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阳市提高绿化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

沉阳市提高绿化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

一、提高沈阳市绿化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边雨[1](2021)在《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文中指出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自1949年发展至今,涌现了大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进,对这一段时期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动态的审视总结必不可少。众多反映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演进印记的视角中,建筑类期刊是折射和管窥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独特窗口。本文先对1949至今的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然后利用CKNI数据库,以建筑类期刊为主要检索文献来源,收集1949年至2019年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去重等整理,最后一共筛选收集论文3091篇。基于建筑类期刊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情况分析研究,确定本文的期刊统计范围。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依托Noteexpress等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和相关数据整理,主要通过对发表年份、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类型、研究主题与热点等方面对中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主要时间段的内容进行信息与历史事件结合的整理,使用Citespace软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聚焦点,掌握当前研究现状,总结出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全文以阶段划分及特征描述的方式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7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年的住房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以及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相关政策、建筑类期刊中各个时期相关论文的记载情况的研究,总结出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演变历程,总结其发展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罗佳欣[2](2021)在《东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利用是将自然界与人类活动相连接的重要环节,它不但可以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会对生态系统产生相应影响,城市的健康发展要在有效发挥土地承载功能的同时注重其生态功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迅猛的城市化进程牵引着土地利用的变化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对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类自身发展造成严重威胁,这种将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的土地利用模式亟待转变。因此,探究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促进二者协同发展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动生态系统平衡运转进而实现区域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相关理论为指导,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以往研究方法,以城市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两个方面为出发点,依据东北地区实际情况,选取2008-2018年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指标数据,构建二者耦合关系评价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和熵权TOPSIS法分别对各省份及地级市土地利用状况和生态环境质量进行测算,并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GM(1,1)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判断区域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等级,进而对协调度后期发展态势展开预测。依据所得结果和对协调指数阶段性变化、空间差异和聚集度的深入分析,提出促进东北地区城市生态环境水平和土地利用效益同步发展的对策建议。(1)2008-2018年东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水平稳步上升,但始终处于中低值状态,区域差异显着。辽宁省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普遍较高,以白城、齐齐哈尔、鸡西为代表的省边缘城市土地利用水平落后。东北三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有小幅下滑,年均生态环境指数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本溪市、大庆市生态环境水平处于领先地位,鞍山市、朝阳市生态环境质量有待提高,由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两系统的指数对比可知,34个地级市均没有实现理想上的同步发展,土地利用水平滞后是制约区域协调程度的主要因素。(2)东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度总体较高,年均指数为0.8535,其中辽宁省耦合度呈波动下降态势,黑龙江省“稳中带升”,吉林省耦合度上升最为显着。绥化市和齐齐哈尔市耦合度值处在磨合阶段,鞍山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度最高。区域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协调度表现为波动向上的时序变化特征,协调类型由濒临失调发展到初级协调,协调度空间分布格局呈“北低南高”态势。研究期间协调度值增幅最大的是本溪市,黑河市协调水平持续降低,辽宁省中部为高协调度城市聚集区,东西两侧边缘城市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协调程度较弱。(3)由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得知,2013年区域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协调度数值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正相关聚集态势,2018年聚集程度稍有减弱。大庆市属H-L极化型聚集区,冷点区以七台河市为中心逐步向东北部扩展,热点区则覆盖辽宁省中部及沿海城市。由GM(1,1)灰色预测模型测算结果得知,东北地区2019-2022年城市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协调水平将逐步提升,由初级协调过渡到中级协调,最后结合区域发展状况从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李宏轩[3](2021)在《沈阳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布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是城市环境品质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切实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本次课题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绿地系统的相关研究,确定了影响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重要内容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和与城市环境质量密切相关的区域绿地。通过对景观生态学理论、景观连接度理论、氧源及氧平衡理论的研究,以及对巴黎、莫斯科、香港等城市建设经验的总结,明确了城市绿地系统布局重点研究的关键要素,包括对城市整体生态效益起关键作用的结构性绿地和通风廊道;对绿地综合效益有明显改善作用的绿地系统网络化研究;从人的角度出发,影响绿地系统社会效益研究的公园绿地均衡性研究。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析研究,得出三方面布局优化策略。一是保障结构性绿地和通风廊道的生态功能,包括构建区域复合型生态空间、因地制宜策划郊野公园、规范建设用地功能引导、制定郊野单元规划四点具体策略。二是强化城市绿地系统网络化建设,包括保护各自然系统之间的交界带、强化块状绿地的节点功能、突出道路绿化的轴带连接功能、提高主要道路的绿化建设标准四点具体策略。三是以服务为导向提高城市绿地布局的均衡性,包括合理划分城市绿地需求等级、对城市绿地建设进行合理安排、提高城市绿地服务覆盖范围三点具体策略。据此形成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廊楔+城市绿网”的布局优化方案,对沈阳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程丽轩[4](2021)在《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管控研究》文中指出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对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关键作用,在提升生态功能、改善环境质量、促进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必须严格保护的空间范围。国家通过设定生态红线工作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仍高度重视,生态红线已成为国家完成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底线”。沈阳市作为东北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存在较多的生态环境质量问题,如土地退化、空气污染、水体污染等。划定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可以明确各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的主导生态功能以及生态保护目标,保证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的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恢复。基于此,本研究以沈阳市为研究对象,利用沈阳市土地利用数据、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土壤数据、基础数据等有关数据和Arc GIS平台,划定沈阳市不同功能服务区,确定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方案并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沈阳市法定保护地划分为世界文化遗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和水源保护地6大类型,共计17个区域和38处水源保护地;沈阳市不同功能区极重要占地面积依次为21、1157、1800、1247 km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区域叠加面积为3652 k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约为28.40%;沈阳市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河湖滨带极敏感性占地面积依次为1093、1312、399 km2,生态环境极敏感性区域叠加面积为2335 k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约为18.16%。沈阳市城市生态功能服务红线区划分为3类。2、本研究确定了沈阳市法定保护地、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脆弱区、城市生态功能服务区的分布特征、面积及其功能,其中沈阳市生态服务功能极重要区域主要分布于康平县的中部和西北部,法库县的中部,新民市的中西部,辽中县的东南部,沈北新区的东部,浑南区和苏家屯区的大部分地区,主要生态功能是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防风固沙;沈阳市生态环境敏感性的极敏感和高度敏感区域主要分布于康平县的西北部和中部,法库县的西部,新民市的西部和中部以及河流沿岸、湿地等;城市路网廊道及绿化带红线区以高速公路及其绿化缓冲带(50-100米)、主要街路绿化带、街旁绿地、广场绿地、街心公园为主,城市水系红线区以城市内湖泊、沈阳市南北运河、卫工明渠、沈抚灌渠及其绿化带为主,城市及郊野公园红线区以沈阳市38处公园为主。3、本研究确定了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边界,形成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图,并将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分为山地自然保护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地、林地、生态保护封育地、河流及其防护带、湿地保护区、城市路网廊道及其绿化带、城市水系、城市及郊野公园13类,共计98处,其总面积为2671km2,占沈阳市国土面积的21%;针对沈阳市不同功能区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

王鑫[5](2020)在《沈阳市滨水公园植物群落特征及景观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沈阳市滨水公园植物群落景观不仅是城市滨水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现沈阳市人文风貌的重要窗口。同时沈阳市城市水系环境综合提升改造势在必行,研究滨水公园植物群落景观可对未来打造沈阳市水系景观带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基于生态学、园林美学、植物群落学等理论对五里河公园和长白岛森林公园24块典型性植物群落景观的植物组成、景观特性、数量特征、多样性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同时,在植物群落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小尺度植物群落环境因子测定的方法,研究分析影响环境环境因子的植物群落结构;最后采用AHP(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对选取的24块样地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营造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沈阳市滨水公园植物应用现状通过实地踏查,样地公园中共有植物60种,分属27科46属,优势科为蔷薇科(Rosaceae)、木犀科(Oleaceae)、豆科(Leguminosae)、杨柳科(Salicaceae)。植物生活型丰富多样且乔灌草种类比例良好,以落叶树种为主,常绿树种具有种少量多的特征。水生、湿生植物种少量少;乡土树种应用只占全部植物物种应用的35.00%。植物群落景观中乔木层物种应用丰富,灌木层物种相对应用较少;乔木层均匀度略高于灌木层,但整体差异较小。(2)沈阳市滨水公园植物群落结构对环境因子的影响不同垂直结构、不同郁闭度植物群落对环境因子(温度、湿度、负氧离子浓度)影响差异显着,因此在沈阳市滨水公园植物群落景观体系构建时应进行考虑。不同垂直结构的植物群落降温增湿效果不同,其中降温能力,乔木层具有显着效果;增湿能力,乔木层与地被层具有显着效果。负氧离子浓度与植物群落层次丰富性呈正相关。不同郁闭度下,降温、增湿能力和释放空气负氧离子能力与郁闭度呈正相关。(3)沈阳市滨水公园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体系构建与评价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对沈阳市滨水公园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体系进行了构建,共得出3个准则层B(生态绿化B1、景观美学B2、服务功能B3)和21个指标层C,并基于AHP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对植物群落景观质量综合影响,生态绿化(0.4111)>服务功能(0.3278)>景观美学(0.2611)。所以在判断沈阳市滨水公园植物群落景观综合质量时,生态绿化是滨水公园植物群落景观营建的前提。指标层中权重值大于0.05,生态绿化准则层有可持续性C6、群落乡土性C5、释放负氧离子能力C2;景观美学准则层有季相变化的丰富性C9和色彩丰富调和性C11;服务功能准则层有保健性C19、安全性C20、亲水性C15。所以在未来沈阳市滨水公园植物群落景观营建及管理中应对其着重考虑。对样地滨水公园内24个样地的植物群落景观进行了评价分析,认为沈阳市滨水公园植物群落景观营建中存在景观美学水平和服务功能良好,但生态绿化效果较差的现象。沈阳市滨水公园植物群落景观地域特色不够突出,文化内涵单薄;群落季相变化不丰富,植物物种保健性低;滨水驳岸处理不够自然,亲水空间较少;植物景观的养护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意见:增加乡土树种比例,丰富文化内涵;丰富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加强保健型植物景观营造;增加水、湿生植物比例,增加公众参与植物景观类型;完善滨水公园植物景观养护管理制度。

丁潇颖[6](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指出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吴楠,李鹏[7](2020)在《沈阳市绿地树种应用情况分析及树种选择建议》文中研究说明根据沈阳市城市园林绿化设施地理信息系统的统计数据,对城市绿地树种应用情况及植物配置结构进行分析,得出绿地树种应用存在问题,并根据存在问题提出绿地树种推荐及相关应用建议,为今后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李鹏[8](2020)在《沈阳城市建成区景观廊道建设现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景观生态学上,廊道主要分为3类:线状廊道、带状廊道和河流廊道。其具有多重功能,最主要的是生态保护功能,此外还有运输、物能交流、环境保护等功能和美学价值。本研究针对目前沈阳市城市景观廊道规划和建设的不足,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借助遥感、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手段获取信息,建立沈阳市城市园林绿化设施地理信息系统,对沈阳城市景观廊道建设现状和植物应用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并提出沈阳城市景观廊道的生态建设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建立沈阳市城市园林绿化设施地理信息系统,详尽、系统地记录了沈阳市建成区内的绿化信息,为沈阳市城市绿化发展提供更为准确详实的数据。2.沈阳市建成区内道路廊道密度有较大差别,市内五区(和平区、沈河区、大东区、皇姑区、铁西区)平均道路廊道密度指数为3.69km/km2,低于新城区和开发区(浑南新区、沈北新区、于洪区、苏家屯区、张士开发区)的平均道路廊道密度指数4.58 km/km2,新建城区较老城区拥有更发达的道路网络,道路连接性更好。3.沈阳市河流廊道主要由浑河景观廊道、蒲河景观廊道和环城水系景观廊道三大部分组成。浑河景观廊道绿化面积最大(12.30km2),环城水系绿化面积最小(2.21km2),环城水系景观廊道主要集中在市中心五个区内。在廊道数量和面积上都以大东区最多,其次是沈河区和皇姑区,和平区和铁西区无论在数量上还是面积上都较少。但在廊道平均绿地面积上和平区、铁西区、皇姑区排在前列。4.防护林廊道在各行政区的分布差别较大,在沈河区和大东区防护绿地最多,而新建区域原有自然绿地条件较好,连通性较好,容易建立起较完善的城市生态系统。5.沈阳市道路廊道绿化树种应用,特别是行道树的树种应用以乡土树种为主,阔叶树种以杨、柳、槐、榆为主。针叶树品种较少,以油松、红皮云杉为主。乔灌比为1:0.62;针阔比为1:9.51;河流廊道方面,浑河景观廊道针阔比1:19.6,乔灌比1:0.6,蒲河景观廊道针阔比1:5.7,乔灌比1:7.1,环城水系针阔比为1:3.5,乔灌比为1:1.4;防护绿地树种较为单一,阔叶树以杨树为主,针叶树以油松为主,针阔比1:42.1;乔灌比1:0.28,景观缺乏层次,仅仅满足生态防护功能。6.道路景观廊道节点是一个城市绿色生态廊道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沈阳市道路廊道重要节点大多为一些大型的城市公园绿地,本研究发现全市还存在一定规模的公园绿地覆盖盲区,尤其在于洪大韩地区、于洪新城地区、建设大路以北、浑南大道以南地区较为明显。可以在2000m2以上公园绿地的布局方面进行合理规划。

安天一[9](2020)在《基于气候特征分析的沈阳浑河滨河空间界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新发展理念下,城市滨水区的绿色开发与有机更新是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景观环境、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但目前人们对滨水区的尺度范围仍缺乏较为明确的定义,而简单的滨水区范围界定往往使滨水区的开发与改造忽略了滨水环境的生态效应。因此,合理的范围界定方式是滨水空间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滨水区生态修复的首要任务。据此,本文在系统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以沈阳市浑河两岸滨河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气候地图相关研究方法分析与评估气候环境,进一步提出了气候要素主导下的沈阳浑河滨河空间范围界定方法。第一,本文通过对区域现状的分析,从地理空间与气候环境两方面归纳了滨河空间要素信息,解析了空间要素的基本特征。同时借助Arc GIS、Phoenics、ENVI等软件分别构建了用于空间分析及气候分析的技术平台。确定了平台内的要素构成及分析方法,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第二,本文在气候地图研究框架下,首先从风热环境视角出发,归纳了研究要素所对应的形态指标与气候参数,建立了相应的气候评估体系。其次,运用地表温度反演与CFD模拟方法探究不同季节滨河空间气候变化规律,发现河流水体能够有效降低周边地区的热负荷,改善通风质量,并且这一效应存在影响边界。与此同时,水体的气候效应在夏季较为明显,在冬季则不显着。研究进一步从热负荷与通风潜力两方面对影响气候的空间形态因子开展量化研究,获取热负荷与通风潜力评估结果。最后,研究将以上分析结果进行归纳整合,绘制了滨河空间气候地图。并通过图集中的气候分析图与气候评估图描述气候环境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异特征,挖掘水体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效果。研究同时对空间气候环境进行等级评估,判断适宜性气候区等级标准,并根据不同等级区提出差异化的改善建议。第三,本文结合气候地图分析成果,将区域划分为四类气候区,并据此以河流生态影响区为参照,界定了滨河空间范围。同时结合传统界定方式,提出了基于多要素分析的滨河空间综合界定方法,构建了由气候分区、物理障碍、空间格局、可达性及感知意象五方面组成的范围综合界定体系。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体系内各因子权重,进而通过加权叠加的方式综合确定空间范围。研究进一步依据空间形态构成将界定范围划分为自然共生区、生态共享区、宜居共融区三个空间层级,并对界定结果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初探,提出具有精准性的优化导控策略。

卜英杰[10](2020)在《基于滞蓄效应的沈阳内涝风险区绿地空间格局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雨洪问题也日益严峻。城市化建设加剧了下垫面硬质化程度,导致城市内涝灾害频发。而传统的只依靠增加城市市政管网排水能力的应对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城市雨洪管理需求。自从2012年,“海绵城市”概念首次提出以来,引起了各专业领域对于城市水环境治理问题的关注。城市绿地系统作为构建城市海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其空间布局对绿地滞蓄效应的影响研究将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通过绿地系统与市政基础设施相结合共同增加雨水调蓄效率,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要求。本论文从国内实际出发,主要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对沈阳雨水过程模拟与内涝风险区识别;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对绿地滞蓄效应的影响;以及滞蓄容量提升目标下的内涝风险区绿地系统格局优化策略。论文主要得到了以下初步研究结论:(1)完成城区内涝风险评价,识别内涝风险区。基于SCS水文模型与GIS平台,对研究区降水过程进行模拟,得到沈阳中心城区不同降雨条件下的淹没范围。而后根据致灾因子、减灾能力、易损程度对构建了内涝风险评价体系,筛选内涝强度、局地降雨强度、排水能力、地表硬化程度、用地类型、人口密度6类评价指标,对研究区内涝风险等级进行评价,识别沈阳市城区范围内的内涝风险区。(2)本文通过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对研究区域内城区、场地两个尺度的绿地反馈景观格局进行评价,并尝试利用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两个研究尺度的绿地景观格局与内涝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在城市绿地率一定的情况下,绿地的空间格局也影响着绿地的滞蓄效能。在城区尺度,各类绿地景观格局指数与内涝风险的相关型大小以此为,绿地规模特征指数>绿地形态特征指数>绿地分布特征指数;在场地尺度,各类绿地景观格局指数对于内涝风险影响大小依次为:绿地分布特征指数>绿地规模特征指数>绿地形态特征指数。(3)结合沈阳城区的现有绿地系统特征,从城区与内涝点两个层级对绿地滞蓄能力的优化要素与优化层级体系进行构建。针对城区与场地两类城市尺度,提出了绿地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二、提高沈阳市绿化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沈阳市绿化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住区的演进历程记录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1.1.2 国内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百花齐放,亟待梳理整合
        1.1.3 专业期刊是学科发展轨迹记载和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演变的研究现状
        1.3.2 建筑类期刊的研究现状
        1.3.3 期刊文献统计的研究现状
        1.3.4 小结
    1.4 相关概念释义
        1.4.1 住区及城市住区
        1.4.2 住区规划设计
        1.4.3 建筑类期刊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范围
    1.6 研究框架
2 我国建筑类期刊及其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研究
    2.1 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2.1.1 建筑类期刊的产生
        2.1.2 建筑类期刊的初步发展
        2.1.3 建筑类期刊的繁荣发展
        2.1.4 建筑类期刊的多元化发展
    2.2 建筑类期刊对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记载情况分析研究
        2.2.1 数据来源与筛选
        2.2.2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选取标准
        2.2.3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数量与分布
        2.2.4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的分类与统计
        2.2.5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研究主题的变化
        2.2.6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研究范围
    2.3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分析研究
        2.3.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2.3.2 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2.3.3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时区图谱
        2.3.4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分期
    2.4 本章小结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49-1977)
    3.1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3.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3.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3.1.3 研究阶段划分
    3.2 经济恢复与“一五”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57)
        3.2.1 工人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3.2.2 居住建筑布置方式的讨论
        3.2.3 居住小区规划思想的引入与实践
    3.3 “大跃进”与调整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探索与发展(1958—1965)
        3.3.1 城市人民公社对城市住区发展的影响
        3.3.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3.3.3 “成街成坊”的住区规划方法
        3.3.4 住宅区的改建
    3.4 “文革”及其影响阶段: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停滞与恢复(1966-1977)
        3.4.1 住宅标准的持续降低
        3.4.2 市郊工厂生活区的建设
        3.4.3 高层住宅的出现
    3.5 特征总结
        3.5.1 住区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初步形成
        3.5.2 注重住区物质空间形态
        3.5.3 为生产服务而配套建设
    3.6 本章小结
4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
    4.1 “遍地开花”式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4.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4.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4.1.3 研究阶段划分
    4.2 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4.2.1 规划建设概况
        4.2.2 规划结构与规模
        4.2.3 规划布局特征
        4.2.4 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居住密度的强调
    4.3 居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4.3.1 综合开发模式
        4.3.2 区位特征
        4.3.3 规划结构与规模
        4.3.4 规划布局特征
        4.3.5 综合区的建设
    4.4 旧城区改造与更新阶段
        4.4.1 发展历程概述
        4.4.2 改造方式
    4.5 “试点工程”推动下的居住小区规划建设阶段
        4.5.1 规划建设概况
        4.5.2 规划布局特征
        4.5.3 规划结构的模式化与突破
        4.5.4 地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
        4.5.5 社区的营造与物业管理兴起
    4.6 特征总结
        4.6.1 住区的建设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4.6.2 住区规划布局手法的多样化
        4.6.3 住区组织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4.6.4 从人的需求出发营造居住环境
        4.6.5 居住观念的改变促进了住区功能布局的更新
    4.7 本章小结
5 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98 年至今)
    5.1 多元化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5.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5.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5.1.3 研究阶段划分
    5.2 商品房住区的快速发展阶段
        5.2.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5.2.2 商品房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5.2.3 商品房住区的开发规模特征
        5.2.4 商品房住区的规划布局特征
        5.2.5 商品房住区的特色和风格塑造
        5.2.6 城市住区类型的多样化
    5.3 城市住区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5.3.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5.3.2 商品房住区的品质提升
        5.3.3 保障房住区的规划建设
        5.3.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5.3.5 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5.4 城市住区的转型发展阶段
        5.4.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5.4.2 城市住区在实践发展中的问题总结
        5.4.3 城市住区规划新模式的探索
        5.4.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5.5 特征总结
        5.5.1 从传统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5.5.2 城市住区空间分布的郊区化
        5.5.3 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集约化
        5.5.4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多元化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统计分析
        6.1.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6.1.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
    6.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特征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2)东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土地利用
        2.1.2 生态环境
        2.1.3 协调发展与耦合协调度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人地关系理论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4 系统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经济状况
        3.1.2 土地利用状况
        3.1.3 生态环境状况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指标选取原则
        3.2.2 指标体系建立
    3.3 数据来源与评价模型构建
        3.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2 评价模型的建立
    3.4 结果分析
        3.4.1 省域时序变化分析
        3.4.2 地级市时空变化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度空间关联分析及趋势预测
    4.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4.1.1 全局自相关分析
        4.1.2 局域自相关与热点分析
    4.2 区域协调度发展预测
        4.2.1GM(1,1)灰色预测模型构建
        4.2.2 预测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策
    5.1 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走集约节约之路
    5.2 加大环境管控整治力度,走生态安全之路
    5.3 构建生态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沈阳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2.1 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绿地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
        1.2.2 沈阳始终关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综合效益
        1.2.3 居民对城市绿化空间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范畴
        1.4.1 研究概念的使用
        1.4.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内容
2 基础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1.1 国外主要研究进展
        2.1.2 国内主要研究进展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2 景观连接度理论
        2.2.3 氧源及氧平衡理论
    2.3 国内外实践经验研究
        2.3.1 大巴黎地区绿化圈层结构
        2.3.2 莫斯科森林城市的环楔结构
        2.3.3 香港自然保育政策与郊野公园
        2.3.4 相关经验总结
    2.4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优化关键要素选取
        2.4.1 城市结构性绿地布局研究
        2.4.2 城市绿地网络化布局研究
        2.4.3 城市绿地布局均衡性研究
3 沈阳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基本概况
    3.1 沈阳市基本概况
        3.1.1 沈阳市自然概况
        3.1.2 沈阳城市发展概况
    3.2 沈阳市绿地建设历程与成就
        3.3.1 城市绿地总体规模
        3.3.2 公园绿地
        3.3.3 防护绿地
        3.3.4 结构性绿地
4 结构性绿地研究及布局优化策略
    4.1 沈阳市中心城区结构性绿地生态功能分析
        4.1.1 “三环”用地构成及生态功能分析
        4.1.2 “三带”用地构成及生态功能分析
        4.1.3 “四楔”用地构成及生态功能分析
    4.2 沈阳市中心城区通风廊道研究
        4.2.1 沈阳风环境基本情况
        4.2.2 沈阳城市风源分析
        4.2.3 城市风场模拟分析
        4.2.4 城市污染场分析
        4.2.5 区域通风系统格局
    4.3 结构性绿地主要特征及问题
        4.3.1 三环和三带建设较为成熟,成为绿地系统优化布局的重要支撑
        4.3.2 城市绿楔生态空间不足,生态作用持续较弱
        4.3.3 城市通风廊道缺乏有效管控,局部通风廊道受阻
    4.4 保障结构性绿地和通风廊道的生态功能
        4.4.1 构建区域复合型生态空间
        4.4.2 因地制宜策划郊野公园
        4.4.3 规范建设用地功能引导
        4.4.4 制定郊野单元规划
5 城市绿地网络化研究及布局优化策略
    5.1 城市内部绿地连通性研究
        5.1.1 城市绿地空间认定标准
        5.1.2 城市绿地空间连通性研究
    5.2 城市内部绿地与绿楔的连通性研究
    5.3 城市绿地网络化建设主要问题
        5.3.1 三环以内绿地建设以块状为主,缺乏系统性布局
        5.3.2 四楔与城市内部绿地北部连通性较好,南部连通性较差
    5.4 强化城市绿地系统网络化建设
        5.4.1 保护各自然系统之间的交界带
        5.4.2 强化块状绿地的节点功能
        5.4.3 突出道路绿化的轴带连接功能
        5.4.4 提高主要道路的绿化建设标准
6 绿地系统均衡性研究及布局优化策略
    6.1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分析
        6.1.1 相关规范内容研究
        6.1.2 公园绿地分级分类研究
        6.1.3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研究
        6.1.4 公园绿地服务覆盖盲区分析
    6.2 城市人口密度分析
        6.2.1 人口密度研究单元划分
        6.2.2 城市人口容量测算
        6.2.3 城市人口密度空间分布情况
    6.3 城市公园绿地需求程度研究
    6.4 绿地系统均衡性存在的主要问题
        6.4.1 中心城区内存在大量的公园绿地服务覆盖盲区
        6.4.2 服务盲区与人口密集区域高度匹配
    6.5 以服务为导向提高城市绿地布局的均衡性
        6.5.1 合理划分城市绿地需求等级
        6.5.2 对城市绿地建设进行合理安排
        6.5.3 提高城市绿地服务覆盖范围
    6.6 构建沈阳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布局优化方案
        6.6.1 构建“廊楔+城市绿网”的绿地系统布局方案
        6.6.2 强调复合型生态空间的完整性
        6.6.3 强化通风廊道的功能性
        6.6.4 优化城市水系的轴带功能
7 结语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
    7.3 不足
    7.4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生态保护红线概念
        1.1.2 生态红线划定发展历程
        1.1.3 国内研究进展
        1.1.4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2.1 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范围分析及识别
        1.2.2 沈阳市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1.2.3 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边界确定
        1.2.4 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措施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社会经济状况
        2.1.3 土地利用状况
        2.1.4 生物多样性状况
        2.1.5 生态环境状况
        2.1.6 主要生态问题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3 研究技术路线
第3章 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评价方法与结果
    3.1 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
        3.1.1 沈阳市法定保护地划定方法
        3.1.2 沈阳市重要生态功能区评价方法
        3.1.3 沈阳市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评价方法
        3.1.4 沈阳市城市生态功能服务红线区划定方法
    3.2 沈阳市生态评价结果
        3.2.1 沈阳市法定保护地评价结果
        3.2.2 沈阳市重要生态功能区评价结果
        3.2.3 沈阳市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评价结果
        3.2.4 沈阳市生态重要区及敏感脆弱区叠加评价结果
        3.2.5 沈阳市城市生态功能服务红线区评价结果
    3.3 小结
第4章 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结果与分析
    4.1 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区划定
        4.1.1 沈阳市法定保护地红线区
        4.1.2 沈阳市生态功能与敏感脆弱红线区
        4.1.3 沈阳市城市生态功能服务红线区
        4.1.4 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区
    4.2 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协调性分析
        4.2.1 主体功能区划协调性分析
        4.2.2 城市总体规划协调性分析
        4.2.3 土地利用规划协调性分析
        4.2.4 环境保护规划协调性分析
        4.2.5 其他相关规划协调性分析
        4.2.6 土地利用现状协调性分析
        4.2.7 与辽宁省生态保护红线建议划定区协调性分析
    4.3 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确定
        4.3.1 法定保护地红线区
        4.3.2 生态功能与敏感脆弱红线区
        4.3.3 城市生态功能服务红线区
    4.4 小结
第5章 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项目准入与管控措施
    5.1 沈阳市法定保护地红线区
        5.1.1 山地自然保护区
        5.1.2 湿地自然保护区
        5.1.3 森林公园
        5.1.4 风景名胜区
        5.1.5 湿地公园
        5.1.6 水源保护地
    5.2 沈阳市生态功能与敏感脆弱红线区
        5.2.1 林地
        5.2.2 生态保护封育地
        5.2.3 河流及其防护带
        5.2.4 湿地生态保护区
    5.3 沈阳市城市生态功能服务红线区
        5.3.1 城市路网廊道及绿化带
        5.3.2 城市水系
        5.3.3 城市及郊野公园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沈阳市滨水公园植物群落特征及景观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景观生态需求
        1.1.2 城市发展需求
        1.1.3 市民心理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相关概念
        1.4.1 城市滨水公园
        1.4.2 植物群落
        1.4.3 植物景观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5.1 国外城市滨水公园研究现状
        1.5.2 国内滨水公园研究现状
        1.5.3 国外植物景观研究现状
        1.5.4 国内植物景观研究现状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沈阳市滨水公园植物群落特征调查分析
    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选取
        2.2.2 样地调查
        2.2.3 植物群落分析和计算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滨水公园植物组成分析
        2.3.2 滨水公园植物生活型分析
        2.3.3 滨水公园乡土树种应用分析
        2.3.4 滨水公园植物群落概况及配置模式
        2.3.5 沈阳市滨水公园植物群落数量特征
        2.3.6 沈阳市滨水公园植物多样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沈阳市滨水公园植物群落结构对环境因子的影响
    3.1 研究方法
        3.1.1 样地选择原则
        3.1.2 观测方法
        3.1.3 观测时间
        3.1.4 数据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功能分区对环境因子的影响
        3.2.2 不同植物群落结构对环境因子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沈阳市滨水公园植物群落景观体系构建与评价
    4.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体系构建
        4.1.1 指标建立的原则
        4.1.2 评价指标的提出
        4.1.3 评价指标的筛选及确定
        4.1.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 评价模型构建
        4.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4.2.2 构造判断矩阵
        4.2.3 计算相对权重
        4.2.4 一致性检验
        4.2.5 AHP评价指标权重结果
        4.2.6 评价标准的确定
        4.2.7 评价等级的确定
    4.3 评价结果与分析
        4.3.1 沈阳市滨水公园植物群落景观质量分析
        4.3.2 沈阳市滨水公园各功能分区植物群落景观质量分析
        4.3.3 沈阳市滨水公园各植物群落类型质量分析
    4.4 沈阳市滨水公园植物群落景观营造建议
        4.4.1 沈阳市滨水公园植物群落景观现状存在问题
        4.4.2 沈阳市滨水公园植物群落景观营造建议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沈阳市滨水公园调查样地植物应用名录
附录2 沈阳市滨水公园植物群落景观评价指标专家意见征询表
附录3 沈阳市滨水公园植物景观评价指标权重调查表
附录4 沈阳市滨水公园典型植物群落景观参评照片
附录5 沈阳市滨水公园植物群落景观调查问卷

(6)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1.1.4 小结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社区
        1.3.2 社区农园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5.1.1 北京育园
        5.1.2 上海创智农园
        5.1.3 深圳馨月园
        5.1.4 上海梅园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5.2.3 融入社区公园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6.5.1 国家层面
        6.5.2 地方层面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附录 G
附录 H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沈阳市绿地树种应用情况分析及树种选择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沈阳市绿地树种应用分析
    1.1 绿地树种科属应用分析
    1.2 阔乔树种应用分析
    1.3 常绿树种应用分析
    1.4 花灌木树种应用分析
    1.5 植物配置比例分析
2 沈阳市绿地树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绿化应用树种较少,种类单一
    2.2 地带性植物应用较少
    2.3 速生树种应用较多
    2.4 配置比例不合理
3 城市绿地树种选择建议
    3.1 注重地带性树种的选择
    3.2 注重城市骨干树种和基调树种的选择
    3.3 根据城市各类型绿地生态、景观、功能需要选择树种
        3.3.1 公园绿地树种。
        3.3.2 附属绿地树种。
    3.4 注重城市观赏性树种的选择
    3.5 在树种选择中注重适地适树原则
    3.6 在树种选择中注重生物多样性原则
    3.7 合理科学的植物配置比例及发展立体绿化
4 结语

(8)沈阳城市建成区景观廊道建设现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廊道概述
    1.2 廊道的分类及功能
    1.3 绿色廊道发展趋势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1 资料收集
    2.2 实地调查
    2.3 城市园林绿化设施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2.4 沈阳市城市景观廊道生态学分析
    2.5 提出景观廊道生态建设规划建议
    2.6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沈阳市城市园林绿化设施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3.1 普查面积及区域
    3.2 普查方法
    3.3 开发沈阳市城市园林绿化设施地理信息系统
第四章 沈阳市城市景观廊道格局分析
    4.1 道路廊道
    4.2 河流廊道
    4.3 防护林带状廊道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讨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基于气候特征分析的沈阳浑河滨河空间界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尚显模糊的滨水区空间界定
        1.1.2 亟待修复的滨水区生态功能
        1.1.3 多学科融合的滨水区空间研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实践
        1.4.1 滨水区界定相关研究
        1.4.2 滨水区气候相关研究
        1.4.3 城市气候地图相关研究
    1.5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1.6 小结
2 相关理论概述及研究基础
    2.1 基本概念及理论研究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相关理论概述
    2.2 传统城市滨水空间范围识别方法
        2.2.1 基于物理障碍的滨水区范围识别
        2.2.2 基于空间格局的滨水区范围识别
        2.2.3 基于可达性的滨水区范围识别
    2.3 滨河空间要素与城市气候环境的关联
        2.3.1 滨河空间要素构成
        2.3.2 滨河空间自然要素对城市气候的影响
        2.3.3 滨河空间人工要素对城市气候的影响
    2.4 城市气候地图构成要素及评价方法
        2.4.1 城市气候地图的基本构成
        2.4.2 城市气候地图的研究要素
        2.4.3 城市气候地图的评估方法
    2.5 研究技术支撑
        2.5.1 基于Arc GIS的空间分析
        2.5.2 基于Phoenics的气候模拟分析
        2.5.3 基于ENVI的遥感数据分析
    2.6 小结
3 滨河空间信息库与分析平台构建
    3.1 研究区域概述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历史发展脉络
        3.1.3 相关规划解读
        3.1.4 研究范围界定
    3.2 滨河空间总体格局分析
        3.2.1 空间结构分析
        3.2.2 生态系统分析
        3.2.3 文化特色分析
        3.2.4 活力格局分析
        3.2.5 空间类型分析
    3.3 地理空间要素信息库与分析平台构建
        3.3.1 地形高程
        3.3.2 用地布局
        3.3.3 道路网络
        3.3.4 建筑肌理
        3.3.5 GIS空间分析平台
    3.4 气候环境要素信息库与分析平台构建
        3.4.1 区域热环境
        3.4.2 区域风环境
        3.4.3 区域降水环境
        3.4.4 遥感反演分析平台
        3.4.5 数值模拟分析平台
    3.5 小结
4 滨河空间气候特征分析与气候地图构建
    4.1 气候环境研究系统设计
        4.1.1 指标参数选定
        4.1.2 评估体系构建
        4.1.3 基本流程梳理
    4.2 气候环境基本特征分析
        4.2.1 冬季热环境特征分析
        4.2.2 夏季热环境特征分析
        4.2.3 冬季风环境特征分析
        4.2.4 夏季风环境特征分析
    4.3 气候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4.3.1 热负荷因子分析
        4.3.2 热负荷评估分析
        4.3.3 通风潜力因子分析
        4.3.4 通风潜力评估分析
    4.4 气候地图绘制与气候评估
        4.4.1 气候地图绘制
        4.4.2 气候特征综合分析
        4.4.3 气候环境综合评估
    4.5 小结
5 滨河空间范围界定与空间优化策略
    5.1 基于气候分区的空间范围界定
        5.1.1 空间气候区划分
        5.1.2 范围边界划定
        5.1.3 范围比对分析
    5.2 基于传统方法的空间范围界定
        5.2.1 基于物理障碍的滨河空间界定
        5.2.2 基于空间格局的滨河空间界定
        5.2.3 基于可达性的滨河空间界定
        5.2.4 基于感知意象的滨河空间界定
    5.3 基于多要素的空间范围综合界定
        5.3.1 综合界定基本原则
        5.3.2 综合界定因子筛选
        5.3.3 综合界定因子权重
        5.3.4 综合界定结果分析
    5.4 基于界定范围的空间优化策略
        5.4.1 自然共生区优化策略
        5.4.2 生态共享区优化策略
        5.4.3 宜居共融区优化策略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沈阳浑河滨河区意象调查
附录 B 专家咨询打分表
作者简介
致谢

(10)基于滞蓄效应的沈阳内涝风险区绿地空间格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雨洪问题的现状
        1.1.2 城市雨洪问题与绿地系统的关系
        1.1.3 沈阳市雨洪安全现状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3.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2.1 城市雨洪管理与利用研究进展
        2.1.1 国外研究概况
        2.1.2 国内研究概况
    2.2 城市雨水管控与绿地空间格局关系研究进展
        2.2.1 国外研究概况
        2.2.2 国内研究概况
    2.3 相关应用实践
    2.4 本章小结
3 区域降雨过程模拟与内涝风险区识别
    3.1 沈阳市概况
        3.1.1 沈阳市城区用地概况
        3.1.2 城市降雨条件
        3.1.3 数据来源
    3.2 下垫面降雨过程模拟
        3.2.1 SCS水文模型方法
        3.2.2 水系现状与汇水区划分
        3.2.3 雨水径流量计算
        3.2.4 淹没范围模拟
    3.3 内涝风险区识别
        3.3.1 内涝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
        3.3.2 内涝风险评价
        3.3.3 内涝风险点提取
        3.3.4 内涝风险区的空间分布
    3.4 本章小结
4 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对滞蓄能力的影响研究
    4.1 内涝风险与绿地斑块空间分布关系
        4.1.1 不同规模的绿地斑块分布情况
        4.1.2 不同类型的绿地斑块分布情况
    4.2 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4.2.1 绿地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4.2.2 城区尺度绿地景观格局评价
        4.2.3 场地尺度绿地景观格局评价
    4.3 绿地景观格局对绿地滞蓄能力的影响
        4.3.1 城区尺度景观指数对绿地滞蓄能力的影响分析
        4.3.2 场地尺度景观指数对绿地滞蓄能力的影响分析
    4.4 绿地景观格局对绿地滞蓄能力的综合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滞蓄容量提升目标下的绿地系统布局优化策略
    5.1 基于滞蓄效应的绿地系统布局优化途径
        5.1.1 滞蓄网络构建要素
        5.1.2 优化层级分析
    5.2 城区尺度绿地系统格局的优化策略
        5.2.1 滞蓄空间格局的构建
        5.2.2 蓝-绿空间网络格局构建
    5.3 场地尺度绿地格局的优化策略
        5.3.1 典型风险区概况
        5.3.2 调整方案
        5.3.3 典型内涝风险区周边绿地系统优化措施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提高沈阳市绿化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D]. 边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2]东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罗佳欣.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沈阳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布局优化研究[D]. 李宏轩. 沈阳建筑大学, 2021
  • [4]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管控研究[D]. 程丽轩. 沈阳大学, 2021(06)
  • [5]沈阳市滨水公园植物群落特征及景观评价研究[D]. 王鑫.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4)
  • [6]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7]沈阳市绿地树种应用情况分析及树种选择建议[J]. 吴楠,李鹏. 安徽农业科学, 2020(12)
  • [8]沈阳城市建成区景观廊道建设现状的研究[D]. 李鹏. 沈阳农业大学, 2020(10)
  • [9]基于气候特征分析的沈阳浑河滨河空间界定研究[D]. 安天一.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5)
  • [10]基于滞蓄效应的沈阳内涝风险区绿地空间格局优化研究[D]. 卜英杰.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沉阳市提高绿化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