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物理及其应用

高压物理及其应用

一、高压物理学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赵阳升[1](2021)在《岩体力学发展的一些回顾与若干未解之百年问题》文中研究表明在讨论若干岩体力学概念的基础上,较全面地回顾与分析了全世界岩体力学发展中科学与应用2个方面的重要成就及不足,其中,在岩石力学试验机与试验方法方面,介绍了围压三轴试验机、刚性试验机、真三轴试验机、流变试验机、动力试验机、高温高压试验机、多场耦合作用试验机、CT-岩石试验机、现场原位岩体试验及试验标准等;本构规律方面介绍了岩石全程应力-应变曲线、围压三轴与真三轴力学特性、时效与尺寸效应特性、动力特性、渗流特性、多场耦合特性、结构面力学特性、岩体变形破坏的声光电磁热效应等;岩体力学理论方面介绍了岩体力学介质分类、块裂介质岩体力学、强度准则、本构规律、断裂与损伤力学、多场耦合模型与裂缝分布模型;数值计算方面介绍了数值方法与软件、位移反分析与智能分析方法。清晰地论述了工程岩体力学与灾害岩体力学分类、概念及其应用领域划分,分析、梳理了大坝工程、隧道工程、采矿工程、石油与非常规资源开发工程等重大工程的岩体力学原理,以及各个历史阶段工程技术变迁与发展的工程岩体力学的重要成就,分析、梳理了滑坡、瓦斯突出、岩爆与地震等自然与工程灾害发生及发展的岩体力学原理,以及各个历史阶段的预测防治技术的灾害岩体力学重要成就。详细分析、讨论了8个岩体力学未解之百年问题,包括岩体力学介质分类理论、缺陷层次对岩体变形破坏的控制作用和各向异性岩体力学理论与分析方法 3个岩体力学理论问题,岩体尺度效应、时间效应、岩体系统失稳破坏的灾变-混沌-逾渗统一理论、完整岩石试件与岩体系统失稳破坏的时间-位置与能量三要素预测预报5个非线性岩体力学问题。

么晓康[2](2021)在《复杂噪声环境磁共振地下水探测信号提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工农业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勘查需求持续增长。磁共振探测方法(Magnetic Resonance Sounding,MRS)作为一种新兴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因其对地下含水层的位置、含水量以及介质孔隙度等非侵入性直接定量探测的优势,已成为重要的地球物理找水方法并得到国际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相比于激发极化和瞬变电磁等其他物探方法,MRS具有快速高效探测地下水中氢质子丰度及水体含量的能力,在水文水资源勘测和水源性灾害监测及预警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MRS信号微弱,仅为纳伏级,在野外探测时极易受到各种电磁噪声干扰,导致原始数据的信噪比低。现有的磁共振信号噪声处理方法和仪器难以完全满足MRS技术在复杂噪声环境中探测应用。因此,在复杂强噪声环境中,抑制噪声干扰并获取可靠MRS信号参数已成为磁共振探测方法亟需解决的问题。磁共振地下水探测中所面临的电磁噪声包含尖峰脉冲噪声、工频谐波噪声以及随机噪声等非平稳噪声。尖峰脉冲噪声具有幅值大、持续时间短、频率覆盖范围广特点。工频谐波噪声干扰频率固定、幅值相对稳定,随机噪声是由各种不可预知因素综合作用而成,没有统一的规律,在统计特征上具有随机性。通常采集的磁共振信号需融合多种消噪手段对噪声进行滤除,再提取消噪后信号的包络线,并拟合得到信号参数。但是,当多种噪声并存、噪声干扰复杂且干扰强度大时,拟合后得到的信号参数准确度低,这将直接降低反演解释结果的准确性,甚至会得到错误的反演解释结果,而且这种复杂的强噪声干扰容易造成磁共振采集系统饱和失效。本文为解决MRS探测面临的复杂、强噪声干扰问题,围绕噪声抑制和MRS信号参数准确获取,重点从复杂噪声中的MRS信号参数的准确提取、影响信号参数提取精度的尖峰噪声抑制、接收系统研制以及野外应用实例等方面研究,进一步完善磁共振噪声抑制、信号参数提取理论。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针对复杂噪声环境中探测时多种噪声并存、噪声干扰复杂且干扰强度大,传统信号参数提取方法能力有限、信号参数提取精度低的问题,分析了不同类型电磁噪声特征及其对MRS信号的影响。在信号时频分析基础上,根据离散短时傅里叶变换原理,研究了在频率域基于离散短时傅里叶变换提取信号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只关注拉莫尔频率处的频率谱幅度值与信号参数间的关系,可大幅减小复杂噪声的影响并获得可靠的信号参数提取结果,为复杂噪声环境磁共振地下水探测时信号参数提取提供新思路。2、针对尖峰噪声频率分布范围广,存在尖峰噪声且尖峰噪声干扰严重时,其频率会与信号频率相叠加而影响信号参数提取的准确度问题,研究了基于挤压同步挤压小波变换与改进阈值算法(SWT-IMT)的MRS信号尖峰噪声抑制方法。首先,阐述了同步挤压小波变换原理,比较分析了同步挤压小波变换在处理磁共振信号时的频率分辨率。其次,针对传统阈值处理方法的不足,提出了改进阈值算法,并详细表述了抑制尖峰步骤中改进阈值施加方式和启发式阈值计算方法。根据所提出的SWT-IMT方法,开展了抑制不同幅度、不同持续时间的模拟尖峰噪声和野外实际尖峰噪声实验。实验结果表明SWT-IMT算法可有效剔除尖峰噪声,且效果优于连续小波变换方法和传统的时域阈值识别及替代方法。3、针对在时间域提取MRS信号时,信号参数提取精度严重依赖于消噪效果,研究了基于离散短时傅里叶变换的MRS信号参数优化提取方法,该方法可直接从频率域根据拉莫尔频率谱值提取出MRS信号的初始振幅、平均弛豫时间以及初始相位等信号参数,有效提取信号参数的同时,减少了复杂噪声对信号参数提取精度的影响。为了从频域单边幅值中获得高精度MRS信号参数,需要克服频域栅栏效应而引入了幅值校正系数,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幅值校正系数的影响。首先根据需要提取的MRS信号引入参考信号并计算对应的幅值校正系数。其次,对含噪的MRS信号分段执行离散短时傅立叶变换计算对应的单边幅值谱,推导建立了MRS信号参数与单边幅值谱的等式关系。然后,使用幅值校正系数和各段中接近拉莫尔频率的单边幅值,计算拉莫尔频率处的单边幅值。最后,通过搜索优化方法求解MRS的初始振幅和平均弛豫时间。并根据求解的初始振幅和平均弛豫时间构造自由衰减信号,通过逐步改变构造信号的相位来逼近MRS信号优化求解初始相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基于离散短时傅里叶变换的信号参数优化提取方法优于传统的信号参数提取方法,能在复杂噪声环境中有效获取信号参数。4、针对噪声抑制算法的消噪效果和信号参数提取的准确性受原始数据影响的问题,本文研制了抗工频磁共振采集系统。具体设计了采集系统的低噪声前置放大电路、带通滤波电路以及工频陷波电路硬件等。通过对系统测试比较,该系统可以有效抑制大量通带外噪声和特定工频处的谐波噪声,有效提高原始数据质量。为进一步验证本文算法和系统的实际效果,开展野外地下水探测试验。通过对野外数据的尖峰抑制、信号参数提取以及反演解释,验证了本文方法和系统的实用性。本文的创新点包括以下几方面:1、提出了基于同步挤压小波变换与改进阈值算法的磁共振信号尖峰脉冲噪声抑制方法。该方法使用同步挤压小波变换将MRS含噪信号分解为不同尺度的小波系数,采用改进阈值算法处理分解后的小波系数,对处理后的小波系数进行重构,实现尖峰噪声的抑制。该方法相比连续小波变换和时域阈值替代法,具有更好的频率分辨率、尖峰识别能力以及尖峰抑制效果,而且在抑制噪声时可有效保留信号,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该算法可避免拉莫尔频率处信号与噪声混叠对信号参数有效提取的影响,有利于MRS仪器在尖峰噪声复杂环境中进行应用。2、提出了基于离散短时傅里叶变换的MRS信号参数优化提取方法。传统的MRS信号参数提取,通常使用同步检测-线性拟合或非线性拟合方法,其参数提取精度依赖滤波效果。本文提出的基于离散短时傅里叶变换的信号参数提取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在时域信号参数提取过程中容易受残余噪声影响的缺点。与传统方法的比对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可从频率域提取出了更高精度的MRS信号参数,具有接近理想带通滤波器的优势。该方法为复杂噪声环境下获取MRS信号参数提供了方法支撑和新思路。3、提出了强工频谐波干扰下MRS采集系统设计方案,在保障采集电路低噪声后将窄带通滤波电路与工频陷波电路相结合,研制了抗工频全波采集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对环境中工频噪声的有效抑制,防止放大电路饱和失真,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该系统相比传统的宽频带采集系统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有效提高原始采集数据质量,为MRS方法在复杂工频噪声干扰环境中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装备。

蔡立超[3](2021)在《优质粗颗粒立方氮化硼单晶的合成工艺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立方氮化硼(Cubic Boron Nitride,简称c-BN)单晶的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单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和抗氧化性能,并在黑色金属、高温合金和冷硬铸铁等难加工材料方面表现出优异的加工性能。优质粗颗粒c-BN单晶的应用价值更高。但是由于合成工艺研究不透彻和合成机理不明确,≥50目的优质粗颗粒c-BN单晶的制备仍较为困难。在工业上合成c-BN单晶最常用的方法是高温高压触媒法,采用的原料为六方氮化硼(Hexagonal Boron Nitride,简称h-BN)。探索c-BN单晶/触媒层界面物相的高温高压反应机理对合成优质粗颗粒c-BN单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在国产六面顶合成压机上系统进行了 c-BN单晶的高温高压合成实验研究,批量获得了≥50目的优质粗颗粒c-BN单晶,并基于Li3N+h-BN体系对优质粗颗粒c-BN单晶合成机理进行了物理表征和理论计算,为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应用基础。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 c-BN单晶/触媒层的组织形貌;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 c-BN单晶外围触媒层中的物相组成;利用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了触媒层的微区形貌及物相;使用俄歇电子能谱分析了触媒层中B、N原子的电子结构及其分布规律;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了 h-BN/c-BN的相变共存点和Li3BN2的相变点,并计算了各相的表面能。综合物理表征和理论计算结果,揭示了优质粗颗粒c-BN单晶的合成机理。基于前期的工艺实验和机理研究,对原材料的指标进行了进一步优化,有效控制了高温高压的触媒组织,采用新的优化合成工艺批量合成出了≥50目的优质粗颗粒c-BN单晶。通过不同触媒体系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Li3N+h-BN体系合成出的c-BN单晶转化率最高,单晶颗粒的粒度最粗,晶体形状相对最好。因此,Li3N+h-BN体系最适于合成优质粗颗粒c-BN单晶。基于Ca3N2+h-BN体系合成出的c-BN单晶,产量和转化率较低,粒度较细,晶体表面存在结晶缺陷。采用Mg3N2+h-BN体系合成出的c-BN单晶,产量和转化率最低,粒度最细,晶体生长不完善。本文通过优化对比实验研究,确定选择Li3N+h-BN体系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针对优质粗颗粒c-BN单晶的合成工艺开展了进一步的优化实验研究。通过对Li3N+h-BN体系进行系统的综合实验,确定出优化的合成工艺为:粒度为140/200目的Li3N作为触媒(Li3N添加量为10wt%),100/120目的c-BN微粉作为籽晶(籽晶添加量为4wt%),余量为h-BN;按照缓慢升压、功率平稳分布以及15min加热时间的高温高压合成工艺曲线(其中合成功率为4890W,合成压力为95MPa),合成出的30/50目c-BN单晶占比可达56.8%。c-BN单晶的晶体完整度高、晶面平整、结晶质量好。合成出的优质粗颗粒c-BN单晶的强韧性测试结果表明,其静压强度可达48N,冲击韧性可达49%,强韧性指标均超过国家标准。根据“淬火”后的c-BN单晶及其触媒层表征分析结果能够发现,针对优质的粗颗粒c-BN单晶而言,其裸露面主要是(110)晶面,有些单晶的表面会呈现出多种形态特征,包括杂质颗粒、片层结构、三角孔洞以及大台阶结构。c-BN单晶的生长主要有二维形核生长及螺型位错生长方式。在触媒层样品当中所具备的物相结构包括h-BN、Li3BN2以及c-BN等,此外还有小部分杂质,没有观察到Li3N。通过针对不同触媒层微区进行观察可知,触媒层中存在结晶度较好的h-BN结构、结晶度较差的立方相BN结构、无定型态的BN结构以及无定型态BN结构中的纳米级立方BN结构。对比触媒层各层的AES(俄歇电子能谱)图谱可知,触媒层各层当中的AES图谱都会有B、N原子之下的sp2与sp3杂化态谱峰。而触媒层里面的B、N原子对应sp3杂化态之峰强会呈现出由外至内依次加强的特征,至于B、N原子对应的sp2杂化态之峰强则是呈现出由外至内依次趋弱的特征。据此能够确定,触媒层自外至内,立方相BN结构的含量越来越多。采用基于利用第一性原理的计算方法对触媒层中的主要物相进行了热力学计算。相图结果显示,h-BN转化成c-BN之相变共存点对应位置的温度与压强都比会Li3BN2出现相变的位置低。Li3BN2在整个合成过程中会稳定存在。c-BN的(110)晶面具有最低的表面能,因而优质粗颗粒c-BN单晶的裸露面应以(110)面为主,这也与形貌观察的结果相吻合。Li3BN2的(100)晶面具有最高的表面能,能够成为体系中其它相的微小基元聚集的基底。结合物理表征和理论计算结果,可以为分析优质粗颗粒c-BN单晶的生长机理和Li3BN2在高温高压下促进h-BN向c-BN转变的理论模型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及理论支撑。熔融态Li3BN2的(BN2)3-和Li+会破坏h-BN层与层之间的范德华键,使h-BN分解为更小的BN团簇,这些BN团簇具有低聚合度。Li+通过得失一个电子的方式,使B、N原子间之间实现电子转移,使BN团簇转变为具有sp3杂化态的c-BN生长单元。在Li3BN2的作用下,h-BN不断转变成c-BN生长单元,并向籽晶表面不断堆积,促使晶体持续生长。Li3BN2的(100)面有利于c-BN生长基元的聚集,加快生长基元向籽晶表面堆积的速度。基于c-BN单晶的合成机理分析,粒度更细的h-BN与触媒的接触面积更大而且被分解为BN团簇的速度更快,更适合用于优质粗颗粒c-BN单晶合成。将原材料h-BN的粒度细化,粒度中位径D50由7~9μm调整为2~4μm,并按照进一步优化的合成工艺进行了 c-BN单晶的高温高压合成实验,批量得到了强度指标更好的粗颗粒c-BN单晶。c-BN单晶静压强度达到50N,冲击韧性达到51.5%。表征结果表明,c-BN单晶外围管状触媒组织与前期实验得到的管状触媒组织基本相同,实现了触媒组织的有效控制和得到了新的优化合成工艺,为优质粗颗粒c-BN单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牛露,周永胜,姚文明,马玺,何昌荣[4](2021)在《花岗岩非稳态流变实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脆塑性转化带对于研究岩石圈变形、断层强度和变形机制以及强震的孕育和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采用汶川地震震源区彭灌杂岩中具有代表性的细粒花岗岩样品,在固体压力介质三轴实验系统上开展了高温高压非稳态流变实验研究。实验设计模拟了汶川地震区地壳10~30km深度的实际温度和压力,温度为190~490℃,压力为250~750MPa,应变速率为5×10-4s-1,利用扫描电镜对实验样品进行微观结构观察。实验力学数据、微观结构及变形机制分析表明,在相当于地壳浅部10~15km深处的低温低压条件下,表现为应变强化,样品具有脆性破裂-半脆性流动的变形特征;在相当于地壳15~20km的深度条件下,随着应变量增加,应力趋于稳态,样品具有脆塑性转化特征;在相当于地壳20~30km的深度条件下,样品具有塑性流动特征。当样品处于半脆性域时发生非稳态流变,主要变形机制为碎裂作用,同时激活了动态重结晶作用、位错蠕变等塑性变形机制。样品强度随着深度不断增大,在深度为15~20km时达到极大值,深度为20~30km时强度逐渐减小。因此,花岗岩的强度随深度的变化规律与微观结构及变形机制均表明,在实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花岗岩具有非稳态流变特征,在15~20km深处,龙门山断裂带处于脆塑性转化带,花岗岩强度达到最大值,该深度与汶川地震的成核深度一致,显示出彭灌杂岩的强度和变形对汶川地震的孕育和发生具有控制作用。

王斌[5](2020)在《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深层砂砾岩甜点储层形成机理与地震预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为了解决深层砂砾岩勘探中遇到的甜点储层形成机理不明和地震预测技术精度不高等问题,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砂砾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基础地质分析、地震岩石物理测试和甜点储层预测方法的综合研究明确了研究区甜点储层形成机理,并开发了高精度的甜点储层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基础地质研究明确甜点储层的形成机理,然后结合岩石物理测试总结甜点储层主控因素对岩石弹性性质变化的影响,建立能反映深层砂砾岩沉积与成岩演化过程的地震岩石物理模型,利用该模型指导研究区的甜点储层预测。这项研究既可以为玛湖地区面向深层砂砾岩甜点储层的油气勘探与有利区优选提供技术支撑,与此同时本次研究采用的方法和思路也可以对其他地区深层碎屑岩的油气勘探提供很好的借鉴意义。通过本次研究取得了以下4点成果和认识:(1)在砂砾岩甜点储层形成机理的研究中首次引入致密砂岩中利用储层临界物性判别储层和封堵层的研究思路,建立临界物性下限与深度的关系,按照成岩作用系统论的思路定量分析深层砂砾岩储集能力随每个沉积微相和每种成岩作用在成岩演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玛湖地区沉积和成岩作用双重控制的甜点储层发育模式。综合研究后得到玛湖地区甜点储层受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双重控制,以远岸或近岸水下分流河道中具有强溶蚀、早期硅质胶结和弱压实成岩相的中细砾岩和粗砂岩为主的认识。(2)在玛湖地区率先开展了深层砂砾岩的高频岩石物理测试,并结合岩石微观结构和动、静态弹性特征测量的结果,对研究区砂砾岩的弹性参数、储层参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总结,并建立了能反映沉积和成岩作用改造岩石储集能力的岩石物理模型。从研究区样品的测试结果来看,由沉积和成岩作用造成的矿物组分含量的差别、矿物的赋存方式以及孔隙类型和形状的差异对研究区样品的弹性参数及储层参数影响较大。其中比较特殊的现象包括:(1)当岩石中石英含量较多时,大量发育的早期硅质胶结物会有效抑制压实作用对原始孔隙的破坏,从而比早期泥钙质胶结的岩石具有更高的孔隙度和更低的纵横波速度比;(2)在玛湖地区受物源的影响,岩石中普遍发育火山岩岩屑和粘土等塑性矿物,而这类矿物极易受压实作用挤压变形而充填孔隙,减小样品的孔隙度并增大样品的速度。但由于这种情况下纵波速度的增大率要大于横波速度,因此样品的纵横波速度比会随纵波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这是研究区塑性碎屑的含量与赋存方式会对砂砾岩样品弹性参数和孔隙度造成很大影响的根本原因。(3)根据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深层砂砾岩甜点储层的形成机理,提出了“按沉积相分级分类,从砂体到储层由粗到细,逐级控制”的地质物探相结合的甜点储层预测新方法。在考虑沉积和构造演化背景的基础上首次研发了经过倾角校正的古地貌恢复技术,并且采用高精度层序地层解释技术对标志层进行解释从而得到了地层真厚度,提高了有利相带预测的精度。为了有效提取OVT域地震资料中的地质信息,我们初次通过Ruger方程建立具有古地貌和沉积微相等地质背景的优势道集部分叠加模板,并利用该模板在研究区对OVT域资料进行解释性处理,这样就可以为针对深层砂砾岩的相控甜点储层预测提供基础资料;在此基础上预测我们通过岩石物理实验获得的甜点储层敏感参数。利用该方法在玛湖凹陷斜坡区百口泉组共预测甜点储层发育区2100km2,为有利勘探区的寻找和增储上产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4)针对玛湖斜坡区异常高压分布规律不明的问题,创新性的提出了玛湖地区异常高压具有“封闭条件、构造挤压和晚期高熟油气充注”三重因素控制的分布模式。通过设计模拟孔隙超压的高频岩石物理实验,首次总结不同地层压力条件下玛湖地区砂砾岩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并且利用岩石物理测试结果建立了新的有效应力系数计算方法。将该方法计算的有效应力系数与Biot有效应力系数进行对比后可知,新计算的有效应力系数更适用于玛湖地区砂砾岩。最后利用新的有效应力系数改进双相介质模型后建立了低渗透砂砾岩地层压力预测模型,提高了地层压力预测的精度,并在玛湖地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刘景[6](2020)在《同步辐射高压衍射技术》文中指出同步辐射光源具有宽光谱、高亮度、高准直等优异性能,被广泛地用于高压科学研究。在依托同步辐射光源所发展的诸多高压研究手段中,X射线衍射是最基本的也是应用最多的实验技术之一。本文简单介绍了同步辐射光的独特性能和光源的基本构成,以及同步辐射光束线和实验站的基本概念。针对基于金刚石对顶砧(DAC)的高压X射线衍射技术,阐述了多种测试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包括粉末衍射、单晶衍射、多晶衍射、径向衍射、激光加温衍射以及快速加载衍射等。对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4W2高压衍射线站所提供的同步辐射光品质、X射线微聚焦能力、多种衍射方法以及新近发展的实验技术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并展望了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的建设给高压科学研究带来的机遇。

张越[7](2020)在《高压合成在铜氧化物超导材料中的探索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自从1911年Onnes发现超导现象以来,人们对超导的研究从未停止。之后,各种新型超导体被发现,尤其是以重费米子、有机、铜氧化物、铁基等为代表的非常规超导体,这使得超导研究经久不衰。超导的应用受到其超导转变温度的限制,只有低于其转变温度,材料才能够进入超导态。要实现低温就离不开液氮和液氦,然而氦气资源在地球上极其稀缺。因此要实现超导的大规模应用就需要超导转变温度较高,尤其是高于液氮温度的超导体。超导的两个基本性质是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零电阻意味着超导体可以无损耗地承载很大电流。在超导体的磁场和温度相图上,有一个标识无损耗传输电流的边界线叫不可逆线Hirr(T),只有在不可逆线以下的温度和磁场,超导体才可以无损耗的承载超导电流。一般不可逆磁场越高,超导体在强磁场下无损耗承载电流的能力就越强。在铜氧化物体系中,Hg-系和Tl-系超导体含有有毒元素Hg和Tl,并且液氮温区的不可逆场不高,限制了其应用。Bi-系超导体虽然没有毒性,但由于其二维性太强,各向异性度太高,在磁场下超导电流下降很快,不可逆场很低,因此也不能实现在液氮温区的应用。Y-系超导体YBa2Cu3O7-δ的Tc在液氮温度之上,并且不可逆场较高,但由于其相干长度较短,很难制备出长导线,目前为止还没有实现大规模应用。因此发现超导转变温度在液氮温度之上并且具有高的不可逆磁场的无毒性超导体对于超导的大规模应用至关重要。高压合成作为一种极端的物理条件,它有着提高反应速率,合成常压下难以合成的物质等优势,在超导新材料的探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基于这个思路,利用高温高压合成的方法,成功合成出已知的无毒铜氧化物超导体(Cu,C)Ba2Ca3Cu4O11+δ,并率先发现了它在液氮温区的不可逆磁场是目前为止的超导材料中最高的,为超导的进一步应用带来了可能。并且我们还合成了一个新的无毒铜氧化物体系Ga-Ba-Ca-Cu-O,其超导转变温度可以达到116K。本论文的创新性工作及意义总结如下:我们利用高温高压合成技术,成功制备出一种体积含量在90%以上的无毒性铜氧化合物超导体(Cu,C)Ba2Ca3Cu4O11+δ,并且确认了分子式和结构,其临界温度约为116K。利用超导转变附近正常态电阻1%的判据,我们确定了该超导体的不可逆线,在82K时的不可逆磁场有15T,94.2K时有5T,98.6K时有3T。并且我们与其它的铜氧化物超导体的多晶样品与薄膜/单晶样品(磁场平行于c轴)的不可逆线做了比较,发现(Cu,C)Ba2Ca3Cu4O11+δ样品的不可逆线在液氮温区是最高的。同时我们发现如果制备过程中没有C元素的加入,样品不会出现超导电性。如果我们在常压下合成出该样品或者生长出(Cu,C)Ba2Ca3Cu4O11+δ薄膜,并且仍然具有很高的不可逆线,那么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尝试制作超导线材和超高场磁体等,因此该样品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在3.7GPa高压条件下,通过固相反应法我们成功合成出一个新的无毒铜氧化物体系Ga-Ba-Ca-Cu-O。通过分析我们得到样品中存在两个超导相,Tc为82K的相对应的是GaBa2Ca5Cu6O14+δ,而Tc为113K/116K(Tc因氧含量不同而有所差别)的相对应的可能是GaBa2Ca3Cu4O10+δ或GaBa2Ca2Cu3O8+δ。随后,我们将合成压力提高到10GPa并且测量了样品的磁化。同时我们利用SEM对样品进行了形貌表征和成分分析。SEM成分分析结果确认了我们的样品中Tc为116K的相确实对应的是GaBa2Ca3Cu4O10+δ。同时SEM照片显示样品中存在一些尺寸在10-20μm的晶体,如果能进一步生长出尺寸更大的晶体,就可以测量其本征性质。该系统的发现为铜氧化物超导体物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样品体系。

教育部[8](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方舟[9](2020)在《自然现象启发下的纳米气泡制备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表面与界面科学是最近数十年兴起的一门涉及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有机大分子等领域的学科。科学家们在研究诸多涉及物质的问题时,往往将其假设为无限延伸且连续的材料以在计算中进行大量简化,得到一个简单的数值解。然而,这种逻辑并不适用于戛然截断的两相甚至三相物质的交界处。在这些表面与界面位置,材料的性质总是与常规性质和理论有很大的差异。水中的气泡,尤其是尺度在纳米量级的气泡就更是如此。自2000年第一次直接观测至今,纳米气泡以其独特的物化性质吸引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兴趣。纳米气泡的存在,与现今物理学中适用的数个经典理论相违背。根据拉普拉斯方程,尺度在纳米范围的气泡内部压强可达数百万甚至数千万帕斯卡,如此巨大的数值足以令其在数毫秒内溶解;另外根据杨氏方程,水中纳米气泡与各种疏水或亲水表面的接触角均大于宏观水的接触角数十度(水侧),这些难以解释的现象自然而然地招致大量的质疑。同时,由于检测手段的缺乏,目前对于纳米气泡的检测往往陷于外部形貌与内部信息二者不可得兼的窘境之中,这又导致面对非议时难以直接回击。不过,尽管基础研究进步缓慢,纳米气泡在实际应用方面却百花齐放,表面清洁、动植物养殖、医学影像、矿物浮选等领域都展现了纳米气泡的神奇魅力。纳米气泡在应用中出色的表现进一步推动着纳米气泡制备方法的发展和对其基本性质的深入探索。本论文从自然界水体中出现的诸多反常现象出发,分别发展了通过振荡和减压流程产生纳米气泡的制备方法,并研究了随着实验参数变化时纳米气泡的性质变化。一方面有利于解释自然界水体中诸多反常现象,另一方面也为解释纳米气泡的稳定机理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最后,初步探索了纳米气泡在除尘方面的应用。本论文主要的进展包括三部分。首先从海洋学中声波探测器检测到的异常现象入手,将海洋学家公认的海浪破碎波这一“罪魁祸首”提取成振荡行为,而振荡也是科研中混合溶液经常使用的方法。通过纳米粒子示踪分析对产生的纳米气泡尺寸和浓度进行的测量,实验发现振荡可以确实地生成纳米气泡,并且其形成取决于振荡时间和频率。这一方法操作简便、无污染,且稳定性良好,也由此可以推测,时常发生振荡行为的江河湖海中可能存在稳定的体相纳米气泡。同时提醒我们,实验中对溶液进行振荡也可能产生纳米气泡,从而对后续实验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其次,考虑到自然界中除振荡之外,还有一种常见的现象——即压力变化。本论文同样研究了减压法能否与前一部分类似地促进纳米气泡的生成。利用适当减压法,基于亨利定律,在不饱和水溶液中制备出了表面纳米气泡以及体相纳米气泡。实验结果还表明纳米气泡的粒径随减压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该方法效率较高且适用于各种容器及表面,有利于后续的性质及应用探究。最后,利用减压法制备的纳米气泡,探究了含有纳米气泡的水滴对疏水表面润湿性的影响,发现纳米气泡的存在会促使液滴更容易浸润疏水界面,并将其推广至喷淋除尘系统之中。在研究了不同性质灰尘颗粒的去除效果后,发现纳米气泡溶液对疏水性污染颗粒有着良好的去除效果,尝试对现行的高压喷淋提出改进方案,以推广纳米气泡的应用范围。

李月[10](2020)在《Bi-S二元体系的高温高压研究》文中提出在高压下,很多物质都会出现丰富的相变行为,深入理解高压下电子拓扑相变和结构相变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过渡金属硫化合物其中的金属元素具有未填满的d轨道,尤其是5d过渡金属硫化物,具有强自旋轨道耦合(SOC)相互作用,蕴含丰富的物理性质。这些奇异性质对压力、温度、掺杂等可调参数非常敏感,同时,高压下发现其他结构形态、其他化学计量配比的化合物也备受关注。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进行了高温高压极端条件下Bi-S二元化合物的稳定性和结构相演化的研究。首先,常温高压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表明,Bi2S3晶体结构稳定,在48GPa发生压力诱导的结构无序非晶化,由晶格参数比率c/a随压力变化的非线性行为判断在4GPa左右有可能发生了电子拓扑相变。随后的高压下电输运性质测试证实了同步辐射X射线的结果,在压力作用下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态密度重新排布,这种费米面的重构常常伴有强烈的各向异性的晶格缩减,所以导致晶格参数比率c/a与压力依赖性变化是非线性关系。其次,我们利用激光加温高温高压实验方法制备了一种Bi-S体系新型化学计量比的立方BiS晶体。激光加温高温高压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实验表明,Bi2S3是热力学不稳定的,分解为新型化学计量配比的立方BiS和元素S,这和前人的理论预测在压力高于19GPa时BiS更稳定相符合。新型化学计量配比的BiS是立方晶系,空间群为pm-3m,晶格常数为a=2.894?,从高温高压淬火到室温条件立方BiS化合物可以保存下来,理论预测显示BiS具有有趣的金属行为和潜在的超导特性。

二、高压物理学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压物理学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复杂噪声环境磁共振地下水探测信号提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磁共振地下水探测技术研究进展
        1.2.1 国外磁共振地下水探测技术的发展历程
        1.2.2 国内磁共振地下水探测仪研究进展
    1.3 磁共振数据噪声抑制方法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1 磁共振噪声抑制方法研究现状
        1.3.2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论文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1.5.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5.2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2章 磁共振地下水探测原理及噪声影响分析
    2.1 磁共振地下水探测原理
        2.1.1 核磁共振现象
        2.1.2 磁共振地下水探测的基本原理
    2.2 噪声干扰对磁共振地下水探测信号的影响分析
        2.2.1 MRS探测中噪声类型及一般消噪过程
        2.2.2 工频噪声和随机噪声对信号的影响
        2.2.3 尖峰脉冲噪声对信号的影响分析
    2.3 MRS数据参数提取方法分析
        2.3.1 基于同步检测的包络信号获取方法分析
        2.3.2 基于拟合方法的信号参数求解
        2.3.3 信号参数提取精度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同步挤压小波变换与改进阈值算法的MRS尖峰噪声抑制方法研究
    3.1 同步挤压小波变换原理及传统阈值方法
        3.1.1 连续小波变换原理
        3.1.2 同步挤压小波变换理论
        3.1.3 传统阈值函数方法
    3.2 基于SWT与改进阈值算法的尖峰噪声抑制方法原理
        3.2.1 抑制尖峰噪声的改进阈值算法
        3.2.2 SWT-IMT抑制尖峰噪声的实现步骤及实例
    3.3 基于SWT-IMT的尖峰噪声抑制试验
        3.3.1 人工合成尖峰噪声仿真试验
        3.3.2 实际探测尖峰噪声仿真试验
        3.3.3 SWT-IMT与传统尖峰抑制方法的比较和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离散短时傅里叶变换MRS信号参数优化提取方法研究
    4.1 基于离散STFT的 MRS信号参数优化提取方法原理
        4.1.1 含噪MRS信号的离散STFT及其单边幅值
        4.1.2 频域栅栏效应的影响及校正
        4.1.3 MRS信号参数优化提取
    4.2 离散STFT参数提取方法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实现
        4.2.1 单边幅值校正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4.2.2 单边幅值校正系数影响因素的设置原则
        4.2.3 信号参数优化提取算法实现步骤
    4.3 基于离散STFT的 MRS信号参数优化提取试验
        4.3.1 模拟信号参数提取仿真试验
        4.3.2 实际探测信号参数提取试验
        4.3.3 信号参数提取方法比较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抗工频磁共振采集系统研制及其应用实例
    5.1 抗工频磁共振采集系统研制
        5.1.1 抗工频磁共振采集系统构成
        5.1.2 抗工频磁共振采集系统的检测单元设计
        5.1.3 抗工频磁共振采集系统测试
    5.2 抗工频磁共振采集系统野外地下水探测实例
        5.2.1 长春市烧锅镇地下水探测试验
        5.2.2 神木市大柳塔镇哈拉沟矿区地下水探测试验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优质粗颗粒立方氮化硼单晶的合成工艺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氮化硼的晶体结构
    1.3 高温高压法合成粗颗粒c-BN单晶的研究现状
    1.4 c-BN单晶合成机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c-BN单晶触媒层组织结构的表征研究
        1.5.1 c-BN单晶触媒层组织形貌和物相结构研究
        1.5.2 c-BN单晶/触媒层界面的电子结构研究
    1.6 第一性原理研究c-BN单晶合成机理的现状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表征与理论计算方法
    2.1 高温高压合成实验
        2.1.1 合成组装块的尺寸
        2.1.2 合成组装块的制备
    2.2 c-BN单晶触媒层组织形貌与结构表征
        2.2.1 c-BN单晶/触媒层界面的SEM形貌表征
        2.2.2 触媒层物相结构的XRD表征
        2.2.3 触媒层物相结构的HRTEM表征
        2.2.4 c-BN单晶表面的AFM表征
        2.2.5 触媒层结构的AES表征
    2.3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
        2.3.1 密度泛函理论
        2.3.2 赝势平面波法
        2.3.3 VASP软件包
    2.4 c-BN单晶的力学性能测试
第3章 不同触媒合成粗颗粒c-BN单晶的对比实验
    3.1 Li_3N触媒合成粗颗粒c-BN单晶
        3.1.1 Li_3N+h-BN体系中合成功率对c-BN合成效果的影响
        3.1.2 Li_3N+h-BN体系中合成压力对c-BN合成效果的影响
    3.2 Ca_3N_2触媒合成粗颗粒c-BN单晶
        3.2.1 Ca_3N_2+h-BN体系中合成功率对c-BN合成效果的影响
        3.2.2 Ca_3N_2+h-BN体系中合成压力对c-BN合成效果的影响
    3.3 Mg_3N_2触媒合成粗颗粒c-BN单晶
        3.3.1 Mg_3N_2+h-BN体系中合成功率c-BN合成效果的影响
        3.3.2 Mg_3N_2+h-BN体系中合成压力对c-BN合成效果的影响
    3.4 三种触媒合成粗颗粒c-BN单晶的形貌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Li_3N触媒合成粗颗粒c-BN单晶的工艺优化
    4.1 Li_3N触媒添加量、粒度对合成效果的影响
        4.1.1 Li_3N添加量对合成效果的影响
        4.1.2 Li_3N粒度对合成效果的影响
    4.2 高温高压合成工艺曲线的优化
        4.2.1 分段升压与慢升压工艺曲线的对比优化
        4.2.2 两种不同加热工艺曲线的对比
        4.2.3 加热时间对粗颗粒c-BN单晶合成的影响
    4.3 添加c-BN籽晶对合成粗颗粒c-BN单晶的影响
        4.3.1 c-BN籽晶添加量的影响
        4.3.2 c-BN籽晶粒度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c-BN单晶/触媒层界面形貌分析及组织结构表征
    5.1 c-BN单晶/触媒界面的组织形貌
    5.2 c-BN单晶的AFM观测分析
    5.3 c-BN单晶触媒层物相结构表征
        5.3.1 c-BN单晶触媒层物相结构的XRD分析
        5.3.2 c-BN单晶触媒层物相结构的HRTEM分析
    5.4 c-BN单晶触媒层的AES表征
        5.4.1 c-BN单晶触媒层的AES谱
        5.4.2 c-BN单晶触媒层B、N原子的AES谱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触媒层主要物相表面能及相关相图的计算
    6.1 晶格常数的计算
    6.2 第一性原理对表面能的计算
    6.3 h-BN/c-BN相图的计算
        6.3.1 h-BN、c-BN和Li3BN2的态密度
        6.3.2 h-BN/c-BN之间的物相共存点
        6.3.3 h-BN/c-BN相转变的p-T图
        6.3.4 Li3BN2的相转变点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粗颗粒c-BN单晶合成机理分析及触媒组织控制
    7.1 粗颗粒c-BN单晶高温高压合成机理分析
        7.1.1 Li3BN2催化h-BN相变的理论模型
        7.1.2 c-BN单晶的生长机理
        7.1.3 Li_3BN_2的催化机理
    7.2 高温高压触媒组织与粗颗粒c-BN单晶合成效果的关系
        7.2.1 粗颗粒c-BN单晶合成效果与触媒层物相组成的关系
        7.2.2 粗颗粒c-BN单晶合成效果与触媒层内物相含量的关系
        7.2.3 粗颗粒c-BN单晶合成效果与触媒层形貌的关系
    7.3 高温高压触媒组织控制的合成实验验证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
创新点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件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花岗岩非稳态流变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实验样品和实验条件
2 实验力学数据
3 实验样品的显微构造特征
    3.1 实验样品的脆性变形特征
    3.2 实验样品的脆性—半脆性转化变形特征
    3.3 实验样品的半脆性—塑性转化变形特征
4 讨论
    4.1 花岗岩样品非稳态流变的微观结构和变形机制特征
    4.2 花岗岩非稳态流变实验对汶川地震的孕震条件和发震机制的约束
5 结论

(5)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深层砂砾岩甜点储层形成机理与地震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石物理研究现状及在砂砾岩中的应用情况
        1.2.2 不同成岩作用对岩石物性变化影响规律的研究现状
        1.2.3 砂砾岩地震储层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1.2.4 地层压力预测技术研究现状
    1.3 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5.2 本论文所采用的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7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深层砂砾岩甜点储层形成机理
    2.1 玛湖地区勘探概况
    2.2 玛湖地区沉积特征
        2.2.1 玛湖凹陷沉积背景
        2.2.2 玛湖凹陷沉积微相特征
    2.3 玛湖地区成岩作用类型及成岩特征
        2.3.1 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成岩环境及主要的成岩作用综述
        2.3.2 玛湖凹陷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的关系
    2.4 玛湖地区主要微相的成岩演化特征
        2.4.1 扇三角洲平原辫状分流河道的成岩演化特征
        2.4.2 扇三角洲前缘近岸水下分流河道的成岩演化特征
        2.4.3 扇三角洲前缘远岸水下分流河道的成岩演化特征
    2.5 甜点储层特征总结
        2.5.1 不同微相岩石学特征的差异
        2.5.2 不同微相岩石物性特征的差异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深层砂砾岩动、静态弹性参数测试与分析
    3.1 玛湖地区砂砾岩动态弹性参数测试与分析
        3.1.1 密度与速度的岩石物理测试模型
        3.1.2 纵、横波速度间关系的岩石物理测试模型
        3.1.3 速度与孔隙度间关系的岩石物理测试模型
        3.1.4 不同压力条件下玛湖地区砂砾岩的弹性参数变化规律
        3.1.5 饱含水条件下砂砾岩样品的声学特征
        3.1.6 岩石物理建模
    3.2 玛湖地区砂砾岩静态声学参数特征测试与分析
        3.2.1 玛湖地区砂砾岩样品的静态弹性特征
        3.2.2 玛湖地区砂砾岩样品的动静态关系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玛湖地区砂砾岩甜点储层预测技术
    4.1 甜点储层成因分析
        4.1.1 甜点储层特征
        4.1.2 甜点储层成因
    4.2 有利相带及河道砂体预测
        4.2.1 有利相带预测
        4.2.2 河道砂体预测
    4.3 基于OVT域资料的叠前储层预测技术
        4.3.1 基于OVT域资料的处理技术
        4.3.2 OVT域资料的叠前道集分析与处理
        4.3.3 基于OVT域资料的叠前弹性参数反演应用效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岩石物理实验的地层压力预测技术
    5.1 异常高压成因及分布规律
        5.1.1 异常高压研究的意义
        5.1.2 玛湖斜坡区异常高压的成因
        5.1.3 环玛湖斜坡区异常高压的分布规律
    5.2 基于岩石物理实验建立的地层压力预测新模型
        5.2.1 计算上覆岩层压力的方法
        5.2.2 计算有效应力的方法
        5.2.3 岩石物理驱动的地层压力预测新模型
        5.2.4 基于岩石物理实验建立的新地层压力预测模型的误差分析
    5.3 压力预测新模型的应用效果
    5.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高压合成在铜氧化物超导材料中的探索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超导物理的发展简介
        1.1.1 超导的发现及其基本性质
        1.1.2 超导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1.2 超导材料的分类和发展
        1.2.1 常规超导体简介
        1.2.2 非常规超导体简介
    1.3 超导体的磁场和温度相图简介
    1.4 铜氧化物超导体系的相图及不可逆线简介
    1.5 (Cu,C)Ba_2Ca_3Cu_4O_(11+δ)材料的研究背景介绍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高压合成装置与技术
    2.1 高压科学的发展
    2.2 高压合成装置
        2.2.1 活塞圆筒压机
        2.2.2 Walker型压机
        2.2.3 高压装置简介
    2.3 高压合成的优点和应用
        2.3.1 高压合成方法的优点
        2.3.2 高压合成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材料生长与物性测量
    3.1 晶体制备方法
        3.1.1 固相反应法
        3.1.2 化学气相输运法
    3.2 晶体结构分析
        3.2.1 X射线衍射
        3.2.2 扫描电子显微镜
    3.3 磁化性质测量
    3.4 输运性质测量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高压合成超导材料(Cu,C)Ba_2Ca_3Cu_4O_(11+δ)以及极高不可逆线的发现与性质研究
    4.1 铜氧化物超导体的背景介绍
    4.2 (Cu,C)Ba_2Ca_3Cu_4O_(11+δ)多晶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4.3 (Cu,C)Ba_2Ca_3Cu_4O_(11+δ)材料的磁化与输运测量结果
    4.4 (Cu,C)Ba_2Ca_3Cu_4O_(11+δ)样品临界电流密度的标定
    4.5 (Cu,C)Ba_2Ca_3Cu_4O_(11+δ)样品不可逆场的标定与研究
    4.6 (Cu,C)-1234 单晶生长的尝试
    4.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新的无毒铜氧化物超导体系Ga-Ba-Ca-Cu-O的发现与性质研究
    5.1 研究背景介绍
    5.2 Ga-Ba-Ca-Cu-O材料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5.3 Ga-Ba-Ca-Cu-O材料的磁化与输运性质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全文总结
发表论文
致谢

(9)自然现象启发下的纳米气泡制备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1.1 纳米气泡的起源与发展
    1.2 纳米气泡的定义与类别
        1.2.1 表面纳米气泡
        1.2.2 体相纳米气泡
        1.2.3 固体中的纳米气泡
    1.3 纳米气泡的检测手段
        1.3.1 原子力显微镜
        1.3.2 体相纳米气泡追踪技术
        1.3.3 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
        1.3.4 同步辐射X射线技术
    1.4 纳米气泡的制备方法
        1.4.1 醇水替换法
        1.4.2 水溶液电解法
        1.4.3 电磁波照射法
        1.4.4 压力变化法
        1.4.5 机械切割法
    1.5 纳米气泡的稳定性机理
        1.5.1 污染物覆盖理论
        1.5.2 动态平衡理论
        1.5.3 气体高密度理论
        1.5.4 三相线固定理论
    1.6 纳米气泡的现存问题
        1.6.1 拉普拉斯压力差理论
        1.6.2 杨氏方程接触角理论
        1.6.3 与污染物的相似性
    1.7 本篇论文的行文顺序
第二章 振荡法制备纳米气泡的探究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2 实验器材与检验方法
        2.2.1 实验用水及容器的选取
        2.2.2 振荡处理器材及方法
        2.2.3 脱气对照实验
        2.2.4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
        2.2.5 溶氧量数值测量
        2.2.6 拉曼光谱分析
    2.3 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2.3.1 振荡法产生纳米气泡
        2.3.2 振荡的频率和时间对纳米气泡形成的影响
        2.3.3 纳米气泡成分的确认
        2.3.4 拉曼光谱分析验证水中成分
        2.3.5 纳米气泡稳定性的研究
    2.4 可能机理的推测及总结
        2.4.1 纳米气泡形成的可能性机理
        2.4.2 讨论与总结
第三章 减压法制备纳米气泡及其性质的研究
    3.1 研究背景及目的
    3.2 实验材料与检验方法
        3.2.1 实验用水及容器的选取
        3.2.2 减压法制备纳米气泡的步骤及方法
        3.2.3 AFM成像实验
        3.2.4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
        3.2.5 脱气对照实验
    3.3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3.3.1 表面纳米气泡的制备
        3.3.2 表面纳米气泡的成分验证
        3.3.3 体相纳米气泡的制备
        3.3.4 体相纳米气泡的成分验证
    3.4 可能机理的推测及总结
        3.4.1 纳米气泡形成的可能性机理
        3.4.2 讨论与总结
第四章 纳米气泡对液滴接触角的影响及其应用
    4.1 研究背景及意义
    4.2 实验器材与检测方法
        4.2.1 实验用水及实验仪器的选取
        4.2.2 纳米气泡对液滴接触角影响的测量方法
        4.2.3 接触角测量实验
        4.2.4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
        4.2.5 烟气喷淋处理的实验模型
        4.2.6 烟气中PM2.5颗粒的检测
    4.3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4.3.1 石墨表面液滴接触角的观察
        4.3.2 石墨表面液滴接触角的实测
        4.3.3 硅材料表面接触角的实测
        4.3.4 纳米气泡溶液对喷淋系统的影响
    4.4 可能机理的猜想与实验总结
        4.4.1 纳米气泡改变接触角的可能性机理
        4.4.2 讨论与总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现有工作的总结和创新点
        5.1.1 本论文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5.1.2 本论文的创新点
    5.2 后续工作的展望
        5.2.1 纳米气泡在稀释中的表现
        5.2.2 体相纳米气泡的稳定性解释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Bi-S二元体系的高温高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超高压技术概论
    1.1 高压物理学简介
    1.2 高压实验技术的分类
        1.2.1 静态高压技术
        1.2.2 动态高压技术
    1.3 金刚石对顶砧
    1.4 压力标定
    1.5 传压介质
    1.6 绝缘垫片制作和样品组装
    1.7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Bi_2S_3的高压同步辐射研究
    2.1 同步辐射概述
    2.2 同步辐射光的特点
    2.3 Bi_2S_3高压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XRD)测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压下Bi_2S_3的电输运性质研究
    3.1 高压下Bi_2S_3的交流阻抗谱测量
        3.1.1 高压交流阻抗谱测量技术
        3.1.2 Bi_2S_3的交流阻抗谱测量分析
    3.2 高压下Bi_2S_3的电阻率测量
        3.2.1 高压直流电阻率测量技术
        3.2.2 Bi_2S_3的电阻率测量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属态BiS的高温高压制备
    4.1 激光加温技术介绍
    4.2 Bi_2S_3的高温高压实验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四、高压物理学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岩体力学发展的一些回顾与若干未解之百年问题[J]. 赵阳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1(07)
  • [2]复杂噪声环境磁共振地下水探测信号提取方法研究[D]. 么晓康. 吉林大学, 2021(01)
  • [3]优质粗颗粒立方氮化硼单晶的合成工艺与机理研究[D]. 蔡立超. 山东大学, 2021(10)
  • [4]花岗岩非稳态流变实验[J]. 牛露,周永胜,姚文明,马玺,何昌荣. 地震地质, 2021(01)
  • [5]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深层砂砾岩甜点储层形成机理与地震预测方法研究[D]. 王斌.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同步辐射高压衍射技术[J]. 刘景. 高压物理学报, 2020(05)
  • [7]高压合成在铜氧化物超导材料中的探索与应用[D]. 张越. 南京大学, 2020(10)
  • [8]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9]自然现象启发下的纳米气泡制备及其应用[D]. 方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0
  • [10]Bi-S二元体系的高温高压研究[D]. 李月.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高压物理及其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