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施钾对紫色土水稻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局部施钾对紫色土水稻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一、定位施钾对紫色土水稻、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武秋甫[1](2021)在《不同新型肥料降低农业氮磷面源污染的作用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粮菜轮作是三峡库区常见的种植模式,高强度的集约化种植,虽然保障了粮食产量,但过量的肥料施用却容易造成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如何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已经逐步成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瓶颈之一。应用新肥料新技术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及其进入环境,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养分损失,优化作物养分吸收,进而增加产量并降低环境代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了解当地种植结构和施肥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定量化粮菜轮作系统环境代价;针对当前肥料投入多、损失大等问题,通过改变肥料用量和形态在保障作物产量的同时减少肥料损失,降低环境代价;利用室内土柱淋洗模拟试验揭示不同新型肥料的作用机制,并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其增产、减排的综合效应,从源头减量方面为防控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做出贡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当地农田施肥管理现状,并定量化农户作物生产的环境代价。榨菜-玉米轮作和榨菜-水稻轮作两种轮作系统中,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方面相差较小,施肥方面玉米和水稻施肥量差异显着,种植玉米的氮肥、磷肥和钾肥用量比种植水稻分别高出305 kg/hm2、92.2 kg/hm2和66.6 kg/hm2。单位收益上榨菜-玉米轮作产生的活性氮损失、酸化效应和富营养化效应分别比榨菜-水稻轮作高147.3%、73.1%和146.2%,温室气体效应比榨菜-水稻轮作低38.9%;单位面积上榨菜-玉米轮作系统造成的活性氮损失、酸化效应和富营养化效应比榨菜-水稻轮作系统分别高出44.6%、27.1%和44.1%,而造成的温室气体效应比榨菜-水稻轮作系统低33.3%。榨菜-水稻轮作系统整体造成的环境代价更低,但目前水田的种植比例降低。情景分析表明,优化施肥量同时应用新型肥料可以有效降低粮菜轮作系统的环境代价,实现源头减量防控面源污染。(2)通过室内土柱淋洗模拟研究不同新型肥料阻控紫色土淋洗的效果与机制。土柱淋洗液中,总氮累计淋洗损失量模拟农民习惯施肥处理(Con)>减量施肥处理(OPT-1)>有机肥替代50%推荐无机氮处理(OPT-3)>控释肥替代50%推荐无机氮处理(OPT-2)>添加硝化抑制剂处理(OPT-4)>不施肥处理(CK)处理。OPT-2、OPT-3、OPT-4处理分别比OPT-1处理低8.8%、7.7%、16%。可溶性总氮含量峰值表现为Con>OPT-2>OPT-4>OPT-1>CK>OPT-3。减少肥料用量以及改变肥料形态均可以显着减少总氮累计淋洗损失量,同时,改变肥料形态可以在减少施肥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减少淋洗损失。土柱土壤中,各优化施肥处理的总氮残留量均低于单施尿素处理,能够有效减少养分损失。OPT-2、OPT-3处理土壤中NH4+-N残留量分别比OPT-1低41.4%、57.5%。CK、OPT-2、OPT-4处理NO3--N含量随土层深度逐渐降低,OPT-4处理NO3--N总体残留量比OPT-1处理低31.8%。(3)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不同新型肥料在西南丘陵区粮菜轮作系统中的效果。比较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和榨菜的产量、各个生育期的作物养分吸收量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和榨菜生产中,与农民习惯施肥量相比,合理地降低施肥量可以保证玉米和榨菜产量不减,甚至可以增加作物产量,且对植株的养分吸收影响不显着,应用新型肥料可以显着降低土壤中的硝态氮残留,阻止氮素向深层土壤迁移,降低淋洗损失及环境代价。

梁涛[2](2017)在《基于土壤基础地力的施肥推荐研究 ——以重庆水稻和玉米为例》文中认为土壤基础地力是土壤支撑农作物生产以及提供多种生态服务功能的能力,是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特性的综合反映,通常用不施肥条件下的作物产量来评价土壤基础地力状况。基础地力与水肥效应和田间管理共同决定了土壤生产能力的高低。虽然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但可耕地面积有限,我国有2/3的耕地仍属中低产田,这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十分不利。在当前国情下,通过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并不现实,只有提高现有耕地的地力水平,才是我国实现“藏粮于地”的必经之路,科学可行的区域施肥推荐是我国“藏粮于技”的必要手段。本研究利用重庆市水稻和玉米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结果以及不同时期土壤数据和施肥调查结果,综合分析了近30年来耕地基础地力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探讨了土壤基础地力对作物养分吸收、产量水平及其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影响。最后尝试采用基础地力作为施肥指标,研究了基于基础地力的重庆水稻和玉米施肥指导的可行性,并同其他经典施肥方法进行比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重庆水田和旱地基础地力在30年间得到显着提升,旱地地力水平提升幅度高于水田,这与重庆土壤有效氮和有效磷变化结果一致。30年间重庆市水田和旱地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均有明显提高,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评价提高1.7 g·kg-1,旱地有机质的提升幅度(2.5 g·kg-1)高于水田(1.0 g·kg-1),但是旱地有机质含量仍然低于水田,但两者的差距在拉近,土壤有机质含量正在向均匀化方向发展。。重庆土壤pH下降明显,30年间平均下降0.5个pH单位,耕地土壤从中性6.7降至微酸性6.2,旱地土壤pH仍高于水田,但差距在缩小。重庆土壤中有效Mg、Fe、Mn、Cu、Zn平均含量较高,养分供应充足,但是B平均含量处于较缺乏水平,部分地区接近极缺乏水平,需及时补充。重庆耕地地力评价高等地比例偏低,尤其是旱地,海拔和土层厚度是影响重庆耕地地力等级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养分水平对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力等级水平的影响也很显着。重庆耕地从1980s至2010s,化肥输入量增加,有机肥输入量降低,养分输出量增加,氮的盈余收窄,磷由亏缺转为盈余,而钾由盈余转为亏缺。重庆氮磷盈余,钾肥亏缺是导致重庆土壤有效氮和有效磷养分含量增加,速效钾降低的重要原因。土壤氮磷有效养分和有机质含量的上升,是30年来重庆基础地力提升的主要原因。2、基础地力水平提高可以促进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力和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在土壤基础地力提升的前提下,如果不降低肥料用量会降低肥料养分的利用效率,因此通过控制高基础地力水平下肥料的投入量可以提高肥料的养分利用效率,基础地力对氮磷养分的利用效率反映能力强于钾。3、重庆目前水田土壤基础地力产量平均为6.0 t·hm-2,地力贡献率72%;旱地基础地力平均产量为4.0 t·hm-2,地力贡献率57%,耕地地力对产量的贡献超过肥料贡献率。基础地力产量与地力相对贡献率呈显着正相关,而与肥料相对贡献率和基础地力呈显着负相关,高基础地力耕地能够代替肥料对产量的贡献,减少肥料用量。重庆水田的地力贡献率高于旱地,旱地玉米的肥料贡献率高于水田。氮肥仍然是对作物增产作用最大的养分,远高于磷钾肥。耕地基础地力产量与施肥产量存在着显着正相关,随着耕地基础地力产量的提高,施肥产量也不断提高。高地力水平能够在高产量水平下维持稳定和可持续性,基础地力>4.0 t·hm-2的旱地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耕地土壤氮磷钾贡献率与氮磷的增产量之间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土壤肥力对化肥增产量的效果影响显着,单位化肥在中低基础地力水平下获得的增产量高于高基础地力水平下的增产量。4、采用二次函数法最佳经济效益产量为目标产量,计算每个“3414”试验点地力差减法施肥量,并用二次函数公式模拟相应施肥量下的产量,结果显示,地力差减法计算的氮磷施肥量与二次函数法最佳施肥量接近,且获取产量达到最佳经济效益产量的95%以上,可以用于重庆多数区域的氮磷施肥推荐,但地力差减法计算的施钾量过高,有可能造成养分资源浪费,不宜用作重庆水稻玉米施钾推荐。5、通过把养分贡献率与地力差减法推荐施肥量建立相关关系,再利用基础地力产量和缺素区产量与养分贡献率建立相关关系,可以建立在不同水平养分贡献率下的基础地力产量、缺素区产量和推荐施肥量,以此来指导重庆不同区域的水稻和玉米氮磷施肥,但是施钾量与养分贡献率相关性不显着,无法采用基础地力指标进行施钾推荐。6、土壤全钾、速效钾和基础地力产量均不能与相对产量和养分贡献率建立显着相关,无法在重庆水稻和玉米上建立有效的施钾推荐,基础地力产量同样不能用于指导施钾。这说明不同施肥方法在不同区域效果不一,难以一概而论,施肥技术的推广需进行详细的论证和试验。

车升国[3](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指出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吴良泉[4](2014)在《基于“大配方、小调整”的中国三大粮食作物区域配肥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分散经营的小农户生产方式和规模化生产的肥料工业之间的矛盾要求区域配肥在理论和技术上有新的突破。本文在明确了我国玉米、小麦和水稻施肥分区的基础上,通过大样本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研究我国玉米、小麦和水稻不同区域的磷肥和钾肥效应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基于磷肥恒量监控建立了大区域的磷肥推荐技术指标;基于钾肥肥效反应建立了大区域的钾肥推荐技术指标;并结合区域气候、栽培和土壤条件等特点制定我国玉米、小麦和水稻不同区域的肥料配方与施肥建议。最后,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的农学和经济效应。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整理与分析2005-2010年在全国开展的7081、4232和9608个玉米、小麦和水稻田间肥效试验数据结果表明,玉米、小麦和水稻施磷增产效果显着,其中小麦施用磷肥的增产效果最佳(与不施磷处理相比,施磷下全国小麦的平均增产量为0.9t ha-1,增产率为18.8%,缺磷区相对产量为85.8%,磷肥的农学效率为8.8kg kg-1),玉米次之(与不施磷处理相比,施磷下全国玉米的平均增产量为1.1t ha-1,增产率为15.7%,缺磷区的相对产量为88.0%,磷肥的农学效率为12.4kg kg-1),水稻较低(与不施磷处理相比,施磷下全国水稻的平均增产量为0.8t ha-1,增产率为12.8%,缺磷区的相对产量为89.9%,磷肥的农学效率为13.1kg kg-1)。在玉米上,表现为东北春玉米区、西北春玉米区和西南玉米区的增产效果要高于华北夏玉米区;在小麦上,表现为华北灌溉冬麦区的增产效果略低于其它区域;在水稻上,表现为东北单季稻区和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的增产效果较好,江南华南单双季稻区和西南高原山地单季稻区的增产效果较差;长江流域中游单双季稻区的早稻施磷效果大于晚稻。作物的施磷效应一方面受到土壤速效磷状况的直接影响,随着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增高,施磷的增产效应呈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受到不同生产体系和种植制度的影响,特别是温度和水份的影响。(2)通过整理与分析2005-2010年在全国开展的3124、3924和9490个玉米、小麦和水稻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钾处理相比,东北春玉米区、西北春玉米区、华北夏玉米区和西南玉米区玉米施钾的平均增产率分别为14.0%,4.3%,14.7%,19.4%;与不施钾处理相比,全国小麦施钾的平均增产量为0.7t ha-1,增产率为12.5%,缺钾区相对产量为90.0%,钾肥农学效率为7.2kgkg-1;与不施钾处理相比,全国水稻施钾的平均增产量为0.8t ha1,增产率为12.5%,缺钾区的相对产量为90.1%,钾肥农学效率为9.1kg kg-1。本研究发现钾肥肥效反应仅部分受到土壤速效钾的影响,站点属性(例如县域,品种,土壤类型和年份等因素)的差异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钾肥的增产效应,随着产量水平的升高,施钾的增产效果更佳。(3)通过44个夏玉米田间试验的955组植株磷测试数据和56个夏玉米田间试验的953组植株钾测试数据的分析表明,当前优化施肥下夏玉米生产1吨籽粒需磷(P)和钾(K)量分别为3.20kg和15.0kg。单位籽粒产量需磷量随着产量水平的增加而降低,主要原因是收获指数的增加与籽粒磷浓度的下降;单位籽粒产量需钾量随着产量水平相对稳定,这主要是收获指数增加和秸秆钾浓度增加(由14.0g kg-1增加到18.1g kg-1)相互抵消而籽粒钾浓度基本维持在3.2g kg-1所造成的结果。(4)在建立了大区域磷素肥力分级指标和明确了作物磷素需求量的基础上,基于磷肥恒量监控建立了区域的磷肥推荐技术指标;同时基于钾肥肥效反应建立了区域的钾肥推荐技术指标。结果显示,我国玉米12个施肥亚区的磷肥推荐用量平均为75kgP2O5ha-1(46-123kg P2O5ha-1),钾肥推荐用量平均为54kg K2O ha-1(30-64kg K2O ha-1);7个小麦施肥亚区的磷肥推荐用量平均为77kg P2O5ha-1(55-88kg P2O5ha-1),钾肥推荐用量平均为50kgK2Oha-1(33-59kg K2O ha-1);8个水稻施肥亚区的磷肥推荐用量平均为71kg P2O5ha-1(59-84kg P2O5ha-1),钾肥推荐用量平均为62kg K2O ha-1(45-80kg K2O ha-1)。(5)根据不同生态区域的养分推荐用量及气候、栽培和土壤条件的差异,根据“大配方、小调整”的技术思路确定了我国玉米、小麦和水稻不同生态区域的肥料配方及施肥建议。在12个玉米施肥亚区总共确定了16个区域肥料配方,包括12个基追结合施肥下的配方和4个一次性施肥配方;7个小麦施肥亚区总共确定了9个区域肥料配方,包括7个基追结合施肥方式下的配方和2个一次性施肥配方;8个水稻施肥亚区总共确定了11个区域肥料配方,其中包括7个高浓度配方和4个中浓度配方。(6)通过2011-2013年的178组田间试验证明,“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比习惯施肥显着提高了作物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在玉米上(n=63),该技术比农民习惯处理的产量提高9.0-11.4%、氮肥利用效率提高18-22%、经济效益提高1255-1433Yuan ha-1;在小麦上(n=36),该技术比农民习惯处理的产量提高7.6-11.7%、氮肥利用效率提高29-35%、经济效益提高1476-1688Yuan ha-1;在水稻上(n=79),该技术比农民习惯处理的产量提高8.3-10.5%、氮肥利用效率42-48%、经济效益提高2044-2388Yuan ha-1。

张会民,徐明岗[5](2010)在《长期施肥下钾肥农学效率演变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可持续的土壤钾素和钾肥管理必须了解土壤钾素状况的长期变化特征和作物对钾肥的利用效率。本研究利用我国7个长期定位试验的7类主要农田土壤,系统分析和比较了长期(15~24年)施肥下土壤钾素含量的演变特征、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对钾肥的响应和钾肥农学效率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南方土壤(紫色土、红壤和水稻土)上长期施钾条件下,小麦平均增产15%~21%,水稻平均增产10%~20%,玉米平均增产72%,小麦、玉米和水稻的钾肥农学效率较高,分别为7.59~7.78 kg/kg、16.72 kg/kg和7.43~11.83 kg/kg;北方土壤(黑土、灰漠土、壤土和潮土)施肥10~15年后作物对钾肥才显现出增产效应,小麦和玉米钾肥农学效率(1.59~4.88 kg/kg和2.58~6.57 kg/kg)较低。作物对钾肥的增产效应和农学效率的演变特征与土壤速效钾含量状况及其变化有关。长期不施钾肥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每年降低0.47~7.84mg/kg。

和林涛[6](2008)在《长期施肥土壤—作物体系钾素动态变化研究》文中认为长期定位试验是研究不同施肥制度和耕作条件下土壤肥力和肥料效益演变的重要手段。本文以1989年建成的“国家紫色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为研究平台,利用多年定位试验保存的土壤和数据资料,采用长期定位试验与化学形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在稻麦水旱轮作体系中,不同施肥措施对紫色土钾素含量、形态转化、供钾能力和稻麦产量的影响以及稻麦生长期土壤-作物钾素动态变化。旨在了解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紫色土钾素肥力的变化,明确长期不同施肥对稻麦产量和钾素平衡的影响,为紫色土钾肥的合理施用,充分利用紫色土钾素资源、提高紫色土钾素肥力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经16年稻麦水旱轮作定位试验后,无论施钾与否,耕层和犁底层土壤中全钾、缓效钾、速效钾含量与试验前相比均下降(速效钾含量除1.5(NPK)+M1处理外),其中以不施钾处理(CK、NP)下降最多,速效钾和缓效钾分别比试验前降低16.4 mg/kg和159.0mg/kg;施钾肥的各处理速效钾和缓效钾分别降低8.7mg/kg和109.7mg/kg: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钾素含量下降最少,速效钾与试验前基本平衡,缓效钾降低93.3mg/kg。。说明在现有的钾肥用量(每季施用K2O60-75kg/hm2)水平下.不能满足稻麦对钾素的需求,稻麦通过吸收利用土壤中的钾而导致土壤钾素亏缺,在我国钾肥资源不足的国情下,通过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可以缓解土壤钾素亏缺。对1991年(试验前)和2007年0-20cm、20-40cm土壤钾素形态分析结果表明.紫色土中水溶性钾、非特殊吸附态钾、特殊吸附态钾含量只占土壤全钾的0.39%(各处理2年平均):土壤非交换性钾占全钾的2.65%:紫色土中矿物钾占全钾比例最大,达到96.96%,说明矿物钾是紫色土钾素的主要组成成分。与试验前相比,16年定位试验后土壤各种钾素形态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其中以水溶性钾降低最少,特殊吸附态钾和非交换钾下降较多:施钾肥能基本维持土壤水溶性钾的平衡,使土壤供钾强度维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在长期不施钾土壤钾素严重耗竭时,土壤特殊吸附钾、非交换钾和矿物钾都明显下降,成为作物吸收利用的钾源。由于耕作施肥和根茬的归还都在0-20cm土层,导致犁底层(20-40cm)土壤各种形态钾素含量的亏缺程度都高于耕层(0-20cm)。紫色土供钾量和供钾能力随试验年限的延长呈下降趋势,16年平均紫色土对一季小麦的供钾量平均为40.8 kg/hm2,对一季水稻的供钾量平均为90.1kg/hm2;紫色土对水稻的供钾能力平均为90%,对小麦的供钾能力平均为85.8%。在水旱轮作条件下,紫色土对小麦的供钾能力逐年下降,从试验初期的100%下降到62%:而紫色土对水稻的供钾能力一直维持在90%左右,淹水能促进紫色土钾的释放,提高土壤的供钾能力。从紫色土的X射线衍射图谱可以看出,与施钾(NPK处理)土壤相比,长期不施钾(NP处理)土壤膨胀性粘土矿物含量增加,土壤的固钾量和固钾率明显提高,NP比NPK处理固钾量提高91~559 mg/kg,平均335 mg/kg;固钾率提高14~23%,平均18%。长期施钾后,影响了土壤含钾矿物的组成,从而影响各种形态钾素含量及土壤供钾能力。小麦不同生育期吸钾量具有很强的阶段性,小麦拔节期前(小麦播种至第100d),吸钾量变化不大,普遍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当小麦进入拔节期后,吸钾量急剧上升,到小麦孕穗期地上部吸钾量达到最大,在此25d内小麦吸钾量达到了一生总吸钾最的27%左右;直到小麦开花期之后小麦吸钾量开始逐渐下降;到小麦完熟期出现植株钾素外排现象。各处理0-20cm、20-40cm土层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含量随小麦生育进程而发生变化,在小麦拔节期前(小麦播种至第100d前),由于小麦吸钾量少。土壤中速效钾、缓效钾含量变化不大;随着小麦需钾量的不断增加,土壤中速效钾、缓效钾含量也开始大幅降低,到小麦孕穗期降至最低,并一直到开花期都维持在基本相同的含钾水平上:随着小麦的不断成熟,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含量也出现回升。水稻移栽后植株吸钾量逐渐上升,至分孽盛期(移栽后第45d左右)达到整个水稻生育期中最大吸钾量,水稻移栽第30-45d的这15d内,其吸钾量占水稻总吸钾量的30%多;随着水稻进入黄熟期,吸钾量也逐渐减少,并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上。各处理0-20cm、20-40cm土层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含量随水稻生育进程的变化而变化,各处理不同土层的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在水稻移栽后30d内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移栽前的水平上;到移栽30d后,两土层速效钾、缓效钾开始下降,至第45d时降到最低点,随后,其含量又逐渐回升,到第75d时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上。施钾提高了植株体内钾素含量,促进作物生长,从而提高了稻麦产量,16年平均施钾(NPK处理)比不施钾(NP处理)水稻增产10.0%、小麦增产14.2%,在试验的前3年钾肥没有增产效果,第5年后钾肥的增产效果显现并逐年升高。每季施用60-75kg化学钾肥不能维持土壤钾素平衡,化学钾肥与厩肥配施,由于厩肥含钾量低,也难以维持土壤钾素平衡,只有稻草还田与化学钾肥配施才能维持钾素平衡(盈余329.8kg/hm2)。因此,在我国钾资源贫乏的国情下,循环利用稻草或秸杆,对于保持土壤钾素的持续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孟涛[7](2007)在《紫色土钾素淋失与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钾是植物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合理施用钾肥在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增强作物抗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钾资源匮乏,钾肥用量的90%左右靠进口,农田钾素亏缺,土壤缺钾面积不断增加。如何提高钾肥利用率、减少钾素损失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农田钾素的损失主要包括径流损失和渗漏淋失,关于钾素的径流损失研究较多,钾的渗漏淋失在红壤、砖红壤等土壤上开展了研究,而对钾素在紫色土水稻-小麦轮作系统中的渗漏淋失研究鲜见报道。为此,本文利用养分渗漏池设施,在3种紫色土上研究了钾素在稻-麦轮作体系中的渗漏淋失,探讨了土壤性质、钾肥用量以及水分对钾素淋失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施钾量对稻、麦产量和品质以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旨在为稻-麦轮作系统中钾肥的合理施用、减少钾素损失提供科学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在整个小麦生长期钾素的渗漏淋失随着小麦的生长呈下降趋势,小麦生长的前70天渗漏液中钾素含量较高,之后缓慢下降;在中性、酸性和钙质紫色土上都表现出相似的规律。小麦生长期各处理钾素淋失总量变动在3.0~8.8 kg/hm2,平均为5.1 kg/hm2。土壤性质影响了钾素的渗漏淋失,酸性紫色土钾素的渗漏淋失量平均为8.4 kg/hm2,中性土平均为3.4 kg/hm2,钙质土平均为3.7kg/hm2,酸性紫色土渗漏淋失的钾比钙质紫色土和中性紫色土分别高147%和127%。在中性和钙质土壤上使用钾肥增加了钾素淋失量,施钾处理平均比不施钾肥处理高22.5%和15.5%,在酸性紫色土上施用钾肥处理淋失的钾量仅比不施钾肥高5%,说明酸性紫色土上渗漏淋失的钾主要来自土壤。在中性紫色土上,钾肥分期施用(50%基肥+50%追肥)处理渗漏淋失的钾比钾肥100%作基肥处理高19%,说明钾肥追施更容易导致钾的流失,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在3种紫色土上,水稻生育期钾素淋失动态都表现出相似的波动趋势,水稻移栽后第5d钾素淋失较高,之后下降,到70d钾素又出现淋失高峰。水稻季钾素淋失总量变动在4.2~22.28kg/hm2,平均为11.02 kg/hm2,比小麦季钾素淋失量高2倍。水稻季钾素的渗漏淋失量在不同的土壤上相差大,酸性紫色土对钾的吸附保存能力弱,其钾素淋失量高于钙质土和中性土,施钾量为0、90、180 kg/hm2处理淋失的钾量分别是钙质土的4.6、3.6和3.5倍,是中性土的3.2、2.8和2.6倍。钾的渗漏淋失量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升高,施钾量为90 kg/hm2和180kg/hm2的处理钾素淋失量与不施钾肥相比,钙质紫色土提高30~52%,中性紫色土提高15~39%,酸性紫色土提高14%。土壤质地性质、施肥以及水分(包括降雨量和灌溉水量)均影响了钾素在土壤中的迁移和渗漏淋失。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小麦籽粒产量和茎叶产量都显着增加;3种紫色士施钾各处理籽粒产量平均为3920.8 kg/hm2,不施钾处理籽粒产量平均为2984.9 kg/hm2,施钾比不施钾高31.4%,中性土小麦籽粒产量高于钙质土和酸性土,无论是从小麦的产量还是品质亦或是渗漏淋失量方面考虑,在中性紫色土上种植小麦效果最好,其次是钙质紫色土,酸性紫色土最差。高施钾量(180 kg/hm2)反而降低了小麦千粒重和淀粉含量,在中性紫色土上尤其明显,可见钾肥用量不是越高越好,在紫色土地区90 kg/hm2的施钾肥量比较合理。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各处理小麦籽粒含钾量提高,施钾比不施钾籽粒含钾量高23.9%。钙质紫色土上高施钾量处理无论是小麦含钾量还是吸钾量都最高,其次是中性紫色土。3种紫色土小麦季钾肥利用率在11.8%~21.6%之间,钾肥利用率为中性土>酸性土>钙质土。在钙质土和酸性土上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水稻籽粒含钾量反而降低,但是稻草含钾量升高,施钾各处理稻草含钾量平均为31.5g/kg,比不施钾高21.2%。土壤性质不同水稻地上部吸钾量也不相同,以中性土最高,其次为酸性土。3种紫色土水稻对钾肥的利用率平均为32.2%,比小麦钾肥利用率平均高15个百分点。从稻麦轮作系统钾素的收支平衡看,不施钾肥处理,土壤钾(以K2O计)平均每年亏缺148.8 kg/hm2;每年施钾量为180 kg/hm2的处理,3种紫色土上钾素盈亏量不多,中性和酸性紫色土平均亏缺13.2 kg/hm2,钙质紫色土约有盈余;每年施钾量为360 kg/hm2的处理,3种紫色土上钾素都有盈余,钙质土、中性土和酸性土盈余量分别占施钾量的39.7%、37.9%和37.1%,提高了土壤速效钾的含量。

张会民[8](2007)在《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钾素演变特征及机理》文中研究表明为探索不同气候、不同轮作方式和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钾素的演变特征及其机理,采用室内模拟法和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研究了长期施肥对我国7种典型农田土壤,即红壤、水稻土、灰漠土、塿土、潮土、黑土和紫色土固钾能力的影响,以0.01 mol/L CaCl2和0.01 mol/L草酸作为浸提介质研究了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动力学,并研究了长期施肥对土壤钾素Q/I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不施钾肥条件下,除灰漠土速效钾外,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降低速率和降低幅度大小顺序为A类土壤(红壤)(5.72 mg/kg/a和38.7%)>C类土壤(黑土和紫色土)(2.01~4.84 mg/kg/a和11.7%~18.2%)>B类土壤(水稻土、塿土、灰漠土和潮土)(降低较少或不降低),其中B类土壤中潮土比其他土壤降低较多。长期NPK平衡施用条件下,A类和C类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或维持平衡或仍然降低,B类土壤或维持平衡或明显升高。有机肥和化肥长期配合施用(NPKM)条件下,A类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升高速率和升高幅度较小,B类土壤除灰漠土外升高较多,C类土壤基本维持平衡。连续耕种施肥15年后,从X射线衍射图谱看,B类土壤施钾和不施钾土壤间主要含钾矿物的d001峰无差异,而A类和C类土壤表现出,与施NPK土壤相比,施NP土壤水云母矿物的d001峰略低,而绿泥石和蛭石或蒙脱石和云母-蒙脱石混层层间矿物的d001峰略高。连续耕种施肥15年后,在外源钾加入浓度0.4~4.0 g/L的范围内,不同类型土壤固钾率大小顺序为C类土壤(19.4%~91.4%)>B类土壤(9.8%~76.4%)>A类土壤(0.8%~13.7%),其中C类土壤表现出黑土(27.9%~91.4%)高于紫色土(19.4%~84.0%),B类土壤表现出,水稻土和灰漠土(9.8%~51.8%)低于塿土和潮土(17.9%~76.4%)。与长期施NPK土壤相比,长期施NPKM土壤固钾能力无明显变化,长期施NP土壤表现为,C类土壤固钾能力提高幅度较大(12.4%~25.3%);B类土壤提高幅度较小(1.3%~14.7%),其中水稻土和灰漠土提高幅度低于塿土和潮土;A类土壤因其固钾能力极低而无明显变化。用4种动力学方程即抛物线扩散、零级反应、一级反应和Elovich方程对土壤非交换性钾的释放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数学模拟,其中抛物线扩散方程和一级反应方程能比较好地模拟土壤非交换性钾的释放动力学。在0.01 mol/L草酸中、用一级反应方程模拟土壤非交换性钾的释放时,不同类型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速率(b值)大小顺序为C类土壤(0.0170~0.0195/h)>B类土壤(0.0136~0.0168/h)>A类土壤(0.0124~0.0130/h),其中C类土壤中黑土(0.0185~0.0195/h)高于紫色土(0.0136~0.0149/h),B类土壤中塿土和潮土(0.0144~0.0168/h)高于水稻土和灰漠土(0.0136~0.0149/h)。就不同施肥土壤b值比较而言,其大小顺序为NPKM>NPK>CK、N、NP。长期不施钾肥条件下,A类土壤(0.00041~0.00063 (mol/L)1/2)和C类土壤(0.00033~0.00099 (mol/L)1/2)K+平衡活度比(AR0)较小;B类土壤AR0值(0.00217~0.00637 (mol/L)1/2)较大,其中潮土AR0值(0.00217~0.00340 (mol/L)1/2)低于水稻土、塿土和灰漠土(0.00360~0.00637 (mol/L)1/2)。无论施钾与否,不同类型土壤的钾位缓冲容量(PBC)大小顺序为C类土壤(48.2~143.8)>B类土壤(19.6~48.8)>A类土壤(12.7~20.3),其中B类土壤中潮土和水稻土(19.6~29.1)低于塿土和灰漠土(34.8~48.8)。长期不施钾与施钾土壤相比,C类土壤PBC值升高幅度(44%~50%)较大,其他土壤PBC值变化不大。长期不施钾肥土壤全钾含量变化不大,缓效钾和速效钾含量降低,尤其是A类和C类土壤降低较多,钾素严重耗竭甚至使土壤水云母矿物层间的非交换性钾不断释放,使云母矿物出现膨胀性的层间结构(形成蛭石或云母-蒙脱石混层层间矿物),另外,引起土壤K+饱和度、CEC和<0.002 mm粘粒含量的变化,导致土壤对外源钾的固定能力提高,引起土壤1 mol/L HNO3浸提K和CEC含量的变化而使土壤非交换性钾的释放速率降低,土壤供钾强度(AR0)降低,-△G值升高,所以土壤钾素对作物产量的贡献率降低,钾肥的农学效率提高,而长期施用钾肥或NPK化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可以延缓和减少上述转化。长期不施钾肥B类土壤缓效钾和速效钾含量降低较少,上述一系列变化的幅度也较小。根据以上分析结果,针对各个试验点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李絮花[9](2005)在《施肥制度与土壤可持续利用》文中提出本文以“国家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基地网”(CNSFFEMN)(简称“基地网”)的长期定位肥料试验为平台,系统研究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演变规律及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腐质性质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期不施肥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是最低的;与试验前比较,长期不施肥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的有北京褐潮土、陕西黄土、湖南红壤,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的有吉林黑土、新疆灰漠土、重庆紫色土和浙江水稻土,基本保持试验前水平略有降低的是河南潮土。(2)长期施用化肥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有北京褐潮土、陕西黄土、湖南红壤、重庆紫色土,土壤有机质含量稍有降低或提高的是河南潮土,稳中有升的是浙江水稻土,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的有吉林黑土、新疆灰漠土。长期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或化肥配合秸秆还田是加快土壤有机质累积、培肥地力的有效措施。(3)长期不施肥腐殖质和重组腐殖质的含量均较低;长期施用化肥土壤有机质、腐殖质和重组腐殖质含量均较高;长期NPK配施有机肥会显着提高土壤有机质、腐殖质、重组腐殖质的含量。(4)长期不施肥土壤胡敏酸和松结态腐殖质的含量及胡敏酸/富里酸的比值和松结态/紧结态腐殖质的比值均降低,土壤腐殖质品质变劣。长期施肥、特别是NPK配施有机肥能显着提高土壤胡敏酸、富里酸和松结态腐殖质的含量,使胡敏酸/富里酸的比值和松结态/紧结态腐殖质的比值提高,土壤腐殖质品质得到改善,从而促进了土壤有机质的活化与更新。本文以“国家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基地网”(CNSFFEMN)(简称“基地网”)的长期定位肥料试验为研究平台,分析不同土壤类型上不同施肥制度土壤磷素肥力的演变规律,研究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无机磷磷和有机磷形态、有效性及转化的影响,(1)长期不施用磷肥大多数监测基地的土壤全磷含量变化较小,仅在土壤磷素供应水平较低的湖南红壤上土壤全磷含量降低较多;但是。长期不施用磷肥土壤速效磷含量均大幅度降低,处于严重缺磷的状态,成为作物生长的限制因子。(2)长期施用磷肥土壤全磷含量、特别是速效磷含量提高,化学磷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会加速土壤全磷和速效磷的积累,致使土壤速效磷含量在某些土壤上达到很高的水平,在这些土壤上可连续施用3~5年磷肥后停止施用磷肥,利用磷肥的后效。(3)在浙江水稻土上,由于土壤处于淹水状态使磷素得以活化,而农业灌溉又带入大量的磷素,致使无论是否施用磷肥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4)土壤磷素均以无机磷为主,占全磷总量的70~80%,长期不施用磷肥土壤无机磷均明显降低,而北京褐潮土、重庆紫色土和湖南红壤的有机磷含量降低,而新疆灰漠土的有机磷含量反而提高,这可能是新疆特殊的种植制度所致。长期施用化学磷肥土壤无机磷和有机磷均有所提高。(5)北京褐潮土、重庆紫色土和新疆灰漠土无机磷以Ca-P为主,其次是O-P;其中以新疆灰漠土的Ca-P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北京褐潮土,重庆紫色土Ca-P占无机磷的比例最小;O-P则相反。湖南红壤无机磷则以O-P为主,其次为Fe-P。(6)长期不施用磷肥,北京褐潮土、重庆紫色土、湖南红壤的Ca2-P、CaS-P、Al-P和Fe-P均降低,难以被作物利用的O-P和Ca10-P也有所降低,新疆灰漠土的Ca2-P、Al-P、Fe-P和Ca10-P均降低,而Ca8-P和O-P增加。长期施用磷肥北京褐潮土、重庆紫色土、湖南红壤无机磷总量和各形态无机磷含量基本呈增加的趋势。(7)长期不施用磷肥,土壤磷素严重耗竭;北京褐潮土对作物的贡献主要来自Ca8-P、Ca2-P、O-P,其次Al-P、Fe-P,而作物难以利用Ca10-P也可以逐渐转化为有效磷源:重庆紫色土上Ca2-P和Ca8-P稻麦磷素营养的贡献远不如Al-P、Fe-P和O-P;随着有效磷源的降低,O-P容易转化为作物能吸收的磷;湖南红壤Al-P、特别是Fe-P对作物的贡献远远高于Ca8-P、Ca2-P,随着磷素的耗竭,难以被作物利用Ca10-P也能逐渐被作物吸收利用。新疆灰漠土Ca2-P、Al-P、Fe-P及少量的Ca10-P为是作物的有效磷源。(8)北京褐潮土上,长期单施化学磷肥促进了磷素的有效性转化,化学磷肥配施有机肥能更好地促进无机磷的有效性转化;而化学磷肥配施秸秆促进无机磷向难以被作物吸收利用的Ca10-P的转化。重庆紫色土上,长期单施化学磷肥促进了磷的有效性转化,化学磷肥配施秸秆能进一步促进重庆紫色土上磷素的有效性转化;化学磷肥配施厩肥能促进无机磷向O-P的转化。湖南红壤上,土壤无机磷以难以被作物吸收利用的O-P、Fe-P为主,当连续不断地施用化学磷肥和有机肥料时,会出现Ca2-P、Ca8-P、特别是Al-P、Fe-P大量积累。(9)土壤有机磷以中等活性有机磷形态为主,中稳性有机磷形态次之,活性有机磷和高稳性有机磷含量较低。长期不施用磷肥0-20cm土壤有机磷总量以及活性、中等活性和中稳性有机磷含量均降低,20-40cm土壤活性、中等活性和中稳性有机磷均降低,高稳性有机磷却明显增加。长期施用化学磷肥和NPK配施秸秆0-20cm土壤有机磷总量、活性有机磷、中等活性有机磷和高稳性有机磷基本均有增加,而中稳性有机磷含量降低;20-40cm土壤有机磷总量、高稳性有机磷、中等活性有机磷均增加,而活性有机磷和中稳性有机磷降低。长期NPK配施厩肥土壤有机磷总量和各形态有机磷含量均明显增加,其中活性有机磷含量的增幅最大,高稳性有机磷次之,中等活性有机磷的增幅较低,中稳性有机磷的增幅最低。(10)长期不施磷肥,随着土壤磷素的耗竭北京褐潮土0~20cm中稳性有机磷的潜在有效性较大,20~40cm土壤有机磷以活性有机磷的有效性最高。长期不施用磷肥,中等活性有机磷对作物的贡献最大,其次为中稳性有机磷,土壤活性有机磷的贡献较小,高稳性有机磷反而向其它形态有机磷转化:长期施用化学磷肥和NPK配施秸秆不仅使土壤中累积的有机磷主要向中等活性有机磷转化,而且还使中稳性有机磷向其它形态有机磷转化:长期NPK配施厩肥土壤中累积的有机磷主要向中等活性和活性有机磷转化。本文以国家褐潮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的长期肥料试验为平台,在作物生长期内,通过周年监测,系统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主要养分因子、酶活性、微生物种群和生理群落的影响。主要结果:(1)长期施用化肥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长期不施用磷肥(0、CK、N、NK)土壤全磷、特别是速效磷含量明显偏低,低于5rag·kg-1的临界水平,出现严重的缺磷现象:长期施用磷肥土壤全磷含量和速效磷含量显着提高。化肥与厩肥和秸秆长期配合施用则能进一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2)长期NPK均衡施肥、特别是NPK配施厩肥或秸秆可显着提高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活性;长期偏施N、NK、PK、NP均不同程度的降低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的活性;但长期施肥可降低土壤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3)长期单施化肥,土壤微生物数量较长期撂荒土壤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长期单施化肥,与长期不施肥比较,土壤的微生物数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与非均衡施肥比较,长期NPK化肥均衡施用,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三大菌群的数量没有明显增加,某些微生物生理菌落如氨化细菌、硝化细菌、纤维分解菌数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化肥与厩肥或作物秸秆长期配合施用,可显着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不仅高于单施化肥的农田,而且也高于长期撂荒的土壤。(4)通过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褐潮土主要养分因子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呈负相关,而与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呈正相关。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的直接影响力较大,并且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主要表现为通过土壤全磷、速效磷对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的间接影响;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含量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直接影响力较大,而土壤全磷、速效磷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直接影响较小,其主要表现为通过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间接影响力;土壤养分因子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较小。这充分表明褐潮土土壤酶活性可以作为土壤肥力水平的评价指标。土壤中大多数微生物种类的数量与养分含量、作物产量具有正相关关系。本文以“国家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基地网”的长期肥料试验为平台,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小麦、玉米和水稻营养和加工品质的影响,初步得到以下结果:在小麦上,(1)长期施用氮肥能提高小麦籽粒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长期不施氮肥小麦籽粒蛋白质、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较低,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NPK+M)能显着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却不能提高籽粒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2)长期施用氮肥对小麦面粉湿面筋含量没有显着的影响,长期不施氮肥面粉的湿面筋含量降低。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NPK+M)或化肥配合秸秆还田(NPK+S)小麦面粉的湿面筋含量均较低。(3)不同土壤类型小麦籽粒蛋白质、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和面粉湿面筋的差异较大,以湖南红壤较高。(4)长期不施用氮肥(PK)面团稳定性和抗延伸性较差,长期单施氮肥能提高面团的稳定性和抗延伸性提高;长期施用NP或NK肥、NPK与有机肥配合施用、特别是NPK均衡施用面团稳定性和抗延伸性会进一步提高。(5)北京褐潮土小麦面团的稳定性和面粉加工品质较好,重庆紫色土小麦面团稳定性和抗延伸性较差,在重庆紫色土上发展小麦不利于面团和稳定性延伸性的改善。(6)长期施用氮肥均能不同程度改善小麦淀粉的粘弹性和降落值,小麦面粉的峰值粘度、谷值粘度、最终粘度、反弹值均有一定提高,峰值时间有所推迟,淀粉的降落值提高。(8)南方(湖南红壤和重庆紫色土)小麦的淀粉粘度和淀粉降落值普遍偏低,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籽粒和面粉的耐储性较差,不适于食品加工。(9)从小麦品质指标分析,化肥在改善小麦籽粒加工品质的效果好于化肥与有机肥配合、尤其是在改善面团稳定性和延伸性方面,且以NPK均衡施用和施用NP肥的综合效果最好。在玉米上,(1)南方玉米的营养品质好于北方玉米,但南方玉米产量远低于北方。(2)施用氮肥,玉米籽粒蛋白质、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蛋白质产量均不同程度的提高。长期不施用氮肥(PK)玉米籽粒的氨基酸含量降低,但对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在不同土壤上表现不同。(3)不施用磷肥玉米籽粒的粗脂肪含量较低,多数土壤(河南潮土除外)上长期施用磷肥玉米的粗脂肪含量均较高。(4)不施用磷肥玉米的灰分含量降低,施用磷肥会提高玉米的灰分含量;施用钾肥并不能提高玉米的灰分含量。(5)不施用磷肥肥淀粉粘度指标变差,施用磷肥淀粉粘度指标变好,单施N或NK肥不利于淀粉粘度品质的改善,化肥与有机肥或秸秆配合施用(NPK+M、NPK+S)玉米淀粉粘度指标会得到进一步改善。(6)综合分析不同施肥制度玉米籽粒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NPK均衡施用改善玉米品质的效果最好。在水稻上,(1)长期施肥均不同程度的增加浙江水稻土上稻米的蛋白质含量;长期施肥均能提高稻米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及其组分含量。(2)在紫色土上,NPK均衡施用、化肥与配施有机肥(NPK+M)均利于稻米出糙率和精米率、特别是整精米率的提高,改善碾米品质。浙江水稻土上,长期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M)或化肥与有机肥(NPK+M)配施能降低稻米出糙率、整精米率和精米率,稻米的碾米品质变劣。(3)不同施肥制度对稻米碱消值、糊化温度、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较小。(4)长期施用磷肥稻米的灰分含量提高,长期施用钾肥没有提高稻米的灰分含量,这与其它肥料试验的研究结果不同。(5)长期施用氮肥淀粉粘度品质变差,长期施用氮磷肥淀粉的粘度品质略有改善,长期施用氮钾肥淀粉的粘度品质进一步改善;长期NPK均衡施用最有利于淀粉粘度品质的改善;长期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和单施有机肥也能不同程度的改善淀粉粘度品质。(6)浙江水稻土上,长期施肥均导致粘度品质下降。重庆紫色土长期不平衡施肥(N、NP、NK)淀粉粘度品质变差,长期NPK均衡施用、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或单施有机肥(M),淀粉粘度品质得到较大的改善。本研究“国家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效益监测基地网”(CNSFFELTMN)(简称“基地网”)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采用盆栽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施肥制度养分非均衡化土壤功能衰退与修复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长期不施肥,土壤养分含量降低,土壤速效磷降低更多,氮磷钾养分不均衡、速效磷含量低是导致的生产力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在长期不施肥的土壤上单施氮肥,不能恢复土壤地力,提高产量;只有施用NP肥、NPK肥或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进行土壤功能的修复,才能改善土壤养分的不均衡,对玉米和小麦的产量可以达到极显着修复效果。其中NPK均衡施用和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的修复效果较好,肥效持久。(2)长期单施氮肥和NK肥,土壤磷素供应水平很低,相对的氮钾多磷少,导致土壤养分严重不均衡、土壤生产力下降;在长期单施氮肥(N)或氮钾肥(NK)的土壤上,继续单施氮肥或氮钾,土壤养分非均衡化进一步加剧,生产力降低;施用NPK肥进行土壤功能的修复,磷素缺乏得到改善,土壤速效N/P和K/P比值降低,作物的产量均大幅度提高,获得了极显着的修复效果。(3)长期施用磷钾肥而不施氮肥,土壤速效磷含量较高,氮钾、特别是氮素严重缺乏,土壤生产力严重降低。长期施用磷钾肥的土壤上,继续施PK肥,土壤养分不均衡加剧,磷多氮少,在多数土壤上作物的产量最低;停止施肥,土壤磷素供应水平降低,缓解了土壤养分的不均衡状况,作物产量有所提高:施用氮肥和NPK肥进行土壤功能的修复,土壤养分平衡改善,作物产量提高,获得显着的土壤功能修复效果,但单施氮肥的修复效果第一季好于NPK处理,第二季的修复效果以NPK处理较高。(4)长期NPK均衡施用,土壤养分含量均较高、且相对均衡;但土壤和作物对肥料的依赖性更强,停止施肥,土壤养分含量降低较多,第一季作物的产量降低50%以上。只有继续施用NPK肥才能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和生产力水平。然而,NPK与有机肥配合施用进行土壤功能的修复,土壤养分含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作物产量上没有达到预期的修复效果,多数土壤上的作物产量低于NPK处理。(5)长期施用氮肥、氮钾肥、氮磷钾肥会引起南方土壤—湖南红壤的严重酸化,土壤pH值由长期定位试验前的5.7下降到修复试验前的4.6,成为作物生长的限制因子:在这3个长期试验处理的土壤上,如果仅施用氮磷钾肥,不能获得较好的修复效果,产量较低;只有NPK配合石灰施用进行土壤功能的修复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产量才会提高。本文以“国家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基地网”的长期定位肥料试验为研究平台,综合分析了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硝态氮含量和分布的影响,具体结果如下:(1)长期不氮肥(CK、PK)土壤硝态氮含量很低或极低。长期施用氮肥或氮钾肥能增加土体内、特别是深层土体内硝态氮的含量,增加了氮素淋失和地下水污染的可能性。长期NP肥、特别是氮磷钾肥均衡施用能降低土体内硝态氮的含量。(2)长期氮磷钾与有机物料配合施用在不同监测基地对硝态氮含量和分布的影响不同,在陕西黄土、新疆灰漠土和湖南红壤上化肥与有机肥或秸秆配合施用能降低土体内硝态氮的含量,减少氮素的淋失损失;在北京褐潮土、河南潮土和吉林黑土上,长期氮磷钾配合有机肥或秸秆还田施用,不能降低土体内硝态氮的含量,并且过量施用有机肥会大幅度提高土体内硝态氮的含量,增加氮素淋失损失和地下水污染的可能性。

关博谦[10](2005)在《重庆市烤烟关键性元素调控研究》文中提出烤烟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重庆是我国主产烟区之一,烟叶种植面积达70余万亩。烟草业是重庆植烟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也是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目前重庆乃至全国烟区烟叶生产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烟叶质量欠佳,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烤烟作为产量、质量并重的嗜好类作物,烟叶质量受土壤、品种、栽培技术、气候和烘烤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土壤条件是调控烤烟生长发育、决定烟叶产量和品质的主导因素,适宜的土壤肥力是获得优质烟叶的基础。然而,由于重庆从未开展过大面积的植烟土壤养分状况调查研究,使得重庆烟草营养调控缺乏理论依据,一些烟区没有根据土壤和烤烟营养特点平衡施肥,造成烟株营养不协调,从而影响了烟叶品质的进一步提高。 微量元素是烤烟生长的关键元素,其含量与烟叶品质密切相关。烤烟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B、Mo、Cl、Fe、Mn、Mg和重金属元素Cu、Zn在烟叶中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烟叶的色、香、味,以及加工质量,而且有害重金属Cd、Pb、As、Cr、Hg在烟叶中含量超标则直接影响烟叶的食用安全。由于微量元素具有这种营养和毒害的双重功能,因此,必须从制约烤烟品质的微量元素营养不足和过量毒害两方面来调控烤烟的微量元素营养,尤其是合理的氮、磷、钾与微量元素配比。适宜的氮、钾肥形态和用量以及科学施肥成为保证优质烟叶标准化生产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因此,为了加强重庆优质烟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重庆烟叶质量,增强竞争力,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开展重庆市植烟区土壤关键元素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 本研究运用GIS技术,采取野外取样、室内分析、田间试验、水培试验的方法,应用SPSS软件和数学模型分别对植烟土壤养分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并对影响烤烟生长、品质的几种关键营养元素调控技术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 1 重庆市植烟土壤养分现状及评价 在参考和借鉴我国不同区域主要农作物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和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丰缺指标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主要烟区植烟土壤养分普查和近年来部分田间试验的结果,体现烤烟养分需求特征,采用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和土壤供氮能力指标,结合重庆植烟土壤的总体养分现状,从养分的土壤地域差异及土壤类型差异等方面对重庆植烟土壤养分进行了评价。 从植烟土壤养分现状来看:土壤pH平均为5.99,变异小,适宜面积占49.8%;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5.13g/kg,变异较小,适宜面积占50%以上;速效氮含量平均为54.6 mg/kg,变异大,适宜面积占70%;有效磷含量平均为15.2 mg/kg,变异大,适宜面积占34%;速效钾含量平均为156.8 mg/kg,变异较大,适宜面积占84%以上;交换性钙含量平均为9.81 cmol/kg,变异较小,适宜面积14%;交换性镁含量平均为1.17 cmol/kg,变异大,适宜面积占41%;有效硫含量平均34.4mg/kg,变异较大,适宜面积占66%;有效锌含量平均为1.9mg/kg,变异大,适宜面积占67%;有效铁含量平均为27.8,变异大,适宜面积占94%;有效锰含量平均含量为43.0mg/kg,变异大,适宜面积占95%;有效钼含量平均为0.2mg/kg,变异大,适宜面积占33.4%。

二、定位施钾对紫色土水稻、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定位施钾对紫色土水稻、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新型肥料降低农业氮磷面源污染的作用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三峡库区粮菜轮作系统面源污染研究现状
        1.1.1 粮菜轮作系统现状
        1.1.2 面源污染现状
        1.1.3 农田面源污染的影响因素
        1.1.4 面源污染阻控方法
    1.2 新型肥料概述
        1.2.1 测土配方肥
        1.2.2 包膜肥料
        1.2.3 有机无机复合肥
        1.2.4 硝化抑制剂
    1.3 粮菜轮作集约化农田环境代价评价
第二章 绪论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2 研究内容
        2.2.1 三峡库区典型粮菜轮作系统施肥管理及环境代价评价
        2.2.2 不同新型肥料阻控紫色土氮淋洗土柱模拟研究
        2.2.3 不同新型肥料源头阻控农业面源污染的田间试验效果及环境代价评价
    2.3 研究目标
        2.3.1 明确三峡库区典型粮菜轮作系统施肥管理现状并对其环境代价进行评价
        2.3.2 揭示不同新型肥料阻控紫色土氮淋洗的效果及其机制
        2.3.3 探究不同新型肥料源头阻控农业面源污染的田间试验效果及环境代价评价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三峡库区典型粮菜轮作模式资源投入及环境效应评价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域概况
        3.2.2 调研方法及内容
        3.2.3 相关指标及计算方法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三峡库区两种典型粮菜轮作模式生产力的对比
        3.3.2 三峡库区两种典型粮菜轮作模式肥料投入量的对比
        3.3.3 三峡库区两种典型粮菜轮作系统施肥过程环境代价的对比
        3.3.4 三峡库区两种典型粮菜轮作模式经济收支的对比
        3.3.5 三峡库区两种典型粮菜轮作模式单位收益的环境代价对比
        3.3.6 三峡库区两种典型粮菜轮作模式情景分析
    3.4 讨论
        3.4.1 两种粮菜轮作系统生产力、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3.4.2 两种粮菜轮作系统施肥过程的环境代价和减肥潜力
        3.4.3 减排潜力
        3.4.4 三峡库区粮菜轮作环境可持续系统
    3.5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新型肥料阻控紫色土养分淋洗的室内模拟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区情况
        4.2.2 试验设计
        4.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4.2.4 计算方法
        4.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施肥处理总氮淋溶量的影响
        4.3.2 不同施肥处理对各形态氮淋溶量的影响
        4.3.3 土柱NH_4~+-N、NO_3~-N垂直分布、氮素残留及硝化率
    4.4 讨论
        4.4.1 不同肥料形态对紫色土氮素淋洗损失的影响
        4.4.2 不同肥料形态对土壤氮素残留及硝化率的影响
        4.4.3 不同新型肥料的应用
    4.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新型肥料源头阻控农业氮磷面源污染的田间验证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地概况
        5.2.2 试验设计和实施
        5.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5.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5.3.2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5.3.3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季作物养分含量的影响
        5.3.4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季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5.3.5 不同施肥处理对榨菜产量的影响
        5.3.6 不同施肥处理对榨菜季作物养分含量的影响
        5.3.7 不同施肥处理对榨菜季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5.3.8 不同施肥处理对榨菜、玉米施肥过程产生的环境代价的影响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主要成果及参与课题
致谢

(2)基于土壤基础地力的施肥推荐研究 ——以重庆水稻和玉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及缩写 1 文献综述
1.1 农田基础地力研究进展
    1.1.1 农田基础地力的定义及表征
    1.1.2 农田基础地力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1.1.3 农田基础地力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1.2 地力评价研究进展
1.3 施肥推荐研究进展
    1.3.1 施肥量的确定方法
    1.3.2 区域施肥推荐方法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选题依据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2.5 研究区域概括
    2.5.1 气候及土壤特征
    2.5.2 重庆粮食生产状况
    2.5.3 研究区域农资投入状况 3 重庆近30年基础地力及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统计和分析
3.2 结果分析
    3.2.1 重庆不同耕地类型地力贡献率变化
    3.2.2 不同区域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变化
    3.2.3 重庆耕地地力等级影响因素
    3.2.4 重庆不同时期养分平衡变化
3.3 讨论
    3.3.1 重庆土壤养分变化分析讨论
    3.3.2 重庆土壤养分变化影响因素讨论
    3.3.3 重庆养分表观平衡变化因素讨论
    3.3.4 重庆耕地地力等级影响因素分析
    3.3.5 耕地基础地力变化
    3.3.6 重庆土壤养分、养分表观平衡和耕地土壤地力变化及相互影响
3.4 结论 4 基础地力对重庆水稻和玉米养分吸收效率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计算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基础地力产量与养分吸收量的关系
    4.2.2 肥料贡献率与农学效率的关系
    4.2.3 土壤养分贡献率与肥料回收率的关系
    4.2.4 土壤养分贡献率与肥料生理利用率的关系
    4.2.5 基础地力产量与土壤有效养分吸收效率的关系
    4.2.6 基础地力产量与土壤养分依存率的关系
4.3 讨论
4.4 结论 5 重庆农田基础地力及其对水稻和玉米高产稳产及可持续生产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设计和分布
    5.1.2 田间试验样品采集与测定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分析
    5.2.1 基础地力与土壤和肥料贡献率的关系
    5.2.2 基础地力与土壤养分贡献率的关系
    5.2.3 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对施肥增产的影响
    5.2.4 基础地力对施肥效应的影响
    5.2.5 基础地力与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关系
    5.2.6 相同基础地力水平下不同土壤类型施肥产量及贡献率
5.3 讨论
    5.3.1 土壤基础地力水平与施肥、产量的关系
    5.3.2 地力提升和高效养分资源利用
5.4 结论 6 基于基础地力和总量控制的重庆水稻和玉米氮肥推荐研究
6.1 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
    6.1.1 试验设计
    6.1.2 计算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重庆水稻最佳施氮量的获取
    6.2.2 重庆水稻不同氮肥推荐方法研究
    6.2.3 重庆玉米不同区域最佳施氮量的获取
    6.2.4 重庆玉米氮肥推荐方法研究
6.3 讨论
    6.3.1 不同最佳施肥量获取方法比较分析
    6.3.2 不同施肥推荐比较分析
    6.3.3 氮肥利用效率和节氮潜力
6.4 结论 7 基于基础地力及磷肥衡量监控的重庆水稻和玉米磷肥推荐
7.1 试验设计和磷的恒量监控技术计算方法
    7.1.1 试验设计
    7.1.2 计算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重庆不同区域水稻最佳施磷量
    7.2.2 重庆水稻不同磷肥推荐方法研究
    7.2.3 重庆不同区域玉米最佳施磷量
    7.2.4 重庆玉米不同磷肥推荐方法研究
    7.2.5 重庆水稻和玉米减磷潜力分析
7.3 讨论
    7.3.1 不同最佳施肥量获取方法比较分析
    7.3.2 不同区域施肥推荐体系比较分析
    7.3.3 磷肥施用量和利用效率
7.4 结论 8 重庆水稻和玉米钾肥推荐方法研究
8.1 计算方法和数据处理
    8.1.1 试验设计
    8.1.2 计算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2.1 重庆水稻最佳施钾量
    8.2.2 重庆水稻钾肥推荐方法研究
    8.2.3 重庆玉米最佳施钾量结果比较
    8.2.4 重庆玉米不同磷肥推荐方法研究
8.3 讨论
    8.3.1 不同最佳施肥量获取方法比较分析
    8.3.2 重庆不同区域施肥推荐体系比较分析
    8.3.3 水稻玉米施钾量和钾肥利用效率
8.4 结论 9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9.1.1 基础地力的提高可以减少作物产量对化肥的依赖
    9.1.2 基础地力的提高会降低作物对肥料养分的吸收效率
    9.1.3 土壤有机质、有效氮和有效磷含量的升高是基础地力提升的重要原因
    9.1.4 重庆氮磷钾区域施肥体系
9.2 主要创新点
9.3 存在问题及不足
9.4 建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3.1 研究方法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3.1 引言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3.2.1 配方依据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3.5 模型评价
    3.6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4.1 引言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5.1 引言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5.5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6.1 引言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6.5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7.1 引言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7.5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8.1 引言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8.5 小结与讨论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9.1 引言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9.5 小结与讨论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0.1 引言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10.5 小结与讨论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1.1 引言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11.5 小结与讨论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12.1 主要结论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数据来源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致谢
作者简介

(4)基于“大配方、小调整”的中国三大粮食作物区域配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
        1.2.2 肥效反应
        1.2.3 作物养分需求规律
    1.3 问题提出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国不同区域玉米施磷效应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中国玉米施肥分区
        2.2.2 数据来源
        2.2.3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区域玉米施磷效应
        2.3.2 不同区域土壤有效磷含量对玉米施磷效应的影响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中国不同区域小麦施磷效应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中国小麦施肥分区
        3.2.2 数据来源
        3.2.3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区域小麦施磷效应
        3.3.2 土壤有效磷含量对小麦施磷效应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中国不同区域水稻施磷效应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中国水稻施肥分区
        4.2.2 数据来源
        4.2.3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区域水稻施磷效应
        4.3.2 不同区域土壤有效磷含量对水稻施磷效应的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中国不同区域玉米施钾效应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钾肥施用现状调查
        5.2.2 田间肥效试验
        5.2.3 取样和实验室分析
        5.2.4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当前农民施钾现状
        5.3.2 不同区域玉米施钾效应
        5.3.3 玉米施钾增产效应的变异来源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中国不同区域小麦施钾效应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中国小麦施肥分区
        6.2.2 数据来源
        6.2.3 数据处理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区域小麦施钾效应
        6.3.2 土壤有效钾含量对小麦施钾效应的影响
        6.3.3 不同产量水平下的小麦施钾效应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中国不同区域水稻施钾效应研究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中国水稻施肥分区
        7.2.2 数据来源
        7.2.3 数据处理
    7.3 结果与分析
        7.3.1 不同区域水稻施钾效应
        7.3.2 不同区域土壤有效钾含量对水稻施钾效应的影响
        7.3.3 不同产量水平下的水稻施钾效应
    7.4 讨论
    7.5 小结
第八章 不同产量水平夏玉米的磷素需求规律
    8.1 前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数据库来源
        8.2.2 植株分析
        8.3.3 数据分析
    8.3 结果与分析
        8.3.1 产量、磷浓度和磷吸收
        8.3.2 不同磷管理策略下的磷需求
        8.3.3 优化施磷下不同产量水平下的磷需求
        8.3.4 不同产量水平下花前花后干物质和磷累积动态
    8.4 讨论
    8.5 小结
第九章 不同产量水平夏玉米的钾素需求规律
    9.1 前言
    9.2 材料与方法
        9.2.1 数据库来源
        9.2.2 植株分析
        9.3.3 数据分析
    9.3 结果与分析
        9.3.1 产量、钾浓度和钾吸收
        9.3.2 不同钾管理策略下的钾需求
        9.3.3 优化施钾下不同产量水平下的钾需求
        9.3.4 不同产量水平下花前花后干物质和钾累积动态
    9.4 讨论
    9.5 小结
第十章 中国玉米区域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肥料配方研究
    10.1 前言
    10.2 材料方法
        10.2.1 中国玉米施肥分区
        10.2.2 不同区域氮肥总量控制
        10.2.3 不同区域磷肥恒量监控
        10.2.4 不同区域钾肥肥效反应
        10.2.5 区域大配方设计及小调整方案
    10.3 结果与分析
        10.3.1 不同区域氮肥推荐用量
        10.3.2 不同区域磷肥推荐用量
        10.3.3 不同区域钾肥推荐用量
        10.3.4 不同区域的大配方
    10.4 讨论
        10.4.1 区域间养分推荐用量的差异及其原因
        10.4.2 玉米配方设计中氮肥基追分配的问题
        10.4.3 大配方与小调整的关系
    10.5 小结
第十一章 中国小麦区域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肥料配方研究
    11.1 前言
    11.2 材料方法
        11.2.1 中国小麦施肥分区
        11.2.2 不同区域氮肥总量控制
        11.2.3 不同区域磷肥恒量监控
        11.2.4 不同区域钾肥肥效反应
        11.2.5 区域大配方设计及小调整方案
    11.3 结果与分析
        11.3.1 不同区域氮肥推荐用量
        11.3.2 不同区域磷肥推荐用量
        11.3.3 不同区域钾肥推荐用量
        11.3.4 不同区域的大配方
    11.4 讨论
        11.4.1 我国小麦生产中氮肥的合理施用
        11.4.2 我国小麦生产中磷肥的合理施用
        11.4.3 我国小麦生产中钾肥的合理施用
    11.5 小结
第十二章 中国水稻区域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肥料配方研究
    12.1 前言
    12.2 材料方法
        12.2.1 中国水稻施肥分区
        12.2.2 不同区域氮肥总量控制
        12.2.3 不同区域磷肥恒量监控
        12.2.4 不同区域钾肥肥效反应
        12.2.5 区域大配方设计及小调整方案
    12.3 结果与分析
        12.3.1 不同区域氮肥推荐用量
        12.3.2 不同区域磷肥推荐用量
        12.3.3 不同区域钾肥推荐用量
        12.3.4 不同区域的大配方
    12.4 讨论
        12.4.1 我国水稻氮磷肥的合理施用
        12.4.2 中低浓度水稻配方肥的设计与高产条件下钾肥用量的调整
    12.5 小结
第十三章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的试验验证
    13.1 前言
    13.2 材料与方法
        13.2.1 数据来源
        13.2.2 试验设计
        13.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3 结果与分析
        13.3.1 “大配方、小调整”与农民习惯在肥料用量上的差异
        13.3.2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13.3.3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的增收效果
        13.3.4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13.4 讨论
        13.4.1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的增产增效原因分析
        13.4.2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的应用前景
    13.5 小结
第十四章 综合讨论、结论与展望
    14.1 综合讨论
    14.2 主要结论
    14.3 研究特色与创新
    14.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长期施肥土壤—作物体系钾素动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钾素研究概况
        1.1.1 土壤钾素形态分级
        1.1.2 土壤不同形态钾的植物有效性
        1.1.3 土壤供钾能力的评定及土壤钾素释放速率
        1.1.4 植物钾素营养研究进展
    1.2 国内外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研究进展
        1.2.1 长期施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1.3 水旱轮作体系中土壤钾素平衡研究
        1.3.1 水旱轮作概况
        1.3.2 轮作体系中钾素平衡研究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材料方法
    3.1 试验基地概况
        3.1.1 试验地点和气候条件
        3.1.2 试验小区和供试土壤
    3.2 试验设计
    3.3 样品的采集及分析
        3.3.1 土壤样品采集
        3.3.2 植株样品采集
        3.3.3 分析测定方法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4.1 长期施肥对紫色土钾素含量的影响
        4.1.1 长期不同施肥对紫色土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4.1.2 长期不同施肥对紫色土缓效钾含量的影响
        4.1.3 长期不同施肥对紫色土全钾含量的影响
    4.2 长期施肥对紫色土钾素形态组成的影响
        4.2.1 不同形态钾在土壤全钾中的分配
        4.2.2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水溶性钾的影响
        4.2.3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非特殊吸附态钾的影响
        4.2.4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特殊吸附态钾的影响
        4.2.5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非交换性钾的影响
        4.2.6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矿物钾的影响
    4.3 长期水旱轮作条件下紫色土供钾能力及变化
        4.3.1 紫色土自然供钾能力及变化
        4.3.2 紫色土供钾量及变化
    4.4 长期施钾紫色土固钾能力及变化
    4.5 稻-麦轮作周期土壤-作物体系钾素动态变化
        4.5.1 小麦生长期土壤-作物体系钾素动态变化
        4.5.1.1 小麦生长季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变化特征
        4.5.1.2 小麦不同生育期吸钾变化特征
        4.5.2 水稻生长季土壤-作物体系钾素动态变化
        4.5.2.1 水稻生长季土壤速效、缓效钾变化变化特征
        4.5.2.2 水稻不同生育期植株吸钾动态特征
    4.6 长期施肥对稻麦产量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4.6.1 长期施钾对稻麦产量的影响
        4.6.2 钾与不同肥料配施对小麦、水稻生长的影响
        4.6.2.1 钾与不同肥料配施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4.6.2.2 钾与不同肥料配施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4.6.3 稻麦对钾的吸收利用
        4.6.3.1 小麦对钾的吸收利用
        4.6.3.2 水稻对钾的吸收利用
        4.6.4 钾素收支平衡状况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7)紫色土钾素淋失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土壤钾素研究概况
        1.1.1 土壤钾的存在形态及其转化
        1.1.2 土壤供钾能力的评定
        1.1.3 农田钾素循环和平衡
    1.2 钾素淋失研究概况
    1.3 我国钾素资源和钾肥使用
        1.3.1 我国的钾素资源
        1.3.2 我国的钾肥使用
    1.4 紫色土钾素
        1.4.1 紫色土的性质
        1.4.2 紫色土钾素的研究现状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的目的意义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地点和气候条件
    3.2 试验设施和供试土壤
    3.3 试验设计
    3.4 测定项目及方法
        3.4.1 作物生育期间渗漏液的采集
        3.4.2 作物收获前后土壤采集与分析
        3.4.3 植株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3.4.4 测定方法
    3.5 常用术语和计算方法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小麦生长季钾素的淋失特征
        4.1.1 小麦生长季钾素在土壤中的淋失动态
        4.1.2 小麦季钾素的淋失量和淋失率
    4.2 水稻生长季钾素的淋失特点
        4.2.1 水稻季钾素在土壤中的淋失动态
        4.2.2 水稻季钾素的淋失量和表观淋失率
    4.3 影响钾素淋失的因素
        4.3.1 土壤性质对钾素淋失的影响
        4.3.2 施肥对钾素淋失的影响
        4.3.3 水分对钾素淋失的影响
    4.4 不同施钾量对稻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3.1 不同钾肥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3.2 不同钾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5 不同施钾量对稻麦钾素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4.5.1 不同钾肥用量对小麦钾素吸收的影响
        4.5.2 小麦对钾肥的利用率
        4.5.3 不同钾肥用量对水稻钾素吸收的影响
        4.5.4 水稻对钾肥的利用率
    4.6 稻麦轮作体系钾素平衡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8)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钾素演变特征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长期施肥下土壤钾素形态演变特征
        1.1.1 土壤钾素形态及其有效性
        1.1.2 长期施肥下土壤钾素形态演变特征
    1.2 长期施肥下土壤钾素固定演变特征
        1.2.1 土壤钾素固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2.2 长期施肥下土壤钾素固定演变特征
    1.3 长期施肥下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的演变特征
        1.3.1 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3.2 长期施肥下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的演变特征
    1.4 长期施肥下土壤钾素容量和强度关系(Q/I)的演变特征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内容
        2.2.1 长期施肥对土壤不同形态钾素含量和土壤含钾矿物组成的影响
        2.2.2 长期施肥对土壤钾素固定的影响及其机理
        2.2.3 长期施肥对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的影响及其机理
        2.2.4 长期施肥对土壤钾素Q/I 关系的影响及其机理
        2.2.5 长期施肥对土壤钾素贡献率的影响
    2.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供试土壤
    3.2 测定方法
        3.2.1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3.2.2 土壤钾素固定试验
        3.2.3 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动力学试验
        3.2.4 土壤钾素Q/I 曲线测定试验
第四章 长期施肥下土壤钾素含量和含钾矿物演变特征
    4.1 长期施肥下土壤速效钾含量演变
        4.1.1 红壤速效钾含量演变
        4.1.2 水稻土速效钾含量演变
        4.1.3 灰漠土速效钾含量演变
        4.1.4 塿土速效钾含量演变
        4.1.5 潮土速效钾含量演变
        4.1.6 黑土速效钾含量演变
        4.1.7 紫色土速效钾含量演变
        4.1.8 不同土壤长期施钾对土壤速效钾含量影响的差异性
        4.1.9 化肥和有机肥长期配合施用对不同土壤速效钾含量影响的差异性
    4.2 长期施肥下土壤缓效钾和全钾含量演变
        4.2.1 红壤缓效钾和全钾含量演变
        4.2.2 水稻土缓效钾和全钾含量演变
        4.2.3 灰漠土缓效钾和全钾含量演变
        4.2.4 塿土缓效钾和全钾含量演变
        4.2.5 潮土缓效钾和全钾含量演变
        4.2.6 黑土缓效钾和全钾含量演变
        4.2.7 紫色土缓效钾和全钾含量演变
        4.2.8 不同土壤长期施钾对土壤缓效钾含量影响的差异性
    4.3 长期施肥对土壤含钾矿物组成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长期施肥下土壤钾素固定演变特征及机理
    5.1 长期施肥下土壤钾素固定特征
        5.1.1 红壤钾素固定特征
        5.1.2 水稻土钾素固定特征
        5.1.3 灰漠土钾素固定特征
        5.1.4 塿土钾素固定特征
        5.1.5 潮土钾素固定特征
        5.1.6 黑土钾素固定特征
        5.1.7 紫色土钾素固定特征
    5.2 不同土壤长期施肥对土壤固钾能力影响的差异性
    5.3 长期施肥下土壤钾素固定的影响因素
        5.3.1 土壤钾素固定的影响因素
        5.3.2 土壤钾素固定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5.3.3 土壤固钾率与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关系
    5.4 小结
第六章 长期施肥下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演变特征
    6.1 长期施肥下土壤非交换性钾的释放
        6.1.1 红壤非交换性钾的释放
        6.1.2 水稻土非交换性钾的释放
        6.1.3 灰漠土非交换性钾的释放
        6.1.4 塿土非交换性钾的释放
        6.1.5 潮土非交换性钾的释放
        6.1.6 黑土非交换性钾的释放
        6.1.7 紫色土非交换性钾的释放
        6.1.8 不同土壤非交换性钾累积释放量的差异性
    6.2 长期施肥下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动力学方程
    6.3 长期施肥下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速率常数
        6.3.1 红壤非交换性钾释放速率常数
        6.3.2 水稻土非交换性钾释放速率常数
        6.3.3 灰漠土非交换性钾释放速率常数
        6.3.4 塿土非交换性钾释放速率常数
        6.3.5 潮土非交换性钾释放速率常数
        6.3.6 黑土非交换性钾释放速率常数
        6.3.7 紫色土非交换性钾释放速率常数
        6.3.8 不同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速率常数的差异性
    6.4 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速率常数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6.5 长期施肥对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速率常数的影响
    6.6 小结
第七章 长期施肥下土壤钾素Q/I 关系演变特征
    7.1 红壤钾素Q/I 关系演变特征
    7.2 水稻土钾素Q/I 关系演变特征
    7.3 灰漠土钾素Q/I 关系演变特征
    7.4 塿土钾素Q/I 关系演变特征
    7.5 潮土钾素Q/I 关系演变特征
    7.6 黑土钾素Q/I 关系演变特征
    7.7 紫色土钾素Q/I 关系演变特征
    7.8 不同土壤钾素Q/I 关系演变特征的差异性
        7.8.1 AR_0、KL、-△K_0 和K_X
        7.8.2 PBC
        7.8.3 -△G
    7.9 Q/I 关系参数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7.10 小结
第八章 长期施肥下土壤钾素贡献率演变特征
    8.1 长期施肥下不同土壤上钾肥农学效率演变特征的差异性
        8.1.1 小麦钾肥农学效率演变特征的差异性
        8.1.2 玉米(或水稻)钾肥农学效率演变特征的差异性
    8.2 长期施肥下不同土壤钾素贡献率演变特征的差异性
        8.2.1 小麦季土壤钾素贡献率演变特征的差异性
        8.2.2 玉米或水稻季土壤钾素贡献率演变特征的差异性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果与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问题与展望
        9.3.1 存在问题
        9.3.2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
致谢
作者简介

(9)施肥制度与土壤可持续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Ⅰ 不同施肥制度土壤有机质的演变及其对土壤腐殖质性质和形态的影响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基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制度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演变
        2.1.1 不同施肥制度吉林黑土有机质含量的演变
        2.1.2 不同施肥制度新疆灰漠土有机质含量的演变
        2.1.3 不同施肥制度北京褐潮土有机质含量的演变
        2.1.4 不同施肥制度陕西黄土有机质含量的演变
        2.1.5 不同施肥制度河南潮土有机质含量的演变
        2.1.6 不同施肥制度湖南红壤有机质含量的演变
        2.1.7 不同施肥制度重庆紫色土有机质含量的演变
        2.1.8 不同施肥制度浙江水稻土有机质含量的演变
        2.2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腐殖质及其组分的影响
        2.3 不同施肥制度土壤结合态腐殖质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2.3.1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结合态腐殖质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2.3.2 不同施肥制度对各形态土壤结合态腐殖质转化的影响
    3 结语
    参考文献
Ⅱ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磷素肥力和无机磷和有机磷形态、转化及有效性的影响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基本情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制度土壤全磷与有效磷含量的演变规律
        2.1.1 不同施肥制度吉林黑土磷素肥力的演变规律
        2.1.2 不同施肥制度新疆灰漠土磷素肥力的演变规律
        2.1.3 不同施肥制度北京褐潮土磷素肥力的演变规律
        2.1.4 不同施肥制度陕西黄土磷素肥力的演变规律
        2.1.5 不同施肥制度河南潮土磷素肥力的演变规律
        2.1.6 不同施肥制度湖南红壤磷素肥力的演变规律
        2.1.7 不同施肥制度重庆紫色土磷素肥力的演变规律
        2.1.8 不同施肥制度浙江水稻土磷素肥力的演变规律
        2.2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磷素组成的影响
        2.2.1 不同施肥制度对北京褐潮土磷素组成的影响
        2.2.2 不同施肥制度对重庆紫色土磷素组成的影响
        2.2.3 不同施肥制度对湖南红壤磷素组成的影响
        2.2.4 不同施肥制度对新疆灰漠土磷素组成的影响
        2.3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各形态无机磷含量、转化及有效性的影响
        2.3.1 不同施肥制度对各形态无机磷含量的影响
        2.3.1.1 不同施肥制度对北京褐潮土各形态无机磷含量的影响
        2.3.1.2 不同施肥制度对重庆紫色土各种形态无机磷含量的影响
        2.3.1.3 不同施肥制度湖南红壤各形态无机磷含量的影响
        2.3.1.4 不同施肥制度新疆灰漠土各形态无机磷含量的影响
        2.3.2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各形态无机磷有效性和转化的影响
        2.3.2.1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各形态无机磷有效性的影响
        2.3.2.2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各形态无机磷转化的影响
        2.3.2.2.1 不同施肥制度对北京褐潮土各形态无机磷转化的影响
        2.3.2.2.2 不同施肥制度对重庆紫色土各形态无机磷转化的影响
        2.3.2.2.3 不同施肥制度对湖南红壤各形态无机磷转化的影响
        2.4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有机磷形态、转化及有效性的影响
        2.4.1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有机磷形态的影响
        2.4.2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各形态磷有效性及形态转化的影响
    3 结语
    参考文献
Ⅲ 不同施肥制度土壤生物特性及其与土壤肥力关系的研究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土壤
        1.2 测定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肥力特征的影响
        2.2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2.1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2.2.2 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2.3.3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2.2.4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2.3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2.3.1 对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种群数量的影响
        2.3.2 对不同生理功能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2.3.2.1 土壤自生固氮菌
        2.3.2.2 土壤氨化细菌
        2.3.2.3 土壤硝化细菌
        2.3.2.4 土壤反硝化细菌
        2.3.2.5 土壤纤维分解菌
        2.4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2.2 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养分含量、作物产量的相关性
    3 结语
    参考文献
Ⅳ 不同施肥制度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土壤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制度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2.1.1 不同施肥制度对小麦籽粒形态品质的影响
        2.1.1.1 不同施肥制度对小麦籽粒粒重的影响
        2.1.1.2 不同施肥制度对小麦籽粒容重的影响
        2.1.2 不同施肥制度对小麦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2.1.2.1 不同施肥制度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2.1.2.2 不同施肥制度对小麦籽粒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1.2.2.1 不同施肥制度对小麦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1.2.2.2 不同施肥制度对小麦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1.3 不同施肥制度对小麦籽粒磨粉加工品质的影响
        2.1.3.1 不同施肥制度对小麦籽粒出粉率的影响
        2.1.3.2 不同施肥制度对面粉灰分含量的影响
        2.1.3.3 不同施肥制度对面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2.1.3.3.1 不同施肥制度对小麦面粉湿面筋含量的影响
        2.1.3.3.2 不同施肥制度对面粉沉降值的影响
        2.1.3.4 不同施肥制度对面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2.1.3.4.1 不同施肥制度对面团稳定性的影响
        2.1.3.4.2 不同施肥制度对面团抗延伸性的影响
        2.1.3.4.3 不同施肥制度对面粉淀粉糊化及降落数值
        2.1.3.4.3.1 不同施肥制度对淀粉糊化特性(RVA)的影响
        2.1.4.3.2 不同施肥制度对小麦淀粉降落值的影响
        2.2 不同施肥制度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2.2.1 不同施肥制度对玉米粒重与容重的影响
        2.2.1.1 不同施肥制度对玉米籽粒粒重的影响
        2.2.1.2 不同施肥制度对玉米籽粒容重的影响
        2.2.2 不同施肥制度对玉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2.2.2.1 不同施肥制度对玉米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2.2.2.2 不同施肥制度对玉米籽粒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2.2.2.1 不同施肥制度对籽粒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2.2.2.2 不同施肥制度对籽粒必需氨基酸及其组分的影响
        2.2.2.3 不同施肥对玉米籽粒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2.2.3 不同施肥制度对玉米面粉加工品质的影响
        2.2.3.1 不同施肥制度对籽粒灰分含量的影响
        2.2.3.2 不同施肥制度对淀粉糊化特性(RVA)的影响
        2.3 不同施肥制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2.3.1 不同施肥制度对稻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2.3.1.1 不同施肥制度对稻米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2.3.1.2 不同施肥制度对稻米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3.2 不同施肥制度对水稻碾米品质的影响
        2.3.3 不同施肥制度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2.3.4 不同施肥制度对稻米蒸煮品质的影响
        2.3.5 不同施肥制度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2.3.5.1 不同施肥制度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2.3.5.2 不同施肥制度对稻米灰分含量的影响
        2.3.5.3 不同施肥制度对米粉淀粉糊化特性(RVA)的影响
    3 结语
    参考文献
Ⅴ 不同施肥制度养分非均衡化土壤功能衰退及修复机制的研究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的基本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肥力特征的影响
        2.1.1 长期不施肥(CK)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变化
        2.1.2 长期施用氮肥(N)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变化
        2.1.3 长期施用氮钾肥(NK)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2.1.4 长期施用磷钾肥(PK)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2.1.5 长期均衡施用氮磷钾肥(NPK)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2.2 不同施肥制度土壤功能修复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2.2.1 长期不施肥(CK)条件下土壤功能修复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2.2.2 长期施用氮肥(N)条件下土壤功能修复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2.2.3 长期施用氮钾肥(NK)不同肥料修复修复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2.2.4 长期施用磷钾肥(PK)不同肥料修复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2.2.5 长期氮磷钾肥(NPK)均衡施用不同肥料修复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2.3 不同施肥制度土壤功能修复对作物体内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2.3.1 不同施肥制度土壤功能修复对作物体内养分含量的影响
        2.3.1.1 长期不施肥(CK)土壤功能修复对作物体内养分含量的影响
        2.3.1.2 长期施用氮肥(N)土壤功能修复对作物体内养分含量的影响
        2.3.1.3 长期施用氮钾肥(NK)土壤功能修复对作物体内养分含量的影响
        2.3.1.4 长期施用磷钾肥(PK)土壤功能修复对作物体内养分含量的影响
        2.3.1.5 长期氮磷钾肥均衡施用土壤功能修复对作物体内养分含量的影响
        2.3.2 不同施肥制度土壤功能修复对作物养分吸收的影响
        2.3.2.1 长期不施肥(CK)土壤功能修复对作物养分吸收的影响
        2.3.2.2 长期施用氮肥(N)土壤功能修复对作物养分吸收的影响
        2.3.2.3 长期施用氮钾肥(NK)土壤功能修复对作物养分吸收的影响
        2.3.2.4 长期施用磷钾肥(PK)土壤功能修复对作物养分吸收的影响
        2.3.2.5 长期氮磷钾肥(NPK)均衡施用土壤功能修复对作物养分吸收的影响
        2.4 不同施肥制度土壤功能修复对土壤肥力特征的影响
        2.4.1 不同施肥制度土壤功能修复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2.4.1.1 长期不施肥(CK)土壤功能修复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2.4.1.2 长期施用氮肥(N)土壤功能修复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2.4.1.3 长期施用氮钾肥(NK)土壤功能修复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2.4.1.4 长期施用鳞钾肥(PK)土壤功能修复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2.4.1.5 长期氮磷钾肥(NPK)均衡施用土壤功能修复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2.4.2 不同施肥制度土壤功能修复对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和平衡的影响
        2.4.2.1 长期不施肥(CK)土壤功能修复对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和平衡的影响
        2.4.2.2 长期施用氮肥(N)土壤功能修复对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及平衡的影响
        2.4.2.3 长期施用氮钾肥土壤功能修复对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及平衡的影响
        2.4.2.4 长期施用磷钾肥土壤功能修复对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及平衡的影响
        2.4.2.5 长期施用氮磷钾肥土壤功能修复对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及平衡的影响
        2.5 不同施肥制度土壤功能修复对土壤养分平衡的影响
        2.5.1 长期不施肥条件下土壤功能修复对土壤养分平衡的影响
        2.5.2 长期施用氮肥条件下土壤功能修复对土壤养分平衡的影响
        2.5.3 长期施用氮钾肥条件下土壤功能修复对土壤养分平衡的影响
        2.5.4 长期施用磷钾肥条件下土壤功能修复对土壤养分平衡的影响
        2.5.5 长期施用氮磷钾肥条件下土壤功能修复对土壤养分平衡的影响
    3 结语
    参考文献
Ⅵ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硝态氮含量与分布的影响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基本情况
        1.2 试验设计
        1.3 土壤样品的采集及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制度对湖南红壤硝态氮含量和分布的影响
        2.1.1 长期施用化肥对湖南红壤硝态氮含量和分布的影响
        2.1.2 长期化肥与有机物料配合施用对湖南红壤硝态氮含量和分布的影响
        2.2 不同施肥制度对河南潮土土壤硝酸盐含量与分布的影响
        2.2.1 长期施用化肥对河南潮土硝态氮含量和分布的影响
        2.2.2 长期化肥与有机物料配合施用对河南潮土硝态氮含量和分布的影响
        2.3 不同施肥制度对北京褐潮土硝态氮含量和分布的影响
        2.3.1 长期施用化肥对北京褐潮土硝态氮含量和分布的影响
        2.3.2 长期化肥与有机物料配合施用对北京褐潮土硝态氮含量和分布的影响
        2.4 不同施肥制度对吉林黑土硝酸盐含量和分布的影响
        2.4.1 长期施用化肥对吉林黑土硝态氮含量和分布的影响
        2.4.2 长期化肥与有机物料配合施用对吉林黑土硝态氮含量和分布的影响
        2.5 不同施肥制度对新疆灰漠土硝酸盐含量与分布的影响
        2.5.1 长期施用化肥对新疆灰漠土硝酸盐含量与分布的影响
        2.5.2 长期化肥与有机物料配合施用对新疆灰漠土硝态氮含量和分布的影响
        2.6 不同施肥制度对陕西黄土硝态氮含量和分布的影响
        2.6.1 长期施用化肥对陕西黄土硝态氮含量和分布的影响
        2.6.2 长期化肥与有机物料配合施用对陕西黄土硝态氮含量和分布的影响
    3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生和博士后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
个人简历

(10)重庆市烤烟关键性元素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营养元素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1.1.1 氮素营养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1.1.2 磷素营养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1.1.3 钾素营养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1.1.4 氯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1.1.5 硼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1.2 营养元素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1.2.1 氮素营养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1.2.2 磷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1.2.3 钾素营养对烟草品质的影响
        1.2.4 氯素营养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1.2.5 硼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第2章 研究方案
    2.1 研究意义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方案
        2.4.1 重庆市植烟土壤养分现状调查研究
        2.4.2 重庆市烤烟重金属污染现状调发
        2.4.3 烤烟钾素营养及调控技术试验研究
        2.4.4 烤烟氯素营养及调控技术试验研究
        2.4.5 烤烟硼素营养及调控技术试验研究
    2.5 技术路线
第3章 重庆市植烟土壤养分现状及评价
    3.1 重庆市植烟土壤养分评价方法
    3.2 植烟土壤pH现状及评价
        3.2.1 不同植烟区域土壤pH状况
        3.2.2 不同土壤类型pH状况
        3.2.3 土壤pH值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3.3 植烟土壤有机质现状及评价
        3.3.1 重庆市不同植烟区县土壤有机质含量状况
        3.3.2 不同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状况
        3.3.3 土壤有机质与其它性质的关系
    3.4 植烟土壤氮素含量现状及评价
        3.4.1 重庆市不同植烟区县土壤速效氮含量状况
        3.4.2 不同土壤类型速效氮含量状况
    3.5 植烟土壤磷素含量现状及评价
        3.5.1 不同植烟县(市)土壤速效磷含量状况
        3.5.2 不同土壤类型速效磷含量状况
    3.6 植烟土壤钾素现状及评价
        3.6.1 不同植烟县(市)土壤速效钾含量状况
        3.6.2 不同植烟土壤速效钾含量状况
    3.7 植烟土壤Ca含量现状及评价
        3.7.1 不同植烟县(市)土壤交换性Ca含量状况
        3.7.2 不同土壤类型交换性Ca含量状况
    3.8 植烟土壤Mg含量现状及评价
        3.8.1 不同区域土壤交换性Mg含量状况
        3.8.2 不同土壤类型交换性Mg含量状况
    3.9 植烟土壤S现状及评价
        3.9.1 不同植烟区县土壤有效硫含量状况
        3.9.2 不同土壤类型有效硫含量状况
    3.10 植烟土壤微量营养元素(Cu、Zn、Fe、Mn、Mo)现状及评价
        3.10.1 不同植烟区县土壤金属微量营养元素含量状况
        3.10.2 不同土壤类型金属微量营养元素含量状况
第4章 重庆市烤烟钾素营养及调控技术
    4.1 施钾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4.1.1 施钾对烤烟生长的影响
        4.1.2 钾肥对烟叶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影响
        4.1.3 施钾对烤烟烟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4.2 施钾对烟叶钾、磷吸收总量的影响
    4.3 施钾对烤烟产质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重庆市烤烟氯素营养及调控技术
    5.1 重庆市植烟土壤氯素含量现状分析
        5.1.1 重庆市植烟土壤含氯量
        5.1.2 重庆市植烟土壤含氯量分布
        5.1.3 植烟区不同土壤含氯量
        5.1.4 土壤含氯量与土壤农化特性的关系
        5.1.5 重庆市植烟土壤氯素含量评价
    5.2 重庆市烟叶氯素含量现状分析
        5.2.1 重庆市烟叶含氯量
        5.2.2 重庆市植烟区烟叶含氯量分布
        5.2.3 烟叶中氯与其它营养元素的相关性
        5.2.4 重庆市烟叶含氯量评价
    5.3 施氯肥对烤烟产量的影响
        5.3.1 施氯肥对烤烟经济产量的影响
        5.3.2 施氯肥对烤烟产值的影响
        5.3.3 施氯肥对烤烟生物产量的影响
    5.4 施氯量对烟叶含氯量的影响
        5.4.1 烘烤后商品烟叶含氯量
        5.4.2 不同生长期烤烟各器官含氯量
        5.4.3 烤烟不同生长期对氯的吸收累积
        5.4.4 施氯量对烤烟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5.5 不同施氯量对烤烟质量的影响
        5.5.1 施氯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5.5.2 施氯对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的影响
        5.5.3 施氯对烟叶吸湿性的影响
    5.6 氯在土壤中的残留及动态变化
第6章 重庆市烤烟硼素营养及调控技术
    6.1 重庆市植烟区土壤硼素营养的空间变异特征
    6.2 硼对烤烟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6.2.1 硼对烤烟株高的影响
        6.2.2 硼对烤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6.2.3 硼对烤烟各器官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6.2.4 硼对烤烟各器官氮磷钾吸收量的影响
    6.3 重庆市植烟土壤的硼肥施用效应
        6.3.1 硼肥对烟叶生长发育的影响
        6.3.2 硼肥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6.3 讨论
第7章 重庆市烤烟重金属污染现状及调控技术
    7.1 重庆市主产烟区大气重金属分析
    7.2 重庆市主产烟区降水重金属分析
    7.3 重庆市主产烟区地表水重金属分析
    7.4 重庆市主产烟区土壤重金属分析
    7.5 重庆市主产烟区粪水和肥料重金属分析
    7.6 重庆市主产烟区烟叶重金属分析
    7.7 重庆市主产烟区重金属综合评价
    7.8 小结
第8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8.1 结论
        8.1.1 重庆市植烟土壤养分现状及评价
        8.1.2 重庆市烤烟钾素营养及调控技术
        8.1.3 重庆市烤烟氯素营养及调控技术
        8.1.4 重庆市烤烟硼素营养及调控技术
        8.1.5 重庆市烤烟重金属污染现状及调控技术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8.3 相关领域内噬需开展的研究和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四、定位施钾对紫色土水稻、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新型肥料降低农业氮磷面源污染的作用与评价[D]. 武秋甫. 西南大学, 2021
  • [2]基于土壤基础地力的施肥推荐研究 ——以重庆水稻和玉米为例[D]. 梁涛. 西南大学, 2017(04)
  • [3]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4]基于“大配方、小调整”的中国三大粮食作物区域配肥技术研究[D]. 吴良泉.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5]长期施肥下钾肥农学效率演变研究进展[A]. 张会民,徐明岗.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0
  • [6]长期施肥土壤—作物体系钾素动态变化研究[D]. 和林涛. 西南大学, 2008(09)
  • [7]紫色土钾素淋失与利用研究[D]. 孟涛. 西南大学, 2007(06)
  • [8]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钾素演变特征及机理[D]. 张会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9]施肥制度与土壤可持续利用[D]. 李絮花.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05)
  • [10]重庆市烤烟关键性元素调控研究[D]. 关博谦. 西南农业大学, 2005(06)

标签:;  ;  ;  ;  ;  

局部施钾对紫色土水稻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