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的功效与应用

蜂蜜的功效与应用

一、蜂蜜的功效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周奕[1](2021)在《基于“甘能缓”理论的药食同源甘味药及其药对配伍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基于中医药“甘能缓”的理论,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药食同源的甘味药及其药对配伍规律,以期进一步阐发中药甘味药的药性理论,以及中药七情配伍理论,为中医临床应用“甘能缓”的甘味药在安全合理用药,尤其是减毒(剧)增效方面提供参考,为中医科研、新药开发、中药炮制、食疗药膳组方及推广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方法基于“甘能缓”的理论,选择甘草、炙甘草、蜂蜜、大枣、粳米、黑豆、绿豆、饴糖等8味药食同源中药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筛选出相关方剂共7289方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使用频数分析,探讨分别与8味甘味药配伍药物的功效、药性、以及组成的相关药对的主治病证情况;使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挖掘常用药对、常用含毒性药物药对;使用网络拓扑分析,分析其主治病证的核心药对,总结其配伍规律。结果1甘草药对配伍规律常配伍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使用。配伍药物的四气(性)以温性为主,其次寒、平性;五味多甘、苦、辛味;多归脾、肺经;配伍50种有毒药物,总频次1748次。当置信度=1,支持度≥10%,得出21组常用药对;支持度≥5%,得出10组与毒性药物配伍常用药对。甘草相关药对可用于治疗530种病证,得出治疗感冒的核心药对甘草-黄芩、甘草-生姜;治疗咳嗽的核心药对甘草-桔梗、甘草-苦杏仁;治疗虚劳的核心药对甘草-人参、甘草-当归;治疗喉痹的核心药对甘草-桔梗、甘草-薄荷、甘草-玄参。2炙甘草药对配伍规律常配伍补虚药、解表药使用。配伍药物四气(性)以温性为主,其次为寒、平性;五味多甘、苦、辛味;多归脾、肺经;配伍39种有毒药物,总频次1336次。当置信度=1,支持度≥10%,得出20组常用药对;支持度≥5%,得出7组与毒性药物配伍常用药对。炙甘草药对可用于治疗370种病证,得出治疗虚劳的核心药对炙甘草-人参、炙甘草-白术、炙甘草-茯苓;治疗感冒的核心药对炙甘草-生姜、炙甘草-大枣;治疗咳嗽的核心药对炙甘草-苦杏仁、炙甘草-生姜、炙甘草-五味子、炙甘草-人参;治疗泄泻的核心药对炙甘草-人参、炙甘草-白术、炙甘草-茯苓。3蜂蜜药对配伍规律常配伍补虚药、清热药使用。配伍药物四气(性)以温性为主,其次为平、寒性;五味多甘、苦、辛味;多归肾、脾、肝经;配伍49种有毒药物,总频次1464次。当置信度=1,支持度≥10%,得出22组常用药对;支持度≥5%,得出9组与毒性药物配伍常用药对。蜂蜜可用于治疗356种病证,得出治疗虚劳的核心药对蜂蜜-人参、蜂蜜-茯苓;治疗咳嗽的核心药对蜂蜜-苦杏仁;治疗便秘的核心药对蜂蜜-火麻仁、蜂蜜-大黄、蜂蜜-枳壳;治疗腹痛的核心药对蜂蜜-人参、蜂蜜-白术、蜂蜜-干姜。4大枣药对配伍规律常配伍补虚药、解表药使用。配伍药物四气(性)以温性为主;五味多甘、辛、苦味;多归脾、肺经;配伍36种有毒药物,总频次243次。当置信度=1,支持度≥10%,得出20组常用药对;支持度≥5%,得出10组与毒性药物配伍常用药对。大枣可用于治疗280种病证,得出治疗虚劳的核心药对大枣-生姜、大枣-人参、大枣-白术;治疗感冒的核心药对大枣-生姜;治疗泄泻的核心药对大枣-生姜、大枣-茯苓、大枣-白术;治疗咳嗽的核心药对大枣-生姜、大枣-人参、大枣-苦杏仁。5粳米药对配伍规律常配伍补虚药、清热药使用。配伍药物四气(性)以温性为主,其次为平、寒性;五味多甘、苦、辛味;多归脾、肺、胃、心经;配伍12种有毒药物,总频次41次。当置信度=1,支持度≥10%,得出10组常用药对;支持度≥15%,得出8组与毒性药物配伍常用药对。粳米可用于治疗78种病证,得出治疗虚劳的核心药对粳米-人参;治疗咳嗽的核心药对粳米-大枣、粳米-桑白皮;治疗消渴的核心药对粳米-甘草、粳米-麦冬。6黑豆药对配伍规律常配伍补虚药、解表类使用。配伍药物四气(性)以温、平性为主,其次为寒性;五味多甘、苦、辛味;多归脾、肝经;配伍21种有毒药物,总频次73次。当置信度=1,支持度≥10%,得出15组常用药对;支持度≥10%,得出7组与毒性药物配伍常用药对。黑豆可用于治疗66种病证,得出治疗痢疾的核心药对黑豆-罂粟壳、黑豆-炙甘草、黑豆-干姜;治疗水肿的核心药对黑豆-白术、黑豆-茯苓、黑豆-桑白皮;治疗中毒的核心药对黑豆-甘草。7绿豆药对配伍规律常配伍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使用。配伍药物四气(性)以寒、温性为主,其次为平性;五味多甘、苦、辛味;多归胃、心、肺经;配伍15种有毒药物,总频次41次。当置信度=1,支持度≥10%,得出10组常用药对;支持度≥15%,得出5组与毒性药物配伍常用药对。绿豆可用于治疗48种病证,得出治疗粉刺的核心药对绿豆-大皂角;治疗中毒的核心药对绿豆-甘草。8饴糖药对配伍规律配伍药物以补虚药、解表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使用。配伍药物四气(性)以温性为主、其次为寒、平性;五味多甘、苦、辛味;多归脾、肺经;配伍6种有毒药物,总频次14次。当置信度=1,支持度≥15%,得出18组常用药对;支持度≥50%,得出2组与毒性药物配伍常用药对。饴糖可用于治疗23种病证,得出治疗虚劳的核心药对饴糖-白芍、饴糖-大枣、饴糖-生姜;治疗咳嗽的核心药对饴糖-蜂蜜、饴糖-苦杏仁。结论通过对8味药食同源的甘味药所组成的药对的数据挖掘资料的统计,得出所配伍的药物多为补虚药;四气(性)主要为温、平性;五味多为甘、辛、苦味;归经多归脾、肺经;可配伍50种有毒药物使用。根据以上结果分析,以上8味甘味药药对的组成多遵循中药七情理论中的相畏、相杀、相须、相使配伍原则。“甘能缓”的理论,涵盖了通过缓和药物毒性、缓和药物寒/热/燥性、缓和峻烈药物药力、缓和药物不良气味、同味配伍增效等,以达到减毒(减烈)增效的目的。所组成的“甘能缓”药对,具有缓急止痛、缓解毒性、缓中补虚、益气缓咳等功效,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多种相关病证。本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对中医临床、科研开发等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宋宁[2](2021)在《藏、壮、回医典籍文献中糖尿病理论与方药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尤其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多种并发症,已成为患者致盲、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寻求根治有效的防治方法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藏、壮、回等少数民族医学对糖尿病的防治历史悠久、认识独特、诊疗方法神奇、验秘单方众多,具有简、便、验、廉等特色与优势。藏医的《四部医典》、壮医的《中国壮医学》、回医的《回回药方》等经典文献均对糖尿病有丰富而精辟的记载,并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但这些记载较为零散,缺乏对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的系统总结和阐述,大量的方药也未得到深入的挖掘整理,甚则部分古文献已损毁或佚失,而现有研究偏重民族医部分方剂的临床疗效、治疗机制,以及民族降糖药物的成分、药理等现代研究,鲜有对少数民族糖尿病经典文献的研究,未见有对少数民族医药典籍的糖尿病理论认识、常用方剂和治疗药物及其特点和临床应用规律的系统整理和探讨。因此,系统挖掘整理藏、壮、回等少数民族医学典籍中的糖尿病内容,总结理论认识,凝炼前人防治经验,搜集整理其记载的防治糖尿病的方剂、药物,建立藏、壮、回医典籍文献防治糖尿病方剂数据库和药物数据库,形成体系,对于糖尿病理论的总结提升以及临床实践指导意义重大,为学者查阅及深入研究提供文献数据,以便从典籍中找到启发,丰富和提升藏、壮、回医有关糖尿病的认识,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借鉴和指导,为进一步筛选糖尿病有效单复方及开发糖尿病民族药新药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从医史文献角度,采用文献研究方法,结合内容分析法、访谈法和实地调研开展研究。以糖尿病作为切入点,从藏、壮、回少数民族医学的糖尿病典籍文献入手,全面搜集整理藏医、壮医、回医有关糖尿病的典籍文献,建立理论及方药数据库,梳理和总结典籍文献中糖尿病的理论认识及辨治思路,发掘经典文献中防治糖尿病的诊疗技法、常用方剂和药物、防治经验及其规律,包括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治法、方药及其应用规律,着重原文的搜集整理,从历史源头研究少数民族医药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防治经验。具体方法为:1.查阅国家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西藏藏医药大学图书馆、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北京回民医院图书资料室等各地实体图书馆;查阅超星数字图书馆、读秀、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国数字方志库等电子图书馆,全面搜集藏医、壮医、回医典籍文献,通读全文,查找其中有关糖尿病的记载、相关方剂、药物,建立数据库。纳入搜查的文献类型主要包括古代经典着作、近代现代专着、论着、综合性医书、方书、专书、本草、教科书、医案、医论、医话等。尤其是重点研读藏、壮、回医古代经典着作,从历史源头研究少数民族医药典籍对糖尿病的认识和经验。2.提取相关记载内容,按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诊断、治则、治法、疗法、应用、预防调摄等字段进行系统整理、归档,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Word2016分别建立藏、壮、回医防治糖尿病文献数据库。3.系统学习藏医、壮医、回医的发展历史、理-法-方-药体系,精读《四部医典》、《中国壮医学》、《回回药方》等经典文献,熟悉藏、壮、回医学体系,为进一步分析研究奠定基础。4.基于藏、壮、回医糖尿病文献数据库,归纳、总结、挖掘、提炼各少数民族医学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诊断治疗思路及特点。对于《四部医典》、《回回药方》、《饮膳正要》等典籍,通过反复研读、多版本比对分析、比对期刊文献、专家咨询等方法,尽可能使研究结果忠于原意。5.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防治糖尿病方剂,按方名、出处、组成、功效主治、制作用法、用量等字段进行整理、归类,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建立藏、壮、回医药防治糖尿病方剂数据库;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2016对藏、壮、回医方剂的药物频数、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等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6.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具有防治糖尿病作用的药物,按出处、学名、中文译名、所属科名、所属属名、糖尿病药用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等字段进行整理、归类,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建立藏、壮、回医防治糖尿病药物数据库;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对藏、壮、回医防治糖尿病药物的科属、来源、糖尿病药用部位、性味、功效等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总结其特点和规律。7.形成清晰的藏医、壮医、回医典籍文献对糖尿病的认识和诊疗体系。[结果]1.搜集到藏医、壮医、回医典籍文献近200种,通读全文,将记载有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典籍共计140种(藏医30种、壮医77种、回医33种)纳入研究对象。2.从糖尿病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诊断、诊法、治则、治法、疗法、应用、预防调摄等方面,系统梳理了藏、壮、回医典籍文献,形成了清晰的藏医、壮医、回医典籍对糖尿病的理论认识及诊疗体系。3.归纳、总结、挖掘、凝炼藏医、壮医、回医典籍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诊断治疗思路及特点。4.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防治糖尿病方剂共计215首(藏医36首、壮医121首、回医58首);按方名、出处、组成、功效主治、制作用法、用量字段进行整理,建立3个方剂数据库;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统计分析了藏医、壮医、回医方剂的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5.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具有防治糖尿病作用的药物共计123种(藏药22种、壮药61种、回药40种);按出处、学名、中文译名、所属科名、所属属名、糖尿病药用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字段进行整理,建立3个药物数据库;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统计分析了藏医、壮医、回医药物的科属、来源、药用部位、性味、功效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结论]藏、壮、回民族医药典籍是祖国医药宝库的珍宝,记载着历代先民在与糖尿病作顽强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有效方药,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均有精辟论述,为民族地区群众的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文献浩瀚,相关记载较零散,缺乏对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的系统总结和阐述,大量的方药也未得到深入的挖掘整理,理论记载较少,方药记载较多,部分古文献已损毁或佚失,未能得到及时系统的挖掘整理。本研究搜集到藏医、壮医、回医有关糖尿病的典籍共140种;提取相关记载内容,建立藏、壮、回医防治糖尿病文献数据库;归纳提炼藏、壮、回医典籍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诊断治疗思路及特点;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糖尿病方剂215首,建立3个方剂数据库,统计分析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具有防治糖尿病作用的药物123种,建立3个药物数据库,统计分析药物的科属、来源、药用部位、性味、功效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形成了清晰的藏医、壮医、回医典籍对糖尿病的理论认识及诊疗体系。研究成果为学者查阅及深入研究提供大量的文献数据。但本研究在浩瀚的藏医、壮医、回医历代典籍文献中搜集零散的糖尿病记载,涉及民族较多,文献量很大,后期研究分析又基于对藏医、壮医、回医三大医学体系的总体把握和理解,从调研、文献搜集,到整理、考证、提炼、统计分析等,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加之水平有限,因此研究过程困难重重,错漏在所难免,期待后继更深入的研究。

祝敏[3](2021)在《西北五种特色单花种蜂蜜花源特征性成分及其对酒精性胃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文中指出单花种蜂蜜是蜜蜂采集单一植物的花蜜经充分酿制而成的天然甜物质。受蜜源植物化学成分的影响,单花种蜂蜜具有独特的风味和生物活性,因而也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和更高的市场价值。其中,特色植物源的单花种蜂蜜风味品质及生物活性是蜂蜜研究的重点内容,然而,使用低价值单花种蜂蜜冒充或掺入高价值单花种蜂蜜的花源掺假现象频发,已成为目前蜂蜜领域最普遍且最难鉴别的造假现象之一,严重阻碍蜂蜜产业的健康发展,亟需解决方法。本文以西北地区五种特色单花种蜂蜜罗布麻蜜、沙枣蜜、薰衣草蜜、枣花蜜和紫穗槐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理化指标、挥发性成分、酚类成分的检测分析,确定五种单花种蜂蜜花源特征性化学成分,建立单花种蜂蜜花源鉴别方法,为单花种蜂蜜花源掺假鉴别提供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紫穗槐蜜和沙枣蜜对小鼠酒精性胃损伤的预防性保护作用,为西北地区特色蜂蜜的营养健康功效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共分为六章,作者主要贡献如下:1.分析了罗布麻蜜、沙枣蜜、薰衣草蜜、枣花蜜和紫穗槐蜜的理化指标和营养组成,结果表明,五种单花种蜂蜜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相关质量要求。同时,通过化学计量学判别分析,得到五种单花种蜂蜜花源特征性理化指标分别是:罗布麻蜜的总酸含量(25.85-37.94 meq/kg)和Mg元素含量(20.108-79.018 mg/kg);沙枣蜜的K元素含量(706.391-848.680 mg/kg);薰衣草蜜的Na元素含量(19.305-42.672mg/kg);枣花蜜的p H值(6.24-7.25)和游离酸含量(5.21-11.98 meq/kg);紫穗槐蜜的内酯酸含量(3.17-4.50 meq/kg)、果葡糖含量比例(Fructose to Glucose ratio,F/G)(1.35-1.70)和果糖含量(39.94-49.79 g/100g)。2.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三重四级杆气相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mass,HS-SPME-GC-TQ-MS)技术分析了五种单花种蜂蜜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五种单花种蜂蜜共检出包括酮类、醇类、醛类、酯类、烃类等在内的113种化合物。结合化学计量学判别分析,筛选五种单花种蜜的花源特征性挥发成分主要包括:罗布麻蜜中的薄荷醇、二氢异佛尔酮和1,1,6-三甲基-2H-萘等;沙枣蜜中的壬酮、3-甲基戊酸和苯乙烯等;薰衣草蜜中的己醛、己醇、庚醛和庚醇等;枣花蜜中的辛烯醛、水杨酸甲酯、异辛醇和茴香醛;紫穗槐蜜中的茶螺烷、石竹烯、蒎烯和1-辛烯-3醇等。此外,五种蜂蜜挥发性成分气味活性值和气味贡献值分析结果表明,27种风味活性化合物(Odour-active compounds)共同作用形成了本文五种单花种蜂蜜的特征风味,其中β-大马士酮、壬醛、芳樟醇、癸醛和苯乙醛是五种蜂蜜共有的甜香和果香的主要呈香化合物。1,1,6-三甲基-2H-萘、3-甲基戊酸、4-甲氧基苯甲醛和1-辛烯-3醇分别赋予罗布麻蜜、沙枣蜜、枣花蜜和紫穗槐蜜特殊的木香、草药香、辛香和蘑菇香,而薰衣草蜜独特的青草香气主要由庚醛和己醇形成。3.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detector-quadrupole 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er,HPLC-DAD/Q-TOF-MS)技术,对罗布麻蜜、沙枣蜜、薰衣草蜜、枣花蜜和紫穗槐蜜的酚类成分进行分析,从五种单花种蜂蜜共鉴别出46种酚类成分。罗布麻蜜的花源特征性酚类成分是金丝桃苷;紫穗槐蜜的花源特征性酚类成分是刺芒柄花素和金圣草黄素;沙枣蜜中与花源植物化学成分相关的特征性酚类成分是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素和异鼠李素;枣花蜜的花源特征性酚类成分是阿魏酸;薰衣草蜜中的主要酚类成分是原儿茶酸和迷迭香酸,其含量占总酚含量的30%以上。4.采用化学模型和细胞模型评价了紫穗槐蜜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紫穗槐蜜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80.94-132.81 mg/m L)、Fe3+还原能力(1.38-2.52μmol Fe SO4·7H2O/g)、Fe2+络合能力(65.51-111.47 mg Na2EDTA/kg)以及对H2O2诱导的小鼠DNA氧化损伤保护作用。利用一次性灌胃酒精诱导的急性酒精性胃溃疡小鼠模型,研究紫穗槐蜜对急性胃溃疡的预防性保护作用,结果显示,紫穗槐蜜可以有效保护小鼠胃黏膜组织结构、降低溃疡指数,抑制小鼠胃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过度累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以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PGE2)水平,同时有效抑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途径介导的炎症反应从而下调小鼠胃组织炎症因子表达,预防小鼠急性酒精性胃溃疡的损伤。5.以连续4周酒精灌胃诱导的慢性胃损伤小鼠模型为对象,研究沙枣蜜对长期酗酒造成的慢性胃损伤的保护作用。分析了小鼠胃组织病理形态、氧化应激参数、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蛋白免疫印迹表达及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发现,沙枣蜜不仅对慢性酒精诱导的胃黏膜损伤有显着保护作用,而且能够有效抑制MDA含量的升高、提高小鼠胃组织SOD、GSH、NO、PGE2水平,降低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s,i NOS)、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基因表达,下调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此外,沙枣蜜的摄入能够调节小鼠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在门水平上,提高了厚壁菌(Firmicutes)的丰度、减少拟杆菌(Bacteroidetes)和疣微菌(Verrucomicrobia)的丰度;在科水平上,抑制了产气菌克里斯滕森菌(Christensenellaceae)的过度定殖。结果表明,沙枣蜜能够通过保护胃组织结构、干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重塑肠道微生物群落等多种途径,发挥对长期酗酒引发胃损伤的预防性保护作用。

赵浩安[4](2021)在《基于多组学的中蜂蜂蜜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背景下,挖掘具有特定营养健康功效的食品已成为食品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有助于改善由氧化应激及其他相关因素引起的炎症反应。蜂蜜不仅因其独特的风味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而且作为天然膳食抗氧化剂也具有广泛的药理学活性和生物学功能;其中,中华蜜蜂蜂蜜(简称中蜂蜂蜜)作为我国特有的蜂蜜品种和民间药物,用于解酒保肝、润肠通便等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研究其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是揭开中蜂蜂蜜与人类健康关系的关键所在。本论文通过食品组学的方法,在分析中蜂蜂蜜化学组成、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对血清代谢表型影响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其对酒精性肝损伤、溃疡性结肠炎及代谢紊乱等常见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及机制。该研究可为蜂产品抗氧化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亦可为多组学技术在食品生物活性领域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全文共分六章,作者的主要贡献如下:1.在测定和表征中蜂蜂蜜理化性质、营养组成及酚类化合物的基础上,通过化学模型和细胞模型评价中蜂蜂蜜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中蜂蜂蜜总酚含量为345.1-502.1 mg/kg,抗坏血酸含量为153.8-385.4 mg/kg;咖啡酸和芦丁是中蜂蜂蜜的主要酚类化合物,平均含量分别为30.4 mg/kg和11.9 mg/kg;此外,中蜂蜂蜜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IC50 87.5-136.2 mg/m L)、Fe3+还原能力(176.5-317.4 mg Trolox/kg)、Fe2+螯合能力(22.8-35.5 mg Na2EDTA/kg)以及对H2O2诱导的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保护率为65.7%)。2.通过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中蜂蜂蜜酚类化合物对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和代谢表型的影响。结果表明,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增强与酚类、脂肪酸类和氨基酸类等25种生物标志物有关,这些生物标志物主要涉及三条代谢通路:与COX和LOX途径相关的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与活性氮产生相关的精氨酸代谢通路以及核因子κB信号通路。3.以酒精诱导的肝损伤模型为对象,探究中蜂蜂蜜的长期摄入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重点关注其对肝损伤小鼠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结果表明,连续12周的中蜂蜂蜜摄入显着抑制血清脂蛋白氧化、提高血清氧自由基吸收能力(p<0.05),能够抑制血清ALT和AST的升高、降低肝脏MDA含量,提高SOD和GSH-Px活性、抑制血清和肝脏中TGF-β1水平,证实了中蜂蜂蜜通过干预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保护酒精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4.基于肠道微生物组学研究中蜂蜂蜜及其成分对DS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肠炎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蜂蜜及其酚类化合物的摄入显着提高肠组织SOD和GSH-Px水平,降低NO含量、MPO活性、炎症因子TNF-α、TGF-β1和IL-6水平,同时下调IL-1β、IL-6、TNF-α、IFN-γ基因表达,上调IκB-α基因表达。此外,中蜂蜂蜜和阳性对照药物(柳氮磺胺吡啶)表现出相似的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差异菌群变化。在属水平上,中蜂蜂蜜显着减少了拟杆菌、棒状杆菌和变形杆菌的数量。相关分析表明,中蜂蜂蜜调控的结肠基因表达与肠道差异菌群有关。5.结合代谢组学、肠道微生物组学和转录组学技术,研究蜂蜜和同等比例糖水摄入对正常小鼠和代谢紊乱小鼠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蜂蜂蜜通过降低血清TC和LDL-C水平、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降低正常小鼠的代谢紊乱风险,并且通过改善肝脏脂质合成、干预氧化应激稳态及炎症反应、重塑肠道微生物菌群及短链脂肪酸代谢物改善代谢紊乱小鼠的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

薛松[5](2021)在《椴树蜜食醋发酵工艺优化及发酵动力学模型的构建》文中提出食醋作为调味品在我国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其通常是由粮食诸如高粱、大米等经过发酵酿造而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醋的种类也逐渐增多,诸如苹果醋之类的新型食醋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及口感迅速赢得广大人民的欢迎。近几年,以蜂蜜为原料酿制而成的蜂蜜醋也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中。蜂蜜醋产品的开发研究,对解决我国蜂蜜产品同质化严重,附加值较低等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以目前广泛用于葡萄酒发酵生产的F1、F2、F3、F4、F5、F6、F7、F8活性干酵母为发酵剂,在相同条件下以椴树蜜为原料进行厌氧发酵,发酵结束后测定发酵液中还原糖、乙醇以及高级醇、酯类等挥发性香气成分的浓度,构建了高级醇类和酯类的模糊综合评判隶属函数模型;通过对蜜酒进行感官评价,构建了感官得分的隶属函数模型;然后结合不同菌株的发酵性能,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优选出F6作为椴树蜜食醋发酵用酵母菌的最佳菌种。以椴树蜜为原料接种F6酵母菌首先进行酒精发酵,发酵液经处理后接种巴氏醋酸杆菌AS1.41进行椴树蜜食醋的发酵。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初始酒精度、初始p H值、发酵温度以及醋酸菌接种量4个因子作为自变量,以发酵液中的醋酸浓度作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在三角瓶水平上优化了椴树蜜食醋发酵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椴树蜜食醋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初始酒精度7%、初始p H值6、发酵温度30℃、醋酸菌接种量10%。采用上述发酵工艺,分别选用Logistic模型、Luedeking-Piret方程和Dose Resp模型进行非线性拟合,建立了菌体生长、底物(乙醇)消耗、产物(醋酸)生成的动力学模型方程,通过对模型拟合求解得出,三个模型方程的R2值分别为0.996,0.992和0.994,说明3种模型的拟合效果良好,能较好的反映出椴树蜜食醋醋酸发酵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趋势。

祝青[6](2021)在《服饵休粮古籍文献整理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通过梳理有关服饵休粮的古籍文献,掌握服饵休粮的整体面貌,结合历代服饵休粮的特征,分析、归纳、总结服饵休粮历史沿革,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揭示常用休粮方特点、功效,服饵休粮操作方法,以期为服饵休粮理论发展及现代应用提供借鉴。方法:利用电子数据库全面检索休粮古籍文献资料(1911年以前)。首先,查阅不同朝代的代表性着作及休粮相关硕博论文,记录休粮同义的“辟谷”“绝粒”“绝谷”“却粒”“却谷”“清肠”“不食五谷”“断谷”“空肠”“去谷”“不食谷”“停谷”“停厨”“食气”等词,并作进一步分析,确立检索关键词;其次,利用《瀚堂典藏》医药类古籍及中医智库数据库进行检索,为确保检索文献的全面性,充分利用国学大师、道人家、超星读秀学术搜索等数据库网站进行补充检索,导出文献,并进一步筛选、整理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服饵休粮文献及休粮方剂;再次,将收集好的资料以朝代为纲,分为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六个历史发展阶段,分析、概括、总结不同阶段服饵休粮特点;最后,在对资料进行规范化处理的基础上,利用access2010和sas9.4软件对历代休粮方药、休粮方制备工艺、休粮方剂型、休粮方功效主治进行频数统计,同时对服饵休粮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结果:(1)本研究共查找出2170条休粮相关古籍文献资料,其中《瀚堂典藏》医药类古籍数据库1709条,涉及458本古籍;中医智库数据库461条,涉及87本古籍。合并两数据库检索结果,剔除重复及非服饵休粮数据,共筛选出服饵休粮数据546条,涉及古籍文献122本,服饵休粮方261首。(2)服饵休粮相关的文献朝代分布如下:汉及以前2本,休粮方共6首;魏晋南北朝时期11本,休粮方37首;隋唐时期12本,休粮方101首;宋金元时期28本,休粮方140首;明代34本,休粮方170首;清代27本,休粮方80首;年代不详古籍数量8本,休粮方12首。(3)服饵休粮方中有药食共258种,使用频次共计1421次,频数在30以上的常用休粮药食有茯苓、松脂、芝麻、蜂蜜、火麻仁、天冬、黑豆、枣。从服饵休粮方组成来看,频数排在前10的多数为单方,单方组成以芝麻、黄精、松脂、松根、菱角、松仁、松叶为主,其次是黑豆、火麻仁组合。休粮食物(含药食同源中药)共85种,使用频数765次,使用频率53.83%。(4)休粮方制备方法丰富多样,共有捣、蒸、晒、浸、煮、拌、煎等50种(5)休粮方的剂型频数从高到低依次为:丸剂、散剂、饼剂、酒剂、膏剂、汤剂,丸、散、饼剂为固体剂型,占89.71%。(6)休粮方功效共90余种,主要包括抗饥救荒、长生成仙、轻身益气、治病却疾等。休粮方可治疗内、外、妇、皮肤、五官各科疾病。(7)休粮方的服用方法也是有讲究的,不同的休粮方服用方法、服用量、服用周期、添加的辅料皆不同,休粮期间饮食要忌口、方药忌多服、要忌房事。(8)复食要遵照一定的方法执行,主要的复食药物有葵子、猪膏、硝石(芒硝)、大麻子(火麻仁)。复食要重视固护脾胃,忌食对脾胃有刺激的食物,不可暴饮暴食,要从少到多逐渐增加食量。结论:服饵休粮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休粮方法,历代道家文献、本草和方剂等书籍中均有记载,服饵休粮在汉代已经产生,魏晋南北朝时期进一步发展,隋唐时期趋于成熟,宋代及以后相当成熟稳定。历代服饵休粮书籍均以介绍休粮方为主,详细介绍了休粮方的组成、制备方法及服用方法,尚未见专门论述整个服饵休粮过程的专着。历代休粮方的组成较为集中,以茯苓、松脂、芝麻、蜂蜜、火麻仁、天冬、黑豆、枣等药食同源中药或食物为主,服用较为安全。论文整理和挖掘的休粮饵料及休粮方的特点,服饵休粮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可为现代休粮疗法提供借鉴。

赵丽娟[7](2021)在《X蜂蜜巴布剂及乳膏的产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X蜂蜜是一种药食同源的天然甜味物质,具有显着的抗菌活性。甲基乙二醛是其主要的抑菌成分。本课题以X蜂蜜为主要原料研制出两种产品——X蜂蜜巴布剂和X蜂蜜炉甘石乳膏,优选了两种产品的制备工艺和处方,制定了质量标准,并考察了X蜂蜜巴布剂的抑菌作用。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进行了X蜂蜜巴布剂处方优选和工艺研究、制定了质量标准及考察了抑菌作用(1)优选了巴布剂的处方。采用单因素考察、正交设计实验确定巴布剂的最优处方为甘油4.40 g、CMC-Na 0.10 g、PEG-400 0.40 g、甘羟铝0.07 g、柠檬酸0.15g、NP-700 1.00 g、明胶0.25 g、X蜂蜜1.00 g、水适量。(2)确定了巴布剂的制备工艺。以物料添加顺序为考察指标,确定巴布剂的制备工艺为将明胶溶于水中作为A相,将甘油、CMC-Na、PEG-400、甘羟铝、柠檬酸、NP-700等物料确定为B相。60℃水浴中将A相缓慢加入B相中,40℃烘干成型。(3)制定了巴布剂的质量标准,分别考察了X蜂蜜巴布剂的赋型性、含膏量、初黏力、溶出度及甲基乙二醛含量。巴布剂的赋形性良好,含膏量为30.5677g/100cm2,能粘住19号钢球,平均累积释放率为97.70%,甲基乙二醛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1%,平均含量为156.442μg/g。(4)考察了巴布剂的抑菌作用。实验表明巴布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四种菌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57.14%、50.00%、60.00%以及62.50%。2、进行了X蜂蜜炉甘石乳膏处方和制备工艺的优选,制定了质量标准(1)优选了乳膏的处方。采用单因素考察、正交设计实验优选X蜂蜜炉甘石乳膏处方,确定乳膏的最佳处方为二甲基硅油3.00 g、十八醇7.50 g、液体石蜡6.50g、薄荷醇1.00 g、三乙醇胺0.50 g、聚氧乙烯脂肪醇醚0.75 g、甘油2.50 g、羟苯乙酯0.05 g、银离子水1.00 g、蜂蜜6.00 g、水适量。(2)确定了乳膏的制备工艺。同时选用具有抑菌作用炉甘石、银离子水与X蜂蜜作为主药,将二甲基硅油、十八醇、液体石蜡、薄荷醇确定为油相,三乙醇胺、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甘油、羟苯乙酯、银离子水、X蜂蜜、水确定为水相。85℃水浴中将炉甘石加入油相混合均匀后再缓慢加入水相中,搅拌冷却成膏。(3)制定了乳膏的质量标准,分别考察了离心稳定性、粒度、耐寒稳定性、耐热稳定性以及甲基乙二醛含量。离心稳定性、粒度、耐寒稳定性、耐热稳定性均符合中国药典(2020版)规定,甲基乙二醛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67%,平均含量为45.609μg/g。

汪晟[8](2021)在《印象安多公司至醇藏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健康饮食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保健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印象安多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聚焦高原特色产品,新推出了“至醇藏蜜”系列高原蜂蜜产品,力图打通了高原特色产品高附加值的产出通道。但印象安多公司至醇藏蜜在市场营销能力极为薄弱,制约了印象安多公司进一步发展。本文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市场定位为切入点,对至醇藏蜜产品的营销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对至醇藏蜜产品开展了市场环境的分析,运用PEST分析法对至醇藏蜜产品进行了宏观环境的分析,利用波特五力模型对于至醇藏蜜所处的蜂蜜行业环境进行了分析,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于消费者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利用SWOT分析矩阵挖掘印象安多公司优势、劣势、潜力和威胁。其次,利用STP理论进行了产品市场定位,对蜂蜜产品进行市场细分,依据市场特征与至醇藏蜜产品特征选择目标市场,明确至醇藏蜜产品定位为中高端蜂蜜市场,并完成产品的精准市场定位。然后根据4P理论,在市场定位基础上科学地对产品进行营销组合策略的制定,系统设计了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方面的营销组合策略。最后,在组织、制度、人员、资金四个方面制定了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论文的研究成果对印象安多公司至醇藏蜜产品快速进入市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本文对于甘南地区企业高原特产的市场营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段伟萍[9](2021)在《蜜炙对甘草化学成分及其调节肠道菌群和免疫活性的影响》文中认为中医临床有“补脾宜炙用”之说,甘草作为代表,蜜炙后增强补脾益气功效确切。尽管对生、炙化学成分变化及免疫功效调节虽有一定的研究,但尚未深入。本论文旨在研究甘草蜜炙前后化学成分的增减变化,并以脾虚大鼠模型对比分析生、炙甘草对肠道菌及免疫活性的影响。(1)基于LC-Q-TOF/MS技术,对甘草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鉴别,共鉴定了生、炙甘草中56个化合物;采用多元统计分析OPLS-DA对生、炙甘草的差异性成分进行了辨识,筛选到生、炙甘草中16个差异性化合物,包括7个黄酮,9个皂苷类成分。采用HPLC-UV法对其中8个代表性差异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蜜炙后黄酮类成分芹糖异甘草苷和异甘草苷平均含量分别上升5.11%及25.94%,甘草苷和芹糖甘草苷含量分别下降21.77%和18.43%,而甘草酸等4个三萜皂苷成分平均含量均出现下降,幅度在10.07%~16.69%。基于黄酮成分结构转化规律,推测应为二氢黄酮成分芹糖甘草苷和甘草苷在炮制加热过程中B环开环转化为查尔酮类成分芹糖异甘草苷和异甘草苷所致。(2)以HPLC-ELSD法建立了生、炙甘草中单糖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并对6批甘草蜜炙前后的单糖成分及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生甘草中果糖和葡萄糖未被检出(低于检测限),炙甘草中平均含量分别为89.07 mg/g和53.54 mg/g,进一步分析显示其主要是由辅料蜂蜜的加入所导致的;以HPLC-PMP柱前衍生化方法,建立了一种更为准确检测甘草总多糖含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甘草蜜炙前后总多糖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甘草蜜炙后总多糖含量平均增加了 41.57%;以上结果表明甘草蜜炙后单糖及多糖含量均有明显提升,为进一步阐明甘草蜜炙增效的功效物质奠定了基础。(3)基于免疫因子和肠道菌群分析比较四种常用脾虚大鼠的建模方法,优选确定了以过度疲劳联合饮食失节方法造模脾虚大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生、炙甘草对脾虚大鼠模型免疫活性(免疫因子及肠道粘膜损伤)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显示生、炙甘草组均可使脾虚大鼠体重得到恢复,脾虚的一般体征得到改善,肠道炎症明显好转;免疫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生、炙甘草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均可调节免疫因子的表达,其中IL-2、IL-4、IL-6、IgA和IgG含量上升,TNF-α含量降低,与同等剂量的生甘草组相比,炙甘草对IL-2、IL-4、IL-6免疫因子的调节作用更为显着(P<0.01);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对各组大鼠的肠道菌群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alpha多样性指数降低,生、炙甘草组(高剂量)与模型组相比较均可使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炙甘草高剂量组趋势更为明显,基于属水平分析有益菌Lactobacillus(乳杆菌属)、Lachnospiraceae(毛螺菌属)增加;有害菌Faecalibaculum(拟杆菌属)、Ruminococcaceae(瘤胃菌属)和Allobaculum(异杆菌属)显着减少。提示炙甘草发挥补脾益气的药效作用与其调节免疫因子的表达和改善肠道菌群环境密切相关。本论文通过对比分析甘草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及复制大鼠脾虚模型,进行了肠道菌群及免疫活性评价,推测了差异性化学成分通过增强对免疫因子的调节和改善肠道菌群的构成发挥补脾益气的功效,可为炙甘草饮片炮制及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韩英豪[10](2021)在《孙思邈内服膏方文献整理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中医膏方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具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作用的中药制品,是中药方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首次对孙思邈《千金方》中内服膏方相关内容进行专题整理,主要对其方药病症进行分析研究及规律总结,同时对膏方制剂和用药特色进行分析,旨在为中医膏方的研究提供参考,为当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综合运用文献法、比较法、统计学法等多种方法,遵循孙思邈着述卷目分类分科方法,分类整理内服膏方的方药配伍规律,探究其内服膏方的方药病证特色及学术思想。结果(1)建立《千金方》内服膏方方剂数据库和膏方药物数据库,整理出孙氏内服膏方69首,涉及药物147种,药物使用频次632味次。将孙氏内服膏方按照卷目分类,涉及妇人、胆腑、七窍、辟谷、养性等28卷次,治疗范围广泛。(2)研究发现内服膏方以虚实辨证为主,适应于虚证的膏方有47首,占68.12%,适应于实证的膏方有22首,占31.88%。(3)膏方配伍灵活多变,小方大复方并用。组方药味数的范围在1~46味,平均药味数为18味,膏方药味数在10以下的小方有49首,占71.01%;膏方药味数在10~20之间的大方有13首,占18.84%;药味数在20以上的特大膏方有7首,约占10%。(4)在膏方的组成上,中药饮片为主体占81.96%,精细料(人参、羚羊角)占1.9%,胶类药物占0.95%,糖类药物占6.17%,其他相关食物(清酒、苦酒、猪脂膏、牛髓、羊脂等)占16.14%。(5)膏方剂型大体分为固态(57.97%)和液态(42.03%)两种。根膏剂的稀稠状态,液态制剂有膏汁、膏饴、膏饧、膏糜;固态制剂有膏餔、膏丸。(6)膏方类型有清膏、素膏、荤膏三类,清膏有9首,占13.04%,素膏有22首,荤膏有38首,占55.07%。(7)内服膏方药类频次上,使用频次最高的前三类是:补虚药类,使用172次,占27.22%;食物类,使用89次,占14.08%;温里药类,使用79次,占12.5%。其中,补虚药以补气类为主,占59.88%,补阴药、补阳药、补阳药所占比例相近。(8)内服膏方常用药物以辛甘温热为主,主入脾、心、肺、肾经。(9)内服膏方主用“药食同源”类物质熬膏,约占50%;药食两用膏方共计25首,占所有内服膏方的36.23%。(10)孙氏内服膏方常用溶媒种类有10种,依次为:苦酒(醋)、水、酒、蜂蜜、地黄汁、生姜汁、胡麻油、猪脂、羊脂、牛乳。结论孙思邈内服膏方集开唐以前内服膏方数目之最,滋补之最,治疗疾病范围广泛之最,膏方的种类剂型亦是丰富多彩。孙思邈内服膏方注重脏腑虚实,专科专膏,辨证施治。孙氏膏方多为小方,用药轻灵而精炼,善用辛甘温补类药物及药食同源物质,奠定内服膏方滋补养生的基础,开创药食两用膏方的先河。

二、蜂蜜的功效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蜂蜜的功效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甘能缓”理论的药食同源甘味药及其药对配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数据挖掘方法
    1 数据来源
    2 数据库的建立
    3 数据分析方法
第二章 基于“甘能缓”理论的甘味药及其药对的数据挖掘
    第一节 甘草药对配伍规律研究
        1 频次统计
        2 常用药对关联规则
        3 主治病证的核心药对分析
        4 讨论与小结
    第二节 炙甘草药对配伍规律研究
        1 频次统计
        2 常用药对关联规则
        3 主治病证的核心药对分析
        4 讨论与小结
    第三节 蜂蜜药对配伍规律研究
        1 频次统计
        2 常用药对关联规则
        3 主治病证的核心药对分析
        4 讨论与小结
    第四节 大枣药对配伍规律研究
        1 频次统计
        2 常用药对关联规则
        3 主治病证的核心药对分析
        4 讨论与小结
    第五节 粳米药对配伍规律研究
        1 频次统计
        2 药对配伍关联规则
        3 主治病证的核心药对分析
        4 讨论与小结
    第六节 黑豆药对配伍规律研究
        1 频次统计
        2 药对配伍关联规则
        3 主治病证的核心药对分析
        4 讨论与小结
    第七节 绿豆药对配伍规律研究
        1 频次统计
        2 药对配伍关联规则
        3 主治病证的核心药对分析
        4 讨论与小结
    第八节 饴糖药对配伍规律研究
        1 频次统计
        2 药对配伍关联规则
        3 主治病证的核心药对分析
        4 讨论与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数据挖掘在药对及其配伍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藏、壮、回医典籍文献中糖尿病理论与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导论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藏医论治糖尿病
        一、藏医糖尿病源流考证
        二、藏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三、藏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四、藏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五、藏医防治糖尿病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壮医论治糖尿病
        一、壮医糖尿病源流考证
        二、壮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三、壮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四、壮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五、壮医对糖尿病治则的认识
        六、壮医辨治糖尿病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回医论治糖尿病
        一、回医糖尿病探源溯流
        二、回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三、回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四、回医防治糖尿病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小结
第二部分 藏医、壮医和回医典籍中糖尿病理论的梳理与方药挖掘
    第一章 藏医糖尿病理论的梳理与方药挖掘
        第一节 目的
        第二节 材料
        一、藏医经典着作
        二、藏医其他着作
        第三节 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典籍文献入选标准
        三、统计分析
        第四节 结果
        一、藏族医学分布
        二、藏族糖尿病患病率
        三、藏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四、藏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五、藏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六、藏医对糖尿病的特色诊断技法
        七、藏医对糖尿病治则的认识
        八、藏医对糖尿病的防治思路及用药特点
        九、藏医糖尿病特色治疗方法
        十、藏医对糖尿病组方原则的认识
        十一、藏医防治糖尿病常用方剂
        十二、藏医防治糖尿病常用药物
        十三、藏医对糖尿病的预防调摄
        第五节 讨论
        第六节 结论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壮医糖尿病理论的梳理与方药挖掘
        第一节 目的
        第二节 材料
        一、壮医经典着作
        二、壮医其他着作
        第三节 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典籍文献入选标准
        三、统计分析
        第四节 结果
        一、壮族医学分布
        二、壮族地区地理气候特点
        三、壮族糖尿病患病率
        四、壮族地区糖尿病历史发展脉络
        五、壮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六、壮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七、壮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八、壮医对糖尿病的特色诊断技法
        九、壮医对糖尿病治则的认识
        十、壮医对糖尿病的防治思路及用药特点
        十一、壮医糖尿病的特色治疗方法
        十二、壮医对糖尿病组方原则的认识
        十三、壮医防治糖尿病常用方剂
        十四、壮医防治糖尿病常用药物
        十五、壮医对糖尿病的预防调摄
        第五节 讨论
        第六节 结论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回医糖尿病理论的梳理与方药挖掘
        第一节 目的
        第二节 材料
        一、回医经典着作
        二、回医其他着作
        第三节 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典籍文献入选标准
        三、统计分析
        第四节 结果
        一、回族医学分布
        二、回族糖尿病患病率
        三、回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四、回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五、回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六、回医对糖尿病治则的认识
        七、回医对糖尿病的防治思路及用药特点
        八、回医糖尿病特色治疗方法
        九、回医对糖尿病组方原则的认识
        十、回医防治糖尿病常用方剂
        十一、回医防治糖尿病常用药物
        十二、回医对糖尿病的预防调摄
        第五节 讨论
        第六节 结论
        本章参考文献
结语与展望
附录
    附录1 藏医部分糖尿病经典文献原文
    附录2 壮医部分糖尿病经典文献原文
    附录3 回医部分糖尿病经典文献原文
    附录4 藏医防治糖尿病方剂
    附录5 壮医防治糖尿病方剂
    附录6 回医防治糖尿病方剂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西北五种特色单花种蜂蜜花源特征性成分及其对酒精性胃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单花种蜂蜜理化成分与花源鉴别
        1.1.1 花粉孢子
        1.1.2 理化指标
        1.1.3 挥发性化合物
        1.1.4 酚类化合物
    1.2 单花种蜂蜜的抗氧化及抗炎活性
        1.2.1 抗氧化性
        1.2.2 抗炎活性
        1.2.3 其他生物活性
    1.3 酒精性胃损伤机制及现行治疗
        1.3.1 酒精性胃损伤机制
        1.3.2 现行治疗
        1.3.3 蜂蜜在酒精性胃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五种单花种蜂蜜理化指标的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五种单花种蜂蜜孢粉学分析
        2.2.2 五种单花种蜂蜜理化指标分析及质量评价
        2.2.3 五种单花种蜜花源特征性理化指标的鉴别
    2.3 小结
第三章 五种单花种蜂蜜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五种单花种蜂蜜醛类挥发性成分分析
        3.2.2 五种单花种蜂蜜醇类挥发性成分分析
        3.2.3 五种单花种蜂蜜酮类挥发性成分分析
        3.2.4 五种单花种蜂蜜酯类挥发性成分分析
        3.2.5 五种单花种蜂蜜烷烃及其他类挥发性成分分析
        3.2.6 五种单花种蜜花源特征性挥发成分的鉴别
        3.2.7 五种单花种蜂蜜主要呈香物质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五种单花种蜂蜜酚类成分的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酚酸类成分分析
        4.2.2 黄酮类成分分析
        4.2.3 五种单花种蜂蜜花源特征性酚类成分的鉴别
    4.3 小结
第五章 紫穗槐蜜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5.2.2 对急性酒精性胃溃疡小鼠溃疡指数的影响
        5.2.3 对急性酒精性胃溃疡小鼠氧化应激水平的调节
        5.2.4 对急性酒精性胃溃疡小鼠炎症表达的调控
        5.2.5 对急性酒精性胃溃疡小鼠胃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5.3 小结
第六章 沙枣蜜对小鼠慢性酒精性胃损伤的保护作用
    6.1 实验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6.1.2 实验方法
    6.2 结果与讨论
        6.2.1 对慢性酒精性胃损伤小鼠溃疡指数的影响
        6.2.2 对慢性酒精性胃损伤小鼠胃组织氧化应激水平的调控
        6.2.3 对慢性酒精性胃损伤小鼠胃组织炎症表达的调控
        6.2.4 对慢性酒精性胃损伤小鼠胃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6.2.5 对慢性酒精性胃损伤小鼠肠道微生物群落的调节
    6.3 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基于多组学的中蜂蜂蜜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蜂蜜的研究进展
        1.1.1 蜂蜜的分类
        1.1.2 蜂蜜的成分
        1.1.3 蜂蜜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
        1.1.4 蜂蜜的其他生物活性
    1.2 多组学技术的研究进展
        1.2.1 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
        1.2.2 蛋白质组学
        1.2.3 代谢组学
        1.2.4 多组学技术在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中的应用
    1.3 展望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中蜂蜂蜜的营养组成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2.2.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
        2.2.4 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分析
        2.2.5 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2.2.6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中蜂蜂蜜的理化性质及化学组成
        2.3.2 中蜂蜂蜜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2.3.3 中蜂蜂蜜对H_2O_2诱导的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蜂蜂蜜对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及代谢表型的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动物实验设计
        3.2.3 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分析
        3.2.4 高分辨质谱分析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中蜂蜂蜜提高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
        3.3.2 摄入中蜂蜂蜜后的血清生物标志物筛选
        3.3.3 摄入中蜂蜂蜜后的血清生物标志物变化
        3.3.4 血清抗氧化能力和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
        3.3.5 摄入中蜂蜂蜜后的血清代谢通路变化
    3.4 小结
第四章 中蜂蜂蜜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动物实验设计
        4.2.3 生化指标分析
        4.2.4 组织病理学分析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中蜂蜂蜜提高小鼠血清抗氧化能力
        4.3.2 中蜂蜂蜜保护酒精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肠道微生物组学的中蜂蜂蜜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动物实验设计
        5.2.3 生化指标分析
        5.2.4 组织病理学分析
        5.2.5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5.2.6 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
        5.2.7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中蜂蜂蜜减轻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疾病活动指数
        5.3.2 中蜂蜂蜜减少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炎症反应
        5.3.3 中蜂蜂蜜调节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氧化应激稳态
        5.3.4 中蜂蜂蜜调节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菌群
    5.4 小结
第六章 基于多组学的中蜂蜂蜜对小鼠代谢紊乱的影响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材料与试剂
        6.2.2 动物实验设计
        6.2.3 生化指标分析
        6.2.4 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
        6.2.5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6.2.6 肝脏转录组学分析
        6.2.7 肝脏脂肪酸代谢组学分析
        6.2.8 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
        6.2.9 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代谢组学分析
        6.2.10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中蜂蜂蜜降低正常小鼠的代谢紊乱风险
        6.3.2 中蜂蜂蜜改善代谢紊乱小鼠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
        6.3.3 中蜂蜂蜜重塑代谢紊乱小鼠肠道微生物菌群及其代谢物
    6.4 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椴树蜜食醋发酵工艺优化及发酵动力学模型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椴树蜜的概述
        1.1.1 蜂蜜的简介
        1.1.2 蜂蜜的分类
        1.1.3 蜂蜜的主要成分及营养价值
        1.1.4 蜂蜜的功能活性
        1.1.5 椴树蜜的简介
    1.2 蜂蜜的应用
        1.2.1 蜂蜜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1.2.2 蜂蜜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1.2.3 蜂蜜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
        1.2.4 蜂蜜在其它领域的应用
    1.3 蜂蜜行业的发展现状
    1.4 蜂蜜醋的概述
        1.4.1 食醋的起源和功效
        1.4.2 食醋的酿造工艺
        1.4.3 蜂蜜醋的主要成分及营养价值
        1.4.4 蜂蜜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意义
2 椴树蜜食醋发酵工艺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菌种
        2.1.2 材料与试剂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4 椴树蜜食醋生产工艺流程及操作参数
        2.1.5 实验方法
        2.1.6 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椴树蜜食醋酒精发酵阶段
        2.2.2 椴树蜜食醋醋酸发酵阶段
    2.3 本章小结
3 椴树蜜食醋发酵动力学模型的构建及放大试验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菌种
        3.1.2 材料与试剂
        3.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1.4 实验方法
        3.1.5 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椴树蜜食醋发酵过程中菌体浓度、乙醇消耗量及醋酸生成量的变化情况
        3.2.2 醋酸菌生长动力学模型
        3.2.3 醋酸生成量动力学模型
        3.2.4 乙醇消耗量动力学模型
        3.2.5 椴树蜜食醋发酵放大试验
    3.3 本章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服饵休粮古籍文献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1 饮食限制疗法的临床应用
        1.1 饮食限制对肥胖的影响
        1.2 饮食限制对高血压的影响
        1.3 饮食限制对2 型糖尿病的影响
        1.4 饮食限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
        1.5 饮食限制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影响
        1.6 饮食限制对肿瘤的影响
        1.7 饮食限制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影响
        1.8 饮食限制对外科手术的影响
        1.9 饮食限制对其它疾病的影响
    2 饮食限制疗法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2.1 饮食限制疗法的临床适应症
        2.2 饮食限制疗法的禁忌症
    3 饮食限制疗法的挑战和任务
1 服饵休粮涵义
    1.1 休粮涵义
    1.2 服饵涵义
    1.3 服饵休粮涵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来源
    2.2 检索词
    2.3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2.3.1 文献纳入标准
        2.3.2 文献排除标准
        2.3.3 检索与筛选结果
    2.4 数据管理
        2.4.1 数据库构建
        2.4.2 术语规范
        2.4.3 频数统计
3 结果
    3.1 服饵休粮古籍文献概况
    3.2 不同朝代服饵休粮文献分析结果
        3.2.1 汉代关于服饵休粮的记载
        3.2.2 魏晋南北朝关于服饵休粮的记载
        3.2.3 隋唐时期关于服饵休粮的记载
        3.2.4 宋金元时期关于服饵休粮的记载
        3.2.5 明代关于服饵休粮的记载
        3.2.6 清代关于服饵休粮的记载
    3.3 休粮方挖掘整理研究结果
        3.3.1 常用休粮饵料
        3.3.2 服饵休粮方食物使用情况
        3.3.3 常用休粮方
        3.3.4 休粮方制备方法
        3.3.5 休粮方剂型
        3.3.6 休粮方功效主治
4 讨论
    4.1 常用休粮饵料分析
    4.2 服饵休粮食物使用情况分析
    4.3 常用休粮方分析
    4.4 休粮方制备方法分析
    4.5 休粮方剂型分析
    4.6 休粮方功效主治分析
        4.6.1 休粮方功效
        4.6.2 休粮方主治
    4.7 服饵休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4.7.1 服用方法
        4.7.2 复食方法
        4.7.3 注意事项
    4.8 服饵休粮养生保健意义及应用价值
        4.8.1 为现代休粮疗法提供借鉴
        4.8.2 治疗疾病
        4.8.3 开发保健品及药品
结论
创新与不足
    创新之处
    不足之处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7)X蜂蜜巴布剂及乳膏的产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蜂蜜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1.2 巴布剂基质组成及工艺进展
2 X蜂蜜巴布剂处方优选及制备工艺研究
    2.1 材料与仪器
    2.2 方法与结果
    2.3 小结
3 X蜂蜜巴布剂质量控制研究
    3.1 材料与仪器
    3.2 方法与结果
    3.3 小结
4 抑菌作用研究
    4.1 材料与仪器
    4.2 方法与结果
    4.3 小结
5 X蜂蜜炉甘石乳膏处方优选及制备工艺研究
    5.1 材料与仪器
    5.2 方法与结果
    5.3 小结
6 X蜂蜜炉甘石乳膏质量控制研究
    6.1 材料与仪器
    6.2 方法与结果
    6.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8)印象安多公司至醇藏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工具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工具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市场营销相关概念及理论
        2.1.1 市场营销概念
        2.1.2 STP理论
        2.1.3 营销组合
    2.2 蜂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营销环境分析
    3.1 公司及产品现状
        3.1.1 印象安多公司介绍
        3.1.2 公司组织架构
        3.1.3 至醇藏蜜产品介绍
    3.2 宏观环境分析
        3.2.1 政治环境
        3.2.2 经济环境
        3.2.3 社会环境
        3.2.4 技术环境
    3.3 行业环境分析
        3.3.1 行业现状
        3.3.2 印象安多公司行业竞争分析
    3.4 消费者市场调查
        3.4.1 消费者市场问卷调查
        3.4.2 调查群体分布特征
        3.4.3 蜂蜜产品购买需求分析
    3.5 SWOT分析
        3.5.1 优势(Strengths)
        3.5.2 劣势(Weaknesses)
        3.5.3 机会(Opportunities)
        3.5.4 威胁(Threats)
        3.5.5 SWOT分析矩阵
第四章 印象安多公司至醇藏蜜市场定位策略
    4.1 市场细分
        4.1.1 女性美容养颜市场
        4.1.2 儿童营养补充市场
        4.1.3 男性健康养生市场
        4.1.4 青年休闲食品市场
        4.1.5 中老年保健市场
    4.2 目标市场
        4.2.1 目标市场选择依据
        4.2.2 主要目标市场
    4.3 市场定位
第五章 印象安多公司至醇藏蜜营销组合策略
    5.1 产品策略
        5.1.1 产品重命名
        5.1.2 产品品质提升与认证
        5.1.3 民族特色品牌塑造
        5.1.4 产品生命周期与产品研发管理
        5.1.5 降低生产成本
        5.1.6 服务品质提升
    5.2 价格策略
        5.2.1 分销价格制定
        5.2.2 阶梯定价
        5.2.3 统一零售价
    5.3 渠道策略
        5.3.1 异业联盟店
        5.3.2 旅游景区特产店
        5.3.3 目标客群密集场所
        5.3.4 社区便利店
        5.3.5 线上渠道
    5.4 促销策略
        5.4.1 广告促销
        5.4.2 促销活动
        5.4.3 线上促销
        5.4.4 公共关系
第六章 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6.1 组织保障的实施
        6.1.1 优化组织架构
        6.1.2 建立区域营销中心
    6.2 制度保障措施
        6.2.1 健全公司营销管理制度
        6.2.2 建立客户服务体系
    6.3 人员保障措施
        6.3.1 组建专业营销团队
        6.3.2 加强专业培训
    6.4 资金保障措施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蜂蜜产品消费者调查问卷
致谢

(9)蜜炙对甘草化学成分及其调节肠道菌群和免疫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 炮制历史沿革
        1.1 炮制方法历史沿革
        1.2 现代炮制方法
        1.3 炮制工艺研究概况
    2 化学成分
        2.1 黄酮类化合物
        2.2 皂苷类化合物
        2.3 其他化合物
    3 免疫作用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生、炙甘草非糖类化学成分对比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2 实验方法
        2.1 炙甘草的制备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4 色谱条件
        2.5 质谱条件
        2.6 质谱定性分析
        2.7 生、炙甘草样品中差异性特征成分含量变化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生、炙甘草糖类化学成分对比研究
    1 生、炙甘草的单糖定性定量分析
        1.1 仪器与试药
        1.2 单糖的定性分析
        1.3 单糖的定量分析
    2 基于HPLC-PMP柱前衍生化的甘草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2.1 仪器与试药
        2.2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考察
        2.3 方法学考察
        2.4 多糖含量测定
    3 讨论与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生、炙甘草对脾虚大鼠肠道菌群及免疫活性的影响
    1 脾虚模型大鼠的复制
        1.1 仪器和试药
        1.2 方法与内容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2 生炙甘草对脾虚大鼠肠道菌群及免疫活性的研究
        2.1 动物
        2.2 药物的制备
        2.3 实验方法
        2.4 观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6 实验结果
        2.7 生、炙甘草及辅料蜂蜜干预实验结果与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孙思邈内服膏方文献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中医膏方源流概述
    1 膏方的概念
        1.1 膏的释义
        1.2 膏方的种类
        1.3 膏剂与丸剂的区别
    2 膏方的历史源流
        2.1 先秦至秦汉时期
        2.2 魏晋隋唐时期
        2.3 宋金元时期
        2.4 明清时期
        2.5 近现代时期
第二部分 孙思邈内服膏方研究思路和方法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2.1 文献版本依据
        2.2 膏方纳入标准
        2.3 膏方排除标准
        2.4 孙思邈膏方概况
    3 研究主要方法
        3.1 文献法
        3.2 比较法
        3.3 统计学法
    4 膏方资料处理
        4.1 膏方名称录入
        4.2 膏方病证分类录入
        4.3 内服膏方药物录入
第三部分 孙思邈内服膏方文献整理
    1 孙氏妇人内服膏方整理
        1.1 膏方评析
        1.2 妇人膏方总结
    2 孙氏胆腑内服膏方
        2.1 膏方评析
        2.2 胆腑膏方总结
    3 孙氏养生辟谷膏方介绍
        3.1 膏方评析
        3.2 养性辟谷膏方总结
    4 孙氏七窍内服膏方整理
        4.1 膏方评析
        4.2 七窍内服膏方总结
    5 孙氏大肠内服膏方整理
        5.1 膏方评析
        5.2 大肠膏方总结
    6 孙氏杂病内服膏方整理
        6.1 膏方评析
        6.2 杂病膏方总结
    7 孙氏伤寒内服膏方整理
        7.1 膏方评析
        7.2 伤寒膏方总结
    8 孙氏痈肿毒内服膏方整理
        8.1 膏方评析
        8.2 痈肿膏方总结
    9 孙氏风毒脚气膏方整理
        9.1 膏方评析
        9.2 脚气膏方总结
    10 孙氏儿科内服膏方整理
        10.1 膏方评析
        10.2 小儿膏方总结
    11 孙氏中风内服膏方整理
        11.1 膏方评析
        11.2 中风膏方总结
    12 孙氏“单首”膏方整理
        12.1 膏方评析
        12.2 “单首”膏方总结
第四部分 孙思邈内服膏方组方规律统计分析
    1 内服膏方用药统计及分析
        1.1 药类频次统计及分析
        1.2 高频类药物统计及分析
    2 内服膏方组方统计及分析
        2.1 药食两用膏方统计及分析
        2.2 内服膏方虚实证统计及分析
        2.3 内服膏方大小方统计及分析
        2.4 内服膏方剂型统计及分析
        2.5 内服膏方类型统计及分析
        2.6 收膏“湿性物质”统计及分析
第五部分 孙思邈内服膏方特色总结及历史地位
    1 膏方辨证特色
        1.1 专科专膏,以症施治
        1.2 脏腑虚实,辨证论治
    2 膏方用药特色
        2.1 补虚为主,善用温药
        2.2 寒温适中,动静结合
        2.3 药食同源,注重食疗
    3 膏方组方特色
        3.1 用药简炼,小方为主
        3.2 剂型丰富,类型多样
结语
附录 《千金方》常用药物剂量核算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孙思邈学术思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蜂蜜的功效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甘能缓”理论的药食同源甘味药及其药对配伍规律研究[D]. 周奕.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藏、壮、回医典籍文献中糖尿病理论与方药研究[D]. 宋宁.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1)
  • [3]西北五种特色单花种蜂蜜花源特征性成分及其对酒精性胃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 祝敏. 西北大学, 2021(12)
  • [4]基于多组学的中蜂蜂蜜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机制研究[D]. 赵浩安. 西北大学, 2021(10)
  • [5]椴树蜜食醋发酵工艺优化及发酵动力学模型的构建[D]. 薛松. 烟台大学, 2021(09)
  • [6]服饵休粮古籍文献整理研究[D]. 祝青.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X蜂蜜巴布剂及乳膏的产品研究[D]. 赵丽娟.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印象安多公司至醇藏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汪晟. 兰州大学, 2021(02)
  • [9]蜜炙对甘草化学成分及其调节肠道菌群和免疫活性的影响[D]. 段伟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10]孙思邈内服膏方文献整理研究[D]. 韩英豪.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蜂蜜的功效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