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课程设置与近视患病率的关系

不同课程设置与近视患病率的关系

一、不同课程设置与近视患病率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葛平磊,高飞,张健,马文博[1](2022)在《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新加坡学校体育研究可视化分析》文中提出为探究新加坡学校体育研究热点问题,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搜索1990-2019年以来,以新加坡学校体育为研究主题的相关文献176篇。利用科学计量学软件CiteSpace V对所获取的文献资料进行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研究表明:新加坡学校体育领域研究发文量呈波浪式递增趋势,并且分为三个阶段;新加坡学校体育研究领域的科研机构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高等教育院校、社会健康科研机构和公立医院,且高等教育院校是研究的主要力量,其中以南洋理工大学发文量最为突出;作者合作分析中,高产作者初步形成了合作规模,但合作形式单一,不利于跨地域、跨学科的交叉融合。而研究热点主要以青少年儿童为研究对象,体育运动、身体活动等为研究项目;肥胖、视力问题以及影响青少年健康行为的心理学相关概念等为研究内容。其中,青少年儿童的体质健康提升问题一直是新加坡学校体育研究关注的焦点。

刘琳娜[2](2021)在《汕头地区十年前后学龄儿童屈光不正状况的分析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提供汕头地区学龄儿童屈光不正状况相关数据资料,比较汕头地区2009-2010及2018-2019年间学龄儿童屈光不正患病率差异,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收集并分析了参与2009-2010及2018-2019年间的汕头市眼健康筛查项目的全体中小学生眼健康数据,两次筛查中共7056名及14910名被检者数据纳入分析,年龄范围均为6-18岁。根据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和非睫状肌麻痹全自动电脑验光检查结果,在UCVA<0.8的基础上,近视定义为等效球镜度(spherical equivalent refraction,SER)≤-0.5D,并进一步分为低度近视(-3.0D<SER≤-0.5D)、中度近视(-6.0D<SER≤-3.0 D)及高度近视(SER≤-6.0 D);柱镜以负值形式记录,散光定义为柱镜度数不超过-0.75D,根据散光轴位的不同分为顺规散光(with-the-rule,WTR,轴位为180°±30°)、逆规散光(against-the-rule,ATR,轴位为90°±30°)和斜规散光(oblique,其余轴位)。根据球镜度数分为近视性散光(球镜≤-0.5D的散光)、单纯性散光(-0.5D<球镜<0.5D的散光)和远视性散光(球镜≥0.5D的散光)。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χ2 test)及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两次筛查结果的差异性。使用Log-binomial模型计算经年龄或性别校正后的两次筛查中屈光不正患病率比例(adjusted prevalence ratio,APR),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近视和散光患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报告了相应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CI。结果:汕头地区学龄儿童整体近视患病率在2009-2010和2018-2019分别为32.7%和47.7%(P<0.001),男生十年前后近视患病率分别为29.0%和42.8%(APR:1.48,95%CI:1.40-1.56),女生十年前后近视患病率分别为36.7%和52.8%(APR:1.44,95%CI:1.37-1.51)。2018-2019近视眼的整体等效球镜度中位数为-3.13D(四分位间距[IQR]:2.63D),整体近视程度较2009-2010(中位数:-2.75D,IQR:2.25D)更深(Z=-9.89,P<0.001),十年前后中度(APR:1.73,95%CI:1.13-1.27)及高度(APR:1.99,95%CI:1.71-2.31)近视患病率比例高于低度近视(APR:1.20,95%CI:1.71-2.31)。十年前后女生近视发病率都显着高于男生(P<0.001)。散光整体患病率在2009-2010为10.6%,在2018-2019为22.1%(P<0.001),近视性散光在2009-2010(81.9%)及2018-2019(89.2%)年间均为散光的主要类型,且相比于十年前在散光中的占比更高P<0.001)。更高的年龄(2009-2010:OR=0.95,95%CI 0.92-0.97)、女性(2018-2019:OR=0.87,95%CI:0.80-0.95)与更低的散光患病率相关,近视(2009-2010:OR=14.50,95%CI 11.74-17.91;2018-2019:OR=15.68,95%CI 13.81-17.81)与更高的散光患病率相关。结论:2018-2019年间汕头地区6-18岁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相比于十年前更高,且近视程度更深,以中度及高度近视患病率的差异更为显着;十年前后女生近视患病率均高于男生;散光患病率比十年前高出一倍,较小的年龄、男性、近视的存在与高散光患病率相关;汕头地区学龄儿童近视患病率和散光患病率明显高于十年前,提示不同时期的近视或散光相关危险因素的出现或改变。

朱厚伟[3](2021)在《时空社会学视角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洋[4](2021)在《小学生视力水平与体力活动现状及其关系研究 ——以扬州市蒋王中心小学为例》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研究以扬州市蒋王中心小学为例,对小学生视力水平、体力活动和静态行为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小学生视力健康及体力活动现状,探索小学生体力活动与视力水平的相关关系。为科学制定小学生健康行为干预策略,以预防近视风险,不仅能够丰富体力活动及视力健康的相关理论,也能为改善学生视力、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和近视防控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选取扬州市蒋王中心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99人,女生179人。视力水平测量采取裸眼视力与屈光度的检查,体力活动测量采用加速度计和自编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加速度计为美国ActiGraph GT3X加速度计,对受试学生进行连续7天体力活动测量,其中包括5个学习日及2个休息日,采样间隔10秒,通过加速度计计数等级评价小学生体力活动。研究结果:(1)扬州市蒋王中心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近视率为46.83%,轻度近视率为10.58%,中度近视率和重度近视率分别为20.91%、15.34%。(2)女生近视率(55.31%)显着高于男生(39.20%),六年级近视率(54.01%)显着高于五年级(39.7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小学生静态时间男生为595.79min/d、女生为634.83min/d(p<0.01),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男生为34.14min/d、女生27.89min/d(p<0.05),男女学生MVPA时间均未达到每天60min的国际儿童体力活动推荐量。(4)学习日与周末上,男生LPA、MVPA均高于女生(p<0.05)。男生学习日MVPA、LPA显着高于周末,女生学习日LPA显着高于周末(p<0.05)。五年级学习日LPA、MVPA显着高于六年级(p<0.05),五年级在MVPA、LPA和静态行为时间上学习日显着高于周末,六年级仅有LPA学习日显着高于周末(p<0.05)。(5)不同视力情况学生中,视力正常组MVPA为32.54min/d,近视组为29.64min/d,视力正常组显着高于近视组(p<0.05),而在LPA时间上无统计学意义。静态行为时间上视力正常组(607.54min/d)小于近视组(621.92min/d),视力正常组步数(7712步)高于近视组(7122步),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天户外活动和接触阳光行为的时间与学生的近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目前扬州市蒋王中心小学五、六年级学生总体近视率为46.83%,存在性别、年级差异,以中、重度近视为主。(2)学生每日静态行为达9h以上,MVPA时间未达到60min/d的国际体力活动推荐量。体力活动量及静态行为时间存在性别、年级差异,学习日MVPA、LPA总体高于周末。(3)视力正常学生MVPA、步数高于近视学生,静态行为时间低于近视学生,体力活动量对视力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户外活动、接触阳光行为对小学生视力水平具有良性影响。

马秀秀[5](2021)在《2014-2019年云南省蒙自市城区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2014-2019年云南省蒙自市城区中小学生的健康体检资料,掌握当地中小学生身体形态、营养状况、生理机能和常见病等指标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了解学生存在的健康问题,提出改善建议,为当地教育、卫生相关部门制定学校卫生工作发展规划、科学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方法收集云南省学生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中2014-2019年蒙自市城区共13所中小学校学生的健康体检资料,其健康体检过程遵照《云南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实施意见》实施。本文研究的指标包括:(1)身高、体重、胸围和维尔维克指数等身体形态指标(2)生长迟缓、中重度消瘦、轻度消瘦、超重和肥胖等营养状况;(3)血压、肺活量等身体机能指标;(4)视力不良、贫血和龋齿等学生常见病。采用云南省学生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录入数据,利用SPSS 25.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进行描述,两样本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样本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进行描述,比较采用χ2检验,变化趋势分析采用线性趋势χ2检验。检验水准为a=0.05。结果(1)身体形态方面: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维尔维克指数均随年份、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男生平均身高、体重、胸围、维尔维克指数水平均高于女生(P<0.05),女生出现身高增长高峰期比男生早、男生和女生体重和胸围增长高峰期均在12岁。小学阶段汉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维尔维克指数水平最高(P<0.05);初中阶段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生身高水平高于彝族、哈尼族、壮族和苗族学生(P<0.05),汉族、彝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生体重水平高于哈尼族和苗族学生(P<0.05),彝族学生胸围水平高于汉族、哈尼族和苗族学生(P<0.05),彝族学生维尔维克指数高于汉族和苗族学生(P<0.05)。与全国学生相比,各年龄组男生身高、体重、胸围水平均低于全国水平;各年龄组女生身高、体重水平均低于全国水平,711岁女生胸围水平也低于全国水平。(2)营养状况方面:学生营养不良率随年份增加呈下降趋势,男生营养不良率高于女生(P<0.05),小学学生营养不良率高于初中学生(P<0.05),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生营养不良率较高(P<0.05)。学生营养过剩率随年份增加呈上升趋势,男生营养过剩率高于女生(P<0.05),小学学生营养过剩率高于初中学生(P<0.05),彝族和汉族学生营养过剩率较高(P<0.05)。(3)身体机能方面:初中学生血压偏高检出率随年份增加呈上升趋势,男生血压偏高检出率高于女生(P<0.05),汉族学生血压偏高检出率高于苗族学生(P<0.05);初中学生肺活量随年份增加呈下降趋势,男生肺活量水平高于女生(P<0.05),苗族学生肺活量最低(P<0.05)。(4)常见病方面: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年份增加呈上升趋势,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男生(P<0.05),初中学生视力不良率高于小学学生(P<0.05),汉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彝族、哈尼族和苗族学生(P<0.05)。学生贫血率随年份增加呈曲折上升趋势,女生贫血率高于男生(P<0.05),小学学生贫血率高于初中学生(P<0.05),哈尼族学生贫血率高于汉族(P<0.05)。学生龋患率随年份增加呈曲折下降趋势,女生龋患率高于男生(P<0.05),小学学生龋患率高于初中学生(P<0.05),哈尼族学生龋患率最高(P<0.05)。结论(1)2014-2019年蒙自市城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水平有所提高,但与全国水平还有差距,因此今后需进一步提高学生生长发育水平。(2)2014-2019年蒙自市城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状况显着改善,但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生仍需被重点关注;学生营养过剩状况明显加重,尤其彝族和汉族学生需重点控制。(3)2014-2019年蒙自市城区初中学生血压偏高问题突出,其中汉族学生需重点改善;学生肺活量水平有所下降,苗族学生需重点提高。(4)2014-2019年蒙自市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问题愈发严重,其中汉族学生尤需注重用眼卫生;学生贫血状况仍有缓慢增长趋势,其中哈尼族学生需要重点改善;学生患龋状况虽有改善,但远高于全国中小学生龋患水平,尤其哈尼族学生需关注口腔卫生。

程文惠,陈伊林,范秋梅[6](2020)在《某高校医学生近视现状与眼健康行为管理的关系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某高校医学生近视发病现状及近视知识、态度及眼健康行为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展近视科普知识教育及近视防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原则抽取某高校医学生1180人,对1099份有效问卷按照近视与否及近视程度进行分组,分析学生近视现状和眼健康行为管理相关数据。结果 1099名医学生中,近视患病率为83.26%(轻度近视占31.39%;中度近视占42.04%;高度近视占9.83%)。KAB得分显示:近视组知识得分高于非近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近视组态度、行为得分高于近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近视程度组的学生,其近视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某高校医学生的近视知识、态度、行为得分与近视的发生以及近视程度密切相关,说明近视相关知识水平、对近视危害的认识以及近视眼健康行为管理能力与近视的发生及加重有直接关系。

聂鹏飞[7](2020)在《初中生体育游戏的改良与应用对视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一。我国青少年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持续上升,其中初中生视力不良率上升速度为各学段之首,近视已经成为青少年体质和健康的最大问题。本研究通过体育活动的干预以提高动态视力与静态视力为理论基础,以改善初中生近视作为出发点,用“动态视力”作为指标,遵循提高动态视力所要求的基本原则,探究专门设计的体育游戏对初中生动态视力及静态视力的影响及其关系。目的1搜集大量国内外体育游戏,并结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与教学内容,总结和归纳出促进初中生视力健康的体育游戏训练方案。目的2对体育游戏进行改良和应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实验,验证改良的体育游戏对初中生视力的效果。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实验方案与实验数据进行研究,采用实验法对苏州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石湖中学185名初中生进行16周的体育游戏实验干预,并对干预后所得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结果(1)经过16周实验干预后实验班学生的动态视力有显着性提高(P<0.001),而对照班学生的动态视力也有显着性提高(P<0.001),经过调查分析发现对照班动态视力提高可能与户外活动与体育活动时间较长有关,对照班的动态视力在后测时提高幅度较大,但对照班动态视力的提高由于周期较短尚未达到促进静态视力的目的。(2)在性别差异方面,实验班男女动态视力均有显着性提高(P<0.01)。在动态视力的中测男、女生的动态视力差异部分具有统计学意义,男生的动态视力提升幅度显着高于女生(P<0.05),说明男生的动态视力优先于女生动态视力发展。(3)实验班初一和初二的学生的动态视力都有显着性提高(P<0.01),初二学生的动态视力提高更为明显(P<0.001),这可能与初二学生接受能力较强,对实验干预方案掌握较熟练,练习频率较高有关。(4)实验班学生的静态(右眼)与静态(最终)视力差异部分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班静态(右眼)与静态(最终)视力均在中测与后测出现了显着性提高(P<0.05)。(5)实验班女生的静态(最终)视力差异部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实验中测与后测女生的静态(最终)视力出现了显着性提高。(6)初二实验班学生静态(右眼)视力差异部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干预的中测与后测相比初二学生静态(右眼)视力出现了显着性提高。(7)动态视力与静态视力存在正相关关系(r>0.278,P<0.05)。结论通过16周的实验干预提高了实验班学生动态视力与静态视力,验证了初中生动态视力的提高能够促进静态视力的发展,因此利用专门为初中生改良的体育游戏进行体育教学可以作为促进初中生视力健康的干预手段。

张耀宗[8](2020)在《带有动态视觉任务的体育活动对7-8岁儿童视力的影响研究 ——伴有撤除处理的实验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了解体育锻炼活动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控作用,探讨伴有撤除处理的课堂体育锻炼对儿童视力的影响,找到适合在体育课堂开展的对学生视功能有益的体育锻炼方式并进行改善与推广。通过对于体育课堂教学的丰富并将其融入学校体育教学中,激发儿童青少年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儿童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提高参与的积极性,提升体育课利用率,从而达到更好的干预和促进儿童青少年视力发展的效果,改善近视现状。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研究法,了解儿童青少年近视相关以及国内外运动干预改善儿童青少年视力的研究现状。2.实验法,选择苏州市东山实验小学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两个班级共79人)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人数43人对照组人数36人,在15个月的实验干预过程中对实验组进行伴有撤除处理的时间序列设计对课堂体育锻炼进行实验干预。课堂体育锻炼项目根据一年级学生体育教学目标,选用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看清或看见视觉目标的体育锻炼活动。每周4次,时长约为20-30分钟,对照组参与常规的体育课教学内容,其他条件与实验组相同。实验使用标准灯箱型“E”字视力表与动态视力仪进行静态视力与动态视力测量。3.访谈法,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在实验研究开始前和过程中,与相关专业人士如体育教研组教师等讨论教学内容以获得最佳实验方案。4.数理统计法,用Excel 2013进行整理与归纳,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接着对数据统计结果进行讨论与总结。研究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初始动态视力与初始静态视力上无显着差异(p>0.05);2.为期15个月的伴有撤除处理的课堂体育锻炼结束后,实验组的动态视力明显提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静态视力有改善并优于对照组(p<0.05)。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组整体视力水平优于对照组且趋势好于对照组。在实验干预阶段与实验撤除阶段儿童的视力比较中,实验干预阶段优于撤除阶段(p<0.05)。结论:带有视觉任务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儿童青少年的静态视力水平状况,在儿童青少年防治近视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儿童青少年在参与带有视觉任务的体育锻炼活动中可以有效锻炼其睫状肌,改善睫状肌的调节功能从而提高动态视力进而影响静态视力。

周冲[9](2020)在《附加动态视觉任务的田径基础练习对小学四年级近视患者视力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2018年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儿童青少年是近视高发人群,且低龄化趋势明显。眼睛长时间近距离工作,得不到足够的放松和休息,会引起睫状肌痉挛、屈光系统紊乱,从而导致近视的发生。锻炼动态视力(KVA)能够调动睫状肌的调节功能,调整其痉挛状态,从而影响近视的发展进程。田径基础练习属于闭锁性运动项目,在运动中对动态视力的运用率较低,它是发展其他技能的基础,在小学阶段体育教学任务中占比较大,若在其运动过程中,合理附加动态视觉任务,增加视远——视近交替追踪视标(动态视力)的运用,能够开发其锻炼视力的功能,并利用正常教学时间对视力进行有效的干预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研究分为研究一:在田径基础练习中附加动态视觉任务并进行实验干预方案的设计与编撰;研究二:将干预方案实施,并验证其对四年级近视小学生视力产生的影响。通过实验干预争取能够使轻度近视患者恢复正常视力,中度近视向轻度近视、高度近视向中度近视发展,尽可能延缓、控制近视的发展速度是本次研究的主要目标。方法:利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模拟法设计与编撰干预练习方案,并运用观察法、测试法、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苏州市带城实验小学校四年级近视学生37人、不近视学生37人进行为期16周的实验干预。在实验开始前对动态视力与静态视力进行测试为前测、干预8周后进行中测、干预16周后进行后测。实验后用SPSS 25.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析与处理。结果:1、近视学生实验前、中、后动态视力有非常显着的提高(P<0.01)。2、近视学生实验前、中、后静态视力有非常显着的提高(P<0.01);近视学生康复率达到32%,其中有2%的人从高度近视降至中度近视,14%的人从中度近视降至轻度近视,2%的人从中度近视恢复正常视力,30%的人从轻度近视恢复正常视力,52%人未发生改变。3、前测时近视男、女生动态视力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干预后,中测与后测男女生动态视力差异性消除(P>0.05);实验前、中、后近视男、女生静态视力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4.不近视学生实验前、中、后动态视力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静态视力有显着性差异(P<0.05);全样本视率下降15%。结论:1、通过实验干预近视学生动态视力得到了显着提高,说明附加动态视觉任务的田径基础练习可发展四年级近视学生的动态视力。2、附加动态视觉任务的田径基础练习对近视小学生的静态视力具有积极影响,对近视的发展进程起到控制作用。3、近视男、女生静态视力无差异;动态视力具有差异性,但通过动态视觉任务的干预可消除两者间动态视力的差异。4、实验干预对近视学生动静态视力的影响更为明显,对预防近视的发生起到积极的作用。

吴姗姗[10](2020)在《电针对近视豚鼠睫状肌干预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建立透镜诱导近视(lens-induced myopia,LIM)豚鼠动物模型,分析睫状肌组织在近视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变化,探讨电针刺激双侧太阳穴、合谷穴延缓LIM豚鼠近视发展的分子机制,为临床电针治疗近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实验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电针在透镜诱导近视豚鼠睫状肌中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中的作用。72只2周龄健康三色短毛豚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透镜诱导近视(lens-induced myopia,LIM)组、透镜诱导近视电针(lens-induced myopia+electroacupuncture,LIM+EA)组和透镜诱导近视电针假穴(Sham)组,每组根据造模时间分为2周、4周两个时间点,每组每个时间点9只豚鼠。NC组豚鼠正常饲养,LIM组、LIM+EA组和Sham组豚鼠右眼均戴-6 D透镜诱导近视,左眼不戴镜作为自身对照;LIM+EA组豚鼠在戴镜同时给予电针刺激双侧太阳穴、合谷穴,Sham组豚鼠右眼戴镜的同时,给予电针刺激臀部。分别在入组前和近视诱导/电针干预处理后2周、4周各时间点对各组豚鼠进行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检测。各组分别于造模后2周、4周将豚鼠麻醉处死后摘取右眼眼球:制作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睫状肌的形态,通过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各组豚鼠睫状肌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第二部分:电针对透镜诱导近视豚鼠睫状肌组织钾离子稳态的影响。132只豚鼠随机平均分为四组,每组根据造模时间分为2周(n=15)、4周(n=18)两个时间点,其余同第一部分。分别在入组前和近视诱导/电针干预处理后2周、4周各时间点对各组豚鼠进行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检测。每组分别于造模后2周、4周将豚鼠麻醉处死后摘取右眼眼球:检测睫状肌中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和乳酸(lactic acid,LA)的含量,测定睫状肌组织中Na+/K+-ATPase的表达及活性,并监测造模后4周各组豚鼠睫状肌组织中钾离子(potassium ion,K+)流速的变化。第三部分:透镜诱导近视豚鼠睫状肌的转录组学分析。27只豚鼠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包括NC组、LIM组和LIM+EA组,其余同第一部分,各组造模时间为2周。分别在入组前和近视诱导/电针干预处理后2周,对各组豚鼠进行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检测。造模后2周将豚鼠麻醉处死后摘取右眼眼球,每组随机选取3只豚鼠右眼睫状肌组织进行转录组基因测序,并对各组间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生物学过程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每组剩余豚鼠睫状肌组织用作LIM组DEGs参与的KEGG分析中显着富集的补体和凝血级联途径显着上调表达的豚鼠补体因子H(CFH)、豚鼠补体因子I(CFI)及豚鼠补体C4的验证,分析电针对LIM豚鼠睫状肌CFH、CFI及C4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造模后2周、4周,各组近视造模眼分别与自身对照眼及与NC组右眼相比近视屈光度增加、眼轴延长,且近视程度随造模时间的延长而加深;与LIM组造模眼相比,LIM+EA组造模眼近视屈光度减小、眼轴延长减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ham组与LIM组造模眼相比,屈光度和眼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结果显示,NC组豚鼠睫状肌纤维完整、排列有序,LIM组和Sham组睫状肌纤维断裂、溶解、排列混乱,而LIM+EA组睫状肌纤维相对完整,排列有序。与NC组相比,LIM组豚鼠睫状肌中EGF和EGFR表达、ATP含量和Na+/K+-ATPase表达及活性均明显降低,LA含量明显升高,而LIM+EA组与N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LIM组相比,LIM+EA组豚鼠睫状肌中EGF和EGFR表达、ATP含量和Na+/K+-ATPase表达及活性均明显升高,LA含量明显降低,而Sham组与LIM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造模后4周,NC组和LIM+EA组豚鼠睫状肌中K+流速表现为围绕基线附近波动,且流速值较小;LIM组和Sham组豚鼠睫状肌中K+流速表现为向细胞内流动,呈现吸收状态,且流速值较大。造模后2周,与NC组相比,LIM组豚鼠睫状肌中有404个DEGs,其中包括131个上调基因和273个下调基因;与LIM组比较,LIM+EA组豚鼠睫状肌中有10个DEGs,包括7个上调基因和3个下调基因。各组DEGs的GO富集分析主要集中在生物过程中的细胞、生物调节、代谢及免疫系统等方面。进一步分析发现,LIM组DEGs有9条显着富集到的KEGG通路,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补体和凝血级联途径、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对LIM组DEGs富集到的KEGG通路补体和凝血级联途径中上调表达的分子CFH、CFI、C4进行验证发现:与NC组相比,LIM组CFH、CFI、C4这三种分子蛋白表达显着上调,与转录组学分析结果一致;与LIM相比,LIM+EA组CFH、CFI、C4这三种分子蛋白表达显着下调,且LIM+EA组与N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近视豚鼠可发生睫状肌形态破坏、能量代谢障碍及免疫功能紊乱进而导致K+平衡紊乱。电针刺激近视豚鼠双侧太阳穴、合谷穴可通过提高Na+/K+-ATPase表达和活性维持K+稳态,从而提高睫状肌的生理功能和调节功能,延缓近视发展。此外,电针刺激双侧太阳穴、合谷穴可降低近视豚鼠睫状肌组织中相关补体因子的表达。

二、不同课程设置与近视患病率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课程设置与近视患病率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新加坡学校体育研究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处理指标
    1.1 数据来源
    1.2 处理指标
        1.2.1 发文数量汇统
        1.2.2 高频关键词分析
        1.2.3 高产作者分布
        1.2.4 科研机构分布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文数量呈波浪式发展趋势
    2.2 高产作者之间合作关系单一
    2.3 科研机构以高等学校为主体
    2.4 研究重点为青少年身心健康
        2.4.1 体力活动或是影响儿童肥胖的主致因素
        2.4.2 户外运动或是预防儿童近视的有效办法
        2.4.3 动机水平对儿童健康行为的内在驱动
3 结论与启示
    3.1 结论
        3.1.1 新加坡学校体育研究发文数量呈阶段性波浪式起伏但又渐趋提升
        3.1.2 新加坡学校体育研究开始跨越学科深层次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3.1.3 新加坡学校体育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体但高产作者合作模式单一
    3.2 启示
        3.2.1 促进学校体育研究方向多元化
        3.2.2 解决学校体育发展的实际问题
        3.2.3 团队协同作战加强成果转化率

(2)汕头地区十年前后学龄儿童屈光不正状况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相关定义
    2.4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样本的一般情况
    3.2 近视
    3.3 远视
    3.4 散光
    3.5 近视和散光的危险因素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近视关相流行病学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个人简历

(4)小学生视力水平与体力活动现状及其关系研究 ——以扬州市蒋王中心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体力活动及其相关概念
        2.1.1 体力活动
        2.1.2 静态行为
        2.1.3 体育锻炼
    2.2 国内外关于小学生体力活动的研究现状
    2.3 体力活动的测量方法
    2.4 近视的概述
        2.4.1 近视的定义
        2.4.2 近视的分类及其评定标准
        2.4.3 国内外小学生视力健康研究现状
        2.4.4 近视的影响因素
    2.5 视力水平与体力活动关系的研究现状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小学生视力情况分析
        4.1.1 一般情况分析
        4.1.2 近视的年级情况分析
        4.1.3 近视的性别情况分析
        4.1.4 小学生不同近视程度概况
    4.2 小学生一周体力活动现状情况
        4.2.1 小学生基本形态学指标
        4.2.2 不同性别小学生一周体力活动量情况
        4.2.3 不同年级小学生一周体力活动量情况
        4.2.4 小学生学习日与周末的体力活动量情况
    4.3 小学生视力水平与体力活动的关系分析
        4.3.1 不同视力情况学生体力活动时间的差异性分析
        4.3.2 不同视力情况学生静态行为时间的差异性分析
    4.4 小学生户外活动时间与接触阳光行为时间现状分析
        4.4.1 不同视力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情况
        4.4.2 不同视力学生每天接触阳光行为时间情况
第5章 讨论与分析
    5.1 小学生视力水平情况
        5.1.1 近视的一般情况
        5.1.2 近视的性别差异
        5.1.3 近视的年级差异
        5.1.4 遗传因素、户外活动及接触阳光行为对近视的影响
    5.2 小学生体力活动现状分析
    5.3 小学生视力水平与体力活动的相关关系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小学生基本情况调查问卷专家效度检验
附录二 知情同意书
附录三 小学生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四 小学生视力测试及体力活动测试相关资料
致谢

(5)2014-2019年云南省蒙自市城区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国外研究现状
    1.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指标测量
    2.4 判别标准与相关概念
        2.4.1 判别标准
        2.4.2 相关概念
    2.5 质量控制
        2.5.1 培训考核
        2.5.2 人员资质
        2.5.3 仪器设备
        2.5.4 数据录入
    2.6 统计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蒙自市城区中小学生人口学分布特征
    3.2 蒙自市城区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状况
        3.2.1 蒙自市城区中小学生身高比较分析
        3.2.2 蒙自市城区中小学生体重比较分析
        3.2.3 蒙自市城区中小学生胸围比较分析
        3.2.4 蒙自市城区中小学生维尔维克指数比较分析
    3.3 蒙自市城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3.3.1 蒙自市城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状况分析
        3.3.2 蒙自市城区中小学生营养过剩状况分析
    3.4 蒙自市城区中学生生理机能状况
        3.4.1 蒙自市城区中学生血压状况分析
        3.4.2 蒙自市城区中学生肺活量状况分析
    3.5 蒙自市城区学生与全国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生理机能状况对比
    3.6 蒙自市城区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状况
        3.6.1 蒙自市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分析
        3.6.2 蒙自市城区中小学生贫血状况分析
        3.6.3 蒙自市城区中小学生龋齿状况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建议
    4.1 讨论
        4.1.1 身体形态指标
        4.1.2 营养状况
        4.1.3 生理机能
        4.1.4 学生常见病
    4.2 建议
        4.2.1 多部门协同提高学生体质及健康水平
        4.2.2 学校加强学生健康管理工作
        4.2.3 家长树立健康意识,督促学生提高健康素养
        4.2.4 学生积极主动养成良好健康行为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某高校医学生近视现状与眼健康行为管理的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调查工具
    1.3 调查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2 近视知识、态度及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见表2。
3 讨论
    3.1 医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
    3.2 医学生近视知识水平亟待提高
    3.3 医学生对近视的认识和态度方面存在误区
    3.4 医学生眼健康行为管理有待加强
4 小结

(7)初中生体育游戏的改良与应用对视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初中生近视的现状及形成原因
        2.1.1 初中生近视的现状
        2.1.2 近视的影响因素
        2.1.3 视近与近视的关系
    2.2 近视的形成机制与调节功能
        2.2.1 睫状肌调节功能降低
        2.2.2 光对近视的影响
        2.2.3 调节功能训练能够改善青少年近视
    2.3 体育运动与调节功能训练的关系
    2.4 动态视力的相关研究及其与体育活动的关系
        2.4.1 动态视力的相关研究
        2.4.2 体育活动与动态视力的关系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测量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实验对比法
4 实验设计
    4.1 实验设计原则
        4.1.1 安全性原则
        4.1.2 适应性原则
        4.1.3 有效性原则
        4.1.4 创新性原则
    4.2 实验研究路线
    4.3 实验方案设计
        4.3.1 方案设计前的调查工作
        4.3.2 体育游戏改良的基本过程
        4.3.3 游戏实验内容
        4.3.4 改良后体育游戏的特点
    4.4 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研究结果
        5.1.1 实验对象的同质性检验
        5.1.2 动态视力的变化情况
        5.1.3 静态视力的变化情况
        5.1.4 动态视力与静态视力的关系
        5.1.5 实验前、中、后实验班与对照班不同视力水平的变化情况
    5.2 分析与讨论
        5.2.1 初中生的视力发育的年龄及性别特征
        5.2.2 实验过程中初中生动、静态视力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5.2.3 体育活动对初中生动、静态视力的影响
        5.2.4 动态视力与静态视力的相关关系
6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1 初中生分类游戏实验方案
附件2 视力情况测量表
附件3 对照组教学内容课程表
致谢

(8)带有动态视觉任务的体育活动对7-8岁儿童视力的影响研究 ——伴有撤除处理的实验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概述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理论意义
    1.4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成因
    2.3 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危害
    2.4 眼的调节功能相关研究
    2.5 调节功能训练对儿童青少年视力的影响
    2.6 体育锻炼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控作用
        2.6.1 体育锻炼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治作用
        2.6.2 体育锻炼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干预研究
        2.6.3 运动项目的选择
        2.6.4 动态视力、静态视力之间的联系
    2.7 体育锻炼与户外活动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潜在机制
        2.7.1 户外环境视野开阔、光照充足
        2.7.2 运动有助于增强学生体质
        2.7.3 锻炼眼部肌肉、缓解眼部疲劳
        2.7.4 促进眼部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实验对象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资料法
        3.3.2 实验法
        3.3.3 数理统计法
    3.4 实验设计
    3.5 自变量、因变量与非处理因素的控制
    3.6 实验指标的确定与测试方法
    3.7 相关检测仪器
    3.8 入选标准
    3.9 质量控制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干预期一的结果与分析
    4.2 撤除期一的结果与分析
    4.3 干预期二的结果与分析
    4.4 撤除期二的结果与分析
    4.5 干预期三的结果与分析
    4.6 实验干预各阶段组间视力比较
    4.7 组别与总体视力
        4.7.1 组别与总体静态视力
        4.7.2 组别与总体动态视力
    4.8 实验干预前后东山小学学生视力的改善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体育课堂游戏内容
致谢

(9)附加动态视觉任务的田径基础练习对小学四年级近视患者视力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及界定
    2.2 近视发生机制
    2.3 动态视力的锻炼控制近视发展进程原理
    2.4 体育运动与近视的相关研究
    2.5 四年级学生跑、跳、投特点及训练方式
        2.5.1 四年级学生跑步特点及训练方式
        2.5.2 四年级学生跳跃特点及训练方式
        2.5.3 四年级学生投掷特点及训练方式
    2.6 四年级小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特点
        2.6.1 心理特点
        2.6.2 生理特点
3 研究一 干预方案研究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逻辑分析法
        3.2.3 模拟法
    3.3 结果
        3.3.1 跑的干预方案
        3.3.2 跳的干预方案
        3.3.3 投掷的干预方案
        3.3.4 素质练习的干预方案
    3.4 干预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4 研究二 实验研究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方法
        4.2.1 逻辑分析法
        4.2.2 观察法
        4.2.3 数理统计法
        4.2.4 测试法
        4.2.5 实验法
    4.3 干预实施内容
    4.4 实验干预过程注意事项
    4.5 结果
        4.5.1 近视学生动、静态视力实验前中后的差异性检验
        4.5.2 近视小学生静态视力变化
        4.5.3 近视男、女生动态视力的组间与组内比较
        4.5.4 近视男、女生静态视力的组间比较
        4.5.5 不近视小学生动、静态视力的差异性检验
        4.5.6 全样本近视率统计
    4.6 讨论
        4.6.1 实验干预对四年级近视小学生视力的影响分析
        4.6.2 近视男、女生动静态视力的评价与分析
        4.6.3 实验干预对不同视力水平小学生动静态视力的影响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静态视力测量方法
附录2 动态视力检测方法
附录3 视力登记表
附录4 实验方案设计周计划
致谢

(10)电针对近视豚鼠睫状肌干预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电针在透镜诱导近视豚鼠睫状肌中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中的作用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品、耗材、仪器
        1.3 主要实验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
        2.2 近视模型建立及电针干预
        2.3 屈光度及眼轴长度的检测
        2.4 实验动物麻醉
        2.5 睫状肌取材
        2.6 睫状肌病理组织切片
        2.7 qPCR检测睫状肌EGF、EGFR基因表达
        2.8 ELISA检测睫状肌EGF、EGFR蛋白表达
        3 统计学分析
        4 实验结果
        4.1 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变化
        4.2 睫状肌病理组织切片
        4.3 睫状肌EGF、EGFR mRNA表达
        4.4 睫状肌EGF、EGFR蛋白表达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电针对透镜诱导近视豚鼠睫状肌组织钾离子稳态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仪器、药品与耗材
        1.3 主要实验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
        2.2 近视模型建立及电针干预
        2.3 屈光度及眼轴长度的检测
        2.4 实验动物麻醉
        2.5 睫状肌取材
        2.6 睫状肌ATP和LA含量测定
        2.7 qPCR检测睫状肌Na~+/K~+-ATPase基因表达
        2.8 Western blot检测睫状肌Na~+/K~+-ATPase蛋白表达
        2.9 睫状肌Na~+/K~+-ATPase活性测定
        2.10 睫状肌组织K~+流速检测
    3 统计学分析
    4 实验结果
        4.1 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变化
        4.2 ATP含量
        4.3 LA含量
        4.4 Na~+/K~+-ATPase mRNA表达
        4.5 Na~+/K~+-ATPase蛋白表达
        4.6 Na~+/K~+-ATPase活性
        4.7 K~+流速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透镜诱导近视豚鼠睫状肌的转录组学分析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品和器材
        1.3 主要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
        2.2 近视模型建立及电针干预
        2.3 屈光度及眼轴长度的检测
        2.4 实验动物麻醉
        2.5 睫状肌取材
        2.6 高通量测序技术
        2.7 ELISA验证睫状肌差异表达基因CFH、CFI、C4 蛋白表达
    3 统计学分析
    4 实验结果
        4.1 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变化
        4.2 组间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4.3 睫状肌CFH、CFI、C4 蛋白表达
    讨论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着作

四、不同课程设置与近视患病率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新加坡学校体育研究可视化分析[J]. 葛平磊,高飞,张健,马文博. 四川体育科学, 2022(01)
  • [2]汕头地区十年前后学龄儿童屈光不正状况的分析研究[D]. 刘琳娜. 汕头大学, 2021
  • [3]时空社会学视角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模式研究[D]. 朱厚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小学生视力水平与体力活动现状及其关系研究 ——以扬州市蒋王中心小学为例[D]. 李洋. 扬州大学, 2021(09)
  • [5]2014-2019年云南省蒙自市城区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分析[D]. 马秀秀. 兰州大学, 2021(09)
  • [6]某高校医学生近视现状与眼健康行为管理的关系分析[J]. 程文惠,陈伊林,范秋梅.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08)
  • [7]初中生体育游戏的改良与应用对视力的影响研究[D]. 聂鹏飞. 苏州大学, 2020(03)
  • [8]带有动态视觉任务的体育活动对7-8岁儿童视力的影响研究 ——伴有撤除处理的实验设计[D]. 张耀宗. 苏州大学, 2020(03)
  • [9]附加动态视觉任务的田径基础练习对小学四年级近视患者视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 周冲. 苏州大学, 2020(03)
  • [10]电针对近视豚鼠睫状肌干预的实验研究[D]. 吴姗姗.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不同课程设置与近视患病率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