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珠峰环境监测

2000·珠峰环境监测

一、2000·珠峰环境监测(论文文献综述)

陈景涛,陈真,柏华岗,康胜军,任秀波,刘胜震[1](2021)在《2020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数据获取方案》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12月8日,中国与尼泊尔共同宣布了最新的珠穆朗玛峰高程。本次珠峰高程测量使用了大量国产设备,并对多项技术方案进行了优化,经过完善的组织实施,最终保证了本次珠峰高程测量圆满成功。主要阐述本次珠峰测量数据获取阶段采用的设备及其应用情况,通过与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数据获取方案进行对比,对重力测量、控制测量、峰顶测量等相关技术方案特点进行探讨,说明本次珠峰高程测量通过优化数据获取方法提高了起算点精度,首次获取了峰顶重力值,提高了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精度。

赵艳霞[2](2021)在《高寒山区冰川河流剥蚀特征研究 ——以绒布河和科其喀尔河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冰川河流是全球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球的水化学循环和泥沙输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流域中各种物质的输送特征可以反映该地区的剥蚀特征和水文、地形、气候和冰川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了探究不同自然地理背景下冰川河流的剥蚀特征,本文选择位于青藏高原地区的绒布冰川河和西北干旱区的科其喀尔冰川河为研究对象,通过原位监测和统计分析方法,对两条冰川河流的水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水沙关系和输沙特征,进而对绒布河和科其喀尔河的剥蚀率进行估算,并针对岩性、气候、地形和冰川对总剥蚀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主要结论如下:(1)绒布河和科其喀尔河的水体均呈弱碱性,水体中HCO3-和Ca2+为优势离子,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Ca型水。水化学离子浓度季节性特征显着,在强烈消融期有一定的“稀释作用”。岩石风化是水化学离子的主控因素,绒布河离子主要来自碳酸岩、硅酸岩和蒸发岩的水解,其次是含氟矿石的水解和当地人为活动的影响,而科其喀尔河水体离子主要来自含硫矿物的氧化及该过程促进的矿物水解,其次是钙盐的碳酸化。(2)在消融期,绒布河和科其喀尔河径流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径流模数分别为7.36×105 m3/(km2﹒yr)和6.82×105 m3/(km2﹒yr)。消融期两条河流的平均泥沙含量分别为316.51±12.34 mg/L和1217.51±1189.92 mg/L。分析两条冰川河流的水沙关系,结果表明将径流量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后,回归效果显着改善,并由此得到输沙量分别为55.85×103 t和97.95×103 t,输沙模数分别为200 t/(km2﹒yr)和890 t/(km2﹒yr)。(3)绒布河化学剥蚀率、机械剥蚀率和总剥蚀率分别为22 t/(km2﹒yr)、200 t/(km2﹒yr)和222 t/(km2﹒yr),科其喀尔河分别为51 t/(km2﹒yr)、890 t/(km2﹒yr)和941 t/(km2﹒yr)。二者的机械剥蚀率分别占总剥蚀率的90.0%和94.58%,且化学剥蚀率与机械剥蚀率之间显着相关(R=0.676,p=0.006),化学剥蚀率随着机械剥蚀率的增大而增大,但是也会受其限制。利用机械剥蚀率计算了化学剥蚀率,其结果分别为51 t/(km2﹒yr)和153 t/(km2﹒yr),均大于实际值,并且二者机械剥蚀率与化学剥蚀率的比值(P/C)较大(分别为9.09和17.45)。岩性、气候、地形与冰川覆盖度等因素都是造成总剥蚀率差异的主要因素。

刘俊含[3](2021)在《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研究》文中提出STEM教育是在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和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下诞生和发展的。STEM教育作为一种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用跨学科知识与技能解决现实问题为目标的教育,最终目标是实现创新人才的高质量培养。我国新一轮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是以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导向的教学实践。新版高中数学课标也明确,数学教学要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结合相关文献梳理分析STEM教育、活动教学的产生发展与研究现状。在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探讨STEM教育的内涵、STEM教育与高中数学活动教学相融合的可行性。在“从做中学”理论、情境学习理论、赛耶模型和PBL学习模式的指导下,参考STEM教育在高中数学教材与教学中的现状分析结果,构建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模型,讨论其对于转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发展学生跨学科综合素养的有效性,这也是文章的创新点。将本研究提出的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模型与Ge Geobra计算机平台共同应用于具体教学实践,促进数学知识的应用广度,转变师生数学教与学的方式。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实验研究法、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利用设计的教学案例进行教学实验后,将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的后测成绩对比,综合师生访谈情况,初步得出以下结论:基于数学课堂构建的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模型,有助于转变现有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应用数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师生的访谈发现,该教学模型对于提高学生活动参与度、增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跨学科知识运用水平等具有一定作用,并可为一线数学教师的STEM教学提供一定参考。本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该教学模型的教学实践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对于STEM教育与数学相融合的探索还将继续。

党亚民,郭春喜,蒋涛,张庆涛,陈斌,蒋光伟[4](2021)在《2020珠峰测量与高程确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实现中国和尼泊尔共同宣布珠峰高程,我国于2019—2020年开展了珠峰高程测量工作,并于2020年5月27日完成峰顶测量。首次在珠峰北侧区域实施航空重力测量、开展峰顶地面重力测量,首次联合航空和地面重力等数据确定了基于国际高程参考系统(international height reference system, IHRS)的珠峰区域重力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和峰顶大地水准面差距。此次珠峰测量,各种先进测量装备尤其是国产测量仪器全面担纲,通过多种技术手段相互验证和严密检核计算,确保了珠峰高程测量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最后,中尼双方合作开展数据处理,共同确定珠峰峰顶雪面正高(海拔高)为8 848.86 m。

何正枫[5](2021)在《青藏高原山地冰川SAR影像监测研究 ——以珠峰区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冰川是特定气候条件下的自然产物,气候与水或冰的物理特征共同决定着冰川的规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由于其高海拔的地形特征和寒冷的气候条件,孕育了大量的山地冰川,在西部水资源变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全球冰川正面临严峻的威胁,位于青藏高原的山地冰川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全球气温上升的大环境下,青藏高原地区约有80.8%的冰川在退缩,珠穆朗玛峰附近的巨大冰川群发生着剧烈的动态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严重影响着青藏地区人民的水资源供给,而且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陡峭,冰川的变化极易发生雪崩、滑坡、冰湖溃决等自然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藏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山地冰川区域进行长期、有效的监测迫在眉睫。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项目成为珠峰测量史上的里程碑,在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依托于国家基础测绘项目支持下的珠峰高程测量课题之珠峰冰川变化监测子课题,选取青藏高原珠峰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数条冰川,通过对区域内冰川的变化监测研究,准确地反映出珠峰地区内冰川的流速变化与地表形变发展变化,对于珠峰地区内的主要地形、地物变化有了更加清晰和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客观的认识到气候变化对冰川变化的严重威胁,使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预防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的研究成果如下:(1)冰川流速是冰川动态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对冰川流速的有效监测有利于及时准确的反演冰川发展规律。其中,偏移量追踪技术是冰川流速分析的主流技术手段之一。本文采用偏移量追踪方法对珠峰区域内的Kangxiong冰川与Kazhenpu冰川等典型山地冰川的ALOS PALSAR-2影像数据进行处理,提取了两条冰川在2015-2016、2016-2017、2017-2018以及2019年共4个阶段的冰川流速分布信息。本文同时顾及冰川区域的高程和坡度对冰川流速的共同作用,引入空间三维表面模型,将平面单因素分析转至空间多维分析,通过构建二次曲面模型发现坡度-高程-冰川流速之间的变化关系。发现以冰川流速为因变量的冰川流速-坡度-高程模型中,高程二次项、坡度二次项及高程与坡度的混合二次项系数均远小于一次项系数,认为流速与高程和坡度均呈线性关系;高程H的一次项系数均为正,高程越大,流速越快,呈正相关。(2)本文将SBAS技术应用于山地冰川分布区域,探究区域地表形变对山地冰川形态变化的影响。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发生在尼泊尔境内的Mw7.8级地震使得地震对青藏高原地区山地冰川的影响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对24景ALOS PALSAR-2数据,采用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获取了测区的平均沉降速率图。通过基线约束和差分计算消除或削弱了地表起伏引起的相位残差、大气延迟引起的相位残差及其他噪声引起的相位残差,从而得到较为可靠的沉降速率图。为进一步确定冰川变化与地震之间的关联,本文将形变量及形变量贡献度归一化,对受到尼泊尔地震影响地形变化严重的冰川进行了震前、震时、震后的冰川流速监测,结合地表形变与流速变化共同分析尼泊尔地震对研究区内冰川的影响程度。得到如下结论:(1)距离震源越近影响越大,地表形变越剧烈。随着时间变化,形变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地表变化趋于稳定;(2)地震打破了地形沉降的自然规律,导致地震前或震后若干年内研究区内部分地区出现小幅度的抬升现象,以及受自然地形的变化,震时及震后一段时间内冰川运动速度呈加快趋势。

瞿伟,高源,陈海禄,梁世川,韩亚茜,张勤,王庆良,郝明[6](2021)在《利用GPS高精度监测数据开展青藏高原现今地壳运动与形变特征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由于所处大陆构造位置的特殊性,造就其成为全球现今地壳构造运动最为强烈的区域之一。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发育有多条深大活动断裂带,是强震易发区,同时也是研究大陆内板块构造运动机制的天然试验场。GPS以其时空分辨率高、覆盖范围广、观测精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地壳形变监测研究中。目前,通过已建立的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CMONOC-Ⅰ)与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CMONOC-Ⅱ)获得的GPS高精度地壳运动速度场,能够清晰地揭示青藏高原近20年来地壳构造运动与形变现状。通过系统总结利用GPS监测数据开展青藏高原现今地壳运动与形变特征的研究进展,回顾了用于监测青藏高原地壳运动的GPS数据来源与高精度数据处理方法及策略,探讨了不同参考基准对GPS速度场处理结果的影响,并分别从动力学和运动学两方面全面阐述了当前用于青藏高原地壳运动与形变分析模型。综合模型计算结果从浅部与深部两方面深入剖析了青藏高原现今地壳运动与形变特征,并从板块运动构造动力学机制角度详细解译了青藏高原现今区域动力学背景及其影响下的珠穆朗玛峰隆升机制。最后对利用GPS技术开展青藏高原地壳运动与形变监测成果作了概述总结,并进一步展望了未来青藏高原地壳形变监测研究的重要发展趋势。

徐红[7](2020)在《珠穆朗玛峰新高程数据向全世界公布:8848.86米——为啥大家伙儿要给这个“大家伙”量身高?》文中研究指明珠穆朗玛峰(Qomolangma),简称珠峰,藏语意译圣母峰,尼泊尔称为萨加玛塔峰,也叫"埃非勒斯峰"(Everest),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之巅,终年积雪。这个地区气候极度寒冷,又被称为"世界第三极"(另外两极是指南极和北极)。珠峰是所有登山爱好者的终极目标。

凌琳[8](2020)在《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下文简称特殊精英教育)是适合超智儿童身心特点的一种特殊的优质教育,它从根本上不同于传统认识中在大众教育里仅以学业成绩为标准的“精英教育”,其特点在于教育对象仅面向超智儿童,针对其特殊性进行有效教学,即因材施教,它同时也是当前教育体系的的完善和补充,还可以开发被教育者的潜在能力,发扬其优势才能,实施一种最适合超智儿童的教育模式。英才(天才)教育、资优教育、超常教育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其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遵循着“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而不同之处在于,除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之外的其他几种教育的受众的定义都包括了多元化的能力,而本文提出的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只针对智力超群的学生。特殊精英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是国家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方式,且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本研究以公平视角审视特殊精英教育问题,综合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教育公平理论和政策制定理论,认为新时期的教育公平应该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应该摆脱传统观念的桎梏并拓展出新的内涵来促进个人、社会以及国家的发展。当前社会普遍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认为均等、公平就是绝对的平均,甚至认为教育上任何的区别都是不公平现象。然而,特殊精英教育是否真的站在教育公平的对立面呢?答案是否定的。人的性别、年龄、个性、能力生来就有差别,教育上的“均匀用力”是最低层次的、浮于表面的伪公平,根据受教育对象在各方面素质的不同提供适合每个人的相应的教育条件才是真正的、实质性的公平。换言之,教育公平应该建立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该研究问题的提出是基于:其一,人们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认为公平就是完全相同的教育;其二,我国特殊精英教育异化现象严重,主要体现在:大众教育被精英化;其三,当前我国的“超常教育”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无法满足人民个人、社会以及国家发展的需要;其四,世界多个国家及地区都在大力发展英才教育,一些国家甚至将英才教育提高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加大经费投入,并且颁布法律法令予以法制和政策保障,而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却缺乏政策保障。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各国特殊精英教育研究与政策进行分析、比较,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试图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方式,为我国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颁布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法、比较法、调查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梳理各国对特殊精英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政策,了解国内外特殊精英教育研究以及实施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然后通过对国内外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结合各国国情与我国实际情况,为本研究提供借鉴经验;接着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对特殊精英教育的社会认知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各相关人群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与态度、对特殊精英教育重点问题的看法及特殊精英教育国内实践经验三个方面的问题。问卷调查部分,发出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648份,深入访谈了33位专家(含教育家和高校其他专家)、教育实践家、教师、家长、学生,其中包括国内顶级教育专家顾明远先生和裴娣娜先生,以及多位国内一流中小学校领导,问卷数据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访谈质性数据使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进行三级编码分析,数据分析和访谈分析为本研究提供量化和质性研究基础,最后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得出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当前,许多国家(地区)都对特殊精英教育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如美国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立法立规发展英才教育,德国也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重视“天才教育”,其他如俄罗斯、韩国、日本等,甚至我国香港、台湾地区都有相关法律法规或条例为特殊精英教育保驾护航,如台湾1984年颁布的《特殊教育法》就包含了关于资优教育的内容。不少发达国家(地区)特殊精英教育已颇具规模,如英国受惠者比例为1%-5%,新加坡为1%,俄罗斯为1%,以色列为1%,韩国也已达到1%。我国特殊精英教育虽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也存在主体异化、培养模式单一、系统性缺失、发展不平衡,甚至缺失政策和法律法规保障等问题。我国特殊精英教育政策构建可借鉴其他国家及地区的经验和有关政策,从成才渠道、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式、教育管理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具体政策建议为:构建完整的成才渠道,一方面科学地建立超智儿童鉴定选拔机制,具体可使用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智力测试量表结合学生、家长自荐和教师推荐的多元化鉴定选拔机制,另一方面打通超智儿童升学渠道,让超智儿童受到连贯、系统的培养,更好地成为国家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在师资上,从选培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激励保障机制三方面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为特殊精英教育培养专门的优秀教师;在课程上,加强需求调查,提升课程和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在课程设置上更加重视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注重差异化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在管理上,需在政府职能部门设专人管理特殊精英教育,也可考虑设置专门的部门以调整课程模式,协调教育队伍,加强教学管理,且加强政策宣讲,以减少政策实施阻力;在政策法规上,为特殊精英教育立法立规,提供经费、政策和法制保障,填补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的政策法规空缺。本研究有两个创新之处:一是内容上,通过对国外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分析,在比较、借鉴的基础上结合研究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的发展情况,探索本土化的培养政策;二是方法上,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由于受到研究条件与能力等各方面的限制,还存在一些不足,期待能邀请到更多的国内顶级专家和一流名校的校领导参与调研,也期待以后国家支持更多探索性的教学试验。

康世昌,张玉兰,张强弓[9](2020)在《探索地球之巅:60年来珠峰气候环境变化》文中研究表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珠峰),是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的焦点与热点区域。自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在珠峰地区已经开展了多次综合考察,并建立了定位观测研究站。近60年来,珠峰地区持续变暖,升温幅度与青藏高原的平均值相当,降水变化趋势不明显。珠峰地区是冰川集中分布区,近期冰川显着退缩,冰湖面积急剧扩张,径流量增大,反映了冰川和水文过程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受到升温影响,珠峰地区的植被有变绿趋势。工业革命以来,珠峰地区受到跨境大气污染物传输的影响,也凸显了冰川消融导致的污染物二次释放的潜在风险。

本刊综合[10](2020)在《登顶“地球之巅”》文中研究说明时隔15年,喜马拉雅山脉主峰再次迎来中国测量队伍。5月27日11时整,中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为珠峰"量身高"。队员在峰顶停留了150分钟,其间还开展了峰顶雪深和气象等测量,创造了中国人在珠峰峰顶停留时长新纪录。

二、2000·珠峰环境监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珠峰环境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1)2020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数据获取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观测实施方案
    1.1 总体技术路线
    1.2 高程控制测量
    1.3 坐标控制测量
    1.4 重力测量
    1.5 峰顶测量
    1.6 气象元素观测
2 数据获取方案技术特点
    2.1 充分使用国产设备
    2.2 控制测量更全面
    2.3 重力测量内容更丰富
3 结语

(2)高寒山区冰川河流剥蚀特征研究 ——以绒布河和科其喀尔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河流水化学的研究进展
        1.2.2 河流泥沙输移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绒布冰川河概况
        2.1.2 科其喀尔冰川河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监测断面布设
        2.2.2 野外观测与样品采集
        2.2.3 实验室测定与分析
        2.2.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冰川河流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3.1 水化学特征
        3.1.1 水化学组成
        3.1.2 水化学类型
        3.1.3 水化学离子的季节变化特征
    3.2 水化学影响因素分析
        3.2.1 水化学主控影响因素判断
        3.2.2 岩性的影响
        3.2.3 大气降水的影响
        3.2.4 人为活动的影响
    3.3 离子的主要来源
        3.3.1 离子间相关关系
        3.3.2 离子的主成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冰川河流的泥沙输移
    4.1 气象参数特征
    4.2 水沙关系
        4.2.1 径流量
        4.2.2 泥沙含量特征
        4.2.3 水沙关系分析
        4.2.4 滞后现象分析
    4.3 输沙量和输沙模数
    4.4 输沙能力的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剥蚀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5.1 剥蚀率的估算
        5.1.1 化学剥蚀率
        5.1.2 机械剥蚀率
        5.1.3 总剥蚀率
        5.1.4 化学剥蚀率与机械剥蚀率的关系
    5.2 剥蚀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基岩的性质
        5.2.2 气候
        5.2.3 地形
        5.2.4 冰川覆盖度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基金项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1.1.2 数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1.1.3 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诠释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实验研究法
        1.4.3 问卷调查法
        1.4.4 访谈法
    1.5 研究思路
    1.6 本研究的创新性
2 研究综述
    2.1 关于STEM教育的研究综述
        2.1.1 STEM教育的国外研究现状
        2.1.2 STEM教育的国内研究现状
    2.2 关于活动教学的研究综述
        2.2.1 活动教学的产生与发展
        2.2.2 活动教学的研究现状
    2.3 融合STEM教育与高中数学教学的研究现状
    2.4 小结
3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STEM教育
        3.1.2 数学活动教学
    3.2 理论基础
        3.2.1 杜威“从做中学”理论
        3.2.2 情境学习理论
        3.2.3 赛耶模型
        3.2.4 PBL学习模式
4 STEM教育在高中数学教材与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4.1 STEM教育在人教B版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渗透情况
        4.1.1 教材总体分布分析
        4.1.2 专题内容分析
        4.1.3 结论与建议
    4.2 STEM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现状调查
        4.2.1 调查目的
        4.2.2 调查对象
        4.2.3 调查方法
        4.2.4 调查过程
        4.2.5 调查结果分析
        4.2.6 小结
5 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模型
    5.1 STEM教育与高中数学活动教学相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5.2 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模型的构建原则
        5.2.1 整合性原则
        5.2.2 情境性原则
        5.2.3 实践性原则
        5.2.4 创造性原则
    5.3 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模型的构建
        5.3.1 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模型的构想
        5.3.2 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模型
6 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的案例设计
    6.1 案例设计一:“身高增长的秘密”
        6.1.1 教材内容分析
        6.1.2 学情分析
        6.1.3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6.1.4 教学方法
        6.1.5 教学手段
        6.1.6 教学过程设计
        6.1.7 教学评价设计
    6.2 案例设计二:“测量我们学校的‘珠峰’”
        6.2.1 教材内容分析
        6.2.2 学情分析
        6.2.3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6.2.4 教学方法
        6.2.5 教学手段
        6.2.6 教学过程设计
        6.2.7 教学评价设计
7 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的实验研究
    7.1 实验准备
        7.1.1 实验目的
        7.1.2 实验材料及工具
        7.1.3 实验对象
        7.1.4 实验变量
        7.1.5 实验假设
    7.2 实验过程
        7.2.1 实验流程
        7.2.2 教学过程
    7.3 实验结果与分析
        7.3.1 测试卷的设计与实施效果
        7.3.2 学生访谈问题的设计与实施效果
        7.3.3 教师访谈问题的设计与实施效果
        7.3.4 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不足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STEM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开展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B “STEM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开展现状”的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C “身高增长的秘密”学生测试卷
附录D “身高增长的秘密”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E “身高增长的秘密”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F “测量我们学校的’珠峰’”测量课题报告表
附录G 案例一学生身高数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2020珠峰测量与高程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 2020珠峰高程测量外业观测
    1.1 坐标控制测量
    1.2 高程控制测量
    1.3 重力测量
        1.3.1 航空重力测量
        1.3.2 地面重力测量
    1.4 峰顶测量
        1.4.1 峰顶GNSS测量与冰雪探测雷达测量
        1.4.2 峰顶交会测量
        1.4.3 峰顶重力测量
2 2020珠峰高程测量数据处理与检核计算
    2.1 基于国际高程参考系统的珠峰区域重力似大地水准面模型
    2.2 峰顶GNSS联测网与交会测量
    2.3 珠峰高程确定
3 结 论

(5)青藏高原山地冰川SAR影像监测研究 ——以珠峰区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偏移量追踪法研究现状
        1.2.2 短基线集干涉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安排
        1.3.3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区域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数据
        2.2.1 冰川编目数据
        2.2.2 光学影像数据
        2.2.3 SAR影像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偏移量跟踪技术
        2.3.2 SBAS-InSAR技术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偏移量追踪方法获取山地冰川运动速度
    3.1 监测区域与数据概况
    3.2 偏移量追踪法数据处理
    3.3 偏移量追踪法结果分析
        3.3.1 冰川流速变化与高程关系分析
        3.3.2 冰川流速变化与坡度关系分析
        3.3.3 冰川流速变化与高程、坡度共同作用关系分析
    3.4 偏移量追踪法误差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尼泊尔Mw7.8地震对研究区内冰川的形变影响
    4.1 基于SBAS-InSAR技术获取研究区地表形变
    4.2 地震对研究区整体地表形变的影响
    4.3 地震对研究区内部分冰川运动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6)利用GPS高精度监测数据开展青藏高原现今地壳运动与形变特征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GPS监测网络与高精度数据处理
    1.1 GPS监测网络体系
    1.2 GPS监测资料高精度数据处理
2 地壳运动与形变分析模型
    2.1 运动学方法
        2.1.1 连续分析方法
        (1)多尺度球面小波模型。
        (2)球面最小二乘配置模型。
        (3)反距离加权算法。
        (4)刀刃模型。
        2.1.2 非连续分析方法
        (1)活动块体模型。
        (2)负位错模型。
    2.2 动力学方法
3 现今地壳构造运动与形变特征分析
    3.1 浅部地壳运动与形变特征
    3.2 深部地壳运动与形变特征
4 现今区域构造动力学背景
    4.1 构造动力学背景
    4.2 区域动力学环境下珠峰地区构造隆升机制
5 结 语
    5.1 结 论
    5.2 展 望

(8)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一)社会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
        (二)特殊精英教育的异化
        (三)特殊精英教育无法满足个人、社会及国家发展
        (四)特殊精英教育缺乏政策法律保障
    二、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价值
        (三)实践价值
    三、相关概念
        (一)超智儿童
        (二)精英与精英学生
        (三)精英教育、超常教育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
        (四)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与政策制定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超智儿童内涵的研究
        (二)关于超智儿童鉴定选拔的研究
        (三)关于超智儿童培养模式的研究
        (四)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师资建设的研究
        (五)其他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关于超智儿童内涵的研究
        (二)关于特殊精英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研究
        (三)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实施经验的研究
        (四)关于超智儿童身心特征的研究
        (五)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国际比较的研究
    三、总结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内容和目的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取样与样本情况
        (三)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重难点及拟创新点
    四、研究思路与调研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调研设计
    五、信效度分析及研究伦理
        (一)信效度分析
        (二)研究伦理
第三章 理论基础
    一、智力理论
        (一)智力差异客观存在
        (二)智力是可以科学测量的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启示
    三、教育公平理论
        (一)教育公平的层次与原则
        (二)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平衡
        (三)教育公平在特殊精英教育中的体现
    四、政策制定理论
        (一)理性决策理论
        (二)公民参与理论
第四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国际经验
    一、国外(地区)特殊精英教育相关法律政策发展概述
    二、国外(地区)特殊精英教育政策执行经验
        (一)选拔机制
        (二)培养方式
        (三)师资建设
    三、典型国家的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分析
        (一)俄罗斯
        (二)美国
        (三)韩国
    四、总结
第五章 中国特殊精英教育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
    一、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实践进程
        (一)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发展历史
        (二)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发展现状
    二、国内相关政策的发展
        (一)重点学校、重点班的政策与实践
        (二)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班级的尝试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关计划
    三、中国特殊精英教育案例分析
        (一)北京八中经验与成绩
        (二)江苏天一中学经验与启示
    四、总结
第六章 特殊精英教育的社会认知
    一、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和态度
        (一)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
        (二)对特殊精英教育的态度
        (三)影响因素分析
    二、对特殊精英教育重点问题的看法
        (一)对成才渠道的看法
        (二)对安置形式的看法
        (三)对课程教学的看法
        (四)对师资队伍的看法
        (五)对保障和资金的看法
    三、特殊精英教育国内实践经验
        (一)走出误区,以正确的理念为指导
        (二)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四)尽可能提供好的条件和资源
        (五)制定科学的准入准出机制
    四、总结
第七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相关因素研究
    一、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问题确定
    二、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价值取向
    三、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目标与功能
        (一)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目标
        (二)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功能
    四、特殊精英教育政策实施的可行性
        (一)政治可行性
        (二)经济可行性
        (三)技术可行性
第八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建议
    一、构建完整的成才通道
        (一)建立科学的鉴定选拔机制
        (二)打通超智儿童升学渠道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特殊精英教育教师的选培制度
        (二)重视特殊精英教育入职培训和在职教师专业发展
        (三)完善特殊精英教育教师激励和保障机制
    三、优化培养环节
        (一)课程设置的优化
        (二)教学方式的优化
    四、加强教育管理
        (一)确定特殊精英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二)强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管理作用
        (三)增加理解减少阻力:加强政策宣讲
    五、完善保障机制
        (一)经费保障
        (二)政策保障
        (三)法律保障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特色与创新
    三、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社会认知调查问卷
    附录2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3 校领导访谈提纲
    附录4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5 家长访谈提纲
    附录6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7 访谈内容节选
后记

(9)探索地球之巅:60年来珠峰气候环境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珠峰地区科学考察简史
2 珠峰地区持续变暖
3 珠峰地区冰川退缩、冰湖扩张
4 远距离传输大气污染物影响珠峰地区环境
5 珠峰地区变绿,植被生长期延长
6 结论与展望

(10)登顶“地球之巅”(论文提纲范文)

测量队为珠峰量“身高”
    为何重新测量珠峰高度
    “身高”如何测
    为何需人登顶测量
    确切“身高”何时公布
征战世界最高峰的中国力量
    首次应用北斗系统
    航空重力测量亮相
    国产雪深雷达完成关键测量
    5G信号覆盖峰顶
珠峰登顶意义非凡

四、2000·珠峰环境监测(论文参考文献)

  • [1]2020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数据获取方案[J]. 陈景涛,陈真,柏华岗,康胜军,任秀波,刘胜震.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5)
  • [2]高寒山区冰川河流剥蚀特征研究 ——以绒布河和科其喀尔河为例[D]. 赵艳霞. 内蒙古大学, 2021
  • [3]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研究[D]. 刘俊含.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4]2020珠峰测量与高程确定[J]. 党亚民,郭春喜,蒋涛,张庆涛,陈斌,蒋光伟. 测绘学报, 2021(04)
  • [5]青藏高原山地冰川SAR影像监测研究 ——以珠峰区域为例[D]. 何正枫.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6]利用GPS高精度监测数据开展青藏高原现今地壳运动与形变特征研究进展[J]. 瞿伟,高源,陈海禄,梁世川,韩亚茜,张勤,王庆良,郝明.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21(01)
  • [7]珠穆朗玛峰新高程数据向全世界公布:8848.86米——为啥大家伙儿要给这个“大家伙”量身高?[J]. 徐红. 中国测绘, 2020(12)
  • [8]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D]. 凌琳. 西南大学, 2020(05)
  • [9]探索地球之巅:60年来珠峰气候环境变化[J]. 康世昌,张玉兰,张强弓. 自然杂志, 2020(05)
  • [10]登顶“地球之巅”[J]. 本刊综合.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20(07)

标签:;  ;  ;  ;  ;  

2000·珠峰环境监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