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自治旗南部受损生态环境的恢复

鄂伦春自治旗南部受损生态环境的恢复

一、鄂伦春自治旗南部地区被破坏生态环境的修复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赵梦蝶[1](2021)在《基于区域差异性多维框架下内蒙古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评估》文中指出生态补偿作为一种利益再分配机制,为解决我国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减贫增收双重目标提供了新思路。自上世纪末以来,一大批生态建设工程在内蒙古地区大力推展,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基于社会-生态-经济-文化的四维框架,构建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绩效评估模型,系统地评估2011-2019年间内蒙古地区12个盟市的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并从时序角度、区域差异性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基于2019年各盟市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综合得分和维度得分,分析不同维度对综合的得分的影响,并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依据盟市绩效得分划分等级,进一步探讨盟市间的区域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各盟市间的绩效综合得分具有明显差异性,包括时序角度静态截面界面上得分的差异及区域角度动态排名上的波动差异。2011-2019年间,除呼伦贝尔市和鄂尔多斯市以外,其它10个盟市的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综合得分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从绩效综合得分的排名情况来看,兴安盟、乌海市、阿拉善盟的排名一直处于倒数三位,其余盟市历年的排名变化仅有较小范围浮动,全区盟市排名整体情况稳定。四个维度的得分对各个盟市综合得分的贡献具有明显差异性,包头市、呼伦贝尔市、赤峰市和鄂尔多斯市的四个维度得分均为正向的,阿拉善盟和兴安盟的四个维度得分均为负向的,其余盟市的四个维度得分则有正有负;此外,单一维度的得分最高的盟市也不同。2019年各盟市的扶贫绩效从高到低划分为4个等级,从空间角度来看,12个盟市呈现显着的区域差异性,但东部和西部整体对比差异较小,说明东、西部发展相对均衡。基于上述研究结论,结合工作中现存问题,提出相关建议,重点关注绩效靠后盟市,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基于“三线一单”,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区域化管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大规模性返贫;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减贫绩效考核机制等。以期最大程度地发挥生态补偿的减贫作用,为后续生态补偿机制扶贫政策的制定、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徐莎莎[2](2021)在《新中国县城迁址研究(1949-2019)》文中认为县城,作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全县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地址的变迁对全县乃至周边地区都是一件大事。本文以新中国时期(1949年10月1日至2019年10月1日)迁址的县城作为研究对象,查阅相关文献,梳理史料,得出相应的结论。首先,理清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的事实: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间,总共有401个县级政区迁址县城,各个地区、各个时期皆有之。空间分布上除西南地区分布较多以外,其余地区数值分布较均。迁址次数方面,全国各地区都是以一次迁址为主,迁址次数与迁址个数呈反比,但是不同地区不同迁址次数所占的比例有着细微的差别;时间分布上,县城迁址集中在建国初期,整体上呈减少的趋势。其次,分析总结出影响县城迁址的因素。通过分析,本文概括了县城迁址比较常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势、水源、地理位置、自然灾害等自然因素以及行政区划调整、交通、经济发展、水利工程修建、匪患、开展行政工作等人为因素。再次,以江华瑶族自治县城、长江三峡库区移民、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城迁址为例,作为个案分析,具体阐述不同因素影响下县城迁址的具体情况,以小窥大,从个性中寻找共性,归纳概括县城迁址的一般规律,总结其中的经验。最后,通过前文的阐述,分析得出县城迁址总体上是一个以官方为主导,民众“接受”的活动。官方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民众的参与度较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县城迁址会引发民众不满,从而导致县城迁址作罢。县城迁址整体上以积极影响为主,迁址后促进了县境经济的发展,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改善了当地的民生状况,某种程度上保护了旧县城的历史文物等等。但是县城迁址也会带来某些负面影响,比如致使迁出地经济衰退、地名混乱等等。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政府在决定县城迁址时,应该实地调查新址的各种情况,决策时谨慎为之,做好科学规划,科学建城,避免潜在的自然灾害可能对生产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梁晨霞[3](2020)在《内蒙古繁殖鸟类多样性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分析》文中提出作为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严重威胁。内蒙古地域辽阔,水热条件分异大,植被类型多样,孕育着丰富而独特的鸟类多样性,但与此同时也经历了剧烈的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鸟类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其多样性组成特征既是长期演化的结果也是对当代环境变化的反映。除物种多样性外,系统发育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分别代表生物群落的进化历史和功能性状信息。结合物种多样性、系统发育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不同维度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的理解鸟类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然而,迄今为止未有研究从整个内蒙古区域尺度上对鸟类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及其多尺度成因进行深入的探讨,比如古气候变化、现代气候、土地利用变化、种间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从区域尺度上研究土地利用变化与气候变化等因素对鸟类多样性格局的影响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物种多样性、系统发育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全面探讨内蒙古地区繁殖鸟类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探究内蒙古草原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繁殖鸟群落物种、系统发育及功能α多样性的差异,以及α多样性-气候关系的差异;进一步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繁殖鸟群落β多样性的差异,以及β多样性-气候关系的差异。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通过野外调查和搜集已有文献资料,依据全球鸟类种系发生的分类系统,确定内蒙古境内的繁殖鸟类353种,隶属于21目56科173属。雀形目和鸻形目占优势,鸟类种数分别占全部繁殖鸟类的49.29%和10.76%。鸟类区系中北方鸟类占优势(76.20%),其中古北型、东北型及全北型构成其主体,反映了内蒙古鸟类区系的古北界特征。(2)县域尺度上,随着海拔变幅和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增加,鸟类物种多样性增加,系统发育结构和功能结构均趋于离散;鸟类物种越多的地区系统发育结构和功能结构越离散,而物种越少的地区结构越聚集;气温较高、较干旱地区的鸟类系统发育结构和功能结构较聚集。上述结果表明,生境异质性、生物相互作用及环境过滤等局地生态因素是内蒙古繁殖鸟类多样性现有格局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海拔变幅和年均温通过植物物种丰富度间接影响鸟类物种丰富度和系统发育多样性,年均温对鸟类系统发育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均存在直接影响。(3)内蒙古草原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繁殖鸟类群落物种、系统发育和功能α多样性差异较显着。天然草地物种数显着低于人工林而与农田、居民区近似,但鸟类组成明显不同;天然草地鸟类系统发育结构和功能结构较为聚集,聚集的是较为年轻的分支且大鸟偏多。典型草原亚区和荒漠草原亚区结果同整体草原区相似,而草甸草原亚区各土地利用类型间差异不显着。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鸟类群落α多样性-气候关系差异不明显。(4)从天然草地到人工林、农田和居民区,随着人类活动影响的增加,鸟类群落物种相似性、系统发育相似性及功能相似性均显着增加,表明人类活动不仅引起鸟类群落物种组成上的均质化,同时造成鸟类群落系统发育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均质化。与此同时,天然草地中气候因子对鸟类群落物种相似性、系统发育相似性和功能相似性的解释率也比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高,表明人类活动减弱了β多样性-气候距离的关系。草甸草原亚区和典型草原亚区同上述草原区结果较为一致。荒漠草原亚区功能相似性在天然草地也最低且随人类活动的影响显着增加,但该亚区天然草地中物种相似性和系统发育相似性却显着高于人工林而与农田、居民区相近。综上所述,内蒙古县域尺度繁殖鸟类物种多样性、系统发育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分布格局主要由生境异质性、生物相互作用及环境过滤等局地生态因素驱动。土地利用变化可能引起繁殖鸟群落物种组成发生变化,系统发育结构和功能结构也发生改变,同时伴随着较年轻分支的减少和大型鸟类的丧失。土地利用变化造成内蒙古草原区,特别是草甸草原亚区和典型草原亚区,鸟类群落发生严重的生物均质化,即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本研究结合生物多样性的不同组分(物种多样性、系统发育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和水平(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内蒙古鸟类多样性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从而为该区域鸟类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赵哲[4](2020)在《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为例》文中认为草地作为国家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生态功能始终是其第一大功能,保障草地生态安全也成为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任务。然而,近年来在人类活动强度不断加大与气候变化进程持续加剧的双重影响下,草地生态环境面临极大的威胁与挑战。此外,草地还具有重要的生产功能,并且随着居民膳食结构的转变,对于口粮的消费量在不断减少,对于畜产品(肉、奶、蛋)的需求量在显着增加,而农业产业结构并未随着市场消费需求变化进行及时调整,从而导致农产品市场上供需失衡。并且,作为畜产品生产最基本的投入要素,充足且优质的饲草是畜产品持续供给的根本保障,但是当前以天然饲草为支撑的传统草牧业生产模式难以满足市场对于畜产品的强劲需求,造成畜产品大量依赖进口,且对外依存度不断增高,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而在资源约束趋紧,市场需求激增的背景下,通过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进而提高草牧业生产的效率水平无疑是在保障草地生态安全的同时,提升其生产功能,扩大经济产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经。本研究围绕效率的测算、效率的收敛性、效率的影响因素、效率的经济溢出效应等方面对呼伦贝尔不同草牧业生产模式下的效率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在厘清草地资源变动情况的基础上,从生态与生产两个方面分析其供给能力,并结合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从供给-需求的角度辨识了当前草牧业发展现状;其次,采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SE-DEA)模型和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结合统计数据与调研数据,将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PP)作为考察草地质量与生产能力的生态变量纳入生产函数当中,从宏观(旗县)与微观(牧民)两个维度分别测算了以天然饲草为支撑的传统草牧业生产模式的效率水平并甄别了关键影响因素;再次,基于能值分析方法,通过传统模式与新型模式的对比,辨识了牧场维度以人工饲草为支撑的新型模式相比于传统模式的生产水平及发展优势;第四,采用Orani-G模型进一步分析了由于生产模式转变导致的效率变动对呼伦贝尔农业部门的经济影响;最后,根据研究成果提炼出推动草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在草牧业发展现状分析方面,从整体看,近年来呼伦贝尔草地生态系统供给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草地变动呈现以其面积缩减为代价,支撑其他各类生态系统面积扩张的趋势特征,草地生态保护压力加剧,生态功能已经难以满足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需求;生产供给能力虽然有所提高,但其中以液态奶产量上升为主,肉类产量上升幅度较小,草地生产功能同样难以满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需求;结合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当前草牧业发展现状主要包括粮食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不匹配,饲料粮与畜产品对外依存度增高、威胁国家粮食安全,草地生态压力加剧、天然草地供给能力较低,草牧业科技薄弱、草畜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缺乏产业链总体设计、草牧业尚未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五个方面。(2)在旗县维度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分析方面,2001年,除新巴尔虎右旗与扎兰屯市外,其余旗县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均处于较低水平;2016年,位于半农半牧区旗县的技术效率整体高于牧区旗县,存在技术领先优势;在动态变化方面,部分旗县的变化幅度较大,整体呈现出半农半牧区旗县实现对牧区旗县的技术赶超并不断扩大技术优势的趋势特征,技术进步成为驱动技术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在空间变化方面,各旗县技术效率变动存在明显的绝对β收敛与条件β收敛,其中,在2001-2005年间呈现绝对β收敛趋势,表明存在技术落后旗县对技术领先旗县的赶超效应,在2006-2016年间则呈现发散趋势,表明半农半牧区旗县的技术领先优势不断凸显;条件β收敛检验结果显示,技术效率最终均会收敛到稳定水平,存在发展趋同的收敛性特征;此外,降水量、科研投入、人力资本投入、规模化经营以及草原管理政策均会对技术效率产生积极影响。(3)在牧民维度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分析方面,呼伦贝尔牧民草牧业生产的效率水平差距较大,且存在科技与机械化水平较低、生产方式较为粗放、适应极端气象灾害能力较弱且手段匮乏等问题;并且,当前传统的草牧业生产模式主要依赖于天然草场供给,受气象灾害的影响程度较大,产量低且不稳定,其中极端干旱是该地区最主要也是造成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因此,由于极端干旱引发的饲草供给不足则是当前制约效率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此外,虽然以“购草”与“卖畜”为主的牧民适应性措施对技术效率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都是为了减少经济损失而选择的无奈举措,本质上并未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草牧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无效率现象;而提高牧民草牧业生产的效率水平还需在合理控制载畜量的同时,通过联户经营、社区共管等方式适当增强牲畜的移动性,从而实现良性避灾。(4)在牧场维度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分析方面,以天然饲草为支撑的传统草牧业生产模式存在资源利用率不高、草地生态压力较大等问题,而试验区特泥河牧场与谢尔塔拉牧场内以人工饲草为支撑的新型生产模式可以较好的协调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具备相对较高的效率水平与经济发展潜力;并且,人工草地可以实现高产高效的饲草供给,牧场内占草地面积10%的人工草地可以满足全部的饲草需求,当这个比例提高到30%时,可以使草牧业生产规模扩大1.7倍。整体来看,以人工饲草为支撑的新型生产模式有利于实现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5)在草牧业生产的效率变动对农业部门的经济溢出效应分析方面,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会导致GDP、出口总值与加税进口总值显着增长,在此基础上,技术效率提升会进一步增强上述影响,而技术效率降低则会弱化上述影响,表明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效率提升对农业部门的经济影响与技术效率降低相反;此外,效率变动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程度最大,效率提升会带来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尤其体现在畜产品供给量的增加上,从而导致各类农产品价格出现下降,而鉴于农产品市场上对于畜产品的强劲需求,产量提高、价格下降,则需求量必然增加,相应的替代性产品(粮食性产品)的需求量则必然减少,并且效率提升会带动更多的劳动力就业。进一步印证了通过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进而提高草牧业生产的效率水平有利于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满足市场消费需求、提高牧民生活水平、推动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基于研究成果提炼出推动草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具体包括加大草牧业科研投入,提升草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完善灾害预警应对手段,提高适应性管理水平;转变草牧业生产方式,实现草地生态置换;优化草牧业经营模式,改变草地放牧依赖;划定草地资源与生态保护红线,恢复草地生态功能;加大草地生态补偿投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草牧业产业体系,推动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八个方面。

房阿曼[5](2020)在《内蒙古东部干旱半干旱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东部草原区既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区,也是大型煤炭基地和煤电基地的分布区。煤炭资源开采引起草场退化、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经过长期累积和空间外扩,对矿区及周边地区生态产生严重负面影响。论文以内蒙古东部草原矿区为例,结合遥感影像、实验检测等数据,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大型矿区植被演变、土地覆被变化及场地地表生态质量变化的累积效应进行时空尺度的定量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从矿区发展与草原生态系统演变的关系、草原矿区生态效应累积特征及关键生态要素累积响应等方面总结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机理。煤矿全生命周期可归纳为发展初期、加速发展期、稳定发展期和发展衰退期,各时期通过不同扰动方式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空间演变。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具有时间累积性、空间扩展性、累积源叠加或协同、隐性与显性、间接效应、阈值敏感性和生态功能可恢复性差的特征。(2)采用最大值合成法及趋势线法分析1981-2015年内蒙古东部25个大型矿区植被演变生态效应。近35年,对比内蒙古东部五盟市植被覆盖度增长趋势,通辽市植被生长状况较好,兴安盟、赤峰市次之,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植被生长状况相对较差。比较25矿开采前后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60%矿区开采后植被覆盖度呈现减少的趋势,40%矿区开采后植被覆盖度呈现增长的趋势。除胜利一号矿外,45.83%矿区植被生长受降水量影响较为明显,25%矿区人类活动促进了植被生长,8.34%矿区人类活动导致植被呈现退化趋势,20.83%矿区植被生长与降水量、人类活动无明显相关性。(3)划定宝日希勒露天矿(开采近20年)、伊敏露天矿(开采近36年)、胜利一号露天矿(开采近45年)生态敏感区,结合生态储存状态、过程、格局等指标综合评价三个大型露天矿区土地覆被变化及生态累积效应。(1)宝矿、敏矿、胜利矿矿区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幅度分别为-4212.19元/a、1915.68元/a、-2491.49元/a。(2)生态储存状态指标显示,宝矿、敏矿、胜利矿的矿区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以83.68元/hm2·a、75.38元/hm2·a、48.01元/hm2·a的速度发生退化;三个矿生态储存转化率均为负值,生态系统呈现高服务功能向低服务功能转换的过程,生态储存过程均呈现消极转化趋势;宝矿、敏矿、胜利矿生态储存能力值分别为-410元/hm2·a、-310元/hm2·a、-240元/hm2·a,其中胜利矿具有相对较好的生态储存能力;三个矿的生态储存格局值较为接近;宝矿、敏矿、胜利矿生态储存条件值分别为0.37%、0.69%、0.62%。(3)生态储存效应综合指数显示,伊敏矿综合指数相对较高为4.37,宝矿次之、胜利矿相对较低为1.65,表明土地利用对区域生态储存影响伊敏矿最小,胜利矿最大。(4)根据宝矿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矿区场地生态质量空间变化及土壤质量状况,评估矿区地表生态累积效应,划定矿区地表生态影响范围:第一,投产阶段生态状况趋于良好,达产阶段生态状况有所恶化,丰产阶段生态状况有所好转,稳产阶段生态状况轻微恶化。第二,矿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Cr、Cd、Pb、Zn、Cu、As、Ni含量低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18),但Cr、Cd、Zn、Cu、As、Ni超过内蒙古土壤背景值,土壤中Cr、Zn累积明显;土壤重金属危害整体处于低生态风险水平,Cd是重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元素。第三,矿区场地及土壤生态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矿区东南部0-2 km缓冲区范围受采矿活动影响较为明显,2-5 km缓冲区可能受采矿活动影响。第四,针对宝矿生态状况,提出“动态修复”及分区域、分阶段的重点治理及种植土壤修复植物如紫花苜蓿、披碱草、落叶松、胡枝子等生态响应策略。该论文有图63幅,表55个,参考文献235篇。

陈昭地[6](2020)在《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寒地城市数量众多,每个寒地城市由于人为活动和地理情况不同所产生的生态问题也各不相同。由于现有的理论缺乏对寒地城市生态修复的专项研究,而实际的公园设计更是存在着盲目模仿、忽略气候影响以及缺少针对性的生态设计等问题。郊野公园作为寒地城市边缘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是进行生态修复,保护寒地城市生态系统和进行修复展示教育与居民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本文对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方面的景观设计策略探索具有补充完善现有的理论体系、修复寒地城市的生态屏障,促进寒地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和设计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寒地城市已有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在对寒地城市所面临的生态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对运用了生态修复技术的寒地城市公园和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归纳经验,提出适用于我国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方面的景观设计方法;设计方法基于每个城市所面临生态问题和地理情况的不同,因地制宜的选取气候、水系、土壤等方面的因子进行分析,应用WINAIR分析软件和GIS分析软件对设计地块进行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分,再进行后续的景观功能布局、服务设施系统和节事活动的营造;最后将探索得到的设计方法应用于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的景观设计实践,在实践中对研究进行验证和完善。文章基于寒地城市的国际化视野,以我国寒地城市中存在的生态问题为选题背景,以寒地城市中郊野公园如何进行生态修复建设为关键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建模分析等方法;以生态修复为切入点,以郊野公园为研究对象,以营造低成本、生态可持续的寒地郊野公园为目的,进行策略探索和设计实践;以提高寒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为居民提供绿色自然的户外活动空间。

侯翠阳[7](2020)在《鄂伦春族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初以来,在现代化潮流冲击下,一些小民族的处境往往不佳。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发展,目前民族村落建设往往只注重物质空间的规划,盲目的套用城市化模式,缺少对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和传承,往往造成民族传统文化没落和消失的现象,位于我国北方的狩猎少数民族鄂伦春族,正处在这样的困境之中。本文以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和鄂伦春自治旗托扎敏乡三个地区的鄂伦春族乡村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对相关理论及鄂伦春族历史聚落文化景观特征进行研究与总结。通过田野调研法,按乡村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对所选乡村的自然基底、物质景观要素和非物质的价值内涵进行了现状调研。通过比较研究法对三个地区乡村文化景观现状进行横向的对比与分析,进一步归纳总结鄂伦春族乡村文化景观面临的现状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相关理论研究为指导,通过多学科交叉法,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鄂伦春族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性策略。论文探索鄂伦春族乡村文化景观保护和发展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以期为当下中国少数民族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黄阳培[8](2020)在《藏传佛教影响下的内蒙古寺庙中心型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地区幅员辽阔,具有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在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多样的民族文化内涵。在内蒙古地区传统文化中,藏传佛教文化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深刻影响着该地区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寺庙中心型村落这种独特的村落类型。当今,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村落文化因为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而逐渐消失,但村落中所具有的空间形态特征以及其延伸出的传统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仍具有发掘和保护的价值。因此,探寻寺庙中心型村落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因素,并归纳影响因素作用下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对于丰富内蒙古地区聚落文化体系以及丰富我国传统村落文化遗存的类型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以藏传佛教文化影响为切入点,以内蒙古地区典型寺庙中心型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等相关理论,对该类型村落进行研究。首先,对内蒙古寺庙中心型村落的形成进行分析,对其形成背景包括藏传佛教传播、定居行为普及等历史要素进行梳理,并对该类型村落的演变过程和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在理论层面探讨藏传佛教文化在村落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具有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研究,对文章所涉村落进行对比归纳研究,在村落层面和院落层面以宏观、中观、微观的视角对村落的选址与布局、空间构成、民居建筑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寺庙中心型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最后,以需求关系为切入点,保护更新为目的,结合调研情况对寺庙中心型村落中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保护原则和思路,对寺庙中心型村落空间形态层面的保护与更新提出策略。寺庙中心型村作为藏传佛教文化影响下内蒙古地区的一种村落类型,其在产生、发展和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空间形态特征与普通村落存在极大差异,极具研究价值。期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为该类型村落的后续深入研究提供文献资料和可参考的科学指导依据。同时,能够对内蒙古地区村落的理解和认知起到积极的作用。

金亚娟[9](2020)在《莫力达瓦旗阿尔哈浅民俗村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民俗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致使一些人口较少的民族文化正面临着被外部文化同化的风险,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创新点是做好民族文化特色,从而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保护与传承独特的民族文化,挖掘民族文化元素,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将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元素应用到景观设计中,致使民族文化协同现代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共同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实地考察、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分析相关案例的基础上,将民俗文化景观相关释义进行总结概括,并将达斡尔民族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整理与体系构建,作为“景观设计思考依据。基于此,根据阿尔哈浅民俗村现状条件及自然资源状况,将品味魅力达斡尔,相约最美民俗村”定为设计主题,以“保护与传承达斡尔民族文化,塑造民族文化个性鲜明的民俗景观”为设计目标,以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景观独特性为原则,宏观规划“一环、两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设计九大功能分区,组织合理的交通系统,微观设计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民俗景观,展现达斡尔民族文化特色,以期达到达斡尔民族文化与现代景观设计的融合发展。论文通过对阿尔哈浅民俗村的达斡尔民族文化元素进行系统整合与提炼加工,将其运用到现代景观设计中,使其文化脉络得以用新的方式继承与延续,使得文化、景观、旅游三者融合发展,期望达到保护民族文化、突出民俗景观特色,寻求符合时代发展需求且行之有效的文化旅游业发展模式,为阿尔哈浅民俗村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孙雪[10](2020)在《乌奴耳林业局森林质量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可持续发展和近自然抚育等理论为基础,根据由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周洁敏所提出,由内蒙古林业监测规划院森林资源调查中心,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过多次检验和修正的森林资源质量指数评价法,根据1996年至2018年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以乌奴耳林业局为例从各地类面积变化、蓄积量变化、林分起源变化、林分林种结构变化、有林地郁闭度等级结构变化等方面,依据森林的质量生物学指标和生态学指标,对乌奴耳林业局的森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比较分析近年来乌奴耳林业局森林资源质量变化情况。同时,针对乌奴耳林业局4种不同典型林分,通过典型样地调查与定位观测相结合的方法,从树种重要值、平均胸径及平均树高、林分蓄积、密度、针阔比例、林木个体水平分布格局、林分竞争、林分多样性等指标因子进行分析,旨在为乌奴耳林业局森林的近自然经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乌奴耳林业局森林资源质量较好,森林面积172591.3hm2,森林覆盖率达到76.67%,林业建设和森林保护初见成效。以白桦、落叶松为优势树种的森林最多,两树种间面积比为6:4,结构合理。森林生态功能正常发挥,具有完整结构或较完整结构的森林面积占99.81%,处于健康状况的森林面积占96.96%,森林受灾面积仅占0.04%,处于Ⅰ级,森林资源生物学、生态学指标评价较高。(2)落叶松在群落演替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大小比数顺序是演替初期<演替中期<演替顶级,进入过熟林阶段时,大小比数变小。在演替初期向演替中期过渡时,混交度增加,演替中期到演替顶级有所下降,过熟林阶段大幅提升。(3)林分中的兴安落叶松一直处于优势竞争状态,天然兴安落叶松纯林具有可改造的空间,天然兴安落叶松中龄林和过熟林的针阔比例都较为均衡。灌木与郁闭度关系密切,郁闭度越大,灌木越少;草本则是在林分密度的影响下,密度越高、生长越好。从而提出乌奴耳森林质量可以通过降低林分密度,改善林木生境,清除劣质林木,缩短林木培育期。调整混交林比例,定向培育森林,着重本地树种的种植和培育,来进一步提升森林质量。

二、鄂伦春自治旗南部地区被破坏生态环境的修复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鄂伦春自治旗南部地区被破坏生态环境的修复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区域差异性多维框架下内蒙古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图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的理论基础
        2.1.1 外部性理论
        2.1.2 公共物品理论
        2.1.3 生态服务价值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5 生态公平理论
    2.2 国外研究进展
        2.2.1 针对PES减贫大型项目的专项研究
        2.2.2 针对PES减贫理论基础、制度体系等的综合研究
        2.2.3 国外经验借鉴
    2.3 国内研究进展
        2.3.1 结合具体地区的实践研究
        2.3.2 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的内涵、理论基础及制度体系的综合研究
        2.3.3 国内研究进展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基本概况
        3.1.1 自然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2 内蒙古林业生态建设重点工程
        3.2.1 退耕还林工程
        3.2.2 “三北”防护林工程
        3.2.3 天然林保护工程
        3.2.4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3.3 内蒙古草原生态建设重点工程
        3.3.1 “退牧还草”工程
        3.3.2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3.4 内蒙古扶贫脱贫概况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方法学
    4.1 研究方法
        4.1.1 文献资料法
        4.1.2 理论分析法
        4.1.3 多维框架法
        4.1.4 全局主成分分析法
        4.1.5 聚类分析法
    4.2 数据来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内蒙古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评估
    5.1 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评估体系构建
    5.2 全局主成分分析
        5.2.1 基础指标标准化处理
        5.2.2 模型有效性检验
        5.2.3 全局主成分提取
        5.2.4 各盟市绩效综合得分及排名结果
    5.3 内蒙古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分析
        5.3.1 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整体情况
        5.3.2 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时序分析
        5.3.3 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区域差异性分析
        5.3.4 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维度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重点关注绩效靠后盟市,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6.2.2 基于“三线一单”,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区域化管理
        6.2.3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
        6.2.4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考核机制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新中国县城迁址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
        (三)选题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范围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分析法
        (二)计量分析法
        (三)图表分析法
    四、研究现状
        (一)历史时期政区研究
        (二)现代行政区划研究现状
第一章 县城迁址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县城和县级政区
        二、县城迁址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
        二、增长极理论
第二章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的时空分析
    第一节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情况
        一、东北地区
        二、华北地区
        三、华东地区
        四、华中地区
        五、华南地区
        六、西南地区
        七、西北地区
    第二节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空间分析
    第三节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时间分析
第三章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自然因素
        一、地形地势
        二、水源
        三、地理位置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人为因素
        一、行政区划调整
        二、交通
        三、经济
        四、水电站、水库、河道等基础设施的修建
        五、匪患、战略等政治军事因素
        六、政府开展工作
        七、其他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行政区划调整引起的迁址——以江华瑶族自治县为例
    第二节 三峡库区县城迁址
    第三节 综合因素带来的县城变迁——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迁址为例
第五章 结语
    第一节 县城迁址的特点
        一、县城迁址是一个协调矛盾的过程
        二、县城迁址缓冲时间越来越长
        三、县城迁址是官方主导、民众“接受”的活动
    第二节 县城迁址的影响
        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对城市文化发展的影响
        三、对“移民”和“土着民”融合问题的影响
        四、对地名的影响
    第三节 县城迁址的借鉴意义
        一、政府决策时,应慎之又慎
        二、协调新城与旧城的发展关系
        三、注重科学规划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内蒙古繁殖鸟类多样性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多样性
        1.1.1 物种多样性
        1.1.2 系统发育多样性
        1.1.3 功能多样性
        1.1.4 群落α、β多样性与生物均质化
    1.2 大尺度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
        1.2.1 历史因素
        1.2.2 区域因素
        1.2.3 局地因素
    1.3 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1.3.1 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繁殖鸟类区系组成
        2.2.1 鸟类种类组成
        2.2.2 区系特征
第三章 内蒙古鸟类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鸟类分布数据
        3.2.2 系统发育多样性
        3.2.3 功能多样性
        3.2.4 环境数据
        3.2.5 统计分析
    3.3 研究结果
        3.3.1 鸟类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3.3.2 鸟类系统发育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3.3.3 鸟类功能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3.3.4 环境变量对鸟类多样性的直接和间接作用
    3.4 讨论
        3.4.1 鸟类物种丰富度与系统发育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关系的启示
        3.4.2 植物物种丰富度对鸟类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3.4.3 生境异质性对鸟类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3.4.4 面积对鸟类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3.4.5 当代气候和古气候变化对鸟类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内蒙古草原区土地利用对鸟类α多样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样带设置和鸟类调查方法
        4.2.2 系统发育α多样性和功能α多样性的计算
        4.2.3 统计分析
    4.3 研究结果
        4.3.1 内蒙古草原区鸟类物种组成
        4.3.2 草原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鸟类群落物种、系统发育和功能α多样性比较
        4.3.3 草原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鸟类物种、系统发育和功能α多样性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4.3.4 各草原亚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鸟类群落物种、系统发育和功能α多样性比较
    4.4 讨论
        4.4.1 土地利用变化对鸟类物种丰富度的影响
        4.4.2 土地利用变化对鸟类系统发育多样性的影响
        4.4.3 土地利用变化对鸟类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内蒙古草原区土地利用对鸟类群落β多样性的影响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鸟类调查
        5.2.2 系统发育树和功能聚类树的构建
        5.2.3 物种、系统发育及功能β多样性的计算
        5.2.4 气候数据
        5.2.5 统计分析
    5.3 研究结果
        5.3.1 草原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鸟类群落物种、系统发育和功能β多样性比较
        5.3.2 草原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鸟类群落相似性与气候距离的关系
        5.3.3 各草原亚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鸟类群落β多样性比较
    5.4 讨论
        5.4.1 土地利用变化引起鸟类群落物种水平的均质化
        5.4.2 土地利用变化引起鸟类群落系统发育均质化
        5.4.3 土地利用变化引起鸟类群落功能均质化
        5.4.4 土地利用变化降低鸟类群落相似性-气候关系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编专着

(4)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关于效率的研究进展
        1.2.2 关于草牧业生产中效率问题的研究进展
        1.2.3 文献述评
    1.3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关键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1.5 研究区概况
    1.6 论文结构
    1.7 本章小结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草牧业
        2.1.2 效率
    2.2 效率测度的理论依据
        2.2.1 效率的相关理论
        2.2.2 效率评价的相关理论
        2.2.3 效率与技术进步
    2.3 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问题
        2.3.1 要素生产效率
        2.3.2 产业生产效率
        2.3.3 全要素生产率
    2.4 不同理论下的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
        2.4.1 经济增长理论与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
        2.4.2 技术溢出理论与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收敛性
        2.4.3 一般均衡理论与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经济溢出效应
    2.5 本论文研究框架
    2.6 本章小结
3 草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草地生态系统的时空演变特征
        3.1.1 草地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
        3.1.2 草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
        3.1.3 草地生态系统的时空演变
    3.2 草地生态系统供给能力分析
        3.2.1 生态供给能力分析
        3.2.2 生产供给能力分析
    3.3 市场消费需求变化分析
    3.4 基于供给-需求关系的草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旗县维度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分析
    4.1 方法选择与模型设定
        4.1.1 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4.1.2 Malmquist指数
        4.1.3 收敛性分析
        4.1.4 Tobit回归模型
    4.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4.3 各旗县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
        4.3.1 各旗县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空间差异
        4.3.2 各旗县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动态变化
        4.3.3 各旗县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空间变动及收敛性分析
    4.4 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稳健性检验
        4.4.2 相关性检验
        4.4.3 影响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牧民维度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分析
    5.1 方法选择与模型设定
        5.1.1 随机前沿分析模型
        5.1.2 FAO Penman-Monteith模型
        5.1.3 Tobit回归模型
    5.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5.2.1 变量选取
        5.2.2 数据来源
    5.3 牧民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5.3.1 模型估计与参数检验
        5.3.2 牧民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5.4 极端干旱与牧民适应性措施
        5.4.1 极端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
        5.4.2 牧民应对极端干旱的适应性措施
    5.5 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5.1 多重共线性检验
        5.5.2 异方差检验
        5.5.3 影响因素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牧场维度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分析
    6.1 方法选择与模型设定
        6.1.1 草牧业系统中的能量与能值分析
        6.1.2 能值计算方法
        6.1.3 能值评价标准
    6.2 案例区选取与介绍
        6.2.1 草牧业生态工程试验区
        6.2.2 特泥河牧场
        6.2.3 谢尔塔拉牧场
    6.3 草牧业系统的投入产出状况
        6.3.1 草牧业系统能量图
        6.3.2 草牧业系统的能值投入结构
        6.3.3 草牧业系统的能值产出结构
    6.4 草牧业系统的能值效率分析
        6.4.1 净能值产出率
        6.4.2 环境负载率
        6.4.3 可持续发展指数
    6.5 以人工饲草为支撑的新型草牧业生产模式的优势分析
        6.5.1 保障饲草供给,缓解生态压力
        6.5.2 优化饲草质量,提高畜产品竞争力
        6.5.3 推动技术进步,提高草牧业生产的效率水平
    6.6 本章小结
7 草牧业生产的效率变动对农业部门的经济溢出效应分析
    7.1 方法选择与模型设定
        7.1.1 一般均衡模型原理
        7.1.2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7.1.3 Orani-G模型
    7.2 数据库构建
        7.2.1 数据库基本结构
        7.2.2 数据库构建及数据来源
    7.3 效率变动的经济溢出效应分析
        7.3.1 方案设定
        7.3.2 效率变动的经济溢出效应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加大草牧业科研投入,提升草畜产品市场竞争力。
        8.2.2 完善灾害预警应对手段,提高适应性管理水平
        8.2.3 转变草牧业生产方式,实现草地生态置换
        8.2.4 优化草牧业经营模式,改变草地放牧依赖
        8.2.5 划定草地资源与生态保护红线,恢复草地生态功能
        8.2.6 加大草地生态补偿投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8.2.7 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8.2.8 构建草牧业产业体系,推动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研问卷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内蒙古东部干旱半干旱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2 生态累积效应相关研究进展
    1.3 干旱半干旱草原矿区生态演变研究评述
    1.4 矿区生态累积效应热点综述
    1.5 研究内容与思路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2.1 蒙东草原矿区整体状况
    2.2 25个矿区开采现状
    2.3 研究方法
    2.4 影像数据
    2.5 实测及其他数据
3 草原矿区煤炭开采生态累积效应机理研究
    3.1 矿区发展过程与草原生态演变关系
    3.2 草原矿区生态效应累积特征及内容
    3.3 草原矿区生态要素累积效应机理分析
    3.4 草原矿区生态承载力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蒙东25矿植被演变生态效应分析
    4.1 研究方法选择与确定
    4.2 蒙东地区植被覆盖总体变化
    4.3 蒙东25矿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
    4.4 气温、降水量与矿区植被覆盖变化相关性
    4.5 人类活动与矿区植被覆盖变化相关性
    4.6 本章小结
5 大型露天矿宝矿、敏矿、胜利矿土地覆被变化及生态累积效应研究
    5.1 生态储存与生态累积
    5.2 矿区生态敏感区确定
    5.3 生态储存评价指标体系
    5.4 三个大型露天矿生态储存的状态过程分析
    5.5 三个大型露天矿生态储存响应综合评价
    5.6 本章小结
6 生态效应定量解析与响应策略:以宝矿为例
    6.1 评价技术框架与方案
    6.2 矿区场地类型与空间格局变化
    6.3 矿区场地土壤质量实验研究
    6.4 矿区地表生态响应趋势
    6.5 矿区地表生态影响范围划定
    6.6 矿区生态响应策略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宝日希勒露天矿采样实验方案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寒地城市运动的国际化视野
        1.1.2 我国寒地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1.1.3 寒地城市中郊野公园建设的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3 研究的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寒地城市
        2.1.1 寒地城市定义
        2.1.2 寒地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分类
        2.1.3 寒地城市因气候受到的影响
    2.2 郊野公园
        2.2.1 郊野公园的定义
        2.2.2 郊野公园的分类和功能特点
        2.2.3 当前郊野公园建设中的问题
    2.3 生态修复
        2.3.1 恢复生态学
        2.3.2 生态修复
        2.3.3 寒地城市生态修复
    2.4 其他理论基础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2 寒地人群活动行为理论
        2.4.3 寒地城市环境的宜居性理念
    2.5 小结
3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的实践基础
    3.1 寒地城市的地域性特征和发展困境
        3.1.1 自然特征
        3.1.2 产业特征
        3.1.3 人文特征
        3.1.4 寒地城市发展面临的整体困境
    3.2 郊野公园对于寒地城市发展的作用
        3.2.1 寒地城市的地域特点对郊野公园建设的有利影响
        3.2.2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建设的难点
        3.2.3 郊野公园对寒地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
    3.3 生态修复为寒地城市郊野公园设计提供的指导
        3.3.1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需解决的生态问题
        3.3.2 生态修复与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的关系
        3.3.3 生态修复理论在寒地城市郊野公园设计的指导与应用
    3.4 小结
4 国内外案例分析
    4.1 北京南海子郊野公园
        4.1.1 项目概况
        4.1.2 生态修复策略
        4.1.3 参考价值
    4.2 日本国营泷野铃兰丘陵公园
        4.2.1 项目概况
        4.2.2 设计分析
        4.2.3 参考价值
    4.3 哈尔滨群力公园
        4.3.1 项目概况
        4.3.2 设计目标
        4.3.3 生态修复策略
        4.3.4 参考价值
    4.4 Valld’en Joan填埋场景观恢复工程
        4.4.1 项目概况
        4.4.2 生态修复策略
        4.4.3 参考价值
    4.5 美国科罗拉多州洛基山山区景观修复项目
        4.5.1 项目概况
        4.5.2 生态修复策略
        4.5.3 案例借鉴
    4.6 阿尔卑斯山高寒生态系统修复
        4.6.1 生态系统退化原因
        4.6.2 修复措施
        4.6.3 借鉴意义
    4.7 江河源区高寒草地生态修复
        4.7.1 区域概况
        4.7.2 生态问题
        4.7.3 修复措施
        4.7.4 借鉴意义
    4.8 小结
5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原则、目标与内容研究
    5.1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
        5.1.1 基于寒地自然观的人地协调设计原则
        5.1.2 基于寒地地域观的气候特色设计原则
        5.1.3 基于寒地生态观的景观可持续设计原则
    5.2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目标
        5.2.1 场地生态基底的完善
        5.2.2 防止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5.2.3 保护生物提高物种多样性
        5.2.4 打造宜居的寒地城市户外活动空间
    5.3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内容
        5.3.1 场地生态修复
        5.3.2 植被生态修复
        5.3.3 水体生态修复
        5.3.4 大气生态修复
    5.4 小结
6 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策略
    6.1 构建不同的生态功能区
        6.1.1 构建不同生态功能区的方法
        6.1.2 选取合适的生态修复评价因子
        6.1.3 基于GIS的生态敏感性评价
        6.1.4 叠加风环境分析的生态功能区划分
    6.2 公园骨架梳理——不同斑块生态修复
        6.2.1 生态高敏感区
        6.2.2 生态中低敏感区修复
        6.2.3 生态不敏感区修复
    6.3 完善公园要素——景观基质功能与布局
        6.3.1 功能组团营造
        6.3.2 道路布局优化
        6.3.3 植物配置优化
    6.4 配套服务设施系统的营造
        6.4.1 构筑物设计
        6.4.2 游步道系统设计
        6.4.3 基础设施设计
    6.5 节事活动营造与宣传
        6.5.1 冰雪节事营造
        6.5.2 与自然教育相结合的活动营造
        6.5.3 与智慧园林相结合的活动宣传
    6.6 小结
7 项目实践——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景观设计
    7.1 项目概况
        7.1.1 区位概况
        7.1.2 上位规划
        7.1.3 城市概况
        7.1.4 周边环境
        7.1.5 场地分析
    7.2 设计愿景
        7.2.1 设计原则
        7.2.2 设计目标
        7.2.3 设计依据
    7.3 总体设计
        7.3.1 设计策略
        7.3.2 总平面图
        7.3.3 功能分区
        7.3.4 鸟瞰图
    7.4 分区设计
        7.4.1 居民运动休闲区
        7.4.2 中心观赏区
        7.4.3 森林生态保育区
        7.4.4 废弃地修复展示区
        7.4.5 荒地改造入口区
        7.4.6 深坑花园区
        7.4.7 郊野景观体验区
    7.5 专项设计
        7.5.1 寒地景观专项设计
        7.5.2 生态修复专项设计
        7.5.3 交通专项设计
        7.5.4 水系专项设计
        7.5.5 智慧专项设计
        7.5.6 节事活动专项设计
        7.5.7 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设计
    7.6 经济技术指标
        7.6.1 用地平衡表
8 总结
    8.1 研究总结
    8.2 经验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7)鄂伦春族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的目的
        1.2.2 选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2.1 乡村文化景观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乡村文化景观的构成
        2.1.3 乡村文化景观的特征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文化生态学理论
        2.2.3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2.3 小结
3 鄂伦春族历史聚落文化景观
    3.1 鄂伦春族概述
        3.1.1 鄂伦春族族源
        3.1.2 鄂伦春族历史沿革与文化变迁
    3.2 鄂伦春族历史聚落文化景观特征
        3.2.1 自然基底
        3.2.2 物质要素
        3.2.3 非物质要素
    3.3 小结
4 鄂伦春族乡村文化景观现状调研
    4.1 调研对象与内容
    4.2 调研村落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概况
        4.2.1 地理位置
        4.2.2 村落历史沿革
    4.3 乡村文化景观自然基底现状
        4.3.1 气候
        4.3.2 地形地貌
        4.3.3 水系
        4.3.4 森林景观
        4.3.5 草原景观
        4.3.6 动物资源
    4.4 乡村文化景观物质要素现状
        4.4.1 聚落性景观
        4.4.2 生产性景观
        4.4.3 生活性景观
    4.5 乡村文化景观非物质要素现状
        4.5.1 风俗习惯
        4.5.2 精神信仰
        4.5.3 文化娱乐
        4.5.4 民间文学
    4.6 小结
5 鄂伦春族乡村文化景观现状问题
    5.1 自然基底现状问题分析
        5.1.1 自然资源有待进一步恢复
        5.1.2 村落与自然联系不紧密
    5.2 物质要素现状问题分析
        5.2.1 聚落性景观缺少民族特征
        5.2.2 生产性景观较差
    5.3 非物质要素现状问题分析
        5.3.1 民族文化失去活力
        5.3.2 文化传承后继乏人
        5.3.3 文化保护模式僵化
    5.4 小结
6 鄂伦春族乡村文化景观保护性策略
    6.1 保护原则
        6.1.1 完整性原则
        6.1.2 活态性原则
        6.1.3 原真性原则
    6.2 宏观层面的保护
        6.2.1从文化生态学角度出发进行整体保护
        6.2.2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进行活态性保护
        6.2.3 从文化遗产保护角度出发进行原真性保护
    6.3 微观层面的保护
        6.3.1 自然基底的分级保护
        6.3.2 物质要素的提升保护
        6.3.3 非物质要素的利用保护
    6.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藏传佛教影响下的内蒙古寺庙中心型村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和目的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范围、对象及尺度
        1.3.1 研究范围界定
        1.3.2 研究对象界定
        1.3.3 研究尺度界定
    1.4 研究方法和意义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相关概念界定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2 内蒙古寺庙中心型村落的形成
    2.1 寺庙中心型村落的形成背景
        2.1.1 藏传佛教传播
        2.1.2 定居行为普及
    2.2 寺庙中心型村落的演变过程
        2.2.1 寺庙引导阶段
        2.2.2 平等发展阶段
        2.2.3 多元共生阶段
    2.3 典型寺庙中心型村落的现状概况
        2.3.1 美岱召村
        2.3.2 达兰花嘎查
        2.3.3 乌审召嘎查
    2.4 本章小结
3 藏传佛教文化对寺庙中心型村落的影响
    3.1 对村落选址的影响
        3.1.1 环境的适应性
        3.1.2 需求的多样性
    3.2 对村落空间布局的影响
        3.2.1 寺庙的集聚性
        3.2.2 文化的包容性
        3.2.3 形式的尊卑性
    3.3 对民居建筑的影响
        3.3.1 建造的中心性
        3.3.2 空间的主次性
        3.3.3 选材的地域性
    3.4 本章小结
4 寺庙中心型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4.1 村落选址与布局
        4.1.1 村落选址
        4.1.2 村落布局
    4.2 村落空间构成
        4.2.1 街巷要素
        4.2.2 边界要素
        4.2.3 节点要素
        4.2.4 标志要素
        4.2.5 区域要素
    4.3 民居建筑特征
        4.3.1 外部特征
        4.3.2 内部特征
        4.3.3 功能布局
    4.4 本章小结
5 寺庙中心型村落空间形态存在问题及保护更新策略探析
    5.1 寺庙中心型村落需求关系分析
        5.1.1 内部村民需求
        5.1.2 外部社会需求
    5.2 寺庙中心型村落空间形态现状问题
        5.2.1 村落宜居性较差
        5.2.2 空间意向性欠缺
        5.2.3 公众参与性不足
    5.3 寺庙中心型村落保护更新策略
        5.3.1 保护更新原则
        5.3.2 保护更新思路
        5.3.3 保护更新内容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A 内蒙古地区中国传统村落入选名录汇总及分析
附录 B 内蒙古地区保存较完好寺庙汇总表
附录 C 村民需求调查问卷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9)莫力达瓦旗阿尔哈浅民俗村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实地调查法
        1.5.3 案例分析法
        1.5.4 软件制图法
2 概念界定与案例分析
    2.1 民俗相关概念
        2.1.1 民俗的概念
        2.1.2 民俗的分类
    2.2 民俗景观相关概念
        2.2.1 民俗景观概念
        2.2.2 民俗景观特性
    2.3 相关案例分析
        2.3.1 氐羌民俗村
        2.3.2 马嵬驿民俗文化村
3 达斡尔民族文化元素体系
    3.1 达斡尔族的起源
    3.2 达斡尔民族文化的特征
        3.2.1 包容性和开放性
        3.2.2 民族性和地域性
        3.2.3 变异性
        3.2.4 崇拜主义
    3.3 达斡尔民族文化元素体系构建
        3.3.1 传统纹样元素
        3.3.2 建筑行制元素
        3.3.3 民族服饰
        3.3.4 生产生活器具元素
        3.3.5 民俗运动元素
        3.3.6 民族饮食
        3.3.7 宗教信仰
        3.3.8 民俗文学艺术
        3.3.9 民俗节庆
4 项目概况
    4.1 莫力达瓦旗基本概况
        4.1.1 位置境域
        4.1.2 自然条件现状
        4.1.3 旅游资源
    4.2 项目基地概况
        4.2.1 场地条件
        4.2.2 现状分析
        4.2.3 旅游资源调查与分析
        4.2.4 客源市场分析
        4.2.5 SWOT分析
5 总体规划
    5.1 设计依据
        5.1.1 国家法律和法规
        5.1.2 相关法规与标准
    5.2 设计原则
        5.2.1 因地制宜原则
        5.2.2 景观独特性原则
        5.2.3 以人为本原则
        5.2.4 可持续发展原则
    5.3 设计主题
    5.4 设计目标
    5.5 功能分区
    5.6 空间结构
    5.7 道路交通规划
    5.8 总体布局
6 分区景观详细设计
    6.1 入口景观区景观详细设计
        6.1.1 景观大门
        6.1.2 生态停车场
        6.1.3 公共集散广场
        6.1.4 游客服务中心
    6.2 民俗文化展示区景观详细设计
        6.2.1 猎鹰广场
        6.2.2 达斡尔族文化陈列馆
    6.3 传统民居聚落区景观详细设计
        6.3.1 达斡尔族民宿
        6.3.2 民族风情园
    6.4 传统狩猎区景观详细设计
        6.4.1 莫日根狩猎场
        6.4.2 白那查露营基地
    6.5 民俗运动区景观详细设计
        6.5.1 跑马场
        6.5.2 曲棍球训练场
    6.6 牧野风情体验区景观详细设计
        6.6.1 牧野风情园
    6.7 活力渔猎区景观详细设计
        6.7.1 渔猎广场
        6.7.2 罩鱼园
    6.8 创意农田景观区景观详细设计
    6.9 生态保育区景观详细设计
7 专项设计
    7.1 植物种植设计
        7.1.1 植物配置原则
        7.1.2 植物景观基本功能
        7.1.3 植物配置及种类选择
        7.1.4 植物季相配置
    7.2 建筑设计
        7.2.1 民居建筑改造设计
    7.3 公共服务设施设计
        7.3.1 公共卫生间
        7.3.2 垃圾箱
        7.3.3 导览标识牌
        7.3.4 休憩座椅
    7.4 景观小品设计
        7.4.1 特色景观亭
        7.4.2 特色廊架
    7.5 驳岸景观设计
    7.6 铺装设计
    7.7 景观照明设计
8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10)乌奴耳林业局森林质量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2 理论和方法基础
    2.1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1.1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概念
        2.1.2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特征和目标
    2.2 近自然抚育经营理论
        2.2.1 近自然抚育经营理论概念
        2.2.2 近自然抚育经营理论重要性
    2.3 森林质量的认识过程
        2.3.1 “木材利用”的森林质量
        2.3.2 “木材生产和生态建设”的森林质量
        2.3.3 “生态建设”的森林质量
    2.4 森林质量的界定
        2.4.1 森林质量的概念
        2.4.2 森林质量的内涵
    2.5 森林质量综合评价标准
        2.5.1 森林资源质量指数评价法
        2.5.2 森林资源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
    2.6 林分特征研究方法
        2.6.1 树种重要值
        2.6.2 林分竞争分析
        2.6.3 林分多样性分析
3 乌奴耳林业局森林质量变化和现状分析
    3.1 乌奴耳林业局基本情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
        3.1.4 水文
        3.1.5 土壤
        3.1.6 植被
    3.2 各地类面积变化
    3.3 蓄积量变化
    3.4 林分结构变化
        3.4.1 林分起源变化
        3.4.2 林分龄级结构变化
        3.4.3 林分林种结构变化
        3.4.4 有林地郁闭度等级结构变化
        3.4.5 林分平均因子变化
    3.5 乌奴耳林业局森林质量分析
    3.6 小结
4 乌奴耳林业局不同林分特征分析
    4.1 林分基本因子分析
        4.1.1 树种重要值
        4.1.2 平均胸径及平均树高
        4.1.3 林分蓄积
        4.1.4 林分密度
        4.1.5 针阔比例
    4.2 林分水平结构分析
        4.2.1 林木个体水平分布格局
        4.2.2 林木空间隔离程度
        4.2.3 林木直径分化程度
    4.3 林分竞争分析
    4.4 林分多样性分析
        4.4.1 乔木多样性
        4.4.2 灌草多样性
    4.5 小结
5 乌奴耳林业局提升森林质量的途径
    5.1 积极开展森林抚育,调整森林结构
        5.1.1 降低林分密度,改善林木生境
        5.1.2 清除劣质林木,缩短林木培育期
        5.1.3 提高抚育技术,培养专业人才
    5.2 合理经营混交林,调整森林类型
        5.2.1 提倡近自然森林经营,坚持适地适树
        5.2.2 调整混交林比例,定向培育森林
    5.3 小结
6 结论
7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鄂伦春自治旗南部地区被破坏生态环境的修复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区域差异性多维框架下内蒙古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评估[D]. 赵梦蝶.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新中国县城迁址研究(1949-2019)[D]. 徐莎莎. 西南大学, 2021(01)
  • [3]内蒙古繁殖鸟类多样性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分析[D]. 梁晨霞. 内蒙古大学, 2020(04)
  • [4]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为例[D]. 赵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5]内蒙古东部干旱半干旱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研究[D]. 房阿曼.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6]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为例[D]. 陈昭地.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鄂伦春族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研究[D]. 侯翠阳.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8]藏传佛教影响下的内蒙古寺庙中心型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 黄阳培.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
  • [9]莫力达瓦旗阿尔哈浅民俗村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D]. 金亚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10]乌奴耳林业局森林质量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 孙雪.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鄂伦春自治旗南部受损生态环境的恢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