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临床分析及护理干预

6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临床分析及护理干预

一、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干预66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倩[1](2019)在《阵发性房颤“络虚生风”中医病机的理论探讨及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基于络病理论探讨阵发性房颤“络虚生风”中医病机以中医络病理论指导,结合PAF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特征,以及风邪致病特点,提出PAF“络虚生风”中医病机,为络脉气血阴阳亏虚基础上内风窜动,袭扰心神而发为动悸不安。紧紧扣住PAF为络病范畴,从“虚”与“风”把握其病机关键,对临床精准辨证与组方,提高PAF的中医治疗水平具有重要理论与临床价值。第二部分基于中医古籍文献心悸病风药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与分析目的:通过对中医古籍文献中风药治疗心悸病的用药规律分析,依据“以药测证”的原理,为探讨PAF“络虚生风”病机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古代和现代医家对风药的认识制定风药列表,查找心悸病相关病名证候确定检索关键词,根据检索关键词在中国方剂数据库中筛选治疗心悸病的古籍文献,并逐条筛选检索到的数据,使用Excel2013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涉及到的药物和症状进行规范化处理,采用频数和关联分析方法得出风药治疗心悸病用药规律。根据“以药测证”的方法探讨PAF病机。结果:1.风药使用规律共筛选治疗心悸病925首方剂,涉及中药359味,用药频次前50味中药主要集中在补虚(36.86%)、安神(15.77%)、祛风(9.36%)、清热(5.17%)类中药,其中含51味风药,占本文所列79味风药的64.56%,可见古人治疗心悸一类的病证已把祛风药作为遣方用药的重要选项,所用祛风药中以解表祛风药使用频次最高,约占51味风药的40%;共筛选出66组风药组合,三味药物组合有41组,多以两味风药配伍甘草、人参或当归等补益药,其中风药与补气药组合占30.92%,所占比例最高,从其药物组合关系已折射“虚”和“风”为其两大病机关键。2.症状及风药-症状统计结果频次前六位的症状为惊悸、怔忡、心神恍惚、心悸、头晕、健忘。症状组合中,最多见的为惊悸一症与其他症状的组合如心神恍惚、怔忡、健忘、头晕等,约占42组证候组合的58.62%。由症状与症状间的关联关系统计结果可知,重要性大于0.4的关联症状组共有18组。风药与症状间的频数分析中,症状以“惊悸”为主,发散风寒药与惊悸、心神恍惚的组合约占44.31%,川芎与惊悸、怔忡的组合约占21.08%,息风止痉药与惊悸的组合约占17.22%,桔梗与惊悸的组合约占5.31%。由风药与症状间的关联分析可知川芎与目眩、头晕组成出现的重要性最高,且前19组关联风药-症状组合中,有6组涉及川芎与相关症状的组合。结论:根据风药治疗心悸病用药规律分析可知,风药治疗心悸病常以补虚药如甘草、人参、当归或茯苓等配伍风药;心悸病常伴症状有心虚、心烦、健忘、自汗等,其症状多与心之气血阴阳亏虚有关,初步显示“虚”和“风”是心悸病的病机关键。风药味多辛,具有“升、散、窜、动”等特性,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创立治疗“肝着”之旋覆花汤,首创辛味通络治疗药物;清代名医叶天士进一步提出“络以辛为泄”的络病治疗大旨,可见辛味药之升散窜动之性易于入络,是络病中常用的药物。根据心悸病中风药用药规律,结合“以药测证”原理证明“络虚生风”是PAF的重要中医病机。第三部分31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临床证候要素调查研究目的:通过对312例PAF患者临床证候要素的研究,为其“络虚生风”中医病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历回顾性研究方式采集PAF患者的信息,选取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在河北以岭医院和河北省中医院心内科或急诊科住院的病人。研究对象为符合本次研究纳入标准并除外排除标准的患者。制定PAF患者信息采集表,主要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发病情况、治疗和中医证候信息。将采集的信息录入Excel 2013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发病情况312例PAF患者发病时间多在06:00-12:00;发病节气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惊蛰21例、立冬20例、清明19例;发病季节以春季为首,其次为冬季;常见合并病以高血压和冠心病为主。2.病位要素病位要素由高到低依次为心、肺、肝、肾、脾。病位要素组合中以双病位要素组合为主,心+肺为69例,构成比最高,其次为心+肝47例、心+肾39例。3.病性要素PAF病性要素中以风动证出现频次最高,所占比例为100%,其次为气虚证218例(69.87%)、阴虚证128例(41.03%)、血瘀证81例(25.96%)、痰浊证53例(16.99%)。证候要素组合形式包括:双因素证(128例)、三因素组合证(123例)、四因素证(61例)。PAF双因素组合证中气虚+风动57例(18.27%),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阴虚+风动48例(15.38%);三因素组合证,其中气虚+阴虚+风动32例(10.26%),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气虚+血瘀+风动30例(9.62%)、气虚+痰浊+风动23例(7.37%)。四因素组合证,其中组合为气虚+阴虚+血瘀+风动24例(7.69%),所占比例最高。结论:PAF在发病诱因、发病时间、发病季节及合并病方面与风邪相关;风动证是PAF中常见的一种证候要素;PAF证候要素组合中以气虚、阴虚、血瘀、痰浊常和风动证组合出现;PAF“络虚生风”证与气虚证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阴虚证。

董凤伟[2](2018)在《共患病老年房颤患者消融术后复发因素与生活质量的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收集并分析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后合并慢性病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相关资料,探讨术后房颤复发率,分析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并探究患者生活质量和抑郁的动态变化,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术后护理,促进患者康复。方法·本研究连续入选2016年10月1日-2018年1月30日1.5年间在上海瑞金医院心内科行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的房颤患者159例。所有患者均为两种以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症状性房颤。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信息、疾病相关危险因素。采用房颤生活质量评估量表(atrial fibrillation effect on quality—of-life,AFEQT)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患者抑郁情况,采用CHA2DS2-VASc评分系统评价房颤患者卒中风险。术后系统随访患者主诉、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若患者三个月之后有反复心悸,心电图示房颤、房扑、房速或动态心电图提示超过30s的房颤、房扑及房速视为复发。根据患者术后房颤复发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复发组及未复发组,通过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危险因素的暴露比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来探究生活质量和抑郁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共随访159例,成功随访152例,随访完成率为95.6%。复发41例(27.0%),未复发111例(73%),平均年龄为61.87±8.86岁,其中男性99人(65.1%),女性53人(34.9%);阵发性房颤106例(69.1%),持续性房颤46例(30.9%)。房颤术后未复发与复发组在BMI、房颤病因、是否使用抗心律失常药、合并症数量、CHA2DS2-VASc评分、静息心率、左房内径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教育水平、家庭人均收入、空腹血糖及血脂等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总房颤患者的术后房颤复发率随着CHA2DS2-VASc评分的升高而增加,在持续性房颤患者中,CHA2DS2-VASc评分≥3分的房颤复发率最高,其次是评分=0分的组,三组复发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总房颤患者和阵发性房颤患者中,合并两种以上慢性病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显着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BMI[OR1.147,95%CI1.009-1.174]、高血压[OR1.317,95%CI 1.076-2.809]、未规律使用抗心律失常药[OR1.581,95%CI 1.351-2.125]、合并症≥2种(与合并症1种相比)[OR2.466,95%CI 1.375-4.452]、CHA2DS2-VASc评分≥3分[OR2.088,95%CI 1.142-5.557]。此外,静息心率[OR0.910,95%CI 0.821-0.986]为术后复发的保护性因素。阵发性房颤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包含:高血压[OR 1.743,95%CI 1.275-3.767]、合并症≥2种(与合并症1种相比)[OR 2.938,95%CI 1.347-5.097]、CHA2DS2-VASc评分≥2分[OR 3.055,95%CI 1.361-5.873];保护性因素为:左房内径[OR 0.900,95%CI 0.725-0.987]。对于持续性房颤患者,其术后危险因素有:血糖[OR 1.136,95%CI 1.017-2.662]、合并症≥2种(与合并症1种相比)[OR 4.187,95%CI2.017-6.638]、CHA2DS2-VASc评分1分[OR 3.136,95%CI 2.620-4.961]、CHA2DS2-VASc评分≥2分[OR 4.121,95%CI 2.139-8.205]。广义线性混合模型结果显示,仅CHA2DS2-VASc评分对生活质量有预测作用,且CHA2DS2-VASc评分越高,3个月内生活质量越好,仅时间变化会对SDS产生影响,且随着术后时间的增加,患者的抑郁倾向越明显。结论·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后仍有一定比例的复发率,对患者实施减重、药物管理、控制慢性共患病等有利于减少术后房颤复发,同时关注患者CHA2DS2-VASc评分,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疾病知识指导和心理情绪疏导,帮助患者术后建立良好的生活态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术后抑郁症状。

黄凤[3](2018)在《护理干预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治疗效果及服药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对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n=45)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n=45),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服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组间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服药依从性分别为观察组93.33%和95.56%,对照组77.78%和80%,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着,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袁凤新,王江华,陈静洁[4](2021)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究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护理干预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评价术后优质护理措施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就诊于本院心内科因心房颤动行射频消融术的病人8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及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基于对照组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前后病人焦虑抑郁评分、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迷走神经反射、心包填塞、血气胸、心房颤动复发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病人焦虑抑郁评分、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颤动病人在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围术期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可有效规避术后并发症发生,缓解病人心理不良情绪,缓解疼痛,改善其睡眠质量。

毛静远,吴永健,史大卓[5](2021)在《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文中研究表明1背景、目的及意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病死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共计2.9亿心血管病患者,其中冠心病患者1 100万人。心血管病死亡率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居于首位。

王雅娟[6](2020)在《精准护理在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规范管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精准护理在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规范管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66例华法林抗凝治疗心房颤动患者通过双盲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33例未行精准护理而行常规护理,实验组33例行精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依从性(Morisky)量表得分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明显(t=14.312,P<0.05)。实验组患者抗凝治疗72h后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凝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t=11.257、12.158、14.241,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9.09%)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χ2=5.204,P<0.05)。结论:心房颤动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精准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左淑萍,韩全乐,赵亚男,王爱焕[7](2020)在《胺碘酮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功能及hs-CRP、BNP水平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究胺碘酮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功能及血清hs-CRP、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的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凝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并给予3个月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心房颤动情况及血清hs-CRP、BNP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内径均明显缩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心房颤动次数及持续时间均下降,且观察组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BNP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促进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抑制炎症反应及心房重构,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静[8](2018)在《心房颤动患者中阿托伐他汀的临床应用与护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患者中阿托伐他汀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心房颤动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10mg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随访1.5年比较两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变化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8个月,观察组阵发性房颤病例左心房内径(36.28±1.41)mm明显小于对照组(38.54±1.53)mm(P<0.05);观察组患者阵发性房颤减少次数高于50%占比、持续性房颤患者复律后复发占比、阵发性向持续性房颤转化占比、并发症发生率及左心房扩大占比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治疗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优质护理方式对患者展开治护,临床效果显着,值得推广。

肖凤琴,杨连娟[9](2018)在《阵发性房颤采用药物治疗的临床护理配合》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阵发性房颤药物治疗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抽选4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患者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案,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后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疗效评估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5.0%(P<0.05);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0%,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阵发性房颤药物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张秋华,周银娇[10](2017)在《中医护理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索中医护理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在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随机抽取出32例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的房颤发生次数、持续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的房颤发作次数比对照组少,房颤发作持续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中医护理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助于促进病情的控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二、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干预6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干预66例(论文提纲范文)

(1)阵发性房颤“络虚生风”中医病机的理论探讨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阵发性房颤“络虚生风”中医病机
    前言
    1. 关于风邪
    2. 中医文献中对风邪致心悸的认识概况
    3. 风邪致病特点与阵发性房颤发病特点的相似性
    4. 基于络病理论提出PAF“络虚生风”病机观点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中医古籍文献心悸病风药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与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31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临床证候要素调查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不足与展望
综述 中医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共患病老年房颤患者消融术后复发因素与生活质量的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国内外房颤的流行病学
    2.2 房颤发生的影响因素
    2.3 房颤的一线治疗方法
        2.3.1 导管射频消融技术
        2.3.2 冷冻球囊消融技术
        2.3.3 小结
    2.4 房颤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2.5 房颤治疗后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
        2.5.1 房颤治疗后生活质量现状
        2.5.2 房颤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2.6 房颤治疗后抑郁的研究现状
    2.7 小结
    2.8 研究目的
    2.9 研究意义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纳入标准
        3.1.2 诊断标准
        3.1.3 剔除标准
        3.1.4 相关定义
    3.2 样本量计算
    3.3 研究工具
    3.4 研究过程
    3.5 统计学方法
    3.6 质量控制
    3.7 技术路线
第四章 结果
    4.1 冷冻球囊术后患者一般情况
    4.2 冷冻球囊术后患者复发情况
    4.3 不同组别患者术后复发情况比较
    4.4 冷冻球囊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4.4.1 全部患者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4.4.2 不同种类房颤患者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4.5 冷冻球囊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SDS得分的动态变化
    4.6 冷冻球囊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动态变化的广义线性混合模型
    4.7 冷冻球囊术后患者SDS得分动态变化的广义线性混合模型
第五章 讨论
    5.1 冷冻球囊消融术后患者复发情况
    5.2 冷冻球囊消融术后患者复发相关因素
        5.2.1 主要影响因素
        5.2.2 潜在影响因素
        5.2.3 冷冻球囊消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动态变化
        5.2.4 冷冻球囊消融术后患者SDS得分的动态变化
第六章 总结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局限性
    6.4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2:伦理委员会审批件
附录3:病患知情同意书
附录4: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附录5:房颤生活质量评估量表
附录6: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
附录7:房颤患者血栓栓塞评估系统
研究生期间成果
致谢

(3)护理干预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治疗效果及服药依从性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疗效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2 结果
3讨论

(4)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试验组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1.3.2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1.3.3 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5)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目的及意义
2 指南制定方法
    2.1 临床问题构建
    2.2 中成药遴选
    2.3 检索策略
    2.4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和资料提取
        2.4.1 纳入标准
        2.4.2 排除标准
        2.4.3 资料提取
    2.5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6 证据综合分析
    2.7 证据质量评价与推荐标准
    2.8 推荐意见形成
3 推荐意见及证据描述
    3.1 稳定性心绞痛
        3.1.1 临床问题
        3.1.2 推荐意见
        3.1.3 证据描述
        3.1.3.1 通心络胶囊(1C)
        3.1.3.2 脑心通胶囊(1C)
        3.1.3.3 丹蒌片(2B)
        3.1.3.4 麝香保心丸(1B)
        3.1.3.5 复方丹参滴丸(1B)
        3.1.3.6 丹红注射液(2D)
        3.1.3.7 红花注射液(2C)
        3.1.3.8 芪参益气滴丸(1C)
    3.2 不稳定性心绞痛
        3.2.1 临床问题
        3.2.2 推荐意见
        3.2.3 证据描述
        3.2.3.1 通心络胶囊(1C)
        3.2.3.2 脑心通胶囊(2D)
        3.2.3.3 丹蒌片(2C)
        3.2.3.4 麝香保心丸(1B)
        3.2.3.5 复方丹参滴丸(1C)
        3.2.3.6 血府逐瘀胶囊(2D)
        3.2.3.7 丹红注射液(1C)
        3.2.3.8 红花注射液(2D)
        3.2.3.9 参麦注射液(2C)
    3.3 急性心肌梗死
        3.3.1 临床问题
        3.3.2 推荐意见
        3.3.3 证据描述
        3.3.3.1 麝香保心丸(1B)
        3.3.3.2 参麦注射液(2C)
    3.4 围介入手术期
        3.4.1 临床问题
        3.4.2 推荐意见
        3.4.3 证据描述
        3.4.3.1 通心络胶囊(1C)
        3.4.3.2 脑心通胶囊(2D)
        3.4.3.3 丹蒌片(2B)
        3.4.3.4 麝香保心丸(1C)
        3.4.3.5 复方丹参滴丸(1C)
        3.4.3.6 丹红注射液(2C)
        3.4.3.7 参麦注射液(2C)
    3.5 冠心病心律失常
        3.5.1 冠心病合并室性期前收缩
        3.5.1.1 临床问题
        3.5.1.2 推荐意见
        3.5.1.3 证据描述
        3.5.1.3.1 稳心颗粒(1B)
        3.5.1.3.2 参松养心胶囊(1C)
        3.5.2 冠心病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
        3.5.2.1 临床问题
        3.5.2.2 推荐意见
        3.5.2.3 证据描述
        3.5.3 冠心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
        3.5.3.1 临床问题
        3.5.3.2 推荐意见
        3.5.3.3 证据描述
        3.5.3.3.1 参松养心胶囊(1C)
        3.5.3.3.2 稳心颗粒(1C)
    3.6 冠心病心力衰竭
        3.6.1 临床问题
        3.6.2 推荐意见
        3.6.3 证据描述
    3.7 心绞痛急性发作
        3.7.1 临床问题
        3.7.2 推荐意见
        3.7.3 证据描述
        3.7.3.1 速效救心丸(1C)
        3.7.3.2 复方丹参滴丸(1C)
        3.7.3.3 麝香保心丸(1C)
        3.7.3.4 宽胸气雾剂(1C)
4 中成药治疗冠心病药物推荐及证候分型判断流程(见图1、图2)
5 本指南的局限性及不足之处
    5.1 药物的遴选
    5.2 干预措施
    5.3 结局指标
    5.4 证据的筛选
    5.5 诊断标准
    5.6 辨证分型
    5.7 共识结果
6 更新计划
    6.1 更新时间
    6.2 更新方法

(6)精准护理在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规范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病例选择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服药依从性
    2.2 凝血因子
    2.3 比较两组患者华法林抗凝给药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具体情况如下:
3 讨论

(7)胺碘酮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功能及hs-CRP、BNP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心功能指标
    2.2 心房颤动情况
    2.3 血清hs-CRP、BNP水平
3 讨论

(8)心房颤动患者中阿托伐他汀的临床应用与护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阵发性房颤病例左心房内径变化情况对比
    2.2 治疗结果对比
3 讨论

(9)阵发性房颤采用药物治疗的临床护理配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1.2.2 观察组护理方法:
        1.2.3 对照组护理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2.2 生命质量
    2.3 护理满意度
3 讨论

(10)中医护理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房颤发作情况对比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四、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干预6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阵发性房颤“络虚生风”中医病机的理论探讨及临床研究[D]. 张倩. 河北中医学院, 2019(01)
  • [2]共患病老年房颤患者消融术后复发因素与生活质量的变化研究[D]. 董凤伟.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3]护理干预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治疗效果及服药依从性的应用效果[J]. 黄凤. 智慧健康, 2018(03)
  • [4]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 袁凤新,王江华,陈静洁. 全科护理, 2021(36)
  • [5]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J]. 毛静远,吴永健,史大卓.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09)
  • [6]精准护理在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规范管理中的应用[J]. 王雅娟. 名医, 2020(08)
  • [7]胺碘酮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功能及hs-CRP、BNP水平的影响[J]. 左淑萍,韩全乐,赵亚男,王爱焕.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01)
  • [8]心房颤动患者中阿托伐他汀的临床应用与护理分析[J]. 王静. 海峡药学, 2018(04)
  • [9]阵发性房颤采用药物治疗的临床护理配合[J]. 肖凤琴,杨连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06)
  • [10]中医护理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评价[J]. 张秋华,周银娇. 黑龙江医药, 2017(04)

标签:;  ;  ;  ;  ;  

6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临床分析及护理干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