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羊奶的成分及理化性质Ⅰ:化学成分的含量及变化

雅安羊奶的成分及理化性质Ⅰ:化学成分的含量及变化

一、雅安山羊乳的成分及理化特性研究I化学成分含量及其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权凯,闫志浩,高慧军,刘德奇,赵金艳,韩浩园,魏红芳,哈斯,余世锋,李君[1](2020)在《河南奶山羊不同月龄体尺外貌与生产性能测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掌握河南奶山羊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生产性能,本实验对河南奶山羊初生(♂32只,♀30只)、3月龄(♂33只,♀38只)、6月龄(♂45只,♀91只)、12月龄(♂65只,♀88只)和24月龄(♂43只,♀121只)公母羊进行生长发育指标测定,收集整理2016年8月—2018年7月试验场213只初产羊和967只经产羊的发情、发情周期、发情持续期、人工授精、产羔等记录。结果表明:河南奶山羊楔形体型明显,乳房发育好;成年羊体重分别为70.57 kg(♂)和50.66 kg(♀),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分别为81.72 cm(♂)和72.46 cm(♀)、88.37 cm(♂)和82.08 cm(♀)、89.82 cm(♂)和82.64 cm(♀)、9.14 cm(♂)和8.08 cm(♀);河南奶山羊繁殖率为206.79%;初产羊平均产奶量为496 kg,经产羊平均产奶量为567 kg;乳脂率为3.42%,乳蛋白为3.15%,乳糖为4.45%,干物质含量为12.25%。综上可知,河南奶山羊的生长发育、体型外貌特征、繁殖性能、泌乳性能符合奶羊品种要求,适合在中部地区作为专门化奶羊品种进行产业化推广。

史怀平,罗军,党立峰,李杰,边会龙,王鹏飞,刘雅莉[2](2017)在《山羊奶的营养成分及营养价值的提高途径》文中认为山羊奶营养丰富,营养成分接近人奶,对人体具有明显的营养保健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文章从山羊奶营养成分、影响乳成分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提高山羊奶营养价值的有效途径。

孙念琴[3](2016)在《奶山羊场均衡供奶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Ⅱ)》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丰富、易消化、具有保健功能的山羊奶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然而,奶山羊为季节性繁殖及泌乳动物,如果按照自然繁殖季节安排繁殖生产和提供鲜羊奶,每年都有一段时间无法向市场提供鲜羊奶。因此,奶山羊场全年均衡供奶是奶山羊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试验根据奶山羊场羊群组成情况,将计划配种母羊分为4个批次,分别于当年8月、10月、12月及次年3月进行同期发情或诱导发情处理,并采用人工授精或本交方式配种,使妊娠羊于次年的不同月份产羔、泌乳。比较了6种营养、缓冲剂、保护剂种类或比例不同的精液稀释液稀释并低温保存精液的能力,以筛选精液保存效果较好的精液稀释液。应用ELISA检测技术,对奶山羊配种后不同妊娠时期血清中促卵泡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素(luteinizing hormone,LH)、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17β-E2)、孕酮(progesterone,P4)、催乳素(prolactin,PRL)和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水平进行了检测;并检测不同月份产羔母羊的初乳中免疫球蛋白(IgA和IgG)浓度。应用全自动乳样分析仪,对不同月份产羔母羊常乳主要乳成分进行检测。对不同月份出生的羔羊生长发育情况进行检测,为不同月份出生羔羊的培育工作积累基础数据。通过以上试验工作,以期为建立奶山羊场全年均衡供奶的配套技术体系,并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奠定基础。试验内容及结果为:1.奶山羊精液稀释液筛选设计了6种奶山羊精液稀释液。其中配方1和配方2为国内山羊人工授精中常用的简单精液稀释液配方,其中配方1主要以葡萄糖、柠檬酸三钠、卵黄组成,配方2在配方1的基础上添加EDTA,对比含有或不含EDTA的精液稀释液低温保存精液的能力;第3种稀释液将第2种稀释液中柠檬酸三钠换为Tris,并添加柠檬酸,与第1种和第2种精液稀释液对比缓冲剂对精液保存的影响;第4种稀释液主要以葡萄糖、Tris、柠檬酸、EDTA、卵黄组成,主要考察能源物质为葡萄糖时,精液稀释液对精液的保存能力;第5种将第4种稀释液中葡萄糖换为果糖,主要考察能源物质为果糖时对精液的保存能力;第6种精液稀释液使用葡萄糖和果糖作为能源物质,主要考察混合使用能源物质后,对精液的保存能力。结果表明,保存时间为48 h时,6种精液稀释液所保存精子活率差异不显着(P>0.05),且除配方1外,精子活力均大于0.7;保存72 h后,配方4(84 h,0.58)和配方6(84 h,0.57)对精液的保存效果显着优于其他4种稀释液(P<0.05);配方4的有效保存时间(即保持精子活力为0.3时的保存时间)高于配方6。2.在当年8月,10月,12月和次年3月采用炔诺酮阴道缓慢释放装置+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促卵泡素+前列腺素(Norgestrel Releasing Intra-vaginal Device+pregnant mare serum gonadotropin/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prostaglandin,NRID+PMSG/FSH+PG)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后96 h内发情率分别为93.48%,90%,85.71%和72.73%;两次PG+PMSG/FSH法处理的发情率分别为86.67%,83.33%,75%和66.67%。说明使用以NRID为主的同期发情处理方法其同期发情有效率高于两次PG为主的处理方法,但差异不显着(P>0.05)。3.在母羊配种后20 d、妊娠中期(配种后75 d)、妊娠后期(产前20 d左右)和分娩前(出现分娩症状时),采集血液、分离血清,检测不同月份配种母羊妊娠期外周血激素水平变化。结果表明,检测的3个批次配种母羊,妊娠期6种激素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血清中FSH和LH水平总体呈现下降趋势;17β-E2和P4水平逐渐升高,妊娠后期达到最高峰,分娩时下降;PRL和GH水平在整个妊娠期间持续上升。4.4个批次配种后产羔母羊的初乳(07 d)中IgA和IgG含量分别为1890.84951.02μg/mL和127.268.38 mg/mL,各批次产羔母羊同时期初乳中IgA、IgG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差异均不显着(P>0.05)。常乳中总脂固形物、蛋白质、非脂固形物、乳糖和脂肪含量分别为13.7215.07%、3.313.45%、8.488.88%、4.034.20%和4.915.77%。不同月份产羔母羊常乳中脂肪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但产羔后同时期常乳脂肪含量在产羔月份间存在差异,其中5月份产羔母羊在产后第1月到第3月,7月份产羔母羊在产后第7天到第1月,常乳脂肪含量低于1月份和3月份产羔母羊同阶段常乳脂肪含量。5月份产羔母羊乳中总脂固形物和非脂固形物含量低于其他月份产羔母羊;1月、3月、7月产羔母羊的常乳中除脂肪外其他成分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按照日历月进行分析认为,上述常乳乳成分的差异可能与试验进行的奶山羊场,在不同月份的饲料供应差异所致,其中5到9月供应了新鲜黑麦草。5.不同月份出生羔羊,在90日龄内生长发育速度相似;90日龄后,5月出生的母羊羔生长速度较1月、3月出生母羊羔慢。各批次公羔的生长速率相似,90日龄后5月出生公羔生长速率较1月和3月出生公羔慢,但差异不显着(P>0.05)。

谭晓山,李冰,赵永聚[4](2015)在《我国绵、山羊育种工作现状与发展前景》文中指出优良品种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基础,在提高养殖业效益中处于核心和决定地位。我国拥有丰富的绵、山羊遗传资源,育成了多个新品种。本文对我国绵、山羊育种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并通过比较分析育成的主要品种培育方法和生产性能,发现我国培育的绵、山羊品种存在整体数目不多、生产力不突出、影响力不大、利用的育种方法比较原始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大育种力度、重视新品种培育、推广利用新品种等建议,为我国养羊业的大发展提供种质资源保障。

杨芳,王玉琴,吴秋珏,王占彬,李元晓,任国艳,杨帆[5](2015)在《奶山羊乳蛋白水平及其与羔羊绝对生长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更好地开发羔羊代乳料,试验对河南奶山羊初乳和常乳中乳蛋白水平及羔羊早期绝对生长体重、主要体尺等生长发育指标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乳蛋白水平与生长发育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奶山羊初乳中乳蛋白含量随着泌乳期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初乳期后随着母羊泌乳天数的增加(67 d后)而呈现下降趋势;公羔和母羔的绝对生长体重在初乳期平稳增加,初乳期后呈现出下降趋势;羔羊体尺指标在3个月的生长期均呈现平稳上升趋势;母羊乳蛋白水平与羔羊早期体重的绝对增长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公羔和母羔早期体重绝对增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0 1和0.749 1,与体尺生长没有相关性。说明母羊乳蛋白水平在初乳和常乳期中有明显差异,并对羔羊早期绝对生长产生重要影响,其中体重的绝对生长与乳蛋白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王玉琴,王占彬,吴秋珏,赵淑娟,王虎,李冬明,庞有志[6](2010)在《河南奶山羊及其杂种羊泌乳早期乳成分动态变化》文中研究表明对河南奶山羊及其杂种羊泌乳早期初乳及常乳主要常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奶山羊和杂种羊乳中干物质含量分别在泌乳的第1天和第2天最高,分别达24.14g/100g和26.17g/100g,高峰后随着泌乳期的延长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乳糖含量在两组羊乳中随着泌乳期的延长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乳脂率均在泌乳第5天和第4天时最高,分别达6.32g/100g和5.38g/100g,随着泌乳期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奶山羊前5d含量所泌初乳中,乳蛋白含量逐渐升高,常乳中乳蛋白含量基本稳定,杂种羊乳蛋白含量在初乳期随着泌乳期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常乳中含量基本稳定。乳中的灰分含量随着泌乳期的延长总体呈下降趋势,到常乳期有波动。乳中钙含量在实验期趋于稳定,磷含量在初乳期随泌乳期延长而稍有增加,常乳期平稳下降。河南奶山羊及其杂种羊乳中主要成分随着泌乳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各主要成分含量的变化与饲养管理条件和羊只营养状况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

葛武鹏[7](2008)在《山羊乳营养特性及对嗜酸乳杆菌增菌发酵效能的研究》文中指出牛羊乳营养价值很高,人们已做了大量基础研究工作,但牛羊乳的营养特性及加工特性存在许多异同处,这方面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特别是羊乳的营养特性及对嗜酸乳杆菌增菌发酵效能的研究更是空白,羊乳在陕西省资源丰富,奶山羊存栏数、产量居全国首位,已形成特色经济优势,呈现连续平稳增长态势,主要产区包括富平、蓝田、千阳、三原、泾阳、杨凌等,陕西山羊品种主要包括莎能奶山羊和关中奶山羊,羊乳的加工在陕西省多年来始终处于初级加工阶段,每年产能的90%以上加工成乳粉外销国内外,属于典型的优势资源低效益利用。为了开辟羊乳资源利用新途径,新方法,新思路,实现羊乳产业健康及经济效益最大化,有必要对陕西羊乳的营养特性做进一步的分析及其对益生菌增菌发酵效能展开研究。本研究结合陕西羊乳特色乳业资源优势,对羊乳从其营养特点、质构特性、加工特性、风味特性、微生物发酵特性等多方面展开研究,同时与牛乳相关特性进行比较,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与思路,为陕西羊乳资源科学利用提供了新的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陕西羊乳质量较稳定,全省范围内各项指标波动幅度不大。主要理化指标结果如下:密度D2 401.0282±0.0019×103kg·m-3, pH值6.694±0.018,滴定酸度11.86±0.203°T,蛋白质31.92±1.96 g·L-1脂肪含量38.94±0.97g·L-1,,乳糖含量43.54±6.58 g·L-1,灰分7.655±0.388 g·L-1,总乳固体(TS)123.96±2.16 g·L-1,非脂乳固体(SNF)84.63±2.77%。各营养成分指标除乳糖外全年变化规律遵循:春冬季含量高,夏秋季含量低,78月份最低,乳糖含量变化正好与此相反。羊乳物理特性指标:粘度(η)1.37±0.16 mPa?s(20℃);电导率K 4.715±0.25 mS/m(20℃);表面张力P 50.370±4.096 mN/m(20℃);折光系数nD 1.3462±0.0014(20℃),牛羊乳之间主要物理指标无显着性差异(P>0.05)。(2)凝固型羊酸乳物性学指标:硬度(Firmness)羊酸乳108.73±4.15g;稠度(Consistency)羊酸乳2139.31±90.88g·s;粘聚性(Cohesiveness)羊酸乳43.70±8.79g;粘性指数(Index of viscosity)羊酸乳34.89±14.42 g·s。与凝固型牛酸乳比较,硬度和粘性指数差异显着(P<0.05),凝固型牛酸乳的4项物性指标均高于凝固型羊酸乳;搅拌型羊酸乳物性学指标:硬度93.42±9.85g,稠度691.58±110.10 g·s;粘聚性35.15±5.83g;粘性指数20.79±10.10 g·s。搅拌型牛、羊酸乳间比较粘性指数差异显着(P<0.05);羊奶酪(半硬质)质构特性指标:羊奶酪:硬度(hardness)为2269.28±246.97g,粘性(Stickiness)指标为214.95±31.33g。硬度指标与牛奶酪比较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自然状态下,牛、羊乳脂肪球颗粒大小不一,羊乳脂肪球波动范围0.1838.544μm,平均2.6580μm,牛乳脂肪球波动范围0.2779.552μm,平均3.4573μm,牛、羊乳脂肪球大小服从正态分布。辛酸和癸酸是羊乳的特征风味脂肪酸,含量为11.60%;牛、羊乳加工后,长链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短链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加工后的乳制品的营养价值提高,其中短链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增加更有利于人体消化和吸收;牛、羊初乳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高达36.91%和33.06%,牛初乳、羊奶酪和羊初乳中SFA:MUFA:PUFA比例最佳,分别为5.58:2.86:1,9.20:3.77:1,9.34:3.93:1,其脂肪酸营养价值高于其它牛羊乳制品;牛初乳、羊初乳是自然界较为理想的保健食物资源。(4)牛、羊乳及其制品水解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色氨酸含量最低。羊乳中除丙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外其余各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牛乳中相应氨基酸含量,8种必需氨基酸比例合适,接近FAO/WHO推荐的理想模式之比例,羊营养价值高;牛初乳、羊初乳蛋白质质量优于其常乳,均属于优质蛋白质食物资源。通过分析牛、羊乳及其制品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变化,运用TEAA/TAA、AAS、RC、SRC、EAAI等多项氨基酸营养学评价指标综合评判,羊乳制品蛋白质质量优于牛乳制品蛋白质质量,加热处理后牛乳优于羊乳;微生物发酵处理后,羊乳制品优于牛乳制品,羊乳耐加热性能差,更适合于制作发酵乳制品;羊乳及其制品蛋白质营养评价结果依次是:羊奶酪>羊酸乳>纯羊乳>巴杀羊乳>UHT羊乳。牛乳及其制品蛋白质营养评价结果依次是:牛酸乳>牛奶酪>巴杀牛乳>UHT牛乳>牛乳。(5)牛、羊乳及其制品挥发性风味物质构成复杂,含量丰富,包括羧酸类、醇及呋喃类、醛类、酮类、酯类、烃类、其他类等7大类,本研究结果显示牛羊乳及其制品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共有:羊乳53种、牛乳52种、巴杀羊乳53种、巴杀牛乳52种、UHT羊乳54种、UHT牛乳53种、UHP羊乳50种、UHP牛乳53种、羊酸乳53种、牛酸乳52种、羊奶酪52种、牛奶酪53种。牛、羊乳及其制品风味物质构成种类基本相同,各风味成分含量存在差异,风味贡献度存在差异,牛、羊乳及其制品风味各具特色。(6)羊乳基质中增菌因子最佳配比:低聚果糖1.0%,乳清粉1.2%,胡萝卜汁5.0%,蜂蜜2.0%,菊粉1.0%,乳糖1.0%,酪蛋白磷酸肽1.0%,主次顺序是:乳清粉>低聚果糖>蜂蜜>酪蛋白磷酸肽>菊粉>乳糖>胡萝卜汁。羊乳基质增菌培养基中嗜酸乳杆菌活菌数最高可达9.955×1011 Cfu·mL-1。牛乳基质培养基中增菌因子最佳配比是:低聚果糖1.5%,乳清粉1.8%,胡萝卜汁7.5%,蜂蜜2.0%,菊粉1.5%,乳糖1.0%,酪蛋白磷酸肽(CPP) 1.0%,主次顺序是:酪蛋白磷酸肽>低聚果糖>菊粉>蜂蜜>乳清粉>胡萝卜汁>乳糖。牛乳基质嗜酸乳杆菌活菌数最高可达9.875×1011 Cfu·mL-1。两种乳基质培养基添加增菌因子浓缩冻干后菌粉活菌数均达到1012 Cfu·g-1级。(7)羊乳基质培养基保护剂最佳配方是:添加甘油4.0%,L-半胱氨酸0.30%,抗坏血酸0.75%,海藻糖1.0%制备菌悬液效果最好,可有效保护菌体细胞,减少冷冻干燥伤害,嗜酸乳杆菌存活率最高,主次顺序是:抗坏血酸>甘油>海藻糖>L-半胱氨酸。验证试验表明,添加保护剂后,菌粉冻干存活率可达85.55%,干菌粉活菌数达到8.877×1012 Cfu·g-1;牛乳基质培养基保护剂最佳配方是:添加甘油4.0%、L-半胱氨酸0.30%、抗坏血酸0.75%、海藻糖3.0%制备菌悬液效果最好,可有效保护菌体细胞,减少冷冻干燥伤害,嗜酸乳杆菌存活率最高。主次顺序是:抗坏血酸>海藻糖>甘油>L-半胱氨酸。验证试验表明,添加保护剂后,菌粉冻干存活率可达85.60%,干菌粉活菌数达到7.283×1012 Cfu·g-1。( 8 )嗜酸乳杆菌在MRS培养基增菌发酵,回归模型是: YMRS(t)= 3.45888/(1+12.92378*exp(-0.35632*t)),相关性数R=0.9967,决定系数DC=0.9934,差异显着性P < 0.01 ;在羊乳基质培养基中增菌发酵,回归模型是:YCAP(t)=33.2056/(1+0.437297* exp(-0.080136*t))决定系数DC=0.9981 ,相关系数R=0.9989,差异显着性P<0.01;在牛乳基质培养基中增菌发酵,回归模型是:YB0V(t) = 33.5013/ (1+0.442989*exp(-0.075401*t)),决定系数DC=0.9919,相关系数R=0.9959,差异显着性P<0.01。

王永,郑玉才,王杰,梁梓,刘鲁蜀,胡瑜,金素钰,李世丹,陶永平[8](2006)在《草地藏系绵羊和成都麻羊产乳量及乳的生化组成特性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草地藏系绵羊和成都麻羊产乳量及乳的生化组成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草地藏系绵羊和成都麻羊经产母羊哺乳期的产乳量分别为38.28±1.54kg和46.15±1.78kg,草地藏系绵羊的产乳量极显着低于成都麻羊(P<0.01);乳中总固形物、乳蛋白、乳糖、乳脂分别为169.45±7.52和157.88±2.16g/L、48.45±13.21和44.18±2.65g/L、41.93±5.06和46.44±3.06g/L、69.43±11.41和58.69±2.71g/L,乳中总固形物和乳脂含量草地藏系绵羊均极显着高于成都麻羊(P﹤0.01);乳中4种酶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物酶(LP)和淀粉酶(AMY)的活力分别为268.25±89.18和194.27±94.33U/100ml、231.85±107.38和305.54±125.12U/100ml、3.97±3.68和5.45±2.81U/ml、80.65±73.91和82.73±69.67U/100ml,草地藏系绵羊乳中γ-GT活力极显着高于成都麻羊(P﹤0.01),而AKP活力极显着低于成都麻羊(P﹤0.01),乳中4种酶的活力个体间差异较大;乳中蛋白主要包括α-乳清蛋白(α-La)、β-乳球蛋白(β-Lg)、酪蛋白(CN)、免疫球蛋白(IgG)等组分,其中酪蛋白为优势蛋白,α-La含量较低,草地藏系绵羊乳中β-Lg含量显着高于成都麻羊(P﹤0.05),SA含量极显着高于成都麻羊(P﹤0.01),而CN含量则极显着低于成都麻羊(P﹤0.01).

马力,蒋国材,谢立珍,王金贵,陶开其[9](2000)在《雅安山羊乳的成分及理化特性研究I化学成分含量及其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者对 40只雅安奶山羊乳的化学成分含量进行了全年检测 ,结果显示 ,雅安奶山羊乳的总固形物、乳脂肪、乳蛋白质、乳糖和灰分的平均值分别为 1 1 9886 %、3 5 96 8%、3 6 34 3%、4 0 0 6 8%和 0 75 0 7%。乳的化学成分含量在各季度有明显变化。乳中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与产乳量呈强负相关 (r =- 0 70 1 4和r =- 0 86 2 4)。乳糖含量与产乳量呈强正相关 (r=0 81 1 3)。同时报告了雅安山羊乳的氨基酸组成

二、雅安山羊乳的成分及理化特性研究I化学成分含量及其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雅安山羊乳的成分及理化特性研究I化学成分含量及其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河南奶山羊不同月龄体尺外貌与生产性能测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饲养管理
    1.3 体型外貌鉴定和体尺体重测定
    1.4 繁殖性能评价指标和测定
    1.5 产奶量和乳成分检测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河南奶山羊体型外貌特征
    2.2 河南奶山羊体重、体尺指标
    2.3 河南奶山羊生长发育规律
        2.3.1 生长强度和生长速度
        2.3.2 生长发育曲线
    2.4 繁殖性能
        2.4.1 河南奶山羊母羊发情特性
        2.4.2 河南奶山羊产羔性能
    2.5 泌乳性能
3 讨论
    3.1 河南奶山羊生长发育规律
    3.2 河南奶山羊繁殖性能
    3.3 河南奶山羊泌乳性能
4 结论

(2)山羊奶的营养成分及营养价值的提高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 山羊奶的营养
    1.1 奶山羊泌乳特点
        1.1.1 初乳成分
        1.1.2 常乳成分
    1.2 不同品种奶山羊的乳成分
        1.2.1 萨能系奶山羊
        1.2.2 其他奶山羊品种
2 影响山羊乳品质的因素
    2.1 遗传及年龄
    2.2 饲料
    2.3 气候
3 提高山羊奶品质的途径
    3.1 培育优良品种, 饲养优秀个体
    3.2 科学搭配日粮, 注意青草供应
    3.3 重视地方气候, 调控饲养环境
    3.4 加强饲养管理, 规范养殖制度

(3)奶山羊场均衡供奶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奶山羊场均衡供奶配套技术概述
        1.1 奶山羊发展现状
        1.1.1 国内奶山羊优良品种
        1.1.2 山羊奶的功效
        1.1.3 山羊奶发展现状与前景
        1.2 奶山羊场全年均衡供奶
        1.2.1 奶山羊繁殖特点
        1.2.2 奶山羊繁殖技术
        1.2.3 妊娠母羊饲养管理
        1.2.4 母羊分娩及助产
        1.2.5 奶山羊泌乳期及干奶期管理
        1.2.6 羔羊培育与公羔育肥
        1.3 试验目的与意义
试验部分
    第二章 奶山羊场均衡供奶生产计划安排
        2.1 试验方法
        2.1.1 第1批配种计划安排
        2.1.2 第2批配种计划安排
        2.1.3 第3批配种计划安排
        2.1.4 第4批配种计划安排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奶山羊场母羊分批繁殖与精液稀释液筛选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点与试验动物
        3.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3.1.3 主要仪器设备与器材
        3.1.4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同期/诱导发情与人工授精结果
        3.2.2 不同精液稀释液对精液保存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批次配种母羊妊娠期生殖激素与生长激素监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动物
        4.1.2 主要仪器设备与器材
        4.1.3 主要试剂
        4.1.4 试验方法
        4.1.5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月份产羔母羊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监测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动物
        5.1.2 主要试剂
        5.1.3 试验方法
        5.1.4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不同月份产羔母羊常乳乳成分监测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动物
        6.1.2 主要仪器设备与器材
        6.1.3 试验方法
        6.1.4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不同月份出生羔羊生长发育监测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动物
        7.1.2 试验方法
        7.1.3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3 讨论
        7.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我国绵、山羊育种工作现状与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绵、山羊育种工作概况
    1.1遗传资源概况
    1.2育种工作概况
2我国绵、山羊育种工作成绩
    2.1多个新品种育成
    2.2生产性能显着提高
    2.3遗传繁育理论和技术得以丰富
3我国绵、山羊育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育成的新品种数量少
    3.2一些培育品种生产力低下,影响小
    3.3育种方向与羊产业发展趋势不符
    3.4育种方法缺乏创新
4羊育种工作发展前景和建议
    4.1联合育种,提高种质创新
    4.2进一步提升培育品种的生产性能
    4.3加大育种科技研发集成和推广应用
    4.4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品种培育方向

(5)奶山羊乳蛋白水平及其与羔羊绝对生长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 试验设计
    1.3 主要仪器
    1.4 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乳蛋白水平与羔羊绝对生长发育的关系(见图1~4)
    2.2 乳蛋白水平与羔羊早期绝对生长发育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关于奶山羊乳蛋白水平
    3.2 关于奶山羊早期绝对生长与乳蛋白水平的相关性
4 结论

(6)河南奶山羊及其杂种羊泌乳早期乳成分动态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方法
        1.3.1 奶样采集
        1.3.2 常量营养素测定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7)山羊乳营养特性及对嗜酸乳杆菌增菌发酵效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中国乳制品加工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1.1.1 中国乳业的概况与发展现状
        1.1.2 乳的历史与人类文明
        1.1.3 牛、羊乳加工现状
        1.1.4 山羊乳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1.2 牛、羊乳的基本性质与生理功能
        1.2.1 牛、羊乳的物理性质
        1.2.2 牛、羊乳的化学性质
        1.2.3 牛、羊乳的生理功能
    1.3 乳品加工方式及产品种类简介
        1.3.1 常用的加工方式
        1.3.2 不同种类的乳及乳制品
    1.4 牛、羊乳的营养特性与比较
        1.4.1 山羊乳营养特点概述
        1.4.2 羊乳的功效
        1.4.3 牛、羊乳营养特性比较
    1.5 牛、羊乳及其制品脂肪酸研究现状概述
    1.6 牛羊乳及其制品氨基酸分析与研究
    1.7 牛羊乳及其制品风味物质的研究概况
        1.7.1 牛羊乳及其制品的风味成分
        1.7.2 牛羊乳及其制品的风味成因
        1.7.3 固相微萃取技术在风味分析中的应用
        1.7.4 牛羊乳风味研究现状
    1.8 牛、羊乳微生物发酵性能研究概述
        1.8.1 益生菌简介
        1.8.2 益生菌功能特性简介
        1.8.3 嗜酸乳杆菌简介
        1.8.4 嗜酸乳杆菌及其代谢物的生理功能
        1.8.5 嗜酸乳杆菌研究现状
    1.9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0 研究思路及方法
        1.10.1 研究思路
        1.10.2 研究方法与途径
第二章 陕西地区山羊乳资源及品质特点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仪器与试剂
        2.1.3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陕西羊乳资源调查
        2.2.2 陕西不同产地山羊乳平均密度D 240 (20℃/4℃)
        2.2.3 陕西不同产地山羊乳pH 及滴定酸度(吉尔涅尔度°T)
        2.2.4 陕西不同产区羊乳蛋白质、脂肪、乳糖、灰分、总乳固体(TS)
        2.2.5 羊乳主要物理指标的比较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羊乳及其制品质构特性研究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仪器与试剂
        3.1.3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牛、羊乳质构特性
        3.2.2 凝固型牛、羊酸乳质构特性
        3.2.3 搅拌型牛、羊酸乳质构特性比较
        3.2.4 牛、羊乳奶酪(半硬质)质构学特性[206]
    3.3 讨论
    3.4 小结
        3.4.1 牛、羊酸乳的质构特性
        3.4.2 牛、羊乳酪(半硬质)的质构特性
第四章 加工方式对羊乳及其制品脂肪酸组分的影响及营养评价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试验内容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牛羊乳脂肪球颗粒电镜观察结果
        4.2.2 牛羊乳及其制品脂肪酸组分与相对含量测定
        4.2.3 羊乳及其制品脂肪酸组成与营养评价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加工方式对羊乳及其制品氨基酸组成的影响及营养评价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仪器与试剂
        5.1.3 试验方法
        5.1.4 氨基酸营养评价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牛羊乳蛋白质电镜观察
        5.2.2 牛、羊乳蛋白质氨基酸的色谱分离
        5.2.3 牛、羊乳常乳与初乳氨基酸比较及营养评价
        5.2.4 超高压处理(Ultra-high pressure,UHP)后牛、羊乳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及营养评价
        5.2.5 牛乳及其制品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及营养评价
        5.2.6 羊乳及其制品的氨基酸组成及营养评价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羊乳及其制品风味物质的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酸奶制作
        6.1.3 奶酪制作
        6.1.4 杀菌处理工艺
        6.1.5 超高压处理UHP 工艺
        6.1.6 仪器与条件
        6.1.7 试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鲜牛、羊乳风味分析比较
        6.2.2 牛乳加热、加压后风味物质分析与评价
        6.2.3 羊乳加热、加压后风味物质的分析与比较
        6.2.4 牛、羊酸乳风味物质解析与比较
        6.2.5 牛、羊奶酪风味物质解析与比较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嗜酸乳杆菌在牛羊乳中增菌发酵效能的研究
    7.1 试验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材料
        7.1.2 试验仪器与方法
        7.1.3 试验内容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嗜酸乳杆菌优良菌种的筛选
        7.2.2 嗜酸乳杆菌在牛、羊乳基质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
        7.2.3 两种乳基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增菌因子的正交试验
        7.2.4 保护剂的筛选
        7.2.5 中和剂的筛选
        7.2.6 嗜酸乳杆菌发酵动力学模型
        7.2.7 牛、羊乳两种基质培养基制备的嗜酸乳杆菌电镜观察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1.1 陕西羊乳资源分布及营养成分分析统计与变化规律
        8.1.2 牛、羊酸乳及奶酪物性学指标
        8.1.3 牛羊乳脂肪球比较及脂肪酸分析与营养评价
        8.1.4 牛羊乳及其制品蛋白质水解氨基酸分析与营养评价
        8.1.5 牛羊乳及其制品风味物质分析
        8.1.6 嗜酸乳杆菌在牛、羊乳基质中的增菌发酵效能研究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雅安山羊乳的成分及理化特性研究I化学成分含量及其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
    2.2 项目和方法[7]
3 结果与讨论

四、雅安山羊乳的成分及理化特性研究I化学成分含量及其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奶山羊不同月龄体尺外貌与生产性能测定研究[J]. 权凯,闫志浩,高慧军,刘德奇,赵金艳,韩浩园,魏红芳,哈斯,余世锋,李君. 中国畜牧杂志, 2020(12)
  • [2]山羊奶的营养成分及营养价值的提高途径[J]. 史怀平,罗军,党立峰,李杰,边会龙,王鹏飞,刘雅莉.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09)
  • [3]奶山羊场均衡供奶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Ⅱ)[D]. 孙念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2)
  • [4]我国绵、山羊育种工作现状与发展前景[J]. 谭晓山,李冰,赵永聚. 中国畜牧杂志, 2015(16)
  • [5]奶山羊乳蛋白水平及其与羔羊绝对生长的相关性分析[J]. 杨芳,王玉琴,吴秋珏,王占彬,李元晓,任国艳,杨帆.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5(09)
  • [6]河南奶山羊及其杂种羊泌乳早期乳成分动态变化[J]. 王玉琴,王占彬,吴秋珏,赵淑娟,王虎,李冬明,庞有志. 食品科学, 2010(01)
  • [7]山羊乳营养特性及对嗜酸乳杆菌增菌发酵效能的研究[D]. 葛武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8]草地藏系绵羊和成都麻羊产乳量及乳的生化组成特性比较研究[J]. 王永,郑玉才,王杰,梁梓,刘鲁蜀,胡瑜,金素钰,李世丹,陶永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2)
  • [9]雅安山羊乳的成分及理化特性研究I化学成分含量及其变化[J]. 马力,蒋国材,谢立珍,王金贵,陶开其. 四川畜牧兽医, 2000(S1)

标签:;  ;  ;  ;  ;  

雅安羊奶的成分及理化性质Ⅰ:化学成分的含量及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