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饱和区土壤和沉积物中石油污染物的混合表面活性剂洗涤

非饱和区土壤和沉积物中石油污染物的混合表面活性剂洗涤

一、Mixed surfactant washing of petroleum contaminants from the soils and sediments in the unsaturated zone(论文文献综述)

任军贤[1](2021)在《活化过硫酸盐氧化污染土壤中的石油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油在开采、运输、储存和使用等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一些土壤被石油烃污染。污染土壤中的石油烃会潜在地对土壤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需要进行土壤治理与修复。过硫酸盐(PS)因其具有可以产生强氧化性的硫酸根自由基、稳定性好、水溶性高和pH适用范围宽等优势,在土壤有机污染修复中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和应用。本研究以辽河油田某一采油井附近石油烃污染的土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热活化以及Fe2+活化过硫酸盐条件下不同因素对石油烃去除效率的影响,以优化过硫酸盐氧化土壤中石油烃的参数。在热活化过硫酸盐条件下考察了不同因素对石油烃去除效率的影响。当过硫酸钠在2.4 mmol/g以内,随着氧化剂的增加,石油烃的去除效率呈上升趋势。过硫酸钠的用量为2.4 mmol/g时,石油烃的浓度从3800 mg/kg降至1175 mg/kg,去除效率可以达到69%。温度影响石油烃的去除效率,60℃为较合适的活化温度。超声结合热活化过硫酸钠使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效率提高了16%。但是分多次投加同一剂量过硫酸钠,以及在体系中加入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并未提升对石油烃的去除效率。考察了热活化过硫酸盐氧化对土壤石油烃转化和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石油烃氧化后可能会生成一些醇和羧酸类含氧产物。石油烃和土壤有机质被氧化成极性小分子更易进入水相,导致水中总有机碳(TOC)浓度从52.4 mg/kg增加至79.8 mg/kg。扫描电镜(SEM)和粒度分析表明过硫酸盐氧化处理会使土壤形貌发生明显变化,使土壤的粒径变小。考察了Fe2+活化过硫酸盐对石油烃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PS/Fe2+对石油烃的去除效率均低于30%。采用谷氨酸二乙酸钠(GLDA)、草酸(OA)和柠檬酸(CA)螯合Fe2+活化过硫酸盐对石油烃的去除效率也没有提升。PS/H2O2/Fe2+/OA氧化体系对石油烃的去除效率也很低。结果表明,通过Fe2+活化过硫酸盐无法有效氧化去除该土壤中的石油烃,可能与该土壤的pH较高有一定关系。

蔡迎雪[2](2021)在《绿色合成铁氧化物强化近海环烷酸生物降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烷酸是一类复杂混合物的统称,是石油的天然成分,可以通过石油的开采、运输和加工等过程进入到各环境介质中。环烷酸对水生和两栖动物具有急性毒性,可以导致生长缓慢和发育畸形,最终对海洋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目前,环烷酸的去除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生物法因其环境友好、适用于大规模面源污染等优点成为环境修复的理想途径。然而目前环烷酸生物降解大都存在降解效率低的弊端,并且关于环烷酸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陆地水体和土壤环境,而对于近海环境中环烷酸污染修复未见报道。基于此,本课题提出了以硫酸亚铁为合成的前驱材料,利用海带裂解液为稳定剂和分散剂制备铁氧化物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建立了铁氧化物强化环烷酸生物降解体系;最后,通过构建微宇宙体系,开展了15℃温度下近海沉积物环烷酸生物修复实验,并探究了生物修复对沉积物功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首先,绿色制备铁氧化物并对其进行表征。选择近海丰富的海带资源为原料水热法制得藻裂解液,以FeSO4·7H2O为还原剂采用空气氧化法绿色制备铁氧化物(gFeOx),利用SEM、XRD、EDS、FT-IR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海带裂解液在铁氧化物合成过程中具有稳定剂和分散剂的作用,产物为不规则粒子,表面存在孔隙和凸起结构,这可能是藻裂解液中的物质与铁氧化物相互作用导致的;EDS分析结果表明组成元素有Fe、O、C等,FT-IR谱图中显示亚甲基C-H伸缩振动、C-I伸缩振动、N-H伸缩振动的吸收峰,藻裂解液中的有机物可能参与了铁氧化物的合成,XRD分析表征其化学成分为Fe3O4、γ-Fe2O3及FeO。(2)其次,研究了gFeOx强化海洋细菌降解环烷酸特性。分别对gFeOx粒径、投加浓度、菌体生物量、温度对环烷酸生物降解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并研究了化学合成Fe3O4与gFeOx强化环烷酸生物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gFeOx粒径范围为0.05 mm-0.15mm,投加浓度100 mg/L以及温度为25℃条件下生物降解强化效果最佳,在该条件下,降解率达91.0%。对强化前后及化学合成Fe3O4强化海洋细菌降解环烷酸降解动力学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未投加gFeOx、投加浓度为100 mg/L、投加浓度为100 mg/L化学合成Fe3O4降解实验皆满足准一级反应动力学,降解动力学常数分别为0.013和0.029和0.021,表明两种铁氧化物对环烷酸的生物降解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作用,gFeOx比化学合成同粒径的Fe3O4的强化效果好,说明了gFeOx不但具有原料来源广,资源利用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而且具有良好的强化效果。(3)最后,探究了近海沉积物环烷酸污染生物强化修复效果。考察了在15℃温度下3种强化策略(分别投加gFeOx和高效降解菌及联合投加)对沉积物环烷酸污染生物修复的影响,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对沉积物群落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明确了生物修复对沉积物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按照质量比(干重)WJSTW菌株:WgFeOx=1:50向沉积物中投加生物修复剂强化效果最佳,降解率达90.7%。通过Alpha多样性分析、Venn图分析及PCA分析结果均表明,生物修复完成后与未被环烷酸污染的沉积物体系中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及物种组成基本相似。进一步通过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COG和KEGG的注释结果表明四个样本的群落功能未有明显差异。以上分析表明,修复完成后的体系与未被污染的底泥体系群落组成、结构和功能相近,表明生物修复未对原生态环境造成显着影响。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绿色制备铁氧化物,强化近海环烷酸污染生物修复:一方面,为海藻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另一方面,为近海沉积物环烷酸污染生物修复提供高效可行的方案。

刁志龙[3](2021)在《机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土壤修复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机油属于众多石油产品中的一种,其广泛用作机械润滑剂、金属防锈剂和乳化剂。由于其用途广泛且每年使用量巨大,废机油也随之产生。在废机油的运输、储存和处理过程中存在管理的不规范,不可避免的导致土壤和水体被废机油污染,对环境造成重大的影响,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生物修复具有高效、适应性强、低成本且无二次污染的优点,已广泛受到人们的关注,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石油烃污染处置技术。本文从石油烃污染土壤中筛选出5株能够降解机油的菌株,经过复筛最终筛选出一株降解效果最好的菌株ML-1,然后对其进行鉴定,菌株ML-1被鉴定Rigidoporus vinctus。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影响ML-1降解机油的因素,最后得到最佳降解条件为温度为26℃,p H为7.4,机油初始浓度为4600mg/L,菌液投加量为5%,培养时间为4d时ML-1对机油的降解率最高。机油降解率的理论最大值为99.13%,实际验证结果为94.74%。在最佳条件下ML-1降解机油的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ML-1对碳链长C17-C34的烷烃降解效果显着,对碳链长在C10-C17的烷烃能够充分降解,对碳链长大于C34的长链烷烃和一些芳香烃类物质也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对机油污染土壤进行微生物修复试验,结果显示,50g机油污染土中添加10m L ML-1的菌液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对比了添加不同辅助碳源对机油污染土壤的处置效果,发现添加了辅助碳源处理的相较于只添加菌液处理的机油降解率都有显着的提高,其中添加蔗糖的效果最好,处置30d后机油降解率达到了51.56%;当蔗糖添加量为25%时机油降解率最高为74.22%。最后研究了添加蔗糖处置对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发现添加了蔗糖的处理组微生物数量有明显增多,这对处置机油污染土壤有积极的影响。机油污染土壤经生物强化修复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显着降低。未经修复的机油污染土壤的优势细菌菌门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27.86%)、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5.24%)、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15.74%)、绿弯菌门(Chloroflexi,9.40%)、厚壁菌门(Firmicutes,2.22%);优势真菌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68.29%)。优势细菌菌属为假诺卡氏菌属(pseudonocardia,9.5%)、溶杆菌属(lysobacter,8.95%),类诺卡氏菌属(nocaradioides,8.58%),优势真菌菌属为篮状菌属(talaromyces,52.03%)。经生物强化处理过后的机油污染土壤,细菌群落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75.62%)成为最优势的菌门,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0.57%)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12.03%)成为次优势菌门;真菌群落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61.14%)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37.86%)成为优势菌门。属水平上,细菌群落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41.71%)成为最优势菌属,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15.21%)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7.34%)成为次优势菌属。真菌群落中曲霉属(Aspergillus,56.42%)和红酵母属(Rhodotorula,37.87%)成为优势菌属。

张薇[4](2020)在《甘氨酸-β-环糊精洗脱-生物降解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效能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石油中含有的石油烃和重金属都是持久性污染物,两者都具有很强的毒性特征可致畸、致癌和致突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造成了极大的潜在威胁,如何安全有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已经成为环境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开展了许多石油污染土壤治理的实验。生物修复技术因具有成本低、不破坏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环境、没有二次污染、操作简单等优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在研究中发现油污土壤中的高分子链石油烃具有较强的疏水性,容易被吸附在土壤中。这类物质的低水溶性和低生物可利用性使得它们在土壤中不易被生物自然降解。而且在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过程中,与石油烃共存的重金属会影响石油烃降解菌的生长和代谢,从而影响其修复效率。同时石油烃由于其疏水的特性,常包裹于菌团的外层抑制其呼吸生长,并阻断了微生物在水中对重金属的作用,严重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因而也使得土壤中的重金属更加难以去除,给石油污染土壤治理增加了一定难度。近年来环糊精(cyclodextrins CDs)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在石油污染土壤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关注。环糊精是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作用于淀粉,形成的一类环状低聚糖。环糊精类化合物的特点是,分子结构中存在一个亲水的外缘和一个疏水的空腔,其疏水的空腔能与一些有机物结合形成主客体包合物。并且由于CDs外侧的亲水性,而使包合物的水溶性大于有机物本身的水溶性,增加了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同时,CDs与重金属也有一定的配位作用,能同时去除有机物和重金属,更为可贵的是环糊精本身无毒且自身具有生物降解性,属于环境友好材料,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但不足之处是,环糊精仅对部分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具有增溶作用,而且它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环糊精的广泛应用。基于以上原因我们首先对环糊精进行化学改性,选择水溶性更强且对重金属有配位能力的环糊精衍生物,研究其初始浓度、土壤酸度等对其增溶解吸的影响行为优化其最佳应用条件。通过多次试验制备了甘氨酸-β-环糊精(G-β-CD),红外光谱及XPS分析结果表明G-β-CD在保留原内腔结构的同时还增加了氨基、羧基等基团。亲水性基团如氨基、羧基提高了β-环糊精在水中的溶解性,同时可络合重金属。研究发现在用G-β-CD处理石油污染土壤,在增溶剂G-β-CD浓度为70 g/L、土壤p H值为6.0~7.0、反应温度为30~40℃、土壤的离子浓度为0.25 mol/L、有机质含量为1%时,石油烃与重金属解吸效果均达到较好水平。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我们还分析了G-β-CD增溶模式下,石油污染土壤中石油烃的微生物降解行为和土壤重金属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等的变化规律,以深入了解石油烃、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生物学归宿及其生态效应。实验发现G-β-CD处理污染土壤后,土壤中重金属形态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Pb、Cu的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的减少均达到50%以上,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含量减少60%左右,表明G-β-CD与重金属形成稳定的可溶性络合物大大降低了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从而降低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毒性和生物可利用性。而且经G-β-CD处理后的石油污染土壤中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脱氢氧化酶以及脂肪酶活性有了显着提升,我们可以认为甘氨酸-β-环糊精能够有效的改良石油烃-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使其中的生物酶活性增强。实验中发现经过G-β-CD预处理的石油污染土壤,其自身的生物修复能力得到了改善,但还远远没有达到正常土壤水平。因此本文通过石油烃降解菌的驯化、筛选、鉴定得到了一种高效石油烃降解菌,并系统研究了髙效降解菌的降解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优化了石油烃降解菌的发酵条件。本研究不仅考虑到选出的最佳条件因素对石油烃降解菌的生长繁殖的影响,还着重考虑了成本低、实用性强和操作步骤简单等实际性和经济性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无机盐培养基里加豆粕粉和玉米淀粉,培养出来的细菌和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的效果相当,且更经济实惠,适用于现场土壤生物处理的应用。实验最后采用生态毒性试验综合评价该化学-微生物联合修复法的修复效果。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析化学-微生物联合修复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石油污染物胁迫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石油污染土壤与清洁土壤细菌群落相似性仅为37.7%,经化学-微生物联合修复后相似性增加至76.2%,说明化学-微生物联合修复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有了较好的恢复。通过高等植物发芽毒理实验和作物吸收毒理实验观察种子的发芽率、测量幼苗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评价化学-微生物联合修复后土壤的生态毒性。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及叶片光合色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指标随着化学-微生物联合修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说明土壤生态毒性减弱,但在整个修复的时期土壤都存在着一定的生态毒性。以上结果为G-β-CD-微生物联合修复法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徐瑞阳[5](2020)在《介质润湿性对表面活性剂驱替柴油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石油开采及其副产品加工量的大幅度增长,地下水中石油烃类的污染日益严重。由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甚至不溶,一旦泄漏到地下环境中不仅难以检测,而且修复起来也是更加困难,因此成为近些年研究的热点。原位冲洗技术在石油类污染物的修复中应用较为广泛。由于表面活性剂能够有效降低油-水之间的界面张力,并且达到临界胶束浓度时会形成胶束,有效提升石油烃类物质的溶解性和流动性,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因而常被用作地下水中石油烃类污染物原位冲洗技术中的冲洗剂。不过,在天然条件下,地下介质的润湿程度是不同的,不同润湿性的介质中污染物的迁移和分布也不尽相同。同时,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也会对介质的润湿性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对于这种由于外加表面活性剂所引起的介质润湿性的改变以及对污染物迁移和分布的影响还未有过系统的研究。本文以柴油作为模拟污染物,首先利用可视化的微型模拟装置研究了柴油在不同的润湿性介质中的迁移分布情况;然后,利用一维模拟砂柱进行地下水中柴油的驱替研究,分析介质润湿性对表面活性剂驱替柴油污染物的影响,并结合介质表面性质的变化揭示了其变化机制。研究发现:(1)利用二氯二甲基硅烷改性后的石英砂润湿性发生变化,改性剂用量越大,水-岩接触角的值越大,石英砂疏水性越强,并且这种由化学键结合的介质表面改性较为稳定;随着介质润湿性从强亲水到强油湿的变化,柴油在介质中的残余量先减少后增多,其中水-岩接触角为76°的中间润湿性介质中残余油量最少。(2)介质的润湿性不同对水的迁移具有一定影响,介质水湿性越强,水的流动越容易,在介质孔隙中的流动速度越快;当介质为油湿性时,注入时间和注入量相同时,水难以将介质完全润湿,水的流动空间减小、流动路径变短。(3)油湿性介质有利于疏水性有机物迁移,且油湿性越强,有机物迁移速度越快;水湿性和油湿性较强的介质中柴油的去除效果较差,中间润湿性的介质有利于柴油的去除。(4)在水-岩接触角为0°的介质中,介质表面的Zeta电位为负,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介质表面,吸附量较大,介质表面Zeta电位增大,水湿性减弱,柴油的去除效率增大;当介质水-岩接触角大于等于76°时,介质表面Zeta电位为正,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通过氢键或范德华力吸附在介质表面,吸附量较小,介质表面Zeta电位升高,油湿性减弱,柴油的去除效率呈增加趋势;其中,水-岩接触角等于76°的介质由于水湿性增强导致柴油去除效率略有降低。(5)在水-岩接触角为0°的介质中,介质表面的Zeta电位为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疏水端主要通过氢键或范德华力吸附在介质表面,吸附量较小,介质表面Zeta电位减小,润湿性无明显变化,柴油的去除效率增加;当介质水-岩接触角大于等于76°时,介质表面Zeta电位为正,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亲水端主要是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介质表面,吸附量较大,介质表面Zeta电位减小,油湿性增强,柴油的去除效率降低;其中,水-岩接触角等于76°的介质柴油去除效率下降较多。(6)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通过氢键或范德华力吸附在介质表面,吸附量较小,对介质表面的Zeta电位影响相对较小;当介质水-岩接触角为0°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有效增大介质的水-岩接触角,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其对柴油的驱替效果;当介质水-岩接触角大于76°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注入降低了介质的水-岩接触角,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其对柴油的驱替效果;其中,水-岩接触角等于111°的介质柴油去除效率增加较多,水-岩接触角等于76°的介质,柴油去除效率降低较多。

王晓玲[6](2019)在《改性生物质电厂灰固定化微生物在石油污染土壤中的修复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石油开发、运输、储存和炼化过程中,石油发生泄露。泄露的石油扩散进入地表水、地下水、土壤,这些石油污染物吸附在植物的根系上,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最终影响到人类的健康。石油污染问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严峻的环境问题,亟待解决。物理和化学手段常被用于土壤修复,但这两种方式成本高、能耗高、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生物降解方法成本低、环境友好,却耗费时间长。固定化微生物手段可以提高外来高效降解菌的生物活性,提高降解菌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增加微生物的酶活性,最终达到提高微生物对石油污染物降解效率的目的。生物质电厂灰是生物质在发电厂燃烧炉内燃烧后形成的灰渣,具有多孔结构,比表面积大,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改性后可用做固定化载体,提高微生物对石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也能实现废物资源化。本文从新疆某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高效降解混菌M3,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并评价其对石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混菌中同时包含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对污染浓度为1g/L的石油污染物降解率达到73.3%,高于其他所有单菌对石油污染物的降解率;选取粒径为40-10目的生物质电厂灰,生物质电厂灰质量与改性溶液体积比值为1:1,改性时间为30min,自然干燥后,做固定化微生物载体,固定的高效降解菌的数量达到1012,比前人提及的改性方式高3-4个数量级;固定化降解菌M3对含油率为5.2%的砂质土壤中石油污染物的降解率显着高于游离菌,其降解率可达51.92%;饱和烃最易降解,其次为芳香烃和胶质,且改性生物质电厂灰固定化微生物对芳香烃的降解率提升程度最高;用GC-FID分析碳原子数为C7-C40的正构烷烃的降解率,短链烷烃最易降解,其次为中长链和长链烷烃,其中C17-C19组分的降解量占总量的70.6%;固定化降解菌可以降解游离菌不能降解组分,如C28和C31-C34;固定化降解菌通过提升微生物的脱氢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微生物呼吸速率及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利用率来提升固定化降解菌对石油烃的降解能力,IC1(土壤中添加10%的固定化菌剂)中脱氢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最大值分别为110.3 ug·d-1·g-1和163.2mg·d-1·g-1,微生物的基础呼吸速率最大值为1.92 mgCO2-C g-124h-1,显着高于游离菌;改性生物质电厂灰在极端条件下可以显着提升降解菌群的生物多样性和菌群分布的均一性,IC1(土壤中添加10%的固定化菌剂)、FC1(土壤中添加10%的游离菌剂)、S+IC(灭菌土壤中添加10%的固定化菌剂)、S+FC(灭菌土壤中添加10%的游离菌)的Shannon指数和Shannon均匀性指数分别为2.71±0.02、1.92±0.05、1.23±0.07、0.44±0.06和0.79±0.002、0.56±0.001、0.35±0.005、0.13±0.001,IC1和FC1差异不显着,但S+IC和S+FC之间差异显着。

赵峰德[7](2019)在《青藏高原冻土区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探究低温冷环境下的石油烃类生物修复机制对冻土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青藏高原冻土区土壤的石油烃类污染为背景,通过构建低温高效石油烃类降解功能微生物,对冻土区石油烃类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特性及强化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石油烃污染物对高原冻土区微生物群落组成及结构影响显着,石油烃污染土壤中石油降解功能菌群落多样性高于背景土壤。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背景土样(TS、MS两个样品)中细菌群落组成相似,相对而言,石油烃类污染土样(SDO、SLO两个样品)中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显着;机油污染土样(SLO)中细菌的丰度最高,其次为背景土样,柴油污染土样(SDO)中细菌菌群丰度最低。2、石油烃类(柴油、机油)摇瓶降解试验结果显示,初步构建的耐低温石油烃类(柴油、机油)降解同生菌体活性较高,对石油烃类在低温下有较高的降解性能。此次研究表明,在低温10℃下,经过20d试验,柴油的累积降解率达到63%;机油试验组经过30d试验,降解率为52.75%。3、石油烃类(柴油、机油)的生物降解历程变化规律相似。试验初期石油烃类(柴油、机油)的平均降解速率高于试验末期,低碳烃类的降解成效相对高于结构复杂的高碳烃类;试验微生物对石油烃类(柴油、机油)的生物降解动力学方程大部分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在低温10℃下,较高浓度石油烃类的降解速率较小,半衰期相对较长;柴油菌群降解速率常数大于机油菌群,在同环境条件下柴油污染的生物修复周期较短。4、电子受体(H2O2)、表面活性剂(Tween-80)等添加剂的应用对石油烃类(柴油、机油)降解效能的改善作用显着,不同助剂对石油烃类降解性能的影响效应具有差异性。较低浓度H2O2强化石油烃类(柴油、机油)的生物降解,高浓度H2O2抑制石油烃类的生物降解;过高或过低浓度的Tween-80弱化石油烃类(柴油、机油)的生物降解成效,适宜浓度的Tween-80促进石油烃类(柴油、机油)的生物降解;固定化微生物菌剂的应用强化了微生物对石油烃类的降解成效,不同材料的固定化菌剂对石油烃类的降解效果具有差异性。此次试验固定化菌剂中,活性炭过滤棉固定菌剂对石油烃类(柴油、机油)的降解效果最佳,其次为小麦秸秆固定菌剂,化纤纺布固定菌剂最低。5、湿度、营养盐配比对石油烃(机油)降解效果有明显影响。过高或过低的土壤含水率抑制石油烃(机油)的生物降解作用,适宜的土壤含水率强化石油烃(机油)的生物降解成效;较低氮磷比的营养盐有助于微生物对石油烃的生物降解。经过60d试验,设计含水率为25%时,机油的降解效果最佳,此次试验含水率高于或低于25%时,土壤石油烃(机油)的降解率均降低;试验营养盐比例N/P=6时,机油的降解率最大,试验土壤营养水平的改善强化了石油烃(机油)的生物降解。6、通过石油烃(机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室内模拟试验,验证了此次研究所构建的石油降解功能微生物具有现场试验的应用潜能;加调理剂、翻耕对土壤石油烃(机油)的生物降解具有促进作用。

苏增建[8](2019)在《我国热带海域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在生物修复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海洋石油污染事件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目前的海上溢油处理措施包括了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方法,物理方法主要用于前期溢油的大规模回收,化学法因二次污染的隐患而被逐渐淘汰,因此后期残留的石油烃污染物的清理主要靠物理吸附或生物降解完成。石油烃污染的生物修复是当前主要研究方向,其中石油烃降解菌的应用更是其中重要一环。但生物修复研究中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投菌法去除海水表面残留油膜效率不高,人为添加表面活性剂辅助石油降解菌的方式存在环保问题,而且成本高,另外关于生物法去除沉底石油烃污染物的研究较少,等等。我国热带海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石油运输航线之一,也是我国开发油气资源的主要海域,港口等区域的日常石油烃污染或是海上油轮突发性溢油事故都会对所在海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目前在这一区域开展生物修复海水中石油烃污染的研究尚不多见。针对这一现状,本文结合热带海域特点,以石油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为研究重点,尝试对当前生物修复研究领域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为形成适合我国热带海域石油烃污染生物修复技术奠定研究基础。论文首先对热带海域近海石油烃污染区的水样及底泥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研究石油烃污染物对海水环境中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油污环境中优势菌群的种属特征;然后在热带海域海水环境中筛选得到土着石油烃降解菌和表面活性剂生产菌,并通过优化组合,筛选出较佳的石油烃降解菌株组合,作为后期研究的主要菌株材料;其次是利用海藻酸盐微球固菌措施,模拟清除沉入海底泥沙中的石油烃污染物,在证实了有效性后,利用热带特有生物质对微球进行改良,强化了固菌微球的环境适应性;最后利用热带特有植物纤维作为吸油材料进行改性,增强其疏水性、亲油性和漂浮性能,以期作为清理海面薄层油膜的生物吸油材料,并尝试发挥改性纤维的固菌、吸油双重功效。主要获得以下结果:1)微生物种群分析。对2个油污海域和1个无污染海域(对照)的海水和沉积物进行细菌高通量测序分析,首先,通过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发现石油烃污染海域A区、B区,沉积物环境中生物多样性普遍高于海水环境,对照海域C区的海水环境多样性也明显高于A、B海域海水环境;其次,油污区域A、B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相似度最高,主要差异存在于A区特有的优势菌门Bacteroidetes和B区特有的优势菌门Acidobacteria、Actinobacteria,而与对照C区差异较大,仅有Proteobacteria菌门是三个区域的共有优势菌门;最后,油污区A、B海水环境和沉积物环境各具有明显的优势菌属,其中A1、B1大致相同,主要优势菌属为Woeseia、Sulfurovum,A2、B2亦然,共同的优势菌属主要是Marinobacterium、Arcobacter,但B2比A2多了优势菌属Glaciecola;另外2个对照区域C1、C2海水环境中优势菌属相同,主要是Woeseia、Candidatus-Actinomarina,与油污区差异性较大。这些都表明了石油烃污染物对海洋环境中微生物多样性有显着影响,而且对海水环境的影响尤为显着,另外不同环境要素的微生物多样性在受到石油烃污染影响时呈现出各自特有的微生物群落特征。2)菌株筛选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在热带海域筛选出3株石油烃降解菌和1株表面活性剂生产菌,经鉴定石油烃降解菌SJDQ-112、SJDQ-13及SJDQ-14分别属于弧菌属(Vibrioproteolyticus strain)、弧菌属(Vibrio tritonius strain)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 idriensis strain),在海水环境中7d石油烃降解率分别为37.9%、32.7%和36.7%,最优降解菌株组合SJDQ-112:SJDQ-13:SJDQ-14=1:1:2,该组合在pH 7、盐度3.5%、温度35℃时7d石油烃降解率为53.44%,优于各单菌降解率,而且条件参数与热带海域的海水环境条件相一致;表面活性剂生产菌BSM-301经鉴定为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luteus strain),其产物成份主要为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以石油烃类作为碳源,在pH7-7.5,温度30℃左右,该菌株发酵液表面张力降幅可达到53.95%,与降解菌SJDQ-112按照1:1复合添加时,7d石油烃降解率达到了59.88%,比SJDQ-112单菌降解时提升了22%左右,证实了该菌株在石油烃降解过程中发挥了较好的辅助作用。3)菌株固定化技术研究。利用海藻酸盐微球固菌后修复海水环境中的石油烃污染物,结果表明:固菌微球在海水环境中7 d石油烃降解率达到56.6%,泥沙环境为61.19%,说明固菌微球可以用于清除近海海底泥沙中的石油烃污染物;利用热带地区特有生物材料木薯炭、椰壳炭和椰壳纤维对微球进行改良后,微球的机械性能和传质性都得到了较好的改善,甲基蓝吸收比率最高的4组改良方案分别是e(椰壳纤维5g/L)91.2%、f(椰壳纤维 10g/L)91.2%、g(木薯炭 10g/L)86.9%和g(椰壳炭10g/L)86.1%,各组改良微球的抗磨损系数都达到了 1,并且利用改良微球固定菌株BSM-301,在普通培养基中培养24h后,表面张力下降幅度在24.3%-29.3%,证实了微球内的菌株产物可顺利扩散至外部环境。4)改性纤维吸油特性研究。采用热带地区特有农业固废蕉叶纤维和椰壳纤维作为吸油材料,通过改性后,其耐盐性、耐酸碱性、疏水性、亲油性、漂浮性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其中改性蕉叶纤维的吸油倍率由原来的10.16倍提高到了 24.64倍,椰壳纤维则由原来的11.68倍提高至22.74倍,海水环境中对石油烃的一次吸附率分别为86.75%和79.95%,并证实了改性纤维吸油后可脱油重复使用,另外,改性蕉叶纤维和椰壳纤维固菌后的石油烃去除率虽未达到预期的吸油、降解双重效应,但与未固菌的纤维相比较,也分别比提升了 19.2%和13.4%,这可为投放后不管的修复措施提供技术支持。本文以我国热带海洋环境中的土着石油烃降解菌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菌作为菌株资源,利用改良海藻酸盐微球固定降解菌后,为清理近海海底泥沙中石油烃污染物提供技术基础,研究改性纤维用于清理海上溢油清理工程的末端环节,去除海面薄层不可回收油膜,用热带地区特有的生物资源清除回收油膜,为我国热带海域石油烃污染物的清除提供了生物修复技术基础。

李佳,曹兴涛,隋红,何林,李鑫钢[9](2017)在《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提出石油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土壤中的石油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石油开采、加工、运输、储存过程中的泄漏。目前,国内外土壤污染形势严峻,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已经引起公众和科技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在此背景下介绍了几种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包括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和植物修复技术,并分析了这些修复技术的工作原理、适用场合以及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从深化研究石油污染物迁移变化规律、完善改进现有土壤修复工艺、大力开发土壤组合修复技术、致力发展新型土壤修复技术、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土壤修复成套设备以及建立完善土壤修复评价标准和风险管理体系6个方面对石油污染土壤修复工作进行展望。

汪洋[10](2017)在《大庆油田石油污染土壤堆肥修复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文中指出堆肥是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重要技术之一。微生物在堆肥过程中对石油的降解起着关键作用,然而,鉴于土壤微生物的复杂性和不同生态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差异性,目前对于石油污染土壤堆肥(尤其是强化堆肥)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强化降解机制的研究还十分有限。本研究从大庆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高效石油烃降解菌群和鼠李糖脂表面活性剂产生菌,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堆肥方式(自然堆肥、表面活性剂强化堆肥和复合菌群强化堆肥)对大庆石油污染土壤中石油的降解情况,采用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石油烃降解过程与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构建Alk B(烷烃单加氧酶)功能基因克隆文库,分析堆肥各时期烃降解功能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结构变化;对Alk B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研究烃降解功能菌群的数量、活性特征与石油烃降解过程之间的关系,研究揭示了堆肥过程中石油降解的微生物生态学机制,为大庆油田及其他油田石油污染土壤的堆肥修复提供理论依据。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大庆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与牛粪、秸秆的堆肥体系中分离筛选到耐高温石油降解菌群wt-3,通过16S r DNA鉴定,该菌群优势属为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红球菌属、假黄单胞菌属和赖氨芽孢杆菌属。wt-3降解石油的最佳条件是:培养温度45℃、初始p H为7.0、接种量3%、摇床转数160r/min、培养基石油浓度2%,此条件下最高降解率为75.3%。柱层析分析表明,wt-3对原油组分中饱和烃、芳香烃、沥青质和胶质的降解率分别为83%、50%、25%和30%,说明该复合菌群能够有效的降解石油污染物。(2)从大庆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筛选到一株高产表面活性剂的菌株wk-4,经生理生化及16S r DNA鉴定确定该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该菌株的产表面活性剂的最优发酵条件为:碳源豆油10 g/L、氮源氯化铵5 g/L、发酵时间120 h时,此条件下糖脂类表面活性剂的产量可达0.81 g/L,在已有报道文献中产量较高。经薄层层析法确定该表面活性剂为糖脂类表面活性剂,硅胶柱纯化后收集得到单双鼠李糖脂两种组分。该鼠李糖脂产物临界胶束浓度为50mg/L,盐浓度耐受范围为0%-6%,p H耐受范围为3.0-12.0,适宜温度范围为20℃-100℃,可应用于堆肥处理中。在石油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试验中,添加3CMC浓度鼠李糖脂的土壤样品降解率最高,降解率为67.4%(3)三种堆肥方式均可有效降解总石油烃(TPH),强化堆肥(表面活性剂强化堆肥和复合菌群强化堆肥)降解效率高于自然堆肥。在42天堆肥结束时自然堆肥、表面活性剂强化堆肥和复合菌群强化堆肥中TPH降解率分别为69%88%和80%,降解半衰期为23d、14d和18d。堆肥过程中,强化堆肥各时期细菌数量均明显高于自然堆肥,细菌的数量级达到109CFU/g,而自然堆肥中细菌的数量级为108CFU/g,同时,强化堆肥中高温期持续11d以上,自然堆肥中高温期仅持续7d,这表明强化堆肥均可通过促进微生物的代谢和繁殖来提高石油污染物的降解速率。TPH测定结果还表明:不同堆肥方式中烃降解的规律不同,自然堆肥中腐熟期TPH降解速度最快,表面活性剂强化堆肥中降温期TPH降解速度最快,而复合菌群强化堆肥中TPH降解最快时期出现在高温期,但三种堆肥方式中石油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GC-FID分段分析表明,两种强化堆肥可降解的原油优势组分不同,表面活性剂强化堆肥中对烷烃的降解更有利,复合菌群强化堆肥中对芳香烃类的降解更有利。(4)细菌16Sr DNA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三种不同方式的堆肥中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变化趋势一致,即高温期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最少,进入降温期和腐熟期逐渐增加,而且在整个堆肥过程中两种强化堆肥中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自然堆肥。在堆肥中降温期和腐熟期,表面活性剂强化堆肥Simpson指数分别为5.22和5.48,复合菌群强化堆肥Simpson指数分别为5.10和5.26,均高于自然堆肥(4.98和5.12)。聚类分析表明,三种方式堆肥中高温期和降温期细菌群落组成结构差异显着,而腐熟期细菌群落组成结构相似。测序结果表明三种方式堆肥中的细菌属于28个门,其中5个优势菌门为Proteobacteria、Firmicutes、Bacteroidetes、Chloroflexi、Actinobacteria。在纲水平上属于21个纲,其中9个优势纲为Bacilli、Actinobacteria、γ-Proteobacteria、α-Proteobacteria、Anaerolineae、Cytophagia、Flavobacteriia和Clostridia。在属水平上对丰度前40的属统计分析,其中与石油烃降解有关的菌属有12个。自然堆肥中丰度较高的烃降解菌属为Rhodococcus sp.、Bacillus sp.和Steroidobacter sp.,显着性分析表明,TPH降解速率与Rhodococcus sp.和Steroidobacter sp.呈显着正相关(P<0.05);表面活性剂强化堆肥中丰度较高的烃降解菌为Pseudomonas sp.、Flavobacterium sp.、Pusillimonas sp.和Mycobacteriu sp.,TPH降解速率与Pseudomonas sp.和Flavobacterium sp.呈显着正相关(P<0.05),同时与Pusillimonas sp.正相关性较大;复合菌群强化堆肥中丰度较高的烃降解菌为Pseudomonas sp.、Bacillus sp.、Lysinibacillus sp.和Gordonia sp.,TPH降解速率与Pseudomonas sp.显着正相关(P<0.05),与Gordonia sp.显着负相关(P<0.05)。(5)建立了堆肥样品的Alk B基因克隆文库,共得到466条序列,分析获得12个OPFs。Alk B的α多样性分析表明,两种强化堆肥中的Alk B基因多样性均高于自然堆肥。不同堆肥方式中优势OPF不同,自然堆肥中OPF6(相似序列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Alk B)和OPF2(Rhodococcus qingshengii BKS20-40 Alk B)为优势OPF,表面活性剂强化堆肥中优势OPF为OPF12(Flavobacteriales bacterium ALC-1 Alk B)和OPF8(Pseudomonas aeruginosa Alk B),复合菌群强化堆肥中OPF5(Pseudomonas sp.D86 Alk B)为优势OPF,三种堆肥方式中优势OPF的最相似菌属均与16Sr DNA高通量测序时与石油烃降解速率呈显着正相关的菌属一致。说明这些菌属作为烃降解功能微生物在堆肥的石油降解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堆肥样品的Alk B基因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三种不同方式堆肥中Alk B基因拷贝数出现峰值的时间不同,各时期Alk B数量差异显着,但变化趋势与各自堆体中石油烃降解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Alk B基因的定量分析可一定程度上反映石油的降解效果。

二、Mixed surfactant washing of petroleum contaminants from the soils and sediments in the unsaturated zon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ixed surfactant washing of petroleum contaminants from the soils and sediments in the unsaturated zone(论文提纲范文)

(1)活化过硫酸盐氧化污染土壤中的石油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石油烃污染土壤现状
        1.1.1 石油烃概述
        1.1.2 土壤中石油烃的来源
        1.1.3 土壤中石油烃的环境行为
        1.1.4 土壤中石油烃的环境效应
    1.2 土壤石油烃修复技术
        1.2.1 化学修复技术
        1.2.2 物理修复技术
        1.2.3 生物修复技术
        1.2.4 联合修复技术
    1.3 土壤石油烃化学氧化修复技术
        1.3.1 过硫酸盐
        1.3.2 过氧化氢
        1.3.3 高锰酸盐
        1.3.4 臭氧
    1.4 过硫酸盐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1.4.1 不同活化条件下优化石油烃的去除效率
        1.4.2 表面活性剂增溶结合过硫酸盐氧化
        1.4.3 过硫酸盐结合其他修复技术
    1.5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2 热活化过硫酸盐氧化污染土壤中的石油烃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土壤中石油烃氧化实验
        2.1.3 样品前处理
        2.1.4 红外测定石油烃原理与标准曲线建立
        2.1.5 过硫酸钠浓度的测定
        2.1.6 土壤相关理化性质的测定
    2.2 结果与讨论
        2.2.1 过硫酸钠剂量
        2.2.2 活化温度
        2.2.3 投加次数
        2.2.4 过氧化氢结合热活化过硫酸盐
        2.2.5 超声结合热活化过硫酸钠
        2.2.6 碱热活化过硫酸钠
        2.2.7 氧化产物的分析
        2.2.8 氧化后上清液TOC的变化
        2.2.9 氧化对土壤粒径的影响
    2.3 小结
3 Fe~(2+)活化过硫酸盐氧化污染土壤的石油烃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药品与试剂
        3.1.2 石油烃氧化实验
        3.1.3 样品前处理
    3.2 结果与讨论
        3.2.1 Fe~(2+)活化过硫酸钠氧化体系
        3.2.2 GLDA螯合Fe~(2+)活化过硫酸钠氧化体系
        3.2.3 草酸螯合Fe~(2+)活化过硫酸钠氧化体系
        3.2.4 柠檬酸螯合Fe~(2+)活化过硫酸钠氧化体系
        3.2.5 过硫酸盐/过氧化氢/Fe~(2+)/草酸氧化体系
    3.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绿色合成铁氧化物强化近海环烷酸生物降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环烷酸污染及其处理现状
        1.1.1 环烷酸概述
        1.1.2 环烷酸污染分布与生态毒性
        1.1.3 环烷酸的处理方法
    1.2 近海污染生物修复技术
        1.2.1 生物强化法
        1.2.2 生物刺激法
    1.3 铁氧化物的绿色制备及其应用
        1.3.1 绿色制备铁氧化物
        1.3.2 绿色合成铁氧化物在污染物去除中的应用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藻裂解液的制备
        2.2.2 铁氧化物的绿色制备
        2.2.3 CHAA储备液的制备
        2.2.4 绿色合成铁氧化物的表征方法
        2.2.5 菌株培养及强化海洋细菌降解CHAA体系的建立
        2.2.6 环烷酸的测定
        2.2.7 标准曲线的绘制
        2.2.8 高通量测序分析
3 绿色合成铁氧化物强化海洋细菌降解环烷酸研究
    3.1 绿色合成铁氧化物的表征
        3.1.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3.1.2 X射线能谱分析(EDS)
        3.1.3 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XRD)
        3.1.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3.2 绿色合成铁氧化物强化环烷酸生物降解条件优化
        3.2.1 绿色合成铁氧化物粒径对生物降解的影响
        3.2.2 绿色合成铁氧化物投加浓度对生物降解的影响
        3.2.3 生物量对生物降解的影响
        3.2.4 温度对绿色合成铁氧化物强化生物降解的影响
    3.3 降解动力学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近海沉积物环烷酸污染生物强化修复研究
    4.1 生物量对环烷酸污染生物修复的影响
    4.2 绿色合成铁氧化物投加量对强化环烷酸污染生物修复的影响
    4.3 联合强化对环烷酸污染生物修复的影响
    4.4 生物修复对沉积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4.4.1 样本注释与评估
        4.4.2 Alpha多样性
        4.4.3 Beta多样性
        4.4.4 群落组成分析
        4.4.5 功能预测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机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土壤修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石油烃污染土壤现状
    1.2 石油烃污染的来源
    1.3 石油烃污染物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1.4 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1.4.1 原位生物修复技术
        1.4.2 异位生物修复技术
        1.4.3 降解石油烃污染物的微生物种类
        1.4.4 微生物降解石油烃的影响因素
    1.5 石油烃生物降解的途径分析
        1.5.1 微生物对石油烃的摄取途径
        1.5.2 微生物对石油烃的降解途径
    1.6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6.1 研究目的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2章 机油降解菌的筛选分离、鉴定
    2.1 材料与仪器
        2.1.1 供试土壤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3 主要实验试剂
        2.1.4 主要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机油降解菌的筛选分离
        2.2.2 机油降解菌降解能力的测定
        2.2.3 微生物生理生化测定方法
        2.2.4 生长曲线的绘制
        2.2.5 机油降解菌的鉴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机油降解菌株的分离纯化
        2.3.2 机油降解菌降解能力的测定
        2.3.3 生理生化实验结果
        2.3.4 生长曲线的绘制
        2.3.5 ML-1 的ITS测序及鉴定结果
    2.4 小结
第3章 机油降解菌降解条件的优化
    3.1 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菌株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1.3 主要实验试剂
        3.1.4 主要培养基
    3.2 实验方法
        3.2.1 生物量的测定
        3.2.2 影响机油降解性能的单因素实验
        3.2.3 响应面法优化降解条件实验
        3.2.4 机油降解动力学研究
        3.2.5 ML-1 降解特性研究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影响机油降解性能的单因素实验
        3.3.2 响应面法优化降解条件实验
        3.3.3 机油降解动力学研究
        3.3.4 ML-1 降解特性研究
    3.4 小结
第4章 ML-1 对机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研究
    4.1 材料与仪器
        4.1.1 供试土壤
        4.1.2 主要培养基
        4.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4.1.4 主要实验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土壤机油降解实验
        4.2.2 土壤干固率的测定(烘干法)
        4.2.3 土壤中石油烃含量的测定
        4.2.4 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石油烃标准曲线的测定
        4.3.2 不同菌液添加量对机油污染土壤的处置效果
        4.3.3 不同碳源对机油污染土壤的处置效果
        4.3.4 不同蔗糖添加量对机油污染土壤的处置效果
        4.3.5 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4.4 小结
第5章 生物强化对土壤菌群结构的影响
    5.1 材料与仪器
        5.1.1 主要仪器与设备
        5.1.2 主要实验试剂
    5.2 实验方法
        5.2.1 供试土壤
        5.2.2 16S r DNA和 ITS扩增子测序
        5.2.3 原始数据的处理及统计
        5.2.4 Alpha多样性分析
        5.2.5 稀释曲线
        5.2.6 群落结构分析
    5.3 高通量测序结果与分析
        5.3.1 原始数据的处理及统计
        5.3.2 Alpha多样性分析
        5.3.3 稀释曲线
        5.3.4 群落结构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4)甘氨酸-β-环糊精洗脱-生物降解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效能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绪论
    1.1 石油污染土壤概况
        1.1.1 石油污染土壤现状
        1.1.2 石油污染土壤的途径
        1.1.3 石油各成分对土壤的危害作用
    1.2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概述
        1.2.1 物理修复技术
        1.2.2 化学修复技术
        1.2.3 生物修复技术
    1.3 石油污染修复面临的挑战
    1.4 油污土壤修复技术的展望
        1.4.1 从单一技术修复向多项综合技术修复发展。
        1.4.2 向绿色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发展
        1.4.3 从异位向原位的土壤修复方向发展
    1.5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机制分析
        1.5.1 微生物对石油烃的降解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1.5.2 微生物群落对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机制
    1.6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指示
        1.6.1 石油烃降解效率指示
        1.6.2 微生物多样性变化指示
        1.6.3 高等植物吸收毒理指示
    1.7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1.7.1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简介
        1.7.2 环糊精衍生物在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1.7.3 环糊精衍生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1.7.4 环糊精衍生物在有机物-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1.8 选题背景与研究构想
        1.8.1 选题背景
        1.8.2 研究构想
第2 章 甘氨酸-β-环糊精对土壤中石油烃的增溶解吸行为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设备与材料
        2.2.1 实验设备
        2.2.2 主要试剂及原料
    2.3 实验方法
        2.3.1 土壤采集、预处理及理化性质的测定
        2.3.2 甘氨酸-β-环糊精(G-β-CD)的合成及表征
        2.3.3 石油污染土壤样品中石油烃总量测定
        2.3.4 土壤中石油烃的增溶解吸作用研究
        2.3.5 解吸率计算方程式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结果
        2.4.2 甘氨酸-β-环糊精的红外光谱分析
        2.4.3 β-环糊精改性前后对土壤中石油烃的增溶作用对比
        2.4.4 G-β-CD预处理对石油污染土壤中石油烃解吸的影响因素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 章 甘氨酸-β-环糊精对石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铅的增溶解吸行为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设备与材料
        3.2.1 实验设备
        3.2.2 主要试剂及配方
        3.2.3 石油污染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3.3 实验方法
        3.3.1 G-β-CD的合成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3.3.2 土壤中铅、铜的解吸试验
    3.4 结果与讨论
        3.4.1 G-β-CD的 XPS光谱表征
        3.4.2 G-β-CD对石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铅解吸的影响因素分析
        3.4.3 G-β-CD作用前后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变化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 章 甘氨酸-β-环糊精对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促进作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设备与材料
        4.2.1 实验设备
        4.2.2 主要原料及试剂
    4.3 实验技术路线图与实验方法
        4.3.1 实验技术路线图
        4.3.2 实验方法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土壤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变化
        4.4.2 土壤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变化
        4.4.3 土壤中脱氢酶的活性变化
        4.4.4 土壤中脂肪酶的活性变化
        4.4.5 土壤中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 章 高效石油烃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条件的优化研究
    5.1 引言
    5.2 设备与材料
        5.2.1 实验设备
        5.2.2 主要试剂及配方
    5.3 实验方法
        5.3.1 石油烃降解菌株的富集分离与鉴别
        5.3.2 石油烃降解菌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石油烃降解菌株的富集分离与鉴别
        5.4.2 石油烃降解菌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6 章 石油污染土壤甘氨酸-β-环糊精洗脱-生物降解联合修复效果评价研究
    6.1 引言
    6.2 设备与材料
        6.2.1 实验设备
        6.2.2 主要原料及试剂
    6.3 实验技术路线图与实验方法
        6.3.1 实验技术路线图
        6.3.2 实验方法
    6.4 结果与讨论
        6.4.1 G-β-CD-微生物联合修复对石油烃的降解效果
        6.4.2 G-β-CD-微生物联合修复对原油各组分的降解效果
        6.4.3 G-β-CD-微生物联合修复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6.4.4 G-β-CD-微生物联合修复过程中高等植物毒性变化
    6.5 本章小结
第7 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所主持或参与的课题
致谢

(5)介质润湿性对表面活性剂驱替柴油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NAPL污染概述
        1.2.2 NAPL类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
        1.2.3 地下水NAPL污染及常用修复技术
        1.2.4 表面活性剂在原位冲洗技术中的应用
        1.2.5 表面活性剂对润湿性的影响
    1.3 现存问题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表面活性剂及介质润湿性对地下水NAPL去除的理论基础
    2.1 表面活性剂概述
    2.2 表面活性剂在地下水NAPL去除中的应用
    2.3 介质润湿性
        2.3.1 介质润湿性概述
        2.3.2 介质润湿性对NAPL去除的影响
        2.3.3 润湿性的测定方法
    本章小结
第3章 介质润湿性对NAPL迁移分布的影响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石英砂介质的表面改性
        3.2.2 接触角测定方法
        3.2.3 可视化微型模拟装置的制作
        3.2.4可视化微型模拟装置驱替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改性石英砂接触角测试
        3.3.2 不同润湿性介质中油水分布
        3.3.3 不同润湿性介质中污染物的去除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润湿性介质中表面活性剂对NAPL的去除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不同润湿性介质中NAPL的去除研究
        4.2.2 不同润湿性介质中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NAPL的去除研究
        4.2.3 不同润湿性介质中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NAPL的去除研究
        4.2.4 不同润湿性介质中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NAPL的去除研究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6)改性生物质电厂灰固定化微生物在石油污染土壤中的修复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石油污染物的性质来源及危害
        1.1.1 石油污染物的性质
        1.1.2 石油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1.1.3 石油污染物的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途径
    第二节 石油污染土壤的物理、化学修复技术
        1.2.1 物理修复技术
        1.2.2 化学修复技术
    第三节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
        1.3.1 植物修复技术
        1.3.2 微生物修复技术
        1.3.3 微生物与植物联合修复技术
    第四节 固定化微生物修复技术在环境中的应用
        1.4.1 固定化微生物修复技术的起源
        1.4.2 固定化载体材料的选择
        1.4.3 固定化微生物修复技术在石油污水修复中的应用
        1.4.4 固定化微生物修复技术在土壤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1.4.5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应用前景
        1.4.6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提高石油污染物降解率的机理
    第五节 选题依据
        1.5.1 选题背景
        1.5.2 研究目标
        1.5.3 研究内容
        1.5.4 研究路线
第二章 石油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评价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3 降解菌株的富集、分离、纯化
        2.1.4 降解菌种的形态学观察
        2.1.5 降解菌种的保存
        2.1.6 不同菌种的表面张力评价和降油能力评价
        2.1.7 高效降解菌的生长曲线
        2.1.8 高效降解菌最适生长pH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2.2.1 降解菌的富集分离结果及生态学描述
        2.2.2 不同菌株的表面张力和降解能力结果
        2.2.3 高效菌株的生长曲线及最适生存环境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物质电厂灰的改性及降解菌的固定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1.3 生物质电厂灰的物化性质探究
        3.1.4 生物质电厂灰的改性优化
        3.1.5 菌剂的固定化
        3.1.6 固定化菌剂的平板计数
        3.1.7 扫描电镜观察固定化菌剂
        3.1.8 改性生物质电厂灰对原油的吸附学实验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3.2.1 生物质电厂灰的物理化学性质
        3.2.2 生物质电厂灰的改性结果及固定菌剂能力
        3.2.3 扫描电镜观察固定化降解菌
        3.2.4 生物质电厂灰对原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固定化菌剂修复石油污染土壤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1.3 新疆污染土壤分布区概况
        4.1.4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分析
        4.1.5 固定化菌剂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实验设计
        4.1.6 重量法测定土壤中剩余石油烃含量
        4.1.7 石油污染物四组分分析
        4.1.8 GC-FID分析C_7-C_(40)含量变化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4.2.1 土壤基本物理化学性质
        4.2.2 固定化菌剂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结果
        4.2.3 四组分含量变化
        4.2.4 C_7-C_(40)含量的变化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固定化混菌M3提高石油降解率机理分析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主要仪器设备
        5.1.3 土壤脱氢酶(S-DHA)和多酚氧化酶活性(S-PPO)检测
        5.1.4 微生物呼吸速率变化
        5.1.5 生物多样性变化
        5.1.6 主成分分析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5.2.1 脱氢酶(S-DHA)和多酚氧化酶活性(S-PPO)变化
        5.2.2 微生物呼吸速率
        5.2.3 生物多样性
        5.2.4 固定化混菌M3提高石油烃降解率的机理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7)青藏高原冻土区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概述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石油污染危害及修复
        1.2.1 土壤石油污染的危害
        1.2.2 主要修复技术
    1.3 冻土区石油烃的微生物修复
        1.3.1 冻土区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现状
        1.3.2 冻土区微生物修复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1.3.3 石油污染土壤的强化修复技术
        1.3.4 石油污染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3.5 冻土区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4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青藏高原冻土区油污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土样采集与处理
        2.1.2 样品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方法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1 样本质量检测
        2.2.2 冻土区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2.2.3 冻土区石油烃类降解优势菌群落分布
    2.3 本章小结
3 低温高效石油烃降解菌群的降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耐低温石油降解高效菌群的驯化与富集
        3.2.2 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及动力学
    3.3 本章小结
4 青藏高原冻土区石油污染微生物修复强化技术的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试供微生物菌群来源
        4.1.2 实验试供添加剂(调理剂)的遴选
        4.1.3 实验方案设计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不同添加剂对石油烃类降解效能的改善作用
        4.2.4 固定化微生物静态模拟石油烃类生物降解试验
    4.3 本章小结
5 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实验室中试模拟试验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中试规模模拟试验设计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实验室中试模拟试验结果
        5.2.2 高原冻土区现场试验的可行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我国热带海域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在生物修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海洋石油污染现状
    1.2 海洋石油烃污染的主要处理措施
        1.2.1 物理法
        1.2.2 化学方法
        1.2.3 生物法
        1.2.4 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1.3 降解菌固定化研究进展
        1.3.1 方法分类
        1.3.2 固定化方法发展方向
        1.3.3 菌株固定化在海洋烃类污染生物修复中的应用
        1.3.4 小结与展望
    1.4 问题与解决方案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的目标
        1.5.3 技术路线
2 石油烃污染物对海水环境中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采集
        2.1.2 总DNA提取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受石油烃污染海洋环境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2.2 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
        2.2.3 不同地区间微生物群落变化
        2.2.4 不同样品间微生物群落变化
        2.2.5 讨论
    2.3 本章小结
3 石油烃降解菌株筛选及特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样品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石油降解菌的分离筛选
        3.2.2 石油降解率的测定
        3.2.3 菌株的鉴定
        3.2.4 石油降解复合菌群的降解实验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石油烃降解菌筛选
        3.3.2 石油烃降解菌联合降解实验
        3.3.3 问题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水样
        4.1.2 石油降解菌菌种
        4.1.3 仪器和试剂
        4.1.4 培养基
    4.2 实验方法
        4.2.1 培养基的配制
        4.2.2 菌株富集与分离
        4.2.3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初筛方法
        4.2.4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复筛方法
        4.2.5 菌株鉴定
        4.2.6 菌株生活条件优化
        4.2.7 最佳碳源的确定
        4.2.8 最适初始pH值的确定
        4.2.9 最适培养温度的确定
        4.2.10 乳化性能测定方法
        4.2.1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提纯方法
        4.2.12 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4.2.13 石油降解菌的降解率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菌的分离与筛选
        4.3.2 菌株鉴定结果
        4.3.3 菌株生活条件优化
        4.3.4 乳化性能测定结果
        4.3.5 生物表面活性剂化学成分分析
        4.3.6 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菌对石油烃降解辅助效应
        4.3.7 问题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石油烃降解菌固定化技术研究
    5.1 菌株固定化技术
        5.1.1 固定化载体材料与方式的选择
        5.1.2 海藻酸钠微球固定菌技术
    5.2 研究目的及内容
        5.2.1 研究目的
        5.2.2 研究内容
    5.3 实验材料及方法
        5.3.1 实验材料
        5.3.2 实验方法
    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5.4.1 海藻酸钠-CaCl_2反应成球单因素试验结果
        5.4.2 海藻酸钠-CaCl_2微球改良
        5.4.3 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热带固废纤维的改性及其吸油特性研究
    6.1 吸油材料
    6.2 研究目的和内容
        6.2.1 研究目的
        6.2.2 研究内容
    6.3 纤维改性原理与试验方法
        6.3.1 纤维改性原理
        6.3.2 试验材料及方法
    6.4 结果与分析
        6.4.1 改性纤维的漂浮性
        6.4.2 改性纤维吸油倍率
        6.4.3 改性纤维润湿性能
        6.4.4 纤维电镜分析
        6.4.5 改性纤维耐酸碱性
        6.4.6 改性纤维耐盐性
        6.4.7 改性纤维石油烃去除率
        6.4.8 改性纤维循环利用
        6.4.9 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9)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石油污染土壤的物理修复方法
    1.1 土壤置换
    1.2 气相抽提
    1.3 萃取洗脱
    1.4 电动修复
    1.5 热脱附
    1.6 生物炭吸附
2 石油污染土壤的化学修复方法
    2.1 化学氧化
        2.1.1 芬顿试剂氧化
        2.1.2 臭氧氧化
        2.1.3 其他氧化剂氧化
    2.2 等离子体降解
    2.3 光催化降解
3 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方法
    3.1 生物刺激
        3.1.1 营养物质
        3.1.2 电子受体
        3.1.3 生物表面活性剂
    3.2 生物强化
        3.2.1 外源微生物强化
        3.2.2 土着微生物强化
    3.3 生物通风
4 石油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法
    4.1 根际降解
    4.2 植物固定
    4.3 植物降解
    4.4 植物挥发
5 总结与展望
    5.1 深化研究石油污染物迁移转化和降解规律
    5.2 完善改进现有土壤修复工艺
    5.3 大力开发土壤组合修复技术
    5.4 致力发展新型土壤修复技术和环境功能材料
    5.5 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土壤修复成套设备
    5.6 建立完善土壤修复评价体系和风险管控体系

(10)大庆油田石油污染土壤堆肥修复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石油的基本性质及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1.1.1 石油基本性质
        1.1.2 石油污染的危害及大庆油田石油污染现状
    1.2 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技术
        1.2.1 生物修复技术概述
        1.2.2 石油降解微生物
        1.2.3 石油降解复合菌群在石油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1.2.4 耐高温石油降解菌在石油污染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1.3 石油污染土壤的堆肥修复技术
        1.3.1 堆肥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现状
        1.3.2 堆肥影响因素
    1.4 堆肥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强化方法
        1.4.1 生物表面活性剂强化堆肥修复
        1.4.2 外源菌剂强化堆肥修复
    1.5 石油降解的关键基因
    1.6 分子生物学在微生物修复领域的应用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7.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7.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7.3 试验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样品
        2.1.2 试验培养基
        2.1.3 试验药品及试剂
        2.1.4 仪器设备
        2.1.5 分析软件
    2.2 耐高温石油降解菌群的筛选及性能测定
        2.2.1 耐高温石油降解菌的筛选
        2.2.2 石油降解复合菌群的组成
        2.2.3 复合菌群降解条件的优化
        2.2.4 复合菌群对原油组分降解效果分析
    2.3 糖脂类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及性能研究
        2.3.1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
        2.3.2 菌种鉴定
        2.3.3 发酵条件初步优化
        2.3.4 表面活性剂化学性质的定性分析
        2.3.5 生物表面活性剂性能的测定
        2.3.6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影响
    2.4 石油污染土壤的强化堆肥处理研究
        2.4.1 石油污染土壤的堆肥处理技术
        2.4.2 堆肥参数的测定
        2.4.3 堆肥过程石油烃降解率及生物反应动力学分析
        2.4.4 堆肥样品的气相色谱(GC-FID )分析
    2.5 堆肥修复体系中细菌群落及多样性的研究
        2.5.1 堆肥样品DNA的提取
        2.5.2 堆肥样品细菌DNA的PCR扩增
        2.5.3 堆肥样品的高通量测序检测
    2.6 堆肥修复体系中ALKB多样性及定量分析
        2.6.1 AlkB基因的克隆文库构建
        2.6.2 AlkB克隆文库序列测定及分析
        2.6.3 AlkB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检测(Real Time-PCR)
3 结果与分析
    3.1 耐高温石油降解菌群的筛选及性能测定
        3.1.1 耐高温石油烃降解菌群的筛选及遗传稳定性
        3.1.2 石油降解复合菌群的组成
        3.1.3 复合菌群降解条件的优化
        3.1.4 复合菌群对原油组分降解效果分析
    3.2 糖脂类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及性能研究
        3.2.1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
        3.2.2 菌种鉴定
        3.2.3 发酵条件初步优化
        3.2.4 表面活性剂化学性质的定性分析
        3.2.5 鼠李糖脂表面活性剂性能的测定
        3.2.6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影响
    3.3 石油污染土壤的强化堆肥处理研究
        3.3.1 堆肥参数的测定
        3.3.2 堆肥过程石油烃降解率及生物反应动力学分析
        3.3.3 堆肥样品的GC-FID分析结果
    3.4 堆肥修复体系中细菌群落及多样性的研究
        3.4.1 堆肥样品DNA的提取
        3.4.2 堆肥样品总DNA的PCR扩增
        3.4.3 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3.5 堆肥修复体系中ALKB多样性及定量分析
        3.5.1 AlkB克隆文库分析
        3.5.2 AlkB基因的荧光定量PCR分析
4 讨论
    4.1 耐高温复合菌群的筛选及应用
    4.2 鼠李糖脂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4.3 不同堆肥修复体系对石油降解的影响
    4.4 堆肥修复体系中细菌群落与石油降解的关系
    4.5 堆肥修复体系中ALKB功能基因与石油降解的关系
5 结论
6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Mixed surfactant washing of petroleum contaminants from the soils and sediments in the unsaturated zone(论文参考文献)

  • [1]活化过硫酸盐氧化污染土壤中的石油烃[D]. 任军贤.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绿色合成铁氧化物强化近海环烷酸生物降解研究[D]. 蔡迎雪.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机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土壤修复效应研究[D]. 刁志龙. 重庆理工大学, 2021(02)
  • [4]甘氨酸-β-环糊精洗脱-生物降解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效能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薇. 湖南大学, 2020
  • [5]介质润湿性对表面活性剂驱替柴油的影响研究[D]. 徐瑞阳. 吉林大学, 2020(08)
  • [6]改性生物质电厂灰固定化微生物在石油污染土壤中的修复应用研究[D]. 王晓玲.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9(07)
  • [7]青藏高原冻土区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特性研究[D]. 赵峰德.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8]我国热带海域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在生物修复中的应用[D]. 苏增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9)
  • [9]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 李佳,曹兴涛,隋红,何林,李鑫钢.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7(05)
  • [10]大庆油田石油污染土壤堆肥修复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D]. 汪洋. 东北农业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非饱和区土壤和沉积物中石油污染物的混合表面活性剂洗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