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针治疗面肌痉挛初探

远针治疗面肌痉挛初探

一、远道刺治疗面肌痉挛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郭玉[1](2021)在《通络刮痧联合中药熏蒸在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采用通络刮痧联合中药熏蒸对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旨在探讨其临床护理效果,为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同时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山西省某三甲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处于恢复期的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中药熏蒸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通络刮痧。选取面部、颈部穴位(攒竹—阳白—丝竹空;地仓—颊车—下关;双侧翳风—风池)及合谷穴进行通络刮痧。每日1次,一周5次,共干预4周。观察干预前、干预2周后和4周后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分级与面部残疾指数量表评分情况,并根据临床症状作出疗效评价。结果:1.干预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时间、病变侧、面神经功能分级、面部残疾指数量表等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均衡可比性。2.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比较:干预两周后和四周后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分级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0.05)。干预两周后和四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面神经功能分级等级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差异。3.面部残疾指数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两周后、四周后各个疗程面部残疾指数量表评分比较,在各疗程面部残疾躯体功能评分中两组患者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在各疗程面部残疾社会生活功能评分中两组患者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4.各疗程痊愈患者及痊愈干预天数比较:干预四周后,观察组痊愈患者共21人,对照组痊愈患者共13人,两组在各疗程痊愈人数之间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痊愈所需治疗天数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5.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70.00%,对照组痊愈率为43.33%,两组痊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通络刮痧联合中药熏蒸能有效改善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患者的面部症状,提高面神经功能分级,降低面部残疾指数,促进面部神经功能恢复,也缩短了临床病程,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沈汉勇(Hun Yung Sim)[2](2020)在《基于古今文献的巨刺、缪刺与现今交叉刺法的处方规律探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巨刺、缪刺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总结巨刺与缪刺的适应病证、针刺方法与取穴方法、穴位选择应用规律,对比左右交叉刺法的定义及内容,为以后针灸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文献学和目录学的方法,采用人工阅读及检索,获取巨刺与缪刺及交叉刺法的古今文献资料,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成果:左右交叉刺法是现代下总结巨刺与缪刺的针刺方法,发展为以痛为参照点,进行对侧的针刺方法。分析后,根据巨刺、缪刺及左右交叉刺法三者的定义,总结古代针刺的巨刺与缪刺方法并不能等同于为左右交叉针刺法。左右交叉刺法的定义与方法范围及适应症均过于狭小,仅限于外在可见可感受的病症。借由推导过程,为“巨刺刺经,缪刺刺络”找到依据、推测“左取右,右取左”的内涵,大胆猜测《缪刺论》中可能同时阐述巨刺与缪刺,非仅描述缪刺一法而已,其中:巨刺治疗的途径仅涵盖本经循行途径及本经其病;缪刺循行涵盖广泛,包括经别、本经的分支、经筋。巨刺刺法深刺,而缪刺有四种针刺方法,分别为左取右,右取左(包括左右上下交叉)、以痛为俞、刺络放血、月生死为痏数。尽管古代的巨刺、缪刺法的刺法描述非常简洁,近现代的文献却针对巨刺、缪刺描绘成多种针刺方法,以左右交叉取穴为主,还包括有以痛为俞,刺络放血、同侧上下交叉、阿是穴对应点、同侧同部的表里对称刺法等等。在现代文献里甚至发现有部分医师对缪刺法重新定义的情况,命名“局部缪刺”两例。古代文献量30本古书籍,当中病证(按古代病名)有32种,收录病次138次,以内科为最多占40.63%、耳鼻喉科21.88%,其余各科均有涉猎,病证范围广泛;现代文献量295篇文章,收集文献以1977年到2018年10月为度,当中病证(现代病名)有38种,收录病次306次,以神经科44.44%与软组织损伤疾病33.99%为最多。在中风治疗中,古代文献以三阳经及督脉为治疗手段,主要是阳明经42.22%,少阳经46,67%;而现代中医以六经、督脉及新穴位为治疗手段,仍然以阳明经42.29%及少阳经21.39%为主。而现代文献中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辅助手法,以针刺过程中运动患侧为主,占34.64%、间中行针占14.05%。所收集的文献中,坚持单侧健侧取穴的有75.16%,双侧取穴有24.84%,其中双侧取穴的案例中,健侧取穴比患侧多对比患侧取穴比健侧多,比例为3.22:1。由于时代变迁,医师对巨刺、缪刺法的使用方法产生变化。在古代文献中,所选择穴位井穴使用率39.38%、五输穴59.84%、普通体穴11.2%、交会穴6.95%;现代文献中,所选择穴位井穴使用率1.36%、五输穴25.29%、普通体穴19.1%、交会穴21.18%。总结大部分医师是以经络左右交叉的特性为核心,导致进行针刺时偏向于选择交会穴及五输穴。结论:分析巨刺、缪刺的理论,对比现代左右交叉针刺法的定义,判断交叉针刺法定义过于狭窄,不能用以涵盖原来巨刺、缪刺的全部针刺手法。在推导过程中发现《缪刺论》可能同时阐述巨刺与缪刺,非缪刺而已。研究得出穴位的规律、针刺手法的总结、临床主治病证的适应症,为针灸临床提供参考。

陈沁蓥[3](2020)在《四步法针刺治疗风寒外袭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四步法针刺治疗风寒外袭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的设计方案,收集厦门市中医2019年01月至2019年12月针灸科临床门诊及病房风寒外袭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6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四步法针刺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治疗。治疗2周后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疗效进行评价,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安全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中医症状疗效标准及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来收集数据来作为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对患者临床症状、面神经功能及与之相关的躯体残疾和社会心理变化进行评定。上述数据收集完成后,使用SPSS 25软件对两组患者数据的结果进行有效性及差异性的综合分析。结果:本临床试验共纳入患者共64例,4例脱落病例,其中试验组2例,对照组2例。试验组最终收集30例,对照组30例,共收集完成60例。试验组采用四步法针刺方治疗,对照组予西药口服治疗。1.一般资料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面瘫部位,治疗前两组患者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中医症状疗效标准、面部残疾指数(FDI)比较情况。经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发病基线一致,具有一定的可比性。2.面神经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结果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结果说明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试验组在改善面神经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面神经功能总体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后,试验组愈显率90.00%,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愈显率60.00%,总有效率9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在有效改善面神经功能以及总体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3.中医症状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疗效评分组内比较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试验组中医症状疗效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疗效情况均得到了改善,试验组在改善中医症状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中医症状总体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后,试验组愈显率90.00%,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愈显率60.00%,总有效率9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在改善中医症状总体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4.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比较:两组治疗后的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试验组在增强和改善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总体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后,试验组愈显率86.67%,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愈显率60.00%,总有效率86.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在增强和改善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总体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5.安全性分析:两组的临床安全性指标在治疗前、治疗后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本研究中对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是安全有效的,值得研究和推广。结论:本文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中医症状疗效标准及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证明四步法针刺治疗风寒外袭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面神经功能以及躯体残疾和社会心理变化。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安全性也较高,值得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推广。

钟嘉明[4](2020)在《电针合谷、四白穴对人体运动皮层半球内与半球间抑制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局部取穴和远端取穴是针灸的基本选穴原则。本研究通过电针合谷、四白穴,观察健康志愿者电针后双侧运动皮层手、面区的变化,探讨半球内抑制与半球间抑制的效应,为针灸临床选穴提供现代科学依据及新的治疗思路。方法:本研究纳入健康志愿者20例,男性6例,女性14例。年龄处于19-31岁,平均23.2岁。采用交叉设计法(自身前后对照),所有受试者都随机先后接受3组干预措施,分别为电针合谷组、电针四白组及双假针刺组,组间洗脱期为半个月。电针合谷组、电针四白组的电针频率设置为2Hz,强度为0.5-1.5mA,时间为30min;双假针刺组采用安慰针与胶粘垫、不刺入皮肤,并连接其连接线内线断裂的电针仪。运用经颅磁刺激(TMS)技术,于电针前后即刻记录磁刺激诱发的支配左侧第一背侧骨间肌(FDI)手区、支配双侧眼轮匝肌(00)面区的运动诱发电位(MEPs),计算MEPs总波幅、皮层有效刺激点数量及所占区域的重心。课题在针灸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题目为:电针合谷四白穴对健康志愿者同对侧运动皮层的作用研究,注册号为:AMCTR-I00-20000323。结果:1.基线比较:电针前,各组受试者双侧运动皮层手、面区的MEPs总波幅、皮层有效刺激点数量和重心的分布无明显差异。2.各组电针前后MEPs总波幅(皮层兴奋性)变化的比较(1)组内比较①电针合谷组,与针前相比,对侧运动皮层手区的MEPs总波幅显着升高(P=0.000<0.05),对侧运动皮层面区的MEPs总波幅显着下降(P=0.004<0.05);②电针四白组,与针前相比,对侧运动皮层面区的MEPs总波幅显着升高(P=0.017<0.05),同侧运动皮层面区的MEPs总波幅显着下降(P=0.000<0.05);③双假针刺组,与针前相比,右侧运动皮层手、面区及左侧运动皮层面区的MEPs总波幅无明显变化(P>0.05)。(2)组间比较进行组间两两比较,与双假针刺组比较,电针合谷组右侧运动皮层手、面区的MEPs总波幅差值有明显的差异性,手区:(P=0.000<0.05)、面区:(P=0.002<0.05);与双假针刺组比较,电针四白组双侧运动皮层面区的MEPs总波幅差值有明显的差异性,左侧运动皮层面区:(P=0.010<0.05)、右侧运动皮层面区:(P=0.000<0.05)。3.各组电针前后皮层有效刺激点数量(面积)变化的比较(1)组内比较①电针合谷组,与针前相比,对侧运动皮层手区的面积明显增大(P=0.000<0.05),对侧运动皮层面区的面积则无明显变化(P>0.05);②电针四白组,与针前相比,双侧运动皮层面区的面积都无明显变化(P>0.05);③双假针刺组,与针前相比,右侧运动皮层手、面区及左侧运动皮层面区的面积无明显变化(P>0.05)。(2)组间比较进行组间两两比较,与双假针刺组比较,电针合谷组右侧运动皮层手区的面积差值有明显的差异性(P=0.013<0.05),右侧运动皮层面区的面积差值无明显差异(P>0.05);与双假针刺组比较,电针四白组双侧运动皮层面区的面积差值无明显差异(P>0.05)。4.各组电针前后重心变化的比较(1)组内比较①电针合谷组,与针前相比,对侧运动皮层手、面区的重心无明显变化(P>0.05);②电针四白组,与针前相比,双侧运动皮层面区的重心无明显变化(P>0.05);③双假针刺组,与针前相比,右侧运动皮层手、面区及左侧运动皮层面区的重心无明显变化(P>0.05)。(2)组间比较进行组间两两比较,与双假针刺组比较,电针合谷组右侧运动皮层手、面区的重心差值无明显差异(P>0.05);与双假针刺组比较,电针四白组双侧运动皮层面区的重心差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生理状况下,电针合谷穴对侧运动皮层手区兴奋性升高,面区兴奋性下降,提示电针合谷可诱发半球内不同功能区之间的抑制作用(intra-hemispheric inhibition),对针灸临床循经远道取穴具有指导意义。2.生理状况下,电针四白穴对侧运动皮层面区兴奋性升高,同侧运动皮层面区兴奋性下降,提示电针四白可诱发半球间相同功能区之间的抑制作用(inter-hemispheric inhibition),对针灸临床局部选穴和巨刺理论具有指导意义。

李文婷[5](2020)在《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运动皮层功能重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脑可塑性的研究表明,大脑运动皮层手面区之间存在竞争性活动依赖性的相互作用,对上肢和面神经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观察针刺对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功能重组机制,为揭示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生物学机制及提高针灸临床疗效提供了翔实的科学依据。同时,这一研究提示改善大脑皮层非适应性的脑可塑性(maladpative plasticity)可能是周围性神经损伤的治疗策略之一。方法:从广东省中医院针灸门诊招募符合诊断标准的周围性面瘫后遗症66例,脱落6例,纳入60例,其中男性14名,年龄:18-63岁,平均36.52岁,平均病程20.2月。每个患者随机接受3种干预措施,包括电针患侧面口部穴位组、电针患侧同侧合谷穴组和假针刺患侧面口部穴位及患侧同侧合谷穴组,干预时间为30min,频率为2Hz,采用连续波,强度以受试者耐受程度为准;电针前后通过经颅磁刺激器(TMS)检测第一背侧骨间肌(FDI)、眼轮匝肌(00)的运动诱发电位(MEPs)及皮层有效刺激部位。课题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题目为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患者大脑运动皮层功能重组的作用研究,注册号为:ChiCTR1800019809。结果:1.基本资料比较:各组受试者的性别组成、年龄组成、病程无显着性差别,各组受试者治疗前的量表评分及肌电图评估无显着性差别。2.基础状态比较:各组受试者的基线状态一致,受试者大脑运动皮层手区和面区的总MEPs、平均MEPs、皮层有效刺激部位数量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3.电针治疗面瘫后遗症患者疗效(1)治疗后,电针面口部穴位组H-B量表等级评价明显改善,显效率为70%,FDI量表及症状量表评分明显改善(p<0.05),合谷组和假针刺组均无变化。(2)治疗后,电针面口部穴位组肌电图显示的颞支和颊支神经损伤程度明显改善(p=0.004,p=0.0015),合谷组和假针刺组均无变化。4.各组电针前后手面区兴奋性(MEPs波幅)变化的比较(1)组内比较①电针面口部穴位,面区总MEPs和平均MEPs显着升高(P<0.05),手区总MEPs和平均MEPs显着下降(P<0.05);①电针合谷穴,面区总MEPs和平均MEPs显着下降(P<0.05),手区总MEPs和平均MEPs显着升高(P<0.05);③假针刺组,手区、面区MEPs无明显变化。(2)组间比较电针前后大脑运动皮层手区、面区MEPs的差值经ShaPiro-Wilk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故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三组间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组间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如下:电针面口部穴位组大脑运动皮层手区、面区总MEPs与假针刺组比较,有显着差异性,眼区:-1373.05(-1968.750--525.00)vs 20.050(-258.000-215.000),P<0.05)、手区:-3254.450(1826.250-4488.00)vs-603.150(-1253.750-950.250),P<0.05);电针面口部穴位组大脑运动皮层手区、面区平均MEPs与假针刺组比较,有显着差异性,眼区:-64.350(-87.00--45.50)vs 20.050(-258.000-215.000),P<0.05)、手区:-151.700(-210.500—75.500)vs-31.85(-65.00-28.00),P<0.05);电针合谷穴组大脑运动皮层手区、面区总MEPs与假针刺组比较,有显着差异性,眼区:1209.550(547.000-1690.250)vs 20.050(-258.000-215.000),P<0.05)、手区:-3075.300(-4309.000-862.750)vs-603.150(-1253.750-950.250),P<0.05);电针合谷穴组大脑运动皮层手区、面区平均MEPs与假针刺组比较,有显着差异性,眼区:42.850(547.000-1690.250)vs20.050(-258.000-215.000),P<0.05)、手区:-151.700(-210.500—75.500)vs-31.85(-65.00-28.00),P<0.05);4.各组电针前后手面区面积的变化:(1)组内比较①电针电针面口部穴位组,手区面积缩小(P<0.05),面区面积无明显变化;②电针合谷组,面区面积缩小(P<0.05),手区面积无明显变化;③假针刺组,手区、面区有效刺激部位数量无明显变化。(2)组间比较电针前后大脑运动皮层手区、面区的差值经ShaPiro-Wilk检验,服从正态分布,选择单因素方差检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进一步两两比较,电针面口部穴位组有效刺激手区部位数量变化与假针刺组比较,有显着差异性(p=0.036<0.05),面区无差异性。电针合谷组有效刺激面区部位数量变化与假针刺组比较,面区有显着差异性(p=0.024<0.05),手区无差异性。结论:(1)电针患侧口面部穴位可明显改善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电针患侧合谷穴和假针刺无明显疗效,提示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宜选用局部穴位。(2)电针面口部穴位可以反转周围性面瘫所导致的运动皮层手面区之间的功能重组,且与临床症状的改善密切相关,提示改善大脑皮层非适应性的脑可塑性(maladpative plasticity)是周围性神经损伤的治疗策略之一,同时这种理论为揭示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生物学机制及提高针灸临床疗效提供了翔实的科学依据。

宋军[6](2019)在《《灵枢·官针》刺法探讨》文中指出研究目的和意义《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构建了较为完整的针灸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理论体系包括经脉理论、腧穴理论和专业术语三部分;实践体系包括刺灸术和临床治疗部分。其中刺法部分内容十分丰富,主要篇章有《灵枢经》的《九针十二原》、《小针解》、《官针》、《九针论》以及《素问》的《针解篇》,其他篇章之中也有散在论述。《官针》是《内经》中唯一的刺法专篇,该篇刺法论述十分详尽,对后世的刺法和针具的演变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对《灵枢·官针》进行梳理研究,旨在挖掘《内经》刺法的核心思想,阐释各种刺法的具体操作和内涵,以期为临床针刺提供理论支持,为针灸标准化提供理论支持,为新型针具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因此,本研究具有理论和实用双重价值。研究方法(1)运用文献学、诠释学、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梅花本”《灵枢经》和《黄帝内经素问》为研究版本,参阅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黄帝内经太素》、北京学苑出版社出版的《类经》、《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和山西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黄帝内经灵枢集注》,以《灵枢·官针》原文为研究切入点,参考《内经》注家对《官针》经文的诠释,同时参阅《灵枢经》的《九针十二原》、《九针论》及《素问》的《针解篇》,进而深度挖掘《灵枢·官针》刺法的含义、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和刺法思想。(2)运用史学研究法,从考古学的角度,参阅刘莉、陈星灿所着的《中国考古学》、张之恒主编的《中国考古通论》、徐坚所着的《时惟礼崇》、敬晓庆等所着的《中国兵器文化概要》、元·王祯所着的《王祯农书》等书籍,对“九针”针具的材质和形制深入研究。与此同时,依托第五版《中华医典》、中国知网(CNKI)等文献资料库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检索与《灵枢·官针》篇相关的期刊、文章及古今文献。研究内容在对《灵枢·官针》的现代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总结后,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1)《官针》概述通过对“官针”一词中“官”字的本义及历代医家注解的研究,认为“官针”之“官”作为名词“标准”来解释最为恰当,因此“官针”有两层含义,即已经形成的官方认可的针刺操作技术和具有法典性质的刺法理论,同时也是当时官方和医家所公认的针具标准和刺法标准。《灵枢经》和《素问》各篇的篇名中以“针”命名的共有6篇,《官针》是其中唯一的刺法专篇。《官针》记述了九刺、十二刺、五刺等多种针刺法,是其它篇章中未涵盖之内容,是对《内经》针灸刺法的总括。这些刺法不仅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具体的针刺操作方法,同时对后世针刺法的发展和应用也有巨大指导作用,其中蕴含着《内经》中的刺灸法理论思想,值得进一步的整理挖掘。(2)九针针具与适应症从金属针具的前身砭石开始梳理,对古代针具进行研究分析,勾勒出针具在形制和材质方面的演变过程。参考对照《灵枢经》之《九针十二原》、《官针》、《九针论》,梳理九针的形制特点、操作术式以及临床应用情况,阐释九针的制针思想及其内涵。(3)《灵枢·官针》刺法系统梳理九刺、十二刺、五刺和三刺法每种刺法的含义、操作术式、适应症,总结其共性,理清其差异性,将《灵枢·官针》的刺法重新分为三类,即病位刺法、病性刺法和经穴刺法,并将刺病位刺法细分为刺五体、分层刺与刺病灶局部,有助于临床选择《官针》刺法进行针刺治疗时,使思路更加清晰、明确、简捷。(4)《灵枢·官针》对后世的影响《灵枢·官针》是《内经》中唯一的刺法专篇,是对《内经》时期刺法的总结,通过梳理现代针具和后世有关分层补泻刺法,理清后者与《灵枢·官针》渊源关系,进而阐明《灵枢·官针》对后世针灸针具和刺法传承以及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影响。结论(1)《灵枢·官针》记载了《内经》时期的刺法标准,《九针十二原》、《九针论》等篇记载了《内经》时期的针具标准,从而形成了针刺工具和针刺技术的学术源头,《灵枢·官针》是记载《内经》刺法的重要篇章。(2)《灵枢·官针》对九针适应症和26种刺法具体操作的描述,起到了针具的适应症和针刺操作标准化的作用。(3)《灵枢·官针》为针具的创新、针刺技术的创新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思路。

肖艳,敖敏,罗蛟龙[7](2019)在《安神息风针法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安神息风针法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5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取百会、神门(双)、间使(双)、太冲(双)、仆参(双)、翳风(双)、合谷(双)、足三里(双)穴治疗;对照组取地仓(患侧)、迎香(患侧)、四白(患侧)、太阳(患侧)、颧髎(患侧)、翳风(双)、合谷(双)、太冲(双)穴治疗。两组均以相同的针刺方法操作,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神息风针法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吴浩[8](2018)在《多针浅刺法的源流考究》文中提出目的:(1)研究历代多针浅刺法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进而发掘多针浅刺法的演变历程;(2)分年代整理针灸专着中的多针浅刺法,以了解多针浅刺法在各个时代的主要功效及演变。方法:(1)通过考据考古发掘及相关文献,推测多针浅刺法的发源;(2)对现存历代针灸专着、二十五史中的多针浅刺法以及现代多针浅刺法的具体应用,了解多针浅刺法的发展;(3)分析多针浅刺法的发源与发展,探讨多针浅刺法在现代的临床应用。结果:多针浅刺法起源于公元前350-300年,但在之后的历史时期并未有大的发展。现代医学理论的加入,丰富了多针浅刺法的指导理论,也进一步扩大了多针浅刺法的治疗范围。结论:多针浅刺法的发展,包括针灸的发展,都需要在继承传统理论的基础上,不断融入新的理论,才能够使之适应不断改变的社会环境及人体素质,才能促进多针浅刺法的进一步发展。

马宁[9](2016)在《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33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面肌痉挛患者66例,所有患者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行脑电图和头颅CT等检查排除癫痫及占位性病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患侧取穴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缪刺法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9.7%,观察组有效率为87.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显着。

张慧[10](2016)在《电针合谷穴对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运动皮层功能重组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采用经颅磁刺激技术,观察电针对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治疗作用及运动皮层手、面区功能重组的变化,探讨面部异常兴奋状态下“面口合谷收”的生物学机制,同时为面肌痉挛的针灸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已获得广东省中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伦理批件号:B2015-057-01),并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并登记(登记号为:ChiCTR-IOR-16007925)。研究纳入健康受试者4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共17例,脱落2例。患者均来自广东省中医院针灸门诊,健康志愿者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采用自身前后交叉对照的方法,每位患者均需前后进入合谷穴组和四白穴组各1次,两次针刺之间的效应洗脱期为1周,分别在针刺前、一期针刺后、二期针刺后行经颅磁刺激检查,通过肌电图仪记录运动皮层手、面区的第一骨间背侧肌和眼轮匝肌的运动诱发电位,并绘制相应手区、面区二维分布图。健康志愿者仅需行一次合谷穴针刺,于针刺前后行经颅磁刺激检查,信息采集方法同面肌痉挛患者。第二部分亦采用自身前后交叉对照的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两个疗程的常规针刺(局部+循经远端取穴),第一疗程配合低频(2HZ)或中频(30HZ)电针合谷穴,第二疗程配合低频(2HZ)或中频(30HZ)电针四白穴,疗程之间间隔1周,观察常规针刺基础上电针合谷穴与四白穴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共完成健康受试者4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15例的信息采集与分析。一、常规针刺基础上,电针合谷穴或四白穴的临床疗效1.常规针刺基础上,电针合谷穴的临床疗效(1)2HZ电针合谷穴2HZ电针合谷穴配合常规针刺后,患者痉挛程度变化不明显,但痉挛频率明显降低(0级,1级,Ⅱ级,Ⅲ级,Ⅳ级:0,0,2,5,1 vs 0,1,5,2,0,P<0.05)。(2)30HZ电针合谷穴30HZ电针合谷穴配合常规针刺后,患者痉挛程度及痉挛频率均无明显变化。2.常规针刺基础上,电针四白穴的临床疗效2HZ、30HZ电针四白穴配合常规针刺后,患者痉挛程度及痉挛频率均无明显变化。二、电针合谷穴或四白穴对运动皮层手、面区的影响1.患者与健康受试者相比较(1)与健康受试者相比,患者患侧对应运动皮层的面区重心偏前下方(3.22±0.56,8.60±0.58) vs (4.06±0.53,7.63±0.52),P<0.05。(2)与健康受试者相比,患者患侧对应皮层面区面积明显大于健侧对应皮层面积(患/健比值:1.35±0.24 vs 1.13±0.08,P<0.05)。2.电针合谷穴对运动皮层面、手区的影响(1)2HZ电针合谷穴①健康受试者:对侧运动皮层面区面积、MEPs的振幅较针前有减小趋势;(38.5±10.40 vs 46.0±16.39,10472.07±7551.14 vs 16009.43±10867.37,P>50.05,P>0.05)对侧运动皮层手区面积、MEPs的振幅较电针前有增大的趋势,但均无显着性差异。(31.25±6.89 vs 23.25±4.19,36127.07±17168.62 vs 9496.76±7186.68,P>0.05,P>0.05)②患者:对侧运动皮层面区的面积、MEPs的振幅较针前减小;(34.75±6.85 vs 38.75±6.85,8699.73±7651.44 vs 14085.63±9632.01,P<0.05,P>0.05)患面对侧运动皮层手区面积、MEPs的振幅较电针前有增大的趋势。(27.50±2.52 vs 27.00±4.32,34285.30±11471.15 vs 29166.78±9592.52,P>0.05,P>0.05)(2) 30HZ. 100HZ电针合谷穴患者针后,对侧运动皮层面区的面积、MEPs的振幅有增大的趋势;患面对侧运动皮层手区MEPs及面积变化无明显趋势。30HZ:(31.67±7.57 vs 29.60±4.73,23280.67±5073.12 vs 18038.00±11367.13,P>0.05,P>0.05)100HZ:(51.00±6.56 vs 44.33±8.50,28538.67±3130.45 vs 26488.00±9253.69,P>0.05,P>0.05)3.电针四白穴对运动皮层面、手区的影响(1)30HZ 电针四白穴患者针后,对侧运动皮层面区的面积、MEPs的振幅较针前有减小的趋势;(36.00±0.0 vs 39.50±3.53,13650.50±8412.45 vs 14600.15±3065.10,P>0.05,P>0.05)患面对侧运动皮层手区面积、MEPs的振幅较针前亦有减小的趋势。(30.00±11.31 vs 31.50±12.02,47958.25±24555.34 vs 60233.20±44101.83,P>0.05,P>0.05)(2) 2HZ、100HZ电针四白穴患者针后,对侧运动皮层手、面区的面积、MEPs的振幅变化均无明显趋势。结论:1.面肌痉挛患者患侧运动皮层面区重心下移,面积扩大,提示其面区兴奋性增强,面区向邻近手区入侵。2.2HZ电针合谷穴配合常规针刺后,患者痉挛频率明显降低,提示2HZ电针合谷穴对面肌痉挛具有治疗作用。其患侧运动皮层面区面积、MEPs的振幅均减小,手区面积和MEPs振幅增大,提示2HZ电针合谷穴可抑制面区向邻近手区的入侵。4.面部传出异常兴奋状态下,大脑皮层手、面区发生功能重组,低频(2HZ)电针合谷穴可抑制面区向邻近手区入侵,提示这可能是“面口合谷收”的潜在机制之一。

二、远道刺治疗面肌痉挛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远道刺治疗面肌痉挛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通络刮痧联合中药熏蒸在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研究背景
    2.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2.祖国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3. 刮痧在周围性面瘫中的应用
    4.中药熏蒸在周围性面瘫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中医诊断标准
        1.4 周围性面瘫的分期标准和分级标准
        1.5 纳入标准
        1.6 排除标准
        1.7 病例脱落的标准
        1.8 剔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盲法
        2.3 干预方法
        2.4 观察指标及周期
        2.5 临床观察指标
        2.6 不良事件及处理方法
        2.7 资料的收集方法
        2.8 资料的整理方法
        2.9 质量控制方法
    3.研究结果
        3.1 病例分配及研究完成情况
        3.2 干预前基线资料的比较
        3.3 干预后疗效指标的比较
    4.讨论
        4.1 周围性面瘫分期情况的概述
        4.2 中药熏蒸在周围性面瘫中的选择依据
        4.3 通络刮痧在周围性面瘫中的选择依据
        4.4 穴位选择的依据
        4.5 评价量表选择的依据
        4.6 本次研究结果分析
        4.7 安全性分析
    5.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创新之处
    2.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护理技术在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2)基于古今文献的巨刺、缪刺与现今交叉刺法的处方规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资料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目的
        一、研究目的
        二、源文献的选择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的整理及分类
        二、数据库的建立及频次统计
        三、统计结果分析
第二章 研究成果
    第一节 古代文献资料
        一、古代文献针刺法的主治病证
        二、古代文献所使用的穴位
    第二节 现代文献资料
        一、现代文献针刺法的主治病证
        二、现代文献所使用的穴位与古代文献进行对比
        三、现代文献对于中风的治疗与古代文献进行对比
        四、现代医家实际操作的内容对比
    第三节 病因病机
    第四节 理论研究
        一、中医理论研究
        二、现代医学研究
第三章 交叉刺法
第四章 讨论
    第一节 巨刺与缪刺
        一、“巨”的含义
        二、“缪”的含义
    第二节 大络
        一、大络的性质
        二、大络的位置
        三、大络的本体
        四、尝试论证《缪刺论》中同时描述巨刺与缪刺
        五、小结
    第三节 巨刺与缪刺的区别
        一、发病部位及诊断依据
        二、针刺取穴方法及手法、针具
    第四节 巨刺、缪刺与交叉刺法的区别
    第五节 巨刺、缪刺的古今临床应用病证的异同
    第六节 巨刺、缪刺的古今穴位选择偏向
    第七节 巨刺、缪刺的古今留针时间异同
    第八节 巨刺缪刺的古今辅助手法异同,及双侧取穴的差异
第五章 重新思考现代医家对巨刺与缪刺的定义
    第一节 针法定义模糊
    第二节 认为缪刺刺络等同于病势缓,或不严重
    第三节 构思新颖,重新定义
    第四节 当代对于《缪刺论》的疑惑
第六章 总结
第七章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统计学合格证明

(3)四步法针刺治疗风寒外袭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理论研究
    1 祖国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1.1 中医病名
        1.2 病因病机
        1.3 中医治疗
        1.3.1 针刺治疗
        1.3.2 中药治疗
    2 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研究现状
        2.1 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瘫发病机制的研究
        2.2 现代医学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现状
        2.3 现代医学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局限性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中止标准
        1.8 不良事件处理方案
        1.9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样本分组
        2.3 试验设计方法
    3 观察指标
        3.1 安全性指标
        3.2 疗效观察指标
        3.3 疗效判定标准
        3.4 评定时间
    4 统计方法
    5 质量控制
    6 结果
        6.1 临床研究完成情况
        6.2 基线资料统计分析
        6.3 疗效结果分析
        6.4 安全性比较
讨论
    1 课题设计思路
        1.1 导师观点
        1.2 四步法的理论依据
        1.3 四步法针刺方义
        1.4 四步法治疗特色
        1.5 针刺治疗介入时机的选择
        1.6 选取Ⅴ型面瘫的依据
        1.7 评分量表的选择依据
    2 研究结果及分析
        2.1 一般资料分析
        2.2 临床疗效分析
        2.3 安全性分析
    3 关于本课题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3.1 随机分组问题
        3.2 样本量及病例来源问题
        3.3 操作方面
        3.4 试验组设置问题
        3.5 客观观察指标较少
        3.6 疗程问题
        3.7 研究的难点问题
        3.8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电针合谷、四白穴对人体运动皮层半球内与半球间抑制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针灸的基本选穴规律
    1.2 局部取穴的理论基础及现代研究
        1.2.1 局部取穴的中医理论依据
        1.2.2 局部取穴的现代研究
    1.3 远道取穴的理论基础及现代研究
        1.3.1 远道取穴的中医理论依据
        1.3.2 远道取穴的现代研究
    1.4 脑可塑性相关研究
        1.4.1 脑可塑性理论
        1.4.2 大脑半球内抑制作用
        1.4.3 大脑半球间抑制作用
第二章 试验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受试者来源
        2.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2.2 研究方法
        2.2.1 试验设备及材料
        2.2.2 样本量
    2.3 研究方案
        2.3.1 研究方法
        2.3.2 研究流程
    2.4 研究结果
        2.4.1 基本资料
        2.4.2 三组电针前MEPs总波幅、面积、重心的基线水平分析
        2.4.3 三组电针前后MEPs总波幅变化
        2.4.4 三组电针前后面积变化
        2.4.5 三组电针前后重心变化
        2.4.6 三组电针前后差值比较
        2.4.7 各组电针前后手面区的MEPs总波幅变化图
        2.4.8 各组电针前后手面区的兴奋性、面积变化图
        2.4.9 各组电针前后手面区的重心变化图
第三章 讨论
    3.1 选穴规律的具体临床应用
        3.1.1 局部取穴的临床应用
        3.1.2 远道取穴的临床应用
        3.1.3 远近配穴的临床应用
    3.2 皮层内手面区之间的大脑半球内抑制
        3.2.1 生理状况下皮层手区与面区的关系
        3.2.2 病理状况下皮层手面区之间的相互作用
    3.3 大脑半球间抑制作用的机制探讨
        3.3.1 大脑半球间抑制与皮层内抑制存在相关性
        3.3.2 大脑半球间抑制的动力学机制
    3.4 针刺对运动皮层可塑性的作用
        3.4.1 针刺对支配刺激部位功能区的作用
        3.4.2 针刺对大脑半球内抑制的作用
        3.4.3 针刺对大脑半球间抑制的作用
    3.5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设明

(5)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运动皮层功能重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研究现状
        1.1.1 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现代医学认识
        1.1.2 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1.2 针灸临床的取穴原则
        1.2.1 局部选穴
        1.2.2 远端选穴的理论依据
    1.3 脑可塑性理论
        1.3.1 大脑结构可塑性
        1.3.2 大脑功能可塑性
    1.4 针灸调节脑可塑性的相关研究
        1.4.1 针灸与大脑的可塑性变化研究
        1.4.2 针灸与脑可塑性机制的相关研究
    1.5 大脑感觉运动皮层手面区功能重组
        1.5.1 感觉运动皮层手面区功能重组的基础
        1.5.2 感觉运动皮层手面区功能重组作用
第二章 试验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受试者来源
        2.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设备及试验材料
        2.2.2 样本量
    2.3 研究方案
        2.3.1 研究方法
        2.3.2 试验流程及数据采集
        2.3.3 TMS操作及记录
    2.4 研究结果
        2.4.1 基本资料
        2.4.2 疗程前后肌电图变化图
        2.4.3 各组电针前后手面波幅变化图
        2.4.4 各组电针前后大脑运动皮层手面区兴奋性变化图
        2.4.5 疗效评价
        2.4.6 三组电针前MEPs之和、平均数及面积的基线分析
        2.4.7 电针前后MEPs变化
        2.4.8 电针前后面积变化
        2.4.9 三组电针前后差值比较
        2.4.10 三组电针前后重心坐标比较
        2.4.11 针灸疗效与大脑运动皮层兴奋性相关性分析
第三章 讨论
    3.1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选穴原则和临床应用
        3.1.1 局部选穴
        3.1.2 远近配穴
        3.1.3 健侧取穴
    3.2 临床疗效评价系统的选择
        3.2.1 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量表
        3.2.2 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
        3.2.3 肌电图
    3.3 周围神经损伤后的神经可塑性变化
        3.3.1 神经损伤后周围神经的可塑性变化
        3.3.2 神经损伤后中枢系统的可塑性变化
        3.3.3 神经损伤后皮层可塑性变化的机制
    3.4 大脑可塑性治疗相关疾病的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6)《灵枢·官针》刺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九针研究
        1.1 九针针具研究
        1.2 九针临床应用研究
    2 《灵枢·官针》刺法分类研究
    3 《灵枢·官针》刺法现代临床应用研究
        3.1 九刺
        3.2 十二刺
        3.3 五刺
        3.4 三刺法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灵枢·官针》刺法研究
    1 《灵枢·官针》概述
        1.1 《官针》篇名解析
        1.2 《官针》篇主要内容
        1.3 凡刺之要
        1.4 小结
    2 九针针具与适应症
        2.1 材质与针具
        2.2 九针的形制与功效
        2.3 小结
    3 《灵枢·官针》刺法
        3.1 九刺
        3.2 十二刺
        3.3 五刺
        3.4 三刺
        3.5 小结
    4 《灵枢·官针》对后世的影响
        4.1 对后世针具的影响
        4.2 对后世针刺手法的影响
        4.3 小结
结语
    1 讨论
    2 结论
    3 研究的创新性
    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5 展望与前景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安神息风针法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2.2 观察组
    2.3 操作方法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3.2 统计学方法
    3.3 结果
4 讨论

(8)多针浅刺法的源流考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多针浅刺法的发源
    一 毫针的发源考究
        1 考古发现
        2 文献发现
    二 针法的发源考究
        1 殷商时期的医疗活动
        2 西周时期的医疗活动
        3 东周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针刺医疗活动
多针浅刺法的流传与发展
    一 春秋战国时期到西汉
    二 东汉到隋代
    三 唐朝到元朝
    四 明朝到清朝
    五 现代
        1 现代多针浅刺针法
        1.1 周围神经病变
        1.2 偏头痛
        1.3 软组织、骨伤类疾病
        1.4 其他疾病
        2 扬刺法、围刺法
        2.1 扬刺法
        2.1.1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2.1.2 软组织损伤
        2.1.3 其他疾病
        2.2 围刺法
        2.2.1 周围神经系统病变
        2.2.2 软组织损伤
        2.2.3 皮肤病
        2.2.4 中风后遗症
        2.2.5 其他疾患
        3 国外多针浅刺法
        3.1 日本的多针浅刺法
        3.2 欧洲的多针浅刺法
讨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9)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33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疗效判定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 讨论

(10)电针合谷穴对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运动皮层功能重组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面肌痉挛概述
        1.1.1 西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1.1.2 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1.2 合谷穴区与面口部关系的中医概述
        1.2.1 合谷穴定位
        1.2.2 “面口合谷收”的中医理论依据
    1.3 “面口合谷收”的研究现状
        1.3.1 “面口合谷收”的神经形态学研究
        1.3.2 “面口合谷收”的神经电生理相关研究
        1.3.3 “面口合谷收”的红外热像相关研究
        1.3.4 “面口合谷收”脑功能磁共振相关研究
        1.3.5 “面口合谷收”脑可塑性相关研究
第二章 试验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受试者来源
        2.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设备及试验材料
        2.2.2 样本量
    2.3 研究方案
        2.3.1 研究方法和分组
        2.3.2 研究流程
    2.4 研究结果
        2.4.1 基本资料
        2.4.2 HFS-7分级及与痉挛程度、病程的相关性
        2.4.3 治疗前面部肌电图情况
        2.4.4 面肌痉挛患者与健康受试者相比较
        2.4.5 电针合谷穴对运动皮层面区、手区的影响
        2.4.6 电针四白穴对运动皮层面区、手区的影响
        2.4.7 电针合谷穴配合常规针刺的临床疗效观察
        2.4.8 电针四白穴配合常规针刺的临床疗效观察
第三章 讨论
    3.1 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的选穴原则和临床应用
        3.1.1 局部选穴
        3.1.2 远端选穴
        3.1.3 远近配穴
    3.2 体表与体表的特异性联系与“面口合谷收”的关系
        3.2.1 经脉体表与体表特异性联系
        3.2.2 经脉体表与体表特异性联系与“面口合谷收”的关系
    3.3 大脑可塑性与“面口合谷收”的关系
        3.3.1 面部去感觉传入后对大脑运动皮层功能重组的影响
        3.3.2 面部去运动传出后对大脑运动皮层功能重组的影响
        3.3.3 面部运动传出兴奋后对大脑运动皮层功能重组的影响
        3.3.4 手部去感觉传入后对大脑运动皮层功能重组的影响
        3.3.5 手部去运动传出后对大脑运动皮层功能重组的影响
    3.4 躯体感觉传入对皮层可塑性的影响
        3.4.1 躯体感觉传入增加对皮层可塑性的影响
        3.4.2 躯体感觉传入损伤对皮层可塑性的影响
    3.5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四、远道刺治疗面肌痉挛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通络刮痧联合中药熏蒸在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 郭玉.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基于古今文献的巨刺、缪刺与现今交叉刺法的处方规律探析[D]. 沈汉勇(Hun Yung Sim).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8)
  • [3]四步法针刺治疗风寒外袭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沁蓥.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电针合谷、四白穴对人体运动皮层半球内与半球间抑制作用的研究[D]. 钟嘉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运动皮层功能重组研究[D]. 李文婷.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6]《灵枢·官针》刺法探讨[D]. 宋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7]安神息风针法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J]. 肖艳,敖敏,罗蛟龙. 中国民间疗法, 2019(07)
  • [8]多针浅刺法的源流考究[D]. 吴浩.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8(01)
  • [9]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33例[J]. 马宁. 河南中医, 2016(09)
  • [10]电针合谷穴对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运动皮层功能重组的作用研究[D]. 张慧.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远针治疗面肌痉挛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