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诉讼中的涉嫌犯罪原则

论刑事诉讼中的涉嫌犯罪原则

一、论刑事诉讼中的疑罪从无原则(论文文献综述)

孙世萍[1](2020)在《刑事错案论》文中研究说明公平正义一直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然因一批冤错案的曝光,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不小的震动,并引发关于“错案”问题的激烈讨论,由此也拉开了第四轮司法体制改革的序幕。错案率作为检验司法体制改革成果的重要指标,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也许是出于对公平正义的极度渴望,也许是出于改革的迫切心情,人们几乎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对刑事错案的成因以及预防的研究中,而对于刑事错案的本来样貌却甚少关注,并出现刑事错案概念泛化、重事实认定轻法律适用等倾向。这非常不利于对刑事错案的正确认识,也不利于全面系统的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为此,我们有必要以更加冷静、理性的态度重新审视“错案”问题以及相关司法改革问题。本文从认识论出发,重新界定刑事错案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刑事错案的法律属性,厘清事实认定对象与法律适用对象的界限,并对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避开“错案预防”的习惯性视角,达到了正本清源的目的。在全面认识刑事错误的基础上,以此轮司法体制改革为切入点,在刑事错案本原中重新审视抑制刑事错案的路径与方法,并重点从法律安全区的提倡以及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和法官职业评价体系的完善等三个方面提出改革建议,为司法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提供参考。

张彬斌[2](2020)在《疑罪从无原则的司法适用研究 ——以念斌案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法治国家普遍运用无罪推定原则对疑案进行处理。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尚未明确无罪推定原则,但特有的疑罪从无原则吸收了无罪推定的合理因素。疑罪从无原则在保障被追诉人权利、促进司法公正和维护司法正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实践中多种因素的影响,疑罪从无原则的落实仍不够充分,“疑罪从轻”、“疑罪从有”现象仍有发生。“疑罪从无难”成为长期困扰立法和司法部门的一大问题。侦查阶段,由于部分司法工作人员没有坚定疑罪从无思想,存在证据收集不规范和鉴定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审查起诉阶段,由于检察机关违背了《刑事诉讼法》中证据不足不起诉的规定,对不符合“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案件进行起诉。审判阶段,存在滥用发回重审制度的问题,以及立法中一事不再理原则的缺失导致案件审结后又不合规范的被重新立案调查的问题。本文针对疑罪从无原则的现状及困境共分为三个部分进行分析:第一部分,疑罪从无原则的概述。主要介绍疑罪从无的概念、历史演进、与无罪推定的关系,以及研究疑罪从无原则的价值。第二部分,疑罪从无的适用困境及原因分析。结合念斌案着重分析疑罪从无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有效落实疑罪从无原则的对策及措施。针对第二部分提出的相关问题,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姜英志[3](2020)在《刑事案件无罪处理的困境与应对路径》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大量的冤假错案也开始浮出水面。公众在质疑司法公正,惋惜无辜者同时,也开始思考这当中的问题所在。刑事诉讼的目的是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因此无罪处理机制是保障人权应有的制度安排。司法实践中,无罪处理机制的运行并不处在应然之态,无罪化出口并不畅通。无罪推定原则未完全落实、无罪化出口不畅通以及刑事诉讼证明标准适用的不适当是无罪处理机制运行不畅的几个影响因素。改善当下司法实践中无罪处理机制困境的出路,也要从以上几点影响因素中去寻找。

王嘉铭[4](2020)在《中国辩护律师权利研究》文中指出“刑事诉讼发展的历史就是辩护权扩张的历史”,无论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身依据宪法而享有的辩护权利,还是辩护律师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而享有的延伸性辩护权利,都是追求基于与刑事指控方公权力的对抗而获得兼顾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审判结果。对辩护律师权利的关注和研究离不开对辩护律师制度的追本溯源,从国际世界的横向维度看,英美法系对抗制诉讼模式下对辩护权的赋予和保障有着极为深远的历史,日本刑事诉讼制度下的辩护制度,也自“辩护官”制度的确立并历经21世纪伊始的司法制度改革之后而确立了相对体系完备的辩护律师权利保障制度。而就我国辩护律师权利的纵向发展历史来看,自1979年第一部刑事诉讼法确立之后,辩护权便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随着经历了1996年和2012年再至2018年的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后,对法治理念的增强和对司法改革目标的追求,辩护权尤其是律师辩护权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追求律师辩护权在控辩平等下的实质对抗也呼声愈高。对我国辩护律师权利的研究,从立足现实的角度来看,需要在司法改革的大环境下予以剖析。尤其是,我国构建了监察制度之后,被调查人所面临的在监察程序中辩护权缺失的问题,由此相应的辩护律师权利也无从行使的问题,只能在案件移交公诉机关审查起诉时才能获知案情,这给辩护律师权利带来了现实的困境。再者,认罪认罚制度确立之后,辩护律师在认罪认罚程序中充当的角色是否同于英美法系辩诉交易中的辩方律师,承担着从被告人实体利益的角度出发与控诉方据理力争的诉讼职能,也是学界所热议的问题。在我国认罪认罚制度的实践运行中,值班律师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认罪认罚程序中提供着包括会见、阅卷、以及与公诉机关沟通等在内的法律服务,但并不具备辩护人身份,其如何与审判阶段介入诉讼程序的辩护律师进行有效的权属衔接,以及确保不因贯穿诉审程序的参加主体不同而对被告人实体利益造成不利影响,也是应当研究的现实问题。为了从更现实的角度上考察辩护律师权利在实践中应当如何完善,本文收集并分析了实践中的运行数据,就侦查阶段而言,通过统计问卷回收的情况,发现律师会见难的问题仍然凸显,在个别案件中出现了新的拒绝会见的事由,同时侦查阶段的调查取证仍然呈现辩护律师如履薄冰的状态,同时也面临着被调查取证人不配合的现实问题,从权利的行使和被行使对象的双重障碍制约着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真正的权尽其用。为此,构建侦查阶段的阅卷权和侦查讯问时的律师在场权就显的尤为必要,这对于侦查效率和保障人权的同时兼顾与平衡不失为一种可行之策。就审查起诉阶段而言,辩护律师阅卷权无法得到充分行使,以及调查取证权仍然是多数辩护律师“不敢”涉足的权域,发表意见权虚置化并流于形式等等,也是通过实证调研而反映出的现实问题。因此,有必要构建我国现实刑事诉讼国情下的证据开示制度,使审前阶段辩方律师能够具体与控方进行平等对抗的实质性基础。同时,对调查取证权的重构上,应当消除刑法306条在辩护律师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并着手从调查取证的对象、通过调查取证获取证据的途径以及对调查取证权的救济等若干方面对审查起诉阶段的调查取证权予以重构。在刑事诉讼程序的审判阶段,通过调研问卷回收所反映出的问题,仍然是一直被学界称之为“新三难”的“排除非法证据难”“申请证人出庭作证难”以及“辩护意见被采纳难”,新三难的难题集中于审判阶段,这也意味着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最后一个阶段,辩护律师权利的行使仍然困难重重,辩方与控方达到平等条件下的双方对抗也仍然存在根本性障碍。因此,在审判阶段着力于完善在充分保证直接言词原则、实质性举证质证等程序下实现庭审实质化,同时发挥并深化程序性辩护的刑事辩护方法,确保有效辩护的真正实现,才是辩护律师权利的题中之义。

王研淇[5](2020)在《刑事公诉案件无罪判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罪判决是保障人权、防范司法错误和限制公权力滥用的必然结果。无罪判决率反映一国(地区)刑事无罪处理机制最核心环节的适用状况,也是衡量一国(地区)刑事审判质量的重要标准。无罪判决的产生涉及到多方面的原因,而相比于自诉案件,我国公诉案件无罪判决经历了立案、侦查、起诉、审判这一完整的刑事诉讼程序,更能反映国家权力机关在刑事无罪案件运作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态度。当前我国无罪判决率极低,尤其在公诉案件中,无罪判决的适用更为艰难;且在无罪判决的适用过程中,还有法律适用不当的问题。对于这些非正常的现象,我们要理性看待、合理解决,有问题的就加以改进,没有问题的就回归无罪判决实践现状的常态。围绕当下我国公诉案件无罪判决的适用现状及其相关问题,本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研究:第一部分是公诉案件无罪判决的理论展开。前半部分先后介绍了无罪判决及其相关概念,无罪判决在适用上包含法定的无罪判决和证据不足的无罪判决两种类型,无罪判决具有纠正司法错误、保障被告人权利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后半部分进行无罪判决的比较法考察,介绍了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有关无罪判决的规定,以及对我国无罪判决实践的启示。第二部分是我国无罪判决实践运用的检视。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思想观念层面观察无罪推定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变革发展,二是从法律制度方面介绍疑罪从无自设立后在实践运用中发生的各种异化,三是从裁判者角度阐述人民法院宣告无罪的法治意义。第三部分是我国公诉案件无罪判决的实证研究。本章第一节介绍我国无罪判决率整体极低和局部为“零”的状况,第二节通过样本介绍公诉案件无罪判决在适用类型、罪名分布、审级状况方面的特征,第三节介绍司法机关在处理公诉无罪案件时发生的特别现象,以进一步阐述我国公诉案件无罪判决难的现状。第四节简要评析我国无罪判决的实践现状。第四部分是我国公诉案件无罪判决难的原因分析。主要包括五大类原因:无罪推定观念的缺失、刑事政策的不完备、撤诉制度的异化运用、司法改革的不到位、绩效考评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的不合理。第五部分是讨论如何看待并改进我国无罪判决难的实践现状。第一节主张要理性对待无罪判决率低的现象,第二节主张群策改进第三部分介绍的无罪判决实践过程中的不正常现象,即通过确立无罪推定原则和正当程序理念、优化公检法三机关的关系以及优化绩效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这三个方面来解决我国无罪判决实践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倡导一种更为公平公正、更为保障人权的无罪判决实践。

施金枝[6](2020)在《疑罪从无原则在命案办理过程中的理解和适用》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了疑罪从无制度,但命案办理过程中,疑罪从无原则贯彻与实施的情况并不理想。近年来,伴随着一批冤假错案的纠正,疑罪从无原则大有从之前的疑罪从有、疑罪从轻、疑罪从挂,演化到当前的无疑而疑、机械司法、僵化套用印证的趋势,导致一批命案被无罪化处理,在放纵犯罪的同时严重损害了刑法应当具有的法益保护机能。防止片面机械适用疑罪从无原则,应理性把握被告人供述及运用印证与心证相结合的方式认定案件事实,坚持形式与实质相结合的方式排除合理怀疑,做到不枉不纵。

范天梦[7](2020)在《人权主流化视域下的中国刑事法发展方向》文中研究表明人权主流化可以理解为将人权理念引入到组织机构工作之中的一个过程,有时它也表示为“基于权利的方法”。自1997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革新联合国:改革方案》报告以来,人权主流化的工作不断得到强化和推进,人权逐步与安全、和平、发展联系起来。人权主流化在中国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本土化问题。宪法所体现的人权保障价值须落实于具体的法律制度之中,这也是人权主流化的应有之义。在刑事法律体系中推进人权主流化,就相当于抓住了在我国推进人权主流化的“牛鼻子”,对于推进人权主流化、思考我国刑事法律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第一章首先梳理了人权主流化的内涵和历史背景,并归纳了人权在中国的主流化与本土化进展与成就。人权主流化,即认同、尊重和保障人权,将人权作为价值目标并处于优先考虑的位置;基于人权的目标,在国际人权法的框架下使得人权具有可操作性,并通过具体的制度、措施促进和实现人权。人权主流化的进程,体现于联合国逐步构建起一套国际人权法体系以及相应的国际人权机制,人权问题由原先的边缘地位,逐步走向各个领域并成为世界新秩序的主流。中国自古以来奉行“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在促进人权保障方面始终坚持政策保障和法治保障双重路径,发布人权白皮书和人权行动计划,实行依法治国,并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中国始终把生存权和发展权作为首要人权,并随着发展经济、扶贫攻坚等行动为提升人权水平做出巨大努力并取得显着成果。本文第二章呈现了人权主流化在我国刑事实体法中的进展及其不足,从刑法理念、刑事政策、罪刑变迁三个层次展开。基于对我国历次刑法修正案内容的梳理与分析,可以发现刑法理念朝向民生刑法、风险刑法、预防刑法发展,刑法存在过度刑事政策化现象,死刑罪名削减、犯罪圈扩大、刑罚结构完善在促进秩序和安全的同时,刑法的扩张亦缩减了公民自由,“重刑主义思想”导致刑法“趋严且厉”,刑罚附随后果更是有违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罪责自负原则。本文第三章阐述了人权主流化在我国刑事程序法中的进展和不足。立足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和中央司法改革举措,我国刑事诉讼领域仍存在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不平衡、过于重视前者而轻视后者的问题。侦查中心主义的“流水线式诉讼构造模式”掣肘法院无罪、罪轻判决;案卷笔录中心主义、未贯彻直接言词原则、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不完善导致庭审虚化,辩护权无法得到实质保障;而侦查阶段的封闭性、未确立无罪推定原则、审判不够独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不完善等因素都加强了庭审的虚化、形式化和刑事诉讼领域人权保障的不足。本文第四章立足刑罚执行领域,对死刑犯、监禁刑犯、非监禁刑犯和刑满释放者的人权现状一窥究竟。针对死刑犯,一方面要促进法定权利落实,另一方面则要促进应然权利向法定权利转化。针对监禁刑犯,存在现行监狱法过于老旧的问题,罪犯权利保障和救济制度设计不够具体、可操作化,权力缺乏必要制约和监督。针对非监禁刑犯和刑满释放者,存在对其生存权和发展权保障不足等问题。本文第五章以第二至第四章的分析为基础,分别提出了在人权主流化视域下,中国刑事实体法、刑事程序法和刑罚执行法的发展方向。在刑事实体法领域,宜以刑法谦抑理念指导刑法立法,强调刑法的自由保障价值,立足社会需求,小幅扩大犯罪圈,推进刑罚轻缓化,促进刑法人权保障水平。在刑事程序法领域,要持续推进“以审判为中心”和“庭审实质化”的诉讼制度改革,确立无罪推定原则,贯彻“公正第一,效率第二”的原则,促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不断完善,推进刑事诉讼领域人权主流化。在刑罚执行法领域,要保障刑满释放者和社区及矫正对象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要保障监狱在押犯人的诉权,完善监狱内外监督机制,推进对罪犯强制和处罚的法治化,完善监狱和罪犯的分类管理,赋予死刑犯赦免、减轻请求权,保障死刑犯临终权利,以人道的方式执行死刑。

李雪平[8](2019)在《论无罪推定原则及其制度完善》文中提出无罪推定原则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个开放的体系,应当且已经发展出比贝卡里亚提出的无罪推定更广泛的内涵与外延。尽管无罪推定原则的内涵和外延扩大,已经成为一种诉讼理念,但不代表无罪推定原则是去除刑事司法诸种乱象的万能良药,否则不利于探查刑事司法实务中产生问题的真正原因并提出有效解决对策。作为一项刑事司法准则,无罪推定原则不同于证明中的推定,无罪推定原则是赋予被追诉人在刑事诉讼中的诉讼主体地位的权利原则和诉讼理念,属于法律规范层面而非认识层面,故不可被推翻。无罪推定原则约束刑事诉讼判决生效之前的所有诉讼阶段,但在不同诉讼阶段体现不同。无罪推定原则本身并不能起到保障被追诉人诉讼权利的作用,其功能需要通过限制公权力和保障私权的具体制度来实现,因此,构建无罪推定原则的程序性规则意义更大。

白宇[9](2019)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抗”虽然是刑事诉讼程序启动的前提和推进的动力,但却不应成为刑事诉讼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尖锐的控辩对抗往往使诉讼利益向着诉讼资源强势的一方倾斜,争议虽然在形式上得以解决,但却以潜隐的方式继续存在,形成新的社会隐患。由此,刑事诉讼在手段及形式上是对抗的,但在社会本质上则应当是调和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便在此逻辑前提及客观需求下应运而生。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应当以刑事一体化为立论高度,以对人的关注为价值起点,以刑事法律制度内外协调为主要进路,以实现权力制衡为内在动力,以促进控辩合意为外在表现,以优化诉讼程序为重要载体,以增加权利供给、平衡控辩力量为运行保障。既包含了对刑事法领域实然制度的合理整合,又包含了对应然制度的理性扩展,形成了以控辩合作为特征的刑事法律制度系统。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得刑事司法不再呈现出惩罚犯罪的单一面孔,而逐渐展现出体察犯罪社会根源、创造利益兼得空间、节制国家追诉权力和刑罚权力的多重面向。弥补传统刑事诉讼模式在处理认罪案件时实现正义与效率方面的不足,以柔性、灵活及轻缓的方式实现犯罪治理及社会关系恢复,促进社会和谐与有序。全文正文共分四章,以“从本体到运行”逐渐递进的逻辑顺序,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应然架构予以阐述。第一章,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概述。本章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内涵。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指,国家为实现对犯罪的治理,修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综合运用实体、程序及政策手段,鼓励、引导、感召被追诉人与国家合作,自愿认罪认罚,并在实体及程序方面保障被追诉人获得从宽处理的刑事法律制度。“认罪”、“认罚”、“从宽”在实体、程序及证据三重维度上分别展现出不同的内涵。第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以意志自由为核心的认罪认罚自愿性、以利益交换为本质的控辩合意、以权利自治为内容的被追诉人程序选择权、扩张与制约相均衡的追诉主体裁量权以及围绕诚信而展开的法律救济。第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相关概念比较。认罪认罚从宽是坦白从宽刑事政策法治化的体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辩诉交易制度均承认正义的相对性与控辩合意中的利益交换,但二者因形成动因、哲学基础、有罪供述的法律效力及关照被害人利益等方面的不同而呈现出异向发展趋势;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协商性司法模式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但前者并未停留在理论抽象层面,且不以效率为首要价值追求;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传统刑事司法模式在司法理念、权力内容、处分权自由程度等方面存在区别,但前者并非是对后者的摆脱与取代,前者的实施仍以具有强制性的司法制度为保障。第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具有民主、宽容与和谐的内在价值,同时具有恢复、治理与效率的外在价值。第五,我们应当警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实体、程序以及刑事政策方面的固有风险,如虚假认罪及同罪异罚的风险,口供依赖及架空裁判的风险,投机主义及突破法律底线的风险等。第二章,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现实合理性。本章有六部分内容:第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传统法律文化的承继与扬弃。我国古代法律文化中的“贵和”思想在社会纠纷解决方面的价值导向及制度安排,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构造及运行提供了有益借鉴。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警惕古代法律文化中泛道德化、人治以及程序缺位等因素的消极影响。第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宪法及法律原则的遵循与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并非是突破宪法或刑事法律原则的标新立异,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与罪刑均衡、不得强迫自证其罪与无罪推定以及证据裁判等原则,均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设置了正当性界限,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也为我国刑事法律原则的完善提供了重要契机。第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刑事政策的溯源与发展。刑事政策在西方的原本概念以及在我国制度语境下的特殊发展,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不可回避的现实基础。认罪从宽制度吸收并延伸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精神实质,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法治化与系统化,同时体现出我国基本刑事政策由本体向观念的转变。第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社会治理的回应与推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以我国转型时期社会治理的实践为现实基础,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及完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表征我国社会治理能力及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第五,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司法实践的总结与规范。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关于程序简化、量刑规范以及认罪认罚从宽试点等一系列改革实践,在内容及形式上均具有延续性。“严打”作为遏制犯罪的方针呈现出全面且持续的状态,其与宽缓刑事政策交相呼应,从犯罪治理的深层理念方面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提供实践价值。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的隐性的“控辩交易”规则反映出司法实践的现实需要,对这些隐性规则的正视与规制,在客观上构成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现实基础。第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域外制度的选择与借鉴。相较于美国辩诉交易的水土不服,大陆法系协商性司法模式的制度实践更能为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完善提供有益借鉴。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虽未将“协商”二字表露于外,但在制度构造中却为控辩合意创造了空间及可能。第三章,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论正当性。本章由七个部分组成:第一,方法论基础:系统认识论及系统方法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刑事一体化理念指导下的刑事法律制度,以系统的形式而存在。对其构造及运行的研究,以及该制度之于整个刑事法律制度价值及功能的探讨,均需要运用系统的方法予以分析和揭示。第二,伦理学基础:人本思想与宽恕理论。法治精神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体现为,以权利化的制度设计使被追诉人在认罪认罚的过程中感受到人性关怀。认罪认罚表征被追诉人对已然之罪的悔恨、对未然之罪的预防以及对被害人及社会利益的恢复,刑事法律对于这类被追诉人应当给予更大的宽恕理由及空间。第三,政治学基础: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国家以相对平等的姿态与个人之间形成了一种新的关系模式——主体间的关系,通过主体间的协商与合作推进刑事诉讼进程。第四,犯罪学基础:犯罪原因的复杂与刑罚功能的局限以及犯罪治理理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通过协商、和解、非刑罚化、非犯罪化等制度安排,弥补单纯依赖刑罚控制犯罪的局限与不足。通过权力与权利的互动,在犯罪控制方面展现出“程序治理”的先进理念。第五,刑法学基础:人身危险性理论与合并主义刑罚观。认罪认罚在一定程度上表征被追诉人人身危险性降低。人身危险性理论为认罪认罚与从宽处理之间的因果联系提供了正当性依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责任刑的基础上,通过对行为人施加与其责任相适应的刑罚而实现犯罪预防的目的,契合了合并主义刑罚观“有犯罪并为了没有犯罪而科处刑罚”的理念。第六,刑事诉讼法学基础:刑事诉讼目的理论与程序分流理论。基于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相均衡的刑事诉讼程序所发现的案件事实,具有理性和可接受性,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现法益保护与人权保障刑法机能的最优选择。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同时还传递了 一种新的追诉理念:刑事追诉程序可以以“停止下来”的方式或更加简化的程序来实现对被追诉人的从宽处理,体现程序分流理论。第七,刑事政策学基础:刑事政策的合法性与新社会防卫思想。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我国刑事政策法治化的体现,制度在设定时便为政策引导留有了合理的余地。其制度目标不仅在于对犯罪人科以罪责相称的刑罚,更力图探索一条合理应对犯罪、积极保障人权、有效防卫社会相互协调的犯罪治理之路,体现了新社会防卫思想。第四章,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运行机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闭合的刑事法律制度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实体制度基础、程序制度框架、证据制度规制及保障制度衔接等方面的逐步递进与相互协调的运行体系。本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从横向的犯罪分类到纵向的犯罪分层。对轻重程度不同的犯罪的处理机制,无论是在实体方面还是在程序方面,均不能同日而语。以相对精确的犯罪分层体系为起点,以认罪认罚为枢纽,实现刑事诉讼程序、刑事证明标准以及刑罚上的区别对待,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本体构造的基本框架及制度运行的基本逻辑。应当以社会危害性为依据,以法定刑为标准,将刑法中的犯罪分为微罪、轻罪和重罪三个层次。第二,从“管道式”的程序流转到多元化的程序分流。在整个刑事诉讼程序运行的过程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应当始终具备合理的将案件从刑事诉讼系统当中“滤出”的机能。侦查机关的微罪处分制度和公诉机关的酌定不起诉制度使认罪认罚的轻微刑事案件在审前程序中得到高效解决,减少进入审判程序的案件数量。审判阶段则主要通过繁简分流,对于必须进入审判的刑事案件在审判程序上区别对待。第三,从模糊化证明要求到证明要求的层级化。对于所有刑事案件,据以作出裁判的证据都应是“确实、充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在所有刑事案件中的要求都是同一的。应当以是否认罪认罚为程序分流的枢纽,形成针对轻微犯罪速裁程序、轻微犯罪简易程序、重罪普通程序简化审、一般普通程序及死刑程序,由低至高五个不同层级的证明要求。第四,从平面化的刑罚结构到层次化的刑罚体系。刑罚是对认罪认罚被追诉人是否从宽以及如何从宽这一实体性结果的外在表现。刑罚应更多地关心如何通过刑罚的方式恢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针对不同的主体、不同轻重的犯罪使用不同程度的“刑罚力”,来实现罪与刑的动态平衡。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良性运行,需要刑罚功能的整体提升,逐步实现刑罚量的轻缓与刑罚种类的丰富,并着眼于刑罚制度与犯罪纵向层级以及多元刑事诉讼程序间的协调。如“严主宽辅”的重罪刑罚制度,“宽主严辅”的轻罪刑罚制度,以半监禁刑、非监禁刑为主的微罪刑罚制度。第五,运行保障。以权利供给来实现权力制约与权利保障,已成为我国刑事诉讼权力与权利关系变化的必然要求。通过完善刑事和解制度,为被追诉人与被害人和解创造更加全面的机会与可能,关照被害人权利恢复,实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刑事和解制度的相互保障。通过全面确立证据开示制度及构建系统性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赋予被追诉人充分的防御性权利,迫使追诉方恪守界限,以平等的姿态同被追诉人对话,保障控辩合意的自愿与真实,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运行创造良好的现实基础及制度环境。

吴鸣[10](2019)在《司法犯罪圈生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犯罪圈”概念虽为人们熟知,但学界对“犯罪圈”的见地莫衷一是,对评判的对象也惟恍惟惚。有关“犯罪圈”的观点与理论存在诸多不同看法,源于立法与司法的不同出发点与立场。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定罪与量刑是刑事司法实践面临的两大问题,在界分“立法上”司法圈与“司法上”的犯罪圈概念的前提下,有利于研究刑事司法中划定罪与非罪界限的现状,即“司法犯罪圈”的实际范围。“司法犯罪圈”的形成,不仅是在个案上如何确定刑法条文含义的问题,而且是在现有条文的基础上考察法条目的和案件事实,怎样平衡刑法的法益保护与人权保障机能,合理界分罪与非罪的问题。所以,在近年来社会各界出现各种设立刑法新罪“立法建言”的热潮里,在民众对各类备受关注的司法案件高呼“同案不同判”的质疑中,以及在学界对部分刑法修改内容“立法虚置”、“象征性立法”的批评下,研究刑事司法中犯罪圈的形成机理,有利于追寻刑事司法应当以怎样的方式达至更公平、公正、高效、更利于刑法目的之实现。本文综合运用了比较、实证、经济分析、价值分析、博弈学理论等方法,围绕“司法犯罪圈”这一核心概念有序展开。首先,对立法犯罪圈与司法犯罪圈加以界分,厘清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以匡定文章的真实研究对象;然后对司法犯罪圈的构成要素和形成原理加以剖析,以厘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路径;再以立法犯罪圈为实际参照,通过对司法犯罪圈的立体解剖,从不同司法参与者对犯罪构成的不同认识、对刑事法律的不同解释、对刑事政策的不同理解、对刑事法规的不同运用,动态地展示司法犯罪圈的形成过程与具体形态。本文除导言和致谢之外,共分为六章,各个章节以层层递进的方式,逐步展开各层犯罪圈的形态与特征的论述。绪论旨在对文章的选题缘由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立场、创新之处做出提示性的说明。第一章,司法犯罪圈之争及相关疑问。对任何概念而言,都必须明晰其定义和范畴,学界对于犯罪圈的概念本身存在不同的认识,来自于对犯罪圈范畴的不同理解。犯罪概念本身具有复杂性,也涵摄了刑事司法的多重价值要素,犯罪圈作为刑法确定罪与非罪的界限,是兼具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标准的弹性概念。本章梳理了有关犯罪圈的不同观点及争议,即我国刑法学和社会各界对“犯罪圈”的研究较为混乱,以至于我们对犯罪圈本身的缺乏准确的认识,这也是造成学界对犯罪圈是否合理、刑事法律修订是否得当、刑罚范围是否适宜等问题存在诸多纠缠、争议任意一方都不能说服对方的重要原因之一。要解决学界有关犯罪圈大小是否恰当的“肯定论”与“否定论”这一问题,应当从研究的本质起点出发,在相同的论域中对犯罪圈开展研究,而且应当在相同的参照下加以评判。第二章,司法犯罪圈概念之提出。本章旨在回应这一现状:即,学界对犯罪圈的认识与理解混淆了“立法犯罪圈”和“司法犯罪圈”的概念,前者是刑法条文规定的犯罪的集合,是指刑事法律通过成文法的形式确定的刑法值得科以处罚的行为所构成的应然的犯罪圈;而后者是经刑事裁判确定的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所构成的集合,是实然的、实际处断的犯罪圈。司法犯罪圈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它不仅能反映出司法者通过刑事法律的适用,如何通过自己对犯罪构成的认识、对刑事政策的理解、对刑事法律工具的运用,而且体现了司法者在罪刑法定原则下主观能动地确定具有刑事可罚性的反社会行为的过程与结果,调整与平衡国家、社会与个人利益间的冲突。这就体现了立法犯罪圈与司法犯罪圈的区别与联系:立法犯罪圈是刑法宣示的罪与非罪的界限,司法犯罪圈是司法裁定的罪与非罪的范围,二者并非完全重合,应然的立法犯罪圈与实然的司法犯罪圈可以互为参考和对照。第三章,司法犯罪圈的生成方式、运行要素及价值意义。如果说第一、二章已经确定了研究的意义、研究对象的比对样本和具体内容,那么,一方面本章从研究对象即司法犯罪圈内部出发,从司法犯罪圈的生成基础即司法定罪出发,阐释刑事立法的开放性使司法犯罪圈具有适度的灵活性,刑法原则的限制性又为司法犯罪圈设定了必要的界限,在此基础上,司法上的出罪与入罪作为罪与非罪间“灰色地带”的调整方式,调适着刑法介入社会生活的合理范围。另一方面,由于任何刑事法律制度或法规都不会在真空中发挥作用,尽管立法规定了犯罪的种类,也决定了司法犯罪圈应然的规模,但对实然状态的司法犯罪圈而言,包括司法主体的认识预判、刑事政策的实际影响、社会因素和诉讼规则在内的各要素,都对司法犯罪圈的形态与范围起到了实质的影响,是司法犯罪圈运行的重要要素。对司法犯罪圈及其生成机制的研究,从理论上而言,能够反映出立法犯罪圈与司法犯罪圈之间互为参照、相互影响的关系。在司法博弈场中,司法犯罪圈通过司法主体对刑法价值选择、利益平衡、关系协调的动态化博弈,彰显了刑事法律对社会关系精密调节的目的,在罪刑均衡的博弈原则中展示了刑法解释与适用上的关系协调。在实践层面,司法犯罪圈体现了司法协调运作的具体过程与原理。通过司法的协调运作,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修补立法缺陷,使司法试错机制更加圆融,而且能以直接、鲜活的方式反应刑法现代化改革的实际需求与方向,使刑法不断地实现自我完善,以适应变化的社会生活。第四章,生成中的司法犯罪圈。通过前几章的系统性分析,使我们对司法犯罪圈的形态、结构与基本构成有了整体的认识。任何可能进入司法犯罪圈的行为都必须经由各诉讼环节的顺次筛选,而在各环节皆有不同程度、方式的司法出、入罪。司法犯罪圈因不同司法主体对犯罪构成的不同认识,通过对刑事规范的不同理解与运用,对司法犯罪圈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章通过S省C市近五年来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真实数据统计与分析,以及博弈论的建模分析,展示出侦查机关于司法犯罪圈生成过程中:在社会本位刑法观下通常采用形式解释的解释方法,在国家本位刑事政策下采用非体系性解释的方法,在司法效益预期下采用目的解释的方法,以至于在诉讼规则限制下如何形成的出罪认识;在刑事政策影响下对刑事法律的入罪理解与适用,以及在社会本位刑法观下坚持的入罪倾向。第五章,运行中的司法犯罪圈。出于对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综合考虑,以及对犯罪嫌疑人正当权利的保障,公诉机关对可能构成犯罪的行为范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纠偏”。本章以法经济学为分析工具,展示出检察机关通过审查不起诉、认罪认罚从宽处理的案件分流,变更罪名起诉的变通,是在刑法价值考虑下、在刑罚功能思忖下,通过功利主义刑法立场下的实质解释,以及倒置推理模式下的以刑释罪;具体体现为在刑事可罚性审查下的司法出罪,刑事政策作用下的特别司法出罪,以及存疑案件的特殊程序性出罪。第六章,司法犯罪圈的定型。审判机构对案件的定性及判决具有终局性的效果,并划定司法犯罪圈的范围。整体而言,在我国刑事司法多层解释体系下,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两高”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解释和各级地方性解释对定罪标准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司法犯罪圈的形态及范围;而在刑法功能的综合考量目的下,审判机关也能通过个案适用刑法的实质解释,尤其在刑事立法暂时缺位的前提下,对空白罪状的具体解释与适用,以及刑法附典的司法补充,对个案罪与非罪的的处理得以个别化的调整。在此过程中,特殊刑事政策的影响、媒体舆论宣传、社会变动、科技发展、刑事科学技术滞后等因素的作用,都可能影响审判机构对犯罪构成的理解与认识,需要审判机关通过罪刑均衡的权衡,对刑法以刑释罪的具体解释与适用,在现代法治社会愈发复杂的法律体系中通过体系解释、公众参与的协商解释等刑法的适用解释方法,智慧、合理地调整罪与非罪的边界。结语旨在简要回顾司法犯罪圈形成的过程及机理,最终回归司法犯罪圈与立法犯罪圈之关系,概括了司法犯罪圈生成过程中的司法博弈原理及各自问题的根源,强调了司法犯罪圈形成机制之本质。

二、论刑事诉讼中的疑罪从无原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刑事诉讼中的疑罪从无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1)刑事错案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创新之处
    四、研究的逻辑结构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刑事错案概述
    第一节 “错误”基本问题研究
        一、错误的含义
        二、错误的基本特征
        三、认定错误的方法
    第二节 刑事错案的认识冲突
        一、司法实践对刑事错案的认识冲突
        二、法学理论对刑事错案的认识冲突
        三、刑事错案认识冲突的根源分析
    第三节 刑事错案概念重构
        一、刑事错案的主体
        二、刑事错案的主观要素
        三、刑事错案的客体
        四、刑事错案的对象
        五、刑事错案范畴外其他错误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多元法律价值对刑事错案的影响
    第一节 刑事错案中涉及的基本法律价值冲突问题
        一、秩序及冲突
        二、平等及冲突
        三、效益及冲突
        四、价值冲突的调和及对刑事错案的影响
    第二节 刑事错案中涉及的诉讼法律价值冲突问题
        一、实体正义
        二、程序正义
        三、诉讼法律价值对刑事错案的影响
    第三节 法律原则中价值冲突对刑事错案的影响
        一、无罪推定原则
        二、一事不再理原则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刑事错案中事实认定问题
    第一节 事实认定的手段——证据
        一、证据裁判原则的确立
        二、证据及其对刑事错案的影响
        三、证据规则及其对刑事错案的影响
    第二节 事实认定的程度——证明标准
        一、证明标准的界定
        二、证明标准的立法选择对刑事错案的影响
        三、证明标准的兑现对刑事错案的影响
    第三节 事实认定的证明方式——自由心证
        一、自由心证原则的确立
        二、自由心证的实现对刑事错案的影响
        三、自由心证的抑制对刑事错案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刑事错案中法律适用问题
    第一节 法律适用中事实问题的界限
        一、法律问题与事实问题的界限
        二、构成要件事实中的法律问题
        三、违法阻却事实的法律问题
        四、责任阻却事实的法律问题
        五、量刑事实的法律问题
    第二节 法律适用中“法律空间”的影响因素
        一、法律规范
        二、法律解释与解释法律
        三、刑事审判中的自由裁量权
    第三节 法律适用效果的认定
        一、认定对象
        二、认定标准
        三、认定方法
        四、认定主体
        五、认定结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刑事错案的消解
    第一节 法律适用错误的消解——法律安全区之提倡
        一、构建法律安全区的必要性
        二、法律安全区的构成
        三、法律安全区的实现
    第二节 事实认定错误的消解——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之完善
        一、诉讼程序对刑事错案的抑制机理
        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刑事错案的影响
        三、相关诉讼制度对正确适用法律的影响
    第三节 价值冲突调和主体的规制——法官职业评价体系之完善
        一、我国法官职业责任体系检视
        二、国外法官职业责任体系探析
        三、法官职业伦理评价体系之提倡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2)疑罪从无原则的司法适用研究 ——以念斌案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引言
第一章 疑罪从无原则概述
    一、疑罪从无原则的概念
    二、疑罪从无原则的历史演进
    三、疑罪从无原则与无罪推定原则的关系
    四、疑罪从无原则的价值
        (一)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促进程序正义
第二章 疑罪从无原则的适用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司法实践中处理疑案的几种情况
    二、从典型案件看疑罪从无原则的适用困境
        (一)案情概况
        (二)存在的具体问题
    三、“疑罪从无难”的原因分析
        (一)没有树立正确的疑罪从无观念
        (二)未遵守法定的证据收集及审查规则
        (三)未严格把握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
        (四)滥用诉讼程序
        (五)未确立一事不再理原则
        (六)其他因素的影响
第三章 有效落实疑罪从无原则的对策及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疑罪从无理念
        (一)客观看待刑事诉讼中的“疑案”
        (二)摒弃有罪推定思想
        (三)最终确立无罪推定原则
    二、坚持依法全面收集证据
        (一)客观全面的收集证据
        (二)依法收集证据
        (三)规范证据的审查及认定
    三、严格把握刑事证明标准
        (一)保障刑事证据的确实性与充分性
        (二)坚持“排除合理怀疑”的判断标准
    四、避免诉讼程序的滥用
        (一)正确发挥二审程序的纠错功能
        (二)加强司法监督
    五、确立一事不再理原则
        (一)立法中应确立一事不再理原则
        (二)区分一事不再理原则的例外情况
    六、其他因素的保障
        (一)建立科学的司法绩效考评机制
        (二)加强媒体行业自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刑事案件无罪处理的困境与应对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案例介绍
    (一)案例概况
        1.案件主要事实
        2.法院裁判情况
    (二)案例评析
二、案例所引出的问题
    (一)无罪推定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尚未充分落实
        1.无罪推定原则的含义
        2.无罪推定原则的价值
        3.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未完全落实
    (二)无罪处理路径不通畅
    (三)刑事诉讼证明标准适用不当
        1.事实不清楚
        2.证据不确实、不充分
        3.不能排除合理怀疑
三、案例所引出问题的应对路径
    (一)树立无罪推定原则意识
        1.充分落实无罪推定原则
        2.坚持疑罪从无
    (二)无罪化出口应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全过程
        1.侦查阶段的无罪化出口
        2.控诉机关参与阶段的无罪化出口
        3.审判机关应发挥无罪化出口通畅最后一道防线作用
        (1)确保审判机关的独立审判地位
        (2)确保庭审实质化
        4.律师在畅通无罪化路径上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让证据成为整个诉讼活动的基础和核心
        1.达到刑事证明标准的证据要确实、充分
        2.根据证据所得出的结论要排除合理怀疑
        3.用完全自由心证模式对全案证据综合判断
四、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国辩护律师权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基本思路
    四、研究方法
上篇:律师辩护权理论研究
    第一章 律师辩护权要义研究
        第一节 辩护权与辩护制度
        一、辩护制度的价值及缘起分析
        二、辩护权的类型与来源
        第二节 律师的诉讼权利与律师辩护权
        一、辩护律师诉讼权利的内涵及来源
        二、律师辩护权的成分分析
        三、被追诉人辩护权与律师辩护权
    第二章 辩护律师制度
        第一节 辩护律师制度的必要性及实践意义
        一、辩护律师存在的必要性
        二、辩护律师存在的实践意义
        第二节 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
        一、关于辩护律师诉讼主体地位的争论
        二、刑事程序中的辩护律师应当界定为“诉讼主体”
        第三节 辩护律师与被指控方、控诉方及审判方的关系
        一、辩护律师与被追诉人的关系
        二、辩护律师与公诉人的关系
        三、辩护律师与法官的关系
    第三章 我国辩护律师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沿革
        第一节 我国辩护律师制度的理论提出
        第二节 我国辩护律师制度的实践发展
        一、监察调查程序中的律师辩护权
        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律师辩护权
        三、“审判中心主义”模式下的律师辩护权
下篇:律师辩护权的实践探析
    第四章 侦查阶段的辩护权现状研究
        第一节 我国关于侦查阶段律师辩护权的现行立法规定及发展
        一、会见通信权
        二、调查取证权
        三、提出意见权
        四、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的权利
        第二节 我国侦查阶段律师辩护权的制度和实践问题
        一、“会见难”形式多元且个案形势堪忧
        二、讯问时律师在场权立法缺失且意识淡薄
        三、调查取证活动存在多维度障碍
        四、阅卷权缺失破坏了程序对等
    第五章 侦查阶段的辩护权完善与重构
        第一节 律师帮助权的完善与重构
        一、侦查阶段获得律师帮助权的域外考察
        二、侦查阶段保障犯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获得律师帮助权的我国启示
        第二节 会见与通信权的完善与重构
        一、侦查阶段会见与通信权的域外考察
        二、关于侦查阶段会见通信权的我国启示——从一则真实案例说起
        第三节 阅卷权的完善与重构
        一、侦查阶段阅卷权的域外考察
        二、侦查阶段阅卷权的我国启示——构建侦查阶段的阅卷权
        第四节 调查取证权
        一、调查取证权的域外考察
        二、侦查阶段调查取证权的我国启示
        第五节 律师在场权
        一、律师在场权的域外考察
        二、律师在场权的我国启示
    第六章 审查起诉阶段的辩护权现状研究
        第一节 我国关于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辩护权的现行立法规定及发展
        一、会见通信权
        二、阅卷权
        三、调查取证权(包括向办案机关申请查证权)
        四、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的权利
        五、提出意见权
        第二节 我国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辩护权的制度和实践问题
        一、会见权无法充分行使且存在现实阻碍
        二、阅卷权受制于办案机关且范围受限
        三、发表意见权虚置化并流于形式
    第七章 审查起诉阶段的辩护权完善和重构
        第一节 审查起诉阶段阅卷权的完善与重构
        一、审查起诉阶段阅卷权的域外考察
        二、审查起诉阶段阅卷权的我国启示——构建我国刑事诉讼国情下的审前“证据开示”
        第二节 调查取证权的完善与重构
        一、审查起诉阶段调查取证权的域外之鉴
        二、审查起诉阶段调查取证权的我国启示
    第八章 审判阶段的辩护权现状研究
        第一节 我国关于审判阶段律师辩护权的现行立法规定及发展
        一、阅卷权
        二、调查取证权(包括向办案机关调取证据权)
        三、参加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权
        四、经被告人同意的上诉权
        第二节 我国审判阶段律师辩护权的制度和实践问题
        一、审判程序尤其是庭审程序虚置化
        二、律师拒绝辩护权的行使状况不容乐观
        三、辩护律师缺失独立上诉权
        四、刑法306条和刑诉法44条排除了辩护律师执业豁免
    第九章 审判阶段的辩护权完善和重构
        第一节 庭审实质化下律师法庭辩护权的完善与重构
        一、审判阶段庭审中心的域外考察
        二、“庭审中心”下辩护权的我国启示——“无效辩护”还是“辩护无效”
        第二节 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与重构
        一、关于法律援助的域外考察
        二、关于法律援助的我国启示——加快推动刑事辩护“全覆盖”的中国模式
    第十章 辩护律师权利保障的相关配套性制度探析
        第一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深化
        一、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域外考察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我国启示
        第二节 程序性辩护的完善
        一、程序性辩护的域外考察
        二、程序性辩护的我国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对我国刑事律师辩护权研究的问卷调查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5)刑事公诉案件无罪判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刑事公诉案件无罪判决的理论展开
    第一节 刑事公诉案件无罪判决概述
        一、无罪判决概念及其演变
        二、无罪判决的类型
        三、无罪判决的功能
    第二节 无罪判决的比较法考察
        一、英美法系国家
        二、大陆法系国家
        三、我国台湾地区
        四、域外比较对我国刑事诉讼的启示
第二章 我国无罪判决实践运用的检视
    第一节 无罪推定在我国刑事诉讼的变革发展
    第二节 疑罪从无在我国刑事诉讼实践中的异化发展
        一、“疑罪从有”
        二、“疑罪从轻”
        三、“疑罪从撤”
        四、“疑罪从挂”
    第三节 人民法院依法宣告无罪的法治意义
        一、保障无辜被追诉人的合法权益
        二、防范冤错案件以实现司法公正
        三、维护人民法院的司法公信力
        四、加快我国刑事诉讼现代化的进程
第三章 刑事公诉案件无罪判决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我国无罪判决率的实践分析
        一、我国无罪判决率的整体状况
        二、我国部分地区的“零无罪”现象
    第二节 公诉案件无罪判决的实证分析
        一、公诉案件无罪判决的类型分析
        二、公诉案件无罪判决的罪名分布
        三、公诉无罪案件的审级及抗诉情况分析
    第三节 法院无罪判决与检察院撤回公诉的关联分析
        一、检察院提起公诉人数与法院判决人数的对比分析
        二、检察院撤回公诉替代无罪判决成为普遍现象
    第四节 对我国无罪判决实践现状的简要评析
第四章 我国公诉案件无罪判决难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无罪推定理念的缺失
    第二节 刑事“宽严”政策的不完备
    第三节 公检法三机关相互关系改革的不到位
    第四节 撤诉制度的异化运用
    第五节 绩效考评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的不合理
        一、司法机关绩效考核的不合理
        二、责任追究制度的不合理
第五章 如何看待并改进我国无罪判决难的实践现状
    第一节 理性对待无罪判决率低的现象
    第二节 群策改进无罪判决的实践现状
        一、确立无罪推定和正当程序理念
        二、优化公检法三机关之间的关系
        三、优化绩效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6)疑罪从无原则在命案办理过程中的理解和适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疑罪从无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二、命案办理中片面理解和适用疑罪从无原则的表现
    (一)过于依赖客观性证据
    (二)僵化套用印证证明模式
    (三)无限放大“合理怀疑”的范围
三、命案办理中理解和适用疑罪从无原则的思考
    (一)理性运用被告人供述来认定案件事实
    (二)运用印证与心证相结合的方式认定事实
    (三)坚持形式与实质相结合的方式排除合理怀疑

(7)人权主流化视域下的中国刑事法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三、国内外研究成果及现状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人权主流化概述
    第一节 人权主流化的内涵及历史背景
        一、人权主流化的内涵
        二、人权主流化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人权在中国的本土化与主流化
        一、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
        二、政策:制定人权白皮书与《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三、法治:依法治国与民生法治观
第二章 人权主流化在我国刑事实体法中的进展及其挑战
    第一节 刑法理念:民生刑法及其担忧
        一、“民生刑法”的提出
        二、学界对“民生刑法”的担忧
    第二节 刑事政策:宽严相济及其思考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及实践
        二、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思考
    第三节 罪刑变迁:人权保障及其检视
        一、死刑罪名消减与刑罚结构反思
        二、推进民生保护与犯罪圈扩大
        三、强化弱势群体保护及其检讨
        四、加大对贪污受贿、黑社会性质组织、恐怖主义等犯罪的打击力度
第三章 人权主流化在我国刑事程序法中的进展及其不足
    第一节 人权保障:理念的进步与实践的不足
        一、价值定位:从“打击犯罪”到“保障人权”
        二、刑事诉讼人权保障之不足
    第二节 证据和辩护制度的进步及不足
        一、刑事证据制度之进步与不足
        二、辩护制度之进步与不足
    第三节 建立公权力的规范、监督及追责机制
        一、规范公权力运作立法之进步
        二、不足与反思
    第四节 逐步完善审判程序
        一、立法进步
        二、不足与反思
    第五节 增加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及其他特别程序
第四章 人权主流化在我国刑罚执行法中的进展及其不足
    第一节 死刑犯人权保障及不足
        一、死刑犯人权保障的法律基础
        二、我国死刑犯人权保障现状和不足
    第二节 监禁刑犯人权保障及不足
        一、我国监狱服刑人权保障的进步
        二、我国罪犯人权保障的问题与不足
    第三节 非监禁刑犯人权保障及不足
        一、我国社区矫正制度人权保障之成就
        二、我国社区矫正制度人权保障之不足
    第四节 刑满释放者的人权保障之不足
第五章 人权主流化视域下中国刑事法的发展方向
    第一节 人权主流化视域下中国刑事实体法的发展方向
    第二节 人权主流化视域下中国刑事程序法的发展方向
    第三节 人权主流化视域下中国刑罚执行法的发展方向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概述
    1.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内涵——三重维度:实体、程序、证据
        1.1.1 认罪:事实认可与价值认同相协调
        1.1.2 认罚:核心要素与修复性要素并重
        1.1.3 从宽:有效激励与必要限度兼顾
    1.2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构成要素
        1.2.1 以意志自由为核心的认罪认罚自愿性
        1.2.2 以利益交换为本质的控辩合意
        1.2.3 以权利自治为内容的被追诉人程序选择权
        1.2.4 扩张与制约相均衡的追诉主体裁量权
        1.2.5 围绕诚信而展开的法律救济
    1.3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相关概念比较
        1.3.1 认罪认罚从宽与坦白从宽:坦白从宽的法治化体现
        1.3.2 认罪认罚从宽与辩诉交易:有限吸收与异向发展
        1.3.3 认罪认罚从宽与协商性司法:协商性司法的本土化表达
        1.3.4 认罪认罚从宽与传统刑事司法模式:对传统的修补与依赖
    1.4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价值
        1.4.1 独立的内在价值:民主、宽容与和谐
        1.4.2 外在的功能价值:恢复、治理与效率
    1.5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风险
        1.5.1 实体方面的风险:虚假认罪及同罪异罚
        1.5.2 程序方面的风险:口供依赖及架空裁判
        1.5.3 刑事政策方面的风险:投机主义及突破法律
2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现实合理性
    2.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传统法律文化的继承与扬弃
        2.1.1 “无讼”思想与“息诉”之术
        2.1.2 “和合而同”的契约观
    2.2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宪法及法律原则的遵循与完善
        2.2.1 宪法原则: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2.2 刑法原则:罪刑法定与罪刑均衡
        2.2.3 刑事诉讼法原则:不得强迫自证其罪与无罪推定
        2.2.4 证据法原则:证据裁判
    2.3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刑事政策的溯源与发展
        2.3.1 观念影响:刑事政策的本原概念及在我国的特殊发展
        2.3.2 直接来源:我国基本刑事政策的演化
        2.3.3 价值引导:刑事政策法治化
    2.4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社会治理的回应与推动
        2.4.1 宏观视域: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
        2.4.2 中观层面:刑事法治与回应型法
        2.4.3 微观驱动:控辩交互与诉讼经济
    2.5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司法实践的总结与规范
        2.5.1 司法改革的合理延续
        2.5.2 “严打”与宽缓的相得益彰
        2.5.3 对隐性规则的正视与规制
    2.6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域外制度的选择与借鉴
3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论正当性
    3.1 方法论基础:系统认识论及系统方法论
    3.2 伦理学基础
        3.2.1 人本思想
        3.2.2 宽恕理论
    3.3 政治学基础: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
    3.4 犯罪学基础
        3.4.1 犯罪原因的复杂与刑罚功能的局限
        3.4.2 犯罪治理理论
    3.5 刑法学基础
        3.5.1 人身危险性理论
        3.5.2 合并主义刑罚观
    3.6 刑事诉讼法学基础
        3.6.1 刑事诉讼目的理论
        3.6.2 程序分流理论
    3.7 刑事政策学基础
        3.7.1 刑事政策的合法性
        3.7.2 新社会防卫思想
4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运行机理
    4.1 从横向的犯罪分类到纵向的犯罪分层
        4.1.1 犯罪分层之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现实必要性
        4.1.2 犯罪分层的具体路径
    4.2 从“管道式”的程序流转到多元化的程序分流
        4.2.1 侦查阶段的微罪处分
        4.2.2 审查起诉阶段的酌定不起诉
        4.2.3 审判阶段的繁简分流
    4.3 从模糊化证明要求到证明要求的层级化
        4.3.1 证明标准争论之误区
        4.3.2 层级化证明要求的正当性理由
        4.3.3 层级化证明要求的实现进路
    4.4 从平面化的刑罚构造到层次化的刑罚体系
        4.4.1 平面化刑罚构造的制约
        4.4.2 层次化刑罚体系的构建
    4.5 以增加权利供给为主要内容的运行保障
        4.5.1 刑事和解制度的适应性调整
        4.5.2 证据开示制度的全面确立
        4.5.3 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系统性协调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10)司法犯罪圈生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意识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本文创新
第一章 犯罪圈之争及相关疑问
    第一节 犯罪圈概念的解读
        一、犯罪圈概念的界定
        二、犯罪圈观点的争议
    第二节 有关犯罪圈争议的分析
        一、犯罪圈的概念研究应在相同论域中开展
        二、犯罪圈的范围评价应在相同参照下进行
第二章 司法犯罪圈概念之提出
    第一节 司法犯罪圈的理论基础
        一、刑事司法领域的犯罪圈概念
        二、刑法宣示的罪与非罪的界限
        三、刑事司法裁定罪与非罪的界限
    第二节 司法犯罪圈的实质构成
        一、司法犯罪圈的前提是犯罪构成的充足
        二、司法犯罪圈的结果是刑罚边界的划定
        三、司法犯罪圈的内里是犯罪本质的判断
第三章 司法犯罪圈的生成方式、运行要素及价值意义
    第一节 司法犯罪圈的生成方式
        一、司法犯罪圈的生成基础
        二、司法出罪与司法入罪
        三、司法犯罪化与非犯罪化
    第二节 司法犯罪圈的调整方式
        一、“司法出罪”的体现与表达
        二、“司法入罪”的实现与表征
        三、“存疑案件”的司法实践
    第三节 司法犯罪圈的运行要素
        一、司法主体的认识预判
        二、刑事政策的实际作用
        三、社会环境的多重影响
        四、诉讼规则的程序限制
    第四节 司法犯罪圈的价值意义
        一、立法犯罪圈:司法犯罪圈生成的规范基础
        二、司法博弈场:司法犯罪圈生成的社会范式
        三、刑法适用解释:司法犯罪圈生成的实践方法
        四、司法犯罪圈是司法协调运作的具体实现
        五、司法犯罪圈是刑法改革需求的实践反映
第四章 生成中的司法犯罪圈
    第一节 侦查机关对刑事规范的理解与运用
        一、“轻罪”的司法入罪趋势
        二、特别案件的司法出入罪
        三、经济犯罪的司法出罪趋势
        四、职务犯罪之动态司法出入罪
    第二节 侦查机关对犯罪构成的认识与判断
        一、诉讼规则限制下的出罪认识
        二、刑事政策影响下的入罪理解
        三、社会本位刑法观下的入罪倾向
    第三节 侦查主体对解释方法的选择与适用
        一、社会本位刑法观下的形式解释
        二、国家本位刑事政策下的非体系性解释
        三、司法效益预期下的目的解释
第五章 运行中的司法犯罪圈
    第一节 公诉机关对刑事规范的认识与运用
        一、刑事可罚性审查下的司法出罪
        二、刑事政策作用下的特别司法出罪
        三、存疑案件的特殊程序性出罪
    第二节 公诉机关对犯罪构成的理解与分析
        一、刑法价值考虑下的出罪抉择
        二、刑罚功能思忖下的出罪甄别
    第三节 公诉机关对解释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一、功利主义刑法立场下的实质解释
        二、倒置推理模式下的以刑释罪
        三、程序性司法出入罪的法经济学分析
第六章 司法犯罪圈的定型
    第一节 审判机关对刑事规范的认识与适用
        一、多层解释体系下定罪标准的统一适用
        二、刑法功能综合考量下的个案调整
        三、刑事立法暂缺位时的能动司法
    第二节 审判机关对犯罪构成的理解与判定
        一、刑事政策影响下的司法入罪倾向
        二、社会因素作用下的司法出入罪调整
        三、刑事诉讼程序规范下的司法出入罪
    第三节 审判机关对解释方法的选取及适用
        一、罪刑均衡考虑下的以刑释罪
        二、现代法治环境下的体系解释
        三、公众参与下的互动协商解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论刑事诉讼中的疑罪从无原则(论文参考文献)

  • [1]刑事错案论[D]. 孙世萍.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2]疑罪从无原则的司法适用研究 ——以念斌案为视角[D]. 张彬斌.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3]刑事案件无罪处理的困境与应对路径[D]. 姜英志. 辽宁大学, 2020(01)
  • [4]中国辩护律师权利研究[D]. 王嘉铭.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1)
  • [5]刑事公诉案件无罪判决研究[D]. 王研淇.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疑罪从无原则在命案办理过程中的理解和适用[J]. 施金枝. 中国检察官, 2020(06)
  • [7]人权主流化视域下的中国刑事法发展方向[D]. 范天梦. 武汉大学, 2020(04)
  • [8]论无罪推定原则及其制度完善[J]. 李雪平. 法大研究生, 2019(01)
  • [9]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D]. 白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9(05)
  • [10]司法犯罪圈生成机制研究[D]. 吴鸣.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论刑事诉讼中的涉嫌犯罪原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