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浅层地层工程地质特征

珠海市浅层地层工程地质特征

一、珠海市区浅地层的工程地质性质(论文文献综述)

杨斌[1](2021)在《水泥搅拌桩在软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软土地基的处治一直是公路建设中的技术难题,结合珠海市某市政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工程试桩检测,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不同水泥掺量对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土的效果对比,选出最优的水泥配比、最优的施工工艺以及搅拌转杆转速等。结果表明:水泥掺入量宜为22%、施工工艺为"四搅四喷"、搅拌钻杆转速不小于45 r/min、提升或下沉速率不大于0.8 m/min。相关成果可供类似工程项目参考借鉴。

江金进,刘佳,吴舒天,江山,赖波,李俊生[2](2020)在《珠海市软土分布特征及软土沉降风险评价》文中认为珠海市软土分布广泛,随着近年来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软土沉降问题已成为制约珠海经济发展的突出环境地质问题。通过地质、工程相关资料,总结出珠海市软土分布特征,并从地质环境条件、沉降现状、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条件4个方面着手,利用层次分析-综合指数法对珠海市软土沉降风险性进行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防治建议,为珠海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与城镇规划提供地学依据。

蒋中明,唐栋,李鹏,李毅[3](2019)在《压气储能地下储气库选型选址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地下储气库选型选址是大规模压气储能电站规划设计的首要问题。[方法]通过对比分析现有文献,总结了4种地下储气库的优缺点,分析了我国适合建造地下岩穴储气库的硬岩地层分布范围及特点。基于我国第一个压气储能地下储气实验库的实验成果论证了硬岩岩穴地下储气库建设关键技术的可行方案;最后,以广东省为例探讨了大规模压气储能电站地下储气库的规划选址方法。[结果]研究成果表明:盐岩洞穴和硬岩洞穴是大规模压气储能电站的优选地下储气库类型;在我国光伏能和风能电站规划及建设集中的地区,适合建设硬岩洞穴储气库的各种岩石地层有分布广泛。[结论]我国广泛的各类硬岩分布解决了间歇性能源富集地区修建大规模压气储能电站选址困难的问题,试验研究也表明了硬岩地层优良的力学特性有助于解决地下储气库变形稳定性及密封性等关键技术问题。总之,我国现阶段建设压气储能电站地下储气库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何玥[4](2019)在《基于土体结构性的地面沉降演化机理及预测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深层地下水的长期不合理开采成为导致地面沉降的主要诱发因素。地面沉降是一种缓变性地质灾害,其成生机制复杂、影响范围广、防治难度大且伴随多种次生灾害,已对工农业生产、城市建设和运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为探究地面沉降成生的内在机理、合理预测地下水开采诱发地面沉降问题,需建立真实反映地下水流场、地面沉降时空演化规律的流固耦合模型。但长期以来,人们主要基于线弹性本构模型,从宏观层面对地面沉降加以研究,然而土体变形具有明显的弹塑性甚至滞后性特征,且受到微观结构强度的限制,忽略土体塑性变形特征会影响模拟精度,忽略结构性与宏观工程特性的相互制约作用,难以把握土体变形的内在演化机理。基于以上事实,本文结合德州地区水文地质概况,综合理论分析、室内宏微观试验、数值模拟、宏观力学特征与微观结构因素结合等方法,对区内结构性土体固结沉降成生的宏微观机理和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开展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性总结国内外地面沉降研究现状、土体微观结构及其与宏观工程特性的研究现状,确立了本文探究地面沉降宏微观演化机理的研究方向。分析汇总实地勘测数据及工程背景资料,明确了研究区800m内共18个工程地质特征层及4个含水岩组的垂向划分。2.在区内施工水文地质勘探孔,对岩样实施室内土工试验,求取各层位物理化学和水文地质参数,以此评价分析德州土体的成生环境;同时开展土体SEM电镜扫描试验,定性评价区内土体在沉降过程中微观结构的被迫调整,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定量描述渗流固结中各微观结构要素的时空演化特征,为后文定量拟合宏观力学参数与微观结构因素关系提供依据。3.结合地下水动力学、岩土弹塑性力学等基础理论,基于地下水位动态资料和地面沉降观测资料,合理选取粘土层为弹性-理想塑性Mohr-Coulomb本构模型,含水层为线弹性Biot固结理论,运用MIDASGTS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建立宏观三维地下水开采-地面沉降耦合计算模型,模拟区内地下水流场、地面沉降的时空发展规律。4.通过单相关拟合法得出与渗透系数显着相关的微观结构参数,将拟合方程带入上述流固耦合数值模型中,通过对微结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定量探讨地面沉降与微观因素的相互作用机制,分析评价结构参数对地面沉降值的影响情况。

程飞[5](2018)在《淤泥质隧道暗挖施工加固方案优化分析》文中指出淤泥质地层隧道施工极易引起掌子面失稳、地表沉降过大等。对淤泥质VI级围岩浅埋隧道支护方式以及支护参数选取无规范可循,此时需要进行专项设计。以福州市湖东东路隧道工程为依托,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不同支护方式以及参数对隧道开挖的变形影响,通过数值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因素对于隧道开挖的敏感性,并对隧道变形和受力规律进行了测试分析,结合解析设计与动态监测方法尝试给出了淤泥质隧道的变形预警值,可望为淤泥质城市浅埋隧道工程类比设计积累经验。(1)以湖东东路隧道工程为背景,建立数值分析模型,选取管棚直径、管棚环向间距和地表旋喷桩桩径作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变量情况下,分析不同影响水平对于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影响。(2)以“CRD+大管棚+地表旋喷”为分析对象,采用正交试验原理,利用极差和方差对管棚直径、环向间距和地表旋喷桩桩径三个因素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管棚直径>环向间距>地表旋喷桩桩径,管棚直径和环向间距对于隧道开挖的影响处于显着影响水平,影响较大,而地表旋喷桩桩径对于隧道开挖的影响处于一般影响水平。(3)对“CRD+大管棚+地表旋喷”强加固措施进行了较系统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地表竖向位移距离隧道洞口越近,位移越大。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方面,随着里程桩号的不断推进,越靠近洞口处,累计沉降量和收敛量也越大。且最终沉降量超过了预留变形量,造成了初支侵限。围岩与初期支护之间的压力值沿隧道周边分布并不对称,分析认为这与开挖掌子面两侧围岩分布不对等有关。(4)建立二维计算模型,结合现场试验,对于处于淤泥质VI级围岩的城市浅埋隧道的变形预警值给出了推荐值。

孙晓倩[6](2016)在《基于软土工程特性的南通地区工程地质条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滨海地区软土具有高含水性、高压缩性及弱透水性、低承载力等特征。作为工程场地时,因其强度低,稳定性差,导致地基变形、地面沉降等工程危害普遍且突出。因此,软土的工程性质是工程地质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江苏沿海地区软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长江沿岸,有从西向东、从北到南增厚的趋势;本文基于大量的钻孔资料和土工试验数据重点对南通地区软土的工程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通地区软土含水性、孔隙性、密度、压缩性等与埋深具有关联性:总体上含水率、孔隙比、压缩系数随埋深增加呈减小趋势,质量密度、压缩模量随埋深增加而呈增大的趋势,且这种关联性随深度增加愈加明显。根据区内软土物理力学性质测试结果,含水率与孔隙比、孔隙比与密度、液限与塑限、压缩系数与含水量之间均存在显着的线性关系,其中含水率与孔隙比试验数据回归拟合分析结果与二者理论换算关系比较接近。另一方面,区内软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空间分布表现有以下总体特点:埋深10m以浅的软土(上部软土)含水率、孔隙比、压缩系数、内聚力具有由内陆向海岸逐渐增大的趋势,压缩模量和干密度则呈由内陆向海岸逐渐减小的趋势,且距海岸越远越大;埋深在10m以上的软土层(下部软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空间分布情况较为复杂,小范围呈现一定的分布规律,总体规律不明显。论文对不同埋深的软土层采取原状土样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基于分析结果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建立了淤泥质软土微观结构的变化特征与宏观物理力学特征间的关系。南通地区淤泥质软土矿物以伊利石、蒙脱石为主,结构以蜂窝状为主;随着埋深的增加孔隙结构性、形状因子、表观孔隙度、孔隙分布分维数均降低;随着埋深的增加,超大和大孔隙逐渐减少,中、小和微、极微孔隙增多,孔隙趋于均匀;表观孔隙度与干密度、压缩模量、粘聚力间呈显着的线性负相关关系,与宏观孔隙比、压缩系数间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810.94之间;孔隙分维数与宏观孔隙比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与压缩系数、粘聚力呈二项式关系,相关系数在0.870.95之间;孔隙空间占比与压缩系数间呈显着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与粘聚力间呈显着的二项式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01、0.967。最后,以地质时代、岩性特征、地层结构、成因类型等定性指标和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等定量指标为依据,将南通地区划分为5个主要工程地质层组,9个亚层;通过对建立的三维地质模型进行分析,探究地面沉降等工程地质问题。

武朝军[7](2016)在《上海浅部土层沉积环境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文中认为天然沉积结构性黏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受到沉积环境、矿物组成、颗粒级配和孔隙溶液化学特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在上海地区,地下工程建设一般涉及晚更新世(6)层硬土层及其以上全新世(5)层2层土,该土层的深度一般为3035 m,称为浅部土层。本文首先以现代长江三角洲的堆积过程为背景,详细描述了上海浅部各层黏土的沉积环境,并对上海浅部各层土体的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质的进行了综合研究。(1)上海浅部土层是作为现代长江三角洲的一部分堆积形成的。在晚更新世137.5 ka BP(千年之前),海面上升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海侵,在广大海岸带的海相环境中广泛沉积有一层软黏土,各地黏土在沉积完成后又经历不同的环境变化。这种不同的沉积环境和沉积历史影响着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长江巨大的流通量和挟沙量,使得在江水和潮汐流相互作用下形成的长江三角洲有独特的沉积环境。上海浅部土中的(6)层硬土和(5)4层土分别沉积于海侵发生前古河间地的湖泊沼泽环境和古河谷内的溺谷环境中。(5)351层软土沉积于海侵过程中的滨海相环境。淤泥质软黏土((3)层和(4)层)沉积于距今74 ka BP之间浅海–滨海环境中。表层(2)层土沉积于滨海–河口相环境,该层土裸露于陆地表面,长期经受蒸腾作用,与古地面(6)层土性质类似,表现为一定的超固结性。上海浅部各层土沉积环境的不同的使得物理特性、结构性和超固结性均有所区别。沉积环境的差异直接影响孔隙溶液的含盐量,从而影响土体的液塑限;结合河口位置、水流速率的差异,导致土体不同的絮凝程度。上海浅部(4)层土沉积于海侵最盛时期,水中含盐量最高,颗粒之间絮凝程度最高,从而导致其结构性最强。(2)通过试验,得到了上海浅部土体的基本物理特性典型剖面,揭示了浅部土体天然含水率(wn)、初始孔隙比(e0)、密度(ρ)、液限(wL)、塑限(wP)、液性指数(IL)与塑性指数(IP)沿深度方向的分布规律。(2)6层黏土范围内,随着埋深的增加,wn、e0、wL、IP和IL先增加后减小,ρ和OCR则相反。这些参数均在(4)层土所处深度(815 m)范围内达到极大或极小值。上海浅部各土层基本为黏土和粉质黏土,少量的粉土和粉砂(分布于苏州河附近及以北地区)。颗粒级配试验表明,上海(2)6各层土之间级配差别不大,均以粉土颗粒为主,黏土颗粒含量均不超过50%,可以定义为粉质黏土。浅部土层原生矿物不足1/3,以黏土矿物为主,其中伊利石含量高达70%,这是源于长江流域的岩源分布及地质作用。(3)分析了上海浅部土压缩指数(Cc)与其他基本物理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wn、e0和wL均与Cc有较好的相关性,并建立了wn与Cc的关系式。既有的Cc与wn之间的线性经验关系式并不适用于上海浅部黏土,尤其是当wn较大(>45%)时,实际Cc偏高。提出的Cc和wn之间的指数关系Cc=0.0426(e0.0444wn–0.794)可以更好地预测上海浅部黏土的压缩指数,并且基本适用于中国东部沿海其他地区的黏土。(4)对上海浅部各层原状土进行了固结和三轴试验,尤其是对厚度最大的(4)层海相软黏土,还进行了重塑试样和原状试样的对比试验,得到了结构性对上海浅部土层压缩性和剪切特性的影响。对于上海浅部(2)6各层土,结构性对压缩特性的影响均比较弱。对比Iv–lg p空间中浅部各层土的压缩曲线与沉积压缩线(SCL)和固有压缩线(ICL)的相对关系:(3)层和(4)层土处在SCL和ICL之间,结构性最强、超固结性最弱;(5)层土贴近ICL;(2)层和(6)层土基本位于ICL以下,处于超固结状态,结构性最弱。(4)层土重塑和原状试样的固结试验表明,与世界上其它结构性黏土(Ariake等)相比,Cc–p曲线在Cc达到峰值后衰减幅度很小,说明结构性对上海(4)层土的压缩特性的影响比较弱。在不同应力路径作用下,结构性对上海浅部(4)层土的三轴剪切特性影响不同。在固结排水剪切(CD)试验中,结构性原状试样和重塑试样的q/p′–εa曲线基本一致,εv–εa曲线的发展趋势类似,但结构性试样的最终体变量是重塑样的两倍。在固结不排水剪切(CU)试验中,结构性试样的初始刚度相对较大,但最终破坏时的孔隙水压力系数(Af)与基本一致。上海浅部(4)层软黏土的结构难以完全被破坏。在e–logσv空间中,原状试样与重塑试样的强度包线(即临界状态线CSL)并不重合,而是呈现出两条平行直线,表明在三轴试验剪切破坏时,原状试样的结构仍未完全破坏至重塑状态。固结试验中,土体在1 600 kPa竖向荷载下孔隙指数Iv仍位于ICL以上。(5)通过对上海浅部各层土的原状试样进行固结和三轴试验,研究了各层土原位状态下的超固结性。固结试验所得各层土的超固结比OCR以(2)层土最高(Max≈10),该层土处于陆地表面,原位应力较低,又长期经受蒸腾作用,使得其具有较高的表观先期固结压力,因此OCR最高;其次是底部(6)层土(OCR≈2.0),因为其在晚更新世时期曾作为地表土长期暴露地面;中间厚度较大的(3)层和(4)层土淤泥质软黏土OCR接近1.0,可认为正常固结土;(5)层土虽然为海相软黏土,但是由于沉积历史较长,产生一定的表观前期固结压力,OCR≈1.4,为弱超固结土。上海浅部各土层的CD试验结果中,(2)层和(6)层土的q/p–εa曲线表现为一定的应变软化型,而(3)层和(4)层土则为应变硬化型,从另一角度印证了固结试验得到的上海浅部各层土的超固结性。(6)小应变区间内的应力–应变关系反映了土体屈服前结构的破坏过程。常规三轴系统的缺陷使得局部位移传感器成为小应变试验中必要仪器。对上海浅部(4)层土进行了一系列小应变试验尝试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一套使用霍尔效应传感器的小应变三轴试验流程,探讨了K0固结对小应变试验结果的影响,并修正了常规的试样帽与轴压传感器的接触形式,使得试验所得刚度衰减曲线更加合理。

邹振辉[8](2015)在《复合地层盾构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研究 ——以珠机城际铁路隧道工程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对基础建设投入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隧道工程开始修建。盾构法施工作为目前常见的隧道施工方法之一,其具有对地面沉降控制好、能够有效保障隧道上方建构筑物安全、施工用地少、工期可控等优点,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应用广泛。本文在此背景下,针对珠海市区至珠海机场城际铁路项目隧道工程复合地层盾构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方法开展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盾构施工的工艺工法,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及常用质量管理方法。然后综合工程环境、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对珠机城际铁路项目【金融岛站横琴站】盾构区间施工重难点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重难点施工的方法和措施。其次,通过理论论证并结合珠机城际铁路项目具体工程实例,论述了盾构技术在珠机城际铁路隧道复合地层施工中的应用。再从施工原理、施工工艺、试验验证以及类似工程经验总结等方面出发,深入而详实地论述了孤石勘探,基岩凸起爆破施工等辅助方法在复合地层隧道盾构预处理施工中的应用。并通过复合地层基岩凸起爆破试验、开挖和抽芯检测等现场试验数据和分析结果验证辅助工法在复合地层预处理的可行性。最后,本文探讨了复合地层盾构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并根据类似工程总结盾构施工质量通病,提出珠机城际铁路隧道盾构施工质量保障应对措施,以提高质量管理。本文通过实例研究,总结了一套在复合地层条件下盾构施工的技术及质量管理方法,为珠机城际铁路项目隧道工程保质保量、快速高效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后续工程提供了经验借鉴。

赵晟[9](2014)在《珠江三角洲西侧海陆交互地层对明挖深基坑工程开挖变形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伴随我国大量城市基础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深基坑工程不断出现,而临近江河、滨海的深基坑工程数量不断增多。由于在海陆交互地层中进行施工开挖的基坑工程尚不多见,故而对该地层土体工程性质的针对性科研工作成果尚不像其他地层中的研究那样深入全面。控制基坑变形是控制基坑工程安全的根本,因而本文展开海陆交互地层土体对跨海明挖基坑工程的变形影响研究,旨在探讨临江、滨海深基坑工程施工中该地层土体性质对变形的影响机理和程度,以达到控制基坑变形、保证工程安全的目的。本文对海陆交互地层特点、基坑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结合现场监测数据总结了工程实例中地层对基坑变形的影响,同时通过建立计算模型对开挖中的基坑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通过描述海陆交互地层土体的常规性质特征,汇总分析出研究区域内该地层土体具有明显的互层现象的特征;总结了基坑变形规律及机理,初步判断其可应用于海陆交互地层基坑工程;重点分析了土体性质对基坑变形的影响,提出将土体流变性作为重点研究因素。2.选取了研究区域内海陆交互地层中开挖的跨海深基坑典型性工程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现场针对性监测方案;通过长期的现场监测和对数据汇总分析,发现海陆交互地层基坑围护结构及土体变形类型属组合位移形式,坑底隆起变形为弹性变形形式。3.选取软土模型运用数模软件对海陆交互地层复杂多变地层结构下基坑开挖进行了数值计算模拟,发现围护结构变形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该地层地下水位变化对开挖变形影响明显;通过将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比对,判断该数值模拟计算方法总体上是正确可行的。4.记录了工程围护结构坍塌事故发生的过程,对其地质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从土体强度降低角度对基坑围护结构坍塌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模拟,发现当土体强度降低为其原值的40%-50%时,围护结构的底部及桩后土体的水平方向位移出现异常,导致事故发生;初步判断该类地层基坑在短期内若出现大于20毫米的变形时,可认为土体存在较大蠕变变形的可能,存在发生基坑塌方事故的隐患。5.探讨影响基坑变形的地层土体性质因素,从海陆交互地层的海相淤泥层与陆相冲积层、地层互层现象、土体流变性、土体渗透性多个角度进行了比对分析;分析证明了以上各要素均在不同程度上对基坑变形产生了影响。上述研究以理论研究为指导,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相结合,向前推进了海陆交互地层对深基坑工程变形影响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对地质条件类似地区和该地区的其他工程施工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赵琪[10](2014)在《海域空间层叠利用的用海兼容性研究》文中认为海域空间层叠利用兼容性评估理论,是存在用海项目兼容性的海域出让、转让确定价格的理论依据。建立海域空间层叠利用兼容性评估制度,实施海域全方位立体综合的有偿使用制度是国家海域资源管理的新的课题。国家在明确海域国家所有的前提下,通过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综合立体的自然资源价值补偿机制,既可以有效地实现国有海域资源性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也可以通过经济手段有效遏制因海域无偿、低价使用引发的开发利用的混乱状况,避免海域开发投资商盲目圈占海域,充分全面考虑海域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投入,实现国有海域资源的立体综合配置和最佳利用。本研究为海域空间层叠利用兼容性报告编写提供相关依据,为建立综合立体的海洋层叠利用海域评估方法提供依据,为沿海各省市制定层叠用海区域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海域有偿使用制度,使我国海域有偿使用逐渐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全面化、立体化的轨道。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海洋功能区划与海域空间利用的现状,包括我国海洋资源的分布及其利用状况、海洋资源概况、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的海洋功能区划及其运行状况,包括海洋功能区划的历史沿革、海洋功能区划体系现状与特点、海洋空间规划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我国海域空间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充分利用海域空间的重要意义等。层叠用海兼容性评估是海域使用管理中的新课题。本文选用基于产业带动比较的方法确定了海域空间的主导功能,阐述了层叠用海兼容性评估的指导思想,构建了层叠用海兼容性评估的指标体系,选取了海域自然契合度、海域需求空间、海域使用情况、投资收益能力及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五个方面的指标,研究了层叠用海兼容性评估方法,建立层叠用海兼容性评估指标体系模型,选择层次分析法软件来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并进行层次单排序和综合排序,以及阐述了层叠用海兼容性评估的量化处理方法。影响海域空间层叠利用海域价值的指标众多,为了分析不同指标影响程度的大小,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和模糊数学的研究方法,使海域空间层叠用海兼容性评估的结果更加科学合理。论文从层叠用海立体功能区的划分为目的出发,研究了基于主导功能的用海优序的确定方法,构建了基于叠置分析的海域空间层叠利用立体功能区划模型。论文利用GIS技术空间分析中的空间叠置分析方法,完成层叠用海兼容方案。本文在做层叠用海兼容性的实证研究时选择青岛市胶州湾为实证对象,重点选用港口用海、渔业用海、旅游用海、自然保护区用海等胶州湾重要的用海类型,对胶州湾用海项目的兼容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对照胶州湾区划及卫星遥感图像,对胶州湾目前层叠用海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兼容用海的相关策略。

二、珠海市区浅地层的工程地质性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珠海市区浅地层的工程地质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1)水泥搅拌桩在软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试桩方案的确定
    2.1 试桩布置位置及布置情况
    2.2 试桩工具
3 施工参数的确认
    3.1 钻进速度与提升速度
    3.2 水泥掺量
    3.3 喷浆量及压力
4 水泥搅拌桩取芯测试结果与分析
    4.1 水泥搅拌桩质量检验
    4.2 数据总结
5 结语

(2)珠海市软土分布特征及软土沉降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软土分布特征
2 评价方法
3 评价因子及其量化
4 评价过程
5 评价结果
    (1) 易发性评价
    (2) 易损性评价
    (3) 风险性评价
6 防治建议
    (1) 科学规划,防治结合
    (2) 减少地下水开采量
    (3) 建立软土沉降监测网络
7 结论

(3)压气储能地下储气库选型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地下储气库选型研究
2 岩穴储气库候选地层分析
    2.1 盐岩地层
    2.2 硬岩地层
3 硬岩洞穴储气库实验研究-湖南平江实验库简介
4 岩穴储气库规划选址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4.1 选址影响要素
    4.2 选址原则
    4.3 选址规划流程
        4.3.1 调峰型储能电站储气库规划选址示例
        4.3.2 电力品质改善型储气库区域性规划选址示例
5 结论
项目简介:

(4)基于土体结构性的地面沉降演化机理及预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面沉降研究现状
        1.2.2 土体微观结构研究现状
        1.2.3 土体微观结构与宏观工程特性关联性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结构性土体宏微观试验研究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位置
        2.1.2 地形与地貌
    2.2 水文地质条件
        2.2.1 地层与岩性
        2.2.2 工程地质特征层分布
    2.3 土工试验研究
        2.3.1 土体物理性质
        2.3.2 土体压缩特性
        2.3.3 土体渗透特性
        2.3.4 土体力学特性
    2.4 土体微观结构试验研究
        2.4.1 微观结构试验方案
        2.4.2 微观结构特性定性分析
        2.4.3 微观结构特征定量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弹塑性地面沉降数值模拟研究
    3.1 渗流-应力耦合作用数学模型
        3.1.1 渗流场控制方程
        3.1.2 应力场控制方程
        3.1.3 耦合效应
    3.2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3.2.1 研究区范围确定
        3.2.2 模型结构构建
    3.3 岩土应力应变模型概化
    3.4 地面沉降数值模型
        3.4.1 网格剖分
        3.4.2 初始条件
        3.4.3 边界条件
        3.4.4 模型参数初步选取
        3.4.5 模型识别与验证
    3.5 计算结果与分析
        3.5.1 水位结果分析
        3.5.2 地面沉降变形分析
        3.5.3 分层压缩特性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微观试验的沉降特性分析
    4.1 敏感性分析指标选取
    4.2 渗透系数与结构参数的相关性
    4.3 地面沉降微观影响因素模拟研究
        4.3.1 等效粒径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4.3.2 粒度分维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4.3.3 等效孔径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淤泥质隧道暗挖施工加固方案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浅埋暗挖法研究现状
    1.3 淤泥质软流塑地层浅埋暗挖隧道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淤泥质隧道浅埋暗挖法施工难点
    2.1 淤泥质地层软土分布及特性
        2.1.1 淤泥质软土分布
        2.1.2 淤泥质软土特性
    2.2 淤泥质地层城市隧道施工特点及难点
    2.3 依托工程概况
        2.3.1 气象水文特征
        2.3.2 地形地貌
        2.3.3 工程地质构造
第三章 淤泥质城市浅埋暗挖隧道强支护加固技术
    3.1 “CRD+大管棚+地表旋喷”强支护体系
        3.1.1 CRD施工及加固参数
        3.1.2 地表旋喷桩加固施工方案
        3.1.3 井点降水
    3.2 数值计算模型及参数
        3.2.1 数值模拟分析方案
        3.2.2 模型建立
    3.3 不同支护参数对隧道影响分析
        3.3.1 研究点布设
        3.3.2 影响因素及影响水平
        3.3.3 管棚直径影响分析
        3.3.4 地表旋喷桩桩径影响分析
        3.3.5 管棚环向间距影响分析
    3.4 正交试验设计
        3.4.1 研究方法及目的
        3.4.2 正交研究工况设计
        3.4.4 试验结果分析方法
    3.5 不同因素对隧道变形敏感性分析
        3.5.1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3.5.2 正交试验极差分析
        3.5.3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现场试验及测试分析
    4.1 现场量测项目及目的
    4.2 现场量测断面选取及方案
        4.2.1 地表位移观测
        4.2.2 拱顶位移及周边收敛监测
        4.2.3 围岩与初支之间压力监测
        4.2.4 初支与二衬之间内力量测
        4.2.5 隧道量测控制标准
    4.3 隧道现场测试结果及分析
        4.3.1 地表竖向位移分析
        4.3.2 拱顶沉降及洞周位移分析
        4.3.3 围岩与初期支护压力分析
        4.3.4 初支与二衬之间接触压力分析
    4.4 VI级围岩预警值分析
        4.4.1 隧道位移预警相关规范规定
        4.4.2 VI级围岩预警值的确定
    4.5 小结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基于软土工程特性的南通地区工程地质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江苏沿海地区工程地质特点
    2.1 江苏沿海地质背景
    2.2 江苏沿海软土工程地质特性分析
    2.3 江苏沿海软土的分布特征
    2.4 本章小结
3 南通地区软土工程地质特性分析
    3.1 南通地区软土工程性质分析
    3.2 软土厚度分布特征
    3.3 本章小结
4 软土微观结构特征
    4.1 试验仪器
    4.2 软土微观结构观测
    4.3 微观结构图像处理
    4.4 软土微观结构定性分析
    4.5 软土微观结构定量研究
    4.6 软土微观与宏观性质相关性研究
    4.7 本章小结
5 南通地区三维地质结构与地面沉降分析
    5.1 工程地质分层
    5.2 三维工程地质结构模型
    5.3 南通市地面沉降
    5.4 软土地区地基处理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上海浅部土层沉积环境及其物理力学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上海浅部土层沉积环境研究
        1.2.2 上海浅部土层物理力学及化学特性研究现状
        1.2.3 沉积环境对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
        1.2.4 天然沉积土的结构性和超固结性
        1.2.5 软黏土小应变三轴试验方法
    1.3 已有研究的不足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上海浅部土层的沉积环境
    2.1 引言
    2.2 上海市地质环境概况
    2.3 上海市浅部土层工程地质概况
    2.4 上海地区东海海平面变化
        2.4.1 长江三角洲的区域范围
        2.4.2 气候与海平面
        2.4.3 海平面变化
        2.4.4 讨论
    2.5 长江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2.5.1 现代三角洲发育前的古环境
        2.5.2 海进-海退旋回
        2.5.3 现代长江三角洲沉积过程
    2.6 上海浅部各层土的沉积环境
        2.6.1 暗绿色硬土层
        1.沉积年代
        2.分布规律
        3.沉积过程
        2.6.2 上覆软黏土层沉积
        2.6.3 上海浅部土沉积环境的特殊性
    2.7 小结
第三章 上海浅部土层的物理与化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取样
    3.3 物质组成
        3.3.1 颗粒的矿物组成
        3.3.2 X衍射试验
        1.试验原理
        2.试验结果
        3.3.3 黏土矿物组成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1.各种黏土矿物的指示作用
        2.长江流域岩源分布
        3.伊利石较多的原因
    3.4 基本物理指标
        3.4.1 土颗粒比重和有机质含量
        3.4.2 颗粒级配
        3.4.3 液塑限
        3.4.4 活性
        1.活性的定义
        2.活性与黏土矿物的关系
        3.4.5 沉积环境对物理特性的影响
    3.5 孔隙溶液的化学特性
        3.5.1 提取孔隙溶液
        3.5.2 pH和ORP
        1.测量原理
        2.试验步骤
        3.试验结果
        3.5.3 导电率和含盐量
        3.5.4 离子浓度
        1.关于浓度单位
        2.海水的盐度
        3.孔隙溶液中各阴、阳离子测试方法
        4.孔隙溶液中各阴、阳离子浓度分布
        5.各离子所占阴(阳)离子比例
        3.5.5 沉积环境对化学特性的影响
    3.6 溶液含盐量与液塑限的关系
    3.7 小结
第四章 上海浅部土层的压缩和剪切特性的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标准固结试验
        4.2.1 试验步骤
        4.2.2 试验结果
        1.e–log_(10)p曲线和压缩、回弹指数
        4.2.3 渗透系数
        1.e–k关系
        2.渗透各向异性
    4.3 常规三轴试验
        4.3.1 三轴试验仪
        1.三轴试验基本原理
        2.老三轴的改造
        4.3.2 试验结果
        1.固结排水剪切试验
        2.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
    4.4 压缩指数C_C与天然含水率W_N的关系
        4.4.1 w_n、e_0和w_L三个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4.4.2 w_n–C_c关系
    4.5 小结
第五章 上海浅部土层结构性和超固结性的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结构性研究
        5.2.2 超固结性研究
    5.3 土体结构对压缩性的影响
        5.3.1 压缩指数与固结压力关系
        5.3.2 结合孔隙指数理论分析
        1.固有压缩线(Intrinsic compression line,ICL)
        2.沉积压缩线(Sedimentation compression line,SCL)
        3.上海浅部各层土的I_v–lgp_v关系曲线
    5.4 结构性对剪切性质的影响
        5.4.1 结合临界状态理论分析
    5.5 土体结构的破坏过程
    5.6 固结试验确定先期固结压力
        5.6.1 Casagrande经验作图法确定先期固结压力p_c
        5.6.2 Becker能量法确定p_c
    5.7 超固结性在三轴试验中的表现
    5.8 小结
第六章 软黏土的小应变三轴试验研究
    6.1 前言
    6.2 常规三轴试验的缺陷
    6.3 试验仪器简介
        6.3.1 GDS全自动三轴仪
        6.3.2 霍尔传感器及其安装方法
    6.4 小应变三轴试验流程
        6.4.1 剪切前阶段
        1.饱和与预固结
        2.B检测
        3.主固结
        6.4.2 剪切过程
    6.5 剪切前接触力Q_(PRE)的影响分析
        6.5.1 剪切数据处理方案
        6.5.2 剪切数据处理结果
        1.剪切前有q_(pre)
        2.剪切前无q_(pre)
    6.6 试样帽与轴压传感器的接触方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6.6.1 K_0固结消除接触过程的影响
        6.6.2 改进试样帽与轴压传感器的接触形式
    6.7 结构性和超固结性对土体刚度的影响
    6.8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的论文和专利

(8)复合地层盾构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研究 ——以珠机城际铁路隧道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任务及目的
    1.3 研究的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和采取的研究方法
2 复合地层盾构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相关理论
    2.1 盾构法概述
    2.2 复合地层盾构施工技术
        2.2.1 前期施工准备阶段工作内容
        2.2.2 盾构掘进施工阶段工艺流程
        2.2.3 盾构掘进施工作业内容
    2.3 施工质量管理概述
    2.4 施工质量管理方法
3 珠机城际铁路隧道盾构施工重难点分析
    3.1 项目概况
        3.1.1 工程结构形式及主要工程量
        3.1.2 工程地质特征
        3.1.3 水文地质特征
    3.2 项目重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3.2.1 项目重难点分析
        3.2.2 工程重难点应对措施
4 复合地层盾构施工技术在珠机城际铁路隧道的应用
    4.1 复合地层孤石基岩凸起勘探
        4.1.1 孤石和基岩凸起地层成因及特点
        4.1.2 孤石和基岩凸起勘探施工技术
    4.2 复合地层盾构施工预处理
        4.2.1 复合地层盾构施工预处理原理和原则
        4.2.2 盾构施工预处理工法比选
        4.2.3 复合地层注浆加固辅助施工
        4.2.4 复合地层基岩凸起爆破预处理施工
        4.2.5 复合地层预处理后盾构掘进施工
    4.3 复合地层盾构施工控制技术
        4.3.1 盾构施工掘进姿态控制
        4.3.2 地面沉降控制
5 复合地层盾构施工质量管理
    5.1 质量管理目标及方案
        5.1.1 质量管理目标
        5.1.2 质量管理方案
        5.1.3 本工程使用的技术规范及评定标准
        5.1.4 单位、分部、分项工程验收标准
    5.2 质量控制方法
        5.2.1 事前控制
        5.2.2 事中控制
        5.2.3 事后控制
    5.3 质量保证措施
        5.3.1 组织保证措施
        5.3.2 制度保证措施
        5.3.3 资源保证措施
        5.3.4 技术保证措施
    5.4 质量通病分析及控制
        5.4.1 盾构施工质量通病分析
        5.4.2 质量通病控制
    5.5 质量评价及改进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9)珠江三角洲西侧海陆交互地层对明挖深基坑工程开挖变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坑变形规律研究
        1.2.2 海陆交互地层工程性质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创新点
2 海陆交互地层特征及基坑变形理论
    2.1 海陆交互地层特征
        2.1.1 总体概况
        2.1.2 研究区域地层特征
        2.1.3 特征总结
    2.2 基坑变形规律及机理
        2.2.1 围护结构变形
        2.2.2 坑底隆起变形
        2.2.3 地表沉降
    2.3 土体性质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2.3.1 软土流变性对变形的影响
        2.3.2 软土加固对变形的影响
        2.3.3 围护结构底部土体对变形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基坑变形实测研究
    3.1 工程概况
    3.2 工程地质分析
        3.2.1 场地环境
        3.2.2 地层描述
        3.2.3 地层土性
        3.2.4 水文地质条件
        3.2.5 不良地质评价
    3.3 监测设计
        3.3.1 监测目的
        3.3.2 监测内容
        3.3.3 监测点的布设原则
    3.4 实测变形数据分析
        3.4.1 土体深层水平位移数据
        3.4.2 立柱隆沉
    3.5 本章小结
4 地层对基坑变形影响计算分析
    4.1 模型建立与参数选取
        4.1.1 计算模型
        4.1.2 模型参数
        4.1.3 边界条件与初始应力条件
    4.2 基坑变形与周边土体变形特点
        4.2.1 围护结构变形
        4.2.2 地表变形
        4.2.3 坑底隆起
    4.3 降雨条件下基坑变形与周边土体变形影响
        4.3.1 围护结构变形
        4.3.2 地表变形
        4.3.3 坑底隆起
    4.4 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比对分析
        4.4.1 基坑及周边土体水平变形
        4.4.2 坑底隆起
    4.5 本章小结
5 基坑变形坍塌事故研究
    5.1 基坑围护结构坍塌事故
        5.1.1 事故过程
        5.1.2 地层影响简析
    5.2 地层强度降低对围护结构变形的影响
        5.2.1 边界条件
        5.2.2 计算参数一览表
        5.2.3 模拟条件确定
        5.2.4 模拟试验塌方段土体计算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影响基坑变形的地层因素探讨
    6.1 淤泥层与粘土层
    6.2 地层互层现象
    6.3 土体流变性
    6.4 土体渗透性
    6.5 其他因素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研究主要结论
    7.2 论文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海域空间层叠利用的用海兼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海域区划方面
        1.2.2 海域使用论证与评估方面
        1.2.3 海域空间兼容性方面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
2 相关支撑理论
    2.1 自然资源价值论
        2.1.1 自然资源的价值构成
        2.1.2 补偿价值与使用价值
        2.1.3 海域资源的价值
    2.2 区位理论
        2.2.1 区位理论的内涵
        2.2.2 区位理论的发展
        2.2.3 区位理论与海洋规划的衔接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由来
        2.3.2 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2.3.3 海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4 生态价值理论
        2.4.1 自然资源功能价值
        2.4.2 自然资源补偿价值
    2.5 产业组织理论
        2.5.1 产业组织与产业组织理论
        2.5.2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3 我国海洋功能区划与海域空间利用的现状
    3.1 我国海洋资源的分布及其利用状况
        3.1.1 我国的海洋资源概况
        3.1.2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
        3.1.3 我国海洋功能区划与海域使用论证制度
    3.2 我国的海洋功能区划及其运行状况
        3.2.1 我国海洋功能区划的历史沿革
        3.2.2 我国海洋功能区划的原则
        3.2.3 我国海洋功能区划现状与特点
    3.3 我国海域空间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3.4 我国充分利用海域空间的重要意义
4 海域空间功能定位与利用形式
    4.1 海域空间资源的立体分布特征
    4.2 海区划分与海域空间的功能定位
        4.2.1 我国海区划分现状
        4.2.2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领海制度
        4.2.3 我国海籍管理分类与功能定位
    4.3 海域空间利用的主要形式与特点
        4.3.1 渔业用海
        4.3.2 交通运输用海
        4.3.3 工矿工程用海
        4.3.4 旅游娱乐用海
        4.3.5 其他用海
    4.4 海域空间分层和重叠利用的形式
5 海域空间层叠利用的机理
    5.1 海域空间层叠利用的内涵与特征
        5.1.1 海域空间层叠利用的内涵
        5.1.2 海域空间层叠利用的特征
    5.2 海域空间层叠利用的必要条件
        5.2.1 自然条件适宜性
        5.2.2 海洋资源适宜性
        5.2.3 社会经济协调性
    5.3 海域空间层叠利用的影响因素
        5.3.1 区位条件
        5.3.2 自然因素
        5.3.3 社会经济因素
    5.4 海域空间层叠利用的机理模型
        5.4.1 机理模型的构成
        5.4.2 机理模型的具体实施
6 基于层叠利用的海域空间主导功能及其用海范围
    6.1 海域空间主导功能的内涵
        6.1.1 层叠用海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6.1.2 海域空间主导功能概念
    6.2 基于产业带动比较的海域空间主导功能选择
        6.2.1 误差修正模型(ECM)的基本思路与步骤
        6.2.2 误差修正模型(ECM)的构建
        6.2.3 海洋空间主导功能带动海洋经济发展分析
    6.3 基于边际收益比较的海域空间主导功能确定
        6.3.1 边际机会成本理论及有关概念
        6.3.2 海洋功能区边际机会成本测算
        6.3.3 主导功能评价模型
        6.3.4 边际机会成本测算确定主导功能
    6.4 海域空间的立体功能价值
        6.4.1 立体用海范围确定综合分析法
        6.4.2 海域空间立体功能价值的构成
        6.4.3 海域空间立体功能价值的评估
7 海域空间层叠利用的用海兼容性评估
    7.1 层叠用海兼容性的界定与要求
    7.2 主导功能和非主导功能用海的关系
        7.2.1 主导功能对非主导功能的影响
        7.2.2 主导功能对非主导功能的变异
    7.3 基于主导功能用海的层叠用海兼容性评估
        7.3.1 层叠用海兼容性评估的指导思想
        7.3.2 层叠用海兼容性评估的指标体系
        7.3.3 层叠用海兼容性评估方法与模型
        7.3.4 层叠用海兼容性评估指标的权重
        7.3.5 层叠用海兼容性评估的量化处理
8 海域空间层叠利用的立体功能区划
    8.1 海域空间层叠用海的相关关系
        8.1.1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关系
        8.1.2 区划与开发利用现状的关系
        8.1.3 区划与规划的关系
        8.1.4 重叠功能之间的关系
        8.1.5 整体与局部、长期与短期之间的关系
    8.2 海域空间层叠利用的用海优序
        8.2.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8.2.2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海洋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8.2.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海域层叠功能优序确定方法
    8.3 海域空间层叠利用的立体功能区划
        8.3.1 GIS 主要空间分析功能
        8.3.2 叠置分析的概念与运算方法
        8.3.3 海洋功能区划的叠加法
        8.3.4 基于叠置分析的海域空间层叠利用立体功能区划模型
        8.3.5 海域空间层叠利用立体功能区划模型的叠置分析流程
9 实证分析——青岛胶州湾项目用海兼容性分析
    9.1 青岛胶州湾海洋区划的情况
    9.2 青岛胶州湾岸线现状
        9.2.1 胶州湾岸线属性
        9.2.2 胶州湾岸线功能
        9.2.3 胶州湾岸线整理规划
    9.3 青岛胶州湾项目用海兼容性分析
        9.3.1 胶州湾用海项目的兼容性评估
        9.3.2 胶州湾用海项目的优序方法
        9.3.3 胶州湾的层叠用海方案
    9.4 青岛胶州湾项目用海的兼容策略
        9.4.1 青岛胶州湾项目用海的政策支持
        9.4.2 青岛胶州湾项目用海的兼容策略
10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研究局限
    10.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青岛地区项目用海情况简表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珠海市区浅地层的工程地质性质(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泥搅拌桩在软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J]. 杨斌. 山西建筑, 2021(12)
  • [2]珠海市软土分布特征及软土沉降风险评价[J]. 江金进,刘佳,吴舒天,江山,赖波,李俊生.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20(02)
  • [3]压气储能地下储气库选型选址研究[J]. 蒋中明,唐栋,李鹏,李毅. 南方能源建设, 2019(03)
  • [4]基于土体结构性的地面沉降演化机理及预测评价研究[D]. 何玥. 山东大学, 2019(09)
  • [5]淤泥质隧道暗挖施工加固方案优化分析[D]. 程飞. 长安大学, 2018(01)
  • [6]基于软土工程特性的南通地区工程地质条件研究[D]. 孙晓倩.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7]上海浅部土层沉积环境及其物理力学性质[D]. 武朝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8]复合地层盾构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研究 ——以珠机城际铁路隧道工程为例[D]. 邹振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3)
  • [9]珠江三角洲西侧海陆交互地层对明挖深基坑工程开挖变形的影响[D]. 赵晟.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1)
  • [10]海域空间层叠利用的用海兼容性研究[D]. 赵琪.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珠海市浅层地层工程地质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