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的语法功能和功能

“和”的语法功能和功能

一、“and”的语法功能及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赵羚[1](2021)在《中文经济合同中“责任”表述的局部语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商务汉语教学一直是专门用途汉语教学的热点领域。合同文本是规范和约束商务活动的书面契约,属于典型的商务领域受限语言。“责任”是合同文本重要的功能之一,针对规范的合同语言现象细致的分析与对比,有助于丰富和深化特定领域的专门用途汉语教学与研究。本研究选取标的物为房屋的租赁合同和买卖合同,自建包含312篇合同文本共计61万字的专题语料库,结合Swales(1981)的语步分析、Sinclair(2004)的扩展意义单位和局部语法分析方法,考察有关“责任”表述在合同文本的分布、具体的语言型式及在不同类型文本的差异问题,主要包括(1)租赁合同和买卖合同的“责任”表述主要分布在文本的哪些部分?(2)租赁合同和买卖合同的“责任”表述局部语法型式分别有哪些?(3)租赁合同和买卖合同中“责任”表述局部语法型式有什么异同?研究发现:(1)结合合同法规的要求和对语料文本的分析,租赁合同有9个语步,买卖合同有13个语步。两类合同语步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和杂糅现象。“责任”表述在两类合同的各语步中分布不均。(2)有关“责任”表述的语言标记共有8个,包括实义动词“负责、承担、负担”,情态动词“应(应该、应当)、必须(须)、需、不得”,短语“是|有|负……责任”,分别传递不同的语义韵。从责任语言标记出发总结概括的局部语法型式,租赁合同有29个,买卖合同有27个。两类合同“责任”表述的功能范畴一致,共有12个,功能范畴可根据实际的责任表述省减。合同文本存在四种责任类型,包括费用支付、标的物及产权管理、后果补救以及事件申请。(3)两类合同局部语法型式的功能范畴和责任类型一致,但在责任标记和局部语法型式的使用上存在差异。整合总结出的33个“责任”局部语法型式,可应用于对同类购销合同的“责任”表述发现。本研究以Firth(1957)的受限语言思想为基础,从微观层面对商务领域的合同文本有关“责任”表述进行局部语法分析,有助于精细刻画功能与语言形式的对应关系研究,这一分析过程同样适用于数据驱动的商务汉语学习。

张宇,林正军[2](2021)在《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语法学习观质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半结构访谈考察英语专业学生的语法学习观,并基于质性研究方法构建其语法学习观模型。研究发现,学习者的语法学习观是一个环环相扣完整的系统,由语法特征、语法功能、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构成。该观点的形成与中学英语学习经历关系紧密;其完整性受到大学阶段学习目标变化的影响。因此,要构建完整的语法学习观,应依据学习目标选择恰当的理论语法来揭示语法特征、展现语法功能;同时,写作很有可能成为改革的突破口。

施春宏,陈振艳,刘科拉[3](2021)在《二语教学语法的语境观及相关教学策略——基于三一语法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基于三一语法的理论体系和教学实践,进一步阐释教学语法的语境观及相关教学策略问题。根据三一语法,教学语法视野中的语境是基于学习者的认知经验和习得阶段而确定的、与特定语法项目的结构形式和功能作用相匹配的、最典型与/或最具代表性特征的教学语境,语境知识既是语法知识形成的依据,也是语法知识的具体化表现。语言习得的基本过程和用中学的基本理念,以及当代语言学大语法观和构式语法的基本理念,为教学语法语境观的确立提供了基本依据。教学语法的语境从教学内容看,具有生成性、结构性、语体性等特征;从教学过程看,具有典型性、对象性、模拟性等特征。基于此,教学语法语境观的教学策略重视语法项目的"形-功-境"匹配关系,遵循基本的教学语境设置策略和教学过程中多向互动的镜像映射策略。相较于其他教学法关于语境的理解,本文所倡导的教学语法语境观具有特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柴世森[4](2021)在《再谈汉语语法学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语助》在汉语语法学史上的地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助》是元代的一部汉语语法着作。长期以来,有关它在汉语语法学史上处于何种地位的问题,学者们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它不过是"一种虚词词典",有的认为它"还不足以建立起一门‘汉语语法学’",有的认为它是"汉语民族语法学的雏形",等等。从语法学的共性和个性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语助》,就可以发现它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已经构建起了体现汉语语法特点的汉语语法学初步框架,成为汉语语法学诞生的标志,宣告汉语语法学史进入了初创时期,为汉语语法学的成熟之作《马氏文通》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贾小男[5](2021)在《《会通汉语》初级教材语法编排分析》文中提出

罗薇[6](2021)在《《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专为高等教育编写的汉语语法教科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该书既是一部实用的汉语教材,也是一部传承俄罗斯汉学研究传统、充分吸收以往欧洲人汉语学习与研究成就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较早以普通语言学理论解释汉语的学术着作。本文将以1902年首版为基础,结合施密特个人档案、拉脱维亚大学所藏施密特个人藏书中的相关资料,从成书的历史背景、俄罗斯人的汉语学习与研究传统、欧洲人学习汉语的历史、世界语言学史以及俄罗斯汉语教育史的角度挖掘该书的特点和价值。该书写作的主要基础来源于俄罗斯人研究与学习汉语的传统。得益于作者施密特在彼得堡大学所受的东方学专业训练,俄国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汉学学派汉语教学的传统、以及俄国人的语言研究传统对施密特写作《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产生了深刻影响。首先,在俄国汉语研究的强项方面,如语法分析系统、汉字分析法等方面,施密特广泛采纳了前辈学者的观点,并且在传统汉学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新局势的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此外,对俄国人学习汉语的继承还表现在另一些方面,如:延续俄国汉学研究的传统项目,同时关注汉、满、蒙三语,又根据海参崴东方学院对学生掌握东亚语言的要求增添了日语、朝鲜语以及越南语等语言材料。其次,继承彼得堡学派对中国历史语言文化的基本观点,认为包括汉语在内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地区文化一样,可以通过一般方法被科学地认识、研究,汉语并非是某些欧洲汉学家认为的“停滞不前”的、处于其原始状态的一种低级语言,而是具有与其文化相关的理据性,需要理性地认识。再次,彼得堡汉学学派注重积累史实材料,在研究汉语时,施密特大量收集、引用丰富的语言材料和例证,这也是施密特作为瓦西里耶夫弟子最突出的传承特点之一。俄罗斯人早期对汉语的认识主要来源于驻北京东正教使团成员论着和西方人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有大量从中国运回的中文原典。俄罗斯人对汉语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具有三方面的视野,他们既传承本国人的研究,又善于参考西方、中国的研究和学习资料。一方面,该书吸收了当时欧洲和中国学术界对汉语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部在系统、科学的文献综述基础之上的学术着作,对欧洲其他汉学家的观点、成果和语言材料进行整合,从中得出更进一步的观点,从而成为外国人汉语教材编着史发展到19、20世纪之交时具有综述性、整合性的一部着作。另一方面,《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中对欧洲人汉语学习资料的运用还在于对其中收集的语言材料进行分类、精选,找到最适合编入该书的范例。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特点还在于将以往欧洲汉学家、语言学家的资料,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将之整合纳入他的语法系统中—一汉语实用语法系统是作者要着重教授的内容,也是这部教材相比于一些欧洲汉学家语料搜集式的汉语教科书更具优势之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并非只有零散的语法点汇集,而是强调汉语语法规则的整合归纳,并且首次在俄语语境下构建一套新的汉语实用语法体系。是明清时期以来外国人对汉语语法科学研究史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继往开来之作,也是20世纪以后国际学界的现代汉语研究往纵深方向开拓的重要前提,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从欧洲语言学史和俄罗斯语言学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到19世纪末,欧洲和俄国语言学经过了多年的方法和材料积累,在历史比较语言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经为学界所接受,这些思想对这一时期包括施密特在内的俄国语言工作者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普通语言学的新思想在外语教材编纂方面的应用也具有重大意义。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汉学史上第一次尝试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的语法着作。一方面来说,以汉语为参照、拓宽了普通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和研究范围,反过来说,也从西方语言学的新成果出发丰富了汉语研究的方法论。从语言本身的发展来看,这一时期的汉语内部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清末社会大变革,越来越多的新词日渐成为时尚,北方官话口语日益成为最重要的中外交往标准语,白话文运动已在酝酿之中;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来自西欧语言学的发展——经过19世纪的发展,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该书可以看作是一部汉语史研究与汉语实践语法研究相结合的产物,书中证实了运用产生于印欧诸语言框架下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方法在汉语研究中的可能性与可行性。通过对本书的研究,可以从“他者”的角度审视汉语对普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论的贡献,挖掘汉语对历史语言学及普通语言学研究的补充意义,加深历史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观念下对汉语及其历史演变的认识。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出版使用对19、20世纪之交俄国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的汉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语言实践教材,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规则、掌握用法,作者不仅善于描写语法规则时在抽象化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化表述,注重使用条件、搭配对象、适用范围、特例等方面的考察,力求使语法规则呈现出严谨、易懂、实用的特色,同时还配有大量精选范例。此外,教材的内容还间接地反映了俄国的教育政策、教育历史,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汉语课程大纲、教学目标,施密特本人的教学思想等。因此,教材的内容折射出这一时期俄国汉语教育史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生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即19、20世纪之交)、特定教育场所中(即海参崴东方学院)、特定教育者(即施密特)主导下、针对特定学习者群体(即就读于海参崴东方学院的大学生、军官和少量其他社会人士)的教育活动的历史进程。总之,俄国汉学家施密特专为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汉语学习者编写、并于1902年出版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既继承了俄罗斯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学派既往的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传统,采用了俄国人头脑中相对成熟的俄语语法框架基础,又能放眼世界,有所取舍地借鉴当时流传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其他国家汉学家所着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成功运用最新的俄国和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研究方法论,以及截止到清末时期的中国传统语言学成就来科学地描写汉语,是俄国汉语教育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部语法教科书。本文将结合教材原着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梳理本书的编写特点及研究成果,全面考察这部着作的重要作用及价值。

翟佳花[7](2021)在《基于“三一语法”理论的标记性强调句“是……的”的教学设计》文中提出

李乃东[8](2021)在《强势与平衡:连词“但”“但是”语法功能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但""但是"是现代汉语表转折语义重要的单双音连词,彼此语法功能相互替代性很高。在新闻、法律、文学三种语体实际运用中,"但""但是"具有显着的不平衡性。"但"是强势成员,在功能、频率等方面对"但是"形成全面性压制,"但是"是弱势成员,处在低发育状态。它们彼此的语法功能是一种倾向性分工,相对平衡,各具语法价值。"但"主要关联复句分句,以句内关联为常。更重要的是:"但"已经具备关联分句、句子、段落,并且与其后成分用逗号隔断形成停顿的语法功能。"但是"主要关联句子、段落,以篇章关联为常,话题标记功能显着。"但"的强势分布缩短了"但是"的演化过程,"但是"的关联优势,拓展了"但"的语法功能范围,最终实现功能系统动态平衡。

谢静[9](2021)在《基于语料库的韩语汉语助词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双语的比较研究一直是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语料库语言学也已成为应用语言学的常规研究方法,但使用语料库来进行焦点搜索,把不同语言的异同现象转化为直观可视的数据对比,还属于目前语言学界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针对小语种的语料库研究更少。韩国与中国毗邻而居,韩语借用了很多汉语词汇,但在句法层面却相差甚远。韩语的句法和语义功能需要大量的助词来明确,汉语的助词也在表达结构、时态和语气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对二者进行归类总结与比较有助于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与共性,同时为双语翻译工作提供借鉴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近十年精选六部韩剧中韩语汉语文本近400万字自建语料库进行检索,对韩语和汉语助词的用法进行分类分析与比较,以期获得两种语言中助词功能与占比的直观对比,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案语义分析,并提出相应翻译策略建议。研究结合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通过使用语料库词性标注软件及搜索与统计软件,对韩语汉语助词用法及功能表达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与总结,针对其中部分典型案例进行定性分析。研究过程分为收集语料、整理语料、按照主要助词分类搜索、分析语料,得出结论并总结展望。主要结论和启发有:一、助词在中韩两种语言中均起到重要杠杆作用,韩语助词在总文本中占比小,但功能更多样,汉语助词占比更大且功能集中;二、中韩助词功能的差异影响着各自句法的总体特征,表现为韩语显性汉语隐性。三、韩汉互译时应遵循目的语导向,熟悉助词的译法有助于快速实现语码转换。

赵园园[10](2021)在《基于语料库“X是”类情态词语义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基于语料库,以情态理论为基础,以语义功能语法为指导,结合主观性与主观化理论、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浮现语法理论等,深入细致地考察“X是”类情态词的语义功能及其差异。本文依据前人研究成果以及词典释义界定了现代汉语中的48个“X是”类情态词,并从音节数量、词语性质、情态语义、衔接功能、表达功用、粘合程度、焦点类型等角度将其分类,并分析“X”与“是”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X”的准入条件及“是”的语义积淀对“X是”的作用。接着有选择地对“X是”类情态词进行研究,既有个案研究也有对比研究,既有共性的研究也有个性的研究,具体选取多义情态词“还是、算是”和偏离预期义情态词“偏是、硬是、就是”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如下结论:第一,“还是”的语义功能有偏离预期义和选择义。偏离预期义由持续义引申而来,可分为反预期义和超预期义;选择义在选择问句中浮现,又引申出选择、意愿、祈命、建议、认识义,其中认识义包含五种语义模式。“还是”具有转折、让步、总结的衔接功能,能够传达强调和舒缓语气。第二,“硬是、偏是、就是”都是在重新分析机制作用下演变来的。三者强调主观意愿与预期不一致时,“硬是、就是”突显主语顽强或执拗,“偏是”突显言者或主语故意违反预期;强调客观事实与预期不一致时,预期包含期望,传达抱怨、责备的情感;预期不含期望,传达赞扬或意外的情感;三者都可位于主语后起转折衔接功能,“偏是”还可位于主语前,衔接功能最强。“硬是、偏是”可以作对比焦点和焦点标记,“就是”只能作对比焦点。这些差异都是因为受到语义积淀的影响。第三,“算是”的语义功能包括主观情态和传信功能。主观情态有弱强调义和低认可义。其中弱强调义传达赞扬语气、质疑责备、顿悟语气;低认可义传达委婉语气、不定语气、退让语气。传信功能有断言功能和总结功能。“就算是”和“可算是”有形式相同而内部构造不同的两种结构,这两种结构由于构造不同,表义功能和重音位置也存在差异。

二、“and”的语法功能及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nd”的语法功能及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文经济合同中“责任”表述的局部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方法意义
        1.3.3 实践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商务汉语研究
        2.1.1 专门用途语言与商务汉语
        2.1.2 商务汉语研究与教学
        2.1.3 小结
    2.2 合同语言研究
        2.2.1 语言学视角
        2.2.2 教学视角
        2.2.3 小结
    2.3 局部语法研究
        2.3.1 局部语法的理论机制
        2.3.2 局部语法的发展
        2.3.3 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概念界定
        3.1.1 合同相关定义
        3.1.2 “责任”相关定义
        3.1.3 局部语法相关定义
    3.2 研究问题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工具
        3.4.1 文本清理工具
        3.4.2 语料加工工具
        3.4.3 语料标注与分析工具
        3.4.4 有限状态自动机构画工具
    3.5 研究步骤
        3.5.1 语料处理及统计阶段
        3.5.2 局部语法描写阶段
        3.5.3 对比分析阶段
    3.6 小结
第四章 两类合同的“责任”分布
    4.1 租赁合同
        4.1.1 合同文本语步结构
        4.1.2 “责任”表述在各语步的分布
        4.1.3 责任人在各语步的分布
        4.1.4 小结
    4.2 买卖合同
        4.2.1 合同文本语步结构
        4.2.2 “责任”表述在各语步的分布
        4.2.3 责任人在各语步的分布
        4.2.4 小结
第五章 两类合同“责任”表述局部语法分析
    5.1 租赁合同“责任”标记
        5.1.1 责任标记的频次
        5.1.2 责任标记的特点
        5.1.3 小结
    5.2 租赁合同“责任”局部语法结果与分析
        5.2.1 实义动词
        5.2.2 情态动词
        5.2.3 短语
        5.2.4 小结
    5.3 买卖合同“责任”标记
        5.3.1 责任标记的频次
        5.3.2 责任标记的特点
        5.3.3 小结
    5.4 买卖合同“责任”局部语法结果与分析
        5.4.1 实义动词
        5.4.2 情态动词
        5.4.3 小结
第六章 两类合同对比分析
    6.1 词汇-语法型式
    6.2 功能范畴体系
    6.3 局部语法型式
    6.4 语义韵分析
    6.5 购销合同检验
    6.6 局部语法的教学启示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发现
        7.1.1 合同“责任”表述分布
        7.1.2 “责任”局部语法分析
        7.1.3 租赁和买卖合同异同
        7.1.4 创新点
    7.2 研究局限及展望
        7.2.1 研究局限
        7.2.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商务汉语教材
附录二 租赁合同样例
附录三 买卖合同样例
附录四 购销合同样例

(2)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语法学习观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设计
3. 语法学习观模型
    1) 语法学习方法
    2) 语法特征
    3) 语法功能
    4) 学习目标
    5) 英语专业学生语法学习观
    6) 语法学习观的构建
4. 结语

(3)二语教学语法的语境观及相关教学策略——基于三一语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二 确立教学语法语境观的基本依据
    2.1从语言习得与教学的实践层面看教学语境观的前提
        2.1.1语言习得与教学过程决定了教语法离不开教语境
        2.1.2用中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决定了教语法离不开教语境
    2.2从当代语言学基本理念的理论层面看教学语境观的核心
        2.2.1当代语言学的大语法观决定了语境也是语法
        2.2.2构式语法的基本理念决定了语境也是语法
三 教学语法语境的基本特征
    3.1基于教学内容的教学语法语境特征
        3.1.1教学语法语境的生成性
        3.1.2教学语法语境的结构性
        3.1.3教学语法语境的语体性(14)
    3.2基于教学过程的教学语法语境特征
        3.2.1教学语法语境的典型性
        3.2.2教学语法语境的对象性
        3.2.3教学语法语境的模拟性
四 基于教学语法语境观的相关教学策略
    4.1语法项目的“形-功-境”匹配策略
    4.2具体语法项目教学语境的设置策略
    4.3教学过程中多向互动的镜像映射策略
五 结语

(4)再谈汉语语法学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语助》在汉语语法学史上的地位(论文提纲范文)

(6)《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历史背景及其作者
    1.1 海参崴东方学院及其培养目标
        1.1.1 办学背景
        1.1.2 学院设置
    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作者施密特
        1.2.1 施密特的早年求学、实习生涯
        1.2.2 赴海参崴东方学院任教后的汉学研究
    1.3 教材的学习者与使用情况
        1.3.1 教材的出版、使用、影响
        1.3.2 学员的汉语学习情况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俄国传统汉学背景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语音系统考辨
        2.1.1 南北官话的语音系统、汉语音韵研究
        2.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注音方案
        2.1.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发音规则
    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比丘林汉语语法体系的突破
        2.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词法体系
        2.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句法体系
    2.3 施密特对比丘林、瓦西里耶夫等人汉字理论的发展
        2.3.1 汉字的起源问题
        2.3.2 关于汉语口语、书面语的讨论
        2.3.3 汉字的“六书”
        2.3.4 施密特对瓦西里耶夫汉字体系的增补
    2.4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满、蒙、日、朝、越等语言的关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世界汉语研究史框架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3.1 例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欧美汉学的反思
    3.2 以“声调”为例谈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音研究的整合
        3.2.1 声调的本质
        3.2.2 汉语声调的发音特点
        3.2.3 汉语声调的标调系统
        3.2.4 汉语方言的声调语音规律
        3.2.5 中外学者论“汉语声调的演变”
        3.2.6 “入声”之争
    3.3 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整理
        3.3.1 某些语法形式在各地的使用差异
        3.3.2 各国汉学家对若干语法规则的不同观点
        3.3.3 欧洲汉学家普遍忽略的汉语语法知识
    3.4 选编欧美、日本汉语教材及中文原典的书面官话范例
        3.4.1 筛选范围:标准北方书面官话材料
        3.4.2 筛选入编:符合语法规范、排列顺序合理
    3.5 个案研究:德国汉学家阿恩德对施密特的影响
        3.5.1 阿恩德及其《官话手册》
        3.5.2 两部教材的总体设计
        3.5.3 以重音理论为例讨论施密特对阿恩德的取舍
    3.6 个案研究:《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中国传统文献的改编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世界语言学发展进程中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4.1 施密特的汉语观
        4.1.1 对汉语的两种定位
        4.1.2 静态与动态、共时与历时
    4.2 汉语语音史的构建:历史比较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的结合
        4.2.1 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基础材料
        4.2.2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辅音音变考察
        4.2.3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元音音变考察
        4.2.4 语言史的社会性——汉语官话的形成
        4.2.5 语言现象的“类推作用”:汉语词根溯源问题
    4.3 俄国语言学成果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
        4.3.1 用“形式语法”思想分析汉语的词法
        4.3.2 语言与思维的联系——汉语与中国人的心理
        4.3.3 波捷布尼亚及其弟子的句法思想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从语言教育及应用视角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5.1 一部“研究—学习—教学”三位一体的汉语教科书
    5.2 从课程理论分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材料建构
        5.2.1 横向组织:课程教学板块的功能分析
        5.2.2 纵向组织:螺旋渐进的主题序列性
    5.3 从应用语言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教学大纲
        5.3.1 字词大纲及词汇控制
        5.3.2 语法大纲及翻译训练
    5.4 本章小结
余论 施密特《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价值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书影及相关影像资料
附录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序言及目录
附录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俄语字母注音表(含例字)
附录4 阿恩德《官话手册》序言及目录
致谢

(8)强势与平衡:连词“但”“但是”语法功能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但”“但是”的研究概况
三、“但”“但是”的语法功能分布
    3.1连词“但”语法功能分布
        3.1.1句内成分
        3.1.2复句分句
        3.1.3独立句子
        3.1.4独立段落
    3.2“但是”语法功能分布
        3.2.1句内成分
        3.2.2复句分句
        3.2.3独立句子
        3.2.4独立段落
四、强势分布与系统平衡
    4.1“但”“但是”语法功能对比
    4.2“但”“但是”的强势分布
    4.3“但”“但是”的系统平衡
    余论

(9)基于语料库的韩语汉语助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基于语料库的对比语言学
    第二节 韩语、汉语助词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韩语汉语助词的对比研究现状
第三章 研究语料及方法
    第一节 语料的介绍
    第二节 语料库搜索软件的介绍
    第三节 数据分析步骤
第四章 韩语助词用法与汉语对应关系
    第一节 韩语间接引语引用助词功能用法与汉语对应关系
    第二节 韩语定语助词功能用法与汉语对应关系
    第三节 韩语主格助词、宾格助词功能用法与汉语对应关系
    第四节 韩语副词助词功能用法与汉语对应关系
    第五节 韩语添意助词功能用法与汉语对应关系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汉语助词用法与韩语对应关系
    第一节 汉语结构助词与韩语对应关系
    第二节 汉语时态助词与韩语对应关系
    第三节 汉语语气助词与韩语对应关系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发现
    第二节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10)基于语料库“X是”类情态词语义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二、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三、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五、语料来源
第二章 “X是”类情态词的界定与分类
    一、“X是”类情态词的界定
    二、“X是”类情态词语义功能概述
    三、“X”与“是”的互动关系
    四、“X是”类情态词语义功能分类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还是”的语义功能分析
    一、语义功能分析
    二、衔接功能分析
    三、语气传达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偏离预期情态词“偏是、硬是、就是”语义功能对比
    一、“偏是、硬是、就是”的词汇化
    二、语义功能对比
    三、衔接功能对比
    四、凸显功能对比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算是”的语义功能分析
    一、主观情态分析
    二、传信功能分析
    三、同形异构的“X算是”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and”的语法功能及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文经济合同中“责任”表述的局部语法研究[D]. 赵羚.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2]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语法学习观质性研究[J]. 张宇,林正军.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21(04)
  • [3]二语教学语法的语境观及相关教学策略——基于三一语法的思考[J]. 施春宏,陈振艳,刘科拉.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21(05)
  • [4]再谈汉语语法学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语助》在汉语语法学史上的地位[J]. 柴世森.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2021(01)
  • [5]《会通汉语》初级教材语法编排分析[D]. 贾小男.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6]《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D]. 罗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7]基于“三一语法”理论的标记性强调句“是……的”的教学设计[D]. 翟佳花. 西北大学, 2021
  • [8]强势与平衡:连词“但”“但是”语法功能比较研究[J]. 李乃东. 励耘语言学刊, 2021(01)
  • [9]基于语料库的韩语汉语助词对比研究[D]. 谢静.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10]基于语料库“X是”类情态词语义功能研究[D]. 赵园园.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标签:;  ;  ;  ;  ;  

“和”的语法功能和功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