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废水变性絮凝处理

屠宰废水变性絮凝处理

一、屠宰废水变性及絮凝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朱玉芳[1](2018)在《多级接触氧化工艺除碳脱氮机制及其在涂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涂装废水已成为工业污染治理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涂装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难降解工业废水,具有排放量变化大、有机污染物浓度高、组成成分复杂、可生化性低等特点。为了满足越来严格的工业废水的排放标准,需要对汽车涂装废水处理工艺进行重点研究和优化,最大限度地进行节能减排,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汽车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对我们的水环境保护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首先提出采用多级生物接触氧化系统对模拟的工业废水进行小试试验,考察了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在启动和运行过程中除碳脱氮的规律并对其进行了机制分析。然后采用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对实际的汽车涂装废水进行二级生化处理小试试验,在多级接触氧化反应器负荷启动运行过程中,考察并分析了生化系统对COD、TN和NH4+-N的去除效果,并对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在处理涂装废水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抗冲击特性和除碳脱氮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在进水流量从80 L/d逐步增加到240 L/d过程中,生化池内每段生化槽之间已形成非常明显的有机物浓度差,随着废水的流动方向,有机物浓度在生化池内逐级降低,进水COD的平均值为1214mg/L,经过生化处理后的最终出水有机物浓度可始终稳定地达到内部控制排放标准,即COD<500mg/L。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前段对COD的平均去除率约占55%,贡献力最大,且前段对COD去除率受进水流量变化影响波动最大,后段波动最小基本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在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24h、16h、12h、8h的条件下,生化系统对COD总去除率的平均值分别为81%、86%、84%和83%;TN去除率的平均值分别是77%、76%、76%和65%;NH4+-N去除率的平均值分别是97%、96%、94%和 86%。进入多级接触氧化系统的涂装废水可生化性较低,其B/C仅约为0.15,较难被生物降解。经过生化系统处理后,废水的BOD以及B/C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多级接触氧化工艺在改善废水可生化性的同时又可实现稳定高效的有机物去除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多级接触氧化工艺可以有效地降低剩余污泥产量,平均污泥产率约为0.03 gTSS/gCOD去除,仅是传统活性污泥法的1/10左右,是传统生物膜法的1/5左右。生化系统对废水中的悬浮固体可实现较高的去除率,当水力停留时间为8 h时,生化系统对SS的平均去除率为82.8%。根据污泥减量化的原理,本研究从四个方面对于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可实现污泥减量化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处理实际的汽车涂装废水小试试验中,探究了三个重要的工艺运行参数(溶解氧浓度、温度、有机负荷)对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艺运行条件。当水力停留时间为8h,水温为25~30℃,pH为6.5~7.5,生化系统前段DO浓度保持在0.5~1 mg/L,中段和后段DO浓度保持在2~3 mg/L,进水有机物浓度COD保持在5000 mg/L以下时,生化系统对COD的总去除率可保持在90%左右,NH4+-N总去除率可保持在86.4%~92.5%之间,TN的总去除率可保持70.1%~85.6%。建立了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对有机物降解的动力学模型,动力学模型描述了出水有机物浓度和进水流量、进水有机物浓度、填料体积、填料比表面积以及动力学参数等之间的关系,可应用于多级接触氧化系统的设计和计算,为多级接触氧化工艺的工程推广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在小试规模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放大到工程应用研究上,通过工程实例进一步研究本工艺系统的经济可行性,并对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在实现工程应用过程中所涉及的工艺流程、设备安装、工艺调试、工艺运行效果、改进措施、项目效益及评价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地探讨和分析,为本工艺技术进行工程示范以及相应的升级改造研发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分析种群丰度及多样性、微生物群落差异性及相似性、群落结构多样性组成等,揭示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在不同运行阶段和其不同位置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和动态演替规律。从微生物学角度探讨微生物群落结构对生化系统污染物去除效能、可生化性改善、污泥减量化等方面的促进作用机制。

李娟[2](2017)在《虫生真菌蝉花产絮凝剂机理及对洗煤废水的生态处理应用》文中指出相比于传统的无机、有机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具有安全性高、无二次污染、浊度去除力强、应用范围广等优点,显示了它在水处理药剂领域的应用前景,微生物絮凝剂已经成为国内外新型水处理药剂研究和开发的热点。蝉花既可感染多种刺吸式口器害虫;也是一味传统中药材,并有近千年的药用史,是一种安全性高的真菌资源。前期研究表明蝉花菌株能产生微生物絮凝剂,但并未对其进行系统地研究。鉴于此,为获得安全性高的絮凝剂生产菌资源,解析该微生物絮凝剂的各种性质和在应用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本文以蝉花菌株为材料进行了如下研究:从保存于贵州大学真菌资源研究所的36株蝉花菌株中筛选出一株稳定、高产絮凝剂的菌株GZUIFR-6722;研究36株蝉花菌株产絮凝剂能力与其遗传背景和生态地理背景之间的关系,36株蝉花菌株的产絮性质与其采集地有一定的相关性,来自于四川省青城山和峨眉山的菌株发酵液的絮凝率均高于50%;来自于韩国济州岛的菌株发酵液的絮凝率均低于41%,来自于广西乐业天坑群的6株蝉花产絮能力差异很大;但菌株的产絮性质与菌株的ITS、EF1a、β-tublin三个基因没有必然联系。蝉花菌株GZUIFR-6722生长过程中发酵液的pH先下降后趋于稳定,菌株的生物量的积累和产絮凝剂量成正相关;菌株GZUIFR-6722产生的絮凝活性物质主要是胞外多糖类物质,占胞外提取物的91%;对蝉花絮凝剂处理高岭土悬浊液条件进行优化,最佳条件为:投加量2.0 mL/50 mL,CaCl2的质量浓度为2.5%,高岭土悬液的pH为4,温度为30℃,颠倒25次,静置20 min,单因素与正交试验得到的最优絮凝效果条件存在差异,可能是微生物絮凝剂在应用中的不稳定性,导致了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的出现差异。对蝉花菌株GZUIFR-6722产絮凝剂的培养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了单因素优化和正交试验,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牛肉膏,正交试验表明菌株GZUIFR-6722产絮凝剂最佳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为:蔗糖25 g,牛肉膏3 g,KH2PO4 2 g,MgSO4·7H2O 0.5 g,CaCl2 0.5 g,补充水至1000 mL,培养基初始pH为6,接种1 mL浓度1×107个/mL的孢子悬液,装瓶量为200 mL/500 mL,于25℃,140 rpm/min条件下振荡培养7 d。将蝉花絮凝剂应用于实际选煤工业中产生的洗煤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蝉花絮凝剂对洗煤废水有较好的絮凝效果,较优絮凝效果的搭配为:絮凝剂投加量为2 mL/50 mL、质量浓度为2%的CaCl2用量为1 mL、颠倒次数为5次、静置5 min,此时絮凝率为(94.02±1.23)%。将蝉花絮凝剂与工业中常用的PAM效果比较,结果表明,蝉花絮凝剂具有较高的絮凝能力,絮凝效果可与PAM媲美,但相对来说用量较大,蝉花絮凝剂的高安全性显示了其巨大的应用前景。

蓝丽娜[3](2017)在《磁化技术改善SBR工艺污水处理效果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水体营养化问题日益加重,控制水中的磷是遏制水体营养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将针对传统工艺二沉池中污泥沉降时间过长引起厌氧释磷,导致出水磷含量超标的问题,提出对沉淀阶段进行改进,利用具有磁性的四氧化三铁作为吸附质,使污泥颗粒吸附在四氧化三铁上形成絮凝体,经过磁化处理,使之形成具有特殊性能的磁化活性污泥,在保证去除污染物的同时,加速污泥的沉降,缩短厌氧释磷过程。(1)通过SBR试验结果分析表明,磁化污泥比普通污泥处理污水效果好,磁化污泥处理污水最佳磁粉投加量为0.5g/L,此时,普通污泥与磁化污泥的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69%和96.39%。(2)温度是影响微生物活性的重要因素,本试验研究了5个温度条件(15℃、20℃、25℃、30℃、35℃)对磁化污泥处理污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COD、氨氮、总氮、总磷去除率的影响趋势一致,当温度从15℃升高到20℃时,COD、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更好,去除率上升趋势明显;当温度从20℃上升到35℃,COD、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基本保持不变或变化很小。综合考虑处理效果与经济因素,用磁化污泥处理污水时,温度采用20℃较为合适。(3)反应曝气时间是影响整个污水处理系统最大处理量的一个重要控制条件,在本试验条件下,根据本试验得出的结果,在磁粉投加量为0.5g/L时,污泥浓度、进水浓度没有较大波动的情况下,最佳反应曝气时间为4h,此时大部分污染物已能去除,去除率较高,去除效果较好。(4)外加强度适中的磁场对微生物处理污水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观察结果综合分析可知,外加磁场强度大小为300Gs时,污水处理效果最好,但从经济方面考虑,选择外加磁场大小为200Gs比较合适。(5)添加磁粉的磁化污泥比普通污泥对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去除效果更好,磁粉投加量为0.7 g/L时,磁化污泥对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去除率最高,但因经济方面因素,可以考虑选择磁粉投加量为0.5 g/L。

韩宴秀[4](2014)在《一种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应用》文中认为与传统的絮凝剂相比,微生物絮凝剂具有高效、无毒无害、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得到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筛选出优势菌株是成功的第一步。对其培养条件及絮凝性能进行研究,有利于在其工业化的应用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实验采用常规的细菌分离方法,从木薯淀粉黄浆废水中筛选得到33株纯种菌株,通过初筛得到5种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复筛得到一株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编号为M2,经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反应试验以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克雷伯氏杆菌,命名为Klebsiella sp.M2。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菌株M2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及其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佳培养基种类、培养基初始pH值范围及摇床转速分别为查氏培养基、4-7及140r/min。菌株M2的最佳碳源和最佳氮源分别为蔗糖和KNO3。菌株M2酸碱适应力较强,30℃有利于其菌体产生絮凝剂,25℃有利于其菌体细胞繁殖。菌株M2的絮凝活性分布为菌体本身,具有易于储存、运输及使用等优点。其在优化条件下絮凝处理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最佳可达到93.20%。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菌株M2絮凝剂絮凝性能进行研究。在对200mL高岭土悬浮液进行絮凝处理时,得到的实验结果为:最佳微生物絮凝剂样品投加量为2mL;助凝剂CaCl2溶液的最佳投加量为4mL;宜选用Ca2十作为最佳金属离子助凝;菌株M2絮凝剂的热稳定性不好,絮凝剂的主要成分可能为蛋白质。对菌株M2絮凝剂的应用进行初步研究,得到其能快速絮凝土壤悬浮液,絮凝颗粒大且紧实,絮凝率可达到96%;菌株M2絮凝剂同样能有效絮凝木薯淀粉废水,絮凝率为63%,COD去除率为66%。菌株M2能有效使用木薯淀粉废水作为廉价培养基。

付豪[5](2014)在《壁芽孢杆菌产微生物絮凝剂处理屠宰废水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将已经从屠宰厂排污口污泥中筛选出的产絮菌株D6鉴定到种;确定该菌株产絮凝剂活性分布;对该种微生物所产的微生物絮凝剂进行显色反应试验、红外和紫外扫描,根据试验结果最终确定絮凝剂的活性成分;在优化后的絮凝条件下测定对污染物的去除率;以最佳絮凝条件为基础对混凝设备进行大量屠宰废水处理时的最佳参数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经过对菌株D6的生理生化试验与16SrDNA测定,吲哚试验、H2O2试验结果为阳性;甲基红、VP试验、醋酸铅试验、糖发酵试验、油脂试验、柠檬酸盐试验、硝酸盐试验、乙醇氧化试验、乙酸氧化试验和淀粉水解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不分解牛奶石蕊,根据16SrDNA测序结果绘制进化树,与壁芽孢杆菌种同源性达到92%,鉴定该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为壁芽孢杆菌(Bacillus muralis)。(2)絮凝活性分布试验证明发酵液离心后的上清液絮凝活性达到了 98.2%,其次为灭菌的上清液,絮凝率为95.7%,再其次的为发酵原液,絮凝率为93.3%,最低的为壁芽孢杆菌悬液,只有66.8%,由此证明壁芽孢杆菌所产絮凝剂的主要成分是其代谢产物,并且有良好的热稳定性。(3)据红外扫描、紫外扫描以及显色结果显示,含有碳水化合物和非蛋白物质是微生物絮凝剂的主要组成部分。利用丙酮法对微生物絮凝剂进行提纯,提纯率为11.06%,总糖含量为40.77mg/mL,占干重的85.71%。(4)进一步的试验证明,100℃温度下持续35min后测定絮凝率仍然维持在95%左右,40min后开始下降到66.3%;絮凝剂对酸碱度敏感,pH值为4.0时絮凝率只有22.9%,pH值提高到7.0时,絮凝率上升到92.5%,并随着pH值的升高,絮凝率变化趋于稳定。(5)经过对三因素三水平下的正交试验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为pH值对絮凝结果的影响最为显着,此外得出在实验室小试阶段对屠宰废水的最佳处理条件为:絮凝剂剂量25mL/L,氯化钙55mL/L,pH值为8.0,最佳的絮凝率能够达到95.69%。(6)确定在混凝设备中进行屠宰废水净化过程中应设置的最佳絮凝参数为进水速度40L/h,壁芽孢杆菌产微生物絮凝剂加药泵转速为25~35r/min,1%CaCl2加药泵转速为50~60r/min。

谢小兵[6](2013)在《两级兼氧+好氧处理技术在屠宰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我国人均经济发展及肉食消费水平的不断增长,屠宰及肉类加工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肉类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与此同时,该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支柱。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普查结果显示该行业产生废水是重大工业污染源之一。屠宰废水中含有大量的血水、动物内脏、毛发等含氮有机质,而且容易滋生大量的有害生物。如果不妥善处理,危害不言而喻。因此,对屠宰污水进行治理,已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中心任务。本研究以某屠宰场产生的屠宰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兼氧+好氧生物技术对屠宰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工艺流程在处理屠宰废水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具有污泥量少、投资省、运转费用低、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1)采用两级兼氧+好氧(A/O/A/O)工艺处理屠宰废水,出水可稳定达到《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1992)中一级排放标准要求;(2)针对屠宰废水,采用两级兼氧+好氧处理工艺,废水CODcr平均去除率为96.7%,氨氮平均去除率达80%;(3)该工程总投资约45万元,每天运行成本为176元,吨废水的运行成本为1.16元。运行情况表明:采用两级兼氧+好氧组合工艺处理屠宰废水具有良好的去除污染物效果、出水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成本低,同时运行操作管理简单,对小型的屠宰废水处理有较大的优势。

付保荣,刘冬,乔永民,陈实,徐成斌,马溪平,惠秀娟[7](2010)在《高效微生物絮凝剂D6对屠宰废水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筛选出一株针对屠宰废水有高效絮凝活性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并对其所产微生物絮凝剂D6进行单因子絮凝条件优化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絮凝条件。絮凝条件包括:微生物絮凝剂D6投加量、pH、金属离子种类、1%CaCl2投加量。试验中发现碱性环境是微生物絮凝剂D6发挥絮凝活性的前提,表明微生物絮凝剂D6分子链的充分伸展对絮凝作用起决定因素,因此微生物絮凝剂D6的絮凝机理为吸附架桥作用。其最佳絮凝条件为微生物絮凝剂D6的投加量为25mL·L-1,1%CaCl2投加量55mL·L-1,pH为8。在最佳絮凝条件下,絮凝率为96.6%,浊度去除率为97.8%,SS去除率为92.6%。

王晓伟[8](2009)在《屠宰废水处理工艺过程的研究》文中认为屠宰废水具有高含油量和高碳氮比等特点,因不同企业加工工艺等不同,本文针对大连某屠宰废水进行工艺设计,本着精简实用的设计思路,对大连某屠宰废水提出了三个设计方案:共凝聚混凝气浮-SBR、共凝聚混凝气浮-生物接触氧化和共凝聚混凝气浮-SBBR。共凝聚混凝气浮反应工艺参数:气液混合泵较佳的运行压力为0.55 MPa,微气泡直径在35~45μm之间,最佳回流比50%。并利用烧杯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投药量:FeSO4的投加量为2.0 g/L;投加废碱液调节废水的pH值为7~8;PAM的投药量为1.0 mg/L,当进水COD为2.0~3.0×103mg/L,氨氮含量0.15~0.2×103 mg/L,SS为0.6~1.0×103 mg/L时(屠宰废水混合水),应用到共凝聚气浮反应器时COD的去除率在80%左右,SS去除率在90%左右,氨氮去除率在60%左右,并进行了抗冲击实验。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反应工艺参数:运行方式采用进水顶出水,最佳排水比为3/5。曝气时间为6.0 h,曝气量为0.06 m3/h,而污泥浓度控制在4~6 g/L左右时,处理效率最高。在确定的工艺参数下,进水(排水)1.0 h,曝气6 .0 h,沉淀1.5 h,闲置1 .0 h,进水为共凝聚混凝气浮出水,水质COD在500~600 mg/L,氨氮在70~80mg/L左右波动时,系统运行稳定性好,COD去除率在90%以上,氨氮去除率在85%以上。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工艺参数: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屠宰废水,处理效果稳定,进水为共凝聚混凝气浮出水,水质COD在500~600 mg/L,氨氮浓度在70~80mg/L,水力停留时间在7.0 h,进水pH值在8左右,COD和氨氮的去除率都在85%以上;当进水COD浓度增大为2.0~3.0×103 mg/L左右,氨氮(NH4+-N)增大为0.15~0.2×103 mg/L左右时系统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SBBR)法处理屠宰废水得到以下参数:曝气时间确定为4.0 h,曝气量在0.08 m3/h,MLSS选择2.0~4.0 g/L为宜,初始pH值在7.5~8.5范围内,沉淀时间选择1.0h为最佳,最佳排水比为1/2。当进水(共凝聚混凝气浮反应的出水)COD为500~600 mg/L,NH4+-N为70~80 mg/L,此时系统出水NH4+-N低于15 mg/L,COD低于70mg/L。SBBR系统抗冲击性能良好。

杨丽芳[9](2008)在《美国佛州磷矿重选废水絮凝脱水及底泥输送流变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世界范围内,磷矿重选废水由于其悬浮物具有典型的胶体特性,使其固液分离非常困难,绝大部分废水贮存于大型水池、尾矿库或地下废矿井中,这种将废水贮存起来的处置方式,不仅造成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还存在决堤、渗漏的潜在威胁。由于现有处理技术难以实现工业化应用,寻找一种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处理工艺,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问题。美国佛罗里达的磷矿重选废水处理长期未能解决,对环境及水资源利用造成了很大压力。本文针对佛罗里达磷矿重选废水处理及水循环利用工艺进行探讨,在分析了国内外迄今为止的有关矿山废水及磷矿选矿废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理论和研究手段,开始了对该废水的小型处理工艺条件的实验研究,在取得最佳综合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了半工业化实践,并取得了与小型实验相吻合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工业性实验的技术设计。该研究不仅对解决佛罗里达磷酸盐公司的水污染问题及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回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我国磷矿选矿废水的处理也有十分得要的借鉴作用。1.本文采用美国Ciba化学工业公司生产的具有特殊分子结构的新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解决了磷酸盐矿重选废水的高效絮凝问题,确定了絮凝效果与絮凝剂浓度、剂量及溶液pH的关系。2.通过多次加药和加尾砂的助凝试验研究,明确了在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浓度、剂量和混合方式相同的情况下,絮凝效果随加砂量和加药次数的变化关系,为最佳絮凝工艺的选择提供依据。3.根据胶体颗粒的组成及表面性质分析,认为颗粒的底面和侧面具有不同的表面性质,颗粒的活性部位主要位于侧面上。4.通过K+、Ca2+和Al3+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协同作用研究,认为絮凝剂长链在悬浮颗粒表面的吸附位置在颗粒侧面的活性点上。K+对絮凝的促进作用大大优于Ca2+和Al3+,在一定浓度和pH范围内,Ca2+和Al3+对絮凝有抑制作用,这种现象与传统的Schulze-Hardy聚沉规则相反。本文从胶体与表面化学和溶液化学的角度出发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5.通过对多次加药和尾砂助凝的动力学研究,发现投加尾砂后,增加了絮凝反应中的晶核颗粒数,在涡旋惯性离心力和剪切力作用下,使脱稳胶体迅速成长;多次加药能够增加颗粒间的有效碰撞次数,絮凝的半衰期随之大大缩短。6.通过对废水进行脉冲电絮凝研究,发现在各种电极配置和脉冲供电条件下,电絮凝均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将电絮凝与物化絮凝相结合也未取得理想的效果,研究认为电场对有机高分子絮凝剂DPW-1-1355的絮凝起到抑制作用。7.综合所有絮凝试验,“小试”得出的最佳絮凝工艺是:废水加10-3M KCl和5%的尾砂,然后五次平均加入18×10-6g Ciba絮凝剂DPW-1-1355,该工艺条件下的絮凝沉降速度大、上清液浊度低、底泥含固率高。该研究结果为半工业化试验提供了依据。8.根据实验研究,得出最佳絮凝工艺条件下底泥的流变性规律:(1)底泥的表观粘度随切变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粘土含固率为15%和20%时,二者之间符合幂律关系ηα=kDn-1,且n>1,因此底泥符合胀流体的特性,即越搅越稠。(2)底泥的切应力随粘土含固率的增加而增大,二者之间存在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τ=5.436C2-80.489C+215.67,相关系数R2=0.9639。(3)粘土含固率为20%底泥的切应力随温度的升高而缓慢降低,二者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τ=-0.7264T+829,相关系数R2=0.9528。(4)通过流变性与时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当切变速率不变时,粘土含固率为20%底泥的粘度随旋转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由此可以判断底泥具有触变性。(5)通过pH对底泥流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pH=8时粘土含固率为20%底泥的切应力最小。(6)通过底泥流变性的改良试验,发现改良剂DP-203具有降低底泥切应力的作用。9.将Ciba絮凝剂和KCl复配使用,采用多次加药、尾砂助凝工艺,以深锥形浓密机为主要设备进行了半工业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回用要求,底泥含固率满足地下矿井回填的需要。研究不仅解决了磷矿重选废水的净化与底泥浓缩问题,而且实现了废水和底泥的资源化利用。10.通过工业化模拟设计,说明研究成果在工业化应用中的投资和运行费用经济合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韩春威[10](2007)在《水解酸化—好氧工艺处理屠宰废水的试验研究》文中指出屠宰废水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工业废水,有机物、悬浮物和氨氮含量高,可生化性好,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其中高浓度有机质不易降解,处理难度较大。本文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和水解酸化—SBR工艺对屠宰废水进行试验研究,探讨处理工艺最佳运行参数,考察它们处理屠宰废水的效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解酸化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810h,进水COD浓度为4801457mg/L时,出水COD浓度稳定,COD去除率随着容积负荷的增大而提高,水解酸化有一定的耐冲击负荷能力,适宜的COD容积负荷为2.91kg/(m3·d)左右。在此运行条件下,水解酸化对COD去除率较高,可达到50%左右。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屠宰废水,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1416h,溶解氧值为3.45mg/L左右,有机物容积负荷在0.921.36kgCOD/(m3·d)之间。生物接触氧化对COD和NH4+-N去除率达到90%以上。SBR工艺处理屠宰废水,最佳污泥浓度为40005000mg/L,每个周期曝气时间以78h为宜,最佳污泥负荷为1.98kgCOD/(kgMLSS·d)左右。SBR对COD和NH4+-N去除率达到90%以上。对比研究了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和SBR工艺在最佳参数下对屠宰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SBR工艺对COD和NH4+-N的去除率略高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水解酸化—SBR工艺对COD的处理效果要好于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水解酸化—好氧组合工艺对屠宰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系统稳定性好,对水质变化具有很强的缓冲能力。

二、屠宰废水变性及絮凝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屠宰废水变性及絮凝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多级接触氧化工艺除碳脱氮机制及其在涂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检索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汽车涂装废水的来源及特征
        1.2.1 涂装废水来源
        1.2.2 涂装废水特征
    1.3 汽车涂装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
        1.3.1 汽车涂装废水物化法处理
        1.3.2 汽车涂装废水物化-生化法处理
    1.4 生物接触氧化法现状及进展
        1.4.1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发展
        1.4.2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工作原理
        1.4.3 生物接触氧化法特点
        1.4.4 生物接触氧化法发展方向
    1.5 多级接触氧化法研究现状及进展
        1.5.1 多级接触氧化法工作原理及特点
        1.5.2 多级接触氧化法的应用
    1.6 高通量技术应用情况
    1.7 课题的提出
    1.8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装置系统
    2.2 实验材料
        2.2.1 接种污泥
        2.2.2 实验用水
    2.3 分析项目及方法
        2.3.1 常规水质指标分析及方法
        2.3.2 微生物群落分析方法
第3章 多级接触氧化系统除碳脱氮机制及实验研究
    3.1 模拟工业废水处理过程除碳脱氮机制研究
        3.1.1 实验启动及驯化过程
        3.1.2 启动过程生化系统除碳脱氮规律分析
        3.1.3 运行过程生化系统除碳脱氮规律分析
    3.2 汽车涂装废水处理实验分析及机制研究
        3.2.1 实验启动及驯化过程
        3.2.2 多级接触氧化系统的除碳脱氮效果及稳定性分析
        3.2.3 可生化性改善分析及机制研究
        3.2.4 污泥减量化分析及机制研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工艺优化及动力学模型
    4.1 溶解氧浓度对多级接触氧化系统的影响研究
        4.1.1 有机物去除效能
        4.1.2 生物脱氮效能
        4.1.3 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溶解氧浓度
    4.2 温度对多级接触氧化系统的影响研究
    4.3 进水有机负荷对多级接触氧化系统的影响研究
    4.4 多级接触氧化系统有机物降解的动力学模型
        4.4.1 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4.4.2 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求解及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工程应用研究
    5.1 工程背景
        5.1.1 企业概况
        5.1.2 企业涂装废水特征
        5.1.3 涂装废水处理的物化工艺
        5.1.4 工艺处理存在的问题
    5.2 涂装废水处理工艺的工程改造
        5.2.1 工艺流程的确定
        5.2.2 工艺设备的安装
        5.2.3 工艺流程处理单元
        5.2.4 主要辅助设备及仪表
        5.2.5 电控系统
    5.3 工艺调试过程研究
        5.3.1 接种挂膜
        5.3.2 负荷启动
        5.3.3 运行效果分析
        5.3.4 改进措施分析
    5.4 项目效益及评价
        5.4.1 日运行成本
        5.4.2 工程效益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处理涂装废水的微生物特性研究
    6.1 高通量测序分析
    6.2 菌群丰度和多样性分析
        6.2.1 不同时期和不同位置的物种丰富度比较分析
        6.2.2 不同时期和不同位置的的物种多样性比较分析
        6.2.3 不同时期和不同位置的微生物测序结果评价
    6.3 微生物群落相似性分析
        6.3.1 Venn图分析
        6.3.2 PCA分析
        6.3.3 Heatmap图分析
    6.4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组成分析
        6.4.1 调试阶段与对照组的比较分析
        6.4.2 稳定运行阶段与对照组的比较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作者简历

(2)虫生真菌蝉花产絮凝剂机理及对洗煤废水的生态处理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前言
    1 絮凝剂的分类
        1.1 无机絮凝剂
        1.2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1.2.1 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1.2.2 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2 微生物絮凝剂
        2.1 微生物絮凝剂的优点及分类
        2.1.1 微生物絮凝剂的优点
        2.1.2 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类
        2.2 微生物絮凝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微生物絮凝剂的国外研究进展
        2.2.2 微生物絮凝剂的国内研究进展
        2.3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
        2.3.1 吸附架桥理论
        2.3.2 网捕或卷扫作用
        2.3.3 电中和理论
        2.3.4 化学反应
        2.3.5 粘质假说
        2.3.6 病毒假说
        2.3.7 菌体外纤维素纤丝学说
        2.3.8 聚 β-羟基丁酸(PHB)酯合学说
        2.3.9 类凝集素假说
        2.4 微生物絮凝剂的获得及絮凝特性的影响因素
        2.4.1 微生物絮凝剂的获得
        2.4.2 絮凝特性的影响因素
        2.5 微生物絮凝剂的培养
        2.6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
        2.7 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趋势
        2.8 洗煤废水
        2.9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蝉花高产絮凝剂菌株的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1.1 蝉花菌株
        2.1.1.2 培养基
        2.1.1.3 主要试剂
        2.1.1.4 主要设备
        2.1.1.5 高岭土悬浊液
        2.1.2 方法
        2.1.2.1 蝉花菌株的活化
        2.1.2.2 蝉花菌株产絮凝剂的培养
        2.1.2.3 蝉花菌株絮凝率的测定
        2.1.2.4 分子生物学方法
        2.1.2.5 生物信息学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蝉花高产絮凝剂菌株的筛选
        2.2.2 蝉花菌株的絮凝效率与其地理背景的关系
        2.2.3 蝉花菌株的絮凝效率与其遗传背景背景的关系
        2.2.3.1 基于ITS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2.2.3.2 基于EF1a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2.2.3.3 基于 β-tublin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2.2.3.4 基于ITS、EF1a、β-tublin构建的多基因系统发育树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蝉花絮凝剂絮凝机理初探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1.1 菌株
        3.1.1.2 培养基
        3.1.1.3 主要试剂
        3.1.1.4 主要仪器
        3.1.2 方法
        3.1.2.1 蝉花菌株GZUIFR-6722 的孢子悬液配制
        3.1.2.2 蝉花菌株GZUIFR-6722 的生长特性测定
        3.1.2.3 蝉花菌株GZUIFR-6722 絮凝活性物质的分布测定
        3.1.2.4 蝉花菌株GZUIFR-6722 絮凝剂的分离纯化
        3.1.2.5 蝉花絮凝剂定性检测
        3.1.2.6 蝉花絮凝剂定量检测
        3.1.2.7 蝉花絮凝剂的投加量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3.1.2.8 不同阳离子类型及阳离子的浓度对蝉花絮凝剂活性的影响
        3.1.2.9 颠倒次数及静置时间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3.1.2.10 高岭土悬液温度及pH对蝉花絮凝剂活性的影响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蝉花菌株GZUIFR-6722 的生长特性
        3.2.1.1 蝉花菌株GZUIFR-6722 培养过程中的生物量与产絮凝剂相关性
        3.2.1.2 菌株GZUIFR-6722 培养过程中发酵液pH的变化
        3.2.2 蝉花菌株GZUIFR-6722 絮凝活性物的分布
        3.2.3 蝉花絮凝剂的定性检测
        3.2.3.1 糖和蛋白质的定性检测
        3.2.3.2 核酸的定性检测
        3.2.4 蝉花絮凝剂的定量测定
        3.2.4.1 总糖含量的测定
        3.2.4.2 中性糖和糖醛酸含量的测定
        3.2.4.3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3.2.5 蝉花絮凝剂的絮凝特性
        3.2.5.1 蝉花絮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3.2.5.2 不同阳离子及阳离子的浓度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3.2.5.3 颠倒次数及静置时间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3.2.5.4 高岭土悬液温度及pH对蝉花絮凝剂活性的影响
        3.2.6 絮凝特性正交试验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蝉花菌株GZUIFR-6722 产絮凝剂培养基及其培养条件的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1.1 菌株
        4.1.1.2 培养基
        4.1.1.3 主要试剂
        4.1.1.4 主要设备
        4.1.2 方法
        4.1.2.1 孢子悬液的制作
        4.1.2.2 单因子实验
        4.1.2.3 培养条件优化实验
        4.1.2.4 正交试验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碳源与氮源的筛选
        4.2.1.1 碳源
        4.2.1.2 氮源
        4.2.2 培养条件的的筛选
        4.2.2.1 温度
        4.2.2.2 转速
        4.2.2.3 培养基初始pH
        4.2.2.4 培养基的装瓶量
        4.2.2.5 孢子接种量
        4.2.3 正交试验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蝉花絮凝剂的洗煤废水处理应用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1.1 废水
        5.1.1.2 絮凝剂
        5.1.2 方法
        5.1.2.1 洗煤废水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5.1.2.2 蝉花絮凝剂处理洗煤废水效果的确定
        5.1.2.3 蝉花絮凝剂投加量对处理洗煤废水效果的影响
        5.1.2.4 氯化钙浓度对蝉花絮凝剂处理洗煤废水效果的影响
        5.1.2.5 颠倒次数对蝉花絮凝剂处理洗煤废水效果的影响
        5.1.2.6 静置时间对蝉花絮凝剂处理洗煤废水效果的影响
        5.1.2.7 蝉花絮凝剂与PAM的絮凝效果比较
    5.2 结果与讨论
        5.2.1 蝉花絮凝剂处理洗煤废水
        5.2.1.1 蝉花絮凝剂投加量对处理洗煤废水效果的影响
        5.2.1.2 氯化钙浓度对蝉花絮凝剂处理洗煤废水效果的影响
        5.2.1.3 颠倒次数对蝉花絮凝剂处理洗煤废水效果的影响
        5.2.1.4 静置时间对蝉花絮凝剂处理洗煤废水效果的影响
        5.2.1.5 蝉花絮凝剂与PAM的絮凝效果比较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展望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3)磁化技术改善SBR工艺污水处理效果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城市污水处理发展状况
    1.2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分类及方法
        1.2.1 处理生活污水的基本方法
        1.2.2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及其变型
        1.2.3 微生物磁性效应
    1.3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装置
    2.2 试验方法
        2.2.1 检测指标
        2.2.2 污泥性能指标的测定
    2.3 试验所用药品
    2.4 试验材料
    2.5 磁粉参数
第3章 SBR反应器启动阶段
    3.1 试验运行方式
    3.2 试验启动与污泥驯化
第4章 不同影响因素对普通污泥和磁性污泥的影响
    4.1 磁粉投加量大小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4.1.1 试验设计
        4.1.2 磁粉投加量大小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4.1.3 磁粉投加量大小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4.1.4 磁粉投加量大小对总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4.1.5 磁粉投加量大小对总磷去除效果的影响
        4.1.6 磁粉投加量大小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影响的试验小结
    4.2 温度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4.2.1 试验设计
        4.2.2 温度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4.2.3 温度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4.2.4 温度对总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4.2.5 温度对总磷去除效果的影响
        4.2.6 温度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影响的试验小结
    4.3 曝气时间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4.3.1 试验设计
        4.3.2 曝气时间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4.3.3 曝气时间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4.3.4 总氮、硝态氮随曝气时间的变化
        4.3.5 曝气时间对总磷去除效果的影响
        4.3.6 曝气时间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影响的试验小结
    4.4 磁场大小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4.4.1 试验设计
        4.4.2 磁场大小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4.4.3 磁场大小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4.4.4 磁场大小对总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4.4.5 磁场大小对总磷去除效果的影响
        4.4.6 磁场大小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影响的试验小结
    4.5 磁化污泥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
        4.5.1 磁粉投加量大小对去除生活污水COD的影响
        4.5.2 磁粉投加量大小对去除生活污水氨氮的影响
        4.5.3 磁粉投加量大小对去除生活污水总氮的影响
        4.5.4 磁粉投加量大小对去除生活污水总磷的影响
        4.5.5 磁粉投加量大小对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小结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普通污泥和磁性污泥的沉降速率探讨
    5.1 沉淀类型及理论
        5.1.1 沉淀类型
        5.1.2 沉淀理论
    5.2 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指标
        5.2.1 污泥沉降比
        5.2.2 污泥容积指数
        5.2.3 污泥的沉降过程
    5.3 普通污泥与磁性污泥的沉降过程对比
    5.4 普通污泥与磁化污泥的扫描电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4)一种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背景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种类
    1.4 微生物絮凝剂的种类及结构特性
    1.5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
    1.6 微生物絮凝剂的培养条件
        1.6.1 影响微生物絮凝剂产生的因素研究
        1.6.2 影响微生物絮凝剂絮凝能力的因素研究
    1.7 微生物絮凝剂在实际中的应用
    1.8 本试验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8.1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2.1 菌种来源
    2.2 实验方法
        2.2.1 采样及预处理
        2.2.2 富集培养
        2.2.3 纯种单菌落的筛选
        2.2.4 絮凝率的测定
        2.2.5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初筛
        2.2.6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复筛
        2.2.7 目的菌株的鉴定
    2.3 实验材料
        2.3.1 实验仪器和设备
        2.3.2 实验药品
        2.3.3 培养基的配方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纯种单菌落的筛选结果
        2.4.2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初筛结果
        2.4.3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复筛结果
        2.4.4 目的菌株的鉴定结果
    2.5 小结
第三章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培养条件优化
    3.1 实验方法
        3.1.1 种子培养液的制备
        3.1.2 培养基种类对产絮凝剂的影响
        3.1.3 碳源对产絮凝剂的影响
        3.1.4 氮源对产絮凝剂的影响
        3.1.5 培养基初始pH对产絮凝剂的影响
        3.1.6 摇床转速对产絮凝剂的影响
        3.1.7 水浴温度对产絮凝剂的影响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3.2.2 实验药品
        3.2.3 培养基的配方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培养基种类对产絮凝剂的影响结果
        3.3.2 碳源对产絮凝剂的影响结果
        3.3.3 氮源对产絮凝剂的影响结果
        3.3.4 培养基初始pH值对产絮凝剂的影响结果
        3.3.5 摇床转速对产絮凝剂的影响
        3.3.6 水浴温度对产絮凝剂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对高岭土悬浮液絮凝性能及应用研究
    4.1 实验方法
        4.1.1 絮凝活性分布的测定方法
        4.1.2 微生物絮凝剂样品的制备
        4.1.3 絮凝剂投加量范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1.4 CaCl_2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1.5 高岭土悬浮液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1.6 金属离子种类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1.7 微生物絮凝剂热稳定性的研究
        4.1.8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研究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4.2.2 实验药品
        4.2.3 培养基的配方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絮凝活性的分布结果
        4.3.2 微生物絮凝剂样品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
        4.3.3 CaCl_2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
        4.3.4 高岭土悬浮液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
        4.3.5 不同金属离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
        4.3.6 微生物絮凝剂热稳定性的研究结果
        4.3.7 微生物絮凝剂应用研究结果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5)壁芽孢杆菌产微生物絮凝剂处理屠宰废水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絮凝剂概述
        0.1.1 无机絮凝剂
        0.1.2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0.1.3 微生物絮凝剂概述
第1章 生物絮凝剂研究现状及研究目的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国外研究状况
        1.1.2 国内研究现状
    1.2 絮凝机理研究
    1.3 生物絮凝剂处理多种废水
        1.3.1 畜牧业废水
        1.3.2 染料废水
        1.3.3 城市污水
        1.3.4 屠宰废水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一种具有高产絮能力菌种的鉴定
    2.1 试验材料
        2.1.1 菌种来源
        2.1.2 染色剂
        2.1.3 培养基
    2.2 试验方法
        2.2.1 染色试验
        2.2.2 生理生化试验
        2.2.3 16SrDNA测序试验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染色结果
        2.3.2 生理生化结果
        2.3.3 16SrDNA检测
        2.3.4 鉴定结果
    2.4 小结
第3章 壁芽孢杆菌产絮凝剂活性成分分析
    3.1 试验材料
        3.1.1 试剂
        3.1.2 发酵培养基
        3.1.3 微生物絮凝剂
    3.2 试验方法
        3.2.1 壁芽孢杆菌产微生物絮凝剂活性分布的测定
        3.2.2 呈色反应
        3.2.3 微生物絮凝剂红外扫描
        3.2.4 壁芽孢杆菌产微生物絮凝剂紫外扫描
        3.2.5 提纯与干重测定
        3.2.6 总糖含量的测定
        3.2.7 絮凝剂稳定性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壁芽孢杆菌产微生物絮凝剂活性分布测定结果
        3.3.2 呈色反应结果
        3.3.3 壁芽孢杆菌产微生物絮凝剂红外扫描光谱
        3.3.4 壁芽孢杆菌产微生物絮凝剂紫外扫描光谱
        3.3.5 提纯与干重测定结果
        3.3.6 总糖含量测定结果
        3.3.7 微生物絮凝剂稳定性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壁芽孢杆菌产微生物絮凝剂处理屠宰废水效果研究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絮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2.2 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2.3 1%CaCl_2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2.4 正交试验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絮凝剂最佳投加量
        4.3.2 最佳pH值的确定
        4.3.3 1%CaCl_2最佳投加量
        4.3.4 最佳絮凝条件的确定
        4.3.5 最优条件下对屠宰废水处理效果
    4.4 混凝效果研究
    4.5 结果与分析
        4.5.1 不同流速下絮凝剂进药速率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
        4.5.2 不同流速下1%CaCl_2进药速率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
    4.6 小结与建议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6)两级兼氧+好氧处理技术在屠宰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屠宰废水特点及其危害
        1.1.1 屠宰废水的来源
        1.1.2 屠宰废水的特点
        1.1.3 屠宰废水的危害
        1.1.4 屠宰废水处理难点
    1.2 国外屠宰废水处理技术
        1.2.1 生物流化床法
        1.2.2 浮选法—生物法
        1.2.3 厌氧滤池
    1.3 国内屠宰废水处理现状
        1.3.1 化学法
        1.3.2 生物处理法
        1.3.3 组合工艺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课题的来源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屠宰废水处理工艺确定
    2.1 屠宰废水的水质水量
    2.2 化学指标测定实验
    2.3 废水处理工艺的确定
    2.4 废水处理工艺说明
    2.5 各构筑物的设计参数
第3章 工程运行实验调试
    3.1 工程调试
        3.1.1 单机调试
        3.1.2 单元调试
        3.1.3 分段调试
        3.1.4 全线调试
    3.2 生物单元调试
        3.2.1 好氧单元调试
        3.2.2 厌氧单元调试
    3.3 物化单元调试
第4章 工程调试数据分析
    4.1 生物处理系统处理效果分析
    4.2 处理工艺对SS的去除效果分析
    4.3 运行费用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8)屠宰废水处理工艺过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屠宰废水的来源及特性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化学法
        1.3.2 物理法
        1.3.3 生物法
        1.3.4 组合工艺
    1.4 污泥处理的研究
        1.4.1 研究背景
        1.4.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药剂和实验工艺装置
    2.1 实验药剂
    2.2 实验工艺反应设备
        2.2.1 共凝聚混凝气浮反应器
        2.2.2 SBR 反应器
        2.2.3 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
        2.2.4 SBBR 反应器
        2.2.5 污泥处理设备
第三章 共凝聚混凝气浮工艺处理屠宰废水的研究
    3.1 气泡释气量和直径的测定
        3.1.1 释气量的测定
        3.1.2 气泡直径的测定
        3.1.3 溶气效率
    3.2 实验结果分析
        3.2.1 释气量的测定
        3.2.2 气液混合最佳压力确定
    3.3 混凝实验确定最佳投药量
        3.3.1 混凝剂的选择
        3.3.2 最佳投加量的确定
        3.3.3 回流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3.3.4 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废水的处理情况
        3.3.5 抗冲击性能测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BR 工艺处理屠宰废水的研究
    4.1 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
    4.2 最佳排水方式的确定
    4.3 曝气时间对SBR 处理效果的影响
        4.3.1 曝气时间与COD 的变化情况
        4.3.2 曝气时间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4.4 曝气量对SBR 处理效果的影响
        4.4.1 曝气量对COD 去除的影响
        4.4.2 曝气量对氨氮去除的影响
    4.5 污泥浓度(MLSS)对反应效果的影响
    4.6 初始PH 值对反应效果的影响
    4.7 最优沉淀时间的确定及污泥沉降性能的控制
    4.8 SBR 系统稳定性分析
    4.9 高负荷冲击下SBR 系统运行情况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屠宰废水的研究
    5.1 填料的选择
    5.2 反应器挂膜启动阶段实验
    5.3 不同进水浓度实验
    5.4 曝气量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5.5 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处理结果的影响
    5.6 稳定性能测试
    5.7 抗冲击性能试验
    本章小结
第六章 SBBR 工艺处理屠宰废水的研究
    6.1 反应器启动阶段实验
    6.2 最佳排水方式的确定
    6.3 最佳曝气时间的确定
        6.3.1 曝气时间与COD 的变化情况
        6.3.2 曝气时间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6.4 曝气量对SBBR 处理效果的影响
        6.4.1 曝气量对COD 去除的影响
        6.4.2 曝气量对氨氮去除的影响
    6.5 污泥浓度(MLSS)对反应效果的影响
    6.6 初始PH 值对反应效果的影响
    6.7 最优沉淀段时间的确定
    6.8 SBBR 系统稳定性分析
    6.9 高负荷冲击下SBBR 系统运行情况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污泥处理
    本章小节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美国佛州磷矿重选废水絮凝脱水及底泥输送流变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矿山废水污染现状
    1.2 选矿废水的来源、特点
    1.3 选矿废水的基本处理方法
        1.3.1 物理处理法
        1.3.2 化学处理法
        1.3.3 物理化学处理法
        1.3.4 生物化学处理法
    1.4 选矿废水的研究现状
    1.5 磷矿废水的来源、成分与危害
        1.5.1 磷矿废水的来源
        1.5.2 磷矿废水的成分
        1.5.3 磷矿废水的危害
        1.5.4 磷矿重选废水的特点及危害
    1.6 磷矿选矿废水处理研究现状
        1.6.1 磷矿浮选废水处理研究现状
        1.6.2 磷矿重选废水处理研究现状
        1.6.3 小结
    1.7 课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7.1 课题的提出及目的、意义
        1.7.2 研究内容及创新性
    1.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实验研究与分析方法
    2.1 研究样品的来源与特性
        2.1.1 研究样品的来源
        2.1.2 废水中悬浮固体的特点
    2.2 实验流程及分析方法
        2.2.1 絮凝剂的筛选流程与分析方法
        2.2.2 分次加药试验方法
        2.2.3 加尾砂的试验方法
        2.2.4 加金属阳离子的试验方法
    2.3 电絮凝试验方法
    2.4 物化絮凝与电絮凝相结合的试验方法
    2.5 底泥流变性试验方法
        2.5.1 Cannon CT-100型转筒粘度计的测定方法
        2.5.2 slump测定法
    2.6 Zeta电位的测定实验
    2.7 试验药剂及设备
第三章 佛罗里达磷矿重选废水的物化絮凝试验研究
    3.1 絮凝剂的筛选
        3.1.1 沉降速度、上清液浊度、底泥含固率与絮凝剂用量的关系
        3.1.2 絮凝剂用量与浓度的关系
    3.2 pH值对絮凝的影响研究
    3.3 加尾砂对絮凝的影响研究
    3.4 分次加药对絮凝的影响研究
    3.5 阴、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对比试验研究
    3.6 金属阳离子对絮凝的影响研究
        3.6.1 金属氯化物对絮凝的影响研究
        3.6.2 金属氢氧化物对絮凝的影响研究
    3.7 物化絮凝工艺的优化研究
        3.7.1 阳离子的优化选择
        3.7.2 絮凝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佛罗里达磷矿重选废水的电絮凝试验研究
    4.1 废水在各种电场条件下的电絮凝试验研究
        4.1.1 电絮凝的基本原理
        4.1.2 铝电极左右配置、正弦波型电流、脉冲电絮凝研究
        4.1.3 各种电极配置和输出电流波形为方形波时的电絮凝效果比较
    4.2 脉冲电絮凝与阴离子型有机絮凝剂相结合的试验研究
    4.3 本章结论
第五章 絮凝产物流变性试验研究
    5.1 流变性的基本概念
    5.2 底泥处置与流变性的关系
        5.2.1 拟用污泥浓缩设备
        5.2.2 拟采取的污泥处置方式
        5.2.3 底泥流变性与其处置系统的关系
    5.3 絮凝底泥的流变性试验研究
        5.3.1 底泥的流体类型研究
        5.3.2 底泥含固率对切应力的影响研究
        5.3.3 温度对切应力的影响研究
        5.3.4 底泥的触变性研究
        5.3.5 底泥粘土颗粒的表面电位测定
        5.3.6 pH对切应力的影响研究
        5.3.7 底泥流变性的改良试验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絮凝机理研究
    6.1 磷矿重选废水悬浮颗粒的胶体与表面化学特性
        6.1.1 矿物颗粒的胶体特性
        6.1.2 胶体颗粒的表面化学特性
        6.1.3 胶体颗粒的稳定性
    6.2 Ca~(2+)、Al~(3+)在粘土矿物颗粒/溶液界面的吸附特性
        6.2.1 Ca~(2+)、Al~(3+)的水合金属离子溶液的logC-pH图
        6.2.2 Ca~(2+)、Al~(3+)氢氧化物沉淀的生成及其在粘土矿物颗粒/溶液界面的吸附
    6.3 高分子絮凝剂在粘土矿物颗粒/溶液界面的吸附特性
        6.3.1 高分子絮凝剂在粘土矿物颗粒/溶液界面的吸附作用能
        6.3.2 高分子絮凝剂长链的主要构型及其在粘土矿物颗粒/溶液界面的吸附方式
    6.4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对磷酸盐矿重选废水絮凝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6.4.1 pH对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絮凝效果的影响分析
        6.4.2 絮凝剂的剂量和浓度对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絮凝效果的影响分析
    6.5 K~+、Ca~(2+)和Al~(3+)与有机絮凝剂联合作用的机理研究
        6.5.1 KCl、CaCl_2和AlCl_3与阴离子型有机絮凝剂的协同作用机理研究
        6.5.2 KOH、Ca(OH)_2和Al(OH)_3与阴离子型有机絮凝剂的协同作用
    6.6 电絮凝的机理分析
        6.6.1 单独进行电絮凝的机理分析
        6.6.2 电絮凝对阴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抑制机理分析
    6.7 絮凝过程动力学研究
        6.7.1 絮凝动力学过程
        6.7.2 颗粒接触碰撞的方式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佛罗里达磷矿重选废水的工业应用试验研究与分析
    7.1 半工业化试验研究
        7.1.1 半工业化试验流程及基本技术参数
        7.1.2 半工业化试验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7.2 工业化应用及技术、经济分析
        7.2.1 工业化处理的工艺流程设计
        7.2.2 工业化处理工程的主要设备
        7.2.3 工业化处理工程的投资估算
        7.2.4 工业化处理工程的运行成本估算
    7.3 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和特色之处
    8.3 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就读博士期间的主要业绩

(10)水解酸化—好氧工艺处理屠宰废水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肉类屠宰加工业的发展
        1.1.2 屠宰废水危害
        1.1.3 屠宰废水来源
        1.1.4 屠宰废水特征
        1.1.5 屠宰废水处理技术国内外现状
    1.2 水解酸化的机理和特点
        1.2.1 水解酸化的机理
        1.2.2 水解酸化工艺特点
    1.3 生物接触氧化的机理和特点
        1.3.1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机理
        1.3.2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特点
    1.4 SBR的机理和特点
        1.4.1 SBR工艺的机理
        1.4.2 SBR工艺特点
    1.5 水解酸化—好氧工艺特点
    1.6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来源
    1.7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装置设计及试验方法
    2.1 工艺流程与试验装置
        2.1.1 工艺流程
        2.1.2 试验装置
        2.1.3 试验填料
    2.2 试验水样
    2.3 主要仪器设备及分析指标
        2.3.1 仪器设备
        2.3.2 主要分析项目及分析方法
    2.4 试验启动
        2.4.1 污泥接种
        2.4.2 水解酸化反应器启动
        2.4.3 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启动
        2.4.4 SBR反应器启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解酸化处理屠宰废水
    3.1 水解酸化水力停留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3.2 进水COD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
    3.3 容积负荷对水解酸化效果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物接触氧化和SBR处理屠宰废水
    4.1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屠宰废水
        4.1.1 水力停留时间对COD、NH_4~+-N去除效果的影响
        4.1.2 溶解氧对COD、NH_4~+-N去除率的影响
        4.1.3 容积负荷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4.2 SBR工艺处理屠宰废水
        4.2.1 曝气时间对出水COD浓度变化的影响
        4.2.2 曝气时间对COD、NH_4~+-N去除率的影响
        4.2.3 曝气时间对SV、SVI的影响
        4.2.4 污泥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4.2.5 污泥负荷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4.3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和SBR工艺的比较
        4.3.1 COD处理效果的比较
        4.3.2 NH_4~+-N处里效果的比较
        4.3.3 运行管理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解酸化—好氧工艺处理屠宰废水
    5.1 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屠宰废水
        5.1.1 水解酸化水力停留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5.1.2 水解酸化—SBR工艺和SBR工艺比较
    5.2 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屠宰废水
        5.2.1 水解酸化水力停留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5.2.2 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和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比较
    5.3 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与水解酸化—SBR的比较
        5.3.1 COD处理效果的比较
        5.3.2 经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屠宰废水变性及絮凝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多级接触氧化工艺除碳脱氮机制及其在涂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朱玉芳. 东北大学, 2018
  • [2]虫生真菌蝉花产絮凝剂机理及对洗煤废水的生态处理应用[D]. 李娟. 贵州大学, 2017(04)
  • [3]磁化技术改善SBR工艺污水处理效果的试验研究[D]. 蓝丽娜. 桂林理工大学, 2017(06)
  • [4]一种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应用[D]. 韩宴秀. 广西大学, 2014(02)
  • [5]壁芽孢杆菌产微生物絮凝剂处理屠宰废水应用研究[D]. 付豪. 辽宁大学, 2014(04)
  • [6]两级兼氧+好氧处理技术在屠宰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谢小兵. 南昌大学, 2013(07)
  • [7]高效微生物絮凝剂D6对屠宰废水的应用研究[J]. 付保荣,刘冬,乔永民,陈实,徐成斌,马溪平,惠秀娟. 生态科学, 2010(04)
  • [8]屠宰废水处理工艺过程的研究[D]. 王晓伟. 大连交通大学, 2009(04)
  • [9]美国佛州磷矿重选废水絮凝脱水及底泥输送流变特性研究[D]. 杨丽芳.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9)
  • [10]水解酸化—好氧工艺处理屠宰废水的试验研究[D]. 韩春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02)

标签:;  ;  ;  ;  ;  

屠宰废水变性絮凝处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