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自省意识和自我救赎的欲望——论铁凝的新作《大浴女》

人性的自省意识和自我救赎的欲望——论铁凝的新作《大浴女》

一、人性的自审意识与自我救赎欲——评铁凝的新作《大浴女》(论文文献综述)

韩丽艳[1](2014)在《论铁凝小说的影视改编》文中研究说明影视改编有着悠久的历史,纵观中外,大量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了电影及电视剧。文学可以源源不断的为影视艺术提供素材和营养;反过来,优秀的影视作品,也能促进文学作品的传播和发展,二者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但是改编是有风险的,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后,并没有达到原有的艺术水准,让人大失所望。本文主要研究铁凝小说的影视改编。铁凝是当代文坛颇具盛名的女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铁凝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包括短篇、中篇、长篇小说以及散文等百余部,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活力。在文坛,铁凝以及她的作品都独树一帜,她没有流派,也没有固定的风格,时而清新淡雅,时而冷峻犀利,她的作品始终受到读者的喜爱,还多次获奖。铁凝的作品也得到了影视界的青睐,到目前为止,已有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及电视剧。本文从影视改编的角度入手,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对铁凝被改编的小说和改编后的影视作品进行分析,探讨改编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本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铁凝的生平经历以及其作品的特点;第二章主要从时代氛围、导演、编剧、叙事结构、情节、人物等方面对改编后引起强烈反响的作品进行分析,探究成功的原因;第三章主要从时代氛围、作品题材、编剧视角、人物关系、叙事结构等方面对改编后有失水准的作品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一章总结了影视改编的影响和反思。

李珊珊[2](2013)在《视觉文化视野下的文本世界 ——论铁凝小说中的“窥视”》文中认为铁凝是当今文坛上一位独具风格的作家。在她长达三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她一直以“快乐地游走在集体写作之外”的创作态度,保持着自己独具魅力的写作风格。迄今为止她的创作有长篇小说四部,中篇小说十几部,短篇小说近百篇,散文随笔百余篇。每一部都浸润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这其中有清新明丽的,也有深沉凝重的,创作风格多变,同时也见证了铁凝由初登文坛到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的创作之路。铁凝的作品一向是评论界的热点和焦点,几乎每出一部作品,评论性的文章就会以铺天卷地之势滚滚而来。对铁凝作品的研究涉及到方方面面,笔者发现铁凝作品中涉及到的窥视行为及其心理的描写很多,虽然也有一些评论者对其进行过研究,但是从视觉文化的角度切入进行研究的还不是很多。本文试图从铁凝小说中的窥视描写入手,将其放在视觉文化视野的大环境中进行深入研究。除引言和结语部分,本文分三章展开论述:第一章“视觉文化中的窥视”,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是视觉文化中的窥视呈现,从视觉文化的角度分析视觉文化的来临,视觉文化的研究以及视觉文化中的窥视;第二节对铁凝小说中的窥视行为进行大致的分类,包括集体对个人的窥视,个人之间的相互窥视以及动物与人的相互窥视。第二章“视觉关系中的主体”,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从主体问题的提出以及主体镜像的形成的角度论述,进而得出自我身份的确立;第二节以具体作品为例,主要论述铁凝小说中的主体身份建构问题,其中包括女性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与扬厉,政治与女性的双重身份以及传统与现代的双重身份。第三章“视觉关系中的中国形象”,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是西方视域中的中国形象,包括西方人创造的中国形象和中国人自己塑造的中国形象;第二节主要论述铁凝作品中塑造的中国形象,以《笨花》为典型;第三节则主要阐述身份焦虑下的文化心态问题,包括铁凝创作的文化心态以及如何重塑中国形象的问题。

杜渐[3](2012)在《铁凝小说中女性形象“审丑化”变迁的美学探析》文中提出铁凝是一位笔耕不辍的作家,在中国当代文坛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从新时期至今,铁凝共发表短篇小说约六十余部,长篇小说四部,中篇小说十二部。铁凝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觉在小说中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这些女性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纵观铁凝创作的整个过程,不难发现作家对女性形象的书写发生了较大程度的转变,从对女性美的赞扬与讴歌到对女性丑的描摹与揭露。在这种由美及丑的变化中,我们看到了作家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冷峻思考和深切关注。本文从“女性形象”入手,分别以聚焦对象、女性对照组、女性意识及人与环境关系为切入点,对女性形象的审丑化变迁进行探讨。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进行铁凝创作总况的梳理,按照作家创作风格、创作题材及审美趣味的转变将作家创作分为三个不同时期,即八十年代前期,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初期及九十年代中后期。并针对铁凝的家庭背景、文化背景及在文学道路上所受到的有益指引探讨了她的创作呈现独特性的原因。第二章通过对铁凝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演变历程的分析,揭示了铁凝对女性本真性的挖掘的阶段性过程,随着女性主体由乡村到城市的转移和女性生存环境的逐步复杂化社会化,女性意识逐步凸显,并走上了自省与自觉的道路。第三章则重点阐述了铁凝创作的美学意义,通过对美的关照和对丑的反思,她始终将对人性精神的深层关怀放在第一位,这或许是作家艺术人格的体现,更是文学的艺术魅力所在。

朱小兰[4](2011)在《“罪”与“赎”中的人性沉思 ——方方小说写作精神论》文中研究指明回顾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史,作家方方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她的内心一直坚守着文学创作的本真,她的笔触游走在普通人的辛酸和苦痛之中,用真诚的态度探求埋藏在人性深处的隐秘,但是她的作品语调以及呈现出来的思想性情,也偏于冷峻残酷。在这个意义上说,方方并不属于任何一个浅显的文学潮流,她的被命名,在很多时候都与她自己无关,由此可见,她是一位被严重低估的作家。本文立足于从“罪”与“赎”两个方面来对方方的创作精神进行深入挖掘。“罪”在这里代表的是方方笔下所关注的那种具有东方特征的道德及人性元素,“赎”即是普遍定义中的“救赎”、“赎还”。引言部分对方方的创作道路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并介绍了本文的思路和方法。从第一章到第三章则分别按照方方小说作品产生的年代顺序归类讨论,由此发现方方在小说创作中有一个历时性的变化,那就是基于人性层面,她从着重书写“罪”的承受者的心理变化到逐步探讨“罪”如何产生这个复杂命题,再到近期纯粹以“赎罪”为主线的创作。本文尝试分析的文本包括:《风景》、《闲聊宦子塌》、《一波三折》、《三人行》、《落日》、《水随天去》、《奔跑的火光》、《中北路空无一人》、《万箭穿心》《琴断口》,通过对这一系列作品细致的探讨,我们发现方方正是藉由自身的文学创作对人类心灵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进一步的揭露和反思,同时也对不同客观生存环境下人们性格的裂变展开了具体的观察。为了更进一步地发掘方方写作精神的独特之处,笔者还将同一主题框架下方方的作品和中外其他作家的相关作品进行了对比式分析,由是,一个更加生动的方方呈现在我们面前。

杨晶晶[5](2009)在《铁凝与莱辛小说女性意识与人性关怀比较研究》文中指出被视为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中坚人物的铁凝与2007年英国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都是本国享有广泛影响的作家,其小说创作关怀女性人生与历史命运,在对女性身体、心理乃至精神世界的探索中表达出一种具有性别共通性的女性意识,同时,她们又将这种基于女性的观察与思考延展到关注人类生存状态,对人类人性进行“美”与“丑”的审视,在对人性的深入开掘与情感召唤中获得精神上的共鸣。本论采用平行比较的方法,从女性意识和人性关怀角度对铁凝与莱辛这两位具有代表性的中、西方女性作家进行平行研究,发掘其小说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和人性关怀思想的契合点及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各自反映女性生存、发展与人性问题的思想指向,透视中、西女性文学的文化特点与艺术表现以及各自的发展路向,以促进中、西女性文学的进一步交流与互动,沟通世界女性文学的精神联系。全文共三章,第一章“乡土世界的铁凝与政治旗下的莱辛”主要在中、西女性主义文学发展的背景上分别对铁凝和莱辛的人生历程和各自独具特性的“乡恋情结”与“政治情怀”进行文化阐述,以讨论两位作家的艺术个性与创作背景,挖掘其写作的异同点。第二章“铁凝与莱辛的女性意识与艺术建构”通过比较铁凝与莱辛在关注女性生存命运和探讨女性心理以及对理想的两性关系的建构的期冀,揭示两位作家对女性精神世界的共同关注,对理想女性人格的追求和对新型两性关系模式的瞻望。第三章“铁凝与莱辛的人性关怀与审美征象”主要探讨铁凝与莱辛小说创作表现的深刻的人性关怀,即她们通过对人性的“审丑”、对人性本原的探求和呼唤理想的现代人格来实现其心理追求。从两位作家整体的创作审视,铁凝与莱辛虽然相互之间没有直接的交流,且各自生长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有着各各不同的人生道路、情感阅历,但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她们对女性乃至人类的善良情怀和完美和谐的执着守望,这使得她们小说创作的内容与思想跨越出各自的时代与国界,获得了一种文化与精神的联通,其不凡的创作在整个世界女性文学创作中也都成为一种地标式的写作。

杨晓宇[6](2009)在《“和”视阈下的铁凝女性小说》文中认为铁凝是当代文坛颇负盛名的女作家,其人生经历和政治身份都很特殊。家庭出身和童年经验影响着她的创作,农村生活的特殊经历赋予她洞察生活的独特视角,所以,她笔下的女性,形象多姿,富含生命意蕴和哲理。同时,独特的政治身份也让铁凝对人性的思考更加透彻、深刻。铁凝25岁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7岁成为作协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理事,39岁担任作协副主席,49岁当选作协主席,这些经历都给了她洞悉世界的双重视角:城里的、乡下的;男人的、女人的。所以她能不断变换角度去思考历史与现状,对女性意识进行反思。铁凝是一位女性作家,却能跳出性别自赏的圈子去描述女性的生存状态。本文正是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铁凝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归类分析,探讨作家对女性关注角度的变化。在聚焦女性的同时铁凝瓦解了笔下的男性,所以文章也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铁凝小说中的男性形象进行了归类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利文艺的发展,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变得更加宽容,中国当代文坛呼唤“性别诗学”的诞生。它与儒家“和”思想有某些相似点,追求“阴阳互补”、男女两性“和而不同”。铁凝意识到了解构并不是女性主义的出路,寻求双性和谐之途才是最切要的问题。于是她在两性不可或缺,互相依存的认知前提下,对两性关系进行反省。于是,在她新近出版的长篇小说《笨花》中,实现了她对男性形象的修复,这种转变并不意味着铁凝向男性社会的妥协,而是昭示了其对两性关系的重新思考,体现了一种更为温和宽厚的理解和关怀,大大地拓宽了女性文学的精神空间。前言部分概述铁凝及其创作。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阐述“和”的文化内涵及铁凝女性小说的题材来源。第二章深入文本,分析铁凝笔下四个主要类型的女性形象,四种类型的女性体现着铁凝人生阅历的丰富及其对女性思考层次的深入。早期,以香雪为代表的女性,体现的是少女时代的铁凝对理想纯真女性的赞美,这是远离世俗的一类女性;“司猗纹系列女性”和“尹小跳系列女性”体现了逐渐走向成熟的铁凝对女性的生存状态进入了历史性思考;“同艾系列女性”是铁凝对传统母性形象的描摹,这类女性性格隐忍而不甘,包容而无奈,在她们身上闪耀着母性的光辉。第三章重点分析铁凝笔下的男性形象,通过探讨铁凝在塑造男女形象时的不同立场,发掘她对两性关系的思考。第四章阐述铁凝对女性意识的反思及其对性别二元对立的诗意超越。结论部分探讨铁凝在拓宽女性文学方面作出的贡献。

徐惠娟[7](2008)在《论铁凝小说女性意识的书写》文中研究表明铁凝作为一个女作家,始终以自觉的女性立场,关注女性的现实状态,思考女性的命运,从而使其作品具有明显的女性意识。通过对女性的身体和欲望的审视,铁凝一方面展示了男权社会所规定的道德伦理规范给女性带来的巨大的身心压抑,另一方面表达了自己对女性觉醒的认识。在铁凝看来女性对自身的身体的赏识和性本能的自觉是女性觉醒的开始。铁凝对女性的身体的精心描摹,对健康躯体的真诚赞美,表现了铁凝对女性自我生命本体的自信和自尊。铁凝对女性性本能的觉醒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认为“性”是人类的天性,她肯定着女性肉体的觉醒,呼唤着女性主体意识的回归。但是在异常强大的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性要么是处以被压抑的状态,要么是处于为了生存和报复等目的的工具性状态,都是异己的。女性的悲剧性就在于她无论如何选择,都必然造成生命的异化状态,都难以逃脱悲剧性的命运。通过对母性和两性关系的审视,铁凝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恶母形象,甚至是缺乏母性的无母形象,解构了传统的母性神话。女性主义认为男权社会的男人和女人的被依附和依附的关系,通过审视两性关系,铁凝指出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是造成两性对立的根源,而她的文本中则多充斥着两性的不和谐因素。她们即使有肉体的结合但是心灵是不相通的,这种灵肉的背离必然造成两性关系的畸形发展,但是单纯的对立和颠覆男权并不是解决两性关系的理想途径,女性必须首先摆脱附庸者的属性和地位,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并积极面对自我,以一种积极、健康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在此基础上的两性互相谅解和互相帮助才是解决两性关系的理想之途。铁凝还对女性的精神状态加以审视,着重表现的是对女性自我价值追求的赞赏和美好人性的探求,张扬着一种善良美好健康的人性美。铁凝同时揭示了女性在男权社会的重压下的精神的扭曲、异化状态,还深入女性的内心世界,直面女性内心的弱点,指出女性理想生存的获得不仅要深刻认识到男权社会对女性的重压,从而加以反抗,同时也要不断的自我审视,不断的忏悔和赎罪,摆脱自身的弱点,从而达到心灵的完满。

王凤[8](2007)在《铁凝小说创作与当代文学的政治认同度》文中提出文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某些政治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从政治认同度这个视角探讨作家的写作姿态,寻找作家创作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潜在的深层关系,一方面能够让读者在熟悉作品及其内涵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全面了解作家的创作;另一方面,也能够激励作家端正自己的写作姿态,使自己的创作与整个社会文化环境保持一种和谐态势,这对当代文学的创作和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中国宽松的社会文化环境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铁凝创作了一系列清新和谐、思想厚重之作,表现了较高的政治认同度。这与当前的政治文化环境、作品自身的审美属性及作家在写作生活中的人生智慧等方面有很大关系。本文主要用审美意识形态和文学接受方面的理论从以上三个方面探讨铁凝的创作和政治认同度之间的关系问题。

汪素芳[9](2004)在《在关系中呈现人性的复杂性 ——铁凝小说论》文中研究指明铁凝小说具有独特的视角:社会化集体和内在化个体的面点结合,形成探井人视角;女性视角和男性视角的融合形成第三性视角;探井人视角和第三性视角重合为原点视角。 本文把铁凝作品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以文本细读的方法,从铁凝小说的独特视角入手,着重从以原点为中心辐射出的四种女性社会关系入手来探讨铁凝小说所呈现的人性复杂之真况。以关系为骨,以人性为肉,通过对纤细而复杂的女性关系纠葛的理顺,探察波诡云谲的人性本相,并从铁凝变幻莫测的人性叙事中寻绎出其中蕴含的恒久不变的人性理想,从铁凝对失望的人性真况的描摹中发现她满怀希望的人性憧憬。

曹新伟[10](2000)在《人性的自审意识与自我救赎欲——评铁凝的新作《大浴女》》文中研究表明一个社会的人类文化心理的行进总是比经济基础的变革要缓慢的多 ,年近 4 0的尹小跳在文化心理上仍然保留着以前日常生活的痕迹。《大浴女》通过对女性的或社会学意义或宗教意义上的记忆 ,负疚感、窥视欲、自我救赎欲的审视 ,显示了作家独特的对女性生存和女性命运的关照方式

二、人性的自审意识与自我救赎欲——评铁凝的新作《大浴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性的自审意识与自我救赎欲——评铁凝的新作《大浴女》(论文提纲范文)

(1)论铁凝小说的影视改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铁凝及作品概况
    1.1 铁凝的主要生平经历
    1.2 铁凝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1.3 铁凝作品的地域文化特色
    1.4 铁凝作品的影响力
    1.5 铁凝小说的影视改编概况
第2章 锦上添花的影视改编
    2.1 与时代氛围的契合
    2.2 导演、编剧和原作者女性视角的一致性
    2.3 电影与小说叙事结构、风格的一致性
    2.4 文学文本与电影文本的合理转换
    2.5 故事情节的合理增删
    2.6 人物形象的丰满
    2.7 对人性美的歌颂
第3章 有失水准的影视改编
    3.1 时代氛围的变化
    3.2 作者作品题材风格的变化
    3.3 作者从编剧中的退出
    3.4 编导的男性视角
    3.5 人物关系的肆意歪曲
    3.6 叙事结构的不合理调整
    3.7 对观众和市场的刻意迎合
    3.8 人物形象的变形
第4章 影视改编的影响与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视觉文化视野下的文本世界 ——论铁凝小说中的“窥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视觉文化中的窥视
    第一节 视觉文化中的窥视呈现
        一、 视觉文化的来临
        二、 视觉文化的研究
        三、 视觉文化中的窥视
    第二节 铁凝小说中的窥视类型
        一、 集体对个人的窥视
        二、 个人之间的相互窥视
        三、 动物与人的相互窥视
第二章 视觉关系中的主体
    第一节 主体与主体镜像的关系
        一、 主体问题的提出
        二、 主体镜像的形成
        三、 主体身份的确立
    第二节 铁凝小说中的主体身份建构
        一、 女性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与扬厉
        二、 政治与女性的双重身份
        三、 传统与现代的双重身份
第三章 视觉关系中的中国形象
    第一节 西方视域中的中国形象
        一、 西方人创造的中国形象
        二、 中国人塑造的中国形象
    第二节 铁凝塑造的中国形象
    第三节 身份焦虑下的文化心态
        一、 铁凝创作的文化心态
        二、 如何重塑中国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3)铁凝小说中女性形象“审丑化”变迁的美学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铁凝创作总况
    一、 铁凝不同时期的创作情况
    二、 造成铁凝独特性的成因探究
        1.艺术家庭的渲染
        2.燕赵文化的陶冶
        3.孙犁对铁凝文学创作的启蒙
第二章 铁凝小说人物形象的演变历程
    一、 美的展示
        (一)聚焦对象——农村主体
        (二)女性意识——纯真,执着,真诚
        (三)女性对照组——个人的善和整体的善
        (四)人与环境——和谐统一
    二、 丑的衍生
        (一)聚焦对象——由农村主体向城市主体(社会关系中的人)的转变
        (二)女性意识——善良且愚昧、坦率且利己、人性由单纯转为复杂
        (三)女性对照组——由单人描述转向多人描述,人性复杂化
        (四)人与环境——开始变得矛盾
    三、 丑的凸显及丑与美的对比存在
        (一)聚焦对象——城市主体
        (二)女性意识——女性的自我认知与探寻
        (三)女性对照组——女性在此为相互独立而矛盾的个体
        (四)人物与环境——由初期的相融合、中期的不和谐转为对立
第三章 美学意义——在“美”与“丑”中展现历史与现实的人生状态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罪”与“赎”中的人性沉思 ——方方小说写作精神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创作回溯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本文的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承受“罪”——聚焦生命的痛感
    第一节 《风景》:家庭情感的荒漠
    第二节 《闲聊宦子塌》:民风民俗下的命运伤感
    第三节 《一波三折》、《三人行》:市井社会的人性扭曲
第二章 走向“罪”——纠结的灵魂战争
    第一节 《落日》:惨淡人生的无奈和苍凉
    第二节 《水随天去》:少年之恋谁之罪
    第三节 《奔跑的火光》:善的瞬息沦陷
第三章 救赎“罪”——精神内省与命运反抗
    第一节 生活的救赎:《中北路空无一人》.
    第二节 生命的救赎:《万箭穿心》
    第三节 无法抗拒的救赎:《琴断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铁凝与莱辛小说女性意识与人性关怀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章 乡土世界的铁凝与政治旗下的莱辛
    第一节 女性文学视角下的莱辛与铁凝
    第二节 铁凝的乡恋情结与莱辛的政治情怀
    第三节 铁凝与莱辛小说叙述特征比较
第二章 铁凝与莱辛的女性意识与艺术建构
    第一节 对女性生存命运的关注
    第二节 女性心理的深入探索
    第三节 谱写女性“金色人生”
第三章 铁凝与莱辛的人性关怀与审美征象
    第一节 人性的审丑
    第二节 人性本原的探求
    第三节 呼唤理想的现代人格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和”视阈下的铁凝女性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和"的文化内涵及铁凝女性小说的题材来源
    第一节 "和"的原始意义及文化演进
    第二节 知青生活与乡村视角
    第三节 家族记忆、童年经验与城市关照
第二章 梦想·现实·理想——女性形象的逐层展开
    第一节 诗意的女人——香雪系列女性
    第二节 病态的女人——司猗纹系列女性
    第三节 自救的女人——尹小跳系列女性
    第四节 传统的女人——同艾系列女性
第三章 "和"视阈下的性别书写——和谐理想下男性形象的呈现
    第一节 软弱的男性——缺席的在场者
    第二节 暴虐的男性——压抑女性的他者
    第三节 理想的男性——与女性相和的仁者
第四章 重建两性和谐的性别诗学
    第一节 话语·女性主义反思
    第二节 寻找女性主体意识的史学意义
    第三节 性别二元对立的诗意超越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论铁凝小说女性意识的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女性意识
    (二) 铁凝的女性意识
一、审视女性的身体与欲望的生命觉醒
    (一) 女性躯体的健康之美
    (二) 女性肉体的原欲觉醒
二、审视母性与两性关系
    (一) 解构母性神话
    (二) 在两性对立中寻求和谐
    (三) 传统的忸怩
三、审视女性的精神,寻找理想家园
    (一) 香雪之美
    (二) 罪恶之“门”
    (三) 大浴之悟
结语
参考文献

(8)铁凝小说创作与当代文学的政治认同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当前文学创作的政治文化环境
    第一节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第二节 新时期主流意识形态与文学创作
第二章 道德与情感的精神圣殿
    第一节 和谐之音与正气之魂
    第二节 溶“心”于“情”
    第三节 温暖塌实的情感叙述
第三章 现有文化背景下的人生智慧
    第一节 与社会生活和集体写作若即若离
    第二节 端正的写作姿态
    第三节 个性化与社会化的融合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9)在关系中呈现人性的复杂性 ——铁凝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上篇 视角.关系.人性
    一、 视角与关系
        (一) 、 探井人视角(社会/内心、集体/个体、面/点)
        (二) 、 第三性视角(女性视角/男性视角)
        (三) 、 原点视角即关系视角
    二、 关系与人性
        (一) 、 为什么关注人性
        (二) 、 为什么从关系中考察人性
中篇 从关系看人性
    一、 女性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发现与发展
        (一) 、 女性对自身的认识
        1 、 女性的生存本相和人性本相
        2 、 女性的母爱假象和母性本相
        3 、 女性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
        4 、 女性的身体意识和欲望本能
        (二) 、 女性对世界的认识
        1 、 城市女性如何寻求女性自身的存在
        2 、 农村女性如何奔向外面的世界
        3 、 “女性男性化”非自我拯救之途
    二、 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关系--离心与向心
        (一) 、 同龄异性之间的关系
        1 、 婚姻与爱情
        2 、 情人制的不可能
        3 、 性与人性
        4 、 性中的人性--女性的性权力和性能力
        5 、 性、死亡和战争
        (二) 、 父女关系
        1 、 父亲形象
        2 、 “恋父”情结
        3 、 父女关系--血缘之爱和基于灵魂相通的异性之情的结合
        4 、 沉默与表达
        (三) 、 孩子的“爱情”--人性底色
    三、 女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战争与和平
        (一) 、 抢夺与争斗
        (二) 、 友好与关爱
    四、 女性与社会的关系--趋同与大于
        (一) 、 人性与道德
        1 、 人性的善恶
        2 、 人性与道德的趋同
        3 、 铁凝作品的道德问题
        4 、 自然属性行为向道德行为的升华
        5 、 道德形象之下隐藏的堕落潜流
        6 、 人性反思与道德完善
        (二) 、 人性与意识形态
        1 、 意识形态隐性叙事
        2 、 意识形态隐性叙事在人物命名中的显形
        3 、 意识形态对人性的威压
        4 、 人性是意识形态之母
下篇 变中的不变,失望中的希望
    一、 变幻莫测的人性叙事
    二、 不变的人性理想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10)人性的自审意识与自我救赎欲——评铁凝的新作《大浴女》(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类无法控制的记忆
二、负疚感与赎罪意识
三、窥视与反窥视
四、自审与超越

四、人性的自审意识与自我救赎欲——评铁凝的新作《大浴女》(论文参考文献)

  • [1]论铁凝小说的影视改编[D]. 韩丽艳. 河北大学, 2014(11)
  • [2]视觉文化视野下的文本世界 ——论铁凝小说中的“窥视”[D]. 李珊珊. 河北师范大学, 2013(S1)
  • [3]铁凝小说中女性形象“审丑化”变迁的美学探析[D]. 杜渐.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4]“罪”与“赎”中的人性沉思 ——方方小说写作精神论[D]. 朱小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09)
  • [5]铁凝与莱辛小说女性意识与人性关怀比较研究[D]. 杨晶晶. 江南大学, 2009(06)
  • [6]“和”视阈下的铁凝女性小说[D]. 杨晓宇. 首都师范大学, 2009(10)
  • [7]论铁凝小说女性意识的书写[D]. 徐惠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08(10)
  • [8]铁凝小说创作与当代文学的政治认同度[D]. 王凤. 暨南大学, 2007(02)
  • [9]在关系中呈现人性的复杂性 ——铁凝小说论[D]. 汪素芳. 河北师范大学, 2004(04)
  • [10]人性的自审意识与自我救赎欲——评铁凝的新作《大浴女》[J]. 曹新伟. 枣庄师专学报, 2000(06)

标签:;  ;  ;  ;  ;  

人性的自省意识和自我救赎的欲望——论铁凝的新作《大浴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