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执法现状调查与对策

职业卫生执法现状调查与对策

一、职业卫生执法现状调查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钟斌斌[1](2020)在《温州市职业健康监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者通过分析职业健康监管体制的历史演变,分别归纳出职业健康体制变化的四个阶段,包括第一阶段是1998年到2003年、第二阶段是2003年到2010年、第三阶段是2010年到2018年、第四个阶段是2018年开始。2018年在全国机构改革大背景下,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正式由安监部门划转到卫生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将几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修改为“卫生行政部门”,也从法律上正式明确了职业健康监管职责。本研究以温州市为例,分别从职业健康概念与理论、温州市职业健康监管的现状、温州市职业健康监管的困境、温州市职业健康监管困境的原因分析、职业健康监管的对策思考等方面进行研究讨论。采用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拟通过企业分布、体制变化、监管队伍变化、职业健康服务机构的变化以及监管系统的现状等,归纳总结温州市职业健康监管存在的困境,包括企业职业健康意识薄弱、职业健康的体制问题、职业健康监管方式单一、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不足、职业健康监管队伍缺乏专业性等等,并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根据研究的现状、困境以及原因分析三个点来形成研究结论,为机构改革之后的监管部门提出有实际意义的职业健康监管对策。

赵静[2](2020)在《成都市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机构依法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健康产品相关单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近年来,成都市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事业快速发展,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监管水平和执法能力持续提升,为“健康成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监督保障。开展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调查研究,是为进一步完善成都市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建设提供依据,对依法履行卫生健康监管职责、切实护卫群众健康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调查研究中,积极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访谈、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调查研究方法。在文献研究和实际工作基础上,笔者在问卷调查环节,编制了成都市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机构调查表,发放到各区(市)县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机构填报,并对收集到的体系建设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还设计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选取了成都市6个区(市)县180名市民进行满意度调查。此外,前往金牛区、郫都区、新津县、彭州市等4地卫健局、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机构开展访谈,深入了解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成都市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建设中还存在机构级别总体偏低、执法网底不健全、人员结构不合理、经费紧张、新技术应用不广泛、处罚总体力度偏软、宣传覆盖面不广、公众知悉度、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发现问题后,立足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系统管理理论,从卫生健康监督职能不稳、改革中缺乏全局规划、监督员补充渠道不畅,结构不合理、体系建设投入不足、信息化监管缺乏整体规划、法律法规滞后、宣传不到位、公众参与渠道不畅通等方面分析了成因。最后,提出完善成都市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的对策建议,譬如深化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制改革、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监督执法保障、加快智慧卫监建设、健全行政执法制度、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执法监督模式等等,通过这些对策,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维持社会卫生健康安全秩序。

刘京珊[3](2020)在《肇庆市D区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职业健康监管体制机制几经改革,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我国新发职业病例数仍呈上升趋势,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大部分生产经营企业在其生产活动中都会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始终危害着广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权益。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是指监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对新建、改建、扩建及技术改进等建设项目建设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与经常性监管构成了职业健康监管的全部内容。在监管实践过程中,监管人员习惯于事中检查、事后处罚,但从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权益的必要性、职业病的不可逆性和监管的效率及效果出发,立足于预防性监管,重点放在对新建项目的事前干预上,更见成效。自成立粤港澳大湾区以来,肇庆市多个投资超百亿元项目纷纷落地,新建项目遍地开花。在经济蓬勃发展的背后,必须对新建项目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加强预防性监管,防止其“先天不足”、“带病投产运行”,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可能造成的职业病的危害因素。本文以肇庆市D区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情况为研究主体,通过实地调研获取一手数据,综合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结合预防性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理论,分析发现该区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不足的表现主要包括:新建项目投产前的审查缺失、监管部门掌握项目信息滞后、在建单位没有及时开展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已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不符合要求、建设单位职业健康监护不到位、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质量参差不齐等。追溯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有4个方面: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缺陷、有效监管体系仍待完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足、职业卫生技术支撑严重缺失以及其他原因等方面。在借鉴发达国家地区职业健康监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健全预防性监管法规体系、完善预防性监管机制、提高监管人员准入门槛、督促用人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发展职业卫生服务评价机构的建设、健全社会制约机制等。

孙梅娜[4](2020)在《2014-2017年某省卫生行政处罚现状分析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实现卫生事业监管的法治、规范、精细,是形成专业高效、统一规范、文明公正的卫生执法监督工作的有力保障。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监管方向转向全行业监管,注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监管方式转向综合协同监管,监管手段要求统筹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信息等手段。新形势下,积极适应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新要求,提高卫生行政处罚效率,精准、有效打击违法行为,提高行政相对人的法律意识,自觉依法执业,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卫生利益和社会秩序的有力手段,针对性的提高卫生监督员执法水平则是提高执法水平的保障。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对某省卫生监督资源数据及2014-2017年某省卫生行政处罚违法要素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某省卫生监督资源概况及监管现状,了解某省卫生行业违法情况及卫生监督执法情况,了解卫生行政处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路径,促进全省卫生行政执法水平的提高,为某省卫生执法重点、难点提供决策参考,为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权益提供切实保障。资料与方法首先利用文献查阅方法,通过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电子数据库,对卫生行政执法及卫生监督现状进行文献研究。其次,通过《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某省统计年鉴》收集全省经济、人口及卫生资源数据:通过国家卫生监督信息平台获取全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2014-2017年各专业执法监督工作情况及行政处罚数据。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录入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24.0进行统计描述,指标主要包括处罚率、构成比等;对连续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进行分析,对分类变量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对连续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显着性检验水准α=0.05。研究结果2014-2017年全省处罚案件26441件,处罚案件数从2014年到2017年呈逐年递增趋势,2015-2017年增长率均高于全国同期;83.81%的案件来源于日常监督检查,10.74%的案件来自于社会举报,来源于卫生机构监测报告、其他机关交办、有关部门移送的案件较少,共占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处罚的类型中主要是罚款和警告,54.49%的案件处以罚款,40.33%的案件处以警告,警告占比逐年递增,罚款占比逐年递减;已结案的案件中73.7%的案件执行一般程序,占比逐年递减,从87.5%(2014年)降至67.2%(2017年);26.3%的案件执行简易程序,占比逐年递增,从12.5%(2014年)增至32.8%(2017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收到行政处罚决定后申请听证的较少,仅占一般程序的0.8%,呈波动增长趋势;案件执行情况良好,自觉履行执行率9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分析行政处罚效能,处罚力度显着提升。2014-2017年行政处罚率逐年上升,由1.16%(2014年)升至3.59%(2017年),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监督员人均处罚案件数逐年递增,由1.04件(2014年)增至3.44件(2017年),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四年处罚金额共6078.98万元,罚款金额逐年增长,由764.13万元(2014年)增至2449.63万元(2017年)。四年案均处罚金额为0.23万元,2015年、2016年案均金额较高,2017年案均处罚额下降。监督员人均处罚金额为0.47万元,呈逐年递增趋势,由0.24万元(2014年)递增至的0.72万元(2017年);全省处罚案件地区分布不均衡,处罚案件数量最多的地区是B市,为4074件(15.41%),其次是Q市3979件(15.05%),处罚案件数量较少的是E市、O市、L市,分别为456件(1.72%)、480件(1.82%)、525件(1.99%);处罚率最高的是Q市5.66%,其次是L市2.75%,最低的是G市1.01%,O市1.05%;人均处罚案件数最多的是B市3.94件,其次是Q市3.08件,最少的是O市1.26件。全省各专业处罚分布不均衡,各卫生专业处罚案件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医疗卫生案件数量最多,共处罚12035件(45.52%),放射卫生、职业卫生、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处罚案件占比较少,四个专业合计占比仅5.89%,对四年各不同专业行政处罚案件数量进行比较,经卡方检验(χ2=1634.6841,P<0.0001),有统计学意义。放射卫生处罚率水平相对最高,为4.50%,学校卫生处罚率水平最低,仅0.46%;各专业罚款金额呈逐年递增趋势,2017年罚款金额是2014年的3.21倍,其中医疗卫生是罚款金额最高,4年累计罚款4101.57万元,案均罚款金额0.34万元,职业卫生4年共罚款5.3万元,案均罚款金额0.15万元。学校卫生4年没有罚款。医疗卫生、传染病防治、公共场所卫生违法行为高发,主要的违法事实有在以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诊疗活动的、违反医疗废物管理处置相关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非法行医情形、违反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规定的,分别是4557条、3869条、3120条、2894条,无证行医违法行为突出。分析处罚案件数与全省部分国民、卫生指标及卫生监督人力资源指标相关性,卫生行政案件数与全省人口总数、经济生产总量、卫生监督员数量、执法设备数量及男性、30-39岁年龄段、学历本科的卫生监督员呈正相关,与学历大专及大专以下的卫生监督员呈负相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全省人口总数越多、经济生产总量越高,卫生监督员数量及执法设备数量越多,在30-39岁年龄段、学历本科的男性卫生监督员越多,学历大专及大专以下的卫生监督员越少,处罚案件越多。研究结论2014-2017年全省监督强度提升,案件数、处罚率显着提高;日常监督检查是发现行政相对人违法、违规行为的主要来源,在加强监督检查的同时,要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拓宽案件来源的渠道,重视投诉举报及其他案件移送线索的梳理;行政处罚种类集中在警告、罚款,罚款率呈下降趋势,一般程序是主要的执行程序,呈递减趋势,监督强度仍需加强,尤其是无证行医、医疗废物处置、公共场所监管。全省人口总数、经济生产总量、卫生监督员人力资源及卫生监督执法设备、对全省卫生行政处罚力度影响较大。全省人口总数增加、经济总量增长、执法设备越多,年龄在30-39岁、学历本科的男性监督员越多,学历大专及大专以下的卫生监督员越少,发现违法行为概率越高,查处案件也越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面临体系建设不顺畅,执法队伍配置不足,、激励机制不健全,监管模式传统等困境,建议建立独立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提高卫生监督人力资源配比,优化激励机制,构建执法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加快信息化建设,同时加强卫生法律知识宣传、增强群众依法意识。

边迎光[5](2020)在《卫生监督执法风险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识别卫生监督执法风险因素,探讨卫生监督执法风险评估方法,利用风险矩阵法和Borda序值法对各风险因素做出综合评估,从而确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的高危风险因素,为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便实现卫生监督执法风险的可防范、可控制,降低或避免卫生监督执法风险事件的发生。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识别和汇总卫生监督执法风险因素,创建卫生监督执法风险评估初选指标体系;运用Delphi法获取专家对各风险指标的重要性以及风险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的建议,通过指标调整,获得趋于一致的专家意见;运用风险矩阵法从风险因素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两个方面综合评估确定各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在风险矩阵评估结果的基础上运用Borda序值法确定各风险因素的风险水平序列。调查问卷回收后采用Epidata3.1双轨录入后导出EXCEL表格,利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采用χ2检验、Kendall协调系数(W)评判显着性差异,以P<0.05判定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运用文献查阅法共识别出76个卫生监督执法风险因素,通过筛查调整,形成了包含64个风险因素的卫生监督执法风险评估初选指标体系;2、运用Delphi法及卫生统计学分析,确定了卫生监督执法风险清单,共包含55个风险因素。3、运用风险矩阵法确定了55项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其中,极严重风险5项,高危险度风险20项,中等危险度风险24项,低危险度风险风险6项。4、运用Borda序值法确定了55项风险因素风险水平排序,其中,前5位风险因素依次为:编制数量不合理,人员数量不足列第1位;机构建设缺乏顶层设计,重视程度不够列第2位;卫生法律法规严重滞后与卫生监督网络不健全,基层乡镇监督力量薄弱并列第3位;没有明确的法律直接规定卫生监督机构地位列第5位。结论:1、卫生监督机构缺乏顶层设计以及编制数量不合理问题表现突出,应注重卫生监督顶层设计问题,尽快解决卫生监督机构性质和法律地位不明确以及编制数量不合理等问题;2、风险等级处于高危险度及以上的风险因素所占比例已接近50%,卫生监督机构和卫生监督员均应树立风险意识,在日常执法工作中严格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做好风险预防和应对措施;3、卫生监督员以权谋私、有法不依、执法经验欠缺等风险因素均属于低风险等级且风险水平排序靠后,表明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法制观念增强,在执法过程中能够严格依法办事,执法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4、运用风险矩阵法和Borda序值法评估卫生监督执法风险,建立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模型,具有较大的创新性,能够为实现卫生监督执法风险动态评估、早期预警提供科学方法和技术支持。5、本研究在国内对卫生监督执法风险评估研究开拓了新思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建议:结合当前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风险评估结果,提出如下风险控制措施和建议:1、充实执法队伍,提高人员素质;2、明确机构定位,完善顶层设计;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卫生法律体系;4、加强协管队伍建设,健全卫生监督体系;5、加强社会宣传,增强社会认知度;6、创新监管模式,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7、大力推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卢耀勤[6](2020)在《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业卫生与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新疆地区企业的现状调查,乌鲁木齐企业职工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精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获得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的分布与职业卫生现状,研究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精神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建立职业病预测模型,开发职业卫生信息可视化平台及职业病在线预测平台,最终提出乌鲁木齐职业卫生工作对策,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参考。方法:(1)采用普查方法,对新疆地区企业现状进行调查,重点调查乌鲁木齐地区的企业分布与职业卫生现状;(2)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涉及重点职业病职业人群,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使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中文版工作倦怠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对目标人群进行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精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3)利用倾向性评分、多因素分析及关联规则大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及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4)利用大数据挖掘算法,建立、筛选、验证职业病预测模型;(5)结合GIS地理信息技术,开发职业卫生信息可视化平台,利用大数据挖掘算法,开发职业病在线预测平台;(6)通过对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职业卫生现状了解,对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职业健康检查及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分析,结合乌鲁木齐重点职业病报告、职业病人工伤保险情况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数据分析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提出乌鲁木齐地区职业卫生防控工作对策。结果:(1)对全疆12902个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覆盖全疆14地级行政区与1个直辖县级市;(2)对乌鲁木齐的3619家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覆盖乌鲁木齐七区一县;(3)对乌鲁木齐厂矿企业的34457人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高血压检出率15.32%;血常规中异常率最高的为血红蛋白,异常率为25.99%;尿常规中异常率最高的为尿蛋白,异常率为8.93%;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异常率为17.04%;接触矽尘作业工人肺功能异常率为33.82%;接触煤(矽尘)工人肺功能异常率为13.06%;接触石棉尘工人肺功能异常率为6.30%;接触化学性有害因素苯工人中性粒细胞异常率为2.85%;接触噪声的工人听力异常率为4.86%;接触布鲁菌属工人布鲁氏菌阳性率为20.30%;(4)共计发放问卷7500份,回收问卷7315份,回收率为97.5%,对问卷有效性进行排查后,最终确认有效问卷7118份,有效率为97.3%;(5)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职业紧张发生率为44.21%,不同职业紧张人群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石棉尘、苯、噪声、性别、文化程度、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工龄、每周工作天、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职业倦怠发生率为86.53%,不同职业倦怠人群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矽尘、噪声、文化程度、是否签订劳动合同、职称、工作班、月收入、每周工作天、职业紧张、精神心理健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精神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为37.08%。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的精神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不同精神心理健康问题人群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矽尘、石棉尘、苯、婚姻、文化程度、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工作班、年龄、工龄、月收入、每周工作天、每天工作小时、职业紧张、职业倦怠有统计学意义(P<0.05);(8)在对职业紧张进行关联规则挖掘时,按照最小支持度0.16,最小置信度0.65,挖掘出14条规则,最强的规则为每天工作>7小时、有精神心理健康问题的容易产生职业紧张,有1388条,置信度为65.3%,提升度为1.477;在对职业倦怠进行关联规则挖掘时,按照最小支持度0.29,最小置信度0.95挖掘出10条规则,最强的规则为签订了劳动合同的、职业紧张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有2749条,置信度为90.7%,提升度为1.049;在对精神心理进行关联规则挖掘时,按照最小支持度0.2,最小置信度0.43挖掘出10条规则,最强的规则为未婚,签订了劳动合同、有职业倦怠的容易产生精神心理健康问题,有1957条,置信度为43.1%,提升度为1.162。(9)结合灰色模型与机器学习模型算法,建立了五个混合算法模型进行职业病预测,混合模型的结果为:GM-KNN(MAPE:26.89%,RMSE:9155.53),GM-SVM(kernel=linear,MAPE:29.16%,RMSE:8587.02),GM-SVM(kernel=polynomial,MAPE:4.45%,RMSE:1573.30),GM-SVM(kernel=radial,MAPE:14.10%,RMSE:4693.51),GM-SVM(kernel=sigmoid,MAPE:10.79%,RMSE:3422.28),GM-RF(MAPE:6.99%,RMSE:2090.13),GM-GBM(MAPE:8.45%,RMSE:2661.27),GM-ANN(MAPE:3.49%,RMSE:1076.60)。通过对模型的预测效果与精度进行验证后得出,GM-ANN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实现了模型MAPE和RMSE最低。(10)2019年报告确诊职业病病人26例,主要以为接触粉尘、噪声和布鲁氏菌为主。患者以男性居多,占76.92%;(11)成功开发了职业卫生信息可视化平台与职业病在线预测平台,并获得了国家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结论:(1)新疆企业行业类型主要以B采矿业、C制造业为主,劳动者总人数的2.5%患有职业病,劳动者总人数的32.9%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接触职业病危害总人数的7.7%人群患有职业病;乌鲁木齐是新疆企业数、劳动者总人数、职业病累计人数、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总人数最多的地区;(2)乌鲁木齐企业主要以B采矿业、C制造业、D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E建筑业、F批发和零售业、T国际组织为主,劳动者总人数的2.8%患有职业病,劳动者总人数的26.1%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接触职业病危害总人数的10.6%人群患有职业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与米东区是乌鲁木齐企业数、劳动者总人数、职业病累计人数、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总人数最多的区域;(3)对乌鲁木齐地区企业34457人进行了健康体检,一般健康检查中发现,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高血压、血常规及尿常规异常检出者多集中在6069岁年龄段男性;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主要涉及的职业危害因素为煤(矽)尘、矽尘、石棉尘、苯、噪声;行业不同易感人群和职业危害因素也不同,制造业、采矿业等应加强对煤(矽)尘、矽尘、石棉尘、苯职业危害因素防护,建筑业与农、林、牧、副、渔业应分别加强对噪声与布鲁氏菌病的防护;(4)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石棉尘、苯、噪声会增加厂矿企业职工职业紧张的风险,男性、文化程度越高、昼夜轮班、劳动时间长、强度大的厂矿企业职工较易发生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与职业紧张成正相关;(5)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矽尘和噪声会增加厂矿企业职工职业倦怠的风险,文化程度低、未签订劳动合同、低职称、轮班工作、低收入、高劳动强度的厂矿企业职工较易发生职业倦怠,职业紧张、精神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成正相关;(6)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的精神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矽尘、石棉尘、苯会增加厂矿企业职工精神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高学历、低职称、轮班、高工龄、低收入、高强度工作的厂矿企业职工较易发生精神心理健康问题。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精神心理健康成正相关;(7)倾向性评分与关联规则可以作为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研究的一种有效研究方法,通过对比验证,倾向性评分可用于消除问卷调查类研究中存在的偏倚,关联规则可以有效挖掘出研究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8)GM-ANN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可用于职业病的预测研究;(9)乌鲁木齐职业病患病率高于新疆平均水平,职业病主要以职业性尘肺和传染病为主;乌鲁木齐职业病网络直报情况良好,但还有改进的空间,但职业病人工伤保险待遇落实及时率较低,还有待进一步提高。(10)职业卫生信息可视化平台实现了职业卫生调查数据实时、动态、可交互式可视化功能,职业病在线预测平台实现了在线职业病建模预测功能,平台可以辅助职业卫生管理与决策工作。(11)乌鲁木齐地区职业卫生工作对策建议有第一,统筹整合管理机构,架设顶层设计框架;第二,建立联防联控网络,落实管理体系建设;第三,完善规章制度标准,健全工作法制体系;第四,创新工作思路思维,尝试学科交叉融合;第五,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优化专业技能队伍;第六,引入前沿科学技术,助力职业卫生防控。

王玲玲[7](2019)在《N县职业卫生的政府监管研究》文中提出职业病是防护措施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导致长期在致病环境下工作的人们染上的一种严重疾病,对社会危害极大。由于职业病的防治具有投入大、长期持续、难以产生直接效益等特点,因此我国将职业病纳入职业卫生政府监管中去,目的在于通过严格的政府监管,提高社会的职业卫生建设水平,保障人民工作健康。本文的研究围绕着福建N县职业卫生政府监管的问题展开,具体以福建N县安监局的具体监管行为案例切入,在其面对的复杂而又严峻的监管环境背景中,通过分析监管的全流程,提炼了职业卫生政府监管存在的象征性监管问题,用人单位消极对待职业卫生建设问题,职业卫生政府监管配合不畅问题。在此基础上,剥茧抽丝,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解析其根本原因:社会对职业卫生重视程度不够且相关知识匮乏、职业卫生政府监管人员数量与专业性不足、缺乏职业卫生政府监管必要的专业装备与缺乏职业卫生技术支撑。此外,监管体系不完全和激励机制缺失也是重要原因。本文在总结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再结合福建N县的实际情况,从充实监管力量、完善技术支撑、健全职业卫生政府监管体系等角度,提出改进目前职业卫生政府监管的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补充职业卫生政府监管领域研究的基层角度,进而充分发挥基层安监部门的职业卫生监管的政府职能,也为社会进一步提高职业卫生建设水平做贡献。

刘珠明[8](2019)在《县级市职业病防治问题研究 ——以仪征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毒苹果”、“开胸验肺”、“云南水富怪病”等职业病事件的相继发生,引发全社会对职业病问题的高度关注。而县级市因其辖区内小微企业、私营单位和家庭作坊居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政府监管能力不足,全民法制意识淡薄,导致县级市职业病防治形势尤为严峻。因此,本篇论文选取县级市这个角度研究职业病防治问题,拎出县级市自身特征导致其职业病防治存在特殊性这一内在逻辑关系。以县级市仪征为案例,通过分析仪征市2010年至2018年九年职业卫生数据和典型案例,结合全国其他县市职业卫生案例,深入剖析了县级市职业病防治工作在企业、劳动者、政府部门和社会各个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例如企业源头防护不起作用、劳动过程防护缺失、事后救助保障欠缺,违法违规现象频现;劳动者劳动合同不签、个体防护用品不戴、依法维权者少,自我防护意识淡薄;政府部门职业卫生监管不到位;社会监督缺位严重等。通过研究最终找到解决对策:一是企业通过重视防护、定人定责、依法告知,全面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二是劳动者通过接受普法、专业培训和社会帮助,切实行使职业病防护权利和义务,;三是政府通过打非治违、集中整治关键性突出问题、提高职业病诊断机构数量质量等,持续强化监管、指导和综合协调职能;四是社会充分发挥监督促进作用。通过本篇论文的研究,不仅发现和解决职业病防治最难、最重要和最需要改善的地方,更为基层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借鉴,真正实现公共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李曼琪[9](2019)在《基于动态平衡视角的湖北省卫生监督队伍建设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卫生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卫生监督顶层设计却无法满足日新月异的医疗市场规范需求,卫生监督员队伍的建设研究显得尤其重要。卫生监督人才队伍建设并非出于静态,而是在不断调整变动的动态过程中。本研究基于动态平衡的视角,首先从社会层面探索卫生监督社会生态环境,其次从机构层面对湖北省卫生监督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为后续政策建议提供参考;并对执法服务内容、被监督机构数量、被监督机构种类分布、监督覆盖率等,进行现状、回顾与预测分析,为卫生监督员队伍的服务内容、方式、手段提供参考。再其次对抽样地区卫生监督员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其基本情况、人员工作量、职业认同感,探索卫生监督员队伍建设之路。【方法】1.文献研究法: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对湖北省卫生监督社会生态环境、服务内容进行动态分析,了解湖北省卫生监督现状、卫生监督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分析其现有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并对卫生监督员人才队伍现状进行分析,了解现阶段湖北省卫生监督人才队伍状况与问题。结合被监督机构数、案件数、工作量方面进行其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对卫生监督服务内容与工作结构进行现状、回顾、与预测。2.现场调查法:通对湖北省样本地区的卫生监督员进行调查研究,从卫生监督员的基本情况、工作内容、工作现状、职业认同等主观因素进行卫生监督执法供给主体的探索。3.统计学方法:采用Epidata3.2建库,录入卫生监督员相关信息及调查问卷数据,利用SPSS12.0进行描述性分析与卡方检验,构建Arima(自回归整合移动平均)模型预测未来2020—2025年卫生监督服务内容情况。【结果】1.通过PEST对湖北省卫生监督社会生态环境进行分析、通过SWOT对湖北省卫生监督功能和队伍建设变革进行分析,发现:尽管湖北省卫生监督在政策环境中仍有部分制度上的阻碍,但卫生监督员队伍建设处于良好发展趋势。社会环境、技术水平等对卫生监督的功能提出了新要求,未来卫生监督功能需求将发生变化,包括功能定位与服务内容、信息化手段等。变化的最终结果是将影响履行功能的所需的人力资源队伍数量和质量的配置需求变化。为实现这些变化,论文认为需要体现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和发展中的动态需求平衡原则。2.通过对湖北省和样本地区的卫生监督队伍进行分析,发现当前卫生监督队伍数量不足,队伍质量有待优化,低学历、低职称人员占比较大,人员性质与身份亟需确定。同时卫生监督员工作负荷较重,职业满意度较低。3.通过ARIMA模型构建的湖北省卫生监督工作量动态分析,发现2020-2025年总体卫生监督工作量将继续增加。其中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量将减少,但是其卫生监督覆盖率将有所降低,现有卫生监督队伍难以满足与日俱增的工作量。【结论】1.在部门关系方面,一方面,卫生监督机构可采取垂直管理的管理模式,并且出台配套法律法规,保障卫生监督机构的执法效率与执法力度;另一方面,需要理顺各部门职能,保证权责利对等,提高监管效率。2.在功能转变方面,一方面要明确卫生监督全面监管的功能,完善乡镇村级的基层卫生监督协管体系,尽快建立完整有效的基层卫生监督网络体系;另一方面,需要以未来服务内容与服务需求为导向,调整卫生监督机构功能,促进卫生监督队伍职能转变。3.在人才队伍方面,一方面要提高人才队伍质量与素质,拓展卫生昂监督队伍职业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为卫生监督队伍提供财力、物资等配备保障,提升卫生监督员工作满意度。

翁晓庆[10](2020)在《温州市鹿城区职业健康监管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我国受到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不断增加,在各个行业分布的范围不断变广,职业病的危害表现出从大中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聚集的现象。在温州地区,多数企业是中小型私营企业,中小型私营企业普遍对职业病防治没有引起关注,使得温州的职业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在某种程度上,职业健康正在制约社会文明和温州经济良性健康发展。政府部门监管是职业病防治的行政管理手段。本文探讨温州市鹿城区职业健康监管现状,发现突出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抛砖引玉,为鹿城区完善职业健康措施提供相关依据,也为其他地区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观察法进行研究。文献研究法检索国内外相关领域文献资料,熟悉了解当前已有的研究进展,为深入探索研究提供基础;访谈法采用方便抽样对职业健康监督管理部门人员及职业卫生服务机构人员进行面对面访谈,包括职业健康监管现况、经验成效、困难问题等方面内容,提取访谈资料中有价值的内容进行研究;问卷调查法总共设计2张问卷,第一张问卷的调查对象选择鹿城区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针对用人单位落实职业卫生活动的情况设计调查表,第二张问卷的调查对象选择鹿城区职业健康监管部门,针对职业卫生监管部门的人员配置情况设计问卷;现场观察法采取单纯随机抽样,抽取15个街镇的用人单位作为样本,以监督检查的形式对抽得样本进行调查,获得相关资料。通过各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整理和综合分析,对鹿城区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策研究,提出职业病防治策略。结果:包括鹿城区职业健康监管的措施、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鹿城区职业健康监管的措施方面,包括环境维度的监管措施、制度维度的监管措施、体制维度的监管措施、机制维度的监管措施。取得的成效方面,体现在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健康体检、职业卫生处罚、职业病诊断、职业卫生档案这几项指标上的成绩。存在的问题方面,从环境维度、体制维度、制度维度、机制维度等4个方面分析,主要有企业主体责任认识不到位、鹿城区职业卫生工作基础薄弱、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尚不完善、职业健康监管法律法规标准的监督执行不够到位等问题。结论: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鹿城区职业健康监管基础薄弱,要解决鹿城区职业健康监管存在的问题,对策从环境、制度、体制、机制四个维度分析,包括:一是认识到位,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支持,提高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二是巩固基础,加大职业病防治队伍建设,适当放宽对中介机构执业资质的审核,增加职业健康体检机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机构的数量,齐抓共管,实现平台融合、数据共享;三是建章立制,完善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四是监督执行,构建完备的监督执法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企业职业危害的日常检查。

二、职业卫生执法现状调查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职业卫生执法现状调查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温州市职业健康监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职业健康
        2.1.2 职业健康监管
        2.1.3 职业健康监管机构和监管对象
        2.1.4 职业健康技术服务
    2.2 职业健康监管的意义
    2.3 职业健康监管体制变迁
        2.3.1 第一阶段是1998年到2003年
        2.3.2 第二阶段是2003年到2010年
        2.3.3 第三阶段是2010年到2018年
        2.3.4 第四个阶段是2018年至今
    2.4 职业健康监管理论研究
        2.4.1 公共利益理论
        2.4.2 信息不对称的理论
        2.4.3 外部性的理论
3 温州市职业健康监管的现状
    3.1 温州市职业健康监管的实际情况
        3.1.1 温州市存在职业健康危害的企业分布
        3.1.2 温州市职业健康监管的体制变化
        3.1.3 温州市职业健康监管的队伍变化
        3.1.4 温州市职业健康监管方式的改变
        3.1.5 温州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分布
        3.1.6 温州市职业健康检测机构的情况
        3.1.7 温州市职业健康监管系统的变化
    3.2 温州市职业健康监管采取的措施
    3.3 温州市职业健康监管取得的成效
4 温州市职业健康监管的困境
    4.1 温州市企业职业健康意识薄弱
    4.2 温州市职业健康监管的队伍缺乏专业性
    4.3 温州市职业健康监管的体制割离
    4.4 温州市职业健康监管的方式单一
    4.5 温州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少、检查资质少
    4.6 温州市职业健康检测市场混乱、检测真实度低
    4.7 温州市职业健康监管系统不稳定、效率低
5 温州市职业健康监管困境的原因分析
    5.1 企业职业健康意识薄弱的原因分析
    5.2 职业健康监管体制割离的原因分析
    5.3 职业健康监管方式单一的原因分析
    5.4 职业健康监管队伍缺少专业性的原因分析
    5.5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不足的原因分析
    5.6 职业健康检测市场混乱的原因分析
    5.7 职业健康监管系统不稳定的原因分析
6 温州市职业健康监管的对策思考
    6.1 提升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意识
    6.2 理顺职业健康监管体制
    6.3 提高职业健康监管的专业性
    6.4 丰富职业健康监管方式
    6.5 拓宽职业健康检查和检测的市场
    6.6 集成职业健康系统
7 研究结论和局限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成都市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评价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访谈法
        1.4.4 数据分析法
    1.5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5.1 相关概念界定
        1.5.2 理论基础
第二章 调查设计
    2.1 调查宗旨
        2.1.1 发现存在问题
        2.1.2 分析问题原因
        2.1.3 寻求解决措施
    2.2 调查假设
    2.3 问卷调查设计
        2.3.1 调查对象
        2.3.2 题项编制
        2.3.3 调查实施
    2.4 访谈调查设计
        2.4.1 访谈内容
        2.4.2 访谈对象
        2.4.3 调查实施
    2.5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2.5.1 信度与效度分析
        2.5.2 数据收集
        2.5.3 数据核对与处理
第三章 调查结果描述
    3.1 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机构设置情况
        3.1.1 市级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机构设置情况
        3.1.2 区(市)县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机构设置情况
    3.2 卫生健康监督员队伍情况
        3.2.1 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人员数量情况
        3.2.2 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人员年龄分布情况
        3.2.3 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人员学历分布情况
        3.2.4 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人员专业分布情况
    3.3 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保障情况
        3.3.1 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机构经费保障情况
        3.3.2 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机构房屋配置情况
        3.3.3 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机构设备配置情况
    3.4 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信息化建设情况
        3.4.1 市、区两级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机构信息化建设情况
        3.4.2 信息化手段在监管中的应用情况
        3.4.3 监管信息共享和利用情况
    3.5 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机构工作情况
        3.5.1 监管特点及本底
        3.5.2 监督工作开展情况
        3.5.3 执法工作开展情况
    3.6 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工作满意度调查情况
        3.6.1 调查对象基本概况
        3.6.2 信息公开及法律法规宣传情况
        3.6.3 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工作评价
        3.6.4 投诉举报情况
        3.6.5 卫生健康监督执法的总体满意度
    3.7 访谈结果描述
        3.7.1 访谈样本分析
        3.7.2 访谈情况汇总
第四章 调查结果分析
    4.1 成都市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存在的问题
        4.1.1 机构级别总体偏低、基层执法网底不健全
        4.1.2 监督员配置不足、人员结构不够合理
        4.1.3 工作经费紧张、执法保障不到位
        4.1.4 新技术应用不广泛、执法数据应用不充分
        4.1.5 行政处罚总体力度偏软、执法能力不强
        4.1.6 普法宣传存在盲区,公众知悉度、参与度不高
    4.2 成都市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4.2.1 卫生健康监督职能不稳、改革中缺乏全局规划
        4.2.2 监督员补充渠道不畅,能力提升受到制约
        4.2.3 政府重视不够,体系建设投入不足
        4.2.4 信息化监管缺乏整体规划、信用管理缺乏制度保障
        4.2.5 法律法规滞后,执法方式不统一
        4.2.6 宣传不到位、公众参与渠道不畅通
第五章 加强成都市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5.1 深化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制改革
        5.1.1 建立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建设规划
        5.1.2 优化市、区(市)县分级管理体系
        5.1.3 完善综合执法改革工作衔接机制
        5.1.4 推进执法力量向乡镇一级下沉
        5.1.5 产业功能区建立派驻执法中队
    5.2 加强卫生健康监督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整体素质
        5.2.1 增加人员编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5.2.2 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管理机制
        5.2.3 创新培训形式,强化培训效果
        5.2.4 强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5.3 加大财政投入,提升监督执法保障
        5.3.1 加强卫生健康监督执法经费支持
        5.3.2 增加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保障
    5.4 创新工作机制加快智慧卫监建设
        5.4.1 加强智慧卫监建设规划
        5.4.2 提高信息化在监管中的应用
        5.4.3 推进执法数据应用和共享
        5.4.4 进一步完善信用监管机制
    5.5 健全行政执法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5.5.1 以基本法为遵循,完善配套法律法规
        5.5.2 落实行政执法制度,加强执法联动协作
        5.5.3 丰富监管手段,合理设置办案指标
    5.6 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卫生健康执法监督模式
        5.6.1 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树立良好监督形象
        5.6.2 发挥行业自治作用,推动行业规范自律
        5.6.3 拓宽公众参与监督渠道,引导社会力量依法依规参与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成都市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机构信息调查表1-7
    附录2:成都市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3:成都市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调研访谈提纲
    附录4:数据来源

(3)肇庆市D区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1.2.1 核心概念
        1.2.2 相关理论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简要评述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肇庆市D区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概况
    2.1 肇庆市D区职业健康监管概况
        2.1.1 职业健康监管的法律法规及制度
        2.1.2 肇庆市D区职业健康监管制度
        2.1.3 职业健康监管机构设置及人员队伍现状
        2.1.4 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内容
        2.1.5 职业健康监管对象--用人单位概况
    2.2 肇庆市D区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开展概况
        2.2.1 D区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机构
        2.2.2 D区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机制
        2.2.3 D区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工作内容
        2.2.4 D区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工作成效
    2.3 问卷调查反映出的预防性监管现状
        2.3.1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2.3.2 建设项目开展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情况
        2.3.3 政府部门开展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情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肇庆市D区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肇庆市D区预防性监管问题的表现
        3.1.1 新建项目投产前的审查缺失
        3.1.2 监管部门掌握项目信息滞后
        3.1.3 在建单位没有及时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
        3.1.4 已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不符合要求
        3.1.5 建设单位职业健康监护不及时到位
        3.1.6 技术服务机构服务缺位
    3.2 肇庆市D区预防性监管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 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缺陷
        3.2.2 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3.2.3 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足
        3.2.4 职业卫生技术支撑严重缺失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外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经验借鉴
    4.1 国内部分地市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经验
        4.1.1 四川德阳建立职业健康协同预控监管体系
        4.1.2 江苏滨海多部门联合建立新建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制
    4.2 国外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模式
        4.2.1 德国双轨制职业健康监管模式
        4.2.2 英国循环式职业健康管理模式
        4.2.3 美国“合作式监管者”模式
    4.3 国内外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启示
        4.3.1 健全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4.3.2 推进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一体化监管
        4.3.3 健全社会制约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完善肇庆市D区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思路建议
    5.1 健全预防性监管法规体系
    5.2 完善预防性监管机制
        5.2.1 理顺部门间预防性监管职能
        5.2.2 事前分类分级监管
        5.2.3 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一体化监管
        5.2.4 加强“三同时”法制宣传教育
    5.3 提高监管人员准入门槛
    5.4 督促用人单位落实主体责任
        5.4.1 强化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
        5.4.2 加大职业病防护前期投入
        5.4.3 引导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建设
    5.5 发展职业卫生服务评价机构的建设
    5.6 健全社会制约机制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肇庆市D区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现状调查表
附录2 访谈记录及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2014-2017年某省卫生行政处罚现状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统计表涉及指标解释
2 研究目的
3 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资料收集与方法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全省卫生监督资源概况
    4.2 全省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情况
    4.3 卫生行政处罚基本情况
    4.4 卫生行政处罚效能分析
    4.5 不同专业违法行为分布情况
    4.6 卫生行政处罚案件数与部分数据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5 讨论
    5.1 全省行政处罚特征分析
    5.2 卫生行政执法存在的困难
    5.3 局限与不足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表

(5)卫生监督执法风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三 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 卫生监督执法风险因素研究现状
        2 卫生监督执法风险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3 卫生监督执法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四 研究内容
        1 构建卫生监督执法风险清单
        2 评估卫生监督执法风险因素
        3 分析风险因素产生原因
        4 提出风险控制措施与建议
    五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1 文献查阅法
        2 Delphi法
        3 风险矩阵法
        4 Borda序值法
    三 统计学方法
    四 质量控制
        1 文献回顾
        2 预调查
        3 研究人员培训
        4 专家培训
        5 数据录入质量控制
第三章 研究结果
    一 卫生监督执法风险评估初选指标体系
    二 Delphi法开展调查情况汇总
        1 专家基本情况
        2 专家积极系数
        3 专家权威程度
        4 协调系数
        5 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
    三 卫生监督执法风险清单
    四 风险矩阵评估结果
    五 Borda序值评估结果
第四章 讨论与建议
    一 风险因素原因分析
        1 编制数量不合理,人员数量不足
        2 机构建设缺乏顶层设计,重视程度不够
        3 卫生法律法规严重滞后
        4 卫生监督网络不健全,基层乡镇监督力量薄弱
        5 卫生监督机构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
        6 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法制观念增强
    二 风险防范对策及建议
        1 充实执法队伍,提高人员素质
        2 明确机构定位,完善顶层设计
        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卫生法律体系
        4 加强协管队伍建设,健全卫生监管体系
        5 加强社会宣传,增强社会认知度
        6 创新监管模式,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
        7 大力推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第五章 研究小结
    一 研究结论
    二 研究的创新点
    三 研究的难点及解决办法
        1 指标的选取
        2 专家的选取
    四 研究的局限性
    五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卫生监督执法风险因素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卫生监督执法风险因素专家调查问卷
    二 文献检索清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6)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业卫生与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新疆地区厂矿企业职业卫生现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职业健康状况调查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职业病预测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部分 乌鲁木齐地区职业卫生工作对策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7)N县职业卫生的政府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职业卫生监管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职业卫生
        二、职业卫生政府监管
    第二节 基础理论
        一、政府监管理论
        二、激励理论
第三章 N县职业卫生政府监管
    第一节 N县职业卫生政府监管现状
    第二节 N县职业卫生政府监管的举措
第四章 N县职业卫生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第一节 N县职业卫生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象征性监管的问题
        二、用人单位消极看待职业卫生建设
        三、职业卫生监管在部门间配合度不足的问题
    第二节 N县职业卫生政府监管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监管部门缺乏有效激励机制
        二、监管任务与执法力量不相适应
        三、缺乏必要的技术力量支撑
        四、缺乏成熟职业卫生监管体系
        五、用人单位在职业卫生建设中存在外部正效应
第五章 国内外职业卫生政府监管经验借鉴
    第一节 法国以法规和保险推动职业卫生规范化
    第二节 山东省莱州市将职业卫生监管并入安全生产监管
    第三节 福建省晋江市创新职业卫生监管工作
    第四节 经验启示
第六章 N县职业卫生政府监管的改进建议
    第一节 充实职业卫生监管队伍力量破除象征性监管
        一、扩充职业卫生监管队伍的编制
        二、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监管激励制度以提高监管人员积极性
        三、增加职业卫生专项经费以完善装备和培训
    第二节 增强职业卫生监管的技术支撑力量
        一、建立市级职业卫生检测检验中心
        二、发挥社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与行业协会的技术支持作用
    第三节 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政府监管体系
        一、建立职业卫生电子数据平台
        二、完善职业卫生宣传提高社会监管能力
        三、提高职业卫生政府监管与安全生产监管的融合度
    第四节 将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建设成本内部化
        一、实施职业卫生教育培训一体化
        二、提高职业卫生违法成本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县级市职业病防治问题研究 ——以仪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职业病防治的理论阐释
    一、基本概念的内涵解析
        (一) 职业病的概念
        (二) 职业病的特征
        (三) 职业病的防治
    二、职业病防治的重要性
        (一) 职业病防治是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的根本途径
        (二) 职业病防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三) 职业病防治是减少经济损失的客观要求
    三、职业病防治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公共治理理论及其在本文研究中的应用
        (二) 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在本文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章 县级市职业病防治的特殊性
    一、县级市企业是职业病发生的重灾区
        (一) 企业质态差、职业病危害多
        (二) 非公老板多、社会责任感低
    二、县级市劳动者是职业病危害的主要人群
        (一) 自身素质低、防护意识弱
        (二) 属弱势群体、维权能力不济
    三、县级市政府职业卫生监管能力偏低
        (一) 监管力量不足
        (二) 监管专业性不强
    四、县级市社会职业病防治氛围不浓
        (一) 全民法制观念不强、社会舆论宣传不够
        (二) 土专家多、技术服务机构参差不齐
第三章 仪征市职业病防治的措施及成效
    一、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刚起步
        (一) 源头预防
        (二) 过程防护管理
        (三) 事后保障救助
    二、劳动者职业病防范意识萌发
        (一) 劳动中自我防护
        (二) 申请诊断鉴定
        (三) 获得救助赔偿
    三、政府职业卫生监管有起色
        (一) 安监部门履行预防职责
        (二) 卫生部门行使治疗职责
        (三) 人社部门、总工会发挥保障作用
    四、社会普法宣传和服务逐渐展开
        (一) 法制普及和舆论宣传
        (二) 专家和中介机构提供技术服务
第四章 县级市职业病防治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职业卫生违法违规现象频现
        (一) 先天不足,源头防护不起作用
        (二) 过程缺失,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跟不上
        (三) 保障欠缺,故意逃避救助责任
    二、劳动者未采取自我防护问题突出
        (一) 劳动合同不签,劳务工成防护盲点
        (二) 个体防护用品不戴或佩戴不正确,不重视职业健康检查
        (三) 申请诊断者居少,依法维权者更少
    三、政府职业卫生监管不到位明显
        (一) 安监部门检查覆盖率低,专项治理无针对性
        (二) 卫生部门职业病诊断机构垄断,技术服务效率低
        (三) 人社部门合同告知率低,总工会维权介入少
        (四) 部门间联动少,职权频繁调整
    四、社会监督缺位严重
        (一) 社会倒逼机制尚未形成
        (二) 专家、机构服务水平低
第五章 解决县级市职业病防治问题的对策
    一、企业全面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
        (一) 重视防护,筑牢职业病防治第一道防线
        (二) 定人定责,让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落到实处
        (三) 依法告知,切实履行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
    二、劳动者切实行使职业卫生防护权利和义务
        (一) 全面普法,唤醒劳动者自我防护意识
        (二) 专业培训,增强劳动者防护自救能力
        (三) 举全社会之力,帮助劳动者依法维权
    三、政府强化监管指导和综合协调职能
        (一) 依法依规,加大执法检查和打非治违力度
        (二) 破除垄断,提高职业病诊断机构数量质量
        (三) 履职尽责,充分发挥维权、保障托底作用
        (四) 强化研判,集中精力整治关键性突出问题
    四、社会充分发挥监督促进作用
        (一) 大力宣传,倒逼职业病防治水平不断提升
        (二) 末位淘汰,严格考核专家、机构服务质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基于动态平衡视角的湖北省卫生监督队伍建设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卫生监督
        1.2.2 动态平衡视角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2 研究内容与设计
    2.1 研究内容
    2.2 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2.2.1 资料来源
        2.2.2 研究方法
        2.2.3 质量控制
    2.3 技术路线
3 新形势下卫生监督供需变化的理论分析
    3.1 卫生监督的社会生态环境分析:基于PEST理论
        3.1.1 PEST的各维度分析
        3.1.2 湖北省卫生监督生态环境分析结果
    3.2 湖北省卫生监督功能与队伍建设的变革方向:基于SWOT理论
        3.2.1 机构基本情况
        3.2.2 机构功能定位
        3.2.3 机构性质分析
        3.2.4 资源配置情况
        3.2.5 SWOT分析结果与讨论
    3.3 基于理论分析的湖北省卫生监督需求变化趋势
4 湖北省卫生监督的现状与问题
    4.1 湖北省卫生监督员队伍总体情况
        4.1.1 数量情况
        4.1.2 素质情况
        4.1.3 性质分析
    4.2 调查地区卫生监督员人员情况分析
        4.2.1 抽样情况
        4.2.2 人员基本情况
        4.2.3 人员素质情况
        4.2.4 基本工作情况
        4.2.5 职业认同感分析
    4.3 问题与分析
        4.3.1 主要问题
        4.3.2 归因分析
5 基于ARIMA模型构建的卫生监督工作量动态分析
    5.1 2013 -2017 年全省卫生监督工作量回顾性分析
        5.1.1 全省卫生监督服务量增加,以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为主要内容
        5.1.2 血液安全单位机构数增长带来监督工作量增加
        5.1.3 卫生监督服务内容随时代发展动态调整
        5.1.4 全省监督覆盖率下降
    5.2 2020 -2025 年卫生监督工作量ARIMA模型构建及预测
    5.3 卫生监督工作总量变化与现实差距
6 政策与建议
    6.1 功能转变
        6.1.1
        6.1.2
        6.1.3
    6.2 部门关系
        6.2.1 进行垂直管理,赋予卫生监督员执法效力
        6.2.2 理顺各部门职能,提高监管效率
    6.3 法律层面
    6.4 人才队伍
        6.4.1 提升队伍质量,引进优秀人才
        6.4.2 拓展职业发展空间
        6.4.3 促进提高卫生监督员工作满意度
    6.5 技术层面
创新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卫生监督队伍研究综述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件2 湖北省地市州、县级市(区)卫生监督基本情况表
附件3 卫生监督机构人员基本情况调查表
附件4 职业满意度问卷记分说明

(10)温州市鹿城区职业健康监管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提出及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职业健康监管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3.1 职业健康监管相关概念
        1.3.1.1 职业病
        1.3.1.2 职业病危害因素
        1.3.1.3 职业健康监管
        1.3.2 职业健康监管的理论基础
        1.3.2.1 政府监管理论
        1.3.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1.3.3 职业健康监管体系研究的理论框架
    1.4 鹿城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 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对象与方法
        2.2.1 对象
        2.2.2 方法
        2.2.2.1 文献研究法
        2.2.2.2 访谈法
        2.2.2.3 问卷调查法
        2.2.2.4 现场观察法
3 结果
    3.1 鹿城区职业健康监管的措施
        3.1.1 环境维度的监管措施
        3.1.2 制度维度的监管措施
        3.1.3 体制维度的监管措施
        3.1.4 机制维度的监管措施
    3.2 鹿城区职业健康监管取得的成效
        3.2.1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3.2.2 职业健康检查
        3.2.3 职业卫生处罚
        3.2.4 职业病诊断
        3.2.5 职业卫生档案
    3.3 鹿城区职业健康监管存在的问题
        3.3.1 企业主体责任认识不到位
        3.3.2 鹿城区职业卫生工作基础薄弱
        3.3.3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尚不完善
        3.3.4 法律法规标准的监督执行不到位
4 提升鹿城区职业健康监管水平的对策探讨
    4.1 认识到位
    4.2 巩固基础
    4.3 建章立制
    4.4 监督执行
5 结论
    5.1 结论
    5.2 局限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本人简历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目录
致谢
综述 我国职业健康监管现状、问题及监管策略
    参考文献

四、职业卫生执法现状调查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温州市职业健康监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钟斌斌.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4)
  • [2]成都市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调查研究[D]. 赵静.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3]肇庆市D区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问题研究[D]. 刘京珊.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2014-2017年某省卫生行政处罚现状分析研究[D]. 孙梅娜. 山东大学, 2020(02)
  • [5]卫生监督执法风险因素研究[D]. 边迎光.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7)
  • [6]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业卫生与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 卢耀勤.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7]N县职业卫生的政府监管研究[D]. 王玲玲. 华侨大学, 2019(01)
  • [8]县级市职业病防治问题研究 ——以仪征市为例[D]. 刘珠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9]基于动态平衡视角的湖北省卫生监督队伍建设与研究[D]. 李曼琪.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10]温州市鹿城区职业健康监管现状及对策研究[D]. 翁晓庆.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职业卫生执法现状调查与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