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碳酸钙填充改性PVC复合材料

活性碳酸钙填充改性PVC复合材料

一、活性碳酸钙填充改性PVC复合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尤钰锋[1](2020)在《基于钢铁烧结干法脱硫副产物/再生聚氯乙烯的环保型建材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对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的加强,火电、钢铁、建材、有色冶炼、石油化工及工业锅炉等行业均要求执行固定污染源的超低排放标准。烟气脱硫主流技术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转向干法烟气超净排放技术,但由此产生的大量干法烟气脱硫灰的处置,成为这些行业面临的一个新的环境问题。本文基于钢铁烧结烟气的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灰(CFB-FGDA)的理化特性,以再生聚氯乙烯(r-PVC)为基体,通过界面调控技术,采用熔融挤出成型方法,制备再生聚氯乙烯/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灰(r-PVC/CFB-FGDA)复合材料及制品。以资源化、高质化利用的方式,减缓“大宗固废”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为扫除干法烟气超净排放技术推广应用的障碍提供技术途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基于表面包覆技术,结合微发泡技术、阻燃抑烟技术等,制备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阻燃抑烟性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塑料建材r-PVC/CFB-FGDA复合体系。与传统的r-PVC/碳酸钙复合制品相比,在相同的条件下,所开发的r-PVC/CFB-FGDA复合体系性能全面优于前者,有望替代前者获得实际应用。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钢铁烧结烟气的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灰的表面性质分析结果,采用硬脂酸和聚乙烯蜡协同对干法脱硫灰进行包覆改性,研究了包覆顺序对表面包覆效果、体系加工性能和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110℃条件下,包覆顺序为硬脂酸→聚乙烯蜡体系,其表面包覆效果、加工流动性和力学性能均优于包覆顺序为聚乙烯蜡→硬脂酸体系。这可能由于硬脂酸具有极性端与非极性端,在干法脱硫灰与聚乙烯蜡层间形成偶联效果。同时发现,适当提高硬脂酸用量可以提高材料的加工流动性和材料的塑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力学性能的提升。(2)以硬质r-PVC/CFB-FGDA复合体系为基础,研究了复合材料中无机粒子分散、界面结构等对加工性能和机械性能等影响,并与传统的r-PVC/碳酸钙复合制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于r-PVC/CFB-FGDA(100/30,phr)复合体系,干法脱硫灰颗粒在r-PVC基体中分散均匀,且其界面与PVC分子结合紧密,各项力学性能均较优异。其中,r-PVC/CFB-FGDA(100/30,phr)复合体系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保持了76.8%、77.1%和50.8%,传统的r-PVC/碳酸钙复合体系则分别仅保持53.2%、50.8%和31.8%。可见,在同等条件下,r-PVC/CFB-FGDA(100/30,phr)复合体系的各项力学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r-PVC/碳酸钙复合体系,并且当填充量越高时优势越明显。(3)基于r-PVC/CFB-FGDA复合体系,以微发泡r-PVC装饰踢脚线为目标产品,研究了体系中无机粒子分散、界面结构等对挤出成型的产品尺寸稳定性、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等影响,并与传统的r-PVC/碳酸钙复合制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生产的制品的弯曲强度、硬度、吸水率、加热后尺寸变化率和人工老化96 h后的翘曲度,r-PVC/CFB-FGDA复合装饰踢脚线分别为20.93 MPa、80.12 HD、1.08%、0.84%和0.5%,而传统的r-PVC/碳酸钙复合装饰踢脚线分别为18.90 MPa、78.46 HD、1.29%、1.78%和1.1%。可见,干法脱硫灰的添加有利于提升r-PVC装饰踢脚线制品的弯曲强度和硬度,降低制品的吸水率,提高其耐热变形和抗翘曲能力,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r-PVC装饰踢脚线硬度不足、易变形和易破碎的缺点。并且干法脱硫灰的添加能明显缓解甚至抑制PVC的热降解,这可能是干法脱硫灰中碱性的Ca(OH)2容易吸收、中和PVC因降解而释放出的HCl,生成Ca Cl2,这不仅减缓PVC的HCl脱去速率,也抑制了对PVC热降解的自催化作用。(4)以高填充r-PVC/CFB-FGDA(100/100,phr)体系为对象,研究了其作为石塑锁扣复合地板(Stone plastic lock composite,简称SPC)基材层制品的弯曲强度、冷热翘曲率、加热尺寸变化率和阻燃抑烟性能,并与传统的r-PVC/碳酸钙复合制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相比于填充碳酸钙,干法脱硫灰的填充能较大程度提升制品静曲强度,降低产品冷热翘曲率和加热尺寸变化率。并且同等条件下,制品的点燃时长、烟气释放总量和热释放总量,r-PVC/CFB-FGDA体系分别为404 s、7.8 m2和9.7 MJ/m2,而r-PVC/碳酸钙体系的相应测试结果则分别为259 s、9.0 m2和18.0 MJ/m2。干法脱硫灰的Ca(OH)2除了减缓制品热降解,其结构和性质与无机类阻燃剂Mg(OH)2、Al(OH)3类似,500~600℃可分解释放H2O,吸收部分热量导致热释放降低,能显着提升复合材料的阻燃和抑烟性能。

李庆蕾[2](2020)在《碳酸钙晶须制备工艺研究及优化》文中提出碳酸钙晶须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单晶材料,由于其原料价格低廉并且分布广泛,加上碳酸钙晶须本身晶体结构接近理想晶体,机械强度等力学性能也接近单晶的力学性能,加上其在白度、耐热性、耐磨性等方面的性质优于一般材料,因此在很多领域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碳酸钙晶须的工业化生产在国外如日本、欧美比较成熟,而我国碳酸钙晶须的工业化生产还很不成熟,依旧停留在实验室制备阶段,主要存在纯度较低、成本高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本研究中主要研究碳酸钙晶须制备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以及对现有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从而制备出具有更高纯度以及在循环母液制备过程中参数更稳定的晶须,为工业化生产碳酸钙晶须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本论文中用氯化镁作为晶型控制剂,并采用目前技术最为成熟且最有望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碳化法来进行碳酸钙晶须的制备。在实验室阶段,首先研究了碳酸钙晶须生长三阶段历程,并分析了镁离子在晶须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发现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氢氧化镁对于碳酸钙晶须的制备起着重要的凝聚晶核、控制晶型以及通过降低体系中碳酸钙过饱和度来提升纯度的作用。此外,本论文通过对碳酸钙晶须生长历程的分析,找到了改善晶须生长、提升纯度的工艺优化方法。一种方法是在通过在反应后期补加一定量氢氧化钙悬浮液,促进文石相晶须后期阶段的继续生长,来提升文石相晶须的相对含量从而提高晶须纯度,具体研究了氢氧化钙补加量对于碳酸钙晶须的长径比及纯度的影响。另外一种方法是采用气体分散器改善CO32-分散性,相较传统通气管通气,气体分散器可以使气体以小气泡的形式进入到体系中,使得气体分子具有更大的液气界面能从而促进其传质及扩散,抵消管通气方式导致的局域过饱和度过高的问题,从而提升晶须纯度,研究了不同孔径气泡石作为气体分散器制备晶须的纯度。另外循环母液制备晶须过程中由于碳化结束得到的母液并不是理想的氯化镁溶液,存在Ca2+残留以及Mg2+流失,因此对母液进行镁钙离子含量的滴定以及相应的补加,达到最佳的离子浓度对于循环制备的晶须纯度可以起到稳定作用,因此研究了滴定及补加的方法提高循环母液制备晶须的纯度及长径比的稳定性。通过采用上述两种工艺优化方法,最终将碳酸钙晶须的纯度提高到99.5%以上,并且采用循环母液制备的晶须纯度稳定,母液10次循环制备的晶须纯度也稳定在99.5%以上。此外,以实验室阶段制备晶须的工艺优化结果为基础,本论文还将碳酸钙晶须的制备放大到工业小试的规模,小试阶段采用循环母液制备碳酸钙晶须,母液进行了12次循环,制备出纯度高于96%,产率大于93%,长径比稳定的晶须,符合市场需要。

杨成德[3](2015)在《纳米级(活性)碳酸钙在PVC-U管材中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纳米级(活性)碳酸钙与轻钙性能对比、配方、加工工艺等方面探讨了纳米级(活性)碳酸钙对提高PVC-U性能降低配方成本表现出的卓越性能,并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通过一系列配方和工艺试验予以验证。

张磊,马学莲,王志荣[4](2015)在《改性纳米碳酸钙在PVC行业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总结归纳了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技术——湿法、干法,纳米碳酸钙与PVC的复合技术——原位聚合法、熔融共混法和其他复合法,探讨了纳米碳酸钙在PVC行业中应用的发展趋势。

谢卫苹[5](2014)在《磷石膏净化增白及其制备PVC复合材料性能和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固废产量日益增加。目前,我国磷石膏累计堆放量超2.5亿吨,年递增量超过5500万吨,其利用率仅30%左右,因此,用磷石膏作为无机填料是其高效利用途径之-本文以磷石膏为原料,研究了磷石膏的净化增白处理及磷石膏填充聚氯乙烯(PVC)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磷石膏表面改性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及磷石膏的表面改性机理,研究了高填充磷石膏/PVC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变性。首先,研究了磷石膏的除杂增白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铁及有机物对磷石膏的白度影响较大,采用酸溶-焙烧的方法可有效除去相关杂质。在相同酸浓度条件下,盐酸除铁效果较硫酸好,且产物为短棒无水硫酸钙,其平均粒径6.67μm;焙烧温度高于600℃时,可除去有机物;在酸浸温度60℃,盐酸浓度20wt%,酸浸时间3.O h,焙烧温度800℃和焙烧时间2.0h的条件下,磷石膏白度可达97.0。其次,研究了经酸洗-焙烧后磷石膏表面改性处理并将其应用于PVC复合材料的制备中。结果表明:磷石膏填充量、磷石膏表面改性及PVC助剂对磷石膏/PV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较为显着。经表面改性的磷石膏,可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磷石膏填充量为60phr,硅烷偶联剂KH-550添加量为1.0%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达到6276MPa、2949MPa、32.60MPa、26.60kJ.m-2;表面改性后,表面改性剂与磷石膏之间存在物理包覆或化学反应;PVC助剂ACR、CPE可改善复合材料的抗冲击强度。最后,探讨了高填充磷石膏制备的PVC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共混温度、磷石膏的表面性质及PVC加工助剂对磷石膏/PVC共混体系加工流变性具有重要影响。增塑剂DBP能显着提高PVC的流变性,与PVC之间存在化学键合,增大PVC分子间距。在共混温度190℃、DBP20phr及磷石膏填充量350phr条件下,可制备出弯曲强度为28.4MPa磷石膏/PVC复合材料。

江星星[6](2014)在《纳米碳酸钙表面的改性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纳米碳酸钙是一种新型无机填料,被广泛应用于油墨、橡胶、塑料、造纸、涂料、医药等行业。在实际应用到聚合物基体的过程中,纳米碳酸钙存在两大问题:(1)表面能极高,易团聚,影响其纳米效应的发挥;(2)粒子表面亲水疏油,与基体的相容性差,难以在基体中分散。因此,通过对其表面进行改性,制备疏水性好、纯度高、粒度分布窄、分散性好的高活性纳米碳酸钙产品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理论研究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湿法改性工艺,分别对脂肪酸和磷酸酯类改性剂进行了筛选,并对改性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其次,模拟生物矿化过程,采用原位改性工艺,分别考察了不同改性剂对纳米碳酸钙的原位改性效果并对改性剂添加量进行了优化;最后分别对湿法改性和原位改性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湿法改性工艺中,月桂酸和十六烷基磷酸酯的改性效果较好;通过对改性工艺条件的优化,分别制得了活化度为99.99%,接触角为135.3°,吸油值为63.94g/100g以及活化度为99.99%,接触角为135.8°,吸油值为68g/100g的纳米碳酸钙。2.在实验范围内,月桂酸的原位改性效果较好,生成的碳酸钙疏水性较强,形貌为规整的纺锤形。控制月桂酸的添加量为2.5wt%,制备出了活化度为99.99%,接触角为130.9°,吸油值为70.24g/100g的纺锤形碳酸钙。3.运用FT-IR、XRD等分析表征方法初步探讨了碳酸钙表面的改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十六烷基磷酸酯、月桂酸均可吸附在碳酸钙表面,与碳酸钙表面形成牢固的化学键;但改性剂的加入并不会引起碳酸钙晶型的转变,均为方解石。

刘浩,张新华,张桦[7](2013)在《影响PVC-M管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文中认为主要研究了不同聚氯乙烯(PVC)树脂、稳定剂、增韧剂及有机增强剂等对改性PVC(PVC-M)管材料刚性和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增强剂可以弥补由增韧剂造成的管材刚性下降。

黄高爽[8](2013)在《PVC改性TPU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生产成本高、硬度调节困难、加工流变性能差的缺点,本文以TPU为基体,特引入软质聚氯乙烯(PVC)与其共混改性,采用机械熔融共混法制备了TPU/PVC共混合金,以期在保持TPU优异的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改善其加工流变性能,降低其生产成本,拓展其应用范围。本文首先研究制备TPU/PVC共混合金的最佳配方和加工工艺,探讨TPU种类、PVC类型、TPU与PVC的共混比、增塑剂种类及用量及热稳定剂用量等对共混物的硬度、100%定伸应力、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TPU/PVC的质量共混比为70/30、钙锌复合稳定剂的用量为4份、硬脂酸钡的用量为2份、增塑剂柠檬酸三乙酯(TEC)的用量为25份时,TPU/PVC共混体系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本文还着重探讨了TPU与PVC的共混比对体系的力学性能、加工流变性能及相态结构的影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脂肪酸丁酯(FAB)及2-羟基-1,2,3-丙烷三羧酸三乙酯(TEC)等增塑剂的种类及用量对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加工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PU/PVC共混体系与纯TPU相比,其表观黏度及损耗因子均降低,其弹性模量在低频的范围内有非常明显的上升,而损耗模量则变化不大,共混体系的加工流变性能变好,PVC的加入明显改善了TPU的加工流变性能;当TPU/PVC的质量共混比为70/30时,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较优,加工流变性能较好,两相界面的作用结合力也较大,两相分布均匀,在液氮脆断SEM中呈现非常明显的韧性断裂形貌,相容性较好;增塑剂DBP、FAB及TEC的最佳使用量均为2025份,与DBP及FAB相比,增塑剂TEC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优,表观黏度最低,储能模量及损耗模量最小,损耗因子最大,与TPU及PVC的作用力最大,加工流变及热稳定性最好,对TPU/PVC共混体系的增塑效果最优。为了增加共混体系的强度及韧性,并进一步降低成本,本文通过熔融共混法,将经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及铝酸酯偶联剂改性的纳米CaCO3与TPU/PVC复合,制得TPU/PVC/偶联剂改性纳米活性CaCO3共混体系,并考查了其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动态力学及耐热等性能。结果表明:所得TPU/PVC/偶联剂改性纳米活性CaCO3共混材料的力学、流变、动态力学及耐热等性能均有不同幅度改变,改性后的纳米CaCO3在20份内能有效提高TPU/PVC共混体系的综合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能,改善TPU的加工流变性能,但当用量超过20份时,过大的添加量会因产生团聚而导致体系的力学、流变、及耐热等性能下降;与钛酸酯偶联剂及铝酸酯偶联剂相比,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纳米活性CaCO3作为填料应用到TPU/PVC共混体系之中,改性效果最好,综合力学性能最优;为了改善TPU与PVC的相容性、更大限度提高TPU/PVC共混体系的使用性能,本文进一步探讨了PP-g-MAH、CPE、EVA-g-MAH相容剂对TPU/PVC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PP-g-MAH、CPE、EVA-g-MAH三种相容剂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TPU/PVC共混体系的界面相容性,但作用结果不完全一致,CPE和EVA-g-MAH对改善分散相的分布和分散性作用更为突出,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作用最大,只添加4%CPE和EVA-g-MAH,即可大幅度提高共混物的综合性能。在研究共混物力学性能同时,我们还采用了AR-2000高级应力熔体流变测试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动态力学分析(DMA)、热重分析(TG)等手段研究CPE、EVA-g-MAH对共混物的流变性能、微观结构、链段运动、动态力学、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CPE和EVA-g-MAH加入到共混体系中后使体系的表观黏度降低,储能模量及损耗模量减小,损耗因子增大,两相之间的作用力及相容性增强,韧性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Tg1也向着TPU及PVC两者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中间靠拢,热稳定增强,共混物微观结构的变化与其力学性能交化趋势结果一致。本文还研究了相容剂CPE及EVA-g-MAH对TPU/PVC/偶联剂改性纳米碳酸钙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CPE加入到TPU/PVC/偶联剂改性纳米碳酸钙体系中后,可以使其综合力学性能变好,而EVA-g-MAH加入后则变差,且TPU/PVC/CPE/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碳酸钙体系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优,其硬度为92,拉伸强度为21.88,断裂伸长率为1032.03,100%定伸应力为5.08。

李成,马美湖,蔡朝霞,黄茜,邱宁[9](2013)在《蛋壳源活性碳酸钙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蛋壳是一种重要的钙源,可以用来制备活性碳酸钙。它可以广泛的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和药物。本文论述了近几年来蛋壳制备活性碳酸钙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关于碳酸钙表面改性的方法及原理包括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介绍了活性碳酸钙的两种常用制备方法——间歇鼓泡式喷雾法和连续喷雾多段碳化法以及制备活性碳酸钙的主要用途及前景。通过介绍了钙在体内的吸收情况,并就碳酸钙在食品领域目前的应用和开发途径的介绍,预测今后钙在食品领域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利用蛋壳中转化为活性碳酸钙的设想,为开发利用蛋壳中的碳酸钙提供科学理论的依据。

樊斌斌[10](2011)在《粉煤灰填充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本文介绍了粉煤灰的特性、表面改性及其机理,综述了粉煤灰填充热塑性树脂(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酰胺等)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粉煤灰填充聚合物的发展前景。

二、活性碳酸钙填充改性PVC复合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活性碳酸钙填充改性PVC复合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钢铁烧结干法脱硫副产物/再生聚氯乙烯的环保型建材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引言
    0.2 干法脱硫灰的基本性质概述
    0.3 干法脱硫灰的资源化利用进展
    0.4 干法脱硫灰在高分子领域的研究现状
    0.5 PVC复合材料的发展概述及面临难题
    0.6 干法脱硫灰填充PVC可能存在的挑战
    0.7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0.7.1 研究意义
        0.7.2 研究内容
        0.7.3 创新点
第一章 r-PVC/CFB-FGDA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1.1 前言
    1.2 实验部分
        1.2.1 主要原料及仪器设备
        1.2.2 工艺流程
        1.2.3 性能测试及表征
        1.2.4 复合材料的制备
    1.3 结果与讨论
        1.3.1 干法脱硫灰的理化性能表征分析
        1.3.2 干法脱硫灰的表面处理效果分析
        1.3.3 r-PVC/CFB-FGD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1.3.4 r-PVC/CFB-FGDA复合材料的断面微观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r-PVC/CFB-FGDA复合装饰踢脚线的挤出成型及应用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及仪器设备
        2.2.2 工艺流程
        2.2.3 r-PVC/CFB-FGDA复合装饰踢脚线的制备
        2.2.4 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r-PVC/CFB-FGDA复合装饰踢脚线成品外观
        2.3.2 r-PVC/CFB-FGDA复合装饰踢脚线无机填料占比测算验证
        2.3.3 r-PVC/CFB-FGDA复合装饰踢脚线力学性能分析
        2.3.4 r-PVC/CFB-FGDA复合装饰踢脚线断面微观结构
        2.3.5 r-PVC/CFB-FGDA复合装饰踢脚线吸水率
        2.3.6 r-PVC/CFB-FGDA复合装饰踢脚线的密度
        2.3.7 r-PVC/CFB-FGDA复合装饰踢脚线加热后尺寸变化
        2.3.8 r-PVC/CFB-FGDA复合装饰踢脚线的翘曲度
        2.3.9 r-PVC/CFB-FGDA复合装饰踢脚线的热稳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r-PVC/CFB-FGDA高填充石塑地板基材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及仪器设备
        3.2.2 工艺流程
        3.2.3 r-PVC/CFB-FGDA复合石塑地板基材的制备
        3.2.4 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r-PVC/CFB-FGDA高填充石塑地板基材层外观
        3.3.2 r-PVC/CFB-FGDA高填充石塑地板基材层弯曲强度
        3.3.3 r-PVC/CFB-FGDA高填充石塑地板基材层密度
        3.3.4 r-PVC/CFB-FGDA高填充石塑地板基材层冷热翘曲及尺寸变化率
        3.3.5 r-PVC/CFB-FGDA高填充石塑地板基材层断面微观结构
        3.3.6 r-PVC/CFB-FGDA高填充石塑地板基材层热重分析
        3.3.7 r-PVC/CFB-FGDA高填充石塑地板基材层阻燃抑烟效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碳酸钙晶须制备工艺研究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碳酸钙概述
        1.1.1 碳酸钙分类及性质
        1.1.2 碳酸钙的晶体结构
        1.1.3 碳酸钙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1.1.4 碳酸钙制备技术的发展
    1.2 晶须概述
        1.2.1 晶须的分类及性质
        1.2.2 碳酸钙晶须的性能及应用
        1.2.3 碳酸钙晶须的制备方法
    1.3 碳酸钙晶须制备现状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药品
    2.2 实验流程图
    2.3 样品分析表征
        2.3.1 样品形貌分析
        2.3.2 样品表面元素分析
        2.3.3 样品定性定量分析
        2.3.4 样品晶体结构分析
        2.3.5 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分析
第三章 碳化反应机理分析
    3.1 碳化实验过程
    3.2 碳化机理分析
        3.2.1 碳化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3.2.2 晶体形核理论
        3.2.3 晶体生长
        3.2.4 碳化反应过程研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碳酸钙晶须制备因素分析及工艺优化
    4.1 镁钙比对碳酸钙晶须纯度及长径比的提升作用
    4.2 促进文石相晶须生长制备高纯度高长径比碳酸钙晶须
    4.3 改善CO_3~(2-)分散性制备高纯度碳酸钙晶须
    4.4 循环利用母液制备参数稳定的碳酸钙晶须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碳酸钙晶须实际应用及小试研究进展
    5.1 碳酸钙晶须在PVC基体中补强作用研究
        5.1.1 碳酸钙晶须-PVC复合材料的制备
        5.1.2 碳酸钙晶须-PVC复合材料抗拉强度测试
        5.1.3 碳酸钙晶须增强PVC基复合材料机理分析
    5.2 碳酸钙晶须小试阶段研究进展
        5.2.1 小试设备设计
        5.2.2 小试反应材料及测试设备
        5.2.3 小试实验进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3)纳米级(活性)碳酸钙在PVC-U管材中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生产PVC-U管材的工艺流程图
3 PVC-U管材实验部分
    3.1 主要原辅料
    3.2 实验设备
    3.3 实验方法
4 PVC-U管材生产因素分析
    4.1 设备与模具
    4.2 配料与混料
    4.3 原辅材料及配方
        4.3.1 PVC树脂粉
        4.3.2 稳定剂、润滑剂体系
        4.3.3 纳米级 (活性) 碳酸钙
        4.3.4 抗冲加工改性体系
    4.4 挤出工艺
    4.5 其它
5 结论

(4)改性纳米碳酸钙在PVC行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处理技术
    1. 1 干法改性
    1. 2 湿法改性
2 纳米碳酸钙与 PVC 的复合技术
    2. 1 原位聚合法
    2. 2 熔融共混法
    2. 3 其他复合技术
3 技术展望

(5)磷石膏净化增白及其制备PVC复合材料性能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磷石膏的净化与应用
        1.1.1 磷石膏杂质及其影响
        1.1.2 磷石膏除杂方法
        1.1.3 磷石膏综合利用
    1.2 无机填料的表面改性
        1.2.1 表面改性方法
        1.2.2 偶联剂作用机理
    1.3 无机填料/PVC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背景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检测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仪器设备
    2.2 实验流程
    2.3 实验方法
        2.3.1 酸洗除杂及焙烧
        2.3.2 磷石膏的表面改性
        2.3.3 磷石膏/PVC复合材料的制备
        2.3.4 磷石膏/PVC复合材料制备的放大实验
    2.4 分析与检测
        2.4.1 组成分析
        2.4.2 物性分析
        2.4.3 性能检测
第三章 磷石膏酸浸焙烧除杂增白工艺研究
    3.1 原料组成与表征
        3.1.1 原料组成
        3.1.2 原料表征
    3.2 酸浸法除铁的实验研究
        3.2.1 不同酸及浓度对铁去除率及物性的影响
        3.2.2 酸浸温度对铁去除率及物性的影响
        3.2.3 酸浸时间对铁去除率及物性的影响
    3.3 磷石膏焙烧增白工艺研究
        3.3.1 焙烧温度对磷石膏白度的影响
        3.3.2 焙烧温度对磷石膏形貌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表面改性剂和助剂对磷石膏/PV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4.1 磷石膏填充量对PV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1.1 磷石膏填充量对PV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1.2 磷石膏/PVC复合材料物性分析
    4.2 表面改性剂对磷石膏/PV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2.1 磷石膏表面改性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2.2 磷石膏表面改性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2.3 表面改性机理分析
    4.3 加工助剂对磷石膏/PV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3.1 ACR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3.2 CPE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4 磷石膏增韧补强机制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填充磷石膏/PVC复合材料加工流变性能的研究
    5.1 高填充磷石膏/PVC复合材料加工流变性研究
        5.1.1 磷石膏填充量的影响
        5.1.2 混炼温度的影响
        5.1.3 表面改性剂的影响
        5.1.4 PVC助剂对磷石膏/PVC共混体系流变性的影响
    5.2 增塑剂对磷石膏/PV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5.2.1 DBP对PVC结构的影响
        5.2.2 DBP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题目

(6)纳米碳酸钙表面的改性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绪论
        1.1.1 碳酸钙概述
        1.1.2 纳米碳酸钙概述
    1.2 纳米碳酸钙的研究现状
        1.2.1 纳米碳酸钙的分类
        1.2.2 纳米碳酸钙的纳米特性
        1.2.3 纳米碳酸钙的制备
        1.2.4 纳米碳酸钙的发展趋势
    1.3 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
        1.3.1 表面改性剂的分类
        1.3.2 表面改性方法
        1.3.3 表面改性工艺
    1.4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设备及药品
        2.1.1 实验仪器设备
        2.1.2 实验药品
    2.2 实验工艺流程及装置图
        2.2.1 湿法改性工艺流程及反应装置图
        2.2.2 原位改性工艺流程及反应装置图
    2.3 实验方法
        2.3.1 湿法改性实验条件及步骤
        2.3.2 原位改性实验条件及步骤
    2.4 表征方法
        2.4.1 活化度及吸油值的测定
        2.4.2 接触角的测定
        2.4.3 粒度分布的测定
        2.4.4 形貌的观察
        2.4.5 FT-IR分析
        2.4.6 物相分析
第三章 脂肪酸改性纳米碳酸钙的研究
    3.1 引言
    3.2 脂肪酸种类的筛选
    3.3 脂肪酸改性纳米碳酸钙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
        3.3.1 脂肪酸添加量的优化
        3.3.2 改性温度的优化
        3.3.3 浆液浓度的优化
        3.3.4 改性时间的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磷酸酯改性纳米碳酸钙的研究
    4.1 引言
    4.2 磷酸酯种类的筛选
    4.3 磷酸酯改性纳米碳酸钙工艺条件的优化
        4.3.1 磷酸酯添加量的优化
        4.3.2 改性温度的优化
        4.3.3 浆液浓度的优化
        4.3.4 改性时间的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纳米碳酸钙的原位表面改性
    5.1 引言
    5.2 不同改性剂对原位改性纳米碳酸钙表面性能的影响
    5.3 月桂酸添加量的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机理探索
    6.1 引言
    6.2 湿法改性机理分析
    6.3 原位改性机理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影响PVC-M管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1.1 原料
    1.2 设备
    1.3 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PVC树脂的选择
    2.2 稳定剂对PVC-M管材料性能的影响
    2.3 增韧剂对PVC-M管材料性能的影响
        2.3.1 CPE对PVC-M管材料性能影响
        2.3.2 ACR对PVC-M管材料性能的影响
        2.3.3 MBS对PVC-M管材料性能的影响
    2.4 润滑剂对PVC-M管材料性能的影响
    2.5 填料对PVC-M管材料性能的影响
    2.6 有机增强剂对PVC-M管材料性能的影响
3 结论

(8)PVC改性TPU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共混改性体系
        1.1.1 热塑性聚氨酯的结构与性能
        1.1.2 热塑性聚氨酯的合成及分类
        1.1.3 热塑性聚氨酯的现状及发展
        1.1.4 热塑性聚氨酯的应用
        1.1.5 热塑性聚氨酯的共混改性
    1.2 聚合物共混改性的相容性
        1.2.1 聚合物共混体系相容性的影响因素
        1.2.2 聚合物共混体系相容性的判据及测定方法
        1.2.3 改善聚合物间相容性的方法
    1.3 纳米活性碳酸钙改性
        1.3.1 纳米 CaCO_3改性的原因
        1.3.2 纳米 CaCO_3改性的方法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第2章 TPU/PVC 复合材料的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2.3 TPU/PVC 复合材料的制备
    2.3 测试与表征
        2.3.1 力学性能测试
        2.3.2 流变性能测试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2.3.4 热失重分析(TG)测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原材料的选择
        2.4.2 共混比的影响
        2.4.3 增塑剂用量及种类的影响
        2.4.4 稳定剂用量对共混体系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TPU/PVC/纳米 CaCO——3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3.2.3 材料制备
    3.3 测试与表征
        3.3.1 纳米碳酸钙样品的红外光谱(FTIR)分析
        3.3.2 力学性能测试
        3.3.3 流变性能测试
        3.3.4 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改性纳米碳酸钙样品的红外分析
        3.4.2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处理对体系性能及结构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TPU/PVC/纳米 CaCO_3的增容及相形态结构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4.3 测试与表征
        4.3.1 力学性能测试
        4.3.2 流变性能测试
        4.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4.3.4 动态力学性能(DMA)测试
        4.3.5 热失重分析(TG) 测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相容剂 PP-g-MAH 对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4.4.2 相容剂 CPE 对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4.4.3 相容剂 EVA-g-MAH 对共混体系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4.4.4 相容剂对 TPU/PVC/改性纳米碳酸钙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9)蛋壳源活性碳酸钙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活性碳酸钙产品的开发历史与生产现状
    1.1 活性碳酸钙的开发历史
    1.2 活性碳酸钙的生产现状
2 活性碳酸钙的活化机理
    2.1 表面物理改性
        2.1.1 表面活性剂包覆改性
        2.1.2 沉积包覆改性
        2.1.3 粉体与粉体包覆改性
    2.2 表面化学改性
        2.2.1 表面接枝改性
        2.2.2 偶联剂表面改性
3 活性碳酸钙的制备技术与方法研究
    3.1 间歇鼓泡式碳化法和结晶控制法相结合
    3.2 连续喷雾多段碳化法
    3.3 沉淀碳酸钙制取活性碳酸钙
    3.4 其他生产制备工艺
4 蛋壳源活性碳酸钙的补钙效果
    4.1 活性碳酸钙在体内的吸收
    4.2 常用的补钙产品
        4.2.1 传统的化学钙源
        4.2.2 海洋生物钙源
        4.2.3 动物性钙源
        4.2.4 植物性钙源
5 蛋壳源开发活性碳酸钙的优点与现状
    5.1 蛋壳源开发活性碳酸钙的优点
    5.2 蛋壳源有机钙的开发现状
6 蛋壳源开发的初步设想

四、活性碳酸钙填充改性PVC复合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钢铁烧结干法脱硫副产物/再生聚氯乙烯的环保型建材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 尤钰锋.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2]碳酸钙晶须制备工艺研究及优化[D]. 李庆蕾. 浙江大学, 2020(07)
  • [3]纳米级(活性)碳酸钙在PVC-U管材中应用研究[J]. 杨成德. 塑料制造, 2015(09)
  • [4]改性纳米碳酸钙在PVC行业中的应用[J]. 张磊,马学莲,王志荣. 聚氯乙烯, 2015(03)
  • [5]磷石膏净化增白及其制备PVC复合材料性能和机理研究[D]. 谢卫苹.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7)
  • [6]纳米碳酸钙表面的改性及其机理研究[D]. 江星星.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5)
  • [7]影响PVC-M管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J]. 刘浩,张新华,张桦.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013(06)
  • [8]PVC改性TPU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黄高爽. 华侨大学, 2013(05)
  • [9]蛋壳源活性碳酸钙的研究进展[J]. 李成,马美湖,蔡朝霞,黄茜,邱宁. 家禽科学, 2013(06)
  • [10]粉煤灰填充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进展[J]. 樊斌斌. 塑料包装, 2011(06)

标签:;  ;  ;  ;  ;  

活性碳酸钙填充改性PVC复合材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