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安县抗疟综合防治措施效果评价

荣安县抗疟综合防治措施效果评价

一、融安县综合性灭疟防治措施效果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张理[1](2021)在《土地生态安全负面影响因子的识别研究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广西土地生态安全的负面影响因子,有助于提高广西土地生态安全水平,促进广西生态文明建设。本研究利用社会经济数据、土地利用数据,从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结构安全、安全保障四个维度构建广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及空间自相关模型对广西2005年、2010年、2015年、2018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以县级为单位进行评价及分析空间布局特征,接着从自然、经济、社会三个方面选取土地生态安全影响因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对影响因子进行筛选,分别运用OLS模型、GWR模型、MGWR模型分析影响因子对广西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的影响类型及影响程度,识别出广西土地生态安全的负面影响因子,并分析负面影响因子的影响机制,以研究不同的负面影响因子对广西不同区县的影响差异,最后根据广西土地生态安全负面影响因子对不同区县的影响差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广西土地生态安全水平提升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2005年-2018年间,广西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特点,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的空间差异性较大,土地生态安全的高水平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北海市的合浦县、银海区、柳州市的柳南区、柳北区、城中区,桂林市的叠彩区、七星区。(2)运用OLS模型、GWR模型、MGWR模型识别出的负面影响因子大部分相同,其中识别出的共同负面影响因子有平均坡度、水土流失率、石漠化率、耕地破碎度、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通过对比模型优异度,发现MGWR模型的模型性能及拟合度优于其它两个模型,因此该模型更适合于土地生态安全负面影响因子的识别研究。(3)负面影响因子对广西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差异较大,不同的区县,负面影响因子对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程度不同。(4)根据负面影响因子对广西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机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主要有加大水土流失的治理、加大石漠化的防治、减少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推动经济绿色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农田整理工程。

肖乃川[2](2021)在《广西地质高背景区土壤—水稻镉积累特性及主控因素》文中提出以广西镉地质高背景区为研究区,采集土壤-水稻样品240件,同时采集盆栽土用于不同水稻品种镉积累特征研究,分析测定土壤pH、镉全量、有效态、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和稻米镉含量,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对土壤水稻进行污染评价,对稻米镉含量进行健康风险评价,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该地区稻米中镉含量主控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主要成果如下:1.野外调查结果(1)水田土壤pH均值为6.50,属中性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值为27.54g/kg,处于第三等级;阳离子交换量均值为6.74cmol/kg,处于较低水平;土壤镉全量范围为0.17~6.02mg/kg,分布不均匀,其中粗骨土性和石灰土性水稻土表现出很高的镉富集特征;DTPA-Cd含量范围为0.004~2.13 mg/kg,活化率均值为43%,以DTPA为提取剂测得的有效态含量处于较高水平。(2)稻米镉含量范围为0.002~0.364 mg/kg,分布极不均匀,四种水稻土上生长的稻米镉含量均值排序为红壤性水稻土>粗骨土性水稻土>赤红壤性水稻土>石灰性水稻土,其值依次为0.075mg/kg、0.022mg/kg、0.009 mg/kg、0.008mg/kg。(3)单因子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无污染样品、轻微污染样品、轻度污染样品、中度污染样品和重度污染样品占比依次为50%、22.3%、7.5%、5.8%、13.3%,污染指数均值为2.04,土壤整体处于轻度污染状态,其中粗骨土性水稻土和石灰性水稻土镉含量较高,污染指数分别为3.58和2.89;稻米样品中无污染样品占比85%,轻度污染和重度污染样品占比为10%和5%,其中受污染样品主要来自红壤性水稻土上生长的水稻,其余水稻基本处于清洁状态;镉健康风险评价表明,研究区稻米中镉含量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2.盆栽试验结果对于地质高背景区土壤(镉含量范围为1.54~3.14mg/kg)而言,不同种稻米镉含量均值排序为:镉高积累品种(0.202 mg/kg)>当地优势品种(0.121 mg/kg)>镉低积累品种(0.075 mg/kg),其中高积累品种镉含量超标较为显着,当地优势品种少部分超标,镉低积累品种全部样品不超标,可以将武育粳3号、丰华占和Y两优二号这三类品种在当地进行推广,达到降低水稻镉污染风险的目的。3.土壤-水稻镉积累关联性及主控因素研究结果(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水稻BCF值与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和镉全量在0.01水平下显着相关,与有机质在0.05水平下显着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589**、-0.477**、-0.613**、-0.223*;水稻BCF值与DGT-Cd在0.01水平下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31**,DGT-Cd对广西镉地质高背景区镉生物有效性有较好的预测效果,而DTPA-Cd对于广西镉地质高背景区镉生物有效性预测效果一般。(2)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镉全量、pH和DGT-Cd是造成水稻BCF值差异的主要因素,即研究区土壤镉生物有效性主要受到这三因素的影响;将分析得到的主成分与BCF值进行回归分析后的主成分回归方程为:Z(BCF)=-0.282F1+0.383F2(R2=0.485**);多元线性拟合分析得到的三个模型决定系数R2均在0.01水平上显着相关,其中模型3的拟合效果最好,模型方程如下:lg(BCF)=2.509 lg(DGT-Cd)-0.845lg(Soil-Cd)-0.3144pH+1.950(R2=0.717**)4.地质高背景区安全种植措施(1)研究区土壤-稻米镉含量特征整体呈现出土壤镉含量较高但水稻镉含量较低的特点,其中受到镉污染水稻主要来自红壤性水稻土地区,应考虑种植镉低积累水稻品种或其他镉低积累农作物以降低镉污染风险;赤红壤性、石灰土性、粗骨土性水稻土上生长的水稻基本则基本处于清洁状态,可以继续种植。(2)当地优势水稻品种镉含量有部分超标,可推广种植武育粳3号、丰华占和Y两优二号三种镉低积累品种以降低水稻镉污染风险。

唐羽薇[3](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贫困村规划设计研究 ——以上林县大浪村为例》文中认为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标志着我国扶贫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精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并存和交汇时期。上林县这个集国家级贫困县、自治区级贫困县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于一身的典型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能否取得最终胜利,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下贫困村规划设计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总结出贫困村分类、贫困根源及致贫影响因素,并通过选取典型贫困地区的太行山贫困地区和彝良县贫困山区作对比研究,总结归纳出贫困村致贫影响因素的根源因子和一般因子分析表;其次,从上林县贫困村石漠化和壮族历史文化的贫困特征和基于社会调查分析的扶贫实施效果2个方面,对上林县贫困村致贫因素的突出问题进行定性分析,提炼出上林县贫困村应属于兼具区域发展障碍型、可行能力不足型和族群型贫困,致贫根源是:对外商贸物流交通差、石漠化、传统落后观念等壮族文化制约和文化素质低。再次,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总结归纳出乡村振兴战略对贫困村村庄建设的要求和规划策略,据此找到解决上林县贫困村致贫的突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和策略,并提出围绕生态经济新业态、区域旅游联动发展、基本设施城乡一体化3个方面规划策略的上林县贫困村的规划设计要点;最后,以大浪村村庄规划作为实证研究,规划基于致贫因素突出问题分析的上林县贫困村的规划设计方法和思路,从大浪村致贫影响因素突出问题分析入手,围绕面向发展生态经济新业态、面向壮族特色文化和产业挖掘的区域旅游联动发展、服务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基本设施城乡一体化发展3个方面的规划策略,编制完成大浪村村庄规划设计方案。本文从实践意义来看是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的反馈验证,为广西不同类型的贫困村脱贫摘帽,为下一步实现乡村振兴提供路径方向。从理论意义来看是从城乡规划与设计的视角关注贫困村这一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差别化的贫困村规划政策制定。

马凌霄[4](2020)在《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内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困境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有效地解决困境儿童问题,为其提供生存保障以及教育层面的帮助,是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而实现对困境儿童的教育支持,需要完善的政策体系作为支撑。本研究通过对我国出台的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进行分析,找到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内容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为完善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体系提供建议。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引言部分,该部分对研究提出的背景和研究的目的进行说明,明确了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相关的政策以及学界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并对研究方法和研究的具体思路进行了阐释。第二章: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内容分析的标准建构及其论证。这部分主要使用教育政策分析的基本研究方法,建构困境儿童教育政策内容分析的基本框架,即提出并论述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中教育支持的主体、客体、内容和方法四个方面,即“谁”提供教育支持、为“谁”提供教育支持、提供教育支持的“什么”、以及“怎样”提供教育支持,然后根据本研究提出的四个范畴对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的内容分析进行论证,并论证建构出的分析标准的可行性。第三章: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的现状与问题研究。本章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对我国目前制定的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进行分类考察,梳理出目前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的具体现状,对照建构出的政策标准对实际中政策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找出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在支持主体、客体、内容和方法四个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第四章:以美国困境儿童政策、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为例,分析发达国家在困境儿童保护、救助和教育等方面所颁布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安排,为我国完善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提供借鉴。第五章:对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体系提出改进的对策。本章从教育支持主体、客体、内容和方法四个层次出发,根据前文总结出的政策不足,提出完善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严研[5](2019)在《精准扶贫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研究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文中指出贫困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最大难题之一。而围绕党中央提出的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一宏伟目标,近年来,中央及地方政府更是想方设法的采取多种措施,推行多项政策,以期最终全面的解决贫困问题。虽然其中的大部分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围绕着全面彻底消除贫困这一目标,各项工作已经进入最后关键的攻坚阶段。针对目前的形势,贫困问题其实并不难解决,难的是要先定位清楚这些贫困的死角,也就是需要在目前的精准扶贫阶段中找准方向。回顾历史上和当前正在实施执行的种种扶贫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做到帮助贫困人口解决贫困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渐渐推移,这些偏向整体宏观的政策面对更为特殊的和地域性的贫困问题,其执行的效率也变得越来越低,所带来的边际效益也越来越不明显。综合这些各有特色的扶贫模式和政策,各级政府,在当前的形势下,更加期盼在扶贫模式上的创新,抓住矛盾的关键,满足精准扶贫的要求,彻底扫清扶贫障碍,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全面小康。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贫困问题现状以及目前精准扶贫的实际需求和痛点,在分析借鉴了目前我国所广泛使用的自然灾害灾后重建模式后,创新性地提出一种新的扶贫模式——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并尝试将此模式来用以解决我国当前精准扶贫阶段的主要矛盾。本文所提出的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含义是,除自然灾害外,在经济社会中,同样存在一些社会经济问题,如同自然灾害一样,会阻碍社会的经济发展,例如贫穷,我们把这些社会经济问题称之为“社会灾害”。因此,本文以灾害经济学为出发点,将灾害的界定从自然灾害延伸到社会灾害,为了有别于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然灾害,我们将“贫穷”这一社会灾害定义为“非灾”,而将解决这一灾害的发展模式定义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进而,我们又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以贫困这一“社会灾害”为出发点,选取因非自然灾害导致的符合一定条件的贫困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即“非灾经济发展区”,将其视为类同于遭受自然灾害后的地区,进行虚拟“推倒重来”式建设。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理念就是将“社会灾害”类比自然灾害,通过“灾后重建”来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问题。该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对遭受“贫困”这一社会灾害的地区,试图从国家政策层面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从而脱贫。“非灾经济”这一概念以灾害经济为出发点,但又区别于灾害经济学,两者之间既存在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其中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非灾经济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灾害,而灾害经济学则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自然灾害。根据上述理念和思路,本文主要由四大部分的来进行研究,即研究背景、理论研究、实证定量研究分析和研究展望和结论。(1)研究背景:在开始深入对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前,本文在第一章绪论里的第一节中,特别从五个方面对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做了详细的描述。分别是:围绕习主席的“四个全面”与扶贫目标、精准扶贫、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决定、十三五规划以及工业反哺农业,这些政策中的一些具体内容共同构成了创新研究非灾经济这一精准扶贫模式新思路的政策背景和研究必要性。以及在此条件下,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不仅是将经济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一种尝试,而且还在精准扶贫中的目标中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模式。在第一章后面的二,三,四节里,分别概述了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的技术路线分析。在研究目标上,本文以非灾经济发展区的精确定位,重建以及检验效果,来最终证明此发展模式的应用对于实现全面脱贫的重要作用。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的技术路线上,本文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定性和定量分析,典型案例分析和对比分析的办法,本文在进行综合理论研究和实证定量分析后,从而得出了在不同省份,特别是中西部,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将有效解决贫困问题,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的结论。(2)理论研究:本文在第二、三和第四章为整体研究提供其理论研究的支撑。第二章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提供了理论基础,为非灾经济发展区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章指出,由灾害经济学所衍生出来的非灾经济理论,是通过对灾害的辩证思考来对灾害经济学的一种拓展应用,以给经济社会属性一个相对于自然灾害的新定义,来把灾后重建应用到精确扶贫的工作中。本章还构建了研究的理论支撑,包括: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产业集群效应理论、为乡村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的现代乡村发展理论、城镇化理论、短板理论以及后发优势理论。同时,本章还阐述了非灾经济发展区的选址的理论依据:广义梯度推移理论以及聚集经济理论。第三章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贫困问题和经济增长研究方法综述与评价。在对此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灾害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这一理论。第四章主要是详尽的从概念上界定了非灾经济和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分析了与这一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及其实施策略和有效性。(3)实证定量研究分析:本文第五、六和第七章提供了研究的实证定量分析。第五章是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对四川省受灾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通过对四川省主要重灾区2003-2017年间的数据研究,加入虚拟变量,通过构建面板数据的多元回归模型对四川省地震灾后重建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定量分析。其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对口支援措施政策和重建模式效果明显,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第六章是以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对东、中部地区贫困发生较典型省份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在本章中,首先是对河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湖北省扶贫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其次确定了典型省份“非灾”地区的选址,最后对三省份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得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三省份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的定量影响。重点借鉴了四川省灾后重建的经济效果来类比三省(自治区)的非灾经济发展区虚拟“灾后重建”的影响,并搜集数据对其影响效果进行验证。最终结果证明,若借鉴四川省地震灾后重建政策的经验,通过对我国中部地区部分贫困地区(河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湖北省)进行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和分析,如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的精准扶贫模式可以大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七章是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对西部地区贫困发生较典型省份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与第六章类似,继续探究西部三省份宁夏回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的非灾经济发展区的选址以及非灾重建对于各省贫困地区(非灾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最终结果证明,若借鉴四川灾后重建政策的经验,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部分贫困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进行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和分析,如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的精准扶贫模式也可以大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4)研究展望和结论:本文的第八和第九章,主要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并展望了研究的应用前景。第八章对精准扶贫的现状和成果做了详尽的概括,特别分析了非经济和经济因素下的目前贫困发生的现状和成因,对精准扶贫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在解读了我国目前的精准扶贫方式后,对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在精准扶贫重点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第九章总结和概况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结论和一些综合政策建议。综合概况,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在非灾经济未能投入实际使用的情况下,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来对在虚拟中应用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发展的区域进行分析检验,最终数据表现了其模拟效果,证明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将从多个方面有效地提升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态势,并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进一步优化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同时,数据显示在人均居民收入和人均固定消费方面均有显着的提升。在基础建设的发展上,收入的增加所带来的地方税收的增长将加大投资总量。其次,本文将自然灾害的重建与非灾经济发展下的精准扶贫类比为一个高度统一的相关体,通过研究其内在联系,以自然灾害后区域重建的模式,反推扶贫过程中相关可借鉴的范畴,进行定向区域扶贫。从宏观层面来讲,两者都急需在中央政府的统筹规划和指导下,由地方政府实施具体的政策来进行建设,从而达到重建和脱贫的目的,同时带动和发展区域经济,根本上改善灾后民生和贫困状况。而且,两者需要一个长期的规划和建设时期,以保持政策的可延续性和可实施性,真正扭转经济发展的局面。另外,自然灾害的重建和非灾经济发展下的精准扶贫都具有极高的地方区域特色,从一区一策甚至到一人一策,也是“对口支援”和“对口帮扶”的具体表现方式。“对口支援”中协调各方资源来办一件事,和“对口帮扶”中协调政府和公众资源来对目标区域进行定向支持和攻关,对着二者相互间是可以积极有效予以借鉴的。

邱汉明[6](2019)在《广西石漠化片区产业扶贫中政府行为问题与路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贫困问题是一直影响国力提升和人类发展的瓶颈之一,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同时也是当今世界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在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与否关系着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当下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阶段,但由于近年我国经济迅猛增长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城乡差距问题日益凸显。我国农村地区具有分布广阔且多民族集聚的特点,而贫困问题主要集中在我国农村地区,这使得政府扶贫任务非常艰巨。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的扶贫工作由救济为主的扶贫方式转变为以开发为主的扶贫方式,产业扶贫成为了农村地区扶贫的主要途径。政府行为及其角色定位直接影响着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工作是否顺利开展,影响着贫困地区能否如期脱贫。因此,不断优化政府在贫困地区产业扶贫中的政府行为是重要的实践课题。本文基于产业扶贫在广西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的环境及制约因素,重点审视地方政府在广西石漠化片区产业扶贫中的政府定位与政府行为实施的成效,根据片区产业扶贫的制约因素以及政府行为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产业扶贫中的政府行为囊括了执行扶贫政策、提供基础设施、配置人才技术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在上述方面地方政府取得了相应的成效,如贫困人口持续减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生态建设持续好转等,但其中也发现了一些地方政府参与产业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如产业扶贫政策执行中存在偏差;产业扶贫基础设施财政投入不足;产业扶贫人才与技术支持缺乏;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成效欠佳等因素。最后根据上述问题提出了优化地方政府在产业扶贫中的政府行为的对策建议,主要为提高产业扶贫公共政策执行能力;提高基础设施专项投入,夯实产业基础;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多元化协同机制;推动产业发展下的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

罗菲[7](2019)在《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与建国之初同样被列为卫生工作重点的烈性传染病防治等工作不同,新法接生直至1985年才基本得到普及,时间跨越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若干历史时期,其中原因也远非普遍接种疫苗那样简单。因此,研究新法接生从开始推行到基本普及的历史过程,勾勒新法接生推行的社会图景,探究影响新法接生尽早普及的各种因素,剖析影响新法接生率起伏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即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的。方法:在掌握大量第一手史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运用历史文献学方法,对新中国推行新法接生直至基本普及的全过程加以系统考察,从而再现新法接生推行的基本历史面貌。与此同时,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推行新法接生的36年间政治、文化与社会背景的变迁,采用医疗社会史与医疗经济学研究的分析工具,在综合考察各方面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政治运动、经济水平、人力资源和传统生育观念是影响新法接生尽早普及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到新法接生率的起伏变化的命题。成果:通过分析推行新法接生的各个构成要素,诸如宣传动员、人力资源、推广方式、组织管理等,全面梳理新法接生推广的基本历史经验,客观再现新中国新法接生由推广到基本普及的历史。通过查阅、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大量史料,发现“大跃进”时期新法接生率存在虚高的成分,而“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时期农村产妇受到的医疗照顾也并不像前此论者所估计的那样少。“文革”时期许多中、高级妇幼保健人员或参加巡回医疗队,或被下放到农村,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地区新法接生的推广,他们培训的“在地化”初级医疗人员也为“文革”后期新法接生迅速推广并普及储备了人力资源。在构建新法接生推行历史图景的过程中,通过深入挖掘史料,对旧产婆改造、妇幼保健员培训、助产教育等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结合社会制度变迁,对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的演变轨迹进行了梳理,并剖析了其中隐含的内在逻辑。在乡村医疗卫生人员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传统中医业者以其技术水平、庞大数量和广泛分布,受到政府关注,并被组织到新法接生推行工作之中。文中还对民族地区新法接生推行特色作了分析,并结合政策环境,提出医疗资源配置在其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在收集与分析各地不同历史时期新法接生率数据的基础上,生动再现新法接生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波浪式走向,借助医疗社会学、人口学等多种分析方法,综合考察影响新法接生推行的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推动力量与影响因素,提出导致这种起伏变化及新法接生推广历时36年才宣告基本普及的原因,主要在于政策环境多变、人力资源严重匮乏、经济条件落后、传统生育观念影响等几个方面。结论:本文力求在再现新法接生普及历史面貌的基础上,全面总结新中国新法接生从开始推行到基本普及的主要成就及基本历史经验,并由此揭示出新法接生普及耗时长久的主要原因及新法接生率起伏变化背后隐藏的内外制约因素。自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行以来,保护妇婴健康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结合中心工作,采取了团结改造己有人员,培训新生力量,大力宣传新法接生,并在城乡和厂矿广泛建立新法接生组织和机构的一系列措以施,运用点面结合、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方法,在全国展开消灭新生儿破伤风和产妇产褥热的工作。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体妇幼保健人员的艰苦努力,新法接生于1959年在城市基本普及,此后,推行新法接生工作的重点转向农村。新法接生推行的过程,伴随着各种因素的交互影响,构成新中国新法接生推行的独特面貌。在新法接生宣传中,除了教育民众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外,重点在通过新旧对比,激发民众对新的人民政权的认同感。在接生员培训方面,既有接生技能内容的培训,也带有土地改革、合作化、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的鲜明时代特色,其中也能看到传统中医或隐或显的影响。在执业资格管理上,1949-1957年间较严格地实施专业化与证照制度;限于农村地区的各方面条件,1958年提出卫生人员都要做新法接生工作的要求,1963年正式提出只要采用了消毒接生与消毒断脐的方法,即使是家属或亲邻等实施的接生操作一样算作新法接生,事实上弱化了对接生员执业资格的管理,并使新法接生的技术要求降到了最低。1978年后,在边远和经济落后地区着重推广了1963年以后的做法,从而提高了这种低技术含量的新法接生推行的速度,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新法接生推行的质量及新法接生率的稳定性。“文革”时期虽然妇幼保健机构大量撤销,影响到新法接生推行,但由于前此“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心放到农村去”的指示,以及“文革”时期包括妇产科专家在内的大批中、高级医疗卫生人员的下放,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优质资源下沉的效果,部分地区农村母婴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改革开放以后,由于采取了多样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新法接生推行办法,加之农村经济逐步好转,医疗装备与专业人员基本到位,妇幼保健网基本形成,新法接生很快在全国基本普及。

刘惠婷[8](2018)在《东源县百香果产业经济效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号召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河源农业也正处于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初期,农业发展方式整体上仍粗放低效,农业大而不强。东源县隶属河源市,东源县目前正开始引进、种植百香果,东源县百香果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了当地的特色农业,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东源县种植百香果的年限尚短,在发展过程中分散经营严重,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难以形成规模,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解决,以促进该地特色农业的长期发展。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东源县百香果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探索解决东源县百香果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提高东源百香果产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以达到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目的。本文以规模经济理论为指导,通过充分了解规模经济的概念、理论及成因,熟悉运用比较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实证分析法及定量分析法等方法,在阅读大量文献、总结国内外先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东源县板栗、蓝莓产业、广西忻城县百香果产业与东源县百香果产业发展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并结合实地调研,发现东源县百香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难以规模化和产业化的成因,具体包括: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加工技术及研发能力较差;缺少百香果农业专业合作社或者农业协会;缺少附加产业;政府金融支持不够;政府缺乏激励和百香果所需技术的推广。基于此,提出的具体解决对策有: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加工转化以刺激市场需求量;成立百香果农业专业合作社或者行业协会;以多元化经营的思维积极发展百香果附加产业;政府给予金融支持;政府引导推广百香果实用技术。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对本文涉及领域的研究有些许贡献。

汪蓉[9](2018)在《柳州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2006-2020)实施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城市化和城市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城市正在以多种复杂的方式进行着全球资源、市场、发展空间与发展机会的竞争。历史文化、地方特色、环境品质等软性因素成为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有力武器。作为这些软性因素的实现方式,城市风貌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尽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地纷纷展开了与城市风貌相关的各种规划探索,城市风貌规划仍然存在各种问题,一方面在编制内容上没有得到统一,成果五花八门,另一方面编制与实施脱节,学术界缺少对风貌规划实施效果的追问,导致业内外人士对风貌规划的作用产生质疑。针对风貌规划面临的窘境,本文选择柳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柳州景观风貌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价研究,来揭示风貌规划如何在具体实施中发挥作用。选取柳州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代表性。其一,柳州于2006年开展了景观风貌规划的编制,规划成果获得2008年全国优秀城市规划三等奖,规划编制的方法、框架和内容在同类型规划中得到一定推广,现行风貌规划中有不少沿用此种框架。其二,柳州景观风貌规划自实施以来取得较为显着的成效,其实施机制值得深入剖析,并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为其他地区借鉴学习。其三,目前柳州正在开展新一轮总体规划(2016-2035)编制和色彩规划研究,适时对上轮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反思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对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和更加高效可操作的实施策略具有借鉴意义。国内对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方面,其他类型规划的实施评价研究较少,风貌规划的实施评价研究更是凤毛麟角。本文主要借鉴国外规划实施相关理论和国内关于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和城市设计实施评价的实践经验,并结合柳州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的独特性来制定适宜的评价体系,以辅助本课题的研究。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理论研究,包括1、2两章,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内容,并通过对国内外城市风貌规划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当前我国城市风貌规划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盲区,进而通过对国内外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相关文献的梳理,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提供方法论基础。第二个部分评价体系研究,包括3、4两章,第3章概括了柳州城市概况和柳州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的编制情况;第4章以公共利益为价值观导向,以交流理性为精神内核,搭建了适用于柳州城市风貌规划的实施评价体系,包括实施结果评价和实施过程评价,实施结果评价又包含目标一致性评价和公众满意度评价,作为后续研究的框架基础。第三个部分是实证研究,将第二部分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柳州风貌规划的实施评价之中。第五章采用层次分析法和重要性表现分析法分别对规划实施结果评价中的目标一致性和公众满意度作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柳州景观风貌规划在“量”与“质”方面均得到较好实施,但仍与公众心理预期有一定偏差,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关注重点未能完全契合市民切身利益。第六章进一步对实施过程进行解析,以回顾历史、陈述案例的方式进一步揭示了掩盖在现象之下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第七章对评价结果展开进一步思索,总结了规划编制在时效性、公平性、可操作性方面的经验与不足,指出了规划实施在行政机制、法律机制、社会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向,并针对即将开展的新一轮风貌规划和色彩规划提出建议。第四部分为全文总结,探讨了柳州景观风貌规划实施评价的相关结论,研究认为影响风貌规划实施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在于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而建立健全的实施保障机制是降低不确定因素负面影响的最佳途径。

朱良华[10](2018)在《财政扶贫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文中指出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消除贫困、追求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的历史。反贫困是人类社会自始以来的共同任务。匮乏或短缺是贫困的外显,也是贫困的基本特征。从扶贫实践来看,贫困人口的脱贫首先表现为收入上的脱贫。收入贫困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力贫困与权利贫困的综合反映。财政扶贫则是利用财政资金开展扶贫的所有扶贫行为的总称。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积极介入扶贫行动,不仅是履行公共财政职能的要求,而且是增加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公正的要求,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以财政扶贫的收入分配效应作为论题,结合财政扶贫实践现状,遵循“理论构建——实证分析——对策探索”的基本思路开展研究。首先,阐释了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然后,系统分析了我国贫困地区农村收入分配现状,并在梳理我国扶贫政策演变历程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财政扶贫实践情况;接下来,以广西54个贫困县为例,对财政扶贫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定量评价了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效率,并深入剖析了相关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论,提出了进一步改善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效率的相关建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财政扶贫具备收入分配功能。从路径上来看,财政一方面通过转移支付制度改善贫困人群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提高他们的收入,或者为贫困人口提供必要帮扶,减少他们的各项支出,从而实现减贫;另一方面则是由财政支出借助中间媒介减贫。财政扶贫的收入分配效应是政府在运用财政资金和财政政策进行扶贫的过程中,对居民收入分配带来的影响和效果,本质上为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对国民收入进行的再分配。这种分配效应具有双向性,既可能缩小收入差距,也可能扩大收入差距。对于财政扶贫的收入分配效应判定,除了传统的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调节维度之外,还应该包含减贫效应维度,这是由反贫困实践中的贫困线要求所决定的。其次,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及财政扶贫实践。当前,我国贫困规模依然不容小觑,贫困人口相对集中与绝对分散并存,地区间的贫困差异明显,同步脱贫难度较大。贫困地区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增长最快,结构占比不断提高;经营性收入占比呈下降趋势,但仍是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可是与全国的差距依然明显,收入不平等问题还是比较严峻。充分发挥财政扶贫收入分配功能,有效发挥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积极效应显得尤其重要。为此,我国财政扶贫力度不断加大,但仍面临诸多挑战。第三,财政扶贫的收入分配效应。广西作为西部民族地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难度大,具有典型意义。以广西54个贫困县为例,对财政扶贫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1)财政扶贫资金收入分配的整体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扶贫资金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具有显着正的影响。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每增加1%,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将增长0.16%。财政扶贫资金规模则对减贫具有显着影响,财政资金每增加1%,贫困发生率可以降低0.08个百分点。不过,财政扶贫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贫困地区城乡收入差距。这意味着当前财政扶贫项目的实施,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效应要弱于城镇居民,财政扶贫靶向性存在一定偏离。(2)基于财政扶贫资金来源的收入分配效应。财政扶贫资金来源分为中央资金和地方资金。不管是中央资金,还是地方资金,均有利于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符合理论预期。其中,地方扶贫资金的收入增长效应大于中央资金。中央扶贫资金支出每增长1%,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0.04%;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支出每增长1%,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则可以增长0.08%。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和地方财政扶贫资金都可以显着地降低贫困发生率,并且在1%水平上显着。不过,地方财政扶贫资金可以显着地缩小贫困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中央扶贫资金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不显着。(3)不同财政扶贫资金支出结构的收入分配效应。从实证研究结果来看,扶贫发展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其他专项资金可以显着地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而以工代赈资金、易地搬迁资金对于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不显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扶贫发展资金每增加1%,农村居民收入则增长0.14%。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每增加1%,农村居民收入则增加0.05%。以工代赈资金、易地搬迁资金对于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不显着。其他专项资金每增长1%,农村居民收入则增长0.01%。扶贫发展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其他专项资金均可以降低贫困发生率,而以工代脤资金、易地搬迁资金的减贫效应均不显着。扶贫发展资金每增加1%,可以降低贫困发生率0.09个百分点。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每增加1%,可以减少贫困发生率0.03个百分点。以工代赈资金不利于减贫,易地搬迁资金则具有减贫效应,但它们的影响均不显着。其他专项资金每增长1%,可降低贫困发生率0.01个百分点。扶贫发展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易地搬迁资金的增加均可以缩小贫困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影响力度较小,而以工代赈、其他专项资金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则不显着。综合来看,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和扶贫发展资金的收入分配效应比其他扶贫资金要有效,需要对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向做出适当调整。第四,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效率及影响因素。以广西54个贫困地区为例的DEA分析表明,从2013年到2015年,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效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并且保持了连续增长,但是贫困县之间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效率差异较大,地区之间的效率水平不够均衡。2014年和2015年的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出现此消彼长的变化。在每年DEA无效的贫困县中,位于规模报酬递增区域的贫困县数量远少于位于规模报酬递减区域的贫困县数量,反映出当前财政扶贫资金的分配面临着规模不足与规模冗余并存的矛盾。从地级市层面来看,地区间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差距明显,并呈现出动态变化,这反映出各个贫困县财政扶贫对收入分配调节作用还不稳定,协同性还不够。基于Tobit面板随机模型的回归结果来看,与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效率正相关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贫困地区以实体经济为核心的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公路里程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通过进一步的稳健性检验发现,第一产业规模以上企业绩效与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效率显着负相关;低保覆盖率则通过负向影响纯技术效率的路径制约了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效率;而农作物播种面积对财政调节收入分配效率的影响不显着。第五,提高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效率的政策建议。实证分析的启示是:除了继续发挥相关影响因素的正向效应之外,应该进一步提高产业扶贫的精准性,切实保障和提高贫困人口获益水平,同时强化低保待遇的识别及动态监管。为此,提出如下建议:首先,从思想认识层面树立科学指导思想,正确看待财政扶贫事业的长期性。其次,优化财政扶贫资金分配、使用和监督机制,以及采取必要的配套措施,不断提高财政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绩效。

二、融安县综合性灭疟防治措施效果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融安县综合性灭疟防治措施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土地生态安全负面影响因子的识别研究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3.2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1.3.3 土地生态安全影响因素研究
        1.3.4 OLS、GWR、MGWR模型的研究
        1.3.5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可能的创新点
2 研究理论及方法
    2.1 研究理论
        2.1.1 人地关系理论
        2.1.2 土地生态学理论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研究方法
        2.2.1 综合评价法
        2.2.2 空间自相关模型
        2.2.3 pearson相关分析法
        2.2.4 OLS回归分析法
        2.2.5 GWR模型
        2.2.6 MGWR模型
3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自然环境
        3.1.3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1.4 生态安全概况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4 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分析
    4.1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指标选取的思路与原则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指标说明
        4.1.3 指标权重的确定
    4.2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4.2.1 土地生态安全时空格局分析
        4.2.2 土地生态安全空间自相关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土地生态安全负面影响因子识别
    5.1 影响因子的确定
        5.1.1 影响因素分析
        5.1.2 影响因子的初步选取
        5.1.3 影响因子的筛选
    5.2 基于OLS线性回归分析的土地生态安全负面影响因子识别
        5.2.1 描述性统计
        5.2.2 共线性检验
        5.2.3 回归结果分析
        5.2.4 模型拟合度及显着性分析
        5.2.5 模型的残差分析
        5.2.6 负面影响因子的识别结果
    5.3 基于GWR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负面影响因子识别
        5.3.1 GWR模型核类型的选择
        5.3.2 回归系数分析
        5.3.3 残差分析
        5.3.4 诊断结果的描述性统计
        5.3.5 负面影响因子的识别结果
    5.4 基于MGWR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负面影响因子识别
        5.4.1 变量类型的确定
        5.4.2 模型结果分析
        5.4.3 变量的带宽及自由度
        5.4.4 负面影响因子的识别结果
    5.5 土地生态安全负面影响因子的影响机制分析
        5.5.1 模型结果的比较
        5.5.2 负面影响因子的影响机制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对策建议
    6.1 加大水土流失的治理
    6.2 加大石漠化的防治
    6.3 减少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
    6.4 推动经济绿色发展
    6.5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6.6 推进农田整理工程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广西地质高背景区土壤—水稻镉积累特性及主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土壤中镉的背景含量
    1.2 土壤中镉的来源
    1.3 镉地质高背景区研究现状与土壤环境质量
    1.4 镉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1.5 水稻安全与土壤环境
        1.5.1 水稻质量现状
        1.5.2 土壤环境与水稻镉含量关系
        1.5.3 水稻镉超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6 水稻吸收土壤中镉的影响因素
        1.6.1 土壤中镉生物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
        1.6.1.1 土壤酸碱度
        1.6.1.2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1.6.1.3 土壤有机质
        1.6.1.4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
        1.6.1.5 黏土矿物
        1.6.1.6 各元素间的复合效应
        1.6.1.7 不同品种水稻基因型差异
        1.6.2 土壤中镉生物有效性研究方法
        1.6.2.1 全量法
        1.6.2.2 化学提取法
        1.6.2.3 梯度扩散薄膜技术
    1.7 土壤-水稻系统镉含量关系研究进展
    1.8 存在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2.1 土壤-水稻系统镉含量特征
        2.2.2 土壤-水稻系统镉含量风险评价
        2.2.3 水稻镉含量主控因素研究
        2.2.4 水稻盆栽实验
    2.3 技术路线
    2.4 研究区概况
        2.4.1 西南部研究区
        2.4.2 北部研究区
    2.5 野外样品采集与分析
        2.5.1 样品采集及前处理
        2.5.2 化学分析
        2.5.2.1 常规分析
        2.5.2.2 DGT提取法
        2.5.3 数据分析及软件平台
    2.6 评价方法与标准
        2.6.1 评价方法
第三章 土壤-水稻镉含量特征及风险评价
    3.1 土壤理化性质特征
        3.1.1 土壤pH
        3.1.2 土壤有机质(OM)
        3.1.3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
        3.1.4 土壤理化性质特征-镉全量和有效态
    3.2 土壤镉污染风险评价
    3.3 水稻镉含量统计特征
    3.4 水稻镉污染评价
        3.4.1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3.4.2 镉健康风险评价
    3.5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水稻品种镉积累特性差异研究
    4.1 盆栽土理化性质
    4.2 盆栽水稻镉含量特征
    4.3 小结
第五章 土壤-水稻镉积累关联性及主控因素研究
    5.1
        5.1.1 富集系数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5.1.2 富集系数与有效态相关性分析
        5.1.3 偏相关分析
    5.2 富集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5.3 不同土壤类型富集系数特征
    5.4 主成分分析
    5.5 多元线性拟合模型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土壤-水稻镉含量特征
        6.1.2 土壤-水稻镉含量风险评价
        6.1.3 盆栽实验
        6.1.4 土壤-水稻镉关联性及主控因素
        6.1.5 地质高背景区安全种植措施
    6.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件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布的学术论文
致谢

(3)乡村振兴战略下贫困村规划设计研究 ——以上林县大浪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扶贫工作进入精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并存和交汇时期
        1.1.2 我国贫困村村庄规划进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时期
        1.1.3 广西扶贫工作和贫困村建设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3.1 相关概念定义
        1.3.2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的确定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上林县贫困村致贫因素分析
    2.1 贫困村的贫困特征
        2.1.1 贫困根源和致贫影响因素研究梳理
        2.1.2 典型贫困地区贫困特征及其致贫影响因素分析
        2.1.3 贫困村致贫的影响因素分析
    2.2 基于贫困特征的上林县贫困村致贫因素分析
        2.2.1 上林县石漠化特征的致贫因素分析
        2.2.2 上林县历史民族文化特征的致贫因素分析
        2.2.3 与致贫因素相关突出问题的贫困特征的分析结果
    2.3 基于扶贫实施效果分析的上林县贫困村致贫因素分析
        2.3.1 扶贫实施效果分析标准
        2.3.2 基于社会调查分析的扶贫实施效果分析
        2.3.3 与致贫因素相关突出问题的扶贫实施效果分析
    2.4 与致贫因素相关突出问题的综合分析结果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上林县贫困村脱贫策略分析
    3.1 乡村振兴战略对村庄建设要求的研究梳理
        3.1.1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3.1.2 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重点
        3.1.3 乡村振兴战略专家解读
    3.2 乡村振兴战略对上林县贫困村村庄建设的要求和规划策略
    3.3 乡村振兴战略下上林县贫困村的规划设计研究
        3.3.1 基于解决石漠化问题的生态经济新业态的乡村振兴策略
        3.3.2 基于民族特色文化和产业挖掘的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乡村振兴策略
        3.3.3 基于解决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的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的乡村振兴策略
    3.4 乡村振兴战略下上林县贫困村的规划设计要点
        3.4.1 村庄规划编制研究梳理
        3.4.2 上林县贫困村与致贫因素相关的突出问题
        3.4.3 借助乡村振兴战略解决致贫突出问题的上林县贫困村规划原则和策略
        3.4.4 面向解决石漠化问题的生态经济新业态策略的规划设计要点
        3.4.5 面向挖掘壮族特色文化的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策略的规划设计要点
        3.4.6 面向基本设施城乡一体化发展策略的规划设计要点
        3.4.7 基于致贫因素影响分析的上林县贫困村村庄规划编制思路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上林县大浪村规划设计实践
    4.1 基于贫困特征的大浪村致贫因素分析
        4.1.1 石漠化特征
        4.1.2 壮族特征
        4.1.3 大浪村贫困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4.2 基于社会调查分析的大浪村扶贫实施效果分析
    4.3 大浪村与致贫因素相关的突出问题的综合分析结果
    4.4 基于贫困根源的大浪村规划设计
        4.4.1 面向发展生态经济新业态策略的规划设计
        4.4.2 面向壮族特色文化和产业挖掘的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策略的规划设计
        4.4.3 面向服务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基本设施城乡一体化发展策略的规划设计
    4.5 大浪村脱贫效果
        4.5.1 大浪村扶贫工作成效
        4.5.2 大浪村规划建设成效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研究结论
        5.1.1 上林县贫困村与致贫因素相关突出问题分析的主要结论
        5.1.2 乡村振兴战略下上林县贫困村规划策略、设计要点及编制思路的主要结论
        5.1.3 大浪村致贫因素影响分析及乡村振兴策略下的规划设计实践的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内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问题提出
        (一)教育支持对困境儿童摆脱困境有重要意义
        (二)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三)目前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研究不足
        (四)导师课题及个人兴趣
    二、研究目的
    三、核心概念
        (一)困境儿童教育支持
        1.困境儿童
        2.教育支持
        (二)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
        1.教育政策
        2.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
        3.教育政策内容分析
    四、研究内容
    五、文献综述
        (一)政策文本综述
        1.困境儿童教育支持主体
        2.困境儿童教育支持客体
        3.困境儿童教育支持内容
        4.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方法
        (二)文献研究综述
        1.研究趋势分析
        2.研究内容分析
        (三)研究述评
    六、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七、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1.收集资料的方法
        2.分析资料的方法
第二章 :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分析标准建构及论证
    一、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标准阐释
        (一)困境儿童教育支持主体标准
        (二)困境儿童教育支持客体标准
        (三)困境儿童教育支持内容标准
        (四)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方法标准
    二、困境儿童教育支持分析标准论证
第三章 :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内容分析:#27主体、客体、内容、方法
    一、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教育支持主体
        (一)教育支持主体的现状
        1.政府对困境儿童的政策支持不断加强
        2.专家参与困境儿童教育支持在政策中开始体现
        3.多元共治的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体系逐步形成
        (二)教育支持主体的问题
        1.社会组织、社会机构参与困境儿童问题的政策支持有待增强
        2.困境儿童家庭支持政策有待形成
    二、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教育支持客体
        (一)教育支持客体的现状
        1.困境儿童教育支持的范围不断扩大
        2.对于困境儿童的分类更加精准
        (二)教育支持客体的问题
        1.困境儿童教育支持的覆盖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
        2.困境儿童教育支持的认定标准还需细化
    三、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教育支持内容
        (一)教育支持内容的现状
        1.教育支持内容的现状:生存保障层面
        2.教育支持内容的现状:教育层面
        (二)教育支持内容的问题
        1.教育支持内容的问题:生存保障层面
        2.教育支持内容的问题:教育层面
    四、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教育支持方法
        (一)教育支持方法的现状
        1.一人一档,建立困境儿童信息库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识别
        3.个别化教学,对不同困境儿童进行分类施教
        (二)教育支持方法的问题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有待进一步细化
        2.针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支持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四章 :美国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的经验与借鉴
    一、美国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教育支持主体
        (一)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困境儿童服务、保障和教育
        (二)建设多元主体参与的困境儿童教育问责制度和支持体系
    二、美国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教育支持客体
        (一)困境儿童教育支持范围不断扩展
        (二)对困境儿童更为细致进行划分
    三、美国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教育支持内容
        (一)美国困境儿童教育支持内容:生存保障层面
        1.设立困境儿童强制报告制度
        2.制定援助计划,为困境儿童提供经济和物质支持
        3.建立防止虐待和忽视儿童的法律保护体系
        (二)美国困境儿童教育支持内容:教育层面
        1.建立、健全残障儿童特殊教育法律体系
        2.完善特殊学生的学业评估制度体系
        3.设立“转衔服务”机制,为儿童进入社会提供服务。
    四、美国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教育支持方法
        (一)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推行个别化教学
        (二)完善高等学校学生资助体系,对高校贫困学生实施精准资助
第五章 :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改进建议研究
    一、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的建议:教育支持主体
        (一)逐步构建困境儿童家庭支持政策
        (二)强化社会组织参与困境儿童教育支持的政策规定
        (三)健全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动的困境儿童保障制度
    二、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的建议:教育支持客体
        (一)在政策中进一步细化困境儿童认定标准
        (二)完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教育支持政策
    三、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的建议:教育支持内容
        (一)教育支持内容的建议:生存保障层面
        1.建立困境儿童事前预防政策
        2.出台独立的儿童医疗保障政策
        (二)教育支持内容的建议:教育层面
        1.完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政策
        2.强化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参与随班就读的积极性
    四、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的建议:教育支持方法
        (一)完善家庭困难学生精准资助政策体系
        (二)制定政策,对困境儿童进行分类评定
结束语
致谢
附录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参考文献
        着作类
        期刊类
        学位论文类
        报刊类
        网站类
    附录3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精准扶贫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研究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四个全面”与扶贫目标
        1.1.2 精准扶贫
        1.1.3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1.1.4 “十三五”规划
        1.1.5 工业反哺农业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分析
    1.4 创新点与不足
2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及非灾经济发展区选址的理论依据
    2.1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
        2.1.1 产业集群效应理论
        2.1.2 现代乡村发展理论
        2.1.3 城镇化理论
        2.1.4 短板理论
        2.1.5 后发优势理论
    2.2 非灾经济发展区选址理论依据
        2.2.1 广义梯度推移理论
        2.2.2 聚集经济理论
3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评价
    3.1 国内外贫困问题研究综述与评价
        3.1.1 国外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3.1.2 国内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3.1.3 关于贫困问题研究评价
    3.2 国内外关于经济增长的研究方法综述与评价
        3.2.1 哈罗德—多马模型
        3.2.2 索洛增长模型
        3.2.3 A-K模型
        3.2.4 拉姆齐模型
        3.2.5 新经济增长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4 非灾经济及发展模式的概念界定
    4.1 非灾经济概念及发展模式的提出
    4.2 关于“非灾经济”的概念界定
5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对四川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
    5.1 模型构建
        5.1.1 模型方法选择
        5.1.2 方法理论综述
        5.1.3 理论模型
    5.2 模型求解
        5.2.1 模型
        5.2.2 数据
        5.2.3 数据平稳性检验
        5.2.4 面板回归
        5.2.5 回归结果分析
6 东、中部地区部分省份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6.1 河北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6.1.1 河北省扶贫工作现状
        6.1.2 河北省非灾地区选址
        6.1.3 河北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6.2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6.2.1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工作现状
        6.2.2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
        6.2.3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6.3 湖北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6.3.1 湖北省扶贫工作现状
        6.3.2 湖北省非灾地区选址
        6.3.3 湖北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7 西部地区部分省份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7.1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7.1.1 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工作现状
        7.1.2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
        7.1.3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7.2 云南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7.2.1 云南省扶贫工作现状
        7.2.2 云南省非灾地区选址
        7.2.3 云南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7.3 贵州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7.3.1 贵州省扶贫工作现状
        7.3.2 贵州省非灾地区选址
        7.3.3 贵州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8 精准扶贫与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展望
    8.1 我国贫困的发生状况及成因分析
        8.1.1 我国扶贫工作重点县及其区域分布
        8.1.2 贫困地区致贫原因简要分析
    8.2 我国贫困县脱贫现状
        8.2.1 贫困县脱贫的判断标准
        8.2.2 扶贫县脱贫成果
    8.3 精准扶贫的方式解读以及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展望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广泛实施的综合政策建议
        9.2.2 具体省份内实施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6)广西石漠化片区产业扶贫中政府行为问题与路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路径与方法
        一、研究路径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创新
    第五节 研究范围与对象
        一、研究范围
        二、研究对象
第二章 相关概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述
        一、石漠化
        二、扶贫
        三、产业扶贫
        四、地方政府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政府行为理论
        二、公共治理理论
        三、生态经济学理论
第三章 广西石漠化片区产业扶贫的环境及制约因素
    第一节 广西石漠化片区产业扶贫的环境
        一、地理环境
        二、人文环境
        三、经济环境
    第二节 广西石漠化片区产业扶贫的制约因素
        一、贫困人口密集,贫困发生率高
        二、生态环境恶劣,石漠化程度深
        三、少数民族众多,文化差异较大
第四章 广西石漠化片区产业扶贫中政府行为审视
    第一节 广西石漠化片区产业扶贫中政府的定位
        一、产业扶贫中扶贫政策的执行者
        二、产业扶贫中基础设施的提供者
        三、产业扶贫中人才技术的配置者
        四、产业扶贫中生态环境的保护者
    第二节 广西石漠化片区产业扶贫中政府行为的成效
        一、片区贫困人口持续减少,贫困发生率不断下降
        二、片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产业基础稳步提升
        三、片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创收能力逐渐增强
        四、片区生态建设持续加强,生态环境逐渐好转
第五章 广西石漠化片区产业扶贫中政府行为问题分析
    第一节 片区产业扶贫政策执行中存在偏差
        一、政策执行者自身素质和认知能力缺陷
        二、产业扶贫政策运行和评价机制不完善
    第二节 片区产业扶贫基础设施财政投入不足
        一、交通设施建设财政投入不足
        二、水利设施建设财政投入不足
        三、能源工程建设财政投入不足
        四、通信网络建设财政投入不足
    第三节 片区产业扶贫人才与技术支持缺乏
        一、片区产业扶贫人才队伍匮乏,缺乏产业后备力量
        二、片区产业扶贫参与主体单一,缺少产业技术支持
    第四节 片区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成效欠佳
        一、石漠化治理效力较低制约产业发展
        二、环境保护力度不足影响产业可持续
第六章 广西石漠化片区产业扶贫中政府行为优化路径
    第一节 提高产业扶贫公共政策执行能力
        一、提高政策执行者自身综合素质能力
        二、完善产业扶贫政策监督和评价机制
    第二节 提高基础设施专项投入,夯实产业基础
        一、提高片区交通网络密度,构建纵横立体运输通道
        二、加强片区水利设施建设,提升产业用水供给能力
        三、加快片区能源工程建设,推动产业供能全面覆盖
        四、加大片区通信网络建设,加强片区市场辐射能力
    第三节 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多元化协同机制
        一、加大产业扶贫人才队伍培训与配置
        (一)引进和培养技术类和管理类专业人才
        (二)强化贫困人口脱贫意识和产业技能培训
        二、构建多元化的产业扶贫协同机制
        (一)构建多元化的产业扶贫参与主体
        (二)搭建产学研联合攻关耦合模式
    第四节 推动产业发展下的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
        一、加快广西石漠化片区石漠化综合治理
        二、加强广西石漠化片区环境保护力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课题及科研成果
致谢

(7)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缘起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意义
        1.3 核心概念:新法接生及其演变
    2. 前人研究述评
        2.1 涉及“新中国新法接生”的史学着述
        2.2 有关新中国新法接生队伍及其管理机构的研究
        2.3 接生制度化与社会动员
        2.4 新中国新法接生研究的多个面向
        2.5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3. 研究的范围、分期及意义
        3.1 研究对象的范围
        3.2 研究对象的分期
        3.3 研究目的
        3.4 研究意义
    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
        4.3 创新之处
    5. 文献资料
        5.1 文献来源
        5.2 文献资料的甄选原则
第一章 新法接生推行的三种传统
    1. 民国时期推行新法接生的遗产
        1.1 新法接生推行被纳入国家卫生行政
        1.2 卫生试验区的工作与新法接生推行试点
        1.3 助产教育与接生婆培训开启生育医疗化进程
        1.4 建立妇婴卫生公共服务网络的尝试
        1.5 免费接生实践及其经验
    2. 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推行新法接生的遗产
        2.1 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新法接生推广的理论基础
        2.2 陕甘宁边区建立和完善妇幼卫生制度
        2.3 开展群众性新法接生宣传
        2.4 多样化的新法接生队伍培训
        2.5 加强新法接生的组织管理
        2.6 积极团结各方面力量推行新法接生工作
    3. 学习苏联先进经验
        3.1 学习苏联医学的历史选择
        3.2 学习苏联先进的妇幼卫生组织管理经验
        3.3 学习苏联经验改革助产教育制度
        3.4 引进新技术,为新法接生注入时代内容
        3.5 学习苏联经验中存在的问题
    4. 小结
第二章 新中国新法接生宣传
    1. 进行新法接生宣传的必要性
        1.1 新生儿破伤风与产妇产褥热高发严重影响母婴健康
        1.2 歧视妇女歧视助产的旧生育思想普遍存在
        1.3 新法接生宣传是打破旧思想束缚的有力措施
        1.4 新法接生宣传是构建“人财两旺”新社会的思想武器
    2. 不同历史时期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与宣传主体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及其实施主体
        2.2 1960年代新法接生宣传政策与实施主体
        2.3 1970-1985年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及其实施主体
    3. 结合政治运动宣传新法接生理念
        3.1 土改时期新法接生宣传
        3.2 结合“大跃进”宣传新法接生
        3.3 结合革命话语宣传新法接生
        3.4 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新法接生
    4. 综合利用多种宣传形式,使新法接生家喻户晓
        4.1 利用妇幼卫生展览会等受众面广的宣传形式扩大影响面
        4.2 利用个别谈话或小型会谈的方式专注点上深入
    5. 宣传工作的成效及存在问题
        5.1 宣传工作的成效
        5.2 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6. 小结
第三章 新法接生队伍培养与提高
    1. 初级新法接生人员培养
        1.1 旧产婆改造与新法接生员培训
        1.2 妇幼保健员训练与女赤脚医生培训
    2. 学校教育
        2.1 新中国早期的助产士培训
        2.2 助产教育的发展及人才培养
        2.3 助产士在新法接生推广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3. 高级妇幼保健人员的培养
        3.1 由学校培养的高级妇幼保健人员
        3.2 由中级晋升而来的高级妇幼保健人员
        3.3 高级妇幼保健人员在新法接生推广中的作用
    4. 在职人员的培训与提高
        4.1 行政干部的培训与提高
        4.2 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与提高
    5. 小结
第四章 点面结合的新法接生推行模式
    1. 点面结合的新法接生推行模式
        1.1 国家政策与各省市举措
        1.2 各地试点区域选择与重点培养
        1.3 由点带面的工作方法
    2. 个案分析:广东兴宁县新法接生工作的全面推广
        2.1 兴宁县开启新法接生试点工作
        2.2 新法接生工作全面推广
    3. 民族地区的新法接生推广
        3.1 党和国家有关民族地区新法接生推广的方针政策
        3.2 新法接生在民族地区的推广实践
    4. 小结
第五章 新法接生的管理措施
    1. 新法接生队伍的组织形式
        1.1 群众性妇幼保健组织
        1.2 国家举办的妇幼保健专业机构
    2. 新法接生队伍的管理措施
        2.1 加强党政领导,实行第一书记挂帅
        2.2 实行劳动报酬与免费接生的双向经济驱动机制
        2.3 建章立制,严格制度管理
        2.4 建立妇幼保健网,实施一体化管理
        2.5 启动评模奖优的荣誉激励机制
    3. 小结
第六章 新法接生与中医
    1. 传统中医学产科理论与实践
        1.1 产科专着中与新法接生有关的分娩方法论述
        1.2 产科专书以外的医书中与新法接生相关的论述
        1.3 与产前检查及产后疾病防治有关的中医理论与实践
    2. 产婆(接生员)接产中体现的中医理论
        2.1 优秀产婆接生技术源于中医理论
        2.2 接生员运用中医理论处理难产
    3. 中医积极参与新中国新法接生推广
        3.1 中医积极参与新法接生宣传
        3.2 中医参与培训与辅导管理接生员队伍
        3.3 中医理论与实践对新法接生的促进
    4. 中医被纳入新法接生制度之中
第七章 推行新法接生的成就及历史经验
    1. 新法接生推行工作的成就
        1.1 在全国基本普及新法接生,保障母婴生命健康
        1.2 建立起一支数量庞大的妇幼保健队伍,促进妇幼卫生工作全面开展
        1.3 革除旧生育习俗,初步形成科学生育观
        1.4 加强新法接生科学研究,推动助产学与产科学学术进步
        1.5 保障国家建设的劳动力供给,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工业建设的发展
        1.6 新法接生强化了民众的国家认同感
    2. 普及新法接生的基本历史经验
        2.1 党和政府的领导是新法接生普及的根本保障
        2.2 持续有效的宣传工作是新法接生普及的思想基础
        2.3 接生队伍建设是普及新法接生的人力保障
        2.4 创建制度化接生模式是新法接生普及的组织基础
        2.5 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新法接生顺利推进的重要力量
        2.6 合理解决接生报酬是调动新法接生队伍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2.7 善用传统中医力量丰富了新法接生理论并促进其推广
    3. 小结
第八章 新法接生推行中的阻滞因素分析
    1. 不同历史时期新法接生率的起伏
        1.1 作为评价标准的新法接生率
        1.2 全国历年新法接生率呈现阶段性变化
    2. 1958-1959年新法接生率修正
        2.1 “大跃进”时期新法接生统计方法直接导致新法接生率过高
        2.2 通过《人口志》等资料修正新法接生率
        2.3 通过回顾性调查修正新法接生率
    3. 新法接生推行中的阻滞因素分析
        3.1 变动较大的政策环境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3.2 人力资源匮乏迟滞新法接生普及进程
        3.3 长期经济水平低下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3.4 传统生育观念长期存在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4. 除旧布新非易事
    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新法接生大事记
    附录2 《医士、药剂士、助产士、护士、牙科技士暂行条例》摘录
    附录3 广东省农村接生员之组织领导
    附录4 关于普及新法接生工作的报告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详细摘要

(8)东源县百香果产业经济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经济效益的定义及内涵
        2.1.1 经济效益的概念及内涵
        2.1.2 经济效益的内涵
        2.1.3 经济效益的外延
    2.2 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
        2.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2.2.2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方法的选择
        2.2.3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过程
        2.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2.3 规模经济的定义及内涵
第三章 东源县百香果产业概述
    3.1 适种性评价
    3.2 产业规模情况
    3.3 综合成本及效益评价
        3.3.1 种植成本
        3.3.2 种植效益
        3.3.3 百香果加工及附加产业情况
    3.4 综合评价
第四章 东源县百香果产业经济效益分析
    4.1 东源县百香果产业与板栗产业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4.1.1 东源县板栗产业简析
        4.1.2 亩地种植量对比分析
        4.1.3 年收成次数对比分析
        4.1.4 副产品加工方面对比分析
        4.1.5 结论
    4.2 东源县百香果产业与蓝莓产业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4.2.1 亩成本对比分析
        4.2.2 亩产出对比分析
        4.2.3 从业人数对比分析
        4.2.4 果实保鲜期长短对比分析
        4.2.5 结论
    4.3 东源县与广西忻城县百香果产业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4.3.1 忻城县百香果产业简析
        4.3.2 种植气候、土壤对比分析
        4.3.3 种植种类、亩产量对比分析
        4.3.4 市场需要量和销售地区对比分析
        4.3.5 市场销售渠道对比分析
    4.4 东源县百香果经济效益指标的分析与评价
第五章 东源县百香果产业经济效益不高的原因分析
    5.1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5.2 加工技术及研发能力较差
    5.3 缺少百香果农业专业合作社或者农业协会
    5.4 缺少附加产业
    5.5 政府金融支持不够
    5.6 政府缺乏激励和百香果所需技术的推广
第六章 发挥东源县百香果产业经济效益的对策
    6.1 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
    6.2 提高加工转化以刺激市场需求量
    6.3 成立百香果农业专业合作社或者行业协会
    6.4 以多元化经营的思维积极发展百香果附加产业
    6.5 政府给予金融支持
    6.6 政府引导推广百香果实用技术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柳州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2006-2020)实施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城镇化建设需求从“量”到“质”的变化
        1.1.2 我国风貌规划的发展现状
        1.1.3 风貌规划实施评价研究严重缺位
        1.1.4 柳州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实施评价的课题来源
    1.2 研究范围
        1.2.1 时间范围
        1.2.2 空间范围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城市风貌
        2.1.2 城市风貌规划
        2.1.3 规划实施评价
    2.2 城市风貌规划研究综述
        2.2.1 国外城市风貌规划相关研究
        2.2.2 国内城市风貌规划相关研究
        2.2.3 国内城市风貌规划相关研究总结
    2.3 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研究综述
        2.3.1 国外实施评价的发展历程
        2.3.2 国内规划实施评价的相关理论研究
        2.3.3 国内规划实施评价的相关实践研究
        2.3.4 国内外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相关研究总结
第三章 柳州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概况
    3.1 柳州城市概况
        3.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3.1.2 城市人口
        3.1.3 城市建设
        3.1.4 山水格局
    3.2 柳州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2006—2020)编制概况
        3.2.1 规划范围
        3.2.2 规划目标
        3.2.3 总体风貌与景观要素控制
        3.2.4 规划特色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风貌规划实施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
    4.1 风貌规划实施评价的基本思路
    4.2 风貌规划实施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3 风貌规划实施评价体系
        4.3.1 实施结果评价——目标一致性评价
        4.3.2 实施结果评价——公众满意度评价
        4.3.3 实施过程解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柳州市景观风貌规划实施结果评价
    5.1 目标一致性评价
        5.1.1 城市形态与结构
        5.1.2 城市建成环境评价
        5.1.3 城市人文环境评价
        5.1.4 目标一致性评价得分与总结
    5.2 公众满意度评价
        5.2.1 公众满意度评价
        5.2.2 公众满意度与目标一致性评分结果对照分析
        5.2.3 基于IPA的居民感知研究
        5.2.4 基于IPA分析和目标一致性对比的公众满意度评价结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柳州市景观风貌规划实施过程解析
    6.1 实施环境评析
        6.1.1 政治环境
        6.1.2 经济环境
        6.1.3 社会环境
        6.1.4 城市事件
    6.2 实施途径评析
        6.2.1 指导控规编制和出具规划设计条件
        6.2.2 作为其他规划辅助参考
        6.2.3 指导相关项目审查
        6.2.4 指导确立建设行动计划
    6.3 实施保障机制评析
        6.3.1 法律法规
        6.3.2 规划委员会制度
        6.3.3 动态管理制度
        6.3.4 公众参与制度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对柳州市景观风貌规划编制与实施的进一步思考
    7.1 柳州市景观风貌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经验和不足
        7.1.1 规划编制方面
        7.1.2 实施机制方面
    7.2 对柳州编制新一轮风貌规划的建议
        7.2.1 风貌规划控制目标要具体
        7.2.2 景观控制要素筛选要精准
        7.2.3 风貌控制指标要量化
        7.2.4 监督评价机制要确立
        7.2.5 公众参与规划要深入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8.2.1 研究的创新
        8.2.2 研究的不足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各学者对城市风貌要素的分类方式
附录2: 问卷调查表
附录3: 问卷数据采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财政扶贫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贫困与反贫困
        二、财政扶贫
        三、财政扶贫收入分配效应
    第二节 财政支持扶贫的理论依据
        一、公共财政理论
        二、福利经济理论
        三、社会公正理论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节 财政扶贫的作用机制与路径
        一、财政扶贫资金的传递过程
        二、财政扶贫的作用机制
        三、财政扶贫的路径分析
    第四节 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效应的机理
        一、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逻辑
        二、财政扶贫收入分配效应的双向性
        三、财政扶贫收入分配效应的构成
第二章 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农村贫困现状
        一、农村贫困人口规模与分布
        二、贫困地区农村贫困规模与分布
        三、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状况
        四、农村贫困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现状
        一、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及构成
        二、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情况
    第三节 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现状
        一、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与结构
        二、东、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与结构
        三、不同类型贫困县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与结构
    第四节 连片特困区农村居民收入现状
        一、连片特困区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二、连片特困区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
第三章 我国财政扶贫实践考察
    第一节 我国扶贫政策的演变历程
        一、以区域瞄准为重点的体制改革扶贫阶段(1978-1985年)
        二、以贫困县瞄准为重点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2000年)
        三、以贫困村瞄准为重点的综合性扶贫阶段(2001-2010年)
        四、以片区攻坚和贫困户瞄准为重点的精准扶贫阶段(2011年至今)
    第二节 我国财政扶贫的现行政策安排
        一、中央层面的财政扶贫政策与制度
        二、地方层面的财政扶贫政策与制度
    第三节 财政扶贫的主要参与路径
        一、大力推进教育扶贫
        二、多样化补偿鼓励易地搬迁
        三、加快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四、织密织牢兜底保障网
        五、积极扶持地方产业发展
    第四节 我国财政扶贫的资金投入
        一、财政扶贫资金的规模变化
        二、财政扶贫资金的重点投向
    第五节 当前财政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贫困长期性认识不足的苗头显现
        二、制度体系建设滞后于扶贫实践
        三、基于因素法的资金分配方案设计还不够科学
        四、财政扶贫资金支出结构还需要优化
        五、财政扶贫考核评价指标设计存在缺陷
        六、扶贫项目资金报账流程相对繁琐
        七、资金监管措施存在疏漏或执行不到位
第四章 财政扶贫收入分配效应的实证分析:以广西为例
    第一节 广西财政扶贫实践现状
        一、广西贫困现状
        二、广西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分析
        三、广西财政扶贫实践及成效
    第二节 财政扶贫资金的收入分配整体效应分析
        一、基于资金规模的收入分配效应模型设定
        二、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说明
        三、财政扶贫收入分配整体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第三节 财政扶贫资金来源的收入分配效应分析
        一、不同资金来源的收入分配效应模型构建
        二、数据说明与回归方法选择
        三、中央和地方财政扶贫资金的收入分配效应结果分析
    第四节 财政扶贫资金结构的收入分配效应分析
        一、区分资金投向的收入分配效应模型设定
        二、数据说明与回归方法选择
        三、不同投向扶贫资金的收入分配效应结果分析
第五章 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效率评价:基于广西的分析
    第一节 模型构建与指标设计
        一、方法的选择
        二、实证模型构建
        三、投入产出指标设计
        四、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二节 实证结果与评价分析
        一、效率评价结果
        二、基于县域层面的效率评价分析
        三、基于市域层面的效率评价分析
        四、关于规模报酬递减的现实依据
        五、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效率判定
    第三节 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效率的影响因素
        一、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二、模型构建与回归结果
        三、结果解释
        四、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 改善财政扶贫收入分配效应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树立科学的财政扶贫指导思想
        一、客观认识财政扶贫的长期性
        二、注重改善财政扶贫的收入分配效应
        三、坚持市场配置财政扶贫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第二节 优化财政扶贫资金分配、使用和监管机制
        一、完善财政扶贫资金的分配机制
        二、优化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向
        三、构建财政扶贫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用好考核指挥棒
        四、打造形成财政扶贫资金闭环监督体系
    第三节 改善财政扶贫收入分配效应的配套措施
        一、探索建立乡级报账机制,提高资金支出效率
        二、加强扶贫制度规范的前瞻性建设
        三、努力保持贫困地区经济持续中高速增长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融安县综合性灭疟防治措施效果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地生态安全负面影响因子的识别研究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D]. 张理.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2]广西地质高背景区土壤—水稻镉积累特性及主控因素[D]. 肖乃川.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3]乡村振兴战略下贫困村规划设计研究 ——以上林县大浪村为例[D]. 唐羽薇. 广西大学, 2020(02)
  • [4]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政策内容分析[D]. 马凌霄.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5]精准扶贫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研究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D]. 严研. 武汉大学, 2019(01)
  • [6]广西石漠化片区产业扶贫中政府行为问题与路径优化研究[D]. 邱汉明.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7]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D]. 罗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东源县百香果产业经济效益研究[D]. 刘惠婷.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8(05)
  • [9]柳州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2006-2020)实施评价研究[D]. 汪蓉.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10]财政扶贫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D]. 朱良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标签:;  ;  ;  ;  ;  

荣安县抗疟综合防治措施效果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