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科学文献的编辑现代化与数字化传播

期刊科学文献的编辑现代化与数字化传播

一、编辑现代化与期刊科学文献数字化传播(论文文献综述)

王娴[1](2021)在《敦煌文化的数字化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介对社会的影响日益扩大,这种影响在敦煌文化的传播中亦清晰可见。敦煌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借助于不同特点的新媒介技术,形成了琳琅满目的文化表达,有效吸引了受众参与到敦煌文化的知识学习、文化感受与艺术交流等传播活动中去。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术研究文献当中的关于数字化传播、敦煌文化传播现状与媒介技术相关理论的爬梳,分析得出敦煌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基础与条件包括以下四点:以“一带一路”为背景的政策牵引成为有力的支撑力量;以年轻用户为核心的受众人群变成更广博的传承力量;以社会交往为机遇的群体传播引发更多维度的强传播力;以AR、VR、AI为核心的技术迭代成为数字化传播的科技硬核。本文基于文化传播角度,探索得出在数字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敦煌文化当代传播中的发展格局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以受众为导向,构建大众化传播格局;以文化为核心,构建多角度的传播矩阵;以技术为支撑,构建现代化的传播方式;以新媒体为背景,构建多样化的传播形态。任何媒介传播策略的效果最终都是要通过受众的反馈得以呈现,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与深度访谈法,从受众关注度、态度与行动三个维度,对敦煌文化的数字化传播效果进行了考察与检验。调查研究显示:敦煌文化的数字化传播对受众产生了塑造民众意识、凝聚社会民心以及传承文化价值观等积极效应。同时,敦煌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也面临诸多挑战:文化传播的泛娱乐化消解文化深度、目标受众有待培育与分层、信息碎片化引发受众认知表层化、文化产品的传播形态开发不成熟等。本文根据上述研究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四点针对性的建议:引导受众文化认同、优化语言生态、打造数据资源库、综合多层次多维度数字传播。只有根据时代变化与用户反馈对敦煌文化的传播策略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进,才能优化沟通、交流效果,形成富有生机的敦煌文化传承共同体。

马峥[2](2020)在《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科技期刊出版是科研成果向社会经济生产转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在学术期刊的识别、监测、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学术期刊评价理念与方法不能适应学术期刊发展、学术期刊评价思想落后于出版融合概念下的多元化发展态势、科技管理单位和科研绩效评估单位在实践中滥用、误用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和结果、学术期刊片面追求单项和关键评价指标数值而导致的学术不端和出版诚信问题。这些问题从情报学研究角度看,可以归结为学术信息集合的静态和动态的定量测度问题。信息熵正是解决信息度量问题的经典理论。本研究基于信息熵研究科技学术期刊在知识传播中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本研究的理论假设是:对于一个孤立知识系统,信息的引入降低了知识系统的不确定性,可以理解为通过学术期刊为系统引入负熵的作用,实现了系统的熵降低。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被看作一个信息引入过程,若论文被更广泛地传播,就表明学术期刊所供给的信息内容具有更大价值,也就更加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知识系统的有序性,体现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趋于明朗和一致,对未知领域的错误理解趋于降低和消除。在期刊评价领域,知识系统可以看作期刊所提供的内容(论文)集合。对知识系统整体而言,显示度水平(概率)越高,意味着内容价值越大,也就是学术期刊为知识系统提供负熵的贡献越大。基于此假设,可以将信息熵变化作为一个定量测度信息价值水平的指标用于科技期刊评价工作。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描述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模型;以能源研究领域为样本实证计算一个以期刊论文集合构成的知识系统信息熵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在信息熵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探索从测度学术期刊对知识系统所贡献的“负熵”的全新角度,构建对学术期刊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的新方法。本研究采用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大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最终成果将为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实用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本研究采取的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引文分析方法、标准化归一法来研究由学术期刊出版行为对学科知识系统所带来的信息熵变化量。采用文献调研分析法、引文分析方法、信息熵分析法、比较研究方法,将SCI数据库和E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以新能源领域的学科作为样本对信息熵变化量监测方法进行验证。采用层次分析法、引文分析方法、专家调查法构建科技学术期刊评价的准则层指标,并以我国出版的、经期刊管理部门认定为科技学术期刊进行大样本实证分析。本研究的创新点一是在学术期刊的评价思路上采用“评价知识贡献来替代评价质量”的逻辑。该定量方法与传统的引文分析方法为主的定量分析方法相比,在评价角度有所突破。二是本研究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是从信息熵评价角度出发,选择描述不确定性的相关指标。在评价方法的操作性上,针对现实存在的各类问题,从信息熵这个宏观系统状态量的测度出发进行评价,既符合我国学术期刊管理评价的实际需求,又能科学有效地对学术期刊的评价和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特别是研制了“红点指标”“竞争强度”等创新指标。本研究提出了知识系统中信息熵的概念,并设计了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数学模型:因为学科发展具有显着的系统属性,因此可以把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作为一个孤立系统进行研究。在本研究中,这个知识系统就是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集合。在这个孤立系统中,对未能明确的研究观点,存在不同的预判,即不确定性状态。这种不确定性通过这个知识系统的信息熵来表达。而随着研究发展,不断有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引入,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知识系统的信息熵向着降低方向发展,也就是系统不确定性在降低。通过能源科学学科的实证研究,验证了随着时间进展,能源科学领域知识系统信息熵值呈现减少的趋势,表明该知识系统的不确定性在减少。学术期刊通过同行评议发表的论文,减少对科学问题的不明确认识,为知识系统输入有价值研究成果,也就是输入负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术期刊的贡献。本研究设计了测度知识系统信息熵状态量和变化量的基本方法。为此设计了基于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确定指标体系结构和权重。该评价指标系统共包括7个准则层指标(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以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4年公布认定的3713种科技学术期刊作为实证研究的样本。

齐永光[3](2020)在《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文中研究说明“媒介”一词最早见于《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这不仅强调了使双方发生联系的人或事物的重要性,也是广义媒介的基本概念。由此可见,媒介的重要作用自古以来就深受学者重视。在21世纪的今天,媒介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文学的数字化进程也不断加速。以数字化图书馆为例,根据“前瞻经济学人”研究员温程辉调查显示,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早在2016年就已经超过2000TB,在信息存储的数字化和资源的共享化方面,数字化在图书、文学领域的应用正在得到不断强化。在媒介融合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学的数字化进程必将持续加速,甚至会衍生出媒介融合下全新的传播生态。当前对于文学数字化的研究,大多为传统行业整合数字技术,从某一行业视角进行某类文学的数据库详细建构的情况。本文首先对文学的载体——媒介的演变及其传播理论进行梳理,以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数字化技术发展呈现出的具体方式进行分析,探讨文学载体的演变对于文学生产和传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随后着力研究分析媒介融合视域下文学数字化传播中产生的新的文学内容和形式及其变化,进而探究媒介融合为文学本身的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最后通过宏观的媒介融合视域,从传播学角度探讨当下文学数字化发展中的产生的问题,并由此思考如何走好文学的数字化传播之路。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媒介的支撑,从以龟甲、帛、纸等为媒介,到如今的数字化技术为媒介,文学的传播介质在表现形式、呈现方式和传播优势方面从未停止过发展的脚步,而今数字化进程下的文学传播相较从前跨越了时间和空间,海量文学信息借助新技术手段不断涌现、更新和进化。分析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发展现状,研究认为当前文学数字化传播存在以下特性:全民参与、消费娱乐功能凸显、以技术为支撑不断嬗变演进。具体来看,在媒介融合视域背景下,文学在文语转换、音视频结合和多媒体整合传播等方面都有大量应用,数字化技术下的文学传播特点也有了新变化:一是文学数字化传播中的传播者与受众不再有明显的界限;二是文学数字化传播中的内容更具时代特征;三是文学数字化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效果较之以往也有鲜明的改变。分析发现,在媒介融合视域下,文学的数字化传播存在以下问题:从内容上看,文学数字化传播进程中,文学创作者的题材创作活力下降;文学的深刻性存在消解的倾向;在数字化传播进程中文学的发展还缺乏全球化的传播视角。从媒介融合对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上看,读者的部分选择权淹没在海量文本里;数字化进程中产生大量的版权争议;网络隐私保护也是数字化带来的重要课题。从产业融合的角度看,现阶段文学数字化传播存在为追求利润而过度商业化的问题;数字化的文学传播也带来部分伦理与道德上的困境;数字化传播影响下部分粗制滥造甚至低俗的文学作品对青少年健康成长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我们不能忽略的一大问题。研究认为,在媒介融合领域下,文学数字化传播得以发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学本身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这一冲击始终是高悬在文学发展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反思当前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并结合文学接受理论、符号论与文化表征、媒介环境等方面的坐标体系,研究提出的以上三个角度存在的问题有赖于文学创作主体、媒介传播者以及相关社会环境下的人员进行反馈沟通。首先,文学的发展始终应当以优质的内容为导向,在注重读者反馈的基础上紧抓优质内容,通过全面媒介素养的提高,始终以优质文学内容为抓手,巩固文学根基。其次,文学的发展还要以信息技术为保障,充分重视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媒介融合技术的支持下渐进构建文学传播新场景、拓宽文学发展新渠道。最后,当前文学的数字化发展离不开规则体系的支撑,健全文学传播领域的法律法规无可替代地成为文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完善文学传播的体制机制、争取最广泛的社会支持是文学数字化进程中源源不竭的动力。唐代书法家李邕曾说道,“似我者欲俗,学我者死”,书法如此,文学亦然。正所谓创新引领发展,科技赢得未来,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也只有摒弃过时的思路方法,不断创新其内容和表现形式,让文学能够借助数字化传播的技术手段,以新的形式进一步焕发生机,迭代传承。总体看,文章通过对媒介融合背景下数字化对文学传播方式和内容创作产生的深刻影响的分析,归纳了当前文学数字化传播的特点,反思了当下文学数字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发展建议,为今后关于媒介融合下的文学数字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思路,也为今后文学数字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建议。

朱兵霞[4](2020)在《敦煌文化数字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化方面的政策,加大了对于传统文化的支持力度。随着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文件出台,传统文化受到了更多重视。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倡“一带一路”,得到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这一战略的提出,为传统文化的国际性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使其能够更为广泛地赢得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欣赏与认同。敦煌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诞生于“丝绸之路”节点城市之一的敦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内涵,不仅是民族与宗教文化的集合,更是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优秀文明成果,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随着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逐渐增强,这座跨越了1600多年,容纳了735个洞窟、2000多尊彩塑、45000平米壁画的艺术宝库,吸引到越来越多的国人与世界的目光,也有更多的学者意识到敦煌文化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去研究其中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敦煌文化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播方式方面也是日新月异,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创新改进,利用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和途径,让敦煌文化逐渐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由敦煌壁画衍生出了传统飞天舞蹈,在跨界合作、文创开发等各方面都展现了全新的突破。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传播思维模式,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多样化的途径和表现形式,实现了文化遗产的重现、再生与利用。数字传播具有速度快、受众面广、信息呈现方式生动的优势,为敦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开辟了新路径。利用数字化技术将敦煌文化以全新的方式呈现给大众,让受众与敦煌文化产生“亲密接触”,实现一种交互式体验。比如“数字敦煌”网站、“云游敦煌”微信小程序等数字化传播渠道的出现,实现了现实与虚拟的互动,让敦煌文化在数字化时代实现新的绽放,千年的文化焕发出了新的生命,沉浸式空间让大众与敦煌面对面,增强了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体验感,促进了敦煌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当前,敦煌文化的数字化传播进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何更好地利用多样化媒体平台实现传播模式的进一步突破,在接近敦煌文化原真性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与现代化转变,抓住受众求知心理,让他们对敦煌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主动学习和传播这一文化,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值得进一步作出探讨。文章通过“敦煌文化”展开论述,以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个案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总结了敦煌文化的内涵,叙述了敦煌文化的当代传播价值,结合当前敦煌文化传播的政策基础、文化基础和技术条件,梳理了敦煌文化数字化传播的现有方式,及其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进一步的优化建议,以期为更好地促进敦煌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供参考。

任环环[5](2020)在《数字化时代国内音乐期刊出版流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互联网与新媒体等新技术的出现对于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物质的承载形式都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作为传播类的出版产业—音乐出版物—一种以受众为产业终端的产品,自然也就会随着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而面临新的改变与调整。数字化时代伴随的是数字化的出版,它已经成为了新时代的潮流所趋,但是任何一种新事物的产生都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获得长久发展。本文以音乐期刊为研究对象,从微观角度出发,通过对数字化期刊对于传统音乐期刊的的编辑出版流程与运行等方面进行一个简单的考察,再从宏观上从企业、政府、出版社对于数字化音乐出版物的调控进行近一步探析。进而得出数字化出版物在新时代的发展中的合理定位与发展方向。本文总共分为绪论、正文一至三章、结论三个部分。绪论是一些相关概念与研究现状等问题的阐述。正文首先是从音乐期刊的演变与出版媒介变革入手,去发现媒介阶段性发展特征予以音乐期刊发行的影响,以此来探究出音乐期刊在数字化媒介的大环境下所面临的从编辑、发行、销售、营销甚至服务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及对应的解决方案。最后从宏观上出发,认为当前的企业应当进行革新与优化的体制改革,政府应进行扶持与引导的宏观调控。结论从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我们要追寻数字化期刊的行走脚步,把握潮流与趋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最终实现共赢。

胡雯彧[6](2020)在《基于AR技术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设计研究 ——以山东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积淀,一个国家的“金色名片”,需要通过保护、展示、传播其本身文化价值来发挥作用。博物馆承载着收藏展示文化遗产并向公众传达文化知识等职能,是保护和传播文化遗产的中坚力量,然而巨大的展示需求和有限的空间这一矛盾长期难以调和,传统保护与展示方式存在明显局限。近年来,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愈益普及,数字化技术不断渗透进人们的工作生活,也被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其中增强现实技术具有虚实融合、即时交互和三维注册的优势,发展前景可观。将增强现实应用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能够打破文化遗产与人之间的时空藩篱,弥补文化遗产展示形式雷同、内容乏味、体验缺失等现有不足,有效提升博物馆传播效益,裨益社会,对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研究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增强现实为技术基础,对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形态与传播要素展开综合分析,总结出基于增强现实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传播策略与博物馆交互体验设计原则,并据此围绕山东博物馆文化资源开展设计实践。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从国际环境、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三方面探讨文化遗产数字化发展的研究背景与国内外研究现况,阐明研究创新点与整体思路;二,对比传统展示方式分析数字化展示的优势与应用的必要性,引入传播学“5W”模式分析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模式及参与要素,在此基础上总结展示传播策略;三,从博物馆交互体验入手,明确增强现实的应用特征与关键技术,通过梳理国内外AR应用实例剖析博物馆AR体验要素,产出基于AR技术的博物馆交互体验设计原则,为山东博物馆AR应用设计提供思路;四,经实地调研提出山东博物馆现有数字化建设不足与未来目标,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与用户访谈重构用户群样态特征与需求收集,进而引导设计实践的开展;五,承接用户研究与设计策略,将用户诉求转化为设计功能点,进行山东博物馆AR应用设计实践与功能原型实现,并通过可用性测试以评估验证。本文综合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将增强现实应用于文化遗产数字化过程中,从跨学科角度对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传播及博物馆AR体验进行策略分析与设计原则总结,并依托山东博物馆文化资源进行具体应用实践,以科技赋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为公众提供丰富逼真的多元文化体验,提高公众参观收益的同时扩大了博物馆文化传播范围,利于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为新形势下构建符合国情特色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开发模式提供有益参考与交叉学科的实践思路。

姜子曦[7](2020)在《传统手工艺短视频传播的困境与突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传统手工艺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涵不断延续着中华民族的文脉,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手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引导和促进传统手工艺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传统手工艺产业规划和文化振兴计划全面启动,为其发展带来生机。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离不开传播,传统手工艺文化如何适应新的传播环境,随人们消费情趣与习惯要求的改变而进行传播策略的调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下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尤其短视频的兴起为传统手工艺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式。关注传统手工艺短视频传播面临的困境,努力寻求突破困境的策略就显得愈发重要。本研究基于传播学相关理论,以传统手工艺在短视频平台的传播为关注对象,探究传统手工艺如何摆脱当下面临的困境,更好地通过短视频增进文化传播效应,激活、复现与促进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传承。绪论部分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介绍选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传统手工艺短视频传播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第一章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结合文化的双重属性,揭示传统手工艺的发展规律,对传统手工艺的演变、传播形式、传播意义和传播困境展开论述,重点突出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属于新时代的工艺文化,振兴中国传统手工艺事业的新要求。第二章对传统手工艺通过短视频传播的发展过程进行纵向梳理,着重研究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播中短视频的应用,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按照短视频的传播平台和生产内容进行划分,并分析传播特点。第三章结合问卷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提出在短视频传播过程中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传统手工艺缺乏文化传承,缺乏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绝大多数的短视频制作过于简单、重复,缺乏合理的表达方式、完整的制作过程和准确的言语解说;缺乏与生活背景的融合,无法将传统手工艺与生活、与文化进行沟通连接。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案例探讨传统手工艺短视频传播所面临的传播主体的账号运营存在问题、传播内容的同质化严重且形式单一、传播形式难以诠释其文化属性、传播效果中“信息茧房”阻碍传播的困境及原因所在,对传统手工艺短视频传播的现状表现进行横向梳理,进一步从传播主体、时长、内容、效果四个维度阐释其内在根源及影响。第四章结合新媒体时代特征及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传播特点,针对前述问题和根源探寻如何借助短视频及新媒体平台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播,并从文化定位、传播形式、传播能力和市场活力等方面提出相应优化路径。伴随移动互联网与自媒体的发展,传统手工艺必然迎来一个令人值得期待的机遇期。特别是在短视频传播方面,传统手工艺经过初步的磨合和探索已找到较为有效与合理的文化传播方式,若能突破目前的瓶颈,有效优化其传播路径,必然会使传统手工艺获得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为推动其繁荣作出贡献。

高小燕[8](2019)在《公共考古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追求更高的发展水平,更有质量的生活,满足更多的精神需要,成为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承载着人类文化意象和社会记忆的文化遗产该如何发挥其价值,提升与公众的联结,伴随人类的精神文明迈步进入新的时空。随着公共考古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并积极参与其中,但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业、考古行业、文化遗产保护者、公众等)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存在诸多“知沟”和认识偏差,导致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出现了价值传承的危机问题。文化遗产传承什么、如何传承、如何使得文化遗产“活”起来,是我们研究的元起点。本文以公共考古学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为研究主题,以陕西省秦始皇陵为主要考察对象,运用考古学、文化社会学、阐释学和传播学等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研究方法展开讨论,研究进程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深入问题、解决问题。笔者认为人类保护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是以传承价值为本质,认同为目标,互动与对话为主体,阐释与传播为途径。本文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第一,我们要在社会转型和话语变迁的背景下,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重构、阐释、展示、解读和传播。文化遗产保护要立足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即文化价值,分析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价值、精神文化价值与制度层面的价值(社会治理体系和规则),从而以提升公众与文化遗产的联结、激发公众的文化意象和文化记忆为主要目的,让公众“透物见人”,能看得懂、听得懂,从而实现让静置物化的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让公众与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对话”,唤醒文化记忆,实现文化认同。第二,面向未来,我们要从搭建以文化价值为导向的阐释与展示系统,联结公众主动参与保护,建构参与式叙事空间,建构文化景观和文化传播的意象空间,打造与公众交流互动型阐释模式,提升文创产品文化意象等方面,高质量阐释和展示文化遗产的价值。第三,当公共考古遇上数字传播,通过新的传播模式和渠道,使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的社会秩序、政治制度、文化意象、文明观被再次呈现和建构出来,形成新的文化意象;同时,在数字传播为代表的多媒介所营造的新时空中,以新的形式、新的结构、新的表征来表达和传播文化遗产价值,使其获得新的价值延续与生长,形成丰富而深刻的文化意象和记忆。

李金兆[9](2019)在《信息化社会的戏曲传承 ——以川剧为例的“互联网+戏曲”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核心主题是“信息社会视域下戏曲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与发展”,在以川剧戏曲文化本体传承为例的研究基础上,将数字化、大数据、云计算、新媒体、互联网等信息化主流关键技术与川剧的保护传承相融合,实现了戏剧戏曲学、文化传播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科学多学科融合研究的突破。研究梳理分析了川剧数字化研究的文献,对国内外有关戏曲传承数字化和川剧传承数字化的研究进行了大量的查阅、比对、跟踪、分析,同时引入大数据挖掘方法对中国传统戏曲在互联网传播进行了全样本的数据爬取和比对分析;在论述戏曲文化发展与人类社会进化的关系上,研究了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元素对戏曲传承与发展的影响;综述分析了川剧在信息化社会生态下生存、传承、发展的现状,并对川剧传承与发展中存的观念自闭、政策失衡、人才断代、传播无序、创新不足等问题进行了剖析;研究了信息化社会生态下承担川剧戏曲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人群,指出年轻化的川剧受众者的主体文化特质和需求;引入云存储、云备份、云容灾、云安全概念,论证设计了川剧整体数字化保护的主要领域、主要路径、主要方法、技术路线和顶层架构;论证设计了川剧戏曲文化整体数字化云共享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论证设计了川剧戏曲文化实现云传播的矩阵体系和传承发展方向。研究过程中,本论文提出了若干重要观点,一是以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和文化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技术的关系出发,通过研究分析社会进化中的人性解放和赋权方式,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主要划分为农业文明社会、工业文明社会和信息文明社会三个文明进化阶段;二是信息文明社会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权力来源,激活了社会中无数的“相对无权者”,推动了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文化转向社会化、融合化和去中心化;三是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三个社会文明进化阶段对戏曲文化发展的影响呈“V”字型关系,信息技术为戏曲传承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四是云保护是实现川剧戏曲文化数字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础,云共享是实现川剧戏曲文化数字化传承与发展的核心,云传播是实现川剧戏曲文化数字化传承与发展的生态;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互联网将成为主战场,戏曲依托于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将极大地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通过以上研究,本论文得出三项主要结论:一是推进川剧戏曲文化整体数字化是实现川剧传承发展的必然选择,二是推进川剧戏曲文化整体数字化传承发展是科学和切实可行的。三是推进“互联网+戏曲”研究与规划应上升成为国家文化战略。本论文建构了支撑川剧戏曲文化整体数字化传承发展的“云保护、云共享、云传播”基本理论框架,研究论证了“云保护、云共享、云传播”三个理论概念和构架体系设计是一种既递进又同步的关系,指出了“云保护、云共享、云传播”理论与设计体系是实现川剧戏曲文化整体数字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支撑,推演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互联网+戏曲”之路,为中国戏曲文化整体推进数字化传承发展进程提供了跨学科融合研究样本和实体设计借鉴。

董甜甜[10](2019)在《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文化与精神层面的集中表达,是建立文化自信、展现国家形象的重要文化符号。互联网发展到了更高的阶段,则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创造了全新的传播环境。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对中华元素进行数字化艺术传播,是新时代之下的顺势而为,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中华元素作为研究主体的基本概念是立足于传统,建立在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必要的文化筛选基础之上的。从传统的根基、现代的传承和必要的文化抉择的基础内涵,到横向的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以及纵向的“优秀性”和“非异质”性的中华元素的基本范围,即完成了中华元素的概念的初步界定。此外,中华元素还应具有的“可提炼的符号性、民族精神的正面性和文化意蕴的整体性”的特质,这使中华元素的概念得到了更加清晰的界定。此概念界定不仅有利于对中华传统文化这一庞杂而抽象的概念进行有原则的筛选,利于提炼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更是利于其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快速传播,避免出现对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歪曲的负面性。同时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对中华元素的传播困境进行分析,并从中华理念的再生、传统符号元素的再生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互联网赋予传统文化的新生,也显示了互联网带来的更大机会。更高阶段的互联网时代,不仅实现了从“赛博空间”到全时空连接的数字化语境、从中心化发散型传播模式到“去中心化”网状节点传播模式的传播关系的变化,传受关系也从被动单向向互动双向的模式转变,受众权力也得到了极大解放。这些传播关系的变革成为了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重要传播基础。此外,互联网时代也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传播创造了更大的优势条件:青年为主体的受众群体带来更广泛的传承力量;社交为导向的社群传播带来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强传播力;数据为核心的技术支持带来更全面和准确的科技支撑;移动媒介下的场景革命带来的更丰富更广阔的传播空间。同时,中华元素也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通过高程度数字化语境进行的传播环境再塑、多样化数字艺术形式实现了跨文化传播的文化弥合、数字化的国际传播语言的有效表达,以及高品质数字化艺术作品对民族文化内涵的精彩表达,实现了现代重塑。且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也在“文化自信”、文化产业、文化身份、海外传播四个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传统文化“热度”的增加和互联网对传统娱乐行业的助推,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不论是电影工业的进步,还是文综类电视节目的崛起等,都是很好的证明。但也必须承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还属于初级阶段,对传统文化的内涵精髓与现代生活中的情感共鸣还没有找到准确的平衡点,传统与现代审美结合下的属于中华美学的视觉语言更是需要进行长期的探索。客观来看,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还存在目标受众缺乏传播培育和分层、数字化艺术作品的转译质量较低、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不平衡、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发展不均衡以及互联网适应程度较低五个方面的问题。当下的互联网时代,不论是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介对人们生活的深入渗透,还是短视频、直播、移动客户端(APP)等新的传播形态的普及,这都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而不论是现实实践还是学术研究,都还没有对此给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因此,在互联网新形势下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路径的研究则成为关键。研究先从传播者的“工匠之心”、接受者的“分众模式”以及把关者的高标准控制论述其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主体策略;其次,从现代的符号语言表达,沉浸式体验的文脉传承以及碎片化语境的快速获取等四个方面充分论述了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译的策略;最后,提出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跨越文化鸿沟、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高度一体化传播以及关注参与感的体验式互联网思维等五方面来全面构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新生态,以此来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进行行之有效的路径探索。不管怎么说,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未来发展会拥有更高的国际传播水平、人工智能的亮点、更成熟的产业等美好的前景,但中西方信息传递的不对等、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的把关难等难点也还将长期存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仍然是任重道远。研究的主要创新点:首先,对中华元素概念界定进行了一定的发展,认为必要的文化筛选是中华元素能够适应现代创新转化和在跨文化传播中构建国家形象的关键。其次,首次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译进行系统的研究,从凝练的符号语言表达;沉浸式体验中的文脉传承等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数字化艺术转译的原则和策略,这是数字化艺术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再次,首次提出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来实现海外传播中的文化鸿沟的弥合。又次,提出以纵向型的“内驱型受众”和“培育型受众”对受众分类,结合横向型的本土和海外受众分类进行精准化传播,并要利用互联网的网状节点优势,构建自发成长型的传播结构。最后,首次立足于互联网更高的发展阶段,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理论研究进行系统论述。这既是对此处研究严重不足的一次补充,也是在努力解决在面临互联网快速发展下的机遇和挑战——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该如何抓住机遇,并借助数字化艺术进行高效、高质地传播,同时能够拥有健康、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二、编辑现代化与期刊科学文献数字化传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编辑现代化与期刊科学文献数字化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1)敦煌文化的数字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敦煌文化
        1.2.2 数字化传播
        1.2.3 媒介技术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敦煌文化传播的研究
        1.3.2 敦煌文化数字化传播的研究
        1.3.3 媒介技术理论的研究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理论依据
        1.5.1 媒介技术理论
        1.5.2 使用与满足理论
第2章 敦煌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基础与条件
    2.1 政策牵引——敦煌文化数字化传播的有力支撑
        2.1.1 “一带一路”倡议下传播中国声音的时代要求
        2.1.2 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指引
        2.1.3 数字文化产业创新的战略部署
    2.2 互联网原住民——敦煌文化数字化传播的中坚力量
        2.2.1 青年成为媒介使用的主要受众群体
        2.2.2 青年成为文化传播的二次创造者
    2.3 社群传播——敦煌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关键节点
        2.3.1 社群传播呈现多层次化
        2.3.2 社群传播呈现多维度化
    2.4 技术迭代——敦煌文化数字化传播的科技硬核
        2.4.1 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2.4.2 新媒体平台的日益多样
第3章 媒介技术重塑敦煌文化传播的多元化格局
    3.1 以受众为导向,构建大众化传播格局
        3.1.1 议题设置社会化,迎合受众兴趣
        3.1.2 话语风格平民化,拉近受众距离
        3.1.3 叙事手法故事化,引发受众关注
    3.2 以文化为核心,构建多角度的传播矩阵
        3.2.1 “文化+节日”,挖掘文化价值
        3.2.2 “文化+历史”,引发文化讨论
        3.2.3 “文化+旅游”,深化文化体验
    3.3 以技术为支撑,构建现代化的传播方式
        3.3.1 VR虚拟现实+文化,身临其境提升沉浸式体验
        3.3.2 AR增强现实+文化,虚实结合增强“在场感受”
        3.3.3 AI人工智能+文化,智能算法助力“复活”文物
    3.4 以新媒体为背景,构建多样化的传播形态
        3.4.1 依托纪录片、综艺节目等传播形式深化文化内涵
        3.4.2 通过跨界合作,开发敦煌元素的数字内容
        3.4.3 依托立体化数字出版助推传播效果最优化
第4章 敦煌文化数字化传播的效果分析
    4.1 敦煌文化数字化传播效果的研究方法
        4.1.1 问卷调查法
        4.1.2 深度访谈法
    4.2 基于调查结果的不同层面的传播效果分析
        4.2.1 受众关注度的传播效果分析
        4.2.2 受众态度与行动层面的效果考察
    4.3 敦煌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多重影响
        4.3.1 认知层面:受众意识的激活与塑造
        4.3.2 态度层面:社会民心的汇聚与慰藉
        4.3.3 行为层面:传统文化的实践与传承
第5章 敦煌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困境与展望
    5.1 敦煌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困境
        5.1.1 文化传播的泛娱乐化消解文化深度
        5.1.2 目标受众缺乏培育与分层
        5.1.3 信息碎片化引发受众的认知表层化
        5.1.4 文化产品的传播形态开发不成熟
    5.2 敦煌文化数字化传播的未来展望
        5.2.1 利用媒介文化传承功能,引导受众文化认同
        5.2.2 优化语言生态,构建行之有效的话语体系
        5.2.3 打造数据资源库,增设数字化体验中心
        5.2.4 综合多层次多维度的数字艺术传播形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敦煌文化数字化传播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敦煌文化数字化传播的深度访谈提纲
致谢

(2)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
    1.5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科技学术期刊传播规律的研究
        2.1.1 学术期刊传播模式的研究
        2.1.2 基于引文分析探索学术期刊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研究
        2.1.3 基于知识扩散理论的期刊信息传播研究
        2.1.4 数字化时代给学术期刊传播方式带来的变化和相关问题研究
    2.2 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的研究
        2.2.1 基于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评价办法
        2.2.2 基于传统计量学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2.2.3 基于替代计量学(Altmetrics)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2.2.4 期刊评价活动长期存在的挑战
    2.3 熵的概念与研究应用
        2.3.1 热力学熵概念
        2.3.2 玻尔兹曼熵概念
        2.3.3 信息熵概念
        2.3.4 信息熵概念的发展
        2.3.5 信息熵的应用
    2.4 小结
第3章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测度
    3.1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概念
        3.1.1 基于信息熵的学术期刊出版研究
        3.1.2 学术传播的系统属性
        3.1.3 知识系统不确定性的构成
        3.1.4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定义
    3.2 测度知识系统信息熵的原理
        3.2.1 构造指标矩阵
        3.2.2 标准化处理
    3.3 以能源领域为样本测度一个知识系统的信息熵
        3.3.1 数据来源
        3.3.2 知识系统信息熵数学模型
        3.3.3 指标计算
        3.3.4 实证:以能源领域论文为样本
    3.4 小结
第4章 学术期刊对知识系统贡献的测度模型
    4.1 研究假设和思路
        4.1.1 研究假设
        4.1.2 测度思路
    4.2 学术期刊对相应知识系统的贡献的测度
        4.2.1 学科分类体系划分
        4.2.2 各学科高频关键词统计
        4.2.3 计算各学科领域由期刊论文所构成的知识系统的信息熵背景值
        4.2.4 计算被评价期刊缺位状态下对应知识系统的信息熵的虚拟值
    4.3 测度学术期刊贡献的实证
        4.3.1 实证测算
        4.3.2 结果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信息熵的学术期刊指标评价体系和实证
    5.1 构建指标体系
        5.1.1 准则层构建
        5.1.2 指标(二级指标)选择和研制
        5.1.3 原创指标之一:红点指标的研制
        5.1.4 原创指标之二:竞争压力指标的研制
    5.2 确定指标的权重
        5.2.1 专家邀请和调查
        5.2.2 调查结果的一致性检验
        5.2.3 计算权重
    5.3 实证:以中国3713 种科技学术期刊作为样本
        5.3.1 样本的特点
        5.3.2 采集数据计算各项指标
        5.3.3 计算期刊加权评分
        5.3.4 实证结果的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和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成果的适用性和比较优势
        6.2.1 研究成果的适用性
        6.2.2 基于信息熵的期刊评价方法相对于以往方法的比较优势
        6.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优势
    6.3 讨论
        6.3.1 未来研究展望
        6.3.2 研究局限性
        6.3.3 研究成果的应用场景
参考文献
已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3)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媒介融合视域下文学数字化传播的理论范畴
    第一节 文学传播与数字化
        一、文学的媒介
        二、数字化与数字化传播
        三、媒介融合与文学数字化传播
    第二节 文学数字化传播的理论沿革
        一、符号论与文化表征
        二、文学接受
        三、文学与媒介环境
第二章 从文字到视听—文学呈现方式的趋势演变
    第一节 数字化传播技术的发展
        一、文本的数字化
        二、视听的数字化
        三、互联网与移动终端
    第二节 文学数字化传播的变迁
        一、文本的数字化发展
        二、视听的数字化发展
    第三节 从文本到视听的数字化传播特性
        一、全民参与
        二、承担消费娱乐功能
        三、以技术为支撑不断演进
第三章 从文字到视听—文学内容表达的创新发展
    第一节 文本的数字化文学内容表达
        一、网络文学
        二、IP改编与“超级内容”产业链
    第二节 视听的数字化文学内容表达
        一、口语表达的新形态
        二、文学的影视化改编
    第三节 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与数字化传播交互影响
        一、媒介融合视域下文学数字化传播中的传播者与受众
        二、媒介融合视域下文学数字化传播的内容解读
        三、媒介融合视域下的传播媒介与传播效果
第四章 文学数字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内容融合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
        一、题材创作活力下降
        二、文学深刻性的消解
        三、全球化视角不足
    第二节 网络融合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
        一、信息茧房
        二、产权争议
        三、隐私保护
    第三节 产业融合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
        一、追求利润与过度商业化
        二、大众传播伦理与道德
        三、数字化传播与健康
第五章 文学数字化传播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以优质内容为导向
        一、注重读者反馈
        二、紧抓优质内容
        三、提高媒介素养
    第二节 以信息技术为保障
        一、重视媒体技术的作用
        二、构建文学传播新场景
        三、拓宽文学发展渠道
    第三节 以规则体系为支撑
        一、健全文学传播领域的法律法规
        二、完善文学传播的体制机制
        三、提供文学传播发展的社会支持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敦煌文化数字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1.敦煌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
        2.敦煌文化的数字化研究
        3.敦煌壁画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研究
        4.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播研究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个案研究法
        3.实地调研法
    (四)创新之处
一、敦煌文化概述
    (一)敦煌文化的内涵
    (二)敦煌文化的当代价值
        1.多元的历史文化价值
        2.丰富的艺术价值
    (三)敦煌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传播的影响面
        2.有利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3.有利于增强跨境民族文化认同
二、敦煌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基础和条件
    (一)政策基础
        1.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2.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二)技术条件
        1.先进的数字化技术
        2.多样化的新媒体平台
    (三)文化基础
        1.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
        2.时代潮流趋势下的古风文化追求
三、敦煌文化的数字化传播现状分析
    (一)敦煌文化数字化传播的现有方式
        1.利用新媒体,打破时空限制
        2.通过跨界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3.运用多样态节目领域,讲好“敦煌故事”
        4.举办国内外展览,携手共建文化传承
    (二)敦煌文化数字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碎片化造成表层认知现象
        2.单向线性传播模式缺乏互动性
        3.传播思维固化与时代转化性不足
        4.数字化技术人才的缺乏
四、敦煌文化数字化传播的优化建议
    (一)改善新媒体平台传播,加强受众互动
        1.关注受众反馈,及时调整传播策略
        2.开发数字化移动应用,满足读者求知欲
    (二)打造数据资源库,增设数字化体验中心
        1.构建云数据资源库,便于在线查询
        2.增设数字化体验中心,强化现场体验
    (三)结合时代特色,丰富传播内容
        1.融合流行文化,缩小时代差距
        2.深度提取文化元素,树立优质IP
    (四)培养专业人才,增强文化传承意识
        1.利用当地高校资源,奠定人才基础
        2.培养数字化技术专业人才,保障传承事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数字化时代国内音乐期刊出版流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前人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传播媒介变革与音乐期刊之关系
    第一节 近现代以来传播媒介所发生的快速变革
        一、印刷媒介
        二、电子媒介
        三、数字媒介
    第二节 国内音乐期刊的演变历程
        一、期刊与杂志的定义与关系
        二、中国音乐期刊的出版与发展研究
    第三节 音乐期刊出版对于数字化时代的“互动”
        一、音乐期刊发展的现状
        二、音乐期刊出版发行新时期“转型之路”
第二章 数字化时代对音乐期刊办刊活动之影响
    第一节 音乐出版业在数字化时代的“新面貌”
        一、传统音乐出版业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背景
        二、当前数字化出版面临的出版问题及解决方案
    第二节 数字化技术对于音乐编辑的影响
        一、思想观念的转变
        二、编辑方式的改变
        三、营销手段的转变
        四、音乐编辑需要的“新”素养
    第三节 数字化技术对于音乐期刊出版活动的改变
        一、编辑、作者、读者沟通方式的简易化
        二、资源整合的便利化
        三、编辑流程的数字化
        四、宣传方式的多样化
    第四节 数字化时代音乐期刊的发行方式的调查与认识
        一、音乐期刊发行方式的变革
        二、音乐期刊发行的数字化
        三、音乐期刊数字化发行的优势与不足
第三章 数字化时代音乐期刊面临的“转型”之道
    第一节 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其表现方式
        一、音乐期刊出版流程方面
        二、企业层面问题—内生动力不足
        三、政府层面的问题—外部调控不够
    第二节 对当前所采取应对策略的调查分析
        一、出版流程方面
        二、企业应对之策
        三、政府转型之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基于AR技术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设计研究 ——以山东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环境
        1.1.2 国家政策
        1.1.3 社会需求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及路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和传播
    2.1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
        2.1.1 文化遗产数字化
        2.1.2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技术
        2.1.3 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的优势
    2.2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
        2.2.1 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概念
        2.2.2 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形态
        2.2.3 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参与者
    2.3 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和传播策略分析
        2.3.1 借力科技丰富视觉效果
        2.3.2 以观众为核心强化参与体验
        2.3.3 提炼符号联结文化与生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AR技术与博物馆交互体验
    3.1 AR技术概述
        3.1.1 AR技术发展历程及特征
        3.1.2 AR系统关键技术
        3.1.3 AR技术应用领域
    3.2 博物馆AR交互体验分析
        3.2.1 AR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
        3.2.2 博物馆AR体验的具体特征
        3.2.3 博物馆AR体验的要素构成
    3.3 基于AR技术的博物馆交互体验设计原则
        3.3.1 立足用户需求,专业与趣味并举
        3.3.2 多感官交互体验,深化沉浸感
        3.3.3 提升参与感,加强生活联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博物馆AR应用用户研究及分析
    4.1 山东博物馆现状分析
        4.1.1 基础概况
        4.1.2 数字化开发的必要性
        4.1.3 现有不足及未来目标
    4.2 用户研究
        4.2.1 问卷调查
        4.2.2 实地观察
        4.2.3 用户访谈
    4.3 博物馆AR应用用户需求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山东博物馆AR应用设计实践与评估
    5.1 山东博物馆AR应用设计方案
        5.1.1 产品形式与功能元素
        5.1.2 信息架构设计
        5.1.3 交互原型设计
    5.2 增强现实模块设计与实现
        5.2.1 可交互文物模型
        5.2.2 增强现实面部滤镜
    5.3 设计测试与评估
        5.3.1 测试目标及指标
        5.3.2 测试内容及过程
        5.3.3 测试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传统手工艺短视频传播的困境与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三、文献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播概述
    第一节 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播演变
        一、传统手工艺传播源起
        二、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播现状
    第二节 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传播形式
        一、“口传身授”的人际传播
        二、“相互协作”的组织传播
        三、“多姿多彩”的实物传播
        四、“表达各异”的影像传播
        五、“人人参与”的融合传播
    第三节 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播价值与现实困境
        一、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播价值
        二、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
第二章 短视频在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播中的应用
    第一节 短视频是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
        一、“短视频+”传统手工艺文化发展脉络
        二、“短视频+”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播现状
    第二节 传统手工艺短视频传播分类
        一、按传播平台分类
        二、按生产内容分类
    第三节 传统手工艺短视频传播的特点
        一、一图胜千言,一“频”胜千图
        二、即时可拍摄,一键能分享
        三、既表达自我,又呈现个性
        四、常引领话题,多集中推广
第三章 传统手工艺短视频传播的困境及根源
    第一节 问卷设计与结果分析
        一、问卷设计研究
        二、问卷数据收集分析
    第二节 传统手工艺短视频传播困境
        一、传播主体:账号运营存在问题
        二、传播内容:内容同质形式单一
        三、传播形式:文化属性难以诠释
        四、传播效果:“信息茧房”阻碍传播
    第三节 传统手工艺短视频传播困境的原因探析
        一、主体维度:专业化团队缺失和行政低效
        二、内容维度:盲目追求流量,创新意识薄弱
        三、时长维度:文化传播“浅薄化”
        四、效果维度:算法导致推送偏差
第四章 传统手工艺短视频传播的优化路径探讨
    第一节 组建专业制作团队,聚焦文化宣传功能
        一、充分发挥团队优势,推动专业的MCN模式
        二、定位宣传功能,提升政府形象
    第二节 从“旧”到“新”,用创新坚守文化之根
        一、融合新的制作方式
        二、融合新的表达方式
        三、融合新的技术手段
    第三节 打造优质传播内容,传承“中国手艺”文化
        一、建立手工匠人的“人物设定”
        二、传承文化的主题与场景设定
    第四节 满足分众差异性需求,借力合作精准引流
        一、多元把握内容定位,主打分众差异化
        二、算法优化推动“破茧”之路
    第五节 培养忠实用户群体,唤醒市场活力
        一、推动虚拟社群发展
        二、以市场为导向,实现流量变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公共考古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实践意义
        二、理论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公共考古学研究
        二、文化遗产价值研究
        三、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阐释
        一、相关概念
        二、相关理论阐释
    第五节 问题展开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作为沟通的公共考古:任重道远
    第一节 公共考古兴起
        一、何为公共考古
        二、开展公共考古的必要性
    第二节 公共考古现状与发展
        一、国外公共考古发展趋势
        二、中国公共考古发展现状
        三、中国公共考古存在的问题
        四、中国公共考古发展思考
第三章 保护与传承的起点:价值
    第一节 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
        一、“文物”与“文化遗产”的概念缘起和发展
        二、国际宪章关于文化遗产价值保护理念的发展解读
        三、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转变
    第二节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价值危机
        一、社会变迁下的价值危机
        二、深刻原因
    第三节 文化遗产价值重构
        一、文化价值是本质核心价值
        二、价值的时代建构性
        三、价值与人的关系再建构
        四、时空价值与精神价值
第四章 重返文化遗产地:文化意象和经典的产生
    第一节 作为“文化意象”的物质文化遗产
        一、文化意象
        二、文化景观与符号表征
        三、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
    第二节 帝陵的“文化意象”
        一、空间意象
        二、景观意象
        三、文化意象
    第三节 秦始皇帝陵:文化意象的发生
        一、秦始皇帝陵的空间意象
        二、秦始皇帝陵的景观意象
        三、秦始皇帝陵的文化意象
        四、秦始皇帝陵的审美意象
        五、秦始皇帝陵的符号意象
        六、秦始皇帝陵的文明交流意象
    第四节 重返帝陵经典的发生
        一、社会治理体系和制度
        二、思想文化
第五章 文化记忆的发生:文化遗产价值的阐释与展示
    第一节 作为文化记忆的文化遗产
        一、文化遗产激发文化记忆
        二、如何催动文化记忆的发生
    第二节 文化记忆、公众沟通与文化遗产价值阐释
        一、阐释与展示理论始源
        二、文化遗产的价值阐释和展示
        三、公共考古视域下阐释与展示模式转向
    第三节 秦始皇帝陵园文化价值的阐释与展示
        一、秦始皇帝陵园的价值阐释与展陈方式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三、秦始皇帝陵园的价值阐释与展示框架建构
第六章 公共考古遇上数字传播:文化遗产价值“复活”与“逆转”
    第一节 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属性
        一、作为媒介的文化遗产
        二、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传播功能与价值
    第二节 现代传播的变革趋势
        一、传播变化趋势
        二、互联网时代传播对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的影响
        三、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传播模式嬗变
    第三节 文化遗产价值“复活”与“逆转”
        一、媒介与价值
        二、虚拟现实与价值传播:以故宫博物院为例
        三、新媒体时代的参与式文化
        四、“微”传播与意义建构
        五、数字传播视域下传统大众媒介与文化遗产价值“复活”
    第四节 新媒体视域下秦始皇帝陵的价值传播
        一、秦始皇陵的媒介化与价值传播
        二、秦始皇陵价值传播现状
        三、数字化传播下秦始皇帝陵价值传播建议
第七章 结论
    一、公共考古强调“沟通”以及文化遗产和公众的“共在关系”
    二、发掘文化价值 激发文化意象
    三、多元立体展开价值阐释 催生文化记忆
    四、数字传播激发文化遗产价值“复活”与“逆转”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信息化社会的戏曲传承 ——以川剧为例的“互联网+戏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川剧数字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四、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信息化与戏曲传承
    第一节 社会进化与戏曲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信息技术对戏曲传承的影响
    第三节 戏曲APP传播能力量化分析
第二章 川剧传承研究设计
    第一节 川剧文化传承现状与存在问题
    第二节 川剧互联网传播的大数据分析
    第三节 川剧数字化传承发展路径设计
第三章 川剧传承的云保护
    第一节 川剧传承的数字化记录
    第二节 川剧传承的数据云存储
    第三节 川剧传承的数据云容灾
第四章 川剧传承的云共享
    第一节 川剧传承数字化云平台共享
    第二节 川剧传承数字化元数据开放
    第三节 川剧传承数字化软应用开放
第五章 川剧传承的云传播
    第一节 川剧传承的数字化教学
    第二节 川剧传承的网络化传播
    第三节 川剧传承的个性化分享
第六章 余论:“互联网+戏曲”的发展前景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价值
    二、研究现状
        (一)研究现状综述
        (二)研究现存问题
    三、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主要创新点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中华元素
    第一节 中华元素的基本界定和传播困境
        一、中华元素的概念界定
        二、中华元素的范围界定
        三、中华元素的特点界定
        四、中华元素的当代传播困境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简述
        一、传统互联网为基础
        二、移动互联网为主流
        三、“互联网+”的经济新形态
    第三节 中华元素在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艺术再生
        一、传统文化理念的再生
        二、传统符号元素的再生
        三、传统美学趣味的再生
        四、传统民族精神的再生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的重塑与意义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下传播关系的变革
        一、连接:从“赛博空间”到全时空连接的数字化语境
        二、网状:从中心发散型到“去中心”化的网状节点传播模式
        三、互动:从单向被动到双向互动的新型传受关系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下中华元素数字艺术传播的机遇
        一、青年为主体的受众群体——最核心最广泛的传承力量
        二、社交为导向的社群传播——多层次多维度的强传播力
        三、数据为核心的数字技术——更全面更准确的科技支撑
        四、移动媒介下的场景革命——更丰富更广阔的传播空间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艺术传播对中华元素传承的现代重塑
        一、环境再塑:高程度数字生存语境构建当代传播环境
        二、文化弥合:多样化数字艺术形式跨越海外传播鸿沟
        三、有效表达:国际性数字传播语言彰显中华元素魅力
        四、重焕光彩:高品质数字艺术作品传承民族文化内涵
    第四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意义
        一、“文化自信”的战略要求
        二、文化产业的市场驱动
        三、“文化身份”的内在诉求
        四、海外传播的现实需要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状
    第一节 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传受关系
        一、艺术创造的多样传播者
        二、艺术接受的广泛受众者
        三、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新媒介环境下中华元素数字艺术传播的主要形态
        一、蓬勃发展的数字游戏
        二、稳步推进的电影艺术
        三、新兴崛起的电视综艺
        四、其他类型的传播形态
    第三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受众缺乏传播培育和分层
        二、作品数字化艺术转译质量较低
        三、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不平衡
        四、数字艺术传播形态发展不均衡
        五、互联网的适应性和主动性不足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第一节 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主体策略
        一、传播者的“工匠之心”: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的和鸣
        二、接受者的“分众模式”:横向之本土和海外受众与纵向之内驱和培育型受众细分
        三、把关者的高标准控制:数字化艺术传播的规范化建设
    第二节 中华元素的艺术传播内容的数字化转译
        一、现代:凝练的符号形态语言表达
        二、吸引:沉浸式体验中的文脉传承
        三、便捷:碎片化语境下的快速获取
        四、故事:多样化叙事讲述中国故事
        五、交互:新技术支持下的情景互动
    第三节 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新生态建设
        一、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与“他者”对话
        二、建设媒介高度融合下的立体化传播矩阵
        三、深度运用重视参与感体验的互联网思维
        四、综合多层次多维度的数字艺术传播形态
        五、构建政府引导下全民参与的微传播热潮
第五章 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未来发展
    第一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趋势
        一、中华元素的国际化传播水平更深入和广泛
        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融合应用成为新亮点
        三、中华元素传承下的商业和产业化程度更高
    第二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存难点
        一、跨文化传播中的数字化信息传递的不对等
        二、警惕互联网新媒介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消解
        三、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的现实把关难度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致谢

四、编辑现代化与期刊科学文献数字化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 [1]敦煌文化的数字化传播研究[D]. 王娴.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2]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D]. 马峥. 南京大学, 2020(10)
  • [3]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D]. 齐永光. 吉林大学, 2020(01)
  • [4]敦煌文化数字化传播研究[D]. 朱兵霞. 河南大学, 2020(02)
  • [5]数字化时代国内音乐期刊出版流程研究[D]. 任环环. 河南大学, 2020(02)
  • [6]基于AR技术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设计研究 ——以山东博物馆为例[D]. 胡雯彧. 山东大学, 2020(09)
  • [7]传统手工艺短视频传播的困境与突破[D]. 姜子曦.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0)
  • [8]公共考古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D]. 高小燕. 西北大学, 2019(04)
  • [9]信息化社会的戏曲传承 ——以川剧为例的“互联网+戏曲”研究[D]. 李金兆.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10]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D]. 董甜甜. 东南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期刊科学文献的编辑现代化与数字化传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