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逐滴冷凝的超临界系数和布朗冷凝

冷凝器逐滴冷凝的超临界系数和布朗冷凝

一、冷凝器滴状冷凝的超临界系数和Brown凝并(论文文献综述)

吴宣[1](2020)在《微米尺度下柱状结构表面上珠状凝结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根据液滴在表面的润湿程度,其凝结形式可分为珠状凝结和膜状凝结,且珠状凝结的传热系数为膜状凝结传热系数的数倍乃至数十倍。具有微结构的超疏水表面更加容易实现珠状凝结,能够大大提高冷凝换热系数,因此,如何通过修改表面微结构以实现珠状凝结已成当前传热领域研究的热点。为此,本文主要通过构建表面的单液滴生长模型,建立了微观结构表面上珠状凝结传热模型,并搭建了珠状凝结可视化实验平台,通过实验研究了微观组织表面上的珠状凝结过程以及动态特性,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首先研究了液滴生长的两种模式:通过增加底部接触面积保持恒定接触和增加接触角保持恒定底部直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液滴的生长模型。然后对影响液滴生长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发现接触角对液滴生长的速率的影响最为明显。(2)提出了微观结构表面上的珠状凝结传热模型,包括液滴的传热和尺寸分布等。将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与文献中已经验证过的模型进行比较,得出理论值与实验值在误差范围内吻合。分析了液滴的生长速率和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微结构表面的几何参数,可以为以后设计最优微结构表面提供理论指导。(3)通过飞秒激光加工技术制备了四种微结构表面-圆柱、方柱、圆台和金字塔。通过测量静态接触角可知,圆柱和方柱微结构表面属于超疏水表面,圆台和金字塔属于亲水表面。搭建了可视化实验平台,研究水蒸汽在四种微结构表面上的凝结传热性能和液滴动态特性。结果表明,四种表面的凝结传热通量和凝结换热系数随过冷度的变化表现相同的趋势,随着过冷度的增加,热通量也增大,传热系数随之减少;随着冷却水流量的增加,热流密度和传热系数也随之增加。(4)通过可视化实验观察液滴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生长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水平方向上无倾斜角度及超疏水表面和亲水表面所受的滞后阻力不同,导致金字塔形的微结构表面在水平方向的液滴生长所花费时间最短;垂直方向上,由于受重力的作用,超疏水表面上的液滴能够实现自迁移,而亲水表面难以实现自迁移,所以圆柱形微结构表面上液滴生长所花费的时间最短。

曹剑锋[2](2019)在《纳秒激光微织构铜超疏水表面的冷凝传热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蒸气冷凝在工业领域常运用于能源、化工、制冷、微电子、电池等领域,其中滴状冷凝是传热效率最高的相变传热模式,而制备出超疏水表面是实现滴状冷凝的重要因素。针对一般金属超疏水表面的后处理方法常用有机物修饰,存在环境污染,热阻高、加工效率低、容易脱落等问题,面向铜部件蒸汽冷凝传热的应用要求,提出绿色后处理辅助的激光微纳织构技术。利用纳秒激光对H62黄铜表面进行微纳织构,结合后续热处理工艺,制备出超疏水表面。首先研究激光参数对微织构H62黄铜超疏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表面轮廓仪、扫描电镜(能谱仪/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检测手段分析激光微织构铜板的表面形貌特征,结果发现纳秒激光微织构铜板表面能形成微纳周期结构,激光参数影响铜板表面的显微结构,进而影响润湿性能。而采取“井”字形编织所形成的规则微纳二级结构表面对超疏水性能的产生起到了作用。然后通过搭建的冷凝传热测试平台试验研究发现,在脉宽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激光单脉冲能量增大,冷凝传热性能也越好。在此基础上建立冷凝传热模型,分析表面自由能,发现热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地降低冷凝面的表面能。经过EDS、XPS分析发现,热处理促使铜表面发生稳定氧化,表面能快速降低,并促进形成饱满的纳米“团簇”结构。由于纳米“团簇”结构对滴状液滴冷凝有促进效果,热处理后的激光微织构铜板表面的冷凝传热系数是原始表面的4.16倍,是激光微织构的传热系数的2.06倍。为铜合金部件的换热应用提供了绿色非化工表面处理方法。

华楠[3](2011)在《空气冷却式分液冷凝制冷系统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焓差实验室中,实验研究了工质为R22的空气冷却式分液冷凝制冷系统的性能。分液冷凝器(LSC)是一种带气液分离作用的平行流换热器,多个气液分离隔板安装在冷凝器两端的联箱内。在制冷剂经过每个管程冷凝换热后,这些隔板能够自动地把每一流程的冷凝液从气液两相流体中分离出去,保证高干度的制冷剂蒸汽进入到下一管程,且控制换热管的长度,使整个冷凝段都处于环状流型而具有较高的凝结换热系数。另外,通过确定隔板的位置,布置合理的流程分配,来实现换热器整体均匀的换热效果。本文研究比较了分液冷凝器与三种冷凝器在1HP家用空调器中的性能随制冷剂充注量、毛细管长度和室外工况的变化的规律。这三种冷凝器分别是:普通的“L’型冷凝器、蛇形直排冷凝器和无气液分离装置的平行流冷凝器。将它们装在同一制冷系统中,即只替换冷凝器,而空调制冷系统的压缩机和蒸发器不变。实验研究分液冷凝器制冷系统与它们各自在制冷系统的性能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在标况下(室外侧干、湿球温度为35℃、24℃,室内侧干湿球温度为27℃、19℃)工质为R22,1HP家用空调制冷系统中,LSC能够直接替换原型机系统冷凝器,在换热面积仅为原冷凝器的63.1%和节约制冷剂充注量19.7%的条件下,达到原机相当的制冷量和能效比(EER)。在制冷剂充注量不足时,分液冷凝器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和能效比变化受到充注量的影响较原型机系统和直排冷凝器系统更敏感,而相反,在制冷剂充注量过量时,分液冷凝器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和EER较之原型机系统和直排冷凝器系统对充灌量表现不敏感。系统的其他性能参数,如吸、排气压力、制冷剂流量、过冷度和过热度都有相类似的特点。变工况(室外侧干球温度29℃~41℃)实验结果说明,在定工况条件下,LSC系统较其他三个系统分液冷凝器系统的制冷剂循环量最大。另外,在低温工况条件下运行,LSC系统较原型机系统体现出良好的适应性。而同直排冷凝器系统相比,分液冷凝器系统则在高温工况条件下运行有更好的系统性能。无论是在哪种测试条件下,分液冷凝器进出的压差比其他的三个系统都要低50%甚至更多。另外,同无气液分离结构的平行流冷凝器相比,LSC冷凝段管壁温度波动更小,由此可见:在LSC内制冷剂流量分配更加均匀。制冷剂在LSC中冷凝过程表现出来的压降小和更均匀的流量分布是使该冷凝器在空调制冷系统中表现出更好系统性能的主要原因。

汪明哲[4](2009)在《低压蒸汽滴状冷凝传热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水蒸气冷凝传热在石油化工、航天、动力、制冷空调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其换热性能的强化对节约能源及工程费用具有重要意义。滴状冷凝由于极高的传热性能而备受关注,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重点在于通过液滴的动力学特性和基于界面效应的滴状冷凝传热模型研究低压水蒸气滴状冷凝传热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利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和高分子化合物在紫铜表面制备了十八烷基硫醇分子自组装膜(SAM)和PFA/Cr2O3疏水涂层,并且采用接触角测量仪测量水在表面上的接触角,采用扫描电镜以及红外光谱分析表面形貌和化学组成。利用竖直壁面的冷凝传热实验装置,分别进行了两种表面的低压水蒸气滴状冷凝实验,测定了冷凝传热系数。实验压力分别为:10kPa(Ts=46℃),40kPa(Ts=76℃),70kPa(Ts=90℃),101kPa(Ts=100℃)。实验结果显示,在两种表面上,水蒸气滴状冷凝传热系数均随着压力的降低而下降。其中在铜基十八烷基硫醇分子自组装膜表面(SAM)的前3组压力条件下的冷凝传热系数分别是常压下的55%~58%,68%~69%和78%~84%;在PFA/Cr2O3疏水表面的前3组压力条件下的冷凝传热系数分别是常压条件下的47%~49%,69%~77%和86%~98%。利用高速摄像记录了不同压力条件下滴状冷凝传热过程中的液滴运动行为。图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水蒸气压力的下降,液滴的脱落直径变大,液滴的生长周期延长,使得滴状冷凝传热性能呈现下降趋势。利用基于界面效应的滴状冷凝传热模型,计算分析了液滴曲率热阻,气-液相际传热热阻,液滴导热热阻等随蒸汽压力的变化趋势,探究了冷凝传热系数随压力下降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液滴曲率热阻随压力的变化幅度很小,基本与压力无关。当水蒸气压力下降时,液滴导热热阻占总热阻的比重逐渐下降,这是由于单个液滴的传热量下降造成的。气-液相际传热热阻的增加是导致滴状冷凝传热系数随压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界面传热系数随水蒸气压力下降而大幅减小。当压力从常压降至3kPa时,界面传热系数减小了近2个数量级,这是由于界面处的分子扩散传质速率随水蒸气压力的降低而减小,界面传热阻力增大。

李晓楠[5](2008)在《自组装膜表面强化冷凝传热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蒸汽冷凝传热过程在航天、动力及化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其换热性能的强化对节约能源及工程费用具有重要意义。滴状冷凝由于极高的传热性能而具有更高应用价值。利用界面特性强化冷凝传热是一条极有前景的途径。本文重点在于研究冷凝壁面微观形貌、表面自由能、气液气固界面作用等界面作用特征影响冷凝传热的微观机制。通过控制氧化等方法在紫铜基表面构建了纳米微观结构,并采用分子自组装膜技术修饰表面,研究壁面微观特征对冷凝传热的影响。通过常压蒸汽环境的滴状冷凝实验,研究气液、气固界面作用特性对蒸汽冷凝传热过程的影响。基于表面性能温度取向的概念,本文优化了分子自组装膜技术制备超疏水表面的工艺条件。采用控制氧化的方法在紫铜基体上构筑了微纳米结构,经过分子自组装膜技术处理后成功制备得到超疏水表面,测量表面接触角最大达到170.0°,平均达到163.0°,接触角滞后小于5°。结合对表面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可以发现,适宜的热处理温度可以使十八烷基硫醇分子在溶液中充分取向形成有序排列,是影响分子自组装膜表面疏水性能的关键因素,氧化处理形成的双重粗糙度是超疏水表面的成因。通过不同的基体处理条件得到普通的十八烷基硫醇自组装膜疏水表面和超疏水表面。实验研究了蒸汽冷凝条件下两类表面的纯蒸汽滴状冷凝传热特性,超疏水表面上的滴状冷凝传热系数在高过冷度下是膜状冷凝的2倍,在低过冷度下与膜状冷凝传热相当,没有强化效果。而普通疏水表面的冷凝传热系数在实验的过冷度范围内均有强化效果,比膜状冷凝传热系数提高3-6倍。实验结果表明,影响传热的实质是固液表面自由能差和由微观形貌引起的接触角滞后等界面效应。研究了普通的分子自组装膜表面的滴膜共存冷凝传热。表明控制热处过程的表面性能取向,可以实现膜表面上水蒸气冷凝形态从膜状到滴状的过渡。实验结果表明,过渡状冷凝传热随固液自由能差渐进变化的实质是冷凝形态的渐进变化,表面上冷凝液的相对位置的不同也将导致传热性能的改变。

胡友森[6](2007)在《水平管外PTFE涂层滴状冷凝换热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水平布置条件下,对喷涂不同厚度的PTFE涂层的波槽管和圆管进行了滴状冷凝实验研究;以滴膜共存的模型为依据对部分实验工况点作了理论计算;并且从粗糙度的角度分析了冷凝表面状况对冷凝换热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喷涂质量良好的PTFE涂层实验管均在表面形成良好的滴状冷凝,在略高于大气压的条件下,25μm涂层的圆管管外凝结换热系数为普通光管的6.60~7.99倍;25μm涂层的波槽管管外凝结换热系数是普通波槽管的3.61~4.72倍。8μm涂层波槽管是所有换热管中换热效果最佳的,它的总传热系数高于普通波槽管5.4%~20.6%,高于普通光管35.1%~75.4%。在100小时左右的耐久性实验中,8μm涂层波槽管换热能力相当稳定。按照滴膜共存模型,对冷凝压力为74.67kPa(P2),管内冷却水流速为1.29m/s工况时的25μm涂层圆管和25μm涂层波槽管管外凝结换热系数进行了理论计算。经过对液膜厚度的修正,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的偏差均在±20%范围之内。文中还对滴状冷凝的机理做了初步探讨,通过实验观察与分析,指出粗糙的冷凝壁面会使滴状冷凝换热系数降低。

王伟[7](2006)在《基于凝汽器强化传热技术的循环水系统节水研究》文中指出循环冷却水系统耗水量在电厂总耗水量中占有很大比重,是电厂节水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循环水系统节水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而且减少污水排放量,保护环境,具有很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因此研究循环水系统节水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提高循环浓缩倍率无疑可以达到节约循环水的目的,但浓缩倍率的提高使得循环水水质变差,使其产生结垢倾向,在凝汽器水侧积结污垢,从而导致凝汽器换热效果下降,进而影响影响凝汽器真空。前人对循环水系统节水的研究主要是研制新型化学水处理药剂,使循环水系统在较高的浓缩倍率下运行也不易结垢,但是使用新型药剂必然会大大增加化学水处理成本,从而增加总的发电成本。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在不改变化学水处理方法的情况下提高循环浓缩倍率,通过强化传热技术来弥补由于凝汽器水侧结垢所降低的换热效果,即在保证凝汽器换热效果的前提下达到循环水节水的目的。 本文首先从提高凝汽器汽侧换热系数和降低凝汽器入口循环水温两个方面介绍了前人在凝汽器强化传热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文中提出的节水思路提供了研究前提和实践基础。接着,引入临界污垢热阻的概念,作为联系凝汽器传热效果和循环水水质特征的“桥梁”。然后,借助于渐近污垢热阻模型分别推导出了在不影响凝汽器换热效果的前提下提高凝汽器汽侧换热系数和降低凝汽器入口循环水温所引起的循环浓缩倍率增量的计算式。将该浓缩倍率增量的计算式代入循环水系统中各部分水量间的关系式,得到了上述两种情况下所对应的循环水系统节水效益计算式。最后,通过对某电厂300MW机组凝汽器设计和循环水系统运行数据进行实例计算,验证了该节水量计算式,同时为该方法在现场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分析结果表明,凝汽器强化传热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其换热效果同时对循环水系统节水也有重要贡献。在换热效果不变的前提下,提

王贤林[8](2005)在《滴状冷凝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蒸汽冷凝传热过程在航天、动力及化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其换热性能的强化对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及工程费用具有重要意义,而滴状冷凝是利用冷凝液体表面张力来强化冷凝传热的最理想方式,其传热系数是膜状冷凝的数倍至数十倍,若能实现工业化应用,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围绕“滴状冷凝的微观动力学机理及其稳定持久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0276016)基础研究课题,设计制作冷凝研究的实验装置,改进了实验装置的设计:采用在观察窗玻璃内表面涂亲水材料的方法,使观察窗玻璃不产生水雾,观察记录到了清晰的滴状冷凝现象,达到较好的可视化效果。 本文为揭示冷凝系数随接触角的变化规律,用不同材料涂覆黄铜表面,进行了蒸汽冷凝实验。在氰基丙烯酸乙脂、硬脂酸、聚四氟乙烯(PTFE)等10种材料处理的表面上实现了滴状冷凝,滴状冷凝系数为黄铜表面膜状冷凝系数的2.28~6.65倍,其中氰基丙烯酸乙脂表面的传热效果最好;在氟化石墨等5种材料表面上未实现滴状冷凝,但是其冷凝性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强化,冷凝换热系数为膜状冷凝系数的1~1.97倍;发现在小接触角范围内冷凝系数随着接触角增大而增大,冷凝系数变化趋势与化学势下降量随接触角变化的趋势一致,由此建立了(本研究的条件下)冷凝系数与接触角的关联式,可用来预测不同接触角下的冷凝系数。 应用滴状冷凝的知识,探讨了空调冷凝水在不同憎水性表面上凝结脱落与融霜水脱落的情况,结论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滴状冷凝表面将延缓热泵蒸发器的结霜并能加快其除霜过程。本文为热泵蒸发器的节能降耗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对缓解冬季用电具有积极意义。

曹治觉,夏伯丽[9](2004)在《接触角θ>90°时纯气液相变下冷凝壁面的细致平衡方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冷凝壁面液滴分布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计算了θ>90°时冷凝壁面球冠形液滴的融并频率;导出纯气→液相变下冷凝壁面的细致平衡方程.

梁世强,徐靖中[10](2004)在《在金属表面络合网格状高分子膜实现滴状冷凝的MD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出了在铜表面络合上一种网格状高分子膜来实现水蒸汽滴状冷凝的新模型。预计这种单分子层的高分子膜可以被大片的配位键牢牢地粘附在金属表面上,并具有可自修复的特性,因而可望获得超长使用寿命和较高传热效率的滴状冷凝表面。根据相关的成膜或成滴的判据,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计算了水分子的内聚能和表面的吸附能。结果表明,在这种网格状高分子膜的表面上可以实现滴状冷凝。并且,通过观察粒子的平衡位型分布,可以看到网格状高分子中的大环结构可能起到核化中心位的作用。

二、冷凝器滴状冷凝的超临界系数和Brown凝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冷凝器滴状冷凝的超临界系数和Brown凝并(论文提纲范文)

(1)微米尺度下柱状结构表面上珠状凝结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蒸汽凝结简介
    1.3 凝结的影响因素
        1.3.1 膜状凝结的影响因素
        1.3.2 珠状凝结的影响因素
    1.4 纯蒸汽与含不凝性气体的研究现状
        1.4.1 理论分析
        1.4.2 实验研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 单液滴在微结构表面上的冷凝生长
    2.1 引言
    2.2 单液滴冷凝生长模型的建立
    2.3 模型验证
    2.4 结果与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结构表面上的珠状凝结传热模型
    3.1 引言
    3.2 建立珠状凝结传热模型
        3.2.1 界面换热系数
        3.2.2 液滴临界尺寸
    3.3 模型的验证
    3.4 结果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结构表面上珠状凝结传热的可视化实验装置
    4.1 实验装置与实验步骤
        4.1.1 实验装置
        4.1.2 数据测量与采集系统
        4.1.3 实验步骤
    4.2 稳定性分析
    4.3 数据处理方法与误差分析
        4.3.1 数据处理方法
        4.3.2 误差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微结构表面的水蒸汽凝结特性
    5.1 微结构表面上的凝结热通量
        5.1.1 圆柱微结构表面上的凝结热通量
        5.1.2 方柱微结构表面上的凝结热通量
        5.1.3 圆台微结构表面上的凝结热通量
        5.1.4 金字塔微结构表面上的凝结热通量
        5.1.5 同一过冷度下四种微结构表面的凝结热通量
    5.2 微结构表面上的凝结换热系数
    5.3 微结构表面的液滴动态特性
        5.3.1 水平方向液滴生长的实验装置
        5.3.2 水平方向液滴的生长
        5.3.3 垂直方向液滴的生长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纳秒激光微织构铜超疏水表面的冷凝传热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激光微织构技术
    1.3 滴状冷凝理论研究
        1.3.1 表面浸润性基本理论
        1.3.2 滴状冷凝形成机理研究
        1.3.3 滴状冷凝表面的加工技术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激光微织构工艺对铜表面组织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
    2.2 激光微织构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激光微织构铜板表面形貌分析
        2.3.2 激光微织构前后样品的润湿性
        2.3.3 激光微织构对润湿性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激光微织构工艺对铜表面冷凝传热性能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 传热系数计算与分析
        3.4.1 铜板表面传热
        3.4.2 激光参数对冷凝液滴冷凝液的影响
        3.4.3 热处理前后的传热系数
    3.5 蒸汽滴状冷凝形成机理分析与传热系数关系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热处理对激光微织构铜板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 表面自由能与传热系数的关系
        4.2.1 表面自由能的定义
        4.2.2 自由能计算法
        4.2.3 自由能测量法
    4.3 晶体结构和成分分析
        4.3.1 EDS与 XPS成分检测与分析
        4.3.2 热处理前后形貌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3)空气冷却式分液冷凝制冷系统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1.2.1 管内凝结换热及强化换热技术
        1.2.2 平行流换热器的研究现状
        1.2.3 换热器在制冷系统中的研究
    1.3 分液冷凝机理及空气冷却式分液冷凝器的设计原理
        1.3.1 分液冷凝机理
        1.3.2 空气冷却式分液冷凝器的设计原理
    1.4 本文课题来源和技术路线
        1.4.1 课题来源和主要工作
        1.4.2 本文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空气冷却式分液冷凝器制冷系统性能的研究
    2.1 本章目的
    2.2 系统试验台介绍
        2.2.1 试验台及测试装置
        2.2.2 试验台测量不确定性的分析
    2.3 测试换热器和制冷系统的描述
        2.3.1 测试换热器描述
        2.3.2 测试系统其他部件参数
    2.4 实验的准备工作
        2.4.1 实验系统的检漏和抽真空
        2.4.2 制冷剂的充注和毛细管的更换
    2.5 实验数据的处理
    2.6 空气冷却式分液冷凝制冷系统的匹配实验
        2.6.1 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
        2.6.2 实验数据及分析
    2.7 空气冷却式分液冷凝制冷系统的变工况实验
        2.7.1 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
        2.7.2 实验数据及分析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直排冷凝制冷系统和分液冷凝制冷系统的对比实验研究
    3.1 本章目的
    3.2 测试换热器描述
    3.3 充注量和毛细管的变化对制冷系统性能影响的敏感度分析
        3.3.1 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
        3.3.2 实验数据及分析
    3.4 变室外工况对制冷系统性能影响的分析
        3.4.1 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
        3.4.2 实验数据的处理
        3.4.3 实验数据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平行流冷凝制冷系统和分液冷凝制冷系统的对比实验研究
    4.1 本章目的
    4.2 测试换热器和制冷系统的描述
    4.3 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
    4.4 实验数据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结论
    课题特色和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低压蒸汽滴状冷凝传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膜状冷凝与滴状冷凝的判据
    1.2 膜状冷凝
    1.3 滴状冷凝的微观机理及传热模型
        1.3.1 液滴的形成
        1.3.2 液滴的生长与合并
        1.3.3 液滴的脱落
        1.3.4 液滴的尺寸分布函数
        1.3.5 滴状冷凝的传热模型
    1.4 影响水蒸气冷凝传热的主要因素
    1.5 低压水蒸气冷凝
        1.5.1 低压膜状冷凝传热的研究
        1.5.2 低压滴状冷凝传热的研究
    1.6 促进实现滴状冷凝表面改性方法
        1.6.1 分子自组装膜
        1.6.2 高分子聚合物
2 竖直壁面冷凝传热实验装置
    2.1 实验流程装置及原理
    2.2 传热数据处理方法与系统稳定性分析
        2.2.1 数据处理
        2.2.2 系统稳定性分析
        2.2.3 误差分析
    2.3 实验图像处理方法
3 疏水表面的制备及表征
    3.1 十八烷基硫醇分子自组装膜表面的制备及表征
        3.1.1 十八烷基硫醇分子自组装膜制备原理
        3.1.2 实验仪器及药品
        3.1.3 十八烷基硫醇疏水涂层的制备工艺
        3.1.4 十八烷基硫醇分子自组装膜的表征
    3.2 PFA/Cr_2O_3疏水表面的制备及表征
        3.2.1 PFA/Cr_2O_3疏水表面的制备原理
        3.2.2 实验仪器及药品
        3.2.3 PFA/Cr_2O_3疏水涂层的制备工艺
        3.2.4 PFA/Cr_2O_3疏水涂层的表征
    3.3 小结
4 疏水表面的低压水蒸气冷凝特性
    4.1 十八烷基硫醇分子自组装膜表面的低压冷凝传热特性
        4.1.1 不同压力条件下的冷凝传热曲线
        4.1.2 不同压力条件下的液滴脱落直径
        4.1.3 不同压力条件下的液滴生长速率
        4.1.4 不同压力条件下的液滴生长周期
    4.2 PFA/Cr_2O_3疏水表面的低压冷凝传热特性
        4.2.1 不同压力条件下的冷凝传热曲线
        4.2.2 不同压力条件下的液滴脱落直径
        4.2.3 不同压力条件下的液滴生长周期
    4.3 分析与讨论
    4.4 小结
5 低压蒸汽滴状冷凝传热热阻分析
    5.1 滴状冷凝单个液滴传热模型
    5.2 滴状冷凝单个液滴热阻分析
        5.2.1 液滴曲率热阻
        5.2.2 气-液相际传热热阻
        5.2.3 液滴导热热阻
    5.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符号表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自组装膜表面强化冷凝传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膜状冷凝与滴状冷凝的判据
    1.2 膜状冷凝
    1.3 滴状冷凝的微观机理
        1.3.1 液滴的形成
        1.3.2 液滴的生长与分布
        1.3.3 液滴的脱落
        1.3.4 滴状冷凝的传热模型
    1.4 实现滴状冷凝的途径
        1.4.1 自组装技术
        1.4.2 分子自组装膜的主要特征
        1.4.3 分子自组装膜的结构以及成膜机理
    1.5 低压蒸汽冷凝
        1.5.1 低压膜状冷凝的研究
        1.5.2 低压滴状冷凝的研究
2 实验设计
    2.1 竖壁面冷凝传热
        2.1.1 实验流程及实验步骤
        2.1.2 数据处理方法与系统稳定性分析
        2.1.3 误差分析
    2.2 自组装膜表面制备及表征
        2.2.1 试验仪器及药品
        2.2.2 铜基自组装膜的前期准备
        2.2.3 热处理方法
        2.2.4 十八烷基硫醇分子自组装膜的表征
3 表面制备工艺优化及蒸汽冷凝传热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影响成膜疏水性的因素
        3.2.2 超疏水表面制备及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光照加热条件下溶剂浓度,温度和预处理条件的影响
        3.3.2 恒温水浴条件下温度和溶剂浓度的影响
        3.3.3 最佳自组装膜工艺及表征
    3.4 结论
4 表面疏水性对冷凝传热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4 结论
5 滴膜共存冷凝传热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3 结果与讨论
    5.4 结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符号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水平管外PTFE涂层滴状冷凝换热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2 滴状冷凝传热研究历史及现状
        1.2.1 获得滴状冷凝的材质
        1.2.2 形成滴状冷凝的表面处理技术
        1.2.3 滴状冷凝的形成机制
        1.2.4 滴状冷凝的传热理论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实验装置系统及实验方法
    2.1 冷凝换热实验装置
        2.1.1 蒸汽系统
        2.1.2 冷却水系统
        2.1.3 测量系统
    2.2 实验准备及操作步骤
        2.2.1 实验准备
        2.2.2 操作步骤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PTFE涂层管实验数据处理
    3.1 概述
    3.2 数据处理模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平管外PTFE涂层上的滴状冷凝换热实验研究
    4.1 实验管结构尺寸及涂层厚度
        4.1.1 实验管材及表面
        4.1.2 结构尺寸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2.1 G3管冷凝换热实验及分析
        4.2.2 B3管与B1管冷凝换热实验及分析
        4.2.3 G0、G3、B0、B3与B1五种管型实验结果比较与分析
        4.2.4 真空对凝结换热的影响
    4.3 实验结果误差分析
    4.4 耐久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4.5 G2和B2管的实验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滴状冷凝传热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计算结果的比较
    5.1 传热的物理模型
    5.2 滴状冷凝传热的理论计算
        5.2.1 通过冷凝液膜的传热
        5.2.2 通过单个液滴的传热
        5.2.3 液滴的传热与平均热流量
    5.3 计算参数的确定
    5.4 计算结果及比较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滴状冷凝机理初探
    6.1 吸附理论及核化中心
    6.2 液滴的生长及脱落
    6.3 粗糙表面对液滴生长脱落的影响
    6.4 粗糙表面滴状冷凝换热实验情况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基于凝汽器强化传热技术的循环水系统节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世界水资源匮乏现状
    1.2 国家政策对节水的重视
    1.3 火电厂水务管理分析
        1.3.1 电厂耗水的分类
        1.3.2 各类耗水量比较
        1.3.3 某电厂耗水指标实例分析
    1.4 节水对策
    1.5 本课题的思路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2.1 循环水系统节水研究现状
        2.1.1 采用燃煤空冷机组
        2.1.2 发展大容量机组
        2.1.3 从补水水源上考虑的节水措施
        2.1.4 从提高浓缩倍率上考虑的节水措施
    2.2 循环水系统污垢研究现状
        2.2.1 凝汽器污垢热阻预测模型
        2.2.2 凝汽器污垢热阻的实验研究
        2.2.3 凝汽器的清洗
    2.3 凝汽器强化传热技术研究现状
        2.3.1 珠状凝结在凝汽器换热管上的实现
        2.3.2 降低凝汽器入口循环水温的途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凝汽器汽侧实现珠状冷凝的循环水系统节水研究
    3.1 凝汽器传热基本原理
        3.1.1 传热基本方程
        3.1.2 传热过程所涉及的几个温差
        3.1.3 总传热系数
    3.2 临界污垢热阻及其影响因素
        3.2.1 临界污垢热阻的定义
        3.2.2 临界污垢热阻与汽侧换热系数的关系
        3.2.3 临界污垢热阻与浓缩倍率的关系
    3.3 节水分析
        3.3.1 浓缩倍率与节水的关系
        3.3.2 节水量的理论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凝汽器入口循环水温降低的循环水系统节水研究
    4.1 考虑水侧污垢时凝汽器换热管的传热过程
    4.2 循环水温变化对临界污垢热阻的影响
    4.3 节水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循环水系统节水量计算实例
    5.1 已知数据
        5.1.1 凝汽器设计参数
        5.1.2 循环水系统相关数据
        5.1.3 冷却塔相关数据
    5.2 节水量计算
        5.2.1 凝汽器汽侧实现珠状凝结时的节水量计算
        5.2.2 循环水温降低时的节水量计算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第七章 展望
    7.1 本课题的局限性
    7.2 循环水系统节水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滴状冷凝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研究课题来源与意义
    1.2 滴状冷凝的研究进展
        1.2.1 实现滴状冷凝的方法
        1.2.2 滴状冷凝的微观机理
        1.2.3 滴状冷凝的传热特性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冷凝实验方案与装置设计
    2.1 实验方案的比较选择
    2.2 冷凝器的设计
    2.3 冷却水系统的设计
    2.4 蒸汽系统设计
    2.5 测量系统设计
    2.6 实验装置的密封检验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蒸汽冷凝实验研究
    3.1 本研究的实验步骤
    3.2 装置的可靠性实验
        3.2.1 膜状冷凝系数实验值
        3.2.2 膜状冷凝系数理论值
        3.2.3 实验值与理论值的比较与结论
    3.3 不同表面上蒸汽的冷凝实验
        3.3.1 硅酮表面的冷凝
        3.3.2 硅脂表面的冷凝
        3.3.3 氟化石墨表面的冷凝
        3.3.4 石蜡表面的冷凝
        3.3.5 氰基丙烯酸乙酯表面的冷凝
        3.3.6 苯乙烯表面的冷凝
        3.3.7 聚氨酯树脂表面的冷凝
        3.3.8 二甲基甲酰胺表面的冷凝
        3.3.9 聚乙二醇羧基苯基醚表面的冷凝
        3.3.10 硬脂酸表面的冷凝
        3.3.11 丁二酸乙二醇聚酯表面的冷凝
        3.3.12 邻苯二甲酸表面的冷凝
        3.3.13 聚四氟乙烯(PTFE)表面的冷凝
        3.3.14 萘表面的冷凝
        3.3.15 聚氯乙烯(PVC)表面的冷凝
        3.3.16 获得的表面液滴照片与文献的对比
    3.4 各表面冷凝实验数据处理与结论
    3.5 冷却水与蒸汽参数对滴状冷凝性能的影响研究
    3.6 接触角对冷凝的影响
        3.6.1 不同表面的接触角
        3.6.2 不同接触角下的换热系数
        3.6.3 冷凝换热系数与接触角的关系式
    3.7 误差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滴状冷凝的应用研究
    4.1 应用研究的背景
    4.2 水蒸气在表面的冷凝及结霜
    4.3 冷凝水及溶霜水在表面的脱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研究的课题
致谢

(10)在金属表面络合网格状高分子膜实现滴状冷凝的MD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网格状高分子涂层模型
3 相关的理论计算
    3.1 成膜或成滴的判据
    3.2 分子动力学模拟
4 计算结果
5 结论

四、冷凝器滴状冷凝的超临界系数和Brown凝并(论文参考文献)

  • [1]微米尺度下柱状结构表面上珠状凝结的实验研究[D]. 吴宣. 贵州大学, 2020(01)
  • [2]纳秒激光微织构铜超疏水表面的冷凝传热性能研究[D]. 曹剑锋. 湖北工业大学, 2019(09)
  • [3]空气冷却式分液冷凝制冷系统性能的研究[D]. 华楠. 广东工业大学, 2011(11)
  • [4]低压蒸汽滴状冷凝传热的实验研究[D]. 汪明哲. 大连理工大学, 2009(10)
  • [5]自组装膜表面强化冷凝传热的研究[D]. 李晓楠.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8)
  • [6]水平管外PTFE涂层滴状冷凝换热实验研究[D]. 胡友森.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05)
  • [7]基于凝汽器强化传热技术的循环水系统节水研究[D]. 王伟. 山东大学, 2006(12)
  • [8]滴状冷凝的实验研究[D]. 王贤林. 中南大学, 2005(05)
  • [9]接触角θ>90°时纯气液相变下冷凝壁面的细致平衡方程[J]. 曹治觉,夏伯丽.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4(04)
  • [10]在金属表面络合网格状高分子膜实现滴状冷凝的MD模拟研究[J]. 梁世强,徐靖中.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4(01)

标签:;  ;  ;  ;  ;  

冷凝器逐滴冷凝的超临界系数和布朗冷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