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马来酰亚胺基高温固体润滑膜磨损机理研究

双马来酰亚胺基高温固体润滑膜磨损机理研究

一、双马来酰亚胺基耐高温固体润滑膜磨损机理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胡心雨[1](2021)在《低介电MOFs/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固化机理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集成电路中的信号延迟和串扰是制约微电子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要求未来的电子器件具有更好的信号传输效率和更高的信号传播速度。印制电路板(PCB)作为集成电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子信号的传播有着显着的影响。因此,选择具有低介电常数的树脂基体作为PCB基板材的胶粘剂对介电性能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BT树脂)因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和高耐热性等特点,近年来,其在介电通讯材料领域被广泛关注。然而,BT树脂的固化温度高、介电性能不突出却有限制它在未来电子通讯材料中的应用。因此,开发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低、固化温度低的新型BT树脂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在BT树脂体系中引入MOFs的孔隙结构、催化位点,制备了固化温度低和介电性能优良的BT树脂纳米复合材料。本文合成了沸石咪唑型的锌基MOFs(ZIF-8)、氨基功能化的钛基MOFs(NH2-MIL-125)、氟功能化的锆基MOFs(F4-UiO-66)三种金属有机骨架,分别利用ZIF-8、NH2-MIL-125、F4-UiO-66改性BT树脂,并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种类不同含量的MOFs对BT树脂体系的固化机理、热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及耐湿性能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分别采用回流法、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ZIF-8、NH2-MIL-125、F4-UiO-66。通过系列表征手段发现,ZIF-8具有正十二面体结晶形貌、高的比表面积(1509m2g-1)和微孔结构(1.0 nm)。NH2-MIL-125晶体为正八面体,其比表面积和微孔孔径分别为1250 m2g-1和0.66 nm。与ZIF-8、NH2-MIL-125相比,F4-UiO-66的结构规整度不高,无明显结晶形貌,且比表面积低(282 m2g-1),呈微孔/介孔(0.3~3.8 nm)结构。ZIF-8、NH2-MIL-125具备较强的电子络合能力,而F4-UiO-66的电子络合效应不明显。(2)利用ZIF-8改性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制备了ZIF-8/BT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ZIF-8对BT树脂的固化过程有明显的催化作用。随着ZIF-8用量的增加,ZIF-8/BT共混物的固化温度不断降低。当ZIF-8的添加量达到0.5 wt%时,ZIF-8/BT共混物的DSC曲线呈双峰,分别对应于氰酸酯的自聚以及氰酸酯与双马来酰亚胺的共聚,这是因为ZIF-8中的Zn2+和咪唑协同催化了氰酸酯的自聚,使其在低温发生,改变了BT树脂的固化历程。ZIF-8在BT树脂中分散均匀并具有一定增韧效果。加入ZIF-8后,因更多刚性的三嗪环的生成,复合材料的初始储能模量增大,但ZIF-8的位阻效应使得体系的交联密度降低,自由体积增大。因此与高添加量(≥10 wt%)的POSS、中空Si O2等无机填料相比,ZIF-8/BT树脂纳米复合材料因纳米孔隙的引入、三嗪环的生成以及自由体积的增大使其在超低添加量(≤1.0 wt%)即可有效降低介电常数,并保持了良好的耐热性及耐湿性。(3)将NH2-MIL-125加入到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体系中,制备了NH2-MIL-125/BT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NH2-MIL-125明显催化了氰酸酯的自聚反应,降低了BT树脂的固化温度,使BT树脂的交联结构中三嗪环增多,初始储能模量增大,但NH2-MIL-125的位阻效应使得体系的交联密度减小、自由体积增大。随着NH2-MIL-125添加量的增大,除了BT树脂的固化反应外,还存在氨基与双马来酰亚胺之间的“Michael”加成反应,这有助于有效降低BT树脂中的电荷聚集,它与纳米孔隙的引入、三嗪环的生成以及自由体积的增大一起共同降低了BT树脂的介电常数。同时,NH2-MIL-125在BT树脂中分散均匀,能起到明显的纳米粒子增韧效果。此外,NH2-MIL-125/BT纳米复合体系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耐湿性能。(4)采用F4-UiO-66改性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制备了F4-UiO-66/BT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F4-UiO-66能有效催化氰酸酯的固化反应,促进BT树脂固化形成更多的三嗪环,使得BT树脂体系的初始储能模量增加,但F4-UiO-66的空间位阻和氟原子的低极性致使体系交联密度减小,自由体积增大、Tg减小。F4-UiO-66的引入使得BT体系中孔隙率增大、三嗪环及氟原子增多、自由体积增大,因此,F4-UiO-66/BT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明显降低。F4-UiO-66在BT树脂中分散均匀,增强了BT树脂的韧性,并维持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耐湿性能。

董懿[2](2021)在《石墨烯润滑油的制备及其抗磨减摩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抗磨减摩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润滑油开始在微尺度摩擦的情况下显示出它们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深入研究摩擦界面的各种微观动态过程,建立了对于微观摩擦学现象的一种基本物理模型及其分析方法,纳米摩擦学应运而生。将纳米粒子添加到润滑油中成为当今改善润滑油抗磨减摩性能的重要手段,它可以通过微粒间的协同作用修复磨损表面,起到自润滑作用。论文中明确选用了石墨烯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对石墨烯润滑油的分散稳定性、摩擦磨损性能和抗磨减摩规律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两种制备方法(物理液相剥离和化学氧化还原)得到的石墨烯薄片,进行了结构与无序性的对比分析,确保试验所用材料符合要求;借鉴大量纳米添加剂改性经验,利用油酸-硬脂酸混合对石墨烯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将其分散到基础润滑油里,得到石墨烯润滑油,通过自然沉降法和分光光度法两种方法测量吸收值,得到结果:随着沉降时间的延长,化学法石墨烯润滑油沉淀现象明显严重,而物理法石墨烯润滑油颜色基本稳定;在吸光度范围内(300-800nm)不同润滑油的曲线呈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即随着沉降时间的增加,吸光度逐渐下降。(2)本文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设计了抗磨减摩试验,研究了两种不同制备工艺对石墨烯润滑油抗磨减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改性处理后的物理法石墨烯润滑油的抗磨减摩性能较佳,得到较低的摩擦系数,平均摩擦系数降低约26%;利用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磨损表面微观形貌和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改性后物理法石墨烯分润滑油作用下的钢球表面磨斑直径比在纯基础油作用下的钢球表面磨斑直径下降了8.0%,且改性后的石墨烯颗粒可以稳定吸附在摩擦表面,提高了摩擦副表面的耐磨性。(3)以物理液相剥离法石墨烯润滑油为基础,配制出0.030wt%、0.035wt%、0.040wt%、0.050wt%的石墨烯润滑油,分别进行了常温、100℃、150℃、200℃温度下和392N、470N载荷下的摩擦测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对比得到浓度为0.035wt%的石墨烯润滑油的抗磨减摩效果较好,此浓度下磨擦系数降低了45.1%,磨斑直径降低了50.4%,对磨损后的试样表面进行观察,得到结果:当纳米粒子的质量比过高时,会造成团聚现象严重,团聚的石墨烯颗粒划伤钢球表面,从而导致摩擦系数的增大;温度越高,摩擦系数越大,磨斑直径越大,磨痕越宽,磨损表面有堆积的石墨烯团聚物;这是由于载荷增加,接触面应力增大,摩擦力增加,导致摩擦系数增大。

杨昌[3](2021)在《直书写3D打印多孔聚酰亚胺自润滑材料及其摩擦学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多孔聚酰亚胺(PI)因具有多孔结构和聚酰亚胺材料独特的优良特性,在摩擦副零件断油干运转、长时间无法供油等极端工况时,通过其内部存储润滑油的连续释放仍能满足长效润滑,能大幅提升机械设备的寿命及可靠性,因此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然而,当前多孔PI的成型技术仍然十分受限,主要为模压法,由此面临的制件结构与其综合性能相互制约,造成其在服役工况中面临复杂构件与性能难以同时满足需求的困境,现已成为限制该材料应用的主要瓶颈之一。基于此,本论文针对复杂多孔PI自润滑器件成型需求,通过将3D打印技术与模板法相结合以期为自润滑器件提供一种新的设计和调控摩擦磨损寿命的思路和契机。选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作为流变学改性剂和致孔剂,与PI前驱体聚酰胺酸(PAA)溶液混合组成可打印PAA墨水,通过直书写(DIW)3D打印成功制备了多孔PI自润滑器件。研究了PAA墨水配方组成和3D打印多孔PI的制备工艺,并探讨了制备的多孔PI含油材料的自润滑性能及其润滑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了PAA墨水中PAA溶液与致孔剂的最优配比和3D打印参数对打印制件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致孔剂的添加能极大改善PAA墨水的流变特性,存在最优的致孔剂与PAA溶液组成比例,从而使PAA墨水能满足3D打印需求。在此基础上,调整打印工艺参数能得到形状稳定和尺寸精确的打印制件。(2)制备了多孔PI制件。研究了致孔剂和工艺过程参数对多孔PI制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致孔剂和工艺过程参数能得到尺寸收缩率小、微观孔隙结构良好、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突出的多孔PI制件。(3)制备了多孔PI含油材料和具有复杂结构的多孔PI自润滑器件。研究了多孔PI含油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及其润滑机理。研究发现,浸渍PAO润滑油的多孔PI在载荷为5N,频率为1HZ条件下,其摩擦系数稳定在0.06左右,磨损寿命超过2小时,特别适用于轻载下的长效润滑工况。作为参照的多孔PI在干摩擦测试中,其摩擦系数始终呈现偏大的趋势,且磨损严重。因此,开发的多孔PI新成型工艺将有助于扩大多孔PI含油材料的应用范围。

胡超[4](2021)在《聚酰亚胺与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摩擦磨损带来的能源损失与材料损耗是世界难题,开发新的耐磨材料刻不容缓。聚酰亚胺(PI)是主链中含有酰胺键的芳杂环类聚合物,因为其强度高、质轻,分子链具有较好柔韧性等优点,从而被广泛用做轴承、齿轮等耐磨部件。然而纯聚酰亚胺的摩擦学性能较差,不能应对各种工况,可以通过添加纳米填料和改变分子结构等方式对其摩擦学进行改性。因此,本研究制备了氧化石墨烯/聚酰亚胺(GO/PI)、碳纳米管/聚酰亚胺(CNT/PI)与含氟、含硫聚酰亚胺材料,系统研究了GO、CNT纳米填料在常温环境下对PI摩擦学性能的影响,以及氟原子、硫原子在宽温域条件下对PI摩擦学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包括:1.将氧化石墨烯(GO)原位引入4.4’-二氨基二苯醚(ODA)和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BPDA)制备的聚酰亚胺中,得到氧化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利用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比考察聚酰亚胺和氧化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的加入显着提高了聚酰亚胺的模量和硬度;当GO的质量分数为0.1%和0.3%,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较好。摩擦过程中金属对偶表面形成的转移膜对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起重要作用。2.将碳纳米管(CNT)原位引入4.4’-二氨基二苯醚(ODA)和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BPDA)制备的聚酰亚胺中,CNT的加入增强了PI基体的强度、模量和硬度。此外,在对承载钢(GCr15)表面摩擦试验中,添加1.0wt%CNT的PI复合材料具有极低的摩擦系数(0.05)和磨损率(1.0×10-6mm3/N·m),与纯PI相比分别降低了90.7%和82.0%。研究发现,CNTs和摩擦化学产物不断进入摩擦膜,增强了摩擦膜的润滑性和承载能力。3.利用高低温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普通聚酰亚胺(PI)、氟化聚酰亚胺(FPI)和含硫聚酰亚胺(SPI)在较宽温度范围内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氟原子和硫原子的加入对聚酰亚胺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有显着影响。一般而言,FPI和SPI的磨损率远高于PI,FPI表现出最差的摩擦系数。为了进一步揭示其根本原因,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对其进行了FTIR、XPS、EDS、SEM等表征。由PI与Fe的分子动力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由于F和S的极化作用,SPI和FPI的相互作用势能大于PI,从转移膜的结构来看,SPI和FPI容易粘附在对应物表面,甚至发生化学反应。XPS分析进一步证实了SPI、FPI与Fe发生摩擦化学反应的可能性。

何国荣[5](2021)在《纳米杂化材料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酰亚胺(PI)具有高比强度、优异的耐辐照性能、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而广泛应用于5G通信领域、航空航天领域、轨道运输、微电子和摩擦学等多个领域,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芳香聚合物材料。然而,随着聚合物材料服役工况要求的日益严苛,对聚合物材料的综合性能,包括摩擦学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寻求一种合适的方法提高聚酰亚胺的摩擦学性能已经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通过制备两种纳米杂化材料并添加至聚酰亚胺基体中有效提高了聚酰亚胺的摩擦性能。实验表明,引入纳米杂化材料是一种改善聚酰亚胺摩擦学性能的有效方法,从而使得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工程应用范围得到拓宽。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铜纳米颗粒(CuNPs)的易剪切和承载性能良好的特点常被用于摩擦材料中;石墨烯(G)是一种二维纳米材料,力学性能优异且易于剪切,是典型的固体润滑添加剂,因此对这两种材料进行化学结合应用于摩擦应用是一个新的研究思路。在本工作中通过静电自组装方法制备核壳结构材料—Cu@rGO,并把它添加至PI基体中,探究其对PI摩擦学性能的增强作用。研究结果表明,Cu@r GO纳米杂化材料对PI的摩擦学性能有促进作用。此外,与单独添加CuNPs、rGO或共混物(Cu/rGO)的PI复合材料相比,Cu@r GO增强的PI复合材料有更优异的摩擦性能。这主要归因于承重性能优异的铜能有效提升PI复合材料的抗磨损性能;另一方面,还原氧化石墨烯出色的自润滑性能降低了PI复合材料与摩擦对偶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表现出更优异的摩擦性能。2、二硫化钼(MoS2)具有自润滑性能,在摩擦领域应用极其广泛,硫化锌(ZnS)颗粒是一种金属化合物,因其有自润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应用。在本实验中,以水热法一步合成MoS2/ZnS杂化材料作为PI的增强相,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得到了PI/MoS2/ZnS复合材料。相关热学测试结果表明,MoS2/Zn S的引入改善了PI的热稳定性能;摩擦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独的添加MoS2纳米片或ZnS纳米颗粒相比,PI/MoS2/ZnS复合材料表现出更为优异的摩擦学性能,这得益于MoS2纳米片和ZnS纳米粒子之间的协同增强效应。

曹文安[6](2019)在《防腐耐磨耐热熔结环氧复合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杆泵采油普遍存在抽油管偏磨和腐蚀的问题,特别是油田开发进入到中后期,采出液含水量不断升高,采出液相由油包水型变为水包油型,不仅恶化了偏磨时的润滑条件,也使抽油管暴露在含大量腐蚀介质的环境中,磨损与腐蚀相互促进,大大加剧了抽油管磨损和腐蚀现象的发生。同时,随着井深的增加,井下温度不断升高,井下高温的环境又进一步加剧了防护的难度。熔结环氧涂层(FBE)作为一种重防腐涂层,以其优异的耐蚀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管道防腐领域,但其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能不足,限制了其在抽油管防护方面的应用。本文以制备兼具耐磨、防腐、耐热的涂层为出发点,以熔结环氧粉末涂料为基料,以碳化硼(B4C)、石墨(Gr)为填料,采用静电喷涂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的复合涂层。以B4C/FBE复合涂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填料改性工艺和球磨工艺,并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分析法对静电喷涂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涂层制备的最佳工艺:采用KH-560对填料改性;球磨转速500r/min,球磨时间20min;静电喷涂制备涂层时预热保温温度185℃,预热时间4min,保温时间30min。通过对不同B4C、Gr添加量及不同B4C/Gr填料配比下复合涂层邵氏硬度、附着力、耐磨性、耐蚀性、耐热性等的研究比较,得出了B4C、Gr和不同B4C/Gr配比对复合涂层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借助3D显微镜观察、SEM观察等手段探究了涂层的耐磨、耐蚀机理。结论如下:随着B4C含量的增加,B4C/FBE复合涂层的附着力不断下降,邵氏硬度先上升后下降,当B4C含量为16wt.%时,B4C/FBE复合涂层邵氏硬度达到最高(94.8HD),附着力良好(12.8MPa)。B4C/FBE复合涂层的耐磨性和摩擦系数先升高后降低,当B4C含量为16wt.%时,B4C/FBE复合涂层的耐磨性最好,磨损量较纯FBE涂层下降90%以上,摩擦系数最高(0.54)。纯FBE涂层为粘着磨损,随着B4C含量的增加,B4C/FBE复合涂层由黏着磨损向磨粒磨损过渡,B4C含量过多时又出现疲劳磨损。相比于纯FBE涂层,B4C含量为16wt.%的B4C/FBE复合涂层在拥有良好的耐蚀性的同时,还拥有更好的高温稳定性,可在120℃高温高压腐蚀条件下保持良好的各项性能。随着Gr含量的增加,Gr/FBE复合涂层的耐磨性先升高后降低,摩擦系数先降低后升高,当Gr含量为8wt.%时,Gr/FBE复合涂层耐磨性最佳,摩擦系数最低(0.25)。适量的Gr可起到润滑作用,同时降低涂层摩擦系数和磨损量,当Gr添加量过多时,涂层结构变得疏松、结合强度降低,摩擦系数和磨损量升高。随着B4C含量的减少和Gr含量的增加,B4C/Gr/FBE复合涂层附着力、邵氏硬度和耐磨性不断下降。B4C/Gr/FBE复合涂层磨损时需要一个过程达到稳定,前期由于Gr润滑作用,摩擦系数低,后期B4C逐渐露出,破坏润滑膜,摩擦系数上升,变为磨粒磨损为主,这一过程的长短取决于碳化硼与石墨的比例。相比于B4C/FBE复合涂层,B4C/Gr/FBE复合涂层拥有更加优异的耐蚀性和耐高温性,且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加而不断提高。

马利云,王耀华[7](2018)在《LZQT500-7与ZY331608摩擦副表面工艺的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对LZQT500-7与ZY331608两种材料的柱塞泵摩擦副进行不同表面工艺处理。通过磨损实验分析磨损情况及表面工况,寻求适应这一对摩擦副之间最佳表面处理技术。实验结果表明,LZQT500-7氮化后硫化处理与ZY331608采用等离子喷涂二硫化钼的配对的磨损量最小;而且工艺成本最低。该对摩擦副兼具实用性与经济性,效果最佳。

李朋博[8](2018)在《氧化石墨烯/双马-三嗪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双马来酰亚胺-三嗪(BT)树脂是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和氰酸酯(CE)树脂共聚形成的一种热固性树脂,BT树脂综合了BMI树脂和CE树脂的优良性能,具有吸湿率低、耐热性好、介电常数小、介电损耗低等特点,在印刷电路板、半导体以及航空航天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固化后的BT树脂存在交联密度大、韧性差的缺点。氧化石墨烯(GO)具有独特的准二维分子结构和优异的机械性能、电学性能和热学性能,是一种理想的复合材料增强体。本文通过Hummers法制备出GO,随后使用二烯丙基双酚A(DBA)对GO进行表面修饰得到二烯丙基双酚A改性的GO(DBA-GO),分别以GO、DBA-GO以及GO/羧基碳纳米管(GO/MWCNTs-COOH)为增强体改性BT树脂,研究了增强体种类和添加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Hummers法制备出了GO,系统研究了其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能,通过扫描电镜分析计算出GO表面碳氧比为1.314,氧化程度较高,拉曼分析结果进一步说明石墨在氧化过程中π电子的共轭有序结构遭到破坏,在表面引入了缺陷和官能团。GO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随溶液pH的改变而改变,在pH较高时,GO表面的羧基官能团发生电离,GO之间较强的静电斥力使其具有较好的分散性;pH较低时,GO表面的羧基基本不会电离,GO之间起主要作用的范德华力会促使GO发生团聚,使其分散性降低。研究还发现,GO表面的羧基官能团和其本身特殊的边缘结构使其存在两个解离常数,分别为6.85和2.55。通过X射线衍射计算出GO的晶面间距为0.789 nm。通过扫描电镜得到了金属铝还原所得石墨烯的表观粒径分布范围为110-130 nm。利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GO/BT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加入GO可以降低BT树脂的起始交联固化温度和固化反应活化能。研究了GO的添加量对GO/BT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GO添加量为0.8 wt%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均有所提高,这是因为GO的存在可以抑制复合材料断裂时的裂纹扩展;GO的存在还可以抑制复合材料在摩擦磨损过程中的变形和剥落,降低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其中磨损率的降低尤为明显,降幅可达77.6%;此外,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均低于BT树脂,而热稳定性和耐湿性均有显着提高。采用DBA对GO进行修饰改性,制备出了DBA-GO,并将其加入BT树脂制备DBA-GO/BT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DBA-GO的加入对复合材料固化动力学、力学、摩擦学、介电、耐热以及耐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DBA-GO对BT树脂的固化反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DBA-GO的含量为0.9 wt%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比BT树脂基体分别提升了39.9%和34.0%,提升幅度高于GO/BT树脂复合材料,这是因为接枝DBA不仅可以提高DBA-GO在BT树脂基体中的分散程度,而且DBA-GO表面的DBA官能团还可以与BT树脂发生化学反应,使两相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增加,在复合材料断裂时起到分散应力的作用;DBA-GO的添加量为1.2 wt%和0.9 wt%时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降至最小值0.30和5.2×10-7mm3/(N·m);DBA-GO的引入还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而且其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在1 MHz-50 MHz范围内比较稳定;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提高主要归结为DBA-GO的弯曲通道效应;而复合材料耐湿性的提高则是因为DBA-GO的物理阻隔作用。采用GO/MWCNTs-COOH为增强体制备了GO/MWCNTs-COOH/BT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GO/MWCNTs-COOH/BT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和填料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O/MWCNTs-COOH可以催化BT树脂的固化反应;GO/MWCNTs-COOH的加入可以有效提升BT树脂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在最优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下GO/MWCNTs-COOH的添加量为0.9 wt%,且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均高于GO/BT树脂复合材料;GO/MWCNTs-COOH/BT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均高于BT树脂,这是由于MWCNTs-COOH本身具有导电性引起的;GO/MWCNTs-COOH与BT树脂之间的界面结合使BT树脂分子链的自由运动受到限制,使得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在GO/MWCNTs-COOH含量较少时,复合材料的吸水率低于BT树脂,而GO/MWCNTs-COOH含量较多时,复合材料的吸水率高于BT树脂。

贾园[9](2016)在《耐热耐磨PBOZ-BMI树脂的合成及其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是由聚酰亚胺树脂派生出的一类热固性树脂,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在摩擦领域中受到研究者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然而,由于其也存在着固化物脆性较大、体积收缩率高、阻燃性能较差等缺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苯并恶嗪(BOZ)树脂作为一种新的酚醛树脂,具有较高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特别是在固化过程中无明显的体积收缩。同时,有研究表明,将磷元素引入到BOZ的分子结构中之后,BOZ固化物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均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因此,本论文首先设计合成了结构对称的含磷苯并恶嗪(PBOZ),并以其与BMI进行共聚反应,合成出了尺寸稳定、具有良好阻燃性和耐热性的PBOZ-BMI树脂。之后,选用层状羟基硅酸盐纳米片(HNSs)及碳纳米管(CNTs)对所得的PBOZ-BMI体系进行改性,以进一步提高其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同时,为了提高HNSs和CNTs在树脂基体中的分散性及其与树脂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分别利用硅烷偶联剂KH-560对HNSs进行改性,以超支化聚硅氧烷(HBPSi)对CNTs表面进行修饰,从而构建出分散性良好、界面结合强度较高的HNSs/HBPSi-CNTs/PBOZ-BMI耐热耐磨复合材料。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选用含磷化合物10-(2,5-二羟基苯基)-10-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ODOPB)作为酚类中间体,间苯二胺作为胺源,以1,4-二氧六环为溶剂,合成了含磷苯并恶嗪(PBOZ)。并研究了PBOZ含量对BMI体系阻燃性、耐热性、力学性能、摩擦学性能及耐湿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BOZ添加量为10.0 wt%时,PBOZ-BMI树脂的阻燃性能、耐热性能、力学性能以及摩擦学性能均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分析其原因可知,当PBOZ加入到BMI中后,在燃烧过程中磷元素与氮元素充分发挥出了P-N的协同效应,有效促进了隔热层的形成,从而大大提高了树脂的阻热性能与热稳定性;同时,PBOZ可以参与到BMI树脂的固化过程中,并形成较为致密的网络结构,使得树脂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另外,PBOZ-BMI耐热性能的提高与承受外加载荷能力的提高,使得PBOZ-BMI的耐磨性能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2.选用硅烷偶联剂KH-560对蛇纹石进行表面修饰,通过超声分散剥离制备出层状羟基硅酸盐纳米片(HNSs),并使用其对PBOZ-BMI树脂体系进行改性,研究了HNSs添加量对PBOZ-BMI体系阻燃性能、耐热性能、力学性能、摩擦学性能及耐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NSs的添加量为3.0 wt%时,HNSs/PBOZ-BMI体系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及耐磨性能。这是由HNSs特殊的层状结构决定的,在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HNSs片层之间容易发生滑动,不但减弱了树脂材料所受到的冲击强度,而且大大减小了实际的摩擦面积,使得树脂的力学性能、摩擦性能均得到提高;同时,经过KH-560硅烷偶联剂改性处理的HNSs表面带硅氧链,这些硅氧链属于柔性链段,可大大提高复合材料体系的韧性。3.利用硅氢加成法合成了末端含有活性双键的HBPSi表面接枝的CNTs(HBPSi-CNTs),对其分散性与热性能等进行了研究,并通过TGA估算了其表面接枝率。之后研究了HBPSi-CNTs含量对PBOZ-BMI树脂体系的热学、力学、摩擦学以及耐湿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BPSi-CNTs的添加量为0.8 wt%时,HPBSi-CNTs/PBOZ-BMI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摩擦学性能均达到最优。分析其原因可知,HBPSi-CNTs特殊的管状结构使其本身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非常优异的机械力学性能,且CNTs在摩擦过程中能够发挥类似于“光滑轴承”的作用,极大地减少了实际的摩擦面积,提高了其力学与摩擦性能;其次,由于HBPSi-CNTs表面修饰的HBPSi末端带有大量的活性双键,这些双键能够与PBOZ-BMI树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较强的化学键作用,因此HBPSi-CNTs与PBOZ-BMI之间的界面结合力大大增强,应力传递效率得到提高,从而力学性能得到较大优化。4.将HNSs、HBPSi-CNTs同时加入PBOZ-BMI树脂体系中,并对所制备的HNSs/HBPSi-CNTs/PBOZ-BMI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NSs/HBPSi-CNTs/PBOZ-BMI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摩擦性能均优异于HNSs/PBOZ-BMI与HBPSi-CNTs/PBOZ-BMI复合材料,说明HNSs与HBPSi-CNTs能够起到很好的协同效应,分析其原因可知,在两者同时存在的时候,不仅会使两者的优异性能同时得到发挥,而且会有少量的HBPSi-CNTs滚动进入到各个HNSs纳米片之间,并充分发挥CNTs的“轴承”作用,使得HNSs各纳米片之间更加易于发生相对滑动,实际摩擦表面得到大幅度降低,摩擦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张国亮[10](2016)在《聚合物渣油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减摩耐磨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深层、非常规及高温、高压、高盐复杂储层等勘探开发中,采用水平井与复杂结构井等开采技术,套管会产生严重磨损甚至工程失效等问题,由此,创制高性能的保护材料如聚合物复合材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制备了三个系列聚合物渣油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其热稳定、力学及摩擦磨损性能,取得主要结果如下:(1)以渣油芳香分为原料成功制备了缩合多环芳烃树脂,并对其进行醚化和共聚改性。采用傅立叶红外、扫描电镜、热失重和力学性能测试表征方法,研究共聚体系的反应过程与固化特性。红外谱图表明缩合多环芳烃树脂与双马来酰亚胺单体发生烯加成反应并在升温过程中进一步发生交联固化反应;固化后的渣油基共聚物表面较光滑,不溶解于常规有机溶剂;热失重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共聚改性后的缩合多环芳烃树脂热稳定和力学性能显着增强。(2)制备了蒙脱土、二氧化硅、磁性蒙脱土三种纳米材料。将其与渣油缩合多环芳烃共聚物复合,制备了三种渣油基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和透射电镜等技术研究其结构性能与纳米材料分散态,结果表明纳米相加量0.5–2.0 wt.%时,聚合物基体中纳米粒子可控分散,显着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摩擦磨损及热稳定性,而纳米相加量大于3 wt.%时,有机基体中纳米分散相部分团聚,仅略微降低复合材料整体性能。(3)研究了渣油基缩合多环芳烃-双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磁性蒙脱土(ACOPNA-BMI/M-MMT)复合材料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随压力、转速和温度变化的稳定特性;发现干摩擦条件下温度升高至临界值时,该复合材料摩擦系数迅速减小;发现在较高温度时,该复合材料摩擦系数随着压力和转速增大而迅速降低等新颖现象。摩擦磨损机理研究表明,摩擦过程中复合材料产生的磨屑在金属表面不断地堆积、压实并铺展形成转移膜,避免了金属与复合材料直接接触,有效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磨损速率。在M-MMT含量2 wt.%时,该复合材料耐盐性优异,即长时间浸渍在高矿化度钻井液基浆中,其表面形貌、质量和厚度变化不大;该复合材料在钻井液介质中的摩擦系数低于相同工况条件下干摩擦的数值,而其磨损率比干摩擦条件要高。总之,本论文制备的聚合物渣油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温性、耐盐性、摩擦磨损性能及较高的机械强度,能够对工作在极端环境下的套管进行有效防护。

二、双马来酰亚胺基耐高温固体润滑膜磨损机理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马来酰亚胺基耐高温固体润滑膜磨损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低介电MOFs/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固化机理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低介电材料的制备方法
        1.2.1 极化率
        1.2.2 极化密度
    1.3 MOFs在低电材料领域中的研究
        1.3.1 MOFs的介绍
        1.3.2 MOFs在低介电材料领域中的研究
    1.4 PCB基板中常见的树脂基体
        1.4.1 聚酰亚胺(PI)
        1.4.2 氰酸酯(CE)
        1.4.3 聚四氟乙烯(PTFE)
        1.4.4 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BT树脂)
    1.5 BT树脂的改性研究
        1.5.1 新型BT树脂单体的合成
        1.5.2 热塑性材料改性
        1.5.3 热固性材料改性
        1.5.4 无机纳米材料改性
    1.6 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6.1 论文的研究目的
        1.6.2 论文的研究内容
        1.6.3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MOFs纳米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MOFs纳米材料的制备
        2.2.4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ZIF-8 的结构表征
        2.3.2 NH_2-MIL-125 的结构表征
        2.3.3 F_4-UiO-66 的结构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ZIF-8/BT纳米复合材料的固化机理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制备预聚体、固化树脂及ZIF-8/BT纳米复合材料
        3.2.4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ZIF-8/BT纳米复合材料的固化行为
        3.3.2 ZIF-8/BT纳米复合材料的DMA
        3.3.3 ZIF-8/BT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3.3.4 ZIF-8/BT纳米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
        3.3.5 ZIF-8/BT纳米复合材料的TGA
        3.3.6 ZIF-8/BT纳米复合材料的耐湿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NH_2-MIL-25/BT纳米复合材料的固化机理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制备预聚体、固化树脂及NH_2-MIL-25/BT纳米复合材料
        4.2.4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NH_2-MIL-25/BT纳米复合材料的固化行为
        4.3.2 NH_2-MIL-125/BT纳米复合材料的DMA
        4.3.3 NH_2-MIL-125/BT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4.3.4 NH_2-MIL-125/BT纳米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
        4.3.5 NH_2-MIL-125/BT纳米复合材料的TGA
        4.3.6 NH_2-MIL-125/BT纳米复合材料的耐湿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F_4-UiO-66/BT纳米复合材料的固化机理与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制备预聚体、固化树脂及F_4-UiO-66/BT纳米复合材料
        5.2.4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F_4-UiO-66/BT纳米复合材料的固化行为
        5.3.2 F_4-UiO-66/BT纳米复合材料的DMA
        5.3.3 F_4-UiO-66/BT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5.3.4 F_4-UiO-66/BT纳米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
        5.3.5 F_4-UiO-66/BT纳米复合材料的TGA
        5.3.6 F_4-UiO-66/BT纳米复合材料的耐湿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2)石墨烯润滑油的制备及其抗磨减摩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纳米粒子的基本特性
        1.2.2 纳米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1.2.3 石墨烯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2 纳米粒子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抗磨减摩理论
    2.1 润滑的分类及润滑油的作用机理
        2.1.1 润滑的分类
        2.1.2 润滑的作用机理
    2.2 纳米粒子的滑动摩擦机理
        2.2.1 电子-声子耦合效应
        2.2.2 折叠机制
        2.2.3 消能机理
    2.3 纳米粒子的润滑机理
        2.3.1 成膜机理
        2.3.2 自我修复机制
        2.3.3 滚珠轴承机构
        2.3.4 表面抛光机制
    2.4 本章小结
3 纳米粒子的表征及在润滑油中分散稳定性研究
    3.1 纳米粒子的表征
        3.1.1 试验设备
        3.1.2 材料表征
    3.2 石墨烯润滑油的制备
        3.2.1 分散设备
        3.2.2 分散方案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静止稳定性的研究
        3.3.2 吸收值的测定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石墨烯润滑油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
    4.1 试验设备及方法
        4.1.1 摩擦磨损试验设备
        4.1.2 试验方案设计
    4.2 石墨烯润滑油抗磨减摩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4.2.1 抗磨减摩性能测试与结果
        4.2.2 磨损表面表征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石墨烯润滑油抗磨减摩性能规律研究
    5.1 不同条件下石墨烯润滑油抗磨减摩性能测试结果
        5.1.1 不同浓度下的性能测试与结果
        5.1.2 不同温度下的性能测试与结果
        5.1.3 不同载荷下的性能测试与结果
    5.2 显微镜下对试样表面进行观察
        5.2.1 不同浓度下的磨损表面表征分析
        5.2.2 不同温度下的磨损表面表征分析
        5.2.3 不同载荷下的磨损表面表征分析
    5.3 本章小结
6.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直书写3D打印多孔聚酰亚胺自润滑材料及其摩擦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多孔PI材料概述
        1.2.1 多孔PI的制备方法
        1.2.2 多孔PI的性质及应用
        1.2.3 多孔PI含油材料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1.3 3D打印技术概述
        1.3.1 3D打印高性能聚合物材料研究进展
        1.3.2 直书写 3D打印特点
    1.4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第2章 3D打印多孔PI制备工艺与流变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可打印PAA墨水的制备
        2.2.1 合成PAA溶液及合成条件优化
        2.2.2 PAA粉末的制备
        2.2.3 可打印PAA墨水的制备
    2.3 PAA墨水流变学性能研究
        2.3.1 高固含量PAA溶液流变学性能
        2.3.2 添加致孔剂的PAA墨水流变学性能
        2.3.3 PAA墨水可打印区间
    2.4 3D打印多孔PI的制备工艺
        2.4.1 3D打印多孔PI的制备
        2.4.2 多孔PI打印制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3D 打印多孔 PI 成型质量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3D打印多孔PI制件成型质量影响因素
        3.2.1 直书写 3D打印工艺参数
        3.2.2 热亚胺化过程
    3.3 3D打印多孔PI微观结构研究
        3.3.1 去除致孔剂
        3.3.2 多孔PI微观结构
    3.4 3D打印多孔PI热性能研究
        3.4.1 成型方式对PI热性能的影响
        3.4.2 致孔剂对多孔PI热性能的影响
    3.5 3D打印多孔PI力学性能研究
        3.5.1 打印间距的影响
        3.5.2 致孔剂含量的影响
        3.5.3 拉伸方向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3D打印多孔PI摩擦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打印工艺对多孔PI含油材料摩擦系数的影响
        4.2.1 成型方式的影响
        4.2.2 打磨处理的影响
        4.2.3 不同表面的影响
    4.3 多孔PI含油材料的摩擦学性能
        4.3.1 不同润滑油种类
        4.3.2 长效润滑测试
        4.3.3 自润滑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实验材料及所用仪器
附录2 测试及表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聚酰亚胺与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聚酰亚胺概述
    1.3 聚酰亚胺摩擦学研究进展
        1.3.1 不同组成聚酰亚胺摩擦学研究现状
        1.3.2 不同结构聚酰亚胺摩擦学研究现状
    1.4 聚合物磨损机制
    1.5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氧化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摩擦学行为及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及制备
        2.2.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2.2.3 PI/GO复合材料的制备
        2.2.4 材料的性能测试及表征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材料的结构及形貌分析
        2.3.2 热力学性能研究
        2.3.3 摩擦学性能分析
        2.3.4 摩擦学机理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碳纳米管/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摩擦学行为及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PI及 PI/CNT复合材料的制备
        3.2.3 材料的性能测试及表征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的结构及性能分析
        3.3.2 摩擦学行为研究
        3.3.3 摩擦学机理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含氟、含硫聚酰亚胺的制备及其在宽温域下摩擦学行为和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含氟、含硫聚酰亚胺的制备
        4.2.3 材料的性能测试及表征
    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4.3.1 材料的结构及性能分析
        4.3.2 摩擦学行为研究
        4.3.3 摩擦学机理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纳米杂化材料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聚合物复合材料概述
        1.1.2 聚合物复合材料在摩擦磨损领域的研究进展
    1.2 聚酰亚胺纳米复合材料
        1.2.1 聚酰亚胺纳米复合材料概述
        1.2.2 聚酰亚胺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
        1.2.3 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改性研究进展
    1.3 纳米杂化材料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1.3.1 纳米杂化材料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3.2 纳米杂化材料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1.4 本文选题依据以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Cu@rGO核壳材料的静电自组装制备及其对聚酰亚胺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2.1 引言
    2.2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
        2.2.1 实验材料及实验仪器
        2.2.2 GO的氧化还原制备
        2.2.3 铜@还原氧化石墨烯(Cu@rGO)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
        2.2.4 Cu@rGO的表征
        2.2.5 PI/Cu@rGO复合材料的制备
        2.2.6 摩擦磨损实验
    2.3 Cu@rGO增强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热学及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2.4 结果与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MoS_2/ZnS杂化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对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
        3.2.1 实验材料及实验仪器
        3.2.2 二硫化钼/硫化锌(MoS_2/ZnS)纳米杂化材料的水热制备
        3.2.3 二硫化钼/硫化锌纳米杂化材料的表征方法
        3.2.4 PI/MoS_2/ZnS复合材料的制备
        3.2.5 摩擦磨损试验
    3.3 MoS_2/ZnS增强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热学及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3.4 结果与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防腐耐磨耐热熔结环氧复合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抽油杆管偏磨的原因及防偏磨应用现状
        1.2.1 杆管偏磨原因
        1.2.2 防偏磨措施
    1.3 环氧树脂
        1.3.1 环氧当量和环氧值
        1.3.2 环氧树脂的特点及应用
    1.4 熔结环氧粉末涂料
        1.4.1 粉末涂料
        1.4.2 熔结环氧粉末涂料
    1.5 环氧树脂性能改进研究现状
        1.5.1 环氧树脂耐磨性能的研究
        1.5.2 环氧树脂耐热性能的改进
        1.5.3 无机填料的改性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熔结环氧粉末
        2.1.2 碳化硼
        2.1.3 石墨
        2.1.4 其他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内容及方法
        2.3.1 涂层制备工艺探索及优化
        2.3.2 涂层制备流程
        2.3.3 涂层性能测试及表征
第三章 涂层制备工艺探索及优化
    3.1 引言
    3.2 填料改性
        3.2.1 硅烷偶联剂改性原理
        3.2.2 KH-560 改性填料工艺流程
        3.2.3 KH-560 改性填料效果分析
    3.3 填料分散工艺探索
    3.4 涂层制备工艺参数优化
        3.4.1 正交试验
        3.4.2 单因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碳化硼/熔结环氧复合涂层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碳化硼/熔结环氧复合涂层成分分析
    4.3 B_4C/FBE复合涂层表面观察(SEM)
    4.4 B_4C含量对B_4C/FBE复合涂层基本性能影响
        4.4.1 邵氏硬度
        4.4.2 附着力
    4.5 B_4C含量对B_4C/FBE复合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4.5.1 磨损量和摩擦系数
        4.5.2 磨痕显微形貌及3D形貌
        4.5.3 磨痕SEM观察及元素检测
        4.5.4 B_4C/FBE复合涂层磨损过程总结
    4.6 B_4C含量对B_4C/FBE复合涂层耐蚀性能影响
        4.6.1 浸泡试验
        4.6.2 盐雾试验
    4.7 高温高压试验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碳化硼/石墨/熔结环氧复合涂层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石墨/熔结环氧复合涂层性能研究
        5.2.1 Gr含量对Gr/FBE复合涂层基本性能的影响
        5.2.2 Gr含量对Gr/FBE复合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5.3 碳化硼/石墨/熔结环氧复合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
        5.3.1 B_4C/Gr/FBE复合涂层XRD测试
        5.3.2 B_4C/Gr/FBE复合涂层基本性能研究
        5.3.3 B_4C/Gr/FBE复合涂层表面观察
        5.3.4 B_4C/Gr/FBE复合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5.3.5 B_4C/Gr/FBE复合涂层耐蚀性测试
        5.3.6 高温高压试验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LZQT500-7与ZY331608摩擦副表面工艺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选取与工艺配对设计
2 摩擦试验方设计
3 试验设备及试验条件设计
4 摩擦副配对试验结果分析
    4.1 A配对试验结果分析
    4.2 B配对试验结果分析
    4.3 C配对试验结果分析
    4.4 D配对试验结果分析
5 试验结果比较分析
    5.1 A与B对比
    5.2 A与C、D对比
    5.3 B、C、D三者对比
6 结果比较与分析
7 结论

(8)氧化石墨烯/双马-三嗪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贡献
第1章 绪论
    1.1 双马来酰亚胺-三嗪(BT)树脂
        1.1.1 BT树脂特性
        1.1.2 BT树脂的组分与合成
        1.1.3 BT树脂的应用
        1.1.4 BT树脂的改性
    1.2 石墨烯
        1.2.1 石墨烯的结构
        1.2.2 石墨烯的性能
    1.3 氧化石墨烯
        1.3.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1.3.2 氧化石墨烯的表面修饰
    1.4 聚合物基石墨烯复合材料
        1.4.1 聚合物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1.4.2 聚合物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性能
    1.5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
    2.1 引言
    2.2 实验原料与试剂
    2.3 实验仪器
    2.4 氧化石墨烯(GO)的制备
    2.5 石墨烯的制备
        2.5.1 水合联氨还原GO
        2.5.2 金属还原GO
        2.5.3 电化学法还原GO
    2.6 氧化石墨烯/双马-三嗪(GO/BT)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2.6.1 GO的前处理
        2.6.2 BT树脂预聚体的制备
        2.6.3 GO/BT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2.7 烯丙基双酚A改性GO/BT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2.7.1 烯丙基双酚A改性氧化石墨烯(DBA-GO)的制备
        2.7.2 DBA-GO/BT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2.8 GO/MWCNTS-COOH/BT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2.9 测试与表征
    2.10 本章小结
第3章 氧化石墨烯及石墨烯的制备与分散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GO的表征
        3.2.1 GO的微观形貌分析
        3.2.2 GO的 XRD分析
        3.2.3 GO的 Raman分析
    3.3 GO的分散性研究
        3.3.1 GO的表观粒径分析
        3.3.2 GO的 UV-Vis分析
        3.3.3 pKa的定义
        3.3.4 GO的 p Ka测定
    3.4 石墨烯的制备机理与表征
        3.4.1 水合联氨还原制备石墨烯
        3.4.2 金属Al还原制备石墨烯
        3.4.3 电化学法制备石墨烯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氧化石墨烯/BT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GO/BT体系固化动力学分析
        4.2.1 固化工艺的研究
        4.2.2 活化能和反应级数的研究
    4.3 GO/BT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4.3.1 GO含量对复合材料冲击强度的影响
        4.3.2 GO/BT树脂复合材料断口形貌分析
        4.3.3 GO含量对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的影响
    4.4 GO/BT树脂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
        4.4.1 GO含量对复合材料摩擦系数的影响
        4.4.2 GO含量对复合材料磨损率的影响
    4.5 GO/BT树脂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4.6 GO/BT树脂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4.7 GO/BT树脂复合材料的耐湿热性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烯丙基双酚A改性氧化石墨烯/BT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DBA-GO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5.2.1 DBA-GO的 FTIR分析
        5.2.2 DBA-GO的 TEM分析
        5.2.3 DBA-GO的 XRD分析
    5.3 DBA-GO/BT体系固化动力学分析
        5.3.1 固化工艺的研究
        5.3.2 活化能和反应级数的研究
    5.4 DBA-GO/BT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5.4.1 DBA-GO含量对复合材料冲击强度的影响
        5.4.2 DBA-GO/BT树脂复合材料断口形貌分析
        5.4.3 DBA-GO含量对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的影响
    5.5 DBA-GO/BT树脂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
        5.5.1 DBA-GO含量对复合材料摩擦系数的影响
        5.5.2 DBA-GO含量对复合材料磨损率的影响
    5.6 DBA-GO/BT树脂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5.7 DBA-GO/BT树脂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5.8 DBA-GO/BT树脂复合材料的耐湿热性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氧化石墨烯/羧基碳纳米管/BT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GO/MWCNTS-COOH/BT体系固化动力学分析
        6.2.1 固化工艺的研究
        6.2.2 活化能和反应级数的研究
    6.3 GO/MWCNTS-COOH/BT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6.3.1 GO/MWCNTS-COOH含量对复合材料冲击强度的影响
        6.3.2 GO/MWCNTS-COOH/BT树脂复合材料断口形貌分析
        6.3.3 GO/MWCNTS-COOH含量对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的影响
    6.4 GO/MWCNTS-COOH/BT树脂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
        6.4.1 GO/MWCNTS-COOH含量对复合材料摩擦系数的影响
        6.4.2 GO/MWCNTS-COOH含量对复合材料磨损率的影响
    6.5 GO/MWCNTS-COOH/BT树脂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6.6 GO/MWCNTS-COOH/BT树脂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6.7 GO/MWCNTS-COOH/BT树脂复合材料的耐湿热性
    6.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耐热耐磨PBOZ-BMI树脂的合成及其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符号与缩写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树脂基耐磨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1.1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改性及其自润滑性能研究
        1.1.1.1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改性研究现状
        1.1.1.2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摩擦性能研究
        1.1.2 新型苯并恶嗪的合成及其对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改性
        1.1.2.1 苯并恶嗪树脂的固化机理
        1.1.2.2 新型苯并恶嗪树脂的开发与应用
        1.1.2.3 苯并恶嗪在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改性中的应用
    1.2 固体润滑剂的选择及其表面改性
        1.2.1 层状硅酸盐的表面改性及其摩擦性能
        1.2.1.1 层状硅酸盐的表面改性
        1.2.1.2 层状硅酸盐在摩擦领域中的自修复机理
        1.2.2 碳纳米管的表面改性及其在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1.2.2.1 碳纳米管的结构与性能
        1.2.2.2 碳纳米管的改性
        1.2.2.3 碳纳米管在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1.3 超支化聚硅氧烷的制备及其在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1.3.1 超支化聚硅氧烷的结构与性能
        1.3.2 超支化聚硅氧烷的合成
        1.3.2.1 硅氢加成聚合法
        1.3.2.2 亲核取代法
        1.3.2.3 水解缩合法
        1.3.2.4 伍兹偶联法
        1.3.2.5 其他方法制备超支化聚硅烷
        1.3.3 超支化聚硅氧烷在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1.3.3.1 树脂改性
        1.3.3.2 纳米粒子流体化及其对树脂基体的改性
        1.3.3.3 聚合物薄膜制备
    1.4 选题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 PBOZ-BMI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PBOZ的制备原理及方法
        2.2.3.1 PBOZ的制备原理
        2.2.3.2 PBOZ的合成过程
        2.2.4 PBOZ-BMI树脂的合成过程
        2.2.5 测试与表征
        2.2.5.1 PBOZ红外光谱(FTIR)分析
        2.2.5.2 PBOZ核磁(NMR)分析
        2.2.5.3 PBOZ质谱(MS)分析
        2.2.5.4 PBOZ熔点测试
        2.2.5.5 PBOZ-BMI树脂阻燃性能测定
        2.2.5.6 PBOZ-BMI体系凝胶时间测定
        2.2.5.7 PBOZ-BMI体系的反应性及固化动力学研究
        2.2.5.8 PBOZ-BMI体系的体积收缩率研究
        2.2.5.9 PBOZ-BMI树脂力学性能测试
        2.2.5.10 PBOZ-BMI树脂摩擦性能的测定
        2.2.5.11 PBOZ-BMI树脂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2.2.5.12 PBOZ-BMI体系热失重分析(TGA)
        2.2.5.13 PBOZ-BMI体系马丁耐热温度测定
        2.2.5.14 PBOZ-BMI体系吸水率的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BOZ的FTIR分析
        2.3.2 PBOZ的NMR分析
        2.3.3 PBOZ的MS分析
        2.3.4 PBOZ熔点的测定
        2.3.5 PBOZ合成工艺优化
        2.3.5.1 原料物料比对PBOZ产率的影响
        2.3.5.2 反应温度对PBOZ产率的影响
        2.3.5.3 反应时间对PBOZ产率的影响
        2.3.6 PBOZ-BMI体系阻燃性能的研究
        2.3.6.1 PBOZ-BMI树脂LOI分析
        2.3.6.2 PBOZ-BMI树脂垂直燃烧试验分析
        2.3.7 PBOZ-BMI体系固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2.3.7.1 PBOZ-BMI体系凝胶时间
        2.3.7.2 PBOZ-BMI树脂体系固化工艺的研究
        2.3.7.3 PBOZ-BMI树脂体系反应活化能及反应级数的研究
        2.3.8 PBOZ-BMI复合材料的体积收缩率研究
        2.3.9 PBOZ-BMI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2.3.10 PBOZ-BMI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研究
        2.3.11 PBOZ-BMI复合材料的热性能研究
        2.3.12 PBOZ-BMI复合材料的吸水率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层状羟基硅酸盐对PBOZ-BMI树脂的改性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HNSs的制备及其表面处理
        3.2.4 HNSs/PBOZ-BMI复合材料的制备
        3.2.5 测试与表征
        3.2.5.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3.2.5.2 HNSs的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
        3.2.5.3 HNSs/PBOZ-BMI体系的凝胶时间测定
        3.2.5.4 HNSs/PBOZ-BMI体系的反应性及固化动力学研究
        3.2.5.5 HNSs/PBOZ-BMI的力学性能测试
        3.2.5.6 HNSs/PBOZ-BMI的摩擦性能测试
        3.2.5.7 HNSs/PBOZ-BMI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3.2.5.8 HNSs/PBOZ-BMI热失重分析(TGA)
        3.2.5.9 HNSs/PBOZ-BMI体系马丁耐热温度测定
        3.2.5.10 HNSs/PBOZ-BMI吸水率的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HNSs的结构分析
        3.3.2 HNSs/PBOZ-BMI复合体系固化动力学研究
        3.3.2.1 HNSs/PBOZ-BMI体系的凝胶时间
        3.3.2.2 固化工艺的研究
        3.3.2.3 HNSs/PBOZ-BMI的活化能和反应级数
        3.3.3 HNSs/PBOZ-BMI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3.3.4 HNSs/PBOZ-BMI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
        3.3.5 HNSs/PBOZ-BMI复合材料热性能研究
        3.3.6 HNSs/PBOZ-BMI复合材料吸水率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碳纳米管的表面改性及其对PBOZ-BMI树脂的改性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HBPSi-CNTs的制备
        4.2.3.1 超支化有机硅单体M-1 的合成
        4.2.3.2 小分子硅烷活化CNTs的制备
        4.2.3.3 HBPSi-CNTs的制备
        4.2.4 HBPSi-CNTs/PBOZ-BMI复合材料的制备
        4.2.5 测试与表征
        4.2.5.1 HBPSi-CNTs的红外光谱(FTIR)分析
        4.2.5.2 HBPSi-CNTs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4.2.5.3 HBPSi-CNTs的透射电镜(TEM)分析
        4.2.5.4 HBPSi-CNTs/PBOZ-BMI体系凝胶时间测定
        4.2.5.5 HBPSi-CNTs/PBOZ-BMI体系的反应性及固化动力学研究
        4.2.5.6 HBPSi-CNTs/PBOZ-BMI力学性能测试
        4.2.5.7 HBPSi-CNTs/PBOZ-BMI摩擦性能的测定
        4.2.5.8 HBPSi-CNTs/PBOZ-BMI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4.2.5.9 HBPSi-CNTs以及HBPSi-CNTs/PBOZ-BMI的热失重(TGA)分析
        4.2.5.10 HNSs/PBOZ-BMI体系马丁耐热温度测定
        4.2.5.11 HBPSi-CNTs/PBOZ-BMI吸水率的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HBPSi-CNTs的FTIR分析
        4.3.2 HBPSi-CNTs的XPS分析
        4.3.3 HBPSi-CNTs的表面形貌及其分散性研究
        4.3.4 HBPSi-CNTs的热性能及表面接枝率计算
        4.3.5 HBPSi-CNTs/PBOZ-BMI复合体系固化动力学研究
        4.3.5.1 HBPSi-CNTs/PBOZ-BMI凝胶时间
        4.3.5.2 固化工艺的研究
        4.3.5.3 HBPSi-CNTs/PBOZ-BMI树脂活化能以及反应级数的研究
        4.3.6 HBPSi-CNTs/PBOZ-BMI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4.3.7 HBPSi-CNTs/PBOZ-BMI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
        4.3.8 HBPSi-CNTs/PBOZ-BMI复合材料热性能研究
        4.3.9 HBPSi-CNTs/PBOZ-BMI复合材料吸水率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碳纳米管、羟基硅酸盐对PBOZ-BMI树脂的协同效应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实验仪器
        5.2.3 HNSs/HBPSi-CNTs/PBOZ-BMI复合材料的制备
        5.2.4 测试与表征
        5.2.4.1 HNSs/HBPSi-CNTs/PBOZ-BMI体系的凝胶时间测定
        5.2.4.2 HNSs/HBPSi-CNTs/PBOZ-BMI体系的反应性及动力学的研究
        5.2.4.3 HNSs/HBPSi-CNTs/PBOZ-BMI体系的力学性能测试
        5.2.4.4 HNSs/HBPSi-CNTs/PBOZ-BMI体系的摩擦性能的测定
        5.2.4.5 HNSs/HBPSi-CNTs/PBOZ-BMI体系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5.2.4.6 HNSs/HBPSi-CNTs/PBOZ-BMI体系的热失重(TGA)分析
        5.2.4.7 HNSs/HBPSi-CNTs/PBOZ-BMI体系马丁耐热温度的测定
        5.2.4.8 HNSs/HBPSi-CNTs/PBOZ-BMI体系的吸水率的测定
    5.3 结果与讨论
        5.3.1 HNSs/HBPSi-CNTs/PBOZ-BMI复合体系固化动力学研究
        5.3.1.1 HNSs/HBPSi-CNTs/PBOZ-BMI体系凝胶时间
        5.3.1.2 HNSs/HBPSi-CNTs/PBOZ-BMI复合体系固化工艺的研究
        5.3.1.3 HNSs/HBPSi-CNTs/PBOZ-BMI树脂体系活化能及反应级数
        5.3.2 HNSs/HBPSi-CNTs/PBOZ-BMI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5.3.3 HNSs/HBPSi-CNTs/PBOZ-BMI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
        5.3.4 HNSs/HBPSi-CNTs/PBOZ-BMI复合材料热性能研究
        5.3.5 HNSs/HBPSi-CNTs/PBOZ-BMI复合材料吸水率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聚合物渣油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减摩耐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渣油的组成及研究现状
        2.1.1 渣油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2.1.2 烃类化合物结构组成
        2.1.3 非烃类化合物结构组成
        2.1.4 催化裂化渣油综合利用
    2.2 多环芳烃树脂研究现状
        2.2.1 COPNA树脂合成原理
        2.2.2 COPNA树脂性能及应用
    2.3 聚合物纳米复合改性
        2.3.1 聚合物纳米复合制备方法
        2.3.2 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
        2.3.3 聚合物/SiO_2纳米复合材料
    2.4 聚合物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2.4.1 聚合物材料的摩擦学性能
        2.4.2 聚合物的磨损特性
    2.5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第3章 萘酚基缩合多环芳烃复合材料制备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设备
        3.2.3 缩合多环芳烃(COPNA)树脂制备
        3.2.4 烯丙基缩合多环芳烃(ACOPNA)树脂制备
        3.2.5 烯丙基缩合多环芳烃-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ACOPNA-BMI)制备
        3.2.6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OPNA合成工艺优化
        3.3.2 COPNA醚化反应工艺优化
        3.3.3 ACOPNA-BMI树脂共聚反应工艺优化
        3.3.4 FTIR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渣油基缩合多环芳烃复合材料制备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设备
        4.2.3 渣油分离
        4.2.4 缩合多环芳烃树脂合成
        4.2.5 渣油基烯丙基缩合多环芳烃树脂制备
        4.2.6 渣油基烯丙基缩合多环芳烃-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共聚物制备
        4.2.7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OPNA合成工艺优化
        4.3.2 COPNA醚化反应工艺优化
        4.3.3 ACOPNA-BMI树脂共聚反应工艺优化
        4.3.4 FTIR分析
        4.3.5 SEM分析
        4.3.6 EDS分析
        4.3.7 力学性能
        4.3.8 树脂的溶解性
        4.3.9 热稳定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渣油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实验设备
        5.2.3 渣油基ACOPNA-BMI/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5.2.4 渣油基ACOPNA-BMI/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5.2.5 渣油基ACOPNA-BMI/M-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5.3 测试与表征
        5.3.1 SiO_2颗粒表面接枝率的测试
        5.3.2 XRD分析
        5.3.3 TEM分析
        5.3.4 摩擦磨损性能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渣油基ACOPNA-BMI/OMMT纳米复合材料性能表征
        5.4.2 渣油基ACOPNA-BMI/SiO_2纳米复合材料性能表征
        5.4.3 渣油基ACOPNA-BMI/ M-MMT料性能表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稳定性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原料
        6.2.2 实验设备
        6.2.3 摩擦介质钻井液基浆配制
        6.2.4 复合材料耐盐实验
        6.2.5 转移膜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摩擦系数稳定性
        6.3.2 转移膜分析
        6.3.3 复合材料在钻井液介质中的摩擦性能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和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双马来酰亚胺基耐高温固体润滑膜磨损机理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低介电MOFs/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固化机理与性能研究[D]. 胡心雨.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
  • [2]石墨烯润滑油的制备及其抗磨减摩性能试验研究[D]. 董懿. 中北大学, 2021
  • [3]直书写3D打印多孔聚酰亚胺自润滑材料及其摩擦学特性研究[D]. 杨昌. 三峡大学, 2021(01)
  • [4]聚酰亚胺与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D]. 胡超.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5]纳米杂化材料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D]. 何国荣. 兰州大学, 2021(09)
  • [6]防腐耐磨耐热熔结环氧复合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曹文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7]LZQT500-7与ZY331608摩擦副表面工艺的试验研究[J]. 马利云,王耀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20)
  • [8]氧化石墨烯/双马-三嗪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李朋博.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9]耐热耐磨PBOZ-BMI树脂的合成及其改性研究[D]. 贾园. 西北工业大学, 2016(05)
  • [10]聚合物渣油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减摩耐磨特性研究[D]. 张国亮.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2)

标签:;  ;  ;  ;  ;  

双马来酰亚胺基高温固体润滑膜磨损机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