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米那预防G-6-PD缺乏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观察

鲁米那预防G-6-PD缺乏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观察

一、鲁米那预防G-6-PD缺乏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谢兰芳,谢妩鸿,陈长莲,杜春胜[1](2021)在《重组人促红素在新生儿G6PD缺乏性溶血病中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素(RhEPO)在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性溶血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安远县人民医院2020年1月—12月住院治疗60例新生儿G6PD缺乏性溶血病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入院后常规组给予蓝光退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隔日加用重组人促红素200 U/kg皮下注射,患儿胆红素降至150μmol/L左右时停止蓝光,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停止蓝光24 h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观察2组的皮肤黄疸反弹率和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在治疗后及停止蓝光治疗24 h后的TBi L、IBi L、DBi L低于常规组,血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的下降幅度小于常规组,皮肤黄疸反弹率低于常规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重组人促红素能刺激骨髓造血生成新红细胞,抵御因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导致的红细胞膜氧化,间接抑制溶血反应,减轻溶血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反复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韩姗姗[2](2019)在《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运用GRADE研究方法,遵循“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原则,参考当前最佳证据,制定中国《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以规范并推广中成药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提高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减少母婴分离,增加人文关怀。方法:1.召开启动会对指南制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前期探讨,并通过问卷进行结局指标的重要性排序。2.运用网络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对中英文数据库进行中成药的检索,检索时间均由建库至2019.1.1,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查,获得最终目标文献,并形成文献证据登记表和文献特征提取表。3.对于不同的研究类型应用不同的条目/量表进行偏倚评估:对于系统评价/meta分析类文献予AMSTAR-2量表评估;对于RCT予ROB风险偏倚评估,对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观察性研究予MINORS量表评估。4.运用Revman5.3软件对一致性程度较高的文献进行定量合并分析,获得相应森林图。5.专家共识:1)德尔菲法:遴选不少于30个全国各地正高职称以上的儿科/新生儿科中西医专家,以邮件方式对其展开三轮问卷,统计其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专家意见协调程度指标,同时针对中成药的推荐意见进行投票表决;2)共识会议:对通过问卷仍无法达成共识的问题再进行分析、讨论,最终达成一致。6.运用GRADE系统对经循证研究和专家共识达成一致的中成药进行质量评价形成证据总结表,并综合德尔菲票数、患者利益对中成药作出最终推荐。结果:1.循证研究:最终10种中成药67项研究纳入证据,包括41项茵栀黄制剂研究(口服液23、颗粒18)、9项清肝利胆口服液、4项四磨汤口服液、6项黄疸茵陈颗粒、2项清开灵冲剂、2项茵陈五苓糖浆、1项消炎利胆片、1项黄栀花口服液、1项肝舒乐颗粒。2.专家共识:明确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适用人群对象、时机和范围、优势证型、用法用量、副作用相关等描述。3.质量评价:最终茵栀黄制剂、清肝利胆口服液、黄疸茵陈颗粒、茵陈五苓糖浆、四磨汤口服液5种中成药纳入GRADE研究,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茵栀黄制剂/清肝利胆口服液的总体质量证据等级为C级,其余均为D级。4.形成推荐意见:推荐单独服用茵栀黄口服液可降低光疗发生率(1B);推荐服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1C),降低黄疸消退失败率(2C),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考虑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益生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失败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热重于湿(专家共识)。考虑服用茵栀黄颗粒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无效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热重于湿(专家共识)。考虑服用清肝利胆口服液联合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提高日均胆红素下降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湿重于热。推荐服用茵陈五苓糖浆治疗新生儿黄疸(IV类证据,D级推荐),中医属阳黄,小便不利(专家共识)。暂不建议黄疸茵陈颗粒(2D)、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2D)。结论:依据GRADE系统和共识结果,最终对茵栀黄口服液予以强推荐,对茵栀黄颗粒、清肝利胆口服液给予弱推荐,对茵陈五苓糖浆给予D级推荐,暂不推荐黄疸茵陈颗粒和四磨汤治疗新生儿黄疸。

章飞辉[3](2019)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听力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收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以及听力损伤的发生状况,寻找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听力损伤的影响因素,为早期干预提供临床依据,以减少听力残疾。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4年5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足月新生儿病房中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867例为研究对象。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出现异常作为神经听力损伤的早期依据。根据BAEP结果分为听力正常组、听力轻-中度损伤组、听力重度-极重度损伤组。回顾性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围生期及家庭情况、就诊及时性、相关辅助资料、临床表现与听力损伤的关系,从而寻找影响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听力损伤的因素。将有统计意义的单因素作为自变量,以BAEP结果作为因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听力损伤的高危因素及相关提示因素,对其中意义重大的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预测高胆红素血症重度-极重度听力损伤的准确性及截点分析。结果1、听力正常组与听力轻-中度损伤组、听力重度-极重度损伤组在出生体重、入院体重、入院日龄、喂养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具有可比性;2、所有入组患儿中听力损伤164例,损伤率为18.90%,其中听力轻-中度损伤40例(占4.60%),听力重度-极重度损伤124例(占14.30%);3、听力正常组与轻-中度损伤组、重度-极重度损伤组三组比较,结果显示:产次、生产方式、性别、胎龄、未结合胆红素(Unconjugated bilirubin,UCB)、胆红素峰值日龄、总胆红素峰值、酸中毒、B/A比值、败血症、G6PD缺乏症、颅脑MRI、NBNA评分、相关神经系统表现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将上述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总胆红素峰值、酸中毒、B/A比值、G6PD缺乏症、败血症、颅脑MRI、相关神经系统表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总胆红素峰值、酸中毒、B/A比值增高、G6PD缺乏症、败血症是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重-极重度听力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5、B/A比值预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发生重度-极重度听力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ROC Area,AUC)为:0.767;ROC曲线截点分析提示:当B/A比值为0.873时,灵敏度0.677,特异度0.779,约登指数0.46。结论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重度-极重度听力损伤发生率仍较高;2、总胆红素峰值、酸中毒、B/A比值增高、G6PD缺乏症、败血症是影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重度-极重度听力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3、B/A比值≥0.873,高胆红素血症重度-极重度听力损伤的风险明显增大。

龙凤珍[4](2019)在《271例新生儿输血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新生儿输血的现状及相关因素,为新生儿输血积累经验和提供临床数据。方法:收集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自2016年11月1日至2018年5月15日行输血治疗的271例新生儿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住院天数、输血情况、疾病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等结果,并应用SPSS24.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同时期住院新生儿2649例,共输血348例,输血率达13.1%,除去符合排除标准77例,共收集271例输血病例资料,红细胞输血率9.9%,血浆输血率3.5%,血小板输血率0.8%。(2)输血患儿疾病主要集中在早产儿(15.7%)、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5.5%)和新生儿肺炎(11.4%)。(3)早产儿与足月儿的输血次数比较存在显着性差异,P值为0.000。提示早产儿较足月儿输血次数明显增多;早产儿输血次数与出生体重、胎龄相关性分析,P值分别为0.000、0.000,提示出生体重越大、胎龄越大,输血次数越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223例贫血新生儿中,大部分新生儿输注红细胞前HGB<110g/L,输血前HGB平均值约88g/L。32.9%患儿因失血(医源性、脐带断裂,其他)贫血,其次是红细胞生成破坏(感染,遗传性贫血,红细胞膜)和溶血(免疫、机械),分别占27.9%、7.0%。21例新生儿输注血小板,输血前PLT计数大多数集中在10-30×109/L范围内,常见于血小板减少症。91例新生儿输注血浆,主要集中在早产儿、感染性疾病、出血性疾病这3类疾病,输血前大多数患儿APTT>65s。(5)32例患儿经外周动静脉行换血治疗,血清总胆红素换出率49.5%,造成重症高胆红素血症主要原因为G6PD缺乏症,共18例(56.3%),其次为母婴血型不合10例(31.3%)。换血后其血清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均明显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我院新生儿科近1年半的输血率为13.1%,其中红细胞输血率9.9%,血浆输血率3.5%,血小板输血率0.8%。(2)输血患儿病种主要为早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肺炎。(3)早产儿较足月儿输血次数明显增多,胎龄、出生体重越大,早产儿输血次数越少。(4)需要换血的重症高胆红素血症主要病因为G6PD缺乏症及母婴血型不合,换血术是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方法。

黄佳[5](2018)在《胆红素达换血标准的早产儿临床与预后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胆红素达换血标准的早产儿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比较换血治疗与非换血治疗近期预后及神经发育结局的差异,为早产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提供一定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将2014至2016年收治的160例血清胆红素达换血标准的早产儿纳入研究,分成换血组与非换血组,收集临床资料。在纠正年龄6月时进行随访,采用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评估神经系统发育情况,比较换血组与非换血组神经发育结局差异。根据有无神经发育损伤分为神经发育正常组和神经发育损伤组,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分析影响神经发育的危险因素。结果1.2014年至2016年湖南省儿童医院共收治早产儿4748例,胆红素达换血标准的早产儿共160例,占3.4%,其中换血治疗82例,占1.7%,非换血治疗78例,占1.7%。2.本研究共纳入胆红素达换血标准的早产儿160例,其中入院日龄≤72h者占15.0%(24/160),72h?7天者占37.5%(60/160),>7天者占47.5%(76/160);其中胎龄≤32周占6.9%(11/160),32w?34w者占10.0(16/160)%;≥34周者占83.1%(133/160);其中出生体重≤1500g者占1.9%(3/160),1500?2500g者占37.5%(60/160),>2500g者占60.6%(97/160);TSB峰值均数为(433.2±100.6)μmol/L。3.160例胆红素达换血标准的早产儿,其中119例治愈(74.4%),33例好转(20.6%),8例(5.0%)放弃治疗后死亡。152例患儿中,随访至矫正年龄6月时存活且资料完整137例(90.1%)。随访患儿至纠正年龄6月,发现TSB峰值≥428μmol/L组的BAEP异常比例、苍白球T2WI比例、MDI<70分比例、PDI<70分者比例、MDI和PDI均<70分比例高于TSB峰值<428μmol/L组(?2=14.851,p<0.001;?2=6.820,p=0.033;?2=13.263,p<0.001;?2=13.082,p<0.001;?2=13.263,p<0.001)。4.137例随访患儿中神经发育损伤者31例(22.6%)。神经发育损伤组与神经发育正常组比较,损伤组出生体重低于正常组(t=-2.180,p=0.031),TSB峰值、B/A值高于正常组(t=5.033,p=0.001;t=5.067,p=0.001);损伤组胎龄<32周患儿比例、换血比例高于正常组(?2=4.616,p=0.032;?2=7.524,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胎龄<32周是胆红素达换血标准的早产儿神经发育损伤的危险因素(OR=2.409,p=0.031)。5.TSB峰值在342?428μmol/L者共70例,一般资料,包括性别、胎龄、入院日龄、分娩方式、出生体重、胆红素峰值、B/A值在两组间的差异无显着性(p>0.05),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换血组与非换血组比较,住院费用高于非换血组,住院时间长于非换血组(z=-3.382,p=0.001;z=-5.20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TSB峰值在342?428μmol/L者共70例,47例治愈(67.1%),好转21例(35.0%),2例(2.9%)放弃治疗后出院死亡。61例在纠正年龄6月时完成随访,失访9例。随访患儿中换血与非换血组随访情况比较,胆红素脑病发生比例、MDI<70分比例、PDI<70分比例、MDI和PDI均<70分比例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显着性(p=0.245;p=0.982;p=0.245;p=0.361)。结论1.胎龄<32周是胆红素达换血标准的早产儿近期神经发育损伤的危险因素。2.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在342?428μmol/L,换血组与非换血组近期神经发育结局无差异,但换血组住院费用更高,住院时间更长。

黄伟[6](2016)在《脐血G6PD活性检测对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脐血G6PD活性在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来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患儿出生后对患儿脐血G6PD活性进行检测,对检出阳性新生儿早期进行有效的干预。结果:80例新生儿中,7例检测出G6PD缺乏,发生率为8.75%,新生儿中男4例,占5.00%,女3例,占3.75%。7例G6PD缺乏新生儿中,6例出现新生儿黄疸,占85.71%,1例高胆红素血症,占14.29%;2例黄疸出现时间≤42 h,2例黄疸出现时间≤48 h,1例黄疸出现时间≤72 h,1例其他;6例新生儿黄疸经过检验结果采取积极有效方法治疗后黄疸基本消失,无一例发生核黄疸。结论:G6PD缺乏发病率较高的地区应该检验新生儿脐血G6PD活性,善于根据检验结果采取有效的方法干预,减轻G6PD缺乏新生儿溶血的程度,降低核黄疸发生率。

梁安玉[7](2015)在《G6PD测定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遗传性红细胞酶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呈全球性多民族分布。G6PD缺乏症主要由基因突变引起,为伴性不完全显性遗传,G6PD缺乏是新生儿发生早期病理性黄疸的危险因素。G6PD测定有助于早发现、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减少新生儿高疸红素血症及核黄疸,有利于新生儿健康成长。现对G6PD测定的方法、G6PD缺乏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及预防治疗措施进行概述。

花少栋,温建武,刘楚芹,何逢爱,封志纯[8](2015)在《蓝光治疗对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所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溶血反应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研究蓝光治疗对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所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溶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12月,广东省肇庆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9例G-6-PD缺乏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号随机将其分为G-6-PD缺乏接受蓝光治疗+综合治疗组(研究组,n=34)和G-6-PD缺乏仅接受综合治疗,未接受蓝光治疗组(对照组,n=2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的性别构成比、日龄、喂养方式及分娩方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东省肇庆市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分别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及两组患儿治疗48h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Hb)水平及其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出生体质量、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红细胞计数、H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患儿接受治疗后,TBIL、DBIL、IBIL、红细胞计数、H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患儿接受蓝光治疗48h后红细胞计数及H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治疗虽是治疗G-6-PD缺乏所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方法,但同时亦可加重G-6-PD缺乏所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溶血反应。

张宝珍[9](2014)在《新生儿重症高胆换血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前后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1.01—2013.12符合换血指征的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28例,经新生儿换血治疗,并收集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浓度变化,比较换血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的变化,并比较换血治疗前后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入选患儿换血治疗前后血清TBIL的浓度分别为508.44±78.33(umol/L)和204.43±54.53(umol/L), IBIL的浓度分别为482.60±74.81(umol/L)和203.37±55.01(umol/L),换血治疗后TBIL和IBIL的浓度明显下降,与换血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换血治疗前AST、LDH、CKMB、CK的浓度分别为68.10±32.06(U/L)、865.82±294.53(U/L)、84.67±14.29(U/L)、914.64±501.64(U/L),治疗后AST、LDH、CKMB、CK的浓度明显下降,分别为35.42±12.07(U/L)、268.52±128.17(U/L)、38.64±9.989(U/L)、290.39±167.02(U/L),换血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换血前后CK-MB与TBIL分别做二元变量相关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279、0.294,P值分别为0.043、0.041。CK-MB与TBIL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有相当比例存在心肌损害;换血治疗可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心肌酶明显下降,在降低胆红素脑病发生的同时减少心肌损害,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郑志凌,莫彩银,黄维本,蔡旗[10](2013)在《2:1球浆比例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2∶1球浆比例换血疗法治疗新生患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需换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2∶1球浆比例进行换血,对照组36例采用1∶1球浆比例进行换血。观察换血前后血胆红素、血常规、血电解质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均下降明显,总胆红素换出率约56%~57%,直接胆红素换出率在50%左右,迅速降低了总胆红素;观察组换血后RBC、HGB、K与换血前差异不大,对照组换血后RBC、HGB、K均下降较明显。结论:2∶1球浆比换血治疗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明显,并预防贫血和电解质紊乱,疗效肯定,方法简单、实用、安全,值得推广。

二、鲁米那预防G-6-PD缺乏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鲁米那预防G-6-PD缺乏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重组人促红素在新生儿G6PD缺乏性溶血病中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血液指标
    2.2 皮肤黄疸反弹
    2.3 住院时间
3 讨论

(2)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术语和缩略语
2.0 引言
2.1 研究现状
    2.1.1 流行病学
    2.1.2 机制
    2.1.3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2.1.4 新生儿胆红素异常增高的原因
    2.1.5 常见的新生儿黄疸类型
    2.1.6 诊断
    2.1.7 治疗
    2.1.8 中医对新生儿黄疸的认识
    2.1.9 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优势及不足
2.2 指南制定过程
    2.2.1 构建临床问题
    2.2.2 循证研究
    2.2.3 专家共识
    2.2.4 形成证据概要表
    2.2.5 形成推荐意见
    2.2.6 形成初稿
2.3 讨论
    2.3.1 关于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分类分析
    2.3.2 关于中医证型、时机问题
    2.3.3 关于原始研究的设计质量
    2.3.4 关于干预措施的相关问题
    2.3.5 关于结局指标的相关问题
    2.3.6 关于发表偏倚的问题
    2.3.7 关于调查问卷的问题
    2.3.8 关于指南制定方法学问题
2.4 结论
    2.4.1 茵栀黄口服液
    2.4.2 茵栀黄颗粒
    2.4.3 清肝利胆口服液
    2.4.4 茵陈五苓糖浆
2.5 创新点及意义
2.6 不足与展望
    2.6.1 存在不足
    2.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听力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略词索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标准
    2.3 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听力损伤的影响因素
    3.3 B/A比值预测重度-极重度听力损伤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271例新生儿输血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综述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5)胆红素达换血标准的早产儿临床与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略词索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第3章 结果
    第一部分 胆红素达换血标准的早产儿临床与预后分析
    第二部分 换血组与非换血组一般资料比较
    第三部分 TSB峰值在342~428μmol/L的换血与非换血治疗临床与预后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脐血G6PD活性检测对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2 结果
    2.1 脐血G6PD活性检测结果
    2.2 新生儿黄疸发生情况
    2.3 治疗效果
3 讨论

(7)G6PD测定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2 G6PD检测方法种类
3 G6PD缺乏与新生儿黄疸
4 G6PD测定与干预新生儿黄疸
5 展望

(8)蓝光治疗对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所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溶血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2 研究组患儿接受蓝光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
    2.3 对照组患儿接受综合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
    2.4 两组患儿治疗48h后各指标比较
    2.5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
3 讨论

(9)新生儿重症高胆换血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个人简介

(10)2:1球浆比例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换血指征
    1.3 血源的选择
    1.4 换血术前准备
    1.5 方法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换血前后胆红素的变化情况
    2.2 换血前后HGB、RBC、HCT、PLT的变化情况
    2.3 换血前后主要电解质变化情况
    2.4 换血后转归
3 讨论

四、鲁米那预防G-6-PD缺乏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重组人促红素在新生儿G6PD缺乏性溶血病中的疗效观察[J]. 谢兰芳,谢妩鸿,陈长莲,杜春胜. 基层医学论坛, 2021(23)
  • [2]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D]. 韩姗姗.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听力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D]. 章飞辉. 南华大学, 2019(01)
  • [4]271例新生儿输血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D]. 龙凤珍.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
  • [5]胆红素达换血标准的早产儿临床与预后分析[D]. 黄佳. 南华大学, 2018(01)
  • [6]脐血G6PD活性检测对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价值[J]. 黄伟. 中外医学研究, 2016(01)
  • [7]G6PD测定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J]. 梁安玉. 中国医学创新, 2015(35)
  • [8]蓝光治疗对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所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溶血反应的影响[J]. 花少栋,温建武,刘楚芹,何逢爱,封志纯.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5(02)
  • [9]新生儿重症高胆换血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研究[D]. 张宝珍. 山西医科大学, 2014(12)
  • [10]2:1球浆比例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J]. 郑志凌,莫彩银,黄维本,蔡旗.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3(03)

标签:;  ;  ;  ;  ;  

鲁米那预防G-6-PD缺乏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