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并肩综合征21例分析

脑卒中并肩综合征21例分析

一、脑卒中并肩手综合征21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雄[1](2018)在《火针结合推拿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试验,观察并评价火针结合推拿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尝试分析其作用机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临床治疗SHS的系统化、标准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的病例从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确诊的脑卒中后SHS患者中采集,观察时间为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病例共6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每1日接受推拿治疗1次,每3日行火针治疗1次,每次进行火针治疗前执行推拿治疗,每1周休息1天;对照组每1日行普通针刺治疗1次,每1周休息1天;同时两组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治疗;3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两组评价疗效。疗效观察指标包括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和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结果:治疗前两组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SHS分期、中医证型,以及VA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经统计分析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两组的基线资料一致,两组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均较前下降,FMA总评分、各子项评分、MBI评分均较前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治疗方案均有治疗效果。治疗组的VAS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FMA总评分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屈肌协同运动、伸肌协同运动和反射亢进三个子项的改善最为突出,表明治疗组在控制疼痛与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MBI评分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在改善整体日常活动能力方面的疗效相当。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结合推拿治疗脑卒中后SHS有较好疗效,与普通针刺相比在控制疼痛和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方面更有优势,对改善脑卒中后SHS患者的康复与生存治疗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和推广。

衣春娜,毕朝晖,王青芳,宁耀超,王红星[2](2017)在《充气式与普通型肩吊带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比较》文中研究指明肩关节半脱位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功能恢复[1]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肩关节半脱位往往在脑卒中早期即可出现。由于冈上肌、三角肌等肩部肌肉张力降低、关节囊松弛,无法抵抗坐或站立时上肢重力而引发肱骨头下滑而脱离关节盂,造成肩关节半脱位[2—3]。研究报道,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发生率在17%—81%且超过20%的患者伴有肩痛、肩手综合征以及废用肩等并发症,甚至继发腋神经损害[4—5]。因此,脑卒中早期肩关节半脱位预防及康

王帅[3](2014)在《脑卒中后肩痛患者肩部红外热成像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及伴有肩手综合征、痉挛和肩关节半脱位的脑卒中患者的肩部皮肤温度变化特点,并探讨红外热成像检查是否可作为脑卒中后肩痛的客观评价指标。方法选取86例脑卒中患者,使用数位式红外线热影像测温系统对脑卒中患者,伴有肩手综合征、痉挛和肩关节半脱位的脑卒中患者,以及脑卒中后肩痛患者进行肩部红外热成像观察,摄取正前、正后及侧面的热成像图,记录感兴趣区健、患侧肩部的平均温度并计算其相应的温差。结果70例(81.4%)患者患侧肩部较健侧温度低,健患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手综合征患者组两侧肩部皮肤温差与非肩手综合征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痉挛组患者与非痉挛组以及肩关节半脱位与非肩关节半脱位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肩痛组与非肩痛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热成像检查能客观反映脑卒中患者肩部皮肤温度变化特点,大部分患者的患侧肩部皮肤温度较健侧低。合并肩手综合征的患者两侧皮肤温度不对称现象更明显,痉挛和肩关节半脱位不会明显影响皮肤温度。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与非肩痛患者的红外热成像表现无明显差异。

衣标美[4](2013)在《头穴丛刺结合电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验证头穴丛刺结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方案,将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且同意参加本试验、签署知情同意书的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人。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头穴丛刺结合电针,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法。每周治疗6天,4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FMA)、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VAS评分:两组治疗后均有下降(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FMA评分:两组治疗后均有提高(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ADL评分:两组治疗后均有提高(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穴丛刺结合电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艳晓[5](2013)在《巨刺法结合颈部夹脊穴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巨刺法结合颈部夹脊穴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巨刺法(健侧针刺)结合颈夹脊穴(C5一C7)治疗的方法,对照组在患侧进行常规针刺,共治疗三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疼痛-目测比评定法(VAS)与ADL(日常生活功能)量表进行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观察两组在上肢运动功能、疼痛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改变。结果:1、治疗前,两组VAS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和ADL评分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降低,Fugl-Meyer评分及ADL评分均有提高,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后,两组间VAS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ADL评分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结果优于对照组。4、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巨刺法结合颈部夹脊穴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较常规针刺在止痛效应、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效果更显着,适用于临床。

纪昌春[6](2012)在《井穴点刺放血为主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提高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将68例肩手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化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健康教育等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井穴点刺放血、中药热敷及康复训练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配合康复训练的常规治疗,每组34例,治疗4周后,观察视觉模拟评分(VAS)、Fugl-meger评分、Barthel评分、腕手肿胀度等变化。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包,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主要计量资料自身前后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1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分析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方案均可改善患者疼痛,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上肢运动功能(Fugl-meger)评分比较分析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Fugl-mege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Fugl-mege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方案均可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采用的Barthel评分比较分析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方案均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4两组患者腕手肿胀度(标尺测评法)比较分析显示:治疗组治疗前后腕手肿胀程度有所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临床治疗,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腕手肿胀程度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的方案能改善患者腕手肿胀度,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两组患者总体临床疗效比较分析显示:两组总体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提示:治疗组总体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1常规针刺疗法配合康复训练的常规治疗方案与井穴点刺放血疗法、中药热敷疗法及康复训练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都能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但是,井穴点刺放血疗法、中药热敷疗法及康复训练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疗效更加显着。2井穴点刺放血疗法、中药热敷疗法及康复训练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有效的改善了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林佳玫[7](2012)在《浮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客观评价浮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止痛作用,比较浮针治疗组和普通针刺对照组的疗效优劣,提出相对优化的方案。为临床上治疗肩手综合征(SHS)提供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浮针治疗组和单纯针刺对照组进行为期6天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NDS、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VAS视觉模拟量表等变化,运用DME、统计学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优劣,提出相对优化的方案。结果:6天的治疗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ADL)及神经功能缺损(NDS)评分与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有改善,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手综合征(SH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有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疗法对SHS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能改善关节活动度,并能缓解痉挛,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宋雪梅[8](2010)在《针刺补泻手法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致残的重要原因。所以早期防治相当重要,一旦发生不但给患者带来疼痛,而且严重影响了瘫痪上肢的功能恢复,加重了病人的致残程度。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对于肩手综合征的积极防治,是目前以及未来都极为重要的课题。因而目前开展肩手综合征的防治与研究,寻找安全、健康、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必要。目的观察针刺补泻手法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为临床提治疗依据。从中筛选治疗肩手综合征的有效穴和最佳配伍用穴,以及验证治疗肩手综合征的有效、安全、简便的针灸治疗方法。方法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住院病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先烈东路门诊,选取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补泻手法组30例,电针组30例。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然后进行疗效对比研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刺补泻手法治疗肩手综合征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手法组治疗优于电针组。手法组(总有效率96.4%),电针组(总有效率74.1%),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各项指标(肌力,言语)明显改善。结论两组治疗对肩手综合征均有一定的疗效,因此更加肯定了针刺对肩手综合征的效果。而以补泻手法治疗较电针治疗在改善肌力等方面效果更佳,说明补泻手法的作用提高了临床疗效,证实了传统针灸补泻理论在治疗上的指导作用。

谢芹[9](2010)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神经功能、上肢运动功能、疼痛及综合功能的影响,探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治疗作用,为其在脑卒中肩手综合征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病人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90例,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3组,依次为针刺组(A组)30例、康复训练组(B组)30例、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C组)30例,三组均每周治疗5天,休息2天后继续下一周治疗,共治疗4周,疗程28天。针刺组(A组)治疗日每天给予单纯针刺治疗一次、康复训练组(B组)治疗日每天给予单纯康复训练一次,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C组)治疗日每天给予针刺治疗与康复训练各一次。治疗期间三组均给予常规基础药物治疗28天。治疗前、治疗14天后及疗程结束后进行相关临床功能评定:神经功能评定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采用上肢简化Fugl-Meyer评分(FMA)、上肢疼痛评定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综合功能评定采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疗程结束后进行肩手综合征综合疗效评定。结果:各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治疗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上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疼痛VAS评分、综合功能F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NDS评分结果:各组治疗14天后、28天后N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14天后、28天后NDS评分下降值从高到低依次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C组)、针刺组(A组)、康复训练组(B组),其中C组与A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A组与B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上肢简化FMA评分结果:各组治疗14天后、28天后上肢简化FMA评分均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14天后、28天后上肢简化FMA评分升高值从高到低依次为C组、A组、B组,治疗14天后三组评分提高值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天后C组评分提高值显着高于B组(P<0.01),A组评分提高值也显着高于B组(P<0.05),C组与A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VAS评分结果:各组治疗14天后、28天后VAS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14天后、28天后VAS评分下降值从高到低依次为C组、A组、B组,其中C组与A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A组与B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FCA评分结果:各组治疗14天后、28天后FCA评分均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治疗14天后、28天后FCA评分升高值从高到低依次为C组、A组、B组,其中C组与A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A组与B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肩手综合征综合疗效评定结果:A组显效率为26.7%,B组显效率为3.3%,C组显效率为36.7%,A组总有效率为90.0%,B组总有效率为83.3%,C组总有效率为96.7%,治疗效果由优到差依次为C组、A组、B组。C组与A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A组与B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采取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单纯针刺、单纯康复训练的方法均能有效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减轻其疼痛程度、改善其上肢运动功能及综合功能。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疗效明显优于康复训练组,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各项指标改善优于针刺组,虽然差异不显着,但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有随治疗时间延长而放大的趋势。针刺与康复训练在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梁翠梅[10](2010)在《长圆针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疗效观察》文中提出本文首先概括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偏瘫后肩-手综合征的认识以及经筋论治肩-手综合征的理论依据,总结目前对本病认识和治疗存在的不足,之后初步观察了30例经长圆针治疗的脑卒中偏瘫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临床疗效。目的:评价长圆针治疗偏瘫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进一步探索其远期疗效。方法:观察30例脑卒中偏瘫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所有患者均来自广安门医院针灸科病房及门诊,每周给予一次长圆针解结术治疗,3次为一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并在疗后3个月随访评价其远期疗效。结果:30例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度及上肢功能均明显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01,p<0.05);手部肿胀程度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际数值有较前减轻的趋势。3个月后随访结果,经治疗30例患者的肩部疼痛评分显着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01);30例患者中仅1例发展肩-手综合征Ⅱ期,占总人数的3.33%。结论:长圆针对于脑卒中偏瘫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肩部疼痛有明显疗效,并可以显着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和上肢功能,但对手部肿胀没有明显改善;且长期疗效可靠,对脑卒中康复有积极意义。

二、脑卒中并肩手综合征21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卒中并肩手综合征21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火针结合推拿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临床医学对本病的研究进展
        1.1 概述
        1.2 发病机制
    2. 传统医学对本病的研究进展
        2.1 概述
        2.2 病因病机
        2.3 治疗方案
        2.4 小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分组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基础治疗
        2.2 分组治疗
        2.3 注意事项
        2.4 观察指标
        2.5 总体疗效评价
        2.6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指标评分
第三章 结论与探讨
    1. 研究结论
    2. 机理探讨
        2.1 现代医学机理探讨
        2.2 传统医学的相关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2)充气式与普通型肩吊带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治疗方法
    1.3 疗效评定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3)脑卒中后肩痛患者肩部红外热成像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评定方法
    1.3 实验设计及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第2章 结果
    2.1 脑卒中患者两侧肩部皮肤温度比较
    2.2 脑卒中不同时期患者两侧肩部皮肤温差比较
    2.3 脑卒中肩痛组与非肩痛组患者两侧肩部温差比较
    2.4 伴有肩手综合征、痉挛和肩关节半脱位的脑卒中患者两侧肩部皮肤温差比较
第3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的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4)头穴丛刺结合电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对肩手综合征的认识
        1.1 病名
        1.2 病因病机
        1.3 辨证分型
    2 现代医学对肩手综合征的认识
        2.1 病名
        2.2 致病机理
    3 肩手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3.1 肩手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3.2 现代医学的预防和治疗
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及分组
    2 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
        2.1 脑卒中的诊断标准
        2.2 肩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和分期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与脱落标准
    3 操作标准
    4 质量控制
    5 研究方法
        5.1 治疗方法
        5.2 评价指标
        5.3 统计方法
        5.4 安全性观测
    6 数据分析
        6.1 一般资料分析
        6.2 结果数据分析
讨论
    1 电针治疗
        1.1 理论基础
        1.2 选穴依据
    2 头穴丛刺
        2.1 理论基础
        2.2 选穴依据
    3 头穴丛刺和电针结合的可行性
    4 评价指标的选择
    5 临床疗效评价
    6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5)巨刺法结合颈部夹脊穴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一、祖国医学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认识
        (一) 祖国古医籍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相关论述
        (二) 针灸古籍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相关症状的治疗的记载
        (三) 现代针灸临床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
    二、现代医学对肩-手综合征的认识
        (一) 现代医学对肩-手综合征病因及机制的认识
        (二) 肩-手综合征的诊断和分期
        (三) 现代医学对肩-手综合征的预防及治疗
临床研究
    一、一般资料
        (一) 病例来源
        (二) 诊断标准
        (三) 纳入标准
        (四) 排除标准
        (五) 脱落、剔除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 病例分组
        (二) 治疗方案
        (三) 观察指标及临床疗效判定
        (四) 评价记录周期
        (五) 统计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 两组治疗前后VA S评分结果比较
        (二) 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比较
        (三)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比较
        (四) 两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讨论
    一、颈部夹脊穴的选用
    二、巨刺法的选用
    三、疗效分析
    四、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6)井穴点刺放血为主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有关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认识
        1.1 有关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中医认识
        1.2 有关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西医认识
    2 有关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
        2.1 中医治疗肩-手综合征
        2.2 西医治疗肩-手综合征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案
        2.2 操作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观察周期
        2.5 疗效判定
        2.6 临床研究质量控制
        2.7 合并其他情况、合并急病/症状说明
        2.8 伦理学要求和患者知情同意书
        2.9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脱落、剔除病例
        3.2 临床疗效结果分析
        3.3 治疗前后患者肩手疼痛的改变
        3.4 对相关生活能力(ADL)的影响
        3.5 治疗前后患者相关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变
        3.6 治疗前后患者腕手肿胀的改变
        3.7 毒副反应观察
    4. 结论
第三章 讨论
    1. 井穴点刺放血对肩手综合征的作用
        1.1 络病与肩手综合征的关系
        1.2 井穴刺络放血与肩手综合征的关系
    2. 中药熏蒸对肩手综合征的作用
        2.1 组方依据及辩证施治
        2.2 中药熏洗的作用
    3. 康复训练对肩手综合征的作用
    4.“治未病”思想在健康教育及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体现
    5. 疗效及结果分析
结语
    1. 本研究的意义
    2. 本研究的优势
问题及展望
    1. 问题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浮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祖国医学对肩手综合征的认识
        (一) 中医病名
        (二) 中医病因病机
    二、现代医学对肩手综合征的认识
        (一) 致病机理
        (二) 致病原因
    三、本病的治疗现状
        (一) 西医治疗
        (二) 中医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 研究对象
        (二) 诊断标准
        (三) 纳入标准
        (四) 排除标准
        (五) 剔除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 病例分组
        (二) 治疗方法
        (三) 观察量表与评分指标
        (四) 数据处理与分析统计
    三、研究结果
        (一)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二) 治疗结果与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一、浮针疗法中医理论基础
    二、浮针疗法的现代机制探讨
    三、浮针疗法的优势
    四、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针刺补泻手法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肩手综合征的发病机理的认识
        1.1 肩手综合征的定义
        1.2 肩手综合征的流行趋势
        1.3 肩手综合征的判定标
        1.4 肩手综合征的病因病机
        1.5 肩手综合征的防治
        1.6 现代医学对肩手综合征的治疗
    2 祖国医学对肩手综合征的认识
        2.1 中风病病因病机理论溯源
        2.2 肩手综合征的中药治疗
        2.3 肩手综合征的推拿治疗
        2.4 肩手综合征的针灸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
        2.2 技术路线
        2.3 疗效评价
        2.4 统计分析
        2.5 一般资料分析
        2.6 治疗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中西医对肩手综合征的认识
    2 结果分析及探讨
    3 问题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文献研究部分
    (一) 肩手综合征发病机制
        1. 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2. 肩—手泵功能障碍
        3. 腕关节异常屈曲
        4. 局部损伤与炎症
        5. 过度活动
        6. 内分泌障碍
        7. 其他
    (二) 肩手综合征临床表现与诊断
    (三) 传统医学对肩手综合征的认识
    (四) 肩手综合征现代治疗方法
        1. 良好肢体位置的摆放
        2. 主动、被动活动
        3. 压迫性向心缠绕
        4. 冷疗及冰水、冷热水浸泡法
        5. 西药治疗
        6. 物理因子疗法
        7. 阻滞及手术疗法
    (五) 肩手综合征传统治疗方法
        1. 针灸
        2. 中药
        3. 推拿
    (六)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研究现状评价
二、临床研究部分
    (一) 研究方法
        1. 研究设计
        2. 病例选择标准
        3. 治疗方法
        4. 观察指标
        5. 统计学分析
    (二)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各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变化情况
        3. 各组治疗前后上肢简化FUGL-MEYER(FMA)评分变化情况
        4. 各组治疗前后上肢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定变化情况
        5. 各组治疗前后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分变化情况
        6. 各组肩手综合征综合疗效评定结果
        7. 安全性评价
三、讨论
    (一) 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机制
        1. 脑的可塑性机理
        2. 良好体位的意义
        3. 运动疗法对关节与肌肉的作用
    (二) 针刺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机制
        1. 促进神经功能重建
        2. 调节交感神经功能
        3. 局部作用
    (三) 靳三针治疗方案探讨
        1. 颞三针
        2. 肩三针
        3. 上肢挛三针
    (四) 疗效分析
        1. 各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变化比较
        2. 各组治疗前后上肢简化FUGL-MEYER(FMA)评分变化比较
        3. 各组治疗前后上肢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变化比较
        4. 各组治疗前后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分变化比较
        5. 各组肩手综合征综合疗效比较
    (五)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参编着作与参与课题
致谢

(10)长圆针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肩-手综合征的认识
    1 临床流行病学
    2 临床诊断与表现
    3 致病机理
    4 现代医学疗法
    5 不足与展望
综述二 经筋论治肩-手综合征
    1 中医关于"痿证"与"痹证"的认识
    2 脑卒中偏瘫后肩-手综合征从经筋论治的认识
    3 存在问题与展望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诊断标准
    3 病例选择标准
    4 治疗方法
    5 观察指标
    6 统计学处理
    7 研究结果
讨论
    1 疗效分析
    2 长圆针疗法理论
    3 长圆针治疗肩-手综合征的原理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 肩关节活动度评分
附表2 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量表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脑卒中并肩手综合征21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火针结合推拿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D]. 王俊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2]充气式与普通型肩吊带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比较[J]. 衣春娜,毕朝晖,王青芳,宁耀超,王红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7(03)
  • [3]脑卒中后肩痛患者肩部红外热成像观察[D]. 王帅. 青岛大学, 2014(12)
  • [4]头穴丛刺结合电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衣标美.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3(S1)
  • [5]巨刺法结合颈部夹脊穴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观察[D]. 张艳晓.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3(S1)
  • [6]井穴点刺放血为主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纪昌春. 陕西中医学院, 2012(02)
  • [7]浮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林佳玫.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8]针刺补泻手法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宋雪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9]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谢芹.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10]长圆针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疗效观察[D]. 梁翠梅.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1)

标签:;  ;  ;  ;  

脑卒中并肩综合征21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