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河流域黄土丘陵沟壑区牛古图小流域管理与开发模式

六河流域黄土丘陵沟壑区牛古图小流域管理与开发模式

一、柳河流域黄土丘陵沟壑区牛古图小流域治理开发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薛祺[1](2020)在《无定河流域水文化演变规律及其价值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这灿烂的五千年历史之中,水作为人类的生命之源,促进了中华文明的诞生,并至始至终伴随着中华文化的演变和发展,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明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兴水利、除水害的历史。随着文明进程的演进,水在带给我们生命、粮食的同时,也带给过我们无尽的灾难,缺水时的干旱,暴雨中的洪涝灾害都在历史进程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在与水的博弈中,人民不懈治理、开发和保护水资源,在消除水灾害的同时,也使得水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即水文化。近年来,与水文化相关的研究逐步受到国内外、多领域的关注,并成为交叉学科探讨的热点问题。然而,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却同样面临前所未有的水危机——甚至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面临危机,人类已经采取科学、制度等多项手段,却收效甚微;时至今日,人们越来越关注和重视文化因素在水环境治理、应对全球水环境变化的挑战过程中的作用;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们,尝试从各自的领域切入“水文化在应对水危机中的作用”的研究中,进一步促使水文化的研究被纳入全球水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体系中。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水与文化”作为世界水日主题;除了学术界的研究外,政府有关部门也尝试展开与此相关的研究: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2019年习总书记考察黄河,提出黄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5项任务之一是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在此背景下,研究具体区域的水文化内涵,分析和归纳区域的水文化演变规律,评估区域水文化的价值,可以为该区域未来水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思路,为其他区域的水文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针对日益严重的水危机,本文拟从文化的角度出发,以无定河流域水文化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区域水文化的内涵,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角度分析和归纳水文化演变规律,计算并评估区域水文化的价值,首次实现水文化价值的定量评估,为水文化定量研究提供新方法。本文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从水文化的视域出发,分析了无定河流域的自然概况和开发保护的现状:采用Kendall秩次相关法,识别了无定河流域的径流演变趋势;采用启发式分割算法、有序聚类法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简称Mk突变法)诊断了无定河的径流变异,为无定河流域水文化研究提供了基础。(2)从物质水文化的角度出发,基于古代水利工程、现代水利工程、水利风景区三个方面,梳理了无定河上的水利工程与水文化的关系,阐明了无定河流域水利工程对人民生活、社会发展和人水关系的影响,揭示了物质水文化的演变规律。(3)从制度水文化的角度出发,基于治水文化、管水文化、用水文化三个方面,梳理了无定河与水文化相关的制度;阐明了无定河流域的水管理、治理制度对无定河水文化的影响,揭示了蕴含于其中的人水关系、制度水文化的演变规律。(4)从精神水文化的角度出发,基于民俗信仰、文学作品、历史文明三个角度,梳理了无定河流域与水相关的精神;探明了无定河流域人民对于水的感情和无定河流域与水相关的历史文化关系,揭示了精神水文化的演变规律。(5)基于物质、制度和精神水文化,构建了无定河流域水文化价值评估体系及基本框架;通过大量统计、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等,量化了水文化价值,采用专家主观判断法筛选了主要指标;采用主客观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间的权重;按百分制5个等级标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提出了无定河流域水文化价值评估方法,结果表明水文化价值评估结果为64.48分,属于中等水平,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无定河流域水文化建设。(6)提出了保护、传承和弘扬无定河水文化的对策:高度重视流域水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做好流域水文化的调控工作,增强水文化的自信,在流域水文化的研究和发展上进行创新,进一步促进流域水文化的繁荣发展。

陈见影[2](2014)在《陕西渭北旱塬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在黄土高原地区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我国总体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渭北旱塬位于黄土高原南部,在全国最新的水土保持区划中,划归晋陕甘高原沟壑区。渭北旱塬小流域干旱缺水,农业开垦历史悠久,环境破坏严重,灾害频发、水土流失比较强烈;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人民生活贫困。深入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对于渭北旱塬生态环境恢复、保持已取得的治理成果,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均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专门研究渭北旱塬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成果较少,尤其缺乏基于小流域客体系统要素禀赋及主体当地村民感知度研究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成果。本论文选择有代表性的陕西渭北旱塬区淳化县的秦庄沟流域,从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匹配出发,将满足当地村民生产和生活需求放在首位,注重小流域系统要素禀赋、注重当地居民参与和注重小尺度区域空间分异的新思路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可确保当地村民与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和协调,促进当地尽早摆脱贫困、满足生计需求和改善人居环境,有效解决水土保持中常常出现的措施维护难、效益难以充分发挥等问题,为黄土高原尤其是陕西渭北旱塬地区的水土保持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通过9次野外实地调查,在采样分析、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和资料统计等大量一手资料基础上完成的。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提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性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首次提出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的科学概念;运用问题树分析方法,分析了秦庄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综合治理历程,界定了当前秦庄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其综合治理正处于以水土保持措施为主的小流域改良阶段;论述了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匹配方式、对比了小流域综合治理不同阶段主要治理措施和实施方式的差异,并分析研究了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匹配性的表现;在匹配性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提出现阶段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目标。2.鉴于以往小流域治理研究中,资料相对缺乏,涉及治理要素相对一致,且已经形成传统治理经验模式这一现实,作者深入秦庄沟流域做了大量的野外调查,并对不同地类土壤及地表径流、井水(浅层地下水)、雨水、窖水等采样并进行分析,并通过水资源科学计算,得出了该小流域可利用和调控的水资源总量:通过调查、高分辨率数据解译、核实和校对以往的土地利用图,编制出了2011年基准年土地利用等图件,获取了准确的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规律等信息;对包括人口、交通、农业基础设施、水土保持措施、农户经济状况等进行了全面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得出该小流域客体系统要素禀赋中水资源、土地资源有效利用是影响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因素;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了小流域素禀赋在微小尺度空间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并较详细研究分析了土地利用空间异质性的规律,找出了这些差异的原因。3.对小流域主体分析,得出当地村民参与是影响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因素。对秦庄沟流域所有1897户农村居民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结合入户访谈、村干部访谈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座谈咨询等获得水土保持认知方面的详实资料;从工程、农业、生态、水资源利用、农业产业、人居环境和管理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方面,设定了28个有较普遍意义的具体措施,对治理前和治理后村民的期望、感知度和满意情况,利用重要性--表现分析法IPA模型,首次对秦庄沟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村民感知度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当地村民对谷坊、梯田、淤地坝、林草等传统水土保持措施感知度很高并且非常认可,反映出以前林草措施在该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设计的科学性和良好效益性;对饮水安全、淤地坝肩道路、减灾防灾、人居环境和水资源利用等关乎民生的措施,感知度与期望有显着差异。通过利用IPA方法研究村民对小流域水保治理措施感知度,不仅为水土保持措施社会效益分析提供了依据,更为渭北旱塬区村民参与式综合治理的理论模式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4.以2011年为基准年,根据匹配性研究提出的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目标,以小流域客体系统要素禀赋特征以及当地村民感知度分析结果为依据,在主要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功能和效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秦庄沟流域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各种要素因子相互关系;运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方法(System Dynamic Model),编写了51个模型参量方程和11状态方程,首次设计了秦庄沟流域生态、经济和社会治理SD子模型和小流域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治理SEE--SD模型(Society-Ecology-Economy System Dynamic Model);在Vensim软件支持下,运行小流域SEE-SD模型,优化调整各种参量,依据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目标和任务,提出了3个优化调整综合治理方案;并结合优选方案,提出了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生活,集中坡改梯和提高植被覆盖重效益,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生态农业促经济,改善人居环境求质量的渭北旱塬小流域综合治理策略。5.基于秦庄沟流域系统要素禀赋及其空间差异分析,利用系统动力模型模拟优化调控的结果,并参考目前渭北旱塬区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研究成果,提出了水土保持治理为主模式、生态农业模式、设施农业模式、优质果业模式、绿色农产品模式、杂果基地模式、满足生计需求模式、人居环境改善模式及村民参与治理模式等9种符合实际的治理模式;并在研究小流域自然和人文要素禀赋空间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不同综合治理模式的目标、适用具体区域或村组以及各种模式实施的问题和具体措施。

袁静[3](2014)在《甘肃高塬沟壑区侵蚀沟道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模式研究》文中指出甘肃高塬沟壑区由沟壑与塬地两大地貌单元组成,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侵蚀沟道的沟头前进、沟岸扩张与沟底下切,使得塬面肥沃的农田受到了威胁,因此“固沟保塬”对于区域的生态、经济、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项研究基于甘肃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在甘肃高塬沟壑区选择南小河沟为典型实验小流域,对其坡沟系统进行水沙来源、沟道分级分类、沟道的水土保持措施现状模式与对位配置模式进行总结与研究,提出了该区侵蚀沟道的水土保持对位配置模式,为该区“固沟保塬”提供科学依据,对促进小流域生态经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表明坡面是小流域径流的主要来源部位,沟道是小流域泥沙的主要来源部位,随着坡面治理程度的提高,沟道产沙所占比例逐渐减小。(2)采用Hortun-Strahler地貌几何定量数学模型分级方法对高塬沟壑区≥500m的蚀沟道进行分级,探索了甘肃省高塬沟壑区沟道分级方法,依据开析度、割裂度及主支沟状况等指标,在沟道分级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科学分类,确定了实际存在的沟道类型及其不同级别沟道的主要类型。(3)通过野外调查对高塬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沟道的水保措施数量与主要的植物树种进行了摸查,总结了不同级别沟道上成功的治理模式。(4)基于水土保持对位配置理论,在高塬沟壑区小流域的沟道依据沟道部位、坡向、坡度、土壤类型等为主要指标,划分了10种小流域沟道立地条件类型,通过资源位(立地条件)与生态位(植物种所需生态条件)的适宜度计算,提出了沟道治理植物措施对位配置的理论模式;通过水土保持规范对工程措施地质、土壤等的要求结合实地情况,提出了高塬沟壑区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沟道治理工程措施对位配置的理论模式。

贺文敏[4](2014)在《退耕还林背景下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北丘陵沟壑区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生态环境的退化和农民的贫困,它们放大了生态不安全、社会不稳定的积累效应,这些皆与区域发展方式不合理有关。陕北丘陵沟壑区的乡村聚落发展有其特殊性,它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有限的资源承载力决定了其必须走新型绿色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1999年党中央做出在生态环境脆弱的中西部地区首先开展退耕还林工程的重大决策,经过15年的实施,对陕北丘陵沟壑区影响巨大,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改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社会传统观念变化、乡村聚落选址、规模及布局方式变化、乡村聚落功能与结构体系转变、发展模式更新、建筑院落与单体样式转型以及乡村景观变化等方面。退耕还林在改善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的同时,对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乡村人居建设影响巨大,但是乡村聚落的营建模式仍停滞不前,因此出现了新的人居矛盾。政府发放粮食和经济补贴给退耕农户,农耕不再是唯一的生存手段,乡村聚落摆脱“劳作半径”的制约,由“分散”开始走向“集聚化”的新型布局模式,由此产生一系列新问题。一是生产生活方式与聚落布局模式的矛盾。新型乡村聚落大多数照搬城市居住模式,这种布局模式与退耕还林后农户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匹配,忽视了居住者在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后对居住方式的内在需求;二是传统地域文化的断裂与消失。大规模、集聚式的乡村聚落建设无视当地自然与文化特征,遗弃传统聚落所蕴含的生态优势与文化内涵,导致新建民居地方特色消失、样式杂乱、室内热环境质量差、地方景观遭到建设性破坏等问题。以上这些已经成为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人居建设当前所面临的首要问题。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长久以来一直都是以传统农耕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因此乡村聚落的类型主要依据所处地形特征进行分类。现在由于退耕还林的影响,该地区乡村聚落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生了不同的产业模式。本研究提出了以不同产业模式划分乡村聚落类型的方法,并根据产业模式的不同特征,探讨了以下三种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适宜的发展建设模式。模式一:以维护生态修复成果为主的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模式二:以设施农业及设施养畜为主的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模式三:以旅游开发为主的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针对以上不同的产业模式,本研究对模式的选择、技术支持、影响因子、乡村聚落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有助于指导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缓解人居矛盾,并为后续黄土高原丘陵地区的乡村聚落建设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程复[5](2011)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恢复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对河川径流泥沙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特别是黄土丘陵沟壑区,严重的水土流使得原本十分脆弱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制约着当地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流域——无定河流域、延河流域、清涧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各流流域水文站长期观测所得的水文资料(1960-2009年),结合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1985年、1995年、2000年和2008年),运用数理统计分析和GIS与RS空间分析等技术,借助景观生态学、数量生态学方法,以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无定河、延河、清涧河流域径流和泥沙特性进行时空分析总结;同时以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为背景,分析了流域尺度上土地利用动态转移和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生态恢复背景下土地利用格局演变对径流泥沙过程变化的影响,揭示流域径流泥沙过程变异的土地覆被格局,为我国黄土丘陵沟壑区优化配置水土资源和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供理论基础与决策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径流泥沙时变过程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且空间差异大。分析表明:除无定河流域泥沙和径流年内分布分别表现为单、双峰曲线外,延水河、清涧河流域径流和泥沙年内分布均表现为单峰曲线。(2)流域径流泥沙年际时空变异规律明显,且不同生态恢复时段不同流域差异较大。分析表明: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年平均径流量和年输沙总量的年际变化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减水减沙幅度随时空尺度不同而异,上世纪80年代后和2000年后是流域径流泥沙演变的特征时段,其中延水河流域径流量减少较为明显,无定河流域减沙量和减沙幅度较大。流域径流泥沙关系密切,其拟合关系曲线随流域及其径流特征不同而异。(3)在生态恢复背景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流转频繁,耕地向林、草地转移是流域土地利用动态的主要形式。在不同流域,耕地转出明显,林、草地新增明显,且其流转速率在2000年后进入加速期。在植被恢复驱动下,流域土地利用重心空间漂移明显,漂移轨迹主要表现为耕地的重心均向东部偏移,林地的重心均向西北方向偏移,草地的重心均向北部偏移。(4)在生态恢复驱动下,土地利用及其时空动态导致流域景观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在斑块类型水平上,相对于水域、城镇及工矿建设用地等,耕地、林地和草地斑块特征变化较为明显。生态恢复不仅加大了耕地和林地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同时也增大了林地斑块性状的复杂化。特别是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耕地平均斑块面积及比例不断降低,草地则相反;在景观水平上,各流域景观破碎度总体趋于上升,而景观连接度却在不断降低,同时延河流域、清涧河流域景观多样性整体上呈下降的趋势,无定河流域整体上呈上升趋势。流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植被恢复使得一些景观类型的优势度不断增强,均匀度不断下降,且向着单一景观类型发展。(5)流域尺度上,土地利用格局的相对状况与水沙时变过程关系密切。分析表明,耕地是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的核心景观要素,也是流域土壤侵蚀泥沙的主要来源区。以地面积作为土地利用的核心预测因子,径流深和输沙模数的4年平均值对土地利用时变的响应程度最大。(6)不同景观类型,影响流域径流深度的因子不同。其中,耕林草斑块的空问邻接状态和核心斑块面积大小是影响流域径流深度变化的共同因素。耕地斑块特征指数对流域径流泥沙过程的影响最大,草地次之,林地最小;但相比而言,耕林草斑块特征对流域输沙过程的预测能力要高于对径流过程的预测能力。而在景观水平上,在不同植被恢复时段中,影响流域径流泥沙过程的特征指标不同,景观边缘密度、景观连接度与径流深、输沙模数始终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7)以耕林草为主导的景观格局与流域径流泥沙过程的时空分异与关系十分密切。分析表明,耕地景观格局特征变化对流域径流泥沙过程变异扮演重要角色,但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与推进,其指示作用逐渐被林地和草地景观格局特征所代替。(8)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驱动下,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减水减沙效益明显。研究表明,9年来,流域平均输沙模数降低54%,流域平均径流深下降15%。

孙艳红[6](2011)在《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效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原理、水土保持学原理等为指导,对延庆县的21条小流域治理进行了调查,应用聚类分析、多层次模糊评价法和Topsis法等方法,对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效益评价展开研究,从而为北京市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1)通过对群众小流域治理措施及相关政策的看法态度、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实施效果等内容进行问卷调查,揭示了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调动民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与改善当地民众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加强对民众的宣传教育等对策。(2)选择沟壑密度、人均密度、人均耕地、耕地面积、林地面积、果同面积、梯田坝地面积、生态林面积、经济林面积、已治理面积,作为分类的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21条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大体上分为生态型、农业型、经济型三大类治理模式。其中,生态型治理模式涉及9条小流域,所占比例为42.9%;农业型治理模式涉及2条小流域,所占比例为9.5%;经济性治理模式涉及10条小流域,所占比例为47.6%,并以典型小流域为例介绍了三类治理模式。(3)小流域综合治理中6个典型要素与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关联顺序依次为:投资(0.724)>治理面积(0.711)>水保工程措施(0.648)>经济林(0.590)>水保林(0.536)>整地(0.508)。(4)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出效益分析的权重值:生态效益0.5299,经济效益0.3497,社会效益0.1204。层次总排序CI=0.0751<0.1符合一致性要求,各个效益评价指标所得权重符合评价要求,因而指标的总排序是正确的。治理程度的权重为0.2920,林草覆盖率的权重为0.0966,土壤侵蚀模数的权重为0.1413;经济效益中的劳动生产率的权重为0.0878,土地生产率的权重为0.0545,人均纯收入的权重为0.2074;社会效益中的人均产粮的权重为0.0160,人均基本农田的权重为0.0558,劳动力利用率的权重为0.0485。由综合权重排序反馈出,治理程度、人均纯收入土壤侵蚀模数是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影响因子。(5)采用多层次模糊评价法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得出以生态型和经济型治理模式为主小流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比较好,生态效益达到中或良;以农业型治理模式为主的小流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比较差。以经济型治理模式为主的佛峪口小流域的经济最为突出,经济效益评价值达到92分。(6)多层次模糊评价法和Topsis法所得到的效益评价分值的直线拟合方程的拟合程度比较高,相关系数R2达到0.8853。这说明两种方法在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方面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为延庆县小流域治理的效益评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赵建民[7](2010)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黄土高原中部丘陵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水土保持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农林水事活动。为了评价水土保持的实施效果、明确水土保持的目的与意义、对不同的水土保持方案进行比较与优选,有必要进行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研究。水土保持涉及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单一指标不可能评价其综合效益,因此,人们常用两类方法进行评价:即基于系统工程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与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理论与方法,通过优选评价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评价模型,确定了评价模型中的基本参数;以延河流域中尺度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研究区为实证研究对象,评价了水土保持对研究区域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及驱动因子,分析了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一步改善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研究表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对科学地确定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因子、完善水土保持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基于系统工程理论建立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是一种多目标评价方法,需要从水土保持对方方面面的影响中选择出评价指标并归一化,确定各评价指标的评分值和权重,最后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将水土保持对各方面的影响转化为一个最终的评价值,但该值只是一个相对值,并不具有真实的生态学或经济学、社会学意义,在评价指标选取、归一化和权重因子确定等方面常常因人而异,差距甚大,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之间不能直接比较。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提出的若干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出现的频率在67个评价指中选定了13个常用的评价指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理论是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的理论基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价值与使用价值,可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足迹、能值、虚拟水等指标衡量。但是,目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理论与方法尚不成熟。本文在前人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新的探索: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中区分了存量价值与增量价值;在生态足迹核算中初步提出并解决了中间产品、产量因子计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将能值划分为生态系统服务能值与生态系统维持能值,并根据二者间的关系将生态-社会复合系统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在进行虚拟水计算时区分了“蓝虚拟水”与“绿虚拟水”,初步构建了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评价体系。根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理论与模型,本文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建立了水土保持的水圈、土圈、生物圈、大气圈效应对研究区域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的评价模型,并将水土保持的综合效益用四个指标表示,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承载力、能值与虚拟水量。通过理论推导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初步确定了评价模型中的基本参数。实证研究表明:从1997年到2004年,研究区人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1966元增加到2364元,其中人均生态系统内部服务价值(农业增加值)由1300元增加到1487元,人均生态系统外部服务价值由666元增加到877元;研究区人均生态承载力由2.03hm2增加到2.28hm2,其中内部生态承载力由人均1.20hm2增加到1.24hm2,外部生态承载力由人均0.83hm2增加到1.04hm2;人均生态系统服务能值输由3024.6Gsej增加到3745.1Gsej,其中内部能值由586.2Gsej增加到697.8Gsej,外部能值由2438.4Gsej增加到3047.3Gsej;研究区水土保持提高改善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的效益由1997年的2435m3/人增加到2004年的2884m3/人,其中内部效益由898m3/人增加到1084m3/人,外部效益由1537m3/人增加到1800m3/人。研究区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的内部价值高于外部价值,但外部使用价值高于内部使用价值。且生态系统外部服务的增速较快。上述4种评价结果显示:林地的生态系统边际服务功能最高,其次是梯田与果园,草地最低。农田与果园的生态系统服务主要表现为内部服务与经济效益,林地与草地的生态系统主要表现为外部服务与生态、社会效益。基于系统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显示,研究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目标的实现程度由65.95%增加到72.90%,研究区社会效益方面目标实现程度较高,生态效益方面提高较快,尤其是治理程度和植被覆盖率等方面成效尤为显着。目前,人均基本农田、人均粮食等指标已经达标,治理程度与林草覆盖度等指标也完成了目标值的70%-90%,但在侵蚀模数、人均收入、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等指标方面目标实现程度仍较低,是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之重点。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与基于系统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其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一般而言,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更具有科学性与系统性。基于系统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的主要特点是其判别功能,可以指出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在理论上探讨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理论与方法,扩大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理论的应用范围;在实践上提出并建立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方法与模型,确定了模型中的基本参数,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高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论文初步完成了预定目标,即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

潘永杰,于海云,张志芬,于文军[8](2008)在《小流域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及效益研究》文中提出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运用系统工程学,生态经济学和市场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将流域治理,舍饲服务,市场推动有机结合起来,是发展农村产业,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莫莉[9](2008)在《基于水文法的北洛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水代价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北洛河流域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为渭河流域的第二大支流,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泥沙主要来源区之一。本研究采用水文统计分析方法,以流域内水沙监测资料为基础,对流域降水、径流和输沙的年际变化及年内分配特征、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讨了北洛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水代价变化特征及其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比较了北洛河流域与我国北方地区部分典型流域的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水代价变化特征。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分析了北洛河流域降水、径流和输沙的年际变化特征。其降水量的多年平均值、变差系数和极值比分别为511.4mm、0.19和2.49;径流量为65915.6万m3、0.45和6.79;输沙量为7610.5万t、0.76和90.7。采用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和Spearman法分析降水、径流、输沙量年际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降水、径流和输沙量均呈显着减少的变化趋势。近50多年来单位降水产流量和单位降水产沙量变化可以分为枯水平沙期(1950~1962年)、丰水丰沙期(1963~1969年)、枯水平沙期(1970~1982年)、丰水枯沙期(1983~1991年)、丰水丰沙期(1992~1994年)和枯水枯沙期(1995~2006年)等6个时期。降水量、径流量和输沙量年代变化特征为:降水量随年代的延伸呈减小趋势,径流量随时间的推移呈波动式减小趋势,各年代输沙量呈驼峰型变化特征。采用不均匀系数、集中度和集中期等指标分析了北洛河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年内分配特征,表明:(1)径流量和输沙量年内变化均呈“单峰型”;(2)径流量、输沙量年内不均匀系数随年代呈波动式变化,其中上世纪90年代年内不均匀系数最大,径流量年内不均匀系数以上世纪60年代为最小,输沙量年内不均匀系数在上世纪80年代最小;(3)各年代径流量的集中期均为8月份,上世纪70和90年代径流量的集中程度最大,60年代径流量的集中程度最小;输沙量集中期为7或8月份,集中期输沙量占全年输沙量的90%左右。采用“经验公式法”计算了北洛河流域上世纪70年代大规模水土流失治理以来人类活动减水减沙效益。其结果为:(1)北洛河流域1970~2006年人类活动年均减水量23589.8万m3,减水作用为28.3%;年均减沙量2573.2万t,减沙作用为28.2%;(2)受降水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1970~2006年年均减水量为27140.6万m3,减沙量为3285.2万t,人类活动对水沙的影响占主导地位。研究了北洛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水代价特征。采用上述“经验公式法”的减水减沙量值计算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水代价值,该流域1970~2006年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水代价平均值为11.76m3/t,小于黄河及渭河下游输沙需水量。水保措施减沙水代价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1)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水代价与年降水量以及汛期降水量的关系密切,呈较好的反比关系;(2)水保措施减沙水代价与天然产流产沙量亦呈较好的反比关系;(3)与梯田、坝地、造林相比,该流域种草措施在减少相同泥沙时对径流的影响较小。比较了北洛河流域及我国北方地区其他典型流域水土保持各单项和综合措施的减沙水代价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流域各单项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水代价不同;(2)不同流域尺度的水土保持综合措施减沙水代价同样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异特征。通过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水保措施的配置,可以对径流量和输沙量进行调节,当选择减沙水代价小的水保措施配置类型和区域配置时,可以在减少等量泥沙时,相对增加径流量,从而达到减沙增流的调控目的。

李海毅[10](2007)在《3S技术支持下的吉林省土地退化动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吉林省土地受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因素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退化,制约着吉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借鉴全球变化的集成研究思路,参考其它领域的集成研究成果,结合吉林省土地退化的实际问题,应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论等学科的集成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研究。以3S为技术支持,开展了吉林省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生态景观变化研究;运用LUCC分析模型和景观格局等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该区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揭示了土地利用与覆盖的变化过程及规律;采用3S技术提取了吉林省坡度、坡长、植被因子,结合土壤侵蚀因子、降雨因子及耕作管理因子,利用通用水土流失方程估算了吉林省各地的水土流失模数,评价了水土流失强度,阐明了吉林省水土流失空间分异特征;开展了MODIS数据在吉林西部盐碱荒漠化监测中应用研究,表明MODIS数据在盐碱荒漠化定量研究中具有较高的可信度。采用马尔柯夫模型,预测了2011年和2022年吉林西部土地退化趋势,然后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法,确定了吉林西部土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最后以吉林省通榆县为例,构建了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对研究区1985、1990、1995、1998、2001、2004年6个时段的农业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建设对策。上述系列研究成果,对吉林省退化土地的保护与恢复、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柳河流域黄土丘陵沟壑区牛古图小流域治理开发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柳河流域黄土丘陵沟壑区牛古图小流域治理开发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无定河流域水文化演变规律及其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研究进展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水文化视野下的无定河流域概况
    2.1 无定河流域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开发利用保护现状
    2.2 近50 年来无定河流域的径流分析
        2.2.1 研究方法
        2.2.2 年径流量和极端径流量的趋势分析
        2.2.3 年径流量和极端径流量的变异诊断分析
        2.2.4 讨论
    2.3 本章小结
3 无定河流域物质水文化分析
    3.1 无定河上的水利工程
        3.1.1 古代水利工程
        3.1.2 现代水利工程
        3.1.3 水利风景区
    3.2 基于水文化的水利工程建设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无定河流域制度水文化分析
    4.1 治水文化
        4.1.1 治水文化与无定河
        4.1.2 古代对无定河的治理
        4.1.3 当代对无定河的治理
    4.2 管水文化
        4.2.1 管水文化与无定河
        4.2.2 古代水利法规和水利职官
        4.2.3 古代水利管理的利弊分析
        4.2.4 河长制在无定河流域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4.3 用水文化
        4.3.1 用水文化与无定河
        4.3.2 无定河取水用水存在的问题
        4.3.3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的无定河用水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无定河流域精神水文化研究
    5.1 无定河与民俗信仰
        5.1.1 祈雨活动
        5.1.2 其他神庙活动——横山牛王会
    5.2 无定河与文学作品
        5.2.1 古代边塞诗
        5.2.2 陕北民歌
    5.3 无定河与历史文明
        5.3.1 晚期智人——河套人
        5.3.2 最后的史前文化——龙山文化
        5.3.3 大夏国都——统万城
    5.4 本章小结
6 无定河水文化价值评估研究
    6.1 概述
    6.2 水文化价值评估体系构建
        6.2.1 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6.2.2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6.2.3 价值评估体系指标筛选方法
        6.2.4 水文化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6.2.5 水文化价值评估体系构建
    6.3 水文化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6.3.1 价值评估体系赋权方法
        6.3.2 层次分析法
        6.3.3 熵权法
        6.3.4 估指标定量计算方法
    6.4 无定河水文化价值评估结果分析
        6.4.1 指标评估结果
        6.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6.4.3 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无定河水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
    7.1 概述
    7.2 保护、传承和弘扬无定河水文化的对策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陕西渭北旱塬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1.4 研究内容
        1.1.5 研究方法
    1.2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理论基础
        1.2.1 理论依据
        1.2.2 小流域综合治理及模式内涵
    1.3 相关文献评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3.3 黄土高原地区小流域治理模式
        1.3.4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
    2.4 水文
    2.5 植被
    2.6 社会经济状况
第3章 秦庄沟流域经济社会与综合治理发展历程分析
    3.1 小流域治理与经济社会相互关系
        3.1.1 小流域综合治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
        3.1.2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农业发展
        3.1.3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防灾减灾
        3.1.4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当地村民生活
    3.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性研究
        3.2.1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性的意义
        3.2.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性的界定
        3.2.3 匹配性分析法
    3.3 小流域综合治理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界定
        3.3.1 小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基础
        3.3.2 小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界定方法
        3.3.3 小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3.3.4 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界定
        3.3.5 小流域综合治理历程
        3.3.6 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阶段界定
    3.4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性表现
        3.4.1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匹配性分析
        3.4.2 小流域综合治理目标
        3.4.3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匹配表现
第4章 秦庄沟流域要素禀赋分析
    4.1 小流域要素禀赋
        4.1.1 小流域要素禀赋的定义
        4.1.2 要素禀赋的分类
        4.1.3 要素禀赋的特征
        4.1.4 要素禀赋指标体系
    4.2 生态环境要素禀赋分析
        4.2.1 土壤分析
        4.2.2 水资源禀赋
        4.2.3 水土流失
        4.2.4 生态环境要素禀赋特征
    4.3 土地利用
        4.3.1 测定方法
        4.3.2 土地利用现状
        4.3.3 土地资源数量结构
        4.3.4 土地利用禀赋特征
    4.4 经济结构禀赋
        4.4.1 人均土地面积、产业及产值
        4.4.2 坡耕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4.3 灌溉农业
    4.5 社会要素禀赋
        4.5.1 社会要素禀赋测度
        4.5.2 生活要素禀赋
        4.5.3 村容要素禀赋
        4.5.4 社会要素禀赋特征
    4.6 小流域要素禀赋优劣及缺失研究
        4.6.1 小流域要素禀赋优劣及缺失内涵
        4.6.2 秦庄沟流域要素禀赋优劣及缺失
        4.6.3 小流域综合治理框架分析
第5章 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主体感知度分析
    5.1 综合治理与主体关系分析
        5.1.1 小流域主体
        5.1.2 综合治理与主体的关系
    5.2 小流域综合治理村民感知度分析的必要性及意义
        5.2.1 小流域综合治理村民感知度分析的必要性
        5.2.2 村民感知度分析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意义
    5.3 村民对小流域综合治理感知度研究方法
        5.3.1 感知度测评系统
        5.3.2 感知度测评系统的确定
        5.3.3 信度分析、样本数及T检验
        5.3.4 确定指标
        5.3.5 感知度调查问卷设计
        5.3.6 村民感知度测评数据获取与搜集
    5.4 村民对小流域综合治理感知度分析
        5.4.1 信度及样本特征
        5.4.2 村民对以往小流域综合治理总体感知度
        5.4.3 小流域综合治理要素的村民感知度
        5.4.4 村民对小流域综合治理感知度的IPA分析
        5.4.5 IPA分析法得出的结论
第6章 小流域综合治理SEE--SD模型与方案优化调控
    6.1 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
        6.1.1 系统动力学及相关概念
        6.1.2 建模原则
        6.1.3 建模步骤
    6.2 小流域综合治理运用SEE--SD模型的必要性
    6.3 小流域综合治理SEE--SD模型建模步骤
    6.4 SEE--SD模型构建
        6.4.1 SEE--SD模型逻辑结构
        6.4.2 积量流量图
    6.5 综合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SEE--SD模型
        6.5.1 SEE--SD模型
        6.5.2 生态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模拟
    6.6 小流域综合治理方案优化调控
        6.6.1 生态治理优化调控
        6.6.2 经济治理优化调控
        6.6.3 社会治理优化调控
    6.7 SEE--SD模型综合调控结果
    6.8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
第7章 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7.1 建立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分类原则及方法
    7.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分类
        7.2.1 各村的要素禀赋优劣及缺失
        7.2.2 分类的结果
    7.3 水土保持治理为主模式
        7.3.1 水土保持治理为主模式指导思想和原则
        7.3.2 水土保持治理为主模式适宜区
        7.3.3 水土保持治理为主模式
    7.4 生态农业模式
        7.4.1 生态农业模式概述
        7.4.2 生态农业模式目标
        7.4.3 生态农业模式
    7.5 经济治理具体模式
        7.5.1 设施农业模式
        7.5.2 优质果业模式
        7.5.3 绿色农产品模式
        7.5.4 杂果基地模式
    7.6 满足生计需求模式
        7.6.1 安全饮水
        7.6.2 道路交通
        7.6.3 防灾减灾
    7.7 人居环境改善模式
        7.7.1 垃圾处理
        7.7.2 污染处理措施
    7.8 村民参与治理模式
        7.8.1 参与式
        7.8.2 村民参与治理模式
第8章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取得的新进展
    8.3 研究中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3)甘肃高塬沟壑区侵蚀沟道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坡沟系统水沙研究
        1.2.2 侵蚀沟道分级分类现状
        1.2.2.1 侵蚀沟道分级现状
        1.2.2.2 侵蚀沟道分类现状
        1.2.3 沟道治理开发利用现状
        1.2.4 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研究
        1.2.4.1 生态位与资源位理论及研究
        1.2.4.2 水土保持对位配置研究
    1.3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3.1 坡沟侵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3.2 坡沟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象水文
    2.4 土壤
    2.5 植被
    2.6 水土流失现状及其治理现状
        2.6.1 水土流失危害
        2.6.2 水土流失治理现状
    2.7 社会经济状况
    2.8 研究点概况
3 研究技术途径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2.1 典型小流域水沙来源研究
        3.2.2 典型小流域侵蚀沟道分级研究
        3.2.3 典型小流域侵蚀沟道分类研究
        3.2.4 典型小流域侵蚀沟道利用现状模式调查研究
        3.2.5 典型小流域沟道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模式研究
    3.3 技术路线
    3.4 研究方法
        3.4.1 坡沟系统水沙来源研究
        3.4.2 侵蚀沟道分级研究
        3.4.3 侵蚀沟道分类研究
        3.4.4 典型小流域侵蚀沟道利用现状调查
        3.4.5 典型小流域沟道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模式研究
        3.4.5.1 植物措施对位配置研究
        3.4.5.2 工程措施对位配置研究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时段坡沟系统水沙来源研究
    4.2 侵蚀沟道分级研究
        4.2.1 侵蚀沟道数量调查
        4.2.2 沟道分级图绘制
        4.2.3 流域沟道特征值提取
    4.3 侵蚀沟道分类研究
        4.3.1 按沟道的开析状况分类
        4.3.2 按沟道的割裂状况分类
        4.3.3 按沟道主支沟状况分类
    4.4 典型小流域侵蚀沟道利用现状调查
        4.4.1 南小河沟流域沟道水保措施现状调查
        4.4.2 南小河沟流域沟道植物措施现状调查
        4.4.3 高塬沟壑区沟道利用模式
    4.5 典型小流域沟道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模式研究
        4.5.1 植物措施对位配置模式研究
        4.5.1.1 小流域自然资源状况分析及沟道立地条件类型划分(资源位)
        4.5.1.2 不同植物种类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分析(生态位)
        4.5.1.3 植物种生态适宜度计算
        4.5.1.4 不同沟道立地类型植物措施对位配置模式
        4.5.2 工程措施对位配置模式研究
        4.5.2.1 不同类型治沟工程及自然地质状况分析
        4.5.2.2 不同类型治沟工程对位配置模式
5 结论及讨论
    5.1 结论
        5.1.1 侵蚀沟道分级分类
        5.1.2 坡沟系统水沙来源
        5.1.3 沟道治理现状模式
        5.1.4 沟道治理对位配置模式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4)退耕还林背景下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历史的机遇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聚落历史演变及类型研究相关研究现状
        1.2.2 生态环境与聚落发展关系相关研究进展
        1.2.3 退耕还林相关研究现状
        1.2.4 既往学术研究未涉及的内容
    1.3 研究视角与研究范围
        1.3.1 研究视角
        1.3.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 研究内容
        1.4.1 陕北丘陵沟壑区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演变与乡村聚落历史变迁研究
        1.4.2 退耕还林实施之后陕北丘沟壑陵区乡村聚落现状及问题研究
        1.4.3 退耕还林之后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发展模式研究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具体研究方案与步骤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1.7 相关概念与理论
        1.7.1 乡村聚落概念的界定
        1.7.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7.3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1.8 小结
2 陕北丘陵沟壑区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演变
    2.1 陕北丘陵沟壑区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演变概述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2.1.2 自然状况
        2.1.3 土地利用状况
    2.2 历史时期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演变
        2.2.1 演变概述
        2.2.2 原始社会时期陕北丘陵沟壑区的生态环境
        2.2.3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
        2.2.4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
        2.2.5 唐宋时期陕北丘陵沟壑区的生态环境
        2.2.6 元、明、清时期陕北地区生态环境
    2.3 近现代时期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变迁
        2.3.1 人口变化情况
        2.3.2 生活方式的变化
    2.4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现状
        2.4.1 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
        2.4.2 林草保存率低,配套设施落后
        2.4.3 水资源匮乏
        2.4.4 人地矛盾突出
    2.5 小结
3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历史变迁
    3.1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历史变迁及特点解析
        3.1.1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分布状况
        3.1.2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分类
        3.1.3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特点
        3.1.4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特征解析
        3.1.6 影响陕北乡村聚落形态变迁与特征的因素
    3.2 影响乡村聚落变迁的一般性因子及其权重
        3.2.1 影响乡村聚落变迁的一般性因子概述
        3.2.2 自然因子
        3.2.3 人文因子
    3.3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地域性因子及其权重解析
        3.3.1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地域性因子概述
        3.3.2 自然因子
        3.3.3 人文因子
    3.4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与生态环境演变耦合关系分析
        3.4.1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对乡村聚落的作用
        3.4.2 陕北丘陵区乡村聚落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3.5 小结
4 退耕还林工程对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的影响
    4.1 退耕还林实施背景概述
    4.2 退耕还林基本问题解析
        4.2.1 退耕还林内涵分析
        4.2.2 退耕还林的分类
        4.2.3 退耕还林发展历程
        4.2.4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现状
    4.3 退耕还林对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的影响维度
        4.3.1 自然因子
        4.3.2 人文因子
    4.4 退耕还林对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的影响
        4.4.1 退耕还林后生态环境改善
        4.4.2 退耕还林后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4.4.3 退耕还林后人居环境的变化
        4.4.4 退耕还林后社会传统观念的转变
        4.4.5 退耕还林后乡村聚落选址,规模及分布方式的变化
        4.4.6 退耕还林后乡村聚落的功能与结构体系转变
        4.4.7 退耕还林后乡村聚落模式的更新
        4.4.8 退耕还林后乡村聚落的建筑院落及单体建筑转型
        4.4.9 退耕还林后乡村景观的变化
    4.5 小结
5 退耕还林后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典型案例解读
    5.1 陕北榆林地区绥德县——韭园乡高舍沟村
        5.1.1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5.1.2 退耕还林背景下高舍沟村乡村聚落的变迁
        5.1.3 其他方面的转型与变化
        5.1.4 退耕还林前后影响高舍沟村建筑聚落变迁的因子及其权重解析
        5.1.5 高舍沟村聚落变迁存在的问题
    5.2 陕北延安地区吴起县——吴起镇马湾村
        5.2.1 研究区基本情况
        5.2.2 退耕还林背景下马湾村聚落的变迁
        5.2.3 其他方面的转型与变化
        5.2.4 退耕还林前后影响马湾村建筑聚落变迁的因子及其权重解析
        5.2.5 马湾村聚落变迁存在的问题
    5.3 陕北延安地区安塞县——沿河湾镇侯沟门村
        5.3.1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
        5.3.2 退耕还林背景下侯沟门村聚落的变迁
        5.3.3 其他方面的转型与变化
        5.3.4 退耕还林前后影响侯沟门村建筑聚落变迁的因子及其权重解析
        5.3.5 侯沟门村聚落变迁存在的问题
    5.4 退耕还林后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现存问题
        5.4.1 传统窑居建造技术的停滞不前和新技术的表面化文章
        5.4.2 新建建筑群落与陕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不相融
        5.4.3 忽视地域文化,脱离农户需求的集中式居住群落规划设计方式
        5.4.4 缺乏规划的散落式建筑群落,人居环境混乱不堪
    5.5 小结
6 退耕还林背景下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发展模式探讨
    6.1 退耕还林前以地形特征划分的陕北丘陵沟壑区传统乡村聚落类型
        6.1.1 沟壑山地型乡村聚落
        6.1.2 小流域川道型乡村聚落
        6.1.3 台塬型乡村聚落
    6.2 退耕还林后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化概述
        6.2.1 生态环境的变化
        6.2.2 生产方式的变化
        6.2.3 生活方式的变化
        6.2.4 人居环境的变化
        6.2.5 社会传统观念的变化
        6.2.6 乡村聚落选址、规模以及布局方式的变化
    6.3 退耕还林后以产业模式类型划分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
    6.4 模式一:以维护生态修复成果为主的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
        6.4.1 模式的选择
        6.4.2 相关技术支持
        6.4.3 影响因子解析
        6.4.4 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
    6.5 模式二:以设施农业及设施养畜为主的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
        6.5.1 模式的选择
        6.5.2 相关技术支持
        6.5.3 影响因子解析
        6.5.4 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
    6.6 模式三:以旅游开发为主的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
        6.6.1 模式的选择
        6.6.2 模式分类
        6.6.3 影响因子解析
        6.6.4 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
    6.7 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1.1 结论一
        7.1.2 结论二
        7.1.3 结论三
        7.1.4 结论四
        7.1.5 结论五
    7.2 研究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7.2.1 建议一
        7.2.2 建议二
    7.3 小结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一
附录二

(5)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恢复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对河川径流泥沙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恢复历史背景
    1.2 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径流泥沙效应研究
        1.2.1. 黄土丘陵沟壑区径流泥沙演变的多尺度研究
        1.2.2 径流泥沙影响因素
    1.3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径流泥沙影响研究
        1.3.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现状
        1.3.2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径流泥沙影响效应评价
    1.4 流域生态恢复对径流泥沙影响的问题与挑战
    1.5 研究框架
        1.5.1 研究背景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内容
        1.5.4 研究方法
        1.5.5 技术路线
2.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
    2.3 地质地貌
    2.4 植被
    2.5 土壤
    2.6 水沙特征
    2.7 社会经济概况
3. 研究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构建
    3.1 数据来源
        3.1.1 水沙数据
        3.1.2 空间数据
    3.2 数据处理
        3.2.1 水文数据预处理
        3.2.2 地理信息数据处理
4 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水沙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径流泥沙年内分配特征研究方法
        4.1.2 径流泥沙年际分配特征研究方法
    4.2 河川径流时空变化分析
        4.2.1 径流年内分配特征
        4.2.2 径流年际变化
    4.3 河川泥沙时空变化分析
        4.3.1 含沙量年内分配特征
        4.3.2 泥沙年际变化
    4.4 水沙关系分析
        4.4.1 年均含沙量与年年均径流量拟合曲线分析
        4.4.2 黄土丘陵沟壑区各流域减水减沙分析
    4.5 小结
5 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恢复背景下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规律
    5.1 研究方法
        5.1.1 土地利用类型流转
        5.1.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拟
        5.1.3 土地利用重心转移计算
        5.1.4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指数选取与计算
    5.2 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5.2.1 不同流域土地利用类型流转分析
        5.2.2 不同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5.2.3 不同流域土地利用重心空间变化分析
    5.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5.3.1 斑块类型水平上流域土地利用景观变化
        5.3.2 景观水平上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演变
    5.4 小结
6 植被恢复背景下土地利用格局对流域径流泥沙的影响
    6.1 研究方法
        6.1.1 响应时段界定
        6.1.2 景观指数计算
        6.1.3 影响流域径流泥沙时变的主导景观格局指标确定
        6.1.4 冗余分析(RDA,Redundancy analysis)
    6.2 土地利用变化的径流泥沙响应时段界定与分析
        6.2.1 输沙模数与耕地面积相互关系
        6.2.2 平均径流深与耕地面积相互关系
    6.3 土地类型面积变化对流域径流泥沙的影响分析
    6.4 流域主导景观类型格局变化对径流泥沙的影响
        6.4.1 斑块类型水平上影响流域径流泥沙耕地景观格局因子
        6.4.2 斑块类型水平上影响流域径流泥沙林地景观格局因子
        6.4.3 斑块类型水平上影响流域径流泥沙草地景观格局因子
    6.5 斑块类型水平上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流域径流泥沙相互关系
        6.5.1 上世纪80年代
        6.5.2 上世纪90年代
        6.5.3 退耕还林(草)初期
        6.5.4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后
        6.5.5 斑块类型水平上不同时期RDA特征值及解释度比较
    6.6 景观水平上景观格局对流域径流泥沙影响分析
        6.6.1 景观格局指数对径流深的影响
        6.6.2 景观格局指数对输沙模数的影响
        6.6.3 基于RDA排序分析
    6.7 退耕还林(草)后耕林草景观格局变化对减水减沙的影响
    6.8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2.1 论文创新
        7.2.2 研究不足
        7.2.3 主要建议
参考文献
附图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2 研究背景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2.2.1 有利于提高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率
        2.2.2 有助于促进延庆县小流域可持续发展
        2.2.3 有利于建设小康社会、改善民生
    2.3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理论依据
        2.3.1 径流调控理论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3 系统论理论
        2.3.4 水土保持学原理
        2.3.5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6 生态经济学原理
    2.4 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其模式的内涵
        2.4.1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内涵和特点
        2.4.2 小流域治理模式
    2.5 国内外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5.1 国外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概述
        2.5.2 国内小流域治理研究概述
    2.6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研究
        2.6.1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的理论基础
        2.6.2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的组成
        2.6.3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的研究
3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地理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水系
        3.1.4 土壤
        3.1.5 植被
        3.1.6 水文气象
    3.2 社会经济发展特点
    3.3 水土流失及防治状况
        3.3.1 水土流失情况
        3.3.2 水土流失防治情况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方法
        4.2.1 小流域调查方法
        4.2.2 问卷调查
        4.2.3 聚类分析方法
        4.2.4 灰色关联分析
        4.2.5 频数统计分析方法
        4.2.6 层次分析法
        4.2.7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
    4.3 技术路线
5 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历程及问题
    5.1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
        5.1.1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5.1.2 树立和落实统筹兼顾的理念
        5.1.3 分类防治,突出重点
        5.1.4 加强生态保护,促进和谐治理
    5.2 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历程
    5.3 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分析
        5.3.1 问卷调查
        5.3.2 小流域综合治理存在问题
        5.3.3 小流域综合治理原因分析
        5.3.4 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对策
    5.4 小结
6 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6.1 分类原则
    6.2 分类方法
    6.3 小流域分类
        6.3.1 分类指标的选择
        6.3.2 分类结果
    6.4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分类
        6.4.1 分类指标的选择
        6.4.2 分类结果
        6.4.3 生态型综合治理模式
        6.4.4 农业型综合治理模式
        6.4.5 经济型综合治理模式
    6.5 小结
7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
    7.1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的目的及意义
    7.2 评价指标研究
        7.2.1 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
        7.2.2 评价指标的遴选
    7.3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方法
        7.3.1 效益评价方法
        7.3.2 效益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7.4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水土保持效益的关系
        7.4.1 数据处理
        7.4.2 数据分析结果
    7.5 延庆县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
        7.5.1 效益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
        7.5.2 权重计算结果
        7.5.3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7.5.4 TOPSIS法
    7.6 小结
8 结论和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黄土高原中部丘陵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
        1.1.1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的基本概念
        1.1.2 水土保持的重要意义
        1.1.3 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
    1.2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研究现状
        1.2.1 水土保持效益的内涵与外延
        1.2.2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的方法与模型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方法评析
    2.1 水土保持单项效益评价方法
        2.1.1 国外研究
        2.1.2 国内研究
    2.2 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方法
        2.2.1 基于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2.2.2 基于其他方法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3.1 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
    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与评价方法
        3.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研究进展
        3.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存在的问题
    3.3 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理论与评价方法
        3.3.1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理论
        3.3.2 能值与能流理论
        3.3.3 水帐户与虚拟水理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4.1 水土保持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的评价理论与方法
        4.1.1 土圈效益
        4.1.2 水圈效益
        4.1.3 大气气圈效益
        4.1.4 生物圈效益
    4.2 水土保持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影响的评价理论与方法
        4.2.1 水土保持对流域水资源利用的影响
        4.2.2 水土保持对流域生态承载力的影响
        4.2.3 水土保持对流域能值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土高原丘陵区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5.1 研究区概况
        5.1.1 研究区自然特征
        5.1.2 研究区社会经济条件
    5.2 实证研究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5.3 水土保持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5.3.1 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内部服务价值评价
        5.3.2 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外部服务价值评价
        5.3.3 研究区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评价
    5.4 水土保持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的影响
        5.4.1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评价
        5.4.2 基于能值的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评价
        5.4.3 基于虚拟水与水帐户的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评价
        5.4.4 研究区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综合评价与比较
    5.5 研究区水土保持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的综合分析
    5.6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黄土高原丘陵区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6.1 系统理论及其在多目标评价中的应用
        6.1.1 系统及系统理论的基本特点
        6.1.2 基于系统理论进行多目标评价的方法与步骤
    6.2 水土保持多目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6.2.2 权重因子确定
        6.2.3 评价指标的归一化
    6.3 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计算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不同农产品与工业品能值含量计算
附录二 几种农用生产资料的生态足迹计算
致谢
作者简介

(9)基于水文法的北洛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水代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技术路线
    1.3 数据资料及分析方法
        1.3.1 数据资料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水土保持措施水沙效应研究进展
    2.1 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和泥沙的影响机理
        2.1.1 工程措施
        2.1.2 林草措施
        2.1.3 耕作措施
    2.2 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量及泥沙量的影响程度
        2.2.1 水土保持措施同步影响径流和泥沙
        2.2.2 不同水保措施减少径流和泥沙的程度存在差异
        2.2.3 水保措施与水利工程措施影响水沙的差异
    2.3 水土保持措施影响径流及泥沙的评价方法
        2.3.1 水文法
        2.3.2 水保法
    2.4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第三章 北洛河流域概况
    3.1 水系
    3.2 气候水文
    3.3 地质地貌
    3.4 植被
    3.5 土壤
    3.6 社会经济
第四章 北洛河流域水沙特性
    4.1 降水量变化特征
        4.1.1 降水量年际变化特征
        4.1.2 降水量年代变化特征
        4.1.3 降水量年内分配特征
    4.2 径流量变化特征
        4.2.1 径流量年际变化特征
        4.2.2 径流量年代变化特征
        4.2.3 径流量年内变化特征
    4.3 输沙量变化特征
        4.3.1 输沙量年际变化特征
        4.3.2 输沙量年代变化特征
        4.3.3 输沙量年内变化特征
    4.4 水沙来源
        4.4.1 年水沙来源特征
        4.4.2 汛期水沙来源特征
        4.4.3 非汛期水沙来源特征
    4.5 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原因分析
        4.5.1 降水量影响
        4.5.2 水利水保措施影响
        4.5.3 人类活动增沙影响
        4.5.4 国家政策影响
第五章 北洛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
    5.1 “水文法”基本原理
    5.2 “经验公式法”计算结果
    5.3 本次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降水变化对径流量及输沙量的影响
        5.3.2 本次研究与其他计算成果对比分析
        5.3.3 20 世纪90 年代和2000~2006 年水沙变化计算成果分析
第六章 北洛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水代价特征
    6.1 资料与方法
        6.1.1 研究资料
        6.1.2 分析方法
    6.2 北洛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水代价基本特征
    6.3 北洛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水代价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6.3.1 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水代价与降水量之间关系
        6.3.2 RRS 与天然产流产沙量的关系
        6.3.3 RRS 与措施配置比之间的关系
    6.4 北洛河及我国北方地区其他典型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水代价综合分析
        6.4.1 水土保持单项措施的减沙水代价分析
        6.4.2 水土保持综合措施减沙水代价分析
    6.5 讨论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存在问题及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3S技术支持下的吉林省土地退化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前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立题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理论综述与技术方法
2.1 基础理论
    2.1.1 系统论
    2.1.2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2.1.3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研究理论与方法
    2.2.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概述
    2.2.2 LUCC的内涵及研究目标、重点
    2.2.3 LUCC研究方法
    2.2.4 LUCC研究进展
2.3 景观生态学
    2.3.1 景观的基本概念
    2.3.2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2.3.3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2.3.4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2.3.5 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2.4 土地退化
    2.4.1 土地退化概述
    2.4.2 水土流失研究进展
    2.4.3 荒漠化研究现状
    2.4.4 吉林省土地退化研究现状
2.5 技术方法
    2.5.1 3S集成技术
    2.5.2 环境模拟系统(EIS)
    2.5.3 RS-EIS-GIS集成技术
    2.5.4 数据源及3S软件系统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环境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质地貌
    3.1.3 气候
    3.1.4 水文
    3.1.5 土壤
    3.1.6 植被
3.2 社会环境概况
3.3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第四章 吉林省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4.1 吉林省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遥感制图
    4.1.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解译方法
    4.1.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系统
    4.1.3 土地利用/覆盖解译标志
    4.1.4 解译步骤
    4.1.5 分类后处理及土地利用制图
4.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4.2.1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模型概述
    4.2.2 土地利用时空特征演变研究
小结 第五章 吉林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景观生态评价
5.1 景观格局分析的指标体系
    5.1.1 景观斑块类型
    5.1.2 景观格局指数计算软件
    5.1.3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指数
5.2 吉林省 LUCC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5.2.1 类型水平的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5.2.2 景观水平的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水土流失动态研究
6.1 USLE中相关因子的确定
    6.1.1 降雨侵蚀因子的确定
    6.1.2 土壤侵蚀因子的确定
    6.1.3 地形因子的确定
    6.1.4 植被类型因子的确定
    6.1.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的确定
6.2 土壤侵蚀模数估算及土壤侵蚀分级
    6.2.1 土壤侵蚀模数估算及侵蚀强度分级
    6.2.2 吉林省水土流失变化分析
6.3 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6.3.1 自然因素
    6.3.2 人为因素
小结 第七章 吉林省土地荒漠化研究
7.1 MODIS数据在盐碱荒漠化监测中的应用
    7.1.1 研究区概况
    7.1.2 MODIS数据概述
    7.1.3 植被指数的计算及应用
    7.1.4 结果检验
    7.1.5 结果分析
7.2 吉林西部土地荒漠化发展趋势研究
    7.2.1 模型简介
    7.2.2 计算步骤
    7.2.3 预测结果
7.3 吉林西部荒漠化驱动力研究
    7.3.1 自然因素
    7.3.2 人为因素
    7.3.3 荒漠化驱动力研究
小结 第八章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8.1 生态安全研究概述
    8.1.1 生态安全的概念、本质和特点
    8.1.2 生态安全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8.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
    8.2.1 研究区概况
    8.2.2 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8.2.3 部分评价指标说明
    8.2.4 生态安全评价
    8.2.5 评价结果及原因分析
    8.2.6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建设对策
小结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四、柳河流域黄土丘陵沟壑区牛古图小流域治理开发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无定河流域水文化演变规律及其价值评估研究[D]. 薛祺.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2]陕西渭北旱塬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D]. 陈见影.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1)
  • [3]甘肃高塬沟壑区侵蚀沟道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模式研究[D]. 袁静. 甘肃农业大学, 2014(05)
  • [4]退耕还林背景下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与发展研究[D]. 贺文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7)
  • [5]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恢复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对河川径流泥沙影响研究[D]. 程复.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9)
  • [6]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效益评价研究[D]. 孙艳红.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9)
  • [7]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黄土高原中部丘陵区为例[D]. 赵建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0)
  • [8]小流域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及效益研究[J]. 潘永杰,于海云,张志芬,于文军. 内蒙古水利, 2008(04)
  • [9]基于水文法的北洛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水代价分析[D]. 莫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10]3S技术支持下的吉林省土地退化动态研究[D]. 李海毅. 吉林大学, 2007(04)

标签:;  ;  ;  ;  ;  

六河流域黄土丘陵沟壑区牛古图小流域管理与开发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