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应用写作的构想与表达

PET应用写作的构想与表达

一、PET应用文写作的构思和表达(论文文献综述)

张松祥[1](2021)在《应用文“行文展开”教学突破与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应用文写作能力是现代企业要求的八大职业核心能力之一,已经成为决定职场成败不可或缺的技能。依葫芦画瓢,会写一般应用文,对大多数人来说并非难事。难在如何写得深、写得透。在长期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困扰学生应用文写作的难点,主要就是在文章主旨明确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行文展开的问题。基于此,笔者结合具体案例,以非构思写作学相关理论为指导,通过任务设计、问题推进等,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共生教学模式,努力为解决学生应用文写作挖不深、发不开等问题开辟一条新路。

许晓飞[2](2021)在《初中统编本教材应用文写作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惠娜[3](2021)在《中小学衔接视角下七年级写作教学研究 ——以增城区第E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九年义务教育本来是一个连续、完整的教学体系,但是这个系统里又划分出不同的学段,学段之间相互联系又有所差异。因此,就产生了教学衔接问题,写作教学也产生相应的衔接问题。基于中小衔接研究七年级写作教学,能提高七年级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由六年级升至七年级,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指导,就不能实现顺利过渡,写作教学的各个环节也不能有机结合,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得不到很好的发展。笔者深入教学一线,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教师访谈等方式,了解中小学衔接视角下的七年级写作教学现状;联系理论,分析教学目标和教材,结合实际分析了导致中小学写作教学对接不畅的原因,提出了相关的写作教学策略。本文第一章梳理中小学写作教学目标和教材写作板块,找到七年级写作教学衔接的突破口。第二章是对七年级写作教学现状的调查,了解到七年级学生存在写作不适应问题,而教师在写作教学方面不得要领也加剧学生不适应现象。究其原因有源于教学意识形态的,也有源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写作能力断层。第三章提出中小学衔接视角下七年级写作教学策略。首先要转变观念,构建起基于中小学衔接的七年级写作教学体系。其次,要做好写作教学学情的衔接,提高学生的写作内驱力;因材施教,关注写困生,增强学生写作信心。第三,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写作过程指导,增强文体教学意识,提高学生的读者意识,以期达到促进学生综合写作能力衔接的目的,提高学生写作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构思能力、文体运用能力和修改能力。

吴锦[4](2021)在《交际语境写作视域下的高中应用文写作教学研究》文中指出

焦昕鑫[5](2020)在《词块教学法对高中生英语应用文写作水平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听、说、读、写是英语教学的四大组成部分,其中写作是英语能力提升的重难点,写作要求学生对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性输出,体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是掌握一门语言的最高环节。然而,笔者经过此次的英语教学实践和访谈,发现很多学生记了不少单词语法以及如何构思文章框架,但是英语写作仍会出现词不达意、句子不通顺的情况。长期以来,我国的常规教学法以单词、语法为中心,所以学生擅长做相关语法结构的选择题,但进行语言输出时,往往忽略选词的准确性,语言运用的得体性、流利度。由此可见,影响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主要原因并不单单是词汇的匮乏及语法知识薄弱,而是他们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不协调。词块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被人们记忆在脑海里,它可以是由一个或多个单词构成。词块是最小的输入输出语言单位,集语义、语法及语境为一体。近年来,随着词块研究的兴起,学者们将词块运用到教学之中。因此,词块教学法这一高效的教学方法由此诞生了。本研究以鲁南某高中学校的高二两个平行班为研究对象,实验班使用词块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发现并背诵词块,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做丰富多样的练习题巩固掌握的词块。控制班进行常规的写作教学,没有特定对词块进行分类以及讲解词块功能。笔者以高二应用文写作为例,具体探讨三个问题:(1)词块教学法是否对高中生的英语应用文写作有影响?如果有,表现在哪些方面?(2)词块教学法对高、中、低不同水平的高中生英语应用文写作影响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呈现出何种差异性特点?(3)不同水平的高中生对词块教学法的态度如何?经过对两个班前后测作文总成绩比较分析,发现两个班的作文总成绩都有所提高,但实验班的进步值相对更大,观察学生的试卷,发现学生对词块的使用数量和质量有所提升,文章中出现的错误明显减少。此外,对比实验班不同水平学生前后测成绩,发现词块教学法对高、中、低不同水平高中生英语写作影响力度不具一致性,其促进作用从低等水平学生、高水平学生、中水平学生依次递增。最后,实验前后的访谈对比结果表明,学生的写作速度和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词块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词块使用意识和英语写作信心。本研究以词块理论、心理语言学和语言信息加工理论为理论基础,引导学生认识词块、积累内化词块、运用强化词块和背诵检查词块,希望探索出一条能有效提高不同水平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新路子。

范小文[6](2020)在《大陆统编版与香港启思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大陆统编版与香港启思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写作板块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理论以及课程文件,展开教材写作板块的比较研究。本着论文要有所创新的原则,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比较的基本依据、比较的维度以及教材的使用建议等方面进行了细化和深化;其中,结合写作相关理论进行研究,从教材写作内容的编写维度展开分析,是本文的一些探索。本论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缘起;其次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再次对与本研究的相关文献展开综述,包括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研究与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比较研究两部分;最后阐明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比较的基本依据。主要由学习理论与写作机制构成,其中,学习理论包括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知识分类观理论;写作机制包括写作过程的基本模型、初中生写作思维特点、写作能力的构成要素。第三部分:关于编写纲领性文件的比较。经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课程理念上,均关照学生语文学习需要,均突出语文课程的基础性与综合性,统编版更强调课程的实践性,启思版更关注培养维度多元;在写作目标与内容上,均强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均重视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统编版更重视写作真实情感,启思版更注重掌握写作策略。第四部分:关于编排体例的比较。经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相同点上,具有序列清晰、螺旋递进,分工明确、兼重人文,点面结合、重点突出等特点;在不同点上,统编版更突出年级训练重点以及写作思维培养,启思版更强调写作能力渗透式的安排以及学段间的衔接。第五部分:关于编写内容的比较。经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均重视写作过程的外部影响因素,其中启思版的写作流程更系统完整;均以写作程序性知识为主,其中启思版应用文写作知识更丰富;统编版更偏重课内例文,启思版例文分布更均衡;命题形式均呈现开放与限制的统一;命题题材都强调联系学生生活,其中统编版随年级提升更注重开放性;统编版单元练习梯度更分明,启思版年级练习梯度更凸显。第六部分:统编版教材写作板块的使用建议。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使用提出以下建议:首先,以生为主,优化已有序列;双线并进,发挥组合优势;缩短差距,推动学段衔接。其次,注重整体性,统筹写作过程要素;紧扣实用性,整合写作知识内容;突出多样性,拓展写作例文类型。最后,整合多类命题展开写作;聚焦真实生活推进写作;把握关联梯度深入写作。笔者只是一个未走上正式岗位的学习者,在理论素养与实践经验上尚有不足,但笔者决心以此文作为出发点,继续细化、深化关于教材的研究,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邵猛[7](2020)在《语块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行动研究 ——以内蒙古根河市第二中学为例》文中指出语块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恰当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所学语法、短语、词汇的理解,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应用文写作的正确性,有效帮助学生组织语篇,从而能有效帮助学生改善写作的连贯性并提升写作的逻辑性。本文旨在探讨语块教学对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带来的影响,具体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研究:1.语块教学法运用到高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对学生写作带来何种影响?2.语块教学法运用到高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给学生的写作态度带来何种变化?本文以内蒙古根河市第二中学(普通校高中)的一个普通文科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信息加工认知理论、可理解性输入理论为理论基础,进行了将语块教学法运用在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行动研究。笔者收集了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文本,分析文本语块使用数量、语块使用准确性、语篇衔接词的的使用情况及写作成绩,通过问卷调查测量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态度,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及推断性的统计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在将语块教学法运用到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对学生写作带来的影响方面:在语块教学法的指导下,高中生在应用文写作中的语块使用数量、文本准确率、篇章衔接类词汇使用情况、写作成绩四方面均得到了显着提高。2.运用语块教学法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后,学生对于应用文写作的自信心、重视程度、兴趣均有明显的提高,语块教学法的运用对学生的写作态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改善了学生对英语应用文写作的态度。

李婷[8](2020)在《朝鲜族小学三年级学生汉语写话问题对策研究 ——以延吉市Z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朝鲜族小学学生在三年级刚刚接触汉语写话,尝试着将小碎片似的文字粘贴成漂亮的锦缎,但是,学生却不能以书面的形式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本文以“朝鲜族小学三年级学生汉语写话问题”为核心,了解朝鲜族小学三年级学生汉语写话水平,探讨朝鲜族小学三年级学生汉语写话技能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朝鲜族小学三年级学生汉语写话技能的因素,提出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有效建议。延吉市Z朝鲜族三年级小学生的汉语写话技能总体水平处于一般水平。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技能、仿写技能的水平处于一般水平;书写技能的水平处于一般偏低;应用文写作技能、修改写话技能的水平都处于比较差。通过问卷数据、文本资料的分析和整理,笔者总结出了以下的结论:1.学生在汉语写话中常出现错别字、书写不工整、混淆形近字、掌握不好汉字的间架结构等情况。2.学生不太理解标点符号的使用条件,以至于不能根据句子的内容判断语气从而选择恰当的符号。在进行汉语写话时又受到了朝鲜语文写话格式的干扰,使得在汉语写话时也习惯用空格代替标点符号。3.学生虽然能用符合汉语的语法规则和表达方式进行模仿或者看图写话,但是却不能以书面的形式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前后连贯,以至于出现写话质量不高的现象。4.学生应用文写作训练次数较少,导致学生不能从基本的交际需要出发进行创作,并且在写应用文时出现的错误较多。5.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及时对汉语写话进行修改,导致学生的写话水平停滞不前或进步缓慢。根据对结论的分析,针对朝鲜族小学三年级学生在汉语写话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相应的对策:提高学校对书法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利用句子对比法、修改病句法、朗读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组织汉语教师参加汉语写话培训,丰富教师汉语写话的训练内容,优化写话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写话教学设计、教学安排,提升学生的仿写技能和应用文写作技能。组织多种评价汉语写话的评价方式,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写话评价,提升汉语写话的修改技能。

缪美芹[9](2020)在《中英初中语文教材写作部分比较研究 ——以统编本和剑桥本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英母语教材写作的比较研究,可以在中美、中日的基础上,提供更多而新的视角。本文以中英初中语文教材——统编本和剑桥本的写作专题为对象,分别就写作训练方式、文体训练种类与数量、语法修辞等在写作专题中的应用进行对比。英国在写作中保留符合英国传统文化渊源的文体和训练方式,从文化背景出发,统编本应在训练方式上增加合作互动,在文体训练上更加根植于我们的文化传统,并进一步开放。通过本文的写作研究,希望我们在编写教材和实施教学时能体现本民族文化优势的自觉性,这是本文的一个希望,一个呼吁。本文共分为绪论、四个章节和结语,主要内容如下: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四个方面。第一章是统编本和剑桥本写作内容呈现的基本情况梳理。两套教材在保持写作专题独立地位的同时还将读写内容紧密融合,在阅读中都选取本国的传统作品作为写作专题的范例,但剑桥本还选取了网络时文。在写作专题的编排上,统编本有文体写作专题、训练方式写作专题和一般写作知识专题,而剑桥本只以特定文体为中心编排写作专题。第二章是写作训练方式的对比。两套教材都使用列提纲、合作互动、读写结合的方式训练学生写作,差别在于剑桥本呈现多则提纲示例,让学生有样可学,而统编本只在教参中出现一则提纲示例;剑桥本把合作互动融入学生整个写作过程中,而统编本主要置于修改阶段;剑桥本将大量学生例文置于学生写作后以便交流、评价、修改,而统编本中的范文多是名家作品,主要用来写前提示。第三章是文体种类与训练量的统计对比。剑桥本重视诗歌、戏剧等文学类文本的写作,统编本中记叙文写作专题最多。剑桥本中的应用文数量远超统编本,并突破传统形式,鼓励学生创作博客、电视剧本、广告等应用文类型,真正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的理念,而我国的应用文多围绕学生校内生活,种类受到了公文写作的影响。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文学审美培养的考虑,我国应增加诗歌、戏剧等写作专题。第四章是语法、修辞、标点知识在写作专题中的应用对比。剑桥本在一半的写作专题中对这三类语文知识进行了训练,而统编本写作专题中只对修辞知识进行了训练。标点符号在两套教材中的差异最明显,常用标点符号用法在统编本教材中被舍去,在写作专题中更是不见踪影。结语是结合了实际写作教学情况提出笔者的三点针对性的建议。

丁铂霏[10](2020)在《新HSK与法语DELF/DALF考试书写部分对比研究》文中提出汉语水平考试(简称HSK)是由国家汉办和北京语言大学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专为第一语言为非汉语者设计的语言考试。自2009年起,新HSK在旧版的基础上,从题型、分数、等级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改进,以适应当前世界汉语教学的实际需求。然而,历时十年之久,新HSK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尤其是在书写部分。与之相比,法国国民教育部设立的DELF/DALF(法语水平证书)考试自2005年改革以来极大地提高了信度和效度,并且它和新HSK拥有相同的等级设置和共同的参考框架。因此,本文在对新HSK和DELF/DALF考试进行宏观对比的基础上,选取二者官方样卷中的书写试题作为研究对象,从多个方面对比分析二者的异同,并对此项研究从三个方面采访了12位对外汉语教师。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不在于比较哪一种测试更好,而是通过对比研究,试图借鉴后者的一些成功经验,为相关部门修改和完善新HSK的书写部分提供一些参考。本文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总结出新HSK和DELF/DALF考试在相关问题上的研究现状。本文是国内首次对新HSK和DELF/DALF考试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第二部分:从考试原则、理论基础、试卷结构三个方面分别对新HSK和DELF/DALF考试进行了宏观对比。二者以《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为参照系能够形成等级上的对应,均考查了书写技能,并且都以语言的交际能力为考查重点。然而,新HSK在一、二级没有书写部分,而DELF/DALF考试所有等级均设有书写部分,考虑到汉字的复杂性,我们不再依据等级进行横向对比,而是主要基于交际语言测试原理对二者的书写部分先逐一分析再整体对比。第三部分:对新HSK和DELF/DALF考试书写部分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研究。在能力要求上,新HSK的能力要求未分技能讨论且描述语过于简略;DELF/DALF考试更加贴合《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标准,但一些描述语还不够丰富。在题型上,新HSK侧重对语言能力的考查,并且考查目的明确,但部分题型违反了实际交际的心理过程;DELF/DALF考试的题型大多属于做事类题型,侧重对交际能力的考查,符合交际语言测试原理。在馈入上,新HSK的优点在于试题指令清晰易懂,但问题是大部分试题都缺乏情景,难以体现对书面交际能力的考查;而DELF/DALF考试则基本上情景明确且真实性较高,但部分试题在任务公平性方面还存在问题。在话题上,新HSK与DELF考试都以日常生活类话题为主,DALF考试的话题范围更广,并体现出学术性和专业性的特点。在评分标准上,新HSK属于综合性评分,但对标准的描述过于简略,缺少具体分值和对得体性这一评价标准的关注;DELF/DALF考试属于综合和分解相结合的评分方式,坚持以交际的有效性作为标准。第四部分:我们通过对12位对外汉语教师的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一、新HSK和DELF/DALF考试书写部分的侧重点不同,后者更加注重对交际能力的考查;二、建议新HSK改进目前看图写作的试题指令,比如根据图片加入简单的情景说明;三、DELF/DALF考试的书写题型并不完全适用于新HSK。第五部分:回顾以上研究工作,我们对新HSK的书写部分提出如下建议:一、分技能完善语言能力要求;二、五级看图写作的试题指令可结合图片加入相应的文字说明,以提供交际情景;三、DELF/DALF考试的填写表格、应用文和议论文写作是重点考查书面交际能力的题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四、对高级水平而言,可以考虑继续扩大话题范围;五、细化描述语和分值,坚持从准确性、流利性、得体性三个方面来制定评分标准。

二、PET应用文写作的构思和表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ET应用文写作的构思和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1)应用文“行文展开”教学突破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非构思写作理论烛照下的应用文写作应然过程
二、应用文“意”之特征及应用文写作的难点
三、在问题驱动中突破应用文写作展开的难点
四、共生教学模式对当下应用文教学改革的启示

(3)中小学衔接视角下七年级写作教学研究 ——以增城区第E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理论基础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七年级写作教学衔接的教学依据
    第一节 中小学写作教学目标的衔接
        一、中小学写作教学目标梳理
        二、中小学写作教学目标的衔接体现
        三、中小学衔接视角下七年级写作教学目标的提升点
    第二节 中小学教材写作板块内容的衔接
        一、中小学教材写作板块内容梳理
        二、中小学教材写作板块内容的衔接体现
        三、中小学衔接视角下七年级写作教学内容的突破点
第二章 七年级写作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第一节 调查内容和结果
        一、调查内容
        二、调查结果
    第二节 问题归因
        一、教学意识形态影响教学行为
        二、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特点的影响
        三、学生的阅读、生活和写作内容脱节
        四、写作能力出现断层
        五、教师缺少对学生读者意识的培养
第三章 中小学衔接视角下七年级写作教学策略
    第一节 转变观念,构建衔接视角下七年级写作教学体系
        一、主动衔接,树立“大教学”观念
        二、研读课标,明确教学目标衔接方向
        三、开发教材资源,做好写作知识的衔接
    第二节 有的放矢,做好写作教学学情的衔接
        一、消除畏难心理,激发写作兴趣
        二、尊重学生差异,推进分层教学
    第三节 循序渐进,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衔接
        一、加强审美教育,推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的衔接
        二、落实实践指导,推进学生构思能力、修改能力的衔接
        三、增强文体教学意识,推进学生文体运用能力的衔接
    第四节 激发学生的读者意识
        一、巧借互评,唤醒读者意识
        二、借用文体,明晰读者对象
        三、创设平台,强化读者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小学衔接视角下七年级写作教学案例
附录2 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3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4 七年级学生调查问卷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5)词块教学法对高中生英语应用文写作水平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论文整体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词块理论
        2.1.1 词块的定义
        2.1.2 词块的分类
        2.1.3 词块的功能
    2.2 词块教学法的来源及原则
        2.2.1 词块教学法的来源
        2.2.2 词块教学法的原则
    2.3 词块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2.3.1 语言信息加工理论
        2.3.2 心理语言学组块理论
    2.4 国内外词块研究现状
        2.4.1 国外研究现状
        2.4.2 国内研究现状
    2.5 国内外词块教学法应用于英语写作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4 研究方法
        3.4.1 实验法
        3.4.2 访谈法
        3.4.3 观察法
    3.5 研究过程
        3.5.1 实验前
        3.5.2 实验中
        3.5.3 实验后
    3.6 数据收集与分析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实验前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4.1.1 两个班前测作文整体成绩结果分析与讨论
        4.1.2 两个班不同水平学生的前测作文成绩结果分析
        4.1.3 实验前实验班的访谈分析及讨论
    4.2 两个班测试题后测结果对比分析与讨论
        4.2.1 两个班后测作文整体成绩结果分析与讨论
        4.2.2 两个班不同水平学生的后测作文成绩结果分析与讨论
        4.2.3 实验后访谈结果分析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研究发现
    5.2 对教学的启示
    5.3 研究的局限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高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
附录 Ⅱ 实验前测作文
附录 Ⅲ 实验后测作文
附录 Ⅳ 访谈提纲及转写
致谢

(6)大陆统编版与香港启思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1.鉴于教材地位的时代诉求
        2.基于两版教材的互鉴价值
        3.源于写作教学的现实需要
    (二)概念界定
        1.语文教材写作板块
        2.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
        3.启思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
    (三)研究综述
        1.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研究
        (1)统编版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研究
        (2)启思版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研究
        (3)其他版本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研究
        2.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比较研究
        (1)统编版与各版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比较研究
        (2)启思版与各版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比较研究
        (3)其他版本之间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比较研究
    (四)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1)丰富教材写作板块比较的研究基础
        (2)细化教材写作板块比较的研究视角
        2.实践意义
        (1)为一线教师完善写作教学提供借鉴
        (2)为笔者今后展开写作教学指明方向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比较研究法
        3.案例分析法
        4.内容分析法
一、比较的基本依据
    (一)学习理论
        1.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2.有意义学习理论
        3.知识分类观理论
    (二)写作机制
        1.写作过程的基本模型
        2.初中生写作思维特点
        3.写作能力的构成要素
二、关于编写纲领性文件的比较
    (一)统编版教材写作板块编写纲领性文件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的规定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作目标与内容的规定
    (二)启思版教材写作板块编写纲领性文件
        1.《中学中国语文课程指引》中对语文课程及写作范畴的规定
        2.《中学中国语文建议学习重点》中对写作范畴的规定
        3.《优质课本编写原则》中对写作范畴的规定
    (三)两版教材写作板块编写纲领性文件的比较分析
        1.课程理念比较分析
        (1)均关照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
        (2)均突出课程基础性与综合性
        (3)统编版更注重课程的实践性
        (4)启思版更强调培养维度多元
        2.写作目标与内容比较分析
        (1)均强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均重视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
        (3)统编版更突出写作真实情感
        (4)启思版更注重掌握写作策略
三、关于编排体例的比较
    (一)两版教材写作板块构成部分的梳理
        1.统编版教材写作板块
        (1)写作专题
        (2)随文写作
        (3)综合训练
        2.启思版教材写作板块
        (1)写作专题
        (2)以读带写
        (3)写作能力单元
    (二)两版教材写作板块编排体例的比较分析
        1.相同之处
        (1)序列清晰,螺旋递进
        (2)分工明确,兼重人文
        (3)点面结合,重点突出
        2.不同之处
        (1)统编版更突出年级训练重点
        (2)统编版更注重培养写作思维
        (3)启思版更强调渗透写作能力
        (4)启思版更重视学段间的衔接
四、关于编写内容的比较
    (一)写作引导的比较
        1.写作过程比较分析
        (1)均关照写作过程的外部因素
        (2)启思版内在流程更系统完整
        2.写作知识比较分析
        (1)均强调以写作程序性知识为主
        (2)启思版应用文写作知识更丰厚
        3.写作例文比较分析
        (1)统编版更偏重课内例文
        (2)启思版例文分布更均衡
    (二)写作练习的比较
        1.命题形式与题材的比较
        (1)命题形式比较分析
        (2)命题题材比较分析
        2.题目数量与梯度的比较
        (1)题目数量比较分析
        (2)题目梯度比较分析
五、统编版教材写作板块的使用建议
    (一)基于编排体例的使用建议
        1.以生为主,优化已有序列
        2.双线并进,发挥组合优势
        3.缩短差距,推动学段衔接
    (二)基于编写内容的使用建议
        1.写作引导
        (1)注重整体性,统筹写作过程要素
        (2)紧扣实用性,整合写作知识内容
        (3)突出多样性,拓展写作例文类型
        2.写作练习
        (1)整合多类命题展开写作
        (2)聚焦真实生活推进写作
        (3)把握关联梯度深入写作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语块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行动研究 ——以内蒙古根河市第二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
        2.1.1 语块
        2.1.2 语块的类型
        2.1.3 语块教学法
    2.2 理论依据
        2.2.1 信息加工认知理论
        2.2.2 可理解性输入理论
    2.3 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3.3 文献述评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问题
    3.3 研究方案
    3.4 行动研究过程
        3.4.1 第一阶段行动研究
        3.4.2 第二阶段行动研究
        3.4.3 行动研究结果反馈
    3.5 数据的收集
        3.5.1 问卷调查法
        3.5.2 访谈法
        3.5.3 教学日志
        3.5.4 测试
    3.6 数据的分析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4.1 语块教学法运用到高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对学生写作的影响
    4.2 语块教学法运用到高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对学生写作态度的影响
    4.3 访谈分析
        4.3.1 语块教学法的认同
        4.3.2 提高英语应用文的写作能力
        4.3.3 增强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4.3.4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3.5 提高英语语句及表达方式的容易度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启示与教学建议
        5.2.1 研究启示
        5.2.2 教学建议
    5.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高中英语程结构
附录B 高中英语写作评价标准
附录C 高中生英语应用文写作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D 访谈提纲
附录E 教学日志节选
附录F 写作测试题

(8)朝鲜族小学三年级学生汉语写话问题对策研究 ——以延吉市Z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主要概念界定
第二章 汉语写话技能培养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理论依据
    2.2 政策依据
第三章 汉语写话技能及影响因素研究
    3.1 调查设计与实施
    3.2 延吉市Z朝鲜族小学生汉语写话技能现状调查结果
    3.3 朝鲜族小学三年级学生汉语写话技能影响因素现状分析
    3.4 朝鲜族小学三年级学生汉语写话技能影响因素与学生汉语写话技能现状的相关分析
    3.5 朝鲜族小学三年级学生汉语写话技能影响因素与汉语写话技能现状的回归分析
第四章 汉语写话技能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学生的书写技能不高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4.2 学生使用标点符号不合理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4.3 学生不擅仿写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4.4 学生应用文写作技能一般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4.5 学生不擅修改写话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 朝鲜族小学三年级学生汉语写话技能现状的调查问卷
附录C 汉语教师写话教学调查问卷(教师)
附录D 朝鲜族小学汉语教师访谈提纲

(9)中英初中语文教材写作部分比较研究 ——以统编本和剑桥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依据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
    四 创新点
第一章 统编本和剑桥本写作内容呈现的基本情况梳理
    第一节 统编本写作内容情况梳理
        一 读写内容融合情况
        二 写作专题呈现情况
    第二节 剑桥本写作内容情况梳理
        一 读写内容融合情况
        二 写作专题呈现情况
    小结
第二章 从写作过程角度对写作训练方式进行比较分析
    第一节 同中有异比较
        一 都要求列提纲,剑桥本呈现提纲示例
        二 都注意合作互动,剑桥本分布均衡机会多
        三 都训练读写结合,剑桥本作后呈现学生例文
    第二节 不同之处分析
        一 对学生作中的参与度和重视度不同
        二 对学生作后修改处理方式的细致度不同
        三 对图表等非连续性文本的作用定位不同
    小结
第三章 从文体训练角度对写作专题进行统计分析
    第一节 文体统计分类标准和结果
    第二节 文体训练情况分析
        一 记叙文训练情况分析
        二 说明文训练情况分析
        三 议论文训练情况分析
        四 应用文训练情况分析
        五 文学类训练情况分析
    小结
第四章 从语法等语文知识角度对写作专题进行统计分析
    第一节 语法知识在写作专题中的应用情况
    第二节 修辞知识在写作专题中的应用情况
    第三节 标点知识在写作专题中的应用情况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10)新HSK与法语DELF/DALF考试书写部分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文献综述
        1.2.1 新HSK的相关研究
        1.2.2 DELF/DALF考试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新HSK与 DELF/DALF整体框架的对比
    2.1 考试原则对比
    2.2 理论基础对比
    2.3 试卷结构对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HSK与 DELF/DALF考试书写部分的对比
    3.1 能力要求对比
        3.1.1 具体能力要求
        3.1.2 分析
    3.2 题型对比
        3.2.1 新HSK题型
        3.2.2 DELF/DALF考试题型
    3.3 馈入对比
        3.3.1 新HSK书写部分的馈入
        3.3.2 DELF/DALF考试书写部分的馈入
    3.4 话题对比
    3.5 评分标准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对新HSK与 DELF/DALF考试书写部分的访谈与分析
    4.1 访谈设计
        4.1.1 访谈目的
        4.1.2 访谈对象
        4.1.3 访谈内容
    4.2 访谈结果与分析
        4.2.1 题型对比
        4.2.2 看图写作试题指令的比较
        4.2.3 对参照DELF/DALF考试所设计试题的评价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对新HSK提出的改进建议
    5.3 创新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DELF/DALF考试试题
    附录B:访谈内容

四、PET应用文写作的构思和表达(论文参考文献)

  • [1]应用文“行文展开”教学突破与启示[J]. 张松祥. 应用写作, 2021(07)
  • [2]初中统编本教材应用文写作教学研究[D]. 许晓飞. 渤海大学, 2021
  • [3]中小学衔接视角下七年级写作教学研究 ——以增城区第E中学为例[D]. 王惠娜.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4]交际语境写作视域下的高中应用文写作教学研究[D]. 吴锦. 宁夏大学, 2021
  • [5]词块教学法对高中生英语应用文写作水平影响的研究[D]. 焦昕鑫.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6]大陆统编版与香港启思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比较研究[D]. 范小文.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7]语块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行动研究 ——以内蒙古根河市第二中学为例[D]. 邵猛. 延边大学, 2020(05)
  • [8]朝鲜族小学三年级学生汉语写话问题对策研究 ——以延吉市Z小学为例[D]. 李婷. 延边大学, 2020(05)
  • [9]中英初中语文教材写作部分比较研究 ——以统编本和剑桥本为例[D]. 缪美芹.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10]新HSK与法语DELF/DALF考试书写部分对比研究[D]. 丁铂霏. 南京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PET应用写作的构想与表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