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广南县折土乡壮族农村聚居地现状调查研究

云南省广南县折土乡壮族农村聚居地现状调查研究

一、云南省广南县者兔乡壮族农村聚落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侯天发[1](2021)在《武术之乡广南县民间武术传承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武术之乡是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承地,是传播和普及武术的重要载体,对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具有巨大的示范带动作用。自1991年国家体委发布《关于开展全国“武术之乡”评选活动的通知》以来,全国武术之乡的发展也在不断改革完善。武术之乡对武术各个方面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也毋庸置疑。民间武术是中国原生态的武术,是武术之乡建设的重要基础;反过来,武术之乡是民间武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基地,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如今,全国武术之乡的发展名额也已达100个,目前云南有三个武术之乡分别是红河州个旧市、红河州开远市、文山州广南县。广南县于2015年9月被评为武术之乡,是全国百家武术之乡的一份子,是云南省继个旧市、开远市1996年荣获武术之乡荣誉称号后的第三个武术之乡。广南县民间武术是其创建武术之乡的重要条件,在广南县建设武术之乡的发展中,民间武术资源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是其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将推动和完善广南县民间武术的发展繁荣,同时推进广南县武术事业的发展。本研究以武术之乡广南县民间武术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主要从:武术之乡广南县民间武术的生存发展环境、与民间传统习俗的关系,武术之乡广南县民间武术项目的类型、特征、功能、活动的开展、传承与发展现状以及传承与发展的策略等进行探究。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广南县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境内居住着多达十一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十个,主要以壮族、苗族、彝族、瑶族为主,人口占比达60%以上。各少数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民间武术,经调查研究保留比较完整、传承与发展较好的民间武术主要是壮族、苗族、彝族、瑶族,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2、武术之乡广南县民间武术与传统民间节庆习俗、宗教习俗、舞蹈戏曲等密切相关。3、武术之乡广南县民间武术与武术之乡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民间武术是武术之乡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武术之乡为民间武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4、武术之乡广南县民间武术包括器械套路、拳术套路以及搏斗对抗类项目,其中又以器械套路为主要内容,其套路原始古朴、简短精干,技击技法简单实用。5、武术之乡广南县民间武术的开展依托于民间节庆、宗教、舞蹈戏曲等民间民俗活动,以及武术之乡武术赛事的开展和民间武术培训等。6、武术之乡广南县民间武术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传承人结构的失衡、武术种类内容的流失、传统的传承方式以及群体公众记忆的淡化、在武术之乡建设发展中的不足、组织管理缺乏科学合理性等多方面的问题。7、武术之乡广南县民间武术的传承与发展首先要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加强对民间武术资源的挖掘与整理、建立起民间武术传承与发展的群体意识;其次,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相关的政策为导向,实现自身发展与时代和政策的接轨;最后,借助武术之乡的区位与平台优势,创新宣传与推广方式等推进武术之乡广南县民间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李娜[2](2019)在《民间信仰与生存实践 ——碑格彝族濮拉人的民族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村落、社区为基点,以民族志书写为基础,运用人类学宗教研究的理论视角和彝族宗教研究的成果,通过对云南省开远市碑格乡的彝族濮拉人最具有代表性的三类民间信仰的深入研究,籍此对民间信仰与民众生活加以呈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碑格彝族濮拉人民间信仰的文化内涵、以及这些民间信仰在现代社会如何与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现实结合在一起等问题。首先,濮拉人的自然崇拜与旱作农耕的社会生活。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以及社会生产力极低的条件下,濮拉人对大自然的依赖常把自然界的事物人格化,崇拜着天地日月等各种自然神灵,这些神灵与人们旱作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山区绝大部分仍以旱作农耕作为主要生计来源的濮拉村民来说,土地、阳光、雨水对农作物的生产至关重要,这是他们崇拜天地日月等自然神灵的根源所在。至今濮拉人还保留着传统的祭年和祭龙仪式,仪式中的年树(年神)和龙树(树神)是天地的象征,其整个祭祀过程是人们崇天敬地的仪式反映,同时也是他们旱作农耕社会生活的一种符号表达。从濮拉人的生存状况出发,人们对自然神明的心态和行为可归结为一种民间宗教,其中包含着人与自然互为依存的初步认知和信仰习俗。祭年和祭龙仪式是濮拉人协调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一种生存智慧,其仪式行为背后蕴含的是人们对丰产丰收和人畜增殖的期盼和诉求,同时也是辛勤耕作的濮拉人对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其次,濮拉人的祖灵崇拜与父系血缘的延续。濮拉人的祖灵崇拜建立在父母灵魂不灭的信念基础之上,人们认为父母生前是世上对自己最关怀的人,死后必定会处处保佑着自己的子孙。基于这样的观念,濮拉人产生了一套严密的丧葬仪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一,葬礼具有随地点、状态、身份变化的过渡意涵。其二,葬礼中的象征符号承载着濮拉人的历史信息,是人们族群记忆的重要体现。其三,葬礼中仪式主体的性别分工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主家男性成员在整个仪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以死者儿子为主体的仪式行为,还是葬礼中实质性的礼物流动,都在发挥着维系父系血缘社会结构的文化功能。另从家族的外部来看,葬礼中村民们的相帮互助多以男性家长的名义进行,由此也强化各父系血缘家族与社区的整合,增强了村寨社区的凝聚力。在祖灵的关照下,父系血缘纽带是维持濮拉家庭、家族乃至村落社会运转的内部机制。最后,濮拉人的鬼魂信仰与疾病治疗的抉择。鬼魂在碑格濮拉人的疾病观念居于主导地位。濮拉人鬼与魂的区别是,魂指活人,鬼指死人;如果魂离开了人体,人就要生病;如果鬼附着在活人身上,人也要生病。为解除疾病带来的困扰,濮拉人叫魂和驱鬼仪式一直盛行不衰,这种需求使通过驱除鬼魂为人治病的仪式专家(贝玛和锁斋)应运而生。日常生活中,濮拉人遇到身体不适,请贝玛和锁斋治病是他们疾病治疗的首选,在其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人们才会去医院就医,对传统治疗的依赖反映出他们对地方知识和信仰体系的认同,这也是濮拉人求医行为背后的文化逻辑。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濮拉人在依赖传统治疗的同时,并没有对现代医疗拒而远之,而是将两者相辅相成、并行不悖,在“神药两解”中交替选择是人们在解决生命困扰的疾病治疗实践中发展出来的较为明智的抉择方式。

刘志宏[3](2019)在《大众传播背景下的富宁坡芽歌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大众传播背景下,当代少数民族社会文化正在以一种快速、崭新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原有社会系统构建的民族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民族文化边界正不断消解,传统文化的存续与发展受到严峻挑战。本文在艺术人类学、音乐人类学、音乐传播学的视野下,基于对云南省富宁县壮族坡芽歌书传播情况的田野调查,全面阐述坡芽歌书当下的传播现状,并深入揭示其传播的现代性特征。全文从坡芽歌书传播的地理历史文化背景、传播情景、传播媒介和传播主体四个层面进行分析。第一章从坡芽歌书传播的不同场景,分生产生活、传统节庆、舞台表演三个方面,展示坡芽歌书在不同空间场景的传播中,其生存场域和传播形态发生的转化和变迁,内植于民族群体的文化要素也受到影响并出现显着变化。第二章,传播媒介在坡芽歌书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传统较封闭的农业社会,坡芽歌书传播媒介单一,传播效果有限,随着当下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传播媒介呈现出媒介不断更新迭代、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融合发展的趋势,为坡芽歌书延续生命力提供了载体。第三章,传统社会中坡芽歌书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主要是壮民族本身,在大众传播背景下,不同的群体在各种动因驱使下参与传播,使得民间音乐的传播形成了混同构成的民间音乐传播群体。第四章,对坡芽歌书传播进行总结,认为在当下民族音乐传播中传播媒介的变迁和融合发展是必然的趋势,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融合的力量,扩大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活动空间。其次,民间艺术的传播,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艺术符号和符码价值的传播,如何使民族音乐在当下传播背景下能被受众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重塑民间音乐的地位,不断的引领民众和学者对文化自觉的唤醒,在大众传播背景下寻求中国民间音乐的话语权,也是当下民族音乐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新课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民间音乐的传播作为观察的主要角度并对其传承发展进行思考,分析传播要素的对民间音乐发展的影响,以期从不同的视角探索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之间延续、变迁和更新的关系,以及民间音乐传承发展的新视野。

谭晓霞[4](2019)在《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的保护与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是2006年5月由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的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本文聚焦云南省文山州的壮族和彝族传承铜鼓舞的实践活动,对三个国家级传承人所生活的广南县那洒镇贵马村(壮族村)、富宁县板仑乡龙中村(彝族村)以及麻栗坡县董干镇城寨村(彝族村)等三个民族村寨进行深入的人类学考察,呈现这一传统文化事项在社会飞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由单一的自然传承向多元的社会传承、学校传承过渡,深入分析以政府主导的保护传承机制实施的基本状况及面临的问题,从文化生态的角度探讨历史发展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逻辑与创新机制。铜鼓舞是中国最古老的舞种之一,长期流传于中国西南彝族、苗族、壮族、瑶族、水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而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境内,主要流传于广南县、麻栗坡县、富宁县的壮族侬支系与沙支系以及彝族黑倮、白倮、花倮、高裤脚倮、白汉彝、白花彝等支系,是节日民俗仪式或是丧葬祭祀仪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铜鼓舞是以击打铜鼓而舞为特征的中国民间舞蹈。早在公元4世纪之前,铜鼓就已经出现在青铜器所雕铸的乐舞场面之中。铜鼓舞即是在铜鼓从炊具——礼器——乐器的社会生命演变过程中的衍生物,是一种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艺术表达形式。铜鼓舞传达了人与铜鼓之间、人与神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祭祀礼仪中兼为法器和礼器的铜鼓逐渐演化成为祭祀礼仪之后舞之蹈之的伴奏乐器,铜鼓舞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今天,铜鼓舞主要流传于文山壮族、彝族的许多村寨中。随着文化生态的变化,铜鼓舞的巫术祭祀含义逐渐丧失,取而代之的是娱乐功能的不断强化。许多地方的铜鼓舞趋于消失。为了使铜鼓舞能够以活形态得以保护与传承,铜鼓舞与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事实上,与大多数传统文化事项一样,铜鼓舞之所以能够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方面反应了其本身所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另一方面却也恰恰反应了其生存的文化生态是令人担忧的。与目前中国的大多数传统村落一样,本文选取的三个田野点当下都面临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以及交通的日益便利所带来的村寨空间不断被打破,无论是村民不断外出,还是外来者不断进入,原有的社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村寨社会的变化使维护铜鼓舞神圣性的集体也在发生变化。许多村寨的铜鼓舞都因集体意识的减弱而逐渐式微。2006年开始实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就是为了保护传统文化,并使之能够在新的时代得以延续。贵马村(壮族侬支系)的村民们从申遗之前就已经主动参与到了“传统”的“发明”过程中。在铜鼓舞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他们更加有意识地将传统的壮族舞蹈“拢阿曰”和“拢阿拉”进行挪用和拼接而形成了新形态的铜鼓舞。铜鼓舞成为了春节期间表演的自娱性舞蹈以及纪念侬智高的“七月节”期间盛大的祭祀舞蹈。这种传统的“发明”之所以有生命力,是与村民的主体意识的不断强化并不断实践有关的。最终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既定的”传统而得以传承。龙中村的彝族(高裤脚倮支系)铜鼓舞则是在诸如“荞年节”、“跳宫节”、“进新房”等节日仪式中通过鼓乐歌舞的集体狂欢达到人神两界沟通的一种重要舞蹈形式。因为修建高速公路以及建设村小学而侵占了过去跳铜鼓舞的神圣的文化空间——“宫坪”;神圣的祭祀仪式由于没有熟悉经文及仪式规程的麽公主持而难以举行;此外,由于出任“宫头”必须在经济上有很大的付出,而这些付出又很难有回报等原因,使村民不愿意出任“宫头”。加之该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故去,使得“跳宫节”难以恢复。政府的资金扶持以及对仪式主持人的引导和培养是恢复节日仪式活动建构良性文化生态的外源性动力。城寨村的彝族(白倮支系)铜鼓舞是具有神圣性的祭祀舞蹈,村民在诸如求雨或丧葬祭祀等神圣的集体仪式中通过集体参与的铜鼓舞而获得凝聚感。但是,如果作为文化持有者的集体意识在不断消失,那么,来自村落之外的政府主导的外源式的保护发展措施要真正发挥作用是非常困难的。铜鼓及铜鼓舞的神圣性是由村社集体所维持的,而当社区的集体由于村民不断外出打工、远离村落而逐渐松散之时,要使以集体意识为依托的铜鼓舞能够像从前一样延续是不现实的。如果铜鼓舞的神圣性是由村寨集体意识保证的,那么,重构集体意识则是村寨中的铜鼓舞能够传承最为重要的元素。当地政府除了保证大量资金扶持等诸多措施的实施以外,在保护过程中与村民共同构建了新的集体,从而使新的集体意识得以培养,进而使铜鼓舞的神圣性得以重新建立,最终使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能够可持续传承。综上所述,当传统和现代遭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需要激发文化持有者的内在动力。积极吸纳文化意义上的新成员进行集体意识的重构或是通过节日仪式中文化象征符号神圣性的恢复来建构和谐的社会互动也是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度,无论是在实施之初的无以借鉴还是在实施过程中的逐步调适,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值得肯定的是,那些原本存留在民间、乡间不为人所知的传统文化事项因为各级非遗代表作的申报和命名而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关注,最为重要的是这些行动都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文化持有者的文化自信从而自发地参与到保护和传承自己文化的工作中去。政府文化部门、学者、艺术家、文化资源开发者等外源性力量的积极参与,从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者一起形成内外合力才可能让铜鼓舞在当下日益变迁的社会环境中持续留存并得以良性发展。

普军伟[5](2019)在《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优化》文中研究表明在资源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承载力评价逐渐成为国土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指导内容。尤其在喀斯特山区,由于生态环境脆弱和资源过度利用,导致自然植被减少,土壤侵蚀严重,石漠化状况加深,土地生产力降低,水资源供应不足,人—地矛盾和资源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因此,亟需科学认识喀斯特山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并优化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本研究遵循“背景概述→研究进展→方法体系→实证分析”的基本思路,查阅文献资料,考察实地情况,从当前喀斯特山区资源环境状况、社会经济条件和土地利用结构入手,提出适用于喀斯特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土地利用数量优化的方法体系,并以滇东南典型区域广南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喀斯特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子主要有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三个子系统下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区位资源、生态环境、地理环境、水土流失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社会及经济状况12个方面,其中旅游资源、区位资源、地理环境和水土流失环境是喀斯特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4个重要指标。(2)研究区广南县2017年资源环境承载力整体处于中承载等级,并以低承载和中承载水平为主,占全县总面积的80.00%以上:各地类中,城镇建设用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强,是喀斯特山区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地类。(3)具体分析承载力与各土地利用类型间的关系,将各地类的子系统承载力特征均值带入优化目标函数,能有效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三大子目标最优角度优化喀斯特山区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4)根据喀斯特山区较突出的供水情况,采用“20%可供水利用率”、“30%可供水利用率”和“40%可供水利用率”3种情景模式对广南县2035年土地利用数量结构进行优化。其中“30%可供水利用率”情景的优化效果最好,表明减少旱地、农村居民点和自然保留地面积,同时增加园地、林地、城镇建设用地、其他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有利于提高喀斯特山区的整体承载力,促进区域内人类活动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吴明明[6](2018)在《新时代下云南乡村规划方法初探 ——以腾冲荷花镇坝派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乡村要振兴,规划要先行。与此同时,国家将城乡规划职能纳入新设立的自然资源部,一系列城乡规划领域改革,预示着城乡规划将迎来新时代。长期以来,乡村规划沿用城市规划的方法,并没有完全肩负起正确指导乡村建设的作用。面对新的变革,乡村规划应当转变思路和工作方法,跳出城市规划方法模式,构建乡村规划方法体系,科学的乡村规划方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途径。云南乡村作为我国典型的民族聚居区,文化多元性、民族多样性、地形复杂性等特性,使得云南乡村规划研究具有重要的地域意义和科研价值。本文以“云南乡村”为研究对象,通过笔者的乡村规划实践和深入实地调研,收集了大量云南乡村规划和实践方面的资料,通过统计分析、抽样调查和对比研究,总结了云南乡村规划在方法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和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理论研究和自身思考,提出新时代下云南特色乡村规划方法初探:乡村规划应当先策划再规划,策划是定性,偏重于策略,策划阶段引入社会资本,实行多元共建,制定互利共享的运营模式,通过深度调研,进行产业策划;规划是定量,偏重于空间,是将策划定性的内容在空间规划设计上实现;在过程中,乡村规划要以村民为核心,鼓励村民参与,让村民参与规划设计,村民和其他参与主体以民主投票的形式进行方案认可,方案通过后将乡村规划与村规民约相结合;实施运营阶段,规划师现场指导实施,村民积极参与村庄建设,政府提供资金和政策保障,社会资本负责投资运营。最后,将研究方法运用到云南腾冲市荷花镇坝派村的规划实践中,通过实证研究,探索本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适性。

刘芙蓉,梁福兴[7](2017)在《云南马碧村壮族传统文化资源调查与旅游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少数民族多数位于偏僻的山区,交通相对闭塞,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是,民族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却因此保存得更为原生态、更为完整也更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经过实地调查发现,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马碧村具有丰富且极具开发价值的壮族传统文化资源,包括社会历史、民居建筑、织绣工艺、饮食习惯、信仰习俗等五大类资源。马碧村旅游的开发可从村落环境整治及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根据现有的资源进行相应的不同功能区开发,如水岸休闲娱乐区、干栏民居展示住宿区、农耕文化展示区、织绣工艺体验区、酿酒工艺体验区、民俗文化展示区等,同时选择政企农联合开发管理的旅游模式,保护马碧村壮族传统文化的原真性。

傅方煜[8](2017)在《“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作为发展中国家,全球化和城镇化对区域特色的影响重大而迅速。2014年底的国家推动西江经济带开发战略,拉开了西江流域经济建设的序幕,而西江流域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廊道,其区域特色重要性不言而喻。全球性与地方性两者背后隐含着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1],二者存在矛盾,但并非完全对立。地方性研究是文化地理学的核心主题之一,亦对城市规划学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性是区域特色的核心,是区域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和主体的综合表达。文化景观是地方性的重要体现,并对其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本文通过对西江流域的石文化景观进行研究,并探讨其保护与发展策略,以期为地方性保护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主要运用多学科融贯的综合研究方法,借鉴运用文化地理学、生物学、风景园林学和旅游学等学科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进行研究。第一,梳理地方性与文化景观保护相关理论。研究地方性相关理论,明晰地方性的概念和研究进展,通过对地方性的特性研究,得出地方性是一个区域的重要传承、表达,其特性与生物的遗传特性具有结构上的相似,地方性是一个区域的DNA。地方性和文化景观之间具有类似生物“DNA”和“基因层”的结构关系,并且需要通过基因载体在其中进行关联。同时,梳理国内区域尺度上的文化景观和不同载体的文化景观保护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为本文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提供借鉴。第二,解析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一方面,通过对西江流域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的调研,根据文化景观理论,发现西江流域存在围绕着石形成的文化事像,体现了西江流域的人地关系和地方性,蕴含着西江流域民族特有自然观、社会活动方式以及审美观念等,并以功能用石、精神崇拜和文化审美的形式稳定地附着在西江流域地表上,是一种以石为载体的文化景观。另一方面,结合载体理论分析石载体的特征、功能,以及地方性、石文化景观和载体的时空尺度关联。此外,探索石文化景观的自然地理基底要素、物质要素和活动要素的系统结构,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联。第三,分析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形成与演化规律。根据发生学理论与石文化景观的系统结构,对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地质分布、重矿石分布和社会文化等形成背景进行分析,得出这些要素对石文化景观的用石功能、精神崇拜和文化审美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并归纳这些形成要素之间存在着空间、时间和演化关系,探索石文化景观用石功能、精神崇拜和文化审美的演化规律和关联。第四,分析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类型与特征。根据类型学方法,结合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载体特点和便于保护发展的原则,将石文化景观的分为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类型。其中石物质文化景观以石为载体按空间尺度分为:大尺度石风貌区、中尺度传统村落、小尺度石建构筑物和微尺度石器皿等文化景观;石非物质文化景观以石为载体按内容可分为石崇拜、艺术、语言和技艺等文化景观,并结合这些石文化景观类型的代表景观,分析石文化景观在西江流域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和景观特征。第五,进行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价。根据景观评价方法,探索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价。设计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采集和明确指标权重,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价模型,并结合调查样本对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得出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不同类型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在西江流域的价值评价结果。第六,探讨地方性视角下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保护策略。根据地方性和文化景观保护理论,面对大尺度、跨区域、综合性线状特性的西江流域文化景观可以采取文化廊道遗产的方法去保护。结合文化遗产廊道研究方法,通过西江流域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自然景观风貌区、城市特色风貌区、传统聚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等多层次资源要素的空间分布叠加,发现西江流域是具有紧密围绕其水系流域“一干四支”空间格局的文化遗产廊道,并在中尺度层面上存在不同地方性内涵特征。通过西江流域文化遗产廊道,探索石文化景观在其中的分布和体现,并基于文化遗产廊道的保护,以及石文化景观的演化规律、分布特征和价值评价结果,探索石文化景观的保护意义、整体保护策略和具体保护性发展路径。最后总结了本文的基本观点,并指出本文具有三个方面的创新:(1)填补了西江流域区域尺度上的文化景观研究,并通过地方性新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2)石文化景观是基于载体类型的理论研究创新,体现了多学科交叉特点:(3)提出了建立西江流域文化遗产廊道的构想,对西江流域的文化景观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和方法作用。

李上[9](2017)在《壮族传统建筑文化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建筑是文化脉承的重要载体,是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传统建筑最能体现一个地方或一个民族传承千百年的文化格调和艺术魅力,是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基石和创意泉源,对于地方民族文创旅游发展效益的影响即为重要而深远。壮族传统建筑文化,是壮族人民适应自然生境并逐渐生成的人居模式,是生产生活、信仰观念和子孙繁衍最重要的物质、精神与技艺空间。社会经济生活的快速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冲击,壮族传统建筑文化急速淡化并且消失,类似广西龙胜、云南文山等地区完整保存的壮族传统建筑落已为数不多。新建、扩建、改建的壮族村寨、城镇、街区建筑被洋化、异化甚至殖民化的现象随处可见。旅游与文创深度融合发展,迫切需要壮族地区兴起“再造壮族魅力故乡,重塑壮民精神人格”运动,科学合理而又创意创新地开发利用壮族传统建筑文化,避免继续出现“改壮为汉”、“变土为洋”、“百村一板”、“千镇一面”、“万街雷同”的刻板负面效应。为此,本研究主要侧重于壮族传统建筑文化与壮族特色旅游村寨、旅游小镇、旅游古城、旅游街区的文创产业融合路径问题研究。本次研究重点依据本土建筑智慧理念和传统文化结构理论,首先通过文献梳理解读壮族传统人居生境特点与壮族传统建筑文化地理空间分布格局,总结出壮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类型要素与结构特点;其次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分析桂北龙胜、桂中忻城、桂西百色、云南文山、贵州从江等地的壮族旅游村寨、旅游小镇、旅游古城等类型的传统建筑、新建建筑、旅游设施等方面的创新设计、创意开发与旅游产业融合情况,建构出壮族传统建筑文化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三大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壮族传统建筑文化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四大路径及其具体意涵。研究认为壮族传统建筑文化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需要尊重壮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物质、精神、技艺等要素,需要采用传统建筑文化与典型符号元素有机融合、合理创新,采取建筑形态转换重构、象征符号有机嵌入和时尚功能有效提升等方法营造出特色鲜明、内涵深厚、效益突出的壮族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活动场景与建筑空间,才能推动壮族村、镇、街、城等不同类型建筑文化创新,促进壮族特色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

谢红雨[10](2016)在《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文中指出文化是民族传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在人类文明延续和民族血脉传承中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当前,与社会进步相伴生的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以及信息化进程,致使民族文化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遭受前所有未的冲击,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民族文化传承问题,正逐步成为超越地理空间界限和单一民族范畴的共同热点。针对这一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学界形成了民族学视域内的集中探讨和对策建议,但建立在民族文化地理分区基础上,从教育的视角探索民族文化传承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基于教育视角和人文地理研究范式,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1)传承为研究对象,注重文献分析与访谈调研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联系,时间分析与空间分析相关联。通过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地理基础分析这一逻辑起点,展开云南民族文化区划,考察不同民族文化区的文化传承状况;继而引入一般教育要素解构、整合的基本模式,明确提出云南民族文化传承适宜的区域教育路径;并以石林彝族自治县的民族文化传承为个案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民族文化传承地理基础分析方面。首先,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认识,厘清了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性、类型性、和容性和时序性基本特征,并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三个维度,分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地理基础;其次,通过地理区划与规划理论的实证运用,提出了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三条原则,明确了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六大分区,并系统论述了“滇中彝族主体文化区、滇南哈-彝主体文化区、滇东南壮-苗主体文化区、滇西白族主体文化区、滇西南傣-景主体文化区、滇西北藏-僳主体文化区”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和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区域教育关联性的分析,从教育的视角揭示了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培养传播者、培训运营者、锻造研究者、教育保护者”四位一体的多元促动关系。在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要素解构与整合方面,通过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因子”分析,对分属不同民族文化区民族文化传承中的“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实体教育/虚拟教育、形式化教育/非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七种形态,“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中介”四大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在这一基础上,遵循文化教育人类学思想的“文教统合”理念,提出了“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核心、以社区教育为辅助的”的三位一体的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并选择具有典型民族文化区域属性的石林县,对其彝族文化传承的教育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拓展和延伸了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效能。本研究问题涉及“教育、地理、文化、民族”的多领域知识和跨学科整合,一定程度上具有拓展教育学、地理学研究领地,完善教育地理学研究范式的深层意义;研究提出的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分区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路径,可在一定程度上为云南、乃至全国同类区域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行提供相应参照借鉴。

二、云南省广南县者兔乡壮族农村聚落现状调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省广南县者兔乡壮族农村聚落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武术之乡广南县民间武术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依据
        1.2.1 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1.2.2 传承与发展中国武术文化的需要
        1.2.3 丰富全国武术之乡及其民间武术的发展
        1.2.4 武术之乡广南县民间武术传承与发展的需要
        1.2.5 个人生活实践的未雨绸缪
    1.3 选题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武术
        2.1.2 武术之乡
        2.1.3 民间武术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梳理及研究动态
        2.2.1 武术之乡的评选
        2.2.2 武术之乡群众武术及传统武术
        2.2.3 武术之乡校馆武术
        2.2.4 民间武术的相关研究
        2.2.5 武术传承与发展的相关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地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个案研究法
        3.2.5 逻辑分析法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广南县概况
        4.1.1 广南县地理环境概况
        4.1.2 广南县人文概况
        4.1.3 广南县历史沿革
    4.2 武术之乡广南县民间武术起源与发展
        4.2.1 武术之乡广南县民间武术的起源及发展
        4.2.2 武术之乡广南县发展概述
    4.3 武术之乡广南县民间武术与民间传统习俗的关系
        4.3.1 民间武术与节庆习俗
        4.3.2 民间武术与宗教
        4.3.3 民间武术与民间舞蹈
        4.3.4 民间武术与民间戏曲
    4.4 武术之乡广南县民间武术的内容与分类
        4.4.1 器械类
        4.4.2 徒手类—以民间芦笙拳个列
        4.4.3 搏斗对抗类—以“踢脚架”为个案
    4.5 武术之乡广南县民间武术的特点与功能作用
        4.5.1 武术之乡广南县民间武术的特点
        4.5.2 武术之乡广南县民间武术的功能作用
    4.6 武术之乡广南县民间武术传承方式
        4.6.1 以民族关系为纽带的传承方式
        4.6.2 以家族血缘为纽带的传承方式
        4.6.3 民间共同体传承
        4.6.4 师徒传承
    4.7 武术之乡广南县民间武术传承与发展现状
        4.7.1 民间民俗中的民间武术
        4.7.2 武术“六进”中的民间武术活动
        4.7.3 武术赛事中的民间武术
        4.7.4 培训站中的民间武术
    4.8 武术之乡广南县民间武术传承与发展困境
        4.8.1 武术之乡广南县民间武术传承困境
        4.8.2 武术之乡广南县民间武术的发展困境
    4.9 武术之乡广南县民间武术传承与发展策略
        4.9.1 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
        4.9.2 加强对民间武术资源的挖掘与整理
        4.9.3 政策性导向与扶持
        4.9.4 依托民间习俗活动推进民间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4.9.5 借助武术之乡平台推进民间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4.9.6 创新性宣传与推广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访谈提纲
附录 B 部分调研照片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民间信仰与生存实践 ——碑格彝族濮拉人的民族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选点理由
        (三)田野过程与方法
    二、相关文献回顾
        (一)人类学宗教研究
        (二)彝族宗教研究
        (三)关于濮拉人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人类学宗教研究的理论视角
        (二)彝族宗教研究成果的借鉴
        (三)宗教民族志的方法论
        (四)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的结合
第一章 濮拉人的生存世界
    第一节 开远的自然人文背景
        一、自然生态环境
        二、区位背景和历史沿革
        三、人口民族和彝族支系
        四、彝族传统文化
    第二节 调查点碑格彝区概况
        一、自然生态环境
        二、区域历史背景
        三、村落构成及族群归属
        四、濮拉人的经济状况与生存境况
    第三节 濮拉人的文化习俗
        一、语言服饰
        二、饮食起居
        三、婚恋家庭
        四、岁时节日
    小结
第二章 濮拉村落社会中的仪式专家:贝玛与锁斋
    第一节 贝玛溯源
    第二节 碑格贝玛的现状
        一、贝玛的产生及传承
        二、贝玛的社会职能
        三、贝玛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节 神秘诡异的锁斋
    小结
第三章 濮拉人的自然崇拜与生产实践
    第一节 濮拉人的自然神灵与信仰习俗
        一、天地、日月和四季的由来
        二、山、石、火、树崇拜
        三、其他信仰习俗
    第二节 濮拉人的生产实践
        一、濮拉人的一天
        二、濮拉人的生产实践方式
        三、濮拉人生产实践方式的结构与特点
    第三节 崇天敬地的仪式实践
        一、祭年仪式
        二、祭龙仪式
    小结
第四章 濮拉人的祖灵崇拜与丧祭实践
    第一节 濮拉祖先的由来
        一、洪水神话叙事
        二、叙事结构
    第二节 灵魂不灭的观念
    第三节 取悦祖先灵魂的葬仪
        一、葬礼的基本要素
        二、葬礼的程序
    第四节 濮拉人丧葬仪式文化内涵分析
        一、仪式的过渡意涵及象征意义
        二、仪式象征符号与族群记忆
        三、仪式中的性别分工与父系血缘的延续
    第五节 对祖先灵魂的祭祀
        一、春节祭祖
        二、清明祭祖
        三、七月半祭祖
        四、冬至祭祖
    小结
第五章 濮拉人的鬼魂信仰与疾病治疗实践
    第一节 濮拉人的疾病观念
        一、自然因素病因
        二、超自然因素病因
        三、锁斋的“病”
    第二节 濮拉人的疾病治疗实践
        一、忙碌的锁斋
        二、贝玛和锁斋的治疗经验
        三、濮拉民众的治疗体验
        四、濮拉人的治疗抉择与文化认同
    第三节 疾病治疗的仪式调解
        一、叫魂仪式
        二、驱鬼仪式
        三、叫魂和驱鬼仪式的文化内涵分析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3)大众传播背景下的富宁坡芽歌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目的及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五)富宁坡芽歌书概况
    (六)田野点概况
一、富宁坡芽歌书的情境传播
    (一)日常生活中的传播
    (二)传统节庆中的传播
    (三)舞台表演中的传播
二、富宁坡芽歌书传播媒介
    (一)传统媒介
    (二)大众媒介
    (三)新媒体
三、富宁坡芽歌书传播主体
    (一)坡芽村民
    (二)地方政府
    (三)文化精英
四、富宁坡芽歌书传播现象的讨论
    (一)媒体融合传播的必然
    (二)民族音乐跨文化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的保护与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 关于舞蹈人类学的研究
        (二) 关于铜鼓舞的研究
        (三)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三、主要理论视角
        (一) 文化生态
        (二) 集体意识
        (三) 集体记忆
    四、田野点概述
        (一) 贵马村(壮族侬支系)
        (二) 龙中村(彝族高裤脚倮支系)
        (三) 城寨村(彝族白倮支系)
    五、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思路
    六、核心论点
第一章 铜鼓舞的起源、特点和类型
    第一节 铜鼓的分布及渊源
        一、铜鼓的分布
        二、铜鼓的渊源
    第二节 铜鼓舞概说
    第三节 铜鼓舞的类型及特点
    第四节 非遗传承点铜鼓舞的类型及特点
        一、贵马村的铜鼓及壮族铜鼓舞
        二、龙中村、城寨村的铜鼓及彝族铜鼓舞
        三、壮族铜鼓舞和彝族铜鼓舞的比较
    小结
第二章 铜鼓舞的创造性恢复及影响
    第一节 寻找铜鼓舞艺人
    第二节 铜鼓舞“扩融”及其文化基础
    第三节 铜鼓舞发展与村寨和谐
    小结
第三章 文化生态恢复的困境及可能性
    第一节 文化空间的缺失
    第二节 仪式主持者的断代
    第三节 寻找外源性动力
    小结
第四章 重构集体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路径
    第一节 铜鼓舞的神圣性
    第二节 旧铜鼓的重现与新铜鼓的意义建构
    第三节 传统文化的调适与集体意识的重构
    小结
第五章 构建铜鼓舞传承者的主体性
    第一节 传承人与铜鼓舞
    第二节 作为集体文化事象的铜鼓舞
    第三节 作为主体性塑造的铜鼓舞
    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资助项目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2.1.1 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
        2.1.2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2.2 土地利用优化研究进展
        2.2.1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研究
        2.2.2 基于承载力的土地利用优化研究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喀斯特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3.1.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案制定
        3.1.2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分析
    3.2 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方法
        3.2.1 设置优化目标函数
        3.2.2 确定优化约束条件
第四章 实证分析
    4.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4.1.1 实证研究区概况
        4.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4.2 广南县土地利用现状特征分析
        4.2.1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特征
        4.2.2 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特征
    4.3 广南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4.3.2 子系统承载力评价结果分析
        4.3.3 各地类承载力评价结果分析
    4.4 广南县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结果
        4.4.1 数量结构优化设置
        4.4.2 数量结构优化结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新时代下云南乡村规划方法初探 ——以腾冲荷花镇坝派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国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1.2 云南省乡村规划工作推进迅速
        1.1.3 乡村发展需要正确的乡村规划方法指导
        1.1.4 笔者三年云南乡村规划实践感触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对象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2.1 概念解析
        2.1.1 新时代
        2.1.2 乡村规划方法
    2.2 相关理论借鉴
        2.2.1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2.2.2 产业融合理论
        2.2.3 倡导性规划理论
        2.2.4 沟通规划理论
    2.3 相关研究综述
        2.3.1 关于乡村聚落的研究综述
        2.3.2 关于乡村规划方法的研究综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云南乡村规划实践研究
    3.1 云南乡村现状及特点
        3.1.1 民族文化多元
        3.1.2 地形复杂
        3.1.3 自然灾害频发
        3.1.4 边疆村寨
        3.1.5 缺乏产业支撑
    3.2 云南乡村规划数据统计研究
        3.2.1 云南省级示范村规划统计抽样研究
        3.2.2 云南传统村落规划统计研究
    3.3 云南乡村规划案例研究
        3.3.1 彝良县省级示范村规划
        3.3.2 泸水县易地扶贫搬迁规划
        3.3.3 元阳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
        3.3.4 弥勒市可邑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云南特色乡村规划方法初探
    4.1 云南乡村规划的总体目标
        4.1.1 产业兴旺
        4.1.2 生态宜居
        4.1.3 乡风文明
        4.1.4 治理有效
        4.1.5 生活富裕
    4.2 方法路径
    4.3 项目策划
        4.3.1 引入社会资本
        4.3.2 多元共建
        4.3.3 运营模式
        4.3.4 深入调研
        4.3.5 产业策划
    4.4 空间规划
        4.4.1 划定保护内容
        4.4.2 总体空间布局
        4.4.3 产业空间布局
        4.4.4 基础设施配套
        4.4.5 公服设施设施建设
        4.4.6 村庄风貌规划
        4.4.7 节点空间设计
    4.5 方案认可
        4.5.1 以村民为主体的多方参与
        4.5.2 民主投票形式
        4.5.3 乡村规划与村规民约结合
    4.6 实施运营
        4.6.1 规划师指导实施
        4.6.2 村民参与建设
        4.6.3 政府政策保障
        4.6.4 社会资本投资运营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研究——腾冲荷花镇坝派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
    5.1 坝派村概况
    5.2 坝派村项目策划
        5.2.1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5.2.2 运营模式
        5.2.3 调研分析
        5.2.4 产业策划
    5.3 坝派村空间规划
        5.3.1 划定保护红线
        5.3.2 总体空间布局
        5.3.3 产业空间布局
        5.3.4 基础设施规划
        5.3.5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5.3.6 村庄风貌规划
        5.3.7 节点空间设计
    5.4 多方参与下的坝派村方案认可
    5.5 坝派村的实施运营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1.1 乡村规划应当先“策划”再“规划”
        6.1.2 乡村规划应当引入社会资本,实现多元共建
        6.1.3 村民是乡村规划的主体
        6.1.4 产业发展是乡村规划的重要内容
        6.1.5 乡村规划应与村规民约结合
    6.2 研究创新
        6.2.1 初步探索乡村规划方法体系的构建
        6.2.2 系统总结乡村规划调研的方法
        6.2.3 初步探索乡村规划的多元共建模式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附录C:2015-2017年云南省各州市省级示范村数据统计
附录D:云南省省级示范村评审意见抽样
附录E:云南省各州市各批次传统村落数据统计
附录F:调查问卷
附录G:访谈纪要

(7)云南马碧村壮族传统文化资源调查与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云南马碧壮族村寨概况
    1.1 遗世独立的地理位置
    1.2 悠久隐秘的社会历史
2 马碧村寨壮族传统文化资源调查
    2.1 松香弥漫的古朴干栏民居
    2.2 梯田梯地景观与耕作转变
    2.3 世代相传的纺织刺绣工艺
    2.4 家禽家畜饲养与饮食习惯
    2.5 人神共娱的节庆信仰习俗
3 马碧壮寨旅游开发对策建议
    3.1 村落环境整治及基础设施建设
    3.2 各大功能区的开发建设构想
        3.2.1 水岸休闲娱乐区
        3.2.2 干栏民居展示住宿区
        3.2.3 农耕文化展示区
        3.2.4 织绣工艺体验区
        3.2.5 酿酒工艺体验区
        3.2.6 民俗文化展示区
    3.3 旅游开发及管理模式选择

(8)“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思考
        1.1.1 全球化和城镇化对地域特色的冲击
        1.1.2 新形势下的地域特色保护、发展的理论思考
        1.1.3 地方性、文化景观与地域文化保护的系统方法探索
    1.2 相关概念辨析
        1.2.1 西江流域
        1.2.2 地方性
        1.2.3 文化景观
        1.2.4 石文化景观
    1.3 已有的相关研究
        1.3.1 地方性与文化景观保护的相关研究
        1.3.2 文化景观载体的相关研究
        1.3.3 西江流域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1.3.4 石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1.3.5 相关研究述评
    1.4 研究意义
        1.4.1 现实意义
        1.4.2 理论意义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 “地方性”理论与文化景观
    2.1 “地方性”理论及研究进展
        2.1.1 地方性的概念和解析
        2.1.2 地方性的研究进展
    2.2 “地方性”与文化景观的关系
        2.2.1 地方性与文化景观
        2.2.2 遗传学视角下的地方性系统构成
    2.3 国内不同地域的文化景观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
        2.3.1 区域整体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2.3.2 区域载体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解析
    3.1 西江流域的地方性
        3.1.1 自然环境
        3.1.2 地方性坐标
    3.2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解析
        3.2.1 西江流域地方性中的石文化景观
        3.2.2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存在形式
        3.2.3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识别
        3.2.4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类型特征
    3.3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载体
        3.3.1 载体的相关理论
        3.3.2 石文化景观的载体类型与功能
        3.3.3 地方性、石文化景观和载体的空间尺度关联
        3.3.4 地方性、石文化景观和载体的时间尺度关联
    3.4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3.4.1 自然地理基底要素
        3.4.2 物质要素
        3.4.3 活动要素
        3.4.4 构成要素之间关联
    3.5 本章小结
4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形成要素与演化规律
    4.1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形成的地理要素
        4.1.1 地形地貌的影响
        4.1.2 气候环境的影响
        4.1.3 石功能形成
    4.2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形成的地质要素
        4.2.1 地质分布的影响
        4.2.2 重矿石体分布的影响
        4.2.3 石审美成因
    4.3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形成的社会文化要素
        4.3.1 聚落建设的需求
        4.3.2 生产活动的需求
        4.3.3 贸易发展的需求
        4.3.4 石文化特点
    4.4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形成要素关系
        4.4.1 空间关系
        4.4.2 时间关系
        4.4.3 演化关系
    4.5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演化规律
        4.5.1 用石功能演化
        4.5.2 精神崇拜演化
        4.5.3 文化审美演化
        4.5.4 演化关联
    4.6 本章小结
5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类型与特征
    5.1 石文化景观的分类系统
        5.1.1 分类依据
        5.1.2 分类原则
        5.1.3 分类系统
    5.2 西江流域物质石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代表景观
        5.2.1 石风貌区文化景观
        5.2.2 石传统村落文化景观
        5.2.3 石建构筑物文化景观
        5.2.4 石器物文化景观
        5.2.5 石载体的应用
    5.3 西江流域非物质石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代表景观
        5.3.1 石崇拜文化景观
        5.3.2 石艺术文化景观
        5.3.3 石语言文化景观
        5.3.4 石技艺文化景观
    5.4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特征
        5.4.1 文化生成特征
        5.4.2 空间分布特征
        5.4.3 载体作用特征
        5.4.4 景观美学特征
    5.5 本章小结
6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价
    6.1 文化景观评价理论
        6.1.1 景观评价的发展
        6.1.2 景观评价的类型
    6.2 石文化景观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6.2.1 价值体系
        6.2.2 评价方法
    6.3 石文化景观的综合评价模型
        6.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6.3.3 模糊综合评价
    6.4 石文化景观的评价结果分析
        6.4.1 评价数据的获取
        6.4.2 总体评价
        6.4.3 分类评价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保护策略
    7.1 石文化景观存在的问题
        7.1.1 整体保护的问题
        7.1.2 保护实施的问题
        7.1.3 保护与发展的问题
    7.2 文化遗产廊道与文化景观保护理论
        7.2.1 地方性视角下的保护认知
        7.2.2 文化遗产廊道理论与应用
        7.2.3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发展
        7.2.4 石文化景观的保护意义
    7.3 西江流域文化遗产廊道构建与石文化景观保护策略
        7.3.1 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文化遗产廊道建构
        7.3.2 文化遗产廊道与石文化景观的保护关系
        7.3.3 基于文化遗产廊道的石文化景观保护策略
    7.4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载体保护性发展策略
        7.4.1 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载体认知
        7.4.2 保护性发展概念及意义
        7.4.3 石文化景观的物质载体保护性发展策略
        7.4.4 石文化景观的非物质载体保护性发展策略
        7.4.5 石文化景观的载体虚拟化保护性发展策略
    7.5 本章小结
8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8.1.1 研究结论
        8.1.2 创新点
    8.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西江流域内滇、黔、桂、粤四省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附录2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附录4 博士生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情况

(9)壮族传统建筑文化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文化背景
        1.1.2 社会背景
        1.1.3 产业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传统建筑文化研究
        1.3.2 传统建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
        1.3.3 壮族传统建筑文化研究
        1.3.4 文创产业与旅游融合研究
    1.4 关键概念界定与主要理论选择
        1.4.1 关键概念界定
        1.4.2 主要理论选择
    1.5 研究内容与重点难点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研究的重点难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田野调查法
        1.6.3 综合归纳法
        1.6.4 技术路线图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壮族传统建筑文化资源调查及其创意要素的发掘整理
    2.1 壮族传统建筑的地理环境差异特征
        2.1.1 壮族传统建筑生存环境特点
        2.1.2 壮族传统建筑区域分布特点
        2.1.3 壮族聚落建筑区域差异特征
    2.2 壮族传统建筑文化的创新要素发掘
        2.2.1 物质文化要素发掘
        2.2.2 技艺文化要素发掘
        2.2.3 精神文化要素发掘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壮族传统建筑文化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情况调查
    3.1 龙胜梯田壮寨
        3.1.1 村寨生境
        3.1.2 村巷布局
        3.1.3 民居建筑
        3.1.4 客栈餐馆
    3.2 色田州古城
        3.2.1 街区建筑
        3.2.2 古城食宿
        3.2.3 公共建筑
    3.3 大新明仕田园
        3.3.1 田园生境
        3.3.2 景区特点
        3.3.3 特色酒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壮族传统建筑文化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模式建构
    4.1 壮族传统建筑文化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基础要素
        4.1.1 壮族传统建筑文化产业要素
        4.1.2 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要素
    4.2 壮族传统建筑文化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动力系统
        4.2.1 旅游者需求动力
        4.2.2 旅游资源观动力
        4.2.3 技术性创新动力
    4.3 壮族传统建筑文化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模式建构
        4.3.1 传承创新融合模式
        4.3.2 移植复原融合模式
        4.3.3 解构重构融合模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壮族传统建筑文化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路径探讨
    5.1 传承创新融合路径
        5.1.1 建筑本质的传承创新
        5.1.2 建筑形态的传承创新
        5.1.3 建筑审美的传承创新
        5.1.4 建筑材料的传承创新
        5.1.5 建筑技术的传承创新
    5.2 解构重构融合路径
        5.2.1 解构与重构融合理念
        5.2.2 解构与重构融合方法
    5.3 元素配置融合路径
        5.3.1 人居自然元素配置融合
        5.3.2 物质文化元素配置融合
        5.3.3 精神文化元素配置融合
    5.4 消费观念融合路径
        5.4.1 建筑文化消费认知融合
        5.4.2 建筑文化创意参与融合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问题探讨
    6.1 研究结论
    6.2 问题探讨
参考文献
致谢语

(10)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已有研究述评
    1.3 研究的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地理区划
        2.1.2 民族文化区
        2.1.3 民族文化传承
        2.1.4 区域教育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2.2.2 地理区划与规划理论
        2.2.3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2.2.4 文化教育人类学思想
第3章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现状与特征
    3.1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分析
        3.1.1 物质文化的传承
        3.1.2 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3.2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特征
        3.2.1 基本特征Ⅰ: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性
        3.2.2 基本特征Ⅱ: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类型性
        3.2.3 基本特征Ⅲ: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和容性
        3.2.4 基本特征Ⅳ: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时序性
第4章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分区及教育反思
    4.1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地理基础
        4.1.1 自然地理基础
        4.1.2 人文地理基础
        4.1.3 经济地理基础
    4.2 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原则及角度
        4.2.1 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原则
        4.2.2 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角度
    4.3 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的系统分析
        4.3.1 滇中彝族主体文化区
        4.3.2 滇南哈-彝主体文化区
        4.3.3 滇东南壮-苗主体文化区
        4.3.4 滇西白族主体文化区
        4.3.5 滇西南傣-景主体文化区
        4.3.6 滇西北藏-僳主体文化区
    4.4 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的教育反思
        4.4.1 民族文化传承与区域教育的关联性
        4.4.2 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面临的问题
        4.4.3 制约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的因素
第5章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发展路径
    5.1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路径选择的依据
        5.1.1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要素解构
        5.1.2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要素整合
    5.2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具体路径的选择
        5.2.1 以家庭教育为基础,注重民族文化传承者的培养
        5.2.2 以学校教育为核心,提高民族文化传播者的水平
        5.2.3 以社区教育为辅助,优化民族文化传承外部环境
        5.2.4 建立三位一体机制,彰显有机结合联动协同效能
第6章 石林彝族自治县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个案分析
    6.1 以教育手段传承石林彝族文化的基本现状
        6.1.1 学校教育现状
        6.1.2 家庭教育现状
        6.1.3 社区教育现状
    6.2 以教育手段传承石林彝族文化的现存问题
        6.2.1 教育资源的开发
        6.2.2 教育体系的构建
        6.2.3 教育经费的投入
    6.3 以教育手段传承石林彝族文化的路径选择
        6.3.1 巩固民族文化意识,注重家庭教育基础作用的发挥
        6.3.2 提高教师文化素质,深化学校彝族文化教育的内容
        6.3.3 加强社会政策支持,优化社会彝族文化教育的环境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研究
致谢

四、云南省广南县者兔乡壮族农村聚落现状调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武术之乡广南县民间武术传承与发展研究[D]. 侯天发.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民间信仰与生存实践 ——碑格彝族濮拉人的民族志研究[D]. 李娜.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3]大众传播背景下的富宁坡芽歌书研究[D]. 刘志宏. 云南艺术学院, 2019(02)
  • [4]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的保护与传承研究[D]. 谭晓霞. 云南大学, 2019(12)
  • [5]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优化[D]. 普军伟. 云南大学, 2019(03)
  • [6]新时代下云南乡村规划方法初探 ——以腾冲荷花镇坝派村为例[D]. 吴明明.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7]云南马碧村壮族传统文化资源调查与旅游开发研究[J]. 刘芙蓉,梁福兴. 文山学院学报, 2017(06)
  • [8]“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研究[D]. 傅方煜. 华中科技大学, 2017(10)
  • [9]壮族传统建筑文化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路径研究[D]. 李上. 桂林理工大学, 2017(06)
  • [10]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D]. 谢红雨. 云南师范大学, 2016(12)

标签:;  ;  ;  ;  ;  

云南省广南县折土乡壮族农村聚居地现状调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