植被恢复效果不同。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秸秆沙障更有利于植株生长;而石方格及塑料方格的铺设能够提高物种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增强沙地植被恢复潜力。(2)砂生槐群落的自然恢复成效显着。在不同地形条件下,冲积扇中部的个体生长最高。株高和冠幅投影面积呈显着正相关(p<0.01),而株高和海拔、坡度均显着相关(r分别为0.167和0.145,p<0.01)。随着海拔的升高,砂生槐种群的分布密度呈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减小的趋势。在海拔为3593-3643 m,坡度为20°~25°的西南坡,其生境条件最有利于砂生槐种群的生长和分布。(3)在0-20 cm土层上,自然恢复模式下的砂生槐灌丛和长芒草草地的粉砂含量较大,分别为50.77%和62.16%,高于人工恢复模式下的柳树林和藏沙蒿灌丛。四种植被恢复模式中,长芒草草地粉砂含量最高,土壤容重最低。在0-20 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差异不显着,而在20-40 cm土层中,不同模式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依次为:长芒草草地(23.37 g·kg-1)>砂生槐灌丛(17.42 g·kg-1)>藏沙蒿灌丛(14.85 g·kg-1)>柳树林(8.43 g·kg-1)。藏沙蒿灌丛的铵态氮含量高于其它植被恢复模式,因此,在沙地植被恢复模式中,自然恢复模式对于土地退化的防治而言至关重要,应以自然恢复为主,并与人工恢复相结合。沙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叶片全碳、氮、磷与土壤容重、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显着正相关。(4)根据高寒河谷沙地恢复不同沙地类型的植被特征变化采取相应的经营对策。在河滩沙地上,良好的水、气条件有利于乔、灌、草相结合的沿江(河)防风固沙体系的构建,同时,应注重沙障等地面措施的实施;在河岸沙地上,植被恢复模式应贯彻“以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针,自然恢复以围栏封育为主,辅以适生灌丛的补种及飞播种草固沙等人工恢复措施;在山坡沙地上,人工恢复采用沿等高线人工脚踩回头撒播的植被种植方法,在构建完整的恢复体系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形因子的影响,同时,应严格执行围栏封育和禁牧措施。并且,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的过程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保障体系的完善。

王迪[2](2020)在《《内蒙古日报》防沙治沙报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荒漠化防治对人类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建国至今,中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荒漠化防治取得了显着成效,内蒙古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更是为国际社会治理环境生态提供了中国的经验和智慧。舆论宣传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近些年媒体对防沙治沙的新闻报道不计其数,本文选取内蒙古的党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建国以来至今《内蒙古日报》防沙治沙报道的新闻框架进行分阶段研究。探索《内蒙古日报》不同阶段的防沙治沙报道框架,并指出框架变化的原因,总结《内蒙古日报》防沙治沙报道的经验,为其他主流媒体做好防沙治沙报道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建国以来《内蒙古日报》防沙治沙报道可以被区分为1949-1999年的“浅绿色”框架和2000年至今的“深绿色”框架。报道框架出现变化的原因主要为新闻报道理念的转变,生态环境治理提上日程,党报使命决定框架基调。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防沙治沙报道:第一、练“笔力”:讲好生态故事,提高新闻可读性;第二、练“脑力”:增强新闻策划能力,丰富报道形式;第三、练“眼力”:挖掘防沙治沙典型,提升新闻价值;第四、练“脚力”:深入群众,深入治沙一线。

马冬梅[3](2020)在《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立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统筹山水林湖草系统治理,可见草原治理问题已经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推进草原生态治理,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尽管国家通过实行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草原生态建设工程等方式促进草原生态呈现局部好转态势,但是整体恶化问题仍在继续,草原生态治理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因此,当前中国草原生态破坏、草场沙化退化等问题亟待关注和解决。通辽市是典型的草原生态破坏严重地区之一,担负着中国北疆重要生态保护屏障的作用,解决草原生态治理问题已经成为通辽市的首要任务。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草原生态治理,研究地点选取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以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概况,展开问卷设计并拟定访谈提纲,以获取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促进对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的现实情况进行系统性的了解,有助于探索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1章是绪论。首先是阐述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和国外关于草原生态治理的研究现状,然后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构思本研究总体思路和研究方法,明确本研究的主体内容,并指出该内容可能存在的创新点。第2章是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界定本研究涉及的两个核心概念,即生态治理和草原生态治理,通过对治理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进行整理与总结,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3章是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现状分析。主要包括治理概况和治理成效两部分内容,治理概况部分,分别从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方式、治理举措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治理成效基于对治理概况研究,主要体现在多元治理格局初步形成、草原沙化速度有效遏制、草原监管力度不断加大、草原火灾预防日益增强。第4章是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现存的问题及其成因。首先是实地调查,依次从调查问卷设计、问卷发放与回收、信度效度分析、样本统计分析进行详细阐述,实地调查是为探索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当前的需求点。然后是现存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公众被动参与治理,政府治理职责缺位,生态政策执行不力,生态项目落实不到位,生态资金投入不足。最后是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公众参与认知不足,政府治理理念认识滞后,执法人员综合素质不足,项目主管部门协调困难,草原生态资金来源单一。通过对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现存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便于后续针对现存问题提出更具有效的对策。第5章是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的对策建议。针对为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现存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主要包括提升公众参与认知,推动政府治理理念更新,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完善主管部门协调机制,着力构建多元筹资渠道。第6章是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得出本研究的研究结论,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对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提出展望。

丁雪[4](2018)在《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世界最为棘手的生态-经济-社会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会引起土地退化、土壤质量下降、植被覆盖率降低、沙尘等灾害性天气问题,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荒漠化第二大省区,近年来,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是目前荒漠化治理成效最为显着的地区,但部分地区荒漠化形式依然十分严峻。土地荒漠化的驱动力研究是荒漠化研究的基础,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是荒漠化逆转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内蒙古自治区幅员辽阔,荒漠分布较广,根据地理区划及荒漠形成特点划分不同沙区,从沙区尺度出发,探寻不同沙区荒漠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对于荒漠化的治理及荒漠化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能够定量分析各荒漠化驱动因素在不同沙区的显着性。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为研究对象,以1985-2015年作为研究时点,综合运用数学模型、ArcGIS、SPSS等技术,系统剖析研究时点下不同沙区土地荒漠化变动数量及变动方向,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各地区荒漠变化主要驱动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沙治沙意见及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内蒙古境内各沙区荒漠化时空变化具有显着的空间异质性。在时间尺度上,内蒙古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从1985年的55.52万km2增加至2015年的62.46万km2,但荒漠化逆转面积大于发展面积,其中,荒漠化内部不同等级间荒漠逆转面积高达11.24万km2。荒漠化土地的逆转与发展均以相邻等级间的变化为主,以草地的荒漠化、各级荒漠逆转为草地的变动面积最大。在空间尺度上,荒漠化总体的重要度下降,逆转区域集中于鄂尔多斯、乌兰察布、阿拉善等沙区,发展区域集中于浑善达克沙区、呼伦贝尔沙区西部。(2)土地荒漠化逆转与发展主要受降水、日照、温度、风、城镇化水平、耕地发展水平、饲养地均牲畜数量、人工造林面积等因素驱动。研究结果表明,各沙区荒漠化驱动因素有所不同。呼伦贝尔沙区荒漠化发展主要受降雨量、人工造林面积、农作物耕作面积驱动,浑善达克沙区荒漠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为风。科尔沁沙区荒漠化变动的主要驱动力为降雨及地均牲畜数量。察哈尔沙区荒漠化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为降雨及日照水平。乌兰察布、内蒙后山、河套平原三个相毗邻的沙区荒漠化的主要驱动力均为降雨及人工造林。土默特沙区荒漠化的主要驱动力是降雨,阿拉善沙区荒漠化的驱动力除降雨外,还包括日照及温度。鄂尔多斯全区荒漠化逆转主要受人工造林、城镇化、牲畜畜养的驱动。(3)在土地荒漠化治理方面,研究区当前已经实行了封山育林、育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防沙治沙等系列措施。但浑善达克、呼伦贝尔西部等沙区荒漠化现象依然十分严峻,未来荒漠化治理应充分借鉴鄂尔多斯等地的治沙经验,在秉持飞播造林、穿沙公路、以水治沙、产业治沙等防沙治沙措施的基础上,注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寻求林沙产业发展,研发高端沙利用技术、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实现管沙用沙,不断提升沙产业产品附加值,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王黎黎[5](2016)在《盐池县封育条件下草地生态环境演变态势及草场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禁牧封育是为我国最重要的生态保护措施之一,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通过退耕还林和禁牧封育,有效的遏制了草原退化沙化,为各种牧草的生长提供了生境及休养生息的条件,促使草原植被较快恢复,实现草原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本文结合国家荒漠化定位监测项目,以全国荒漠化定位监测站、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沙质荒漠化强烈发展地区之一宁夏盐池县为例,从生态学和利用的角度,通过地面样地调查与宏观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封育措施下植物群落的演替态势、土壤质地的变化特征以及草地的健康状况,试图找到沙化草地植被的最佳恢复方式,探讨草场的生态管理模式,解决生态保护与经济生产间的冲突问题,为沙化草地植被恢复及草场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阶段性成果如下:(1)研究区内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其中多年生草本占大多数,灌木、半灌木最少。从科属组成来看,豆科植物和菊科植物占主要地位,其次为禾本科、藜科。运用TWINSPAN等级分类将研究区在4级水平上划分为7个群落类型。(2)对宁夏盐池县自然地带沙地植被演替的研究表明,一般正向演替序列为:一年生草本短命先锋植物→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半灌木、灌木。退耕还林地、天然草地和翻耕区正处于以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为主要优势种的正向演替阶段;新封育区和半封育区正处于以半灌木、灌木和多年生草本为主要优势种的正向演替阶段;而老封育区呈现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种的逆向演替趋势。在植物群落的正向演替过程中,群落中物种的生态位宽度趋于均匀化。(3)对带状翻耕区内植被恢复状况研究表明,翻耕能够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群落均匀度,但这种作用并不显着,在植被盖度和生物量方面,翻耕区的数值波动很大,并没有明显的提高,群落稳定性较差,翻耕区内土壤含水量较低,养分含量很少。所以,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带状翻耕对于盐池草场来说,并不是一种很好的恢复方式。(4)研究区土壤贫瘠,土壤养分状况非常差,土壤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很低。放牧等干扰主要影响了土壤表层的理化性质。不同深度土层土壤含水量都是半封育区最高。干扰梯度的不同对速效养分的影响规律比较明显,基本上是干扰越大养分含量越低。(5)选取多种对草地生态系统影响较大的因子对盐池县的草地进行健康等级划分,优等草地占全部草地面积的0.39%,中等占60.18%,劣等占39.43%。单位优等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6286.98元/hm2·a,中等草地为3627.41元/hm2·a,劣等草地为2179.32元/hm2·a。2014年盐池县草地生态系统的总服务价值为1375.79×106元。(6)封育措施对植被恢复的作用效果明显。它能够保护植被免受人畜干扰,为植被提供良好的休养生息的条件,提高群落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从而促进群落恢复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从盐池县植被覆盖图中也可以看出,2002年采取全县禁牧措施后,2003、2004年植被覆盖度明显增加。但长时间的完全封育并不利于植被的恢复。随着封育时间的延长,封育区内地表生物结皮形成并逐渐增厚,不仅与植物争水争肥,还直接影响了水分的入渗,从而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完全封育的最佳年限为8年左右。考虑到盐池县的生态脆弱性,建议对草地进行分级管理。劣等草地继续实行退耕还林以及禁牧封育等植被恢复措施,对中等草地和优等草地实行季节性放牧或轮牧等方式利用,经济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妥协点为地上生物量的35%。(7)在禁牧政策下,抑制偷牧现象最好的办法是加大监管力度与惩罚强度的同时,提高牧民的长期禁牧收益,当禁牧后的收益等于偷牧的短期收益时,即使政府不监管牧民也不会偷牧。建议采用轮牧、季节性放牧政策与禁牧补贴政策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牧民在禁牧政策下的收益。

胡小龙[6](2011)在《内蒙古多伦县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研究》文中提出内蒙古多伦县位于浑善达克沙地南段,是我国北方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带之一。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该区风蚀沙化、水土流失加剧,草牧场严重退化。本文采用野外调查监测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方法,通过对2001年至2009年多伦地区的植被、沙尘暴、地表风蚀特征、土壤水分以及社会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不同人工措施对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效果,主要结论如下:(1)多伦县植物种类的丰富度较高,有种子植物75科258属544种。其中食用植物共有58科、121属、192种;药用植物共有69科、164属、282种;防护及观赏植物共有22科、35属、50种;工业用植物共有15科、31属、38种。如果能够科学栽培繁殖并加以合理开发利用,即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又能够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2)多伦县通过近十年的生态建设,使得沙尘暴天气的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均呈现下降趋势。同时,沙丘各年度的平均蚀积量逐年下降,流动沙丘向半固定、固定沙丘转化。(3)从沙粒粒径的空间异质性来看,灌丛的冠幅越大,越有利于风蚀中细沙、极细沙和粉沙的截留,而灌丛的高度对沙粒粒径的百分含量影响不大;土壤5-10cm表层的含水量受植被覆盖的影响较大,有人工措施的草地的土壤含水量远高于无人工措施的天然草地和未围封沙地;沙地营造乔木人工林对林下的土壤养分无明显影响。(4)围栏封育是恢复退化草地的有效手段之一,围封区内多以多年生植物为主,植物群落稳定,且草层高度、植被盖度和生物量均高于围栏外。人工植被重建使沙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随着人工植被林龄的增长,区域内植物种类增加。不同固沙年限植物群落特征的变化直接影响固沙区的土壤含水量,随着植物群落逐渐变为稳定,植株密度、植被盖度等指标明显增大,使得土壤的蒸发量降低,土壤表层含水量相对增加。(5)多伦县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经济政策性因子和人口因子。未利用土地、耕地转向了草地、林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表明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围栏禁牧等一系列生态恢复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使退化草地的风蚀沙化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阿力木江[7](2009)在《新疆沙质荒漠化防治区划及分区防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疆地处内陆干旱区,有着我国三分之二的沙漠面积和约43.30万km2的沙漠化土地,是我国沙质荒漠化(以下简称沙漠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也是世界上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疆许多县市大风、沙尘暴、扬沙、浮尘等灾害性天气频繁,耕地、草场、林地、居民点、道路等经常遭受风沙侵袭。沙漠化严重威胁和制约着新疆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并且危及我国东部地区环境质量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沙漠化防治区划作为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对于科学指导沙区的防沙治沙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科研工作者陆续开展了一些这方面或类似这方面的工作。截止目前,也已有一些工作对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域的划分有所涉及,但大都比较粗略或不够系统、全面,针对新疆的专门的、较详细的沙漠化防治区划尚未见到。本文针对新疆沙质荒漠化成因的复杂性、类型的多样性、分布的广泛性、危害的严重性和防治的紧迫性,在科学分析新疆沙漠化发生条件和发展现状的空间分异规律并借鉴已有相关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新疆的沙漠化防治区划。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采用三级区划系统。其中一级区的区划,为与全国的防沙治沙治理区划相衔接,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中位于新疆的两个治理亚区作为本区划的一级分区,仅对分区名称作必要的调整。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二级和三级区的划分。鉴于新疆幅员广阔,各地貌区域沙漠化发生发展条件差异显着,为便于成果应用,二级区划主要依据大地貌单元进行划分。三级区划是在二级区划的基础上,根据中小自然地理单元、沙漠化成因、土地覆被类型、沙漠植被覆盖状况、风沙活动特征及危害状况、沙漠化防治难易程度、沙漠化防治对策一致性等多种因子中某一项或多项因子的差异进行划定。为定量(或半定量)反映这些差异以便于划区,经过分析和对比筛选,并考虑到资料可获取性,选取了沙尘天气指数(由年沙尘暴日数和年扬沙日数合并后分级生成)、土地覆被指数(由土地覆被类型和大地貌类型合并后赋指生成)、植被盖度指数(由NDVI值分级生成)、大风指数(由年大风日数分级生成)、海拔高程指数(由海拔高程分级生成)等五项因子作为三级区划的指标。然后,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支持下将这些指数通过指数和法模型生成沙漠化综合评级指数。根据综合评级指数及主导因子的差异,并参考自然地理单元界线、(非山地区)雨养植被界线、县级行政区划界线、耕居地人口密度(县域人口总数除以县域耕地、园地与居民点三者面积之和)、人口耕居地比重和(县域人口占全疆人口的比例与县域耕居地占全疆耕居地的比例之和)等辅助因子,划定各三级区划单位及其界线。经过上述区划过程,最终将全疆划分为2个一级区,7个二级区和22个三级区。论文最后归纳和提出了适用于新疆的生物、非生物防治技术及22项专项和综合性技术与模式,并针对各防治区的具体特点,分别提出了适用的防治技术与模式,主要包括封禁技术、封育技术、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节水灌溉造林模式、林农间作、特色药用植物种植模式等。

胡兵辉[8](2009)在《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及其时序测度》文中提出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毛乌素沙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也是农业与畜牧业交错、耦合发展的典型区域。由于处在森林-草原-荒漠的“生态应力带”上,加上植被覆盖度低、土壤组成物质疏松以及易受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具有典型的生态脆弱性,系统的敏感性强、稳定性差,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活动极易造成生态系统环境的迅速退化。因此,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重点选择毛乌素沙地偏农区的榆阳区与偏牧区的乌审旗为比较研究对象,在近50a的时间尺度上,在区域、县域和户域研究的空间尺度上,运用区域调研与试验验证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动态评价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及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耦合原理与机制、耦合环境、耦合效应及耦合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模式体系及其稳健发展的长效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毛乌素沙地草地、绿洲、荒漠在没有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之前,是通过水资源分布及其可利用性的联系而形成的一个自然耦合生态系统。在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基础上进行的农业社会经济活动对大系统的干扰,促进了各农业子系统之间能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交换与循环,从而使其农牧业系统、农产品加工业系统及与外界系统实现了多途径耦合。同时,理想的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格局,应当打破行政割据,形成半包庇式系统耦合带谱,带谱沿线有“陶乐-银川-永宁-灵武-盐池-定边-靖边-横山-榆阳-神木-府谷等”主要城市群,起着极其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2)在近50a里,毛乌素沙地气候逐渐趋于暖湿化,年内光温水等相对匹配,当地应在适当发展夏粮作物的同时,大力发展人工牧草种植,充分利用夏秋气候资源集中的优势。研究发现,沙地东南缘的6县、区均为牧草的适宜生长区,其中神木(B,0.82)适宜程度最高,定边(B,0.57)最低;热量资源和光照资源均属丰富,水分资源普遍缺乏,定边(S水,0.39)缺乏最严重;带内各县、区气候资源量一般,光、热、水匹配较差,资源利用率有差异,相比神木(K,0.77)最高;气候功能评价结果的大小顺序:神木>府谷>靖边>榆阳=横山>定边,总体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走向;水分是整个毛乌素沙地气候功能发挥的主要限制因子。(3)人地关系矛盾突出是毛乌素沙地沙漠化的内在根源和决定因素,是沙漠化的直接动力,但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讲,该区的土地沙漠化都处于整体逆转的阶段。研究发现,近58a在沙漠化的自然因子和社会因子中,耕地面积、蒸发量和大风日数对榆阳区沙漠化的影响较对乌审旗大,而农牧业人口数量、牲畜数量和降水量对乌审旗沙漠化的影响较对榆阳区大,农牧业人口数量是对两地沙漠化影响均最大的重要因子;人为因子对两地土地沙漠化作用力的合力是持续增加的,且乌审旗人为因子对沙漠化的贡献率大于榆阳区,人为因子是两地导致沙漠化的主要作用力;乌审旗沙漠化因子综合影响大于榆阳区,从长远看,乌审旗沙漠化发展驱动力强,沙漠化可能性较榆阳区大。(4)区域土壤水分结构特征是毛乌素沙地景观形成的本底要素。从田间景观尺度看,裸地比作物地日蒸发量和年蒸发量都大,受干沙层影响,裸地仅呈单峰曲线变化;作物地生育期内土壤水分含量存在剧烈变化层,且裸地水分保有量较作物地为好;农田水分渗漏量约为141.25mm,玉米与马铃薯的作物蒸腾量约为175.3mm与183.91mm,而农田实际蒸散量即作物耗水量约分别为306.48mm与303.29mm。从农业产业结构看,榆阳区种植业是主导产业,而畜牧业是最具发展潜势的产业,应处理好种植业与畜牧业协调发展的关系,适当控制其规模与结构,注意发展草食畜牧业,减少耗粮型生猪生产对粮食生产的压力;乌审旗种植业和畜牧业均处于发展期,畜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应加大畜群品种改良优化,提高饲草料的转化利用率,可适当发展特种养殖业;榆阳区和乌审旗林业、渔业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5)受重大生态工程(退耕还林)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榆阳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表现为:林地和牧草地是总价值的主要构成,且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服务价值均表现为急剧变化期和平缓变化期的阶段性特征;林地、园地、交通地及总价值依时间序列从快速增加至缓慢增长方向演变,耕地、牧草地、未利用地价值依时间序列从快速减少至缓慢减退方向演变;退耕还林工程前后系统总价值增加了0.19×109元,单位面积增加值为254元;价值增加的乡镇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北部两片,而减少的主要在中部和西部连片,且各乡镇价值及其单位面积价值的分布具有北部风沙草滩区大,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小的特点。(6)在近27a中,粮食生产在榆阳区初级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牧草始终是乌审旗初级生产力的最主要部分,说明两地偏农型和偏牧型农牧耦合发展模式的特点;榆阳区有以耗粮型生猪、禽类生产为主的势头,乌审旗有以节粮型草食动物生产为主的势头;榆阳区农牧系统比乌审旗较为开放,其与外界的能流、物流、信息流交换较频繁,系统调控力度大,产出高;榆阳区种植业与畜牧业之间的能值转换率较高,畜牧业内部品种结构也较合理,品种的更新换代较快,其系统耦合度较高,而乌审旗发展系统耦合的潜势巨大。(7)毛乌素沙地偏农区偏重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投入,而偏牧区偏重可更新有机能投入。模式Ⅱ(榆阳区偏农型典型农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模式)在农、牧户经营层面,更具有竞争力和优势,其经济效益较模式Ⅰ(乌审旗偏牧型典型牧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模式)为好,且经济发展程度和农牧业集约化程度高,对环境依赖性小,系统的自我控制和调节反馈能力强,有较强自稳定性,抗外界干扰能力也较模式Ⅰ强,故应防止产业无序竞争和过度开发,同时由于其长期处于较高的环境负荷力下,系统有可能产生不可逆转的功能退化或丧失。模式Ⅰ和模式Ⅱ的可持续性指数均属消费型生态经济系统范畴,模式Ⅰ的可持续性较好,且优化调控空间较大,农牧耦合潜势尚待发挥。(8)近27a榆阳区和乌审旗早期的发展主要是依靠消耗REn(资源环境)承载力为代价的,在人口基数还不是很大的有利条件下,脆弱的生态环境、有限的资源以及滞后的SE(社会经济)很难形成良好的系统协调发展态势,且不损害REn承载力的发展模式又面临技术、资金和市场的多重约束。随着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榆阳区和乌审旗的SE发展度、REn承载力及SEREn(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度基本上均沿时间序列增加,SE与REn协调发展的类型也均逐渐趋于更高水平,农牧业产业结构也逐渐由以资源环境消耗为主的资源密集型向以资金、科技利用为主的技术密集型转变。受人类活动强度与农业生态系统开放性的影响,两地SEREn的承载力和发展度产生了相应时序演变特征,使得SE与REn协调发展状况也发生相应变化。(9)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的改良优化必须着眼系统功能的有效化,协调处理好系统内的农业与畜牧业、农业与林业、农业与能源开发工业的关系,积极搭建以防护型生态结构、节水型种植结构、稳定型畜牧结构和效益型农业产业结构为中心内容的脆弱性耦合农业生态系统优化模式体系,并加强模式之间的互补、协调与整合。同时,农牧结合是系统的结构特征,农牧矛盾高度紧张是系统的功能特征,构建稳定、安全的农牧系统耦合结构是实现毛乌素沙地脆弱农业生态系统稳健发展的核心问题。

张文军[9](2008)在《科尔沁沙地活沙障植被及土壤恢复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防沙治沙工程的实施,在治理和改善沙区生态环境的同时,形成了大规模的人工植被,也培育了大量的沙区生物质资源。近年来,人工植被出现了大面积退化和死亡的现象,直接影响着人工植被效益的持续发挥。因此,加强人工植被的管理与利用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本研究以目前在科尔沁沙地广泛应用的活沙障治理流动沙丘形成的人工植被为研究对象,以现代植被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其植被和土壤的恢复效应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旨在全面掌握其动态规律和恢复效应,为活沙障技术的进一步应用以及制定科学的活沙障植被管理与利用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得出如下结论:(1)在流动沙丘上建植黄柳(Salix gordejevi)+羊柴(Hedysarum fruticosum)的网格(4×4m)式植物活沙障,能够收到良好的植被恢复效果。形成的沙障群落3a时间植被盖度就可达到24.7%,沙丘处于半固定状态;4a~7a的植被盖度可达到40%~70%,沙丘处于固定状态;3a~7a群落的植物种达到6~10种,生物量(鲜重)达到221.6~531.1kg/m2;5a~7a群落的地表凋落物盖度达到了26%~49%,现存生物量达到了105.9~340.9g/m2。(2)沙障群落在发育初期(4a前),物种单调,结构简单,由建植沙障时人工引入群落的黄柳和羊柴垂直混交构成了群落的网格式水平结构,障间植物分布极少。随着群落的演替,在4a~5a群落中由于羊柴更新苗的出现和草本植物的入侵,障间小群落迅速发育,群落具有多种层片和多层垂直结构,并由网格状水平结构向沙障网格与“障间小群落”交互均衡分布的水平结构演变,植被得到了全面的恢复。黄柳和羊柴在群落中始终发挥着主导的作用,障间小群落的发育形成,导致群落结构质的变化。灌木层片、半灌木层片和“半灌木更新层片”(主要物种)位于沙障群落中不同的水平空间上,其盖度和生物量在水平空间上重叠较少,任何一方的波动对群落的结构、稳定性及其功能和效益的发挥都具有重要的影响。(3)4a~5a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群落结构变化剧烈,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立枯生物量,半灌木层片(羊柴)的盖度和生物量也大幅下降,群落开始进入衰退阶段。表明群落一方面向着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复杂化的方向演替,另一方面群落处于不稳定的发育阶段。(4)沙障群落土壤种子库也得到了初步的恢复,3a~7a群落的土壤种子库物种数量为3~6种,以禾本科和菊科的一、二年生植物为主;种子密度为33~694粒/m2,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之间存在着中等程度的相似性,7a群落土壤种子库的物种数和种子密度的水平低于科尔沁沙地半固定沙丘土壤种子库的水平。(5)沙障群落根系生物量迅速恢复,3a~7a群落根系生物量达到49.31~230.88g/m2;根系生物量结构中,细根比普遍较高,为0.5394~0.8145,反映出根系生长比较旺盛,土壤的环境条件相对适宜;细根比的垂直分布总体上呈浅层化的趋势,有利于对沙区有限降水资源的利用。不同层片植物根系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空间不同,并具有良好的互补性,有利于土壤养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持群落的稳定性。(6)随着沙障群落的发育演替,土壤理化性状也得到了逐步的改善,表现为土壤表层(0~5cm)物理性黏粒含量的增加,0~50cm土层容重增加,总孔隙度降低,非毛管孔隙度升高,速效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增加等。(7)随着沙障群落的进展演替,土壤向着旱化的方向发展。调查期间对照的土壤含水率为3.19%,3a~7a群落含水率逐渐下降,至7a群落下降为1.9%,下降了40.44%。(8)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建植活沙障时在物种选择上要注重适应性强、造林成活率高、生长稳定的物种,并将其配置在沿沙丘等高线(垂直主风方向)上。在建植黄柳+羊柴网格式活沙障时,应当将黄柳布设在沿沙丘等高线(垂直主风方向)上。(9)按照群落结构变化和生态恢复机制制定科学的人工群落经营管理措施,对于维持群落的稳定性及其效益的持续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

包满喜[10](2007)在《内蒙古草原生态重建的哲学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性生态危机,无疑是当今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所谓的生态危机,概括地说,就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实践活动超出生态的自我恢复能力,非规范的污染排放超出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超常规的资源利用超出资源的自我循环路径,导致生态系统结构紊乱,环境有序功能下降,资源利用难以为继,从而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1。而从人类发展历史与现实看,任何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都依赖于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游牧经济是草原游牧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根据地理环境、季节变化和草原承载力等一系列自然地理条件,而做出的适应自然生态环境演化规律的合理选择。生态环境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安居才能乐业,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其他事情都无从谈起,因为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直接危及人类健康乃至生存。因此,确保生态环境安全无疑是最根本的问题。虽说内蒙古草原生态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但由于种种原因草原退化、荒漠化的走势还在继续,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正因如此,我们必须对草原生态退化的原因做全面考察,既要考察历史原因,又要考察现实原因,既要考察生活习俗、观念形态等文化方面的原因,还要考察法律、政策等制度层面的原因,既要考察人为原因,还要考察自然界自身的原因,并对每个原因进行量的分析,以便分清其主次、找出病因,做到对症下药。草原生态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复杂、艰巨的经济和社会工程。天然草原是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也是草地畜牧业生产的基础,良好的草原生态,既是牧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又是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内蒙古草原生态建设是重大的战略问题,是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和谐的重要环节。北方草原带不仅是国家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而且对于保障我国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保护陆地生态环境发挥着多重的生态功能,因此,用好、管好、建设好草原生态以便达到永续利用之目的,对造福当代及子孙后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探究内蒙古草原生态退化、荒漠化成因的基础上,对内蒙古草原生态重建及其相关要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内蒙古草原生态重建的对策建议,意欲让人们了解内蒙古草原生态重建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文章结尾部分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对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重建的经验教训作了哲学分析,对策建议和这部分的写作旨在为政府和职能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二、封沙禁牧育草是科尔沁沙地公路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重要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封沙禁牧育草是科尔沁沙地公路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重要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特征及经营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干旱区植被恢复研究
        1.2.2 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模式研究现状
        1.2.3 植被恢复的群落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1.2.4 地形及土壤因子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野外调查
        2.2.2 群落分析
        2.2.3 土壤与植被样品分析
        2.2.4 雷达数据处理
        2.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不同沙地类型人工恢复模式下植被特征变化
    3.1 三种类型沙地植被恢复特征
        3.1.1 植物种类的差异
        3.1.2 植株生长的差异
        3.1.3 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3.1.4 植被与土壤的关系
        3.1.5 讨论
        3.1.6 小结
    3.2 沙障对沙地植被恢复的影响
        3.2.1 植被种类的差异
        3.2.2 植株生长状况的变化
        3.2.3 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3.2.4 讨论
        3.2.5 小结
    3.3 基于TLS不同海拔植被恢复特征的动态变化
        3.3.1 土壤性质和植株生长的变化
        3.3.2 土壤性质随海拔的变化
        3.3.3 植株生长随海拔的变化
        3.3.4 讨论
        3.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TLS自然恢复模式下砂生槐群落的植被特征变化
    4.1 不同地形土壤状况
        4.1.1 土壤粒度特征
        4.1.2 土壤性质的变化
    4.2 株高分级与个体数量随地形的变化
    4.3 空间分布随微地形的变化
        4.3.1 个体分布随高程的变化
        4.3.2 个体分布随坡度的变化
        4.3.3 个体分布随坡向的变化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恢复模式下高寒河谷典型群落的植被特征研究
    5.1 沙地不同群落间的土壤状况
        5.1.1 土壤物理性质
        5.1.2 土壤养分含量
    5.2 沙地不同优势植物种的植株生长与叶片养分
    5.3 讨论
        5.3.1 植被特征变化对土壤性质的响应
        5.3.2 叶片养分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藏高原沙地植被可持续经营对策
    6.1 植被恢复现状与存在问题
        6.1.1 现状
        6.1.2 存在的问题
    6.2 植被恢复的影响因素
        6.2.1 自然条件
        6.2.2 人为干扰
    6.3 可持续经营对策建议
        6.3.1 对策
        6.3.2 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2)《内蒙古日报》防沙治沙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一、《内蒙古日报》防沙治沙报道框架分析
    (一)1949-1999年的“浅绿色”框架
        1.新闻文本的宏观选择:治沙经验与方法议题和消息体裁为主
        2.新闻文本的中观选择:宏大的国家叙述
        3.新闻文本的微观选择:以晕轮效应为主
        4.小结
    (二)2000年至今的“深绿色”框架
        1.新闻文本的宏观选择:治沙成效议题和通讯体裁为主
        2.新闻文本的中观选择:细微的个人话语
        3.新闻文本的微观选择:强化文本可读性和贴近性
        4.小结
二、《内蒙古日报》防沙治沙报道框架变化原因分析
    (一)新闻报道理念的转变
    (二)生态环境治理提上日程
    (三)党报使命决定框架基调
三、《内蒙古日报》防沙治沙报道经验总结
    (一)练“笔力”:讲好生态故事,提高新闻可读性
    (二)练“脑力”:增强新闻策划能力,丰富报道形式
    (三)练“眼力”:挖掘防沙治沙典型,提升新闻价值
    (四)练“脚力”:深入群众,深入治沙一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生态治理
        2.1.2 草原生态治理
    2.2 理论基础
        2.2.1 治理理论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2.2.3 公共物品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现状分析
    3.1 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概况
        3.1.1 治理主体
        3.1.2 治理对象
        3.1.3 治理方式
        3.1.4 治理举措
    3.2 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成效
        3.2.1 多元治理格局初步形成
        3.2.2 草原沙化速度有效遏制
        3.2.3 草原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3.2.4 草原火灾预防日益增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现存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实地调查
        4.1.1 调查问卷设计
        4.1.2 问卷发放与回收
        4.1.3 信度效度分析
        4.1.4 样本统计分析
    4.2 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现存的问题
        4.2.1 公众被动参与治理
        4.2.2 政府治理职责缺位
        4.2.3 生态政策执行不力
        4.2.4 生态项目落实不到位
        4.2.5 生态资金投入不足
    4.3 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4.3.1 公众参与认知不足
        4.3.2 政府治理理念滞后
        4.3.3 执法人员综合素质不足
        4.3.4 项目主管部门协调困难
        4.3.5 草原生态资金来源单一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的对策建议
    5.1 提升公众参与认知
        5.1.1 提高政策理解能力
        5.1.2 充分调动参与积极性
    5.2 推动政府治理理念更新
        5.2.1 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5.2.2 大力扭转传统政绩观
        5.2.3 重新定位政府治理角色
    5.3 提升执法人员综合素质
        5.3.1 增强执法人员开拓意识
        5.3.2 提高执法人员专业能力
    5.4 完善主管部门协调机制
        5.4.1 加强执法部门沟通
        5.4.2 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5.5 着力构建多元筹资渠道
        5.5.1 加大政府生态资金投入
        5.5.2 充分调动社会资本注入
第6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所发文章

(4)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国情背景
        1.1.2 区域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荒漠化评价研究进展
        1.3.2 荒漠化驱动因素研究进展
        1.3.3 荒漠化防治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研究理论基础
    2.1 荒漠化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准备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社会经济状况
        3.1.3 荒漠化政策与工程
    3.2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3.3 荒漠化程度分等定级
4 土地荒漠化时空演变
    4.1 土地荒漠化时间序列分析
        4.1.1 土地荒漠化覆盖结构分析
        4.1.2 土地荒漠化数量转移特征分析
    4.2 土地荒漠化空间序列分析
        4.2.1 土地荒漠化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4.2.2 土地荒漠化转移图谱分析
5 土地荒漠化驱动因素分析
    5.1 驱动力单因子分析
        5.1.1 自然驱动力
        5.1.2 人文驱动力
    5.2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土地荒漠化驱动力分析
        5.2.1 模型原理
        5.2.2 模型构建
        5.2.3 土地荒漠化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6 土地荒漠化防治问题及建议
    6.1 土地荒漠化治理问题
    6.2 土地荒漠化防治建议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盐池县封育条件下草地生态环境演变态势及草场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草地及草地生态系统的概念
    1.3 草地退化现状
    1.4 沙化草地研究进展
        1.4.1 环境因素对草地沙化的影响
        1.4.2 放牧对草地沙化的影响
        1.4.3 沙化草地植被恢复
    1.5 围栏封育及其对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的作用
        1.5.1 围栏封育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1.5.2 围栏封育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6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研究
        1.6.1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6.2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方法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
        2.1.3 土壤
        2.1.4 植被
        2.1.5 土地资源结构
        2.1.6 水资源
    2.2 盐池县社会经济状况
        2.2.1 人口及社会经济状况
        2.2.2 土地利用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基础资料收集
    3.3 外业调查
        3.3.1 固定样地的布设
        3.3.2 野外植被调查
        3.3.3 土壤调查
    3.4 数据分析处理
        3.4.1 遥感影像的预处理
        3.4.2 重要值的计算
        3.4.3 生态位测度
        3.4.4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3.4.5 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
        3.4.6 稳定性测定方法
        3.4.7 群落相似性计算
    3.5 技术路线
4 封育措施下草地植物群落演变态势
    4.1 物种组成
        4.1.1 植物群落的科属组成
        4.1.2 植物群落生活型组成
        4.1.3 植物的饲用价值
    4.2 植物群落分类
    4.3 植被数量特征分析
    4.4 草地植物群落种群生态位变化
        4.4.1 生态位宽度变化
        4.4.2 生态位重叠度变化
    4.5 主要种群空间分布
    4.6 群落相似性
    4.7 草地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分析
    4.8 草地群落稳定性研究
    4.9 讨论
        4.9.1 降水量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4.9.2 群落数量特征与生物多样性
        4.9.3 群落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
    4.10 小结
5 封育措施下土壤性状研究
    5.1 土壤物理性质
        5.1.1 土壤容重
        5.1.2 土壤含水量
    5.2 土壤养分含量
        5.2.1 土壤氮素含量
        5.2.2 土壤磷素含量
        5.2.3 土壤钾素含量
        5.2.4 土壤有机质含量
    5.3 表层土壤结皮对植被的影响
    5.4 土壤环境因子与植物群落的关系
        5.4.1 土壤环境因子的选择
        5.4.2 植被与土壤环境因子DCCA排序
    5.5 讨论与小结
6 封育措施对植被恢复效果评价
    6.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6.2 评价指标的选择
        6.2.1 基况C的选取
        6.2.2 活力指数V的选取
        6.2.3 组织力指数O的选取
        6.2.4 恢复力指数R的选取
    6.3 指标体系的构建
    6.4 权重的计算
        6.4.1 层次分析法
        6.4.2 熵值法
        6.4.3 综合权重法
    6.5 草地生态系统健康得分计算
    6.6 讨论与小结
7 盐池县草场植被动态变化与管理
    7.1 近十几年盐池县植被覆盖度变化
        7.1.1 样地植被盖度的确定
        7.1.2 植被覆盖度的反演
        7.1.3 盐池县植被覆盖度分析
    7.2 盐池县草地等级划分
        7.2.1 草地范围确定
        7.2.2 草地等级划分
    7.3 盐池县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7.3.1 生态服务价值
        7.3.2 经济生产价值
        7.3.3 不同等级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7.4 生态保护与经济生产间的权衡
        7.4.1 植被盖度和生物量的关系
        7.4.2 不同利用率下草地的服务价值
        7.4.3 草场区别管理模式
    7.5 讨论
        7.5.1 植被恢复的影响因素
        7.5.2 关于禁牧政策政府与牧民间的博弈
    7.6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内蒙古多伦县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土地荒漠化研究
        1.1.1 荒漠化现状
        1.1.2 荒漠化的成因
        1.1.3 荒漠化的防治对策
        1.1.4 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现状、成因
    1.2 生态恢复的研究
        1.2.1 退化草地的恢复措施
        1.2.2 沙地人工林建设
        1.2.3 沙障固沙研究
        1.2.4 沙地植被恢复与人工植被重建技术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文水资源条件
        2.1.5 土壤类型
        2.1.6 植被资源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 行政区划
        2.2.2 人口分布
        2.2.3 经济结构
        2.2.4 历史文化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样点布设
        3.2.2 植被指标测定
        3.2.3 土壤性质测定
        3.2.4 沙尘暴监测数据收集
        3.2.5 风蚀量定位监测
        3.2.6 社会经济数据收集
4 多伦县植被调查与分析
    4.1 天然植物区系划分
    4.2 植物科属种统计分析
    4.3 多伦县植物资源生活型特征
    4.4 多伦县野生植物资源
    4.5 小结
5 沙尘暴变化规律与地表风蚀特征的研究
    5.1 沙尘暴发生变化规律
        5.1.1 多伦县沙尘暴发生年变化规律
        5.1.2 多伦县沙尘暴发生月变化规律
    5.2 地表蚀积量分析
        5.2.1 不同类型沙丘年度平均蚀积量对比分析
        5.2.2 不同类型沙丘风季平均蚀积量对比分析
        5.2.3 不同类型沙丘夏季平均蚀积量对比分析
        5.2.4 同类型沙丘不同季相平均蚀积量对比分析
    5.3 小结
6 植被重建恢复措施对土壤影响的研究
    6.1 土壤粒径沙粒粒径组成的空间异质性及其与灌丛大小和土壤风蚀相关性
    6.2 土壤含水量、降水量、蒸发量
    6.3 不同人工林土壤养分变化及综合评价
    6.4 小结
7 围封造林治理措施对植被影响的研究
    7.1 围封禁牧对草地植被的影响
        7.1.1 植物区系组成变化
        7.1.2 植被特征的分析
    7.2 流动沙丘植被群落组成变化
    7.3 不同类型人工林地植被的变化
        7.3.1 植物组成特征
        7.3.2 植被多样性
    7.4 植被与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7.4.1 植物群落DCCA排序
    7.5 小结
8 社会经济变化的研究
    8.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8.2 经济效益分析
    8.3 小结
9 结论和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新疆沙质荒漠化防治区划及分区防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与关键的科学问题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项目来源和经费支持
第二章 新疆沙漠化形成背景及演变过程
    2.1 新疆沙漠化现状分析
        2.1.1 新疆沙漠化的空间分布格局
        2.1.2 新疆沙漠化的主要形式
        2.1.3 新疆沙漠化的主要危害状况
    2.2 新疆沙漠化形成背景
    2.3 新疆沙漠化演化过程
        2.3.1 新疆沙漠化演化历史
        2.3.2 新疆沙漠化发展趋势
第三章 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研究
    3.1 已有的相关工作简介
    3.2 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的目标、原则及方法
    3.3 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的指标体系
    3.4 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方案
第四章 新疆沙漠化分区防治技术与模式
    4.1 新疆沙漠化防治的指导思想、战略思路与对策
        4.1.1 指导思想
        4.1.2 战略思路与对策
    4.2 新疆沙漠化分区防治技术与模式
        4.2.1 新疆沙漠化防治适用技术与模式
        4.2.2 新疆沙漠化分区适用防治技术与模式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区划成果表格
附录 B 新疆沙漠化适用防治技术与模式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8)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及其时序测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有关概念的进一步澄清
        1.1.1 土地荒漠化与沙漠化有关概念的剖析
        1.1.2 土地沙漠化的分布特点
        1.1.3 沙漠与沙地的分布特点及其属性异同
        1.1.4 “毛乌素沙地”学术称呼的统一化问题
    1.2 生态系统耦合的研究概况
        1.2.1 生态系统耦合理论的研究
        1.2.2 生态系统耦合的研究方法
        1.2.3 生态系统耦合模式与效益的研究
        1.2.4 生态系统耦合研究的发展趋势
    1.3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历程
        1.3.1 基础研究阶段
        1.3.2 整治开发研究阶段
    1.4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思考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创新点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农业生态系统及其耦合的诊断与分析
    2.1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诊断与分析
        2.1.1 毛乌素沙地地理位置及资源
        2.1.2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过渡性
        2.1.3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资源环境本底的脆弱性
        2.1.4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社会经济条件的脆弱性
        2.1.5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自然灾害的频发性
    2.2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诊断与分析
        2.2.1 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基本原理与机制
        2.2.2 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潜力
        2.2.3 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基本类型
        2.2.4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耦合条件
        2.2.5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实现过程
        2.2.6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理想格局
        2.2.7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现实意义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气候特征及其功能定量
    3.1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气候特征
        3.1.1 气温走高与光照充裕
        3.1.2 降水与蒸发同向缓慢趋减
    3.2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气候功能的定量
        3.2.1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3.2.2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其权重确定
        3.2.3 草地畜牧业系统气候要素隶属函数的建立
        3.2.4 草地畜牧业系统的气候指数
        3.2.5 草地畜牧业系统气候功能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的建立
        3.2.6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草地畜牧业系统气候功能综合评价
        3.2.7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草地畜牧业系统气候功能多层次评价
        3.2.8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草地畜牧业系统气候功能定量评价的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土地沙漠化及其因子定量
    4.1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土地沙漠化
        4.1.1 土地沙漠化状况
        4.1.2 土地沙漠化成因
    4.2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土地沙漠化因子定量
        4.2.1 偏农区榆阳区与偏牧区乌审旗概况
        4.2.2 土地沙漠化因子筛选
        4.2.3 土地沙漠化因子的定量分析模型
        4.2.4 土地沙漠化因子影响系数的对比变化
        4.2.5 土地沙漠化人为因子、自然因子及其综合影响系数的变化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其分析
    5.1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微域土壤水分结构
        5.1.1 沙地土壤水分结构试验的布置
        5.1.2 沙地农田水分的测定方法
        5.1.3 沙地农田水分平衡结构的计算方法
        5.1.4 沙地农田水分结构的日变化
        5.1.5 沙地农田水分结构的周年变化
        5.1.6 沙地农田水分结构的垂直变化
        5.1.7 沙地农田储水量的结构变化
        5.1.8 沙地农田水分的平衡结构
    5.2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宏观农业产业结构
        5.2.1 评价指数及方法
        5.2.2 研究区选择
        5.2.3 榆阳区与乌审旗县域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组分优势度
        5.2.4 榆阳区与乌审旗县域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优势度
        5.2.5 榆阳区与乌审旗县域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干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耦合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6.1 研究区选择及数据说明
        6.1.1 研究区概况
        6.1.2 数据说明
    6.2 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方法
        6.2.1 土地利用变化
        6.2.2 生态系统服务
    6.3 县级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效应
        6.3.1 县级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6.3.2 县级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
        6.3.3 县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构成变化
        6.3.4 县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演变
    6.4 乡镇级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效应
        6.4.1 乡镇级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构成
        6.4.2 乡镇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
        6.4.3 乡镇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演变与耦合状况
    7.1 研究数据来源与方法
        7.1.1 数据来源
        7.1.2 能量与能值的研究方法
        7.1.3 农牧系统耦合度
    7.2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演变及分析
        7.2.1 典型县域农牧耦合系统初级生产的能值产出演变与比较分析
        7.2.2 典型县域农牧耦合系统次级生产的能值产出演变与比较分析
    7.3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状况的演变规律
    7.4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发展建议
        7.4.1 榆阳区农牧耦合系统生产力稳健发展的建议
        7.4.2 乌审旗农牧耦合系统生产力持续增进的建议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内农牧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8.1 研究区概况
    8.2 能值分析理论
    8.3 能值分析流程
    8.4 有关能值的计算方法
    8.5 毛乌素沙地县域典型农、牧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产出的对比分析
        8.5.1 能值投入结构的对比分析
        8.5.2 能值产出结构的对比分析
    8.6 毛乌素沙地县域典型农、牧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综合指标的对比分析
        8.6.1 净能值产出率
        8.6.2 能值投资率
        8.6.3 环境负荷力
        8.6.4 能值功率密度
        8.6.5 单位面积生产力
        8.6.6 人均能值用量和人均能值占有量
        8.6.7 系统生产优势度和稳定性指数
        8.6.8 系统可持续性指数
    8.7 毛乌素沙地县域典型农、牧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策略选择
        8.7.1 基于能值分析的偏牧区牧户生态经济系统产业模式优化及发展策略
        8.7.2 基于能值分析的偏农区农户生态经济系统产业模式优化及发展策略
    8.8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REN 协调发展的时序测度
    9.1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REN 协调性理论体系
        9.1.1 SEREn 构成理论
        9.1.2 SEREn 协调机制理论
    9.2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REN 协调发展测度模型构建
        9.2.1 SE 系统发展度与REn 系统承载力评价模型
        9.2.2 SEREn 协调度
        9.2.3 SE 与REn 协调发展的测度模型
        9.2.4 SE 与REn 协调发展基本类型的综合判定法则
    9.3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 与REN 协调发展的时序测度
        9.3.1 SEREn 协调发展测度的指标体系设计
        9.3.2 SEREn 协调发展测度的指标权重
        9.3.3 SEREn 协调发展测度的指标功效系数
        9.3.4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发展度与承载力的时序演变
        9.3.5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 与REn 协调发展度的动态演变
        9.3.6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 与REn 协调发展演变状况的综合判定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优化模式及其稳健机制
    10.1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缺陷
        10.1.1 耦合系统缺陷的内部特征
        10.1.2 耦合系统缺陷的外部特征
    10.2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优化模式体系构建
        10.2.1 防护型生态结构
        10.2.2 节水型种植结构
        10.2.3 稳定型畜牧结构
        10.2.4 效益型农业产业结构
    10.3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稳健发展的长效机制
        10.3.1 政策支持体系
        10.3.2 法规制度支撑体系
        10.3.3 资金保障体系
        10.3.4 技术服务支撑体系
    10.4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结论与讨论
    11.1 结论
    11.2 讨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表

(9)科尔沁沙地活沙障植被及土壤恢复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国内外防沙治沙简史回顾
3 防沙治沙研究综述
    3.1 防沙治沙基本概念
    3.2 防沙治沙基本理论
        3.2.1 风沙运动理论
        3.2.2 恢复生态学理论
        3.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3 防沙治沙基本技术
        3.3.1 流沙固定技术
        3.3.2 沙地植被的保护与恢复技术
        3.3.3 沙地人工植被的重建技术
    3.4 防沙治沙基本模式
    3.5 植物活沙障技术及其相关研究
        3.5.1 植物活沙障技术
        3.5.2 相关研究
4 研究区域概况
    4.1 自然特征概况
        4.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4.1.2 地貌特征
        4.1.3 气候与水文特征
        4.1.4 水资源特征
        4.1.5 土壤特征
        4.1.6 植被特征
    4.2 土地沙漠化概况
        4.2.1 土地沙漠化动态
        4.2.2 土地沙漠化影响因素
        4.2.3 土地沙漠化防治概况
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5.1 研究内容
    5.2 技术路线
    5.3 研究方法
        5.3.1 样地选取
        5.3.2 植被学调查与取样
        5.3.3 土壤取样与理化性状分析
        5.3.4 土壤种子库取样与分析
        5.3.5 根系取样与分析
        5.3.6 数据处理与分析
6 植被恢复效应研究
    6.1 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动态变化
        6.1.1 群落植物种组成及其变化
        6.1.2 群落物种的科属组成及其变化
        6.1.3 群落物种的生活型组成及其变化
        6.1.4 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变化
        6.1.5 小结
    6.2 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
        6.2.1 群落的物种结构及其变化
        6.2.2 群落的垂直结构及其变化
        6.2.3 群落的层片结构及其变化
        6.2.4 群落地表凋落物及其动态变化
        6.2.5 群落的水平结构及其变化
        6.2.6 小结
    6.3 群落土壤种子库及其动态变化
        6.3.1 土壤种子库的植物种类组成与变化
        6.3.2 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密度及其变化
        6.3.3 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相似性
        6.3.4 小结
    6.4 群落根系及其动态变化
        6.4.1 根系生物量结构与动态
        6.4.2 根系生物量的垂直分布与动态
        6.4.3 小结
7 土壤恢复效应研究
    7.1 土壤物理性状变化
        7.1.1 土壤机械组成及其变化
        7.1.2 土壤容重、孔隙度及持水率动态变化
        7.1.3 土壤含水量及其动态变化
    7.2 土壤化学特性变化
        7.2.1 土壤速效氮含量与变化
        7.2.2 土壤速效磷含量与变化
        7.2.3 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变化
        7.2.4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变化
        7.2.5 土壤pH值及其动态变化
    7.3 小结
8 结论、讨论与建议
    8.1 主要研究结论
        8.1.1 植被恢复效应研究结果
        8.1.2 土壤恢复效应研究结果
    8.2 讨论
    8.3 建议
    8.4 本研究特色之处
9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10)内蒙古草原生态重建的哲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目的及研究的意义
    (二)文献简述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三)草原生态重建的概念界定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技术路线
一、内蒙古草原生态退化、荒漠化的界定及内蒙古草原生态退化、荒漠化的成因分析
    (一) 草原生态退化、荒漠化的界定
    (二) 草原生态退化、荒漠化的成因分析
二、内蒙古草原生态重建及其相关要素系统探讨
    (一) 草原生态重建的含义
    (二) 草原生态重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 草原生态重建的可行性分析
三、内蒙古草原生态重建的对策建议和案例研究
    (一) 草原生态重建的对策建议
    (二) 草原生态重建的案例研究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封沙禁牧育草是科尔沁沙地公路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重要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特征及经营对策研究[D]. 廖承锐.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2]《内蒙古日报》防沙治沙报道研究[D]. 王迪.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3]通辽市草原生态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马冬梅. 西南大学, 2020(06)
  • [4]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研究[D]. 丁雪.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5]盐池县封育条件下草地生态环境演变态势及草场管理[D]. 王黎黎.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6]内蒙古多伦县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研究[D]. 胡小龙.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9)
  • [7]新疆沙质荒漠化防治区划及分区防治模式研究[D]. 阿力木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9(01)
  • [8]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及其时序测度[D]. 胡兵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10)
  • [9]科尔沁沙地活沙障植被及土壤恢复效应的研究[D]. 张文军.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6)
  • [10]内蒙古草原生态重建的哲学思考[D]. 包满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封沙禁牧养草是科尔沁沙路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要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