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在华集聚的积极效应

跨国公司在华集聚的积极效应

一、跨国公司集聚中国的积极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刘承良,闫姗姗[1](2022)在《中国跨国城际技术通道的空间演化及其影响因素》文中研究指明专利转移是国家和地区获取外部技术的重要通道,也是刻画技术流供求关系最直接的方式。基于全球—地方视角,本文建构了技术转移的跨国—国内城际双通道理论框架,融合社会网络、GIS空间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尝试刻画中国城市跨国城际技术通道的空间演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跨国城际技术通道网络的空间异质性显着但随时间逐渐减弱。(2)跨国城际技术通道加速东移,从北美和西欧(以美国纽约湾区和硅谷地区技术创新中心、加勒比海离岸金融中心、伦敦全球金融中心等为核心)快速向东亚(以日本东京、韩国首尔科技创新中心为核心)和东南亚(以新加坡科技创新中心为核心)扩展,中国对美国和西欧的专利技术依赖性明显减弱。(3)以北京、上海、深圳—中国香港、台北—新竹为核心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台湾北部四大创新集群成为中国跨国城际技术流的集散地和全球性技术创新枢纽。中国香港凭借跨国公司及分支机构云集及离岸金融低税收优势,技术中介作用不断增强并成为技术转移的首位城市,而中国台湾的核心作用不断减弱。(4)国内通道的规模、强度以及城际紧密度有利于跨国城际技术引进通道的扩展;此外,地方经济实力对跨国联系通道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技术实力和对外经济联系程度则具有多方面的影响。

杨波,汪曾涛,郑睿,徐逸菁,徐惠妍[2](2022)在《新形势下上海发展“五型经济”的挑战和对策思路》文中认为"五型经济"是上海强化"四大功能"、深化"五个中心"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是上海发挥要素禀赋优势、打造经济竞争新优势的关键突破点,也是上海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主攻发力点。发展"五型经济"要集聚高能量市场主体、打造高能级功能平台、推动要素供给高效配置、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立精准政策支撑体系,形成体现上海城市核心功能的高经济形态、重塑竞争优势的强经济形态以及孕育新发展动能的新经济形态。

徐美娜,夏温平[3](2021)在《数字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进入与扩张决定:平台型数字企业集聚的分析视角》文中提出数字技术发展促成数字平台这一全新组织的出现,它是数字服务创新与提供的载体,更是数字企业间构成数字生态系统的核心。文章基于2011~2020年数字跨国公司母、子公司层面数据,从平台型数字企业集聚角度研究数字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进入与扩张决定因素。回归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地区)的平台型数字企业集聚显着提高"后来者"新进入和扩张的投资概率;随着数字企业在东道国(地区)的投资深化,上述正效应有所弱化,但东道国(地区)数字市场发展是持续引资的补充机制;工具变量估计等检验结果证实上述结果稳健,东道国(地区)既有的平台型数字企业与其他数字企业的竞合关系解释了以上关联。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非同源母国的平台型数字企业集聚相较于同源母国的引资作用更大;平台型数字企业集聚对非平台型"后来者"相较于平台型的引资作用更大;在强制执行合约的法律成本更低、沟通成本更低、市场规模更大的东道国(地区),平台型数字企业集聚的引资作用更大。文章的结论具有丰富的政策含义:从投资国视角来看,可以为理解中国数字企业对外投资中东道国(地区)既有平台型数字企业的正向作用以及发生条件提供微观证据,为政策层面引导中国数字企业对外投资的空间去向提供决策参考;从引资国视角来看,有助于理解促进平台型数字企业集聚对中国引导数字跨国公司投资流向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发展壮大本国数字市场的重要性。

刘清,蒋小荣[4](2022)在《关系依赖如何影响全球化城市网络的生长发育——以苹果手机供应商为例》文中认为当下城市网络研究中存在相对重结构特征测度、轻影响机理分析的问题,而在城市网络影响机理的研究中,又存在重理论定性的宏观描述或基于独立变量的常规性统计分析,轻从图论、结构视角的城市网络微观发育机理研究。因此,从结构关系依赖视角出发,基于苹果手机2019年供应商数据构建研发型、生产型、代工服务型全球化城市网络,运用指数随机图模型的微观构型测度城市网络的生长发育机理。结果表明:(1)互惠性与中介效应在3类城市网络普遍存在,深刻影响城市网络的通性发育机理。(2)偏好依附过程与接收者、发送者效应是解释城市网络等级中心性发育的结构机理,二者都体现了城市网络发育中以入度为核心的路径依赖现象。(3)三角形结构(传递三角形与循环三方组)和同质性是促进城市网络集群发育、富人俱乐部现象的微观基础,同质性对城市网络的发育机理主要体现在核心城市间的联结关系上。(4)企业路径依赖与距离是影响城市网络发育的核心外生因素。其中,对距离的分类讨论发现,地理邻近性对3类城市网络存在便在性影响。认知邻近性在研发型城市网络对长距离联系的影响与敏感度更大;在生产型城市网络中对中等距离有正向影响,代工服务型城市网络对短距离阈值敏感。该研究对丰富与拓展现有城市网络影响机理的研究视角有重要意义。

丁如曦,赵磊,李东坤[5](2021)在《“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网络的联结及其集聚性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生产性服务业跨国公司联系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文章基于生产性服务业跨国公司联系的视角,定量测度并刻画2013年和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地区)190个样本城市网络联结状况,并探究其集聚性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网络联结具有复杂性和尺度变异特征,不同层级城市联系网络的空间形态与密度存在较大差异;沿线城市间网络联结具有核心-边缘结构,东、西两端分别已形成多中心网络化联结格局,中间欧亚内陆腹地城市的网络联结及其集聚性相对不足;整体上,"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网络具有多中心、多层级、嵌套型特征;城市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连通性硬件设施、软件环境以及城市所在国家的对外开放水平和营商便利度因素,对城市网络联结的集聚性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

Shanghai Municipal Committee of China Zhi Gong Party;[6](2021)在《加快科技创新和高水平开放 着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文中研究指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调研组围绕"加快推进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总部型经济、开放型经济和流量型经济建设"开展调研,并提出建议:加强规划统筹,充分整合国内资源,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强全产业的协同,推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设立集成电路产业特区,建设系统能力提升的试验田;以需求为导向,创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切实保护知识产权。

许士道,原小能[7](2021)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促进产业融合了吗?——基于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的研究》文中认为产业融合是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有力举措,也是产业协同发展质量的重要体现。本文从产业协同发展的初级阶段即产业协同集聚出发,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产业协同集聚对产业融合的影响,并基于全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对此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产业协同集聚对产业融合产生了显着的促进作用。分地区检验结果表明:东、西部地区的产业协同集聚促进了产业融合,但中部地区的产业协同集聚显着抑制了产业融合。进一步的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产业协同集聚通过互联网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和FDI等多重途径促进了产业融合。

戴翔,张雨[8](2021)在《全球价值链重构趋势下中国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文中提出当前,全球价值链进入亟待重构的新阶段,朝着本土化、区域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这既有国际分工自然演进规律的作用,也有危机冲击期间"非理性"因素的作用,更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中国亟待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升级,既面临着挑战,也蕴含着重大机遇。其中,挑战主要包括产业回流、不正当技术竞争以及布局调整带来的不利影响,而机遇则主要表现为创新驱动的倒逼效应、依托区域价值链构建的"低端锁定"突破效应以及扩大国际合作等。化解风险,把握机遇,中国需要探寻有效的对策思路。一方面,对于全球价值链分工演进推动的重构,需要做到因势利导,在顺应乃至引领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演进发展大势中,推动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升级;另一方面,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的全球价值链重构,通过进一步扩大开放和实施高水平开放,化解部分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带来的风险,着力推动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升级,保障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绍兴市人民政府[9](2021)在《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绍兴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绍兴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绍政发[2021]25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现将《绍兴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8月16日为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实现率先走出"面向全国、走向全球"高效循环之路,全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城市,根据《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浙江省商务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韩美琳[10](2021)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文中认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我国备受关注、持续多年、任重道远的经济话题。近些年,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虽然很多,大多都是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规律。也有部分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解析产业结构变迁,但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分析并不多见。本文则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应用和补充。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话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引出的。此前的通常提法都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或“产业结构调整”。几种不同的提法虽然在含义上彼此相似,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却意味着结构性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解决问题的期盼也十分紧迫。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中国经济的短板暴露无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的过剩产能,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要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着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三要具有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统一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一环,能够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1)可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理解和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释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部类内部不同生产部门(行业)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这种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一旦遭到破坏,产业结构就会出现失衡,供需关系扭曲,我国经济出现的大量过剩产能,就是违背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结果。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诠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钥匙。科技进步条件下,资本积累不断追加,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总是以技术的进步、创新为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产业资本的配置方式必然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既是资本构成向高度化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固有特征。马克思的产业竞争理论,阐释了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竞争结果优胜劣汰,不仅不是资源的浪费,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途径。产业竞争理论启示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2)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和“高质量发展”学说,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原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统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纵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经过几个阶段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而言任重道远。现存的结构性问题是: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次不高;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究其问题成因可从七个方面概括:一是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不佳;四是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五是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六是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七是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存在的问题成因说明,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忽视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和理念,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要求。因此,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开阔视野,本文在借鉴美、日、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理念,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二是从中观产业技术层面强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呼吁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四是从企业运营机制角度要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五是从市场供给端发力,强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如何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思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也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不同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收获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积极效应,而且还要承受企业破产员工下岗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改革配套跟进,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扫清障碍。总之,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会迈出更快步伐。

二、跨国公司集聚中国的积极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跨国公司集聚中国的积极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跨国城际技术通道的空间演化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理论框架、研究假设与研究方法
    2.1 技术转移双通道理论框架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
        2.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2.3.2 网络构建及建模
        2.3.3 回归模型
3 中国跨国城际技术通道的空间演化
    3.1 中国跨国城际技术通道规模的空间演化
    3.2 中国跨国城际技术通道网络的空间演化
4 中国跨国技术转移通道的影响因素
    4.1 国内城际技术通道的影响效应
    4.2 地方技术创新环境的影响
5 结论与政策启示
    5.1 结论和讨论
    5.2 政策启示

(2)新形势下上海发展“五型经济”的挑战和对策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上海发展“五型经济”的总体认识
    (一)内涵
    (二)主要特征
二、 上海发展“五型经济”的现实基础
    (一)拥有综合优势
    (二)具备良好基础
三、 上海发展“五型经济”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面临的共性问题
        1.国际规则对接水平须进一步提升
        2.要素供给约束须突破
        3.制度政策创新滞后于发展趋势
        4.人才吸引力集聚力配置力有待提升
    (二)面临的个性问题和挑战
        1.创新型经济
        2.服务型经济
        3.总部型经济
        4.开放型经济
        5.流量型经济
四、 上海发展“五型经济”的思路和对策
    (一)总体思路
        1.集聚高能量市场主体
        2.打造高能级功能平台
        3.推动要素供给高效配置
        4.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5.建立精准政策支撑体系
    (二)对策建议
        1.发展策源引领、激发活力的创新型经济
        2.发展质量提级、品牌提档的服务型经济
        3.发展更多维度、更高能级的总部型经济
        4.发展互联互通、制度创新的开放型经济
        5.发展要素汇聚、高效流通的流量型经济

(3)数字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进入与扩张决定:平台型数字企业集聚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二、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说
三、研究设计
    1.数据说明
    2.特征事实描述:数字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深度与广度
    3.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
        (2)核心解释变量
        (3)控制变量
        (4)调节变量
    4.实证策略
四、回归结果及分析
    1.基准回归结果:东道国(地区)平台型数字跨国公司集聚的作用
    2.“后来者”投资深化与东道国(地区)平台型数字跨国公司集聚效应的动态变化
    3.稳健性检验
        (1)工具变量估计
        (2)样本检验
        (3)其他稳健性检验
五、 拓展分析:东道国因素对平台型数字企业集聚效应的调节作用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4)关系依赖如何影响全球化城市网络的生长发育——以苹果手机供应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全球化城市网络结构特征与模体特征
    1.1 全球化城市网络构建与结构特征
    1.2 全球化城市网络的局部模体特征
2 指数随机图模型构建及变量设定
    2.1 指数随机图模型构建
    2.2 被解释变量的界定
    2.3 解释变量的界定与研究假设
        2.3.1 内生结构效应
        2.3.2 行动者—网络效应
        2.3.3 网络关系协变量
3 建模结果
    3.1 ERGM的估计结果
    3.2 对距离的讨论
4 结论

(5)“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网络的联结及其集聚性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生产性服务业跨国公司联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城市样本与数据来源
三、“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网络的联结及其集聚性特征
    (一)“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网络联结的空间格局
    (二)“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网络联结的结构特征
    (三)“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网络区域联结特征
    (四)“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网络整体特征以及在世界城市网络中的地位
四、“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网络联结的集聚性影响因素探析
    (一)实证检验模型
    (二)基准回归结果及分析
    (三)主要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及比较
五、结论与启示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实践与政策启示

(6)加快科技创新和高水平开放 着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1 做优做强“五型”经济,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2 畅通创新要素,促进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2.1 上海集成电路行业整体情况
        2.1.1 产业发展目标清晰,产业创新生态环境优化
        2.1.2 核心技术不断攻关突破,产品能级持续提升
        2.1.3 完善产业空间布局,打造“中国硅谷”创新带
        2.1.4 完善服务机制,搭建人才创新平台
    2.2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2.1 缺乏产业行业整体规划
        2.2.2 本土产业链上下协同严重不足,装备材料成套体系尚未建立
        2.2.3 核心EDA软件依然受制于人
        2.2.4 产业人才培育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
        2.2.5 知识产权风险依然存在
    2.3 关于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对策建议
        2.3.1 加强规划统筹,充分整合国内资源,服务国际国内“双循环”
        2.3.2 加强全产业的协同,推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2.3.3 设立集成电路产业特区,建设系统能力提升的试验田
        2.3.4 以需求为导向,创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
        2.3.5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2.3.6 切实保护知识产权
3 加快数字化转型,培育“双循环”发展新动能
    3.1 上海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
        3.1.1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新兴领域快速崛起
        3.1.2 数字经济新技术带动新业态发展
        3.1.3 新兴互联网企业加速成长,为行业发展“立榜样”
        3.1.4 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布局趋于合理
        3.1.5 数字服务企业外向能力有所提升
        3.1.6 在线新经济专项行动助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3.2 发展数字经济的主要机遇
        3.2.1 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中,“新基建”带来新机遇
        3.2.2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中价值链重构和供应链管理面临新机遇
        3.2.3 数字经济加速产生新产品新服务,从而带来新机遇
    3.3 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对策建议
        3.3.1 发展数字经济,建设以上海为节点的全球数字科技创新中心
        3.3.2 推动建设临港、虹桥等一批重要承载区,明确各承载区的重点开放型产业
        3.3.3 构建“四大”战略级重大功能平台,打造高端安全服务高地
        3.3.4 设立数字银行、数字清算所,探索先行先试加密资产及其监管
4 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进博会的高水平开放,构建国际循环的战略平台
    4.1 虹桥商务区和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建设成效
        4.1.1 虹桥商务区
        第一,加强规划统筹,优化发展布局。
        第二,推进功能打造,提升经济总量。
        第三,对标最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
        第四,启动数字贸易港建设。
        第五,服务保障进博会。
        4.1.2 临港新片区
        第一,狠抓制度创新,初步构建开放型政策制度体系。
        第二,聚焦招商引资和投资促进,大力推进前沿产业发展。
    4.2 虹桥商务区和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发展中存在的瓶颈
        4.2.1 对外开放程度尚需提升
        4.2.2 要素跨境流动阻碍较多
        4.2.3 企业税收政策尚需优化
    4.3 关于依托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商务区、进博会,推动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建议
        4.3.1 聚焦政策制度创新,加快接轨国际通行规则
        4.3.2 聚焦平台和园区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4.3.3 推动会展经济提质增效
        4.3.4 着眼建设开放新高地,打造进口商品集散地
5 发挥侨海作用,加强人文交流,吸引海内外人才服务新发展格局
    5.1 吸引海外人才服务情况
    5.2 加强服务,吸引海外人才建议
        5.2.1 建设国家层面的“联动”服务平台,建立引才服务机制和体系
        5.2.2 系统规划人才引进,完善配套服务政策
        5.2.3 分类管理,提高政策的精细化和精准度
        5.2.4 发挥留学生社会组织的桥梁作用,使之成为双循环经济的重要链接

(7)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促进产业融合了吗?——基于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1.1 文献综述
    1.2 理论分析
2 研究设计
    2.1 模型设定
    2.2 变量说明
3 实证结果分析
    3.1 基准回归
    3.2 内生性问题及处理
    3.3 东中西部地区异质性检验
    3.4 稳健性检验
    3.5 作用机制检验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结论
    4.2 政策建议

(8)全球价值链重构趋势下中国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A New Stage of GVCs Restructuring
    1.1 The Call of Restructuring GVC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1.2 The Call of Restructuring GVCs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1.3 Superimposed Effects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2.Key Trends in GVCs Restructuring
    2.1 Localization
    2.2 Regionalization
    2.3 Diversification
3.The Urgent Needs of Upgrading China’s Industrial and Supply Chains under GVCs Restructuring
    3.1 Intrinsic Requirements of Supply Chain Security and Stability
    3.2 Important Conditions for Fostering Domestic Supply Chains
    3.3 Intrinsic Requirements for Optimizing GVC Development
4.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Upgrading of China’s Industrial and Supply Chains
    4.1 Key Challenges
        4.1.1 The shaking of industrial re-shoring on the foundatio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4.1.2 The restraint of technology competition 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4.1.3 The weakening of layout adjustment on growth momentum
    4.2 Key Opportunities
        4.2.1 Opportunities for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4.2.2 Opportunities in escaping low-end lock-up through regional value chain development
        4.2.3 Opportunities for broaden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5.Conclusion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5.1 The Strengthening of Industrial and Supply Chains through Innov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2 The Deepening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hrough Open Platforms
    5.3 The Attraction of High-end Factors with a Sizeable Local Market
    5.4 The Proactive Implementation of FTA Strategy to Overcome Low-end Lock-up
一、全球价值链进入亟待重构新阶段
    (一)源自发展中国家的重塑诉求
    (二)源自发达国家的重塑诉求
    (三)全球新冠疫情的叠加作用
二、全球价值链重构的主要发展趋势
    (一)本土化发展趋势
    (二)区域化发展趋势
    (三)多元化发展趋势
三、全球价值链重构下中国产业链供应链亟待升级
    (一)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内在要求
    (二)确保产业链供应链“扎根”国内的重要条件
    (三)推动全球价值链优化发展的内在需求
四、全球价值链重构下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升级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面临的主要挑战
        1. 产业回流动摇产业发展之基
        2. 技术之争抑制产业发展之速
        3. 布局调整弱化产业发展之力
    (二)面临的主要机遇
        1.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机遇
        2. 依托区域化发展突破“低端锁定”机遇
        3. 扩大国际合作的机遇
五、思路与对策
    (一)依托科技创新强化产业链供应链之基
    (二)充分利用各种开放平台深化国际合作
    (三)发挥本土市场规模优势集聚高端要素
    (四)积极实施FTA战略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

(10)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第2章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2.1.1 高质量发展
        2.1.2 产业结构调整
        2.1.3 产业结构转型
        2.1.4 产业结构升级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的主要内容
        2.2.1 方向动力
        2.2.2 政策导向
        2.2.3 模式选择
        2.2.4 可行路径
        2.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2.3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应用
        2.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2.3.2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2.3.3 产业竞争原理
        2.3.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
        2.3.6 高质量发展学说
第3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纵览
    3.1 产业结构构成状况
        3.1.1 产业部门分布
        3.1.2 主导产业选择
        3.1.3 规模水平测度
    3.2 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3.2.1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初步工业化阶段(1952-1977)
        3.2.2 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纠偏阶段(1978-1991)
        3.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的深入改革阶段(1992-2008)
        3.2.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全面转型升级阶段(2009-至今)
    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的初步成效
        3.3.1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3.3.2 产业层次在缓慢提升
        3.3.3 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
        3.3.4 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正在形成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4.1 问题表现
        4.1.1 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级不高
        4.1.2 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
        4.1.3 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
        4.1.4 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
        4.1.5 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
    4.2 症因探析
        4.2.1 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
        4.2.2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4.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欠佳
        4.2.4 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
        4.2.5 经济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4.2.6 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
        4.2.7 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不够到位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5.1 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5.1.1 制定、调整与完善产业政策
        5.1.2 致力于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5.1.3 积极推动产业国际转移
        5.1.4 提出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5.2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5.2.1 适时制定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战略
        5.2.2 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5.2.3 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兼扩大内需
        5.2.4 提升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和服务化水平
    5.3 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5.3.1 推行积极的产业政策
        5.3.2 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5.3.3 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5.3.4 稳步推进工业4.0 战略
    5.4 国外经验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
        5.4.1 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5.4.2 加快技术创新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5.4.3 培养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5.4.4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对策
    6.1 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6.1.1 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6.1.2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1.3 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6.1.4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6.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6.2.1 提升三次产业层级质量
        6.2.2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6.2.3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6.2.4 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6.3 提升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能力
        6.3.1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6.3.2 培育健康的创新环境
        6.3.3 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有机结合
        6.3.4 重视人才的战略作用
    6.4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6.4.1 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6.4.2 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
        6.4.3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6.4.4 改变经营发展理念
    6.5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5.1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6.5.2 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
        6.5.3 完善要素市场配置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跨国公司集聚中国的积极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跨国城际技术通道的空间演化及其影响因素[J]. 刘承良,闫姗姗. 地理学报, 2022(02)
  • [2]新形势下上海发展“五型经济”的挑战和对策思路[J]. 杨波,汪曾涛,郑睿,徐逸菁,徐惠妍. 科学发展, 2022(01)
  • [3]数字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进入与扩张决定:平台型数字企业集聚的分析视角[J]. 徐美娜,夏温平. 世界经济研究, 2021
  • [4]关系依赖如何影响全球化城市网络的生长发育——以苹果手机供应商为例[J]. 刘清,蒋小荣. 干旱区地理, 2022
  • [5]“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网络的联结及其集聚性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生产性服务业跨国公司联系的视角[J]. 丁如曦,赵磊,李东坤. 国际经贸探索, 2021(11)
  • [6]加快科技创新和高水平开放 着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J]. Shanghai Municipal Committee of China Zhi Gong Party;. 中国发展, 2021(S1)
  • [7]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促进产业融合了吗?——基于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的研究[J]. 许士道,原小能. 南大商学评论, 2021(02)
  • [8]全球价值链重构趋势下中国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J]. 戴翔,张雨. China Economist, 2021(05)
  • [9]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绍兴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J]. 绍兴市人民政府. 绍兴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08)
  • [10]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D]. 韩美琳. 吉林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跨国公司在华集聚的积极效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