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学术人格与中国文艺

20世纪学术人格与中国文艺

一、学术人格与20世纪中国文艺学(论文文献综述)

谭诗民[1](2019)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社会政治、审美和文化研究三种主导型的理论范式,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思想根基和知识讲述的基本模式。三种范式的独立存在、相互连接或理论转型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整体的理论景观,折射出中国文化发展和社会变迁总体的时代风貌。无论是从理论的完备程度,逻辑的严密程度,还是影响的范围广度,以及研究者对理论的热衷态度,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都占有显着的位置,具有突出的优势。因而也是当下文学理论研究回溯和反思的热点话题和关键论域。新时期以来,一大批学者就文学审美问题或文学审美论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业绩,但从范式研究的角度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本体研究和系统阐释的成果还相对略显单薄和滞后。本文选取“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此一文学理论范式的基本内涵、历史形成、理论类型和实践范例。文章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主要是指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成熟于80年代中后期,于90年代在消费社会建立和大众文化崛起中被文化研究所替代的一种文学理论研究模式和话语模型。它主张从文学审美特性角度切入阐释文学活动,构建文学理论知识系统,突出文学活动与美或审美的深刻关联与内在贯通,将文学理论的知识讲述限定在文学审美特性的具体阐释和理论说明上。审美范式肯定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审美,审美性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人类精神产品的重要特征和关键因素。文学的审美特性主要体现在文学自身的情感特性、语言特性、形式构造和符号创造等方面。其中,文学的情感性是审美范式的关键性特征。文学的是表现情感的,以情感人是文学艺术的根本属性,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评价就是情感评价,即中国当代文学审美范式是一种主情的文学理论范式。基于文献的梳理和理论的思考,文章具体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章主要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主要对“范式”“文学理论范式”与“文学理论审美范式”概念的梳理和阐释。“范式”是“一个科学集体所共有的全部规定”,是特定集体成员所共同的理论信仰、公认的价值规范和固定的技术路线的总和。它是某一时期内人们普遍认同的某种自明性的“精神景观”类型,是人们进行某种思想和理论活动不自觉的深层预设。它规定了人们活动的深度、宽度和范围,也是特定的话语系统产生的理论模型。“范式”次一级的意义是指“范例”,即科学共同体在研究中所处理的具体谜题及其解答所形成的具体实例。“审美范式”是一定时期内作为艺术整体所呈现出来的共同遵循的普遍审美价值取向的原则。在某种审美范式之下,共同体成员会一再反复地遵循相同的美学价值取向和一再重复使用相同的美学概念,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表达是在某种自明性的预设和前提的控制下完成的。第二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兴起是建立在反思文学理论社会政治范式的基础上的。“为文艺正名”重新审视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确定了文学的独立性地位,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前提;人道主义讨论使人的主体性得到伸张,文学的情感性得以突出,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哲学基础;而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方法上都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思想支持和学科参照。第三章概括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存在三种主要的理论类型,即意识形态的文学审美观、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和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包括文学“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前提下,总结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进程正反两方面经验,根据文学艺术发展实际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主导理论形态。语言形式论的文学观念受西方“语言论”转向大潮下形成的形式主义、“新批评”研究以及结构主义影响,主要关注文学的语言结构、形式特征和符号创造等问题,可分为语言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形式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和符号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和生命哲学研究成果而提出的一种文学审美观。它主要关注文学在超越现实生活、构建理想王国、实现个人自由和体现终极关怀方面的价值和作用。超越论文学审美观更加注重文学在人的精神层面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是对文学审美观念的更进一步的发展,客观上也造成了文学审美与现实生活的分离,文学审美逐渐走向极端,成为新兴的文化研究对文学审美论反驳和攻击的主要突破口。第四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本章认为,童庆炳先生为代表的文学“审美派”所开创的“文学审美特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典型范例。它以其理论的完备性、解释的有效性、操作的实用性和传播的广泛性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审美建构和文学作品的审美阐释提供了具体的分析方法和操作案例。“文学审美特征论”将文学审美放在人类特有的生活活动进程中定位,认为审美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独有方式,文学审美贯穿人类活动始终。审美本质上是文学各个部分相互综合联系整体生成的一种“格式塔质”。在此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文学审美特征论”系统地分析了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文学接受的审美过程。将文学观念构成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语言形式论和内在超越论统一于“文学活动审美特征论”。结语主要反思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局限,进而希望在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多元建构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关系探索中,找到一条以审美阐释为核心构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模式的思路。即在坚持审美阐释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既坚持文学理论的思辨性,又发展文学批评的有效性;既坚持文学理论的知识讲授性,又发展文学审美的价值创造性。

唐圣[2](2019)在《论文艺学批评的元理论思维》文中研究表明"文艺学批评"是一门以文艺学为对象的学科。在逻辑理路上,文艺学批评呈现的是一种元理论思维。这一思维有两个最优处:一是能令思考者始终保持一种冷静客观的审视姿态;二是能使理论全然回到思维原初的状态。这一思维机制不仅具有能动的自反思性,还具有赋形与对象的能力。元理论思维对于文艺学批评的根本性意义有二:首先是元理论思维的价值抉择意义;其次是元理论思维超越工具理性的意义。激活元理论思维,超越工具理性,创建现当代中国文艺学及其文艺学理论自己的理论主体性话语,这正是文艺学批评的理论建构之历史使命和历史担当。

孙艳娜[3](2016)在《中国文艺学理论转向下的莎士比亚话剧演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文艺学自20世纪初形成之后经历了三次理论大转换。理论的转变必影响其指导下的实践,莎士比亚在中国话剧舞台上亦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救亡图存的社会现实面前,古典文艺学转向现代形态文艺学,文艺审美性从属于社会性,莎士比亚被借用为宣传革命、激励国民的文化工具。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转向下,为铸就文化壁垒,防止西方意识侵袭,整个莎剧舞台出现了政治统一指令下斯氏体系独霸的局面,文艺本体的独立性丧失。现代、后现代文艺学转向下的莎剧演出呈现出开放性、审美性和多样性特点,同时存在着"求新求奇"的过分追求,使得莎剧演出流于形式,或成为个人情感宣泄的工具,极不利于莎氏经典的传承。以史为鉴,继往开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是宗旨。

冯晓[4](2014)在《商业意识形态笼罩下的90年代文学批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果说40至80年代的批评家主要面对的是政治意识形态给文学批评带来的难题,那么,进入90年代,批评家则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新型考验,即商业意识形态对文学批评施加的巨大压力。90年代文学的俗化发展,对90年代的文学批评家构成了双重挑战,一方面纯文学的审美主义批评话语体系面临“失语”的危机,另一方面其自身的精英主义知识分子文化中心地位面临崩溃。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下,90年代的文学批评迅速发生了分化:一部分批评家坚持文化批判的立场对文学的俗化倾向提出了激烈的批评,一部分批评家顺应时代文化的俗化潮流直接做起了商业的帮闲,还有一部分批评家选择回归学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文学批评话语的分化导致90年代文学批评的价值观念也空前地混乱,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来多是缘于对文学(批评)观念的不同理解,事实上,其背后却又往往蕴含着争夺文化权力的意味。如何客观地分析这些纷乱无序的文学批评现象并厘析出其潜在的文化涵义,这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属于对“90年代文学批评”的批评,在对1990至1999年发表的批评论文及着作进行梳理和概括的基础上,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批评文本和话题,通过细致的批评文本分析和追根溯源式的现象考察,以期以点带面式地描绘出90年代文学批评的总体精神风貌。本文共分四章。绪论部分首先对“90年代文学批评”研究的一些关键词作了概念阐释,然后从整体上对90年代的文学批评生态作了介绍。第一章围绕“严肃文学’危机’论”和“《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批评”两个问题展开。通俗畅销书给90年代的文学批评家带来了深重的职业焦虑,本章主要考察批评家对之不同的应对策略和批评姿态,其中重点分析精英立场的审美主义批评和商业帮闲式的印象主义批评。第二章围绕“金庸小说经典化”问题展开,主要分析90年代文学批评家精英群体内部发生的立场转移以及价值论争。金庸小说经典化事件暴露出90年代文学批评的市侩气质,同时也表明相对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后现代文化观念已入侵90年代的文学批评场域。第三章围绕“《废都》批评”以及与此相联系的“’雅俗共赏’观批判”、“’新市民文学’批判”、“’闲适文学’批判”、“’中产阶级文学’批判”等相关话题展开。如何看待严肃文学与商业的关系?如何应对严肃文学的俗化挑战?通过梳理90年代批评家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我们看到批评家们凭藉文化批判话语在积极寻求着对商业意识形态压力的突围。第四章围绕“’学院派’批评”和“文化研究”这两个问题展开,主要对新型文学批评范式做了发生学的研究。本文认为建立新型批评范式,是90年代文学批评家在对自身的边缘位置确认后的一种学术自觉,这背后涌动着批评家扩张学术话语权力的强烈动机。

赵勇[5](2014)在《守正创新六十载,融通中西发心声——专家学者眼中的李衍柱教授》文中提出李衍柱教授是当代文艺理论家。60多年来,他从"典型问题"入手,由点及面,守正创新,阐发经典文本,面向文学现实,体现了严谨而又开放的治学思想。他为人纯真、谦逊、宽厚、执着,几十年如一日地思考、研究文艺学问题,体现了为真理而献身的学者品格。通过"李衍柱教授‘林涛海韵丛话’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通过与会专家学者的梳理、分析、感喟、赞叹与祝贺,李衍柱教授的学术理念、学术人格、学术思想、学术地位、学术贡献等等有了一次集中的呈现。

卢衍鹏[6](2014)在《论审美解放》文中研究说明审美解放(aesthetic liberation)是解放理论的基本内容,是美学理论的重要范畴,也是文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既涉及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批评和文学接受等所有文学理论层,又贯穿传统、现代、后现代等理论发展演变的始终。审美解放作为文学研究的独特视角,具有穿透力强、辐射面广的特点,对于从多方面考察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的研究思路是,从审美解放的含义入手,确立全文的理论基点和框架结构;围绕理论基点,立足中国文学现实和文化状况,深入剖析审美解放的生成、实现和困境;以点带面,举例论述审美解放在政治语境中的表现;将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与社会现实、学术前沿相结合,使审美解放研究趋于深入。导论部分,梳理中西语境下审美解放的异同,阐述审美解放的含义,提出审美解放从根本上说是人的解放,是人类在政治解放、经济解放、文化解放的基础上,通过文学、艺术等审美手段不断改变现实、实现审美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实活动,是人类对政治规训、经济制约等外在限度的超越。第一章论审美解放的生成,从个体生命、社会形态和历史演进三个层面分析审美解放的生成机制。审美解放的生命生成,以现实的个人为基本依据和依靠力量。主体力图从旧的审美关系或非审美关系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全面丰富的审美关系,使个人的审美需求、特性和发展得到充分满足和实现。审美解放在前现代社会、现代社会和理想社会的历史演进中,具有不同的存在形态和生成方式。第二章论审美解放的哲学基础是人的解放,包括终极关怀、精神追求和艺术创造等。审美解放把人从功利、世俗等羁绊中解放出来,提供了可以安放灵魂的精神家园,其实质是审美促成人的和谐关系。审美解放与人的精神追求相统一,并通过艺术创造来完成,借助艺术创造能够满足人类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对抗或适应外在世界的压迫、缓解内心的痛苦、迷茫和分裂,审美地反映和把握世界。第三章论审美解放与文学研究的“解放逻辑”,文学研究是一种审美解放,其使命就在于运用文学概念、方法和理论来论证文学对人类解放的意义,指明“解放”的必然路径,树立实现“解放”的宏伟目标,描摹审美解放所能抵达的理想状态,并通过理论建构和批评实践来完成。文学研究的解放逻辑寻找某种永恒、有效的模式,希望以此解决一切文学问题,获得审美的解放和自由,但是如果一味追求“变革”、“进步”和“创新”,最终可能导致虚无主义。边界意识在对传统形而上学及其元意识的反驳中显现,是一种新的哲学意识和看待世界的方式。文学研究的边界意识在宏观上可以分为语言层面、知识层面和价值层面,在微观上包括政治边界、经济边界、社会边界和文化边界。第四章论政治语境中的审美解放,以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实践为例,剖析文学创作与批评中的政治审美因素,厘清审美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指出审美解放的政治实现围绕三个核心问题,即“何种政治”、“谁之文学”、“如何审美”,分别对应政治语境、政治诉求和政治审美因素。第五章论审美解放的困境,涉及“欲望”陷阱、“理论”嬗变和“反理性”思潮等。欲望叙事具有审美解放的功能,但过度阐释就会陷入“欲望”陷阱。“理论”是审美解放的重要依托,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经历了被遮蔽、被神化、被解构的过程,“理论”嬗变影响了审美解放的实现。“反理性”思潮是对审美主义的批判性反思,它的产生既有必然性,也有盲目性,容易走向审美解放的反面。结语部分,重申审美解放作为人的解放,已经成为当前文艺学、美学和文学批评的无意识,需要从多个层面和视角加以审视和思考。审美解放远未完成,审美解放研究前路漫漫。

朱立元[7](2014)在《试论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在当代中国的积极影响》文中提出西方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进入中国二十多年以来,对中国当代文论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其积极影响集中体现在它在被有批判地接受的各个阶段都实际上参与了当代中国文论的创新建构,并取得了若干重要的实绩。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1)批判性、反思性的启迪;(2)助推中国当代文论走向多元化;(3)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有力冲击;(4)后现代"文学终结论"引发的争论;(5)后现代生态批评对中国文论的建设性影响。这种积极影响之所以能够发生,不仅仅由于西方后现代主义文论中确有可供我们借鉴的合理因素,而且更决定于作为接受者的中国文艺理论工作者能够以敏锐的眼光、宽广的胸怀、本土化的态度,紧密结合中国语境和中国问题,对它进行批判性的审视、改造和吸收,使之融入中国文艺学的创新建构过程之中。

李衍柱,杨子彦[8](2013)在《理想的光芒与不懈的追求——李衍柱先生访谈》文中研究指明杨子彦(以下简称杨):李老师您好!在中国学术界,您是我们敬重的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今天借此机会向您当面请教:是什么让您始终以饱满的学术激情,执着于文艺学研究?您又有过怎样的经历呢?李衍柱(以下简称李):这个问题要说的话很多,我只能简略地谈一谈。我生于一个群山环抱的青岛市崂山县的小村庄。父亲是我生命历程中第一个启蒙老师。从我记事起他就教我识字、写字,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及《唐诗三百首》、《论语》、《孟子》等古诗文。父亲在家乡干了一辈子小学教师(开始时是教私塾),一向助人为乐,每年春节,都要为乡亲们写春联。父亲写春联时都要把我拉到身旁,帮他磨墨、按纸。记得父亲写得最多的一幅对联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这十个字,深深地印在脑海中,流贯在血液里,伴随着我的生命旅程。我的童年是在战乱年代度过的,家境十分困难。母亲整天带着姐姐、我和弟弟上山拾草、挖

冯学勤[9](2013)在《中国文艺学美学的时代症候、当代建构与现代传统——重读杜卫《走出审美城》、《美育论》与《审美功利主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读杜卫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新世纪初出版的《走出审美城》、《美育论》及《审美功利主义》等着作,不仅对深入理解当前文艺美学界的一些理论热点问题有较大助益,而且还能帮助我们系统认识中国美学和文论百年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三本逻辑关联十分紧密的着作,准确诊断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艺美学的理论症候,积极建构了中国当代美育理论,深度挖掘了本土现代美学传统,反映了作者融本土性、实践性、开放性、超前性于一体的理论特色,以及集问题意识、语境意识、透视意识于一身的方法论特征。

谷鹏飞[10](2012)在《文艺学与美学的现代分离:问题、过程、反思》文中指出晚清以降,西方近现代科学世界观逐渐替代中国传统天理世界观、中国传统浑整的知识系统被易以现代知识分化后的分科谱系、中国国家社会政治制度的现代性变迁所自然引发的现代教育体制与课程体系改革,分别从观念、知识、制度三个层面为文艺学与美学的现代分离准备了条件。中国文艺学与美学的现代分离因而也相应地表现为从观念话语、到知识谱系、再到学科体系的全面分离过程。然而,今天来看,这一分离本身并不都是积极的,亦潜藏着隐忧:它在使中国文艺学快速完成现代转型与学科独立的同时,也丧失了中国传统"诗文评"与"审美理论"作为浑整的知识形态时所自然蕴含的巨大现实生命根基与对社会意识形态所持有的审美超越性精神,后者正是中国文艺学在当代发展中亟须重新找回的东西。

二、学术人格与20世纪中国文艺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术人格与20世纪中国文艺学(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概况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创新
        (一)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
        (二)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范式”与文学理论范式
        一、“范式”概念及其理论内涵
        二、文学理论范式的内涵与演变
        三、范式创造是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核心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
        一、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二、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渊源
第二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
    第一节 为文艺正名:审美范式建立的理论前提
        一、社会政治范式:理论来源、特征与局限
        二、为文艺正名: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再审视
    第二节 人道主义理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哲学基础
        一、文学是人学:早期中国文学理论中的人学思想
        二、《手稿》讨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哲学基础
    第三节 美学大讨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学科参照
        一、20世纪中国美学讨论的基本问题和影响
        二、美学讨论与文学审美主体性原则的建立
第三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
    第一节 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
        一、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论争
        二、“审美反映论”的文学观
        三、“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文学观
    第二节 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
        一、形式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二、语言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三、符号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第三节 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
        一、超越论文学审美观的理论基础
        二、审美超越与自由生存
        三、审美超越与终极关怀
第四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
    第一节 文学活动的审美本质
        一、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
        二、审美和文学的审美本质
        三、审美贯穿文学活动始终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
        一、文学的“格式塔质”和审美本质
        二、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征服:“美在于内容与形式的交涉部”
    第三节 文学接受的审美阐释
        一、文学审美接受的心理机制
        二、文学审美接受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家园的复归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2)论文艺学批评的元理论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缘起
二、思维的思维与文艺学批评的理论建构
三、思维自主自立与文艺学批评的反思意识
四、思维赋形经验与文艺学批评的学科建设
五、文艺学批评元理论思维的价值意义

(3)中国文艺学理论转向下的莎士比亚话剧演出(论文提纲范文)

一、古典文艺学向现代形态文艺学转向下的莎剧演出:启蒙性和救亡性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转向下的莎剧演出:大众性和政治性
三、现代、后现代主义文艺学转向下的莎剧演出:开放性和多元性
结语

(4)商业意识形态笼罩下的90年代文学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学批评话语的裂变
    第一节 严肃文学“危机”论
        一 80-90年代文学发展背景概述
        二 危机意识与批评姿态
    第二节 畅销书时代的文学批评——由《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批评谈起
        一 审美主义批评:逆大众文化潮流而行
        二 印象式批评:“抵抗最小的路”
        三 从文化先锋到商业帮闲
第二章 文学批评权威的沉落——以金庸小说经典化讨论为核心
    第一节 为大众文化英雄加冕
        一 大师“登堂入室”
        二 “莫名惊诧”的批评界
        三 高调的“金学”家
    第二节 经典如何生成
        一 “重写文学史”思潮的自觉实践
        二 大众文化意志的胜利
        三 “金学”家们的实用主义批评观
        四 哪里有纯粹的批评!
第三章 纯文学批评的突围——文学俗化倾向批判
    第一节 《废都》批评
        一 论商业化包装
        二“危险”的性话语叙事
        三 穿越颓废:知识分子的自警意识
    第二节 论“雅俗共赏”观
    第三节 “新市民小说”批判
    第四节 “闲适文学”批判
    第五节 “中产阶级文学”批判
第四章 文学批评价值立场的转移——从知识分子到职业学者
    第一节 在“边缘”重返自身
        一 对知识分子精神传统的反思
        二 对后现代文化语境的确认
    第二节 换一种形式“在场”
        一 “缺席”论之辩
        二 “学院派”批评
        三 文化研究
结语 批评家与商业时代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5)守正创新六十载,融通中西发心声——专家学者眼中的李衍柱教授(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术人格: 纯真的追求,宽厚的襟怀
二、学术定位: 守正创新,或雅正通奇
三、学术底气: 经典常读,中西融通
四、学术实践: 理论怎样落地
结语

(6)论审美解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审美解放的生成
    第一节 审美解放的生命生成
    第二节 审美解放的社会生成
    第三节 审美解放的历史生成
第二章 审美解放的哲学基础是人的解放
    第一节 审美解放是人的终极关怀
    第二节 审美解放与人的精神追求相统一
    第三节 审美解放通过艺术创造来完成
第三章 审美解放与文学研究的“解放逻辑”
    第一节 审美解放与文学研究的“解放逻辑”
    第二节 审美解放与文学研究的元意识
    第三节 审美解放与文学研究的边界意识
第四章 政治语境中的审美解放
    第一节 审美解放的政治语境
    第二节 审美解放的政治诉求
    第三节 审美解放与政治审美因素
第五章 审美解放的困境
    第一节 审美解放的“欲望”陷阱
    第二节 审美解放的“理论”嬗变
    第三节 审美解放的“反理性”思潮
结语 未完成的审美解放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7)试论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在当代中国的积极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批判性、反思性的启迪
二、助推中国当代文论走向多元化
三、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有力冲击
四、后现代“文学终结论”引发的争论
五、后现代生态批评对中国文论的建设性影响

(9)中国文艺学美学的时代症候、当代建构与现代传统——重读杜卫《走出审美城》、《美育论》与《审美功利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走出审美城》:文艺学美学时代症候的揭示与诊断
二、《美育论》:中国当代美育理论的健全与创新
三、《审美功利主义》:中国美学现代传统的发现与深掘
四、结语

(10)文艺学与美学的现代分离:问题、过程、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四、学术人格与20世纪中国文艺学(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D]. 谭诗民.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2]论文艺学批评的元理论思维[J]. 唐圣.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8)
  • [3]中国文艺学理论转向下的莎士比亚话剧演出[J]. 孙艳娜. 戏剧艺术, 2016(05)
  • [4]商业意识形态笼罩下的90年代文学批评[D]. 冯晓. 南京大学, 2014(05)
  • [5]守正创新六十载,融通中西发心声——专家学者眼中的李衍柱教授[J]. 赵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2)
  • [6]论审美解放[D]. 卢衍鹏.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1)
  • [7]试论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在当代中国的积极影响[J]. 朱立元.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 [8]理想的光芒与不懈的追求——李衍柱先生访谈[J]. 李衍柱,杨子彦. 东岳论丛, 2013(10)
  • [9]中国文艺学美学的时代症候、当代建构与现代传统——重读杜卫《走出审美城》、《美育论》与《审美功利主义》[J]. 冯学勤. 美与时代(下), 2013(01)
  • [10]文艺学与美学的现代分离:问题、过程、反思[J]. 谷鹏飞. 文学评论, 2012(05)

标签:;  ;  ;  ;  ;  

20世纪学术人格与中国文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