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吉运河通航功能恢复与开发研究

东吉运河通航功能恢复与开发研究

一、东济运河通航功能的恢复与开发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凤娜[1](2021)在《晚清惠民县黄河水患与社会因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55年黄河北徙后,由于清廷无暇顾及,新河道长期溃决横流,这在打破黄泛区生态平衡的同时,也在重塑着新的区域环境。自黄河北徙夺占大清河河道,大清河原有的河流景观被奔腾汹涌的黄水所替代,两岸的自然及社会环境也深受冲击。这在山东惠民县有着深刻体现。惠民县在清代为武定府的附郭县,位于大清河北岸,在1855年黄河北徙山东之前,自然及社会环境相对稳定,但改道后,长期频繁的黄水漫淹破坏了该县既有的生态平衡。县境内的徒骇河、沙河等河流支渠屡被淤垫,原本围绕河流支渠的社会秩序亦被打破。在黄水漫淹之下,居民生存环境为之一变。为适应已然改变的生存环境,惠民县官绅民修守黄河,经理徒骇、沙河等河渠,调解淤塞和疏浚所带来的各种纠纷,以确立新的生存秩序。惠民县官绅民在应对区域内水文变化的同时,还因应黄水漫淹淤垫给住所、交通、土地等造成的破坏,不断调适,改变房屋建筑样式,调整作物耕种,寻求土地改良之法,甚至改变谋生方式。汹涌横冲的黄河水患不仅给惠民县民众造成了巨大的生存压力,还给他们的心理与记忆烙上了深刻印痕,进而重塑着他们的精神世界。从河神信仰来看,惠民县官绅民不仅大力修建河神庙,设坛致祭,以祈求河神庇佑,获得精神寄托。可以说,惠民县官绅民凭借自身已有的经验、技术对已然变化了的生存资源进行了整合,从而构建起新的生存环境。进言之,沿河民众与河患环境下诸要素的动态互动推动了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变迁。以惠民县为代表的山东沿黄区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复合系统,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又受区域社会韧性的影响。在这一系统中,沿河地方民众适应环境的能动性行为,国家在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参与,与区域自然环境动态互动,并协同演进,形成了新的区域环境。这一互动过程既是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变迁的过程,亦是黄河从打破区域生态平衡的“突如其来的外在因素”逐渐内化到区域生态系统中的过程。

孙越[2](2020)在《古代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古代水利营建为区域人居环境提供了环境支撑与安全保障,同时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土景观。陂塘水利工程系统是人工修筑滞蓄水源并综合利用、服务于城市聚落的重要系统,为城市构建了诗情画意的风景体系。但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这种传统人居智慧正逐渐消失于历史长河中,亟待讨论与关注。本文以中国史上着名的陂塘系统古丹阳练湖为研究对象,以风景园林学的视角,通过田野调查、文献研究、图示分析等方法对相关古籍、舆图等进行挖掘,研究古代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的动态演进过程与格局特点,并探索其与区域人居环境系统间的内在关系,为类似研究与今后陂塘水利系统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具体而言:首先,研究古丹阳练湖的历史沿革。以时间为主线,将其划分为孕育与初创、萌芽与奠基、兴盛与发展、曲折与衰败、彻底堙灭等几个时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梳理与挖掘,分析在自然本底、社会经济、文化传播、政治格局、农业生产、水利建设等多维度因素综合影响下练湖的演变历程,探究其陂塘水利系统景观形成、发展、堙灭的深层原因。其次,是对古代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的内外分析。对内,从其系统结构与运行管理机制出发,剖析其空间类型、单元结构以及历代浚恳与律例的发展。对外,则从空间与功能关系入手,解析其在平面与竖向上“山-陂-城-运河”的空间序列,并从农业灌溉、水系调蓄、济运河道、军事防御、物产供给五方面论述了其与周边人居环境之间的密切的功能支撑关系。并且鉴于陂塘系统的景观属性,结合古籍文献,梳理了古代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的山水风景特征、风景集称文化与艺术化的表达形式。最后,简要总结了古代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的核心特征,并展望了未来水利营建智慧的传承,以及陂塘水利系统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途径。

张中华[3](2020)在《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研究》文中提出京杭大运河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见证了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绚烂多彩的文化。国家积极倡导大运河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遗产,深入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在国家弘扬大运河文化的背景下,保持大运河文化记忆,延续大运河历史脉络,才能推动京杭大运河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与社会发展的有效互动。京杭大运河文化记忆的内容丰富、构成复杂,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与京杭大运河文化记忆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研究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目的是为大运河沿线地区保护利用大运河文化资源提供借鉴,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深化大运河文化身份认同,发挥大运河文化的当代价值。基于此,论文从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载体、变迁和再现三个方面展开阐述,也就是提取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进而阐述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变迁,最后提出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再现的方案。首先,从大运河济宁段相关的文字记载、文化遗产和记忆群体等文化记忆的客观外化物中提取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然后,选取文化记忆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被经历的时间、符号化的空间、相关联的群体和被遗忘的事件四个方面,着重探讨明清至今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变迁。由于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涵盖面广,因此每个方面又结合大运河济宁段的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记忆内容,涉及仪式性质的河神信仰、空间性质的运河街区和不断扩大的记忆群体,以及被遗忘的运河水利枢纽工程。探究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载体和变迁,落脚点在于保护利用大运河文化资源,发挥大运河文化的当代价值。因此,基于当代社会框架提出大运河文化记忆再现的方案尤为关键。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再现,从京杭大运河的整体性出发,主要分为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更新,以及大运河文化带的文化记忆塑造两大块,具体举措包括大运河济宁段历史书写活态转化、文化遗产有效利用和文化街区保护改造,以及讲好大运河济宁特色故事和建设大运河(济宁段)国家文化公园。通过这些实现文化记忆由存储记忆向功能记忆的转变,加强大运河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让大运河文化遗产活起来,促进大运河的可持续发展。

王曦月[4](2019)在《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古代城市是承载着人与自然系统互动发展过程的复合空间,而古代水利的营建为一城一地提供了基本的环境支撑和安全保障。陂塘水利系统是古人通过人工修筑滞蓄水源并综合利用、服务于城市及所在区域的重要环境支撑系统,为众多古代城市构建了融山合水、诗情画意风景体系。本文以风景园林学科的视角建构了陂塘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内涵体系并将其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研究首先梳理了陂塘的古今概念体系、基本内容与系统性特征,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与范畴;其次,梳理了从上古时期到明清时期我国陂塘营建的历史阶段及发展特征;探究了陂塘在我国国土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及陂塘系统空间的结构范式、组成单元和空间类型。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之间密切的支撑关系,以及因支撑关系而形成的空间关系和结构范式,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纵向挖掘研究,有针对性地探讨陂塘系统如何合形辅势地融合城市所在的山水基底、与城市发展脉络有怎样的关系、在整体系统功能驱动下形成的空间特征与景观风貌。此外,文章结合古籍文献梳理了陂塘系统的山水风景特征、人工管理体系以及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最后,提炼出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载体与可持续发展途径。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文献挖掘等研究方法对相关古籍文字及舆图、景图等可考资料进行挖掘,并通过空间分析法、地理模型法进行历史空间的推理与变迁分析,结合系统学、现象学及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构建理论体系与研究框架。研究的主要结论为:①“陂塘”是我国古代人居营建史中重要的水利梳理方式,是具有特定功能、营建方式与结构范式的多单元系统。②陂塘系统在历史时期的整体发展路径具有阶段性特点,在国土范围上的地理分布具有空间聚集性特点。③陂塘系统与所服务城市之间有密切的空间关系与支撑关系,且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范式。④陂塘系统的风景具有一定的识别特征,对古代城市的景观体系和风貌具有塑造作用。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①本研究首次对“陂塘”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的语汇源流考证,梳理了陂塘系统的概念体系。②本文首次将陂塘系统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将中国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空间—人文三维视角构建其研究框架。③本文将古籍中的舆图、景图、文字记载与地理空间的信息结合起来进行推演分析,推测历史时期的空间形态与风景特征。

王亮[5](2019)在《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心城区绿道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病”等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城市的过度开发导致城市中越来越缺少高质量的游憩空间,破碎的绿地斑块也无法形成体系。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游憩需求。绿道作为解决城市无序扩张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也将城市中散布的绿地串联,整合城市现有游憩空间,提高游憩空间的可达性,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游憩需求。本文以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规划设计为研究内容,核心部分在于对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的构建研究,通过分析城镇型绿道与游憩之间的关系,从城市游憩的角度分析城镇型绿道的构建,进一步研究影响城市绿道网络构建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着重探讨了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规划设计的原则和策略。接着,本文从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的评价、自然基底的评价和游径资源的评价入手,探讨了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构建的选线评价因子,以此作为城镇型绿道构建的依据。最后,论文以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心城区绿道的规划和设计为例,依次对梁山县中心城区的公共游憩空间、自然基底和游径资源进行评价,选择评分值较高的游憩资源。根据梁山县上位规划整体定位和土地类型,得到梁山县绿道规划红线,并以梁山县环城水系游线流畅河段景观为例,探索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设计。

段晓伟[6](2019)在《姚汉源与京杭运河史研究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姚汉源(1913—2009)是我国着名的水利史研究专家、教育家,新中国水利史研究事业的先驱者和探索者,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他一生致力于中国水利史研究事业,独树一帜,笔耕不辍,尤其在京杭运河史的研究中,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在国内外都产生广泛的影响。本文拟在充分搜集文献史料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兼用历史地理学、水利工程学、历史文献学和考据学等学科的综合理论,由概述姚汉源从事中国水利史研究事业及致力于京杭运河史研究的历程为切入点,着重分析、探讨姚汉源在京杭运河史研究中,对京杭运河史研究基本理论、京杭运河工程技术史、明清时期黄运关系史和其问鼎巨着《京杭运河史》的学术理念、研究方法,由此展示出姚汉源在京杭运河史研究中的学术风格和取得卓越成就的成功之道,以期从一个侧面展现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史研究事业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和水利史研究工作者无私奉献的卓着贡献。

张超[7](2019)在《大运河山东段古桥遗产价值与保护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运河山东段拥有数量可观的古桥,这些古桥虽不如中国大运河遗产中的宝带桥、长虹桥、拱宸桥、广济桥、八字桥的精美与典型,但是由于受到南北方文化交流的影响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蕴含了大量历史、文化信息,有待进一步系统研究。为了进一步丰富大运河遗产研究理论,建立运河古桥遗产档案,为运河古桥的保护提供建议,文章选取大运河山东段的十座古桥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了详实的实地调研与大量的历史文献研究。文章首先对中国大运河及大运河山东段的历史变迁进行阐述,并分析现存运河古桥的空间分布特征。其次对运河古桥根据不同的划分依据进行分类,总结出不同类型古桥的构造特征,并结合历史、地理等原因分析出大运河山东段古桥的地方特色。再次从遗产构成、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与艺术价值这五个方面对大运河山东段古桥的价值进行分析总结。最后结合古桥在保护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与之相对应的保护策略与保护模式。

张依依[8](2019)在《京杭大运河对其沿岸聚落的空间分布影响研究 ——以济宁段为例》文中指出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遗存下来的一项重要的宝藏,代表了中国古代人类智慧的结晶。运河与运河沿岸的聚落相互影响,城因运而生,运因城而凿。大运河的开凿、变迁为当时流域沿岸聚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影响着周边城镇的形成和发展;而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同时也会影响着运河的使用和功能。因此,探寻运河沿岸聚落的空间分布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充分利用这些要素可利于现代运河的重新利用。首先,本文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以及查阅相关资料、史籍,界定本文中相关概念,划定研究对象的范围、方法等,分析研究背景,总结研究框架。其次,对目前已有相关研究内容进行正确理解并总结分析,根据分析结论来探究京杭大运河济宁段的背景基础以及历史变迁的演变过程。再者,基于前期分析研究,选取较有研究价值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城市“经济-社会”结构转变、城市发展变化、运河功能变化等背景基础下,研究各个阶段运河聚落的空间分布情况。采用GIS的缓冲区分析方法和基于渐变尺度的空间计量方法,定性定量、横纵向结合分析各历史阶段中大运河济宁段与其沿线聚落之间的空间关系,对每个阶段沿运聚落分布空间演化进行特征总结。最后结合前期各部分的分析总结,分别从自然、社会、经济、政治、运河本体等角度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大运河周边城镇和乡村的发展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韩兆森[9](2019)在《清代鲁西北地区市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运用历史地理学科的研究方法,以清代鲁西北地区的市镇为研究对象,对清代不同时段鲁西北地区市镇的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同时在发展成为市镇过程中与其相关的集市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本文也对鲁西北地区的集市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集市的集期、商品结构以及集市的管理制度等,为了完成以上研究的目的,本文主要分三部分进行探讨:首先,为了更好的研究清代鲁西北地区市镇发展的历史地理背景,本文对鲁西北地区的气候、地形地貌、水文等方面的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鲁西北地区自然环境与市镇发展的关系。即气候条件好的,地形平坦开阔以及河运发达的地区市镇发展相对较快,反之,则较慢。总之,自然环境对市镇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次,本文以地方志等文献资料为中心,通过统计清代不同时段鲁西北地区市镇的数量、各府市镇的密度等,发现清代鲁西北地区的市镇数量和市镇密度基本上是稳步增加的,延续了宋明以来这一区域市镇的整体发展趋势,但也存在时空分布不平衡的情况,清代鲁西北地区的市镇发展大体可分成清代前期、清代中后期至民国初年两个阶段,自然条件、区位交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等因素影响着这一区域市镇的发展和分布。最后,由于市镇是依托集市所形成的商业聚落,大部分市镇的形成归根结底是由集市发展而来的,因此从广义的市镇定义解释来看集市本质上也属于市镇的范畴,通过对史料中鲁西北地区集市集期的梳理,可以看出这一区域随着集市开市频率的提升,市场的规模和流通范围也逐渐扩大;再者通过对集市的集期安排和商品结构的考察,可以看出鲁西北地区集市的商品结构多以农产品为主。此外,通过考察鲁西北地区集市的管理制度和机构,可以更清晰的了解到它们的运行方式以及对集市贸易的影响。

王丽[10](2019)在《济宁市竹竿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元初,大运河经截弯取直后流经山东,标志着京杭大运河的全面通航。元明清时期,以大运河为依托的漕运成为国家的经济命脉,极大地促进了运河沿岸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深刻影响了其周边聚落的发展形态。清末,大运河漕运衰落,沿岸区域遗留下丰富的运河文化遗产。这些遗产的形式多样,其中,沿岸的历史街区和地段是运河遗产中非常有文化价值的外延。但近代以来,这些街区和地段的保护发展长期受到忽视。本文选择山东济宁市竹竿巷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按照前期研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采用多维度的分析研究方法,基于国内外现有的多种保护更新理论和案例,对竹竿巷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进行评价,提出解决街区保护与发展问题的方法,并得出相应的保护与更新的策略。论文首先论证运河对于沿岸城市和街区发展的影响,对大运河沿岸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案例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梳理了竹竿巷这一独特运河景观的保护现状;然后研究了大运河在济宁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按照济宁城市——历史城区——沿运河地带这一由大到小的空间顺序,挖掘蕴藏在街区中的传统文化,归纳街区的历史价值;结合实地调研和公众参与,总结竹竿巷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提出街区所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前期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针对竹竿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的方法和具体的策略。论文通过研究竹竿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实例,以解决竹竿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问题为目的,提出一系列有助于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更新策略,为大运河沿岸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更新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二、东济运河通航功能的恢复与开发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济运河通航功能的恢复与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晚清惠民县黄河水患与社会因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章 铜瓦厢改道前惠民县环境概况
    第一节 改道之前惠民县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改道之前惠民县的社会概况
    小结
第二章 改道后惠民县的河患及治理
    第一节 改道后惠民县的河患
    第二节 黄河水患治理
    第三节 其他波及河流的整治
    第四节 河患治理的自然与社会效应
    小结
第三章 惠民县官绅民的环境调适
    第一节 河患环境下地方交通的调整
    第二节 河患环境下村庄的迁立
    第三节 河患环境下的土地、农业与民生
    小结
第四章 精神世界的调适:以河神信仰为中心
    第一节 黄河北徙之前山东河神信仰与祭祀
    第二节 黄河北徙山东后河神信仰的变化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古代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对古代水利系统工程智慧的冲击
        1.1.2. 新时代背景下古丹阳练湖营建经验的借鉴与探索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梳理归纳古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的历史发展脉络
        1.2.2. 总结古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特征,挖掘其潜在价值
        1.2.3. 以历史名湖练湖为研究样本,完善国土区域陂塘水利景观研究
    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陂塘及陂塘水利工程系统相关研究
        1.4.2. 丹阳练湖相关研究
    1.5. 研究对象与范围
        1.5.1. 空间范围
        1.5.2. 时间范围
    1.6. 研究方法
        1.6.1. 系统研究
        1.6.2. 文献查阅
        1.6.3. 实地调研
        1.6.4. 图解分析
    1.7. 研究内容
    1.8. 技术路线
2. 区域自然地理
    2.1. 地理区位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1.2. 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2. 区域自然地理基底
        2.2.1. 气候条件
        2.2.2. 地形地貌
        2.2.3. 区域山形地势
        2.2.4. 区域水文环境
3. 练湖历史变迁与发展
    3.1. 史前-两晋:孕育与初创时期
        3.1.1. 史前-秦汉
        3.1.2. 三国-两晋
    3.2. 隋唐五代:萌芽与奠基时期
    3.3. 宋元:兴盛与发展时期
    3.4. 明清:曲折与衰败时期
    3.5. 近现代:彻底堙灭期
4. 练湖陂塘水利系统单元结构组成
    4.1. 练湖陂塘水利系统的空间类型
    4.2. 练湖陂塘水利系统单元结构
        4.2.1. 供水水源单元
        4.2.2. 传输单元
        4.2.3. 调控单元
        4.2.4. 蓄水单元
        4.2.5. 阻滞单元
    4.3. 练湖陂塘水利系统的运行管理机制
        4.3.1. 围湖与围田
        4.3.2. 淤塞疏浚与水利单元的修治
        4.3.3. 相关管理机构与律例体系
5. 古代练湖陂塘水利系统与人居环境关系嬗变
    5.1. 空间关系
        5.1.1. 竖向关系:山-溪-陂-城/田/运河的空间序列
        5.1.2. 平面关系
    5.2. 功能关系:城市聚落的支撑系统
        5.2.1. 农业灌溉
        5.2.2. 水系调蓄
        5.2.3. 济运河道
        5.2.4. 军事防御
        5.2.5. 物产供给
        5.2.6.“城-陂-河-田”系统间的联系与平衡
6. 古代练湖陂塘水利系统的风景体系
    6.1. 陂塘风景体系
        6.1.1. 自然环境基底
        6.1.2. 陂塘系统单元
        6.1.3. 世俗教化空间
        6.1.4. 人居聚落和生产生活空间
    6.2. 风景集称文化
    6.3. 艺术表达
        6.3.1. 写景状物、寄情山水
        6.3.2. 触景生情、言志抒怀
        6.3.3. 描绘生活,感慨人生
    6.4. 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古代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核心特征总结
        7.1.1. 独具特色的自然环境基底
        7.1.2. 以职能转变为主导的发展历程
        7.1.3. 各司其职的多单元系统与协作共生的管理机制
        7.1.4. 动态演变的“山-陂-城-河”空间关系与功能关系
        7.1.5. 人工与自然高度融合的风景体系
    7.2. 当代价值与发展思考
        7.2.1. 古代水利营建之生态智慧的借鉴
        7.2.2. 未来恢复与发展之思辨
        7.2.3. 陂塘系统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3)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1.京杭大运河文化记忆研究
        2.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研究
    (四)研究框架
    (五)研究方法
一、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概述
    (一)文化记忆
    (二)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
二、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载体
    (一)大运河济宁段的文字记载
        1.运河着述中的记载
        2.地方志中的记载
        3.诗文、游记中的记载
        4.碑刻、砖刻中的记载
    (二)大运河济宁段的文化遗产
        1.物质文化遗产
        2.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大运河济宁段的记忆群体
三、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变迁
    (一)被经历的时间:大运河济宁段区域信仰演变
        1.明清时期济宁河神信仰的仪式
        2.清末以后济宁宗教信仰的传播
    (二)符号化的空间:大运河济宁段沿岸街区变化
        1.老运河沿岸街道名称沿革
        2.济宁代表性运河记忆空间
    (三)相关联的群体:大运河济宁段记忆群体扩大
        1.久居济宁的居民群体
        2.旅居济宁的商人群体
        3.迁居济宁的回族群体
    (四)被遗忘的事件:大运河济宁段水利枢纽消亡
        1.济宁段分水枢纽的建设过程
        2.作为文化遗产的记忆唤醒
四、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再现
    (一)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更新
        1.历史书写活态转化
        2.文化遗产有效利用
        3.文化街区保护改造
    (二)大运河文化带的文化记忆塑造
        1.讲好大运河济宁特色故事
        2.建设大运河(济宁段)国家文化公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4)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背景下人地关系的矛盾
        1.1.2 城市水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3 古代人居科学与智慧的传承使命
        1.1.4 风景园林跨学科研究的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深入挖掘古代人居环境营建智慧
        1.2.2 系统阐释古代多元的城—水关系
        1.2.3 构建陂塘系统的研究框架
    1.3 相关概念辨析
        1.3.1 陂与陂塘
        1.3.2 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
        1.3.3 人居环境系统、自然系统与支撑系统
    1.4 相关领域研究
        1.4.1 景观与文化:自然—人类系统的辨证思考
        1.4.2 城市与水利:营城理水的思想与实践
        1.4.3 陂塘相关研究
        1.4.4 古籍文献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陂塘系统营建的背景研究
    2.1 思想哲学基础
        2.1.1 农耕文明下的人地思想
        2.1.2 中国传统的自然形胜观
        2.1.3 中国古代的山水审美意识
    2.2 营建意匠基础
        2.2.1 传统农田水利:我国人居营建的基础
        2.2.2 区域水利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地域适应性
        2.2.3 城市水利系统:人工与自然系统交织的集中呈现
3 陂塘系统的概念建构与基本内容
    3.1 陂塘系统的概念与识别
        3.1.1 “陂”与“陂塘”语汇源流考
        3.1.2 现代学科体系中的陂塘
        3.1.3 陂塘概念内涵的系统性
        3.1.4 相似概念辨析
    3.2 陂塘系统的基本内容
        3.2.1 陂塘系统基本功能
        3.2.2 系统结构框架与组成单元
        3.2.3 陂塘系统的管理体系
    3.3 小结
4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起源背景与变迁过程
    4.1 思想萌芽期:上古时期
    4.2 初创期:春秋战国时期
    4.3 奠定期:两汉时期
    4.4 曲折建设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4.5 最盛期:隋唐五代时期
    4.6 集中发展期:宋元时期
    4.7 拓展更迭期:明清时期
    4.8 小结
        4.8.1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整体发展进程
        4.8.2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发展的空间特征
        4.8.3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5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空间形态特征
    5.1 国土与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
        5.1.1 两淮地区
        5.1.2 江南地区
        5.1.3 西南及其他边陲地区
        5.1.4 小结
    5.2 陂塘系统及其单元的空间形态特征
        5.2.1 陂塘系统的基本空间架构
        5.2.2 陂塘系统的结构单元形态
        5.2.3 陂塘系统的典型空间类型
        5.2.4 陂塘系统的典型复合结构
    5.3 小结
6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对城市的支撑
    6.1 凭湖而蓄:城市水系调蓄
    6.2 倚湖而守:城市军事防御
    6.3 济河之运:城市漕运调剂
    6.4 构城之景:城市游憩与景观
    6.5 利民之生:城市物产供给
7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7.1 “山—陂—城”的基本空间格局
        7.1.1 竖向关系
        7.1.2 平面关系
        7.1.3 古代陂塘系统的择址原则
    7.2 “城—陂”空间关系的类型范式
        7.2.1 城绕陂周、城嵌陂中
        7.2.2 陂城比邻
        7.2.3 城牵离陂
        7.2.4 陂嵌城中
    7.3 小结
8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风景审美
    8.1 陂塘系统的典型风景范式
        8.1.1 融山合水的自然基底
        8.1.2 各司其职的系统单元
        8.1.3 揽胜抒怀的游赏体系
        8.1.4 渗透互融的世俗空间
        8.1.5 互惠共荣的生产生活
    8.2 陂塘系统与风景集称文化
        8.2.1 城市集称景观中的相关景名
        8.2.2 与陂塘系统相关的集称景观
    8.3 陂塘风景的艺术表达
        8.3.1 诗词歌赋
        8.3.2 山水画作
    8.4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当代价值与发展路径
        9.2.1 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
        9.2.2 可持续发展策略
    9.3 创新点
    9.4 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参考文献
附录 《水经注》中的陂塘经文及注疏

(5)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心城区绿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城市转型发展的需要
        1.1.2 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梁济运河的复航
        1.1.3 梁山县城市发展背景下居民对游憩的需求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案例分析法
        1.4.3 归纳总结法
        1.4.4 实地调研法
        1.4.5 层次分析法
    1.5 研究框架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绿道的概念
        2.1.2 绿道的分级和分类
        2.1.3 城镇型绿道的概念
        2.1.4 游憩的概念
        2.1.5 城镇型绿道的游憩功能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景观生态学
        2.2.2 景观都市主义
        2.2.3 环境行为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动态
        2.3.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
        2.3.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
3 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构建研究
    3.1 城镇型绿道与游憩的关系
        3.1.1 游憩功能是城镇型绿道的主要功能之一
        3.1.2 游憩活动与城镇型绿道相互影响
        3.1.3 城镇型绿道是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的组成部分
        3.1.4 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特征
    3.2 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规划设计影响因素
        3.2.1 游憩需求
        3.2.2 城市公共游憩空间
        3.2.3 城市自然基底
        3.2.4 可达性
    3.3 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规划原则
        3.3.1 以人为本原则满足居民游憩需求
        3.3.2 尊重现状串联城市公共游憩空间
        3.3.3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城市自然资源
        3.3.4 可达性原则
        3.3.5 多样化原则
    3.4 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构建方法
        3.4.1 现有的绿道构建方法
        3.4.2 本文选择的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构建方法
    3.5 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设计策略
        3.5.1 重视绿道人性化设计 满足居民游憩需求
        3.5.2 多重游憩功能复合设计
        3.5.3 开放性游憩空间,绿道边界与城市空间的自然衔接
        3.5.4 依托不同的城市现状,多样性游径设计
4 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选线适宜性评价研究
    4.1 评价流程
        4.1.1 城市公共游憩空间评价
        4.1.2 城市自然基底评价
        4.1.3 城市游径资源评价
    4.2 评价方法
        4.2.1 适宜性分析法
        4.2.2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4.3 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的评价因子及权重
        4.3.1 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的类别
        4.3.2 文物古迹用地评价因子及权重
        4.3.3 绿地与广场用地评价因子及权重
    4.4 城市自然基底的适宜性评价
        4.4.1 城市自然基底的分类
        4.4.2 城市自然基底的评价
    4.5 城市游径资源的评价因子及权重
        4.5.1 城市游径资源评价因子
        4.5.2 城市游径资源评价因子权重
5 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与研究
    5.1 休斯顿河湾绿道(Houston Bayou Greenway)系统规划
        5.1.1 项目简介
        5.1.2 场地问题及解决途经
        5.1.3 休斯顿河湾绿道的游憩功能
        5.1.4 借鉴与思考
    5.2 米尔河滨河绿道(Mill River Greenway)
        5.2.1 项目简介
        5.2.2 场地问题及解决途经
        5.2.3 米尔河滨河绿道的游憩功能
        5.2.4 借鉴与思考
    5.3 新加坡南部山脊(Southern Ridges)
        5.3.1 项目简介
        5.3.2 场地问题及解决途经
        5.3.3 新加坡南部山脊的游憩功能
        5.3.4 借鉴与思考
    5.4 福州城市森林步道(福道)
        5.4.1 项目简介
        5.4.2 场地问题及解决途经
        5.4.3 福州城市森林步道的游憩功能
        5.4.4 借鉴与思考
    5.5 厦门杏林湾环湖绿道
        5.5.1 项目简介
        5.5.2 场地问题及解决途经
        5.5.3 厦门杏林湾环湖绿道的游憩功能
        5.5.4 借鉴与思考
6 梁山县中心城区绿道规划
    6.1 梁山县现状
        6.1.1 梁山县概况
        6.1.2 区位条件
        6.1.3 梁山县历史沿革
        6.1.4 城市资源
    6.2 上位规划
        6.2.1 梁山县中心城区定位和发展方向
        6.2.2 绿地景观结构
    6.3 梁山县中心城区绿道选线适宜性评价
        6.3.1 绿地与广场
        6.3.2 文物古迹
        6.3.3 城市自然基底评价
        6.3.4 游径资源评价
        6.3.5 梁山县中心城区绿道选线
    6.4 梁山县中心城区绿道整体规划与分项规划
        6.4.1 梁山县中心城区绿道整体规划
        6.4.2 绿道水系规划
        6.4.3 绿道中绿地空间类型规划
        6.4.4 绿道游径系统规划
        6.4.5 绿道驿站规划
        6.4.6 梁山县中心城区绿道分类
7 环城水系游线流畅河段景观设计
    7.1 前期分析
        7.1.1 红线范围
        7.1.2 用地分析
        7.1.3 交通分析
        7.1.4 分析汇总
    7.2 规划设计
        7.2.1 设计目标
        7.2.2 设计策略
    7.3 景观设计
        7.3.1 景观结构
        7.3.2 景观分区
    7.4 专项设计
        7.4.1 游径专项
        7.4.2 游憩活动专项
        7.4.3 游憩驿站专项
        7.4.4 水利专项
        7.4.5 植物专项
        7.4.6 经济技术指标
8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录
附件

(6)姚汉源与京杭运河史研究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姚汉源对京杭运河史研究的学术历程概述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学术积淀(1913~1949)-9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京杭运河史研究的开端(1950~1978)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谱写运河史研究新篇章(1979~2009)
第二章 对京杭运河形成及演变特点的研究
    第一节 界定运河形成和演变的分期
    第二节 揭示出运河布局嬗变的特征
    第三节 阐释清末京杭运河衰败的因由
第三章 对京杭运河工程技术史的研究
    第一节 南旺枢纽演变的辨析与释疑
    第二节 清口航道工程措施的概括与总结
    第三节 浙东运河工程技术史的开拓性研究
第四章 对明清时期黄运关系史的研究
    第一节 论证历史时期黄运关系复杂化之因由
    第二节 对明清时期黄运关系嬗变研究之卓识
第五章 《京杭运河史》的编撰特色与成就
    第一节 《京杭运河史》的编撰特色
    第二节 《京杭运河史》与同类着作的比较
第六章 余论
    第一节 京杭运河史研究中的学术特色
    第二节 京杭运河史研究走向成功的原因试析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大运河山东段古桥遗产价值与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现状
        1.2.1 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2.3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资料研究
        1.3.2 实地调查研究
        1.3.3 对比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相关概念
    1.6 研究创新点
    1.7 论文框架
第2章 大运河山东段的历史变迁与古桥的空间分布
    2.1 大运河的历史变迁
    2.2 大运河山东段的水系构成
        2.2.1 “三湾抵一闸”的南运河段山东段
        2.2.2 素有“闸河”之称的会通河段山东段
        2.2.3 河面宽广的中运河段山东段
    2.3 古桥的空间分布
        2.3.1 适宜桥梁建造的水文、地理环境
        2.3.2 催生古桥建成的人文环境
        2.3.3 古桥的空间分布关系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运河山东段古桥独特的构造尺度及特征
    3.1 运河古桥的类型
        3.1.1 原建桥与闸桥
        3.1.2 单孔、双孔及多孔桥
        3.1.3 一字桥与八字桥
    3.2 运河古桥的结构构成
        3.2.1 原建桥的结构构成
        3.2.2 闸上桥的结构构成
        3.2.3 闸边桥的结构构成
        3.2.4 有待进一步考究的结构构件
    3.3 地方特征显着的结构特征
        3.3.1 南北风格交融的外观
        3.3.2 平直舒缓的拱桥桥面
        3.3.3 灵活布置的拱桥券洞
        3.3.4 因地制宜的材料选择
        3.3.5 简单朴素的艺术处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运河山东段古桥的遗产价值
    4.1 运河古桥的遗产构成
    4.2 大运河山东段古桥的历史价值
        4.2.1 运河古桥是运河兴衰历史的亲历者
        4.2.2 运河古桥是其建造历史信息的承载者
        4.2.3 运河古桥是南北交流的物质呈现者
        4.2.4 运河古桥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
    4.3 大运河山东段古桥的文化价值
        4.3.1 桥名体现的文化内涵与古桥习俗
        4.3.2 运河古桥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4.4 大运河山东段古桥的科学价值
        4.4.1 古桥选址的科学性
        4.4.2 选材用料的合理性
        4.4.3 控水、通航难题的有效应对
    4.5 大运河山东段古桥的艺术价值
        4.5.1 古桥与环境的协调美
        4.5.2 不拘小节的粗犷美
        4.5.3 大运河山东段古桥所反映的年代特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大运河山东段古桥遗产价值的保护策略
    5.1 有损文物价值的不利因素
        5.1.1 古桥真实性的损害
        5.1.2 古桥完整性的缺失
    5.2 大运河山东段古桥保护原则与策略探究
        5.2.1 适当适度修缮,避免盲目复原
        5.2.2 发掘遗产内涵,合理展示利用
        5.2.3 完善制度规定,广泛发动群众
        5.2.4 建立资源档案,完备古桥信息
        5.2.5 保护古桥民俗,注重活态保护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大运河山东段古桥调研汇总
附录二 大运河山东段古桥部分实测图纸
附录三 古今文献中关于古桥位置的记载
附录四 《清光绪会典事例·直隶山东坝闸做法》(节选)
附录五 《闸河日记》(节选)
附录六 《江苏至北京运河全图》中的会通河段山东段
致谢

(8)京杭大运河对其沿岸聚落的空间分布影响研究 ——以济宁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对象
        1.1.1 研究背景
        1.1.2 相关概念内涵
        1.1.3 研究对象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推广价值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历史考察法
        1.3.3 实证研究法
        1.3.4 实地调查、问卷调查、访问、座谈研究
    1.4 研究框架
第2章 线性文化遗产及聚落分布研究综述
    2.1 关于线性文化遗产的研究
        2.1.1 国外线性文化遗产研究
        2.1.2 国内线性文化遗产研究
    2.2 关于聚落地理的研究
        2.2.1 国外聚落地理研究
        2.2.2 国内聚落地理研究
    2.3 关于京杭大运河沿岸聚落的研究
    2.4 现有研究评价
第3章 大运河济宁段的发展变迁研究
    3.1 环境背景基础研究
        3.1.1 大运河济宁段的自然地理基础
        3.1.2 济宁城社会环境背景
    3.2 大运河济宁段的变迁史
        3.2.1 开凿初期:春秋-宋
        3.2.2 全线贯通阶段:元代
        3.2.3 鼎盛阶段:明朝-清朝中叶
        3.2.4 衰败阶段:清朝后期-民国时期
        3.2.5 再利用阶段:建国后-至今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运河济宁段沿岸聚落的空间分布分阶段研究
    4.1 迅速发展阶段:元代到明朝时期
        4.1.1 城市“经济-社会”背景
        4.1.2 沿运聚落的空间分布演化分析
        4.1.3 小结
    4.2 衰败阶段:清朝后期到民国时期
        4.2.1 城市“经济-社会”背景
        4.2.2 沿运聚落的空间分布演化分析
        4.2.3 小结
    4.3 再利用阶段:建国后到现代
        4.3.1 城市“经济-社会”背景
        4.3.2 沿运聚落的空间分布演化分析
        4.3.3 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运河对其沿岸各类聚落的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5.1 自然地理环境对沿运聚落分布的影响
    5.2 “经济-社会”环境对沿运聚落分布的影响
        5.2.1 城市经济地位
        5.2.2 社会文化背景
    5.3 政治意识对沿运聚落分布的影响
        5.3.1 晚清政府“主权”意识
        5.3.2 现代政府“现代”意识
    5.4 运河功能对沿运聚落分布的影响
        5.4.1 军事防御
        5.4.2 漕运与漕运经济
        5.4.3 运河文化
        5.4.4 水利纳污
        5.4.5 生态旅游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沿运聚落空间分布各阶段特征
        6.1.2 沿运聚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6.2 研究创新
        6.2.1 研究对象选取创新
        6.2.2 研究路径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9)清代鲁西北地区市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问题及方法
    五、重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鲁西北地区的政区沿革和自然环境
    第一节 鲁西北地区的政区沿革
    第二节 鲁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一、鲁西北地区的气候
        二、鲁西北地区的地形地貌
        三、鲁西北地区的水文
        四、鲁西北地区自然环境与市镇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清代鲁西北地区市镇的发展
    第一节 清代以前市镇的起源和鲁西北地区市镇的发展
    第二节 清代鲁西北地区市镇的区域分布
    第三节 清代鲁西北地区市镇区域分布的变化和特点
    第四节 清代鲁西北地区市镇的职能—以周村镇为例
第三章 影响清代鲁西北地区市镇发展的因素
    第一节 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 区位交通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
第四章 清代鲁西北地区的集市及其作用
    第一节 清代鲁西北地区集市的发展概况
        一、鲁西北地区的集市类型
        二、鲁西北地区集市集期的时间安排
        三、清代鲁西北地区集市集期的分散性和交叉性
    第二节 清代鲁西北地区集市的的商品结构和流通
        一、清代鲁西北地区集市的商品结构
        二、集市的商品流通
        三、集市的管理制度
结语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10)济宁市竹竿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
        1.1.2 大运河文化带
        1.1.3 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竹竿巷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2.3 相关名词解释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大运河相关研究
        1.3.2 历史文化街区相关研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大运河沿岸城市及历史文化街区案例分析
    2.1 大运河沿岸城市案例分析
        2.1.1 大运河对沿岸城市发展的影响
        2.1.2 山东段沿岸城市保护情况对比
    2.2 沿岸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案例分析
        2.2.1 沿岸历史文化街区的分布
        2.2.2 沿岸历史文化街区的类型
        2.2.3 保护与更新的历程和经验
        2.2.4 保护与更新的局限和不足
    2.3 沿岸街区的竹竿巷的保护现状
        2.3.1 竹竿巷的形成和演变
        2.3.2 各地竹竿巷现状对比
        2.3.3 竹竿巷的“死与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济宁及其历史城区发展概况
    3.1 济宁城市发展概况
        3.1.1 济宁城历史沿革
        3.1.2 因河而生的城市
        3.1.3 济宁城格局演变
    3.2 济宁历史城区概况
        3.2.1 结构特征
        3.2.2 空间特色
    3.3 历史城区沿运河地带概况
        3.3.1 空间演变
        3.3.2 传统文化
        3.3.3 历史价值
        3.3.4 发展现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竹竿巷历史文化街区现状调研与分析
    4.1 现状区位、人口与土地利用分析
        4.1.1 区位
        4.1.2 人口
        4.1.3 土地利用
    4.2 现状街巷分析
        4.2.1 街巷格局
        4.2.2 街巷尺度
        4.2.3 传统街巷遗存
        4.2.4 街巷风貌评价
    4.3 现状建筑分析
        4.3.1 建筑年代
        4.3.2 建筑质量
        4.3.3 建筑风貌
    4.4 现状历史文化遗存分析
        4.4.1 文物保护单位
        4.4.2 历史建筑
        4.4.3 历史文化要素
    4.5 现状公共环境分析
        4.5.1 道路交通
        4.5.2 公共空间
        4.5.3 基础设施
        4.5.4 商业业态
        4.5.5 问卷调查
    4.6 街区核心问题归纳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竹竿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方法
    5.1 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目标和定位
        5.1.1 保护与更新的目标
        5.1.2 保护与更新的功能定位
    5.2 街区保护的原则和内容
        5.2.1 街区保护的基本原则
        5.2.2 街区保护的整体框架
        5.2.3 街区保护的主要内容
    5.3 街区保护与更新的依据和影响因素
        5.3.1 保护与更新的政策依据
        5.3.2 保护与更新的影响因素
    5.4 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模式和手段
        5.4.1 整建为主的街区保护更新模式
        5.4.2 多种手法并存的保护更新手段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竹竿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策略
    6.1 街区总体提升策略
        6.1.1 构建科学的街区保护规划体系
        6.1.2 制定合理的街区保护更新措施
        6.1.3 加强街区的管理和法律制度建设
        6.1.4 拓宽街区保护与更新的资金来源
    6.2 街区肌理恢复与延续
        6.2.1 空间结构恢复
        6.2.2 街道更新设计
    6.3 建筑分类保护与更新
        6.3.1 建筑分类的逻辑
        6.3.2 保护更新的措施
    6.4 公共空间优化与生活质量提升
        6.4.1 历史文化景观的保存及再现
        6.4.2 生活服务设施的补足和升级
        6.4.3 公共活动空间的营造和优化
    6.5 功能更新与活力复兴
        6.5.1 业态升级与商业主题营造
        6.5.2 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的植入
    6.6 增强文化认同感与打造文化展示
        6.6.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6.6.2 文化展示线路设计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济宁城市历史沿革
    附录2 竹竿巷历史文化街区街巷立面拼合图
    附录3 竹竿巷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效果图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四、东济运河通航功能的恢复与开发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惠民县黄河水患与社会因应[D]. 张凤娜. 山东大学, 2021(02)
  • [2]古代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研究[D]. 孙越.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3]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研究[D]. 张中华.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D]. 王曦月.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心城区绿道为例[D]. 王亮.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6]姚汉源与京杭运河史研究探析[D]. 段晓伟.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大运河山东段古桥遗产价值与保护策略研究[D]. 张超. 北京建筑大学, 2019(07)
  • [8]京杭大运河对其沿岸聚落的空间分布影响研究 ——以济宁段为例[D]. 张依依. 山东建筑大学, 2019(09)
  • [9]清代鲁西北地区市镇研究[D]. 韩兆森. 云南大学, 2019(03)
  • [10]济宁市竹竿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D]. 王丽. 北京建筑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东吉运河通航功能恢复与开发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