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藻的混合营养生长。 PCC7120

鱼腥藻的混合营养生长。 PCC7120

一、鱼腥藻Anabaena sp.PCC7120的混合营养生长(论文文献综述)

张洁[1](2021)在《碳源对细菌与蓝藻相互作用的影响》文中认为水华是指水体中藻类迅速增殖的一种自然现象。水华爆发期水体中会产生大量藻毒素及异味物质,严重影响淡水生态系统的结构,造成淡水生态系统功能的紊乱,而当污染的水被人类或哺乳动物误食后,还会导致肝脏、神经系统或消化系统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藻类在大量繁殖的同时,也会与其他细菌发生相互作用,两者间可能为争夺营养物质及生存空间发生相互抑制的竞争关系,也会进行营养互补的有益相互作用,而这些关系会随环境中生物因素或非生物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其中,碳源对微生物的生长与竞争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我们对碳源等条件如何影响菌藻关系了解不多,值得深入研究。溶藻细菌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控藻材料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研究环境因素对藻类与溶藻细菌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对于深入了解淡水生态系统中复杂的菌藻关系以及提高溶藻细菌在自然环境中的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实验室前期从武汉南湖水华爆发期的富营养水体中分离出的溶藻菌WR11及其他多株细菌,和常见的鱼腥藻PCC 7120、集胞藻PCC 6803及铜绿微囊藻7753等蓝藻,结合微生物学技术与生化分析,探究了碳源等条件对于菌藻关系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碳源可普遍影响菌藻间相互作用。将分离的细菌分别在不同碳源条件下与集胞藻PCC 6803及鱼腥藻PCC 7120共接种,结果表明碳源对于不同细菌与蓝藻间的相互作用具有明显差异,外源碳种类对WR11的抑藻能力有显着影响,其中葡萄糖和蔗糖可促进蓝藻的快速生长并提高溶藻菌WR11的抑藻能力,且葡萄糖也能提高大部分细菌的抑藻能力。(2)碳源干扰光照周期对WR11抑藻能力的作用。前期研究表明光照周期对溶藻菌WR11抑藻活性具有影响。本研究以葡萄糖作为外加碳源,探究在碳源存在的条件下光照周期对菌藻共生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源的加入会扰乱光照周期对细菌抑藻能力的作用,且使其抑藻功能缺失的突变体M20在共培养后期具备一定的抑藻能力,分析不同条件下菌藻生物量的变化,认为碳源对M20抑藻能力的提升是通过促进细菌M20的生长,使其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从而抑制藻细胞的生长。(3)碳源对抑藻物质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结果表明,WR11在添加葡萄糖的培养基中黄色胞外色素的分泌量明显提高,且细菌WR11的数量也有一定的提高,而在前期研究中我们认为这种色素与WR11的抑藻活性相关,这暗示了碳源对WR11抑藻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可能是通过促进细菌生物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细菌抑藻活性物质的分泌。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微生物学方法,初步探究了碳源对于水体中细菌与蓝藻种间关系的影响,为后续深入探究自然条件下菌藻关系变化及溶藻菌作用机制探索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董杰[2](2020)在《集胞藻6803 ferredoxin-like蛋白的生理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蓝藻,又称蓝细菌,是一类能够进行放氧光合作用的原核微生物。蓝藻种类繁多并且分布广泛,有些种类既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进行自养,也可以利用有机碳源异养。铁氧还蛋白Ferredoxin(Fd)蛋白家族由成员众多的铁硫蛋白构成,参与了光合生物体内的线性电子传递,循环电子传递和水-水循环等,在光合生物响应外界胁迫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一类与Ferredoxin蛋白同源的Ferredoxin-like(Fd-like)蛋白,这类蛋白在高等植物体内,具有调控叶绿体发育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但是其在蓝藻中的功能却尚未被发现。基于此,本文以集胞藻属PCC6803(Synechocystis sp.PCC 6803)为研究对象,初步探索了两个不同Fd-like蛋白在蓝藻中的生理功能。本实验以集胞藻属PCC 6803野生型(WT)为背景,分别获得了两株Fd-like基因敲除突变体Δslr1205和Δssr1041。观察了突变藻株和野生藻株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包括低温(18℃)与常温(30℃)、高二氧化碳浓度(3%)与低二氧化碳浓度(空气水平)、周期光(2 h光照2 h黑暗)与连续光下的自养、混合营养(葡萄糖(Glc))和光异养(Glc+DCMU)等。实验结果表明,在所有培养条件下Δssr1041与WT均无明显表型差异,而Δslr1205在不同条件下表型差异不尽相同。在低温条件下,Δslr1205生长速率较快;当Δslr1205处于高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周期光与连续光下的混合营养或光异养状态时,其生长速率都明显低于WT;而当Δslr1205处于低二氧化碳的周期光与连续光下的自养状态时,其生长速率又与野生型相差无几。利用氧电极测定光合和呼吸活性表明,自养条件下,Δslr1205的呼吸活性与WT差别不大;而混合营养与光异养条件下,该突变体的呼吸活性则小于WT。自养与混合营养条件下,Δslr1205的净光合活性都略低于野生型。除此之外,无论是自养,混合营养还是光异养,Δslr1205都含有较高的胡萝卜素以及偏黄的表型。同时,BN-PAGE表明,光异养条件下,突变体中与呼吸作用相关的NDH-1L复合体的含量明显少于WT。以上结果表明,在碳源充足的条件下,Δslr1205可能无法有效利用无机和有机碳源。对连续光下的混合营养型Δslr1205和WT进行蛋白质组研究发现,突变株中参与氮代谢的基因(如sll1452和sll1453)和参与硫代谢的基因(如slr0902)的表达量都显着下调;蛋白质组学数据还显示,Δslr1205中的α-生育酚生物合成基因slr1737上调,这与较高的类胡萝卜素含量相符。综上所述,slr1205编码的Fd-like蛋白的缺失,会造成集胞藻属PCC 6803中NDH-1L含量降低,并且呼吸与净光合作用下降。虽然突变体会上调其他与呼吸电子传递相关的基因表达量(如slr1737),却也无法完全弥补其在利用有机碳或无机碳方面的缺陷。同时,该蛋白的缺失还影响了蓝藻的氮代谢与硫代谢。因此认为,Fd-like蛋白Slr1205参与了蓝藻的碳代谢,氮代谢与硫代谢过程,行使优化蓝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功能。

吴倩萍[3](2018)在《转vp28基因蓝藻抗WSSV重组疫苗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文中研究指明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一种引起对虾爆发性死亡的病毒,因其传播速度快、宿主范围广、致死率高等特点,已成为对虾养殖业严重病害之一。目前全球已研制出多种药物,如各种重组疫苗(DNA疫苗、RNA疫苗和蛋白亚单位疫苗)等,在实验室水平均有成效。然而,至今尚未见可在养殖业规模应用。我们研究集体已根据WSSV主要囊膜蛋白VP28在防治WSSV中的重要作用,用蓝藻这一原核表达系统表达VP28蛋白,经实验验证可有效免疫对虾虾苗。基于我们研究集体十几年来的研究进展,本学位研究着重关注这种重组疫苗产业化过程中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针对本疫苗在中试生产中发生目的基因丢失的情况,对重组载体质粒(携带目的基因)的稳定性作了分析。关键重组载体质粒pRL-489-vp28和pGM-T-WSSV-vp28在转化大肠杆菌TOP10后,通过不同抗生素压力筛选得到保持良好稳定性条件。发现前者超过10 h,后者超过7 h后,质粒损失率均迅速大于10%。培养10-16个小时后,转化大肠杆菌菌液OD600值可达1.2-2.8之间,有效细菌平均却只在60%-85%之间。因此,本研究把初始培养抗生素压力分别提高至Amp剂量200mg/mL和Kana剂量200mg/mL,可有效提高转化大肠杆菌中pGM-T-WSSV-vp28与pRL-489-vp28重组载体质粒相对稳定性至85%和90%。再将转入重组载体质粒pRL-489-vp28的转vp28基因蓝藻,在有无选择压力下继代培养,发现有选择压力(Kana终浓度为200μg/mL)可以使其稳定性在10代后仍有60.8%。(2)针对本疫苗产品在市场操作中,要经历较长时间才到现场使用,这就需保证在现场使用前有效成分VP28蛋白不分解或少分解、质量有效,研究连续三批重组疫苗在不同储存温度下的药效蛋白稳定性。采取处理后多项指标检测的方法,即用RT-qPCR、Western Blot等手段检测重组疫苗有效成分VP28含量变化;用生物学活性实验检测重组疫苗免疫处理后攻毒南美白对虾存活率。实验结果表明,-80℃贮存6个月的重组疫苗,其VP28蛋白含量比-20℃样品高26.5%,比4℃样品高34.3%。口服药效实验证明,-80℃贮存的本疫苗应用于对虾抗WSSV,存活率高达85%。可证明重组疫苗储存在此温度下六个月内,有良好稳定性,且还能促进对虾生长,这是“药食同源”的有力证明。(3)针对本疫苗产品是口服剂,在饲喂时部分产品可能残留在养虾池,会造成转vp28基因蓝藻在环境中释放的问题,需对产品中转基因蓝藻作预处理。本研究采用冻融法可使重组疫苗在保证其安全性的条件下,不丢失有效成分VP28蛋白。即藻泥状产品在-20℃下反复冻融3次(每次冷冻24 h,室温16℃解冻5 min),可使转基因蓝藻细胞100%损伤,无繁殖能力且不丢失重组疫苗有效成分。这些表明了这种冻融法可控制转vp28基因蓝藻抗WSSV重组疫苗即保证药效稳定又可不在环境中释放。综上可见,我们用200mg/mL浓度的抗生素可保障所使用重组载体质粒的稳定性,避免目的基因丢失;重组疫苗在-80℃贮存6个月可保证其稳定有效;如果转vp28基因蓝藻在制成口服疫苗产品前,经过-20℃—室温的冻融处理,可确保饲喂对虾后残留养虾池里的产品不在环境中释放,不影响生态平衡。考虑商业化生产、规模化使用时的操作成本、设备利用率等条件,进行转vp28基因蓝藻口服疫苗产品生产时,将产品离心脱水为藻泥,于-20℃下反复冻融3次(每次冷冻24 h、解冻5 min),并于-80℃冷藏半年以内,作为保证转vp28基因蓝藻抗WSSV重组疫苗稳定性与安全性的优选方法。此外,使用反复冻融法防止转基因生物药物使用时在环境中释放尚未见其他报道,这可为其他转基因蓝藻在环境中的安全释放和稳定性保证提供借鉴。该方法操作简便又少药效损失,是冻融法在应用范围上的扩大;也可保证重组疫苗稳定性,在防治WSSV提供安全保障。

孙晓超[4](2016)在《融合必需氨基酸多肽在鱼腥藻PCC 7120中的表达及其条件优化》文中提出鱼腥藻PCC 7120(Anabaena sp.PCC 7120)属于真细菌类中的一种进行产氧性光合自养,能固氮的革兰氏阴性多细胞丝状原核生物;其结构简单,优点诸多如培养简单,生长周期短,易于基因工程改良等已成为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研究中的重要模式生物和稳定的基因表达宿主。同时鱼腥藻PCC 7120富含蛋白质、核酸、脂类等多种营养要素,可作为动物饲料蛋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研究基于鱼腥藻PCC 7120遗传学研究进展和动物饲料添加剂是氨基酸重要终端市场,利用鱼腥藻PCC 7120偏爱密码子设计了能特异性表达多种必需氨基酸组成小肽的外源目的HEP234基因片段并对其进行改良引入融合序列,通过基因工程手段体外构建含上述目的基因片段的融合序列,强启动子的穿梭质粒pHEP130并经过三亲结合转移转化鱼腥藻PCC 7120,筛选纯化获得质粒稳定性阳性转基因藻株,对转基因鱼腥藻PCC 7120进行分子水平的检测和蛋白水平的诱导表达,印迹杂交鉴定,证实外源目的基因在转基因藻株的存在。此外,逐一优化了转基因鱼腥藻PCC 7120生长条件,确定了优化条件培养下的转基因藻的外源目的基因表达效率有明显提高。其中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鱼腥藻PCC 7120偏爱密码子设计了能特异性表达13种动物必需氨基酸组成小肽的外源目的HEP234基因片段,该基因片段总长78 bp;在此基础上改良了HEP234使其N端引入TEV蛋白酶识别序列和GFP序列,C端引入His-tag标签;含外源目的基因片段的融合序列总长为819 bp。实验过程初成功构建了含上述外源目的基因的融合序列,强启动子Lac C的穿梭表达质粒pHEP130,并通过三亲结合转移转化鱼腥藻PCC 7120,经3次纯化筛选获得阳性转化转基因藻株。(2)基因工程菌质粒稳定性是其高效表达目的基因产物的理论基础。实验过程中分别采用平板稀释法和平板计数法综合比对了有无选择压力培养下连续传代E.coli NEB 10β::pHEP130和PCC 7120::pHEP130的生长情况,并随机挑取5代单克隆质粒PCR鉴定,结果证实E.coli NEB 10β::pHEP130在147代质粒未发生缺失,PCC7120::pHEP130在连续传代10次仍能保持质粒稳定性。(3)在实验室常规培养条件(恒温30℃,连续光照70μE m-2 s-1,110 rpm振荡)下得到了转基因鱼腥藻PCC 7120有无氮源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曲线,并确立了517d内加氮条件下的转基因藻生长速率明显高于缺氮培养。故在后续实验中,选取加氮条件下培养15d的转基因鱼腥藻PCC 7120进行目的基因融合蛋白的提取。(4)纯化后的阳性转基因高效表达藻株通过诱导表达,破碎提取,Ni柱纯化,亲和层析等技术手段可获得目的基因融合蛋白,其最佳获取条件为1mmol/L诱导物IPTG诱导,超声破碎破壁处理提取。最后通过TEV蛋白酶酶切鉴定可初步获得目的小肽HEP234 Protein。(5)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逐一探究种子液、温度、pH、光照、外源碳源、氮源对转基因鱼腥藻PCC 7120生物量和目的基因融合蛋白表达效率的影响,并得出可能的最佳组合培养条件为:转种生长对数期的种子液于AA/8N液体培养基,接种量6%,28℃,1500 Lux连续光强,110 rpm恒速振荡,添加外源碳源(碳含量50 mmol/L)如葡萄糖,蔗糖。优化培养条件较常规培养可明显提高目的基因融合蛋白的表达量,上述添加葡萄糖优化条件下的培养最终转基因藻生物量较常规培养增加43.8%。这为大规模实际生产提供参考意义。

宁文艳[5](2014)在《基于T7 RNA聚合酶的外源基因表达系统在鱼腥藻中的构建》文中提出T7 RNA聚合酶/T7启动子表达系统(简称T7系统)是基于T7 RNA聚合酶(T7 RNA polymerase,T7 RNAP)及其强启动子之间识别的特异性和高效性而建立起来的基因表达系统,能够对外源基因进行高效的转录和翻译。利用T7系统已经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多种外源基因。目前,人们已经尝试应用该高效表达系统在其他宿主细胞中进行外源基因的表达。蓝藻,又称蓝细菌,是一种光合自养原核生物。培养条件简单、成本低廉,且不易污染环境,由于其不形成包涵体、不需做复性、变性处理,目前已有很多有用的外源基因被导入到蓝藻中并成功表达,所以它是一种十分理想的遗传体系。蓝藻作为一种新的遗传转化体系备受关注。但是,蓝藻中外源基因表达效率低是蓝藻基因工程发展的瓶颈,制约了蓝藻基因工程制药的产业化。实验目的:构建一种基于T7RNA聚合酶的外源基因表达体系来高效表达发光酶基因lux AB的转基因鱼腥藻。利用该系统表达外源基因,需要在宿主细胞中存在2个必需成分:T7 RNA聚合酶和T7启动子。本课题组前期构建了含有T7 RNA聚合酶基因的定点整合载体,因此本课题研究目的:1.利用电击转化的方法将含有T7 RNA聚合酶的定点整合载体整合到鱼腥藻基因组中;2.利用卡那霉素抗性筛选转基因藻;3.构建含有T7启动子和lux AB基因的穿梭表达载体并利用三亲接合转移的方法转入到上述转基因藻中。实验方法:1.外源基因转入蓝藻的方法:电击转化法和三亲接合转移法2.载体构建方法利用PCR法获得含有T7启动子的小片段,由于T7启动子序列小,采用设计引物加上相应酶切位点和启动子序列的方法进行PCR来获得含有T7启动子和相应酶切位点的片段。利用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对载体进行酶切,回收目的片段,然后利用DNA连接酶对相应的载体片段进行连接。3.转基因藻的筛选和评价抗性筛选:将培养基中加入相应的抗性进行抗性筛选,浓度由低到高直到转基因藻生长稳定。PCR检测:将转基因藻破碎或提取转基因藻基因组,加入目的片段的引物和相应的酶和离子,在PCR仪进行扩增,将扩增产物进行凝胶电泳检测。实验结果:1.定点整合载体通过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获得了大小为9800 bp左右的线性片段,电击转化鱼腥藻,经卡那霉素抗性筛选获得具有抗性的转基因藻;2.为了确定定点整合载体是否被整合到鱼腥藻基因组中,将上述具有抗性的转基因鱼腥藻通过多次不同对引物进行P C R验证,结论在900 bp大小即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处有条带。3.PT7小片段TA克隆到克隆载体通过测序结果与目的序列比对结果显示一致,穿梭表达载体构建后通过EcoRI、XhoI双酶切鉴定后显示酶切大片段约为11000 bp左右,小片段为600 bp左右,大小正确,证明穿梭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李文靖,于海峰,吴晓莉[6](2013)在《蓝细菌高密度培养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蓝细菌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能进行光合放氧的原核生物。蓝细菌可以进行光合自养、混合营养和异养三种模式生长,其中混合营养和异养生长可以获得较高的细胞密度。本文综述了蓝细菌自养、异养、混合营养的高密度培养,对蓝细菌的高密度培养的研究现状作了阐述,并进行了研究展望。

李晓倩[7](2009)在《蓝藻中乙醇代谢途径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同时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能源枯竭两大难题,如何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是科学界研究的热点。藻类能源在这一领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除了微藻柴油以外,以蓝藻为目标的生物能源的研发也得到了关注。利用蓝藻生产生物能源除具有环境和经济价值以外,还拥有便利的分子生物学操作手段这一研究优势。本研究根据蓝藻代谢途径的特点,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思想,选择蓝藻的中间代谢产物丙酮酸为改造对象来生产目标产品乙醇。获得了如下主要结果:(1)鉴于蓝藻中缺少丙酮酸脱羧酶,乙醇脱氢酶的表达不可控,本研究设计并成功地构建了由蓝藻的pSBAI强启动子,酿酒酵母的乙醇脱氢酶和丙酮酸脱羧酶组成基因通路,并将其整合到蓝藻-大肠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RL-489上。(2)通过三亲接合转移的方法,将含有pSBAI-pdc-adh基因的穿梭表达载体pRL-489转入鱼腥藻7120中,在卡那霉素浓度至100ug/ml的BG-11负氮培养基中筛选到正常生长的转基因藻。(3)对转pSBAI-pdc-adh基因大肠杆菌和藻中的丙酮酸脱羧酶和乙醇脱氢酶的酶活检测和乙醇产量检测发现:在转基因通路的大肠杆菌中,乙醇产量是DH5a菌株的4倍,丙酮酸脱羧酶的活性是其的3.04倍,乙醇脱氢酶的活性提高了40%。而在转基因鱼腥藻中乙醇含量提高50%,在鱼腥藻粗酶液中转基因鱼腥藻丙酮酸脱羧酶活性提高了1倍,乙醇脱氢酶活性提高了2倍,总酶活较低。

王非凡[8](2009)在《外源fba对鱼腥藻7120光合活性的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是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的最终来源。在光合反应一系列复杂的反应中,碳同化反应(Calvin循环)作为大多数光合生物光合作用调控的核心环节,一直是整个生命科学研究的方向和重点。确定Calvin循环中的限速点,提高植物的生产力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价值。Calvin循环是一个有一系列酶共同催化的串联反应系统,整个系统共包含11个酶,分为羧化、还原和再生三个阶段,产生13步催化反应。丙糖磷酸异构酶(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TPI,EC 5.3.1.1)和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ructose-1,6-bisphosphate aldolase,FBA,EC 4.1.2.13)分别是再生阶段中的第一个和第二个酶,催化两个相继反应:TPI催化的是两个三碳糖——3-磷酸甘油醛(GAP)和磷酸二羟丙酮(DHAP)之间的可逆异构化反应;而FBA则可逆地催化这两个三碳糖缩化形成为六碳糖——果糖-6-磷酸(FBP),是Calvin循环中固定CO2后的第一个催化3C化合物转化为6C化合物的酶。由于FBA和TPI催化的均是可逆反应,被认为是“非限速酶”,因而在传统研究中一直没有被重视。近年来,反义转基因植物研究的应用给Calvin循环的调控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以检测确定水稻胞质fba转入鱼腥藻7120后是否确实能够加速碳同化从而加快光合反应的速度并初步探索其内在原因为目的,对其酶活、生长、Rubisco活性、光合放氧、细胞干重、低温荧光、荧光动力学、各种光合参数等一系列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实验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转FBA鱼腥藻在构建成功(经检测)后,在生长条件为BG-Ⅱ(-N),Tris-HCl(5 mM,pH 8.0)和2%(V/V)的二氧化碳通气,温度30℃情况下,能正常生长,在相同情况下,转FBA鱼腥藻比野生型鱼腥藻细胞增长的速率有一定的提高。2.对转基因FBA鱼腥藻及阳性对照鱼腥藻以及野生型鱼腥藻中FBA酶活性比较发现,转基因藻中FBA酶活性得到了提高。3.Western印迹分析显示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活化酶)在转FBA鱼腥藻中大量诱导,由此显示,FBA酶的增加与Rubisco活化酶量的增加有关。4.在测量和比较了转FBA鱼腥藻、阳性对照鱼腥藻和野生型鱼腥藻的光合氧变化与细胞干重后,同样发现转基因鱼腥藻的这两项指标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再次证实FBA酶对光合氧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5.室温吸收光谱显示外源fba的转入没有改变鱼腥藻的基本色素组成,低温荧光色谱分析显示了PSⅡ和PSⅠ两者综合作用下转FBA鱼腥藻光合效率提高的可能性。6.荧光动力学检测分析得出:转FBA鱼腥藻的光化学淬灭参数qP和qL均高于野生型鱼腥藻(qL提高了3.37%,qP提高了1.93%),光能转换效率提高了1.07%,光电子传递速率ETR提高了1.76%,实际电子传递的量子效率提高了1.77%。转鱼腥藻PSⅡ对光能的吸收、传递、耗散、分配的能力的增强,从“内在性”上解释了转FBA鱼腥藻在光和调控能力上的优势。以上结果证明,外源fba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转基因藻的光合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光合作用的调控机理提供了依据。

李轩[9](2009)在《转hTNF-α基因鱼腥藻7120规模培养及生物学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用人肿瘤坏死因子α(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α,简称hTNF-α)作外源目的基因。其表达产物对肿瘤组织和肿瘤细胞具有直接地、特异地和广谱性地杀伤作用,是一种极有希望制成抗癌剂的天然因子。以前作静脉注射仍然毒副作用大,十几年来国内外一直停留在临床实验阶段。以前用大肠杆菌得到的重组产物需要严格纯化。十年前本研究室把这些基因转入蓝藻中表达成功,拟制成口服剂。本研究在已经得到的转hTNF-α基因鱼腥藻7120的基础上,改善规模培养条件,细胞破碎方法以及为临床前实验提供药效学实验数据。对100L光反应器中转hTNF-α基因鱼腥藻7120生长调控表明,葡萄糖和NaNO3都能有效地促进其生长并且提高目的蛋白的表达。其中,添加葡萄糖后,转hTNF-α基因鱼腥藻7120的培养时间由原来的17d缩短到15d,其生物量增加了52.3%,目的蛋白的表达率提高了3.77倍,同时还明显地提高了目的蛋白细胞毒作用达50%以上添加NaNO3氮源后,转hTNF-α基因鱼腥藻7120的生物量提高了31.76%,表达率提高了0.83倍。细胞毒活性约提高了15%。在比对多种细胞破碎方法后,借鉴水平密闭型珠磨机的破碎原理,向破碎缓冲液中添加一定量的石英砂,可降低超声波破碎时的超声波功率,而不降低破碎效率,同时又保护了蛋白活性。优化后的破碎方法既保持原有的细胞破碎效率,又提高了其破碎液中总蛋白的含量42%。但与反复冻融法所得到样品相比,优化后的超声波破碎方法所得到的样品的L929细胞毒活性仍然偏低20%以上L929细胞毒实验表明,不同批次间的hTNF-α蛋白能稳定地表达,各个批次样品间的L929细胞毒活性基本相当,约为8000U/mg。这说明所使用的培养方法重复性较好,能满足工业化规模培养的要求。根据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可知,小鼠口服转hTNF-α基因鱼腥藻7120后,其生理指标全部正常且无一例死亡。小鼠口服给药途径的LD50>16g/kg。从小鼠肝癌H-22治疗实验可见,对移植了肿瘤细胞的小鼠连续给药10d,其肿瘤细胞明显缩小,其细胞抑制率平均值为37.7±3.4%,最高值达到41.5%(P<0.001),其抑制率明显高于口服野生鱼腥藻7120制剂实验组,说明口服给药途径维持了hTNF-α的抗肿瘤活性。

蔡文龙,赵勇,孟春晓[10](2009)在《鱼腥藻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鱼腥藻是一种蓝藻门念珠藻类微藻,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固氮作用。笔者分别论述了近年来在鱼腥藻的培养、水华鱼腥藻及其治理、鱼腥藻藻蓝蛋白的获得以及转基因鱼腥藻的研究进展。

二、鱼腥藻Anabaena sp.PCC7120的混合营养生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鱼腥藻Anabaena sp.PCC7120的混合营养生长(论文提纲范文)

(1)碳源对细菌与蓝藻相互作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水华概述
        1.1.1 水华现状
        1.1.2 水华的危害
    1.2 水华治理技术
        1.2.1 物理方法
        1.2.2 化学方法
        1.2.3 生物方法
    1.3 溶藻菌资源的研究现状
        1.3.1 溶藻菌的作用方式
    1.4 环境因素对溶藻菌与蓝藻间关系的影响
        1.4.1 光照条件
        1.4.2 营养条件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微藻与细菌菌株
        2.1.2 主要药品及试剂
        2.1.3 培养基母液
        2.1.4 主要培养基
        2.1.5 主要设备
    2.2 实验方案
        2.2.1 实验设计
        2.2.2 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2.2.3 藻细胞叶绿素含量及细菌溶藻效率的测定
        2.2.4 碳源对藻菌间关系的影响
        2.2.5 碳源对WR11抑藻能力的影响
        2.2.6 光照周期对WR11抑藻能力的影响
        2.2.7 碳源及光照周期对WR11抑藻能力的影响
        2.2.8 HPLC样品准备及分析条件
        2.2.9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碳源对菌藻间关系的影响
    3.2 环境因素对丛毛单胞科细菌WR11抑藻能力的影响
        3.2.1 碳源对WR11溶藻能力的影响
        3.2.2 光照周期对WR11抑藻能力的影响
        3.2.3 碳源及光照周期对WR11抑藻能力的影响
    3.3 丛毛单胞科细菌WR11抑藻活性物质探索
        3.3.1 馏分活性跟踪
        3.3.2 HPLC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4.1 结果讨论
        4.1.1 碳源对菌藻间关系的影响
        4.1.2 碳源对WR11抑藻能力的影响
        4.1.3 WR11抑藻活性物质探究
        4.1.4 碳源及光照周期对WR11抑藻能力的影响
    4.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参加的会议等
致谢

(2)集胞藻6803 ferredoxin-like蛋白的生理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引言
    1.1 蓝藻
        1.1.1 蓝藻简介
        1.1.2 蓝藻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1.1.3 Synechocystis sp.PCC6803 概况
    1.2 光合作用
        1.2.1 光合作用简介
        1.2.2 光能的吸收和传递
        1.2.3 光合作用电子传递链
    1.3 蓝藻的呼吸作用简介
    1.4 铁氧还蛋白(Ferredoxin,Fd)简介
        1.4.1 Ferredoxin蛋白
        1.4.2 Fd蛋白在集胞藻属PCC6803(Synechocystis sp.PCC6803)中的研究
    1.5 Ferredoxin-like(Fd-like)蛋白研究进展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藻种、菌种及质粒
        2.1.2 实验试剂
        2.1.3 引物信息
    2.2 实验方法
        2.2.1 培养条件与处理方法
        2.2.2 质粒DNA的提取
        2.2.3 PCR片段纯化
        2.2.4 重组载体的构建
        2.2.5 蓝藻的转化
        2.2.6 苯酚法快速提取蓝藻总DNA
        2.2.7 蓝藻总RNA的提取
        2.2.8 qPCR技术检测基因表达量
        2.2.9 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测定
        2.2.10 氧电极检测
        2.2.11 Synechocystis sp.PCC6803 膜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分离
        2.2.12 蛋白胶电泳及Western blot
        2.2.13 蛋白质组测定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编码Fd-like蛋白基因的确定
    3.2 突变株的构建
    3.3 突变株表型的探索
        3.3.1 低温条件下突变株和WT的生长情况
        3.3.2 高二氧化碳(HC)条件下突变株和WT的生长情况
        3.3.3 不同营养条件下突变株和WT的生长情况
    3.4 突变株和WT中 fd1,slr1205,ssr1041 的转录水平
    3.5 突变株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活性
    3.6 突变株的生化分析
        3.6.1 突变株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含量
        3.6.2 突变株和WT类囊体膜蛋白的积累
        3.6.3 突变株和WT蛋白质组差异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Slr1205蛋白影响藻株的生长速率
    4.2 Slr1205蛋白与藻株光合作用以及对无机元素的吸收利用有关
    4.3 Slr1205蛋白与藻株的呼吸作用有关
    4.4 Slr1205蛋白抑制低温强化效应
第五章 总结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转vp28基因蓝藻抗WSSV重组疫苗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研究进展
        1.1.1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概况
        1.1.2 重组WSSV病毒囊膜蛋白的研究进展
    1.2 重组疫苗的稳定性研究
        1.2.1 重组疫苗
    1.3 重组疫苗的安全性
        1.3.1 转基因生物制品的安全性
        1.3.2 重组疫苗的安全性
    1.4 外源基因表达量定量方法和单克隆抗体
        1.4.1 外源基因表达量定量方法
        1.4.2 单克隆抗体
        1.4.3 动物攻毒实验
    1.5 本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意义
第二章 转vp28基因蓝藻中载体质粒的稳定性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对象
        2.1.2 实验仪器
        2.1.3 培养基与常用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转基因用载体质粒pRL-489-vp28的稳定性
        2.2.2 含pRL-489-vp28大肠杆菌TOP10的有效活菌数检测
        2.2.3 检测用载体质粒标准品pGM-T-WSSV-vp28的稳定性
        2.2.4 含pGM-T-WSSV-VP28大肠杆菌TOP10的有效活菌数检测
        2.2.5 有无选择压力下转vp28基因蓝藻的传代稳定性检测
    2.3 实验结果
        2.3.1 大肠杆菌TOP10中载体质粒pRL-489-vp28的稳定性
        2.3.2 大肠杆菌TOP10中载体质粒标准品pGM-T-WSSV-vp28的稳定性
        2.3.3 四种转化大肠杆菌TOP10培养时间与生长(OD600值)关系
        2.3.4 四种转化大肠杆菌TOP10有效活菌数与培养时间关系
        2.3.5 有无选择压力下转vp28基因蓝藻的传代稳定性
    2.4 讨论
第三章 不同储存温度下转vp28基因蓝藻重组疫苗的稳定性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对象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重组疫苗的藻种纯化
        3.2.2 重组疫苗的规模化培养和采收
        3.2.3 储存前的分装
        3.2.4 储存后重组疫苗的外观和pH变化
        3.2.5 重组疫苗的总RNA提取和RT-qPCR检测
        3.2.6 总蛋白的提取和检测
        3.2.7 VP28蛋白的WesternBlot检测
        3.2.8 重组疫苗免疫处理后攻毒南美白对虾的生物学活性检测
    3.3 实验结果
        3.3.1 重组疫苗的外观变化
        3.3.2 重组疫苗的pH变化
        3.3.3 重组疫苗样品中VP28蛋白含量的变化
        3.3.4 VP28蛋白的WesternBlot定性鉴定
        3.3.5 重组疫苗免疫处理后攻毒南美白对虾的生物学活性
    3.4 讨论
第四章 用冻融法处理转vp28基因蓝藻保证安全性和稳定性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对象
        4.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冻融法处理转vp28基因蓝藻保证重组疫苗安全性
        4.2.2 反复冻融后重组疫苗有效成分的检测
    4.3 实验结果
        4.3.1 冻融法处理后转vp28基因鱼腥藻细胞的损伤率
        4.3.2 转vp28基因鱼腥藻细胞的显微变化
        4.3.3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
        4.3.4 冻融后固体培养蓝藻细胞的生长
        4.3.5 冻融处理后转vp28基因蓝藻重组疫苗的稳定性
    4.4 讨论
总结和创新点
参考文献
科研情况
致谢

(4)融合必需氨基酸多肽在鱼腥藻PCC 7120中的表达及其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蓝藻概述
    1.2 蓝藻遗传学研究进展
    1.3 鱼腥藻PCC 7120的生物学特性
        1.3.1 鱼腥藻PCC 7120简述
        1.3.2 鱼腥藻PCC 7120培养方式
        1.3.3 鱼腥藻PCC 7120细胞形态
        1.3.4 鱼腥藻PCC 7120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1.4 绿色荧光蛋白及其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1.4.1 绿色荧光蛋白(GFP)概述
        1.4.2 绿色荧光蛋白(GFP)发光机制
    1.5 多肽动物饲料添加剂及其在鱼腥藻PCC 7120中的应用
        1.5.1 多肽动物饲料添加剂概述
        1.5.2 多肽动物饲料添加剂在鱼腥藻PCC 7120中的应用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材料
        2.1.2 菌株和质粒
        2.1.3 目的基因及其结构序列
        2.1.4 主要引物
        2.1.5 培养基与主要溶液
        2.1.6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表达质粒pHEP130构建
        2.2.2 大肠杆菌表达质粒pHEP130稳定性验证
        2.2.3 三亲接合转移转化鱼腥藻PCC 7120
        2.2.4 转基因鱼腥藻PCC 7120表达质粒稳定性验证
        2.2.5 转基因鱼腥藻PCC 7120生长曲线
        2.2.6 转基因鱼腥藻PCC 7120生物量测定
        2.2.7 转基因鱼腥藻PCC 7120蛋白含量测定
        2.2.8 转基因鱼腥藻PCC 7120融合蛋白诱导表达
        2.2.9 转基因鱼腥PCC 7120融合蛋白提取
        2.2.10 转基因鱼腥藻PCC 7120融合蛋白浓缩
        2.2.11 转基因鱼腥藻PCC 7120融合蛋白Ni柱纯化
        2.2.12 转基因鱼腥藻PCC 7120融合蛋白SDS-PAGE电泳
        2.2.13 转基因鱼腥藻PCC 7120融合蛋白TEV酶酶切鉴定
        2.2.14 转基因鱼腥藻PCC 7120融合蛋白Western-Blot免疫印迹杂交
        2.2.15 转基因鱼腥藻 PCC 7120 生长条件初步优化
3 结果与分析
    3.1 表达质粒的构建及检验
    3.2 大肠杆菌表达质粒pHEP130质粒稳定性验证
    3.3 转基因鱼腥藻PCC 7120阳性克隆筛选纯化
    3.4 转基因鱼腥藻PCC 7120表达质粒稳定性研究
    3.5 转基因鱼腥藻PCC 7120生长曲线
    3.6 转基因鱼腥藻PCC 7120不同破壁方法蛋白提取比较
    3.7 转基因鱼腥藻PCC 7120融合蛋白电泳分离
    3.8 转基因鱼腥藻PCC 7120融合蛋白诱导表达
    3.9 转基因鱼腥藻PCC 7120融合蛋白Ni柱纯化
    3.10 转基因鱼腥藻PCC 7120融合蛋白TEV酶切鉴定
    3.11 转基因鱼腥藻PCC 7120生长条件初步优化
        3.11.1 TT PCC 7120和WT PCC 7120生长曲线
        3.11.2 BG -11和AA/8N培养下转基因鱼腥藻PCC 7120生长曲线
        3.11.3 种子对转基因鱼腥藻PCC 7120生长影响
        3.11.4 温度对转基因鱼腥藻PCC 7120生长影响
        3.11.5 pH对转基因鱼腥藻PCC 7120生长影响
        3.11.6 光照对转基因鱼腥藻PCC 7120生长影响
        3.11.7 转基因鱼腥藻PCC 7120生长培养基C、N源优化
        3.11.8 转基因鱼腥藻PCC 7120生长优化条件下的蛋白表达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表达质粒构建与稳定性验证
        4.1.2 融合蛋白的提取、纯化与鉴定
        4.1.3 优化培养条件下的转基因鱼腥藻PCC 7120融合蛋白表达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基于T7 RNA聚合酶的外源基因表达系统在鱼腥藻中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1 T7 RNA聚合酶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1.1.1 T7 RNA聚合酶表达系统介绍
        1.1.2 T7 RNA聚合酶表达系统的应用
    1.2 蓝藻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1.2.1 蓝藻表达系统介绍
        1.2.2 蓝藻质粒
        1.2.3 蓝藻穿梭表达载体
        1.2.4 外源基因导入蓝藻方法
        1.2.5 基于DNA同源重组的性质的蓝藻基因整合平台系统
        1.2.6 蓝藻中利用同源重组法表达外源基因的优势和不足
        1.2.7 蓝藻与人类社会关系越来越密切
        1.2.8 蓝藻表达系统的应用
        1.2.9 提高蓝藻表达效率
    1.3 基因标记技术
        1.3.1 报告基因的种类及特点
        1.3.2 报告基因的主要用途
    1.4 小结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技术路线图
前言
第二部分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1.1 菌种与质粒
        2.1.2 藻种
        2.1.3 PCR引物
        2.1.4 主要试剂
        2.1.5 酶类
        2.1.6 常用培养基
        2.1.7 常用试剂的配置
        2.1.8 常用仪器
    2.2 方法
        2.2.1 电击转化
        2.2.2 转基因鱼腥藻Anabaena sp.PCC 7120的筛选与纯化
        2.2.3 转基因鱼腥藻Anabaena sp. PCC 7120的鉴别
        2.2.4 转基因鱼腥藻Anabaena sp. PCC 7120的培养及保存
        2.2.5 定点整合后转基因鱼腥藻的筛选
        2.2.6 穿梭表达质粒pRL489在大肠杆菌中发光情况的检测
        2.2.7 pRL489 +PT7载体的构建、筛选和鉴定
        2.2.8 三亲接合转移
        2.2.9 SDS-PAGE电泳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3.1 定点整合载体线性片段的获得
    3.2 鱼腥藻Anabaena sp. PCC 7120的培养
    3.3 鱼腥藻Anabaena sp. PCC 7120的电击转化
    3.4 转基因藻的筛选
    3.5 定点整合载体的鉴定
    3.6 转基因藻的筛选
    3.7 转基因藻的SDS-PAGE电泳
    3.8 穿梭表达质粒pRL489发光
    3.9 穿梭表达载体pRL489+PT7的构建
        3.9.1 穿梭表达载体pRL489+PT7小片段的获得
        3.9.2 穿梭表达载体pRL489+PT7大片段的获得
        3.9.3 大小片段进行连接转化
        3.9.4 穿梭表达载体pRL489+PT7的鉴定
    3.10 三亲接合转移穿梭表达载体pRL489+PT7
第四部分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6)蓝细菌高密度培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蓝细菌概况
2 高密度培养概况
    2.1 高密度培养定义
    2.2 高密度培养的优点
3 蓝细菌高密度培养
    3.1 蓝细菌光合自养高密度培养
    3.2 蓝细菌异养高密度培养
    3.3 蓝细菌混合营养高密度培养
4 结论与展望

(7)蓝藻中乙醇代谢途径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藻类生物能源的发展
        1.1.1 微藻柴油的发展
        1.1.2 微藻柴油发展的瓶颈
        1.1.3 蓝藻生物能源的兴起
    1.2 合成生物学
        1.2.1 合成生物学的理念
        1.2.2 应用合成生物学思想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1.2.3 合成生物学的思想在生物能源生产中的运用的“基座”
    1.3 蓝藻
        1.3.1 概述
        1.3.2 蓝藻的光合自养方式
        1.3.3 蓝藻工程菌株的发展
    1.4 乙醇脱氢酶(ADH)和丙酮酸脱羧酶(PDC)
        1.4.1 乙醇工程生产菌株
        1.4.2 由乙醇脱氢酶和丙酮酸脱羧酶组成的乙醇生产途径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蓝藻藻种、菌株以及质粒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蓝藻的培养方法
        2.2.2 大肠杆菌的培养
        2.2.3 ADH,PDC 基因的PCR 反应
        2.2.4 大肠杆菌的的转化和筛选
        2.2.5 蓝藻的转化
        2.2.6 转基因藻的筛选与纯化
        2.2.7 基因水平检测
        2.2.8 蛋白水平检测
        2.2.9 乙醇脱氢酶和丙酮酸脱羧酶的酶活检测
        2.2.10 乙醇检测
第三章 蓝藻中乙醇代谢途径的设计和构建
    3.1 乙醇生产途径的设计
        3.1.1 乙醇生产途径设计的主要思路
        3.1.2 乙醇生产途径基因片段的选择
    3.2 穿梭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的构建
        3.2.1 目标片段的获取
        3.2.2 大肠杆菌蓝藻穿梭表达载体的构建
    3.3 乙醇生产途径对鱼腥藻7120 的转化
        3.3.1 三亲接合转移和转基因藻的筛选
        3.3.2 转基因藻的质粒的凝胶电泳检测
        3.3.3 转基因藻的形态观察
    3.4 小结
第四章 乙醇代谢途径的初步检测
    4.1 大肠杆菌中乙醇代谢途径的检测
        4.1.1 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
        4.1.2 代谢物乙醇的检测
        4.1.3 大肠杆菌中乙醇脱氢酶和丙酮酸脱羧酶的酶活检测
        4.1.4 讨论
    4.2 乙醇生产途径在鱼腥藻7120 中的检测
        4.2.1 生长曲线
        4.2.2 代谢物乙醇的检测
        4.2.3 乙醇脱氢酶和丙酮酸脱羧酶的酶活检测
        4.2.4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附录

(8)外源fba对鱼腥藻7120光合活性的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BA)
    1.2 蓝藻基因工程
    1.3 蓝藻光合作用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穿梭表达载体pDC-FBA的构建
    3.2 蓝藻的转化和筛选
    3.3 转FBA鱼腥藻几项生理指标的测定
    3.4 外源FBA对光合产量的影响
    3.5 室温吸收光谱的测定
    3.6 低温荧光发射光谱的测定
    3.7 动力学荧光的测定
第四章 讨论
    4.1 鱼腥藻7120作为外源FBA对光合作用调控的研究材料的可行性
    4.2 FBA单酶水平提高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可能原因
    4.3 Rubisco活化酶对光合调控的作用和可能原因
    4.4 荧光动力学分析转FBA鱼腥藻"内在"在光和调控能力上的优势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转hTNF-α基因鱼腥藻7120规模培养及生物学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1.1.1 肿瘤坏死因子-α简介
        1.1.2 人肿瘤坏死因子的研究简史和现状
    1.2 人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
        1.2.1 hTNF-α活性的体内测定法
        1.2.2 hTNF-α活性的体外测定法
    1.3 蓝藻及其混合营养培养
        1.3.1 蓝藻概述
        1.3.2 转基因蓝藻的混合营养培养
    1.4 细胞破碎方法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蓝藻藻种
        2.1.2 培养基
    2.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设备
    2.3 蓝藻培养方法
        2.3.1 藻种纯化和保存
        2.3.2 藻种试管和摇瓶培养
        2.3.3 封闭式光反应器培养
    2.4 葡萄糖和NaNO_3处理转hTNF-α基因鱼腥藻7120
        2.4.1 葡萄糖对转hTNF-α基因鱼腥藻7120的影响
        2.4.2 NaNO_3对转hTNF-α基因鱼腥藻7120的影响
    2.5 不同破碎方法处理转hTNF-α基因鱼腥藻7120
        2.5.1 超声波破碎条件优化
        2.5.2 超声波破碎和反复冻融破碎法对hTNF-α蛋白活性的影响
    2.6 hTNF-α活性稳定性研究
        2.6.1 实验材料
        2.6.2 实验方法
    2.7 转hTNF-α基因鱼腥藻7120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2.7.1 试验材料及条件
        2.7.2 试验方法
    2.8 转hTNF-α基因鱼腥藻小鼠肝癌H-22治疗试验
        2.8.1 试验材料及条件
        2.8.2 实验方法
    2.9 藻细胞密度的测定
    2.10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2.11 总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2.12 目的蛋白hTNF-α的检测
        2.12.1 目的蛋白的定量测定——酶联免疫法
    2.13 细胞破碎率的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葡萄糖和NaNO_3对转hTNF-α基因鱼腥藻7120的影响
        3.1.1 葡萄糖对转hTNF-α基因鱼腥藻7120的影响
        3.1.2 NaNO_3对转hTNF-α基因鱼腥藻7120的影响
    3.2 不同破碎方法对hTNF-α蛋白活性的影响
        3.2.1 超声波破碎条件优化
        3.2.2 超声波破碎和反复冻融破碎法对hTNF-α蛋白活性的影响
    3.3 hTNF-α细胞毒活性测定及蛋白活性稳定性研究
    3.4 转hTNF-α基因鱼腥藻7120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3.5 转hTNF-α基因鱼腥藻小鼠肝癌H-22治疗试验
    3.6 讨论
4 结论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情况
8 致谢
9 附录

(10)鱼腥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鱼腥藻的培养
2 水华鱼腥藻研究
3 鱼腥藻藻蓝蛋白的研究
4 鱼腥藻基因工程研究

四、鱼腥藻Anabaena sp.PCC7120的混合营养生长(论文参考文献)

  • [1]碳源对细菌与蓝藻相互作用的影响[D]. 张洁.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2]集胞藻6803 ferredoxin-like蛋白的生理功能研究[D]. 董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3]转vp28基因蓝藻抗WSSV重组疫苗的稳定性和安全性[D]. 吴倩萍. 上海海洋大学, 2018(05)
  • [4]融合必需氨基酸多肽在鱼腥藻PCC 7120中的表达及其条件优化[D]. 孙晓超.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
  • [5]基于T7 RNA聚合酶的外源基因表达系统在鱼腥藻中的构建[D]. 宁文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5)
  • [6]蓝细菌高密度培养研究进展[J]. 李文靖,于海峰,吴晓莉.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 [7]蓝藻中乙醇代谢途径的构建[D]. 李晓倩. 天津大学, 2009(S2)
  • [8]外源fba对鱼腥藻7120光合活性的调控研究[D]. 王非凡. 上海师范大学, 2009(S1)
  • [9]转hTNF-α基因鱼腥藻7120规模培养及生物学活性研究[D]. 李轩. 天津科技大学, 2009(S1)
  • [10]鱼腥藻研究进展[J]. 蔡文龙,赵勇,孟春晓.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01)

标签:;  ;  ;  ;  ;  

鱼腥藻的混合营养生长。 PCC7120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