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的动力和性别差异

隐喻的动力和性别差异

一、喻体的能动性与性别差异(论文文献综述)

黄晋[1](2021)在《论罗黑芷小说的主体性建构》文中研究表明

弋草[2](2021)在《职前教师的师生角色信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邢敏慧[3](2021)在《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研究 ——基于不同家庭流动安排比较》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相继流入城市,形成了一大批农民工群体,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已婚已育的青壮年劳动力。这些农村父母的外出流动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有关子女的家庭流动安排,包括流动还是留守的随迁安排,以及与双亲哪方同住的结构安排。父母外出务工所产生的家庭流动安排上的变化,叠加城乡发展的差异效应对农民工子女的适应发展产生种种积极或消极影响。不同的家庭流动安排以多种方式塑造着子女个体内在以及家庭和学校等外在发展情境,反过来又显着影响了他们的适应发展。对于农民工子女而言,儿童时期是其个体适应和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尤其因义务教育阶段儿童主要活动场域是学校,更应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学校适应状况。良好的学校适应是农民工子女进一步接受教育和走向社会的重要基础,而适应不良带来诸多消极后果会对其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研究家庭流动安排对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农民工家庭的教育安排决策和农民工子女的适应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价值。现阶段,学界有关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的研究已取得丰富成果,主要集中于留守儿童与农村一般儿童或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对比研究,而较少将两类群体置于同一个框架进行直接对比。在既有两者比较研究中,关注焦点也多是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两大同质群体间的差异,缺乏对群体内部细致分类的具体剖析,且倾向于考察学校适应的某一或某几方面,对多维学校适应的总体把握更是寥寥。总体而言,已有研究多为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群体内研究,有关两群体及其内部分化的比较研究并不多见。因此,关注不同农民工子女群体之间的多维学校适应差异,尤其是个体心理特征、所处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对学校适应的影响作用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基于家庭流动安排的比较视角,探究不同类型农民工子女在学业适应、心理适应、行为适应和人际适应维度是否存在差异及具体来源。在此基础上,从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学校特征等综合因素探究不同家庭流动安排下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影响因素的情境差异,以期准确评估农村父母迁移背景下家庭流动安排决策对农民工子女多维学校适应的具体影响。研究结论表明:第一,农民工子女的学校适应受到家庭流动安排的影响,表现出显着的双亲结构优势和母亲角色优势。与其他家庭流动安排类型相比,随双亲流动安排是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发展的理想类型,而母亲缺位留守安排不利于农民工子女的适应发展,尤其是与父亲一方留守的家庭流动安排。具体来看,尽管流动子女多维学校适应均显着高于留守子女,但只有随双亲流动子女才有更好的适应水平,随单亲流动子女学业适应、心理适应和人际适应等方面和留守子女有类似的发展劣势,且显着低于与母留守子女,而与父留守子女在学业适应、心理适应和行为适应等方面均表现最差。第二,基于性别和年级的群体差异结果得出,性别差异体现在留守(尤其单亲留守)子女心理适应以及随双亲流动、留守子女行为适应存在男生劣势;同性别父母的存在引导了子女人际适应的发展;对于学业适应而言,无论何种家庭流动安排形式,女生适应水平均优于男生;年级差异体现在随双亲流动、留守子女学业适应以及单亲结构家庭子女心理适应表现出七年级优势,人际适应仅在父母缺位留守子女中表现出九年级优势。第三,家庭流动安排效应存在一定限度,农民工子女的学校适应主要取决于个体能动性、家庭教养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对比家庭流动安排与各组发展情境因素的影响系数得出家庭流动安排影响作用相对有限的结论,而对各类发展情境因素在不同类型子女学校适应中的影响比较发现,这些因素的影响强度因不同类型子女、不同学校适应维度而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农民工子女间学校适应差异以及影响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发展的不单纯是家庭流动安排本身,更重要的是不同家庭流动安排下的发展情境差异。因此,考察农民工子女的学校适应,需以不同类型子女所处的发展情境为背景,分析家庭流动安排影响农民工子女多维适应发展的具体影响。上述研究结论提示我们,农民工子女的学校适应问题不应简单化地归因于家庭流动安排的决策。我们不仅要关注家庭流动安排的直接影响,还应更为细致地探究和剖析导致家庭流动安排效应背后的深层原因。只有厘清这些问题,才能为优化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发展提供更好的干预方案和更为有效的改善措施。本研究结论对农民工家庭流动安排决策具有直接借鉴意义,对促进农民工子女适应均衡发展具有一定政策启示。第一,鼓励采取合适的家庭流动安排方式。流动父母将子女带往城市,或选择母亲一方与子女留守在家对农民工子女适应发展有相对积极意义。第二,关注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的均衡发展。在关注多维学校适应发展的同时更应重点帮扶弱势农民工子女群体。第三,优化农民工子女适应发展情境。一方面优化家庭和学校层面的针对性干预措施,另一方面加强农民工子女个体内在特质的培养。简而言之,父母迁移背景下离散家庭流动安排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培养个体人格特质和营造高质量的养育环境得以缓解。

董典[4](2021)在《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识解操作 ——以《麦克白》的五个汉译本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认知翻译学的蓬勃发展,翻译研究逐渐由对文本的关注转向对翻译过程的关注。翻译过程不再被简单地视为语言与语言之间的语码转换,而被看成是一种认知活动,是多个认知资源的参与过程。具体来讲,翻译过程是原作者与译者认知之间的互动,而译者的“认知”成为连接原文和译文的中介。这种认知层面的互动关系主要表现为原作者与译者认知识解的对等性,即译者从多个维度甄别原作者对特定场景和情节的认知识解方式,然后基于自身的识解在目标语中还原该场景和情节。已有不少学者从认知识解的角度研究翻译的对等问题,并提出了“主观性对等”“识解对等”“框架对等”“原型对等”等重要概念。但是,认知识解究竟包括哪些维度?哪些维度又与翻译密切相关?学界尚未达成共识。此外,以往研究提出的认知识解维度相对单一,缺乏更多“细颗粒度”的次维度。因此,对认知识解维度的划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Langacker(2019)对认知识解的维度进行了重新界定,提出了视角、选择、突显、动态性和想象性五个维度,并在每个维度下设置了更加精细的次维度;这些维度与次维度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共同影响并制约意义的动态构建。本研究基于Langacker(2019)对认知识解的最新界定,探讨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识解操作,并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作为认知识解过程的文学翻译包含哪些维度及次维度?(2)认知识解在文学翻译中是如何操作的?(3)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识解操作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以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为例,选择了该剧的五个汉译本,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研究。研究结论如下:首先,翻译是一个认知识解过程,文学翻译涉及Langacker(2019)提出的视角、选择、突显、动态性和想象性五个认知识解维度,但在某些维度的次维度上,文学翻译的认知识解具有其特异性。其次,文学翻译中译者通过上述五个维度及次维度进行识解操作,具体表现为:视角是指人们观察事物时的时空维度与所持的立场与态度,它涉及主体与客体、台上与台下、观察格局以及参照点四个次维度。文学翻译中,译者基于自身所处时空维度和译者对原作者、原文、译文、目标语读者等的立场与态度,通过对主体-客观关系、图形-背景、视点及指称等的调整进行认知识解操作。对视角这一维度的分析,有助于降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偏见和先入之见的影响,使译者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与原作者的认知识解对等。选择是指人们可以从不同方面来观察和描述某一事物或场景,包括详略度和侧显-基体两个次维度。文学翻译中,译者在原作者描述或观察原文特定场景或概念选择的基础之上,进行重新选择,以实现在目标语中尽可能还原源语文本表达的信息。译者的选择具体通过详略度、隐喻、转喻三个次维度的操作实现,主要体现在词汇和句子层面。选择这一维度的操作与交互主观性密切相关,即翻译就是原作者、译者和读者在交互关系网中的协调互动过程。突显是指注意的焦点。文学翻译中,译者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不同识解选择突出部分内容,从而吸引目标语读者更多的注意力。不同的概念化主体对同一事物或事件会产生不同的认知,这使得不同的译者针对同一个文本会产出不同的译本。文学翻译中对“侧显-基体”“射体-界标”的不同选择,可以体现出译者认知识解方式的差异,进而可以表明译者对作品中人物的态度。动态性主要体现为对某一事件的心理扫描方式,即说话人为了描写特定事件而采用的一种构建情景的方式。从时间维度看,心理扫描可分为渐次扫描和总括扫描两种;从空间维度看,心理扫描可分为“中心-边缘”“上-下”“左-右”“远-近”“大-小”等不同方向的扫描方式。文学翻译中,译者在原文所表现的动态性基础上,为实现信息表达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会对动态性进行操作。比较不同译本,可以管窥不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的不同动态性操作,从而揭示其认知识解方式的差异。想象性是指译者在对文本进行认知识解的过程中所发挥的认知想象,具体涉及引申、整合、分离和抽象能力四种基本心智能力。翻译中的引申能力包含抽象化引申和具体化引申;整合能力主要涵盖简约整合、镜像整合、单域整合和双域整合;分离是对无生命物体拟人化或者虚拟运动认知识解的语境分离与本意还原;抽象是保留概念特定方面的特征,进行图示化解读。这四种基本心智能力相互协同、共同作用,影响和制约着译者对文本的理解。第三,文学翻译中,译者通过视角、选择、突显、动态性和想象性及其次维度上的操作实现认知识解操作。翻译中的认知识解操作主要受译者所处社会文化、译者志趣、译者思维方式、目标语的语言与修辞、译文的文体类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最终目的是准确、完整地还原原文表达的信息,其结果是译者与原作者的识解对等或转换。本研究提出,翻译不只是语言与语言之间简单的“解码-再编码”过程,而是译者“认知”的结果,译者的“认知”成为原文与译文的中介。认知识解是译者“认知”的核心要素,影响并制约着译文的质量。但是原作者与译者在认知识解层面上的“完全对等”是很难实现的,译者所追求的目标应是通过认知识解操作尽可能地达到多个认知识解维度上趋近“对等”。本研究从认知识解的角度探讨文学翻译研究以及基于“认知识解维度”的翻译标准,阐明了认知识解分析对于文学翻译研究和评价的意义,这对进一步推进认知翻译学研究和文学翻译研究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小花[5](2020)在《游戏中的幼儿世界 ——种儿童哲学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3~6、7岁幼儿的游戏为研究对象,从儿童哲学的视角,运用游戏、自我、社会学、自然哲学等相关理论,采用哲学思辨和逻辑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然后深入幼儿园、社区、家庭,在自然情境中对幼儿的游戏进行观察、录像、访谈,搜集和分析了大量实证资料。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基础上,对游戏与幼儿世界观(包括自我观、社会观、自然观)形成发展的关系、游戏促进幼儿世界观形成发展的过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论述,进而得出了几点独到新颖的结论。本论文共分为三大部分,包括五章、绪论和结语: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和第一章。该部分在廓清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述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框架与创新之处的基础上,着重从理论上研究了游戏、幼儿与儿童哲学,论述了游戏的本质、特征和类型、幼儿观、儿童哲学的内涵和外延及其在本研究中的价值,还在总体上探讨了游戏与幼儿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从儿童哲学视角出发,将幼儿世界观分为幼儿自我观、幼儿社会观和幼儿自然观。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核心,包括第二、第三、第四章。这部分主要从世界观的三个内容展开,分别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论述了游戏与幼儿自我观、社会观、自然观形成发展的关系,以及游戏促进其形成发展的过程。第二章“游戏与幼儿自我观的形成发展”,主要探讨了幼儿自我观的内涵与外延;个体自我观发展的过程;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的特点;并结合笔者亲自参与或观察的幼儿“自我取向”游戏实例,重点分析了游戏促进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的过程。第三章“游戏与幼儿社会观的形成发展”,主要分析了幼儿社会观的内涵及外延;幼儿社会观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幼儿社会观的主要特点;并结合笔者亲自观察的幼儿“社会取向”游戏实例,重点探讨了游戏促进幼儿社会观形成发展的过程。第四章“游戏与幼儿自然观的形成发展”,主要探析了幼儿自然观的内涵与外延;在梳理人类自然观发展史的基础上,分析了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的特点;并基于笔者亲自参与或观察的幼儿“自然取向”游戏实例,着重探讨了游戏促进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的过程。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和结语。第五章“游戏是幼儿的整个世界”,总结了本研究的如下结论:1.游戏是幼儿的存在方式。2.游戏不仅能促进幼儿世界观(包括自我观、社会观、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而且是其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3.幼儿在游戏中发现了自我、发现了社会、发现了自然,发现了世界。4.以上结论对幼儿教育带来了诸多启示。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有3点:1.视角新。从儿童哲学的视角出发研究游戏于幼儿世界观形成发展的价值,具有创新意义。2.内容新。虽然研究幼儿游戏的人很多,但国内外鲜见有人研究幼儿的世界观,更鲜见有人研究游戏是如何促进幼儿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的。3.观点新。本研究中关于“游戏是幼儿的存在方式”的观点、关于“幼儿自我观、社会观、自然观形成发展的特点”的观点和“游戏促进幼儿自我观、社会观、自然观形成发展的过程”的观点,均具有创新性。本论文的不足在于:理论性不够强、哲学意味不够浓厚;幼儿游戏的实证资料搜集得不够全面;对当前幼儿游戏教育实践观照不足;关于“游戏促进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的过程”的探讨较为薄弱。

李璇律[6](2020)在《学生深度学习路径与教学策略 ——基于设计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发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知识经济与信息化时代的重建冲击下发生了空前未有的巨大变化,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同样受到了影响。识知的旨趣已经从复述事实转向发现并应用知识,要求学习者既能够基本的事实规则和操作程序,也能经验关于知识并且超越知识的品格、价值与精神等非理智因素,从而具备一种深度学习的品质。而这种深度学习能力已经成为未来人工智能时代支持人类生存与发展必需的一种关键能力并且也是衡量学习者学习力的主要依据。也正因为如此,深度学习的研究已经掀起了世界范围内的教学改革浪潮。本研究以“课堂教学何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基本视角,以基于设计的研究为基本研究范式,提出推进文章展开的两条线索:一是学生的学习路径,一是教师的教学策略,前者为后者提供改进的依据,后者反过来作为促进前者完善的支持。在此基础上,文章首先基于已有理论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从学理上厘清深度学习、理解性教学与学习以及学习路径等相关研究概念;之后通过对深度学习与理解性学习内涵与实质的着重分析,构建促进学生理解的深度学习指导框架;而后通过研究样本的选择与组织设计,聚焦小学数学课堂,以人教版五年级“小数乘整数”的数学学习为例,利用课堂观察法提取“小数乘整数”学习路径原型,并通过学生试卷、师生访谈、学生自评清单等方式收集与分析相关数据,以此作为三轮教学迭代中完善学习路径与改进教学策略的直接证据,由此获得关于“整数乘小数运算”的深度学习路径以及六个教学指导策略,其中包括帮助学生外化思维的四个“引出”策略,两个促进学生自我内化的“返内”策略;最后,研究通过“个人立场”对教师H的影响力进行具体的、实践的分析,并基于理论与实践提出可能的改进建议。

常凯[7](2020)在《“佛系心态”量表的编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佛系心态”是近年流行的网络热词,它反映出社会转型期青年群体的思想与行为特点,是当今中国社会心态的具象表征。当前关于“佛系心态”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具体的概念内涵仍未达成学界共识,更缺能开展量化研究的有效工具。本研究以“佛系”现象为切入点,界定“佛系”、“佛系心态”等概念,探索“佛系心态”的构成要素,编制“佛系心态”量表。以期更加全面、深入、科学地了解“佛系心态”,为测量个体“佛系心态”水平提供科学、有效的工具,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词汇学假设的方法开展量表编制工作。首先根据文献梳理、问卷调查与专家建议等资料,初步确定了词汇式“佛系心态”结构维度,并据此形成陈述句式“佛系心态”量表题目。通过初次施测和正式施测,最终确定由3个公因子、18个题目构成,具有良好信效度的“佛系心态”量表;最后,笔者考察了“佛系心态”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讨论了“佛系心态”与应对方式、希望水平、心理健康等变量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如下:(1)自编的“佛系心态”量表由18个题目构成,包括情绪平和、观念随缘和行为谦退3个维度。(2)“佛系心态”量表具有良好且稳定的信效度,是测量个体“佛系心态”水平的有效工具,可投入到后续的相关研究中。(3)男性在“佛系心态”总体与情绪平和维度上的得分显着高于女性;社会人士在“佛系心态”总体与情绪平和、观念随缘维度上的得分显着高于在读学生;28-32岁的个体在“佛系心态”总体及情绪平和、行为谦退维度上的得分显着高于18-22岁的被试;高主观社会阶层的个体在“佛系心态”总体和情绪平和维度上的得分显着高于低主观社会阶层的个体。(4)积极应对在个体“佛系心态”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为73.08%。该中介模型的前半路径受到希望水平的调节。即,相较于低希望水平者,高希望水平者的“佛系心态”对积极应对的正向预测作用更强。

哈司依提·艾迪艾木[8](2020)在《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研究 ——以12个民族的爱情叙事诗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民间叙事诗是我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主要门类之一,其中的爱情叙事诗在各民族民间叙事诗中,是数量繁多、形式优美、篇幅较长、传播率极广、艺术感染力较高的叙事诗类型。民间爱情叙事诗与人民的生活、节日、民俗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承载着他们的生产生活、伦理道德、爱情婚姻、价值取向、道德追求等,结构形式完整,艺术手法比较成熟。许多民间爱情叙事诗在今天仍然流传,而且被改编成其他种类的艺术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对各民族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素材。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文本研究的方法,运用文学、人类学等研究理论与方法,对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进行叙事研究,分析其叙事结构,叙事手法、叙事程式、叙事时空与叙事原型。本文包括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第一章为引言。绪论部分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定义、分类、题材来源以及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相互影响。同时,从多元文化交流的视角,对我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价值进行阐述。最后简要评析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研究现状,指出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对象和方法。正文有五章,具体如下:第二章为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结构。本文运用法国学者格雷马斯的结构主义行动元模式、叙事程序和符号矩阵等叙事理论,通过分析各民族代表性爱情叙事诗文本共有各种要素及其关系,找出它们的普遍叙事结构模式,在此基础上发掘其叙事不变的深层结构,探讨其背后意义的形成。第三章着重探讨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手法。首先分析爱情叙事诗的两种叙事文体类型及其说唱特征,指出韵散相间爱情叙事诗中韵文的特征和作用,并从叙事学角度探讨其在转换叙事视角、调节叙事节奏、丰富叙事方式、完善故事情节及塑造人物形象等重要的叙事功能。其次对爱情叙事诗的问答式叙事手段进行分类,分析爱情叙事诗中常见的叙事传统。第三,通过探讨爱情叙事诗中的序歌和尾歌等非情节类诗歌的特点及作用,指出它们是在叙事诗开篇和结尾的有效叙事技巧,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活动本是一种传统,是一种歌手和听众的交流互动模式。第四章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程式。叙事程式是爱情叙事诗得以长期传承的载体。它增强了民间叙事诗传承的系统性和稳固性。本文采用口头程式理论,通过探讨其中的词语程式、句法程式、主题程式以及引导性程式等程式,初步认定爱情叙事诗是一种具有程式化特点的口头叙事,并指出这些叙事程式是在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演唱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的叙事规律和方式,在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传统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第五章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时空。在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中,时空是非常重要的要素。本章从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入手,对民间爱情叙事诗的时序、时距、叙事频率、叙事空间类型特点及其象征意义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阐明民间爱情叙事诗与成年仪式的渊源关系。第六章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原型。论文在前四章的基础上,运用原型理论及人类学相关的理论,在“通过仪式”的“分离、阈限、融合”三个阶段中,对民间爱情叙事诗与成年仪式进行并行对比,阐述民间爱情叙事诗与成年仪式的原型关系,展现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历史脉络,籍此揭示出仪式和口头文学之间的渊源关系。最后为结语部分,总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认为民间爱情叙事诗具有程式化叙事诗特点,其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这种叙事程式来自于口头叙事传统,二是取决于其叙事原型。

熊婷婷[9](2020)在《中学生语文写作中的性别差异及其“双性化”教学策略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性别差异的研究在国外早已成为热门,且性别差异辐射面广,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上世纪出现了教育与性别相结合的研究,但对中学生语文写作中性别差异研究较少,为数不多的几篇研究论文都停留在理论解释层面,没有提出实用的对策,加之教育日新月异,中学生作文现状也在不断改变。因此,本论文对当前中学生语文写作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力图对其中存在的性别差异进行研究,期望能提出一些合理化的中学语文写作“双性化”教学策略,以期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正视中学生语文写作中存在的性别差异,一起致力于消解性别差异带给中学生的不良影响,达到语文写作最优化水平。第一章首先对论文的核心概念进行阐释与辨析,为性别差异与语文写作结合研究扫清认知障碍。其次,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基础:社会性别理论,性别图式理论和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中学生语文写作中的性别差异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以国内外性别教育开展的优异成果、我国中学作文教学现状两个方面作为中学生语文写作中性别差异研究的实践基础。第二章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和作文案例分析对中学生在写作文体、写作内容、写作方法与写作态度四个方面进行了数据收集,试图通过这些数据的整理与归纳为探析原因和提出对策提供事实依据。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归纳后,总结出中学生在文体偏好、选材偏好、表达方式与风格、写作态度上存在着的显着的性别差异表现。在表达方式上性别差异最明显,包括修辞使用、词语搭配、表达逻辑等方面的差异。第三章里笔者对中学生语文写作中存在的性别差异追根溯源,总结出在生理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养成方面的原因。生理方面主要是大脑器官发育和青春期表现的性别差异;心理学包含认知方式、思维方法、记忆力、感知觉能力的性别差异;在社会养成方面主要是家庭培养、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性别刻板定势造成了性别差异。第四章针对中学生语文写作中性别差异的表现及原因,笔者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与教学案例,结合自身的经验与想法,提出社会宣传、家庭培养、写作教学方面的“双性化”建议,让学生在运用自身性别带来的写作优势的基础上,取长补短,汲取异性写作优势,进一步提高自身语言素养与语言运用能力,从而发展成为一个更为“完整”的人。

邱月[10](2020)在《MCN机构中劳动者的“非物质性劳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与新媒体时代,劳动者离开了线下实体的工厂,对自己劳动掌握了一定的自主权。无论是从劳动的时间、空间限制,还是从劳动的评价标准、劳动基础来看,劳动模式早已超过机器大生产时代的研究领域。尽管如此,资本对劳动者的支配关系依然存在。聚焦于MCN机构中劳动者(网红/主播/男性美妆博主)在内容生产环节中的状况,分析他们在非物质性劳动中所具有的特征,并且研究技术进步对于劳动的性别分工所产生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劳动者对于身体的呈现,始终顺于资本的压力。劳动者的情感劳动生产了情感商品,如表情包、短视频、直播和粉丝社群,劳动过程呈现出情感重复和情感异化的倾向。在当代社会生产语境中,语言潜能和语言表演消解了工作与休息的界限,劳动变得无孔不入。而女性面对男性占领其劳动领域显得沉默和让步。这与社会固有的“厌女症”文化密切关联,媒体对于网络“女主播”新闻报道的刻板印象,更是加剧了社会的“厌女”情绪。

二、喻体的能动性与性别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喻体的能动性与性别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3)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研究 ——基于不同家庭流动安排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回顾
    第一节 学校适应概述
    第二节 留守安排与子女学校适应
    第三节 流动安排与子女学校适应
    第四节 留守-流动安排与子女学校适应
    第五节 已有研究评价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第一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第三节 变量选取与研究模型
第四章 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的发展情境与水平
    第一节 农民工子女适应发展的环境状况
    第二节 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水平与差异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家庭流动安排对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的影响
    第一节 家庭流动安排对农民工子女学业适应的影响
    第二节 家庭流动安排对农民工子女心理适应的影响
    第三节 家庭流动安排对农民工子女行为适应的影响
    第四节 家庭流动安排对农民工子女人际适应的影响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类型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个体特征对不同类型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的影响
    第二节 家庭环境对不同类型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的影响
    第三节 学校环境对不同类型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的影响
    第四节 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识解操作 ——以《麦克白》的五个汉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和语料来源
    1.3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认知翻译学研究
        2.2.1 认知翻译学的理论研究
        2.2.2 认知翻译学的实证研究
    2.3 认知识解与文学翻译研究
        2.3.1 文学翻译中的识解
        2.3.2 文学翻译中的主观性
    2.4 《麦克白》汉译研究
    2.5 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引言
    3.2 认知翻译学
    3.3 认知识解及其维度
    3.4 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识解对等
    3.5 小结
第4章 视角与翻译
    4.1 引言
    4.2 视角的界定
        4.2.1 认知识解理论中的视角
        4.2.2 视点与焦点
    4.3 翻译中的视角操作
        4.3.1 主-客体关系操作
        4.3.2 视点操作
        4.3.3 参照点操作
    4.4 翻译中视角操作的影响因素
        4.4.1 文化因素
        4.4.2 文体因素
        4.4.3 译者志趣因素
    4.5 小结
第5章 选择与翻译
    5.1 引言
    5.2 选择的界定
        5.2.1 详略度
        5.2.2 隐喻和转喻
    5.3 翻译中的选择操作
        5.3.1 详略度操作
        5.3.2 隐喻与转喻操作
    5.4 翻译中选择操作的影响因素
        5.4.1 社会因素
        5.4.2 译者志趣因素
    5.5 小结
第6章 突显与翻译
    6.1 引言
    6.2 突显的界定
        6.2.1 侧显与基体
        6.2.2 射体-界标关系
    6.3 翻译中的突显操作
        6.3.1 侧显操作
        6.3.2 射体-界标关系操作
    6.4 翻译中突显操作的影响因素
        6.4.1 文体因素
        6.4.2 译者志趣因素
        6.4.3 思维方式因素
    6.5 小结
第7章 动态性与翻译
    7.1 引言
    7.2 动态性的界定
        7.2.1 时间维度心理扫描
        7.2.2 空间维度心理扫描
    7.3 翻译中的动态性操作
        7.3.1 时间维度的心理扫描操作
        7.3.2 空间维度的心理扫描操作
    7.4 翻译中动态性操作的影响因素
        7.4.1 文化因素
        7.4.2 译者志趣因素
    7.5 小结
第8章 想象性与翻译
    8.1 引言
    8.2 想象性的界定
    8.3 翻译中的想象性操作
        8.3.1 引申操作(抽象化,具体化)
        8.3.2 整合操作
        8.3.3 分离操作
        8.3.4 抽象操作
    8.4 翻译中想象性操作的影响因素
        8.4.1 语言因素
        8.4.2 文化因素
        8.4.3 修辞因素
        8.4.4 译者志趣因素
    8.5 小结
第9章 结论
    9.1 研究发现与启示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游戏中的幼儿世界 ——种儿童哲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游戏与幼儿世界观形成发展关系”相关文献述评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六、论文框架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游戏·幼儿·儿童哲学概述
    第一节 游戏
        一、游戏的本质
        二、游戏的特征
        三、游戏的类型
    第二节 幼儿
        一、幼儿是拥有独立人格、完整的、发展中的人
        二、幼儿是有能力的主体,是成人之师
        三、幼儿是感性强、理性弱的个体
        四、幼儿是热爱游戏、喜欢主动操作的个体
    第三节 儿童哲学
        一、儿童哲学的涵义
        二、儿童哲学在本研究中的价值
    第四节 游戏与幼儿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
        一、游戏是幼儿的存在方式
        二、幼儿主要通过游戏与世界互动来建构世界观
        三、游戏是促进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四、游戏是促进幼儿社会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五、游戏是促进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第二章 游戏与幼儿自我观的形成发展
    第一节 幼儿自我观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一、幼儿自我观的内涵及外延
        二、个体自我观发展的过程
        三、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的特点
        四、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与游戏的关联
    第二节 游戏促进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的逻辑
        一、游戏在物我互动中促进幼儿自我观发展
        二、游戏在人我互动中促进幼儿自我观发展
        三、游戏在我我互动中促进幼儿自我观发展
第三章 游戏与幼儿社会观的形成发展
    第一节 幼儿社会观与社会的辨证关系及其特点
        一、幼儿社会观的内涵及外延
        二、幼儿社会观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三、幼儿社会观的主要特点
        四、幼儿社会观形成发展与游戏的关联
    第二节 游戏促进幼儿社会观形成发展的逻辑
        一、幼儿的社会取向游戏就是一个小场域(社会)
        二、幼儿游戏场域观等惯习的内化
        三、游戏场域观适用于其他场域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四、幼儿依据游戏场域观行动、社会观逐步形成
第四章 游戏与幼儿自然观的形成发展
    第一节 幼儿自然观的涵义及其特点
        一、幼儿自然观的内涵及外延
        二、人类自然观发展史
        三、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的特点
        四、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与游戏的关联
    第二节 游戏促进幼儿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逻辑
        一、游戏促进幼儿神话自然观、诗性自然思维发展
        二、游戏促进幼儿朴素、形而上学、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
第五章 游戏与幼儿世界观
    第一节 游戏是幼儿的存在方式
        一、幼儿在游戏中体验、行动
        二、幼儿在游戏中思考、发问、领会、获得概念
        三、幼儿在游戏中创造、生成生命
    第二节 游戏是幼儿世界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一、游戏是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二、游戏是幼儿社会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三、游戏是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第三节 幼儿在游戏中发现了世界
        一、幼儿在游戏中发现了自我
        二、幼儿在游戏中发现了社会
        三、幼儿在游戏中发现了自然
    第四节 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一、尽量多为幼儿提供多种游戏的机会
        二、最大限度保障幼儿的游戏自由
        三、合理引导幼儿自愿自由场域观的适用范围
        四、引领幼儿的超功利社会观
        五、应用幼儿社会观的变化特性
        六、把握幼儿自然取向游戏的重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学生深度学习路径与教学策略 ——基于设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学习科学丰富了学习本质的认识
        二、小学数学课堂深度学习变革诉求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厘清“理解”之于学会的意义
        二、支持学习“本质”的学科运用
        三、探索“深度”教学的实践经验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深度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二、理解与理解性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数学深度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四、学习路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深度学习概念论述
        一、多维视野下的深度学习
        二、深度学习的基本形式
        三、深度学习的支持理论
    第二节 学生深度学习的推演逻辑
        一、学生深度学习路径的理论阐释:学习的社会化与知识的个体化
        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隐喻语言:策略的可视化与认知的结构化
    第三节 促进理解的深度学习指导框架构建
        一、框架构建的理论基础
        二、促进理解的深度学习指导框架的构建与阐释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问题、样本选择与分析维度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的样本、内容选择
        三、研究的分析维度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一、研究范式
        二、基于三角互证的研究方法
        三、研究工具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设计原则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的设计原则
第四章 促进理解的深度学习路径与教学策略的迭代研究:以人教版五年级小学数学“小数乘整数”为例
    第一节 学习路径原型的提出与改进
        一、学习路径原型的提取与描述
        二、基于证据的评估
        三、基于评估的改进
    第二节 促进理解的深度学习路径与教学策略的开发与实施
        一、促进理解的深度学习路径与指导框架(1.0)
        二、促进学生理解的深度学习路径与指导框架的教学实施
        三、实施效果与问题分析
        四、基于评估的改进
    第三节 促进理解的深度学习路径与教学策略的改进与实施
        一、促进理解的深度学习路径与指导框架(2.0)
        二、促进学生理解的深度学习路径与指导框架的教学实施
        三、实施效果与问题分析
        四、基于评估的改进
第五章 研究结论、成果与反思
    第一节 成果检验与后续迭代方向
        一、成果检验
        二、后续研究迭代方向
    第二节 研究结论
        一、关于理解维度中的结论
        二、关于“个人立场”的教师影响分析与改进建议
    第三节 研究成果与反思
        一、研究成果
        二、研究创新点
        三、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A 小数乘整数学生试卷(A卷)(B卷)
附录 B 课堂实录首页摘选
附录 C 访谈清单
附录 D L小学超市物价清单
附录 E 我的采购清单:L小学70周年国庆汇演会场布置
附录 F 学生自我评估清单
附录 G 教学策略效用性调查表
附录 H 小数乘整数学习路径的可行性调查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佛系心态”量表的编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核心概念界定
        1.3.2 “佛系心态”的研究成果
        1.3.3 心态的测量
    1.4 问题的提出
    1.5 研究目的
    1.6 研究思路
第2章 “佛系心态”结构维度的初步探索
    2.1 研究目的
    2.2 “佛系心态”词汇问卷的编制依据
    2.3 开放式问卷调查
        2.3.1 测量工具
        2.3.2 施测程序
        2.3.3 统计方法
        2.3.4 “佛系心态”词汇评定问卷的形成
    2.4 “佛系心态”词汇问卷调查
        2.4.1 测量工具
        2.4.2 施测程序
        2.4.3 统计方法
        2.4.4 研究结果
    2.5 小结
第3章 “佛系心态”量表的形成
    3.1 研究目的
    3.2 “佛系心态”量表条目的编制
        3.2.1 项目编制原则及策略
        3.2.2 项目的编制过程
        3.2.3 项目评定与分析
    3.3 “佛系心态”量表的初次施测
        3.3.1 测量工具
        3.3.2 施测程序
        3.3.3 统计方法
        3.3.4 研究结果
    3.4 小结
第4章 “佛系心态”量表的正式施测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测量工具
        4.2.2 施测程序
        4.2.3 统计方法
    4.3 研究结果
        4.3.1 信度分析
        4.3.2 效度分析
        4.3.3 评分标准
        4.3.4 判别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佛系心态”量表的应用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2.1 测量工具
        5.2.2 施测程序
        5.2.3 统计方法
    5.3 研究结果
        5.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5.3.2 总体特征
        5.3.3 差异分析
        5.3.4 佛系心态与应对方式、希望水平、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5.4 小结
第6章 总讨论
    6.1 “佛系心态”量表的编制
    6.3 “佛系心态”的表现特点
    6.4 “佛系心态”与其他变量间的关系
    6.5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开放式问卷
    附录2 “佛系心态”词汇评定问卷
    附件3“佛系心态”量表初次施测版
    附件4“佛系心态”量表正式施测版
    附件5“佛系心态”量表联合施测版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研究 ——以12个民族的爱情叙事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民间爱情叙事的分类与题材来源
        1.1.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几种分类
        1.1.2 民间爱情叙事诗题材的来源
    1.2 中国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相互影响
        1.2.1 主体民族民间文学作品对少数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影响
        1.2.2 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相互影响
    1.3 多元文化交流视野下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价值
        1.3.1 思想价值
        1.3.2 审美价值
        1.3.3 娱乐价值
        1.3.4 教育价值
        1.3.5 认同价值
        1.3.6 遗产与开发价值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现状与方法
        1.4.1 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现状
        1.4.3 研究资料来源、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2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结构
    2.1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表现层—角色模式
        2.1.1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行动元模式
        2.1.2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行动元与角色
    2.2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中阶层(一)——叙事程序
        2.2.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合取性叙事程序
        2.2.2 民间爱情叙事诗“三合一体”的叙事序列
    2.3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中阶层(二)——叙事模式
        2.3.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离合型叙事组合
        2.3.2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圆形叙事模式
    2.4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深层—符号矩阵
        2.4.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符号矩阵
        2.4.2 民间爱情叙事诗二元对立的深层结构
第3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手法
    3.1 韵及韵散结合的叙事手法
        3.1.1 韵文体
        3.1.2 韵散相间体
    3.2 问答式的叙事技巧
        3.2.1 问答叙事类型
        3.2.2 问答主体类型
    3.3 开篇与结尾的叙事方法
        3.3.1 开篇的叙事传统
        3.3.2 结尾的叙事技巧
第4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程式
    4.1 词语程式
        4.1.1 数字程式
        4.1.2 时间程式
        4.1.3 人物名称程式
        4.1.4 比喻的修辞程式
    4.2 句法程式
        4.2.1 排比平行
        4.2.2 递进平行
    4.3 主题程式
        4.3.1 “诞生”的主题程式
        4.3.2 “成长”的主题程式
    4.4 引导性程式
        4.4.1 引言性开头程式
        4.4.2 引导切换的程式
        4.4.3 引导话语模式的程式
第5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时空
    5.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时间
        5.1.1 时序
        5.1.2 叙述节奏
        5.1.3 叙述频率
        5.1.4 爱情叙事诗的时间意识
    5.2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空间
        5.2.1 民间爱情叙事诗空间类型
        5.2.2 民间爱情叙事诗空间类型的特征
        5.2.3 空间的叙事功能
        5.2.4 空间的象征意义
第6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原型
    6.1 分离阶段-分离的动机及手段
        6.1.1 与现实世界的分离
        6.1.2 与陌生世界的分离
    6.2 阈限阶段-考验
        6.2.1 阈限时空
        6.2.2 阈限生活
    6.3 融合阶段-团圆
        6.3.1 象征性死亡与再生
        6.3.2 其他融合手段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我国部分民间爱情叙事诗名单
附录 B:我国部分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行动元划分情况
附录 C:维吾尔民间叙事诗在十二木卡姆歌词中的分布情况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中学生语文写作中的性别差异及其“双性化”教学策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中学语文教育中性别意识的欠缺
        (二) 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呼吁
    二、研究意义
        (一) 丰富性别教育与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研究
        (二) 促进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的提高
    三、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一) 定性分析法
        (二) 定量研究法
第一章 中学生性别差异及性别教育理论概述
    第一节 性别角色与“双性化”
        一、性别角色
        二、“双性化”(androgyny)
        三、中学语文写作教学
    第二节 性别教育理论与中学生语文写作
        一、理论基础
        二、实践基础
第二章 中学生语文写作中性别差异的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中学生语文写作中性别差异的调查
        一、调查方案
        二、调查结果
    第二节 中学生语文写作中性别差异的具体表现
        一、写作内容上的性别差异
        二、写作方式上的性别差异
        三、写作风格上的性别差异
        四、写作态度上的性别差异
        五、写作习惯上的性别差异
第三章 中学生语文写作中的性别差异原因探析
    第一节 生理差异
        一、大脑器官发展态势影响语言能力
        二、青春期发育情况影响语言风格
    第二节 心理差异
        一、认知方式的差异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
        三、记忆能力的差异
        四、感知能力的差异
    第三节 社会差异
        一、家庭中以性别为区分的培养方式
        二、传统性别意识对学校教育的渗透
        三、社会性别刻板定势的形成
第四章 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双性化”对策
    第一节 社会“双性化”性别观念宣传
        一、大众传媒引导“双性化”性别舆论
        二、社区落实宣传“双性化”人格培养
    第二节 家庭“双性化”人格培养
        一、以“双性化”为子女培养原则
        二、营造和谐、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
    第三节 学校“双性化”写作教学策略的落实
        一、树立正确性别意识
        二、激发写作兴趣,提升写作自信
        三、以读促写策略
        四、写作专项训练
        五、写作反馈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10)MCN机构中劳动者的“非物质性劳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一)劳动/非物质性劳动/数字劳动
        (二)劳动与身体
        (三)劳动的性别分工
        (四)MCN机构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一章 “李佳琦们”身体的境遇
    一、李佳琦的劳动生命史
        (一)南昌阶段:从普通柜员到BA网红
        (二)上海阶段:从淘宝TOP到全域网红
        (三)个人定位和职业规划
    二、以资本为指向的“网红工厂”
    三、网红(劳动者)的“身体”状况
        (一)作为文化资本的身体
        (二)作为消费符号的身体
        (三)作为交往媒介的身体
第二章 两种非物质劳动形式
    一、淘宝主播的情感劳动
        (一)ICT与情感劳动
        (二)情感劳动中的“商品”
        (三)劳动者的情感重复和情感异化
    二、淘宝主播的语言劳动
        (一)语言类型:口头禅/隐喻
        (二)语言劳动状况:普通话/规范用语/工具型语言服务
        (三)作为劳动潜能的语言
第三章 “技术-劳动”:性别分工
    一、男性美妆博主的崛起
        (一)“她经济”与男色消费
        (二)资本策略与市场定位
        (三)技术进步与职业选择
    二、女性的反应:沉默和让步
        (一)女性的“自我厌恶”
        (二)两种例外策略
        (三)网络“女主播”的污名化
    三、劳动的性别分工越位的影响
        (一)男性气质与自我审查
        (二)女性走向何方?
结论与反思
中外文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喻体的能动性与性别差异(论文参考文献)

  • [1]论罗黑芷小说的主体性建构[D]. 黄晋. 西南大学, 2021
  • [2]职前教师的师生角色信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弋草. 青岛大学, 2021
  • [3]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研究 ——基于不同家庭流动安排比较[D]. 邢敏慧. 武汉大学, 2021
  • [4]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识解操作 ——以《麦克白》的五个汉译本为例[D]. 董典. 西南大学, 2021(01)
  • [5]游戏中的幼儿世界 ——种儿童哲学的视角[D]. 李小花.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6]学生深度学习路径与教学策略 ——基于设计的研究[D]. 李璇律.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佛系心态”量表的编制及应用[D]. 常凯.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8]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研究 ——以12个民族的爱情叙事诗为中心[D]. 哈司依提·艾迪艾木. 新疆大学, 2020(06)
  • [9]中学生语文写作中的性别差异及其“双性化”教学策略探讨[D]. 熊婷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10]MCN机构中劳动者的“非物质性劳动”研究[D]. 邱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1)

标签:;  ;  ;  ;  ;  

隐喻的动力和性别差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