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古流域对外文化交流

珠江古流域对外文化交流

一、古代珠江流域对外文化交流(论文文献综述)

施昂[1](2021)在《晚唐五代词的文学地理学研究》文中提出晚唐五代藩镇割据、政局动荡、兵戈不断。在此时代背景下,文人四处游走、被迫迁移,其思想与创作免不了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同时,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本表达体裁,在晚唐五代时期逐渐兴盛。对词学的地理与地域研究的学术史的梳理中可以看到,涉及晚唐五代阶段的研究较少,且鲜少有对此时期的各文学要素的地理分布作系统探讨。因此对晚唐五代词地理分布的梳理很有必要。本文将在“文学地理学”理论的引导下,尝试对晚唐五代词作地理分布现象的梳理。词人籍贯地与活动地的分布及其所受区域文化,能呈现其时词学版图的静态特征与动态流变,从而在空间上勾联南北,在词史的发展上纵向贯通。全文分为四章。绪论部分首先回顾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及其理论建构,梳理词学研究中有关地理与地域的研究。其次,阐明晚唐五代词的地理分布与区域文化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最后,介绍全文的研究思路、篇章结构与方法。第一章晚唐五代词人的分布。首先,对晚唐五代词人词作的基本情况包括词人名、分属时期、籍贯地、籍贯地的今属地、词人生卒年、所用词调数、所作词作数、词人的徙任地及有关基本情况的备注如所仕政权等进行梳理。其次,分别对其中分属于晚唐和五代的词人的籍贯作地理分布的列表统计。接着,根据词人仕途流徙析出文人流向表,得出其时的词学版图具有扩散性、南方化及都市向心力的特点,从动态上展现晚唐五代词史的发展。并据此,生成其时的五个文学区系六个区域文学中心。第二章晚唐五代词内容的区域分异。分别对隶属于六个区域文学中心即长安—洛阳—开封、敦煌、成都、长沙一江陵、江都一金陵一杭州、长乐一泉州一兴王府的词人的词作内容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在对文本内容的考察中发现同一区域文学中心中本土或移民词人对于都市等外部环境的感知不同,反映在文本上就呈现出了不同的画面,这一现象在西蜀词人中颇为瞩目。从整体上而言,晚唐五代词在内容上涉及到的地理因素除自然地理外,以地区发展为多。第三章晚唐五代词的区域比较。从地理风貌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与水文水系、气候特征及以矿产与动植物资源为代表的自然资源等,地区发展如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教育培养与人才选拔、军事制度与城市建设等以及文学文化渊源的传承等方面对晚唐五代词的区域分异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发现,地理风貌对词人审美情趣与文学选择有熏染与促成作用;地区发展对词的创作有推动和鼓励作用;文学文化渊源上除了佛、道等思想外,中原大唐气象崇文尚武的余韵、蜀中尚“靡丽”的文学传统、荆楚之地“骚怨”传统的回归与超越、六朝以来江南诗性文化的形成与成熟、闽粤岭南流贬文人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各地呈现出了不同的传承风貌。第四章晚唐五代词的地理意象。由于词人之间存在着交流互动、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接受的历来文化传统的同一性使得词人创作的文本内容呈现出趋同。这种相似与趋同性在地理意象的运用与表达上可以显见。于是将晚唐五代词的地理意象粗分为区域意象和地景意象,试图对这些地理意象的意蕴以及差异进行阐释。区域意象包括边地意象、江南意象与荆楚意象;地景意象包括两大都市意象群即长安—洛阳都市意象群、吴越都市意象群,以及巫山意象。

张馨亓[2](2020)在《西江沿岸城池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江,古称都江,是岭南地区珠江水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上游的南盘江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马雄山,流至梧州会桂江后始称西江,至三水市思贤滘与北江相沟通后进入珠江三角洲河网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西江水道在历史上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土为城,掘土为池”,简称城池。其中“城”指城墙,“池”指护城河。城池具有军事防御功能,具有标志政治层级和政治信任程度的作用,同时也是古代各级聚落体系中层级较高的部分。简言之,城池是中国古代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和特征。本此西江沿岸城池系统的研究是针对目前认为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是由城包围市”、“城墙界定一座城市的范围”等关于城池和城市起源相关概念含糊不清的争议展开的。通过明确西江沿岸地区的城池设置在不同时期呈现的选址特征、城池与周边构成情况,得出不同时期形成的城池系统特征。进而明确和加深对城市起源的理解和文化认同。本文以西江沿岸地区的城池为例,探讨各个时期的城池系统特征。首先厘清西江沿岸区域的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并对该地区的背景概况如地形地貌、水文水系、土壤、气候、以及文化背景做初步探讨。然后,划分秦汉、宋元、明清三个时期展开论述。通过厘清各个时期下西江沿岸城池分布和行政区划情况,再结合耕地和三角洲变化、物产情况、墟市设施和仓储设施数量及分布情况、津埠码头数量、影响城池设置的重要历史事件等因素和各个时期西江沿岸城池设置、选址特征、周边构成等条件,探讨每个城池设置的关键性目标倾向。最终形成一条串联各个时期西江沿岸城池系统的脉络,明确该地区不同时期中城池系统呈现的特征、形式及目的。希望本研究能够有助于理解中国古代城市起源问题,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前提。

彭雄亮[3](2020)在《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城市群是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产物,也是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空间载体。“湾区”自1990年代成为学术界区域研究对象以来,经历了由区域规划实践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发展历程。因此,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国土空间整体治理的背景下,通过对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演进的实证研究,提炼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对湾区城市群未来空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本文将研究对象环珠江口湾区界定为广东省内珠江出海口两岸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五座城市,再加上佛山。以六座城市为基础,本文从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历程出发,围绕三个核心议题展开论述:一是经过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的发展,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有哪些形态特征,其相互关系发生了怎样的演变?二是推动湾区空间发展动力机制是什么,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在空间演进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三是在湾区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构建面向未来的湾区空间结构和模式?论文总共分为八个部分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前两部分为文章概述与研究进展综述。第三部分为湾区形成的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基础,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GIS和RS数据对湾区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演进特征进行了实证。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视角,对推动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动力机制、空间模式和治理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第七部分提炼创新发展趋势下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和空间结构。最后一部分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第一部分是导论。“湾区”概念经历了学术讨论、规划实践和国家战略三个发展阶段,“环珠江口湾区”规划实践阶段的重要概念,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厘清空间发展的演变和规律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部分对“城市群”、“空间模式”等论文关键概念进行界定,以此提出论文的研究目标、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对城市形态演进和空间模式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提出文本研究框架。首先,从空间认识的本源出发,梳理从空间形态到空间模式研究的演变;其次,从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研究进展来看,“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构成了我国有关空间动力研究的基本框架;最后,本文认为,空间客体包含了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本底关系,空间治理的实质是推动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与空间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此,本文建立从城市群空间本底关系到空间模式的研究框架。第三部分从环珠江口湾区自然地理、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历史人文条件两个方面梳理了湾区形成的空间基础。珠江河口湾的自然地理条件演变影响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方向,以广府文化为主体,形成了开放兼容的湾区文化。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紧凑度指数、分维指数、等扇分析等,揭示湾区城市空间扩展的总体特征、组织差异和方向演变。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总体上呈高速增长,在珠江口喇叭型地形的制约下,建设用地持续向广深、广珠两个方向高速拓展,形成A字型总体空间格局。但珠江口东西两岸扇面规模和紧凑程度上差异较大,两岸发展并不平衡。随着建设空间的拓展,水体、农田等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用地类型斑块密度变低,建设空间的“不充分”和高价值生态空间的“破碎化”同步。加上持续台风影响最大的河口湾区域大规模近岸填海造陆,珠江口生态安全面临极大压力。第五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理论框架,进一步分析湾区空间发展的动力演变。“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作用力的交织推动了城市建设空间的拓展,但不同发展阶段主体的合力差异明显。在早期发展阶段,政府力和社会力以迁就市场力的方式吸引投资,造成空间利用的低效和“不充分”;到了中后期,市场力量通过与政府形成各种伙伴关系,主导了城市与区域空间的变革,加速东西两岸发展的“不平衡”。在生态空间的管治上,由于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生态空间面临碎化和安全压力。第六部分论述在国土空间整体治理趋势下,湾区未来空间逻辑转变和治理趋势。对比纽约的洲际合作治理、旧金山湾区的网络化联合治理和东京湾区的集中型治理模式,环珠江口湾区有充足的平原腹地实现东西岸均衡治理。因此,湾区未来空间治理重点转向对建设空间的柔性引导和生态空间的韧性管治,并建立以政府主体为主导,融合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三元协商机制。第七部分探讨创新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和结构。以政府力量为主导的国家科学平台建设形成新的创新城市节点,在基础科学研究的引导下,有能力改变传统“核心-边缘”城市体系下“中心城区研发与服务——城市节点产业服务——高新园区技术转化”的单向关系,朝着以“科学创新节点基础科学研究”为原点的新型节点簇群空间模式转变。因此,本文认为,未来创新湾区将逐渐形成“两脊三湾链”的空间结构。以广州-东莞-深圳形成的创新发展主轴和以广州-中山-珠海为次轴成为政府推动空间均衡发展的的关键。另一方面,内湾地区应实行更为严格的生态空间的管治与修复,科学创新城市节点应合理控制组团规模,并通过并通过快速交通设施走廊进行连接,在空间上形成“珠链”式布局;内湾增强发展韧性,主湾强化协同机制,外湾培育增长中心,构建生态与经济交织的网络化格局。第八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指出论文主要的结论、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展望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努力方向。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了创新:(1)从环珠江口湾区空间的自然环境特征出发,分析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与城市群建设空间的本底关系和影响特征,改进了以往空间模式研究中“重城市轻生态”的局限。空间形态研究源于对城市建设空间分析与规律总结,因此有关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多用于描述单个城市的建设空间特征。考虑到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空间占总用地面积的32%以上,本文运用地理信息技术GIS和遥感技术RS,通过定量分析分析河口湾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特征,探讨湾区城市建设空间与生态空间形态的本底关系。一是建设空间的不充分与水面、农田等高生态价值的斑块破碎化同步。二是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了东西岸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东岸地质条件更为稳定,更适宜市场力的投资建设行为。三是通过近岸填海的演变和台风灾害的核密度分析,揭示湾区开发的生态安全压力。最后,基于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关系,本文提出“珠链”式空间布局模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湾区。(2)以往有关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研究对象多为政府和市场,本文尝试引入社群概念,对社会主体在湾区城市空间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分析视角是学术界较为公认的动力机制分析方法,但在以往的研究中,社会主体往往并不直接作用于城市空间建设,因此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政府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关系。本文引入社群理念,对改革开放以来湾区空间发展的分阶段进行合力模型分析,认为早期湾区在自下而上的发展过程,血缘型和地缘型社群在空间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在中期以后,则形成了路径依赖的“锚定”作用,成为湾区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之一;在创新经济发展中,则为创新和创业提供了低成本的“容错”空间。社会主体对湾区城市建设空间的影响经历了直接影响,逐渐后退到间接影响,再到半直接影响的过程。社会主体的影响力随着时代演变表明,建立在血源和地缘基础上的乡村社群随着城市空间发展被进一步强化,外来人口融入湾区并逐渐形成业缘型和友缘型社群,逐渐成为创新的源泉,日益庞大的中等收入阶层为湾区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本文对于社会主体作用的实证分析,弥补了以往湾区研究中对社会力作用机制的不足,并为未来建立政府引导下的三元协商治理机制提供理论基础。(3)在创新发展的时代趋势下,基于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的空间模式的转变趋势,提出建立以“两脊”+“三道湾链”的湾区空间结构。本文通过梳理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演变历程发现,环珠江口湾区经历了点状生长、点轴发展、双核轴带到多元网络的演变过程,在空间表征上与国内外城市群有很大共性。但通过分析空间模式背后的动力机制,本文认为,其他城市群雏形阶段的点状生长大多是由政府或市场力量推动,而在湾区,由分散化的社会主体影响下的生长“点”,并没有成长成为城镇。在长期激烈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广深双核轴带结构,孕育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政府权力空间在珠江口两岸的均衡布局,有能力在未来西岸地区发展中起到更为关键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以珠江口为中心,创新性提出构建三道“湾链”的圈层式空间结构。内湾地区打造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基础的功能区,通过“珠链”式开发,避免对珠江口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主湾则强化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能力;外湾地区着眼于区域均衡发展。

张丽春[4](2018)在《明清之际的地缘画风研究 ——以京畿和江南地区为中心》文中认为明清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朝代更迭、社会动荡的特殊历史时期,是中国史研究和中国绘画史研究关注较多、成果较为丰富的一个时段。明清之际的绘画,作为中国绘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传承与变革、本土与外来的激烈冲突,其画风存在强烈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中国近现代绘画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绘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时间和空间的文化产物,既受时代变迁的影响,又受地域环境的制约。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到明清之际,“画以地异”是其最显着的特点,地域画派繁多,分布广泛,绘画风格多样,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因此,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画风,不能忽视其地缘因素。以地缘的视野研究明清之际的画风,是将中国古代绘画置于广阔的环境背景之下,通过把握绘画的地域特征来探究画风特点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本文在地缘视野下,运用历史学、美术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相关研究方法,分析明清之际画风所处的环境背景,厘清画家的籍贯分布状况及画风的时空转变,比较北方京畿地区和南方江南地区的画风特点,挖掘画风的地缘属性,疏理地缘画风的传承脉络和空间传播轨迹,总结和归纳明清之际画风的历史地位与影响,即在把握明清之际社会历史变化的基础上,阐释该时期画风的鲜明特点和地缘属性,呈现出一个地缘视野下的明清之际绘画史。论文正文部分分为六章:第一章为“明清之际画风的背景”,从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等角度对明清之际画风的背景作基本介绍,整体把握和充分认识明清之际画风所处的背景以及对画风产生的影响。明清之际是一个大变革时期,特殊的背景为绘画提供了一种特异的文化情境和精神氛围。明清之际的绘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演变的,它所呈现出来的独特的画风特点就源自于孕育它的土壤。第二章为“明清之际画家的籍贯分布与画风的时空转变”,对明清之际全国范围内的画家籍贯分布进行统计分析,整体把握明清之际画家籍贯的地理分布格局以及各地域范围内画家的分布特点与态势。同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明清之际的画风流变和绘画中心位移进行概括阐述,疏理画风发展流变的脉络,把握绘画中心的空间位移轨迹,继而更加有利于展开本文关于地缘视野下的画风特点的探讨与研究。第三章为“具有宫廷特色的京畿地区画风”,根据上文统计的明清之际画家籍贯分布的整体特点,将明清之际画风按照地缘关系分为北南两个区域作比较分析,通过对两个区域的大文化背景、画家及其作品的分析来阐述各自区域的画风特点,总结北方以宫廷绘画为主体的京畿地区画风和南方具有人文气息的江南地区画风的差异性及相互的地缘关系。北方京畿地区的绘画产生于政治中心地带,受大一统专制制度的影响和儒家思想的长久熏陶,长期居于正统文化和主流文化地位,形成一种具有传统主义的“政治”型文化特点,维系传统主义,反对异端和变革。作为皇权所在地,绘画往往造型严谨,技法统一,工整细致,色彩艳丽,折射出统治者的政治诉求和王权的威仪天下,因而京畿地区画风在统治者审美意识形态的引领下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色彩,并在“西画东渐”和文人画繁盛的背景下呈现出较其他历史时期更加鲜明的画风特点。第四章为“具有人文气息的江南地区画风”,分别对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区的代表画派、画家及作品进行分析,解读各画派的绘画风貌和审美取向,从而概括出江南地区的整体画风特点。明清之际的江南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画派林立,画风多样。繁荣的商品经济促使该地区画风具有典型的商业化、世俗化等特征,同时又在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下,尤为明显地呈现出革新、尚奇等特点。南方江南地区距离北方政治中心相对较远,绘画在统治者较为宽松的管理模式下,多以江南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为题材进行创作,整体上表现出富有人文气息的审美风尚,这一特点与同时期北方政治色彩浓厚的京畿地区画风具有显着差别。第五章为“明清之际地缘画风的空间传播”,对明清之际地缘画风的空间传播要素进行分析,对地缘画风空间传播的典型区域作个案研究。地缘画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其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与周边地区画风进行直接和间接的交流与互动。在明清之际的特殊历史环境下,地缘画风的空间传播得益于一个地区地理环境优越、经济繁荣、文化兴盛、交通便利等客观因素。明清之际地缘画风的空间传播主要包括西洋画风在中国本土的传播以及本土内部各区域之间的传播。第六章为“明清之际地缘画风的历史地位与影响”,在前文论述基础上,归纳和总结明清之际地缘画风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历史地位及对近现代画坛产生的影响。在地缘的视野下研究明清之际的画风,有意识地突破传统研究视野,改变以往单纯以时间为主线的纵向研究方法,解析和重构绘画史研究中刻板的历史叙事,以地缘为切入点进行论述,注重空间维度,将画风放在广阔的地域环境中进行解读。把握明清之际绘画的分布特点与发展脉络,对不同区域画风进行空间比较,总结画风因地缘差异而产生的画风差异,透视地缘画风的空间传播轨迹,明确明清之际绘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与价值,力争为中国绘画史拓宽新的研究视角,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在时间和空间的共同关注下揭示明清易代背景下画风所呈现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从而进一步影射出明清之际更为广阔的时代和文化特征,拓展和深化明清之际的绘画研究,正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

刘磊[5](2017)在《广州珠江水系江心洲景观规划设计与利用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江心洲是身处江河之中、由泥沙淤泥而成、四面环水且平水期高出水面、整体形态与地质条件较为稳定的沙滩陆地。因其四面环水,又有周期性的营养物质补充,在早期社会常常被用作农业生产用地。进入现代社会后,城市用地快速扩张,在滨江区土地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的情况下,江心洲开始进入政府和开发商的视野。江心洲地理位置特殊,拥有良好的生态资源与景观资源,但也存在生态敏感、形态不稳定、周期性变化等问题。国内外已经有一些江心洲被开发利用于城市旅游、城市休闲、邮轮码头、仓储用地、水利工程建设、生态保育等方面,但仍有大部分江心洲还处于自然生长状态,在未来面临被开发、被改建。本文以广州市珠江水系54个江心洲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广州珠江水系江心洲具有丰富的景观资源,主要表现为自然风貌优良、历史遗迹众多、田园水乡氛围浓郁、工业文明显着。但江心洲现状功能较为单一,定位缺乏特色,参与到城市发展、城市建设的程度与其丰富的资源数量和资源类型不相匹配,在面对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时,其交通条件也迫切需要进一步改良。综合以上问题,本文以保护江心洲生态环境为前提条件,提出生态型江心洲、产业型江心洲和综合型江心洲三种开发利用模式。生态型江心洲以生态保护为核心任务,延伸出生态保育、生态旅游和生态休闲三种利用策略。产业型江心洲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产业进步为主要任务,延伸出港口基地和产业园区两种利用策略。综合型江心洲开发程度高、功能集中,但对生态环境干扰较大,因此本文建议广州市不再开发新的综合型江心洲,仅对现有的几处江心洲进行优化提升和拓展开发。在制定合理的利用策略后,本文对江心洲景观规划设计的重点要素进行了研究。江心洲的景观规划设计首先需完善交通系统,其中包括增加对外交通设施、组织内部路网及完善公共交通体系三个层次。其次要为江心洲营造稳定的地形条件,通过弹性的景观设计手法,在顺应河流规律的同时保证江心洲地形的稳定和人群活动的安全。最后需打造鲜明的洲岛特色,从适应自然环境、延续历史文脉、反映地域文化三个方面着手,并为制定准确合理的功能定位,以最大程度发挥江心洲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

周大鸣[6](2017)在《珠江流域的族群与文化——宏观视野下的人类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横跨我国西南、华南地区的珠江水系,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省区,流域内主要有壮、苗、瑶、侗、布依、傣、仫佬、毛南、彝、水、仡佬、回等世居少数民族群体以及广府、客家、福佬(潮汕)、"!民"等汉族民系,族群构成复杂,地域文化丰富多样。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珠江流域各世居民族群体因应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并呈现出与山水相依、兼容并包的区域文化特点。长久以来,由于远离中原王朝的政治中心,珠江流域时常被视为蛮荒之地,当地族群生活在所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边缘地带,而其区域文化则以文明碎片的方式出现在主流话语群体的想象当中。1980年代以后,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频繁流动以及文化交流的不断增进,珠江流域各族群的社会生活渐趋"一体化"。在此过程中,尽管文化多样性存在的格局依然得到保留,但由于支撑传统生活方式的社会基础不断弱化,珠江流域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

潘其旭[7](2016)在《“百粤古道”文化线路钩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从线路遗产的视野,对位于岭南珠江流域、跨越南亚大陆、连通古今,具有多维度的区间交流的"百粤古道"进行文化资源的钩沉,探析以"百粤坡"题刻为标志的"百粤古道"遗址,在与珠江水系连结一体的基础上,勾连起一条跨越历史、民族、国家的水陆混合型的通道,构成贯穿中国华南、西南及中南半岛,具有多维活力和历史功能而与现实沟通互动的文化线路,尤其是呈现出的在以"那"(纳)字地名为表征的特定带状区域内所拥有特殊文化资源结合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群的原本风貌。藉此祈望学界与社会更多关注"百粤古道文化线路"的线路遗产并推进其品牌建设。

朱芋静[8](2015)在《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中国城市空间营造个案研究系列“的子课题之一。扬州市位于长江下游的江苏省中部,是拥有2500年营造历史的城市,也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在三十年经济发展带来的城市巨变中,扬州与中国大多数历史文化名城一样,尚未找到保护与发展相协调的营造方法。本文旨在通过扬州城市空间营造历史的研究,探讨其空间营造的特征和规律,预测未来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的方法和方向。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和背景。介绍扬州城市发展的现状问题,研究国内外城市空间规律,提出以“族群“为主体,“文化”为脉络,解读扬州各历史时期的城市空间营造研究。第二部分研究古代扬州城市空间营造,包括文章第二至第四章。第二章介绍战国前扬州城市的起源和早期城址变迁,探讨自然环境和淮夷族群影响下的扬州空间营造活动。第三章研究战国至五代十国扬州城市空间营造,这是扬州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重点介绍隋唐时期的大运河与双城营造,提示扬越族群与淮扬文化影响下的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第四章研究宋体至晚清时期扬州城市营造研究,主要介绍从宋三城的营造到元明清城址缩小的变迁,揭示淮扬文化与运河文化影响下城市的兴盛与衰落。第三部分研究近代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第五章为1859-1919的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辛亥革命后扬州旧城新城的变迁,大运河的衰败,揭示西洋文化影响下的近代城市空间营造活动。第四部分研究现代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第六章介绍1919—1949年的扬州城市空间营造演变,主要介绍民国.时期扬州城市各项城市规划的提出及其市政工程规划的实施,揭示中华文化早期,政治因素对扬州城市营造活动的促进以及对自然环境与历史遗产的破坏。第七章介绍1949—197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主要介绍解放后“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工业化早期扬州经济的艰难恢复及空间营造。第五部分研究当代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第八章介绍1979—2009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扬州历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情况,揭示改革开放后全球文化下扬州城市空间营造活动及其特征。第六部分是结论和展望部分。第九章总结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主导文化及其它影响因素对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和作用。第十章展望扬州未来二、三十年城市空间营造的远景。

薛亚飞[9](2015)在《《中国文化学》第十五、十六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报告基于译者的翻译实践,实践的主要内容是《中国文化学》(覃德清,2015)的第四编“中国民族文化系统”第十五章“中南东南少数民族文化的源流”、第十六章“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源流”的英译,文本主要包括壮侗语族、苗瑶语族、畲族土家族京族高山族文化,西南民族、藏族文化与藏传佛教、彝语支诸民族以及西南其他民族的文化。本篇翻译报告基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结合笔者翻译实践文本,通过具体实例,分析笔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以及如何运用各种翻译方法进行处理。本报告首先简单介绍了文本来源,文体特征,文本主要内容及翻译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根据文本的内容和特征,笔者在翻译实践中采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并探讨其对笔者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继而笔者叙述了如何对文本进行译前分析和准备工作,包括大量介绍中国文化、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中英文平行文本及字典的查阅和使用。翻译案例分析是本报告的核心章节,笔者着重从词汇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在翻译过程中总结同类词汇如文化负载词、词义空缺词,参照译前搜集的平行文本对所选材料的译文进行修改、对比和分析。最后笔者进行翻译实践总结,总结本次翻译实践的经验及收获,探讨其中的问题和不足。本报告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分析、总结翻译实践。鉴于原文叙事的文体特征,总体采用直译的方法。针对具体的难点词语和特殊句式如文化负载词、词义空缺词、民族特色词及古文英译可结合具体案例具体分析,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其他多种翻译方法如增译、减译、释义、音译加注释、改编和加注进行灵活翻译。从而让外国读者能够提高对中国多民族的认识,开拓文化视野,促进我国与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沟通和交流,提高文化软实力、国家竞争力、促进世界文化交流,这也是本次翻译实践最具价值之处。

刘卫[10](2015)在《广州古城水系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研究广州古代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广州古城位于珠江水系的西、北、东三江汇合处,历史上水网密布,水道纵横,城市的发展变化一直与城市水系的演变息息相关。城市水系环境在城市选址、城市起源起到重要作用,从秦任嚣城、南越国都城至三国步骘城、隋唐广州城,再经五代宋元时期直至明清广州城,水系对广州城址的抉择以及空间布局、交通与经济发展、城市水利、军事防御等均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在深入挖掘历史文献和对考古成果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梳理了从秦朝到清末广州古代城市水系对城市的形成、发展与演变的作用过程。并从城市的交通、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城市防灾、改造城市环境、军事防御等方面阐述了广州古代城市水系的几大功用:广州的珠江、河渠、池沼湖泊和地下水系,共同构成了广州相对完善的水系系统,满足了城市的生产、生活用水及防洪、排涝等方面的需求,同时也为广州城提供了良好的景观生态环境。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国内外城市历史地理、历史水系和广州城市历史研究现状和研究动态进行评述,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点明论文的探新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第二章至第五章,主要研究秦汉到明清广州古城水系的历史变迁,并分析广州古城水系与城市选址、城市形态与城市格局、城市交通与经济发展、城市水利和城市军事防御的关系。第三部分:为第六章。在前述章节论述的基础上将广州古城水系与西安、南京古城作了比较,并对广州古代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关系进行理论总结,阐明了研究广州古代城市水系演变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古代珠江流域对外文化交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代珠江流域对外文化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1)晚唐五代词的文学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晚唐五代词人的分布
    第一节 晚唐五代词人的籍贯分布
        一 晚唐五代词人词作的基本情况
        二 晚唐词人的籍贯分布
        三 五代词人的籍贯分布
    第二节 文人流向与区系文学中心的形成
        一 文人流向分布
        二 区系文学中心的形成
        (一)扩散性
        (二)南方化
        (三)都市向心力
第二章 晚唐五代词内容的区域分异
    第一节 长安—洛阳—开封区域文学中心
        一 创作内容涉及秦晋地理景观
        二 创作内容反映秦晋地区发展与都市生活
    第二节 敦煌区域文学中心
    第三节 成都区域文学中心
        一 创作队伍渐趋西蜀“本土化”
        二 创作内容涉及巴蜀地理风貌
        三 创作内容反映成都都市生活
    第四节 江都一金陵一杭州区域文学中心
        一 创作内容涉及江南风物
        二 创作内容反映吴越地区发展
    第五节 其他区域文学中心
        一 长沙一江陵区域文学中心
        二 长乐一泉州一兴王府区域文学中心
第三章 晚唐五代词的区域比较
    第一节 地理风貌对词人审美情趣与文学选择的熏染与促成
        一 地理位置:勾联中西南北,吸引四方来客
        二 地形地貌与水文水系:峰峦叠嶂、雄峻开阔与沟渠纵横、奇丽婉转
        三 气候特征:伤春悲秋又兼夜雨绵绵
        四 自然资源
        (一)矿产资源:金、银、铜中的“富贵气”与“铁”骨铮铮
        (二)动植物资源:花草簇拥下的艳丽风情与江河湖海间的渔隐思想
    第二节 地区发展对晚唐五代词创作的推动和鼓励
        一 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
        二 教育培养与人才选拔
        三 军事制度与城市建设
    第三节 文学文化渊源对晚唐五代词内容与风格的承启
        一 各区系承载文学渊源的不同
        (一)中原大唐气象崇文尚武的余韵
        (二)蜀中尚“靡丽”的文学传统
        (三)荆楚之地“骚怨”传统的回归与超越
        (四)六朝以来江南诗性文化的形成与成熟
        (五)闽粤岭南流贬文人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 文化思想传播交流的影响
第四章 晚唐五代词的地理意象
    第一节 区域意象
        一 边地意象:忠勇无畏与切切相思
        二 江南意象:丽景乐游与淡淡闲愁
        三 荆楚意象:烟水浩渺与凄艳感伤
    第二节 地景意象
        一 长安—洛阳都市意象群
        二 吴越都市意象群
        三 巫山意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西江沿岸城池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3.3 资料来源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综述
第二章 区域背景
    2.1 地形地貌
    2.2 水系水文
    2.3 土壤
    2.4 气候
    2.5 文化
第三章 秦汉时期西江沿岸的城池系统
    3.1 秦汉时期西江沿岸城池分布和政区设置
        3.1.1 城池分布
        3.1.2 政区设置
    3.2 秦汉时期西江沿岸社会自然背景
        3.2.1 人口概况
        3.2.2 耕地、物产及三角洲变迁
        3.2.3 设城相关历史事件
    3.3 秦汉时期西江沿岸城池选址、设置及设城逻辑
    3.4 秦汉时期西江沿岸城池系统小结
第四章 宋元时期西江沿岸的城池系统
    4.1 宋元时期西江沿岸城池分布和政区设置
        4.1.1 城池分布
        4.1.2 政区设置
    4.2 宋元时期西江沿岸社会自然背景
        4.2.1 人口概况
        4.2.2 耕地、三角洲变迁、物产、墟市及仓储设施
        4.2.3 设城相关历史事件
    4.3 宋元时期西江沿岸城池选址、设置及设城逻辑
    4.4 宋元时期西江沿岸城池系统小结
第五章 明清时期西江沿岸的城池系统
    5.1 明清时期西江沿岸城池分布和政区设置
        5.1.1 城池分布
        5.1.2 政区设置
    5.2 明清时期西江沿岸社会自然背景
        5.2.1 人口概况
        5.2.2 耕地和三角洲变迁、仓储设施、墟市及码头津埠
        5.2.3 设城相关历史事件
        5.2.4 行政边界与城池关系
    5.3 明清时期西江沿岸城池选址、设置及设城逻辑
        5.3.1 县治城池
        5.3.2 都司卫所城池
    5.4 明清时期西江沿岸城池系统小结
第六章 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3)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1 全球化和信息化推动下的城市群发展
        1.2.2 城市群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空间载体
        1.2.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空间治理变革
    1.2 湾区的概念提出与研究进展
        2.1.1 有关湾区研究的三个阶段与概念内涵的转变
        2.1.2 湾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的进展
        2.1.3 本次研究问题的提出
        2.1.4 本文研究的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范围
    1.3 概念辨析与界定
        1.3.1 城市群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1.3.2 城市空间形态与空间结构的相互关系
        1.3.3 城市空间模式的概念内涵
    1.4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1.5.3 主要内容
2 城市群空间研究进展与研究框架
    2.1 城市群空间研究的要素组成与模式演变
        2.1.1 对空间认识的转变
        2.1.2 城市空间研究的构成要素
        2.1.3 由单一城市到城市群的空间模式研究
        2.1.4 城市群空间模式的动态演变
    2.2 城市群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2.2.1 全球化和市场化作用下的发展动力
        2.2.2 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研究
        2.2.3 “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作用机制
        2.2.4 主体作用下的空间表征
    2.3 空间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3.1 基于动力主体的引导
        2.3.2 基于对空间客体的协调
        2.3.3 主体与客体研究的融合:空间治理
    2.4 建立湾区空间模式研究框架
    2.5 本章小结
3 湾区形成的自然人文基础
    3.1 湾区自然地理基础
        3.1.1 自然地理条件与“湾区”
        3.1.2 环珠江口湾区总体地理特征
        3.1.3 河口湾形态演变和经济活动
    3.2 湾区历史人文基础
        3.2.1 岭南三大民系与湾区空间分布
        3.2.2 岭南文化来源特征
        3.2.3 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湾区文化
    3.3 本章小结
4 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的演进研究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4.1.1 数据的选取与发展阶段划分
        4.1.2 影像数据的处理
    4.2 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形态的扩展特征
        4.2.1 建设空间演变的总体特征
        4.2.2 建设用地规模的快速拓展
        4.2.3 建设空间扩展的轴向集聚
        4.2.4 空间形态的分维与紧凑度
    4.3 湾区城市群自然生态空间形态的演变
        4.3.1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的演变历程
        4.3.2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形态指数特征
        4.3.3 环珠江口生态空间与岸线演变
        4.3.4 台风气候影响下的空间安全风险
    4.4 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关系的总体判断
        4.4.1 向湾演进与珠江口A字形空间结构的形成
        4.4.2 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开发的不平衡
        4.4.3 城市群建设空间拓展的不充分
        4.4.4 珠江口区域的生态碎化与安全压力
    4.5 本章小结
5 湾区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空间模式演变
    5.1 政府行为推动湾区空间结构演变
        5.1.1 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推动核心城市的形成
        5.1.2 省级政府协同与调控促进城市群区域一体化
        5.1.3 地方政府的空间竞争促使城市群向多中心转变
        5.1.4 政府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对称型等级化
    5.2 市场发展引起城市建设空间扩展
        5.2.1 从村镇工业化到创新发展的产业集聚与动力转变
        5.2.2 典型产业模式与经济的梯队型格局
        5.2.3 市场机制下不同产业类型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
        5.2.4 市场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多中心网络化
    5.3 社会需求促使空间内涵发生转变
        5.3.1 人口快速增长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5.3.2 人口密度的双核圈层空间分布
        5.3.3 社会阶层结构由纺锤型向橄榄型转变
        5.3.4 社会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社群多元化
    5.4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交织推进的动力机制
        5.5.1 “政府-市场-社会”交织推进的建设空间拓展
        5.5.2 主体的合力差异导致空间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5.5.3 以政府治理为主导的生态空间管控
        5.5.4 主体的利益博弈导致生态碎化困境
    5.5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推动下的湾区空间模式与结构演变
        5.5.1 1978-1992年,村镇工业化推动湾区点状生长模式
        5.5.2 1992-2002年,工业转型促进城镇空间点轴发展
        5.5.3 2002-2012年,现代服务驱动中心城市崛起
        5.5.4 2013年至今,科技创新成为湾区发展源泉
    5.6 本章小结
6 湾区城市群空间作用逻辑转变与治理趋势
    6.1 世界湾区的空间模式特征
        6.1.1 纽约湾区:州际合作模式
        6.1.2 旧金山湾区:网络化联合模式
        6.1.3 东京湾区:单核集中型模式
        6.1.4 与三大国际湾区的比较与借鉴
    6.2 从对空间发展的引导走向空间底线管控
        6.2.1 国土空间的整体治理:自然资源管理框架下的体系重构
        6.2.2 建设空间的柔性治理:以功能区引导发展转型
        6.2.3 生态空间的底线治理:从刚性管控走向韧性适应
    6.3 从政府治理走向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
        6.3.1 政府主体的治理趋势
        6.3.2 市场主体的治理趋势
        6.3.3 社会主体的治理趋势
        6.3.4 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体系
    6.4 本章小结
7 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模式
    7.1 湾区发展的目标与责任
        7.1.1 服务于国家开放和转型发展战略
        7.1.2 打造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7.1.3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7.2 创新发展趋势下的湾区空间发展模式转变
        7.2.1 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引擎的节点簇群空间模式
        7.2.2 以企业技术转化为主导的双核轴带空间模式
        7.2.3 以社群创新创业为重点的多元网络空间模式
    7.3 构建以环湾为核心的区域空间结构
        7.3.1 历年空间规划的结构演变
        7.3.2 立脊:推动更为均衡的空间发展
        7.3.3 铸链:创新湾链空间的无地界协作
    7.4 加强空间发展的核心要素管控
        7.4.1 重塑区域:协调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
        7.4.2 打破边界:推动无地界的协同发展
        7.4.3 培育节点:创新功能区协同体系
        7.4.4 打通路径:优化东西岸通道体系
    7.5 创新主体协同治理模式
        7.5.1 培育空间治理的制度厚实
        7.5.2 强化生态空间的韧性治理
        7.5.3 促进湾区治理的文化认同
    7.6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启示
    8.1 主要结论
        8.1.1 珠江口东西两岸空间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程度增大
        8.1.2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合力在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形态与模式演变中具有阶段性、复合性特征
        8.1.3 创新经济趋势下的湾区空间模式和两脊三湾链空间结构
    8.2 论文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8.2.1 论文的创新
        8.2.2 存在的不足
    8.3 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明清之际的地缘画风研究 ——以京畿和江南地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案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五、概念界定
第一章 明清之际画风的背景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转型
        一、世界的变化
        二、中国的转型
    第二节 政治:式微与恢复
        一、晚明政治的式微
        二、清初政治的恢复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与繁荣
        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的繁荣
        二、城镇的兴起与市民阶层的形成
        三、商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第四节 思想:主流与异彩
        一、程朱理学的解体与阳明心学的盛行
        二、早期启蒙思潮和经世实学的兴起
    第五节 文化艺术:保守与开新
        一、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新变
        二、中西文化艺术的碰撞与交流
第二章 明清之际画家的籍贯分布与画风的时空转变
    第一节 明清之际画家的籍贯分布
        一、明清之际画家籍贯分布的统计分析
        二、明清之际画家籍贯分布特点与态势
    第二节 明清之际画风的时空转变
        一、明清之际的绘画中心位移
        二、明清之际的画风流变
第三章 具有宫廷特色的京畿地区画风
    第一节 明清之际京畿地区的地域环境与审美取向
        一、明清之际京畿地区的地域环境
        二、明清之际京畿地区的审美取向
    第二节 晚明京畿地区宫廷绘画与画风
        一、衰落中的传统“院体”画风
        二、带有文人画特点的传统“院体”画风
    第三节 清初京畿地区宫廷绘画与画风
        一、带有“浙派”“波臣派”特点的宫廷人物画风
        二、以蒋廷锡为代表的“蒋式”宫廷花鸟画风
        三、以“四王”为代表的正统派宫廷山水画风
    第四节 “西画东渐”与清初宫廷画风
        一、以马国贤为代表的西洋写实画风
        二、以焦秉贞为代表的揉合中西画法的折衷式画风
        三、以顾铭为代表的“中法为主、西法为辅”之画风
第四章 具有人文气息的江南地区画风
    第一节 明清之际江南地区的地域环境与审美取向
        一、明清之际江南地区的地域环境
        二、明清之际江南地区的审美取向
    第二节 明清之际江苏地区画派与画风
        一、以张宏为代表的吴门末流画派画风
        二、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画派画风
        三、以龚贤为代表的“金陵八家”画风
    第三节 明清之际浙江地区画派与画风
        一、以蓝瑛为代表的武林派画风
        二、以项圣谟为代表的嘉兴派画风
        三、以徐渭、陈洪绶为代表的变异画风
    第四节 明清之际安徽和江西地区画派与画风
        一、以渐江、梅清、石涛、萧云从为代表的安徽画派画风
        二、以罗牧、八大山人为代表的江西画派画风
第五章 明清之际地缘画风的空间传播
    第一节 地缘画风的空间传播要素
        一、地缘画风传播的前提条件
        二、地缘画风的传播载体
        三、地缘画风在传播地区的分化与整合
    第二节 地缘画风空间传播个案分析
        一、西洋画风在中国的传播
        二、石涛、曾鲸、蓝瑛画风在南京地区的传播
        三、董其昌、龚贤、查士标、石涛画风在扬州地区的传播
第六章 明清之际地缘画风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第一节 明清之际地缘画风的历史地位
        一、明清之际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转折
        二、文人画新风统领南北画坛并趋于繁盛
    第二节 明清之际地缘画风对近现代画坛的影响
        一、京畿地区画风对近现代画坛的影响
        二、江南地区画风对近现代画坛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广州珠江水系江心洲景观规划设计与利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滨水空间不断开发对江心洲产生压迫
        1.1.2 广州珠江江心洲的保护规划工作逐步启动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4 概念范围界定
        1.4.1 相关概念界定
        1.4.2 研究范围界定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2 江心洲基础研究概述
    2.1 江心洲的形成原因
        2.1.1 三类浅滩的形成分析
        2.1.2 江心洲的形成分析
    2.2 江心洲河型的形成条件及分布
        2.2.1 江心洲河型的形成条件
        2.2.2 江心洲河型的分布
    2.3 江心洲的特点
        2.3.1 空间独立,生态敏感
        2.3.2 周期性变化
        2.3.3 形态不稳定
    2.4 江心洲的类型
        2.4.1 根据形成条件
        2.4.2 根据平面形态
        2.4.3 根据所处区位
        2.4.4 根据空间位置
        2.4.5 根据组团关系
        2.4.6 根据淹没时间
    2.5 江心洲的现有利用方式
        2.5.1 农业用地与农业旅游
        2.5.2 城市公园
        2.5.3 风景名胜区
        2.5.4 码头、工厂、仓库
        2.5.5 公共活动中心
        2.5.6 水利工程基地
        2.5.7 自然保护区
3 广州珠江水系江心洲现状分析
    3.1 环境概述
        3.1.1 珠江概况
        3.1.2 广州珠江概况
    3.2 江心洲概况
        3.2.1 江心洲简介
        3.2.2 面积与岸线
        3.2.3 总体环境面貌
        3.2.4 周边水质状况
    3.3 景观资源
        3.3.1 自然风貌资源
        3.3.2 历史文化古迹
        3.3.3 田园水乡风光
        3.3.4 工业风貌建筑
        3.3.5 小结
    3.4 现状功能
        3.4.1 根据用地结构
        3.4.2 根据主导功能
        3.4.3 小结
    3.5 交通环境
        3.5.1 对外交通设施
        3.5.2 内部道路状况
        3.5.3 公共交通服务
        3.5.4 小结
    3.6 沿岸景点分布
    3.7 整体评价与问题分析
        3.7.1 整体资源评价
        3.7.2 开发利用价值
        3.7.3 主要问题分析
4 广州珠江水系江心洲景观规划设计与利用策略探讨
    4.1 规划设计原则
        4.1.1 整体性原则
        4.1.2 生态性原则
        4.1.3 安全性原则
        4.1.4 地域性原则
        4.1.5 可持续发展原则
    4.2 规划设计目标
    4.3 江心洲开发利用的模式与要点阐述
        4.3.1 利用模式分类
        4.3.2 生态型江心洲
        4.3.3 产业型江心洲
        4.3.4 综合型江心洲
    4.4 江心洲规划设计的重点及策略探讨
        4.4.1 完善的交通系统
        4.4.2 稳定的地形条件
        4.4.3 鲜明的洲岛特色
5 实践案例——大蚝沙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5.1 项目背景和区位
        5.1.1 项目背景
        5.1.2 区位分析
    5.2 场地现状分析
        5.2.1 现状功能
        5.2.2 交通环境
        5.2.3 地形水体
        5.2.4 植被状况
        5.2.5 建筑及构筑物
    5.3 规划目标和设计原则
        5.3.1 规划目标
        5.3.2 设计原则
    5.4 总体布局与设计思路
        5.4.1 总体布局
        5.4.2 剖面入手,营造舒适岸线空间
        5.4.3 延续现状肌理,改善植物种植
        5.4.4 引入活动项目,控制开发强度
        5.4.5 完善交通系统,组织游览路线
        5.4.6 优化基础设施,提升游览体验
6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1.1 主客结合和时空结合的城市空间营造个案研究
        1.1.2 族群为主体、文化为脉络的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1.2 研究意义
        1.2.1 公民社会的构建与自主协同、和合文明的城市营造理想
        1.2.2 空间博弈的平衡与中国城市空间营造个案研究的意义
        1.2.3 族群更叠的映射与长江流域城市空间营造的研究价值
        1.2.4 保护、发展的矛盾与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的意义
        1.3 扬州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城市空间理论研究的现状
        1.3.2 国内城市空间理论研究的现状
        1.3.3 城市空间营造个案研究体系的理论来源和研究特色
        1.3.4 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的理论创新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族群
        1.4.2 空间营造的四阶段:设计、建造、保护和传承
        1.4.3 空间营造的三目标:境界、礼仪和技艺
        1.4.4 空间形态的四要素:体、面、线和点
        1.4.5 城市空间活力机制的四层面:文化、政治、经济和生活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图1-1)
        1.7 研究背景
        1.7.1 自然地理概况
        1.7.2 城市营造简史(表1-1)
第二部分 古代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第2章 战国以前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2.1 战国以前扬州族群演变和空间营造历史
        2.1.1 距今5万年前:下草湾人和火石岭遗址建造
        2.1.2 距今5000-7000年前:龙虬庄遗址建造
        2.1.3 距今2000-5000年前:南荡文化的影响
        2.1.4 商周时期:邗国的建立
        2.1.5 春秋时期:邗沟与邗城整体设计、建造
        2.2 战国以前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2.2.1 古扬州族群文化变迁与原始人类据点
        2.2.2 从内向型环濠聚落到石器时代晚期的初城
        2.2.3 从农业城邑到城乡分野的独立方形城市
        2.2.4 越人影响下扬州城的雏形
        2.3 战国以前扬州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2.3.1 高台式内城与环濠式外城
        2.3.2 不规则曲尺形里的东西两城
        2.3.3 邗沟与河堤道路
        2.3.4 木柱泥墙房屋与水门
        2.4 总结:吴越文化主导的城乡分野式空间营造机制
        2.4.1 文化层面:淮夷族群与吴越文化
        2.4.2 政治层面:礼乐等级与闾里制度
        2.4.3 经济层面:手工经济与农业城邑
        2.4.4 生活层面:邗沟开凿与木柱建筑
    第3章 战国到五代十国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3.1 战国到五代十国时期扬州城市空间营造历史(表3-1)
        3.1.1 战国时期楚人保护传承下的广陵城
        3.1.2 秦代楚人的传承:郡县制下的广陵城
        3.1.3 汉朝:儒家礼仪制度和宗法制度下的广陵城
        3.1.4 三国时期广陵城的弃置
        3.1.5 晋朝时期的保护与传承:桓温“大修筑之”
        3.1.6 南朝刘宋竟陵王“发民筑广陵城“
        3.1.7 隋代:大运河开凿下江都城的发展与建筑的起步
        3.1.8 唐代辉煌的扬州城市发展(表3-2)与豪宅府邸的园林化
        3.1.9 五代时期扬州城(表3-3)的衰败
        3.2 战国到五代十国时期扬州城市空间营造(表3-4)特征分析
        3.2.1 战国至西汉:夷越——扬越——汉(族群)演变下的广陵城
        3.2.2 东汉至南北朝(图3-12):徐汉文化影响下的广陵城
        3.2.3 隋唐五代时期(图3-13):淮扬文化形成时期的扬州城
        3.3 战国到五代十国时期扬州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3.3.1 以礼制为主体结构(图3-14)的套城制
        3.3.2 里坊制度下的“双城”、“重城”和“单城”
        3.3.3 “运河”、“御道”与“十字主街”、“十里长街”
        3.3.4 河流转折处和道路交汇处的城市中心
        3.4 总结:楚文化、汉文化、吴文化融合下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3.4.1 文化层面:扬越族群与淮扬文化
        3.4.2 政治层面:宫苑建筑与里坊制度
        3.4.3 经济层面:运通盐盛与大市小市
        3.4.4 生活层面:港口重城与私家园林
    第4章 宋代到晚清时期(1959年前)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4.1 宋代到晚清时期(1959年前)扬州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4.1.1 宋代扬州三城:宋大城、宋堡城、宋夹城的建造
        4.1.2 元代:宋大城基础上的修缮与维护
        4.1.3 明代设计建筑旧城,嘉靖时期吴桂芳等人修筑新城
        4.1.4 清代:保护与传承下的新旧二城
        4.2 宋代到晚清时期(1959年前)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特征
        4.2.1 两宋时期:淮扬文化延续下的宋三城格局
        4.2.2 元代:蒙回文化及对外交流影响下的单城空间营造
        4.2.3 明清时期:满清文化下的环濠双城
        4.3 宋代到晚清时期(1859年前)扬州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4.3.1 城池缩小,南移临河,呈不规则形态
        4.3.2 厢坊制度下的“单城”、“双城”、“三城”
        4.3.3 “平直水网”、“十字形大街”和“垂直街巷”
        4.3.4 水关、盐商建筑、宅园、政治中心、交通建筑、宗教墓葬
        4.4 汉文化、蒙回文化、满清文化、淮扬文化融入下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4.4.1 文化层面:扬州学派与多元建筑
        4.4.2 政治层面:衙署建筑与防御建筑
        4.4.3 经济层面:会馆建筑与开放市肆
        4.4.4 生活层面:前店后坊与“三间两厢一庭院”
第三部分 近代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第5章 1859-191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5.1 1859-191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5.1.1 1859-1889年:战乱下的“芜城”和方溶颐主持的“战后重建”
        5.1.2 1889-1919年:戊戌变法及辛亥革命时期扬州的加速衰败
        5.2 1859-191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5.2.1 1859-1889年:西方文化影响下的扬州近代城市发展
        5.2.2 1889-1919年:公路为主的交通模式与新型公共建筑的诞生
        5.3 1859-1919年扬州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5.3.1 以古城为中心向城厢外扩散方式发展的城市形态
        5.3.2 从新旧二城到城厢的演变
        5.3.3 近代扬州方格网道路与传统街巷的延续
        5.3.4 现代公共建筑的形成
        5.4 西洋文化冲击下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5.4.1 文化层面:经世思潮与中西方文化冲突
        5.4.2 政治层面:近代公共事业的发展与新式宗教
        5.4.3 经济层面:民族工商业的萌芽与畸形消费
        5.4.4 生活层面:传统住宅、西式建筑与中西合壁建筑
第四部分 现代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第6章 1919-194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6.1 1919-194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6.1.1 1919-192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江都城建造
        6.1.2 1929-1939年:传统建筑的没落与新兴公共建筑、道路桥梁建设的崛起
        6.1.3 1939-1949年:抗日时期的城市建设空白与抗战之后的整修续建
        6.2 1919-194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6.2.1 孙中山先生对规划建设扬州做出设想
        6.2.2 《江都城厢图》、《江都城周围略图》、《江都县城乡市图》
        6.2.3 工厂建筑的畸形发展,军用扬州机场的建立
        6.2.4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下的扬州城市衰落
        6.3 1919-1949年扬州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6.3.1 城厢往城乡扩散发展的独立经济社会实体
        6.3.2 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
        6.3.3 路少街多,水系与港口的淤滞
        6.3.4 近代公共图书馆、近代“公园”
        6.4 中华文化转型时期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6.4.1 文化层面:频繁战乱中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
        6.4.2 政治层面:战争与体制改革成为城市发展的阻力
        6.4.3 经济层面:商业城市向工业城市转型的失败
        6.4.4 生活层面:现代城市新人居生活形态的兴起
    第7章 1949-197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7.1 1949-197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7.1.1 1949-1959年:苏北行署区首府到扬州专区的过渡
        7.1.2 1959-1969年:原有基础上的“填平补缺”及向东发展
        7.1.3 1969-1979年:文革影响下旧城道路桥梁与住宅区的小规模建设
        7.2 1949-197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分析
        7.2.1 1949-1959年:超常的工业化引起超高速城市化
        7.2.2 1959-1969年:工业调整时期第一次由城市到农村的城市化波动
        7.2.3 1969-1979年:工业化停滞时期第二次由城市到农村的城市化倒退
        7.3 1949-1979年扬州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7.3.1 老城区——工业带——居住带的圈层式外延扩展
        7.3.2 棚户区的改造,邻域式的扩展
        7.3.3 环城马路、田字道路、城市桥梁及运河的拓宽
        7.3.4 现代工业建筑的萌芽
        7.4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7.4.1 文化层面:保护和传承为主导的城市规划
        7.4.2 政治层面:治淮工程与城市建设用地管理的加强
        7.4.3 经济层面:工业的艰难起步与商业的恢复发展
        7.4.4 生活层面:单位自建住宅与福利分房
第五部分 当代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第8章 1979-200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8.1 1979-200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8.1.1 1979-1989年:旧区改造和新区建设的全面发展
        8.1.2 1989-1999年:西进南下的城市高速发展期
        8.1.3 1999-2009年:古城的保护整治与沿江地区的开发
        8.2 1979—200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8.2.1 1982年扬州城市总体规划(1982-2000)
        8.2.2 1996年扬州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
        8.2.3 2002年扬州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8.3 1979—200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8.3.1 “一城一港”的城市形态
        8.3.2 城市园林绿地的填充与商业中心、副中心的形成
        8.3.3 城市路网的完善与特色商业街的形成
        8.3.4 城市绿地广场、商业金融中心、文化娱乐场所和历史遗迹作为城市中心
        8.4 总结:全球文化发展时期经济主导的开放式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8.4.1 文化层面:全球文化发展时期经济主导下的城市圈层扩张与历史传承
        8.4.2 政治层面:城市化专项规划结合市场配置
        8.4.3 经济层面:农村改革为先导,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8.4.4 生活层面:“绿杨城廓”建设工程,便民设施的配套建设与改造
第六部分 结论与展望
    第9章 结论: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研究
        9.1 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
        9.1.1 主体:扬越为主体的族群更叠
        9.1.2 客体:运河城市的叠加变迁之路
        9.1.3 主客互动机制:淮扬文化融合多族群的空间博弈
        9.2 扬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
        9.2.1 空间体:通史式港口城市
        9.2.2 空间面:多文化拼贴的城市肌理
        9.2.3 空间线:平行或垂直于水道的方格交通网
        9.2.4 空间点:多元文化遗留的城市标志物
        9.3 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的现状问题
        9.3.1 运河重生与水系重构的问题
        9.3.2 交通组织与道路重组的问题
        9.3.3 遗产保护与文脉传承的问题
        9.3.4 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问题
    第10章 展望:扬州城市空间未来发展预测
        10.1 2009-203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
        10.1.1 2009-2019 年:旧城的保护更新和新区的基础建设
        10.1.2 2019-2029年:区域联动、差别推动和辐射带动
        10.1.3 2029-2039年:城乡统筹
        10.2 2009-203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特征预测
        10.2.1 2009-201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特征
        10.2.2 2019-203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特征
        10.3 2009-2039年扬州城市空间尺度预测
        10.3.1 “一核多组团”的大扬州城市格局
        10.3.2 城市肌理的梳理,新城与老城的功能互补
        10.3.3 交通立体化、历史街区与水系的开发利用
        10.3.4 交通节点与文化中心成为标志物
        10.4 总结:以淮扬文化与先进文化为基奠,走入公民社会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10.4.1 文化层面:多元文化的整合与淮扬文化的传承
        10.4.2 政治层面:“两个率先”、科技创新的政策扶持
        10.4.3 经济层面:宁镇扬一体化(图10-7)与长江经济带
        10.4.4 生活层面:社区居住、多元文化休闲与公民权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期刊出版物
    2、专着
    3、学位论文
    4、会议论文、讲义
攻博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9)《中国文化学》第十五、十六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项目来源
1.2 文本简介
1.3 文献综述 2 理论基础
2.1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2.2 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意义 3 译前准备
3.1 语言特点
3.2 平行文本
3.3 词典和网上资源
3.4 团队合作 4 案例分析
4.1 文化负载英译
    4.1.1 直译
    4.1.2 意译
    4.1.3 音译加注释
    4.1.4 直译加注释
    4.1.5 音译、直译、意译、注释等多种翻译策略结合使用
4.2 民族名称的英译
    4.2.1 直译
    4.2.2 音译加中文注释
4.3 古典书名及古文英译
    4.3.1 音译加注释
    4.3.2 直译
4.4 难句翻译
    4.4.1 省译
    4.4.2 增译
    4.4.3 拆译
    4.4.4 合译
    4.4.5 重组 5 总结
5.1 经验及收获
5.2 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文化学》第十五章、第十六章、后记 索引 致谢

(10)广州古城水系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城市史的研究
        1.2.2 关于中国古代城市水系研究
        1.2.3 广州城市历史的相关研究
        1.2.4 广州城市历史地理、城市形态与水系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3.3 可行性分析
    1.4 本篇论文研究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设计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设计
        1.4.3 研究的依据和数据来源
        1.4.4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1.5 本篇论文研究中涉及的基本概念
        1.5.1 城市水系的概念
        1.5.2 广州古代城市水系研究的范围界定
        1.5.3 广州古代城市水系的研究对象:
第2章 广州古城水系与城市形态变迁
    2.1 广州城市起源阶段(秦汉时期)水系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2.1.1 广州古城起源的地理环境与水系条件
        2.1.2 广州古城水系的组成
        2.1.3 城市水系与广州城市选址
        2.1.4 南越国时期广州水陆状况
        2.1.5 南越国都城形态——古代水城
    2.2 城市发育阶段(隋唐——宋)水系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2.2.1 唐朝时期广州城市水系与空间形态
        2.2.2 南汉时期广州兴王府城市水系
        2.2.3 宋代广州古城水系变迁
        2.2.4 宋代广州水系与城市形态演变
    2.3 城市形态稳定阶段(明清时期),水系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2.3.1 明代广州城市水系发展
        2.3.2 明代城市水系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2.3.3 清代广州城市水系变迁
        2.3.4 清代:延续明城格局,拓展沿江湿地
    2.4 城市水系对城镇体系格局的影响
        2.4.1 秦汉——六朝时期,广州单中心放射形城镇格局
        2.4.2 隋唐时期广州巨港崛起,促进内外港成为城市副中心
        2.4.3 水系与宋代广州卫星镇的兴起
        2.4.4 明清时期珠江口水系变迁带动广佛陈龙四大镇兴起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广州古城水系与城市交通和城市经济发展
    3.1 水系区位条件使广州成为东方大港和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3.1.1 广州古代城市的交通水文条件
        3.1.2 “非水不至”的广州水陆交通特点
        3.1.3 历史时期广州与内地的水路交通变迁
        3.1.4 区域水系环境变迁对广州城市交通的影响
    3.2 城市水系与广州港口发展变迁
        3.2.1 优良的水系环境是广州港口发展的基础
        3.2.2 广州城内水道的变迁对城内水路交通的影响
        3.2.3 广州水系环境的变迁与港口码头的布局
        3.2.4 水马驿站——利用水系节点建设水陆交通枢纽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广州古城水系与城市水利
    4.1 广州古代城市给水
        4.1.1 广州古城水资源环境与城市用水
        4.1.2 广州古城给水系统
        4.1.3 广州古城井水系统
        4.1.4 饮用水源对城市格局的影响
        4.1.5 广州古城给水保障工程措施
    4.2 广州古代城市水系与城市排水
        4.2.1 秦汉至隋唐时期广州古城的排水系统
        4.2.2 宋代广州古代城濠系统
        4.2.3 宋代至明清时期广州六脉渠系统
        4.2.4 广州古代渗井系统
    4.3 广州古城水系与城市防洪
        4.3.1 广州古城面临的洪水威胁
        4.3.2 广州古城防洪体系
        4.3.3 广州古城水系的防洪体系
        4.3.4 广州古代纳潮系统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广州古城水系与军事防御
    5.1 广州古城军事地理
        5.1.1 广州古城的军事地理形势分析
        5.1.2 广州古城军事水文气候特征
    5.2 广州古城水系与军事防御
        5.2.1 广州城市军事防御的建设历程
        5.2.2 古城水系对军事防御的影响
        5.2.3 广州水系在军事防御方面作用
        5.2.4 虎门炮台——因地制宜的水上军事建筑典型
    5.3 广州古代及近代水上防御经典战争案例
        5.3.1 汉武帝平定南越之战
        5.3.2 清中期鸦片战争广州战役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广州古城水系与当代借鉴
    6.1 广州古城水系与西安、南京的比较
        6.1.1 明清西安古城水系的特点
        6.1.2 明南京古城水系的特点
        6.1.3 广州、南京、西安古城水系共同点
        6.1.4 广州古城水系的特点
    6.2 广州古代城市发展与城市水系
        6.2.1 水系影响下的城市形态和城市格局
        6.2.2 广州古城因水而兴,因城市水系发展而发展
    6.3 广州现代城市建设因水而困,因城市水系环境遭到破坏而危
    6.4 广州古代城市水系建设对当代城市建设的借鉴意义
        6.4.1 传承和发扬传统城市水系的城市规划理念
        6.4.2 发掘并弘扬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6.4.3 延伸和扩展现代城市水系新功能
        6.4.4 体现人水和谐的生态理念
    6.5 基于挂绿湖水系的广州增城副中心挂绿新城规划策略探讨
        6.5.1 挂绿新城规划概况
        6.5.2 挂绿新城水系规划策略
        6.5.3 挂绿新城水系建设指引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广州大典》古籍方志
    民国文献
    学术着作
    学术期刊
    学位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古代珠江流域对外文化交流(论文参考文献)

  • [1]晚唐五代词的文学地理学研究[D]. 施昂.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西江沿岸城池系统研究[D]. 张馨亓. 深圳大学, 2020(10)
  • [3]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D]. 彭雄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4]明清之际的地缘画风研究 ——以京畿和江南地区为中心[D]. 张丽春.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5]广州珠江水系江心洲景观规划设计与利用策略研究[D]. 刘磊.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6]珠江流域的族群与文化——宏观视野下的人类学研究[J]. 周大鸣. 社会科学战线, 2017(02)
  • [7]“百粤古道”文化线路钩沉[J]. 潘其旭. 百色学院学报, 2016(01)
  • [8]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D]. 朱芋静. 武汉大学, 2015(07)
  • [9]《中国文化学》第十五、十六章翻译实践报告[D]. 薛亚飞.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8)
  • [10]广州古城水系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D]. 刘卫.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5)

标签:;  ;  ;  ;  

珠江古流域对外文化交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