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祭祀习俗及其服饰文化现象

民间祭祀习俗及其服饰文化现象

一、民间祭谷习俗及其服饰文化现象(论文文献综述)

赵紫君[1](2021)在《傣族文化的影像呈现与传播策略研究 ——论电视剧《让我听懂你的语言》》文中指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理念的提出,具有传播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等多重意义的傣族题材电视剧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然而,由于受制作方法与传播手段等因素的影响,这一题材电视剧的发展滞后于我国电视剧发展的总体进程。在这样的背景下,《让我听懂你的语言》于2019年出现在观众视野。它在打破傣族题材电视剧情节模式化、人物刻板化的基础上,促进了傣族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探索新的策略来推动傣族文化的影像传播。因此,面对文化建设理念的提出以及新型文化传播策略的广泛运用,本文聚焦于《让我听懂你的语言》,探寻本剧是如何通过影像来呈现傣族文化,并运用传播策略获得受众认可,之后站在未来发展的角度,为傣族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做出一些思考。在观看电视剧、收集资料以及采访有关人员之后,笔者将从电视剧的艺术特点、傣族文化的呈现方式与传播策略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在艺术特点中,笔者从画面、叙事、音乐等方面出发,认为本剧利用视听元素展现了傣家人和、乐、善、美的民族性格和生活状态,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观感;在傣族文化的呈现与传播中,利用影视学、民族学以及传播学的有关知识,分别从制作方法、文化内涵和传播策略等方面分析。笔者认为,《让我听懂你的语言》通过宗教习俗、民族艺术等方面的文化呈现,将朴素的生态观念融入保护环境、绿色持续的发展特点之中,结合时代特征传播本民族文化。同时,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在情感传播、口碑传播、注意力传播等多种策略的配合下刺激观众,扩大傣族文化的传播范围。最后,在对全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让我听懂你的语言》在呈现与传播傣族文化方面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对傣族题材电视剧的发展提出了探索多元主题、增强文化互动、注重资源整合、树立品牌形象等方面的思考。

苏蓉[2](2021)在《文化生态学视域下施甸县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布朗族作为施甸县历史最为悠久的土着民族,具有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民俗活动等文化资源,尤其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至今,一方面承载了布朗族人民热爱生活、不畏困苦的美好品质,一方面体现了布朗族人民的生存环境,是生产生活的缩影。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理论的视角出发,采用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施甸县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路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施甸县布朗族的历史沿革、传统社会习俗与民间体育活动的调查,从文化生态学的自然、社会、人文等环境因素的角度分析了施甸县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路径,找出在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出以下结论:1.施甸县布朗族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传统社会习俗“跳会”、“玩灯”、“六月三节”、“祭塞”、“接木龙”等,以及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打跳”、“射弩”、“打磨荡秋”、“打陀螺”等,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质。2.文化生态学角度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三个维度与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来源于生产生活的积淀,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展离不开国家民族文化政策的引导,地方社会制度的影响,教育制度的催化,社会经济方式的演变;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取决于该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民族内部对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情况。3.施甸县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路径众多,本文主要从传统传承路径和现代传承路径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传统传承路径包括:师徒传承、家庭传承、宗教信仰传承、节庆民俗活动传承;现代传承路径包括:民族体育旅游传承、学校教育传承、社区教育传承、竞技体育传承、网络传播与传承。4.通过从文化生态学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角度对施甸县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路径进行研究,发现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自然环境的变迁导致传承空间异化;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定位不明确,学校缺乏传承意识和专业师资,社区教育资源供需结构存在严重失衡,缺乏完整的网络传承机制;对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认知不足,传承人老龄化、文化水平低,传承机制不完善,外来文化冲击、“万物有灵”观念淡化。

王梦恩[3](2020)在《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研究》文中认为生态博物馆是一种新的遗产保护模式,旨在将文化、遗产及自然环境在其原生地共同进行整体、活态的保护与传承。生态博物馆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其一般都有以下几个主要要素:地方文化、当地社区居民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生态博物馆还拥有以下一些共同特点:在文化的原生地对文化进行保护;强调社区居民的文化主人地位,由居民自己保护、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文化;强调对文化及其文态环境、自然环境等进行整体的、活态的、可持续的保护等等。生态博物馆的思想更像是一种理论或方法论,它打破了传统博物馆和遗产保护的固有模式,为文化保护和遗产保护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生态博物馆对地方文化、自然环境的关注正契合了现代社会地方文化意识觉醒、保护文化多样性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大势。生态博物馆起源于法国,随后开始向全世界传播,20世纪80年代由苏东海、安来顺等人介绍入中国。生态博物馆传入中国后,获得了快速发展,各个地区都开始建设生态博物馆,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中国的地方文化保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文化进行保护是为了更好的传承、传播和发展文化,其中,文化的展示同样十分重要。但是目前,国内的生态博物馆虽然拥有大量的建设实践经验,但还并未建立起完善的展示体系,展示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对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进行研究对于保护和展示我国的地方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方发展模式,提高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展示水平,以促进中国生态博物馆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某种程度上,生态博物馆更像是一个微型社会,对生态博物馆进行展示,就是对一个微型社会进行展示。生态博物馆展示的内涵既包含了一般遗产展示的内容,又有其自身独特的地方,所涉及的展示方式等也比传统博物馆和一般的遗产地更加复杂。文章对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和太行三村生态博物馆展示现状进行研究,结合对全国其他24个生态博物馆展示情况的分析,总结出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展示存在着展示水平低、资源利用率不够、专职人员匮乏、对自然环境缺乏关注等主要问题。结合这些问题和生态博物馆本身的思想内涵要求,提出了做好文化资源调查、研究和转化,从当地社区培养“文化代言人”,强化居民文化主人地位,加强生态博物馆的概念普及,增进生态博物馆建设中对自然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构建科学完善的展示体系等几个解决的思路。生态博物馆的展示相较于一般的遗产展示更有全局意识和整体性,也更注重对当下的展示,而对自然环境的展示则是生态博物馆展示中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对生态博物馆展示与一般遗产展示的异同的比较研究厘清了构建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的理论上的合理性;“文化需要不断发展创新而不是固本守旧”是贯穿全文的隐性思想;这两点是本文所构建的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中的众多内容的思想和逻辑出发点。本文构建的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主要包含了展示原则、展示内容、展示方式和公众参与四个方面。该体系集中体现了生态博物馆的整体性、活态性、居民自主性等核心思想。其中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强调,是大多数生态博物馆研究较少涉及的,是本2研究的一个亮点。构建较为完善的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进一步丰富了国内生态博物馆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对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展示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也可促进国内生态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杨珏瑜[4](2020)在《云南省沧源地区佤族服饰图案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服饰文化作为一种能够区别判定一个民族形象的民俗文化,反映出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生存环境、审美偏好、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的信息,它起到了文化传承、记录和发扬的作用。佤族是中国西南边陲历史悠久的土着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澜沧、孟连、耿马等地区。沧源地区不同分支的佤族服饰图案不尽相同,不同服饰部位上的同一图案意思也不一样。本文以云南沧源佤族的民俗文化为切入点,以沧源佤族服饰图案为实例进行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首先,本文对云南沧源佤族的历史文化和服饰特征进行了研究。从沧源佤族的历史发展和地理环境分析出佤族服饰具有简洁大方、热带风情、崇尚黑红的服饰特点。从云南沧源佤族服饰图案的题材和内容来看,佤族服饰图案的造型可分为具象图案和抽象图案,题材内容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佤族的神话传说和原始宗教信仰;另一个是是佤族人民生活的自然环境。其次,根据沧源佤族服饰图案的造型特点,可以分析出佤族的服饰图案具有装饰性、抽象性和标识性等艺术特征,同时还具有单纯齐一、均衡对称、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等多种艺术形式。装饰性特征主要是运用大量写意的手法表现其外部形式的美感;抽象性特征是把现实中具象物体的造型变形夸张、简化后,以水平线、垂直线的外在形式来表现其艺术特征,生活环境、原始宗教和图案制作工艺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抽象性特征的形成。标识性特征则是佤族的服饰图案具有独特性,能够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图案。最后,以民俗文化的角度阐述了云南沧源佤族服饰图案的色彩内涵,佤族服饰图案的形成与他们本民族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有着紧密的联系,佤族的服饰图案不仅蕴含了本民族深厚的原始宗教观念,有着记录本民族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物质生活的文化功能,同时还反映了佤族人的精神民俗文化。目前发现佤族服饰图案的发展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传统服饰礼服化;另一个是传统工艺技术衰落。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云南沧源佤族服饰文化,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提出了几个建议,希望能够引起更多的关注,发扬佤族的传统文化。

丁艳[5](2020)在《汉语植物词语研究》文中指出植物词语是汉语词汇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较大的语义场。众多植物词语在传达自身的概念意义之外,还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成为富含民族文化意义的“能指”词。植物词语不仅是解读民族文化的一种媒介,也成为探索语言与思维关系的重要途径和出口。本文选择汉语植物词语(包括用来称说植物的名词和以植物名为构词语素构造的词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相关权威字典、词典及综合性语料库中的植物词语为语料,依据传统语言学、文化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知识对植物词语从命名、语义等语言层面以及认知、文化等角度进行全面而系统地研究。文章对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理据、意义构成、意义衍变特别是具有文化义的植物词语的语义特点及表现、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植物词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微观的描写与宏观的分析,深入探讨语言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在植物词语意义及植物隐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揭示植物词语一般特点的同时探索其所具有的独特性,勾勒出汉语植物词语系统的基本面貌;并希望借助某一类词语聚合的研究,从词汇层面上探讨一个民族的语言现实与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思维方式之间的联系。论文的研究目标为:从植物名出发,分析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和命名的特点,探讨植物概念获得名称的依据与理由以及它们在词义特征中的具体表现;分析植物词语的意义构成和语义特征,探讨社会文化对语义产生及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从认知角度分析隐喻在植物词语词义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词义的演进与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研究,有如下发现:汉语植物词语的命名理据多源,它们多方面揭示出植物词的词义特征并反映出植物的某种特点,呈现出类比性和具象性等比较突出的文化特征。汉语植物词语的词义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既有客观词义,也有主观词义,是植物概念义和深层附加义的双层叠加,词义蕴涵的民族文化色彩浓厚。植物词语文化涵义的产生和理解是建立在植物自身的特征属性和文化模式(包括社会历史文化形式、习俗生活形式、心理文化形式)与认知模式(隐喻或转喻)的基础之上,并反映出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信息。隐喻的认知机制是植物命名的重要依据和途径,植物的隐喻命名从属于与植物相关的基本概念隐喻,反映出人类认知事物的过程和规律;隐喻也是植物词语词义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植物词语的语义,以相似性(或相关性)为联结点,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途径实现了语义的衍生和拓展。汉语植物隐喻涉及的层面极广,模式多样且特色鲜明。这些独具特色的植物隐喻模式是特定文化影响下的必然产物,与特定的文化模式相适应。植物词语词义的演进与隐喻(包括转喻)的认知方式及其被用于语言交流的社会文化三位一体、密不可分。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对汉语植物词语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学术回顾;分析论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说明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一章汉语植物词的命名。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植物词的命名理据进行分析和归类;在此基础上探讨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特点,同时对植物词中的异名同名现象进行了描写和解释,并从语言的内外部因素分析产生植物词异名现象的深层原因。第二章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植物词语的语义构成包括理性义、语法义和文化义。根据自身研究需要,重点分析植物词语理性义和文化义两个方面。通过索解植物词语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植物词语理性义的直接性、间接性的语义表现和产生原因;阐释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特征,指出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来源和产生途径;通过对比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语义模式,探讨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意义对应模式,分析引起这种语义模式差异的原因。第三章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隐喻是植物命名的一种重要依据,也是用来描述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植物隐喻化认知表现在植物名的隐喻化上,也表现在借植物的隐喻含义来映射反映非植物域的某一概念上。论文从两个方面即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来分析植物词语的隐喻系统和隐喻文化认知,指出在植物词语语义演变的过程中,隐喻起着重构、联想和转移的认知作用。同时,文章在深入考察植物隐喻特点的基础上也指出了汉语植物隐喻生成的动因。第四章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意义作为一种概念系统,基于人们的认知模式而存在,词义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人们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的限制,也受到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章从文化的物质层次挖掘植物词语反映的古代生产生活以及植物词语对饮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映射,通过词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信息的微观解读,探讨词语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第五章汉语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植物词语不仅可以反映物质文化,有些更是精神文化下的言语结晶。植物词语蕴涵着独特的礼俗文化色彩,并烙有礼俗文化的鲜明印迹。蕴含于植物词语中的大量礼俗事象,折射出汉民族的一些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植物词语也映照出民族价值观念,人们以花草树木为载体,抒发了对高尚精神人格的赞美与追求,彰显出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也折射出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要求。结语。对论文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总结,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和完善的方向。

石奕洁[6](2019)在《传统文化的整合与建构 ——以金沙江河谷傣族“窝巴节”“泼水节”为例》文中提出金沙江河谷傣族是傣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西双版纳和德宏傣族、新平花腰傣又一具有民族特色的傣族支系。从自然环境上来看,地处特殊的地理位置,所以形成了独特的边缘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区域傣族文化。通过对金沙江河谷傣族节日的调查,发现了金沙江河谷傣族节日“窝巴节”和“泼水节”丰富的节日文化资源,二者都是在原有的节日民俗基础上,嫁接了西双版纳和德宏地区的泼水节,从而发展成现今的“窝巴节”与“泼水节”,所以以二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节日发展来看传统文化的整合和建构。金沙江河谷傣族节日的发展规律就是基于当地傣族的传统节日文化记忆,在原有的传统节日文化的基础上加入新的文化元素,整合和构建出属于自己民族的节日文化特色,来体现出本民族的区域文化特色。金沙江河谷傣族节日文化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时,一方面保留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不断地突破本民族文化在地域上的边缘性和局限性,传播本民族所特有的文化,为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努力,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地融入其中,体现出既回归文化传统又注重文化更新的发展变迁特征。金沙江河谷傣族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直在不断地探索着自身民族的发展方向,节日文化的整合和建构就是探索自身文化发展方向的重要表现。节日文化又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纽带和中枢,是建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通过金沙江河谷傣族整合和建构节日文化的过程可以看到构建金沙江河谷傣族区域特色文化的方式,就是既要坚守自己固有的传统文化,又要对外界主流性的傣族文化进行有益的吸收,要同时兼顾这两个层次。在政府的宣传推动下,当地力求发展金沙江河谷傣族的旅游经济和打造金沙江河谷傣族节日文化品牌,在新旧文化相互影响发展的过程中,既不忽略本民族节日民俗的独特性和文化内涵,努力挖掘传统节日中的节日资源,又不断地将金沙江河谷傣族节日文化与大的傣族文化相融合,并且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发挥节日的魅力,增强民众主体地位的发挥和参与节日的积极性。

施静[7](2018)在《南通土布服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通土布服饰是江苏南通地区独具特色的传统服饰之一,是以包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南通色织土布与蓝印花布在内的土制纺织品为原材料的传统土布服饰。秉承中国传统汉服饰文化精髓,融入南通当地人的生产生活,在与区域人群意识与情感的融合中,南通土布服饰形成具有区域特征的审美取向、民俗特征和艺术形式。中国汉服饰研究多数集中于汉族服饰整体的评述上,地方性的平民服饰用布虽有研究但也多数从纺织制造的角度进行研究。至于南通地域平民的服饰研究也只在南通土布研究中零星有所涉及,缺乏系统的研究。基于这种研究现状,笔者针对南通土布服饰展开相关的探讨。本文以南通话为方言的人群流传下来的传统土布服饰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史籍、资料、土布研究的相关成果等进行分析,集中对口操南通方言的老南通群体居住的集中区域进行实地调研和访谈,参与当地人相关的仪式活动,调研本地相关博物馆藏,对南通土布服饰的历史渊源、民俗遗风、服饰形制、工艺遗存、审美文化,思维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南通土布文化的物态、行为、精神的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对南通地方政府所推崇的文化产业经济有着积极现实意义。论文研究的内在联系如下。(1)对南通土布服饰存在的“文化生态”1进行研究与分析。论文通过对南通地理自然条件,成陆历史进行梳理,对南通特有的亚文化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对于南通土布服饰用布的历史、品类和用途进行了脉络整理,并对南通地区的民俗文化遗风进行了田野调研和资料整理。对南通土布服饰文化存在的社会历史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物质基础进行系统的梳理,为后续研究打好铺垫。(2)论文就南通土布文化的物态形态进行研究。一方面,通过田野采风和博物馆调研,对遗存的土布服饰进行分类整理,并参考汉服研究的服饰服制中首服、主服、足服体系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具有南通特色的土布服制体系。探讨了南通以巾帕为主形式的土布首服,以褂子、长袍子、马褂子、襦裙与围裙、1-2-3裤子为代表的土布主服,以及不同鞋口形状和装饰特色的土布鞋,并进行实物特征说明。此外还对具有地方特色的儿童服饰和包袱饰品进行了阐述。另一方面,就土布服饰的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归纳出了民间制作技艺遗存要点,并解析了和尚领襁褓衫裤工艺、女式土布单衣、土布鞋纳底与上帮工艺要点,基本涵盖了典型土布服饰的工艺要点。并对土布服饰纹样进行了归纳总结。(3)论文就南通土布文化的行为形态进行研究。通过田野考察和民间采风,结合地方民俗文献对相关的南通地区民俗进行整理与分析,整理出婴幼儿服饰中的民俗、服装裁剪缝制民俗、婚庆中的服饰民俗、丧葬中的服饰习俗等服饰文化现象,并记录了具有地方民俗特色的服饰行为,包括穿衣搭配、服饰礼仪、服饰裁剪与制作等。(4)论文就南通土布服饰文化的精神形态进行研究。在土布服饰文化精神形态的研究中着重于从人对服饰的审美与象征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论文结合土布服饰所在的“生态场”进行分析,分析了服饰审美形成的客观因素,提炼出南通土布服饰审美特征。通过对服饰文化的物态象征与行为象征所带来精神需求满足的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分析其思维模式与根源。借助中国象征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对南通土布服饰中的象征现象进行特征提炼,并论证了土布服饰文化表层象征系统和象征深层系统,厘清了土布服饰物质、行为与精神形态三者之间的关联,揭示了服饰文化精神形态产生的机制和内在关系。(5)论文就南通土布服饰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分析了以文化创意产品的形式进行南通土布服饰文化传承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以产品开发案例实践论述了借用“文化基因”原理实现文创产品开发的设计方法与途径;并对文创产品开发中文化基因的保留量、消费者本原需求中的矛盾、特色区域文化元素保留、文创产品的实用价值与体验价值进行了探讨。

罗瑛[8](2017)在《景颇族视觉艺术与族群认同》文中研究说明景颇族视觉艺术与族群认同联系阐释的逻辑,源自族群认同理论中认同途径多元化的学术洞见。景颇族视觉艺术本身是一系列通过“看”得以呈现的视知觉情感符号丛,通过这些符号,族群内外的人传递了信息和知识,使人们拥有判定彼此所属群体的证明,获得互动中的社会个体或集体所持的世界观信息,并表述了族群社会交流中的认同与认异情境。为了将景颇族视觉艺术与族群认同的联系表达得更清晰,采用了以下几种研究理论和方法:一是以艺术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为主要研究方法和视角立场,同时结合运用人类学相关分支研究途经,如视觉人类学、阐释人类学及符号人类学等相关方法理论。二是田野调查法,通过到景颇族聚居地区或村落观察参与景颇族同胞们的日常与节庆生活,切身感受他们在各种场景下的状态和艺术表述,积极参加景颇族学术会议,求教、聆听、分享同仁观点等,这才得以保证论题的开展。三是文献梳理归纳分析等方法,通过景颇族的历史记载和研究文献,从中归纳整理并分析其视觉艺术与认同的相互营造。为使论文研究的理论与田野实践结合紧密,主要从以下几大部分来联系论述景颇族视觉艺术与族群认同的深切关系:首先,从综述景颇族艺术与认同研究现状开始,回顾了艺术与族群研究的人类学民族学相关理论,对论文所用的关键词、概念等进行厘清和界定,尝试在别人的研究结果上建立本论文的研究视角和方法理论。为了阐释景颇族视觉艺术的全景状态,将景颇族艺术的历史来源和生产社会背景作了相关阐述,归纳出了景颇族视觉艺术的特征和目的,认为其艺术表达与族群求同精神互为因果。其次,景颇族历史上被描述的视觉印象,乃是以汉族为中心的他者认同体现,随着社会互动进一步频繁,到了清末民国时期,景颇族的自我认同已在他者认同之下产生了,说明族群主体意识需在社会历史发展条件下逐渐被激发并塑造出来。1949年以后至今的景颇族视觉艺术经历了消解族群认同和重构族群认同两个阶段:1949年至1979年间的族群认同被国家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运动所解构,官方强调的国家认同凌驾于族群认同之上,此时艺术处于消隐状态;1979年以后文化展演下的视觉艺术为景颇族族群认同构建贡献巨大,这是社会经济繁荣背景下景颇族精英、族群民众及官方等合力顺势而为的结果。当下景颇族在网络社交媒体中的文化展演,为小规模族群的现代认同危机也提供了更多寻找慰藉的途径,也表明族群认同寻求与建构方式总随时代变迁。景颇族的视觉艺术当中,图示造型充分显现了景颇人的自然共生观念、实用、自然与集体认同的审美观念和万物有灵观念,其中万物有灵观是景颇族人原始宗教信仰和生活哲学中最为核心的观念。仪式及其象征符号则揭示了族群的文化模式,仪式上的物主要起到阐释景颇族文化意象的作用,仪式的频繁举行为着文化记忆和族群情感的建构,并承担保证和延续其社会认同的功能。景颇族艺术集中显露的文化标识与认同标记,包含装饰、图案和色彩等构成的视觉共识,它们展现了景颇族在与他者互动时的社会差异和归属,是景颇族社会文化环境生活中最富象征性的行动者。再次,1980年以来景颇族视觉艺术中的最大文化实体兼象征载体“目瑙纵歌”,对于建构“中国景颇族”而言可谓居功至伟。目瑙纵歌是景颇族文化遗产的核心品牌,其视觉传达的族群文化内涵广阔深厚,可谓将景颇族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等都全部纳入到其视觉场域展示中来,为全族人聚拢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和最强的号召力。目瑙纵歌重构中的“可看性”、“观赏性”等不仅传播了比以往更丰富的景颇族文化,也为当下的景颇族社会争取了较多社会资源,并成为维系、团结和鼓励族群力量最茁壮有力的文化遗产。除此之外,景颇族社会交往中的实物符号,陈述和诠释了景颇族社会关系中的情感与身份,承载了地方化的独特意义生产。实物符号不仅拥有视觉性表征,更是物的文化性运作,进一步建构了景颇族社会中的阶层认同、社会地位和族群内身份。最后,五章的论述,皆是分别着力于景颇族艺术中视觉部分与族群认同的互为因果关系表达。艺术中的视觉表达,使得景颇族成为“景颇”而有别于其他族群,族群内表达了其审美情趣、风格偏好、族群精神等内在的认同,族群外则展示差异表述身份和归属的认异。族群认同又反过来浇灌和影响艺术中视觉因素的呈现,有些影响是消极的,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影响终归是积极的,并最终形成了景颇族的族群品牌与标签,而族群的精神追求和思想理念均被浓缩在视觉艺术展现中。总之,视觉艺术不仅是族群物质文化的外显性特征,对于创造她的族群集体和个人来说,更是一种用来显示差异的文化策略和政治策略。可视的标志和情感符号将族群集体联结为一体构建“想象共同体”,认同感又反过来滋养族群文化符号系统,使之荷载族群共有的世界观宇宙观知识。研究的学术创新与现实价值在于:第一,从艺术人类学框架下进一步拓展世界被把握为视知觉形象的哲学论题。视觉自古以来便是最为简单直观辨别事物的手段,人类对视知觉的感受是全部感性文化的基础,因而文章聚焦视觉艺术所显现的人群差别和认同,为民族学社会学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第二、对族群理论有所补充,认为应单独将族群的视知觉情感符号列为族群差异与划分的依据当中,视知觉情感符号应超越族群物质和精神思想内容,其形成的族群品牌或标签,为族群文化的浓缩具象化,这不仅仅是对景颇族而言,对所有族群皆可推而论之。第三,在族群认同实现的多元途径理论下,将前人指出的大部分族群认同方式归于认同硬件基础,提出艺术属于认同的软件基础,艺术生产虽受其他硬件条件限制,但其可伸缩弹性较大,可以随时被编写创作,服务于族群利益的时效性更强,因此艺术中的视觉符码创造,必将越来越受到图像时代的各类群体所重视。第四,景颇族因语言差异形成了亚族群即5个支系,但艺术又使各亚族群联合起来,视觉艺术所起到的无转译同构作用毋庸置疑,其中目瑙纵歌仪式文化展演的凝聚与贡献更堪称杰出。

张书峰[9](2016)在《当代中国佤族女性形象研究》文中提出女性形象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反映出社会的观念意识、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以及女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中国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社会经济的持续深入发展,文化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女性在社会和家庭领域中的形象不断改变,女性参与社会生活所产生的作用,逐步得到民众不同程度的认可,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管理的能力不断提升,利用实用技术技能提高其经济地位。经济独立的女性是立体的、多层面的,有能力追求家庭婚姻生活的高质量、高标准,追求高层次的教育,随之产生新的生育观念。本文选取中国西南边疆的云南少数民族佤族女性形象作为研究对象,用民族学和女性学的理论方法,通过对佤族女性历史与现实的考察,探讨佤族女性在社会中的作用。全文共分为:绪论、寻觅佤族女性的历史踪迹、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管理的佤族女性、佤族女性婚育新形象、佤族女性技能形象、教育事业中的佤族女性形象、结语7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缘由与意义;相关研究要素的界定;基本资料;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其中选题缘由主要是想通过本研究改变媒体宣传形成的佤族女性的刻板印象。研究思路是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进行的梳理分析,研究方法则以田野调查为基础,运用民族学和女性学的有关理论分析佤族女性不同时期的不同形象,相关研究要素的界定,对女性、女性形象进行分析界定。第一章,历史上的佤族女性形象,主要探讨历史上佤族女性的步履。第一节,佤族的社会历史与生存空间,从神话传说中的佤族社会、古籍记载的佤族先民、民国时期的佤族、建国后的佤族识别等方面来简单了解佤族的历史演变。佤族的生存环境从传统的聚居、山居、构筑防范严密的寨子,建国后佤族逐步迁移到交通便利、便于生活、适宜发展的公路沿线。第二节,汉文史籍中的佤族女性形象,对不同历史时期有关佤族的记载进行透析,发现其棉花种植的普遍性及纺织、缝纫、印染技术的进步性。第二章,佤族女性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佤族女性的参政的政策、环境,参政能力的提高。第一节,佤族传统社会中的女性地位,重男轻女,女性没有独立的人格、男主女从的社会;第二节,佤族传统女性形象的塑造,通过人魂之性别归属、人名之身份地位体现出男女有别的文化,塑造男女不同的社会性别角色;第三节,新中国佤族女性参与社会公众生活,佤族女性的解放成长,从畏惧新生事物到参加社会生产,到改革开放后佤族女性在各行各业的大展身手,直至其参加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有辉煌,有挫折,经过风雨磨砺才现铿锵玫瑰。第三章,佤族女性婚育新形象,探讨了佤族女性逐渐形成的婚育新风。第一节,佤族熟语中蕴含的婚育观,通过对熟语中恋爱、聘礼及分法、嫁妆、通婚、寡妇再婚、严惩不正当的性关系、生育的解读,窥见佤族的传统婚姻和生育习俗;第二节,科学文明进步的婚俗,初婚年龄不断推后,通婚地域、族别扩大,符合法律的同姓通婚为人们所接受;第三节,优生优育的生育观,男女都一样的生育和养育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第四章,佤族女性技能形象,叙述了建国以来佤族女性积极学习各种生产生活技能,努力改变落后面貌。第一节,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的佤族女性,探讨佤族女性打破旧观念学习掌握先进的耕作技术,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第二节,佤族女性积极学习实用技术,增加经济收入;第三节,佤族女性积极学习各种生活技能,改善生活水平,应对各种生活状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身心健康快乐。第五章,教育事业中的佤族女性形象,探讨了建国后佤族女性接受学校教育和其他教育形式,从而在各行各业出现了佤族女性的身影。第一节,佤族地区语言文字的使用和演变,无文字传承时代、寺庙教育、学堂教育,佤族女性靠边站;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佤族适龄女童接受学校教育,佤族成年女性可接受扫盲教育,佤族女教师逐渐增多,多种教育形式并存,目前,佤族青壮年女性基本脱盲。结语部分,主要是对本文进行的总结。

邢楠楠[10](2015)在《山东民间三大秧歌的艺术表现形式研究》文中指出山东三大秧歌历史悠久、个性鲜明、总体风格一致,在中国民间舞蹈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具体是指商河鼓子秧歌、青岛胶州秧歌和烟台海阳秧歌,主要分布于山东的鲁中平原和胶东半岛的青岛、烟台地区。从“艺术表现形式”的角度来研究三大秧歌,是前人研究中没有直接、明确指出过的。本文以田野调查为主要的资料搜集途径,与文献史志资料相结合。在掌握第一手现状材料的基础上,学理研讨与个案分析相结合,采用整体把握、综合研究的方法。将山东秧歌作为考察、研究对象,以三大秧歌区域特征为切入点,围绕山东秧歌普遍性为中心,虽有“三大秧歌”的艺术表现个案现状分析,但侧重的是山东秧歌在民间生存发展的共性研究。最终解决的是此类民间舞蹈与其所处的农村社会、乡民生活之间互动关系的问题。本研究从民间生活的角度透视山东三大秧歌的艺术表现形式及文化内涵。第一章从山东民间三大秧歌的历史及现实背景,将三大秧歌的艺术表现的形成置于生存环境、文化背景、生活方式中加以诠释,揭示三大秧歌艺术表现形式与生存空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山东省域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三大秧歌的生存土壤,随着人文历史的变迁,山东秧歌保留着传统乐舞文化的精髓。农村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决定了秧歌的农耕文化色彩,寄托着乡民生活中最朴实的情感观念,是民间文化传播的精髓,体现在乡民群体的宗族关系、节日风俗、人生礼仪、信仰禁忌之中。所以,自然环境、地域文化决定秧歌的艺术表现形式,乡民的生活方式、风尚习俗决定着秧歌的舞台空间。第二章通过秧歌舞和秧歌剧考察,探讨在民间仪式语境下,山东三大秧歌的场阵特征及剧目的演变、发展。秧歌对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及社会功能更是通过仪式来体现。因此,透过仪式看民间舞蹈,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其文化内涵及艺术表现的深层成因,解读秧歌在民众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民间仪式中的秧歌体现着精神上的实用功能,不仅表现在艺术特性上,关键在于它们所生存其中的生活文化整体,秧歌与表演仪式、传承人、受众之间存在多重关系,而作为乡俗艺术的三大秧歌只有在民间仪式中,才能真正发挥其文化功能,并在当地社会中成为象征意义的符号。第三章对山东三大秧歌的乐舞表演形式展开分析。首先,对山东三大秧歌表演特征的进行总体论述,通过考察根据三大秧歌的角色特点,分别考证角色分类依据,论述山东三大秧歌各类角色的特征,总的概括出三大秧歌的表演风格特征。角色是秧歌艺术的承载者,也是贯穿本文各个章节的重要研究线索,三大秧歌舞乐的表现必须通过角色才得以完成。角色形象及人物性格是推动秧歌剧情发展的主要动机,作为秧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角色形象源于民间礼俗观念与乡民生活方式,不同形态下的角色展演反映着民间社会的关系结构及伦理道德观念。舞乐表现是角色表演的主要内容,在此对角色及其表演特色的论述,主要是分别从角色性格特征出发,强调其人物个性对三大秧歌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第二节从舞蹈本体出发,通过三大秧歌的动作特征、舞法技巧、道具使用三个要素,对秧歌角色的舞蹈形态进行阐述分析。第三节通过音乐分类及曲调特征、伴奏表现形式、唱腔表现形式三个方面的考察,并选取秧歌节奏、曲调、曲式的案例加以分析,对三大秧歌的音乐表现进行概括论述。在三大秧歌艺术本体的分析研究过程中,将三大秧歌的“舞乐现状”与“乐舞渊源”相融合,从不同维度整合梳理,对舞蹈、音乐等秧歌表演传统构成元素进行深化研究,探讨山东三大秧歌的音乐特征和舞蹈精髓的在承传山东乐舞文化中的重要意义。通过深化舞蹈艺术本体的理论研究,分析当下和将来社会发展对民间秧歌的生成性影响。山东三大秧歌的舞乐表现既是传统艺术形式的代表,又体现着民间文化的表达方式。无论三大秧歌中舞蹈还是音乐表现形式,都是民众为满足自己生活和精神需求而创造的艺术,舞乐表现的题材和内容都源于民间生活并体现着乡民的精神诉求和审美需要。第四章通过田野考察,对三大秧歌服饰道具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包括秧歌服饰道具角色表现特征,服饰道具的工艺特征,服饰道具的多样化发展三个方面,阐释服饰道具在增强秧歌艺术表现力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服饰道具是三大秧歌的艺术形式及类别界定的重要特征,更是体现其戏剧性的关键要素,相对于秧歌动态化的表演形式,秧歌艺术的传统构成元素:服饰和道具,更体现出生活化与艺术化的并存。本文对于秧歌服饰道具的研究,首先通过角色分类将服饰、道具的角色表现特征分别进行分析,造型特征、工艺特色也是分别从服饰、道具的角度加以论述,服饰道具的色彩特征是其工艺特征的组成部分,对秧歌的艺术表现起到重要的作用。探析服饰道具的多样化表现关键是发现其艺术形态在山东三大秧歌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对秧歌的服饰道具研究是为了将其艺术构成元素全面地归置于乡民生活这一原生态生存土壤之中,在具体的秧歌活动中综合考察、审视其社会功能、艺术特色与生存状态。第五章在山东民间三大秧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功能分析的基础上,论述山东民间三大秧歌的艺术生存与发展现状,力求采用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解决舞蹈艺术本质的问题。首先,分析影响山东秧歌传承发展的要素,揭示三大秧歌艺术现状的动因,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政策的引导作用及民间文化的精神诉求。秧歌的生存发展,是乡俗社会关系的文化体现形态,秧歌在民间的承传的不是靠图像显示、文字记叙、舞谱释解,而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环境中口传心授,耳濡目染。其次,通过考察三山东大秧歌艺术的传承现状,尤其在社会变革下的发展,包括多元文化的融合、艺术内涵的衰减、思想观念的变迁等,探索传统秧歌在当今社会背景下的艺术使命与文化价值。本文结论指出,山东三大秧歌生发、传承于特定的民间生存环境,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承载着乡民的伦理道德、信仰观念,象征着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与意蕴,与乡民生活相互建构、互相影响,它既是一种人文现象存在,更体现着生活整体的过程。一方面,民间的地域环境和人文背景是秧歌承传和发展的基础,民间审美情趣与信仰观念决定着秧歌的艺术形态和文化内涵,离开特定的民间环境、民俗活动,甚至是传演者的民间舞蹈便失去了应有的艺术生命力。另一方面,秧歌是乡民意识形态、信仰观念和审美心理的重要表现形式,服务于民间生活,随着乡民生活方式的变迁,以传统的表现形式在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体现着乡民的需求,秧歌所表达的传统民俗和审美观念赋予了民间观念其独特的“文化语境”,其蕴含的深刻的文化意蕴、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价值取向,实现着娱乐、审美、教化功能。当然,秧歌的发展同样反映着民间传统文化的嬗变,在诸多民艺形式技艺消失和文化变迁的今天,秧歌并没有淡出农村节令娱乐的舞台,依然是民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强烈的表达方式和特殊的象征含义,满足着人们纳吉、消灾、祈福的美好愿望,是民间生活重要的象征符号,发挥着的美化、抒情的社会作用。解决山东秧歌资源保护和传承发展问题,就必须正视秧歌与乡民生活之间的依存关系。三大秧歌应在保持山东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尊重民间艺术传承的普遍规律前提下,强化山东民间三大秧歌的艺术表现形式,挖掘秧歌艺术的社会审美价值,以此来扩大秧歌在农村社会中的实用功能。民间舞蹈保护的旨意在于保留它的原有的民俗性、民族性和地域性,民间秧歌得以传承的魅力在于它的技艺,秧歌发展的精髓是传统文化的承传。任何一个社会时期的山东三大秧歌的发展都不能以艺术特色的改变、技艺的简化、文化的衰退为代价。任何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不应以艺术内涵的衰退为代价,只有保持山东三大秧歌的艺术表现力,才能使其作为乡民情感象征的物质媒介,在民间生活中得以延续,真正起到传承民间文化的作用。

二、民间祭谷习俗及其服饰文化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间祭谷习俗及其服饰文化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1)傣族文化的影像呈现与传播策略研究 ——论电视剧《让我听懂你的语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四)研究的方法与创新点
一、《让我听懂你的语言》的艺术特点
    (一)具有真实感的画面
    (二)缓慢的叙事节奏
        1.连续性剪辑的景物镜头
        2.弱化戏剧冲突的情节设置
    (三)暗含和谐共生理念的主题音乐
二、《让我听懂你的语言》中的傣族文化呈现
    (一)主题立意传递生态文明
        1.正反对立的人物设置彰显保护生态的主题
        2.两代人物的情感联系体现敬畏自然的主题
    (二)人物形象表现宗教理念
        1.主要人物展现宽厚待人的思想
        2.次要人物凸显生命平等的观念
    (三)情节设置彰显民俗文化
        1.婚丧嫁娶情节展现“栓线系魂”
        2.施工受阻情节呈现“竜林文化”
    (四)场景选择凸显民族艺术
        1.外景展现包容发展的舞蹈艺术
        2.内景呈现象征智慧的傣锦艺术
三、《让我听懂你的语言》的传播策略
    (一)新媒体作用下的注意力传播
        1.微博互动刺激受众
        2.网站报道制造话题
    (二)“期待视界”作用下的情感传播
        1.缓解受众生活焦虑的故事情节
        2.满足女性期待的人物形象
    (三)影响力作用下的口碑传播
        1.政府部门的支持
        2.业内学者的研究
四、对傣族题材电视剧发展的思考
    (一)创新内部影视要素
        1.多元化的主题探索
        2.互动性的文化认同
    (二)整合外部营销手段
        1.台网联动合作
        2.移动端APP互动
        3.品牌商借势营销
    (三)树立自身品牌形象
        1.挖掘文化内涵,打造品牌文化
        2.开发衍生产品,获取品牌利润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2)文化生态学视域下施甸县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依据
        1.2.1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
        1.2.2 传承路径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的载体
        1.2.3 文化生态学是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理论
    1.3 选题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文化生态学
        2.1.2 民族传统体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2.1.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传承
    2.2 文化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
        2.2.1 文化生态学西方理论研究现状
        2.2.2 文化生态学东方理论研究现状
    2.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4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相关现状研究
    2.5 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现状
    2.6 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2.7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路径研究
    2.8 研究的创新之处
        2.8.1 研究视角创新
        2.8.2 研究思路创新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地考察法
        3.2.3 访谈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逻辑分析法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施甸县布朗族的简况与历史沿革
        4.1.1 施甸县布朗族的简况
        4.1.2 施甸布朗族的历史沿革
    4.2 施甸县布朗族传统社会习俗与民间体育活动
        4.2.1 施甸县布朗族传统社会习俗
        4.2.2 布朗族民间体育活动
    4.3 文化生态学视域下施甸县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现状
        4.3.1 自然环境因素分析
        4.3.2 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4.3.3 人文环境因素分析
    4.4 施甸县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传统传承路径分析
        4.4.1 师徒传承
        4.4.2 家庭传承
        4.4.3 宗教信仰传承
        4.4.4 节庆民俗活动传承
    4.5 施甸县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传承路径分析
        4.5.1 民族体育旅游传承
        4.5.2 学校教育传承
        4.5.3 社区教育传承
        4.5.4 竞技体育传承
        4.5.5 网络传播与传承
    4.6 文化生态学视域下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路径影响因素分析
        4.6.1 自然环境的变迁导致传承空间退化
        4.6.2 社会环境对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路径的影响
        4.6.3 人文环境对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路径的影响
    4.7 基于文化生态学视域下优化传承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策略
        4.7.1 加强挖掘整理工作,加大宣传力度
        4.7.2 加强资金扶持和政策扶持,保障传承机制的有效运行
        4.7.3 健全民族体育旅游管理体制,树立生态体育旅游观念
        4.7.4 实现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教育
        4.7.5 合理运用“原生态”原则,实现“活态性”传承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访谈提纲
附录B 布朗族居民问卷
附录C 教师问卷
附录D 学生问卷
附录E 调研图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致谢

(3)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方法和目的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目的
        (四)本文创新点
    三、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实践及相关研究
        (一)中国生态博物馆实践
        (二)生态博物馆展示研究
    四、遗产展示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一)国际法文件中的遗产展示概念
        (二)遗产展示相关研究
第一章 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的现状
    一、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的展示
        (一)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概况
        (二)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的展示
    二、太行三村生态博物馆的展示
    三、其他生态博物馆的展示
第二章 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的问题探讨
    一、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中存在的问题
        (一)展示水平有待提高
        (二)资源利用率不够
        (三)专职人员匮乏
        (四)对自然环境缺乏足够关注
    二、生态博物馆展示的问题的解决思路
        (一)做好文化资源调查、研究和转化工作
        (二)从当地社区培养“文化代言人”
        (三)强化居民文化主人的地位
        (四)加强生态博物馆概念普及
        (五)增进生态博物馆建设中对自然环境重要性的认识
        (六)构建科学完善的展示体系
    三、生态博物馆展示与一般文化遗产展示的比较
        (一)生态博物馆展示与一般遗产展示的相同之处
        (二)生态博物馆展示与一般遗产展示的不同之处
第三章 构建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
    一、生态博物馆的展示原则
        (一)遗产展示的基本原则
        (二)整体性原则
        (三)活态性原则
        (四)服务社区原则
        (五)兼顾发展与创新
    二、生态博物馆的展示内容
        (一)遗产展示的基本内容
        (二)自然环境
        (三)社会生活
        (四)地方产业
    三、生态博物馆的展示方式
        (一)遗产展示的基本方式
        (二)生活场景展示
        (三)节日展示
        (四)演出展示
        (五)数字化展示与媒体展示
    四、生态博物馆展示与公众参与
        (一)生态博物馆社区居民参与
        (二)游客参与
        (三)社会与政府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中国现有生态博物馆名单(部分)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云南省沧源地区佤族服饰图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课题背景
    2 研究意义
    3 云南佤族服饰研究现状
    4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1章 云南沧源佤族服饰的文化概述
    1.1 沧源佤族服饰的历史文化概述
        1.1.1 沧源佤族的历史文化
        1.1.2 沧源佤族的地理环境
    1.2 沧源佤族的服饰特征
        1.2.1 沧源岩帅地区的服饰特征
        1.2.2 沧源帕良地区的服饰特征
        1.2.3 沧源永和地区的服饰特征
        1.2.4 沧源各地区佤族服饰的共同特征
第2章 云南沧源佤族的服饰图案题材
    2.1 沧源佤族服饰图案的概述
    2.2 沧源佤族图案题材的分类
        2.2.1 抽象图案
        2.2.2 具象图案
第3章 云南沧源佤族服饰图案的艺术特征
    3.1 装饰性特征
    3.2 抽象性特征
    3.3 标识性特征
第4章 云南沧源佤族服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4.1 单纯齐一
    4.2 对称均衡
    4.3 节奏韵律
    4.4 多样统一
第5章 云南沧源佤族服饰图案的文化内涵
    5.1 沧源佤族服饰的色彩内涵
        5.1.1 佤族服饰色彩中的自然崇拜
        5.1.2 佤族服饰色彩中的图腾崇拜
    5.2 沧源佤族服饰图案与自然崇拜
    5.3 沧源佤族服饰图案与图腾崇拜
    5.4 沧源佤族服饰图案与生殖崇拜
第6章 云南沧源佤族服饰图案的保护与传承
    6.1 云南沧源佤族服饰面临的问题
    6.2 云南沧源佤族服饰的保护和传承
结语
附录: 图片来源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汉语植物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植物词语的界定
        一、选题缘由
        二、植物词语的界定与选取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传统训诂学对植物词语的研究
        二、植物词语文化内涵研究
        三、植物词语隐喻认知研究
    第三节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研究方法
        三、语料来源
第一章 汉语植物词的命名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与类型
        一、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
        二、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的特点
        一、理据多源,但命名单一
        二、选取事物最典型的特征进行命名
        三、命名具有类比性
        四、命名具有鲜明的具象性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的异名与同名
        一、植物词的异名同实
        二、植物词的同名异实
第二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理性义
        一、理性义的直接性及其表现
        二、理性义的间接性及其原因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文化义
        一、文化义的语义特征
        二、文化义的语义来源
        三、文化义的产生途径
    第三节 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及成因
        一、植物词语的语义对应模式
        二、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差异成因
第三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
    第一节 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
        一、植物概念与植物隐喻命名的认知形成
        二、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类型
        三、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认知分析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
        一、植物基本层次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二、植物构成部分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三、“人是植物”“事(物)是植物”概念隐喻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第三节 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及生成动因
        一、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
        二、汉语植物隐喻的生成动因
第四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生产生活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的农业生活
        二、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社会生活
        三、植物词语与古代其他生产活动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饮食文化
        一、植物词语与饮食生活
        二、植物词语与食事规仪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中医药文化
        一、植物词语与药学典籍
        二、植物词语与药学理论
        三、植物词语与医食保健
        四、植物词语与涉医文学
第五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礼俗文化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传统礼仪
        二、植物词语与民风民俗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价值观念
        一、“君子之风”理想人格的赞颂与追求
        二、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
        三、“德容兼备”古代社会的审美要求与反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6)传统文化的整合与建构 ——以金沙江河谷傣族“窝巴节”“泼水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田野调查情况
    (二) 研究综述
        1、关于金沙江河谷傣族的分布与族源
        2、关于金沙江河谷傣族文化
    (三)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一、金沙江河谷傣族的族源及传统文化形态
    (一) 族群来源
    (二) 传统文化形态
        1、语言
        2、服饰
        3、饮食
        4、宗教信仰
        (1) 自然崇拜
        (2) 基督教
二、金沙江河谷傣族节日调查
    (一) “窝巴节”
        1、正月初七“窝巴节”
        2、三月初七“窝巴节”
    (二) “泼水节”
        1、东坡傣族乡的“泼水节”概况
        2、永兴傣族乡的“泼水节”概况
三、从节日变迁看传统文化的整合与建构
    (一) 金沙江河谷傣族节日变迁的原因
        1、政治的干预
        2、经济的推动
        3、文化的融合
    (二) 节日变迁的表现
        1、传统节日习俗的沿用
        2、现代节日内容的加入
    (三) 金沙江河谷傣族传统文化的整合与建构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7)南通土布服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动机及意义
        (一)课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研究理论基础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内容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主要创新点
        (三)不足之处
第一章 南通区域文化与南通土布概述
    第一节 南通独特的地理条件
    第二节 南通特殊的亚区域文化
        一、南通区域的特色文化
        二、服饰文化的民俗背景
    第三节 南通土布概述
        一、历史久远
        二、品类繁多
        三、用途广泛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南通传统土布服饰种类及相关民俗
    第一节 南通土布服饰渊流概述
        一、服饰用土布的历史变迁
        二、本土居民衣着风尚的变迁
        三、南通土布服饰款式典型元素的变迁
        四、棉稻耕作文化下服饰女红
    第二节 南通传统土布服饰种类及特征
        一、巾帕
        二、主服
        三、足服
        四、儿童服饰
        五、包袱布
    第三节 南通土布服饰相关民俗
        一、婴幼儿服饰中的民俗
        二、服饰裁剪中的民俗
        三、婚庆中的服饰民俗
        四、丧葬中的服饰习俗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通传统土布服饰手工制作技艺遗存
    第一节 可圈可点的手工技艺
        一、模糊计量的裁剪技巧
        二、数比折叠定位技巧
        三、材美工巧的工艺细节
        四、五步夹棉技法
        五、整齐变化的手缝针法
        六、灵巧多变的指尖技巧
        七、脱卸两便的细节设计
    第二节 典型土布服饰工艺解析
        一、和尚领襁褓衫
        二、襁褓裤
        三、土布单衣
        四、土布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通土布服饰纹样
    第一节 土布服饰图案纹样的种类
        一、织布纹样
        二、印花纹样
        三、刺绣纹样
    第二节 土布服饰纹样元素与组织形式
        一、纹样元素
        二、组织形式
    第三节 纹样的服饰装饰构成形式
        一、点状构成
        二、线状构成
        三、面状构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通传统土布服饰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南通传统土布服饰文化的内涵
        一、先祖汉服文化的追随与变迁
        二、身边人、事、物的感知与撷取
        三、江海棉稻农耕生活的体现与融合
        四、美好生活追求的向往与寄予
    第二节 南通民间传统土布服饰审美的形成
        一、服装礼法传承的阶层取向
        二、愉悦体验的跨越阶层性
        三、民族隐寓思维模式下的文化传承
        四、服饰服用功能型的实用主义
        五、农耕生活中服饰女红崇尚
    第三节 南通民间传统土布服饰的审美特征
        一、技艺之美
        二、实用之美
        三、搭配之美
        四、象征之美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南通土布服饰文化中象征体系
    第一节 象征现象与思维模式
    第二节 南通土布服饰文化中象征现象的特征
        一、数元性
        二、符号性
        三、多义性
        四、变异性
        五、区域性
    第三节 南通土布服饰象征体系
        一、表层象征系统
        二、深层象征系统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南通土布服饰文化传承与文创产品
    第一节 文创产业、文创产品与传统文化传承
    第二节 土布服饰文创产品开发的意义
        一、推动土布服饰文化传承与发展
        二、实现文脉价值向商业价值转化
        三、助力南通文创产业的发展
    第三节 “文化基因”与土布服饰文创产品开发案例
        一、“文化基因”分析
        二、文化生态环境分析
        三、创作实践案例分析
    第四节 土布服饰文创产品开发与文化传承中的几个思考
        一、“文化基因”保留量的把握
        二、文创产品本原需求中的矛盾
        三、特色区域文化元素的保留
        四、文创产品的使用价值与体验价值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后记

(8)景颇族视觉艺术与族群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与研究方法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方法
        (三) 田野调查点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景颇族历史文化研究现状
        (二) 景颇族艺术研究现状
        (三) 景颇族族群认同相关研究
    三、关键词、概念与理论梳理
        (一) 景颇族
        (二) 视觉艺术及本文研究范围
        (三) 艺术与族群研究相关理论综述
        (四) 景颇族的族群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区分
第一章 景颇族艺术的生境及视觉形式
    第一节 景颇族艺术生产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景颇族传统艺术的视觉形式
        一、服饰及纺织
        二、绘画与雕刻
        三、民居建筑
        四、仪式与舞蹈
        五、手工器物
        六、装饰
    第三节 景颇族视觉艺术的特征
        一、景颇族艺术的实用美与象征性
        二、景颇族艺术视觉表达重复之规律性
        三、族群求同精神导致简朴粗犷之制作形态
第二章 景颇族视觉艺术不同历史时期的族群认同塑造
    第一节 1949年前的他者认同:文献中的视觉表述
        一、唐宋元时期以地域或外形描述为主
        二、明清时的服饰装饰细节及习俗印象
        三、民国时的综合表述与自我认同产生
    第二节 1949-1979:频繁政治文化改造与艺术隐匿
        一、积极国家认同:“直接过渡”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二、消极国家认同:大跃进、文革与政治边防等运动
    第三节 1979年后视觉艺术展演下的族群认同建构
        一、政治经济转型与传统文艺的复兴
        二、文化传承及重构需求:文化展演中的视觉艺术
        三、当下社交网络中的日常文化展演
第三章 视觉艺术的族群意识呈现
    第一节 图示造型表达的思想观念
        一、动植物图示中的族群自然观念——共生观
        二、服饰造型与族群审美观念——实用、集体认同、自然即美
        三、原始图画文字中的鬼魂观——万物有灵
    第二节 仪式及其象征符号揭示的族群文化模式
        一、仪式中的物与文化意象关联
        二、仪式所形塑的文化记忆与族群情感
    第三节 文化标识与认同标记
        一、装饰、图案和色彩构成视觉共识
        二、认同标记的形成及作用
第四章 目瑙纵歌及其视觉表达构建“中国景颇族”
    第一节 景颇族核心文化品牌:目瑙纵歌
        一、目瑙纵歌的历史渊源
        二、族群核心文化品牌的确立
    第二节 目瑙纵歌文化展演的视觉传达
        一、目瑙纵歌的视觉场域
        二、图像化的仪式象征符号
    第三节 全族仪式:聚拢者
        一、祖源召唤与文化传播:口传神话、文化母题演绎
        二、维系、团结和鼓励族群力量以求更多资源
第五章 社会关系中的实物符号表征
    第一节 物象与社会关系构建
        一、仪式性财物在景颇族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二、物语:树叶信及绿叶礼物
    第二节 礼物流动与族群身份
        一、姆尤·达玛社会关系中的礼物交换
        二、山官·百姓身份中的礼物交换
    第三节 艺术物品生产与身份表达
        一、家庭中的艺术品制作与性别差异
        二、董萨(祭司)阶层与集体艺术生产
结论
    一、景颇族视觉艺术对族群认同所起之作用
    二、景颇族族群认同现状及问题
    三、艺术对族群认同理论的补充思考
附图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9)当代中国佤族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要素的界定
    三、基本资料
    四、研究现状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六、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历史上的佤族女性形象
    第一节 佤族的社会历史及生存空间
        一、佤族的历史演变
        二、佤族的生存环境
    第二节 汉文史籍中的佤族女性形象
        一、唐代佤族先民及妇人的特征
        二、明代佤族先民的两性特征及禁忌
        三、清代佤族先民两性特征的变化及生活习俗
        四、佤族的纺织、缝纫与印染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佤族女性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管理的形象
    第一节 佤族传统社会中的女性政治地位
        一、男主女从的佤族传统社会
        二、没有独立人格的佤族女性
    第二节 佤族传统女性形象的塑造
        一、佤族男女有别的文化
        二、佤族社会性别角色之塑造
    第三节 新中国佤族女性参与社会公众生活
        一、佤族女性的解放成长
        二、佤族女性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佤族女性婚育新形象
    第一节 佤族熟语中蕴含的婚育观
        一、佤族熟语中的婚俗
        二、佤族熟语中的生育观
    第二节 佤族女性的婚姻观的发展演变
        一、建国后沧源佤族自治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宣传实施
        二、科学、文明、进步的新婚姻观
    第三节 佤族女性的新生育观
        一、生育观念的变化
        二、养育方式的变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佤族女性技能形象
    第一节 生产技能提高的佤族女性
        一、佤族妇女提高耕作技术
        二、积极学习农村实用技术的佤族女性
    第二节 学习生活技能的佤族女性
        一、基本生活技能的学习
        二、具有时代性、阶段性的生活技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佤族女性在教育事业中的形象
    第一节 佤族地区语言文字的演变及教育
        一、无文字的历史传承
        二、寺庙教育
        三、教会撒拉文教育
        四、现行佤文
    第二节 佤族地区现代教育的发展演变
        一、建国前佤族地区的学校教育状况
        二、建国后佤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建国后佤族地区女性教育事业的兴起与发展
        一、佤族关于女性读书的旧观念
        二、新中国佤族女性教育事业的兴起和发展
        三、建国后佤族成年女性的扫盲教育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山东民间三大秧歌的艺术表现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四、研究路径及创新之处
    五、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第一章 山东民间三大秧歌的生存空间
    1.1 山东秧歌的自然生态环境
        1.1.1 地理生态环境
        1.1.2 自然生态条件
    1.2 山东秧歌的人文历史变迁
        1.2.1 古代乐舞的影响
        1.2.2 山东秧歌的形成
        1.2.3 山东秧歌的变迁
    1.3 民俗生活空间
        1.3.1 三大秧歌的生活常景
        1.3.2 三大秧歌的节令乡俗
        1.3.3 秧歌艺人的生活现状
第二章 民间仪式语境下的山东三大秧歌
    2.1 秧歌舞与民间仪式
        2.1.1 秧歌舞的仪式缘起
        2.1.2 民间秧歌仪式的象征意义
        2.1.3 民间仪式中的秧歌舞场阵
    2.2 民间仪式语境下的山东秧歌剧
        2.2.1 山东秧歌的剧目特征
        2.2.2 山东秧歌剧的传承及演变
第三章 山东民间三大秧歌的乐舞表演形式
    3.1 三大秧歌的表演特征
        3.1.1 三大秧歌角色分类及特征
        3.1.2 三大秧歌表演风格特征
    3.2 三大秧歌的舞蹈形态分析
        3.2.1 秧歌的动作特征
        3.2.2 秧歌的体态技巧
        3.2.3 秧歌的道具舞法
    3.3 三大秧歌音乐表现形式
        3.3.1 秧歌的音乐分类及曲调特征
        3.3.2 秧歌的伴奏表现形式
        3.3.3 秧歌的唱腔表现形式
第四章 山东民间三大秧歌的服饰道具特征
    4.1 三大秧歌服饰道具的角色表现特征
        4.1.1 秧歌服饰的角色表现特征
        4.1.2 秧歌道具的角色表现特征
    4.2 三大秧歌服饰道具的工艺特征
        4.2.1 秧歌服饰的工艺特色
        4.2.2 秧歌道具的工艺特色
        4.2.3 秧歌服饰道具的色彩特征
    4.3 三大秧歌服饰道具的多样化发展
        4.3.1 秧歌服饰道具多样化的成因
        4.3.2 秧歌服饰的多样化表现
        4.3.3 秧歌道具的多样化呈现
第五章 山东民间三大秧歌的艺术生存现状
    5.1 三大秧歌艺术现状的动因
        5.1.1 生活方式的改变
        5.1.2 政策的引导作用
        5.1.3 民间文化的精神诉求
    5.2 三大秧歌艺术传承现状
        5.2.1 多元文化的融合
        5.2.2 艺术内涵的衰减
        5.2.3 思想观念的变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科研项目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民间祭谷习俗及其服饰文化现象(论文参考文献)

  • [1]傣族文化的影像呈现与传播策略研究 ——论电视剧《让我听懂你的语言》[D]. 赵紫君. 云南艺术学院, 2021(12)
  • [2]文化生态学视域下施甸县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路径研究[D]. 苏蓉.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研究[D]. 王梦恩. 河南大学, 2020(02)
  • [4]云南省沧源地区佤族服饰图案的研究[D]. 杨珏瑜. 山东大学, 2020(11)
  • [5]汉语植物词语研究[D]. 丁艳.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6]传统文化的整合与建构 ——以金沙江河谷傣族“窝巴节”“泼水节”为例[D]. 石奕洁. 云南大学, 2019(03)
  • [7]南通土布服饰研究[D]. 施静. 苏州大学, 2018(12)
  • [8]景颇族视觉艺术与族群认同[D]. 罗瑛. 云南大学, 2017(07)
  • [9]当代中国佤族女性形象研究[D]. 张书峰.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10]山东民间三大秧歌的艺术表现形式研究[D]. 邢楠楠. 山东大学, 2015(04)

标签:;  ;  ;  ;  ;  

民间祭祀习俗及其服饰文化现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