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斗争历程及其哲学思考

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斗争历程及其哲学思考

一、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历程及其哲学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严艳芬[1](2021)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美好生活实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体力和智力得到极大地解放,同时也为人工智能时代实现人类美好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人工智能广泛渗透到人们生活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的各个领域,助推着人类追求以智追“质”的高质量经济生活、以智求“治”更加民主的政治生活、以智觅“幸”更加繁荣的文化生活、以智谋“祉”更加和谐的社会生活和以智取“美”的生态生活等方面的美好生活。本文在了解中西方美好生活生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基础上,理清人工智能发展给经济发展造成人类结构性失业、贫富差距加大的问题;给政治民主发展造成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威胁与产生民主政治幻象、民主算法陷阱的问题;改变了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给国家文化安全带来新挑战与引发知识产权归属的文化难题;给社会发展造成新的技术控制形式与人类新异化的难题;人类不合理使用人工智能以及人机合作不协调造成生态破坏问题等。这些问题阻碍人们在人工智能时代追求美好生活的进程。对此,经济上应树立合理的需求观,科学研发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产业融合,打造人工智能经济发展的生态体系。政治上应树立正确的技术发展观,强化人工智能技术监督,构建民主保护层,多层面化解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政治困境。文化上应更新“人工智能+文化”发展观念,树立新时代国家安全文化观,加强文化顶层设计,促进文化治理方式转型。社会发展上应跨越人工智能的“资本逻辑”迈向“人的逻辑”,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造福于人类。生态上应确立发展人工智能应遵循的原则,科学发展人工智能应对生态发展难题,实现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美好生活。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文化哲学研究法,通过对人工智能时代美好生活的内涵、生成逻辑进行研究,整理、归纳和分析,进而对人工智能时代实现美好生活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其成因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化解困境的对策。研究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美好生活的实现问题,其实质是对人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存在方式以及解放问题进行探讨。这一研究从理论上丰富了人类解放的哲学阐释,为人工智能时代实现美好生活提供了理论支持;实践上拓展美好生活的研究视角,为人工智能时代实现人类美好生活提供可行性方案。

李慧敏[2](2021)在《虚拟主体网络道德价值观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网络生活已经成为人们现实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加强网络治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是亟需完成的目标。网络道德治理作为网络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全球互联网治理的发展趋势和迫切需要攻克的时代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网络治理的新思想,以推进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目标,促进网络生态良性发展,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各国人民。本研究从虚拟主体的特征出发研究网络道德价值观建构,以培育虚拟主体自我治理网络环境的自觉性为根本构建,为网络治理提供道德治理路径。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依据网络特点,拓展网络治理研究的视域,突破以往网络治理模式的外在性和他治性,建构与内在性和自治性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弥补网络道德价值观建构的理论和现实的不足,对网络治理效能的提升具有拓展空间和夯实基础作用。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以及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具体方法,研究了虚拟主体网络道德价值观建构的时代背景、客观必要性和理论前提,针对网络治理的现实需要建构了虚拟主体网络道德价值观内容体系,并提出了具体的实践路径。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释了虚拟主体、网络道德治理、网络道德价值观等核心概念,论证了网络道德价值观建构的客观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第二部分,阐述了虚拟主体网络道德价值观建构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主要有马克思主义道德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价值观和西方文明中的道德价值观理论,为全部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石、找到了思想来源;第三部分,梳理了虚拟主体网络道德价值观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省察和和批判了当前网络道德异化现象,如空间异化、精神异化、契约异化和自由异化等,阐释了虚拟主体网络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因素,为虚拟主体网络道德价值观建构确立了现实依据和逻辑基础;第四部分,建构了虚拟主体网络道德价值观的内容框架,它们分别由网络安全道德价值观、网络诚信道德价值观、网络节制道德价值观、网络公义道德价值观构成;第五部分,提出了虚拟主体网络道德价值观的建构路径,主要有提升虚拟主体网络道德主体性、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风尚、积极完善网络道德制度保障等。以上诸方面所做的探索为网络治理由外向内、由他律到自律、由具体现象到提出了应然性的治理准则,指出了网络道德治理的方向,奠定了虚拟主体道德价值观的基础,开辟了网络治理的道德空间和精神文化建设途径。在虚拟主体特性的阐释、网络道德异化现象的批判以及虚拟主体网络道德价值观体系的建构及实现途径方面提出了具有一定新意的见解。

徐琳[3](2020)在《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人类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比较系统的阐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实现路径等,形成了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行动指南。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治理理念,创新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国家治理思想,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家治理的智慧,以及习近平从地方到中央工作的经历为其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因此,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实践依据。该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国家治理的目标,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主体地位的统一,建设法治中国,最终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任务。新时代的中国面对着深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要保证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顺利推进,就要不断强化指导思想的引领,加强制度建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是治国理政的重大发展,既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又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理论体系;既推动中国国家治理走向现代化,又为世界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田淼[4](2020)在《“美好生活需要”视域下的民生科技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决胜之年,这就意味着我国贫困标准以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以国际标准来看,我国的世界减贫贡献率虽然超过71%。要想实现“不愁吃、不愁喝,医疗、教育、住房有保障”基本标准全面达成,仍有存在于各地区、各领域、各层面等“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美好生活需要”显示人民群众对生活全方位发展的要求,“不平衡不充分”也凸显将“公平”与“质量”提升到矛盾主要方面上来。民生科技作为改变人民生活方式、影响社会发展最高效的手段之一,是实现对“美好生活需要”满足的强力抓手。充分认识到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追求,是民生科技进步的动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民生科技发展的前进方向。把“人民幸福”作为实践目标,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民生科技发展的起点与终点,使民生科技真正的做到惠及民生,激发全社会对民生科技发展的渴盼,提高民生科技创造创新能力,以高质量、高效用、高价值的成果与服务,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本文从对“美好生活需要”本身研究出发,剖析当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核含义与特性,研究民生科技发展的内在逻辑,分析民生科技与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前提,剖析民生科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部分,探求民生科技发展原则并尝试从科技发展主体地位、财政政策支持、制度体系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等对民生科技发展存在问题进行消解。

田鹏颖,王圆圆[5](2018)在《论劳模精神的科学性及其当代价值》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针对劳模精神的种种争议与责难可主要归纳为劳模精神"过时论""政治论""特例论""物化论""英雄论"五种曲解,究其根本,均为从根本上放弃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所致。为劳模精神的科学性、时代性、价值性进行辩护,须全面且系统地考察劳模精神所内蕴理论体系——以现实劳动为立论基础,以回应时代难题为历史方位,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需求为价值取向,以中华优秀文化为精神资源,充分体现其实践性、发展性、民本性与民族性特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仍具有非凡的时代意义。

徐士锋[6](2017)在《“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哲学意蕴及其当代价值 ——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道路问题尤为重要。道路影响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正确的革命道路,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条件;正确的建设道路,是建设取得成就的基本原因。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对革命道路的研究上升到哲学层次,凝练出蕴含的基本原理,再运用其原理指引道路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辟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新式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基本内涵是“先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再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具有实践性、客观性、社会历史性和主体选择性的基本特征。“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之下;暴力革命学说是其产生的根本理论依据,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是其产生的直接理论依据;“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经历了萌芽、基本形成、发展完善三个时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蕴含了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这些原理主要包括:一切从实际出发,矛盾的观点,真理与价值,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启示:一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正确的国情观;二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坚持客观的矛盾观;三是遵循规律性与目的性,坚持科学的真理观与价值观;四是把握新时期人民群众的基本特点,坚持人民群众主体观。

苏超莉[7](2017)在《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治社会化,是社会个体在政治体系的不断推动下,在多重社会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地成长和发展,由自然人变为政治人的过程。它是凝聚民众意志的有效工具,是建设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点,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尊重群众需求的深层体现,对于政治体系和社会个体成员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是指掌握着先进的思想政治理论尤其是国家上层建筑的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发各种途径、利用多个载体,对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帮助人民群众形成政治价值观、掌握政治参与技巧的过程。在互联网时代,政治社会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对于中国共产党能否承载起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意义重大。政治社会化是一项综合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共产党要有效推进政治社会化,就必须遵从其内在的理论逻辑:中国共产党作为推进政治社会化过程的主导者,是政治社会化的主体;人民群众作为政治社会化进程的受导者,是政治社会化的客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作为政治社会化进程的方式方法,是政治社会化的介体;复杂的政治社会环境作为政治社会化进程的外部条件,是政治社会化的环体。政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基本过程,是由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四个要素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了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逻辑框架。就主体而言,中国共产党的本质是人民群众的工具。自成立之日起,它一直是实现、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导力量。我党的执政地位和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使其在政治社会化工作中承担了主体的功能,发挥着领导者和主要协调者的作用。就客体而言,按照历史唯物论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事业是人民群众的事业。马克思主义政党建立的唯一目的就是维护和巩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斗争。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直接目标是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维护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终极目的是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介体而言,中国共产党通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来推进政治社会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向人民群众传递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其全面认识与理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而养成良好的政治行为习惯。就环体而言,互联网时代的政治社会化具有特殊性。作为政治社会化的特殊载体,互联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在此大背景下,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进程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也衍生出了一些新问题。古今中外的(执)政党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推进政治社会化的经验教训。就中国共产党而言,党成立九十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社会化经验;西方执政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苏联共产党的失败的政治社会化历程也值得我们反思。结合这些经验教训,反观互联网时代我们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进程,可以看出,目前党推进政治社会化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人民群众中潜在的信仰危机、社会道德危机,党的政治合法性危机、社会整合危机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主体方面,信息技术对党的政治权威造成了冲击,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存在错误执政思维,再加上官僚主义作风和腐败问题,导致党的执政权威有所消解,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主导性、权威性和推进效力也因此受到影响。客体方面,社会转型期和互联网时代的双重叠加加速了我国的贫富分化,社会阶层不断分化组合,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因素都分解了社会成员的理想信念,导致了民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弱化。介体方面,在互联网时代,从国际大背景来看,西方加速了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渗透;从国内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内容陈旧、教育方式落后,这些问题都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面对上述种种问题,借鉴古今中外执政党的相关经验,本文探讨了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基本策略。主体优化方面,要真正发挥中国共产党的主体作用,巩固自身的主导地位。我们党必须主动出击,持续强化党的建设,确保党的阶级性以及先进性;要在思想上加大重视,在行动上始终坚持,努力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优化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坚持创新制度建设、改良施政措施,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科学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实效性。客体优化方面,既要改善人民群众所处的外部环境,即克服一切消极因素,为人民群众的政治社会化创造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又要关注人民群众内在的思想状态,即注重以人为本,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增强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介体优化方面,要重视意识形态的传承与发展,拓宽意识形态教育的思路,增强意识形态教育的合力,以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

段非[8](2017)在《统筹发展视域下的共同富裕研究》文中认为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及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目的。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核心代表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为指导,一步一步的推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开创了人类共同富裕理想实现和发展的美好前景。由于历史的原因,加之我国幅员辽阔的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较大,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才60年等因素,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不同行业和企业的收入差距等问题依然突出。所以,一方面是要对处于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有一个正确认识;另一方面,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坚定“四个自信”,通过宏观政策指导,在具体实践中来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推向前进,并向更高阶段发展。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从高处着眼未来,以统揽全局的战略思想,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发展布局,通过“精准扶贫”、“五大发展”新理念等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措施,统筹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发展中的问题。共同富裕和统筹发展,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变成现实。今天,共同富裕不再只是梦想,而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走向现实。这是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定“四个自信”,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坚定党的领导和“四个自信”共同富裕必定实现!

孟卧杰[9](2016)在《网络社会治理中的“单边主义”困境及其出路》文中认为社会治理已经成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一个保障,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社会治理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境遇,其中,社会生活的虚拟化增加了社会治理的难度。“互联网+”时代,“更新国家治理的基本观念、丰富国家治理的价值目标、创新国家治理的方式方法”,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课题。互联网在为人们的言论自由和参与政治提供便捷与保障的同时,也关系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冲击传统的公共治理体系。各国政府纷纷将规范网络行为、治理网络行动等为内容的“网络社会治理”作为国家和社会建设与治理的一部分。作为网络大国,我国网络社会治理已经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但依然存在着诸多阻碍网络治理成效的因素。其中,网络社会治理中的单边主义思维方式和行动逻辑已经成为凸出的问题。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或行为模式,单边主义突出表现为只从一点或一个方面出发思考问题、处理事务和应对冲突,也可以引申为在思考问题或采取行动方案的时候,只从自身好恶与需要去判断,或者只从自己的利益诉求和立场出发,而忽视其他主体的立场和利益诉求。网络社会治理中的单边主义则主要体现为网络社会治理中各方主体具有非常强烈的自利性主张:作为网络行为施动方,主张最大限度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权”和监督权;作为网络受动方,坚决扞卫自己的“隐私权”和“不受侵扰的合法权利”,甚至主张“网络被遗忘权”;作为互联网从业者,为减少经营成本或谋取利益而以“不代表本网立场”、“海量信息无从审查”为由拒绝承担责任;作为网络管理者的政府,认为网络社会秩序才是最根本,其他一切应当让位。当前,“单边主义”的思维与行动使网络社会治理面临着现实阻滞作用、个体化难题、各方主体利益诉求的自利性和主体间共识的缺乏等困境。在现实的阻滞作用方面,主要表现为:群体极化现象的形成、权利自由观的变异、沟通协商机制的破坏、纠纷解决机制的虚化或坍塌;在网络社会的个体化难题方面,主要包括:网络社会中网民的个体化程度日益提高、网络社会中成员的“隔空对话”、网络社会中成员的疏离;在网络社会各方主体利益诉求的自利性方面,主要体现在:网络行为发起方的放任性(与越轨性)、网络行为受动方的自我保护性、网络经营者的逐利性和律他性、网络管理者(政府部门)的效率追求和管控思维;在网络社会主体间的共识缺乏方面,主要表现为:个体激情的泛滥、群体理性缺失。面对网络社会治理中的“单边主义”困境,我们首先应当认识到破局之前提是保障权利平衡与兼顾,具体要求包括:一是全面认识网络公共空间治理的双重任务,在于既要保护与平衡公民的自由权利(网络公共空间治理中的首要任务),又要维护安全有序的网络秩序(网络公共空间治理的必要任务)。二是解放和创新指导思想,自觉摒弃“单边主义”思维方式,实现规范治理行为和规制失范行为双管齐下。三是清醒认识到法治在调整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利益冲突与维护网络社会秩序中的作用,并将法治作为治理网络和网络公共空间的有效保障。基于网络空间的“多主体性”、“非中心性”、“不确定性”特点,实现网络社会各方主体之间的协同共治应当成为解决单边主义困境的明智选择。在协同共治理论的指引下,网络社会协同共治应当形成这样一幅图景:政府、互联网从业者(含互联网基础运营商、网络信息服务提供商以及网络媒体等单位)、网民等主体共同在基本的网络社会准则和规定下,通过互动达成网络共识,从而实现网络社会公共秩序的供给。当下,为实现网络社会协同共治,我国网络社会治理实践中亟需实现政府管理与社会自律结合、立法防控与技术防控结合、国内治理与国际合作结合。

高月[10](2016)在《延安《解放日报》的科学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知识的传播与普及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职能,大众传媒对公众的科学启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事业奠基作的延安《解放日报》,置身于落后、贫穷、闭塞的农村传播生态和战乱频仍的传播语境,高度重视科学传播,并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因而对中国现代新闻传播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的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借助传播结构的五大环节,对报纸科学传播的传者、内容、受众、传播策略以及传播效果进行系统分析,试图廓清延安《解放日报》科学传播的基本线索。同时,结合科学传播模式的相关观点,分析延安《解放日报》科学传播的结构模式和功能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延安《解放日报》科学传播的历史价值及现实启发。研究结果发现,延安《解放日报》的科学传播是陕甘宁边区的经济背景、自然环境、社会背景、文化教育背景和媒介背景等社会现实共同作用的结果。延安《解放日报》科学传播的内容主要为自然科学知识,具体体现为理学知识、工程技术知识、医疗卫生知识、农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知识等诸多方面。延安《解放日报》科学传播的内容具有不同倾向和不同侧重点,在传播过程中也呈现出独特的结构模式,具体表现为整体以线性模式为主,局部向非线性模式过渡的一种科学传播模式。其中,以“缺失模型”为代表的线性传播贯穿于报纸科学传播的始终,在经历了党的整风运动以及报纸改版之后,以“民主模型”为代表的非线性传播模式逐渐显露出来。就延安《解放日报》产生的社会功能来看,主要体现为宣传鼓动功能、组织传播功能以及科学启蒙功能。延安《解放日报》的科学传播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它开创了中国农村科学传播的新局面,凸显了科学传播的目的和宗旨,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传统,推动了科学与进步的社会革命。此外,延安《解放日报》科学传播也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其卓尔不群的传播理念和丰富有效的传播技巧对当今科学传播尤其是农村科学传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历程及其哲学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历程及其哲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美好生活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案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1.选题新颖
        2.内容新颖
        3.观点新颖
一、人工智能时代美好生活的蕴涵
    (一)人工智能发展概述
        1.人工智能在国外的发展历程
        2.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二)人工智能时代美好生活内涵
        1.以“智”追“质”
        2.以“智”求“治”
        3.以“智”觅“幸”
        4.以“智”谋“祉”
        5.以“智”取“美”
二、人工智能时代美好生活的生成逻辑
    (一)人工智能时代美好生活生成的历史逻辑
        1.西方美好生活演进的历史逻辑
        2.中国美好生活的生成发展史
    (二)人工智能时代美好生活生成的理论逻辑
        1.智者先贤对理想生活的描绘
        2.马克思的技术发展思想
        3.马克思主义美好生活观
        4.西方马克思主义技术批判思想
    (三)人工智能时代美好生活生成的实践逻辑
        1.人工智能时代社会生产劳动中孕育了“美好生活”
        2.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美好生活”的价值引领
三、人工智能时代实现美好生活面临的挑战
    (一)人工智能促进经济转型带来的发展难题
        1.产业结构变化带来贫富分化加剧
        2.就业结构变化造成结构性失业
    (二)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民主政治难题
        1.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遭遇危险
        2.民主政治幻象和算法民主陷阱
    (三)人工智能发展带来文化安全与知识产权归属难题
        1.“人工智能+文化”增添国家文化安全新风险
        2.人工智能生产的文化产生知识产权归属难题
    (四)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社会发展难题
        1.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形成新控制形式
        2.人工智能的局限性阻碍人类实现美好生活
        3.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造成人类新异化
    (五)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生态难题
        1.过度使用人工智能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
        2.人机不协调的合作造成各种生态问题
四、人工智能时代实现美好生活的建构
    (一)破解人工智能时代实现美好生活的经济发展难题
        1.科学研发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经济发展
        2.促进产业融合打造人工智能经济发展的生态体系
        3.完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培养人民的智能技能与知识
    (二)多层次化解人工智能时代实现美好生活的政治困境
        1.强化人工智能技术监督
        2.构建人民民主保护层
    (三)转变文化理念和治理方式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文化指引
        1.更新文化理念树立新时代国家安全文化观
        2.加强文化顶层设计促进文化治理方式转型
    (四)跨越人工智能的“资本逻辑”迈向“人的逻辑”
        1.立足人的逻辑科学发展人工智能
        2.跨越资本逻辑维护社会公正与稳定
    (五)科学发展人工智能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1.科学发展人工智能应遵循的原则
        2.科学发展人工智能应对生态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2)虚拟主体网络道德价值观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2 虚拟主体网络道德价值观建构理论概述
    2.1 基本概念
        2.1.1 虚拟主体及特征
        2.1.2 网络治理与网络道德治理
        2.1.3 网络道德价值观
    2.2 虚拟主体网络道德价值观建构的指导思想
        2.2.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道德价值观
        2.2.2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道德价值观
        2.2.3 习近平关于道德价值观的重要论述
    2.3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价值观
        2.3.1 正义观
        2.3.2 诚信观
        2.3.3 大同观
    2.4 西方优秀传统道德价值观
        2.4.1 审慎观
        2.4.2 节制观
        2.4.3 公正观
3 虚拟主体网络生活的道德省察与批判
    3.1 虚拟主体网络道德价值观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3.1.1 虚拟主体网络道德价值观发展的历程
        3.1.2 虚拟主体网络道德价值观发展的成就
        3.1.3 虚拟主体网络道德价值观发展的经验
    3.2 网络道德异化现象及原因分析
        3.2.1 网络空间异化与虚拟主体“道德失控”
        3.2.2 网络精神异化与虚拟主体“道德缺场”
        3.2.3 网络契约异化与虚拟主体“道德失约”
        3.2.4 网络自由异化与虚拟主体“道德失义”
    3.3 虚拟主体网络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因素
        3.3.1 虚拟主体的道德素质与道德水平
        3.3.2 网络道德环境的结构性变化
        3.3.3 网络法律法规的发展状况
4 虚拟主体网络道德价值观体系建构
    4.1 网络安全道德价值观
        4.1.1 网络空间安全的道德释义
        4.1.2 虚拟主体调节与网络空间关系的道德意识
        4.1.3 善的价值在于防范网络风险
    4.2 网络诚信道德价值观
        4.2.1 网络诚信与现实诚信的异同
        4.2.2 虚拟主体调节交往实践关系的道德意识
        4.2.3 目标在于推动网络交往文明
    4.3 网络节制道德价值观
        4.3.1 网络契约的道德属性
        4.3.2 虚拟主体自我约束的道德意识
        4.3.3 目标在于塑造网络行为美德
    4.4 网络公义道德价值观
        4.4.1 网络公义与网络命运共同体
        4.4.2 虚拟主体调节个体与群体关系的道德意识
        4.4.3 目标在于促进网络社会公正有序
5 虚拟主体网络道德价值观的建构路径
    5.1 提升虚拟主体网络道德主体性
        5.1.1 推动虚拟主体网络道德价值观启蒙
        5.1.2 关怀虚拟主体网络道德价值观需要
        5.1.3 调动虚拟主体践行网络道德主动性
    5.2 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风尚
        5.2.1 构建网络道德生活
        5.2.2 维护网络交往契约
        5.2.3 丰富网络道德文化
    5.3 积极完善网络道德制度保障
        5.3.1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5.3.2 开展网络道德评价
        5.3.3 完善网络法律法规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的目的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三)主要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
    第一节 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是其主要来源
        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国家治理的思想是其重要来源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治理思想是其价值支撑
    第二节 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实践基础
        一、习近平从地方到中央的工作经历
        二、社会主义国家(主要是苏联)在国家治理方面的经验教训
第二章 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国家治理的目标
        一、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二、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国家治理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 国家治理的主体
        一、国家治理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国家治理必须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第三节 国家治理的方式
        一、要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法律体系
        二、要以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三、要以法律保障人民根本权益,同时依靠人民维护法律权威
    第四节 国家治理的任务
        一、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强化指导思想的引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保障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为指导
        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国家治理现代化
    第二节 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
        一、完善国家治理现代化制度体系建设
        二、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二、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第四节 全面深化改革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
第四章 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节 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理论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创新发展
        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理论体系
        三、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
    第二节 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实践意义
        一、推动中国国家治理走向现代化
        二、为世界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美好生活需要”视域下的民生科技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点和难点
        一 创新点
        二 难点
第一章 美好生活需要与民生科技理论研究
    第一节 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内容和特点
        一 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确定
        二 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容
        三 美好生活需要的特点
    第二节 民生科技的概念来源及内涵
        一 民生科技产生溯源及产生必然性
        二 民生科技的内涵与划分
        三 民生科技的特点
第二章 美好生活需要与民生科技的关系及民生科技发展状况分析
    第一节 美好生活需要与民生科技的关系
        一 美好生活需要是民生科技发展的动力
        二 民生科技发展创造并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需要
    第二节 我国民生科技发展的理想需要分析
    第三节 我国民生科技发展成就与现状
        一 我国民生科技发展成就
        二 我国民生科技发展的现状
第三章 美好生活需要视域下民生科技发展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 美好生活需要视域下民生科技发展的问题
        一 民生科技的主体缺位
        二 民生科技的资金来源渠道不畅
        三 民生科技的制度体系还有待完善
        四 缺乏对民生科技评价体系
        五 用于生活需要的科技成果较少
    第二节 美好生活需要视域下民生科技发展的原则
        一 以人民生活为中心
        二 安全可控
        三 尊重隐私
        四 绿色健康
        五 审美科学
        六 开放协作
    第三节 美好生活需要视域中民生科技发展的措施
        一 确立企业民生科技的主体地位
        二 制定财政政策支持民生科技发展
        三 加强我国民生科技制度体系建设
        四 构建完善的民生科技评价指标体系
        五 综合各种方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5)论劳模精神的科学性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劳模精神究竟“是”还是“非”
    1. 劳模精神“过时论”, 彻底否定了劳模精神的现代价值
    2. 劳模精神“政治论”, 片面化了劳模精神的民本特质
    3. 劳模精神“特例论”, 狭窄化了劳模精神的普遍价值
    4. 劳模精神“物化论”, 功利化了劳模精神的无私奉献品质
    5. 劳模精神“英雄论”, 对立化了劳模精神的人民性形象
二、劳模精神究竟是空想还是科学
    1. 劳模精神以现实劳动为立论基础, 体现实践性
    2. 劳模精神以回应时代难题为历史方位, 体现发展性
    3. 劳模精神以满足最广大人民需求为价值取向, 体现民本性
    4. 劳模精神以中华优秀文化为精神资源, 体现民族性
三、当今时代的劳模精神是早已过时还是价值永驻
    1. 有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论的理论体系
    2. 有助于增强对人民群众劳动观的德育示范功效
    3. 有助于切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有助于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入新时代后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化

(6)“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哲学意蕴及其当代价值 ——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重点、研究难点和研究创新点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5.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基本理论
    2.1“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
        2.1.1 基本内涵
        2.1.2 基本特征
    2.2“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产生条件
        2.2.1 时代背景
        2.2.2 理论依据
        2.2.3 实践基础
    2.3“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形成过程
        2.3.1 萌芽时期
        2.3.2 基本形成时期
        2.3.3 发展完善时期
第三章“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3.1 一切从实际出发
        3.1.1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最大的实际
        3.1.2 中国革命必须坚持从基本国情和革命特点出发
    3.2 矛盾的观点
        3.2.1 中俄革命道路的特殊性
        3.2.2 中国国内革命斗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
    3.3 真理与价值
        3.3.1 中国共产党对于革命道路的真理性认识和价值需要
        3.3.2“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是革命真理与革命价值的统一
    3.4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4.1 人民群众是革命的根本依靠力量
        3.4.2“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四章“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蕴含的原理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启示
    4.1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正确的国情观
        4.1.1 基本国情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1.2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
    4.2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坚持客观的矛盾观
        4.2.1 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依然没有变
        4.2.2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正确处理各种矛盾
    4.3 遵循规律性与目的性,坚持科学的真理观和价值观
        4.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过程
        4.3.2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
    4.4 把握新时期人民群众的基本特点,坚持人民群众主体观
        4.4.1 人民群众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依靠力量
        4.4.2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7)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由来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核心概念和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理论逻辑
    一、政治社会化
        (一) 政治社会化的概念
        (二) 政治社会化的要素
        (三) 政治社会化的特征
    二、执政党的政治社会化
        (一) 政党与政治社会化
        (二) 政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内涵及逻辑
        (三) 执政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基本规律
        (四)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主要特点
    三、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逻辑建构
        (一) 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技术基础
        (二) 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时代价值
    一、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性
        (一) 凝聚民众意志的有效工具
        (二) 建设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点
        (三)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四) 尊重群众需求的深层体现
    二、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便利性
        (一) 互联网成为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新载体
        (二) 互联网有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紧迫性
        (一) 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认同有所弱化
        (二) 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亟需进一步巩固
        (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受到影响
第三章 中外(执)政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历史经验探寻
    一、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经验
        (一) 重视传播马克思主义
        (二) 广泛开展整风运动
        (三) 满足民众实际利益
        (四) 勇于承担历史使命
    二、西方执政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启示
        (一) 注重经济与社会相统一
        (二) 重视大众传媒的力量
        (三) 发挥宗教的控制作用
        (四) 广泛开展公民教育
    三、前苏联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教训
        (一) 马克思主义丧失指导地位
        (二) 苏共的执政权威大大弱化
        (三) 意识形态管控方式日益僵化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问题
        (一) 政治社会化困境及其衡量标准
        (二) 政治社会化出现潜在困境的表现
    二、互联网时代我国政治社会化出现潜在困境的成因分析
        (一) 主体: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权威遭遇挑战
        (二) 客体: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呈现弱化趋势
        (三) 介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欠佳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基本路径探索
    一、主体优化:夯实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一) 努力践行党的根本宗旨
        (二) 优化意识形态工作队伍
        (三) 推进党风廉政制度创新
    二、客体优化: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
        (一) 打造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 创造健康的政治环境
        (三) 关注群众的思想状态
    三、介体优化:提高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
        (一) 重视意识形态的传承发展
        (二) 拓宽意识形态教育的思路
        (三) 增强意识形态教育的合力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8)统筹发展视域下的共同富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2.1 国内研究述评
        1.2.2 国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1.4.1 研究的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本文的创新点
2. 共同富裕思想的提出与早期统筹
    2.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1.1 共同富裕理论的历史追溯
        2.1.2 共同富裕的提出以及科学内涵
        2.1.3 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
        2.1.4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方向
        2.1.5 先富带动后富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2.2 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三步走”战略
        2.2.1“三步走”战略的提出与科学依据
        2.2.2 共同富裕是“三步走”战略的中心内容
        2.2.3 非均衡到均衡发展的战略选择
    2.3 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保证
        2.3.1 毫不动摇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3.2 改革开放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动力
        2.3.3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本章小结
3. 共同富裕思想的丰富和统筹发展实践
    3.1 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举措——西部大开发
        3.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共同富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3.1.2 统筹发展先进生产力夯实社会物质基础
        3.1.3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着力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
    3.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城乡统筹发展
        3.2.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起点
        3.2.2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对共同富裕思想的丰富发展
        3.2.3 统筹城乡发展重点在于解决“三农”问题
        3.2.4 统筹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精神共同富裕
        3.2.5 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
        3.2.6 统筹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本章小结
4. 新时期习近平对共同富裕思想的统筹发展
    4.1 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共同富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4.1.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依据
        4.1.2“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提出、内在关系及其哲学思考
    4.2 实现共同富裕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4.2.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统筹发展的目标
        4.2.2 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统筹路径
        4.2.3 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障
        4.2.4 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政治基础
    本章小结
5. 统筹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实践
    5.1 共同富裕理论和实践发展:坚定党的领导和“四个自信”
        5.1.1 五大发展理念促进共同富裕和谐社会建设发展
        5.1.2 精准扶贫实现同步小康社会
        5.1.3 西方发达国家福利制度的本质
    5.2 党的领导和“四个自信”与共同富裕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5.2.1 党的领导和“四个自信”与实现共同富裕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5.2.2 大同世界与共同富裕的统一
    本章小结
6.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声明

(9)网络社会治理中的“单边主义”困境及其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理论价值
        三、研究的实际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范围、目标、思路及难点
        一、研究范围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的内容及拟突破的重点难点
        五、研究方法的选择
    第三节 研究术语的使用和界定
        一、单边主义
        二、社会治理
        三、网络社会治理
    第四节 研究现状
        一、关于“单边主义”的相关文献综述
        二、关于社会治理的文献综述
        三、关于网络治理或者网络社会治理的文献综述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单边主义现象及其思维表征
    第一节 认识和警惕单边主义现象
        一、社会生活中的“单边主义”情形
        二、科学研究中的单边主义表达
    第二节 单边主义现象及其思维倾向
        一、辩证性之缺失
        二、容易引起冲突
        三、阻碍社会治理目标的实现
第二章 网络社会治理:社会治理系统工程的一部分
    第一节 规范网络与治理社会
        一、网络失范行为对传统公共治理秩序的挑战
        二、规范网络失范行为与社会治理
        三、网络社会治理与社会治理的同质性
        四、网络社会的异质性
    第二节 社会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对网络社会治理的经验借鉴
        一、社会治理的任务和目标
        二、社会治理过程中的观念更新和理论转换
        三、社会治理的模式创新
    第三节 网络社会治理面临的革新与转型
        一、网络社会治理的任务
        二、网络社会治理面临的观念更新和理论转换
        三、网络社会治理的模式变革问题
第三章 网络社会治理中的各方主体及其单边主义思维解析
    第一节 网络社会治理中的行为主体解析
        一、网络社会中的行为主体
        二、网络行为主体价值观的类型化分析
    第二节 网络社会治理中的“单边主义”现象
        一、社会治理视域中的网络社会运行模式
        二、网络社会运行过程中各方主体的行为倾向
    第三节 网络社会治理中各方主体的“单边主义”
        一、“人肉搜索”的兴起——一种权利观的声索
        二、“人肉搜索”引发的诉讼——另一种权利观的抗辩
        三、立法禁止“人肉搜索”的动议——一种权力本位的反映
第四章 网络社会治理中的各方主体的行动逻辑
    第一节 网络社会治理中各主体的权利逻辑
        一、网络行为施动者的权利逻辑
        二、网络行为受动者的权利逻辑
        三、互联网从业者的权利逻辑
        四、管理者或者裁判者(网络行为应对者)的权力逻辑
    第二节 网络社会治理中网络事件或者舆论危机的形成逻辑
        一、权益冲突是其酝酿集聚的起源
        二、民众积怨促使网络危机事件快速发酵
        三、社会认同异化是其蔓延深入的催化剂和突发急变的助推器
        四、利益协调平衡是网络舆论终归平静的终极保障
    第三节 网络社会治理中各方主体的目标逻辑
        一、网民的利益表达或者权利救济的目标
        二、互联网从业者的成本节省和责任分担目标
        三、政府部门的秩序和责任追究目标
第五章 网络社会治理中的单边主义困境
    第一节 网络社会治理中“单边主义”的阻滞作用
        一、群体极化现象的形成
        二、权利自由观的变异
        三、沟通协商机制的破坏
        四、纠纷解决机制的虚化或坍塌
    第二节 网络社会的个体化难题
        一、网络社会中网民的个体化及其挑战
        二、网络社会中成员的“隔空对话”
        三、网络社会中成员的疏离
    第三节 网络社会各方主体利益诉求的自利性
        一、网络行为发起方的放任性与越轨性
        二、网络行为受动方的自我保护性
        三、网络经营者的逐利性
        四、网络管理者(政府部门)的自利性
    第四节 网络社会主体间共识的缺乏
        一、个体激情的泛滥
        二、群体理性的缺失
        三、网络共识的可能性问题
第六章 权利平衡与兼顾: 破局之前提
    第一节 网络公共空间治理的双重任务
        一、保护与平衡公民的自由权利: 网络公共空间治理中的首要任务
        二、维护安全有序的网络秩序: 网络公共空间治理的必要任务
    第二节 网络公共空间治理的思维前提: 平衡与兼顾
        一、解放和创新指导思想: 网络公共空间治理方式的创新
        二、摒弃“单边主义”思维方式: 规范治理行为和规制失范行为双管齐下
    第三节 法治: 网络公共空间治理的有效保障
        一、法治是调整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利益冲突的保障
        二、法治是维护网络社会秩序的保障
第七章 协同共治: 网络社会治理中的单边主义困境之出路
    第一节 协同共治理论及其渊源
        一、协同共治理论及其要素
        二、以协同理论作为走出单边主义思维困境的指导思想
        三、网络社会治理中的协同主体
        四、协同治理: 网络社会治理的一个选择
    第二节 网络社会协同治理的目标和原则
        一、网络社会协同治理的具体目标
        二、网络社会协同治理的原则
    第三节 网络社会治理的三个结合
        一、政府管理与社会自律相结合
        二、立法防控与技术防控相结合
        三、国内治理与国际合作相结合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本人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后记

(10)延安《解放日报》的科学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
第一章 延安《解放日报》科学传播的历史语境
    一、政治背景
    二、社会环境
    三、经济环境
    四、文化教育背景
    五、媒介背景
第二章 延安《解放日报》科学传播的结构体系
    一、传者分析
        (一) 社会精英
        (二) 基层民众
    二、内容分析
        (一) 历史分期
        (二) 传播阵地
        (三) 传播内容
    三、受众分析
        (一) 延安《解放日报》的一般受众
        (二) 延安《解放日报》科学传播的目标受众
    四、传播策略分析
        (一) 传播宗旨
        (二) 传播技巧
        (三) 传播途径
    五、传播效果分析
        (一) 个人效果
        (二) 社会效果
第三章 延安《解放日报》科学传播的模式及社会功能
    一、延安《解放日报》科学传播的模式
        (一) 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式
        (二) 延安《解放日报》科学传播的模式
    二、延安《解放日报》科学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 宣传鼓动功能
        (二) 组织传播功能
        (三) 科学启蒙功能
第四章 延安《解放日报》科学传播的历史价值与现实启发
    一、历史价值
        (一) 开创农村科学传播的新局面
        (二) 凸显科学传播的目的与宗旨
        (三) 形成重知识、重人才的传统
        (四) 推动科学与进步的社会革命
    二、现实启发
        (一) 适应历史变化,扣合传播环境
        (二) 因地制宜利用,继承综合创新
        (三) 尊重受众主体,凸显科学启蒙
结语
参考文献
    一、报纸
    二、学术着作
    三、学术论文
    四、学位论文
    五、电子文献
附录
    表一 延安《解放日报》传播理学知识刊文材料
    表二 延安《解放日报》传播工程技术知识刊文材料
    表三 延安《解放日报》传播农学知识刊文材料
    表四 延安《解放日报》传播医疗卫生知识刊文材料
    表五 延安《解放日报》传播其他科学知识刊文材料
插图和附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历程及其哲学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美好生活实现研究[D]. 严艳芬.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虚拟主体网络道德价值观建构研究[D]. 李慧敏.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3]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研究[D]. 徐琳. 青岛大学, 2020(02)
  • [4]“美好生活需要”视域下的民生科技发展研究[D]. 田淼. 郑州大学, 2020(02)
  • [5]论劳模精神的科学性及其当代价值[J]. 田鹏颖,王圆圆.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 [6]“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哲学意蕴及其当代价值 ——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D]. 徐士锋. 湖南工业大学, 2017(11)
  • [7]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研究[D]. 苏超莉.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8]统筹发展视域下的共同富裕研究[D]. 段非. 贵州财经大学, 2017(02)
  • [9]网络社会治理中的“单边主义”困境及其出路[D]. 孟卧杰.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5)
  • [10]延安《解放日报》的科学传播研究[D]. 高月. 兰州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斗争历程及其哲学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