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感哲学(上)

论情感哲学(上)

一、漫谈情感哲学(上)(论文文献综述)

李娜[1](2021)在《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 ——基于道德随附性分析的一种道德本质论》文中认为如何理解道德以及道德的(the moral)与非道德的(the non-moral)的关系问题,是道德哲学研究的基础问题之一。在分析哲学伦理学的各种争论中,道德随附性逐渐成为论辩的焦点。道德随附性一般是指,道德的随附于非道德的,非道德基础属性的同一可以保证随附性道德属性的同一。要合理地回答道德的本质问题,阐明道德的客观性和规范性,就需要提供一种道德本质论,使其能够合理地说明道德随附性,同时维护道德的规范性。本论文以西方元伦理学中的道德随附性争论为着眼点,通过重点讨论非自然主义的道德实在论与非认知主义的道德表达主义在道德随附性方面的争论,表明随附性在解决道德本质问题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在元伦理学中的地位,然后尝试提出一种更加合理的道德本质观点——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来解决以往道德表达主义本身的困境,推进对道德随附性的理论诠释以及对道德本质问题的回答。首先,论文从元伦理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即“如何理解道德”切入,简单考察了道德实在论的三种类型——还原论的伦理自然主义、非还原论的伦理自然主义和伦理非自然主义,及其理论竞争者——道德建构主义、道德错论、非认知主义、道德非实在论,在分析阐述道德实在论所面临的认识论挑战、实践论挑战、本体论挑战的基础上指出,随附性问题是道德实在论面临的核心挑战,主要由非认知主义提出的随附性论证构成了对道德实在论的重要反驳。这表明了构建一种更合理的道德本质理论的必要性。接着,本论文借助心灵哲学中的随附性讨论,从概念、类型、定义、相关概念关系等几个角度回答了“什么是随附性”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笔者着重考察了伦理学中的道德随附性问题。道德错论作为一种认知主义理论,用道德随附性来攻击道德实在论,认为道德实在论无法解释道德随附性,同时用道德怀疑论的方式取消了自己对道德随附性问题的解释性负担。非认知主义者布莱克本认为伦理非自然主义难以支持道德随附性,不能解释混合世界禁令,而自己的投射主义理论很容易解释随附性和相关的混合世界禁令。非自然主义的道德实在论者沙佛-兰道则指出,非认知主义诉诸随附性的论证将论证起点设定为“世界就是像自然科学描述的那样”,但这个论证前提本身就是无法被证明的。沙佛-兰道认为,一方面,道德实在论者可以解释随附性。首先,道德实在论并不一定缺少蕴含命题;即使被指责缺少蕴含命题,道德实在论也并不缺少“共犯”。其次,随附性质的每一个实例都是完全由被随附性性质构成或实现的。另一方面,表达主义不能很好地解释随附性,它难以说明为什么对两个描述性相同的行为采取不同态度的人犯了某种概念上的混乱。但迈克尔·里奇和罗伯特·马布里托认为,构成性进路的道德实在论并不能保证作为概念必然性的道德随附性,而吉伯德的更复杂的解释性表达主义可以解释道德随附性。在道德实在论内部,沙佛-兰道的构成性进路也被指责为一种自然主义。除了沙佛-兰道之外,克莱默、克莱格、韦奇伍德、菲茨帕特里克等伦理非自然主义者在随附性论证方面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进路。这些尝试最终表明,为了解决道德随附性问题,非自然主义不得不向自然主义靠拢。虽然斯坎伦区分了混合的规范性判断和纯粹的规范性判断,认为混合规范判断所对应的规范性事实才随附于相关的非规范性事实,而纯粹规范判断并不依赖于自然事实或超自然事实。但这并不能帮助非自然主义回应全局性的随附性挑战。在随附性论证的挑战之下,更多的实在论者走向保守,认为道德随附性是一种原初的事实、形而上学学说或教条。非还原论者斯德津甚至直接指出,一个人究竟认可哪种形式的随附性,将取决于一个人的元伦理学背景理论。笔者认为,元伦理学中传统的道德本质理论难以完全消除随附性担忧。自然主义者无法解释道德随附性的重要性,因为他们认为道德属性就是自然属性,随附性好像是自然而然、不值一提的。非自然主义者难以解释道德随附性是如何随附的,因为他们认为道德属性不是自然属性,而是自成一格的,两个完全不同的属性之间究竟如何能做到随附呢?表达主义将随附性看作一种主观约定,又难以解释道德的客观性和规范性。因此,只有建构一种更具有解释力的道德本质理论,道德随附性才有可能得到合理的说明。对道德随附性问题的持续关注构成了本文建构一种新的道德本质理论的理论冲动。在分析非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的内部困难、发展演变、当前困境、理论优势和未来走向的基础上,本论文吸取情感认知-评价理论、非自然主义的部分合理之处,试着提出一种从“非认知主义”到“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发展路径,即通过对情感进行一种认知-评价性的理解,使道德表达主义能够更好地回应道德语言问题、态度分裂问题、道德取消主义等质疑和困境,在与吉伯德“解释的表达主义”、史密斯的“理性主义-性情理论”的比较中,构建一种更合理的、认知主义的新表达主义理论。新表达主义理论认为,道德判断区别于其他判断的核心特征在于它表达道德情感,这种道德情感本身包含着认知-评价性信念和非认知性情绪,作为情感表达的道德话语涉及描述性成分、评价性成分和心理倾向性成分,因而具有实在的随附性基础。道德的评价性成分是随附于描述性成分的,不过由于个体繁荣计划的具体差异,以及受到人格、性情等心理倾向性成分的影响,在现实中也会表现出相同认知条件下的道德分歧。但无论如何,作为情感表达的道德话语说出了某些关于事实的描述,这是它具有适真性(truth-aptness)的根本原因,也是它与自然命题具有随附关系的原因之一。同时,道德情感由于关心人的自我繁荣和幸福计划,从而天然地蕴含着非自然性的价值评价。但新表达主义不像传统非自然主义那样,认为道德情感是完全自成一格的独特事物,它承认自然基础对道德情感、态度的奠基性作用。这种基础作用是通过类似于意向性网络-背景那样的结构来发生作用的,情感或态度意向性的心理学结构与语言意向性类似。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并不意味着可还原、可简化,以至没有独立的随附性道德情感领域。这种新表达主义理论并不主张承诺极端的自然主义、放弃理性主义,或者使伦理学成为心理学或广义社会学的一部分。它只是强调,作为情感或态度内容的评价性事实是实在的,因为这些评价性关系是在具有心理实在性的意向性网络、与社会实在性有关的意向性背景下,对经验信息进行理性的道德反思这一多维结构中生成的。这使得它融合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能够解释道德判断与情感反应之间的关键性鸿沟。它既吸收了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强调价值在本质上与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关切有关,以避免非自然主义框架下道德属性的神秘性,又坚持理性主义的统一原则,使得我们可以在千差万别的情感中关注共同点,构筑公共的道德生活。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理论可以利用在自然科学中被经常使用的最佳解释推理原则,给出一种本体论承诺。最佳解释推理是指,如果通过设定某些事实我们就能最佳地说明被观察的现象,那么我们就应该倾向于主张我们有关事实的信念为真,相关事实确实存在。道德本体论研究和一些复杂的前沿自然科学研究一样,只能在当前的人类智力范围内通过反思性平衡、融贯性解释做出最佳选择,就像在心身问题上所做的心理-物理随附性解释那样。在实践论的动机理论方面,新表达主义理论主张,情感或态度是有表征内容的心理状态,其内容或对象就是道德事态或道德命题,道德情感或态度本质上是一种意向性态度或命题性态度。因此,道德动机既是一种心灵状态,又要诉诸世界的特征,因为具体的事态才是心灵意向状态的内容。在实践论的理由理论方面,工具主义认为,你有一个理由做某事,仅因为做它能够帮助完成对你而言重要的事情,欲望在此扮演重要的角色。道德理性主义则断言,在道德义务和行动理由之间存在一种蕴含关系或必然关系。理由内在主义拓宽了工具主义的考量范围,认为除了欲望之外的其他东西(比如信念、长期计划、忠诚,等等)也能够驱动人们。而新表达主义理论认为,理由的内在主义并不与理性主义截然对立,道德情感关心我们的目标和计划,情感本身便包含着我们对重要事物的判断,虽然这种判断可能是有理性缺陷的;理由并不完全基于内部心理要素,它也是关涉自然事实的,所以有关情感或态度的分歧,常常需要通过对自然事实的各种补充、转换性描述等来解决;判断实践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对外部事实的明智审慎的理性评估,使道德判断能够成为具有普遍性的道德法则。总之,一种认知主义的情感表达主义可以更好地同时解释道德理由的驱动性和规范性。在认识论的道德分歧方面,新表达主义理论认为,道德情感中包含意向态度下的认知性信念和非认知性情绪,因而,在类似理想咨询者的条件下,道德事实或属性能够为道德能动者所认知,非道德事实的同一决定了道德事实或属性的同一,但现实中的能动者要获得有关具体情境的所有相关非道德知识非常困难,而且视角性成见、偏见、自利、不充分的同情心、厌恶等很多因素阻碍了合理推理和道德感知,道德能动者在获取全部的、复杂的相关非道德事实方面存在差异,再加上主观上的理性能力差异和情绪差异(也常被称为品格差异或心理倾向差异),使得道德能动者对道德事实的认识出现分歧。在认识论的道德知识方面,新表达主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融贯论;同时认为我们并不需要将所谓经过深思熟虑的道德判断严格界定为可靠的、不变的起点,而是主张所有的道德判断都处在情感的意向性信念网络之中,都是开放的、不断修正的;既然情感是认知主义的,所以实际的道德分歧解决过程仍然可以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反思平衡过程;保持对情感的反思,进而产生对培养积极情感的思想收获与方法改进,使公民能够更好地参与伦理政治程序,这是各类道德教育实践的永恒目标追求。在本体论的道德解释方面,新表达主义理论能够回应所谓的副现象问题,既承认自然属性所承担的解释性工作,也不否认道德属性所具有的解释性功能,合理地避免将道德属性看作副现象。新表达主义能够在解决情感与社会性自然事实、心理性自然事实的随附性关系的基础上,从本体论角度说明道德事实的解释性作用。此外,本论文还从道德错论、建构主义、非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强劲实在论等角度构造了针对新表达主义理论的一些挑战,并一一做出回应,同时也较好地回应了传统情感主义经常遇到的琐碎性威胁。本论文的创新突破点在于,第一,探寻有关道德本质问题论证的焦点分歧,对道德随附性问题在元伦理学中的地位给予更充分的说明和评估,提出道德实在论所面临的认识论挑战和实践论挑战最终都与道德随附性问题这个更深层的本体论挑战密切相关。第二,阐明非自然主义实在论有关道德随附性的解答,指出非自然主义最终不得不向自然主义靠拢;对表达主义的优劣势进行评估,指出它要合理地解释随附性而不伤害道德客观性的话,也需要与认知主义相结合。第三,借助情感认知-评价理论,将非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改造为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缩小其与道德实在论的距离,融合非自然主义与自然主义,为道德随附性问题提供更融洽合理的解释,从而更加有效地回应道德怀疑论,丰富中国元伦理学的话语方式和理论视角。

黄玉顺[2](2020)在《“情感超越”对“内在超越”的超越——论情感儒学的超越观念》文中研究表明蒙培元"情感儒学"的超越观念不同于牟宗三的"内在超越"观念,它是主体心灵境界的"自我超越",即不是存有论的超越观,而是境界论的超越观。不仅如此,情感儒学通过反思而超越"内在超越",其自我超越乃是"情感超越",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敬畏"的情感体验。当然"情感超越"也可以说是一种广义的"内在超越",因此"内在超越"所存在的问题也是"情感超越"所存在的问题。其中最重大的问题是:"内在超越"或"情感超越"不能导向"神圣超越",会导致"超越者"的神圣性丧失。为此,需要在"前主体性"的情感本源上重建超越观念,即建构现代性的"神圣超越者"。

黄玉顺[3](2020)在《情感儒学:当代哲学家蒙培元的情感哲学》文中提出当代着名哲学家、中国哲学史家蒙培元的情感哲学,学界称之为"情感儒学"。他提出了"人是情感的存在"、"情感是人的基本的存在方式"、"儒家哲学是情感哲学"等一系列重要命题。他的哲学思想有"主体""心灵""超越""境界"与"自然"这几个最重要的关键词,并由"情感"观念贯通起来。他有一个重要命题即"情感可以上下其说":往下说,情感与生理心理相联系,就是主体心灵的感性层面,即是一种形而下的自然经验;往上说,情感与实践理性相联系,乃是主体心灵的超越层面,即是一种形而上的超越体验。情感儒学实可谓两千年来儒家主流哲学之大翻转,即颠覆了以宋明儒学为代表的"性本情末""性体情用"的观念架构,回归孔孟的情感本源观念,由此引发了当代儒家哲学研究的"情感转向"。

王越[4](2020)在《儒家情绪管理思想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吴天呈[5](2020)在《基于情感体验的县级融媒体App视觉优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一直大力发展县级融媒体建设,倡导将原本的县级电视台等县级媒体部门,通过融媒体这种新型的媒体运营模式结合在一起,团结力量干大事,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从相“加”到相“融”,力争实现优势互补,产生聚合共振效应。App作为手机移动端的信息传播应用平台,如何能更好、更快、更有效地将信息传播给人民群众,是我们在建设和发展县级融媒体过程中,无法绕开的关键环节。在艺术设计学当中,情感体验设计作为现如今设计行业的前沿设计方法,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还能让用户体验到产品带来精神上的满足。由于我国县级融媒体起步晚,发展条件差等因素,大部分县级融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传达不及时,不清晰,用户关注度不高,内容照搬传统媒体等问题,让本就摸着石头过河的县级融媒体发展雪上加霜,发展道路愈发艰难。本文将情感体验设计通过视觉的优化设计,增强我国县级融媒体的传播力度,解决县级融媒体传播中的问题,让县级融媒体能有更好更长远的发展。情感体验设计最先源于哲学中的理念,随着马斯洛需求说的提出,美国学者唐纳德将情感需求分为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三个层次,为情感化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情感体验设计作为当代设计的前沿理念,是根据人类的情感需求设计出相对应的产品设计,在传统设计只能满足信息传递的基础上,让信息能够更及时,更清晰地传播,更贴合人类情感的变化,满足人类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一方面提高了产品本身的价值和传播能力,另一方面也让用户有了更好的使用体验,从而让用户产生黏性,产生更好的经济效应,推动产品进一步的发展。本文共有五个章节,绪论介绍了县级融媒体研究背景、发展现状意义、App和情感体验的发展趋势;第二章描述论文的相关理论概述以及县级融媒体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和情感体验设计的一些案例;第三章分析了在情感体验的三个层次中,影响情感体验的各种因素,通过实际的两个案例,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第四章之前发现的结论和分析,总结出设计县级融媒体App中情感化视觉的方法和原则;第五章根据之前总结出的设计方法和原则,通过问卷调查等一系列设计流程,对“云上广水”App进行情感化的视觉优化设计,并对设计方案进行用户评估,总结设计经验;第六章经过上述研究之后对研究的结果进行反思,找到研究中的不足和创新点,为其它学科应用提出研究展望。

张隽[6](2019)在《贵阳市初中语文“以读促写”教学实践个案研究 ——以G市L中学为例》文中提出在语文教育界,以叶圣陶为首的教育大家提出了写作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初中阶段的语文作文考试中明确要求学生写真话,抒真情,写作在中考中分值占比达到三分之一。俗话说:“写好作文是学好语文的一半。”可见,写作教学在中学阶段语文学科的学习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它既有利于学生开创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自我的情感,锻炼良好的表达力。中考大纲中明确要求学生写真话,抒真情,可是现在社会浮躁之风也影响着学生们唯分数至上的观念。学生写作时为了得到“高分”作文常常套作、抒发虚假的情感、刻意堆砌浮华词藻之流等文风,使文章呈现出千篇一律、词不达意的现状。针对以上的情况,我选择贵阳市初中语文“以读促写”教学实践个案研究这个选题,对初中作文教学现状进行阐述,通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以阅读促写作,写作带动阅读。《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写作正能综合体现这一能力,达成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本课题主要针对初中作文教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结合阅读教学,以阅读为蓝本融入写作教学技法,有效地指导学生如何写作,怎样写作。由此得出结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教师应当重视写作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才会乐于写作。可在应试考试的大环境下,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大多数教师没有更多精力投入在专门开设教学生写作课,教师由于自身的专业素养不够等多重因素,导致作文教学得不到有效的实施,写作课得不到有效开展。因此,笔者将本人在一线的摸索的课堂实践经验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相结合,并以G市L中学为研究对象,考虑G市L中学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一条有效提升初中生作文分数的教学指导策略。本论文中,笔者主要是通过改变教师过去传统的以单纯讲解教材课文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利用网络和翻转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对作文学习的推进策略。

赵鑫,李森[7](2018)在《教学情感的基本特征与内在逻辑》文中指出教学情感根源于生理—心理基础上的自然情感,它是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和学生针对教学活动中人或事的感受与体验,经由教学主体之间的情感互动,施于教学、融于教学并利于教学。教学情感研究从古至今经历了萌芽期、生长期和成熟期三个发展阶段,具有个体自主性、社会互动性与教育受动性等基本特征,并在认识论、本体论和实践论层面彰显着周延的内在逻辑。其中,认识逻辑是教学情感生成和发展的前提,本体逻辑从存在意义上决定了教学情感的性质与取向,实践逻辑制约着教学情感育人功能的实现程度,三重逻辑共同构建了解析教学现象的合情之方、解决教学问题的可行之法以及寻获教学发展的未来之道。

郭雯洁[8](2018)在《哈奇森道德情感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受到清教家庭氛围影响的弗兰西斯·哈奇森,在吸收了洛克的“感官”学说以及沙夫茨伯里的情感主义理论后,创立了以“道德感官”为理论基石,强调“仁爱”的道德情感理论体系。作为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先驱人物,哈奇森的道德情感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自科学和理性被视为人类新的救世主的那一天起,人类其实也开始面临另一种形式的威胁,过度推崇理性和科学使得人类的心灵和精神生活被忽视。作为人情社会的中国,情感理论的研究是我们不得不担负起的重要任务。具体而言,本文首先阐述了哈奇森道德情感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在英格兰和苏格兰1707年“合并事件”的影响下,哈奇森吸收了同时代思想家的理论精华并对霍布斯自利的人性观进行了批判。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以“仁爱”为特征的积极的人性观。对哈奇森道德情感思想的研究,不仅将促进我国道德心理学和价值论思想的丰富与完善,而且在现实层面上,也期望将其道德情感思想的研究运用于完善当今我国的道德教育、改善社会的道德冷漠以及矫正社会管理中的“制度性羞辱”等问题。

崔罡[9](2017)在《自由与情感——现代性危机背景下蒙培元的情感哲学之思》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以来的反现代性哲学家们展示了一幅现代性危机的图景:个人被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所吞噬,自由不复存在。根据蒙培元情感哲学的思想,就其根本而言,现代性危机是西方对象性思维方式的结果。而在中国哲学主体思维方式之下,人是情感的存在,故人的心灵能够不断超越,最终达到天地境界,实现自由。

李晓楠[10](2016)在《论先秦儒家“情”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一些古典文本的发现,先秦儒家“情”思想被广泛关注,再度掀起了学术界讨论热潮。先秦儒家之“情”与传统儒家“天”“命”“性”“仁”“礼”等观念密切关系,其本质上是根植于人的“真性情”且具有“本体义”理论与实践“价值义”和“生命义”内涵的生命价值思想,在先秦儒家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富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根据本文的逻辑思路,首先,对先秦儒家“情”思想本质进行探究,通过梳理“情”与“天”“命”“性”等命题关系,分析出儒家之“情”是根植于人性的“真性情”。其次,通过“本体义”“价值义”“生命义”对儒家“情”思想应有之义进行分析,总结出儒家之情是自然属性和道德属性的统一,既植根于现实世界,又具有超越的向度。超越的过程实质上是主体人格的自我实现过程,即生命本体一步步得到彰显进而趋向至善至美的过程。最后,立足当代社会问题,通过反思批判的哲学精神,“复归”或重塑“去伪存真”人情观,塑造“道德自觉”理想人格,践行“和谐共生”生命精神,来探讨先秦儒家“情”思想的当代价值。

二、漫谈情感哲学(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漫谈情感哲学(上)(论文提纲范文)

(1)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 ——基于道德随附性分析的一种道德本质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一、道德的本质问题在元伦理学中的地位
        二、本论文的研究对象界定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国外道德随附性问题研究动态
        二、国内道德随附性问题研究动态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一、研究思路
        二、论文结构
第一章 如何理解道德:道德实在论及其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道德实在论
        一、还原论的伦理自然主义:两种典型观点
        二、非还原论的伦理自然主义:康奈尔实在论
        三、伦理非自然主义
    第二节 道德实在论的理论竞争者及随附性挑战
        一、道德建构主义
        二、道德错论
        三、道德非认知主义
        四、弱认知主义的道德非实在论
        五、道德实在论面临的核心挑战: 随附性问题
第二章 道德随附性: 元伦理学理论竞争的重要议题
    第一节 随附性: 概念、类型及边界
        一、随附性概念溯源
        二、随附性的类型及其定义
        三、随附性与其相关概念的关系
    第二节 基于道德随附性的争论
        一、道德实在论内部的随附性争论
        二、布莱克本基于道德随附性提出的反道德实在论论证
        三、沙佛-兰道对布莱克本随附性论证的反驳
    第三节 伦理非自然主义能够消除随附性担忧吗?
        一、给道德随附性提供一种伦理的解释: 克莱默
        二、给道德随附性提供一种概念的解释
        三、引入一种新的模态概念来解释: 韦奇伍德
        四、模仿非还原物理主义的进路: 功能主义
        五、一种构成性的形而上学解释: 麦克弗森对兰道理论的公式化
        六、以标准为基础来解释: 菲茨帕特里克对兰道理论的修正
    第四节 小结
        一、伦理非自然主义的随附性担忧有多严重?
        二、一些非自然主义者继续在努力
        三、争议之下: 走向保守
第三章 新表达主义: 解释道德随附性的一种认知主义进路
    第一节 非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
        一、道德表达主义的内部困难及发展演变
        二、道德表达主义的当前困境和未来走向
        三、道德表达主义的优势
    第二节 表达主义: 从非认知主义到认知主义
        一、非认知主义者视角下的情感和态度
        二、情感一定是非认知的吗: 情感的认知-评价理论
        三、表达主义一定是非认知主义的吗: 认知主义的道德表达主义
    第三节 新表达主义理论
        一、新表达主义理论与道德随附性
        二、认识论框架: 一种理性主义的认知-评价主义
        三、本体论承诺: 一种解释主义的道德实在论
第四章 新表达主义的解释力
    第一节 内部挑战与回应
        一、新表达主义与道德动机、道德理由
        二、新表达主义与道德分歧、道德知识
        三、新表达主义与道德解释
    第二节 外部挑战与回应
        一、道德错论: 可能批评与回应
        二、建构主义: 可能批评及回应
        三、非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 可能批评与回应
        四、强劲实在论: 可能批评与回应
        五、对琐碎性威胁的回应
余论
    一、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理论的理论后果
    二、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理论的实践后果
    三、研究的未来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情感超越”对“内在超越”的超越——论情感儒学的超越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一 对“内在超越”说的赓续
二 对“内在超越”说的反思
三 “情感超越”的内涵及其问题
    1.“情感超越”的内涵
    2.“情感超越”的问题
四 情感对于“神圣超越”的意义
    1.前主体性的情感观念
    2.敬畏情感与“神圣超越者”的复苏

(3)情感儒学:当代哲学家蒙培元的情感哲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体思维
二、心灵
三、情感
四、超越
五、境界
六、自然

(5)基于情感体验的县级融媒体App视觉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县级融媒体政策背景
        1.1.2 手机App使用人群的发展趋势
        1.1.3 情感体验设计在艺术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1.2 研究意义
        1.2.1 县级融媒体发展的必然性
        1.2.2 情感体验设计在县级融媒体中应用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结构
2 相关理论研究
    2.1 融媒体
        2.1.1 什么是融媒体
        2.1.2 县级融媒体发展现状及难点
    2.2 情感体验
        2.2.1 情感的发展
        2.2.2 情感体验的理论综述
    2.3 手机App的相关概述
        2.3.1 手机App的定义
        2.3.2 手机App的分类
        2.3.3 手机App的使用特点
    2.4 本章小结
3 在视觉设计中影响情感体验的因素分析
    3.1 影响本能层情感体验的因素
        3.1.1 图形
        3.1.2 文字
        3.1.3 色彩
        3.1.4 排版
    3.2 影响行为层情感体验的因素
        3.2.1 用户使用App的交互方式
        3.2.2 App行为层面的三个要素
    3.3 影响反思层情感体验的因素
        3.3.1 情感记忆
        3.3.2 愉悦感的获取
        3.3.3 情感共鸣
    3.4 县级融媒体App案例分析
        3.4.1 浙江长兴融媒体App——掌心长兴
        3.4.2 四川广汉融媒体App——广汉手机台
        3.4.3 县级融媒体App案例分析的启示
    3.5 本章小结
4 情感体验在App视觉设计中的方法和原则
    4.1 手机App视觉呈现情感化设计的原则
        4.1.1 本能层设计原则
        4.1.2 行为层设计原则
        4.1.3 反思层设计原则
    4.2 手机App情感化设计方法
        4.2.1 情绪板(Mood Board)
        4.2.2 用户情感体验的信息收集与分析
        4.2.3 App框架设计
        4.2.4 App线框图设计
    4.3 本章小结
5 广水市融媒体App——“云上广水”情感化视觉优化实践
    5.1 云上广水App分析和设计流程
        5.1.1 云上广水App分析
        5.1.2 云上广水App视觉优化设计流程
    5.2 云上广水App情感化视觉优化制作流程
        5.2.1 用户问卷调查分析
        5.2.2 情绪板制作
        5.2.3 框架和线框图设计
    5.3 成果展示和测评
        5.3.1 成果展示
        5.3.2 用户反馈总结
        5.3.3 设计总结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的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的不足
        6.2.2 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贵阳市初中语文“以读促写”教学实践个案研究 ——以G市L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以读促写”教学实践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节 “以读促写”教学的必要性
    第二节 “以读促写”教学价值探寻
第二章 G市L中学写作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第一节 语文教学实践概况
    第二节 “以读促写”教学实践现状调查问卷及其分析
第三章 “以读促写”教学策略探究
    第一节 教学准备策略
    第二节 “以读促写”教学实践策略
    第三节 “以读促写”的教学思考
第四章 初中语文实施“以读促写”教学案例
    第一节 仿写教学案例
    第二节 改写教学案例
    第三节 翻转课堂教学案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贵阳市第十六中教师作文教学情况调查表
    附件2:贵阳市十六中学生写作技能调查问卷
    附件3:贵阳市十六中学生写作心理调查问卷
后记

(7)教学情感的基本特征与内在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学情感的内涵与研究历程
    (一) 教学情感的内涵
    (二) 教学情感的研究历程
二、教学情感的基本特征
    (一) 教学情感的个体自主性
    (二) 教学情感的社会互动性
    (三) 教学情感的教育受动性
三、教学情感的内在逻辑
    (一) 教学情感的认识逻辑
    (二) 教学情感的本体逻辑
    (三) 教学情感的实践逻辑

(8)哈奇森道德情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哈奇森的生平简介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哈奇森道德情感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
    第一节 哈奇森道德情感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政治的动荡
        二、经济的复兴
        三、文化的变迁
    第二节 哈奇森道德情感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一、洛克的“白板论”与“经验论”
        二、沙夫茨伯里“仁爱”的情感理论
        三、“清教”价值观的双重影响
第二章 哈奇森道德情感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乐观的整体人性论
        一、人性论中“无罪、乐观”的特性
        二、人性具有内外部的整体性
    第二节 道德感官论
        一、“感官”的定义与分类
        二、“道德感官”的特征与原型
    第三节 道德情感培养论
        一、道德情感的内涵
        二、道德与情感的内在关系
        三、道德情感的培养方法
第三章 哈奇森道德情感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实启示
    第一节 哈奇森道德情感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促进道德心理学的丰富与完善
        二、对当前价值论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哈奇森道德情感思想的现实启示
        一、重视道德情感教育的现实路径
        二、改善互联网环境下社会的道德冷漠问题
        三、矫正社会管理中的“制度性羞辱”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论先秦儒家“情”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情”的人性本源
    (一)“情”之本真
        1.缘“情”而起的“仁学”
        2.由“情”而发的“性善”
        3.以“情”为本的礼仪
    (二)“情”之本源
        1.先秦儒家的“天”观念
        2.先秦儒家的“命”观念
        3.先秦儒家的“性”观念
        4.先秦儒家的“情”观念
    (三)小结
二、先秦儒家“情”思想内涵
    (一)“情”的本体义
        1.“情”为“仁”依据
        2.“情”为“道”根据
        3.“情性”与“天命”统一
    (二)“情”的价值义
        1.礼乐制度建立的基础
        2.“正心”“诚意”修身之道
        3.“情礼”结合的治国安民之策
    (三)“情”的生命义
        1.生命情感本有的“实在性”
        2.道德生命中的“家国情怀”
        3.“仁生之情”与“生生之美”的生命之境
三、先秦儒家“情”思想当的代价值
    (一)葆有“去伪存真”的社会情感
        1.社会中“伪情”现象
        2.孔子之“直”
        3.《中庸》之“诚”
    (二)塑造“道德自觉”的理想人格
        1.君子理想人格
        2.“忠恕”之方
        3.“中和”之道
    (三)践行“和谐共生”的生命精神
        1.人与人和谐
        2.人与社会和谐
        3.人与自然和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四、漫谈情感哲学(上)(论文参考文献)

  • [1]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 ——基于道德随附性分析的一种道德本质论[D]. 李娜. 山东大学, 2021(11)
  • [2]“情感超越”对“内在超越”的超越——论情感儒学的超越观念[J]. 黄玉顺. 哲学动态, 2020(10)
  • [3]情感儒学:当代哲学家蒙培元的情感哲学[J]. 黄玉顺. 孔子研究, 2020(04)
  • [4]儒家情绪管理思想探讨[D]. 王越. 天津大学, 2020
  • [5]基于情感体验的县级融媒体App视觉优化研究[D]. 吴天呈.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2)
  • [6]贵阳市初中语文“以读促写”教学实践个案研究 ——以G市L中学为例[D]. 张隽.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 [7]教学情感的基本特征与内在逻辑[J]. 赵鑫,李森. 教育研究, 2018(06)
  • [8]哈奇森道德情感思想研究[D]. 郭雯洁.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9]自由与情感——现代性危机背景下蒙培元的情感哲学之思[J]. 崔罡. 国际儒学论丛, 2017(02)
  • [10]论先秦儒家“情”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李晓楠. 吉林师范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论情感哲学(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