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变化规律Ⅲ 不同地点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变化

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变化规律Ⅲ 不同地点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变化

一、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变化规律Ⅲ不同立地生物量及生产力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黄鑫[1](2021)在《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文中研究表明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CO2浓度急剧上升,气候变暖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碳库,在调节全球碳平衡、缓解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生产力是评估森林固碳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会受到众多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了解森林生产力在多种时空尺度下对各种因素的响应规律对于森林碳循环研究及碳汇管理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人工林造林树种马尾松为研究对象,以“规律探索-实测验证-模型驱动-情景预测”为研究思路,基于大量研究文献构建了我国南方区域尺度的马尾松树干、树枝、树叶、树根、地上部分和乔木层生产力数据库和基于树木年代学的“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基于生产力数据库并结合全国1 km空间分辨率的土壤数据和气象插值数据探讨了马尾松生产力在经纬度和海拔上的空间分异规律与影响因素,并基于树木年轮学分析了马尾松径向生长的季节性气候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分异规律,揭示了马尾松生产力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根据文献荟萃分析结果分别调查了马尾松生产力关键影响因素的野外典型样地,分析和验证了气温、降水、林分密度和林龄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在利用文献数据库和野外实测数据对3-PG(Physiological Principles Predicting Growth)生产力模型进行了区域尺度的马尾松参数化的基础上,模拟了马尾松生产力对未来不同气候情景的响应,以期为马尾松林的科学经营与碳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数据库的荟萃分析表明,各器官的净初级生产力均表现出了较大的变化幅度,其中树干为0.29~8.71 t·hm-2·a-1、树枝为0.10~2.11t·hm-2·a-1、树叶为0.02~2.31 t·hm-2·a-1、树根为0.07~2.11 t·hm-2·a-1,地上部分(树干、树枝和树叶)为0.88~10.81 t·hm-2·a-1,乔木层为1.04~13.13 t·hm-2·a-1。马尾松器官生产力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树干(3.51 t·hm-2·a-1)>树根(0.81 t·hm-2·a-1)>树枝(0.69 t·hm-2·a-1)>树叶(0.34 t·hm-2·a-1)。马尾松各器官生产力均随着纬度的升高而表现出显着的降低趋势,而在经度和海拔上未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2)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受到气候条件、土壤性质和林分特征的共同影响,且这些因素对各器官生产力的作用机制和效应大小均有所不同。总体来看,年均温、年降水量、林龄、林分密度、土壤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均表现出与马尾松生产力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7~8月平均高温与马尾松生产力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树叶生产力与林龄也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林分特征和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比土壤性质的影响更大。研究区内各土壤理化指标的空间变异规律比较复杂,仅土壤有效磷、p H和容重在纬度上表现出了微弱的变异趋势,而降水量的空间变异幅度也相对有限且基本能满足马尾松生长所需。值得注意的是,与马尾松生产力呈显着负相关的7~8月平均高温的空间变异幅度较小(27.94~33.45℃),说明整个研究区内的马尾松生长均会受到夏季高温的抑制;同时,由于年均温和12月低温随着纬度的降低而显着升高,分布在南亚热带地区的马尾松比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马尾松的生长季更长,因此表现出更高的生产力。可见温度是马尾松生产力在纬度上呈现分异现象的关键因素。(3)基于“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的季节性气候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分析表明,在马尾松生长当年及上一年间的各月气候变量中,当年的1~3月气温、6~8月气温和7~9月降水是影响马尾松生产力的关键气候因素。1~3月气温和7~9月降水在绝大多数样点表现出对马尾松生长的促进作用,而6~8月气温则表现为对马尾松生长的抑制作用。马尾松生长主要受当年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上一年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滞后效应”相对有限。研究样点的温度季节性变幅、温度年度变幅和最干季平均温度对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马尾松年轮宽度与6~8月气温表现出显着正相关、负相关和不显着关系的样地在经纬度和海拔上均不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因此,季节性气候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分析同样反映出夏季高温对马尾松生产力的抑制效应遍布于整个树种分布区。(4)针对马尾松生产力关键影响因素(气温、降水、林分密度和林龄)的野外样地实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降水量等级的不同气温梯度上,马尾松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广西凭祥马尾松林(年均温:22.30℃)>湖南会同马尾松林(年均温:17.50℃)>湖北恩施马尾松林(年均温:11.16℃),表明马尾松生产力随着样点年均温的升高而升高;在同一气温等级的不同降水梯度上,马尾松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湖南会同(年降水量:1349.71 mm)>江西千烟洲(年降水量:1617.34 mm)>湖北太子山(年降水量:1116.65 mm),可见中等年降水量的会同样点具有最高的生产力,而高年降水量的千烟洲样点和低年降水量的太子山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均较低,且二者间差异不显着。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马尾松树高、胸径以及单株木的各器官生物量均显着减小,但林分生产力却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马尾松单株木生物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变大,中龄林和近熟林生产力无显着性差异,它们均低于过熟林的生产力。样地实测结果总体上与文献荟萃分析结果相吻合,反映了气候条件和林分特征对马尾松生产力的作用规律,也证实了气温对马尾松生产力在纬度上的空间异质性起着重要作用。但各种土壤理化指标在研究样点和不同深度的土层间没有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异趋势,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也与荟萃分析得到的结果有所区别,因此土壤性质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比较复杂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5)在基于文献资料数据库和野外样地实测数据对3-PG生产力模型进行区域尺度的马尾松参数化后,运用模型对所有典型样地马尾松的树干及树枝、树叶、树根、地上部分和乔木层总生产力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马尾松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较高,决定系数R2分别达到了0.77和0.70,相对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85和0.79 t·hm-2·a-1,说明3-PG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各样点的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但模型对树叶和树根生产力的模拟精度不高,这2个器官的生产力往往会被低估,而与之对应的是对树干和树枝生产力的过高估计。尽管模型对各样点马尾松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的模拟效果较好,但树木的生物量分配模式受到气温、降水、光照和土壤条件等众多因素的复杂影响,而马尾松分布区内的生态环境复杂且变幅较大,因此在区域尺度上对模型的生物量分配参数进行统一设定来实现对多个样点马尾松各器官生产力的准确模拟会比较困难。(6)以1981~2010年的气候为基准,利用3-PG生产力模型模拟了各实测样点马尾松乔木层生产力对未来2081~2100年间大气CO2、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样点马尾松生产力对不同气候情景的响应规律总体上趋于一致,即马尾松生产力随气温的升高而降低,随CO2浓度和降水量的升高而升高,但降水量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很小。在未来CO2浓度、气温和降水共同变化的情景下,CO2浓度上升和降水量增加给马尾松生长带来的正效应大于气温上升带来的负效应,因此马尾松生产力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南亚热带地区广西凭祥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受气温升高所引起的负效应影响较大,在典型浓度路径高排放情景(RCP 8.5)下的生产力模拟值低于基准气候下的生产力,这与其他4个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实测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对该气候情景的正响应规律有所不同。

朱锦迪[2](2021)在《基于森林资源清查的针阔混交林生产力及其与林分非空间结构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为揭示和掌握针阔混交林生产力及其与林分非空间结构的关系,以浙江省2004年、2009年两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为研究材料,基于单木生物量模型计算林分前后两期生物量,并据此计算得到生产力。对林分生产力的形成分解为保留木生产力、进界木生产力、枯损木生产力和采伐木生产力等4个部分。从六大结构、20个指标对林分非空间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相关性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逐个研究林分生产力及其4个部分生产力与非空间结构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1)林分生产力平均为3.64 t/(hm2·a),其中保留木生产力平均为3.40 t/(hm2·a),进界木生产力平均为2.01 t/(hm2·a),枯损木生产力平均为-0.81 t/(hm2·a),采伐木生产力平均为-0.96 t/(hm2·a)。对针阔混交林进行分类后发现,林分生产力平均水平为B类发展阶段林分>C类转型阶段林分>A类形成阶段林分。(2)林分生产力与树种结构、蓄积结构、林分密度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紧密程度从大到小分别为林分密度、蓄积结构、树种结构。其中每公顷株数、小径组蓄积以及Simpson指数为各结构中与林分生产力关系最为密切的指标。结构方程模型中,林分生产力与非空间结构的关系效应并不明朗,仅Simpson指数对林分生产力有显着的综合效应。(3)保留木生产力是林分生产力重要组成内容,其与林分非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最为紧密。林分密度较之林分其它非空间结构对生产力的影响更为突出,其次是蓄积结构、树种结构、树高结构等。树种结构中树种丰富度、针阔比较之均匀度,与保留木生产力的相关性更为密切;林木的大小分异性较之林分平均胸径水平,与生产力的关系更为紧密。结构方程模型中,平方平均胸径对保留木生产力的综合效应最大、其次是林分密度指数、Simpson指数、平均年龄、平均树高、Shannon大小多样性指数以及针叶树种蓄积百分比。总体而言可以认为,株数越多、多样性水平越高、平均年龄越大、平均树高越高、大小分化越明显、针叶树种蓄积占比越少的林分保留木生产力越高。(4)其他部分生产力。以针叶树种为主、林木大小分化更不明显的年轻林分相对更有可能获得高进界木生产力。平均年龄越大、株数越多的林分其枯损量越高。林分大小分化更明显、平均树高越高、年龄越大的林分其采伐量可能越高。(5)在针阔混交林经营管理中,若要提高森林生产力,主要应从增加林分的密度、树种多样性和促进林木大小分化入手,形成树种丰富、分化明显、密度尽大、异龄多样的林分结构。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对林木枯损和采伐进行科学管理和利用,及时实施森林补密更新。

汤雷吼[3](2021)在《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生物生产力及养分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乡土针叶树种,其分布范围广,具有生长速度快、耐瘠薄干旱和适应能力强等特点,是亚热带地区用材林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为了揭示马尾松人工林生物生产力和养分特性,为马尾松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广西宁明县5、10和15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生产力、营养元素积累量及年净积累量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5、10、15年生马尾松人工林平均单株生物量分别为22.56、67.78、122.70 kg/株,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34.07、93.54、162.16 t/hm2,其中干材生物量组成比例随林龄增加而增加,树叶和树枝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树根、树皮所占比例波动较小。(2)5、10、15年生马尾松人工林净生产力分别为6.81、9.35、10.81t/(hm2·a),不同器官积累速率均以干材(2.64~6.09 t/(hm2·a))最快,其实是树枝(1.96~2.31 t/(hm2·a))、树根(0.79~1.29t/(hm2·a))、树叶(0.50~0.86 t/(hm2·a)),最慢是干皮(0.58~0.92 t/(hm2·a))。(3)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各器官的10种营养元素(N、P、K、Ca、Mg、Fe、Mn、Zn、Cu、B)由大到小大致为:树叶、树皮、树枝、树根、干材;不同器官各大量营养元素含量以N最高,其次是K和Ca,最低为P和Mg。微量营养元素为Mn和Fe最高,其次是Zn和B,Cu最低。(4)5、10、15年生马尾松人工林林分大量营养元素积累量分别为525.45、846.45、1149.33 kg/hm2,其中乔木层分别为454.39、739.71、1004.34kg/hm2,灌草层分别为40.36、57.96、75.13 kg/hm2;凋落物层分别为30.70、48.78、69.86 kg/hm2。林分微量营养元素积累量9.70、25.91、41.15 kg/hm2,其中乔木层分别为7.64、22.13、35.90 kg/hm2,灌草层分别为1.00、1.50、2.04kg/hm2;凋落物层分别为1.05、2.25、3.22 kg/hm2。(5)5、10、15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乔木层大量营养元素年净积累量分别为90.87、73.95、69.00 kg/(hm2·a),微量营养元素年净积累量分别为1.53、2.21和2.39 kg/(hm2·a),均以树枝、树根或干材年净积累量最大,干皮年净积累量最小。(6)5、10、15马尾松人工林每积累1 t干物质需N、P、K、Ca、Mg分别为13.34、7.91、6.38 kg,需要Fe、Mn、Cu、Zn、B分别为0.2243、0.2442、0.2215 kg。综上所述,马尾松人工林具有生物生产力较高和营养元素积累速率快的特点。因此,在马尾松人工林经营过程中,应根据林地土壤养分水平,结合林木生长对营养元素的需求,进行林地施肥,以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提高马尾松人工林生物生产力。

袁锋,陈灿,夏心慧,刘贺娜,李茂瑾,吴承祯[4](2021)在《马尾松林生物量估算系数及其影响因子》文中研究说明收集整理1982—2019年马尾松林生物量文献数据,分析了包括生物量换算系数(BCEF)、生物量扩展系数(BEF)和根茎比(R)在内的马尾松林生物量估算系数及其影响因子,以期为准确估算马尾松林生物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BCEF、BEF和R的平均值分别为0.723±0.138 t·m-3、1.390±0.184和0.167±0.024,地域之间存在差异;BCEF、BEF和R均随着林龄(r2=0.329,0.430,0.315)和林分蓄积量(r2=0.513,0.528,0.337)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并逐渐趋于稳定;BCEF、BEF和R均随着平均树高的增大先降低后增加,拟合精度分别为0.370、0.506和0.239;BCEF随着平均胸径的增大逐渐减小(r2=0.306);BEF随着平均胸径增大先降低后增加(r2=0.531);生物量估算系数与气候因子均无明显关系;R随着坡度(r2=0.298),BCEF随着海拔(r2=0.365)的增加先降后增。R随着海拔(r2=0.277)的增加逐渐增大。马尾松生长过程中自然整枝使林分结构产生差异,坡度和海拔对光照、热量和水分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植物生长,从而林分结构和地形因子与生物量估算系数拟合度较高,在应用生物量估算系数估算马尾松生物量时应综合考虑林分结构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路闯[5](2020)在《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时空变异及其关键影响因素》文中认为森林生产力是反映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核心指标,也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生产力受气候、立地条件和人为干扰活动等因素综合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异性和复杂性。明确森林生产力的时空变异规律对揭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维持机制和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均具有重要意义。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分布最广泛的造林树种之一,其生态系统服务提升对维持区域生态安全和林木蓄积量增长均具有重要意义。尽管众多研究已聚焦不同尺度上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但在气候和人为活动共同影响下,北亚热带马尾松林生产力的时空变异规律及其关键驱动机制的复杂性仍待深入研究。湖北省是马尾松林重要分布区,也是马尾松林分布的北缘地区,马尾松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等因素响应敏感。本研究旨在通过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时空变异特征研究,探索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与环境因素间的作用关系,以揭示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的时空变异性和驱动因素的复杂性,为深入了解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和生态系统服务维持机制提供依据。本研究以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1994~2014年湖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和区域长期气候观测数据等基础数据,采用空间插值分析、时序数据趋势检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湖北省区域气候长期(1972-2014年)变化的时空变异特征,定量研究马尾松人工林林分生物量累积与生产力的时空变异特征,评估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与关键环境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索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区划,以期揭示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影响下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时空变异复杂性,为区域尺度马尾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支持。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湖北省温度和降水具有显着的时空变异特征。1972-2014年间,湖北省年均温呈显着上升趋势(p<0.01),年均温变化率为0.257℃·(10a)-1;平均年降水量略微下降(p>0.05)。多年月均温与月降水量的年内均呈明显的单峰变化特征,峰值均出现在7月,雨热同步特征明显。1972-2014年间湖北省多年年均温空间分异明显,介于0.5-19.1℃(全省均值为15.0℃),西部山地年均温较低,武汉城市圈地区年均温较高。湖北省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空间变异明显,介于791.1-1781.8mm(均值1267.6mm),高降水量区分布于鄂西南和鄂东南,低降水量区集中在鄂西北。湖北省多年年平均气温显着变化区域趋势范围为-0.22~0.55℃·(10a)-1(p<0.05),占湖北省总面积的89.39%,五峰县升温趋势较大且显着,秭归县降温趋势显着。年降水量显着变化区域集中位于利川市(-5.70~-3.69mm·(10a)-1,p<0.05),面积比例仅为1.25%。(2)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与林龄呈正相关关系(5-49 a),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随时间变化的幂函数拟合效果最好,模型式为:ln(Y)=0.836ln(X)+2.779(其中Y为林分生物量,X为林龄,R2=0.419,p<0.01)。各林龄马尾松林生产力的空间变异特征明显,15a生马尾松林生产力为0.26-5.38 t·hm-2·a-1(均值1.57 t·hm-2·a-1),25a生马尾松林生产力为0.20-5.47 t·hm-2·a-1(均值1.61 t·hm-2·a-1),而35a生马尾松林生产力为0.36-4.69t·hm-2·a-1(均值1.96 t·hm-2·a-1);15a生、25a生和35a生马尾松林高生产力区域主要分布在鄂西南。15a生和25a生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的空间分布特征较为相似,但35a生马尾松林生产力高值区域由鄂西南部向鄂西北部转移。(3)9月降水、4-7月月均温和生长季均温对15a、25a和35a生马尾松林生产力的影响均显着(p<0.05),但3个林龄阶段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主要影响因子存在差异:15a生马尾松林生产力主要与7月均温显着负相关(p<0.05),与高林分密度显着正相关(p<0.05);25a生马尾松主要与4月均温显着负相关(p<0.05),与高林分密度显着正相关(p<0.05);35a生马尾松主要与海拔高程显着的正相关(p<0.05)。(4)以20a生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为基准,判断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的产区空间分布特征。影响20a生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关键环境因子为4月均温、坡度和土层厚度。基于上述因子,本研究将湖北省马尾松林产区分为2级,其中,包括一级产区3个(Ⅰ类产区、Ⅱ类产区、Ⅲ类产区),二级产区8个。其中,Ⅰ-1屏山和清江流域片区20a生马尾松林生产力最高,主要分布于鄂西南部,Ⅲ-4江汉平原和幕阜山片区20a生马尾松林生产力最低,主要分布于鄂东南部。研究结果揭示出,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存在明显的时空变异特征,8~10月月降水、年均温、生长季均温、生长季各月均温、海拔、土层厚度和腐质层等因子是导致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时空变异的主要因素,并受林分密度制约,且随林龄变化,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的关键环境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强度也存在变异。因此,在马尾松林分区经营基础上,需考虑不同林龄阶段马尾松林关键环境影响因子的变异,采取针对性经营策略,以提升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

商添雄[6](2020)在《山西太岳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特征及生产力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研究人工林生产力影响因素对森林合理经营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山西太岳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经密度调整、林龄调整以及混交模式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长特征、林分生产力、林分空间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并运用数学模型构建林分生产力与各因子之间关系的方程,找出制约林分生产力的关键因子,为今后科学抚育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结论有:(1)密度调整的样地中,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冠幅随林分密度减小而增大,林分密度对林分生长特征因子影响显着。(2)密度调整后,林分生产力随林分密度的减小而增加,其中密度调控强度为50%(T50)的林分在很好保留了生物量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林分生产力,为最优林分生长密度。林龄调控中,林龄为40年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纯林(40a)是最优林分生长年龄,其中40a落叶松针阔混交林生产力高于40a纯林。(3)密度调整、林龄调整及混交对林分空间结构产生影响。密度调整林分中,角尺度(Wi)与大小比数(Ui)随林分密度减小而减小,林分空间格局呈随机分布。林分角尺度、大小比数与林分生产力呈显着负相关;不同华北落叶松针阔混交林中,角尺度与混交度(Mi)随林龄增加减小;对比发现,混交后林分角尺度较纯林有所下降,林分空间分布的均匀程度得到改善。(4)各林分密度中,土壤容重随林分密度减小而降低且与林分生产力显着负相关。密度调整后的林分土壤毛管孔隙度大于对照林分,土壤全氮、全磷含量高于对照,土壤有机碳与林分生产力显着正相关;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总体上优于纯林,其中林龄为26年的落叶松针阔混交林(M26a)土壤条件最优。(5)经密度调整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中,角尺度、平均胸径、土壤最大持水量、对林分生产力影响最大,土壤化学性质中全磷是影响林分生产力重要因子;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纯林与针阔混交林中,土壤物理性质是林分生产力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土壤孔隙度与含水率是影响两种林分的重要因子。林分空间结构中,大小比数是两种林分生产力的重要影响因子。

孙凯[7](2020)在《马尾松林生态系统植硅体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硅体碳具有很强的抗分解能力,是陆地生态系统长期稳定固碳的重要机制之一,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有重要意义。马尾松(Pinusmassoniana Lamb)是我国主要的针叶树种,分布面积大,植硅体碳汇潜力巨大。本研究选取浙江省建德林场不同年龄马尾松林作为研究对象,采集马尾松林地上器官(树叶、树枝、树干)植物样品和0~100cm土层的土壤样品。通过测定样品中的植硅体、植硅体碳含量,揭示不同林龄马尾松地上器官的植硅体碳空间分布规律和植硅体碳封存潜力,阐明不同林龄马尾松林土壤剖面中植硅体碳含量的变化规律,为准确估算我国亚热带马尾松林生态系统植硅体碳储量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马尾松各器官中的植硅体和植硅体碳含量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植硅体含量的大小顺序为:树叶(1.829 g·kg-1)>树枝(0.771 g·kg-1)>树干(0.452 g·kg-1),而植硅体碳含量的大小顺序为:树叶(0.357 g·kg-1)>树枝(0.172 g·kg-1)>树干(0.104 g·kg-1)。树龄对马尾松树叶、树枝的植硅体和植硅体碳含量均有显着影响(P<0.05),而对地上器官的植硅体封闭碳含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不同年龄马尾松树叶的植硅体含量为:55a(2.358 g·kg-1)>63a(1.923 g·kg-1)>36a(1.719 g·kg-1)>24a(1.655 g·kg-1)>15a(1.489 g·kg-1)。马尾松树叶植硅体含量与土壤p H值和有效硅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2.马尾松各器官植硅体碳储量的大小顺序为:树干(8.69 kg·hm-2)>树枝(2.60kg·hm-2)>树叶(1.26 kg·hm-2),其中树干和树枝的植硅体碳储量分别占总储量的69.2%和20.7%。不同年龄马尾松林地上器官植硅体碳总储量为:55a(15.97 kg·hm-2)>63a(15.54 kg·hm-2)>36a(10.63 kg·hm-2)>15a(10.46 kg·hm-2)>24a(10.13 kg·hm-2)。不同年龄马尾松林地上器官的植硅体碳封存速率为:15a(10.94 kg-e-CO2·hm-2·a-1)>24a(9.97kg-e-CO2·hm-2·a-1)>36a(7.20 kg-e-CO2·hm-2·a-1)>55a(5.10 kg-e-CO2·hm-2·a-1)>63a(4.76 kg-e-CO2·hm-2·a-1)。若以我国现有的马尾松林面积1.20×107hm2和平均植硅体碳封存速率7.58 kg-e-CO2·hm-2·a-1计算,每年可封存9.10×104t CO2。3.不同林龄马尾松林土壤中植硅体和植硅体碳含量范围分别为6.01~15.98 g·kg-1和0.062~0.219 g·kg-1,植硅体和植硅体碳含量在不同林龄马尾松林表层土中均未出现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而在剖面分布中呈现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趋势。马尾松林土壤中植硅体碳含量占总有机碳含量的百分率变化范围为0.73%~1.51%。土壤植硅体碳含量、植硅体含量和总有机碳含量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

贾茜[8](2020)在《油松建筑材林全生命周期密度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河北平泉黄土梁子镇有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适生区,该地区林分结构不合理、培育目的单一、经营管理粗放、部分林区每年未能及时更新密度调控措施,导致生产力低下。因此,本文以构建油松建筑材全生命周期密度调控措施体系为重点,采用空间代时间法,具体以河北平泉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重点对阳坡中土、阴坡中土和阴坡厚土三种立地、不同生长阶段油松林分开展全生命周期密度动态调控技术研究。剖析不同立地、不同密度梯度下油松人工林全生命周期的干形指标、树干生产力和生物量分配状况,揭示适宜油松人工林培育的最佳立地及密度效应;开展合理密度研究,制定各径级林木的树冠面积和密度指标表;制定适用于华北地区油松建筑材林密度管理图,且针对最适宜培育油松建筑材的立地,结合建筑材材种出材量,确定最佳主伐年龄。旨在实现油松建筑材林全生命周期精细化培育和森林可持续经营,为林场等相关部门森林经营措施的制定提供精细化参考。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制定出河北油松建筑材材种规格,提出主要立地类型油松建筑材林全生命周期密度调控措施,填补现阶段研究的空白。主要结论如下:(1)阴坡厚土和阴坡中土相较于阳坡中土,林分整体分杈率低、活冠高长、高径比大,干形较好,且以阴坡厚土油松林分干形最佳。(2)同一林龄下阳坡中土油松林的理论密度最大,阴坡中土次之,阴坡厚土最小。对于同一径阶,林分合理经营密度大小均呈现出阳坡中土<阴坡中土<阴坡厚土。小于径阶18cm时,随着径阶增大,阴坡中土、阴坡中土和阴坡厚土油松林分的合理经营密度均逐渐减小,径阶18~22cm时,三种立地条件下油松人工林合理经营密度基本一致,为500株·hm-2左右。(3)阳坡中土油松林分初植密度为3000~3300株·hm-2,按株数进行定量的下层疏伐,10a生开始间伐,间伐强度为12%,15a和25a以强度20%、25%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间伐,共间伐3次,间隔期为5a和10a,在成熟龄期保留株数密度1650株·hm-2让林木自然生长,保持较好干形,且生物量多向树干转移,伐期树高9~11m,平均单株材积为0.0697m3,公顷蓄积115m3,用于培育油松小径级建筑材,材种规格为8~16cm。(4)阴坡中土油松林分初植密度为2700~3000株·hm-2,按株数进行定量的下层疏伐,9a、19a分别以20%和30%强度进行第一次和第二次间伐,共间伐2次,间隔期为10a,在成熟龄期保留1500株·hm-2林分以获得较好干形,伐期树高9~11m,平均单株材积0.0920m3,公顷蓄积138m3,用于培育中径级油松建筑材,材种规格为16~22cm。初植密度为2200~2500株·hm-2,9a生开始间伐,首次间伐强度为20%,17a和27a分别以25%和30%强度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间伐,共间伐3次,间隔期分别为8a和10a,保留密度为1000株·hm-2,伐期树高11~13m,平均单株材积0.1450m3,公顷蓄积145m3,用于培育大径级油松建筑材,材种规格为>22cm。(5)阴坡厚土油松林分初植密度为2000~2300株·hm-2,按株数进行定量的下层疏伐,7a、15a分别以20%和30%强度进行第一次和第二次间伐,共间伐2次,间隔期为8a,最佳主伐年龄为47a,保留株数密度为1200株·hm-2,伐期树高11~13m,保留株树平均单株材积0.1375m3,公顷蓄积165m3,用于培育中径级油松建筑材,材种规格为16~22cm。初植密度为1000~1200株·hm-2,7a生开始间伐,首次间伐强度为20%,13a和23a分别以20%和25%强度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间伐,共间伐3次,间隔期分别为6a和10a,保留密度为530株·hm-2以获得较好干形,此时树干生物量占比最佳,最佳主伐年龄为53~55a,伐期树高13~15m,保留株树平均单株材积0.2245m3,公顷蓄积119m3,用于培育大径级油松建筑材,材种规格为>22cm。

刘美玲[9](2020)在《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生长特性与养分竞争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杉木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用材树种之一,为了探究混交林内杉木与马尾松的生长特性及其在养分吸收方面的竞争与利用关系,本文以湖南省会同县高椅林场11a杉木与马尾松混交林为实验材料,通过树干解析和收获法研究其生长规律与林分生物量的结构特征;通过测定两树种根、枝、干、叶的营养元素含量探讨林分内杉木与马尾松的C、N、P、K、Ca、Mg及C、N、P化学计量比的时空分布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混交林内11a生杉木与马尾松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总生长量均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增加。11a时,杉木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分别为10.46cm、9.0m和0.1275m3;马尾松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分别为9.64cm、7.3m和0.0990m3。杉木胸径连年生长量在3a时达到最大值1.12cm,与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1.6m出现的年份一致;马尾松胸径连年生长量在第4a达到最大值1.28cm,而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1.1m出现在第2a。两树种材积在0~6a这段时期中增长缓慢,6a以后进入速生期,但马尾松材积增长速度明显低于杉木,11a时两树种仍处于速生阶段;整体而言,该林分内杉木的总生长量增长速度较马尾松更快。(2)混交林内11a生杉木与马尾松的单株平均生物量分别为23.14kg和28.78kg。杉木地上部分生物量为19.3kg,占单株生物量的83.52%,地下部分生物量为3.83kg,所占比值为16.48%;马尾松地上、地下生物量分别为25.2kg和3.58kg,占单株总生物量的87.56%和12.44%。杉木各个器官生物量大小顺序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马尾松各器官生物量排序为:树干>树枝>树根>树叶。整体而言,杉木单株平均生物量显着低于马尾松单株平均生物量。(3)混交林林分内生物量主要由乔木层、草本层以及枯落物层构成,林分总单位面积生物量为73.85 t·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64.86t.hm-2,所占比值为87.83%;草本层和枯落物层分别为2.07t·hm-2和6.92t.hm-2,分别占比2.8%和9.37%。林分内各单位面积生物量排列顺序为:乔木层>枯落物层>草本层。杉木的 BNI、BNR、STR、FC 和 CRR 值分别为 0.20、1.82、0.76、0.07 和 5.02;马尾松的则分别为0.34、2.87、0.61、0.09和7.04。(4)杉木与马尾松各个器官内C、N、P、K、Ca、Mg的含量在不同季节内均表现出不同的变化,2个树种在养分的利用上存在一定的竞争与互补关系;在N、P、K的利用上,以竞争关系为主,而Ca、Mg的利用,则是互补关系表现更为明显;从利用的策略上来说,马尾松的N、P、K营养元素在叶上的含量要高于杉木,而根、枝和干上,马尾松要低一些,表明马尾松能更好地将营养元素分配在物质合成的器官上,有利于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因此马尾松也能更好地适应立地条件相对较差的地类。(5)在杉木与马尾松单株养分含量上,杉木明显大于马尾松。在杉木与马尾松混交林内间伐同等量的马尾松带走的养分含量明显低于杉木所带走养分,间伐时伐除部分马尾松有利于林分间养分平衡。杉木木材的经济价值要高于马尾松,营造杉木与马尾松混交林时保持适当的杉松混交比例,在对林分进行抚育间伐时,间伐马尾松为主,既有利于间伐前混交幼林的生长,又能保证林分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林分生长得更好。(6)杉木与马尾松各个器官在进入快速生长阶段的过程中,N:P多从一个较高的水平降至一个较低的水平。两树种叶片N:P基本小于14,说明它们的生长主要受到N的限制;C:N和C:P在生长旺盛的季节中均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王科[10](2020)在《马尾松人工林树冠结构及地上生物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树冠是树木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其结构特征影响着树木的生长及各组分产量的分配,对树木生理生态过程的作用巨大。为了解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的树冠结构特征和生长规律,解决树冠枝条属性因子及林木各组分生物量的估测难点。本文以分布于黔中地区的4个龄组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样地调查、枝条解析因子调查、生物量测定和树干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类型林木的树冠结构和生物量分配规律,构建树冠和枝条属性因子及其生物量的预估模型和林木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的预估模型。可为提高马尾松人工林的生产力和木材质量提供理论依据,也为马尾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论归纳如下:(1)在不同龄组及优势等级林木中,树冠各测量因子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随龄组增加,其枝条数、枝基径、枝长、活枝高和冠长均增加,冠长率降低。随优势等级增加,枝条的数量和平均基径也增加。枝条的基径与枝长、枝天顶角及着枝深度均呈显着的正相关,枝长与天顶角、着枝深度及着枝高度均呈显着正相关。枝条长度和基径的垂直分布规律总体表现为树冠下层大于上层,枝条数量的冠层垂直分布变化与之相反。(2)采用多种方式构建树冠及枝条属性因子的预估模型,其中冠长预估模型以二元(胸径、枝下高)抛物线组合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总枝条数量模型以冠长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最优。从单木水平和枝条水平分别构建枝条长度和基径的预估模型,其单木水平上的模型均以胸径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最优,枝条水平的枝长模型以着枝深度、冠长率和活枝高为自变量构建的三元抛物线组合模型为最优,枝条水平的枝基径模型以着枝深度、胸径和冠长为自变量构建的三元抛物线组合模型为最优。(3)枝条生物量模型的构建选择枝基径和枝弦长为自变量,树冠生物量模型的构建选择胸径、活枝高和高径比为自变量。枝条及树冠生物量模型的预估效果均表现出抛物线组合模型>幂指数异速生长模型>逐步线性回归模型。各林木类型的树冠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出现差异,树龄小或优势等级低的林木树冠生物量垂直变化的差异不大,树龄较大或较优势的林木树冠生物量主要集中在树冠中层。各林木类型的枝叶生物量比值总体随冠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4)生物量的器官分配规律在不同龄组和不同优势等级林木中表现出差异,但树干生物量仍然占主要部分。随着树龄的增大,树干生物量所占地上生物量的比例逐渐增大,树枝和树叶的生物量比例逐渐减小,树皮生物量比例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除胸径、材积和树高外,活枝高、冠长和冠长率也是影响马尾松生物量的重要因素。但对于大部分器官的生物量模型,仅使用一元幂函数即可。采用总量控制法分别构建不同优势等级马尾松各器官生物量的相容性模型,模型满足了单木总生物量等于各组分生物量之和的条件。

二、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变化规律Ⅲ不同立地生物量及生产力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变化规律Ⅲ不同立地生物量及生产力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森林生产力的研究概述
        1.2.2 森林生产力的计量方法
        1.2.3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对象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特点
    2.3 地质地貌
    2.4 土壤条件
        2.4.1 北亚热带黄棕壤
        2.4.2 中亚热带红壤
        2.4.3 南亚热带砖红壤性红壤
    2.5 马尾松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3 基于生物量累积的马尾松生产力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
    3.1 引言
    3.2 生物量和生产力数据库建立
    3.3 生产力影响因素
        3.3.1 林分特征
        3.3.2 气候条件
        3.3.3 土壤性质
    3.4 数据统计分析
    3.5 结果与分析
        3.5.1 数据库林分特征统计
        3.5.2 马尾松NPP统计特征
        3.5.3 马尾松NPP的空间分异
        3.5.4 马尾松NPP影响因素分析
        3.5.5 马尾松分布区环境条件的空间变异
    3.6 讨论
        3.6.1 马尾松NPP的影响因素
        3.6.2 纬度对马尾松NPP的影响
        3.6.3 不确定性分析
    3.7 小结
4 基于树木年代学的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异
    4.1 引言
    4.2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4.2.1 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数据库建立
        4.2.2 数据库基本信息
        4.2.3 关键气候要素的识别及其空间分异
        4.2.4 样地气候特征比较
        4.2.5 敏感性分析
        4.2.6 统计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数据库年表统计特征
        4.3.2 马尾松生长对气温和降水的敏感性对比
        4.3.3 马尾松年轮宽度与月均温的关系
        4.3.4 马尾松年轮宽度与月降水量的关系
        4.3.5 基于关键气候要素的样地空间分异
        4.3.6 关键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异
        4.3.7 影响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样地气候特征识别
    4.4 讨论
        4.4.1 马尾松生长对气温和降水响应的敏感性
        4.4.2 影响马尾松生长的关键气候要素
        4.4.3 影响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样地气候特征
        4.4.4 滞后效应
        4.4.5 创新与不足
    4.5 小结
5 基于样地实测的马尾松生产力梯度变异及影响因素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样地设置与选择
        5.2.2 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5.2.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方法
        5.2.4 气候变量
        5.2.5 数理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气温梯度的变化
        5.3.2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降水梯度的变化
        5.3.3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密度梯度的变化
        5.3.4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林龄梯度的变化
        5.3.5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5.4 讨论
        5.4.1 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
        5.4.2 林分特征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
        5.4.3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的对比验证
    5.5 小结
6 基于3-PG模型的马尾松生产力模拟预测
    6.1 引言
    6.2 研究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3-PG模型原理
        6.2.3 模型参数
        6.2.4 模拟精度评价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模型拟合及验证
        6.3.2 马尾松NPP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响应
    6.4 讨论
        6.4.1 区域尺度马尾松NPP的模拟
        6.4.2 马尾松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5 小结
7 主要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特色与创新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Ⅰ.区域尺度马尾松生物量数据库
    附录 Ⅱ.基于树木年代学的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
    附录 Ⅲ.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5 个随机子集的敏感性分析结果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成果与学术研究
致谢

(2)基于森林资源清查的针阔混交林生产力及其与林分非空间结构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生产力估算方法
        1.1.1 基于生物量的生产力估算
        1.1.2 基于模型的生产力估算
    1.2 生产力机理研究
        1.2.1 外界环境对生产力的影响
        1.2.2 内部结构对生产力的影响
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3 研究区与数据
    3.1 研究区概况
    3.2 数据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3.2.2.1 筛选与配对
        3.2.2.2 针阔混交林类型分类
4 研究方法
    4.1 生产力估算
        4.1.1 生物量估算
        4.1.2 生产力估算
    4.2 森林非空间结构表征
        4.2.1 树种结构
        4.2.1.1 针阔比及针叶树种蓄积占比
        4.2.1.2 α多样性指数
        4.2.1.3 树种组成多样性指数
        4.2.2 直径结构
        4.2.3 蓄积结构
        4.2.4 树高结构
        4.2.5 年龄结构
        4.2.6 林分密度
    4.3 森林非空间结构与生产力关系
        4.3.1 相关性分析
        4.3.2 结构方程模型
5 结果与分析
    5.1 针阔混交林生物量及生产力
        5.1.1 针阔混交林生物量
        5.1.2 针阔混交林生产力
        5.1.2.1 基本特征
        5.1.2.2 林分生产力与各组成生产力的关系
    5.2 林分非空间结构
    5.3 非空间结构与生产力的关系
        5.3.1 相关性分析
        5.3.1.1 树种结构
        5.3.1.2 直径结构
        5.3.1.3 树高结构
        5.3.1.4 年龄结构
        5.3.1.5 蓄积结构
        5.3.1.6 林分密度
        5.3.2 结构方程模型
        5.3.2.1 林分生产力
        5.3.2.2 保留木生产力
        5.3.2.3 进界木生产力
        5.3.2.4 枯损木生产力
        5.3.2.5 采伐木生产力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2.1 针阔混交林生产力估算方法
        6.2.2 树种结构与生产力的关系
        6.2.3 年龄与生产力的关系
        6.2.4 林分密度与生产力的关系
        6.2.5 空间结构与生产力的关系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生物生产力及养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马尾松概述
        1.1.1 马尾松生物生态学特性
        1.1.2 马尾松研究进展
    1.2 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生产力研究进展
    1.3 森林生态系统营养元素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与林分调查
        2.2.2 林木生物量的测定
        2.2.3 植物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2.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与净生产力
        3.1.1 林分生长状况
        3.1.2 平均木单株生物量
        3.1.3 乔木层生物量及其分配
        3.1.4 林下植被生物量及其分配
        3.1.5 乔木层净生产力及其分配
    3.2 马尾松人工林营养元素含量
        3.2.1 大量营养元素含量
        3.2.2 微量营养元素含量
    3.3 马尾松人工林营养元素积累量及其分布
        3.3.1 平均单株营养元素积累和分布
        3.3.2 林分养分元素积累及其空间分布
    3.4 林分营养元素年净积累量
        3.4.1 大量营养元素年净积累量
        3.4.2 微量营养元素年净积累量
    3.5 营养元素利用效率
        3.5.1 大量营养元素利用效率
        3.5.2 微量营养元素利用效率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
        4.1.2 马尾松人工林养分特性
    4.2 结论
    4.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马尾松林生物量估算系数及其影响因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生物量估算系数计算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地区生物量估算系数
    2.2 林分特征对生物估算系数的影响
    2.3 气候和地形因子与生物量估算系数的关系
3 讨论
4 结论

(5)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时空变异及其关键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1.2.1 森林植被生产力研究进展
        1.2.2 气候对植被生产力影响研究进展
        1.2.3 马尾松林生产力时空变异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2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2.1.3 研究区森林资源状况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3 研究方法
        2.3.1 气候要素变化趋势分析
        2.3.2 气候数据空间插值方法
        2.3.3 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估算
        2.3.4 生物量与生产力空间插值方法
        2.3.5 产区区划方法
        2.3.6 数据统计方法与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湖北省1972-2014年气候变化特征
        3.1.1 湖北省气候总体变化特征
        3.1.2 气候要素空间变异特征
        3.1.3 湖北省气候时空变异特征
    3.2 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空间变异特征
        3.2.1 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累积特征
        3.2.2 湖北省3个林龄阶段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空间变异特征
    3.3 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与环境因素间的关系
        3.3.1 不同林龄阶段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3.3.2 各林龄阶段马尾松人工林回归模型构建
    3.4 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区划规划
        3.4.1 20a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主导因子
        3.4.2 产区划分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气候因子时空变异特征
        4.1.2 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状况
        4.1.3 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的时空变异规律
        4.1.4 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关键环境影响因素
        4.1.5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研究重点
    4.2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6)山西太岳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特征及生产力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林分生长特征的研究
        1.2.2 林分生产力研究
        1.2.3 生产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2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地设置
        2.3.2 样品采集与数据收集
        2.3.3 数据处理
    2.4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长特征
        3.1.1 密度调控下华北落叶松纯林林分生长特征
        3.1.2 林龄调控下华北落叶松纯林林分生长特征
        3.1.3 林龄调控下华北落叶松针阔混交林林分生长特征
    3.2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
        3.2.1 密度调控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特征
        3.2.2 林龄调控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纯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特征
        3.2.3 林龄调控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针阔混交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特征
    3.3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与生产力的关系
        3.3.1 不同林分密度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空间结构与生产力的关系
        3.3.2 不同林龄下华北落叶松纯林空间结构与生产力的关系
        3.3.3 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针阔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与生产力的关系
    3.4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与生产力关系
        3.4.1 不同林分密度华北落叶松纯林土壤理化性质与生产力的关系
        3.4.2 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纯林土壤理化性质与生产力的关系
        3.4.3 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针阔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与生产力的关系
    3.5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产力影响因素分析
        3.5.1 密度调控下华北落叶松纯林生产力影响因素分析
        3.5.2 林龄调控下华北落叶松纯林生产力影响因素分析
        3.5.3 林龄调整下华北落叶松针阔混交林生产力影响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长与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特征
    4.2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结构、土壤理化性质与生产力的关系
    4.3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产力影响因素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马尾松林生态系统植硅体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马尾松生态系统有机碳和植硅体碳汇的研究进展
        1.1.1 马尾松生态系统的有机碳汇
        1.1.1.1 马尾松生物量
        1.1.1.2 马尾松林碳储量
        1.1.1.3 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空间分布
        1.1.1.4 马尾松碳储量影响因素
        1.1.2 马尾松生态系统植硅体碳汇
        1.1.2.1 植硅体碳的形成
        1.1.2.2 植硅体碳在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等方面的作用
        1.1.2.3 植物和土壤植硅体碳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1.1.3 不同生态系统有机碳和植硅体碳封存潜力的比较
        1.1.3.1 不同森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封存潜力的比较
        1.1.3.2 不同森林生态系统植硅体碳封存潜力的比较
        1.1.3.3 其他生态系统植硅体碳封存潜力的比较
2 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思路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亚热带不同林龄马尾松林地上器官的植硅体碳封存潜力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试验设计
        3.1.3 样品分析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马尾松地上器官植硅体、植硅体封闭碳和植硅体碳含量
        3.2.2 马尾松树叶中植硅体含量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
        3.2.3 马尾松林地上器官生物量、植硅体碳储量和植硅体碳封存速率
    3.3 讨论
        3.3.1 马尾松不同年龄及器官的植硅体与植硅体碳含量
        3.3.2 马尾松植硅体含量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3.3.3 马尾松林植硅体碳封存估算
    3.4 小结
4 不同年龄马尾松林土壤剖面中植硅体碳含量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试验设计
        4.1.3 样品分析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
        4.2.1 不同年龄马尾松林土壤中植硅体与植硅体碳的比较
        4.2.2 不同年龄马尾松林土壤植硅体和植硅体碳在土壤剖面中的变化
    4.3 讨论
        4.3.1 不同年龄马尾松林土壤植硅体的剖面分布及动态演化特征
        4.3.2 不同年龄马尾松林土壤植硅体碳的剖面分布及动态演化特征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油松建筑材林全生命周期密度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林分密度研究
        1.2.2 合理密度确定
        1.2.3 密度效应研究
        1.2.4 林分密度与其他林分因子关系
        1.2.5 密度管理图研究
        1.2.6 建筑材林研究
    1.3 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势
        2.1.3 气候条件
        2.1.4 土壤类型
        2.1.5 植被状况
        2.1.6 水文状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与调查
        2.2.2 样芯采集与标准木选取
        2.2.3 建筑材材种规格制定
        2.2.4 相关指标计算
        2.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密度作用规律
        3.1.1 干形质量
        3.1.2 生产力
        3.1.3 生物量分配
        3.1.4 小结
    3.2 合理密度经营表
        3.2.1 不同立地下林分树冠面积和冠幅变化
        3.2.2 不同立地、不同郁闭度下林分理论密度变化
        3.2.3 不同立地、不同径阶林分合理经营密度
        3.2.4 小结
    3.3 密度管理图
        3.3.1 等树高线和等直径线
        3.3.2 等疏密度线和最大密度线
        3.3.3 自然稀疏线
        3.3.4 密度管理图的绘制与检验
        3.3.5 密度管理图的应用
        3.3.6 小结
    3.4 最佳主伐年龄
        3.4.1 林分工艺成熟龄
        3.4.2 林分经济成熟龄
        3.4.3 林分数量成熟龄
        3.4.4 小结
4 讨论
    4.1 不同立地全生命周期密度调控
    4.2 阴坡厚土油松人工林的最佳主伐年龄
    4.3 森林成熟龄的研究探讨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生长特性与养分竞争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林木生长规律研究
        1.2.2 林分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
        1.2.3 林分养分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1.2.4 杉木概况
        1.2.5 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标准地设置
        2.2.2 解析木的选择
        2.2.3 生长规律的测定
        2.2.4 生物量的测定
        2.2.5 营养元素的测定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
3 杉木与马尾松生长特性
    3.1 杉木与马尾松生长规律研究
        3.1.1 胸径生长过程分析
        3.1.2 树高生长过程分析
        3.1.3 材积生长过程分析
    3.2 杉木与马尾松混交林生物量研究
        3.2.1 单株生物量分布特征
        3.2.2 林分生物量分布特征
        3.2.3 杉木与马尾松生物量结构特征
    3.3 讨论
        3.3.1 混交林内杉木与马尾松生长特性
        3.3.2 混交林生物量结构特征
4 杉木与马尾松养分元素分布特征及动态变化
    4.1 根养分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4.1.1 根系C、N、P、K、Ca、Mg含量的季节动态变化
        4.1.2 根系C、N、P化学计量季节动态变化
    4.2 枝养分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4.2.1 C、N、P、K、Ca、Mg含量的季节动态变化
        4.2.2 枝C、N、P化学计量季节动态变化
    4.3 干养分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4.3.1 干C、N、P、K、Ca、Mg含量的季节动态变化
        4.3.2 干C、N、P化学计量季节动态变化
    4.4 叶养分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4.4.1 叶C、N、P、K、Ca、Mg含量的季节动态变化
        4.4.2 叶C、N、P化学计量季节动态变化
    4.5 林分内乔木各器官养分含量
    4.6 讨论
        4.6.1 植物N、P、K、Ca、Mg含量的季节动态变化特征
        4.6.2 植物C、N、P化学计量季节动态变化特征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马尾松人工林树冠结构及地上生物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
2 研究区概况、材料及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2.3 模型的构建方法
3 马尾松的树冠结构及其生物量模型
    3.1 树冠结构特征
    3.2 树冠测量因子预估模型
    3.3 枝条及冠层生物量模型
    3.4 本章小结
4 马尾松单木生物量分配及异速生长模型
    4.1 地上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
    4.2 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模型
    4.3 本章小结
5 讨论
    5.1 马尾松树冠枝条垂直分布规律
    5.2 马尾松枝条解析因子模型
    5.3 马尾松枝条及树冠生物量模型
    5.4 马尾松单木生物量分配规律
    5.5 马尾松单木生物量异速生长模型
6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四、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变化规律Ⅲ不同立地生物量及生产力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D]. 黄鑫.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基于森林资源清查的针阔混交林生产力及其与林分非空间结构的关系研究[D]. 朱锦迪.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3]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生物生产力及养分特性研究[D]. 汤雷吼. 广西大学, 2021(12)
  • [4]马尾松林生物量估算系数及其影响因子[J]. 袁锋,陈灿,夏心慧,刘贺娜,李茂瑾,吴承祯. 生态学杂志, 2021(06)
  • [5]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时空变异及其关键影响因素[D]. 路闯.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6]山西太岳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特征及生产力影响因素分析[D]. 商添雄.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6)
  • [7]马尾松林生态系统植硅体碳研究[D]. 孙凯. 浙江农林大学, 2020
  • [8]油松建筑材林全生命周期密度调控研究[D]. 贾茜.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9]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生长特性与养分竞争关系研究[D]. 刘美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10]马尾松人工林树冠结构及地上生物量研究[D]. 王科. 贵州大学, 2020(04)

标签:;  ;  ;  

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变化规律Ⅲ 不同地点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