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脆弱性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脆弱性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水资源的脆弱性及区域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春雨[1](2021)在《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及时空分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作为人类生存的载体和生产生活资料来源,通过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土地所产出的物质资料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生存发展的需求。土地系统一方面进行着自然演化,一方面接受着人类改造,是一种兼具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双重属性的系统。近年来,云南省用地需求与土地资源的之间矛盾凸显,为追求经济的发展,快速扩张导致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同时工业生产中废水、废弃物过度排放,农业种植时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导致土地污染问题不断暴露,土地系统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损毁,进而导致土地系统脆弱性严重。云南省以高原山地为主,人多地少,人地关系紧张,如何协调人地关系,确保区域土地系统稳定,促进土地系统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开展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找出导致土地系统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了解人类活动对区域土地的干扰和破坏程度,对区域因地制宜出台土地可持续发展政策,更好地保障人地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首先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复杂系统理论、自组织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支撑,对土地系统及其脆弱性的概念进行界定,并从系统内部作用和外部作用两个方面分析土地系统脆弱性的形成机理。其次对云南省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系统脆弱性表征进行分析。在构建土地系统脆弱性VSD模型框架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土地系统脆弱性指标权重,通过综合加权求和模型和脆弱度模型测算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并根据其脆弱性进行分级。在此基础上,对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进行时空分异研究,首先从暴露度指数、敏感型指数、适应能力指数和脆弱性指数对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进行时序变化分析,其次对土地系统脆弱性进行空间变化分析,总结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分析土地系统脆弱性的空间集聚特征,最后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甄别对土地系统脆弱性解释力较大的影响因子。总结国内外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经验,提出云南省及各区域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管理对策。研究结果显示:从时间上来看,2010-2018年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整体呈上升趋势。2010年、2015年和2018年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指数均值分别为3.1482、3.4661、3.6650,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演化速度较快,脆弱程度由较低脆弱演化为中度脆弱。2010-2018年云南省土地系统的暴露度指数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2010-2018年云南省土地系统的敏感性指数总体上呈波动下降趋势,但波动幅度较小;2010-2018年云南省土地系统的适应能力指数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从空间上来看,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呈现出从滇西北部向南部地区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土地系统脆弱性程度较高区域在云南省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地域锁定。从全局Moran’s I指数结果可以看出,其指数值均为正值,说明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在空间分布上成显着正相关。由Moran散点图可以看出处于第一象限的格网单元个数逐渐增加,第二、四象限的格网单元个数不断减少,说明云南土地系统脆弱性程度呈上升趋势。2010年、2015年和2018年三期的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Lisa集聚图可以看出,“高-高”(H-H)类型主要分布于滇西北地区以及滇中地区和滇东北的部分地区。“低-低”(L-L)类型主要分布在滇西的中部地区、滇南地区以及东部地区。“高-低”(H-L)类型和“低-高”(L-H)类型网格单元分布较少,占比相对较小。地理探测器结果表明,单因子探测结果中暴露度指标对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的解释力较大影响因子是废水排放强度、垦殖指数、单位农药使用量;敏感性指标中,对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的解释力较大影响因子是年降水量、高程、地质岩性、植被覆盖度;适应能力指标中对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的解释力较大影响因子有废水治理处理能力、财政支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交互探测结果中,双因子增强占绝大多数,土地系统脆弱性是系统中要素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但各指标因素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力度不同,有的起到的是加重土地系统脆弱性作用,有的则对土地系统脆弱性产生减缓作用。针对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分布特征,本文根据省内区域差异性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因地制宜的管理策略。同时对云南省层面,提出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稳固生态安全屏障;加快调整产业布局和结构,转变产业发展模式;建立土地系统实时监管与维护体系等对策建议。

曹嘉铄[2](2021)在《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演变及其脆弱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神农架地区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与生态脆弱性地带,以其优越的自然生态禀赋而备受关注。伴随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生态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在空间和时间上均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脆弱性问题不断涌现。立足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的背景之下,本研究以神农架地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自然保护区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多学科基础理论,基于3S等相关技术,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神农架地区的景观格局及典型环境因子在1996-2018年间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以此构建出神农架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通过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对脆弱性的时空演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最终提出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的策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以提升区域景观与环境质量,降低生态系统脆弱性风险,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稳定,同时可为未来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论文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1996-2018年间,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特征显着,景观格局总体趋于整合而局部破碎化加重,典型环境因子反映出区域生态稳中向好。研究时段内,人工景观类型对自然景观类型的侵占作用明显,社会经济空间与生态空间相互融合的态势;区域植被覆盖状况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呈现良好态势,水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2)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演变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较短时间尺度内人为因素是主要驱动力。经济、人口与政策等人为因素对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极为显着。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旅游业的发展,人工斑块对自然斑块造成侵蚀与分割;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有效的遏制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3)1996-2018年间,神农架地区生态脆弱性整体处于轻度脆弱,局部地区极度脆弱性风险逐步显现,生态脆弱性处于两极分化中。神农架地区大部分区域的生态环境处于健康稳定的状态,区域生态脆弱性整体上呈现出东北高而西南低的分布特征,其中极度脆弱与重度脆弱区域集中分布于神农架地区各乡镇主城区及公路沿线。(4)神农架地区生态脆弱性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土地利用类型、人口密度及植被覆盖度是生态脆弱性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神农架地区整体生态脆弱性呈现持续下降趋势,是包括人为与自然因素在内的多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5)生态脆弱性与景观格局具有较高水平的耦合协调关系。其中,斑块数量与聚合度指数对生态脆弱性的贡献度较高。(6)景观生态格局优化及生态分级分区提升是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策略。协调好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三者的关系是推动神农架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江丽[3](2021)在《气候变化下水资源脆弱性的评价分析 ——以贵州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是生命的起源,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都离不开水资源,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水循环系统将受到影响,因此,水资源脆弱性问题已成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亟需解决的问题,对贵州省气候时空变化下引起区域水资源脆弱性的评价分析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喀斯特地区贵州省为研究对象,利用威宁、贵阳等31个站点2001—2018年气象日值数据,基于气候倾向率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和累积距平法,对2001—2018年平均降雨、气温、水资源量的趋势变化和突变点进行分析。通过熵权法对贵州省水资源脆弱性进行评价并分级,再对水资源脆弱性结果进行多方面研究分析,以期为生态治理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参考意义。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01—2018年贵州省的年平均降雨量为1167.52mm,总体呈上升趋势,上升倾向率为66.52mm·(10a)-1,降雨量在2013年发生突变;年平均气温为15.82℃,呈上升趋势,上升倾向率0.1450.145℃·(10a)-1,气温突变年份为2014年;水资源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上升倾向率为40.661亿m3·(10a)-1,水资源量在2013年发生突变。(2)对贵州省2001—2018年的气温、降雨与水资源量做空间分析,贵州省年均降雨量自西北向东南递增,低降雨量区域从西北部向东南扩散;气温表现为自北方向南方递增,自西部向东部递增,全省高温部分区域逐渐增加,低温区域逐渐减少;近18年来水资源量少的区域逐渐减少,水资源量多的区域逐渐增大。(3)贵州省2001—2018水资源脆弱性在0.35—0.44之间变化,近18年水资源脆弱性的平均值为0.43,总体来说属于轻度脆弱,2001—2018年贵阳市、黔南州、黔东南州、铜仁市和毕节市的水资源脆弱性呈下降趋势,而遵义市、安顺市、六盘水市的水资源脆弱性呈增加趋势。贵州省的水资源脆弱性在空间分布上不均匀,表现为北高南低,遵义市、铜仁市、六盘水市和黔西南州的脆弱度等级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通过分析气候变化与水资源脆弱性的相关性空间分布可得,贵州省降雨与水资源脆弱性主要呈负相关,气温在六盘水市-安顺市-贵阳市-遵义市以西呈正相关,以东呈负相关。(4)贵州省水资源脆弱性问题是由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可以通过以下对策建议高效缓解这个问题,一是通过采取措施来平衡供需关系,整合多种管理手段,进行供水与需水管理;二是根据脆弱性分区针对性治理;三是增强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四是强化污水处理与水资源循环再利用。

王子羿[4](2021)在《重庆市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关联性研究》文中认为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基石。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和人口压力日益增加,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生态系统质量差等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重。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味着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未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线。《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新纲要(2011-2020年)》提出“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环境相协调”的理念,但是经济贫困地区往往又是生态脆弱性较强的地区,这些地区不仅承担着生态保护的任务,而且还长期面临限制开发和经济落后的双重压力。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生态脆弱性和经济贫困进行了概念界定,经济贫困具体是指某一区域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导致区域发展相对滞后。本文以地跨秦巴山区和武陵山区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重庆市为研究区,并结合其自然生态状况和经济发展特点,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对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进行测度,刻画出两者时空分布特征,并进一步对两者耦合关系进行研究,为研究区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促进两者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首先,运用RS、GIS技术对研究区高程数据、气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多种数据加以处理,根据SRP模型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和生态压力度三个方面选取高程、坡度、年均气温、植被覆盖度、人口密度等10项指标构建重庆市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改进后的熵权法与生态脆弱性模型得到重庆市及各区县的生态脆弱性指数并对其进行时空特征分析,掌握了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其次,从社会和经济两个维度选取第三产业占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每万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18-59岁人口比重等14项指标构建重庆市经济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rc GIS、Geo Da等软件平台,运用经济贫困指数计算方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等方法,探索并剖析了重庆市及各区县经济贫困指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集聚程度,深入掌握了研究区经济贫困情况;最后,在生态脆弱性和经济贫困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进一步探究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并提出优化调控政策。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重庆市生态脆弱性指数在研究时段内总体呈现降低趋势,生态质量逐渐向良性发展,但各区县生态脆弱性在空间分布上差异明显,总体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特征。生态脆弱性等级由2014年的重度脆弱转变为2018年的轻度脆弱;2014-2018年内各区县下降幅度最大的前5名分别是秀山县、城口县、梁平区、开州区和垫江县。研究区各区县生态脆弱性空间差异明显,研究结果显示,生态脆弱性较高的地区主要为中心城区,2014年、2016年和2018年生态脆弱性指数最高的区县始终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沙坪坝区、南岸区和江北区。(2)重庆市经济贫困指数在研究时段内总体呈现降低趋势,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但各区县下降幅度不同,经济贫困指数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且该区域集聚程度高,其分布呈现东北和东南高,其他区域低的特征。重庆市经济贫困指数得分水平总体呈现逐年递减趋势,由2014年的22.6162下降至2018年的17.4656,将研究时段内经济贫困指数进行差值运算,发现2016-2017年下降幅度最大,达到1.4227;但不同区县之间的下降幅度略有所差异,经济贫困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一般都会出现在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研究区内空间集聚特点明显,但研究期间空间集聚程度缓慢下降,高-高值集聚区主要遍及渝东北、渝东南地区,低-低值的集聚区主要遍及中心城区及其周边区县。(3)在研究时段内,重庆市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低程度(低度耦合、中度耦合)耦合类型增加,高程度(高度耦合、极度耦合)耦合类型减少;协调类区县数量减少,失调类区县数量增多,呈现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呈半环状由内向外依次为“失调-协调-失调”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显示,低度和中度耦合类型的区县数量由2014年的16个逐渐增加至2018年的21个,主要分布在重庆市中心城区、渝东北和渝东南三个地区,高度和极度耦合的类型区县数量由2014年的21个大幅减少至16个,主要集中在渝西及其中心城区周边地区;在重庆市各个区县2014-2018年耦合协调度类型中,协调类区县的数量由21个减少至18个,失调类的数量由16个增加至19个,其中,协调类区县主要遍及重庆市中心城区周边地区,失调类区县主要遍及重庆市中心城区、渝东北和渝东南三个地区。具体来看,协调同步型区县由4个增加至6个,协调经济滞后型区县由12个减少至8个,协调环境滞后型区县由5个减少至4个,失调共损型区县由2个减少至0个,失调环境受损型区县由7个增加至8个,失调经济受损型区县由7个增加至11个。(4)本文对不同耦合协调差异类型提出不同的发展建议:协调经济滞后型和失调经济受损型应加强地区特色产业体系、合理优化配置资源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新兴产业;协调环境滞后型和失调环境受损型应发展新型绿色生态现代农业、建立资源环境保障机制和加强政府监管、优化产业结构。

钟姗姗,王化龙[5](2021)在《流域水资源可持续脆弱性回顾评价及敏感度分析》文中提出流域水资源可持续脆弱性回顾评价不仅能够识别影响流域水资源可持续的潜在风险要素,评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且能够回看水资源政策实施效果,从而为政府完善现有政策提供依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基于欧几里德空间原理,构建了流域水资源可持续脆弱性n维空间评价模型;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总脆弱度对资源、环境、社会经济3个维度在时间序列上的敏感度;最后将该模型用于湘江流域以验证其可行性。结果表明:湘江流域水资源系统总脆弱度在2007-2018年间总体呈下降趋势;流域水资源系统总脆弱度对环境维度高度敏感,对资源维度中度敏感,对社会经济维度低度敏感;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湘江流域已实施的水资源管理政策成效显着。

胡强盛[6](2020)在《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评价与适应机制研究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文中认为气候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随着气候变化实践发展及相关科学知识的不断推进,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及适应行动的重要性不断得到加强。系统、全面地理解气候变化风险及其适应措施有助于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面前谁都不能独善其身,旅游目的地也不能幸免。气候变化带来的急速冲击(如极端天气事件)与慢性压力(如生态系统转变)下,城市旅游地气候风险日益严峻。整合气候变化风险与适应性两大领域是旅游地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应用难点。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梳理相关理论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整合分析框架。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长株潭城市群,利用气候观测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与问卷调查数据,综合运用集对分析法、TOPSIS评价法、障碍度模型、结构方程模型、GIS空间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开展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研究。研究结论主要包括:(1)综合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借鉴气候变化风险与适应理论分析框架,建立“双层双视角”的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研究框架。研究框架从客观视角出发,在中观尺度上开展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水平评价,旨在揭示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的时空演化特征与系统响应;从主观视角出发,在微观尺度上探究城市旅游地利益相关者(旅游从业人员与居民)的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现状与适应意向,试图探明城市旅游地个体关于气候变化风险感知与适应意向的作用机制。该研究框架实现了风险评价与适应分析的有效整合,中观与微观尺度的有益综合,主客观视角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全面、系统地把握社会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实施可持续发展。(2)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演化。立足气候变化风险理论,以IPCC气候风险模型为母体模型发展了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评价模型。从致灾因子、暴露度、脆弱性三个方面筛选指标开展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期长株潭气候变化风险总体呈上升趋势,呈现“警戒”与“较高”等级交替变更特征。综合来看,气候暖化影响、极端降水影响、水资源消耗、过度旅游影响、旅游贡献不够、旅游资源质量较低等因素对于驱动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风险发挥了较大作用。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维度建立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适应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发现,研究期内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适应性不断增强,趋势见好。适应等级从“失能”逐步提升至“良好”。研究观察到响应维度对旅游地气候适应性的影响最为显着。指标层障碍因子识别结果表明,应基于系统视角进行综合提升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考虑经济优化、社会保障、设施完善、生态修复等多部门多领域统筹协同参与。旅游发展在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进程中呈现“双刃剑”效应。因此,旅游如何在与气候适应协同的同时实现有序高质量发展,成为今后长株潭城市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响应问题。总体上,城市旅游地系统演化主导态势向好。2010年至2015年间气候变化风险为主导态势,长株潭城市旅游地呈“高风险-低适应”特征,系统整体处于不良的发展阶段。随着城市旅游地适应行动开展,气候变化适应性不断提升。自2016年起,气候适应性逐步上升为主导态势。城市旅游地系统发展进入良好阶段。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主导态势空间分化特征较为显着,空间异质性时间演化较明显。(3)城市旅游地利益相关者的气候变化风险感知与适应意向。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借鉴个体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社会认知模型,构建城市旅游地利益相关者气候风险评价与适应意向概念框架,探讨城市旅游地重要利益主体(旅游从业人员与居民)关于气候变化风险的认知水平及其与适应意向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显示,受访者(旅游从业人员)对气候变化对从事旅游业的人士、旅游业运营和管理以及旅游者自身可能产生的影响表示高度关注。受访者(旅游地居民)认为气候变化对自身生产生活与身体健康、城市生态环境与旅游发展影响较大。研究结果表明,接收有关气候变化的信息对旅游地利益者进行风险评估和适应意向具有积极和显着的影响;如果认知到气候变化风险,且对自身适应能力评价较高,旅游地相关利益人员更有可能采取适应措施。(4)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适应机制构建。从目标原则、适应主体界定、适应实施框架以及适应行动路径建立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适应机制构建的总目标是增强长株潭城市旅游地的气候适应能力,有效防范风险并利用机遇,最终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具体目标包括:提升认知、资源配备、有效整合与多元协同。适应气候变化是长株潭城市旅游地不断加剧的气候风险的迫切需求;适应气候变化与“两型”发展能相互促进。研究提出“多元利益主体”参与气候适应,界定与梳理了气候变化的适应主体: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参考有关理论与实践成果,提出“空间-社会-经济”的多层次多领域适应行动方案设计思路,并进一步提出气候适应行动实施的保障措施。

张宸嘉[7](2020)在《柯西河流域农户生计资本评价与生计可持续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持续生计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基础性和前沿性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以来,国际社会已经进行了一系列合作努力,以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联合国已经制定了两次可持续发展目标议程(《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方式是人类经济社会未来的理想发展模式,但可持续发展方式的推进却是极端困难的,关键的障碍就是全球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有约20亿人口至今无法解决温饱,脱贫和可持续生计问题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障碍之一。不解决贫困人口的可持续生计问题,就谈不上可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生计问题的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论文通过迄今最系统的文献计量学和知识图谱分析,揭示了国际、国内可持续生计研究的演变趋势、研究前沿、学科体系、竞争态势、学术影响力差距等。柯西河流域是开展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的典型代表性区域。柯西河流域(Koshi River basin,KRB)是位于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山脉(Hindu Kush Himalayas,HKH)地区一个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跨越中国、尼泊尔和印度三个国家的跨境流域。而HKH地区是南亚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的复杂区域,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和反馈极为敏感。柯西河流域所在区域还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非常落后,基础设施严重落后。特别是地理资源综合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大多数人依赖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加之劳动力素质低,导致解决温饱和生计成为最基本的问题和发展挑战。这样的区域是尼泊尔本国及国际扶贫研究机构关注的焦点,是全球开展生计可持续性问题研究的典型区域。论文对此予以深入分析和阐述。从生计资本评价特别是关键生计资本识别和评价入手开展柯西河流域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是流域可持续生计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国际山地研究中心合作项目,论文以中国及尼泊尔境内柯西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在对该跨境流域的气候、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经济及生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生计可持续性评价、关键生计资本识别及生计政策设计研究,重点以生计资本评价为主要问题,以深入观察和识别制约柯西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资本、影响因素及其解决途径。论文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定量评价了可持续生计国际、国内研究进展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生计可持续性、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及对各种生计资本的影响因素详细分类,从县域尺度、家庭尺度、性别尺度等3个尺度,主要开展了两个方面的生计资本评价,一是整体生计资本的空间格局、结构、生计资本类型特点等,二是关键资本的定义、识别和评价,获得以下结论及认识:(1)流域内整体生计资本水平较差,上游、中下游地区5种生计资本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农户生计可持续状况较差;(2)不同家庭生计资本差异明显,尤其是尼泊尔境内柯西河流域,农户家庭受气候变化影响,生计资本脆弱性较强、生计可持续能力较差,生计可持续能力受其适应能力、气候变化、地域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3)流域内存在明显的性别不平等现象,不同性别群体的生计可持续性、生计资本存在着明显的差异。(4)基于以上三个尺度对五大生计资本的可持续性及其影响因素的集成性评价,定义了“关键生计资本”的概念,并以DEMATEL方法进行关键生计资本识别与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识别出对特定区域、特定研究对象的当前生计资本状况影响力最大、最关键的资本类型。(5)生计资本评价、关键生计资本定义和识别,是生计政策与措施设计的关键科学依据。论文在生计资本评价、关键生计资本识别和评价的基础上,结合上游、中下游流域所处国家的不同国情,适度分析了国情特点,针对不同生计问题对象尺度,提出了面向县域、家庭和性别的可持续生计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是:(1)应用文献计量学与知识图谱方法,全面量化揭示可持续生计研究发展态势与特点。将可持续生计学科研究与文献计量学与知识图谱方法相结合,基于国内CNKI数据库和国际SCI-E、SSCI数据库,以迄今可持续生计领域研究所有文献为分析对象,通过系统定量分析和知识图谱展示,全面揭示了国际、国内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发展态势、前沿方向、合作网络、学术影响力等,这是目前国内关于可持续生计的最前沿科学计量学研究成果。对开展该领域研究及把握国际前沿动态有指导意义。(2)构建了柯西河流域生计资本评价框架并进行了量化评价。开展了针对柯西河流域县域、家庭及性别等3个尺度的生计资本评价研究,三个尺度相互比较、相互印证,丰富和深化了跨境流域生计可持续发展理论。(3)拓展了生计资本的有关概念和内涵,提出了关键生计资本概念。论文创新性的定义了“关键生计资本”的概念,而且进行了关键生计资本的定量评价。综合3个维度的分析,进行了关键生计资本及其影响因素的集成性评价,得出了3个维度的生计资本及其影响因素的关键性、重要性排序。另外,文章还基于柯西河流域的传统农业经济、自然生态环境特点,结合对生计资本的定量评价分析,提出了针对三个不同尺度(区域、家庭及性别)的高度具有针对性的生计策略建议。

王昌博[8](2020)在《基于多种发展情景的中巴经济走廊生态风险遥感综合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巴经济走廊(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CPEC)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将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推进作用。随着走廊建设带来的空间扩展与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土地利用更迭将更为剧烈,景观格局特征趋于复杂,可能给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带来潜在风险。以环境保护优化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是解决未来刚性环境约束,促进中长期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在中巴经济走廊开展生态风险评估研究,有利于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借助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情景模拟技术,开展中巴经济走廊范围内的生态风险评估研究。在惯性发展、投资优先和和谐发展三种发展情景下,从风险源危险性、生态系统脆弱性、风险受体损失度三个层面构建生态风险评估模型,对中巴经济走廊2015及2030年的生态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分析不同发展情景的生态风险时空分异特征,论述不同发展策略对生态风险的影响,辨析持续发展建设为廊道生态安全带来的潜在风险和正面效应。其中,为反映输入变量对山地等区域生态系统影响的空间和尺度差异,实现指标客观、动态的赋权过程,本文构建了自适应权重空间主成分分析(Adaptive-weighting Spati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ASPCA)模型,用以评估生态系统脆弱性和风险源危险性。并以生态系统服务理念表达风险受体损失度,借助生态系统服务评估In VEST(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模型,评估研究区水资源供给、固碳和土壤保持量,采用叠加分析方法,表征风险受体损失度。通过研究,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新构建的ASPCA模型与空间主成分分析(SPCA)模型评估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ASPCA模型选取可变滑动窗口作为评估单元,考虑了局部因素对目标像元的影响,实现了客观、动态赋权过程。能够探明指标对生态影响程度的空间差异,反映不同地区生态问题的主导因素。适用于中巴经济走廊这种大区域、高异质性、专家知识缺乏地区的生态评估。(2)中巴经济走廊2015年生态风险以低风险为主,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北部山区向印度河平原过渡区,中度风险分布在伊斯兰堡-拉合尔一线的城市区,俾路支高原、喀什地区、及印度河平原的生态风险以微度和轻度为主。中巴经济走廊生态风险受系统内部不稳定因素和外界胁迫共同作用。其中频发的自然灾害和较高的风险受体损失度是造成北部山区生态风险较高的主要原因;而伊斯兰堡-拉合尔一线是巴基斯坦农业和人口的主要集中区,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系统的扰动是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3)发展情景的差异直接影响着生态风险。相较于2015年,2030年投资优先情景下的中度风险、高度风险和极高风险区面积占比分别增加了2.77%、4.60%和1.98%。2030年惯性发展情景下中度风险、高度风险和极高风险区面积占比分别增加了2.79%、1.32%和0.27%。2030年和谐发展情景下中度、高度风险区面积呈现轻微增长趋势,极高风险区呈现轻微下降趋势,增幅分别为1.27%、2.47%和-0.62%。研究表明,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提高土地用途管制力度,提升土地资源使用效益,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情景,是未来廊道规划建设的优化选择。

吕文凯,周金星,万龙,关颖慧,刘玉国,肖桂英,丁玉雄,刘发万[9](2021)在《滇东岩溶断陷盆地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文中指出滇东岩溶断陷盆地区独特的"土在楼上,水在楼下"的岩溶地质地貌特征,导致水资源脆弱性问题逐步突出。当前水资源成为限制当地居民生活、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以滇东断陷盆地中32区县为例,采用经典DPSIR模型为基础构建评价模型,选取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人均水资源量等具有代表性的18个指标构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相互结合进行赋权,对滇东岩溶断陷盆地石漠化区的水资源脆弱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滇东岩溶断陷盆大部分区县水资源脆弱性为中度及重度脆弱,其中马龙县、华宁县、罗平县为轻度脆弱。禄劝县、开远市、个旧市和泸西县等县为重度脆弱区,耕地石漠化面积比、人均水资源量、供蓄水比、生态需水满足率以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是驱动该区域水资源脆弱的关键因素。通过该区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估,本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滇东岩溶断陷盆水资源适应性管理对策,为有效缓解该区域水资源脆弱性提供科学依据。

温利华[10](2020)在《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 ——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问题,以3S技术、景观移窗法、模糊排序法、隶属度函数和地理探测器为分析手段,融合地形数据、气象数据、LUCC数据、景观格局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多源数据,在“压力—状态—响应”(PSR)和“暴露—敏感—适应”(VSD)评估体系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模型参数“本地化”处理,提出了适宜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评价的PSSR评估框架。从时空分异尺度对研究区的生态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量化和可视化表达了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等级划分;初步尝试了应用地理探测器,诊断生态系统脆弱性和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结合质性分析及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双重子系统自组织演化耦合规律,探索资源型城市演进过程和机制,旨在为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保护与恢复、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转型复苏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成果如下:(1)邯郸并非是一座全域的资源型城市,采矿区分布集中在西部太行山区,以至于东部平原县的生态环境脆弱程度低于西部太行山区;伴随近年来华北地区干旱化的发展趋势,邯郸市年平均气温升高、年平均降水量下降、相对湿度降低,PM2.5浓度上升,气象环境因子综合作用反映了研究区生境质量下降,固有的自然属性导致邯郸市生态系统脆弱性潜藏危机。利用景观格局软件获取研究区的生态敏感度和生态恢复力指标,邯郸市生态敏感度程度和生态恢复力等级都呈现下降趋势。高敏感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太行山区的采矿区,低敏感区、非敏感区分布在东部平原区;生态恢复力呈下降趋势,且较弱恢复力(IV级)和弱恢复力(V级)扩散式蔓延显着。(2)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对PSSR评估体系四个维度的评价因子排序,结合隶属度函数综合评价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将邯郸市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划分微度脆弱性、轻度脆弱性、中度脆弱性、重度脆弱性、极度脆弱性五个等级。结果表明2000—2015年邯郸市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表现在微度、轻度脆弱区面积持续增加,年变化率分别为32.06km2/a和13.99km2/a,极度脆弱区面积呈现持续减小的趋势,年变化率为68.48km2/a。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变化速度大小排序为极度脆弱区>微度脆弱区>重度脆弱区>轻度脆弱区>中度脆弱区。(3)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显示:从东部平原区向西部山区脆弱程度呈现加重趋势,有一定的垂直地带性特征。2000—2015年西部山区和邯郸市区脆弱性等级呈现显着减弱趋势,生态修复效果显着;东南部平原区脆弱性呈现轻微加重趋势,东北部平原区呈现轻度减弱趋势。生态脆弱性等级的转化关系分析有严重脆弱性等级向轻、微、中度转化的情况,也不乏微度、轻度向重度、极度转化的现象,脆弱性等级之间转入、转出关系十分复杂,数据总体显示生态意义的正向功能大于负向功能。2000—2015年生态脆弱性等级的重心在空间分布的典型特征是各等级重心的纬度数值越来越大,经度的数值越来越小,表现为从东南方向向西北方向的迁移路径,若是沿着这条主线采取相应等级的生态保护措施,将有助于在整体上改善研究区的生态环境。(4)基于地理探测器,将生态脆弱性指标与16个社会经济指标建立关联,探析2000—2015年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的空间异质性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人类发展需求、科技进步和农业生产之间的解释关系。15年来解释力q值对生态脆弱性影响的解释力正在向均衡化方向发展,解释力最强的六个因子差值呈现明显减小的趋势,解释力较强的因子不止局限在工业类因子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城镇化率、科技经费支出等因子对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的解释力在提升,因子成分趋向于多元化。(5)利用风险探测器模型解释了邯郸市的生态脆弱性的演化机制,探测结果发现15年来邯郸市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已有成效,但经济发展仍旧依赖于第二产业,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加快优势产业优化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环保企业是邯郸市生态环境脆弱程度改善的关键。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对生态脆弱性呈正向关系,说明邯郸市在转型过程中尚未找到第三产业发展的生态位,立足文化资源优势发展优质第三产业是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途径。科技经费和人才指标对生态脆弱性的正向关系,表明科技创新、人才创新能力不足及科技经费保障机制缺失导致城市转型面临困境。邯郸市生态系统脆弱性逆向关系指向农业生产指标,说明农业对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的改善有积极作用,因地制宜的农业产业布局,全方位推动了资源型城市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6)邯郸市社会经济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水平整体偏低,15年来处于勉强协调发展阶段,在空间格局上呈现中西部地区初级协调发展、东部濒临、轻度失调发展的格局,反映出区域的发展资源过于向西部矿区聚集,缺乏对东部地区的资源输出和政策倾斜。通过对邯郸城市发展的演变轨迹刻画和情景描绘,发现城市的演进经历了双重子系统低级协调发展阶段、经济优先发展阶段和社会经济系统改善、生态环境治理阶段三个阶段,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国家政策干预与农户行为积极响应的共同驱动下社会和生态环境脆弱性正在朝着改善和优化的方向演变。文章最后针对邯郸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优化第三产业、深耕三农产业链、加强生态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五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本研究着重对生态脆弱性、生态效应与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关联性和耦合性进行了评估,揭示了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响应的演化机制,系统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的人、地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约束关系,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规划提供了研究思路和实践经验。

二、水资源的脆弱性及区域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资源的脆弱性及区域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及时空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一、关于脆弱性的研究进展
        二、关于生态脆弱性的研究进展
        三、关于土地系统脆弱性的研究进展
        四、综合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复杂系统理论
        二、自组织理论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节 土地系统脆弱性及形成机理
        一、土地系统脆弱性相关概念界定
        二、土地系统脆弱性形成机理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第一节 自然地理条件
    第二节 经济社会条件
    第三节 云南省土地利用现状
    第四节 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表征
第四章 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
    第一节 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方法
        一、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三、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方法
    第二节 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
        一、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二、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结果分级
第五章 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研究
    第一节 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时序变化分析
        一、云南省土地系统暴露度时序变化分析
        二、云南省土地系统敏感性时序变化分析
        三、云南省土地系统适应能力时序变化分析
        四、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时序变化分析
    第二节 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空间变化分析
        一、探索性时空数据(ESDA)分析方法
        二、空间分布特征
        三、空间自相关分析
第六章 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分析方法与序列选择
        一、分析方法
        二、数据处理
    第二节 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一、因子探测结果分析
        二、交互探测结果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第一节 国外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经验借鉴
    第二节 国内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经验借鉴
    第三节 对云南省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启示
        一、云南省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
        二、云南省各区域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管理对策
        三、云南省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政策建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创新点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2)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演变及其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生态环境演变研究进展
        1.3.2 景观格局演变研究进展
        1.3.3 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生态环境演变及脆弱性理论研究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生态环境的内涵
        2.1.2 生态脆弱性的内涵
    2.2 生态环境演变理论研究
        2.2.1 生态环境构成
        2.2.2 生态环境演变
        2.2.3 生态环境演变研究评述
    2.3 景观格局演变理论研究
        2.3.1 景观生态学
        2.3.2 景观格局
        2.3.3 景观格局演变研究评述
    2.4 生态脆弱性理论研究
        2.4.1 生态脆弱性成因
        2.4.2 生态脆弱性分析框架
        2.4.3 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
        2.4.4 生态脆弱性研究评述
    2.5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环境
        3.1.4 自然资源
        3.1.5 社会经济基础
        3.1.6 旅游发展现状
    3.2 数据来源
        3.2.1 遥感影像的获取
        3.2.2 多源评价指标数据的获取
    3.3 遥感影像解译与精度评价
        3.3.1 遥感影像预处理
        3.3.2 遥感图像分类
        3.3.3 遥感解译精度评价
        3.3.4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时空演变分析
    4.1 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4.1.1 土地利用转移分析
        4.1.2 景观格局分布重心变化分析
        4.1.3 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分析
    4.2 典型环境因子提取与分析
        4.2.1 地形地貌分析
        4.2.2 植被覆盖度变化分析
        4.2.3 气候变化分析
        4.2.4 水环境变化分析
    4.3 生态环境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4.3.1 人为驱动因素
        4.3.2 自然驱动因素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神农架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分析
    5.1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2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5.1.3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
    5.2 基于空间主成分分析法的生态脆弱性评价
        5.2.1 空间主成分分析
        5.2.2 生态脆弱性指数标准化
        5.2.3 生态脆弱性分级
        5.2.4 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
    5.3 生态脆弱性动态变化分析
        5.3.1 回归拟合分析法
        5.3.2 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趋势
    5.4 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
        5.4.1 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年际变化
        5.4.2 分乡镇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分析
    5.5 讨论
        5.5.1 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5.5.2 生态脆弱性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神农架地区景观格局演变与生态脆弱性耦合分析
    6.1 景观格局与生态脆弱性的相关性分析
        6.1.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6.1.2 典型指数与生态脆弱性的关系
    6.2 景观格局对生态脆弱性的贡献度分析
        6.2.1 偏回归平方和分析
        6.2.2 典型指数对生态脆弱性贡献度分析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7 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及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7.1 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策略
        7.1.1 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
        7.1.2 景观生态格局的优化
        7.1.3 生态环境的分级分区提升
    7.2 神农架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7.2.1 生态环境保护模式
        7.2.2 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7.2.3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7.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3)气候变化下水资源脆弱性的评价分析 ——以贵州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支撑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
        1.2.2 水资源脆弱性研究进展
        1.2.3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范围
        2.1.2 自然概况
        2.1.3 社会经济状况
        2.1.4 水资源现状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3 气候与水资源量的变化特征及空间分析
    3.1 气候与水资源量趋势变化分析
        3.1.1 降雨的趋势分析
        3.1.2 气温的趋势分析
        3.1.3 水资源量的趋势分析
    3.2 气候与水资源量的突变分析
        3.2.1 降雨的突变分析
        3.2.2 气温的突变分析
        3.2.3 水资源量的突变分析
    3.3 气候与水资源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3.3.1 降雨的空间分布特征
        3.3.2 气温的空间分布特征
        3.3.3 水资源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3.4 气候变化与水资源量的相关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贵州省水资源脆弱性评价分析
    4.1 喀斯特区域水资源脆弱性的特性
    4.2 指标体系的选取的原则
    4.3 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4.3.2 指标权重确定
    4.4 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结果分析
        4.4.1 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的等级划分
        4.4.2 水资源脆弱性的时间变化特征
        4.4.3 水资源脆弱性的空间变化
        4.4.4 不同分区脆弱性构成
    4.5 气候与水资源脆弱性的相关性分析
        4.5.1 降雨与水资源脆弱性的相关性分析
        4.5.2 气温与水资源脆弱性的相关性分析
        4.5.3 气候突变年份水资源脆弱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缓解水资源脆弱性的对策建议
    5.1 缓解不同区域水资源脆弱性的策略分析
    5.2 缓解水资源脆弱性的对策建议
        5.2.1 应对气候变化下水资源脆弱性管理对策
        5.2.2 根据脆弱性分区针对性治理
        5.2.3 增强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5.2.4 强化污水处理与水资源循环再利用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4)重庆市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
        1.2.2 国内外经济贫困研究进展
        1.2.3 研究评述
    1.3 理论基础
        1.3.1 人地关系理论
        1.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3.3 资源贫困理论
        1.3.4 空间贫困理论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生态脆弱性
        1.4.2 经济贫困
    1.5 研究内容与目标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标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文和水资源
        2.1.5 生态环境问题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与社会经济状况
        2.2.2 贫困状况
    2.3 数据来源及处理
        2.3.1 生态脆弱性数据
        2.3.2 经济贫困数据
3 重庆市生态脆弱性评价
    3.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3.1.1 研究思路
        3.1.2 研究方法
    3.2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权重的确定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2.3 评价单元的选取
        3.2.4 生态脆弱性指数分级
    3.3 生态脆弱性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3.1 时间序列上的动态演变特征
        3.3.2 空间分布上的特征与变化
4 重庆市经济贫困时空分异分析
    4.1 研究思路与方法
        4.1.1 研究思路
        4.1.2 研究方法
    4.2 经济贫困的维度和指标选取
    4.3 经济贫困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4.3.1 经济贫困时间序列上的变化
        4.3.2 经济贫困空间分布特征
    4.4 重庆市经济贫困时空关联格局分析
        4.4.1 全局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4.4.2 局部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5 重庆市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关系研究
    5.1 研究思路与方法
        5.1.1 研究思路
        5.1.2 研究方法
    5.2 耦合状况的时空分析
        5.2.1 耦合状况的时间序列分析
        5.2.2 耦合状况的空间分布特征
    5.3 耦合协调状况的时空分析
        5.3.1 耦合协调状况的时间序列分析
        5.3.2 耦合协调状况的空间分布特征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建议
        6.1.1 主要结论
        6.1.2 相关建议
    6.2 本文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5)流域水资源可持续脆弱性回顾评价及敏感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方法
    2.1 指标体系
    2.2 基于欧式空间的脆弱性评价模型
        2.2.1 欧式空间原理
        2.2.2 脆弱性等级评价
    2.3 脆弱性维度敏感度分析
3 湘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脆弱性评价
    3.1 研究区概况
    3.2 数据来源
    3.3 脆弱度等级评价
    3.4 脆弱性评价结果分析
        3.4.1 资源维度
        3.4.2 环境维度
        3.4.3 社会经济维度
        3.4.4 流域水资源总脆弱度
    3.5 脆弱性维度敏感度分析
4 湘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政策回看
5 结论

(6)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评价与适应机制研究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气候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1.1.2 气候变化风险与适应研究的新探索
        1.1.3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日趋严峻
        1.1.4 长株潭城市群应对气候变化新诉求
    1.2 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与灾害风险
        1.2.2 气候变化对旅游地的影响
        1.2.3 旅游地适应性
        1.2.4 研究述评与启示
    1.3 科学问题
        1.3.1 构建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整合分析框架
        1.3.2 建立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测度体系
        1.3.3 探明城市旅游地利益相关者对气候变化风险的适应机制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区域概况与选定依据
        1.5.1 研究区域概况
        1.5.2 研究区域选定依据
    1.6 研究方案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数据
        1.6.4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气候变化风险
        2.1.2 适应
        2.1.3 城市群
        2.1.4 城市旅游地
    2.2 理论基础
        2.2.1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2.2.2 风险理论
        2.2.3 适应性理论
        2.2.4 保护动机理论
    2.3 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整合分析框架构建
        2.3.1 整合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的概念模型
        2.3.2 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整合研究框架
3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评价
    3.1 城市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解析
    3.2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与适应性特征分析
        3.2.1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诱发因素与特征
        3.2.2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适应类型与措施
    3.3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评价
        3.3.1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
        3.3.2 数据处理与方法
    3.4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演化及影响因素
        3.4.1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时空演化
        3.4.2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演化影响因素
    3.5 城市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响应
        3.5.1 城市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主导态势变化
        3.5.2 城市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态势空间分异
    3.6 小结
4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感知-适应意向分析
    4.1 旅游风险感知
    4.2 概念模型与理论假设
    4.3 旅游从业人员
        4.3.1 问卷设计
        4.3.2 数据分析
        4.3.3 样本人口学特征
        4.3.4 结果分析
    4.4 旅游地居民
        4.4.1 问卷设计
        4.4.2 样本人口学特征
        4.4.3 结果分析
    4.5 小结
5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
    5.1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的动因
    5.2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的目的与原则
        5.2.1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的目的
        5.2.2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的原则
    5.3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的主体界定
    5.4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的实施框架
        5.4.1 城市旅游地气候硬适应框架
        5.4.2 城市旅游地气候软适应框架
    5.5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的实践路径探索
        5.5.1 行动环境分析
        5.5.2 行动方案设计
        5.5.3 行动实施保障
    5.6 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贡献
    6.3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经历
附录2:调查问卷
致谢

(7)柯西河流域农户生计资本评价与生计可持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6 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1 相关理论基础
    2.2 本文研究方法
第3章 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及量化评价
    3.1 可持续生计的内涵与发展演进
    3.2 国际生计可持续研究进展及文献计量分析
        3.2.1 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数据源
        3.2.2 数据检索与处理
        3.2.3 文献特征分析
        3.2.4 主要研究力量空间分布及其合作关系分析
        3.2.5 主要研究机构分析
        3.2.6 主要研究者及其社会网络结构分析
        3.2.7 研究热点分析
    3.3 国内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及文献计量分析
        3.3.1 国内研究进展及阶段分析
        3.3.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3.3 发文整体情况分析
        3.3.4 主要研究力量分析
        3.3.5 学术影响力分析
        3.3.6 主要研究主题与热点领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区域柯西河流域概述
    4.1 柯西河流域地理位置
    4.2 柯西河流域自然地理
        4.2.1 柯西河流域河流概况
        4.2.2 柯西河流域地貌概况
        4.2.3 柯西河流域气候及降水概况
    4.3 柯西河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4.4 柯西河流域的能源状况
    4.5 柯西河流域的主要资源环境问题
    4.6 柯西河流域居民的主要生计方式及其研究意义
第5章 柯西河流域县域生计资本评价及其空间格局研究
    5.1 县域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方法
        5.1.1 评价数据来源
        5.1.2 评价指标选取
        5.1.3 评价测度模型选择
        5.1.4 县域生计资本空间差异测度方法:空间自相关分析
        5.1.5 县域生计资本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5.2 柯西河流域县域生计资本评价结果
    5.3 县域生计资本空间格局特征
    5.4 农户生计资本聚集特征
    5.5 柯西河流域县域生计资本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柯西河流域家庭生计资本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6.1 研究方法
        6.1.1 案例区选择:尼泊尔境内柯西河流域
        6.1.2 数据收集及实地考察
        6.1.3 指标构建:生计脆弱性指数与可持续生计指数
        6.1.4 SLI指数及测度方法
        6.1.5 基于IPCC框架的科学性验证
    6.2 结论结果及分析
        6.2.1 Kavre、Sindhuli及Saptari县生计脆弱性分析
        6.2.2 县域LVI-IPCC得分
        6.2.3 Kavre、Sindhuli和Saptari县可持续生计指数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柯西河流域不同性别群体生计资本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7.1 尼泊尔的性别不平等状况
    7.2 性别不平等的测量指标与方法
        7.2.1 指标体系构建
        7.2.2 计算方法
    7.3 性别维度生计资本空间分布特征
    7.4 基于县域的两性生计资本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7.5 日喀则地区柯西河流域上游不同性别群体生计资本评价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关键生计资本评价研究
    8.1 关键资本识别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DEMATEL方法
    8.2 不同分析维度的主要资本及其影响因素判别
    8.3 DEMATEL方法分析的实现步骤
    8.4 柯西河流域关键资本及影响因素分析
        8.4.1 影响因素及关键资本分析——区域视角
        8.4.2 影响因素及关键资本分析——性别视角
        8.4.3 影响因素及关键资本分析——家庭视角
        8.4.4 基于评价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流域可持续生计策略的建议
    9.1 流域县域尺度生计发展的障碍与问题及对策建议
        9.1.1 可持续生计的障碍与问题分析
        9.1.2 面向县域尺度的可持续生计战略
    9.2 流域家庭尺度生计发展的障碍与问题及对策建议
        9.2.1 可持续生计的障碍与问题分析
        9.2.2 面向家庭尺度的可持续生计策略
    9.3 流域性别群体尺度生计发展的障碍与问题
        9.3.1 可持续生计的障碍与问题分析
        9.3.2 面向性别尺度的可持续生计措施
    9.4 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讨论
    10.1 研究主要结论
    10.2 论文主要创新点
    10.3 论文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农户家庭调查问卷
附录 2 基于Dematel方法的农户关键资本评价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基于多种发展情景的中巴经济走廊生态风险遥感综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相关概念
        1.2.2 研究进展
        1.2.3 研究进展评述
    1.3 研究内容
        1.3.1 中巴经济走廊资源环境特征分析
        1.3.2 生态风险影响要素分析
        1.3.3 生态风险综合评估与分析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
    2.2 自然环境特征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条件
        2.2.3 水文特征
        2.2.4 植被状况
    2.3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3.1 自然因素
        2.3.2 人类活动因素
第3章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 数据来源
    3.2 数据预处理
        3.2.1 土地利用数据
        3.2.2 气候数据
        3.2.3 自然环境数据
        3.2.4 社会经济数据
    3.3 指标标准化
    3.4 情景设置
        3.4.1 惯性发展情景
        3.4.2 投资优先情景
        3.4.3 和谐发展情景
第4章 中巴经济走廊生态脆弱性分析
    4.1 指标体系构建
    4.2 生态脆弱性评估模型构建
        4.2.1 自适应权重空间主成分模型构建
        4.2.2 空间主成分分析模型
    4.3 生态脆弱性评估结果分析
        4.3.1 模型对比与分析
        4.3.2 基于ASPCA模型的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
        4.3.3 生态脆弱性在地理因素上的格局分异特征
        4.3.4 基于ASPCA模型的主导因子空间分布
        4.3.5 中巴经济走廊通道沿线环境状况
第5章 中巴经济走廊风险源危险性分析
    5.1 自然灾害风险源
        5.1.1 山地灾害
        5.1.2 土壤侵蚀
        5.1.3 干旱
    5.2 人类活动风险源
    5.3 风险源危险性评估结果分析
第6章 中巴经济走廊风险受体损失度分析
    6.1 InVEST模型
        6.1.1 水资源供给
        6.1.2 固碳
        6.1.3 土壤保持
    6.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分布
        6.2.1 水资源供给服务时空分布
        6.2.2 固碳能力时空分布
        6.2.3 土壤保持功能时空分布
    6.3 风险受体损失度评估结果分析
第7章 中巴经济走廊生态风险综合评估
    7.1 生态风险综合评估模型构建
    7.2 中巴经济走廊生态风险评估结果
        7.2.1 中巴经济走廊生态风险空间分布
        7.2.2 不同发展情景生态风险特征差异
        7.2.3 生态风险成因及情景驱动分析
        7.2.4 沿线工程在生态风险区的分布
    7.3 中巴经济走廊生态管理建议
        7.3.1 生态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
        7.3.2 生态风险管理策略建议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滇东岩溶断陷盆地水资源脆弱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与内容
    2.1 DPSIR模型构建
        2.1.1 DPSIR模型内涵
        2.1.2 模型指标的确定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2.3 各项指标权重确定
        2.3.1 熵值法权重确定
        2.3.2 层次分析法权重确定
        2.3.3 主客观赋权相结合
    2.4 综合评价
    2.5 评价得分阈值分级
3 结果与讨论
    3.1 各项指标空间分布状况
        3.1.1 驱动力指标
        3.1.2 压力指标
        3.1.3 状态指标
        3.1.4 影响指标
        3.1.5 响应指标
    3.2 水资源脆弱性评估结果
    3.3 适应性策略管理建议及分析
4 结论

(10)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 ——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资源型城市概念界定
        1.2.2 资源型城市国内外研究综述
        1.2.3 生态脆弱性研究
        1.2.3.1 生态脆弱性的内涵
        1.2.3.2 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
        1.2.3.3 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
        1.2.4 资源型城市脆弱性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
    1.5 技术路线
    1.6 特色和创新
2.研究区概况
    2.1 区位特征
    2.2 自然环境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特征
        2.2.3 水系
        2.2.4 地层岩性
        2.2.5 土壤
        2.2.6 植被
        2.2.7 淡水资源
        2.2.8 矿产资源
    2.3 社会经济
        2.3.1 产业布局
        2.3.2 文化资源
    2.4 生态环境存在的现实问题
        2.4.1 矿产资源过渡开发
        2.4.2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2.4.3 大气环境污染严重
        2.4.4 生态环境恶化
        2.4.5 水资源承载力低
3.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
    3.2 研究方法
        3.2.1 FAHP模型综合评价
        3.2.2 移动窗口法
        3.2.2.1 移动窗口法的原理
        3.2.2.2 移动窗口大小选择
        3.2.2.3 景观格局指数选择
4.邯郸市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
    4.1 PSSR框架模型
    4.2 邯郸市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4.3 评价因子释义
    4.4 基于FHAP模型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4.1 构建递级层次结构模型
        4.4.2 构建AHP两两判断矩阵
        4.4.3 建立三角模糊数判断矩阵
        4.4.4 构建综合模糊判断矩阵
        4.4.5 初始权重的计算
        4.4.6 归一化处理初始权重
    4.5 模糊综合评价
    4.6 本章小结
5.邯郸市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异研究
    5.1 邯郸市自然压力空间分布研究
        5.1.1 邯郸市地形空间分布研究
        5.1.2 邯郸市气象时空分布研究
    5.2 邯郸市自然状态指数时空分异研究
        5.2.1 植被覆盖时空分异研究
        5.2.2 土地利用时空分异研究
    5.3 邯郸市生态敏感度时空分异研究
    5.4 邯郸市生态恢复力时空分异研究
    5.5 邯郸市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5.5.1 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的时间变化分析
        5.5.1.1 时间系列分析
        5.5.1.2 等级变化速率
        5.5.2 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的空间变化
        5.5.2.1 转移矩阵
        5.5.2.2 重心变化
        5.5.2.3 生态脆弱性分县统计
    5.6 本章小结
6.生态脆弱性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6.1 地理探测器原理
    6.2 数据预处理
    6.3 探测结果
        6.3.1 分异及因子探测
        6.3.2 交互作用探测
        6.3.3 风险探测
        6.3.4 生态探测
    6.4 本章小结
7.资源型城市系统自组织演化及对策分析
    7.1 城市自组织演化与耦合模型
        7.1.1 耦合关系
        7.1.2 指标体系说明
        7.1.3 演化规律模型
    7.2 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演变
        7.2.1 系统发展指数
        7.2.2 耦合协调度的变化特征
        7.2.3 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空间格局
    7.3 基于质性分析的情景界定
        7.3.1 阶段1:两系统低级协调的情景
        7.3.2 阶段2:经济优先的情景
        7.3.3 阶段3:社会经济系统改善、生态环境治理的情景
    7.4 邯郸市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对策建议
        7.4.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7.4.2 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
        7.4.3 优化第三产业
        7.4.4 深耕三农产业链
        7.4.5 加强生态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
    7.5 本章小结
8.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水资源的脆弱性及区域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及时空分异研究[D]. 王春雨.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演变及其脆弱性研究[D]. 曹嘉铄.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3]气候变化下水资源脆弱性的评价分析 ——以贵州省为例[D]. 江丽.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4]重庆市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关联性研究[D]. 王子羿. 西南大学, 2021(01)
  • [5]流域水资源可持续脆弱性回顾评价及敏感度分析[J]. 钟姗姗,王化龙.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21(01)
  • [6]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评价与适应机制研究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D]. 胡强盛.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7]柯西河流域农户生计资本评价与生计可持续性研究[D]. 张宸嘉.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01)
  • [8]基于多种发展情景的中巴经济走廊生态风险遥感综合评估[D]. 王昌博.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02)
  • [9]滇东岩溶断陷盆地水资源脆弱性评价[J]. 吕文凯,周金星,万龙,关颖慧,刘玉国,肖桂英,丁玉雄,刘发万. 地球学报, 2021(03)
  • [10]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 ——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D]. 温利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水资源脆弱性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