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的合成和分泌功能

脑膜的合成和分泌功能

一、脑膜的合成及分泌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钟昊然[1](2021)在《Ⅵ型分泌系统clpV1基因对脑膜炎型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是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xPEC)的重要成员,是我国禽大肠杆菌病的重要感染病原之一。APEC与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Neonatal meningitis Escherichia coli,NMEC)的毒力基因存在高度同源性,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APEC已成为一种潜在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存在感染婴儿并患新生儿脑膜炎的潜在风险,故对该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大肠杆菌作为革兰氏阴性菌,可释放一种多功能杀伤性武器—一Ⅵ型分泌系统(Type Ⅵ secretion system,T6SS),它能通过分泌效应蛋白作为武器攻击靶细胞从而参与致病过程。ClpV是拆解T6SS的元件,且能在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驱动下完成T6SS的回收和组装。目前在大肠杆菌中已发现三套T6SS,T6SS1参与细菌与多种宿主细胞的互作,影响细菌间竞争,增强菌株对小鼠的致病性;T6SS2仅参与菌体与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T6SS3则不具备分泌功能。其中T6SS1在大肠杆菌致脑膜炎过程中发挥何种作用尚不清楚。故本研究以T6SS1核心组分ClpV1为切入点,探究其在APEC致脑膜炎时所发挥的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APEC的致病机理。1.TW-XM菌株clpV1基因突变株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研究首先设计PCR引物用于扩增检测APEC菌株TW-XM(Wild-type,02:K1)中的clpV1基因,对扩增后的基因产物进行纯化、克隆并测序。依据TW-XM的clpV1基因序列设计缺失引物用于缺失靶基因。缺失引物的5’端分别与clpV1基因两翼序列同源,而3’端则与质粒pKD3上的氯霉素抗性基因cat两翼序列同源。运用λ-Red同源重组系统,以质粒pKD3为模板,通过缺失引物扩增出含cat抗性片段的PCR产物,将该融合片段导入含有质粒pKD46的TW-XM菌株内,筛选出一次同源重组菌TW-XMΔclpV1∷cat。将质粒pCP20电转导入一次重组菌内,并消除氯霉素抗性基因。最后,依据PCR检测及测序结果分析,确认成功构建clpV1基因缺失株TW-XMΔclpV1。在此基础上,将表达clpV1基因的pBR322质粒电化学转化入TW-XMΔclpV1中,成功构建回补株 TW-XMCΔclpV1。对各突变株进行遗传稳定性检测,证实各菌株均能稳定遗传。随后对各突变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生长曲线试验显示各菌株生长无明显差异。半固体运动试验结果显示,clpV1基因缺失株在半固体培养基上的运动性相比野生株显着下降(p<0.05)。生物被膜试验表明clpV1基因能显着影响TW-XM生物被膜形成能力(p<0.05)。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clpV1基因的缺失不影响TW-XM菌株对临床上常用9种抗生素的敏感性。通过检测clpV1基因突变株主要毒力因子变化,结果显示,与野生株TW-XM相比,clpV1缺失株中Ⅰ型菌毛合成相关基因、T6SS1相关基因以及参与脑膜炎的相关毒力因子的基因转录量显着或极显着下降(p<0.05或p<0.01)。雏鸭致病力试验显示,缺失株对雏鸭的致病力减弱。以上结果提示,clp V1基因参与TW-XM的诸多生物学功能,且在缺失了该基因后,细菌部分毒力因子的转录量下降,导致细菌毒力下降。2.clpV1基因对APEC TW-XM致脑膜炎的影响为研究clp V1基因对TW-XM菌株致新生小鼠脑膜炎能力的影响,试验将野生株TW-XM、缺失株TW-XM△clp V1与回补株TW-XMCΔclpV1,分别以107 CFU/只,接种ICR小鼠腹腔,建立感染模型,并设立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0.1 mLPBS)。于感染后12 h,采用血常规、核磁共振、脑脊液检查、组织器官细菌载量、细菌鉴定、Evan’s Blue法、脑部相关炎性因子的表达检测、病理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脑部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野生株TW-XM处理组小鼠的临床表现、核磁共振和血液学指标异常;小鼠脑脊液中存在大肠杆菌;血液、脑和肺则有大量细菌繁殖;炎性因子检测结果发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野生株TW-XM感染小鼠,引起脑部IL-1p、IL-6、IL-8和TNF-α基因的表达极显着升高(p<0.01);脑部Evan’s Blue含量极显着升高(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TW-XM感染组的小鼠脑膜增厚、出血、水肿,大脑皮层崩解坏死且有明显的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法发现,小鼠脑部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和Claudin-5的表达极显着降低(p<0.01),以上结果证实野生株TW-XM能够导致小鼠发生脑膜炎,使小鼠脑部发生炎症反应,破坏血脑屏障。而与野生株TW-XM组相比,缺失株TW-XMΔclpV1组小鼠各项指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无显着差异,说明clpV1基因的缺失会减弱野生株TW-XM破坏血脑屏障的能力。综上所述,在缺失E.coli Ⅵ型分泌系统1核心组分ClpV1后,TW-XM菌株的毒力减弱,并减弱了 TW-XM菌株致小鼠脑膜炎的能力。故clpV1基因在TW-XM菌株致脑膜炎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韩琦[2](2021)在《基于“肝应春,主疏泄、调节情志”研究松果腺在四季调节海马功能的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藏应时”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天人相应”思想,是中医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五藏应时”的“肝应春”理论,“肝主疏泄,调节情志”的功能具有应四时阴阳消长变化而变化的节律。关于“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应时而变”现代科学内涵的研究已经发现了其与松果腺-褪黑素(Melatonin,MT)四季调控海马功能的相关性。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发现,松果腺-MT在四季调节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表达,这与“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功能在四季的季节性改变相关。但是,目前关于松果腺-MT在四季调控海马功能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尚不明晰。因此,本研究拟将“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应时而变”理论与神经内分泌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相结合,进一步揭示“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应时而变”的科学内涵。从“五藏应时”的角度丰富中医肝藏象与时间医学的理论内涵,并为精神情志疾病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1目的结合“五藏应时”理论与神经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研究四季时间节律对松果腺-MT-海马褪黑素受体(Melatonin receptor,MTR)及Gs/Gi-海马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揭示“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应时而变”的微观机制。2方法2.1理论研究采用文献梳理以及理论探讨法,搜集、归纳整理“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应时而变”、松果腺-MT、海马MTR及Gs/Gi-cAMP-PKA-CREB信号通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探讨“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应时而变”的神经细胞信号转导机制及科学内涵。2.2实验研究2.2.1实验设计基于二分二至的时间节点,以5周龄的SD雄性大鼠为实验对象,以血清MT、海马 MTR、Gs 蛋白、Gi 蛋白、腺苷酸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AC)、cAMP、PKA、CREB为检测指标,研究四季生理组、伪手术组、手术组大鼠松果腺-海马细胞信号转导的表达水平。通过分别比较同一组四季间及同一季节组间的表达差异,探讨四季时间节律及松果腺-MT对海马MTR-Gs/Gi-cAMP-PKA-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2.2.2实验动物分别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前42日各购入34只SPF级雄性SD大鼠,共计136只大鼠。大鼠的周龄及体重为5周龄、150-170g。各季节,经7日的适应性饲养后,按完全随机分组法将大鼠分为生理组(9只)、伪手术组(12只)、手术组(13只)。每组实验大鼠的数量基于前期实验研究大鼠手术操作的生存率约为75%。伪手术组、手术组的所有手术操作控制于5日内完成。三组大鼠在相同的饲养环境下进行饲养。分别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晚进行大鼠取材工作。饲养环境:所有大鼠室内饲养;自然光照时长为春季10±1h,夏季14.5±0.5h,秋季13±1h,冬季9±0.5h;相对湿度为40%-50%。2.2.3指标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MT以及海马MTR、AC、cAMP、PKA、CREB的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海马Gs、Gi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 CREB mRNA 的表达。2.2.4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展现。运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各指标数据的统计分析。对符合正态分布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对不符合正态分布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P<0.05即被认为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3结果3.1生理组血清MT、海马MTR四季表达水平:血清MT、海马MTR的表达在四季存在冬>秋>春>夏的四季节律性(血清MT:P<0.01;海马MTR:P<0.05)。3.2生理组海马Gs/Gi-cAMP-PKA-CREB信号通路四季表达水平:Gs/Gi在四季存在冬>秋>夏>春的四季节律性(P<0.01);AC、cAMP、PKA、CREB、CREB mRNA的表达在四季存在冬>秋>春/夏的四季节律性(P<0.01)。3.3摘除松果腺对血清MT、海马MTR的影响:相较生理组,手术组血清MT、海马MTR四季表达节律转为冬>秋>春/夏春(P<0.01);手术组四季血清MT、海马MTR的表达水平降低(P<0.01)。3.4摘除松果腺对海马Gs/Gi-cAMP-PKA-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相较生理组,手术组Gs/Gi四季表达节律转为秋>冬>夏>春(P<0.01);手术组AC、cAMP、PKA、CREB、CREB mRNA四季表达节律转为秋>冬>春/夏(P<0.01);春季手术组Gs/Gi、AC、cAMP、PKA、CREB、CREB mRNA 的表达水平降低(Gs/Gi、AC、CREB mRNA:P<0.01;cAMP、PKA、CREB:P<0.05);夏季手术组 AC、cAMP、PKA、CREB、CREB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cAMP、PKA、CREB、CREB mRNA:P<0.01;AC:P<0.05);秋季手术组 Gs/Gi、AC、cAMP、PKA、CREB、CREB mRNA 的表达水平降低(AC、cAMP、PKA、CREB、CREB mRNA:P<0.01;Gs/Gi:P<0.05);冬季手术组Gs/Gi、AC、cAMP、PKA、CREB、CREB mRNA 的表达水平降低(P<0.01)。4结论4.1理论研究提出研究假说“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应时而变”的微观机制可能与松果腺-MT对海马MTR的直接调节作用相关,其调节作用的神经细胞信号转导机制可能与海马Gs/Gi-cAMP-PKA-CREB信号通路具有相关性。4.2实验研究4.2.1血清MT、海马MTR以及海马Gs/Gi-cAMP-PKA-CREB信号通路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季节节律性,表现为春夏季较低、秋冬季较高。4.2.2松果腺-MT可能是四季节律调节海马功能的中介之一。4.2.3松果腺-MT对海马功能具有直接调控作用,其调控机制与海马MTR及Gs/Gi-cAMP-PKA-CREB信号通路相关,且具有季节选择性、程度差异性、调控复杂性的调控特点。4.2.4“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应时而变”具有科学内涵,其微观机制可能与松果腺-MT-海马MTR以及Gs/Gi-cAMP-PKA-CREB信号通路相关。

王培莉[3](2021)在《colibactin毒性相关基因在E.coli致脑膜炎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ai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是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xPEC)的重要成员,APEC 能引起家禽局部或全身性感染,危害养禽业的发展。基因毒素colibactin是一种杂合非核糖体肽/聚酮化合物次级代谢产物。携带pks毒力岛的细菌能够合成colibactin,colibactin相关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遗传毒性,能使细菌感染的真核细胞发生DNA双链损伤、细胞形态异常增大和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禽致脑膜炎大肠杆菌菌株APECXM(O2:K1)为APEC强毒株,2007年自山东新民患败血症/脑膜炎雏鸭脑组织中分离,携带pks毒力岛及多个ExPEC特征性毒力基因,能感染新生大鼠、新生小鼠和雏鸡并引起脑膜炎,对养禽业有较大危害性。目前,与colibactin毒性相关的基因对APEC XM致脑膜炎的能力和涉及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双转录组测序法检测APEC XM感染bEnd.3细胞3 h后双方的转录谱变化,发现pks毒力岛上19个基因均发生显着变化;通过λ-Red同源重组技术和无缝克隆技术构建clbH、clbK、clbF、clbI或clbG的缺失株与相应回补株;通过美兰染色、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比较不同菌株对bEnd.3细胞的遗传毒性作用;采用荧光定量、Western blot、临床观察、血常规、MRI、病理组织切片及免疫组化等观测方法,以bEnd.3细胞为体外研究模型并结合小鼠体内试验,检测脑膜炎相关指标的变化,探索与colibactin毒性相关的基因(clbG和clbH)对APEC XM致脑膜炎能力的影响及涉及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APEC XM感染bEnd.3细胞3 h后双方的转录谱变化。以bEnd.3细胞构建血脑屏障体外模型,通过双转录组测序法检测APEC XM感染细胞3 h后双方的转录谱变化,荧光定量验证转录谱结果的准确性。测序结果显示,bEnd.3细胞转录谱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细胞连接复合体的破坏、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重排、细胞外基质降解和免疫反应激活;APECXM转录谱的变化则主要为毒力因子的上调以及蛋白质输出系统和氨基酸代谢的增强。首次发现APEC XM携带的pks毒力岛上19个基因在感染细胞后均发生极显着变化(p<0.01),提示与colibactin毒性相关的基因可能是APEC XM重要的毒力因子。2.clbH、clbK、clbF、clbI或clbG缺失对colibactin基因毒性的影响。ClbH是colibactin装配线上的一个非核糖体肽合成酶,ClbI是装配线上的一个聚酮类合成酶,他们共同参与环丙烷(C3H3)的合成。ClbG是酰基转移酶,ClbF是酰基辅酶A的脱氢酶,他们共同参与氨基丙二酰(Aminomalonyl-acyl carrier protein,AM)的合成与修饰。ClbK是合成噻唑环上的含硫和氮杂环结构的关键酶。C3H3、AM和噻唑环是colibactin发挥遗传毒性的关键组分。本文通过λ-Red同源重组技术和无缝克隆技术分别构建clbH、clbK、clbF、clbI或clbG的缺失株与相应的回补株。细菌生长曲线试验和黏附侵袭bEnd.3细胞试验的结果显示,clbH、clbK、clbF、clbI或clbG缺失不影响细菌的正常生长和粘附侵袭bEnd.3细胞的能力。通过美兰染色、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lbH、clbK、clbF、clbI或clbG缺失对细菌产生colibactin相关遗传毒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与APEC XM感染的细胞相比,clbH、clbK、clbF、clbI或clbG缺失株组bEnd.3细胞感染后细胞形态和细胞周期正常(p<0.01),细胞γH2AX蛋白表达极显着低于APEC XM组(p<0.01)。结果表明clbH、clbK、clbF、clbI或clbG是与colibactin毒性相关的重要基因,缺失后会导致菌株colibactin的毒性作用丧失。3.与colibactin毒性相关的基因(clbG和clbH)对APEC XM致脑膜炎能力的影响及涉及的分子机制。以bEnd.3细胞构建体外模型,并结合小鼠体内模型,通过荧光定量、Western blot、临床观察、血常规、MRI、病理组织切片及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脑膜炎相关指标的变化。在bEnd.3细胞体外模型中,荧光定量结果显示,与APEC XM组相比,APEC XM ΔclbG组与APEC XM ΔclbH组中bEnd.3细胞相关炎性因子(IL-6、IL-1β和TNF-α)相对表达量极显着下降(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APEC XM 组相比,APEC XM ΔclbG 组与 APEC XM ΔclbH组中 bEnd.3 细胞 Occludin、Claudin-5和ZO-1蛋白表达水平的下降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p<0.01;p<0.05)。在4周龄ICR小鼠脑膜炎模型中,与APEC XM感染组相比,APEC XM ΔclbG组与APEC XM ΔclbH组小鼠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脑部影像学及病理组织学异常明显减弱或消失,血脑屏障通透性极显着下降(p<0.01;p<0.05),脑等组织脏器载菌量极显着下降(p<0.01),脑组织中相关炎性因子(IL-6、IL-1β和TNF-α)的相对表达量极显着下降(p<0.01),脑部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也得到极显着缓解(p<0.01;p<0.05)。以上结果表明,与colibactin毒性相关的基因(clbG和clbH)影响APEC XM致脑膜炎能力,clbG和clbH是APEC XM重要的毒力因子。综上所述,clbH、clbK、clbF、clbI或clbG的缺失会导致菌株与colibactin相关的毒性作用丧失,与colibactin毒性相关的基因(clbG和clbH)影响APEC XM致脑膜炎过程中宿主先天免疫系统的激活(启动炎性反应)与血脑屏障的破坏,进而加剧宿主脑部的病理性损伤,它们是APEC XM重要的毒力因子。

赵尊全[4](2020)在《腺苷合成酶在致脑膜炎病原菌穿过血脑屏障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尽管近代医学在抗生素使用和疫苗接种方面有着长足进步,脑膜炎的全球疾病负担在当前仍然很重,脑膜炎防治进展也远远落后于其他疫苗可预防的疾病。据报道在2016年全球脑膜炎发病近三百万例,造成数十万病患死亡。细菌性脑膜炎被认为是该疾病的最严重形式,其发病急,起病重,可导致患者出现死亡或严重后遗症。细菌性脑膜炎多由细胞外病原菌引起,且大多数病例都并发有菌血症。本研究关注于血源性细菌性脑膜炎发病的一个关键环节,即细菌如何突破血液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屏障而进入脑部。细菌穿过血液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屏障的经典途径有三种:跨细胞模式、细胞旁模式和“特洛伊木马”模式。这些途径并非相互排斥,研究显示脑膜炎奈瑟球菌等致病菌可能通过多种途径从血液循环系统中侵入中枢神经系统。作为血液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重要天然屏障,血脑屏障不仅会阻隔病原体的入侵,也会阻碍治疗性药物的入脑。其中,一些研究显示,细胞外腺苷可以通过激活存在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表面上的A1和A2A腺苷受体而改变血脑屏障通透性,该机制可应用于跨血脑屏障药物递送。另一方面,我们实验室前期工作从猪链球菌血清2型的胞壁蛋白中鉴定了一种5′-核苷酸酶(Ssads),该酶能够水解AMP、ADP、ATP水解而产生腺苷。猪链球菌血清2型在感染人类后可引发脑膜炎和链球菌中毒休克血症,并且是亚洲部分地区脑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尽管存在着这些线索,目前尚未有病原菌腺苷合成酶促进菌体穿过血脑屏障的机制研究报道。在本研究第一部分中,我们旨在探讨腺苷合成酶Ssads在猪链球菌穿过血脑屏障过程中发挥的功能以及具体细胞分子机制。利用实验室近期优化的猪链球菌脑膜炎小鼠动物模型,研究发现感染腺苷合成酶基因缺陷猪链球菌(S.suisΔssads)的小鼠在感染后72h时脑中细菌载量明显低于野生型猪链球菌(S.suisWT)感染的小鼠,而它们在感染后5h和72h时血液中的细菌载量未见明显区别。对小鼠脑组织切片进行病理学分析发现,ssads基因缺陷使猪链球菌引发小鼠脑组织中脑膜增厚、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的能力减弱。在以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D3细胞系构建的体外血脑屏障模型上,我们发现腺苷合成酶介导的腺苷生成能够促进猪链球菌穿过HCMEC/D3细胞单层,但不会显着影响猪链球菌对HCMEC/D3细胞的黏附侵袭率。我们使用A1、A2A、A2B腺苷受体拮抗剂进行筛选实验,发现A1、A2A受体信号在猪链球菌穿透体外人血脑屏障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接下来细胞内cAMP测定实验以及A1腺苷受体激动剂、竞争性cAMP拮抗剂实验的结果均支持,A1腺苷受体级联信号的激活促进了猪链球菌穿过体外血脑屏障。我们使用由CRISPR技术编辑的HCMEC/D3细胞,A1腺苷受体激动剂/拮抗剂给药的小鼠以及CRISPR-CAS9技术构建的基因敲除小鼠进行实验,验证了Ssads的酶活性和A1腺苷受体信号传导对猪链球菌穿过血脑屏障的促进作用。此外,利用从小鼠脑组织分离的原代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荧光共聚焦实验及初步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我们发现腺苷合成酶介导腺苷生成或者A1腺苷受体信号可能促进了猪链球菌感染引起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骨架重排以及连接蛋白变化,并可能与MAPK途径信号分子中的ERK1/2蛋白及p38蛋白磷酸化相关。这部分的研究数据说明猪链球菌能够利用腺苷合成酶催化产生细胞外腺苷来促进其穿过血脑屏障。在本研究的第二部分中,我们探讨其他具有腺苷合成酶活性的病原菌是否也能利用催化产生细胞外腺苷来辅助脑膜炎疾病发生。我们通过序列比对及文献检索收集了具有腺苷合成酶基因的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信息,并借助MEGA软件(7.0)以最大似然法在“WAG+G+I+F”模型下对22个已识别或预测5′-核苷酸酶蛋白序列进行了系统进化学分析。利用磷酸根检测试剂盒,我们验证了多种致脑膜炎病原菌(包括B族链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具有菌体暴露的腺苷合成酶活性,而肺炎链球菌不具备这种暴露的酶活性。接下来,我们评价5′-核苷酸酶抑制剂APCP对B族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穿过HCMEC/D3单层能力的影响,发现这三种细菌都可以穿过单层细胞屏障,而添加APCP会显着降低这些细菌穿过血脑屏障的能力。此外,我们实验室分离鉴定一株荚膜血清3型、MLST分型17型的B族链球菌,我们进一步探索了腺苷合成在B族链球菌进入小鼠脑部过程中的作用。借助定义明确且应用广泛的血源性B族链球菌脑膜炎小鼠模型,我们发现抑制5′-核苷酸酶活性可以抑制腺苷合成而显着降低感染后72h时小鼠脑中细菌载量。综合这部分研究数据显示,其他类似的致脑膜炎病原菌也可能通过合成细胞外腺苷来改变血脑屏障通透性从而促进细菌入侵中枢神经系统。

邓文婧[5](2020)在《改性甲壳素/细菌纤维素双层硬脑膜补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硬脑膜是一种覆盖脑组织和脊柱的双层膜,是防止脑脊液渗漏、维持脑神经稳定的最终屏障,创伤、神经外科手术和术后并发症会造成硬脑膜撕裂或损伤。本课题模拟人体硬脑膜结构,制备由防止脑脊液泄露的致密面和促进组织再生的多孔面共同组成的双层硬脑膜补片。采用天然高分子甲壳素的衍生物为基质材料,细菌纤维素(BC)为补强材料,分别以戊二醛(GA)和柠檬酸(CA)为多孔面交联剂,制备改性甲壳素/BC双层硬脑膜补片,表征补片结构与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β-甲壳素为原料,通过浓碱脱乙酰法和超声降解法,制备脱乙酰度(DD)为85.95%±0.52%、粘均分子量(Mv)分别为(1.00±0.01)×106、(0.94±0.01)×106、(0.85±0.02)×106、(0.80±0.01)×106、(0.74±0.02)×106的高分子量壳聚糖(CS);以α-甲壳素为原料,通过碱化甲壳素氯乙酸取代法,制备DD为41%±1%、取代度(DS)为59%±2%的O-羧甲基甲壳素(O-CMCH)。2、共混CS和BC溶液,采用水平流涎法,制备CS/BC硬脑膜补片致密面,考察BC含量和CS的Mv对膜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S与BC相容性好,所得CS/BC膜片平整致密,柔软有韧性,宜于手术剪裁,BC的引入改善了纯CS膜遇水易弯曲和力学性能的缺陷。所有CS/BC膜片均能满足拉伸强度大于5 MPa,断裂伸长率大于10%的要求,不易被水浸润,具备一定的防细胞粘连能力,在静水压(约为6倍成人颅内压)下维持30 min不泄露,可承受颅内压,热稳定性好,适合高温湿热灭菌处理。使用Mv约为0.85×106的CS为基材、加入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4%的BC,制备的CS/BC膜片性能较优,适合作为双层硬脑膜补片的致密面,其溶胀率为115%±2%,干态拉伸强度为111±5 MPa,断裂伸长率为23%±1%;湿态拉伸强度为24±1 MPa,断裂伸长率为32%±1%,体外酶解4周断裂强度保持率(BSR)为72.7%±1.9%,体外酶解8周质量残留率为76.5%±1.5%。3、以O-CMCH为原料,GA为交联剂,硼氢化钠为还原剂,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GA交联O-CMCH多孔膜,探讨GA交联O-CMCH的最优条件;引入BC构建O-CMCH/BC的多孔膜,探讨BC含量对GA交联O-CMCH/BC多孔膜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GA浓度为0.30 wt.%时,交联O-CMCH多孔膜各项性能最优,且发生溶胶-凝胶转变过程容易控制;引入BC后,多孔膜的溶胀率略微增加,力学性能得以改善。由BC含量为0.11%的溶胶制备的交联O-CMCH/BC多孔膜各项性能最优,其平均孔径为127±51μm,孔隙率为97.5%±0.4%,溶胀率为3,398%±83%,骨架交联程度为96.87%±2.04%,拉伸强度为1.42±0.04 MPa,断裂伸长率为9.7%±0.5%,体外酶解5周时的质量残留率为46.8%±4.4%,体外酶解性能符合医用要求,热稳定性良好,适合为细胞的粘附、迁移、生长提供支撑。4、不使用具有潜在毒性的催化剂和脱水剂,以O-CMCH为原料,CA为交联剂,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硬脑膜补片的多孔面,探讨CA交联O-CMCH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CA与O-CMCH之间不仅存在物理交联作用,在高温下还可发生化学交联形成酯键,当交联温度为145℃、m O-CMCH:m CA=5:2时,O-CMCH多孔膜性能最优。引入BC后,构建O-CMCH/BC的多孔膜,分别探讨BC含量及交联时间对O-CMCH/BC多孔膜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C增加了多孔膜的孔隙率、溶胀率和骨架交联程度,力学性能得到改善,延长交联时间对交联程度无明显增益。当BC含量为0.11%、交联时间为20 min时,O-CMCH/BC多孔膜各项性能最优,适合作为双层补片的多孔面,其孔径大小为136±34μm,孔隙率为95.45%±0.76%,溶胀率为2,042%±62%,骨架交联程度为87.7%±1.3%,拉伸强度为0.50±0.05 MPa,断裂伸长率为7.9%±0.6%,体外酶解8天时的质量残留率为5.4%±3.4%。5、按最优致密面和多孔面的制备条件,分别使用GA和CA作为多孔面交联剂,将多孔面溶胶倾注于致密面后冻干,制备9种厚度不同的双层硬脑膜补片,并测试其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双层硬脑膜补片,表面平整整洁,柔韧可透光,其多孔面和致密面层间结合紧密,无过大空腔,多孔面孔径在90~200μm之间,多孔分布均匀,连通性高,双层补片可随意弯曲、剪裁,易于外科手术操作。致密面厚度超过0.04 mm、总厚度不超过400μm的双层硬脑膜补片的各项性能更优异,多孔面交联剂为GA的双层硬脑膜补片均能满足拉伸强度≥5 MPa、断裂伸长率≥10%的要求,较多孔面交联剂为CA的双层膜更优。6、本实验所采用的双层膜制备方法简单有效,制备的双层硬脑膜补片细胞相容性良好,无细胞毒性,符合Ⅲ类医疗器械体外细胞毒性要求,且试验组对比空白对照组在细胞增殖方面表现出显着性差异,说明补片不仅可以为细胞繁殖、迁移提供支撑,还可促进细胞增殖生长;补片在小鼠腹腔环境内可保持材料自身不变形、不皱缩,未引发组织病变、坏死及慢性炎症,组织炎症程度轻,补片致密面具备一定的防粘连性能,补片多孔面可促进自体细胞生长繁殖且吸水凝胶化后提供一定的组织粘合效果,可进一步提高封闭致密性,双层硬脑膜补片组织相容性良好。

孙鹏[6](2020)在《单核细胞在小鼠脑部感染新生隐球菌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文中研究指明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C.neoformans)是一种带有荚膜的致病性真菌,该真菌感染常见于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的人群,比如艾滋病病人,器官移植并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病人等。在隐球菌感染中,由新生隐球菌引起的脑膜脑炎最为严重,经常会危及患者生命。新生隐球菌如何穿过血脑屏障(BBB)到达大脑实质是核心环节,对了解新生隐球菌的发病机制至关重要。因此,本研究试图探讨的科学问题是新生隐球菌如何突破血脑屏障,从血管中移行到血管外并进入脑实质?新生隐球菌跨越血脑屏障目前主要有三种假说,细胞旁路途径(Paracellularpathway,隐球菌通过紧密连接穿过内皮细胞层)、跨内皮细胞途径(Transcellularpathway,即通过胞吞作用,这一通路可能是由隐球菌表面透明质酸与宿主内皮细胞CD44分子相互作用而介导的)和“特洛伊木马”假说(Trojan horse pathway,即新生隐球菌潜伏在机体免疫细胞内,当免疫细胞跨越脑内皮细胞层后,由于免疫细胞很难将新生隐球菌杀死,新生隐球菌被重新释放出来,完成血脑屏障的跨越)。目前,动物体内还没有发现“特洛伊木马”存在的直接证据,同时,在新生隐球菌穿越血脑屏障的过程中,伴随着经典型(Ly6Chi)和非经典型(Ly6Clow)两个亚群单核细胞的招募,与Ly6Chi相比,对Ly6Clow单核细胞亚群在免疫过程中的招募机制及其在感染中发挥的作用研究较少。小鼠脑部感染新生隐球菌后,粘附分子和细胞因子在单核细胞招募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本研究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小鼠体内新生隐球菌感染模型,采用活体荧光显微技术直接观察研究新生隐球菌侵袭脑组织的过程,并结合流式细胞术、qRT-PCR、免疫组化等方法,试图揭示吞噬新生隐球菌的单核细胞如何突破血脑屏障,从血管中移行到血管外并进入脑实质的机制。1、通过建立小鼠体内模型系统来研究新生隐球菌和BBB的作用,利用隐球菌脑膜脑炎H99致病菌株,证实了在侵袭脑部过程中“特洛伊木马”机制的存在。2、通过试验发现感染新生隐球菌后,小鼠脑组织中的单核细胞被招募到脑毛细管后微静脉中,在血管内皮细胞上进行滚动与粘附。3、单核细胞的招募主要依赖于VCAM-1/VLA-4介导的滚动和ICAM-1/CD11a介导的粘附,并且TNFR信号通路通过上调单核细胞上的VLA-4分子,在单核细胞招募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4、通过活体荧光显微技术观察,我们发现了小鼠脑组织中大部分吞噬新生隐球菌的单核细胞是Ly6Clow亚群,大量的Ly6Clow单核细胞内吞新生隐球菌后,携菌爬行并粘附在脑血管的内皮层,并逐渐迁移至脑实质。本研究为“特洛伊木马”假说提供了直接证据,证明了 Ly6Clow单核细胞是这一过程的重要参与者,该亚群单核细胞将有可能被用作预防新生隐球菌脑部感染的潜在靶点。

吕晨曦[7](2020)在《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尿崩症的影响因素分析和防治策略探讨》文中指出目的:对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发生尿崩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发生尿崩症的机理和诊疗方法,为降低术后尿崩症发生率提供防治策略。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6年6月--2019年6月106例行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且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垂体腺瘤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单因素分析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内分泌类型、肿瘤大小、腺瘤Knosp分级、肿瘤切除程度、手术方式、肿瘤生长方向(鞍上或鞍内生长)、有无术中脑脊液鼻漏与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尿崩症的关系,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p<0.05)再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后共有38例(35.8%)患者发生尿崩症,均为短暂性尿崩症和三相性尿崩症,无永久性尿崩症发生。单因素分析后得出结果: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内分泌类型、肿瘤切除程度、手术方式与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尿崩症无关(p>0.05);腺瘤Knosp分级(p=0.019)、术中脑脊液漏(p=0.047)、肿瘤大小(p=0.043)、肿瘤是否鞍上生长(p=0.046)有统计学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肿瘤大小(W=25.290,P<0.001,OR=25.450,95%CI:7.208~89.852)和肿瘤突破鞍膈鞍上生长(W=5.988,P=0.014,OR=10.508,95%CI:1.597~69.128)是经鼻蝶垂体腺瘤术后发生尿崩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垂体腺瘤大小及腺瘤突破鞍膈生长是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发生尿崩症的独立危险因素。2.术前评估肿瘤大小及肿瘤与鞍膈的关系、术中加强对垂体柄、下丘脑、垂体后叶组织的保护能有效的预防术后尿崩症的发生。

杨瑞成[8](2019)在《致脑膜炎大肠杆菌诱导EGR-1介导血脑屏障通透性破坏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细菌性脑膜炎对于人类健康和畜禽养殖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人医方面细菌性脑膜炎为十大引发高死亡率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并且大部分的幸存者会留下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在兽医方面大量养殖动物由于患脑膜炎失去了其经济价值,给畜牧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xPEC)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它可以感染宿主多个器官,导致尿路感染以及脑膜炎等。同时,ExPEC还能感染宠物导致疾病的交互传播,污染食物造成食品卫生安全恐慌。因此,ExPEC引起不同宿主的相关疫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食品安全和畜牧养殖业发展的一类重要人畜共患传染病。目前为止,关于ExPEC脑膜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E.coli侵入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过程中侵入相关宿主靶基因的筛选。而对于,参与致脑膜炎E.coli破坏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过程的宿主基因的功能报道较少。本研究以临床分离的不同种属来源的ExPEC为基础,结合致脑膜炎E.coli感染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BMECs)差异mRNAs和非编码RNAs测序结果,探索致脑膜炎E.coli诱导中枢炎症过程中介导BBB通透性增加的分子机制。在本研究中,将本实验室保存的7株人源、20株猪源和3株禽源ExPEC菌株分别进行了细菌侵入hBMECs细胞以及小鼠脑组织定植实验。共鉴定发现了PCN033、Xiantao10、ACN005、PCN079、HCN10618、PCN080、A764以及B958等8株侵入hBMECs细胞能力较强的菌株,其中PCN033和A764这两株菌株在小鼠血液中的存活能力以及脑组织中的定植能力较强。由于PCN033分离自发病猪的脑脊液,所以选择PCN033作为后续实验菌株。同时,我们发现致脑膜炎E.coli通过下调紧密连接蛋白(Tight junctions,TJs)在hBMECs细胞上的表达以及改变其在细胞上的分布情况增加BBB的通透性。随后,利用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致脑膜炎E.coli感染hBMECs细胞胞内差异表达的mRNAs和非编码RNAs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到366个mRNAs、895个lncRNAs(Long non-coding RNAs)、32个miRNAs(Micro RNAs)以及308个circRNAs(Circular RNAs)发生了差异显着的变化,并绘制了差异变化的circRNAs、miRNAs以及mRNAs的调控网络关系图。通过分析致脑膜炎E.coli感染hBMECs细胞全转录组数据,我们挖掘了致脑膜炎E.coli感染宿主破坏BBB完整性过程中的核心宿主因子EGR-1的生物学功能。通过hBMECs EGR-1基因缺失细胞系和EGR-1基因缺失小鼠,分别从体内和体外证明了EGR-1对于中枢炎症以及BBB通透性的调控作用。我们发现转录调节因子EGR-1在感染早期显着上调表达,可以入核直接调控VEGFA、PDGFB、ICAM-1以及TNFα的表达。通过更进一步的体内、体外实验,我们发现致脑膜炎E.coli感染宿主上调EGR-1的表达诱导VEGFA和PDGF-BB大量分泌,血液循环中过量存在的VEGFA和PDGF-BB作用于BMECs细胞导致TJs表达量下降且分布发生改变。在另一方面,致脑膜炎E.coli感染宿主诱导转录调节因子Snail-1显着上调,Snail-1可以直接入核负调控ZO-1和Occludin等TJs的表达,同样起到促进BBB通透性增加的作用。同时,致脑膜炎E.coli感染宿主上调EGR-1的表达诱导BMECs细胞活化指示蛋白ICAM-1显着上调,在感染初期ICAM-1在BMECs细胞上的大量表达直接促进免疫细胞穿越BBB进入脑实质介导CNS炎症反应,进而造成BBB通透性增加。此外,本研究首次在细菌性脑膜炎模型中,对circRNAs的功能进行了研究,发现致脑膜炎E.coli感染hBMECs细胞之后hsacirc2858的表达显着上调,并且可以通过海绵作用吸附hsa-miR-93-5p介导VEGFA的上调表达。本研究阐明了EGR-1在致脑膜炎E.coli感染宿主导致BBB通透性增加以及神经炎症过程中的功能,为今后细菌性脑膜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潜在靶点。

刘菊梅[9](2019)在《miR-181α-5p对广州管圆线虫排泄分泌蛋白所致小鼠小胶质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研究背景广州管圆线虫(Awgiostrowgylus cantowensis,AC)是1935年由陈心陶教授在广州家鼠体内首次发现并命名。该虫于1945年确定为人类病原体,其幼虫能打破血脑屏障进入脑内,造成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例如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Eosinophilic meningitis,EM)。广州管圆线虫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地区、太平洋岛屿、日本和美国。我国主要在台湾、香港、广东、浙江、福建、海南、天津、黑龙江、辽宁、上海、湖南、北京和云南等地流行。广州管圆线虫的终宿主为鼠类,中间宿主主要是软体动物,如褐云玛瑙螺或蛞蝓。广州管圆线虫1期幼虫可在中间宿主发育至感染期幼虫。人类和小鼠是其非适宜宿主,通过生食或半生食感染了广州管圆线虫的螺肉或有寄生虫污染的蔬菜感染。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有3000多例病例报道,多数呈散在分布,但也有群体暴发流行的报道。近年来人们饮食习惯改变,加之淡水螺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区域性扩散,广州管圆线虫病已成为我国部分地区最具潜在危险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广州管圆线虫病是一种幼虫移行症,能引起多个器官损伤。其幼虫在体内移行,通过肠壁、肝、肺、脑时可引起一系列机械性损伤,此外,其分泌物、代谢产物具有毒性作用。最严重的是3期幼虫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此病以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显着升高为特征,病变可发生在大脑,脑膜,还可波及小脑,脑干和脊髓,脑神经和脊神经也可受累。研究表明,虫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小胶质细胞被激活,并下调免疫系统反应,分泌抗炎症因子,从而调节其自身的凋亡。进一步研究小胶质细胞在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中的作用,将为广州管圆线虫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MicroRNAs是一种非常丰富的保守的小型非编码RNA,它通过与信使RNA的抑制性结合或加速信使RNA的降解来调控基因的转录后表达。据报道,在感染性疾病中(包括寄生虫疾病),一些miRNAs在宿主免疫反应中通过调节凋亡发挥作用。在我们之前的研究中,总共有25个miRNA在对照组和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组之间有差异表达,其中miR-181a-5p是唯一下调的。miR-181a-5p,是大多数脊椎动物中高度保守的miRNA,脑中含量丰富,在海马神经元的成熟过程中表达量增加。miR-181a-5p参与了细胞生物学的许多过程,如细胞命运决定和细胞侵袭。本研究中,我们检测了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后小鼠脑组织和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排泄分泌蛋白(ESP)刺激小胶质细胞后miR-181a-5p及其预测靶基因bcl-2的表达水平,并通过上调或下调其表达来进行验证。同时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发现: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和ESP刺激后,小鼠脑组织和小胶质细胞内miR-181a-5p的表达下调,其靶基因bcl-2的表达上调;ESP能促进小胶质细胞的凋亡,且与bcl-2/bax的比值呈负相关;转染miR-181a-5pantagomir能增加小胶质细胞bcl-2的表达,同时抑制由ESP引起的细胞凋亡。二、目的研究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后是如何通过miR-181a-5p来调节其靶基因,从而调控细胞凋亡,进而影响感染性疾病的进程,为更好了解广州管圆线虫感染致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三、方法1.实验动物及ESP的准备实验室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SD大鼠在实验室经双岐螺和大鼠之间两代循环成为稳定的实验室虫株。6-8周BALA/c小鼠每只灌胃30条三期(感染期)幼虫,其中一部分小鼠21天后从感染小鼠脑内获取幼虫,经培养获得广州管圆线虫排泄分泌蛋白。另一部分分别在感染0天、7天、14天、21天、24天后处死,获得脑组织并提取RNA和蛋白。2.miR-181a-5p agomir/antagomir转染miR-181a-5pagomir/antagomir及其阴性对照转染小鼠小胶质细胞MG-N9,采用瞬时转染的方法。3.ESP刺激小胶质细胞通过培养获得幼虫的排泄分泌蛋白ESP,用含有50μg/ml ESP的培养基培养小胶质细胞,并同时进行转染处理,收集不同刺激时间后的细胞,提取细胞总RNA和蛋白。4.Real-time PCR检测miR-181a-5 表达水平本实验采用SYBR Grenn染色法在Applied Biosystem 7500检测系统上对样品进行相对定量Real-time PCR,U6作为内参。5.Real-time PCR检测bcl-2表达水平本实验采用GoScriptTMReverse Transcription System合成试剂盒进行逆转录,用 SYBRTM Select Master Mix 检测 bcl-2 的表达水平,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作为内参。6.Westerm Blot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小鼠脑组织蛋白质通过液氮研磨法获得,小胶质细胞总蛋白通过细胞裂解法获得,表达量用Westerm Blot检测,用GAPDH作为内参。7.细胞免疫化学检测细胞内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收集ESP刺激后细胞,用细胞免疫化学检测小胶质细胞内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8.流式细胞术检测小胶质细胞凋亡收集转染和ESP刺激后小胶质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9.数据分析本研究所得的结果是至少3次单独的实验,每次实验都有三个重复。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用双侧t检验和kruskal-wallis ANOVA进行统计分析。用Pearson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miR-181a-5p和bcl-2 mRNA在感染和ESP刺激后脑组织和小胶质细胞中的相关性。P<0.05为显着性差异。四、结果1.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和ESP刺激后miR-181a-5p负调控bcl-2广州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小鼠后脑组织miR-181a-5p表达量下调而bcl-2上调。本研究用ESP刺激小胶质细胞来作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的体外验证模式。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和ESP刺激后,脑组织和小胶质细胞miR-181a-5p表达量下调,而bcl-2的表达量上调。当上调小胶质细胞miR-181a-5p的表达,细胞中bcl-2表达水平降低;而当下调miR-181a-5p的表达,细胞中bcl-2的表达升高。2.ESP刺激和转染对小胶质细胞凋亡的影响Bcl-2是抗凋亡蛋白,本研究收集了转染和ESP刺激后的小胶质细胞,流式细后胞术显示,相对于对照组,ESP刺激后,细胞凋亡率增加;ESP刺激并转染agomir后凋亡率增加,而转染antagomir后,凋亡率降低。同时我们检测了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并计算bcl-2/bax比值,结果显示bcl-2/bax比值与小胶质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五、结论1.在广州管圆线虫排泄分泌蛋白ESP刺激后的小胶质细胞中,miR-181a-5p及其预测靶基因bcl-2的表达呈负相关。2.ESP能促进小胶质细胞的凋亡,转染miR-181a-5p antagomir能上调小胶质细胞bcl-2的表达,同时减轻由ESP引起的细胞凋亡,提示miR-181a-5p可能是EM致病相关因子。

付明利[10](2019)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降钙素原的变化及意义》文中指出背景化脓性脑膜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后遗症。是否及时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脑脊液典型的化脓性变化逐渐减小。脑脊液非典型变化使化脓性脑膜炎明确诊断相当困难,常常导致延误治疗或抗生素的滥用。为了能早期诊断各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临床中需要一个除脑脊液常规、生化外的实验室诊断指标。近几年降钙素原被认为是诊断和检测细菌感染的一个参数,所以有可能用来早期诊断化脓性脑膜炎或部分治疗的化脓性脑膜炎。目的1.测定化脓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以及病毒性脑膜/脑炎患儿血液与脑脊液中的降钙素原含量。2.研究血清及脑脊液降钙素原在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具备的应用价值。3.评价降钙素原能否作为鉴别诊断非典型化脓性脑膜炎的有效指标,能否作为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脑炎以及结核性脑膜炎鉴别诊断的指标。方法本研究将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鹤壁市人民医院住院的共132例病例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儿,排除68例后剩余6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选取同期因不明原因头痛且入院检查后已除外颅脑感染和需腰麻进行外科手术且无感染的22例住院患儿为对照组。年龄从3月到8岁不等。患儿分为4组,化脓性脑膜炎组23例,结核性脑膜炎组18例,病毒性脑膜/脑炎组23例,对照组22例。并对患儿的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外周白细胞、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菌涂片、培养和其它检查结果的总体情况进行了记录,并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和脑脊液PCT水平。数据应用spss19.0及Medcalc统计软件分析,相关计量资料使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相关性采用斯皮尔曼相关系数(spearman相关系数)。各指标诊断意义的大小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并对比曲线下面积(AUC)。结果1.血液及脑脊液PCT在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脑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中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并且有统计学显着差异。2.对于化脓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的鉴别,测定血清PCT比脑脊液PCT有意义,识别的最佳临界值是0.77 ng/ml,对应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分别是91.3%和79.8%,曲线下面积为0.915。3.鉴别化脓性脑膜炎组和病毒性脑膜/脑炎,血清PCT水平也优于脑脊液PCT,鉴别的最佳临界值是0.845 ng/ml,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3%以及88.9%。4.鉴别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脑炎时,脑脊液PCT水平要比血清PCT理想,识别最佳临界值为0.195 ng/ml,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8%和87.3%。结论1.血清中PCT和脑脊液中PCT可以用来鉴别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脑炎。2.血清中PCT用于鉴别化脓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优于脑脊液中的PCT。3.血清中PCT用于鉴别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脑炎优于脑脊液中的PCT。4.脑脊液中PCT用于鉴别结核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脑炎优于血清中的PCT。

二、脑膜的合成及分泌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膜的合成及分泌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Ⅵ型分泌系统clpV1基因对脑膜炎型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1章 大肠杆菌型脑膜炎的研究进展
        1 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原
        1.1 大肠杆菌
        1.2 肺炎链球菌
        1.3 脑膜炎奈瑟球菌
        1.4 单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
        2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致病性
        2.1 运动能力
        2.2 生物被膜形成能力
        2.3 黏附与侵袭
        2.4 其他相关毒力因子的相互作用
        3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脑膜炎的致病过程
        3.1 血脑屏障
        3.2 紧密连接
        3.3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脑膜炎的致病机制
        4 大肠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
        4.1 临床症状
        4.2 影像学诊断
        4.3 实验室诊断
    第2章 大肠杆菌Ⅵ型分泌系统的研究进展
        1 细菌分泌系统简介
        2 Ⅵ型分泌系统的结构与组装
        2.1 Ⅵ型分泌系统的结构
        2.2 Ⅵ型分泌系统跨膜复合物
        2.3 Ⅵ型分泌系统底板复合物
        2.4 Ⅵ型分泌系统尾刺
        3 Ⅵ型分泌系统参与细菌致病过程
        3.1 Ⅵ型分泌系统在大肠杆菌中的分布
        3.2 诱导宿主细胞骨架重排
        3.3 诱导炎性应答
        4 clpV基因在Ⅵ型分泌系统中的功能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第1章 clpV1基因缺失株及回补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1 材料
        1.1 菌株和质粒
        1.2 试验动物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
        1.5 相关试剂的配制
        2 方法
        2.1 clpV1基因缺失引物设计
        2.2 融合PCR产物的扩增与纯化
        2.3 APEC TW-XM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质粒pKD46的转化
        2.4 氯霉素抗性基因cat PCR产物的电转化
        2.5 一次同源重组菌ΔclpV1∷at的鉴定
        2.6 温度敏感性质粒pKD46的消除
        2.7 FLP重组酶介导的二次重组
        2.8 二次重组菌的鉴定
        2.9 回补菌株的构建
        2.10 clpV1基因突变株的遗传稳定性检测
        2.11 全基因组测序
        2.12 免疫印迹法检测各菌株ClpV1蛋白表达
        2.13 生长曲线测定
        2.14 半固体运动试验
        2.15 生物被膜形成试验
        2.16 药物敏感性试验
        2.17 qRT-PCR检测clpV1基因突变株毒力因子表达
        2.18 雏鸭感染试验
        2.19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融合cat基因的PCR产物鉴定
        3.2 一次重组菌的鉴定
        3.3 二次重组菌的鉴定
        3.4 回补株的鉴定
        3.5 遗传稳定性检测
        3.6 全基因组测序
        3.7 免疫印迹法检测各菌株ClpV1蛋白表达
        3.8 clpV1基因对APEC TW-XM生长的影响
        3.9 clpV1基因对APEC TW-XM运动性的影响
        3.10 clpV1基因对APEC TW-XM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
        3.11 clpV1基因对APEC TW-XM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3.12 clpV1基因对APEC TW-XM相关毒力因子表达的影响
        3.13 clpV1基因对雏鸭致病力的影响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clpV1基因对APEC TW-XM致小鼠脑膜炎能力的影响
        1. 材料
        1.1 菌株
        1.2 试验动物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
        1.5 相关试剂的配制
        2. 方法
        2.1 菌液的制备
        2.2 动物分组及感染
        2.3 一般临床检查
        2.4 血常规检查
        2.5 核磁共振检查
        2.6 脑脊液涂片、染色与镜检
        2.7 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组织细菌载量
        2.8 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
        2.9 Evan's Blue法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
        2.10 脑组织病理学观察
        2.11 荧光定量PCR检测脑组织炎性因子表达
        2.12 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脑部紧密连接蛋白表达
        2.13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临床检查
        3.2 血常规检查
        3.3 核磁共振检查
        3.4 脑脊液涂片镜检
        3.5 组织的细菌载量
        3.6 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
        3.7 Evan's Blue法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
        3.8 脑组织病理学变化
        3.9 脑组织炎性因子表达结果
        3.10 小鼠脑部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变化
        4.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肝应春,主疏泄、调节情志”研究松果腺在四季调节海马功能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综述
    综述一 “肝应春”理论现代实验研究进展
        1 “肝主疏泄,应时而变”现代实验研究进展
        2 “肝藏血,应时而变”现代实验研究进展
        3 “肝主疏泄、藏血,应时而变”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4 评述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松果腺-MT与情志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1 中医学对情志与疾病的认识
        2 松果腺-MT参与情志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3 评述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三 Gs/Gi-cAMP-PKA-CREB信号通路与情志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1 Gs、Gi与情志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 AC-cAMP-PKA与情志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3 CREB与情志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1 “肝主疏泄,调节情志”理论内涵
        1.1 “肝主疏泄,调节情志”研究现状及不足
        1.2 从“五藏应时”分析“肝主疏泄,调节情志”的理论内涵
        1.3 “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应时而变”的调控机制
    2 “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应时而变”与松果腺四季调控海马的相关性
        2.1 海马调节情志功能与中医“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密切相关
        2.2 松果腺-MT对海马的直接调控作用
        2.3 松果腺-MT-海马与情志的季节性变化相关
    3 松果腺-MT四季调控海马情志功能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
        3.1 “松果腺-MT-海马神经内分泌网络”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与G蛋白信号通路相关
        3.2 松果腺-MT四季调控海马情志功能与Gs/Gi-cAMP-PKA-CREB信号通路相关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松果腺-MT对海马MTR四季表达的影响
        1 实验目的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主要实验设备及试剂
        2.3 实验步骤和方法
        3 结果
        3.1 四季节律及松果腺对MT浓度的影响
        3.2 四季节律及松果腺对海马MTR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4.1 四季节律对血清MT季节节律性的影响
        4.2 松果腺对血清MT表达的影响
        4.3 四季节律对海马MTR季节节律性的影响
        4.4 松果腺-MT对海马MTR表达的影响
        4.5 手术创伤及麻醉对松果腺-MT-海马MTR表达的影响
        参考文献
    实验二 松果腺-MT对海马Gs/Gi-cAMP-PKA-CREB信号通路四季表达的影响
        1 实验目的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主要实验设备及试剂
        2.3 实验步骤和方法
        3 结果
        3.1 四季节律及松果腺对海马Gs、Gi蛋白表达的影响
        3.2 四季节律及松果腺对海马AC表达的影响
        3.3 四季节律及松果腺对海马cAMP表达的影响
        3.4 四季节律及松果腺对海马PKA表达的影响
        3.5 四季节律及松果腺对海马CREB表达的影响
        3.6 四季节律及松果腺对海马CREB mRNA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4.1 四季节律对海马Gs/Gi-cAMP-PKA-CREB信号通路季节节律性的影响
        4.2 松果腺-MT对海马Gs、Gi蛋白表达的影响
        4.3 松果腺-MT对海马AC表达的影响
        4.4 松果腺-MT对海马cAMP-PKA-CREB表达的影响
        4.5 手术创伤及麻醉对海马Gs/Gi-cAMP-PKA-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
        4.6 松果腺-MT四季调控海马MTR-Gs/Gi-cAMP-PKA-CREB信号通路的特点
        4.7 松果腺-MT多途径调控海马功能
        4.8 “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应时而变”与松果腺季节性调控Gs/Gi信号通路相关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结语
    1 结论
        1.1 理论研究方面
        1.2 实验研究结论
    2 特色与创新点
        2.1 理论创新
        2.2 思路创新
        2.3 方法创新
    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3)colibactin毒性相关基因在E.coli致脑膜炎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大肠杆菌性脑膜炎研究进展
        1.1 致病性大肠杆菌概况
        1.2 大肠杆菌性脑膜炎流行情况
        1.3 致脑膜炎大肠杆菌毒力因子
        1.4 脑膜炎的发生机制
    2 基因毒素colibactin研究进展
        2.1 colibactin的发现与生物合成
        2.2 colibactin的毒性与检测方法
        2.3 pks毒力岛的分布与高毒力性
    3 双转录组测序(dual RNA-seq)技术研究进展
        3.1 原理与发展
        3.2 应用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5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双转录组检测筛选APEC致脑膜炎相关毒力基因的研究
    1 试验材料
        1.1 细胞及菌株
        1.2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1.3 培养液及主要溶液的配制
        1.4 试验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bEnd.3细胞培养与传代
        2.2 细胞与细菌感染互作
        2.3 dual RNA-seq样品的制备
        2.4 cDNA文库的构建
        2.5 测序
        2.6 原始数据过滤及质量评估
        2.7 序列比对到参考基因组
        2.8 基因的差异表达及富集分析
        2.9 dual RNA-seq结果验证
    3 结果
        3.1 dual RNA-seq数据的总体概况
        3.2 dual RNA-seq数据准确性的验证结果
        3.3 bEnd.3细胞转录组数据分析
        3.4 APEC XM转录组数据分析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APEC XM clbH、 clbK、 clbF、 clbI或clbG基因缺失株及其回补株的构建
    1 材料
        1.1 菌株和质粒
        1.2 培养基和主要试剂
        1.3 试验仪器
    2 方法
        2.1 PCR引物设计
        2.2 融合PCR产物的扩增与纯化
        2.3 APEC XM-pKD46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4 融合PCR产物的电转化
        2.5 一次重组菌的鉴定
        2.6 温度敏感型质粒pKD46的消除
        2.7 FLP重组酶介导的二次重组
        2.8 二次重组菌的鉴定
        2.9 回补菌株的构建
    3 结果
        3.1 融合cat基因的PCR产物鉴定
        3.2 一次重组菌鉴定
        3.3 二次重组菌鉴定
        3.4 回补株的鉴定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APEC XM中clbH、clbK、 clbF、clbI或clbG缺失对colibactin相关毒性的影响
    1 材料
        1.1 菌株与细胞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
    2 方法
        2.1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2.2 细菌粘附与侵袭力的检测
        2.3 细菌对bEnd.3细胞毒性的测定
    3 结果
        3.1 clbH、 clbK、clbF、clbI或clbG基因缺失对APEC XM生长的影响
        3.2 clbH、 clbK、clbF、clbI或clbG基因缺失对细菌粘附与侵袭细胞的能力影响
        3.3 clbH、clbK、clbF、clbI或clbG缺失株感染对bEnd.3细胞形态的影响
        3.4 clbH、 clbK、clbF、clbI或clbG缺失株感染对bEnd.3细胞γH2AX表达的影响
        3.5 clbH、 clbK、 clbF、clbI或clbG基因缺失株感染对bEnd.3细胞周期的影响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clbG或clbH缺失株感染对bEnd.3细胞相关炎性因子和紧密连接蛋白影响的研究
    1 材料
        1.1 菌株和细胞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
    2 方法
        2.1 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感染模型
        2.2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相关炎性因子的表达
        2.3 Western Blot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
    3 结果
        3.1 clbG和clbH缺失株对感染细胞相关炎性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3.2 clbG和clbH缺失株对感染细胞相关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第六章 clbG和clbH在APEC致小鼠脑膜炎中的作用研究
    1 材料
        1.1 菌株和小鼠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
    2 方法
        2.1 实验动物饲养
        2.2 小鼠脑膜炎模型的建立
        2.3 临床检查、全血细胞计数和血脑屏障通透性观测
        2.4 脑脊液的涂片镜检
        2.5 血液、肺组织和脑组织细菌载量的测定
        2.6 核磁共振检查
        2.7 脑部病理组织学观察与紧密连接蛋白免疫组化检测
        2.8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脑组织炎性因子的基因表达
        2.9 Western Blot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
    3 结果
        3.1 clbG或clbH缺失株感染小鼠的脑膜炎临床相关指标变化
        3.2 clbG或clbH缺失株感染小鼠的器官细菌载量变化
        3.3 clbG或clbH缺失株感染小鼠的脑部病变
        3.4 clbG或clbH缺失株感染小鼠的脑部相关炎性因子基因表达的变化
        3.5 clbG或clbH缺失株感染小鼠的血脑屏障变化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本文创新点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一)

(4)腺苷合成酶在致脑膜炎病原菌穿过血脑屏障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猪链球菌利用腺苷合成酶来促进其穿过血脑屏障
    1 腺苷合成酶基因缺陷减弱了猪链球菌引发小鼠脑膜炎的能力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2 猪链球菌通过Ssads介导的腺苷合成来穿过体外血脑屏障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3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被猪链球菌感染时的腺苷受体信号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4 A1腺苷受体信号在猪链球菌脑膜炎的小鼠动物模型中的功能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5 腺苷合成酶Ssads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骨架重排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第二章 腺苷合成促进致脑膜炎病原菌入侵中枢神经系统
    6 其他细菌中的腺苷合成酶基因及腺苷合成酶活性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3 结果
        6.4 讨论
    7 腺苷合成酶活性对B族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穿过体外血脑屏障模型能力的影响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3 结果
        7.4 讨论
    8 腺苷合成酶活性对B族链球菌引发小鼠脑膜炎的影响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3 结果
        8.4 讨论
第三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主要简历
致谢

(5)改性甲壳素/细菌纤维素双层硬脑膜补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硬脑膜补片
        1.1.1 概念
        1.1.2 研究趋势
    1.2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
        1.2.1 甲壳素的结构及特征
        1.2.2 甲壳素衍生物与应用
        1.2.2.1 CS
        1.2.2.2 O-羧甲基甲壳素(O-CMCH)
    1.3 双层硬脑膜替代物
        1.3.1 结构设计与基本生物材料
        1.3.2 补强增韧材料
        1.3.2.1 BC概述
        1.3.2.2 BC的应用
        1.3.3 多孔面交联剂
        1.3.3.1 GA
        1.3.3.2 柠檬酸(CA)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3 创新点
第2章 硬脑膜补片致密面的制备及表征
    2.1 试剂与仪器
    2.2 CS的制备及表征
        2.2.1 制备方法
        2.2.1.1 高分子量CS的制备
        2.2.1.2 高分子量CS的超声降解
        2.2.2 表征方法
        2.2.2.1 DD的测定
        2.2.2.2 Mv的测定
        2.2.2.3 FTIR
        2.2.2.4 XRD
        2.2.2.5 TG和DSC
    2.3 CS/BC膜的制备与表征
        2.3.1 制备方法
        2.3.1.1 不同BC含量CS/BC膜的制备
        2.3.1.2 不同MV的 CS/BC膜制备
        2.3.2 表征方法
        2.3.2.1 FTIR
        2.3.2.2 表面形貌与厚度
        2.3.2.3 XRD
        2.3.2.4 力学性能
        2.3.2.5 溶胀率
        2.3.2.6 接触角
        2.3.2.7 防泄露性能
        2.3.2.8 TG和DSC
        2.3.2.9 体外酶解性能
    2.4 结果分析
        2.4.1 CS的结构参数
        2.4.2 材料和膜片的FTIR分析
        2.4.3 膜片的表面形貌与厚度
        2.4.4 材料与膜片的XRD分析
        2.4.5 膜片力学性能
        2.4.6 膜片溶胀率
        2.4.7 膜片的接触角
        2.4.8 复合膜片的防泄露性能
        2.4.9 材料和膜片的热分析
        2.4.10 复合膜片体外酶解性能
        2.4.10.1 质量残留率
        2.4.10.2 酶解后膜片表面形貌的变化
        2.4.10.3 BSR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硬脑膜补片多孔面的制备及表征
    3.1 试剂与仪器
    3.2 O-CMCH的制备及表征
        3.2.1 制备方法
        3.2.2 表征方法
        3.2.2.1 DD和DS的测定
        3.2.2.2 FTIR
        3.2.2.31 HNMR
        3.2.2.4 XRD
        3.2.2.5 TG和DSC
    3.3 交联O-CMCH/BC多孔膜的制备及表征
        3.3.1 制备方法
        3.3.1.1 GA交联O-CMCH多孔膜的构建
        3.3.1.2 GA交联O-CMCH/BC多孔膜的构建
        3.3.1.3 CA交联O-CMCH多孔膜的构建
        3.3.1.4 CA交联O-CMCH/BC多孔膜的构建
        3.3.2 表征方法
        3.3.2.1 FTIR
        3.3.2.2 多孔膜表面形貌及孔径
        3.3.2.3 交联多孔膜孔隙率
        3.3.2.4 交联多孔膜溶胀率
        3.3.2.5 多孔膜骨架交联程度
        3.3.2.6 交联多孔膜力学性能
        3.3.2.7 XRD
        3.3.2.8 TG和DSC
        2.3.2.9 交联多孔膜体外酶解性能
    3.4 结果分析
        3.4.1 O-CMCH的 DD和 DS
        3.4.2 O-CMCH的1H NMR图谱分析
        3.4.3 FTIR图谱分析
        3.4.4 交联多孔膜表面形貌及孔径
        3.4.4.1 GA交联多孔膜
        3.4.4.2 CA交联多孔膜
        3.4.5 交联多孔膜的孔隙率
        3.4.5.1 GA交联多孔膜
        3.4.5.2 CA交联多孔膜
        3.4.6 交联多孔膜的溶胀率
        3.4.6.1 GA交联多孔膜
        3.4.6.2 CA交联多孔膜
        3.4.7 多孔膜骨架交联程度
        3.4.7.1 GA交联多孔膜
        3.4.7.2 CA交联多孔膜
        3.4.8 交联多孔膜力学性能
        3.4.8.1 GA交联多孔膜
        3.4.8.2 CA交联多孔膜
        3.4.9 XRD图谱分析
        3.4.10 交联多孔膜热分析结果
        3.4.10.1 GA交联多孔膜
        3.4.10.2 CA交联多孔膜
        3.4.11 O-CMCH/BC多孔膜体外酶解性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改性甲壳素/细菌纤维素双层硬脑膜补片的制备及表征
    4.1 制备方法
        4.1.1 CS/BC致密面的准备
        4.1.2 GA交联多孔面的双层膜制备
        4.1.3 CA交联多孔面的双层膜制备
    4.2 性能分析方法
        4.2.1 表面形貌与厚度
        4.2.2 溶胀率
        4.2.3 力学性能
    4.3 理化性能结果分析
        4.3.1 表面形貌与厚度
        4.3.2 溶胀率
        4.3.3 力学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改性甲壳素/细菌纤维素双层硬脑膜补片的组织相容性
    5.1 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5.1.1 实验试剂与设备
        5.1.2 细胞增殖与毒性
        5.1.3 细胞粘附试验
        5.1.4 结果分析
        5.1.4.1 细胞增殖与毒性
        5.1.4.2 细胞粘附性
    5.2 小鼠腹腔植入试验
        5.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5.2.2 植入方法
        5.2.3 观察指标
        5.2.3.1 日常观察
        5.2.3.2 粘连情况评价
        5.2.3.3 组织病理学
        5.2.3.4 炎性因子
        5.2.3.5 T检验
        5.2.4 结果分析
        5.2.4.1 日常观察
        5.2.4.2 粘连情况
        5.2.4.4 组织病理评价
        5.2.4.2 炎性因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术论文的学术评语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致谢

(6)单核细胞在小鼠脑部感染新生隐球菌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新生隐球菌的研究进展
    1.2 隐球菌病的研究进展
    1.3 新生隐球菌突破血脑屏障的研究进展
    1.4 活体成像技术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新生隐球菌感染小鼠脑部模型的确定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细胞粘附分子介导单核细胞运动机制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细胞因子参与单核细胞招募机制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Ly6C~(low)单核细胞协助新生隐球菌穿越BBB的机制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5.4 小结
全文总结
本研究创新点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尿崩症的影响因素分析和防治策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并发症及防治策略
    参考文献
致谢

(8)致脑膜炎大肠杆菌诱导EGR-1介导血脑屏障通透性破坏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细菌性脑膜炎概述
        1.1.1 细菌性脑膜炎流行动态
        1.1.2 细菌性脑膜炎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学特征
    1.2 中枢神经系统的屏障
        1.2.1 血脑屏障的组成
        1.2.2 血脑脊液屏障
        1.2.3 血脑屏障通透性的调控分子
    1.3 致病性E.coli黏附侵入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
        1.3.1 肠内致病性E.coli研究进展
        1.3.2 致肾盂肾炎E.coli研究进展
        1.3.3 致脑膜炎E.coli研究进展
    1.4 非编码RNA功能概述
        1.4.1 长链非编码RNA与病原感染
        1.4.2 环状RNA分子功能介绍
    1.5 立题依据
第2章 致脑膜炎E.coli菌株的筛选与致病性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2.1 菌株及细胞
        2.2.2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2.2.3 培养基及主要溶液的配制
        2.2.4 主要实验器材
        2.2.5 实验动物
        2.2.6 引物
    2.3 实验方法
        2.3.1 E.coli菌株的复苏和传代培养
        2.3.2 细胞的复苏和传代培养
        2.3.3 细菌的侵入实验
        2.3.4 致脑膜炎E.coli感染h BMECs细胞实验
        2.3.5 小鼠感染实验
        2.3.6 BBB通透性实验
        2.3.7 脑组织取材、固定和脑切片制作
        2.3.8 HE染色、免疫组化以及免疫荧光
        2.3.9 细胞以及组织样品RNA、蛋白的提取
        2.3.10 cDNA模板制备
        2.3.11 SYBR Green法荧光定量PCR
        2.3.12 蛋白质免疫印迹
        2.3.13 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检测
        2.3.14 统计学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体内和体外BBB模型筛选致脑膜炎E.coli菌株
        2.4.2 致脑膜炎E.coli感染对BBB通透性的影响
    2.5 讨论
        2.5.1 不同种属来源E.coli穿越BBB能力的强弱
        2.5.2 致脑膜炎E.coli破坏BBB通透性的分子机制
    2.6 小结与展望
第3章 致脑膜炎E.coli感染hBMECs细胞的全转录组学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菌株及细胞
        3.2.2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3.2.3 培养基及主要溶液的配制
        3.2.4 主要实验器材
        3.2.5 引物
    3.3 实验方法
        3.3.1 菌株以及细胞培养
        3.3.2 全转录组测序样品的制备
        3.3.3 LncRNA以及mRNA文库的构建、测序以及原始数据过滤
        3.3.4 LncRNAs以及mRNAs差异表达分析
        3.3.5 差异mRNAs KEGG富集分析
        3.3.6 miRNA文库的构建、测序以及原始数据过滤
        3.3.7 miRNAs差异表达分析
        3.3.8 CircRNA文库的构建、测序以及原始数据过滤
        3.3.9 CircRNAs差异表达分析
        3.3.10 竞争性内源RNA分析
        3.3.11 细胞因子刺激hBMECs细胞实验
        3.3.12 RNA的提取以及荧光定量PCR
        3.3.13 质粒的小量提取
        3.3.14 去内毒素质粒大提
        3.3.15 质粒的转染
        3.3.16 双荧光素酶实验
        3.3.17 统计学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致脑膜炎E.coli感染hBMECs细胞差异lncRNAs、mRNAs分析
        3.4.2 差异mRNAs 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3.4.3 炎性因子对hBMECs细胞中lncRNAs表达的影响
        3.4.4 差异表达lncRNAs的细胞特异性分析
        3.4.5 致脑膜炎E.coli感染hBMECs细胞差异miRNAs分析
        3.4.6 致脑膜炎E.coli感染hBMECs细胞差异circRNAs分析
        3.4.7 hBMECs细胞表达circRNAs的特征分析
        3.4.8 CircRNAs-miRNAs-mRNAs调控网络的绘制及验证
    3.5 讨论
        3.5.1 炎性因子与差异表达lncRNAs的关系
        3.5.2 LncRNAs表达的细胞特异性
        3.5.3 E.coli感染导致宿主miRNA表达谱改变
        3.5.4 差异circRNAs作为E.coli脑膜炎诊断的指示分子
        3.5.5 CircRNAs作为ceRNAs调控E.coli脑膜炎
    3.6 小结与展望
第4章 EGR-1 调控中枢炎症和BBB通透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2.1 菌株及细胞
        4.2.2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4.2.3 培养基及主要溶液的配制
        4.2.4 主要实验器材
        4.2.5 实验动物
        4.2.6 引物
    4.3 实验方法
        4.3.1 菌株以及细胞培养
        4.3.2 ELISA实验
        4.3.3 hBMECs细胞基因干扰实验
        4.3.4 ECIS细胞动态分析实验
        4.3.5 CRISPR-Cas9 技术在hBMECs细胞中构建基因缺失细胞系
        4.3.6 细胞间黏附实验
        4.3.7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
        4.3.8 分离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
        4.3.9 组织基因组DNA的提取
        4.3.10 统计学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致脑膜炎E.coli感染宿主EGR-1 的表达情况
        4.4.2 hBMECs细胞EGR-1 基因缺失细胞系的构建
        4.4.3 EGR-1 对于CNS炎症的影响
        4.4.4 EGR-1 对于BBB通透性的影响
        4.4.5 致脑膜炎E.coli感染宿主VEGFA的表达情况
        4.4.6 VEGFA对 BBB通透性的影响
        4.4.7 致脑膜炎E.coli感染宿主Snail-1 的表达情况
        4.4.8 Snail-1对BBB通透性的影响
        4.4.9 致脑膜炎E.coli感染宿主PDGF-BB的表达情况
        4.4.10 PDGF-BB对 BBB通透性的影响
        4.4.11 致脑膜炎E.coli感染宿主ICAM-1 的表达情况
        4.4.12 ICAM-1 对于CNS炎症的影响
        4.4.13 EGR-1 对于BBB通透性和炎症相关分子的调控作用
    4.5 讨论
        4.5.1 VEGFA对于BBB通透性的调控作用
        4.5.2 Snail-1 调控TJs表达的分子机制
        4.5.3 PDGF-BB对于BBB通透性的调控作用
        4.5.4 ICAM-1 介导中枢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
        4.5.5 EGR-1 对于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
        4.5.6 EGR-1 对于BBB通透性的调控作用
    4.6 小结与展望
第5章 Hsa_circ_2858 调控VEGFA的分子机制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
        5.2.1 菌株及细胞
        5.2.2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5.2.3 培养基及主要溶液的配制
        5.2.4 主要实验器材
        5.2.5 引物
    5.3 实验方法
        5.3.1 菌株以及细胞培养
        5.3.2 RNA荧光原位杂交实验
        5.3.3 统计学分析
    5.4 结果与分析
        5.4.1 Hsa-miR-93-5p对于VEGFA的调控作用
        5.4.2 Hsa_circ_2858 的预测以及鉴定
        5.4.3 Hsa_circ_2858与hsa-miR-93-5p之间的相互作用
        5.4.4 Hsa_circ_2858对VEGFA的调控作用
    5.5 讨论
        5.5.1 非编码RNA对于VEGFA的调控作用
        5.5.2 CircRNAs调控BBB通透性的分子机制
    5.6 小结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发表文章
致谢

(9)miR-181α-5p对广州管圆线虫排泄分泌蛋白所致小鼠小胶质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小鼠脑内miR-181a-5p及其靶基因bcl-2的表达水平
    1.1 引言
    1.2 材料
    1.3 方法
    1.4 结果
    1.5 讨论
第二章 广州管圆线虫ESP刺激前后小鼠小胶质细胞miR-181a-5p及其靶基因bcl-2的表达水平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3 方法
    2.4 结果
    2.5 讨论
第三章 miR-181a-5p对广州管圆线虫ESP所致小鼠小胶质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3 方法
    3.4 结果
    3.5 讨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10)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降钙素原的变化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方法及步骤
    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降钙素原的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脑膜的合成及分泌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Ⅵ型分泌系统clpV1基因对脑膜炎型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性的影响[D]. 钟昊然. 扬州大学, 2021
  • [2]基于“肝应春,主疏泄、调节情志”研究松果腺在四季调节海马功能的机制[D]. 韩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colibactin毒性相关基因在E.coli致脑膜炎中的作用[D]. 王培莉. 扬州大学, 2021
  • [4]腺苷合成酶在致脑膜炎病原菌穿过血脑屏障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赵尊全. 军事科学院, 2020(02)
  • [5]改性甲壳素/细菌纤维素双层硬脑膜补片[D]. 邓文婧. 深圳大学, 2020(10)
  • [6]单核细胞在小鼠脑部感染新生隐球菌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D]. 孙鹏. 宁夏大学, 2020(03)
  • [7]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尿崩症的影响因素分析和防治策略探讨[D]. 吕晨曦.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8]致脑膜炎大肠杆菌诱导EGR-1介导血脑屏障通透性破坏的分子机制研究[D]. 杨瑞成.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9]miR-181α-5p对广州管圆线虫排泄分泌蛋白所致小鼠小胶质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研究[D]. 刘菊梅. 南方医科大学, 2019(09)
  • [10]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降钙素原的变化及意义[D]. 付明利. 新乡医学院, 2019(02)

标签:;  ;  ;  

脑膜的合成和分泌功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