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纤以太网的集控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方案

基于光纤以太网的集控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方案

一、基于光纤以太网的集控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张鑫[1](2020)在《兰州地铁供电安全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随着城市的发展,地铁成为一座城市发展快慢的标志,如今世界上已经有上百所城市拥有地铁。作为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地铁拥有节约能源,减少土地利用率,交通干扰少等一系列优势,然而由于乘载量的上升,地铁的安全性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其供电运行系统的安全性是否可靠,都成为人们心中的未知数。各个地铁公司也始终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设计方针,将供电运行系统的安全性放在首位,因此设计相应配套的供电安全管理系统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课题。首先通过深入分析地铁供电系统,结合目前地铁供电系统中应用的高压供电系统、牵引供电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电力监控系统分析地铁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对供电系统的影响因素。其次分析轨道交通中现有的安全管理系统存在的缺陷,尤其是在供电安全方面的防护性不高,供电系统安全管理缺乏整体性在线防误,并且人为操作所带来的监管不确定性和风险防范上的缺失,为整个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蒙上了隐患。根据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安全规章制度,结合计算机技术及网络系统研究出一套完整的、可靠的、安全的供电安全管理系统。最后研究并开发应用于兰州地铁的供电安全管理系统,实现包括防误闭锁、接触网可视化接地、操作票、工作票和巡检在内的五个子系统。其中防误闭锁操作子系统从技术上采取可靠手段,在权限管理、模拟操作预演、逻辑判断、设备强制闭锁等方面对电气设备操作进行全面的、完善的防误管理;接触网可视化接地子系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能够有效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缩短作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操作票子系统将人工填写纸质操作票模式转换为开票过程电子化、流程管理网络化的模式,并对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电气操作票统一集中管理;工作票子系统根据轨道交通供电运行管理工作票处理流程,使得工作票可以在计算机网络上完成开票、签发、接收、许可、执行、终结等信息流转,具备工作票查询和统计分析等功能,实现工作票管理电子化;巡检子系统规范巡检标准,量化设备巡检过程,辅助巡检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的巡检工作,保障巡检到位,使巡检制度的落实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时提高巡检工作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协助管理人员对巡检工作进行管理。通过完善的供电运行安全系统,完成对地铁安全运行与维修实时监控,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与维护的效率。

李洋[2](2018)在《乌伊岭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及电气部分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风电技术的快速发展,风力发电已经成为继核电、太阳能发电之后另一种重要的绿色可再生能源。伊春乌伊岭(简称WYL)地区风能源十分丰富,进行该地区风电场建设一方面对于环境保护有利,同时对伊春地区能源结构优化、当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及环保型“绿色”电力系统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基于乌伊岭风电场项目背景,在详细分析当地风资源基础上,对风电场电气部分进行了全面优化设计。首先,收集了乌伊岭地区的一年实测风资源数据,运用WAsP、WindPRO2.7等程序对测风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得到了主要风况参数、风功率密度分级和评估风能资源所需数据的参考判据,通过误差分析确保数据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其次,根据电气一次系统设计原则和风电场装机总容量,在对比分析不同型号风力发电机组设备和排布方案,以及年上网发电量估算后,确定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型号和容量。选择了风电场集电线路电压等级和架设方式,优化设计了风电场电气主接线及其风电场并网系统,并在短路电流计算基础上选择了风电场一次电气设备。针对风电场无功功率调节范围、响应速度及并网点电压调节要求,设计了风电场无功补偿方案。最后,根据电气二次系统设计原则,优化设计了风电场、升压站的控制和测量信号系统,实现了风力发电机组和升压站的计算机集中监视与控制。设计了风电场集电线路、变压器、升压站母线以及风电场并网线路的继电保护,并整定了各种继电保护参数。本文在满足电气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以风电场经济性为出发点,在保证设备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的前提下,进行风电场的电气一次和二次系统优化设计,以期达到提高风电场发电效益、满足财务收益要求的目的。

魏忠霞[3](2017)在《惠州炼油二期工程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油二期2200万吨/年炼油改扩建及100万吨/年乙烯工程,从立项、可研、初步设计到施工图,都要求设置一个安全可靠的全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该系统的全厂化和自动化不仅需确保惠州炼化全厂供电与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先进、合理,而且更容易有针对性的查找、分析故障缘由,及时定位处置整个石化厂区供配电系统故障,从而大大改善了操作运行管理能力;同时设计一个合理的全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也为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今后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该论文依托惠州炼油二期工程,对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整体构造、子系统功能,保障电源等进行了描述,构建了一套经过专家组论证的全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系统核心部件均采用南瑞继保相关设备,基本实现国产化。惠州炼化公司全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其监视控制系统实现无人值守,减少了运行、维护和检修人员;微机保护动作准确、迅速、无误动;UPS电源装置和直流免维护操作系统使用方便灵活,提高了系统供电可靠性;管理上配合协调,运行效果良好,大大提高了全厂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石岩,张卫红[4](2015)在《供电集控站技术在本钢能源管控系统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钢能源管控系统建设需要集成大量变配电站的供配电信息。传统的能源管理系统通过电量变送器模式进行数据采集,不但工作量大,而且投资高。本文介绍了基于供电集控站技术的能源管控系统供配电信息集成方案。本方案具有施工便捷,功能先进,投资经济等特点。本文提出的信息集成方案已经在本钢能源管控系统中得到成功应用。

温钱明[5](2014)在《500KV监控中心微机防误操作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该项目整体上分两大部分:一是微机防误操作系统软件系统功能设计;二是防误操作方法与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及应用创新,主要包括:在满足现有基本逻辑防误功能的基础上,对后期分区控制功能的研究;数据共享、功能协调统一的研究,实现防误操作系统与SCADA系统的图模和实时数据的共享与联动;适应监控中心的防误策略研究,充分利用共享信息和全网全局信息,对防误逻辑判断引入新条件,加强防误策略判断,在满足单站防误的基础上,实现站际全网性防误闭锁功能。这样新型的集控微机防误操作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准确控制,防止事故的出现,使得电力公司的电网运行水平、事故处理能力、科学决策能力与管理效率的大大提高,而且改进后的设计方案可以满足“大运行”、“大检修”模式下防误操作的要求。

欧阳明甫,杨怡[6](2014)在《平煤电网集控变电站建设探讨》文中指出随着平煤集团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区域电网运行管理以及电网高效运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平煤集团电网运行现状,提出了建设集控变电站的设想。介绍了集控变电站的组成及功能要求,并针对集控运行模式及其实现方法进行了阐述。

唐刚[7](2014)在《水电厂闸门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闸门在水电厂正常运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承担着发电、防洪等任务,特别是汛期过程中,闸门系统的有效运行是整个电厂防洪安全的保证,同时也影响着整个电厂的发电效益。在保证整个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合理的对水电厂水利枢纽工程进行控制,满足电力需求,及时的获取和利用水情信息,实现对水电厂水情的实时调度,使水电厂水利枢纽发挥最大的作用,是当前所有水电厂闸门控制系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具有丰富的利用价值。数据表明,水电行业具有丰厚的利润和发展空间。基于水资源具有清洁可再生的优点,其在电力结构调整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科学管理水资源及进行水资源的优化调度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在这种背景下,闸门分布式控制系统便应运而生,在合理输送、节制和分配水资源,实现闸门系统自动化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以清江隔河岩水电厂的实际概况和功能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运用分布式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开发了一套集控制、维护、管理于一体的闸门分布式控制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对大坝整个闸门系统进行集中式管理,分布式控制,还具备自诊断、培训等功能,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论文结合当前先进的通信和网络技术,贴合清江隔河岩水电厂的需求,对系统的整体结构进行规划。在硬件设计方面,本文囊括了设备选型、电气控制原理图设计、通信网络设计、传感器的选择等方面的内容,对整个流程进行了详细设计;在软件设计方面,本文对包括主程序在内的通信、触摸屏、故障报警、闸门开度与液压油缸位移量相关的程序都进行了设计,并使用WINCC组态软件完善上位机页面;在闸门同步控制方面,本文针对闸门开度与液压油缸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新算法,通过项目实践证明了新算法能减少闸门开度测量误差,保证闸门工作的可靠性。

李建军[8](2013)在《矿山井下主配设备安全预警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摘要:矿山井下设备是矿山生产作业的重要支柱,其井下配套的矿井通风机设备系统、矿井提升机设备系统、矿井排水设备系统及井下空压机设备系统是矿山井下生产必备的主要配套设备,简称为矿山井下主配设备系统。其井下主配设备系统工作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矿山人员安全及生产安全和效益,因此如何实现和保障其井下主要关键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一直是矿山安全生产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目前,在井下矿山单设备系统监测监控领域及井下瓦斯监控方面国内外已有了不少研究成果,但基于包含井下多设备安全监控系统及兼容井下瓦斯监控等井下其它安全监控系统的集成化统一监控平台系统的研究稀有涉及,本文正是基于上述现实问题,提出矿山井下安全预警统一监控平台研究课题,并对形成安全预警统一监控平台系统的主要关键技术问题展开理论研究与技术实现。研究设计了包含矿山井下四大主配设备系统的统一的从井下到井上的三层监控组网技术方案,其组网技术方案首次包含老旧监控设备系统的兼容、包含瓦斯传感器检测及井下人员定位检测系统等扩展接口功能,此组网方案及技术实现在国内首创,为后继矿山安全监控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全新的理念。针对矿山井下四大主要配套设备系统各自的功能分析及选用的安全监控参数及工艺控制方式,本论文统一的对其进行了详细归纳与研究,提出了统一安全监控平台经济适用、性价比高的参数组选型原则方案。通过对统一监控平台所需要的各类电量与非电量传感器性能的分析,研究了传感器的组成、发展、现状,性能特性及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趋势所带来的组网用传感器选型的困惑,提出了矿山井下安全监控用系统传感器在工程实例中的主要选用原则。通过SVM数值分析技术手段对矿山回采工作面的瓦斯传感器的放置位置与放置数量进行数值分析,验证了瓦斯传感器放置位置距离及传感器数量问题。通过对以往各类控制技术等的全面分析研究,给出了以PLC开发环境作为分布式子站控制器方案的最优结论,研究开发出预警监控平台分布式子站现场监控系统最佳组网技术方案结构框图。研究总结出PLC硬件配型原则,并进行了配型实现,通过软件编程实现了PLC开发环境下的井下风机等系统的自动监测控制。针对井下特殊环境下数据安全采集的高要求,研究分布式子站传感器与工业控制器之间数据安全采集的实现方法,提出了适合井下数据安全采集与传输的统一的安全电量变送器联接概念,用于解决大监控平台多类型传感器多源信息融合难的问题,开发设计出数据安全采集系统框图。利用现有的井上监控平台、分布于井下的组网综合布线系统及井下控制器系统,研究与探讨了预警监控平台兼容瓦斯监控、人员定位及井下老旧设备系统的一种扩展兼容接口技术实现解决方案,给出了分布式子站扩展兼容接口相应技术实现设计方案。将井上光纤以太网通信技术与井下CAN总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组网方式应用到多设备系统的监控平台上,通过设计两种通用的通信智能节点,很好的解决了多设备监控系统信道不共享、协议不兼容等问题。选择组态王为本矿山主配设备预警监控平台上位机软件开发环境,完成井下各设备系统中控制器与上位机软件监控系统的数据对接设计,完成矿山井下主配设备预警监控平台软件监控系统主界面及各分系统界面的软件编程实现。采用数据库技术应用于矿山井下多设备系统的统一监控平台当中,通过将数据库与监控平台各层监控软件进行数据对接,并利用其数据库技术对海量数据的数据分析与数据管理优势,解决了目前统一矿山监控平台软件难以满足多设备系统庞大数据实时监控处理的难题。建立了上位机监控平台界面,其显示功能首次包含了平台主监控界面、各主配设备分系统监控界面,并建立了井下各子站现场监控界面,系统包含了全方位监控功能,建立了从井下到井上的全方位、实时、立体、安全的监控防护体系。本文在矿山井下安全监控系统中综合了目前几大前沿技术,将其各自的优势发挥于矿山井下多设备系统统一监控的平台之中,这些技术包括最新的控制技术、最新的组网技术、最新的通信技术以及最新的软件监控技术,为后继矿山井下设备、人员及瓦斯安全监控设计者提供全新的可实施的操作方案。本文所做研究工作,立足于学科前沿,对矿山井下主要配套设备安全预警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图96幅,表1个,参考文献219篇

李建忠[9](2012)在《VLAN技术在集控站远程管理的应用》文中提出利用VLAN(虚拟局域网)技术将各集控站划分为几个虚拟局域网,通过10M光纤以太网和核心交换机,将它们与调度中心连接起来,使其在同一网络上实现不同网段的通信,有效地解决集控站与调度中心的网络通信问题,确保远程维护的时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数据传输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贾烨,宋祉明,高晓敏,康智瑞,李军[10](2012)在《变电站五防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造措施》文中指出针对包头供电局兴胜运维站防误装置存在的不能实现站间闭锁、集中开票、分散操作、远程监护,子站使用生产管理MIS开操作票等问题,提出改造措施。完成了集控五防主站系统建设;兴胜变电站、韩庆坝变电站五防系统软件升级,建立集控五防通信通道;青山变电站配置微机防误装置等工作。系统投运后,提高了变电运行倒闸操作的安全性、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基于光纤以太网的集控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光纤以太网的集控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兰州地铁供电安全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地铁供电系统的组成与五防规则分析
    2.1 牵引供电系统
    2.2 电力监控系统
    2.3 综合监控系统
    2.4 供电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2.5 基本五防规则及相关术语
        2.5.1 五防规则设计
        2.5.2 相关术语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兰州地铁供电安全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3.1 供电安全管理系统的需求概述
    3.2 供电安全管理系统的网络结构
    3.3 中央管理层的功能需求分析
    3.4 站级管理层的功能需求分析
        3.4.1 变电所与变电值班点安全管理功能
        3.4.2 接触网工区安全管理功能
        3.4.3 车辆段安全管理功能
        3.4.4 车站控制室安全管理功能
    3.5 现场设备层的功能需求分析
    3.6 其他功能需求分析
    3.7 系统的技术特点
        3.7.1 实时化信息交互
        3.7.2 智能化的逻辑判断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兰州地铁供电安全管理系统的通信结构
    4.1 综合监控系统构成
        4.1.1 综合监控系统硬件构成
        4.1.2 综合监控系统传输通道
    4.2 电力监控系统构成
        4.2.1 电力监控系统硬件构成
        4.2.2 电力监控网络通信层
    4.3 系统网络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兰州地铁供电安全管理系统的实现
    5.1 供电安全管理系统软件
        5.1.1 系统软件结构
        5.1.2 系统软件平台
    5.2 微机防误综合系统
        5.2.1 计算机型防误综合系统功能
        5.2.2 紧凑型防误综合系统功能
        5.2.3 防误锁具及闭锁方式
        5.2.4 微机防误综合系统操作流程
        5.2.5 微机防误综合系统防误逻辑
    5.3 操作票功能
    5.4 工作票功能
    5.5 地线管理功能
        5.5.1 接触网可视化接地装置的结构
        5.5.2 接触网可视化接地装置技术参数
        5.5.3 接触网可视化接地装置PLC数字量与模拟量
        5.5.4 接触网可视化接地装置PLC软件设计
        5.5.5 接触网可视化接地装置与PSCADA系统通信接口
        5.5.6 临时接地线管理
    5.6 巡检功能
    5.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乌伊岭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及电气部分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目的和意义
    1.2 风电场电气部分设计研究现状
        1.2.1 风资源分析研究现状
        1.2.2 一次电气系统设计研究现状
        1.2.3 二次电气系统设计研究现状
    1.3 WYL风电场项目概况
        1.3.1 风能资源
        1.3.2 工程地质
        1.3.3 环境保护设计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2章 乌伊岭风资源分析
    2.1 引言
    2.2 测风数据处理
        2.2.1 数据验证
        2.2.2 缺测、不合理测风数据处理
        2.2.3 测风数据订正
    2.3 风能资源标准参数计算与分析
        2.3.1 风密度计算
        2.3.2 风向频率及风能密度的方向分布分析
        2.3.3 风速及风功率密度分布分析
        2.3.4 湍流强度分析
        2.3.5 最大风速分析
        2.3.6 误差分析
        2.3.7 风资源评估结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风电场电气部分设计
    3.1 引言
    3.2 风力发电机选型与布置方案
        3.2.1 技术性因素
        3.2.2 实用性因素
        3.2.3 经济性因素
        3.2.4 风电机组选型及布置方案
    3.3 电气一次系统设计
        3.3.1 设计原则
        3.3.2 升压站电气主接线设计
        3.3.3 风电场电气主接线设计
        3.3.4 一次系统主变压器选型
    3.4 短路电流的计算
    3.5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3.5.1 断路器选择
        3.5.2 隔离开关选择
        3.5.3 35 kV配电装置选型
        3.5.4 导体与电力电缆选择
    3.6 风电场无功补偿装置设计
        3.6.1 风电场无功补偿计算
        3.6.2 风电场无功补偿配置方案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风电场自动监视与控制
    4.1 引言
    4.2 风电场监控需求分析
        4.2.1 功能需求分析
        4.2.2 监控系统设计原则
    4.3 系统规划
        4.3.1 硬件结构规划
        4.3.2 软件结构规划
    4.4 功能实现
        4.4.1 功能设计
        4.4.2 网络接入设计
        4.4.3 保护设计
    4.5 监控结果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惠州炼油二期工程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发展现状
        1.2.1 国外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发展状况
        1.2.2 国内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发展状况
    1.3 石化企业特点及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发展状况
        1.3.1 石化企业特点
        1.3.2 石化企业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发展状况及要求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主要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构造及子系统研究
    2.1 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基本原则
    2.2 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
        2.2.1 集中式系统结构形式
        2.2.2 分散分布式系统结构形式
        2.2.3 分层分布式系统结构形式
        2.2.4 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结构形式
    2.3 电气综合自动化子系统
        2.3.1 安全自动控制子系统
        2.3.2 远动监控子系统
        2.3.3 通信管理子系统
        2.3.4 微机继电保护子系统
第3章 电气综合自动化保障电源系统
    3.1 免维护直流电源系统
        3.1.1 直流电源系统电源技术要求
        3.1.2 直流电源系统蓄电池技术要求
        3.1.3 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要求
    3.2 不间断电源(UPS)系统
        3.2.1 UPS装置电源技术要求
        3.2.2 UPS装置功能要求
第4章 全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方案与实现
    4.1 全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总体方案
    4.2 实时监控功能
        4.2.1 数据采集
        4.2.2 数据处理
        4.2.3 人机交互
        4.2.4 遥控和操作闭锁
        4.2.5 事项及事故处理
        4.2.6 事件顺序记录(SOE)
        4.2.7 事故追忆及反演
        4.2.8 报表打印
        4.2.9 安全功能
    4.3 WEB系统
    4.4 高级应用(PAS)系统
        4.4.1 网络建模
        4.4.2 网络拓扑
        4.4.3 状态估计
        4.4.4 调度员潮流
        4.4.5 短路电流计算
        4.4.6 电气系统仿真软件
        4.4.7 负荷预报
        4.4.8 静态安全分析
    4.5 值班员仿真培训系统(DTS)
    4.6 变电所子站与通信管理机
        4.6.1 变电所子站功能
        4.6.2 通信管理机
        4.6.3 变电所监控系统接口机柜
    4.7 监控微机防误闭锁及视频系统
        4.7.1 微机防误系统
        4.7.2 视频系统
        4.7.3 微机防误及视频系统技术要求
        4.7.4 通道要求
        4.7.5 系统运行方式
    4.8 对时系统
    4.9 大屏幕显示系统
        4.9.1 DLP显示单元
        4.9.2 多屏处理器
        4.9.3 大屏幕控制及网络投影软件
    4.10 机柜
    4.11 系统抗干扰措施设计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课题研究结论
    5.2 论文的不足与待解决问题
    5.3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供电集控站技术在本钢能源管控系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本钢供电系统自动化现状
2 集控站整体设计方案
3 集控站软硬件方案
    3.1 集控站硬件方案设计
    3.2 集控站软件系统结构
    3.3 集控站软件功能设计
4 集控站关键技术
    4.1 通信规约选择
    4.2 通信网关设备
    4.3 数据缓存和恢复机制
5 应用效果
6 结论

(5)500KV监控中心微机防误操作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集控微机防误闭锁相关系统的国外研究现状
        1.2.2 集控微机防误操作系统的国内研究现状
        1.2.3 集控主站系统存在的问题
        1.2.4 集控防误操作系统的发展的趋势
    1.3 集控防误操作系统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1.3.1 实现信息共享、充分发挥监控中心各应用系统的功能
        1.3.2 防误策略新要求
        1.3.3 数字化变电站的接入策略
    1.4 集控防误操作系统研究的必要性
    1.5 集控防误操作系统对防误的要求
        1.5.1 现有的防误系统需适应“大运行”体系的要求
        1.5.2 防误闭锁的全面性和强制性问题
    1.6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
第2章 集控微机防误操作系统设计方案
    2.1 集控防误系统的设计思路与概述
    2.2 设计目标
    2.3 方案设计原则
    2.4 集控微机防误操作系统主站和子站防误功能要求
    2.5 防误主站系统构架
    2.6 操作票传送方案
        2.6.1 操作票的内容
        2.6.2 操作票的填写
        2.6.3 电脑钥匙
    2.7 操作票管理
    2.8 开票专家系统
        2.8.1 图形模拟开票
        2.8.2 智能自动开票
        2.8.3 手工开票
        2.8.4 提取典型票
        2.8.5 提取历史操作票
    2.9 操作票格式的设计功能
    2.10 智能紧急解锁方案
        2.10.1 智能解锁方案
        2.10.2 安全解锁方案
        2.10.3 紧急解锁方案
第3章 集控防误操作系统与 SCADA 系统的联动
    3.1 SCADA 系统的概述
    3.2 系统联动技术介绍
    3.3 多媒体主站方式
        3.3.1 系统原理
        3.3.2 实现方法
    3.4 多媒体 RTU 方式
        3.4.1 多媒体 RTU 的结构
        3.4.2 多媒体 SCADA 系统
    3.5 协同式监控程序系统
        3.5.1 系统原理
        3.5.2 基于黑板的遥视与防误操作系统的运行协同系统
    3.6 集控微机防误操作系统与 SCADA 系统的联动
    3.7 视频监控系统与 SCADA 系统的联动
第4章 监控中心的防误策略的研究
    4.1 监控中心对全网防误功能
        4.1.1 模拟操作的防误闭锁逻辑判断功能
    4.2 防误逻辑判断新方法
        4.2.1 背景
        4.2.2 逻辑判断新条件
    4.3 五防服务器功能模型
        4.3.1 实时数据采集
        4.3.2 虚遥信服务
        4.3.3 站控层解闭锁服务
        4.3.4 SNTP 时钟同步服务
        4.3.5 过程层电动设备强制闭锁
    4.4 闭锁防误范围
        4.4.1 断路器闭锁
        4.4.2 电动刀闸
        4.4.3 手动刀闸
        4.4.4 临时接地线
        4.4.5 网/柜门
    4.5 操作模式
        4.5.1 受控站遥控操作
        4.5.2 受控站程序操作
        4.5.3 调度中心遥控操作
        4.5.4 调度中心程序操作-模式 1
        4.5.5 调度中心程序操作-模式 2
        4.5.6 就地操作
    4.6 系统扩展功能
        4.6.1 智能闭锁单元
        4.6.2 接地装置(地线)管理设备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平煤电网集控变电站建设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集控站设计原则
2 集控站设计总体规划
3 集控站设计方案
    3.1 系统网络架构
    3.2 系统构成
    3.3 系统模块功能需求
        3.3.1 监控系统
        3.3.2 防误操作系统
        3.3.3 遥视系统
        3.3.4 电话通信系统
4 系统功能实现
5 结语

(7)水电厂闸门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简介
        1.3.1 分布式控制系统发展历程
        1.3.2 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1.3.3 闸门分布式控制系统的优点
        1.3.4 国内外分布式控制系统在闸门控制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闸门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2.1 概述
    2.2 整体方案设计
    2.3 闸门分布式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
        2.3.1 集控层设备的功能
        2.3.2 现地控制级系统功能
        2.3.3 闸门控制系统功能说明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闸门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容错技术介绍
    3.2 集控中心硬件设计
        3.2.1 主要设备的选型
        3.2.2 通信柜设计
    3.3 现地控制单元硬件设计
        3.3.1 主要设备选型
        3.3.2 设备通信地址分配
    3.4 闸门开度传感器的容错设计
        3.4.1 增量式编码器
        3.4.2 绝对式编码器
    3.5 闸门分布式控制系统通讯网络的容错选择
        3.5.1 双光纤以太网总线拓扑的容错技术
        3.5.2 环形光纤以太网拓扑的容错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闸门分布式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下位机软件设计
        4.1.1 初始化程序 OB100 的结构设计
        4.1.2 主程序 OB1 程序的结构设计
        4.1.3 集控和程控 FC10 程序的结构设计
        4.1.4 编码器解析块 FC20 程序的结构设计
        4.1.5 闸门开度计算 FC21 程序说明
    4.2 闸门分布式控制系统监控页面的设计
        4.2.1 系统网络拓扑页面设置
        4.2.2 闸门集控系统的实时监控页面设计
        4.2.3 运行方式页面设置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闸门分布式控制系统同步实现研究
    5.1 闸门不同步原因分析
    5.2 闸门开度测量方法研究
        5.2.1 等距离基点开度测量模型
        5.2.2 新型算法处理模型
    5.3 软件同步纠偏
        5.3.1 软件同步纠偏程序
        5.3.2 给定值的修正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闸门分布式控制系统功能调试
    6.1 现地手动控制单元的调试
    6.2 控制柜现场自动调试及说明
    6.3 系统分布式控制调试
    6.4 编码器的安装及调试
        6.4.1 编码器的安装
        6.4.2 编码器的调试
    6.5 测试结果与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矿山井下主配设备安全预警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本论文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技术路线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矿山井下主配设备预警监控平台体系结构研究与设计
    2.1 预警监控平台整体方案研究与设计
        2.1.1 现状简述
        2.1.2 监测预警平台体系结构框图的设计
        2.1.3 系统整体设计原理与结构组成
    2.2 预警监控平台具备的功能
    2.3 预警监控平台的特点及创新之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矿山四大主配设备系统检测参数综述
    3.1 井下通风机子系统预警检测参数综述
        3.1.1 通风机概述
        3.1.2 通风机控制系统检测参数
        3.1.3 控制过程
    3.2 井下提升机子系统预警检测参数综述
        3.2.1 设备概述
        3.2.2 检测参数
        3.2.3 控制过程
    3.3 矿井排水子系统预警检测参数综述
        3.3.1 设备概述
        3.3.2 参数综述
        3.3.3 控制过程
    3.4 空压机子站预警检测参数综述
        3.4.1 设备概述
        3.4.2 设备参数综述
        3.4.3 控制过程综述
    3.5 预警平台用瓦斯传感器在回采工作面安全监测部署参数研究
        3.5.1 回归估计的支持向量机方法
        3.5.2 实验结果和分析
        3.5.3 结论
    3.6 井下主配设备监测预警平台检测参数选用原则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预警监控平台系统传感器研究
    4.1 传感器概述
        4.1.1 传感器概念
        4.1.2 传感器的组成
        4.1.3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回顾
        4.1.4 现代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4.2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4.2.1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4.2.2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4.3 传感器的分类
        4.3.1 传感器的分类
    4.4 本预警监控系统传感器的主要选用原则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预警监控平台井下分布式子站现场监控策略研究与实现
    5.1 分布式子站控制方案的选择研究
        5.1.1 几种控制器的比较与选型
        5.1.2 PLC技术综述
    5.2 井下分布式子站现场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2.1 分布式子站现场监控系统的结构框图设计
        5.2.2 分布式子站控制器的选型实现
        5.2.3 分布式子站数据安全采集的策略研究
        5.2.4 分布式子站PLC的模块选型原则研究
        5.2.5 以通风机设备系统为例的分布式子站PLC的模块选型配置实现
    5.3 井下分布式子站现场监控的编程实现
        5.3.1 分布式子站编程环境介绍
        5.3.2 分布式子站PID的算法控制研究
        5.3.3 基于通风机监控系统的软件编程实现
    5.4 预警监控平台扩展兼容功能的研究
        5.4.1 预警监控平台扩展兼容接口的研究
        5.4.2 预警监控平台瓦斯监测接入的研究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预警监控平台基于光纤以太网和CAN总线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6.1 预警监控平台基于以太网光纤技术的远程通信设计研究
        6.1.1 预警监控平台远程通信的技术选择
        6.1.2 以太网技术简介
        6.1.3 光纤数据传输技术简介
        6.1.4 预警监控平台光纤以太网通信的设计研究
    6.2 预警监控平台现场总线技术的选型研究
        6.2.1 现场总线的概述
        6.2.2 目前几种主流的现场总线
        6.2.3 预警监控平台井下通信的总线选型
    6.3 预警监控平台井下CAN总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与技术实现
        6.3.1 井下通信系统的结构框图设计实现
        6.3.2 井下CAN总线通信系统智能节点的研究设计与技术实现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预警监控平台上位机监控软件研究与实现
    7.1 预警监控平台上位机监控软件选型研究
        7.1.1 上位机监控技术的选择
        7.1.2 国内外监控组态软件的发展状况
        7.1.3 上位机组态软件的选择
    7.2 预警监控平台上位机组态软件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2.1 上位机监控软件的开发原则研究
        7.2.2 监控软件开发环境的组成和开发步骤
        7.2.3 预警监控平台软件系统的设计实现
        7.2.4 本研究开发完成后的预警监控平台操作界面功能展示
    7.3 上位机基于Oracle与监控软件的预警及故障诊断功能的研究与实现
        7.3.1 上位机数据库技术研究
        7.3.2 预警监控平台上位机故障诊断功能的实现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本论文创新点
    8.3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1. 发表的论文
    2. 参加的科研项目
    3. 发明的专利

(9)VLAN技术在集控站远程管理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2 远程维护的网络构造
3 VLAN技术解决方案
4 VLAN的划分和配置
5 结束语

(10)变电站五防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造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兴胜运维站存在的问题
    1.1 兴胜运维站概况
    1.2 存在问题
2 集控五防系统改造方案分析
    2.1 改造整体方案
    2.2 系统结构及配置
        2.2.1 系统结构
        2.2.2 系统配置
3 改造实施
    3.1 建立集控五防通信通道
    3.2 建立集控五防主站系统
    3.3 青山变电站五防系统改造
    3.4 改造现场安全监护及调试验收
4 改造效果
    4.1 兴胜运维站建立集控五防系统
    4.2 兴胜变电站五防系统改造升级
    4.3 韩庆坝变电站五防系统改造升级
    4.4 青山变电站五防系统改造
5 改进建议

四、基于光纤以太网的集控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兰州地铁供电安全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D]. 张鑫.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2]乌伊岭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及电气部分设计[D]. 李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3]惠州炼油二期工程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应用[D]. 魏忠霞. 湖北工业大学, 2017(12)
  • [4]供电集控站技术在本钢能源管控系统的应用[J]. 石岩,张卫红. 电气技术, 2015(06)
  • [5]500KV监控中心微机防误操作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温钱明. 南昌大学, 2014(05)
  • [6]平煤电网集控变电站建设探讨[J]. 欧阳明甫,杨怡. 中州煤炭, 2014(09)
  • [7]水电厂闸门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研究[D]. 唐刚. 武汉理工大学, 2014(04)
  • [8]矿山井下主配设备安全预警关键技术研究[D]. 李建军. 中南大学, 2013(12)
  • [9]VLAN技术在集控站远程管理的应用[J]. 李建忠. 云南电力技术, 2012(05)
  • [10]变电站五防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造措施[J]. 贾烨,宋祉明,高晓敏,康智瑞,李军. 内蒙古电力技术, 2012(03)

标签:;  ;  ;  ;  ;  

基于光纤以太网的集控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方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