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延髓背角PKCγ阳性超微结构的观察

大鼠延髓背角PKCγ阳性超微结构的观察

一、大鼠延髓背角内PKCγ阳性超微结构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穆强[1](2020)在《银质针导热疗法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中枢5-HT、5-HT2A受体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银质针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大鼠中枢5-羟色胺(5-HT)及5-羟色胺2A(5-HT2A)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银质针治疗MPS的中枢机制。方法:将54只大鼠随机分3组,每组18只,正常组不予任何刺激,模型组应用打击结合强迫运动的方式建立MPS模型,银质针组在造模成功的基础上行银质针导热治疗。于治疗结束后1天、7天、14天分别测定3组大鼠右股内侧肌病理变化、热缩爪潜伏期(PWTL)、肌电图(EMG)、延髓及脊髓5-HT、脊髓5-HT2A受体。结果:(1)PWTL:模型组、银质针组各时间点PWTL较正常组明显缩短(P<0.05);银质针组治疗1天后PWTL较模型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7天、14天较治疗后1天PWTL明显升高且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肌电图:造模后大鼠右股内侧肌出现频发自发电活动,银质针治疗后,自发电活动逐渐减少,治疗后14天仍可见偶发肌肉自发电活动。(3)右股内侧肌病理切片:正常组形态规整、肌纤维排列整齐;模型组间质增生,肌纤维排列紊乱;银质针治疗后1天较模型组未见明显差异;银质针组治疗后7天,肌纤维形态逐渐恢复,间质增生较前好转;银质针组治疗后14天,肌纤维形态较规则,可见新生血管。(4)中枢5-HT阳性表达:模型组延髓5-HT较正常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银质针组各时间点5-HT表达上调,且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脊髓5-HT表达较正常组减少,银质针组治疗后1天,5-HT水平未见明显变化,银质针治疗后7天、14天,5-HT表达逐渐上调,各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脊髓5-HT2A受体:正常组、模型组各时间点组内比较无明显差异;银质针组各时间点较正常组、模型组5-HT2A受体表达均增加;治疗后7天、14天较治疗后1天5-HT2A受体表达明显升高且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MPS模型大鼠延髓及脊髓5-HT水平降低,随时间推移仍有降低趋势;2.银质针治疗后MPS大鼠延髓及脊髓5-HT较正常大鼠明显增多,且随时间推移呈递增趋势,其中延髓变化早于脊髓;3.银质针治疗后MPS大鼠脊髓5-HT2A受体阳性表达随治疗后时间延长逐渐递增并且与5-HT增加、热痛敏恢复、肌电图恢复以及局部股内侧肌修复呈同步趋势,推测银质针导热疗法可能通过调控中枢5-HT及5-HT2A受体发挥其镇痛作用。

王祯[2](2020)在《MicroRNA-134-5p介导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差异性致痛觉过敏效应的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阿片类药物是临床麻醉不可替代的镇痛基石,其被广泛的应用于围术期镇痛、神经病理性疼痛以及癌痛的治疗。随着使用量的增加,包括痛觉过敏(OIH)在内的一些中枢性副作用对其进一步推广应用提出了挑战。引起OIH最常见的药物是瑞芬太尼,但同样常用于临床的舒芬太尼却鲜有报道,二者的差异致痛敏效应可能有助于阐明OIH的发展机制,找到潜在的治疗靶点,进而指导临床阿片类药物使用,增加患者舒适满意度。微小RNA(microRNA,miR)是一类参与基因表达转录后调控的短序列非编码RNA;它们通过与靶mRNA的互补序列结合,诱导翻译抑制或mRNA降解。近年来研究发现,在病理性疼痛的发展进程中,miR含量或者功能的改变已被证实可调控疼痛介质表达,促进疼痛级联反应,导致病理性疼痛。miR还与疼痛中枢敏化形成过程中突触结构和功能的调控有关。μ-阿片受体(MOR)不仅是阿片类药物发挥作用的主要靶点,更是导致OIH的关键调控因子。研究证实,MOR参与调节OIH期间神经调节因子的表达、小胶质细胞激活以及突触可塑性改变。综上我们推测miR通过调控MOR参与介导脊髓背角神经网络增生与中枢敏化是OIH的一个可能机制。本研究拟建立在体小鼠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痛觉过敏模型,探讨脊髓背角miR-134-5p、MOR是否与二者诱导的痛觉过敏有关,以及miR-134-5p与其靶基因MOR相互作用对突触形态/功能的调控,为临床预防和治疗OIH提供新的思路。目的通过测定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引发机械/热痛觉过敏的半数有效剂量,比较二者诱导痛觉过敏效应的差异;通过找寻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的等效剂量,比较二者诱导痛觉过敏时程的差异;通过评价瑞芬太尼与等效剂量舒芬太尼痛觉过敏小鼠脊髓背角miR-134-5p和MOR表达的变化,探讨造成二者差异性痛觉过敏时程中的可能机制;通过鞘内注射Agomir-134过表达miR-134-5p,探讨其对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小鼠行为学以及脊髓背角MOR表达的影响;通过鞘内注射Antagomir-134抑制miR-134-5p,探讨其对舒芬太尼痛觉过敏小鼠行为学以及脊髓背角MOR表达的影响;通过鞘内注射LV-MOR基因敲减MOR,探讨其对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小鼠行为学和miR-134-5p表达的影响;通过鞘内注射Agomir-134过表达miR-134-5p或LV-MOR抑制MOR,探讨其对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小鼠脊髓背角树突棘形态学、突触结构重塑以及突触可塑性改变的影响;方法一、雄性成年C57BL6/J小鼠72只,随机分为9组(n=8):C组(生理盐水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0.1ml,两次注射间隔15min(后同);R1、R2、R3、R4组(不同剂量瑞芬太尼组):4×5μg/kg,4×10μg/kg,4×15μg/kg,4×20μg/kg、;S1、S2、S3、S4组(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组):4×0.5μg/kg,4×2.5μg/kg,4×5μg/kg,4×10μg/kg;于造模前1d、造模后3h、6h、1d、2d、3d、5d、7d、9d,测定热刺激缩足潜伏期(PWL)和机械刺激缩足阈值(PWT),绘制时间-效应曲线,分别计算得出致机械/热痛觉过敏效应的ED50。二、雄性成年C57BL6/J小鼠90只,随机分为3组(n=30):C组(生理盐水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0.1ml,两次注射间隔15min(后同);R组(瑞芬太尼组):尾静脉注射瑞芬太尼4×10μg/kg;S组(舒芬太尼组):尾静脉注射舒芬太尼4×0.5μg/kg。于造模前1d、造模后3h、6h、1d、2d、3d、5d、7d,每组取8只小鼠测定热刺激缩足潜伏期(PWL)和机械刺激缩足阈值(PWT);于上述时间点,每组取3只小鼠处死并取脊髓背角L3~L5节段,采用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miR-134-5p、MOR表达;于造模后2d,每组取3只小鼠处死并取脊髓背角L3~L5节段,采用免疫组化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法测定miR-134-5p表达和活性。三、雄性成年C57BL6/J小鼠66只,随机数字表法分6组(n=11):C组(错配序列+生理盐水组):Scramble×3d,生理盐水4×0.1 ml;Agomir组(miR-134-5p+生理盐水组):Agomir-134(1nmmol)×3d,生理盐水4×0.1 ml;R组(错配序列+瑞芬太尼组):Agomir-134×3d,瑞芬太尼4×10μg/kg;Agomir+R1、Agomir+R2、Agomir+R3组(miR-134-5p+瑞芬太尼组):Agomir-134(0.1、0.5、1nmmol)×3d,瑞芬太尼4×10μg/kg;于造模前1d、造模后3h、6h、1d、2d、3d、5d、7d,每组取8只小鼠测定热刺激缩足潜伏期(PWL)和机械刺激缩足阈值(PWT);于造模后2d,每组取3只小鼠处死并取脊髓背角L3~L5节段,采用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miR-134-5p、MOR表达,采用高尔基染色和透射电镜法测定树突棘、突触形态相关参数。四、雄性成年C57BL6/J小鼠66只,随机数字表法分6组(n=11):C组(错配序列+生理盐水组):Scramble×3d,生理盐水4×0.1ml;Antagomir组(miR-134-5p+生理盐水组):Antagomir-134(1nmmol)×3d,生理盐水4×0.1 ml;S组(错配序列+舒芬太尼组):Antagomir-134×3d,舒芬太尼4×0.5μg/kg;Antagomir+R1、Antagomir+R2、Antagomir+R3组(miR-134-5p+舒芬太尼组):Antagomir-134(0.1、0.5、1 nmmol)×3d,舒芬太尼4×0.5μg/kg;于造模前1d、造模后3h、6h、1d、2d、3d、5d、7d,每组取8只小鼠测定热刺激缩足潜伏期(PWL)和机械刺激缩足阈值(PWT);于造模后2d,每组取3只小鼠处死并取脊髓背角L3~L5节段,采用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miR-134-5p、MOR表达。五、雄性成年C57BL6/J小鼠48只,随机数字表法分4组(n=12):C组(LV-阴性对照+生理盐水组):LV-NC×2次,生理盐水4×0.1 ml;LV组(LV-MOR+生理盐水组):LV-MOR×2次,生理盐水4×0.1ml;R组(LV-阴性对照+瑞芬太尼组):LV-NC×2次,瑞芬太尼4×10μg/kg;LV+R组(LV-MOR+瑞芬太尼组):LV-MOR×2次,瑞芬太尼4×10μg/kg;于造模前1d、造模后3h、6h、1d、2d、3d、5d、7d,每组取8只小鼠测定热刺激缩足潜伏期(PWL)和机械刺激缩足阈值(PWT);于造模后2d,每样实验每组取3只小鼠处死并取脊髓背角L3~L5节段,采用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miR-134-5p、MOR表达,采用高尔基染色和投射电镜法测定树突棘、突触形态相关参数。六、取出生4~6周的C57BL6/J小鼠16只,随机分为4组(n=4):取L3~L5节段制成脊髓片。C组:孵育人工脑脊液1h;R组:孵育含有瑞芬太尼(4nM)的人工脑脊液中1h;Agomir组:孵育含瑞芬太尼(4nM)和Agomir-134(5μM)的人工脑脊液1h;LV-MOR组:鞘内注射LV-MOR稳定转染后,孵育含瑞芬太尼(4nM)的人工脑脊液1h。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评价小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的mEPSCs。结果一、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均可剂量依赖性地诱发小鼠机械/热痛觉过敏症状,EC50分别为10.66(10.06-11.17)μg/kg和9.03(8.23-10.01)μg/kg;3.14(2.78-3.59)μg/kg和2.72(2.42-3.11)μg/kg;二、瑞芬太尼可以诱发显着、长时的痛觉过敏症状,而等效剂量(1/20)舒芬太尼仅能引起短暂且轻微的痛觉过敏。瑞芬太尼可导致小鼠脊髓背角内总/功能性miR-134-5p表达下调并可较长时间增加MOR表达;而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无此效应;三、特异性过表达脊髓miR-134-5p能有效减轻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症状;四、选择性减少脊髓水平miR-134-5p含量可加剧舒芬太尼痛觉过敏;五、基因敲减脊髓背角MOR预防了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发生;六、上调miR-134-5p含量抑制瑞芬太尼诱导的m EPSCs频率与幅度增加;瑞芬太尼导致的异常树突棘增生以及突触重塑可被miR-134-5p所改善。结论瑞芬太尼较舒芬太尼更能稳定、轻易地引发长时程痛觉过敏症状,miR-134-5p/MOR在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痛觉过敏差异化发展中发挥重要而独特的作用。瑞芬太尼暴露后,脊髓背角miR-134-5p表达及活性降低,进而引发下游MOR过表达,加速树突棘重构、突触结构重塑以及突触可塑性增强,导致长时程的痛敏症状;相较之下,舒芬太尼缺乏下调miR-134-5p的能力,因此其引发的痛觉过敏症状短暂且轻微。miR-134-5p/MOR通路活性改变可能是瑞芬太尼痛觉过敏高发病率的重要原因。

张红[3](2017)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大鼠急性炎性内脏痛镇痛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选定右美托咪定做为研究对象,通过从受体前、受体及受体后水平验证了右美托咪定对急性炎性内脏痛大鼠的脊髓镇痛作用,并从蛋白水平初步探讨了其在急性炎性内脏痛中的部分镇痛机理,为以新的分子靶标为基础,寻找镇痛作用的非阿片类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对急性炎性内脏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镇痛的部分脊髓机制。研究方法:1.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对炎性内脏痛大鼠的镇痛作用8-10周龄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C组),模型组(N组),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D1组),右美托咪定中剂量组(D2组),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D3组)。造模前15 min进行鞘内穿刺给药。将10μl 10%福尔马林通过肛门注入结肠致痛。造模后以15 min为一个时间段,每15 min进行一次疼痛计分(s),至2h。采用数字式动物心电图机记录大鼠心率。炭末法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肠推进的影响。HE染色法观察右美托咪定对炎性内脏痛大鼠脊髓的神经毒性。ELISA法检测大鼠脊髓切片孵育液中Ach、NA和AGM水平。2.右美托咪定镇痛作用的部分机制8-10周龄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模型组(M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右美托咪定+育亨宾组(Y组),右美托咪定+GF109203X组(G组),右美托咪定+咪唑克生组(I组)。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10μg,15 min后用福尔马林致痛,在致痛后2h处死大鼠。在致痛后30min进行疼痛计分(s)。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中PKCγ、nNOS和PAR-2表达变化。3.统计学处理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One-Way ANOVA)判断组间差异,采用q检验(Newman-Keuls法)进行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P<0.05为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造模15 min后,模型组大鼠疼痛评分即达到最大值,在该时间点显着高于右美托咪定高、中、低剂量组,之后模型组疼痛评分逐渐降低;右美托咪定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疼痛高峰出现于造模30 min后,且疼痛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具有剂量依赖性。2.造模成功后,在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心率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模型组大鼠炭末推进率低于正常对照组,右美托咪定各组炭末推进率均高于模型组,且具有剂量依赖性。4.HE染色显示,本研究中右美托咪定高、中、低剂量组的神经元损伤数目没有显着的差异。5.造模120 min后,模型组Ach和NA较对照组明显升高,AGM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右美托咪定低、中、高剂量组Ach和AGM均较模型组升高,NA较模型组降低,且右美托咪定的这些作用均具有剂量依赖性。6.在致痛后30min时,育亨宾组和咪唑克生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PKCγ及nNOS表达均呈强阳性;右美托咪定组PKCγ及nNOS表达均明显弱于模型组;育亨宾组和咪唑克生组大鼠PKCγ及nNOS表达水平强于右美托咪定组;在GF109203X组,PKCγ表达水平显着弱于模型组和右美托咪定组。8.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EX显着抑制模型组大鼠脊髓nNOS、PKCγ和PAR2表达,育亨宾组大鼠脊髓nNOS、PKCγ和PAR2的表达水平均较DEX组显着升高。咪唑克生组大鼠脊髓PKCγ和PAR2表达水平较DEX组增加。在PKCγ抑制剂GF109203X组,nNOS和PAR2表达水平与DEX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对大鼠急性炎性内脏痛模型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痛作用,能够推迟疼痛高峰的出现;2.右美托咪定的脊髓镇痛效应中,α2肾上腺能受体和咪唑啉I2受体两者均发挥了作用,但α2肾上腺能受体在镇痛作用中占优势;3.右美托咪定发挥脊髓镇痛作用的机制与其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抑制nNOS、PKCγ和PAR-2的表达有关。

黄适,刘鹏,张涛,林春李,平倩[4](2016)在《PKC信号介导CGRP表达调控内脏高敏感性探讨安肠汤防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文中提出目的:基于治疗前、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predominat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BS)大鼠内脏敏感性、结肠蛋白激酶C(PKC)、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探讨安肠汤治疗D-IBS的机制。方法:9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设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低、中、高剂量)。除正常组外,余大鼠采用0.25%辣素制剂灌胃+束缚应激2周法造模后,正常组同步饲养,模型组予生理盐水,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不同剂量的安肠汤煎剂及得舒特片混悬液2周,末次给药后处死全部大鼠取结肠并用HE染色法进行病理学检测;用PCR、Western-blot技术检测结肠PKC、CGRP表达;应用腹壁反射评估大鼠内脏敏感性。结果:光镜下大鼠结肠符合IBS病理表现。根据腹壁反射试验的阈值比较,模型组比正常组明显下降,治疗组比模型组明显上升(P<0.05)。模型组PKC、CGRP表达较正常组呈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PKC、CGRP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安肠汤具有缓解D-IBS的效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KC、CGRP表达,降低内脏高敏性相关。

蒋明[5](2016)在《术前应激状态下内源性痛觉下行易化系统对雌性切口痛大鼠痛觉敏化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临床研究发现,术前应激状态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女性的应激水平通常比较高,手术后疼痛罹患率和不舒适感亦较高。术后痛觉敏化是指术后机体对伤害性刺激产生疼痛敏感性增强的痛觉感受,可导致患者行动或心理障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质量。术前应激可以加重患者术后疼痛敏感性,增加术后镇痛药的需要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应激导致的痛觉过敏(stress-inducedhyperalgesia,SIH)。研究发现,术前心理困扰与术后疼痛敏感性呈显着正相关,术前应激评分高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增高且镇痛药物用量增加。术前应激加重女性患者术后痛觉敏化是一种常见的、易被忽视的现象,也是术后疼痛研究和治疗领域的一大挑战。由于术前应激诱发女性患者术后疼痛敏化的信号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没有临床预防和治疗相关的有效方案,因此研究其神经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对内源性痛觉下行系统的研究表明中央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PAG)和延髓头端腹内侧核(rostral ventromedial medulla,RVM)在疼痛调制过程中作用尤为重要。当下行抑制系统功能增强时表现为镇痛作用,下行易化系统主导时疼痛敏感性增加。研究证实应激状态下小鼠杏仁核中雌激素特异性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30(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30,GPR30)表达增加,与雌激素结合活化的GPR30受体可显着逆转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dc acid,GABA)GABAA受体表达衰减的趋势使其上调。PAG对疼痛的调节可通过对RVM内on-cell、off-cell神经元的投射调节作用调制痛觉信号。RVM经脊髓背外侧束和腹外侧束下行又对脊髓背角神经元的痛觉感受性信息进行调制。近期研究提示在大鼠脊髓背角Ⅱ层神经元内5-HT2B受体和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ate receptor,NMDAR)受体与核周体包含的 PKCγ 有共表达。NR1亚基磷酸化(p-NR1)增加可提高脊髓背角神经元对疼痛刺激的敏感性,促进痛觉敏化形成。因此内源性痛觉下行易化系统与应激诱导雌性动物术后痛觉敏化的联系机制值得探讨。研究目的:1.研究术前应激状态对雌性切口痛大鼠术后痛行为学的影响;2.明确下行易化系统PAG区GPR30受体对应激引起雌性大鼠术后痛觉敏化的作用;3.揭示应激引起雌性大鼠术后痛觉敏化过程中,下行易化系统RVM区神经元5-HT2B受体与PAG和脊髓背角神经元相关机制作用;4.探讨脊髓背角5-HT2B/PKCγ/p-NR1信号通路在下行易化系统中对雌性大鼠痛觉敏化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诊疗应激导致痛觉过敏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本研究以成年雌性SD大鼠卵巢去势手术后给予同一雌激素水平替代为研究对象,采用强迫游泳(forced swim,FS)建立术前应激模型,并采用切口痛这一经典的术后疼痛模型,研究术前应激状态对雌性大鼠术后痛觉敏化的影响。我们又分别通过PAG区和RVM区置管微量注射药物以及鞘内给药等方法进行干预,观察大鼠疼痛行为和下行易化系统相关信号通路的变化。机械缩足阀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和热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PWTL)评定大鼠痛觉敏化行为学;Western blot分析和免疫荧光检测等分子生物学手段探讨相关分子机制。研究结果:1.术前应激后雌性切口痛大鼠术后各时间点PWMT和PWTL较单纯切口痛组大鼠明显降低,其痛行为学可至术后48h。免疫荧光检测显示:PAG内神经元GPR30受体和GABAA-α4、β1、δ受体有所增加;RVM内能神经元5-HT2B亚基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术前应激状态可使脊髓内神经元5-HT2B/PKCγ/NR1受体表达增加;2.PAG内置管微量注射GRP30激动剂(G1)且不给予大鼠强迫游泳仍可增加术后痛觉敏化;大鼠完成强迫游泳后微量注射GRP30拮抗剂(G15)则明显缓解术前应激诱发的术后痛敏。Western blot分析显示:S组、S+I组和G1+I组GPR30蛋白表达上调,而GABAA-α4、β1、δ蛋白只在S+I组和G1+I组表达明显增加;在G15+Ⅰ组GPR30和GABAA-α4、β1、δ蛋白表达则明显下调,免疫荧光结果与行为学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相一致;3.通过RVM置管和分别微量注射5-HT2B激动剂(BW723C86)及拮抗剂(SB204741)发现,给予RVM区BW723C86可增加雌性大鼠切口痛觉敏化,微量注射SB204741则可抑制应激造成的痛觉过敏。Western blot分析显示:S+I组、G1+I组和BW723C86+Ⅰ组5-HT2B蛋白表达上调;而在G15+Ⅰ组和SB204741+I组5-HT2B蛋白表达则明显下调。免疫荧光同样可以观察到BW723C86+Ⅰ组5-HT2B受体表达上调,SB204741+Ⅰ组5-HT2B受体表达则明显减少;4.根据之前的研究,分别给予大鼠鞘内注射5-HT2B激动剂和拮抗剂以及PKCy抑制剂(C37H65N9013)。结果显示在无术前应激下,鞘内注射BW723C86可诱发切口痛觉过敏;雌性大鼠术前应激造模后鞘内注射SB204741可缓解痛觉过敏,而鞘内注射C37H65N9013则可抑制术后疼痛,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差异。Western blot 分析提示:S+I 组、G1+I组、BW723C86+1(RVM)组、BW723C86+I(dorsal horn)组和 C37H65N9013+Ⅰ组脊髓内 5-HT2B 蛋白表达上调,在 G15+1 组、SB204741+Ⅰ(RVM)组和 SB204741+Ⅰ(dorsalhorn)组5-HT2B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KCγ蛋白表达在I组、S+I组、G1+I组、BW723C86+I(RVM)组和 BW723C86+I(dorsal horn)组上调,在 G15+1组、SB204741+I(RVM)组、SB204741+Ⅰ(dorsal horn)组和 C37H65N9013+1组表达下调;p-NR1蛋白表达则在S+I组、G1+I组、BW723C86+I(RVM)组和 BW723C86+Ⅰ(dorsal horn)组上调,在 G15+1组、SB204741+I(RVM)组、SB204741+I(dorsal horn)组和C37H65N9013+Ⅰ组表达明显下调。脊髓免疫荧光表达显示BW723C86+Ⅰ组5-HT2B受体表达明显上调,SB204741+Ⅰ组5-HT2B受体表达则明显减少,C37H65N9013+Ⅰ组PKCγ受体表达亦明显减少。研究结论:1.术前应激状态下内源性痛觉下行易化系统可显着诱发雌性切口痛大鼠术后痛觉敏化;2.术前应激使雌性大鼠PAG区GPR30受体活化,后者增加了 GABAA-α4β1δ亚基的表达。GABAA-α4β1δ亚基异常激活后在PAG起始了内源性痛觉下行系统通路的改变,抑制了痛觉下行抑制系统,促进了易化系统功能;3.PAG通过下行易化系统对RVM内神经元的投射调节作用,使RVM神经元5-HT2B受体表达增加,后者与5-HT结合后进一步调制下行至脊髓背角的5-HT投射系统,通过大鼠脊髓背角5-HT2B受体作用促发了下游信号通路;4.脊髓内5-HT2B/PKCγ/p-NR1信号通路表达增加改变了 NMDA受体离子通道的通透性,提高了脊髓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的敏感性,最终促进了雌性大鼠痛觉敏化的形成。

葛顺楠[6](2013)在《两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VGLUT在口面部感觉传导路中的表达及其功能研究》文中提出谷氨酸(Glutamate)作为神经系统内部分布最为广泛的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广泛参与各种神经功能的调控。生物体通过复杂的神经传导通路实现对外周感觉信息的接收、传递和整合,从而对环境进行感知,进而产生合理的反应,以维系生物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谷氨酸作为经典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同样承载感觉信息的传递。躯体感觉信息传导系统主要包括脊髓传导路和三叉传导路,两者分别负责躯干感觉信息和口面部感觉信息向高级脑中枢的传递,已有的研究表明,这两条感觉传导路均由谷氨酸能神经元组成。其中,三叉传导路首先由位于三叉神经节(TG)及三叉神经中脑核(Vme)内的假单极神经元的外周突来感知口面部各种感觉信息的刺激,其中枢突将信息传递至三叉神经感觉复合体(TSNC,由尾侧向吻侧依次是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极间亚核Vi、吻侧亚核Vo以及感觉主核Vp),再向上投射至感觉丘脑(主要包括丘脑腹后内侧核VPM和丘脑后核Po),经过整合最终传递至大脑感觉皮质。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药理电生理的方法,研究人员已证实三叉传导路各级结构主要由谷氨酸能神经元组成,因此,谷氨酸在三叉系统各级神经元突触传递间的释放活动,对于口面部感觉信息的正常传递具有重要意义,也可能是介导三叉神经痛在内的各种口面部异常感觉疾病的潜在发病因素。经典的模型认为,神经递质主要是通过突触小泡释放入突触间隙的,而组成负责谷氨酸释放的突触小泡的膜蛋白,直到上世纪末才被成功克隆,他们也因此被命名为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VGLUT)。到目前为止,先后有三种亚型的VGLUT被克隆,分别是VGLUT1、VGLUT2和VGLUT3。其中VGLUT1和VGLUT2特异性地表达于谷氨酸能神经元内,因此目前被广泛应用为谷氨酸能神经元的标记蛋白。随着对这两种蛋白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极为有趣的现象,即VGLUT1和VGLUT2在神经系统内呈互补分布模式,前者主要表达于皮层和前脑,而后者则主要表达于丘脑和脑干,且在整个神经系统内,单个神经元内VGLUT1与VGLUT2的共表达也是极为少见的。这就引发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同样的功能要招募不同的两个蛋白来完成,且二者在定位上互相排斥,最有可能的解释就是,虽然两型VGLUT同样都能介导谷氨酸的囊泡释放,但二者仍很可能存在某种功能学上的差异。事实上,已经有一些研究表明,VGLUT1与显示活动依赖性的突触可塑性(如LTP,long term potentiation)的突触结构密切相关,而表达VGLUT2的突触结构则具备信息传递的高保真度。另外,利用基因敲除动物的研究也发现,敲除VGLUT1的动物与敲除VGLUT2的动物的行为障碍表现是不同的。越来越多的形态学研究也不断证明,两种VGLUT在神经系统内呈高度的互补分布。一系列的研究均表明,VGLUT1与VGLUT2,虽然在氨基酸构成上有高达82%的相似度,虽然同样构成介导谷氨酸突触释放的囊泡蛋白,但二者一定存在某种功能上的差异。前文已经提到,口面部感觉信息的传递是由三叉神经传导路上的各级谷氨酸能神经元实现的,那么,特异性表达于谷氨酸能神经元内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即VGLUT1与VGLUT2在三叉系统内的表达是否同样符合互补分布的特点,如果是这样,二者是否存在功能学上的差异,从而使得整个三叉神经传导系统通过招募不同亚型的VGLUT来对不同类型的口面部感觉信息进行传递和整合。揭开这些疑问,将更有利于我们阐明兴奋性三叉神经传导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还可能揭开某些口面部感觉障碍,尤其是口面部异常疼痛(如三叉神经痛)的可能发病机制。实验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口面部初级感觉信息传递通路内两型VGLUT的表达目的:分析三叉神经初期感觉纤维终末内VGLUT的表达类型和来源,初步阐释口面部初级感觉信息传递过程中两种VGLUT发挥的可能作用。方法:利用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技术观察TSNC各亚核内VGLUT1与VGLUT2阳性终末的分布以及两种VGLUT在单个终末内的共存;切断三叉神经感觉根后观察TSNC各亚核内VGLUT1与VGLUT2免疫阳性终末密度的变化;利用跨三叉神经节束路追踪结合双重免疫荧光标记技术观察TSNC内外周来源的初级感觉信息传递纤维内VGLUT的表达类型。结果:除Vc浅层集中分布VGLUT2以外,TSNC各亚核内VGLUT1与VGLUT2阳性终末均匀分布,但不存在两种VGLUT在单个终末内的共存;切断三叉神经感觉根后,同侧Vp、Vo、Vi以及Vc内VGLUT1阳性纤维密度显着下降,而VGLUT2阳性纤维密度则无明显变化,仅Vc浅层内VGLUT2阳性纤维密度下降;外周注射标记有髓纤维的跨节示踪剂CTB后,Vp、Vo、Vi以及Vc深层内分布有丰富的CTB阳性纤维终末,标记终末内表达VGLUT1而不表达VGLUT2;外周注射标记无髓纤维的跨节示踪剂WGA-HRP后,仅Vc浅层内分布有WGA-HRP阳性纤维终末,且阳性终末内表达VGLUT2而不表达VGLUT1。结论:口面部外周初级感觉信息传递纤维主要表达VGLUT1,这也是TSNC内VGLUT1阳性终末的主要来源,TSNC内VGLUT2阳性终末则主要来源于中枢,但Vc浅层内部分来源于外周的无髓神经纤维内也表达VGLUT2,提示口面部外周初级感觉信息的一般信息和伤害性信息分别与VGLUT1和VGLUT2的功能相关。第二部分TSNC传出投射-口面部二级感觉信息传导通路-内两型VGLUT的表达目的:检测TSNC各亚核向不同上位中继脑结构发出的传出投射的纤维终末内VGLUT的表达类型,初步阐释口面部二级感觉信息传导路中VGLUT1与VGLUT2的参与作用。方法:采用双重荧光原位分子杂交(dual FISH)方法检测VGLUT1mRNA与VGLUT2mRNA在TSNC各亚核内的表达与共存,采用顺行束路追踪结合多重免疫荧光标记以及双重免疫电镜检测TSNC各亚核传出投射终末内VGLUT的表达类型;采用逆行束路追踪结合FISH检测TSNC内丘脑及小脑投射神经元内VGLUTmRNA的表达类型。结果:Vo、Vi以及Vc内VGLUT1mRNA与VGLUT2mRNA杂交信号鲜有共存,Vp内存在大量中小直径神经元同时表达VGLUT1mRNA与VGLUT2mRNA;Vo、Vi以及Vc投射到丘脑的纤维终末仅表达VGLUT2,而向小脑投射的纤维终末仅表达VGLUT1,Vp向VPM投射的纤维终末同时表达VGLUT1与VGLUT2,逆行束路追踪结合FISH检测结果与此相符合。结论:TSNC内向感觉丘脑投射的神经元主要是VGLUT2mRNA阳性的,而向小脑投射的神经元主要是VGLUT1mRNA阳性的,Vp内向VPM投射的神经元同时表达VGLUT1mRNA与VGLUT2mRNA。第三部分下调延髓背角内VGLUT2对口面部痛信息传递的影响目的:观察靶向下调大鼠延髓背角内VGLUT2的表达对其痛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携带报告基因的VGLUT2表达质粒以及表达针对VGLUT2shRNA的表达质粒共转染HEK293细胞,对预先设计的VGLUT2shRNA片段进行体外筛选;包装能够表达所筛选VGLUT2shRNA片段的慢病毒载体,感染大鼠原代培养神经元,验证对VGLUT2的表达下调作用;将该慢病毒载体注射入大鼠延髓背角,观察对大鼠口面部痛行为的影响。结果:利用luciferase荧光酶报告值在体外成功筛选出能够有效下调VGLUT2表达的shRNA片段,表达该片段的慢病毒可以高效感染大鼠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并有效下调其内VGLUT2的表达,将该慢病毒载体注射入大鼠延髓背角在有效下调其内VGLUT2的同时,还能削弱痛模型动物的痛敏行为。结论:靶向下调大鼠延髓背角内VGLUT2的表达可以有效干预动物的痛行为。

倪同上[7](2008)在《PKCγ在中枢神经中的分布与作用机理的探索》文中研究说明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是重要的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但PKC的γ亚单位在大鼠神经系统的作用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明了,对PKC的γ亚单位研究将有助于为阐明PKCγ在痛信息传递和/或调节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课题从不同角度研究PKCγ的作用机理,以期为阐明PKCγ在痛信息传递和/或调节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部分:应用PKCγ特异性抗体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观察蛋白激酶Cγ亚单位(PKCγ)在大鼠神经系统内的定位分布。研究发现PKCγ阳性神经元广泛分布于大鼠神经系统,密集、浓染的PKCγ阳性神经元主要见于大脑皮质、海马、杏仁复合体、小脑皮质、耳蜗腹侧核和耳蜗背侧核。本研究的结果为探讨PKCγ在神经系统信号转导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形态学证据。第二部分:研究大鼠延髓背角和脊髓背角浅层内蛋白激酶Cγ亚单位(PKCγ)阳性神经元向中缝苍白核(NRP)的投射。采用荧光金(FG)逆行追踪和PKC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双标记方法。在延髓和脊髓背角的Ⅰ~Ⅲ层内可见FG逆标神经元;PKCγ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延髓和脊髓背角的Ⅱ层内侧部及Ⅱ、Ⅲ层交界处,Ⅰ、Ⅲ层内较少。提示延髓和脊髓背角浅层向NRP投射的神经元是PKCγ神经元,提示PKCγ在向NRP传递的信息的通路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第三部分: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标记染色方法研究PKCγ在延髓和脊髓背角浅层与PV,CB,CR的共存关系。结果提示大部分PKCγ,CB,CR和PV样免疫阳性神经元分布于Ⅱ层,其中也有少量神经元分布于Ⅰ层和Ⅲ层。结论提示PKCγ与钙调蛋白的共存神经元在口面部传递痛信息的通路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第四部分:探讨大鼠坐骨神经切断模型脊髓背角内PKCγ的变化及意义。在坐骨神经切断后2、5、10、15、20、30、40、60d,取脊髓背角,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染色,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并比较脊髓背角手术侧和对照侧的免疫强度。从第2天开始,手术侧脊髓背角L4-L5节断PKCγ免疫阳性反应较对照侧明显增强,差异有显着性(t=3.12,p<0.05);在第15天时免疫阳性反应最强,是对照组的1.89倍(t=4.85,p<0.01),然后逐渐减弱,2个月后恢复到正常水平(t=0.91,p>0.05)。结论提示PKCγ在由神经损伤引起的脊髓背角神经元兴奋性改变中发挥重要作用。

梅光东,倪同上,单涛,王守彪[8](2007)在《大鼠延髓背角和脊髓背角内PKCγ阳性神经元向中缝隐核的投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大鼠延髓背角和脊髓背角浅层内蛋白激酶Cγ亚单位(PKCγ)阳性神经元向中缝隐核(NRO)的投射。方法应用荧光金(FG)逆行追踪和PKC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双标记方法,观察大鼠延髓背角和脊髓背角内PKCγ阳性神经元向中缝隐核的投射。结果将FG注入NRO,在延髓背角和脊髓背角的ⅠⅢ层内可见FG逆标神经元;PKCγ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延髓背角和脊髓背角的Ⅱ层内侧部及Ⅱ、Ⅲ层交界处,Ⅰ、Ⅲ层内较少;延髓背角Ⅰ层和脊髓背角ⅠⅢ层可观察到FG逆标并呈PKCγ阳性的双标神经元。结论延髓背角和脊髓背角浅层向NRO投射的神经元为PKCγ阳性神经元,其在向NRO传递信息的通路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倪同上,梅光东,单涛,严瑛,蒋正尧[9](2007)在《大鼠延髓和脊髓背角内PKCγ阳性神经元向中缝苍白核的投射》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大鼠延髓背角和脊髓背角浅层内蛋白激酶C的γ亚单位(PKCγ)阳性神经元向中缝苍白核(NRP)的投射。方法采用荧光金(FG)逆行追踪和PKC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双标记方法。结果将FG注入NRP,在延髓和脊髓背角的ⅠⅢ层内可见FG逆标神经元;PKCγ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延髓和脊髓背角的Ⅱ层内侧部及Ⅱ、Ⅲ层交界处,Ⅰ、Ⅲ层内较少;延髓背角Ⅰ层和脊髓背角ⅠⅢ层可观察到FG逆标并呈PKCγ阳性的双标神经元。结论延髓和脊髓背角浅层向NRP投射的神经元是PKCγ阳性神经元,提示其在向NRP传递的信息通路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刘苏[10](2006)在《大鼠皮质脊髓束的应用解剖学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皮质脊髓束在大鼠脊髓内的精确定位目的:确定大鼠皮质脊髓束在延髓和脊髓白质内的走行和精确定位。方法:选用成年SD大鼠,采用Luxol fast blue(LFB、)染色法和protein kinase Cγ(PKCγ)特异性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在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三种不同切面上对正常大鼠皮质脊髓束进行解剖定位。结果:在延髓锥体中,LFB染色标记的深蓝色的有髓纤维经锥体交叉至脊髓颈、胸、腰、骶段后索腹侧,与周围淡染的纤维易于区别;PKCγ阳性反应产物呈棕色,分布于延髓腹侧面的锥体中,在延髓锥体下部绝大部分交叉到背侧面,在脊髓白质内沿后索腹侧下行,至脊髓的骶尾段。同时延髓和脊髓背角神经元中也有PKCγ免疫阳性物质存在,在脊髓前索和外侧索未见有PKCγ阳性反应产物。LFB阳性纤维和PKCγ免疫阳性反应产物在延髓锥体和脊髓后索内的定位分布与大鼠皮质脊髓束在延髓和脊髓中的位置和走行相一致。结论:运用LFB染色和PKCγ特异性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清晰对正常大鼠皮质脊髓束进行精确解剖定位,为进一步研究皮质脊髓束的损伤和功能重建提供形态学基础。第二部分大鼠皮质脊髓束半横段损伤模型的建立目的:成功制作大鼠皮质脊髓束半横断损伤模型。方法:选择性切割大鼠延髓左侧锥体,建立大鼠皮质脊髓束半横断损伤模型,采用斜板实验进行行为学检测,运用LFB染色法、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DA)神经示踪法和PKC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模型进行形态学评判。结果:皮质脊髓束损伤组大鼠术后右侧前后肢瘫痪,斜板实验显示运动功能受限;LFB染色可以看出损伤部位左侧皮质脊髓束无Luxol Fast Blue浓染神经纤维束;BDA神经示踪法结果显示在锥体交叉平面,仅见一束BDA阳性反应产物经右侧交叉至左侧,在脊髓后索的左侧半下行至骶尾段,而在损伤平面以下,未见有BDA阳性反应产物经左侧锥体交叉至右侧,在整个脊髓后索的右侧半未见有BDA阳性反应产物。PKC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发现延髓锥体右侧半有一束PKCγ阳性反应产物经右侧交叉至左侧,脊髓后索腹侧部左侧半有PKCγ阳性反应产物,而脊髓后索腹侧部右侧半未见有PKCγ阳性反应产物。结论:选择在延髓切断一侧锥体制作皮质脊髓束半横断损伤模型,定位准确,重复性好,结果可靠,是研究皮质脊髓束的可塑性和神经轴突再生的理想动物模型。BDA神经束路示踪法和PKC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可作为皮质脊髓束半横断损伤模型的形态学指标。第三部分大鼠皮质脊髓束半横断损伤后皮质脊髓束超微结构的变化目的:观察皮质脊髓束半横断损伤后皮质脊髓束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择性切割大鼠延髓左侧锥体,建立皮质脊髓束半横断损伤模型,模型制作后4d、14d、28d,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受损皮质脊髓束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皮质脊髓束半横断损伤后,受损皮质脊髓束髓鞘和轴索发生肿胀,形态不规则。随着时间的延长,溃变进行性加重,受损皮质脊髓束主要表现为髓鞘破坏、溶解及轴索脱髓鞘病变、胞浆浓缩、细胞器增多及空泡样变性。脊髓颈、胸、腰段受损皮质脊髓束的溃变比损伤部位严重。结论:皮质脊髓束半横断损伤后,受损皮质脊髓束中的髓鞘和轴索发生进行性溃变。

二、大鼠延髓背角内PKCγ阳性超微结构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鼠延髓背角内PKCγ阳性超微结构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银质针导热疗法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中枢5-HT、5-HT2A受体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略缩词表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中枢 5-HT 系统与疼痛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2)MicroRNA-134-5p介导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差异性致痛觉过敏效应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等效镇痛剂量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致小鼠痛觉过敏效应的比较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材料
        1.1.1.1 实验动物
        1.1.1.2 实验仪器及耗材
        1.1.1.3 实验试剂
        1.1.2 实验方法
        1.1.2.1 实验动物分组
        1.1.2.2 小鼠尾静脉注射
        1.1.2.3 行为学测定
        1.1.2.4 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四次间断尾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可剂量依赖性诱发小鼠痛觉过敏症状
        1.2.2 四次间断尾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可剂量依赖性诱发小鼠痛觉过敏症状
        1.2.3 四次间断尾静脉注射小剂量瑞芬太尼可诱发显着的痛觉过敏,而等效镇痛剂量的舒芬太尼仅能诱发短暂的痛觉过敏
    1.3 讨论
        1.3.1 阿片类药物诱导的痛觉过敏现象
        1.3.2 小鼠OIH模型的建立(给药途径、注射模式、剂量选择、测定方法)
        1.3.3 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诱导痛觉过敏效应存在差异
    1.4 小结
二、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痛觉过敏小鼠脊髓背角内miR-134-5p/MOR的比较性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1.1 实验动物
        2.1.1.2 实验仪器及耗材
        2.1.1.3 主要实验试剂
        2.1.2 实验方法
        2.1.2.1 实验动物分组
        2.1.2.2 小鼠脊髓背角取材
        2.1.2.3 RT-qPCR
        2.1.2.4 Western Blot
        2.1.2.5 Argonaute-2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2.1.2.6 免疫组织化学
        2.1.2.7 荧光原位杂交
        2.1.2.8 双荧光素酶结合试验
        2.1.2.9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
        2.2.1 瑞芬太尼能够减少小鼠脊髓背角miR-134总含量,而舒芬太尼无此作用
        2.2.2 瑞芬太尼能够减少小鼠脊髓背角功能性miR-134含量,舒芬太尼无此作用
        2.2.3 瑞芬太尼能够上调小鼠脊髓背角MOR含量,而舒芬太尼此效应较短暂
    2.3 讨论
        2.3.1 microRNA在OIH中的作用
        2.3.2 μ-阿片受体在OIH中的作用
    2.4 小结
三、脊髓背角miR-134-5p是导致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差异性致痛觉过敏效应的关键因子
    3.1 对象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1.1 实验动物
        3.1.1.2 实验仪器及耗材
        3.1.1.3 实验试剂
        3.1.2 实验方法
        3.1.2.1 实验动物分组
        3.1.2.2 鞘内注射
        3.1.2.3 行为学测定
        3.1.2.4 RT-qPCR
        3.1.2.5 Western Blot
        3.1.2.6 免疫组织化学
        3.1.2.6 荧光原位杂交
        3.1.2.7 统计学分析
    3.2 结果
        3.2.1 Agomir-134能够减轻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症状,且呈现剂量依赖性
        3.2.2 Antagomir-134能够加剧舒芬太尼引起的痛觉过敏,且呈现剂量依赖性
        3.2.3 LV-MOR能够缓解瑞芬太尼所致痛觉过敏
    3.3 讨论
        3.3.1 改变miR-134-5p含量对OIH的影响
        3.3.2 μ-阿片受体受体是miR-134-5p抗痛敏作用的靶点
    3.4 小结
四、脊髓背角miR-134-5p通过MOR调节树突棘重构与突触可塑性
    4.1 对象和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1.1 实验动物
        4.1.1.2 实验仪器及耗材
        4.1.2 实验方法
        4.1.2.1 实验动物分组
        4.1.2.2 鞘内注射
        4.1.2.3 高尔基染色
        4.1.2.4 全细胞膜片钳记录
        4.1.2.5 透射电镜观察
        4.1.2.6 统计学分析
    4.2 结果
        4.2.1 AgomiR-134与MOR拮抗剂均可下调瑞芬太尼引起的突触后膜电位增强
        4.2.2 AgomiR-134可抑制瑞芬太尼引起的神经网络增生
        4.2.3 AgomiR-134 抑制调节瑞芬太尼引起的突触重构
    4.3 讨论
        4.3.1 miR-134-5p抗痛觉过敏作用的形成机制
        4.3.2 μ-阿片受体受体是miR-134-5p抗痛敏作用的靶点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预给小剂量阿片受体拮抗剂对阿片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及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大鼠急性炎性内脏痛镇痛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内脏疼痛机制
        1.1.1 内脏传入致敏
        1.1.2 压力调节
    1.2 内脏痛觉的调节
        1.2.1 脑源性嗜神经因子受体
        1.2.2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1.2.3 内源性大麻素受体
        1.2.4 GABA受体
        1.2.5 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受体
        1.2.6 谷氨酸受体
        1.2.7 其他
    1.3 内脏疼痛的治疗
    1.4 右美托咪定的镇痛相关研究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鞘内注射DEX对大鼠急性炎性内脏痛镇痛作用的剂量相关性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仪器
        2.1.2 主要试剂
        2.1.3 自备试剂
        2.1.4 实验动物
    2.2 实验方法
        2.2.1 动物分组及给药
        2.2.2 行为分析及评分
        2.2.3 DEX对大鼠心率的影响
        2.2.4 炭末法观察DEX对大鼠肠推进的影响
        2.2.5 标本取材和处理
        2.2.6 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 HE)染色
        2.2.7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2.2.8 统计学处理
    2.3 实验结果
        2.3.1 鞘内注射不同剂量DEX对大鼠急性炎性内脏痛的作用
        2.3.2 鞘内注射不同剂量DEX对急性炎性内脏痛大鼠心率的影响
        2.3.3 炭末在肠道的推进距离
        2.3.4 鞘内注射DEX对大鼠急性炎性内脏痛脊髓神经毒性的影响
        2.3.5 鞘内注射DEX对大鼠急性炎性内脏痛脊髓Ach、NA和AGM的影响
    2.4 讨论
第三章 DEX对大鼠急性炎性内脏痛脊髓镇痛的部分机制
    3.1 实验材料
        3.1.1 主要仪器
        3.1.2 主要试剂
        3.1.3 自备试剂
        3.1.4 实验动物
    3.2 实验方法
        3.2.1 动物分组和给药
        3.2.2 行为学分析和评分
        3.2.3 标本取材
        3.2.4 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 IHC)检测前处理
        3.2.5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 WB)检测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各组大鼠行为学分析和疼痛评分
        3.3.2 免疫组化检测脊髓组织中PKCγ和nNOS的表达
        3.3.3 WB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PAR2,PKCγ和n NOS的表达
    3.4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4.1 主要结论
    4.2 本研究的创新性
    4.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4.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综述 右美托咪定镇痛作用研究进展
    1. 右美托咪定的镇痛作用
        1.1 围手术期超前镇痛
        1.2 术中镇痛
        1.2.1 产科镇痛
        1.2.2 小儿镇痛
        1.2.3 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的用量
        1.3 术后镇痛
        1.3.1 局部镇痛
        1.3.2 全身镇痛
    2. 右美托咪定的给药方式
        2.1 静脉与局部给药
        2.2 皮下给药
        2.3 鞘内给药
    3. 右美托咪定的镇痛作用实验研究进展
    4. 右美托咪定镇痛作用机制
    5.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PKC信号介导CGRP表达调控内脏高敏感性探讨安肠汤防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试剂
    1.3 仪器
    1.4 实验药品
        1.4.1 得舒特(对照组)
        1.4.2 安肠汤(治疗组)
    1.5 造模及分组处理
    1.6 标本采集
    1.7 指标检测
        1.7.1 D-IBS大鼠内脏敏感性评估
        1.7.2 D-IBS大鼠结肠病理学检测
        1.7.3 D-IBS大鼠结肠PKC、CGRP蛋白表达检测
        1.7.4 D-IBS大鼠结肠PKC、CGRP m RNA表达检测
        1.7.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D-IBS大鼠一般情况变化
    2.2 D-IBS大鼠内脏敏感性检测结果
    2.3 D-IBS结肠组织的病理学改变
    2.4 D-IBS结肠组织PKC、CGRP
    2.5 D-IBS结肠组织PKC、CGRP m RNA表达
3 讨论

(5)术前应激状态下内源性痛觉下行易化系统对雌性切口痛大鼠痛觉敏化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下行易化系统对术前应激诱发雌性大鼠术后痛觉敏化的作用研究
    1 前言
    2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PAG区GPR30在下行易化系统中对雌性大鼠SIH作用研究
    1 前言
    2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下行易化系统RVM区5-HT2B对雌性大鼠SIH的作用研究
    1 前言
    2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脊髓背角5-HT2B/PKCγ/p-NR1信号通路对雌性切口痛大鼠SIH的作用机制研究
    1 前言
    2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附录
致谢

(6)两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VGLUT在口面部感觉传导路中的表达及其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谷氨酸在口面部感觉信息传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 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 VGLUT 的克隆及其重要功能意义
    第三部分 两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 VGLUT1 与 VGLUT2 在神经系统内呈互补分布
    第四部分 VGLUT1 和 VGLUT2 在感觉传导路中的分布
    第五部分 VGLUT1 和 VGLUT2 可能具有的功能学差异
第一部分 口面部初级感觉信息传递通路内两型 VGLUT 的表达
    1 材料
        1.1 动物
        1.2 神经束路示踪剂
        1.3 抗体
        1.4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VGLUT1 与 VGLUT2 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2 VGLUT1、VGLUT2 与 NeuN 的免疫荧光多重标记技术
        2.3 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手术
        2.4 三叉神经感觉复合体内外周来源初级感觉传入纤维终末的跨节示踪
        2.5 标记终末内 CTB/WGA-HRP、VGLUTs 以及 NeuN 的免疫荧光三重标记
        2.6 标记终末内 CTB 与 VGLUTs 的免疫电镜双重标记
    3 结果
        3.1 三叉神经感觉复合体(TSNC)各亚核内 VGLUT1 与 VGLUT2 阳性终末的分布与共存分析
        3.2 切除三叉神经感觉根后对三叉神经感觉复合体内 VGLUT1 和 VGLUT2 阳性纤维终末密度的影响
        3.3 外周注射 CTB 后 TSNC 内 CTB 标记的阳性纤维终末内 VGLUT1 与 VGLUT2 的表达
        3.4 外周注射 WGA-HRP 后 TSNC 内 WGA-HRP 标记的阳性纤维终末内 VGLUT1 与 VGLUT2 的表达
        3.5 外周注射 CTB 后 TSNC 内 CTB 阳性免疫物质与 VGLUT1 与 VGLUT2 电镜共存分析
    4 讨论
第二部分 TSNC 传出投射-口面部二级感觉传导通路-内两型 VGLUTs 的表达
    1 材料
        1.1 动物
        1.2 神经束路示踪剂
        1.3 原位分子杂交试剂
        1.4 抗体
        1.5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荧光双重原位分子杂交(dual FISH)
        2.2 束路追踪剂 CTb/BDA 的脑内核团立体定向注射
        2.3 注射区的显示-CTB/BDA 和 NeuN 的免疫荧光双重标记
        2.4 标记终末内 CTB/BDA、VGLUTs 和 NeuN 的免疫荧光三重标记
        2.5 标记终末内 CTB、VGLUT1 以及 VGLUT2 的免疫荧光三重标记
        2.6 标记终末内 CTB/BDA 与 VGLUTs 的免疫电镜双重标记
        2.7 利用 FG 的逆行束路追踪以及注射区的显示
        2.8 逆标神经元内 FG 的免疫荧光结合 VGLUT1 mRNA 或 VGLUT2 mRNA 的荧光原位分子杂交双重检测
    3 结果
        3.1 TSNC 各亚核内 VGLUT1 mRNA 与 VGLUT2 mRNA 的分布以及共存分析
        3.2 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向丘脑的投射纤维终末内 VGLUTs 的表达
        3.3 三叉神经脊束核各亚核向丘脑的投射纤维终末内 VGLUTs 的表达
        3.4 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 Vc 向臂旁核的投射纤维终末内 VGLUTs 的表达
        3.5 三叉神经感觉复合体各亚核向小脑的投射纤维终末内 VGLUTs 的表达
        3.6 TSNC 内向丘脑投射的神经元内 VGLUT1 mRNA 以及 VGLUT2 mRNA 的表达
        3.7 TSNC 内向小脑投射的神经元内 VGLUT1 mRNA 以及 VGLUT2 mRNA 的表达
        3.8 TSNC 传出投射神经终末内 VGLUT1 与 VGLUT2 表达类型的电镜分析·
    4 讨论
第三部分 下调延髓背角内 VGLUT2 对口面部痛信息传递的影响
    1 材料
        1.1 动物
        1.2 质粒、限制性内切酶
        1.3 细胞培养液及转染试剂
        1.4 抗体
        1.5 蛋白印记实验试剂
        1.6 荧光原位分子杂交试剂
        1.7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携带报告基因的大鼠 VGLUT2 表达质粒的构建
        2.2 针对 VGLUT2 的 siRNA 的设计和体外筛选
        2.3 表达 VGLUT2shRNA 的慢病毒载体的包装
        2.4 大鼠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和慢病毒的感染
        2.5 感染后神经元的免疫荧光染色
        2.6 感染后神经元的 VGLUT2 表达量的 Western Blotting 检测
        2.7 大鼠延髓背角内注射表达 VGLUT2 shRNA 及 VGLUT2 shcontrol 的慢病毒载体
        2.8 大鼠痛行为变化的检测
        2.9 利用 GFP 的加强免疫荧光染色结合 VGLUT2 mRNA 的荧光原位分子杂交检测注射慢病毒后大鼠延髓背角内 VGLUT2 mRNA 的表达下调
        2.10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体外成功筛选到高效下调 VGLUT2 的 siRNA 干扰序列
        3.2 成功包装得到表达 VGLUT2 shRNA 的慢病毒载体,并对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内 VGLUT2 的表达实现有效下调
        3.3 将表达 VGLUT2 shRNA 的慢病毒注射入大鼠延髓背角,成功下调大鼠延髓背角内 VGLUT2 mRNA 的表达
        3.4 延髓背角神经元感染慢病毒对大鼠口面部痛行为指标的影响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7)PKCγ在中枢神经中的分布与作用机理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大鼠神经系统内蛋白激酶Cγ亚单位的定位(英文)
    1.1 前言
    1.2 材料和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大鼠延髓和脊髓背角内PKCγ阳性神经元向中缝苍白核的投射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PKCγ在延髓背角浅层与PV,CB,CR的共存(英文)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大鼠坐骨神经切断模型中PKCγ在脊髓背角内的变化(英文)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大鼠延髓背角和脊髓背角内PKCγ阳性神经元向中缝隐核的投射(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逆行追踪
    1.3 灌注固定和切片
    1.4 免疫组织化学法
    1.5 结果观察
2 结 果
    2.1 FG逆标神经元的形态学特征
    2.2 PKCγ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学特征
    2.3 FG/PKCγ双标神经元的形态学特征
3 讨 论

(9)大鼠延髓和脊髓背角内PKCγ阳性神经元向中缝苍白核的投射(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逆行追踪
    1.3 灌注固定和切片
    1.4 免疫组织化学法
    1.5 结果观察
2 结果
    2.1 FG逆标神经元的形态学特征
    2.2 PKCγ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学特征
    2.3 FG/PKCγ双标神经元的形态学特征
3 讨论

(10)大鼠皮质脊髓束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Abbrreviation)
中文摘要(Abstract in Chinese)
英文摘要(Abstract in English)
前言(Introduction)
第一部分 皮质脊髓束在大鼠脊髓内的精确定位
    材料和方法(Material and Method)
    结果(Results)
    讨论(Discussion)
    结论(Conclusion)
第二部分 大鼠皮质脊髓束半横断损伤模型的建立
    材料和方法(Material and Method)
    结果(Results)
    讨论(Discussion)
    结论(Conclusion)
第三部分 大鼠皮质脊髓束半横断损伤后皮质脊髓束超微结构的变化
    材料和方法(Material and Method)
    结果(Results)
    讨论(Discussion)
    结论(Conclusion)
参考文献(References)
综述(Review)
    综述参考文献(References)
致谢(Acknowledgements)

四、大鼠延髓背角内PKCγ阳性超微结构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银质针导热疗法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中枢5-HT、5-HT2A受体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D]. 穆强. 贵州医科大学, 2020(04)
  • [2]MicroRNA-134-5p介导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差异性致痛觉过敏效应的机制[D]. 王祯.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3]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大鼠急性炎性内脏痛镇痛作用的研究[D]. 张红. 兰州大学, 2017(03)
  • [4]PKC信号介导CGRP表达调控内脏高敏感性探讨安肠汤防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J]. 黄适,刘鹏,张涛,林春李,平倩. 实用医学杂志, 2016(15)
  • [5]术前应激状态下内源性痛觉下行易化系统对雌性切口痛大鼠痛觉敏化的作用研究[D]. 蒋明. 南京大学, 2016(04)
  • [6]两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VGLUT在口面部感觉传导路中的表达及其功能研究[D]. 葛顺楠. 第四军医大学, 2013(02)
  • [7]PKCγ在中枢神经中的分布与作用机理的探索[D]. 倪同上. 青岛大学, 2008(07)
  • [8]大鼠延髓背角和脊髓背角内PKCγ阳性神经元向中缝隐核的投射[J]. 梅光东,倪同上,单涛,王守彪.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7(03)
  • [9]大鼠延髓和脊髓背角内PKCγ阳性神经元向中缝苍白核的投射[J]. 倪同上,梅光东,单涛,严瑛,蒋正尧.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7(03)
  • [10]大鼠皮质脊髓束的应用解剖学研究[D]. 刘苏. 南通大学, 2006(05)

标签:;  ;  ;  ;  ;  

大鼠延髓背角PKCγ阳性超微结构的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