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17例体会

移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17例体会

一、手术治疗移位髋臼骨折17例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徐静,瞿涛,张权,杨云平,黄烈俊,王远政[1](2020)在《腹直肌外侧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文中指出目的:比较经腹直肌外侧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髋臼骨折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腹直肌外侧入路)和对照组(髂腹股沟入路),比较2组患者的解剖显露时间、术前Hb、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红悬液量、术后Hb、骨折复位优良率、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解剖显露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输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术后H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患者复位优良率和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与髂腹股沟入路相比,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髋臼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骨折复位及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并发症少等优点。

何飞[2](2019)在《髋臼钩钢板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髋臼钩钢板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应用髋臼钩钢板治疗13例复杂髋臼患者资料,男11例,女2例;年龄23-64(40.07±11.13)岁;受伤至手术时间5-19(8.38±3.93)d;按Letournel—Judet分型:8例单侧双柱骨折,其中1例患者合并后壁粉碎性骨折,2例前柱伴后横形骨折,2例T型骨折,1例横形伴后壁骨折,大多数患者合并其他骨折,13例患者均合并方形区骨折。9例患者行髂腹股沟入路,3例患者行改良Stoppa入路,1例患者行髂腹股沟+K-L入路,采用髋臼钩钢板复位固定。术后采用Matta影像学评估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采用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结果:1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20.00±3.26)个月;平均手术时间223min,平均出血量781ml;13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6(3.9±0.997)个月。术后骨折复位按Matta标准评价,解剖复位9例,满意复位2例,复位可2例,优良率84.62%。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按Matta改良的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评分14-18(17.15±1.41)分,其中优8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84.62%(11/13)。1例患者术后第4d出现切口脂肪液化,换药10d后切口愈合;1例患者术后12个月患肢发生创伤性髋关节炎,经对症治疗后,术后随访2年期间病情稳定未加重。结论:通过对髋臼钩钢板在复杂髋臼骨折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分析,该钢板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可通过单一前方入路多方位固定,尤其是方形区的粉碎性骨折的复位固定,安全有效,临床疗效满意。本研究为初步应用研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比较这种方法与新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植入物的疗效。

胡学峰,刘敏,胡平,熊耀法,李宗辉,任威[3](2018)在《运用腹直肌外侧入路微创治疗髋臼骨折8例体会》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运用腹直肌外侧入路微创治疗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式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6~2017年收治的髋臼骨折患者8例,均采用腹直肌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固定。[结果]术后按照Matta影像学评估标准:解剖复位2例,满意复位4例,不满意复位2例。所有病例均获得1~2年的术后随访观察。术后1年采用改良的Merle d.Aubigine和Postel评分系统评定髋关节功能:优5例,良2例,可1例。所有患者无神经血管损伤发生,无伤口感染及内固定断裂者。[结论]运用腹直肌外侧入路微创治疗髋臼骨折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王维[4](2018)在《改良Stoppa入路结合髂窝入路治疗伴有臼顶压缩的髋臼双柱骨折》文中指出目的:对于伴有臼顶压缩的髋臼双柱骨折,我们确定一种操作方便、可充分显露并有利于确切固定骨折的手术入路,即改良Stoppa入路结合髂窝入路,明确该手术入路治疗伴有臼顶压缩的髋臼双柱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为其临床推广提供有力证据。材料与方法:收集并随访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符合Jude-Letournel分型标准双柱骨折并伴有臼顶压缩的患者11例,但不伴有髋臼后壁骨折,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所收集患者9例为车祸伤,2例为高处坠落伤,均为高能量损伤。年龄在40-58岁,平均50.5岁,左侧6例,右侧5例,均为闭合性损伤。3例患者伤后出现股骨头中心型脱位,给予手法复位,11例患者术前术后全部给予患侧股骨髁上牵引。以上患者均采用改良Stoppa入路完全显露患侧耻骨上支、髂耻隆起,四边体、髋臼后柱的内侧面、真骨盆缘、坐骨大切迹及骶髂关节,髂窝入路辅助显露同侧髂骨翼、髋臼后柱内侧面及骶髂关节,复位前柱、复位关节面并打压植骨及复位后柱骨折,安放钢板、螺钉固定骨折,术中X线透视骨盆前后位、闭孔斜位、髂骨斜位,确定骨折复位满意,调整螺钉的进钉方向与角度,术中记录患者手术出血量,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并发症。术后复查X片、CT三维重建,根据改良Matta标准评定髋臼骨折及关节面复位情况,术后6个月根据Matta改良的Merle d’Aubigné和Postel评分标准进行系统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1至4.5小时,平均3.1小时;术中出血量800-1600ml,平均1100ml,患者均采取异体输血,术中输血400-800ml;复查髋部CT三维重建后根据改良Matta标准评定解剖复位9例,复位良好2例。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由手术组医生完成,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2.7个月;患者髋臼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3.7个月;根据改良的Merle d’Aubigné和Postel评价标准髋关节功能优6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1.8%(9/11)。术中1例患者出现膀胱破裂,给予及时修补。术后2例患者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给予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后症状缓解明显,未做特殊处置;1例患者出现异位骨化,无明显临床症状,未做特殊处置。结论:改良Stoppa入路结合髂窝入路治疗伴有臼顶压缩的髋臼双柱骨折,术区显露良好,可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进行骨折复位、植骨及内固定置入,风险较小,早期临床效果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

何全杰,李力更,吴啸波,马爱国,徐凤松,刘弘扬,王雷[5](2016)在《髋臼横行骨折经前入路不同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髋臼横行骨折经前侧入路给予髋臼前柱3种内固定方式的稳定性。方法将制成髋臼横行骨折模型的18个新鲜标本,随机、平均分为3组。LS组:单纯拉力螺钉固定组;RP组:重建接骨板固定组;LP组:锁定重建接骨板固定组。本实验在美国BOSE-3500型生物力学试验机上进行,依据3枚克氏针所代表的三维坐标平面,将半骨盆标本调整至人体倒置单足站立位置固定于包埋盒中,实验进行连续性轴向加载直至三组内固定均达到失效。观察3组标本在同一载荷下的纵向移位、纵向位移均>2.00mm时的载荷及此时的内固定轴向刚度。结果 LS组骨折的纵向位移大于RP组、LP组,轴向刚度小于RP组、L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P组与LP组的纵向位移及轴向刚度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前侧入路给予前柱内固定治疗髋臼横行骨折时,锁定重建接骨板固定组与重建接骨板固定组稳定性相似,无统计学差异,单纯拉力螺钉固定组稳定性较弱。

何全杰[6](2016)在《髋臼横行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比较髋臼横行骨折经前侧入路给予髋臼前柱3种内固定方式的稳定性。方法将9具剔除肌肉、关节囊等软组织的完整骨盆标本自骶骨正中及耻骨联合水平截断所得的18具半骨盆制成髋臼横行骨折,随机、平均分为3组,每组6具标本:单纯拉力螺钉固定组(A组)给予1枚6.5mm逆行拉力螺钉固定前柱;重建接骨板固定组(B组)给予12孔重建接骨板及骨折线两端各4枚螺钉固定;锁定重建接骨板固定组(C组)给予12孔锁定重建接骨板及骨折线两端各4枚单皮质螺钉固定。将固定后的标本于倒置单足站立体位放入长方体铁质包埋盒中,调整至符合生物力学体位标准后灌入义齿基托聚合物,待其完全固化后,放置在美国BOSE-3500型力学实验底座上,将股骨干相对于半骨盆标本的髋臼内旋10°固定于实验机上端,调整至合适的加载位置并固定稳定,以20N/S的速度进行连续性轴向加载,并用高精度数字显示光栅位移传感器测量骨折的纵向位移,直至位移到达本次实验所采用的失效标准,并记录所有相关数据。观察3组标本在同一载荷下的纵向位移、三组标本纵向位移均>2.00mm时的载荷及此时的内固定轴向刚度,为了提高实验所得数据的精确度,对每组骨盆标本重复加压5次,取其均值作为最终数据,并通过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纵向位移及轴向刚度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时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A组骨折的纵向位移大于B组、C组,轴向刚度小于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的纵向位移及轴向刚度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前柱内固定治疗髋臼横行骨折时,单纯拉力螺钉组固定强度较弱,不适于单独应用,锁定重建接骨板组与重建接骨板组固定强度相似,无统计学差异,均可用于通过固定前柱治疗髋臼横行骨折。

马华,孟琳,赵奎,王华,周嘉庆,魏春[7](2013)在《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横型骨折17例体会》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髋臼横行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的17例髋臼横行骨折患者,均先行前路手术复位固定,术中C臂机透视,了解复位情况。复位好则结束手术,复位不满意则进行后路复位固定。结果该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9个月至4.5年,平均21个月。骨折复位质量按Matta标准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8.2%,按美国矫形外科学会髋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良率为76.5%,早期出现坐骨神经损伤1例,未出现感染、下肢深静脉栓塞、异位骨化,出现骨性关节炎3例。结论选择其手术入路是治疗的重要环节,决定手术入路的关键因素是骨折类型及其移位方向,决定功能恢复的是解剖复位的程度及手术的时间、合并伤及术后相关的并发症。

贺新民[8](2011)在《治疗髋臼骨折26例体会》文中指出本文髋臼骨折26例,绝大局部髋臼骨折需手术治疗,手术前明了骨折类型,把握手术机遇,正确选择切口,称心的复位和刚强的内固定是进一步疗效的关键。膝关节屈曲、松弛坐骨神经张力、良好的复位质量及减少手术创伤是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尹广政[9](2010)在《手术治疗髋臼骨折63例体会》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5年3月~2009年3月63例接受我院治疗的髋臼骨折患者均按Letoumel-Judet方法进行分型,38例采用K-L(Kocher-Langenbeck)入路、10例采用髂腹股沟入路、15例采用髂腹股沟加K-L入路(前后联合入路)进行手术治疗。髋臼骨复位后,采用骨盆重建钢板、拉力螺钉内固定及人工关节置换。结果按Matta髋臼骨折切开复位标准,本组35例达解剖复位(骨折移位0~1mm),24例满意(骨折移位2~3mm),4例复位不满意(骨折移位>3mm)。根据Matta等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经随访7~41个月,平均25个月,48例优,5例良,7例可,3例差,优良率为84.1%。1例发生股骨头坏死,3例创伤性骨关节炎,2例不同程度的异位骨化。结论髋臼骨折术前正确分析骨折类型、找准手术时机、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以及术中良好的复位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吴少泉,吴雪挺,唐华谋,朱永通,马存义[10](2009)在《髋臼骨折的内固定手术治疗》文中研究指明髋臼具有复杂的解剖特点,一旦发生骨折,如坐骨神经损伤,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率高,治疗困难,致残率较高,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目前,临床上将髋臼骨折按Letourne、lAO进行分类,多采用手术治疗移位的髋臼骨折,手术方法多选用内固定术,材料用螺钉、可吸收螺钉、克氏针、骨盆重建钢板螺钉等,可明显改善关节功能,降低致残率,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对髋臼骨折的分类、内固定手术适应证、手术入路、手术方法及并发症防治进行综述,以期能给临床工作者提供便捷的参考。

二、手术治疗移位髋臼骨折17例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手术治疗移位髋臼骨折17例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腹直肌外侧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2.1 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方式
        1.2.2 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方式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
    2.2 手术复位质量、关节功能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3 讨论

(2)髋臼钩钢板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纳入及排除标准
    2.2 一般资料
    2.3 术前准备
    2.4 手术方法
        2.4.1 麻醉及体位
        2.4.2 切开与显露
        2.4.3 复位及固定
        2.4.4 髂骨骨折的治疗
        2.4.5 髋臼后壁骨折的治疗
    2.5 术后处理
    2.6 术中、术后随访及疗效评价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结果
    3.2 骨折固定、复位及愈合情况
    3.3 术后疗效评价情况
    3.4 术后并发症
第4章 讨论
    4.1 髋臼钩钢板的可行性
    4.2 髋臼钩钢板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合并方形区骨折)的优势
    4.3 总结髋臼钩钢板治疗复杂骨折的手术方法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4.4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应用前景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3)运用腹直肌外侧入路微创治疗髋臼骨折8例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术后处理
    1.4 疗效评价标准
2 结果
3 讨论

(4)改良Stoppa入路结合髂窝入路治疗伴有臼顶压缩的髋臼双柱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2.2 手术指征
    2.3 病例资料
    2.4 术前处理
    2.5 手术
    2.6 术后处理
    2.7 复位及疗效评价标准
第3章 结果
第4章 附图
第5章 讨论
    5.1 臼顶压缩骨折手术的必要性
    5.2 伴有臼顶压缩的髋臼双柱骨折手术指征
    5.3 手术难点及本次研究手术入路的优势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髋臼横行骨折经前入路不同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1标本的制备
    2模型的制备
    3标本分组及内固定模型的制备
    4实验方法
    5内固定失效标准的确定
    6主要观察指标
    7统计学方法
结果
    1骨折的纵向位移与内固定稳定性
    2三组内固定均失效时的轴向刚度与内固定稳定性
讨论

(6)髋臼横行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实验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1.1.2 实验标本的制备
        1.1.3 髋臼横行骨折模型的制作
        1.1.4 标本的分组与固定
        1.1.5 标本包埋及加载体位的固定
        1.1.6 力学实验方法
        1.1.7 内固定失效标准的确定
        1.1.8 主要观察指标
        1.1.9 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骨折的纵向位移与内固定稳定性
        1.2.2 三组内固定均失效时的轴向刚度与内固定稳定性
    1.3 讨论
        1.3.1 髋臼横行骨折对髋关节稳定性造成的影响
        1.3.2 髋臼横行骨折模型的制作
        1.3.3 标本加载体位的选择
        1.3.4 髋臼横行骨折内固定方式的选择
        1.3.5 内固定置入位置的选择及意义
        1.3.6 三组内固定方试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1.3.7 三组内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对比
        1.3.8 本组实验当中的优化措施
        1.3.9 本实验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不足及远期完善措施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髋臼横行骨折治疗进展
    2.1 发病几率
    2.2 发病机制
    2.3 髋臼骨折分型
    2.4 影像学检查
    2.5 治疗方法
        2.5.1 保守治疗
        2.5.2 手术治疗
        2.5.3 髋臼横行骨折内固定物的选择
    2.6 髋臼横行骨折的并发症
        2.6.1 死亡
        2.6.2 创伤性关节炎
        2.6.3 缺血性坏死
        2.6.4 感染
        2.6.5 坐骨神经麻痹
        2.6.6 异位骨化
        2.6.7 血栓栓塞
        2.6.8 血管并发症
        2.6.9 假关节
    2.7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7)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横型骨折17例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3.1手术方法的选择
    3.2 手术时间与合并伤

(8)治疗髋臼骨折26例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材料
    1.1 普通材料:
    1.2 治疗办法:激进治疗11例, 手术治疗15例。
        1.2.1 非手术治疗:
        1.2.2 手术治疗:
2 结果
3 讨论
    3.1 髋臼骨折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顺应证:
    3.2 手术机遇:
    3.3 并发症防治:

(9)手术治疗髋臼骨折63例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髋臼骨折手术时机的选择
    3.2髋臼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
    3.3 手术复位和固定

(10)髋臼骨折的内固定手术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髋臼骨折的分类标准
    1.1 按Letournel[1]分类
    1.2 按AO分类[2]
2 手术适应证
3 手术时机
4 手术入路的选择
5 手术固定方法
6 髋臼骨折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

四、手术治疗移位髋臼骨折17例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腹直肌外侧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J]. 徐静,瞿涛,张权,杨云平,黄烈俊,王远政.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02)
  • [2]髋臼钩钢板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应用研究[D]. 何飞. 南昌大学, 2019(01)
  • [3]运用腹直肌外侧入路微创治疗髋臼骨折8例体会[J]. 胡学峰,刘敏,胡平,熊耀法,李宗辉,任威.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8(24)
  • [4]改良Stoppa入路结合髂窝入路治疗伴有臼顶压缩的髋臼双柱骨折[D]. 王维. 吉林大学, 2018(04)
  • [5]髋臼横行骨折经前入路不同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J]. 何全杰,李力更,吴啸波,马爱国,徐凤松,刘弘扬,王雷. 创伤外科杂志, 2016(05)
  • [6]髋臼横行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研究[D]. 何全杰. 华北理工大学, 2016(03)
  • [7]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横型骨折17例体会[J]. 马华,孟琳,赵奎,王华,周嘉庆,魏春. 医学综述, 2013(02)
  • [8]治疗髋臼骨折26例体会[J]. 贺新民. 内蒙古中医药, 2011(16)
  • [9]手术治疗髋臼骨折63例体会[J]. 尹广政. 中国医疗前沿, 2010(21)
  • [10]髋臼骨折的内固定手术治疗[J]. 吴少泉,吴雪挺,唐华谋,朱永通,马存义. 医学综述, 2009(21)

标签:;  ;  ;  ;  ;  

移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17例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