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新方法

一种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新方法

一、黄瓜霜霉病防治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书蔚[1](2021)在《中草药提取物防治葡萄霜霉病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主要是采用化学药剂,不仅污染环境,还会造成葡萄霜霉病菌抗药性增强。为探究安全、高效防治霜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开发新型的植物源杀菌剂,更好地防治葡萄霜霉病,本研究以80种中草药为研究对象,应用水提法和乙醇提取法分别进行提取,并结合室内生物防治和田间防治试验,筛选出对葡萄霜霉病防治效果较好的中草药材料。选用不同地区的葡萄霜霉病菌菌株,探讨小茴香(Foeniculum vulgare)水提物对不同地区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小茴香水提物中的有效活性物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中草药水提物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小茴香(F.vulgare)、孜然(Cuminum cyminum)和远志(Polygalatenuifolia)的水提物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萌发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分别为56.0%、42.6%和37.5%;室内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小茴香(F.vulgare)、杜仲(Eucommia ulmoides)和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是78.9%、76.3%和73.7%;田间防治试验中,小茴香(F.vulgare)、杜仲(E.ulmoides)和远志(P.tenuifolia)水提物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为48.2%、47.5%和 44.6%。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室内生物防治试验中,公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和绵马贯众(Dryopteris crassirhizoma)乙醇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为66.7%和62.5%;田间防治试验中,绵马贯众(D.crassirhizoma)、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和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乙醇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36.0%、29.3%和 24.8%。小茴香水提物对河北保定的葡萄霜霉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达到56.0%,其次是山东聊城、辽宁沈阳、湖南株洲,分别是30.8%、26.7%和18.7%;小茴香水提物对河北保定的霜霉病菌引起的葡萄霜霉病室内生物防治效果最好,为60.0%,其次是山东聊城、辽宁沈阳、湖南株洲和河南郑州,防治效果分别为40.0%、25.0%、21.7%和17.3%。在45℃和25℃提取条件下,两种小茴香水提物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萌发的抑制效果分别为33.5%和32.2%,没有显着差异;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小茴香水提物活性成分为槲皮素。

杨益宁[2](2020)在《酸黄瓜霜霉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转育技术研究及育种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杨益宁[3](2020)在《酸黄瓜霜霉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转育技术研究及育种应用》文中研究说明

孙紫萁[4](2020)在《海洋来源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及抗农业病原真菌活性研究》文中提出海洋具有广阔的环境,约占地球面积的70%,高盐、高压、低温、低氧,弱光照甚至无光照等独特的条件塑造了大量不同于陆地生物的种群与群落。海洋来源的微生物由于身处海洋独特环境中,生理结构具有特异性,因此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可具有新颖的结构和独特的活性。放线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约占数万种微生物来源的生物活性物质的70%,目前在医药领域和农业领域应用广泛,主要是抗菌、抗肿瘤、免疫调节的药物及产品,具有潜在的研究开发价值。本文对中国渤海湾和北极地区的海底沉积物中的放线菌进行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13种分离培养基对渤海湾和北极地区的沉积物进行放线菌的分离,从8份湿土样品中分离得到75株放线菌,从8份干土样分离得到81株放线菌。通过菌落特征筛选,成功完成PCR扩增的有42株放线菌,这些放线菌归属于14个属,其中优势菌属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菌株B200012、B200099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有效菌株Agromyces iriomotensis IY0720T(AB546308)、Pseudolysinimonas kribbensis MSL13T(EF466129)的相似率最高,分别为98.15%和98.13%,可能为潜在新物种。2、对这156株放线菌进行小规模发酵培养,发酵液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采用纸片法进行抗菌活性筛选,选择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和2株农业致病真菌(Phomopsis asparagi、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作为检定菌,结果显示有79株放线菌至少对一株检定菌具有抑菌作用,只有一株放线菌对五株检定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数量占比最多的是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菌株,可达50株。3、根据分离放线菌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及抗菌活性,确定北极来源B200036为目标菌株。基于OSMAC策略,进行培养条件优化。确定最适初始pH值为7.8、最适初始温度为37℃,在最适pH值和温度发酵条件下,考察了添加微量七水合氯化镧或L-苯丙氨酸对放线菌生成活性物质的影响,结果发现添加L-苯丙氨酸的YMG培养基、添加L-苯丙氨酸的ISP2培养基,其代谢产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抗菌活性都有显着增强,两种情况下抑菌圈直径可达37 mm和26 mm。为了验证最佳发酵条件对实际田间农作物病害防治的有效性,对菌株在最佳发酵培养基条件下的发酵液在田间对黄瓜进行施药,观察菌株发酵液对黄瓜霜霉病、黄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发酵液对黄瓜霜霉病田间防治效果最大可达31.61%,对黄瓜白粉病田间防治效果最大可达82.15%。4、利用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以及制备HPLC等现代分离技术对活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得到2个单体化合物。根据核磁共振波谱及文献数据比对确定化合物结构为联吡啶生物碱。5、对单体化合物进行活性复筛,结果显示化合物1对黄瓜枯萎病菌和芦笋茎枯病菌的MIC值均为8μg·mL-1,化合物2的MIC值均大于128μg·mL-1。

刘齐月[5](2020)在《实时荧光定量PCR监测黄瓜棒孢叶斑病方法的建立与应用》文中认为黄瓜棒孢叶斑病是近年来在黑龙江省黄瓜种植区新流行的一种气传病害,在症状上易与黄瓜其他病害混淆,环境条件适宜时病菌潜伏期短、传播迅速,具有多次重复侵染,严重威胁着黄瓜生产。明确黄瓜棒孢叶斑病在黑龙江省的分布,并对病害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及早期预测,对于病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黑龙江省黄瓜棒孢叶斑病的发生情况调查,对疑似该病的致病菌进行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建立并优化了黄瓜棒孢叶斑病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黄瓜棒孢叶斑病在黄瓜上的侵染动态与田间流行进行监测,得到以下结果:1.于2018-2019年调查了黑龙江省黄瓜主产区的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生情况,在调查的17个村中,只有齐齐哈尔的大民村、小花力村和大花力村没有发现黄瓜棒孢叶斑病,其他村均有危害;牡丹江和佳木斯地区发病率较高,平均病情指数达到25.8,而齐齐哈尔和哈尔滨地区发病率较低,平均病情指数为8.34。个别发病较为严重的地区为齐齐哈尔市的小五福马村、佳木斯的临江村和亨利村,病情指数分别为32.7、46.5和32.9。2.基于黄瓜棒孢叶斑病菌的肌动蛋白actin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CAF2(5’-GCCTCGAGCTGTTTTCCGTAAGT-3’)/CAR2(5’-CCGATCATGATACTGGCAGTGGTC-3’),以标准品构建实时荧光定量标准曲线并对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最优体系为:退火温度为60℃、DNA模板量为3μL、引物量0.2μL(10 mmol·L-1)。此方法对黄瓜棒孢叶斑病菌DNA浓度检测下限为1.36×10-6ng·μL-1;对该体系进行组内与组间的重复性与稳定性检验,变异系数均小于2%。3.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检测五种不同抗性黄瓜品种接种棒孢叶斑病菌后不同时间叶片中病菌的动态变化,得到在4 h-8 h(Cq值<30)时,黄瓜棒孢叶斑病菌开始侵染高感和感病品种,在8 h-12 h时开始侵染中抗、抗病和高抗品种,根据黄瓜棒孢叶斑病病情分级标准,当Cq值<21时,病情级别为1;Cq值<19时,病情级别为2;Cq值<17,病情级别为3;Cq值<14,病情级别为4。4.实时荧光定量PCR监测田间棒孢叶斑病的发生与流行。在监测期间,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得的大棚内孢子浓度与显微计数所得孢子个数的变化大致走向相似,说明了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监测黄瓜棒孢叶斑病的可操作性。为更灵敏快速地预测预报黄瓜棒孢叶斑病提供新方法。

芦志成,张鹏飞,李慧超,关爱莹,刘长令[6](2019)在《中国农药创制概述与展望》文中指出中国是农业大国,而现代农业生产离不开农药。中国的农药工业经过近70年的发展,已从仿制国外品种到仿创结合再到自主创新的道路上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在建国70周年之际,本文简要总结了中国农药创制的发展历史,对中国现有大多数农药创制品种从其化学结构、性能、创制经纬、作用机理以及专利和登记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张雨盟[7](2019)在《3,4-二氯异噻唑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杀菌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开发新型高效的杀菌剂,本文参考异噻菌胺的结构,以3,4-二氯异噻唑环为母体,引入双酰胺,1,2,4-恶二唑和环烷基磺酰胺活性基团,设计合成了三个系列共81个3,4-二氯异噻唑酰胺类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方法进行了鉴定,并采用多种生测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了杀菌活性评价。离体生测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稻瘟病菌(Pyricularia grisea)、禾谷镰刀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瓜果腐霉病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表现出不同的抑制效果。在50μg/mL下,化合物I-7,III-9,III-10,III-11,III-13对黄瓜灰霉菌和稻瘟病菌的抑制效果突出,对灰霉菌的EC50值分别为1.6,3.8,1.4,1.6,2.7μg/mL,对水稻稻瘟菌的EC50值分别为1.3,3.1,1.6,3.2,2.4μg/mL,与相应的对照药剂相当。对比EC80值时,仅化合物I-7和III-10对两种菌的EC80值与对照药剂相近。此外,化合物III-9,III-10,III-11在50μg/mL下对灰霉菌的孢子萌发也表现出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82.2,89.7,83.5%。活体生测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番茄灰霉病、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炭疽病具有较高的防效。在200μg/mL剂量下,化合物I-7,III-9,III-10对番茄叶片、花和果实上灰霉病的防效均超过80%,其中化合物III-10的效果最突出,防治效果分别为94.3,89.3,91.9%。此外,在100μg/mL浓度下,化合物I-7对黄瓜霜霉病菌的防效达90%,13个化合物对黄瓜炭疽病的防效高于80%,其中化合物I-11,II-17,II-18,II-20的防效超过90%。构效关系分析:1)在双酰胺结构中引入三氟甲基、三氯甲基时,化合物对灰霉病菌和稻瘟病菌的杀菌活性明显,对黄瓜炭疽病的防效突出。2)结构中引入1,2,4-恶二唑杂环,化合物对黄瓜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效,且环上5位为杂环取代时杀菌活性更高。3)在环烷基磺酰胺结构中,引入3,4-二氯异噻唑活性片段后,环烷基为五元环时化合物的活性最突出,并且氟原子的引入对化合物的杀菌活性有显着影响。本文在杀菌活性方面拓宽了3,4-二氯异噻唑酰胺类化合物的研究范围,并探索出新的构效关系,为进一步化合物设计、杀菌活性筛选及作用方式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曹杨羊[8](2019)在《含苯基吡啶的Strobilurin类似物的合成及除草活性研究》文中认为嗜球果伞素A(Strobilurin A)是一种从蘑菇中发现的天然抗生素,在离体或者温室条件下表现出了广谱的杀菌活性,但其光稳定性差、易挥发,不适宜作为农用杀菌剂使用。20世纪80年代,以Strobilurin A为先导结构分别创制出了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剂嘧菌酯和醚菌酯,从而掀起了 Strobilurin类杀菌剂的研究热潮。该类杀菌剂作用机制独特、活性高、杀菌谱广、毒性低、对环境友好,因而得到迅速发展。至今,已商品化的Strobilurin类杀菌剂达到了十余种,已然成为最大的农用杀菌剂之一。Strobilurin类杀螨剂也已上市,但是Strobilurin类除草剂还没有开发成功。Strobilurin类化合物的作用靶标为细胞色素bc1复合物,该复合物在植物的呼吸系统和光合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因此,通过对现有的Strobilurin类化合物的结构优化有可能创制出新型Strobilurin类除草剂。吡啶基苯氧甲基苯基肟醚乙酸衍生物是本课题组首先发现的一类具有除草活性的含Strobilurin类活性基团的新化合物。在此基础上,将苯基吡啶结构引入到醚菌酯活性结构中,系统地开展了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合成出了四大系列的醚菌酯衍生物,其中包含了 73个吡啶环结构修饰的2-(取代吡啶基苯氧甲基)苯基肟醚乙酸酯类化合物、25个活性结构替换的2-(取代吡啶基苯氧甲基)苯基甲氧丙烯酸酯类化合物、72个与吡啶环相连苯环结构修饰的2-(4-吡啶基取代苯氧甲基)苯基肟醚乙酸酯类化合物、40个连接苯基吡啶结构和Strobilurin类活性结构之间桥链结构修饰的2-(取代吡啶基)苯基桥连苯基肟醚乙酸酯类化合物。所有合成的醚菌酯衍生物的结构均经过NMR和HRMS确证,其中化合物I-36还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得到它的绝对构型。通过先导结构的优化和除草活性温室盆栽普筛和初筛试验,其中化合物I-35和I-36在37.5 g a.i./ha剂量下对鲤肠、苘麻和反枝苋等杂草的抑制率约为100%,优于对照药剂硝磺草酮,其他结构修饰的化合物的药效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由此揭示了此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当吡啶环上的取代基为3、5位双取代时的醚菌酯衍生物的除草活性最好,吡啶环4、6位双取代的醚菌酯衍生物的除草活性次之,吡啶环单取代的醚菌酯衍生物的除草活性最差;含有肟醚乙酸酯活性结构的化合物的除草活性要优于含有甲氧丙烯酸酯活性结构的化合物的除草活性;与吡啶环相连苯环上没有基团修饰的此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最佳;桥链中氧原子不被硫原子、氮原子、亚硫酰基和磺酰基替换的此类化合物除草活性最佳,碳链的增加反而降低了此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同时也证明了吡啶环对于醚菌酯衍生物保持除草活性的重要性。通过构效关系研究和结构优化,成功得到了具有超高除草活性的化合物1-35和I-36。系统地对化合物I-35和I-36进行除草活性验证试验,其中包括除草活性的普筛试验、初筛试验、作物安全性试验、选择性试验、杀草谱试验、使用适期试验、田间药效试验和毒性试验等,结果表明,化合物I-35和1-36在15 g a.i./ha剂量下对苘麻、反枝苋、小藜等阔叶杂草的抑制率接近100%,对小麦安全,在小麦和小藜之间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88.93和57.15,选择性很好,化合物I-35和I-36均具有较广的杀草谱;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I-35在100-2 00 g ai/ha剂量处理下,对小麦田碎米荠、雀舌草、繁缕等阔叶杂草具有较好的防效,与对照药剂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25 g/ha处理的防效相当,1-36在100-200 g a.i./ha剂量处理下,总草鲜重防效为88.6%-92.8%,显着高于对照药剂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50 g/ha处理或与之相当;同时,化合物I-36对大鼠的LD50值大于5000 mg/kg bw,属于微毒级别,生态毒性试验显示对鸟类和蜜蜂等安全。综上所述,本文合成的一系列含苯基吡啶的Strobilurin类似物表现出了良好的除草活性和安全性,其中I-35和I-36可以作为候选除草剂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为创制出作用机制新颖的Strobilurin类新型除草剂奠定了良好基础。

闫忠忠[9](2019)在《嘧啶胺类农药分子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发现高活性、低毒性农药分子为目的,采用嘧啶胺结构作为模板设计合成一系列嘧啶胺类农药分子并对其进行生物活性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先导化合物的发现选择了嘧啶胺类杀菌剂乙嘧酚为模板,对其进行了结构改造,引入了巯基、硫醚、亚砜和砜并合成了10个乙嘧酚衍生物A1A10。通过将杀菌剂氟嘧菌胺、杀螨剂嘧螨醚和啶虫脒、呋虫胺、噻虫胺、唑虫酰胺等农药分子的活性片段利用拼合原理拼合在一起设计合成了化合物B1B11、C1和D1。初步生物活性显示,化合物C1和D1具备作为先导化合物的潜力。(2)嘧啶胺衍生物的合成鉴于在拼合原理指导下所设计的化合物C1具有较好的杀虫和杀菌活性,通过取代、还原、嘧啶环合等反应继续合成了化合物C2C13,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鉴于化合物D1同样具有很好的杀虫和杀菌活性,通过插件法设计了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并利用亲核加成消去、恶唑成环、取代、酮的肟化以及肟的还原等反应相继合成了苯基恶唑嘧啶胺系列化合物D2D25,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此外,在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研究的基础之上,利用生物电子等排以及骨架跃迁等原理实现了将恶唑环替换成噻唑环的分子设计,并利用亲核加成消去、酰胺的硫代、噻唑成环、取代、酮的肟化以及肟的还原等反应,合成了苯基恶唑嘧啶胺系列化合物E1E27,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3)嘧啶胺衍生物的生物活性设计合成的嘧啶胺类化合物具有中等到优秀不同程度的杀蚕豆蚜虫和棉红蜘蛛活性。其中,化合物C9具有略优于对照螺虫乙酯的杀螨活性;化合物D16、D18、D20、E6、E7、E9、E15、E17、E20和E22均具有优于对照吡虫啉的杀蚜虫活性。在杀菌活性方面,所合成目标化合物的离体活性均表现一般,但其活体活性中表现出对小麦白粉病和玉米锈病很高的防效。其中,化合物D4、D9、E15具有优于商品化杀菌剂氟硅唑的预防小麦白粉病活性;化合物D20、D23、E13、E15、E21、E23和E25对玉米锈病防效均优于商品化杀菌剂戊唑醇。此外,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化合物E15具有相对更低的细胞毒性,具有进一步开发的前景。(4)嘧啶胺类农药分子构效关系与性质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与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构效关系研究发现:嘧啶环和苯环上取代基团的立体效应和电子效应以及手性中心的引入会对活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对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蚜虫活性和苯基噻唑嘧啶胺衍生物的预防玉米锈病活性分别展开3D-QSAR研究发现:立体场、静电场、疏水场和氢键供受体场分别对于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并且在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预测和接下来的深入结构优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文中部分嘧啶胺衍生物进行理论计算发现:苯基恶(噻)唑结构片段对于生物活性至关重要;对含有手性中心的目标化合物而言,其R构型可能具有更加突出的生物活性。

高士刚,罗金燕,曾蓉,徐丽慧,陈磊,戴富明[10](2017)在《一体化智能孢子捕捉系统在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白粉病预测上的应用》文中提出为探索国内研制的新型一体化智能孢子捕捉系统在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白粉病预测预报上的应用,在田间自然发病情况下,通过对捕捉孢子的形态进行识别,优化一体化智能孢子捕捉系统主要工作参数如有/无空气切割头、空气采集口高度和空气采集时间;通过病害及孢子的动态监测分析大棚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白粉病病情指数与孢子捕捉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不加装空气切割头、空气采集口高度为70 cm、孢子捕捉时间在10:00—10:30时段有利于孢子的捕捉。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白粉病病情指数与连续7 d孢子捕捉总量具有强正相关性。连续多日监测到黄瓜霜霉病菌孢子囊且数量快速增加是黄瓜霜霉病发生或快速上升的一个预测指标。黄瓜白粉病发病之前没有监测到黄瓜白粉病菌分生孢子,且在病害盛发期分生孢子捕捉量仍较少。研究表明,一体化智能孢子捕捉系统适用于黄瓜霜霉病的预测,但在黄瓜白粉病的预测上尚存在一定问题。

二、黄瓜霜霉病防治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瓜霜霉病防治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草药提取物防治葡萄霜霉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葡萄霜霉病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1.2.2 植物源的生物防治
        1.2.3 小茴香的研究进展
    1.3 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展望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仪器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
    2.2 中草药水提物对葡萄霜霉病防治效果
        2.2.1 孢子囊悬浮液的制备
        2.2.2 中草药水提物的制备
        2.2.3 孢子囊萌发抑制率的检测
        2.2.4 9种中草药水提物对葡萄霜霉病室内防治效果的测定
        2.2.5 9种中草药水提物田间防治效果的测定
    2.3 中草药乙醇提取物葡萄霜霉病防治效果
        2.3.1 孢子囊悬浮液的制备
        2.3.2 中草药乙醇提取物的制备
        2.3.3 孢子囊萌发抑制率的检测
        2.3.4 5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室内防治效果的测定
        2.3.5 5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田间防治效果的测定
    2.4 小茴香水提物对不同地区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作用研究
        2.4.1 不同地区葡萄霜霉病菌的采集与培养
        2.4.2 小茴香水提物的制取
        2.4.3 小茴香水提物对不同地区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萌发抑制率的检测
        2.4.4 小茴香水提物对不同地区葡萄霜霉病室内防治效果的测定
    2.5 小茴香水提物提取方式优化及有效成分分析
        2.5.1 不同温度下水提物的制备
        2.5.2 孢子囊萌发抑制率的检测
        2.5.3 样品溶液的制备
        2.5.4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5.5 色谱分析条件
    2.6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中草药水提物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作用
        3.1.1 80种中草药水提物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萌发的抑制作用
        3.1.2 9种中草药水提物对葡萄霜霉病菌抑制率的检测
        3.1.3 中草药水提物对葡萄霜霉病的室内防治效果的测定
        3.1.4 中草药水提物的田间防治试验
    3.2 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防治作用
        3.2.1 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3.2.2 5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菌抑制率的检测
        3.2.3 5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的室内防治效果
        3.2.4 5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的田间防治作用
    3.3 小茴香水提物对不同地区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作用
        3.3.1 小茴香水提物对不同地区葡萄霜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3.3.2 小茴香水提物对不同地区霜霉病的室内生物防治效果
    3.4 小茴香提取物提取方式优化和有效成分分析
        3.4.1 小茴香水提物提取方式优化
        3.4.2 小茴香提取物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3.4.3 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4 讨论
    4.1 中草药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作用
    4.2 水提法和乙醇提取法的差异
    4.3 小茴香水提物对不同地区葡萄霜霉病的防治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海洋来源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及抗农业病原真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海洋放线菌
        1.1.1 放线菌概述
        1.1.2 放线菌的分类及鉴定
        1.1.2.1 形态特征观察
        1.1.2.2 化学分类
        1.1.2.3 分子分类
        1.1.3 海洋放线菌的来源、种类及分布
        1.1.3.1 海底沉积物中的放线菌
        1.1.3.2 海洋动植物共附生的海洋放线菌
        1.1.3.3 海水中的放线菌
        1.1.4 极地海洋环境来源放线菌
    1.2 农业病原菌
        1.2.1 黄瓜枯萎病菌
        1.2.2 黄瓜霜霉病
        1.2.3 黄瓜白粉病
        1.2.4 芦笋茎枯病菌
    1.3 放线菌研究方法与发展历程
        1.3.1 传统培养方法
        1.3.2 分子生物学技术
        1.3.3 其他技术
    1.4 海洋活性物质在农业领域应用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仪器设备
    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样品来源
        2.3.2 培养基的配制
        2.3.2.1 分离培养基
        2.3.2.2 保存培养基
        2.3.2.3 发酵培养基
        2.3.2.4 检定菌培养基
        2.3.2.5 优化培养基
        2.3.3 土壤样品处理
        2.3.4 培养基的制备
        2.3.5 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2.3.6 菌株的保藏
        2.3.7 菌株DNA提取与16S rDNA基因的PCR扩增和序列分析
        2.3.7.1 DNA提取
        2.3.7.2 16 S rDNA基因的PCR扩增及凝胶电泳
        2.3.8 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2.3.9 发酵粗提物制备
        2.3.10 HPLC分析
        2.3.11 抗菌活性的测定
        2.3.12 确定目标菌株
        2.3.13 基于OSMAC策略的初步发酵条件探索与优化
        2.3.14 发酵液的粗提取、HPLC分析、抗菌活性测定
        2.3.15 添加微量稀土元素和氨基酸进一步优化发酵条件
        2.3.16 最佳发酵条件确定与大田试验验证
        2.3.17 最适条件下的扩大发酵
        2.3.18 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2.3.19化合物的结构确定与活性实验
        2.3.20 化合物的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放线菌在不同培养基及样品中的分布
    3.2 多样性分析
    3.3 抗菌活性筛选结果
    3.4 HPLC液相分析结果
    3.5 确定目标菌株
    3.6 基于OSMAC策略的初步发酵条件确定
    3.7 添加微量元素,确定最佳发酵条件
    3.8 大田试验
    3.9 化合物的分离
    3.10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与解析
        3.10.1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3.10.2 波谱数据
    3.11 单体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筛选
4 讨论
    4.1 分离培养基的选择对海洋来源放线菌多样性的影响
    4.2 基于OSMAC策略对放线菌B200036 发酵条件优化的影响
    4.3 主要创新之处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5)实时荧光定量PCR监测黄瓜棒孢叶斑病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黄瓜棒孢叶斑病的研究现状
        1.2.1 黄瓜棒孢叶斑病的发生概况
        1.2.2 黄瓜棒孢叶斑病病原
        1.2.3 黄瓜棒孢叶斑病症状
        1.2.4 黄瓜棒孢叶斑病的发病规律
        1.2.5 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
    1.3 植物病原菌检测方法
        1.3.1 传统鉴定及检测技术
        1.3.2 免疫学检测技术
        1.3.3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1.4 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进展
        1.4.1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概况
        1.4.2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方法
        1.4.3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特点
        1.4.4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应用
    1.5 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和方法
    2.1 黑龙江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生情况调查与病原菌鉴定
        2.1.1 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生情况调查
        2.1.2 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2.1.3 致病性测定
        2.1.4 病原菌形态鉴定
        2.1.5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2.2 黄瓜棒孢叶斑病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2.2.1 试验材料
        2.2.2 培养基及试剂配制
        2.2.3 试验方法
    2.3 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黄瓜叶片棒孢叶斑病菌潜伏侵染量动态变化
        2.3.1 试验材料
        2.3.2 试验方法
    2.4 实时荧光定量PCR监测田间棒孢叶斑病发生与流行
        2.4.1 试验材料
        2.4.2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黑龙江省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生情况与病原菌鉴定
        3.1.1 黑龙江省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生情况
        3.1.2 黄瓜棒孢叶斑病菌分离及形态鉴定
        3.1.3 致病性测定
        3.1.4 分子鉴定
    3.2 黄瓜棒孢叶斑病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3.2.1 病原菌DNA的检测
        3.2.2 黄瓜棒孢叶斑病菌特异性引物的检测
        3.2.3 黄瓜棒孢叶斑病菌标准品以及目的基因的鉴定
        3.2.4 黄瓜棒孢叶斑病菌基因组DNA浓度测定结果及拷贝数的换算结果
        3.2.5 黄瓜棒孢叶斑病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优化
        3.2.6 黄瓜棒孢叶斑病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标准曲线
        3.2.7 黄瓜棒孢叶斑病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灵敏度检测
        3.2.8 黄瓜棒孢叶斑病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组间及组内重复性和稳定性
    3.3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黄瓜棒孢叶斑病菌潜伏侵染量动态变化
        3.3.1 黄瓜叶盘的病情分级
        3.3.2 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结果与分析
        3.3.3 黄瓜棒孢叶斑病菌潜伏侵染量动态变化分析
    3.4 实时荧光定量PCR监测田间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生与流行
        3.4.1 田间病情指数的调查结果
        3.4.2 三种方法孢子数量监测结果
4 讨论
    4.1 黑龙江省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生情况调查
    4.2 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选择
    4.3 黄瓜棒孢叶斑病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评价
    4.4 黄瓜棒孢叶斑病菌病菌潜伏侵染量的检测和动态分析
    4.5 监测田间黄瓜棒孢叶斑病菌发生的动态分析与流行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3,4-二氯异噻唑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杀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双酰胺类化合物的发展与应用
    1.2 1,2,4-恶二唑类化合物的发展与应用
    1.3 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发展与应用
    1.4 异噻唑类化合物的发展与应用
    1.5 课题设计
第二章 3,4-二氯异噻唑酰基双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杀菌活性研究
    2.1 化合物的合成
        2.1.1 试验仪器
        2.1.2 试验试剂
        2.1.3 合成路线图
        2.1.4 中间体1的合成
        2.1.5 中间体2的合成
        2.1.6 目标化合物I的合成
    2.2 合成结果与结构鉴定
        2.2.1 化合物的合成结果
        2.2.2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2.2.3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2.3 杀菌活性
        2.3.1 材料与方法
        2.3.2 结果与分析
    2.4 构效关系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3,4-二氯异噻唑酰基1,2,4-恶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杀菌活性研究
    3.1 化合物的合成
        3.1.1 试验仪器
        3.1.2 试验试剂
        3.1.3 合成路线图
        3.1.4 中间体3的合成
        3.1.5 中间体4的合成
        3.1.6 目标化合物II的合成
    3.2 合成结果与结构鉴定
        3.2.1 化合物的合成结果
        3.2.2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3.2.3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3.3 杀菌活性
        3.3.1 材料与方法
        3.3.2 结果与分析
    3.4 构效关系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3,4-二氯异噻唑酰基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杀菌活性研究
    4.1 化合物的合成
        4.1.1 试验仪器
        4.1.2 试验试剂
        4.1.3 合成路线图
        4.1.4 中间体5的来源
        4.1.5 目标化合物Ⅲ的合成
    4.2 合成结果与结构鉴定
        4.2.1 化合物的合成结果
        4.2.2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4.2.3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4.3 杀菌活性
        4.3.1 材料与方法
        4.3.2 结果与分析
    4.4 构效关系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3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文章

(8)含苯基吡啶的Strobilurin类似物的合成及除草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Strobilurin类化合物的研究概述
    1.1 引言
    1.2 新农药创制概述
    1.3 Strobilurin类化合物的研究综述
        1.3.1 Strbilurin类化合物的作用机理
        1.3.2 Strobilurin类杀菌剂概述
        1.3.3 Strobilurin类杀虫杀螨剂概述
        1.3.4 具有其他活性的Strobilurin类化合物概述
    1.4 论文设计的目的、方案和预期目标
        1.4.1 论文设计的目的
        1.4.2 论文设计的方案
        1.4.3 论文设计的预期目标
第二章 2-(取代吡啶基苯氧甲基)苯基肟醚乙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与除草活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部分
        2.3.1 对吡啶基苯酚中间体的合成
        2.3.2 对(联)芳香基苯酚中间体的合成
        2.3.3 2-溴甲基-α-甲氧亚胺基苯乙酸甲酯中间体的合成
        2.3.4 肟醚乙酸酯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2.3.5 除草活性测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化学合成
        2.4.2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2.4.3 除草活性测试结果
        2.4.4 结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2-(取代吡啶基苯氧甲基)苯基甲氧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与除草活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药品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部分
        3.3.1 对吡啶基苯酚中间体的合成
        3.3.2 2-溴甲基-α-甲氧基亚甲基苯乙酸甲酯中间体的合成
        3.3.3 甲氧丙烯酸酯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3.3.4 除草活性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化学合成
        3.4.2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3.4.3 除草活性测试结果
        3.4.4 结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2-(4-吡啶基取代苯氧甲基)苯基肟醚乙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与除草活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药品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部分
        4.3.1 取代吡啶基苯酚中间体的合成
        4.3.2 2-溴甲基-α-甲氧亚胺基苯乙酸甲酯中间体的合成
        4.3.3 苯环结构修饰的肟醚乙酸酯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4.3.4 除草活性测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化学合成
        4.4.2 除草活性测试结果
        4.4.3 结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2-(取代吡啶基)苯基桥连苯基肟醚乙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与除草活性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5.2.1 实验药品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部分
        5.3.1 对吡啶基苯酚中间体的合成
        5.3.2 对吡啶基苯硫酚中间体的合成
        5.3.3 对吡啶基苯胺中间体的合成
        5.3.4 对吡啶基苯甲醇中间体的合成
        5.3.5 2-溴甲基-α-甲氧亚胺基苯乙酸甲酯中间体的合成
        5.3.6 桥链结构修饰的肟醚乙酸酯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5.3.7 除草活性测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化学合成
        5.4.2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5.4.3 除草活性测试结果
        5.4.4 结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候选除草剂I-35和I-36的生物活性评价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设备
        6.2.1 实验药品
        6.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6.3 实验部分
        6.3.1 对吡啶基苯酚中间体的合成
        6.3.2 2-溴甲基-α-甲氧亚胺基苯乙酸甲酯中间体的合成
        6.3.3 I-35和I-36的合成
        6.3.4 I-35和I-36的生物活性评价试验
    6.4 结果与讨论
        6.4.1 化合物I-35和I-36的普筛试验结果与讨论
        6.4.2 化合物I-35和I-36的初筛试验结果与讨论
        6.4.3 化合物I-35和I-36的作物安全性试验结果与讨论
        6.4.4 化合物I-35和I-36的选择性试验结果与讨论
        6.4.5 化合物I-35和1-36的杀草谱试验结果与讨论
        6.4.6 化合物I-35和I-36的使用适期试验结果与讨论
        6.4.7 化合物I-35和I-36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与讨论
        6.4.8 化合物I-35对抗性播娘蒿的活性试验结果与讨论
        6.4.9 化合物I-36的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与讨论
        6.4.10 化合物I-36的生态毒理试验结果与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嘧啶胺类农药分子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农药概况与发展趋势
        1.1.1 农药概况
        1.1.2 农药发展趋势
    1.2 嘧啶胺类农药分子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2.1 嘧啶胺类农药分子在杀菌方面的应用
        1.2.2 嘧啶胺类农药分子在杀虫方面的应用
        1.2.3 嘧啶胺类农药分子在除草方面的应用
    1.3 课题的选择与研究内容
        1.3.1 课题的选择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嘧啶胺先导化合物设计与合成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2 5-丁基-2-(乙氨基)-6-甲基嘧啶-4-醇(乙嘧酚)衍生物的合成
        2.2.3 嘧啶-4-胺中间体及目标分子的合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硫醚的氧化反应
        2.3.2 环合反应
        2.3.3 氨基亲核取代反应
    2.4 结构表征
        2.4.1 ~1H NMR分析
        2.4.2 ~(13)C NMR分析
        2.4.3 IR谱图分析
        2.4.4 GC-MS分析
    2.5 初步活性反馈
    2.6 小结
第3章 4-苯氧基苯嘧啶胺衍生物设计与合成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2 嘧啶中间体的合成
        3.2.3 苯氧基苄胺中间体的合成
        3.2.4 4-苯氧基苯嘧啶胺衍生物的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羟基卤化反应
        3.3.2 氰基还原反应
    3.4 结构表征
        3.4.1 ~1H NMR分析
        3.4.2 ~(13)C NMR分析
        3.4.3 IR谱图分析
        3.4.4 GC-MS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设计与合成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2 (2-取代苯基恶唑-4-基)甲胺(4-c)的合成
        4.2.3 1-(2-苯基恶唑-4-基)乙-1-胺(4-f)的合成
        4.2.4 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的合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恶唑成环反应
        4.3.2 氨基亲核取代反应
    4.4 结构表征
        4.4.1 ~1H NMR分析
        4.4.2 ~(13)C NMR分析
        4.4.3 IR谱图分析
        4.4.4 HPLC-MS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苯基噻唑嘧啶胺衍生物设计与合成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5.2.2 目标化合物E1和E2 的合成
        5.2.3 目标化合物E3和E4 的合成
        5.2.4 目标化合物E5~E26 的合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酰胺硫代化反应
        5.3.2 噻唑关环反应
    5.4 结构表征
        5.4.1 ~1H NMR分析
        5.4.2 ~(13)C NMR分析
        5.4.3 IR谱图分析
        5.4.4 GC-MS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嘧啶胺类农药分子的生物活性研究
    6.1 引言
    6.2 杀虫活性
        6.2.1 供试靶标
        6.2.2 试验方法
        6.2.3 先导化合物发现过程合成化合物的杀虫活性
        6.2.4 4-苯氧基苯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虫活性
        6.2.5 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虫活性
        6.2.6 苯基噻唑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虫活性
    6.3 杀菌活性
        6.3.1 供试菌种
        6.3.2 试验方法
        6.3.3 先导化合物发现过程合成化合物的杀菌活性
        6.3.4 4-苯氧基苯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菌活性
        6.3.5 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菌活性
        6.3.6 苯基噻唑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菌活性
    6.4 除草活性
    6.5 细胞毒性试验
    6.6 小结
第7章 嘧啶胺类农药分子构效关系与性质研究
    7.1 引言
    7.2 初步构效关系
        7.2.1 4-苯氧基苯嘧啶胺衍生物初步构效关系
        7.2.2 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初步构效关系
        7.2.3 苯基噻唑嘧啶胺衍生物初步构效关系
    7.3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7.3.1 3D-QSAR方法模型的建立
        7.3.2 CoMFA和 CoMSIA结果分析
    7.4 性质研究
        7.4.1 参数的获取
        7.4.2 参数的分析
        7.4.3 分子几何构型分析
        7.4.4 前线轨道分析
        7.4.5 静电势分析
    7.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附录 B:目标化合物一览表
附录 C:部分化合物谱图
致谢

(10)一体化智能孢子捕捉系统在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白粉病预测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孢子识别
        1.2.2 一体化智能孢子捕捉系统参数优化试验
        1.2.3 病害发生及捕捉孢子的动态监测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孢子识别
        2.1.1 人工模拟离体条件下孢子的形态变化
        2.1.2 自然捕捉孢子的识别
    2.2 一体化智能孢子捕捉系统参数的优化
        2.2.1 有/无空气切割头的确定
        2.2.2 空气采集口高度的优化
        2.2.3 空气采集时间的优化
    2.3 黄瓜霜霉病及捕捉孢子囊的动态监测
    2.4 黄瓜白粉病及捕捉分生孢子的动态监测
3 讨论

四、黄瓜霜霉病防治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草药提取物防治葡萄霜霉病研究[D]. 张书蔚.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6)
  • [2]酸黄瓜霜霉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转育技术研究及育种应用[D]. 杨益宁. 南京农业大学, 2020
  • [3]酸黄瓜霜霉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转育技术研究及育种应用[D]. 杨益宁. 南京农业大学, 2020
  • [4]海洋来源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及抗农业病原真菌活性研究[D]. 孙紫萁.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9)
  • [5]实时荧光定量PCR监测黄瓜棒孢叶斑病方法的建立与应用[D]. 刘齐月.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6]中国农药创制概述与展望[J]. 芦志成,张鹏飞,李慧超,关爱莹,刘长令. 农药学学报, 2019(Z1)
  • [7]3,4-二氯异噻唑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杀菌活性研究[D]. 张雨盟.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8]含苯基吡啶的Strobilurin类似物的合成及除草活性研究[D]. 曹杨羊. 浙江工业大学, 2019
  • [9]嘧啶胺类农药分子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D]. 闫忠忠. 湖南大学, 2019(07)
  • [10]一体化智能孢子捕捉系统在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白粉病预测上的应用[J]. 高士刚,罗金燕,曾蓉,徐丽慧,陈磊,戴富明. 植物保护学报, 2017(05)

标签:;  ;  ;  ;  ;  

一种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新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